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古诗文阅读训练的方法
七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完成下面小题。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一个“________”字,表达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一个“________”字,写出了山路曲折景色多变,点明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所致。
(2)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1)足;疑(2)表达了对游览之地恋恋不舍之情,对农家好客习俗及古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解析】【分析】(1)表达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的诗句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写出了山路曲折景色多变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所以一个“疑”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2)“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尾联诗人故而笔锋一转,表明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月光之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
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把酒言欢,此情此景,不亦乐乎。
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诗人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诗人在语调极其自然亲切的诗句中向人们展示了农村自然风景之美、农民淳朴善良之美,并把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美融于其中。
故答案为:⑴足;疑;⑵表达了对游览之地恋恋不舍之情,对农家好客习俗及古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回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再进行概括即可;⑵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分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1.阅读《天上的街市》,回答以下问题。
(1)“你看,那浅浅的天河”中的“浅浅”一词应如何理解?原由是什么?(2)诗人开始用“仿佛”,以后用“定然”,如何理解这类词语运用的变化?(3)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诗人为何要对这一故事进行勇敢改编?(4)你以为“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这句诗写得好吗?为何?【答案】( 1)是河床很浅的意思。
诗歌中有“骑着牛儿来往”的句子,可见天河不深。
(2 )“仿佛”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同时也表示这是一种联想;“定然”是用必定的口吻,表示诗人对美好世界必定会到临的信心。
(3)诗人厌恶当时人间黑暗的现实,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由、光明、幸福,所以借丰富、奇特的联想和想象描述出美好的天街情形,来表达诗人期望摆脱封建约束、追求理想、神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4)写得好。
它能给人以很多美好的联想:他们相爱着,那么温馨,那么美满;他们远离黑暗,主宰着自己的命运。
【分析】【剖析】( 1)浅浅一词的本义是河床很浅的意思。
从“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诗句中即可知道天河不深;(2)本题考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剖析。
细读诗歌可知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比喻成是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把空中的流星比作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借丰富、奇特的联想和想象描述出美好的天街情形。
最后作者用“定然”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世界必定会到临的信心;(3)本题考察本文要旨的理解剖析。
联合本文要旨写作背景明确现实和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的不同,领会作者写作目的是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对丑陋现实的不满;(4)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流星比喻为天上的人走动时拿在手里的灯笼;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流星很美,十分绚烂,像花同样的一朵,表现了它能给人以很多美好的联想:他们相爱着,那么温馨,那么美满;他们远离黑暗,主宰着自己的命运。
部编教材初中语文篇目
部编教材初中语文篇目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教材的编写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部编教材是教育部统一编写的教材,其初中语文篇目也是经过精心挑选和设计的。
本文将介绍部编教材初中语文篇目的特点以及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些篇目。
部编教材初中语文篇目选取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包括古代诗词、现代散文、小说、戏剧等。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同时,这些篇目还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如字词、语法、修辞等。
部编教材初中语文篇目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这些篇目选取了大量具有思想深度和人文内涵的作品,如《论语》、《孟子》等古代经典著作,以及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优秀篇目。
这些作品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
部编教材初中语文篇目的设计也非常具有创新性。
