醉翁亭记课内外对比阅读

合集下载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训练题4篇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训练题4篇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训练题四篇《醉翁亭记》对比阅读一【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

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

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参考译文】我担任滁州太守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

于是向滁州人询问泉水的发源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

它的上面是丰山,高耸地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

我上下左右地看,很爱这里的风景。

因此,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于是我和滁州人在这美景中往来游乐。

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的安恬闲适。

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士人来游玩,抬头望山,低头听泉。

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

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

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

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

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

1、为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最合适的一项是A.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新)《醉翁亭记》课内外比较阅读练习试题附答案

(新)《醉翁亭记》课内外比较阅读练习试题附答案

《醉翁亭记》课内外比较阅读练习一、《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益阳市中考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2~15题。

(15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居/庙堂之高B.然则何时而/乐耶C.树林/阴翳D.人知/从太守游而乐13.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A.是进亦忧,退亦忧否,非若是也。

(《唐且不辱使命》)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3分)译文:(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分)译文: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表达方式来看,选文【甲】以议论为主;选文【乙】先叙后议,叙议结合。

B.从句式来看,选文【甲】骈句与散句结合,自由交错,朗朗上口;选文【乙】大量使用“也”字,一气呵成,如珍珠串联。

C.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与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均被贬官在外,但是两人都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此,他们是古仁人的代表。

D.范仲淹的“先忧后乐”与欧阳修的“与民同乐”都具有民本思想,但是“先忧后乐”没有“与民同乐”那样博大的心襟与强烈的责任感。

二、《醉翁亭记》《丰乐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四川省广安市中考题)【甲】环滁皆山也。

醉翁亭记课内外对比阅读.

醉翁亭记课内外对比阅读.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一)【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掇:(duō)拾取,采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野芳发.而幽香()(2)遂书以名.其亭焉()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2分)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3.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4.从《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乐亭记》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

(2分)5.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用文中词语回答)6.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理想?7.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醉翁亭记》复习题及对比阅读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野蔌.,杂然弈.者胜,觥筹..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白发,颓然..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一、解释下列词语。

1、环:2、尤:3、蔚然:4、深:5、回:6、翼然:7、临:8、作:9、名: 10、辄: 11、意: 12、得:13、寓: 14、霏: 15、开: 16、归:17、暝: 18、晦: 19、芳: 20、发:21、秀: 22、繁: 23、时: 24、穷:25、负: 26、伛偻: 27、提携: 28、绝:29、渔: 30、为: 31、冽: 32、山肴:33、蔌: 34、杂然: 35、陈: 36、酣:37、丝: 38、竹: 39、弈: 40、觥:41、筹: 42、苍颜: 43、颓然: 44、已而:45、翳: 46、去: 47、乐其乐: 48、谓:二、翻译下列句子。

《醉翁亭记》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

《醉翁亭记》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

《醉翁亭记》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一、对比阅读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②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故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④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注:①此:指滁州。

①刻:清晰地。

①宣:宣扬;上:皇上。

①刺史:官名,写此文时,欧阳修任滁州刺史。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树林阴翳.(2)醉翁之意.不在酒(3)掇.幽芳而荫乔木(4)遂书以名.其亭焉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7.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此之谓失其本心.B.而.不知人之乐/掇幽芳而.荫乔木C.林壑尤.美/水尤.清冽D.遂.书以名其亭焉/遂.迷,不复得路8.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断两处)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9.两文都紧扣一个“乐”字来写,请说说你从【乙】文中读出了哪些“乐”?(用文中词句或自己的话回答均可)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比较阅读02 醉翁亭记-九年级语文上学期之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

比较阅读02  醉翁亭记-九年级语文上学期之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

比较阅读02 醉翁亭记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4)名.之者谁()【答案】(1)尤:十分,特别,表示强调。

(2)蔚然:茂盛的样子。

(3)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其中的然解释为“......的样子”)(4)名(读“命”):命名,名词作动词用【解析】(1)句意:滁州城的西南方向都是山峰,山林和山谷特别美丽。

“其”,代词;“尤”,特别,表示强调。

(2)句意:望着茂盛幽深秀丽的。

“蔚然”,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而”,表并列。

(3)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临”,居高面下;“于”,介词,在。

《醉翁亭记》比较阅读精练8篇(含答案)

