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读历史学成语——吴越之争》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春秋战国的纷争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特点。
(2)掌握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主要史实。
(3)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大战役和重要事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原因。
(2)学会运用历史地图,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地理分布。
(3)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史料进行解读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2)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
二、教学重点:1. 春秋五霸的主要史实。
2. 战国七雄的主要史实。
3. 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大战役和重要事件。
三、教学难点:1.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区别与联系。
2. 春秋战国时期纷争的原因及其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春秋战国的纷争。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特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主要史实,总结其区别与联系。
4. 课堂讲解:讲解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主要史实,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纷争的原因及其影响。
5. 史料分析:让学生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史料,解读和评价历史事件。
6. 历史地图:让学生观察春秋战国时期的地理分布图,了解各诸侯国的地理位置。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春秋战国时期纷争的历史意义。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背景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主要史实的了解。
3. 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纷争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能力。
读历史学成语教学方法
《读历史学成语》教学方法一、星级达标标准学生拿到书,首先应明确达标标准。
无论成绩好坏,全班学生一起在课堂上“海量阅读”,这是我们祟拜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推崇的教育理念。
因为一个班几十个学生的能力有差别,勤奋程度也不一样,要做到全班阅读速度统一,所以要制定不同的达标标准。
这套书的达标标准是:一星标准:★读熟书中的文字即可。
“历史概述”“相关成语”“成语故事”都要读熟。
在“成语故事”中画出文言文的译文。
在“成语运用”中填写答案,读熟句子。
二星标准:★★“历史概述”:读熟。
“相关成语”:遮盖左边的成语,看着意思能说出成语。
“成语故事”:能读熟古文,遮盖故事中的译文,能解释古文。
“成语运用”:能看着前面的“相关成语”说出答案。
三星标准:★★★“历史概述”:读熟。
“相关成语”:遮盖左边的成语,看着意思能说出成语。
“成语故事”:看着古文能解释意思,看着意思能背诵古文。
“成语运用”:能直接说出答案,不参考“相关成语”。
二、课堂教学四人合作小组轮流上讲台讲课,老师站在讲台一侧,倾听、追问、评判。
没有经过训练的班级可以由老师先示范几次,然后再由学生当“小老师”讲。
合作小组四个人一起当“小老师”比学生一个一个上台当“小老师”更能保证“教学”的效果,因为合作小组的成员在备课时会互帮互学。
1.“历史概述”由一个或两个“小老师”轮流读一遍。
每读完一段,把需要强调的词领读一遍,全班学生齐声跟读三遍。
哪些是需要强调的词呢? 一是生词,二是段落中的重点词。
如《远古》的最后一段领读“陶唐氏、有虞氏、禅让”。
读完问学生:尧、舜的名字还可以怎么称呼?舜让位大禹,后人把这种让贤行为称为什么?2.“相关成语”“相关成语”中的成语,“小老师”全都领读一遍,全班齐读三遍。
“小老师”可以选择部分生疏易错的成语重点领读。
比如: “宁戚饭牛”“宁”读“nìng”,姓氏读四声。
成语解释由学生自己阅读,不需要上课一起读。
“小老师”一次领读一页中的成语,不要一个词一个词地读,那样太费时间。
《勾践灭吴》教案
《勾践灭吴》教案1.《勾践灭吴》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2.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几个通假字:帅、政、取、有。
3.揣摩人物语言,体会其说话艺术。
4. 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来审视勾践等人物。
教学重点:1.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几个通假字:帅、政、取、有。
教学难点:1.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几个通假字:帅、政、取、有等。
2.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来审视勾践的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介绍《国语》及历史背景,讲析前三段。
一、导入新课:老师摘录了蒲松龄是一幅有名的对联,希望与大家共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与春秋时期哪位著名人物有关?对,越王勾践。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勾践灭吴》的主人公。
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89页。
二、介绍《国语》:师:《勾践灭吴》选自《国语》请同学们看一下注释①:《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到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约八国的史实,“国”就是指周王朝和七个诸侯国,“语”就是语言。
这部书记载各国人物语言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所以称之为《国语》。
《国语》的作者没有定论,相传与《左传》都是左丘明所作。
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称《春秋外传》。
三、介绍历史背景:在进入课文的学习之前我们来了解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磨擦。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长去世,吴王阖闾趁着越王允常之子勾践刚刚继位,进攻越国,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
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
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时,只剩下5000人。
勾践灭吴教案
勾践灭吴教案一、引言勾践是越国的君主,他在公元前五世纪中期,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和外交手段,成功地灭亡了强大的吴国。