每个单元都设计了相应的实践活动,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写作比赛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虽然部编教材初中语文篇目已经非常优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灵活运用教材。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教材中的篇目和实践活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部编教材初中语文篇目注重基础知识的的学习和巩固。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字词、语法、修辞等方面的教学,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训练,帮助他们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部编教材初中语文篇目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帮助他们提高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部编教材初中语文篇目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实践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精品】部编七年级 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含答案
【精品】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望岳 (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终南山 (唐)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①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
②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
③海隅:海边。
④青霭:山中的岚气。
霭:云气。
⑤分野:古天文学名词。
⑥壑:山谷。
(1)这两首登高抒怀的诗歌,首联均是远观山景,描绘出了山的①________之态。
从诗歌中读到了诗人杜甫是激情满怀,踌躇满志的;而王维则恬静淡远,流露出②________的意向。
(2)《望岳》的尾联是千古名句,被后人另作解读,衍生出了新的意思。
请写出你从中领悟到的生活哲理。
【答案】(1)高远(或高壮);归隐(或隐逸、遁世)(2)我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领悟到的哲理是: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才能以胜者姿态立于绝顶,俯视一切。
【解析】【分析】(1)①《望岳》第一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泰山的高,不直接写,而是写在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到远远横亘的泰山,通过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
《终南山》首联“太乙近天都”,意思是终南山的太乙距离天空很近,终南山虽然高,但是距离天还很远;“连山到海隅”,终南山虽然绵延千里,但是也未能连到海。
上下句都是用夸张的手法,从远景写出终南山高远的特点。
所以两首诗,都是远观山景,描绘山高远或者说高壮的特点。
②《终南山》前几联总写终南山的高远以及烟云雾霭的景色变换,阴晴变化中中峰的千岩万壑,最后一联耐人寻味,“欲投人处宿”的主语应该是“我”,“我”在游山,“我”在观物抒情,“我”在“隔水问樵夫”,流露出诗人寄情于山水,有意归隐的情绪。
(2)“会当”是“一定要”的意思。
攀登的过程是辛苦、艰难的,但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登上山巅,才有机会雄视天下,“一览众山小”。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原文译文及学习方法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原文译文及学习方法咏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们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
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起。
”谢太傅听了开心的大笑起来。
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
”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新七年级 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答案
新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1.古诗词鉴赏。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歌后两句写出了________的景象,全诗传达出诗人________的心境。
(2)“独”是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说说诗中“独”字的妙处。
【答案】(1)夜深人寂、明月相伴;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2)“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雅脱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解析】【分析】(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描绘了夜深人静,诗人月下独坐,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2)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独坐幽篁里”,这句话的意思是: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
开头一个“独”字便给读者留下了突出印象,这个“独”字也贯穿了全篇。
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
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故答案为:⑴夜深人寂、明月相伴;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⑵“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雅脱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感情的把握,首先明确诗歌内容,找出诗句中包含的意象,体会表达的作者感情。
⑵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结合诗句内容,明确句意,揣摩写出的内容。
结合写作背景体会表达的感情。
2.古诗阅读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唐]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释】①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训练七:古诗词鉴赏(一)训练
语文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4分) 春光好·天初暖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7.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词人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
答案:阳光(或天气)温暖,花儿芬芳,万物充满勃勃生机。表达了词人对春天自然万物的热爱 和欣喜之情。
8.“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中“迸”“偎”两字极妙,任选其一简要分析。(2分)
答案:(示例一)“迸”字突出了笋急于破土而出的冲劲和强劲的生命力,给人初春时节万物复 苏的勃勃生机之感。 (示例二)“偎”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娇美,使诗歌更富有情趣。
语文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初见嵩山 张耒
