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试题1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试题一、选择题1、“禹铸九鼎”“禹开九州”是上古时候的传说,它们实际上反映了 DA 禅让制的结束 B商王朝的发展 C 西周的强盛 D夏朝的建立2、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既是对前朝制度的否定,也受到了前朝制度的影响,它们是C①禅让制②王位世袭制③分封制④嫡长子继承制A 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②3、秦朝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轮”所带来的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B①建立了秦朝的封建专制统治②巩固发展了国家的统一③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④利于郡县制度的推行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4、秦朝中央官制中,具有“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职能的是 CA 太尉 B廷尉 C 丞相 D御使大夫5、汉武帝以后,汉朝刺使的主要职能有A 监察地方高官B 管理地方行政事务C 举荐官吏候选人D 征收地方赋税6、汉初实行的治国措施中动机与效果发生了明显矛盾甚至尖锐对抗的是 CA 休养生息政策B 沿用秦朝的郡县制C分封同姓子弟为王 D 对匈奴的“和亲”政策★7、我国古代设置过的地方行政区中,州、道系由监察区演变而来。
最初设置州道为监察区的两个王朝分别是 DA隋朝、南宋 B 东汉、北宋C 元朝、明朝 D西汉、唐朝8、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AA 集中军权B 集中行政权C 集中财权D 集中司法权9、元朝时,不属于行中书省管辖的是CA 陕西B 湖北C 河北D 河南★10、“廷寄”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中央政府机构行政运作的重要制度,该制度始自 BA明太祖B明宣宗C康熙帝D 雍正帝11、下列制度不属于地方行政制度的是DA 郡县制B 三省六部制C 行省制D 三司制12、(2001年津文综)秦朝推行“书同文”的措施(B)A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B用隶书代替其他文字C 导致秦朝实行焚书坑儒D 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原因13、秦朝统一后,为革除东周以来的政治弊端所采取的重要决策是()A AC度 B 确立三公九卿制 C 在全国实行郡县制 D 用法家思想治国14、下列各项中,揭示明清两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本质特征的是 C BA 官僚机构不断膨胀B 皇帝专权达到顶峰C 官场腐败之风盛行D 君臣关系变成主奴关系★15、辽朝“因俗而治”,指的是实行()DA郡县、王国并行体制 B 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C 尚书、门下、中书三省制D 北面官、南面官行政体制历史具有继承性,各个王朝在时间上虽有先后,但相互之间存在许多内在联系。
高一必修一历史考试试卷

高一必修一历史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一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实行郡县制B. 推行分封制C. 建立宗法制度D. 实行世袭制2. 汉武帝时期,推行了什么政策来加强对外交往?A. 闭关锁国B. 开疆拓土C. 丝绸之路的开辟D. 重农抑商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文化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B. 限制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 阻碍了科技发展D. 导致社会动荡不安4. 宋朝时期,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农业的大规模发展B. 手工业和商业的兴盛C. 军事力量的增强D. 政治制度的改革5. 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的交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文化艺术B. 科学技术C. 宗教信仰D. 军事战略...(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共20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
7.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____”制度,以加强中央集权。
8. 唐朝时期,著名的“__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9. 宋朝时期,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其中“________”是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
10. 明清时期,对外贸易中,________(商品)的出口量非常大。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12. 简述宋朝时期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交流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4. 论述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五、材料分析题(共30分)15.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实施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15分)材料一:唐朝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许多平民百姓有了进入官僚体系的机会。
材料二:唐朝科举制度的实施,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
16.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交流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必修一历史试题及答案

必修一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郡县制B. 封建制C. 宗法制D. 世袭制答案:A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加强了中央集权C. 削弱了地方势力D. 以上都是答案:D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宣扬国威B. 寻找建文帝C. 进行贸易D. 探索新航路答案:A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哪些重要的政策?A. 废除科举B. 推行新政C. 强化中央集权D. 提倡儒家思想答案:C5.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A. 封建制度被废除B. 资本主义开始发展C. 民主思想得到传播D. 以上都是答案:D6.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提倡白话文B. 反对封建礼教C. 倡导科学民主D. 以上都是答案:D7.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什么?A. 巴黎和会的不平等条约B. 俄国十月革命C. 国内政治腐败D.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A8.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20年B. 1921年C. 1922年D. 1923年答案:B9. 长征的起止时间是?A. 1934年10月-1935年10月B. 1935年10月-1936年10月C. 1936年10月-1937年10月D. 1937年10月-1938年10月答案:A10.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进行了哪些重要的谈判?A. 重庆谈判B. 北平谈判C. 南京谈判D. 上海谈判答案:A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A. 1949年10月1日B. 1948年10月1日C. 1947年10月1日D. 1950年10月1日答案:A12. 