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210-教育技术导论-PPT4-2-2:一百美元笔记本电脑

合集下载

920210-教育技术导论-PPT4-2-2:一百美元笔记本电脑

920210-教育技术导论-PPT4-2-2:一百美元笔记本电脑
——阿委根内颜廷 瑞士拉 刚
尼日利亚 利比亚 乌拉圭 秘鲁:> 272000台 乌干达:10万台
7.一百美元笔记本的未来
一百美元笔记本的未来介绍
2008 年尼葛洛庞帝与印度最具政治影响力的私营企业信实 ADA 集团
教育技术哲学 合作。信实集团创立了慈善机构——电子桥基金会,和 OLPC 通力合作,
3.4
减少电源的使用
一百美元笔记本的电源旁边有 一手柄,孩子们能够通过手摇发电 ,只要用手摇上 1 分钟,它就可以 运行 10 分钟。
4.一百美元笔记本的外形优点
一百元笔记本有厚厚的绿色 加白色的塑料外壳;它有两个蛮 不错的把手,拿起来方便;还有 两根塑料天线,很容易升起来;
屏—幕—分辨颜率还士蛮高刚,而且是可以
3.一百美元笔记本的实现
操作系统方面 WiFi meshnetwork 显示器技术的创新 减少电源的使用
3.1
操作系统方面
以 Linux 为基础的开放 原始码操作系统,并且尽量 瘦身到把所有不需要的程序 全都简化,一方面在硬件需 要上可以再降低,另一方面 则是把系统的复杂度减少。
3.2
WiFi meshnetwork
一百美元笔记本电脑
1.一百美元笔记本的产生
一百美元笔记本的介绍
OLPC 计划是由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提出
教育技术哲学 来的,OLPC 英文全称 One Laptop Per Child,中文“每个孩子一台笔记
本电脑”。他成立了一个名为 OLPC的社会公益性组织,专门研发推广这
旋转的;键盘用的是生胶,不易 洒上水。
5.一百美元笔记本的配置清单
CPU:AMD系列低价格芯片 存储介质:1GB闪存和128兆DRAM内存 面板:双模LCD面板 系统:免费的Linux系统,所有软件全免费 联接能力:802。11b/g/s无线网卡 3个USB2 插槽:MMC/SD 记忆卡插槽 操作系统:Fedora Core-based (Linux) 拍照功能:内建摄影机 输入:键盘

教育技术学导论要点内容图解

教育技术学导论要点内容图解

《教育技术学导论》要点内容图解2009-12-13,王佑镁制作说明:为方便大家整理各章知识点,同时收集老师增加的技术操作的内容,老师把每个教案的内容整理为一份知识小结,主要以图示方式表达,供大家系统学习。

大家以本小结为主进行学习,同时查阅教材和学习手册上的相关知识进行扩充学习。

第一章:教育技术学概述1、技术的发展阶段与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形态广义地说,教育技术就是指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有些学者将它分为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能形态)两大类.从技术层面上看,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这是数字化聚合带来的直接结果。

从教案层面看,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案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7、教育技术的学科特征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二级分支学科,是连接教育科学理论与教案实践的桥梁,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

◆理论——与知识体系有关的概念、理论框架和原理等➢实践——这些知识的解决问题上的应用➢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的质量。

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特点在于为达到既定目标<即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采用的方法——系统方法,所着重研究的是运用“系统方法”解决教育、教案问题的具体操作过程、操作方法及方法论。

➢教育技术学还具有明显的应用性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的特点。

第二章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1、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对其影响较大的理论有:传播理论、学习理论、系统理论等。

2、三个传播模式拉斯维尔的5W模式贝罗传播模式3、传播学对教育技术学的价值和影响:◆奠定了教育传播学的理论基础◆说明了教案过程的7W要素◆指出了教案过程的双向性◆确定了教案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揭示了教案传播过程的四大规律4、教育技术的系统论基础:教育传播环境构成要素1、加涅的“教案事件”。