语文
4.“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妙处?(2分)
答案: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白雪以人的情态,以花的形态。这两句是说白雪比人 更急切,“穿庭树作飞花”。这实际是诗人期盼春天,在自然界还没有春色时想象出的一片春 色,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语文
三、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回答问题。(4分) 凭阑人·金陵道中 【元】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5.这首小令描绘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分)
答案:沦落天涯、孤寂愁苦(或倦于漂泊、羁旅思乡或落魄困顿的倦客游子)的形象。
6.试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两句。(2分)
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化无情为有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愁苦悲凉。
语文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眷恋田园、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古诗文阅读: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学习借助图画和注释理解古诗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三个层次(第一步读准、读通,第二步读懂字词句,第三步思考读、体会读)的朗读,达到理解诗文大意然后背诵的目的。
3.情感与态度:感悟诗的情境,体会作者思念故乡、亲友的情感。
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重点:背诵诗文。
难点:理解诗句,整体感悟诗歌情境。
【教学过程】一、温习旧知,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学过的诗歌,引出本诗。
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许多古诗中都会有景色的描写,诗人寄情于景,借景抒情。
老师这里有一幅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幻灯片)在这幅画中你都看到了什么(李白、月亮、床······)师:看到这些景物,可以让我们想到哪一首学习过的唐诗呢(《静夜思》)师: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大家一起来背一背吧!(集体背诵)师:在这首诗里你认为哪个字写得最好(思)为什么呢(“思”字点明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思念故乡)他是借什么来表达的这种感情呢(月亮)师: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习一首李白的与月亮有关的诗。
(板书:峨眉山月歌)二、初读古诗,初步感悟1.自读诗文,读准,读通。
师:大家齐读诗的题目。
想一想,在这首诗中,诗人会描写什么景色呢(重点抓住“月”)请大家大声地朗读这首诗,要看准字音,字型,读通诗句。
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该怎么办呢(看课下的注释,问老师,问同桌……),读三遍到五遍。
老师巡视,纠正要求认识的字词。
检查朗读,点人读。
(注意纠正,评价)认识生字,字音,写法师:大家读得都非常好,老师也想读一读。
(范读)师:男同学和女同学分开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的声音最响亮,字音最准确。
(男生女生比较读)师:我们分小组再读一读,看哪一组的声音最整齐。
2.再读课文,读懂诗句。
①整体感悟古诗。
师:诗人小时候随着他的父亲搬家到了四川,直到他二十五岁的时候才离开那里。
七年级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说说诗中“独”字好在哪里?【答案】(1)幽篁、深林、明月。
营造了月夜山林清新幽静的意境。
(2)“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境。
【解析】【分析】(1)作者在写景上运用物象幽篁、深林、明月,写人则用独坐、弹琴、长啸。
看似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意境,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据此理解作答。
(2)本题要深入挖掘“独”字在表达作者情感上的作用。
“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洁脱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故答案为:⑴幽篁、深林、明月。
营造了月夜山林清新幽静的意境。
⑵“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境。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意境的把握,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明确诗中所写景物及营造的意境。
⑵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注意结合“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句意,明确“独”的本意,语境意义及传达出诗人的心境。
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柏林寺南望郎士元溪上遥闻精舍①钟,泊舟微径②度深松。
青山霁③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①精舍:寺庙,这里指柏林寺。
②微径:指小路。
③霁:雨停天晴。
(1)发挥想象,描绘“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的优美意境。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约客(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2)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优美的意境。
【答案】(1)不能。
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
“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
(2)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
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到他约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的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棋子震落了灯花。
【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大意,根据诗歌内容及主题,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等来理解。
“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
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无聊与焦躁。
因此,“闲”的意思是无聊,如果换成“忙”,就与诗歌当时的意境不吻合了。