土地改革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没收地主土地B. 实行土地私有制C. 保护地主利益D. 土地国有化答案:A13. 一五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发展重工业B. 发展轻工业C. 发展农业D. 发展服务业答案:A14. 文化大革命期间,哪些文化传统受到了破坏?A. 儒家文化B. 道家文化C. 佛教文化D. 以上都是答案:D15.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哪些变化?A. 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B. 从市场经济转向计划经济C. 从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D. 从工业经济转向农业经济答案:A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60分)16.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郡县制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1)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此“制”是指A.嫡长子继承B.分封制C.三公九卿制D.宗法制2、“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引自《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3、康熙在1711年亲自给一位巡抚下达的一段旨意:“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则生一弊。
古人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职此事也。
”康熙的本质用意是要求他A.无为而治,与民休息B.恪尽职守,以民为本C.墨守成规,拒绝改革D.维护皇权,稳定统治4、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无论如何,起义虽只是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
”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反割台斗争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5、“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A.国民革命的兴起B.土地革命的开展C.抗日战争的胜利D.战略反攻的开始6、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A.增强了民族意识B.*了封建帝制C.确立了共和政体D.实现了民族独立7、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
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1.华夏之域初仅限于鲁、晋、齐、郑、蔡、卫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诸国及行周礼的宋、陈等中原诸国。
到战国晚期,魏国人士托名大禹而作《尚书·禹贡》,分当时天下为九州,这是撰著者理想中希望能够实现的政治区划。
“九州”的出现说明A.中华文明的不断扩展 B.走向统一是民心所向C.魏国具备了一统天下的实力 D.宗法制度增强了民族凝聚力2.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之一是A.世袭制替代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皇帝制代替郡县制D.内阁制代替三省六部制3.汉初,东方各地特别是楚、齐、赵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势力,东西方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
为此汉政府在东部分封诸侯王,从俗而治;在西部沿用郡县制。
这表明郡国并行制A.加强了君主专制B.有利于边患问题的解决 C.导致了国家分裂D.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4.唐代三省布局示意图如下,中书和门下两省位于皇城内,尚书省位于长安城中心。
由此可知,唐代三省布局A.加剧了中枢机构的不稳定性 B.形成了三省分权制衡体制C.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5.《元史・百官志三》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置院使二员。
同知二员,使二员,经历二员,都事四员,管勾一员,照一员。
”据此可知该机构A.基于旧有制度又赋予新的内涵 B.人员分工设置强化了中央集权C.掌有行政权、军事权和宣战权 D.是管理边各少数民族的机构6.明成祖创立“内阁”,阁臣有权草拟诏敕,行代言之职,建言献纳,备顾问之需。
高一试题(历史必修一)

咼一试题(历史)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就论证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而言,下列哪些方面的证据应该最具有说服力?A、古籍记载 B 、实物史料C、政府的声明D、学者的解释2、下列措施中,使专制皇权得到不断加强的是①三省六部制的建立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汉武帝时“中朝”的设置④清朝设立军机处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3、隋唐时期官员上朝奏事均有座,到宋朝就必须站着,到明朝时则须“众官皆跪”,对这一变化理解不正确的是A、皇权不断加强 B 、相权不断削弱C官僚地位不断下降 D 、人民更加重视礼仪封建社会一些著名的皇帝为了加强皇权,都注重政治体制的改革。
请回答4〜6题:4、汉武帝统治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制度较秦始皇统治时期有了发展,主要表现有①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诸卿;②形成“中朝” “外朝”体制;③建立对地方高官的监察制度;④确定了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宋太祖和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相同之处有A、极大地削弱相权B、分化瓦解中央和地方事权C、地方上设三司分权D、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约6、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A、说明明清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B、明太祖和康熙帝处于权力危机境地C、明清皇帝重视文人附庸风雅D、都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7、时值孙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之际,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于20XX年4月27日拜谒了中山陵,敬献了花圈,在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生涯中,其最大的贡献是()A、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B、提出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C、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D、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8、胡锦涛主席在西藏民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的发言中强调: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保证”。
