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 必修1综合评估测试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综合检测(一)(新版)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综合检测(一)(新版)岳麓版必修1

【非常学案】2014-2015高中历史综合检测(一)(新版)岳麓版必修1(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A.宗法制B.分封制C.礼乐制D.内外服制【解析】从上述甲骨文中可以看出当时已出现了诸侯和封国,由此判断应是分封制。

【答案】 B2.《礼记》载:“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可见,分封制( ) A.造成土地和政治权力的层层分割B.允许越级实施有关义务和责任C.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D.否定封君中下级对上级承担义务与责任【解析】材料表明通过分封制的实施形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局面。

在分封制下,封君中的下级对上级承担义务与责任,越级实施有关义务和责任是不符合礼法规定的。

故选A项。

【答案】 A3.(2013·江苏学业水平考试)宁波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

1984年离乡多年的世界船王包玉刚回到宁波访问,在天一阁看到了馆藏的《包氏家谱》,意外发现自己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孙。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 ) A.禅让制 B.分封制C.宗法制 D.郡县制1【解析】从材料信息“在天一阁看到了馆藏的《包氏家谱》,意外发现自己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孙。

”可知其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宗法制。

【答案】 C4.“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西周确立的这种制度能在其后约3 000年间被尊为正统定制,其主要原因是( ) A.保证了周天子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B.保证了王权的稳定和统治集团的稳定团结C.有利于统治阶级选拔优秀人才D.有利于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解析】主要考查嫡长子继承制的作用。

注意从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出发去考虑。

主要干扰项是A,“其后3 000年”与周天子无关。

【答案】 B5.一次考古中发掘出古代刻石一方,上有纪文:“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2014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历史广东岳麓综合模拟一模块测试(附答案)

2014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历史广东岳麓综合模拟一模块测试(附答案)

综合模拟一(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土地,更没有奴隶。

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

”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2.有学者认为,综观中国历史,儒家“君子”几乎始终是政治、社会批判功能的首要承担者。

从汉末“清议”到宋代“太学生”运动,再到晚明东林党人的“一堂师友,冷风热血,洗涤乾坤”,无不是儒家“君子”发挥政治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的表现。

下列解释与该学者的主张最符合的是A.道德修养是儒家“君子”的首要内涵B.儒家“君子”是维护君权和统治者的保守派C.儒家“君子”是“批判”的政治主体D.学习知识对儒家“君子”有重要意义3.(2013·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起居注》是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

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

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了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

清朝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撰《起居注》。

这最能说明A.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C.清代君主权力不再受到制约D.记注官的设立削弱了相权4.“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达到顶峰,文化领域尤其如此……”能为该观点提供史实依据的是A.宋应星撰写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天工开物》B.唐诗和宋词的繁荣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D.《感天动地窦娥冤》《西厢记》等作品问世5.清代恽寿平在《南田论画》中说:“元人幽亭秀木,自在化工之外,一种灵气。

惟其品若天际冥鸿,故出笔便如哀弦急管,声情并集,非大地快乐场中可得而拟议者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试题(完整资料).doc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试题(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试题模块检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说:这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

这种制度是( )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世袭制解析:B 宗法制是一种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故B项正确。

2.“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国贵族世卿之世略似……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

”材料认为秦朝集议制度( )A.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B.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c.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强化君主个人独裁解析:A 从“君臣集议……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可知秦朝集议制度不是君主独裁,而是有利于皇帝决策时吸取他人意见,故A项正确。

3.比较下列甲、乙两图,由甲图到乙图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央官吏日益增多B.以分权实现集权c.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权力分到兵部解析:B 甲图反映的是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乙图反映的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三公九卿制下,丞相权力很大,威胁皇权;而三省六部制下三省长官均为丞相,三省之间相互制约,相权一分为三,从而保障了皇权的独尊,故B项正确。

4.《儒林外史》中有一则故事,讲到屡试不中的穷书生范进,得知中举后,竟高兴得发了疯。

这反映出作者认为科举制( )A.扼杀人才和压抑人性B.选拔人才注重德才兼备c.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D.考试程序繁杂试题艰涩解析:A 材料“得知中举后,竟高兴得发了疯”,表明科举制使士人的心理发生扭曲,人性得不到应有的伸张,故A项正确。