“教案事件”<Instructional Events)这一概念是加涅<R·M·Gagne)在《教案设计原理》中提出的。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件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件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01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定义
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满足教学目的、传递教学信息、
能够影响和改变人们认知结构的学习材料和基于计算机的认知工具。
02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类型
包括数字文本、数字图像、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动画、交互式多
媒体等。
03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特点
具有多媒体化、网络化、交互性、个性化等特点,能够实现快速传播、
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学习效率。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03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将为教育技术带来新的革命
,能够提供更加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05
教育技术学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瓶颈
1 2 3
技术更新换代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面临着不 断更新换代的挑战,需要不断投入资金和人力进 行技术升级和更新。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个人信息和敏感 数据,如何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了一个 重要的问题。
技术应用与教师培训
教育信息化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技术应用能力, 如何有效开展教师培训和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 力是一个挑战。
教育技术与教育公平
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鸿沟
由于地区、经济、社会等因素的 差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存在数 字鸿沟,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分配和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优质资源共享
如何将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教育 技术进行共享,打破地域限制, 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是教育技术 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发展
详细描述
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早期的视听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随着科技的进 步,教育技术学不断演变,如今已涵盖了在线学习、移动学习、人工智能辅助教 学等多个领域。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PPT课件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PPT课件

侠义的定义
指的是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 所运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在 本书中我们所指教育技术是狭义的。
4
第一节 教育技术概论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 对教育技术所下的定义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 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 论与实践。
5
第一节 教育技术概论
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 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学 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 略制定、教学信息优化 的有组织的过程 。
11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需求 • 教育日趋终生化
10
结语
•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成本的降低、 技术水平的提高、媒体技术的相互渗透与 融合、现代教育媒体在人类教育教学活动 中的广泛使用、现代教育媒体的日益普及 等原因,当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呈现以下趋 势:大众化、普及化、自动化、可控化、 智能化、综合化、 多媒化 、系统化。教 育技术全面地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并 成为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方式。
6
第一节 教育技术概论
二、从我国教育技术界的研究与应用实际来看,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可以归纳成以下七个方面:
(1)教育技术的学科基础理论,包括教育技术学科的性质、 任务、基本概念、研究方法、教育技术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等。
(2)视听教育的理论与技术,包括常规视听媒体的教育功能, 常规媒体教材的设计、制作、使用与评价技术,常规媒体的 组合应用以及利用常规媒体优化教学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设计
2、开发
研究领域
开发是指将音像技术、 电子出版技术应用于
教育教学过程的研究。
3、利用
利用是指通过运用 过程和资源来促进 学习的活动。
评价是指通过形成 性评价和总结性评 价,及时对教育、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进行分析评估。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件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件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K-12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learning Platforms Mobile Learning Game-Based Learning Social Learning Networks
Utilizing Technology
It focuses on the design,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chnology-based tools and resources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教育技术学的历史
The introduction of computers in the 1960s paved the way for interactive multimedia learning.
3
Internet Revolution
The widespread adoption of the internet in the 1990s brought online learning and digital resources to the forefront of education.
Adaptive Learning
Personalized learning platforms and adaptive algorithms cater to individual student needs and provide tailored instruction.
Augmented Reality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
Experimental Research

教育技术学导论PPT课件

教育技术学导论PPT课件
b、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的理论依据,即应 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确具体或抽象程度作 为分类依据,这对后来进行的教学媒体的分类及 教学媒体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c、视听教材必须与课程相结合。这一基本 思想在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中得致函发展与深化。
.
10
视听传播
20世纪50年代后,西方学校中视听 设备和资料剧增,教育电视由实验阶段进 入实用阶段,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风靡一 时,计算机辅助教育开始了实验研究。这 些新的媒体手段的开发和推广使用给视听 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由拉斯韦尔 等人创立的传播学开始向相关领域渗透, 有人将教学过程作为信息传播的过程加以 研究。
1894-1994
第一章 什么是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是现代教育科学 发展的重要成果,教育技术参与 教育过程,改变了整个教育过程 的模式,改变了教育过程的组织 序列,改变了分析和处理教育、 教学问题的思路。
.
4
视觉教育
17-18世纪,夸美纽斯和裴 斯泰洛奇等人倡导的直观教学主 要采用图片、实物、模型的直观 教具来辅助教学。
.Hale Waihona Puke 14研究任务研究形态
理论 实践
设计 开发 利用 管理 评价
研究对象
学习资源

体 学习过程
.
15
电化教育的由来
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名词,它 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1936年,我国教 育界人士在讨论为当时推行的电影、播 音教育的定名问题时,提出并确定了 “电化教育”这个名词。同年,南京教 育部委托金陵大学举办“电化教育人员 训练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这个名词。 以后,“电化教育”这个名词便逐渐被 引用开来,一直到现在。
.
11
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专题一PPT课件