《醉翁亭记》比较阅读精练8篇(含答案)

《醉翁亭记》比较阅读精练8篇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5题(共14分)【甲】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乙】①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②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注释】①志:记。

②扶风,歧山: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

③占:占卜。

④有年: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

⑤乙卯:古代用干支纪日。

乙卯:农历四月初二。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一、【甲】⑴至于负者歌于途,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

有风飒然而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乐矣!”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①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

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畅快啊!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

”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罢了,百姓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在这儿大概有讽谏的意味吧。

【注】①共:共同(享受)。

19.解释⑴杂然而前陈.者⑵宴酣.之乐⑶有风飒然而至.者⑷庶人安.得共之(1)摆放(2)尽兴地喝酒(3)到(来)(4)怎么20.翻译⑵玉之言,盖有讽焉。

(2)宋玉这话,是含有讽刺意味的。

21.乙选文中楚襄王所谓的“与民同乐”与甲选文中欧阳修的“与民同乐”有何不同?(2分)甲选文的“与民同乐”是指欧阳修(太守)做到的真正意义上的与民同乐.而乙选文中的“与民同乐”只是楚襄王自己心里想象的“与民同乐”,百姓并未同享,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与民同乐”二、(2012湖北恩施)【A段】至于负者歌于途,------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B段】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僚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田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垒矣fl,庄子日:“请循其本。

子日‘出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8.解释(1)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

(2)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3)俯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4)请循.其本。

(1)牵扶,领; (2)大声说话、喊叫; (3)悠闲自得; (4)依照,按照。

19.翻译(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醉翁亭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

《醉翁亭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

《醉翁亭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执笔人:陈君)(一)《醉翁亭记》与《兰亭集序》比较阅读【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①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②,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③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④可乐也。

(节选自《兰亭集序》)【注释】①修禊(xì)事:为了做禊事。

禊事,一种祭礼,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②流觞:把盛酒的杯子浮在水面上,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

曲水:引水环曲状成为水渠。

③品类:指万物。

④信:实在。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1)泉香而酒洌:(2)树林阴翳:(3)少长咸集:(4)茂林修竹: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l)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3、【乙】文中与【甲】文画线句子描写的情景相似的是哪一句?4、【甲】【乙】两文均体现了“乐”,两文之“乐”有什么不同?(2分)(二)【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

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

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

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节选自郑燮《游江》)【注】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第12课《醉翁亭记》比较阅读

第12课《醉翁亭记》比较阅读

《醉翁亭记》比较阅读一、与课内古文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

(15分)【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街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朝暮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

⒈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3分)(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山间之四时.也⒉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前人之述备矣。

(2)野芳发而幽香⒊【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4分)⒋【甲】写登楼所见,【乙】登山所见。

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4分)【参考答案】⒈⑴日光⑵景象⑶季节⒉⑴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⑵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⒊【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乙】而乐亦无穷也。

⒋①【甲】是写水景,【乙】是写山景;②【甲】写了朝暮之景,【乙】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

③【甲】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题目。

(15分)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节选)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节选)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云归而岩穴暝.暝: (2)野芳.发而幽香芳:(3)而或长烟一.空一: (4)把.酒临风把:2.翻译下列句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第11课《醉翁亭记》对比阅读 (9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第11课《醉翁亭记》对比阅读 (9篇)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一】【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醉翁亭记》与课外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

《醉翁亭记》与课外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

《醉翁亭记》与课外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一、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①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注】①掇(duō):拾取,采取。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____(2)遂书以名其亭焉________(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3)翻译下列句子。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中,我们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乐亭记》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答案:(1)(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2)命名(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3)(1)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水光山色之中,是有幸生活在太平无事的时代啊(4)与民共乐二、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②作州之二年构③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意。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醉翁亭记》对比阅读-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醉翁亭记》对比阅读-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一)(2022·湖南怀化·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醉翁亭记(节选)欧阳修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文】醒心亭记(节选)曾巩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