(2)此题不能直译诗句,要有适当的想象,语言要优美。
示例: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远处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
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故答案为:⑴不能。
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
“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
⑵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
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到他约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的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棋子震落了灯花。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炼字能力。
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大意,结合诗歌的内容和主题、写作的背景灯进行分析。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课外古诗词诵读七上教案(精选4篇)
课外古诗词诵读七上教案(精选4篇)课外古诗词诵读七上教案(精选4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外古诗词诵读七上教案(精选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外古诗词诵读七上教案(精选4篇)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王维、李白、岑参、韩愈,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四首诗。
2.结合旁批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3.体会每首诗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背诵四首诗歌教学方法:知(知作者)、诵(诵古诗)、解(解诗意)、悟(悟情感)、背(背古诗)、练(做练习)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型:自读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一颗明珠,一首古诗就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婉转动听的歌。
也是初中生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几首古诗。
二、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王维、李白、岑参、韩愈,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四首诗。
2.结合旁批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3.体会每首诗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授新课:(一)知:知作者完成下列有关作家的填空:1、王维(701年-761年)字,号摩诘居士,时期的著名、。
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外号“诗佛”。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2、李白,中国伟大的诗人,被后人尊称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终身不得志,在其诗中表达出追求自由和对未来积极向上的精神。
3、岑参(约715~770)边塞诗人。
原籍南阳(今属河南),迁居江陵(今属湖北)。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五首古诗》阅读讲解和训练及答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五首古诗》阅读讲解和训练及答案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七单元的五首古诗阅读讲解和训练名家事迹文章要旨《观沧海》1.主旨:写作者登上碣石观赏沧海,2.特色: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先写所见的各种静态景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释题:左迁:古代以〝左〞为低一级,降级的意思,此指降职贬官.2.主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与同情.3.特色:叙事与抒情相结合,以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一片〝愁心〞托付〝明月〞,安慰远去的朋友.感情真挚深沉,意境深远优美.《望岳》1.释题:岳:指东岳泰山.2.主旨:以登山所见来表达诗人敢于攀登,实现人生远大抱负的凌云壮志.3.特色:首联设问,以〝青未了〞写出了望泰山的感受,视野广阔.〝钟〞字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对泰山的喜爱;〝割〞字传神地刻划出泰山奇异的特点——高.诗句工整,诗风凝练,意境深邃优美.《题破山寺后禅院》(换江南春杜牧)1.释题:破山寺:即兴福寺,位于江苏省常熟县.2.主旨:以游历来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超然物外的闲情逸致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3.特色:语言质朴明净.清新淡雅,注重字词锤炼,〝悦〞.〝空〞两个动词使静景富于动态之美,富有生命力.全诗意境清悠隽永,浑然天成.《登飞来峰》1.释题:飞来峰:又名灵鹫峰,位于浙江杭州.2.主旨: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3.特色:叙事与议论相结合,语句浅显易懂却富含人生哲理.〝不畏〞.〝自缘〞鲜明表达了作者的创作主旨与政治改革的决心.篇章导读《观沧海》美言佳句《观沧海》原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旨:既突出海的浩然气魄,也比喻作者驰骋中原,一统天下的宏图抱负.想象瑰丽.激荡人心,引发人无限的遐想.《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名:我寄愁心与明白,随风直到夜郎西.句旨:委婉曲折地表达出作者的深情,言尽而意无穷.《题破山寺后禅院》原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句旨:诗意表面写后禅院的景致,渲染了其幽深静寂,却饱含至理玄机.《望岳》原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句旨:登高才能望远,视野才能开阔.人站在山峰之上才能领略到不同景致,也寄寓了作者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修辞讲堂比喻: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拟人:我寄愁心与明白,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设问: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对偶: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望岳》)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成语集锦有关〝人生哲理〞的成语1. 曲径通幽: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暗喻只有经历曲折才能获得成功.2. 