历史必修1试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1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些中央集权的措施?A. 郡县制B. 封建制C. 行省制D. 诸侯制2.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推行郡县制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建立丞相制度D. 实行科举制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科目有哪些?A. 明经、进士B. 明法、明算C. 明史、明书D. 明礼、明乐4. 宋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推行科举制B. 建立三省六部制C. 推行新法D. 实行行省制5.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建立东厂B. 推行海禁政策C. 废除丞相制度D. 实行科举制6. 清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推行科举制B. 建立军机处C. 推行新法D. 实行行省制7.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些地方行政制度?A. 郡县制B. 封建制C. 行省制D. 诸侯制8.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推行郡县制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建立丞相制度D. 实行科举制9.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科目有哪些?A. 明经、进士B. 明法、明算C. 明史、明书D. 明礼、明乐10. 宋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推行科举制B. 建立三省六部制C. 推行新法D. 实行行省制二、材料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废除封建制,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二: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控制。
请根据材料,分析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2.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唐朝时期,科举制度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材料二:宋朝时期,推行新法,加强中央集权。
请根据材料,分析唐朝和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请论述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及其对中央集权的影响。
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度中,负责监察地方官员的是:A. 丞相B. 太尉C. 御史大夫D. 廷尉答案:C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中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A. 诗赋B. 法律C. 算术D. 武艺答案:A3. 下列哪一位不是明朝的开国皇帝?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允炆D. 朱由检答案:D4. 清朝康熙帝在位期间,实行的一项重要政策是:A. 闭关锁国B. 重农抑商C. 废除科举D. 推广汉学答案:D5. 以下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B6. 汉武帝时期,推行的一项重要政策是: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重农抑商C. 罢免丞相D. 推行科举答案:A7. 唐朝时期,长安城的人口数量在世界范围内是:A. 最多的B. 较少的C. 中等的D. 不确定答案:A8.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找建文帝D. 探险答案:B9. 清朝雍正帝在位期间,实行的一项重要政策是:A. 闭关锁国B. 重农抑商C. 废除科举D. 推广汉学答案:A10.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A. 长平之战B. 巨鹿之战C. 官渡之战D. 滑铁卢之战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全国划分为______个郡。
答案:362.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李渊3. 明朝的都城是______。
答案:北京4. 清朝康熙帝在位期间,著名的“三藩之乱”发生在______年。
答案:16735.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______是最早发明的。
答案:造纸术6. 汉武帝时期,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是在______年实施的。
答案:公元前1347. 唐朝时期,长安城的人口数量达到了______万。
答案:1008.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是______艘船。
历史必修一的试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一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哪项措施促进了国家的统一?A. 推行郡县制B. 实行分封制C. 推行科举制D. 实行均田制答案:A2.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高宗D. 唐德宗答案:B3.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包括以下哪项?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E. 以上都是答案:E4. 明朝时期,实行“海禁”政策的皇帝是?A. 明太祖B. 明成祖C. 明英宗D. 明神宗答案:A5. 清朝康熙帝在位期间,平定了哪次叛乱?A. 三藩之乱B. 准噶尔叛乱C. 太平天国运动D. 义和团运动答案:A6. 辛亥革命爆发的年份是?A. 1911年B. 1912年C. 1913年D. 1914年答案:A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A. 1949年10月1日B. 1948年10月1日C. 1947年10月1日D. 1950年10月1日答案:A8.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A9. 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名著”指的是以下哪四部作品?A.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B. 《红楼梦》、《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C.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D. 《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答案:A10.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发生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事件属于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抗日战争E. 文化大革命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人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C. 庄子D. 韩非子E. 墨子答案:ABCDE13. 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包括以下哪些人物?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E. 赵飞燕答案:ABCD14.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A. 长平之战B. 巨鹿之战C. 官渡之战D. 赤壁之战E. 淝水之战答案:ABCDE15. 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B. 推动了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C. 为世界军事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条件D.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E. 