既又直②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

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

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

吾君③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

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①涯:水边的陆地。

②直:直接,径直。

③君:君主,皇帝。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云归而岩穴暝.(2)树林阴翳.(3)构.亭曰“醒心”(4)或.醉且劳矣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及参考答案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及参考答案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制卷人:向晖(一)【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也?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3分)(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2)余至扶风之明年 ( )(3)既而弥月不雨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译文:3.《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有共通之处。

(4分)(二)【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及参考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制卷人:向晖(一)【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也(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3分)(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余至扶风之明年()(3)既而弥月不雨()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译文:3.《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有共通之处。

(4分)(二)【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一.[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未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每题2分,共10分)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夏见C、不以物喜以天下之所顺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9.[甲]文中的“进”是指“”,“退”是指。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1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岳》文着眼于“”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12.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二.[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醉翁亭记》)25、给下列字注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一)【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掇:(duō)拾取,采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野芳发而幽香()(2)遂书以名其亭焉()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2分)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3.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4.从《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乐亭记》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

(2分)5.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用文中词语回答)6.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理想?7.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

(二)(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山肴而酒洌。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乙)世之人有喜作肥字者,正如厚皮馒头,食之未必不佳,而视其为状,已可知其俗物。

字法中绝将五十年,近日稍稍知以字书为贵,而追踪前贤者未有三四人。

古之人岂皆能书,独其人之贤乾传遂远。

然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不知前日工书者随纸与墨泯弃者不可胜数也。

使颜公书虽不佳,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

杨凝式以直言谏其父,其节见于艰危。

李建中清慎温雅,爱其书者兼取其为人也。

岂有其实,然后存之久耶?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其馀泯泯不复见尔。

(选自《书学集成·汉宋卷》,有删节)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伛偻提携②宴醋之乐③字法中绝将五十年④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①至于负者歌于途②其节见于艰危B、①醒能述以文②近日稍稍知以字书为贵C、①禽鸟知山林之乐②食之末必不佳D、①泉香而酒洌②而追踪前贤未有三四人3.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译文:②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译文:4.欧阳修的"为人"之道,既体现在为官之时,又体现于书法之论中,请根据两个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4分)(三)。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

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

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

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节选自郑燮《游江》)[注]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线词语。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②醉翁之意不在酒③心窃乐之④学者诚能八面玲珑2.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林壑尤/美B.作亭/者谁C.饮少辄/醉D.昨/游江上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4.读懂山水。

(1)山水风光,移步换景。

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怎样的美景?(用原文作答)(2)山水风光,寄情寓理。

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段谈谈。

(四)【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也?(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2)余至扶风之明年( )(3)既而弥月不雨(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译文:19.《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有共通之处。

(4分)20.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句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4分)答:21.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句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4分)答:(五)[甲]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①。

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②,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③。

蒲苇莲芡④,有A之思;椅桐桧柏,有B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

其深可以隐,其富⑤可以养。

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

(节选自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注释]①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

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

汴(biàn):汴水。

②余浸:支流。

③岩阜:假山。

④芡(qiàn):水生植物。

⑤富:丰饶的物产。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__________ (2)佳木秀而繁阴 __________(3)修竹森然以高 _________ (4)以为陂池 ________________8. 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深可以隐,其富⑤可以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细读[甲]文第二段文字,各用一个词语概括醉翁亭春秋二季景色的特点。

(2分)春季:_______________ 秋季:____________________10.根据你的理解,将“江湖”和“山林”两个词语恰当填在[乙]文中的A、B处。

(2分)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11.[甲][乙]两文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抒发的感情大致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拔河,古谓之牵钩。

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

古用蔑缆,今民则以大麻絙①,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胸前。

分两朋②,两向齐挽。

当大絙之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

以却者为胜,就者为输,名曰“拔河”。

中宗时,曾以清明日御③梨园球场,命侍臣为拔河之戏。

时七宰相、二驸马为东朋,三宰相、五将军为西朋。

东朋人多,西朋奏“胜不平”,请重定,不为改,西朋竟输。

韦巨源、康休璟年老,随絙而踣,久不能兴。

上大笑,令左右扶起。

明皇数御楼设此戏,挽者至千余人,喧呼动地。

蕃客庶士④,观者莫不震骇。

(选自宋朝王谠《唐语林》,中华书号2007年版,有删改)【注】絙(gēng):粗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