5.中英《南京条约》第十一款规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中国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

两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

”这说明( )A.英国开始干涉中国的内政B.中国的行政主权遭到破坏c.清政府失去了外交自主权D.清朝天朝上国观念被打破解析:D 材料规定突出的是中英来往时人员的平等,打破了清朝的朝贡体系和天朝上国观念,故D项正确。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性测试题(22)综合评估测试(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性测试题(22)综合评估测试(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

阶段性测试题二十二(选修一综合评估测试)本卷共6道小题,每小题15分。

满分9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1.(2013·邢台)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后人一直存有争议。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

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

——《韩非子·和氏》材料二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

‘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今有法曰:斩首者令为医匠,则屋不成而病不已。

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而以斩首之功为之,则不当其能。

今治官者,智能也;今斩首者,勇力之所加也。

以勇力之所加而治智能之官,是以斩首之功为医匠也。

故曰:二子之於法术,皆未尽善也。

”——《韩非子·定法》材料三大夫曰: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

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

文学曰: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亡……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

——桓宽《盐铁论·非鞅》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述商鞅变法采取的变法措施。

(5分)韩非子对其措施有何评价?(4分)(2)据材料三,概括大夫和文学对商鞅变法的不同评价,并推测著者桓宽对商鞅的态度。

(6分)【答案】(1)措施:什伍连坐;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奖励耕战;按军功授爵。

(5分)评价:商鞅变法使秦国富民强,但按军功授爵存在缺陷。

(4分)(2)大夫: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和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基础。

文学:变法导致秦朝迅速败亡。

桓宽:对商鞅持否定态度,故名“非鞅”。

(6分)2.(2013·银川一中)历史教科书是一般国民普遍历史观的重要来源,代表了一国统治者的史观及立场,是建构民族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工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文仁孝好学……兴礼乐,定制度,后(北)魏文物(礼乐制度),始有可观。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性测试题(15)第1单元评估测试(含解析)岳麓版必修4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性测试题(15)第1单元评估测试(含解析)岳麓版必修4

必修三第一单元评估测试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13·淮安)下图漫画体现的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荀子B.墨子C.韩非子D.老子2.(2013·大庆实验)“《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材料最能体现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3.(2013·济宁)“这部分人已经完全遗弃了儒家学说的老一套保守传统,他们是第一批认同新社会秩序的人,……认识到只有统治者本人……才是真正的起作用和负责任的人。

”材料中的“这部分人”指的是战国时代的(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4.(2013·北京朝阳)这是一位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前后的伟大的思想家,后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

他的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 )A.克己复礼 B.民贵君轻 C.天人感应 D.格物致知5.(2013·德州)“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

”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A.儒家、道家B.儒家、墨家C.法家、墨家D.墨家、道家6.(2013·江门)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和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体现了( )A.“君权神授”思想 B.“大一统”思想 C.反专制思想 D.理学思想7.(2013·新泰)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

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0.5分/题,共50分)1--------10 C A A C C B B D C A11------20 B D B C B A B A C A21------30 D D A B A C A D A B31------40 B B C D A B A B B C41------50 C A D B A C D C B B51------60 B B A C D D A B C D61------70 A C A C B C C B A C71------80 A D D C C B C A D B81------90 C C B D A A D D B D91------100 B B D B C D C D C B二、非选择题(共50分)102、(1)西汉基本上沿袭秦朝的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但对秦朝的一些制度又有所损益变化。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均为秦官,西汉依旧设置。

(3分)(2)汉武帝任用宦者,担任中书,汉成帝不再用宦者,但进一步加强尚书的职权,他们逐渐参与国家机要和决策。

这样改革官制的目的是加强皇权。

(3分)(3)汉光武帝扩大尚书台的权力,使尚书台实际成为最高决策施政机构,三公的权限进一步被剥夺。

这样,大权总揽于皇帝。

(3分)(4)相权不断削弱,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专制集权的封建政治体制发展。

(1分)104.⑴英、德:君主立宪政体;美、法共和制政体。

(1分)⑵同: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体制,都保留了君主。

(2分)不同: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权力的象征,而议会至上。

德国皇帝却拥有很大实权,主宰议会,宰相对皇帝负责。

(4分)⑶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任何一项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