柳暗花明: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3. 枯木逢春:枯树遇上春天又有了生机.比喻经历挫折又获得生机.4. 豁然开朗: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比试殿堂一. 选择题1.选出下列字音.字形正确的一项( )A.碣(ji__233;)石岱(da__236;)宗自缘星汉B.竦(sǒng)峙决眦(zh__236;) 万籁禅房C.澹澹(d__224;n)不畏曲径(jīng)愁(ch__243;u)心D.萧瑟(s__232;) 造(za__242;)化钟罄(q__236;ng)寂静2.下列诗句朗读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C.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3.下列诗句运用了对偶修辞的一项是( )A.水何澹淆,山岛竦峙.B.我寄愁心与明白,随风直到夜郎西.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4.下列诗句没有体现诗人政治情怀的是( )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B.我寄愁心与明白,随风直到夜郎西.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D.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二.填空题2.从格律诗分类来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属于 .其中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之情,成为流传至今的名句.3.《望岳》全诗紧扣文题的字来写的,极度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的景色,因而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4.当玉树地震.西南旱灾发生时,灾区人民和全国人民为抗灾救灾排队万难,众志成城,树立起重建家园的信心.这种不畏艰险的精神可说是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 ,.真实写照.这与杜甫《望岳》的 , .也有异曲同工之妙.5.〝真理源于实践〞, 相信大家都明白,只有不断地实践,不断探索才能发现真理.这正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中所写的那样 , .三.简答题1.2.《登飞来峰》中的〝浮云〞暗指什么?联系作者生平与历史知识,谈谈它给你怎样的人生启示?四.发挥你的想象,将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扩写成散文.答案:一.1.选A.解析:B项眦应读(z__236;).C项径应读(j__236;ng)D项造应读(zha__242;).罄应为磬.2.选C.解析:A.东/临碣石应是东临/碣石.B.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应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应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选D.解析:A项没有修辞,B项是拟人,C项比喻.D是对偶. 4.选B.解析:A.C.D都与作者政治生涯有关,寄寓了作者内心的政治抱负.只有B表达的是对友人的牵挂与怀念. 二.2.(七言)绝句,我寄愁心与明白,随风直到夜郎西.3.望,高大雄伟,神奇秀丽.4.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5.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三.2.〝浮云〞暗指各种困难.挫折与阻碍等.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他所推行的变法使北宋经济得以发展,可是也遭到权贵的反对.然而他并未放弃,决然实施下去.他的精神深受后人鼓舞,让我们明白做任何事都不要轻言放弃,而应迎难而上,这样才可能获得成功.四.提示:从对事物观察的感知角度(视.听觉等),并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进行构思,力求语言优美生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基础训练解析版)
课外古诗词诵读【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下列诗句中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所表现诗人情怀差别最大的一项是()A.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其一)B.河流大野犹言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D.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答案】D【详解】A.句意为: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觉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B.句意为:黄河在广阔的原野上奔流仍嫌受约束,潼关以西,山山相连,峰峦起伏,不知什么叫平坦。
“犹嫌束”“不解平”运用拟人修辞,赋予黄河、秦岭以人的情怀,抒发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C.句意为:日月的运行好像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像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
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
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
D.句意为: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落花时节” 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
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对国运衰微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A、B、C三项都表现诗人出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D项表现出的是对个人身世和时代变化悲叹和感慨。
故选D。
2.请选出下列对刘禹锡《秋词》赏析有误..的一项()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A.诗人开篇两句便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诗情。
七年级 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解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完成下面小题。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一个“________”字,表达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一个“________”字,写出了山路曲折景色多变,点明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所致。