现代教育技术专题一PPT课件

20世纪80年代
多媒体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技 术的兴起,为现代教育技术的 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21世纪初
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 ,推动了在线教育、移动学习
等新型教育形式的涌现。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
课堂教学
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 教学软件等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和效率。
在线教育
通过网络平台开展远程教育、 在线课程、MOOC等,满足个 性化学习的需求。
多媒体教学软件
总结词
多媒体教学软件是现代教育技术中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将文 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整合在一起,提供生 动、形象的教学内容。
详细描述
多媒体教学软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交互性,能够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常见的多媒体 教学软件包括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等。
现代教育技术专题一
目录
•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 • 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工具
目录
•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案例 • 现代教育技术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 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 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强调创新和变革。
现代教育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现代教育技术将更加 注重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智能化水平。
在线教育的普及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在线学习技术的发展,未来现代教育 技术将更加注重在线教育的推广和应用,以满足更多学习 者的需求。

教育技术导论优秀课件

教育技术导论优秀课件
教育技术导论
主要章节提示
➢ 现代教师的形象与能力
➢ 教育技术学概述 ➢ 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 ➢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 教学媒体 ➢ 学与教的过程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现代教师的形象或素质结构
人格、学问、教育观念和教学技术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98.3)
全面性设计
现代教育观念
教师人格
教学理论
对利用理解
5、利用------利用是指教师在先进理论的指导 下,为了达到当代的教育目标,而采用恰当的 和先进的传播技术进行教学活动,这是推广现 代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
对管理的理解
➢ 管理----管理指的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来 控制教学。管理范畴分为项目管理、资源管理、传送 系统和信息管理。项目管理是指计划、监督和控制教 学设计和开发项目。资源管理是指计划、监督和控制 资源分配以支持系统和服务。传送系统管理包括计划 、监督和控制那些组织教学材料分发的方法,是用于 向学习者呈现教学信息的媒体和使用方法的组合。信 息管理包括计划、监视和控制信息的存储、转换或处 理,其目的是为学习提供资源。
➢ 人类资源包括教师、辅导员和学习小组。 ➢ 非人类资源包括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所有教学媒体
都是物化的硬设备,而教学环境则不仅指教室和试验 室,还包括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互所形成的模式 ,如课堂教学、个别化教学、协作化教学模式等。 ➢ 学习资源就是学习者能够与之发生有意义联系的人、 物和信息。
对设计的理解
➢ 侧重学习过程的研究,有两个积极的意义: ❖世界各国在基础教育中普遍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强调学习过程的研究无疑是对“教师中心论”和 “机械外因论”的一个冲击。 ❖是提示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与学生的内部心理过程 相吻合。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说课PPT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说课PPT

为了配合教材的使用,主要参考书目如下: (1)《现代教育技术》祝智庭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乌美娜主编.《教育技术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1992. (3)加 涅主编,张杰夫译.《教育技术学基础》.教育 科学出版社,1992. (4)尹俊华主编.《教育技术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三、教学方法
1、学情分析:
如何教?
本学期授课班级为09级现代教育技术1、2班 •优势:
1、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
2、初步形成教育技术意识。 •不足: 1、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比较欠缺; 2、综合运用能力相有待加强。
2、教学模式:从讲授式教学到多维度教学
“理论讲解-技术实践-综合应用”的多维度教学模式,全方位调动学习 者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者真正成为课程的参与者。
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为师生查阅资料提供了极大地方便。
5、 师资队伍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整体素质较高,具 有一定的科研开发能力,热心教学改革,知识结构合理,能 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
7、教学评价 注重过程及理论知识运用能力的评价体系。其中期末考试采
用闭卷笔试的方式,实验、实训内容采用机试的方式。具体
实践内容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网络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 学习使用常用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 获取教育信息资源(查找网上资源);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设计 职业规划
4、重点:
让学生理解本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把握基本概念、 内涵、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及计算 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专业入门课程,为个人专业职业的发展提供导向
二、教学内容
1、教学目标
教什么?
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ppt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ppt
2.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1)信息意识、道德与伦理 (2)信息基础理论 (3)灵活使用信息工具 (4)有效利用信息资源
1.3.3教师专业发展应具有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国际培训、绩效、教学标准委员会对信息时代 的教师能力标准阐述为: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下,教 师除了常规的教学能力外,还需要考虑新环境下的 学习者群体,新的技术应用,新的教学理念、方法 的应用。 进入信息化社会后,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 化素养已经成为教师专业能力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与外语、计算机技术一样成为高校教师的必备 能力和基本素质。
1.2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
1.2.1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变革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变革的制高点与深 化教育变革的突破口。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可以 带动教育领域全方位的变革,包括教育思想、 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学内容、教材形式、教 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教学体制和教 学理论都将产生深刻的变化。
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 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
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师资队伍; 环境——建立多媒体和网络化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资源——建设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资源库并使之高度共享; 设计——对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资源和教学应用过程的策划; 过程——把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过程,通过 实践探索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1.3.3教师专业发展应具有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多维性。 (2)动态性。 (3)阶段性。 (4)差异性。
1.3.3教师专业发展应具有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2.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为提高我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 师专业能力发展,教育部2004年12月颁布了《中 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教育部 考试中心主办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 (NTET )。 NTET分为教学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三大类,教学人员水平考试又分为初、中、高三 级。