以上都是答案:E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文景之治”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历史必修1试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1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修建长城D. 以上都是答案:D2. 唐朝的开元盛世是由哪位皇帝开创的?()A. 唐高祖B. 唐太宗C. 唐玄宗D. 唐高宗答案:C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A. 宣扬国威B. 寻求贸易C. 寻找失踪的建文帝D. 以上都是答案:A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国家进行了哪些改革?()A. 推行科举制度B. 改革税制C. 推行新政D. 以上都是答案:D5.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哪些内容?()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6.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规模胜利是?()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淞沪会战答案:B7.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21年B. 1927年C. 1945年D. 1949年答案:A8.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的第一次土地改革是在哪一年?()A. 1949年B. 1950年C. 1952年D. 1956年答案:B9. 文化大革命期间,哪一项运动是毛泽东发动的?()A. 大跃进B. 人民公社化运动C. 文化大革命D. 反右运动答案:C10. 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A. 建立经济特区B. 引进外资C. 扩大对外贸易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全国划分为____个郡。
答案:362. 唐朝时期,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其规模是____平方公里。
答案:84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的____。
答案:东海岸4.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主张建立____。
答案:民主共和国5.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的第一次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实现____。
必修一历史复习题及答案

必修一历史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请问夏朝的建立者是谁?A. 黄帝B. 禹C. 汤D. 周武王答案:B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 实行郡县制B. 推行分封制C. 建立宗庙制度D. 推行世袭制答案:A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哪一科是选拔文官的主要途径?A. 明经科B. 进士科C. 武举科D. 乡试答案:B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求新航路D. 军事征服答案:B5. 清朝末期,中国面临列强的侵略,其中《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A. 赔款B. 开放通商口岸C. 割让领土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6.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诸侯联军在________之战中打败商朝,建立了周朝。
答案:牧野7.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__制度。
答案:推恩令8. 唐朝的__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答案:印刷术9.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海防,修建了________,这是中国古代海防工程的杰出代表。
答案:万里长城10. 清朝末期,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________,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南京条约三、简答题11. 简述唐朝时期的“开元盛世”。
答案:唐朝的“开元盛世”是指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713-741年),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对外关系和好,是唐朝乃至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12. 描述清朝末期的“戊戌变法”。
答案: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1898年清朝光绪皇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的推动下,试图进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改革。
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标志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一次重大挫折。
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1会考复习题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商朝的政治制度(1)王权特点①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
②国家大事都通过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了色彩。
(2)行政管理①中央设有等,掌管。
②地方封和。
2.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扩展周的。
(3)影响①前期: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
②后期:由于势力日益扩大,王权衰弱,分封制。
3.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加强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推行,形成相对的和小宗。
(3)特点:利用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4)作用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
②有利于的稳定和团结。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背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的封建王朝—秦朝的建立。
2.内容(1)皇帝制度①称号:将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
②权力:全国的、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总揽。
③特征: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2)中央政权组织①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丞相之下还有,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②御史大夫执掌,下达皇帝诏令,。
③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3)郡县制的推行①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②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直接任命。
3.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并发展完善。
第2讲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朝(1)汉初:地方、并存,导致出现王国问题。