(2)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1)足;疑(2)表达了对游览之地恋恋不舍之情,对农家好客习俗及古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解析】【分析】(1)表达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的诗句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写出了山路曲折景色多变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所以一个“疑”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2)“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尾联诗人故而笔锋一转,表明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月光之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
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把酒言欢,此情此景,不亦乐乎。
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诗人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诗人在语调极其自然亲切的诗句中向人们展示了农村自然风景之美、农民淳朴善良之美,并把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美融于其中。
故答案为:⑴足;疑;⑵表达了对游览之地恋恋不舍之情,对农家好客习俗及古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回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再进行概括即可;⑵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夜步十里松原①郭沫若海已安眠了。
远望去,只见得白茫茫一片幽光,听不出丝毫的涛声波语。
哦,太空!怎么那样地高超,自由,雄浑,清寥!无数的明星正圆睁着他们的眼儿,在眺望这美丽的夜景。
十里松原中无数的古松,尽高擎着他们的手儿沉默着在赞美天宇。
他们一枝枝的手儿在空中战栗,我的一枝枝的神经纤维在身中战栗。
【注】①十里松原:即千代松原,在日本九州岛北端的博多湾畔。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表面看是写大海的夜景,实际上是写十里松原的夜景。
B.这首诗表面看是写十里松原的夜景,实际上是写大海的夜景。
C.这首诗写的是山水相连、天地一体的美丽的夜景。
D.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夜行者的观察和感受。
(2)“十里松原中无数的古松,/尽高擎着他们的手儿沉默着在赞美天宇”,既然是“沉默着”,怎么能“赞美”呢?请说说你的理解。
(3)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哪几处景物?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点?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答案】(1)D(2)“沉默着”是写古松外在的形态,“赞美”则是作者对古松所做的拟人化想象。
(3)大海、夜空、松原三处景物。
抓住了大海静谧,夜空高远、雄浑,松原古老、欢快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广阔美好的静夜图。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歌的鉴赏。
本诗的内容包括两部分:景物描写和作者的心理感受。
故此答案D。
(2)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歌内容的理解即辨析能力。
沉默是指没有言语上的无声,但赞美并不一定要有声。
他们无数只手臂都高擎着指向天空,这种肢体语言已经激烈的表示了他们的崇敬之情,而在微风吹动下,看起来他们的手臂更像是在战栗,仿似被这天宇的浩瀚之美震撼了,惊住了。
“沉默着”是写古松外在的形态,“赞美”则是作者对古松所做的拟人化想象。
(3)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景物及其特点的分析及描述诗歌画面的能力。
七年级语文最佳学习方法是什么
一、积极参与课堂课堂是学习的重要场所,学生应积极参与其中。
在课堂上,学生应认真听讲,记笔记,理清思路,并及时提问。
通过积极参与课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加深印象,并提高学习效果。
二、多读书多阅读语文学习重在阅读,学生应多读书,进行阅读训练。
通过阅读,可以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语感。
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阅读水平和兴趣的书籍,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三、注重写作训练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写作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做好作文练习,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技巧。
写作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四、多做习题多解析语文学习需要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通过习题训练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查漏补缺。
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和参考书上的习题进行练习,并及时查看答案和解析,对于错误的地方进行反思和改正。
五、利用好互联网资源互联网是学习语文的好帮手,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学习。
可以通过引擎查找相关资料,阅读有关文章,通过视频课程进行学习。
互联网资源丰富多样,可以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
六、提高古诗词的学习能力古诗词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学生应该加强对古诗词的学习和理解。
可以背诵古诗词,学习古诗词的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修养。
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语文素养。
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语文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应有规律的学习时间表,每天坚持一定的学习时间,保证学习的连续性和积极性。
学生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身体健康,以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七年级语文学习的最佳方法是积极参与课堂,多读书多阅读,注重写作训练,多做习题多解析,利用好互联网资源,提高古诗词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其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古诗文阅读教学
古诗文阅读教学浅析从近几年新课改高考命题来看,古诗文阅读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考生对古诗文的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成了拿分的关键。
古诗文试题的材料都是古代的人物传记,语言和表达等方面都与现代差别较大,试题不像现代文阅读那样得心应手,加上平时接触的较少,学生往往不感兴趣。