在权力的天平上,任何一项权力都不允许大于另外两项权力,从而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

(4分)105、(1)马克思主义(2)十月革命(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6、(1)名称:中华民国。

【VIP专享】2014届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 必修1第2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评估测试

【VIP专享】2014届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 必修1第2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评估测试

阶段性测试题二(必修一 第二单元评估测试)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13·滨州)下边是《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书中某章节的目录,请根据目录拟出最合适的章节名称( )一、雅典:从部落联盟到国家二、从寡头政治到民主制度三、华夏:从酋邦到国家四、从宗法制到专制主义A.环境:大陆与海洋 B.政体:帝制与共和C.传统:专制与民主D.基础:农业和商业【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以很清楚的分析出,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希腊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是专制制度,希腊是民主制度。

2.(2013·淮南)当马其顿的铁骑踏破雅典的城门,雅典沦为马其顿的附庸,雅典民主便成为永恒的历史。

也许正如恩格斯所说“使雅典灭亡的并不是民主制……而是排斥自由公民劳动的奴隶制”。

从围绕雅典灭亡原因的角度看,恩格斯的论述可作为驳斥哪一正确论点的论证( )A.雅典民主是一种原始的间接民主B.雅典公民中的妇女和奴隶无权参与国家政权C.雅典公民因素质参差不齐易为少数野心家操纵D.雅典民主实际上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答案】C【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论点”,即本身不正确的要排除;二是所选观点与恩格斯的观点对立,恩格斯的观点是雅典并不是亡于民主制,那么所选答案的观点应为雅典亡于民主制。

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的只有C项。

A、B、D各项本身表述错误,雅典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与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有本质区别;雅典的妇女、奴隶并不在公民范围内。

3.(2013·汕头一模)依据“古代雅典居民构成图”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雅典( )城邦居民Error!A.民主政治完善B.地域辽阔人口众多C.民主范围有限D.人民主权观念形成【答案】C【解析】依据“古代雅典居民构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公民不包括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和外邦人。

高中历史 阶段综合测评1(第一单元) 岳麓版必修1-岳麓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阶段综合测评1(第一单元) 岳麓版必修1-岳麓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

阶段综合测评(一)(第一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殷周制度论》载:“是故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

有嫡庶之制,于是有宗法、有服术,而自国以至天下合为一家。

”由此可见当时( )A.“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B.血缘关系维系国家政治C.封建君主专制正式确立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材料中“立子之制而君位定”“封建子弟之制”反映出血缘关系维系国家政治,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材料时间限制,均排除。

]2.《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有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这说明春秋时期( )A.家国同构是统治者的政治诉求B.君父同伦掩盖了阶级等级差异C.家国同构的观念业已深入人心D.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紧密结合A[材料“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体现了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结构组织方面的共同性,属于家国同构,表达了统治者的政治诉求,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阶级斗争的相关理念,故B项错误;家国同构深入人心与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礼乐制度的相关内容,故D项错误。

] 3.分封制对西周的稳固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汉初的分封却没有给汉朝带来预期的政治效果,反倒成为阻碍王朝发展的离心分裂力量。

这说明( )A.分封制在汉代退出历史舞台B.血缘政治在汉代已无存在必要C.中央集权制取代了分封制D.制度的生命力取决于社会环境D[“汉初的分封”可见汉代也有分封,故A项错误;“汉初的分封”可见汉代用血缘关系发挥过维护统治的作用,故B项错误;“汉初的分封”可见分封制在当初没有被完全取代,故C项错误;“西周的稳固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汉初的分封却没有给汉朝带来预期的政治效果”可见分封制也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故D项正确。

]4.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某某观念来。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性测试题(15)第1单元评估测试(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性测试题(15)第1单元评估测试(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阶段性测试题十五(必修三第一单元评估测试)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13·淮安)下图漫画体现的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荀子B.墨子C.韩非子D.老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矛盾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图中信息体现了老子的这一观点。

2.(2013·大庆实验)“《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材料最能体现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老子 B.孟子C.荀子 D.韩非子【答案】C【解析】材料关键信息是“隆礼至法、赏贤使能、重法爱民”,这体现了荀子的思想观点。

3.(2013·济宁)“这部分人已经完全遗弃了儒家学说的老一套保守传统,他们是第一批认同新社会秩序的人,……认识到只有统治者本人……才是真正的起作用和负责任的人。