(2)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基础上,颁布“”,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唐朝(1)中期:在地方设置许多,名为朝廷,实际上发展成为割据势力。
(2)后期:安史之乱之后形成局面,严重剥削了中央集权。
3.北宋(1)措施)作用: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4.元朝:行省制度(1)内容①河北、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辖。
②地方设,边远民族地区设,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
高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单选题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
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的上的大毛病。
”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A.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B.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C. 隋唐实行科举制度D. 清朝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2.为避免出现“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的情形,周朝开始确立()A. 禅让制B. 王位世袭制C. 分封制D. 嫡长子继承制3.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实行方国联盟 B.实行内朝和外朝制度C.受宗法血缘影响 D.实行分封制4.秦朝的哪一制度实质上是对夏、商、西周政治体制很大程度的继承和发展()A. 三公九卿制B. 郡县制C. 皇位世袭制D. 选官制度5.《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讲述了一个故事,秦二世的丞相赵高想篡权,担心群臣反对,于是预先进行了试验。
他献给秦二世一只鹿,说:“这是一匹马。
”秦二世笑着说:“丞相搞错了吧,把鹿当作马了。
”他问左右大臣,他们有的沉默,有的附和赵高。
这“指鹿为马”的典故主要说明:()A. 秦代相权较大,威胁皇权B. 赵高愚弄皇帝C. 秦二世不能知人善任D. 大臣惧怕赵高甚于惧怕皇帝6.《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 分封制B. 封建社会的等级制C. 中央集权制D. 宗法等级制7.禹征三苗时,“乃会群后,誓于师”,启征有扈氏“乃召六卿”。
商王盘庚迁殷“命众悉至于庭”,还经常出现“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
这些历史现象表明当时()A. 分封制在夏商时期开始推行B. 专制主义思想显露苗头C. 原始集体议事方式影响尚深D. 贵族议会制度不断完善8.汉代天子下诏举贤,名目极多,例如:“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文学高第者”、“孝悌、有行义闻于乡里者”等等。
汉代天子下诏举贤()A. 运用了名目众多的选举方法B. 推动选贤举能的制度产生C. 利于士人依据标准自由报名D. 形成了有规模的选官制度9.清朝雍正帝时期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官制是()A. 内阁B. 南书房C. 议政王大臣会议D. 军机处10.著名学者黄仁宇在论及某王朝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权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历史必修一考试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一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以下哪项政策?A. 焚书坑儒B. 推行科举制C. 废除郡县制D. 实行分封制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的盛世?A. 开元盛世B. 贞观之治C. 永徽之治D. 康乾盛世答案:D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开展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找宝藏D. 进行文化交流答案:B4. 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与哪一位大臣共同制定了《康熙字典》?A. 纪晓岚B. 张廷玉C. 李光地D. 刘墉答案:C5.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以下哪三项?A.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B. 民主主义、科学主义、民生主义C. 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科学主义D.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科学主义答案:A6. 下列哪一项不是五四运动的口号?A. 外争国权B. 内惩国贼C. 打倒封建D. 反对帝国主义答案:C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以下哪个战役中取得了胜利?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淞沪会战D. 百团大战答案:B8. 下列哪一位不是新中国开国元勋?A. 毛泽东B. 周恩来C. 邓小平D. 蒋介石答案:D9.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A. 土地改革B. 经济体制改革C. 文化大革命D. 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B10.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李渊2.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朱元璋3. 清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皇太极4. 辛亥革命爆发于______年。
答案:19115. 抗日战争胜利是在______年。
答案:1945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主要政策及其影响。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以加强思想控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统一度量衡、文字和货币,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分封制。
B.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C. 明朝设立东厂,主要用于监督官员。
D. 清朝的八旗制度是其特有的军事组织形式。
2. 以下哪项不是孔子的主要思想?A. 仁B. 义C. 礼D. 法3.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4.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属于“战国四公子”?A. 春申君B. 孟尝君C. 信陵君D. 范蠡5. 唐朝时期的“开元盛世”主要得益于哪位皇帝的治理?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肃宗D. 唐宣宗6. 以下哪项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A. 世袭B. 推荐C. 考试D. 抽签7.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B. 外交C. 军事征服D. 寻找宝物8. 清朝灭亡的直接导火线是哪次事件?A. 甲午战争B. 八国联军侵华C. 辛亥革命D. 百日维新9.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三国鼎立”时期蜀汉的建立者?A. 曹操B. 孙权C. 刘备D. 袁绍10.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望远镜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时期的历史学家________所著。
12. 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文景之治”的时期是指________和________两位皇帝在位的时期。
13. 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是在________皇帝的治理下出现的。