因此,学好古诗文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好和兴趣在学生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能正确地运用它,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创造引人入胜的情境。
古诗文阅读历来是学生的一个软肋,繁琐、难记、枯燥,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积极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学习语文”,这样学生学习语文就会变消极为积极,进而走向主动积极地学习。
课堂教学中我们对于大的知识点可以分解一个大目标为若干小目标,把学生能够实现掌握语文知识作为前提,通过每一个小目标的掌握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真正做到“信心是成功之舟”。
心理学证明充足的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如果有了成功的感觉,内心就会有一种积极的暗示,会不断地鼓励自己勇敢拼搏,攀登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
也可以通过奖励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至少不会降低其效率”,“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追求”,通过多种奖励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积极的语文学习探究者。
传统的语文教学在古诗文学习时,多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语文教学一般遵循这样的三大模式:大量讲述;大量训练;对学生大量地、不断地否定。
殊不知古诗文本身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较远,存在着语言的距离,难以成为生活语言。
传统的古诗文讲练是一把“双刃剑”,枯燥的学习一旦使学生丧失语文学习的兴趣,后果难以想象。
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应精讲,坚持先学后教,学生积极参与,以学促教的方法。
七年级小四门知识点归纳总结推荐
七年级小四门知识点归纳总结推荐中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段,其中七年级是学生进入初中的重要转折点。
在七年级,学生们接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对他们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也为他们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七年级小四门主要学科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为学生们推荐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语文知识点总结1. 词语辨析:包括词义辨析、词形辨析等。
学生们在学习中需注意不同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古诗文欣赏:学习并欣赏古代名篇,了解文化和历史背景,培养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3. 修辞手法:学习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提高写作的艺术性。
4. 写作技巧:培养学生自主写作能力,包括材料搜集、提炼思路和条理清晰的组织结构。
数学知识点总结1. 整数运算:学习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掌握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
2. 分数与小数:学习分数和小数的转换和运算,培养抽象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几何图形: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学习计算周长、面积和体积等相关问题。
4. 代数与方程:学习代数符号的运用和方程的解法,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英语知识点总结1. 词汇积累:学习并记忆常用单词和词组,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 句型构造:学习构造各种语法句型,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和语法规则。
3. 阅读理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章中获取信息并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4. 听力训练:通过听录音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培养听说能力的同时加强语言输入。
科学知识点总结1. 物质与能源:学习物质和能源的基本概念,了解物质的组成和能源的转化。
2. 生态环境:探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科学实验: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学习观察和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对于学生们来说,要想在七年级学好这四门学科,有以下几个建议:1. 夯实基础:每个学科都有一些基础知识点需要掌握,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先确保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1.诗歌鉴赏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全诗紧扣一个“________”字,按________推移展开叙述。
(2)首联写出了什么内容?(3)“古风存”一句用来赞美农民的什么品格?(4)本诗中哪两句流传最广?含有什么哲理?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
(5)“柳暗花明”写出了自然美景,请问:①为什么用“暗”来形容“柳”、用“明”来形容“花”?②“柳暗花明”流传下来成为一个成语,它现在意思通常指什么?【答案】(1)游;时间(2)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性格。
(3)用农民服饰的简朴盛赞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5)①柳色深绿,所以用“暗”;花光艳丽,所以用“明”。
②比喻困境后重新出现转机,看到希望。
【解析】【分析】(1)题目“游山西村”紧扣一个“游”字展开写。
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
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
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所以全诗按照时间推移展开叙述。
(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学出了农家的美好和热情好客,一个“足”字,是“充足”之意。
写出了农家丰收的年景和农人热情好客的淳厚品性。
(3)“古风存”一句展现出的是对农民美好品质的赞美,突出农民服饰的简单、朴素,据此作答即可。
七年级语文古诗阅读训练
七年级语文古诗阅读训练
一、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是南宋苏轼的名作,全诗描写的是江南春景,也歌颂
了江南春天的优美气息。