教育技术导论

教育技术导论

AECT1994年的定义
表述1: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 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表述2: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 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 与实践。 为了促进学习 过程和资源——研究对象 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工作范畴 理论与实践 工作范畴
电影、录音、电视、 程序教学、计算机
系统发 20世纪70 展阶段 至80年代
强调教学
闭路电视、卫星电视、 录音、计算机
多媒体系统、计算机 网络
网络发 20世纪90 教育技术 强调学习 展阶段 年代至今
我国教育技术的兴起与发展
我国的教育技术起步于20世纪20~30年代,1937年 有了“电化教育”的称谓。 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的电化教育于20世纪70年代 末重新起步,并建立了全国性的电化教育组织,在 学科发展、远程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及学校教 育应用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经历了一场电化教育与教育 技术的名称之争。 目前,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的 各个领域,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主学习的教学框架与环节
自主学习的教学框架与环节
教师引导、启发、个别化与集体化的辅导
第四环
学习目标
第一环
自查小结
第二环


尝试练习
第三环
教师 重点 点拨
协商讨论
研究性学习 是指学生在教师 的指导下,从自 然、社会和生活 中选择和确定专 题进行研究,并 在研究的过程中 主动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解决 问题的过程。
“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
注重调动“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积 极性,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 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 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 材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学媒体 是用来创设情景,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 习、探究学习、讨论交流等教学活动的认 知工具和情感交流工具。

《教育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英文):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al Technology课程编码:B01课程类别:必修课学时:36学分:2考核方式:统考适用对象:初级班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并且与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等重大问题紧密相关。

教育技术导论系统介绍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历史、研究任务、性质、方法等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学科发展轨迹及趋势进行探讨,是教育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学科。

该课程也是国家高等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指定的必修课程,它是整个培训学习的引领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教与学,旨在让学习者了解信息技术对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模式、方法的变革与促进作用,建立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如教与学的基本原理,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对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在现代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有较明确的认识,以培养学习者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巩固其专业意识。

使广大高校教师能够懂得现代教育技术在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能够理解和应用教学系统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能够掌握教学媒体,特别是数字化媒体技术的使用技能,能够运用它们来获取、选择、评价和利用教育信息资源,以及能够设计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过程来进行教学改革实践。