14.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对边疆的控制,修建了著名的________。
15. 清朝末年,提出“变法”主张,试图挽救清朝危局的思想家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6.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所采取的主要中央集权措施。
历史试题及答案必修1

历史试题及答案必修1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封建社会中,科举制度的创立是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汉朝C. 隋朝D. 宋朝答案:C2.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唐朝的皇帝?A. 李世民B. 李隆基C. 李渊D. 李治答案:D3. 清朝康熙年间,著名的“三藩之乱”是由哪三位藩王发起的?A. 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B. 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C. 吴三桂、耿精忠、郑成功D. 吴三桂、耿精忠、郑经答案:B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哪个地方?A. 非洲东海岸B. 印度洋C. 太平洋D. 大西洋答案:A5.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A6.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项重要的中央集权制度?A. 郡县制B. 封建制C. 宗法制D. 世袭制答案:A7. 唐朝时期,玄奘法师西行取经,他所取得的经书是?A. 佛经B. 道经C. 儒家经典D. 法家经典答案:A8.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的年号是什么?A. 洪武B. 永乐C. 建文D. 崇祯答案:A9. 清朝乾隆年间,著名的“白莲教起义”发生在哪个省份?A. 陕西B. 四川C. 湖南D. 湖北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________制度。
答案:郡县制2. 唐朝的盛世时期被称为________。
答案:开元盛世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的________。
答案:东海岸4. 清朝康熙年间,著名的“三藩之乱”中,吴三桂是________的藩王。
答案:云南5.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________。
答案:秦朝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历史意义。
必修一历史试题及答案

必修一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答案:D2. 汉武帝时期,实行了以下哪项政策以加强中央集权?A. 郡县制B. 推恩令C. 科举制D. 行省制答案:B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中进士科的考试主要考察:A. 武艺B. 诗词C. 经史D. 法律答案:C4. 元朝时期,实行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不包括:A. 强化了中央集权B. 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C. 削弱了地方势力D. 导致地方割据答案:D5.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了丞相制度,这一举措发生在:A. 朱元璋时期B. 朱棣时期C. 朱高炽时期D. 朱瞻基时期答案:A6. 清朝时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主要表现在:A. 限制对外贸易B. 禁止传教士进入C. 限制文化交流D. 以上都是答案:D7. 以下哪项不是清朝雍正皇帝的改革措施?A. 改土归流B. 摊丁入亩C. 废除科举D. 建立军机处答案:C8. 以下哪项不是明朝时期对外交往的成就?A. 郑和下西洋B. 建立朝贡体系C. 与欧洲国家建立贸易关系D. 建立海上丝绸之路答案:C9. 以下哪项不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功绩?A. 编纂《四库全书》B. 统一新疆C. 建立清朝的科举制度D. 治理黄河答案:C10. 清朝末年,为了挽救民族危机,进行了以下哪项改革?A. 戊戌变法B. 洋务运动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D. 辛亥革命答案:A, B, C2. 以下哪些是明朝时期对外交往的成就?A. 郑和下西洋B. 建立朝贡体系C. 与欧洲国家建立贸易关系D. 建立海上丝绸之路答案:A, B, D3. 以下哪些是清朝雍正皇帝的改革措施?A. 改土归流B. 摊丁入亩C. 废除科举D. 建立军机处答案:A, B,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意义。
历史必修1试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1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实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推行法家思想D. 以上都是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增强了中央集权C. 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D. 以上都是3. 明朝时期,实行的“海禁”政策主要目的是什么?A. 防止外敌入侵B.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C. 限制海外贸易D. 以上都是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边疆?A. 修建长城B. 与蒙古建立联盟C. 发展边疆经济D. 以上都是5.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A. 封建制度的废除B. 民主思想的传播C. 民族工商业的兴起D. 以上都是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主要采取了哪些战术?A. 游击战B. 阵地战C. 城市战D. 以上都是7.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A. 解放农民B. 促进农业生产C. 巩固新政权D. 以上都是8.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遭受了哪些损失?A. 文化遗产的破坏B. 经济发展的停滞C. 社会秩序的混乱D. 以上都是9.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A. 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B. 对外开放的扩大C. 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D. 以上都是10.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21世纪提出的哪些方面的重要战略?A. 经济合作B. 政治互信C. 文化交流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展示了中国________的航海技术和________的开放态度。
3.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________运动,它标志着中国________的开始。