”材料中的“这部分人”指的是战国时代的( )A.儒家 B.法家C.道家 D.墨家【答案】B【解析】材料中“这部分人”“遗弃了儒家学说的保守传统,认同新社会秩序和统治者本人的作用”,这符合战国时代法家的观点。

4.(2013·北京朝阳)这是一位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前后的伟大的思想家,后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

他的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 )A.克己复礼 B.民贵君轻C.天人感应 D.格物致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思想。

据题干该思想家地位仅次于孔子,可知该人是亚圣——孟子,他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

5.(2013·德州)“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性测试题(9)第1单元评估测试(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性测试题(9)第1单元评估测试(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阶段性测试题九(必修二第一单元评估测试)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13·嘉兴一模)1926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颗被割掉了一半的茧壳,有学者通过鉴定认为它是家蚕茧。

经过现场的认真清理,却并未发现第二颗。

这一蚕茧( )A.证明丝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B.说明纺织原料最初用的是丝C.说明当时可能有人工育蚕D.是一个孤证,并无史料价值【答案】C【解析】家蚕茧的被发现可以说明当时可能有人工育蚕,C项正确;单个的材料不能证明丝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不能说明纺织原料最初用的是丝,排除A、B两项;材料虽是孤证,但作为文物,仍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排除D项。

2.(2013·吉林市期末检测)据《明史·食货志》记载,朱元璋在当时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太湖流域“籍诸豪族及富民田以为官田”之后,竟弄到几乎清一色土地国有化地步,以致“苏州一府之地土,无虑皆官田,而民田不过十五分之一”。

朱元璋的措施( ) A.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维护了富人的根本利益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维护了小农经济,巩固了统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及经济政策。

朱元璋没收豪族和富民的土地打击了富人的利益,故B项不正确。

“官田”是封建土地国有制,仍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形式,故A项不正确。

官田多民田少,也不利于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发展,所以D项不正确。

官田多意味着政府直接控制的土地数量增多,也就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故正确答案是C项。

3.(2013·贵州四校联考)“宗族宗法制度的一个产物是族田义庄。

族田义庄的济困功能其实是古代宗族宗法制下原始的社会保障功能的体现。

当然这种保障制度由于由宗族中官僚士绅自发提供,因而又兼具慈善性质,这也决定了其受众范围的有限性。

2014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历史岳麓阶段检测一政治文明发展史模块测试(附答案)

2014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历史岳麓阶段检测一政治文明发展史模块测试(附答案)

阶段检测一政治文明发展史(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A.分封制B.封建制度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2.史学家钱穆指出:“此制用意,在于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

”下列史料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A.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魏源《默觚下·治篇九》)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C.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杜佑《通典·选举典》)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3.杨阳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认为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套完备的自我调节系统,在防止皇帝决策失误方面有“封驳”和“谏议”制度。

下列机构设置属于“封驳”和“谏议”制度的机构是()①唐朝门下省②宋代的谏院③明朝时期设按察使司④明清时期设都察院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西汉学者贾谊在其《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瘇。

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伸,一二指慉,身虑亡聊。

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

”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A.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B.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C.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D.严惩官吏腐败,加强专制主义5.在遥远的古代,雅典和中国都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

关于这两种文明在伯里克利和秦始皇时期治国方略上的不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民主法制与君主专制B.贵族制与分封制C.公民大会与三公九卿D.政事共商与皇权至上6.学者们认为,从世界范围内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题1岳麓版必修1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题1岳麓版必修1

阶段性测试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15·湖北联考)陈康祺在《邮潜纪闻》中记述了“(江苏)昆山徐氏科名之盛”,“三世四翰林”“四世翰林”“(安徽)桐城张氏六代翰林”的故事。

与此相关最密切的是导学号26060074( )A.分封制B.宗法制C.察举制D.郡县制【答案】B【解析】翰林是皇帝身边的文学侍从官,与科举制有关,排除A、C、D三项。

从材料中“徐氏科名之盛”“三世四翰林”“四世翰林”“张氏六代翰林”可知材料中作者推崇的并非是翰林和科举,而是一个姓氏甚至是一家之中接连产生翰林的事情,体现了宗法制中的家族观念,所以选B。