二、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员学完这门课程后能够做到:1)理解与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学科的定义及其特点2)了解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3)基本了解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思想及技术学研究的方法;4)了解教育技术学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框架;5)认清学习教育技术学的使命。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绪论现代大学教师的形象与能力(2学时)(一)教育技术学概述(6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教育技术学概述(2学时)2、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2学时)重、难点3、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上)(2学时)重、难点4、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下)(2学时)重、难点(二)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8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2学时)2、技术与教育技术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2学时)重、难点3、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的发展演变(2学时)重、难点(三)教学媒体开发与利用(8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教学媒体开发与利用(2学时)2、教学媒体概述(2学时)重点(分类、基本特征、在教学中的作用及选择依据)3、常规教学媒体的使用与选择(2学时)重、难点(包括硬件和软件,媒体材料的编制等)4、计算机类媒体的使用与选择(2学时)重、难点(包括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等)(四)学与教的过程(6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学与教的过程概述(2学时)2、学习过程(2学时)重点3、教学过程(2学时)重点(大学教学模式、基本技能和远程教学方法即网络教学)(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6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述(2学时)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课程设计(上)(2学时)重、难点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课程设计(下)(2学时)重、难点四、课程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五、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点:对诸如实验、上机操作、社会调查、观看录像、模拟实务、各类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内容做出安排,并提出简要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委根内颜廷 瑞士拉 刚
尼日利亚 利比亚 乌拉圭 秘鲁:> 272000台 乌干达:10万台
7.一百美元笔记本的未来
一百美元笔记本的未来介绍
2008 年尼葛洛庞帝与印度最具政治影响力的私营企业信实 ADA 集团
教育技术哲学 合作。信实集团创立了慈善机构——电子桥基金会,和 OLPC 通力合作,
旋转的;键盘用的是生胶,不易 洒上水。
5.一百美元笔记本的配置清单
CPU:AMD系列低价格芯片 存储介质:1GB闪存和128兆DRAM内存 面板:双模LCD面板 系统:免费的Linux系统,所有软件全免费 联接能力:802。11b/g/s无线网卡 3个USB2 插槽:MMC/SD 记忆卡插槽 操作系统:Fedora Core-based (Linux) 拍照功能:内建摄影机 输入:键盘
一百美元笔记本电脑
1.一百美元笔记本的产生
一百美元笔记本的介绍
OLPC 计划是由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提出
教育技术哲学 来的,OLPC 英文全称 One Laptop Per Child,中文“每个孩子一台笔记
本电脑”。他成立了一个名为 OLPC的社会公益性组织,专门研发推广这
类电脑,目的是借由生产接近 100 美元的笔记型电脑,让现在科技改变
我们的社会,降低知识鸿沟。
——颜士刚
2.一百美元笔记本的发展
一百美元笔记本的发展介绍
2004 年 4 月,尼葛洛庞帝提百元笔记本概念; 2005 年 1月,开始研发工作;2005 年 11 月,推出第一款原型产品;
教育技术哲学 2005 年 12 月,首次对公众亮相; 2006 年初,推出第二代; 2007 年初,批量上市。 ——颜士刚 100 美元并不是 OLPC 计划努力的终点,最终计划是让电脑的价格达到 100 美元以下。2007 年将成本控制在135 美元,2008 年降至 100 美元, 2010 年则只有 50 美元。OLPC最新的外观设计采用了绿色作为主题颜色。
触控面—板 —颜士刚
麦克风 摄影机 电力:镍氢电池 显示:双模态19。1厘米/7。5吋对角薄膜晶体 管液晶显示器1200×900
6.参与OLPC计划的国家
XOXO巴西 泰国,泰国的参与在2006年泰 国军事政变之后被取消 埃及 美国,明确上来说是麻省 Massachusetts)和缅因州 柬埔寨 多米尼加 哥斯达黎加 突尼斯
3.一百美元笔记本的实现
操作系统方面 WiFi meshnetwork 显示器技术的创新 减少电源的使用
3.1
操作系统方面
以 Linux 为基础的开放 原始码操作系统,并且尽量 瘦身到把所有不需要的程序 全都简化,一方面在硬件需 要上可以再降低,另一方面 则是把系统的复杂度减少。
3.2
WiFi meshnetwork
各个笔记本之间可以自动结成 局域网,即使把笔记本电脑关了, 该笔记本依然可以跟其他孩子的网 络链接上,继续跟其他孩子交流, 而且,只要其中有 2 个到 3 个点 接入互联网上,整个局域网便可实 现上网
3.3
显示器技术的创新
电脑显示屏由 MIT媒体 实验室设计,目标是将 12 英寸显示屏的成本降到 12 美元并实现接近零功耗,
取得了很大的反响,现在印度的XO 可以完全取代学生的记事本了,给学生 提供很大的方便,逐渐缩小数字鸿沟。然而OLPC计总裁仍坚称 OLPC计划会照常运作。
谢 谢!
3.4
减少电源的使用
一百美元笔记本的电源旁边有 一手柄,孩子们能够通过手摇发电 ,只要用手摇上 1 分钟,它就可以 运行 10 分钟。
4.一百美元笔记本的外形优点
一百元笔记本有厚厚的绿色 加白色的塑料外壳;它有两个蛮 不错的把手,拿起来方便;还有 两根塑料天线,很容易升起来;
屏—幕—分辨颜率还士蛮高刚,而且是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