历史必修1试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1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项政策来加强中央集权?A. 焚书坑儒B. 郡县制C. 科举制D. 九品中正制答案:B2.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高宗D. 武则天答案:B3. 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朝时期实行的对外政策?A. 海禁B. 闭关锁国C. 朝贡贸易D. 丝绸之路答案:D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西藏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A. 册封达赖喇嘛B. 建立东厂C. 建立西厂D. 建立锦衣卫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A. 君主专制B. 土地私有C. 世袭制度D. 科举取士答案:B6.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A7. 唐朝时期,实行了哪种制度来选拔官员?A. 九品中正制B. 科举制C. 世袭制D. 推举制答案:B8.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宝藏D. 传播文化答案:B9. 清朝时期,实行的“摊丁入亩”政策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A. 土地兼并B. 人口过多C. 赋税不均D. 粮食短缺答案:C10.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A. 长平之战B. 巨鹿之战C. 官渡之战D. 滑铁卢之战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灵渠C. 大运河D. 长城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文学作品?A. 《诗经》B. 《史记》C. 《红楼梦》D. 《三国演义》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医学家?A. 华佗B. 张仲景C. 李时珍D. 孙思邈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中央集权措施。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修建长城,以及推行焚书坑儒等。
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A.《诗经》B.《楚辞》C.《汉赋》D.《唐诗三百首》答案:A2. 下列关于秦朝统一六国的顺序,正确的是:A. 韩、赵、魏、楚、燕、齐B. 韩、魏、赵、楚、燕、齐C. 韩、赵、魏、燕、齐、楚D. 韩、赵、楚、魏、燕、齐答案:A3. 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主要目的是:A. 强化中央集权B. 促进经济发展C. 统一思想文化D. 增强军事实力答案:C4.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主要体现在:A. 考试科目的增加B. 考试形式的多样化C. 考试内容的丰富D. 考试制度的规范化答案:D5. 宋朝时期,商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 货币经济的兴起B. 手工业的繁荣C. 农业生产的提高D. 交通运输的便利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中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指的是西汉时期文帝和_________的统治时期。
答案:景帝7. 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发明”指的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_________。
答案:指南针8. 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___。
答案: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9. 清朝康熙年间,实行了“_________”政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答案:更名田10.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首任临时大总统是_________。
答案:孙中山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唐朝时期“贞观之治”的主要特点。
答案: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政治局面,主要特点包括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发展。
唐太宗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加强中央集权,减轻赋税,促进农业生产,同时注重文化教育,提倡儒学,使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之一。
12. 描述一下清朝康乾盛世的概况。
答案:康乾盛世是指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这一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社会安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试题第1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l。
周朝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的制度是A.分封制 B.禅让制 C.宗法制 D.内服与外服制度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该材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A.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 B.同姓亲族的封地处在战略要地C.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D。
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3。
在我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开始形成于A。
商朝 B。
周朝 C.秦朝 D.唐朝4.西周的分封制和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都是A。
中央集权的产物 B.为巩固统治而实行C.皇权的产物 D。
仅分封同姓诸侯王5。
隋唐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其完善的含义是A。
中央机构设置的增加 B。
地方权力进一步削弱C,政府决策呈现民主化趋势D。
三省相互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6.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
这一政治制度的演变开始于A。
唐朝 B.元朝C.明朝 D。
清朝7.“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这说明军机处设置的最初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 B。
适用西北用兵之军事需要c。
巩固皇权 D。
剥夺朝中大将兵权8.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A.终身制 B.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C.集体领导的任期制 D.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9.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不包括A.有利于希腊民主制度的发展 B.有利于希腊航海业的发展C.有利于文化交流 D.有利于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发展lO.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A.多为番属关系 B.小国寡民,各邦独立自治C.众多城邦组成独立国家 D.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1.古希腊城邦中最为流行的政体形式是A.贵族制和民主制 B;贵族制和君主制C.民主制和寡头制 D.君主制和僭主制12.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最终建立的法律是A.《人权宣言》 B.1791年宪法C。
《拿破伦法典》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3。
统一后的德国实际是一个A.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B.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C.资产阶级军事专政国家 D。