2.(2015·青岛)《礼记·坊记》中说:“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司马光在《涑水家书议》中说:“凡为人子者,毋得蓄私财。

俸禄及田宅收入,尽归父母,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与。

”材料反映了导学号26060075( )A.家庭伦理关系中鲜明的尊卑等级观念B.政治隶属关系对家庭伦理关系的影响C.家庭收支情况的公开化和透明化D.俸禄和田宅收入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材料的主旨。

根据材料“家无二主,尊无二上”和“凡为人子者,毋得蓄私财。

俸禄及田宅收入,尽归父母,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与。

”可以看出家庭中的尊卑等级观念,A项符合题意;在材料中没有提到政治隶属关系,B项错误;材料只是体现家庭收支的管理权和使用情况,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D项结论,D项错误。

故选A。

3.(2015·吉林一模)根据甲骨文以及中国史籍记载的推断,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

最早的一批姓氏包括姬、姜、嬴、妫等。

这些姓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导学号26060076( )A.封建礼制对女性的尊重B.受西周宗法制的影响C.政治上分封制的实施D.血缘关系最初以母系来确定【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性测试题(1)第1单元评估测试(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性测试题(1)第1单元评估测试(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

阶段性测试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评估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聊城)“在父系大家庭的基础上……按照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的政权机构,并划分明确的等级,由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世代相袭地把持各地政权。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所述的政治模式是( )A.宗法制B.郡县制C.分封制D.行省制【答案】C【解析】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王国到诸侯国”“并划分明确的等级”“相袭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确定C项符合题意。

2.(·银川一中)安徽项氏祠规称:“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

其事殊,其理一也。

”上述祠规主要说明( )A.祠堂文化大为盛行B.家规对宗族发展至关重要C.宗法制影响深远D.家规与国典形似神异【答案】B【解析】“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这体现了材料的中心是强调家规,故选B项;仅凭一个例子不能说明祠堂文化大为盛行,排除A项;C、D两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排除。

3.(·珠海)火塘是少数民族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年都要进行火塘祭祀,祈求家人安泰。

火塘还是一个家庭的象征,分家时要另立火塘。

这种习俗源于( )A.图腾崇拜B.分封制C.宗法制D.世袭制【答案】C【解析】由题干信息“火塘还是一个家庭的象征,分家时要另立火塘”可知,分家另立火塘,标志着家庭的分化,由一个家庭中分化出的血缘关系的家庭便渐渐形成了一个家族。

这与宗法制相符合。

4.(·汕头一模)《礼记·曲理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这种规定的不同反映的是( )A.宗法分封制B.皇权专制C.集权制D.郡县制【答案】A【解析】西周时期,通过分封制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享有不同的权力。

2014-2015高中历史 综合测试 岳麓版必修1

2014-2015高中历史 综合测试 岳麓版必修1

必修一综合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4·淄博)《三国志》记载:曹操的爷爷曹腾是西汉丞相曹参的后代。

2013年11月复旦大学进行的DNA检测否定了这一说法,证实曹操之父来自家族内部过继,该家族并非曹参本族。

而我国古代也有过继养子“异姓不养”的风俗。

这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 A.内外服制B.郡县制C.分封制D.宗法制【答案】 D【解析】材料中的“DNA”、“家族内部异姓不养”体现了对血缘关系的重视,这与古代的宗法制相关。

2.湖南大学抢救性回购2000余枚流落海外的秦简,这批秦简成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其中可能涉及的政治制度有( )①皇帝制度②差额选举法③郡县制度④三省六部制A.①③B.③④C.①② D.②④【答案】 A【解析】秦简涉及的政治制度只能是秦朝或秦朝以前的,三省六部制创立于隋唐,排除含④的B、D两项;中国封建社会是君主专制制度,没有差额选举法,排除含②的C项。

3.“秦承周末,为汉驱除,自以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

汉高祖受命,功德宜之,因而不改也。

”材料表明西汉继承了秦朝的( )A.丞相制度B.皇帝制度C.郡县制度D.监察制度【答案】 B【解析】据材料中的第一句话信息“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结合所学可知其中的“号”是皇帝,第二句话中的“不改也”体现了西汉继承了皇帝制度。