唐月江凉思凝,
满堤春草湿漉漉。
正是河豚欲语时,
微风燕子双飞来。
衙灯小桥千丝丝,
细水斜照晚烟里。
游鱼浅底藏琴弦,
只有春风不散清脆。
二、宴桃园
《宴桃园》是唐朝大诗人王维的名作,全诗描写了唐朝宴桃园的场景。
少年张翰秉正梢,
手把金经来稽首。
春风宴集桃花醉,
开花结果归朝曲。
醉舞罗衾金马飞,舞佩暗醉星河迷。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古诗文阅读训练的方法及落实情况
韩素芳
2014.03.25
七年级古诗文阅读训练的方法及落实情况
诗歌是情感高度浓缩成的精华。
学习诗歌不仅仅是把古诗凝滞地背诵,单纯以记忆的形式留存下来,而是要让这早已烙下民族烙印的文学形式和文人情结再一次标志性地镂刻在孩子们的心里和语言表达的形式上。
这才是我们教古诗的真正目的。
我与大家交流一下我在教学七年级古诗词时的方法。
主要谈七点:
1. 能够熟练的读诵
2.了解简单的分类;
3.领悟深刻的思想;
4.体味真挚的情感;
5.掌握多姿的风格;
6.分析多变的手法;
7.欣赏形象的语言。
一、能够熟练的读诵
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读多了,自然成诵。
要指导学生朗诵诗歌的方法。
第一、读准字音,找准节奏。
第二、抓住韵脚,读好诗韵。
第三、句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如:夫(岱宗夫如何)
第四、读准诗意,读出情感。
(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例如在教学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这首诗时就是让学生先自由读。
了解诗的写作背景后,再读,直到成诵。
二、了解诗歌简单的分类
(七年级学生不做过高要求。
要他简单了解即可。
)
①根据诗歌的内容,一般分为三类: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
②根据诗歌发展演变的形式,又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词曲。
其中近
体诗又可分为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和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律诗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③按题材可分为:
A、写景抒情诗《淮上与友人别》《夜雨寄北》
B、咏物言志诗《石灰吟》
C、即事感怀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D、怀古咏史诗《赤壁》
E、边塞征战诗《雁门太守行》
等。
三、领悟深刻的思想
这种领悟要善于从整体的意思去理解作品,了解写作背景、创作意图,不要以偏概全。
一首诗会传达两种信息。
①显性信息:指诗歌中直接议论抒情的句子或直接点明思想感情的词句。
如:《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蕴含登高望远的哲
理。
②隐性信息:指诗歌中隐含在特定的人物、事物、景物、事件或典故中的情感。
如:白居易《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蕴含新旧更替的哲理。
《天净沙秋思》前三句写景是隐性信息。
后两句抒情诗显性信息。
四、体味真挚的情感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诗人抒发的情感要真挚深刻,无病呻吟只能贻笑大方。
诗歌的抒情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其中间接抒情又可通过或以物托情、或借景抒情、或缘事抒情、或寓情于景等方式进行。
如《天净沙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间接抒情,以乐景写哀情,衬托游子的凄凉心境。
如何评价古典诗歌的思想情感呢?可从下面几点开掘。
(1)认清作者。
通过了解作者的独特人生经历和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帮助理解作品内容。
(2)审准标题。
通过审题,达到了解诗歌大意和作者写作意图的目的。
(3)读通注释。
要充分利用注释说明交待的写作背景、作者经历及重点词语的含义等语言信息。
(4)把握意境。
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了诗歌的意境,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形象和作家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
(5)品味语言。
即对作品中言近而旨远、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词语要仔细品味、认真把握。
在评析思想感情时要注意(1)根据提供的注释等情况了解诗体产生的背景;(2)概括内容时不要拔高或贬低;(3)表达时要注意不可空谈,要结合诗句来分析。
总之,我们在诗歌鉴赏时,只有深入读懂作品内容和深切体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正确恰当地答好诗歌鉴赏考题。
五、掌握多姿的风格
古代诗歌的风格多姿多彩,对于单个的诗人来说,更是千姿百态:曹操《观沧海》慷慨激昂。
陶渊明《饮酒》质朴恬淡、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清俊飘逸、杜甫《春望》沉郁顿挫、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寄意深远、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荡气回肠。
对于风格比较典型的诗可适当给学生渗透让学生对诗有一个高度的认识。
六、分析多变的手法
如渲染和烘托、正衬和反衬、想象和联想、象征和用典以及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直抒胸臆等。
表现手法的多姿多彩,使得诗歌世界也变得丰富绚丽,试题也千姿百态,我们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在考试中独占鳌头。
如王维《梅花》中白描手法。
曹操《观沧海》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3--8句是实写(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 9—12句是虚写。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最后两句直抒胸臆
《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借用典故
《登幽州台歌》时间对比,空间对比,等
七、欣赏形象的语言
诗歌语言虽然瑰丽多姿,千变万化,但也有一些共性:有的典雅庄重,有的自由随意;有的富丽堂皇,有的清新质朴;有的刻意求工,有的浑然天成。
古人写诗填词喜好炼字造句,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其目的是要让诗歌语言精确简练,生动形象,富有个性。
如:《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割”的赏析,《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见”的赏析
总之,古诗教学不应止于课本、课堂的局限。
古诗教学,不仅应该有效率,也应该有灵魂。
效率更多的取决于“怎么教”,灵魂更多地取决于“教什么”。
而教什么和怎么教都取决于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落实:从月考卷反映的内容看
古诗名句填空有学生根据提示不能对号入座。
另外,错别字较多,总体得分不理想。
在背诵和默写上还要多下功夫。
能得满分的很少
古诗赏析,学生颔联、颈联不分,赏析错误。
题内给出从炼字角度赏析,但学生不懂得灵活变通,将修辞、炼字、哲理等多个角度的赏析都写了出来。
对古诗的赏析还是一个薄弱环节。
炼字,修辞,写作手法,等多个角度都应灵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