带有浓厚封建残余的国家14.德意志统一的基本方式是A.革命 B.改革 c.王朝战争 D.独立战争15.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是A.罗伯特·沃波尔 B.威廉c.汉诺威 D.约翰·弥尔顿16.根据德意志宪法,国会是A.政府行政机构 B.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C.人民的代表机构 D.对政府有监督权的行政机构17.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4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
”这肯定了A.联邦法律的多样性B.国家的统一C.法律的公正性D.联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18。
右图昭示世人:中华民族曾经遭受列强侵略的劫难。
这场侵华战争是A。
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突出的特点是A.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B.触及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20.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A.天京陷落 B.天京事变C.洪秀全病逝 D.石达开兵败2l-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标志着 A.中华民国的成立B.清王朝统治的结束C·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宪法的诞生D·废除了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22.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c·中华民国的成立D.《临时约法》的颁布23·下列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B·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24·读右图,该图片反映了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A-反抗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斗争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25·下列五四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最能体现出其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c·“勿作五分钟爱国心”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27小题各13分,第28、29小题各12分。
共 50 分。
26.汉武帝、宋太祖、明太祖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
据此回答下列麓I回答下列问题(1)他们实行了什么共同的政治体制?(3分)(2)简述为维护这一制度他们各自采取的措施。
(6分)(3)通过这一制度的不断演变,你从中可以看出其呈现什么趋势?(4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等。
——摘自《权利法案》材料二本宪法所授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行政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任期为四年;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规定并设立的各种低级法院”——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这一法律文件的出台,使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体?(2分)这一政体的核心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美国的政体主要体现了哪三项原则?(3分)请对材料三中A、B两处的内容作注解。
(2分)(3)结合所学史实指出英、美两国政体的实行对中国近代前期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28.罗马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直至今天我们仍可以从这份宝贵的法律遗产中受益。
请回答:(1)《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由哪几部法典组成?(4分)(2)为什么说它集罗马法之大成?(3分)(3)罗马法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3分)试以其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加以说明。
(2分)29.读图回答问题:(1)以上三幅图各反映了列强哪次侵华战争的结果?(3分)(2)依据上述图片及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是如何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6(3)帝国主义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试举一例说明。
(1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C 2。
C 3.C 4。
B 5.D 6.B 7。
B 8。
D 9.D10.B 11.A12.D 13.B 14。
C 15。
A 16。
C l7。
D 18.B 19.C 20.A 21.C 22.C 23.D 24.D 25。
A二、非选择题:第26、27小题各13分,第28、29小题各12分,共50分。
26。
(1)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或中央集权体制)。
(3分)(2)汉武帝建立中朝、设置刺史,实行推恩令等;(2分)宋太祖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等;(2分)明太祖废丞相,亲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大事。
(2分)(3)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2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2分)27.(1)君主立宪制。
(2分)责任内阁制。
(2分)(2)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3分)A.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
B.总统任命联邦法官。
(2分)(3)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掀起戊戌变法运动;(2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以三权分立原则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分)28。
(1)《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
(4分)(2)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
它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3分)(3)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3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
(2分29.(1)图~一:鸦片战争;图二:甲午中日战争;图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分)(2)鸦片战争,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环,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2分)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中华民族陷入沉重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在北京设立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2分)(3)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反侵略斗争。
(2分j如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
(举一例即得1分,满分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