4.(2014·南京)《宋书》卷九十四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

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

”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 )A.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B.选官用人只注重门第出身C.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D.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依据材料而不是所学知识。

2014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4)--必修1第4单元剖析

2014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4)--必修1第4单元剖析

阶段性测试题四(必修一第四单元评估测试)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13·昆明一中)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写给家人的信中说:“各处调的兵……毫无纪律。

互斗杀人……夷兵抢夺十三行,官兵杂入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群,竞行遁去……从不闻清查一二。

”上述材料()A.丑化了清朝军队B.因是家书而无史料价值C.能说明清军战败的原因D.反映了英军纪律严明【答案】C【解析】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是清政府战败的原因,此外清政府的军备落后、军队纪律松弛、战和不定等也是清政府战败的重要原因。

材料中的书信描述基本符合事实,所以选C项。

2.(2013·安徽江南十校)1839年林则徐给当时的英国女王信中写道:“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

故特明宣定例。

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禀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

”由此可见,清政府()A.国力强大以世界霸主身份自居B.放弃了闭关锁国实行对外开放C.区别对待鸦片走私与正当贸易D.依法剥夺了洋商在华的贸易权【答案】C【解析】选项A错在国力强大,此时的清王朝综合实力已不如英国;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才被迫开放,排除B项;材料中并不反对中英正当贸易,D项错误。

故选C项。

3.(2013·安徽江南十校)道光帝对签订《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

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

”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A.近代国家思想B.屈辱外交思想C.传统夷夏思想D.殖民外交思想【答案】C【解析】注意关键词:“暂行赏借”、“该逆既来诉冤”,体现了道光帝的夷夏思想,可见其并没有改变“天朝上国”的理念,排除D项;道光帝的该指示是在《南京条约》签订过程中,故可排除B 项;从“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可以看出,道光帝未能维护清王朝尊严,排除A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性测试题八(必修一综合评估测试)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13·贵州六校联盟)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周时期的王位继承制度,意在考查学生对宗法制这一历史概念的理解。

“古人非不知……立贤之利过于立嫡……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

胜穷”实际上就是肯定了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

2.(2013·韶关)“古代的住宅,东偏是祠堂,即庙,西偏是家屋,即寝。

古代的家庭,最重要的,……,祭祖自属大事。

”材料揭示了() A.分封制的巩固B.宗法制的影响C.宰相制的实行D.内朝制的推行【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东偏是祠堂、西偏是家屋”“祭祖自属大事”等信息体现了人们对血缘和祖先的重视,这揭示了宗法制的影响。

3.(2013·聊城七校联考)“此时中枢部门的分立,主要由其处理的政务范围不同所决定,而不取决于或出令、审覆、执行的程度环节分工。

……基本上按照所处理政务的范围——民政、军政、财政,以依事系任为原则进行事权分割。

”上述材料中的“此时”是指()A.秦朝B.唐朝C.宋朝D.元朝【答案】C【解析】秦朝的中枢部门为三公九卿,其处理政务没有按其处理政务范围不同而严格区分,故排除A项。

而唐朝的三省六部是取决于或出令、审覆、执行的程度环节分工,与材料“不取决于或出令、审覆、执行的程度环节分工”相违背,故排除B项。

而元朝丞相的权力极大,没有进行事权分割,故排除D 项。

而宋朝进行了事权分割,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军政、财政权,故正确答案为C项。

4.(2013·安徽江南十校)西汉贾谊在《治字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

失今不治,必为痼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

”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 A.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B.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C.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D.严惩官吏腐败,加强专制主义【答案】C【解析】解此题关键是要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首先找出几个有效信息:时间是西汉前期(贾谊是西汉前期人),其次要明白贾谊论述的是“天下大势”,故可以排除B项和D项;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前期威胁中央政府的就是王国势力,C项符合题意;发展社会经济固然重要,但这不是其论述的中心,排除A项。

5.(2013·山东实验中学)历史学家钱穆评价指出:“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

”钱穆所评价的是()A.察举制维护了特权等级利益B.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C.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D.三省六部制保证了皇权的独尊【答案】C【解析】题干“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可知此制度为科举制,“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说明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

6.(2013·忻州一中)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

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

以上材料主要表明()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明朝的内阁制度。

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A、B、C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选D项。

7.(2013·湖北荆门文综)1701年英国的《王位继承法》第三条规定:当今国王和丹麦安娜公主死后且无后嗣时,为保障我国的宗教、法律和自由,制订更详明的规定是必要的和必不可少的。

这应当由国王陛下商得贵族院和平民院议员的同意,以国王的权力加以规定。

这一规定体现了()A.国王有权确定英国王位继承人B.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C.国家权力重心开始由国王转移至议会D.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来限制王权【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提供的信息“为保障……自由,制定更详明的规定……应该由国王陛下商得贵族院和平民院议员的同意”可以判断D项正确。

8.(2013·湖北联考)“因为人类有某种程度的劣根性,需要有某种程度的慎重和不信任,但是人类本性中还有其他品质,证明某种尊重和信任是正确的。

……如果我们当中某些人的政治嫉妒所描述的图景与人类特性一模一样,推论就是人们没有充分的德行可以实行自治,只有专制政治的锁链才能阻止他们互相残杀。

”基于这种认识,美国政治精英做出的政治设计是() A.建立联邦制B.确立共和制C.实行两院制D.创建三权分立体制【答案】D【解析】“人们没有充分的德行可以实行自治,只有专制政治的锁链才能阻止他们互相残杀”,基于此,美国创建了三权分立体制。

9.(2013·德州)《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

”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全面转变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答案】A【解析】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国家权力的中心由国王转向了议会,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

10.(2013·南平)下图漫画寓意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义和团运动之后B.辛亥革命之后C.新文化运动之后D.五四运动之后【答案】A【解析】结合图下注释“列强联手”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确定A项符合题意。

11.(2013·淄博一中)“在激进的理想主义背后,隐藏着狭隘的农民意识;在基督上帝的外衣下,其实质反映的却是小农的现实需要与儒家的大同理想。

”这段话评论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动员农民起义,披着基督外衣,主张建立理想的大同社会,具有空想性。

所以选A 项。

12.(2013·莱州)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D【解析】这两种梦想是:实现民族独立;实现各阶级平等,人民当家作主。

解放战争后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并且人民翻身做主。

因此D 项离这两个目标最近。

13.(2013·济宁)据美国史学家杰里·本特利的《新全球通史》:“中国政府不得不支付惩罚性赔款,并且允许外国势力在他们的大使馆以及通往沿海的道路上驻军。

”中国政府被“惩罚”主要是因为()A.大量销毁外国鸦片B.拒绝列强的“修约”要求C.帮助朝鲜镇压起义D.听任义和团“扶清灭洋”【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时抓住“中国政府支付惩罚性赔款……允许外国势力在……大使馆以及通往沿海的道路上驻军。

”由此可知材料所指的是《辛丑条约》,即可排除A、B、C三项。

14.(2013·江门)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其成就远逊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但有一点是胜于英国的。

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铲除了封建帝制B.开辟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临时约法》D.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答案】A【解析】通过比较可知,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政体,而辛亥革命后确立的是民主共和制,中国对于封建帝制的打击更为彻底。

15.(2013·聊城)20世纪初,当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时,列宁曾热情地称赞“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

”这里,列宁称赞的是()A.维新变法运动浪潮激荡全国B.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C.五四运动启导了人民的觉悟D.国共合作推进了大革命的兴起【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20世纪初,当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时应该是指一战前夕,故符合此时间的只有B项。

16.(2013·山东实验中学)19世纪末《纽约时报》对某场战争的评价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了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这场战争是中日甲午战争B.战争引起列强对华的新一轮侵略C.西学东渐将转到制度层面D.君主立宪政体是中国的必然选择【答案】D【解析】题干反映了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使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甲午战后,列强侵华从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引起列强对华的新一轮侵略,先进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西学东渐转到制度层面。

但D项中的“必然选择”不能体现。

17.(2013·淄博)陈独秀认为,某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精神是“对于社会国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动,加以制裁”。

该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答案】C【解析】抓住材料关键信息“由人民直接行动”,说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A、B、D各项缺乏群众基础。

18.(2013·云南联考)“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

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

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

……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

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材料中“革命失败后……”是指()A.旧民主主义革命B.辛亥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D.国民革命【答案】D【解析】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对中国共产党及中国革命带来极大的破坏,材料“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符合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