这个历史事件被称为勾践灭吴教案,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勾践灭吴教案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二、背景1. 吴越之争勾践灭吴的背后有着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背景。
在公元前五世纪中期,中国东部地区的核心势力竞争主要集中在吴越两国之间。
吴国位于长江下游,统治地区广阔,国力强盛。
而越国则位于吴国的南方,虽然地势较为偏远,但在战略地理位置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2. 吴越战争的爆发在这种竞争的背景下,吴越之间的紧张关系逐渐升级。
吴王夫差多次派兵侵袭越国,而越王勾践则发动了一系列反击。
吴越战争的爆发,成为勾践灭吴教案的前提条件。
三、过程1. 越国的困境在吴越战争的初期,越国处于弱势地位。
吴国实力强大,其军队装备精良、经验丰富,而越国则面临人员短缺、物资匮乏的局面。
勾践意识到越国必须采取一系列合理的策略来改变局势。
2. 勾践的改革为了增强越国的实力,勾践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
他注重军事训练,提高士兵的战斗力。
同时,他也加强了农业生产、推行物产统一政策,为国家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支持。
此外,勾践还鼓励商业发展,提高国家的财政收入。
3. 吴国内乱勾践的改革措施逐渐显现出成效,与此同时,吴国内部出现了诸多问题。
夫差的专制统治导致了内部的不满和矛盾,加剧了吴国的分裂。
这为越国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时机。
4. 勾践灭吴在吴国内部混乱的背景下,勾践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在多次战役中,越军迅速攻陷了吴国的重要城池,最终将吴国击败。
吴王夫差被俘,吴国灭亡,勾践成为东方最大的霸主国家。
四、影响1. 解放越国勾践灭吴后,越国获得了解放,勾践成为越国的国君。
他通过灭吴恢复了越国的独立地位,使越国摆脱了长期以来对吴国的压迫和威胁。
2. 推动国家发展勾践灭吴的背后,是他长期积累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实力。
他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提高了越国的整体实力,并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春秋争霸》教案
《春秋争霸》教案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的起止年代;“春秋五霸”;春秋时周王室衰微的表现;齐桓公首先称霸;晋楚争霸与城濮之战;吴越争霸。
2.思想政治教育:①使学生认识一些大诸侯国之所以能够称霸,是因为实行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改革。
②通过讲述勾践复国的故事,给学生以启示:要想成就大事,必须发愤努力。
3.能力培养:①引导学生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帮助学生分析“诸侯争霸的作用”,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
教学重点齐桓公称霸教学难点诸侯称霸的实质和历史作用教学方法以讲为主的综合教学法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
2、收集齐桓公称霸情况,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们共享。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770年,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当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并指出)前一个历史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确立和繁荣时期。
下面我们将要学习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这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时期。
二、新授(一)、周王室日益衰微1.东周——春秋、战国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因当时鲁国的编年史《春秋》而得名。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道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它记录了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的历史,与一个客观的历史时期相当,故以此作为历史时期的名称。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时期,这一特点表现在政治上就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2.周王室衰微(挂《春秋列国形势》图,指图讲)西周盛时,大封诸侯,王室也拥有直接管辖的“王畿”、人口和军队。
当时渭、泾、河、洛地带方约千里都是王畿。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勾践灭吴》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勾践灭吴》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一、教法建议抛砖引玉1.的故事为大家所熟知,常被广大青少年引用。
这个故事和成语密切相关,导入课文可先让学生回答,这个成语是什么,并让他们简单介绍这个成语故事。
这样做可以调动学习兴趣,同时锻炼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2.本文记叙了吴越兴亡的历史,有必要对背景加以介绍,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了解。
春秋末年,吴越争霸,势不两立。
吴国依靠伍子胥、武的计谋,往西攻破强大的楚国,往北威慑到齐、晋两国,往南攻打越国。
越王勾践领兵迎击,在姑苏山打败吴军,击伤了吴王阖庐的脚大趾。
吴军撤退,阖庐对太子夫差说:“你会忘记勾践杀死了你的父亲吗?”夫差答说:“不敢忘记。
”当天夜里,阖庐死去。
夫差立为吴王后,任伯嚭为太宰,演习战斗射技,三年后攻打越国,在夫椒山打败越军。
3.要注重预习,让学生在预习中整体感知课文。
可根据沉重的预习情况,试着让同学们简单议论一下,课文记叙了吴越兴亡的历史,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可启发诱导学生,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相教育。
4.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是诵读。
古人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意思是说,读得多了、熟了,就能增强语感,逐步理解诗歌的内容,掌握诗歌的语言规律,从而自己也就会写诗了。
文言文也是如此。
所谓诵读,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
诵读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
第一,读准字音。
第二,读清句读。
第三,读出语气。
文章要让学生自己读,学生阅读文言文存在着种种障碍,更要多读才能领会。
当然提倡学生自己阅读,并不排斥教师的必要指导。
教师要指导学生精读部分章节。
5.剖析分析步骤和要点。
(1)结构层次第一段勾践总结经验,文种进谏。
第二段越王委曲求和,吴国态度不一。
第三段勾践深刻反省,礼贤下士。
第四段勾践内修法政,奖励增殖,磨砺士人,善待人民。
第五段明耻教战,上下一心。
第六段国仇敌忾,战胜吴国。
七年级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教(学)案+导学案)
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不断;战国时期,七国之间兼并战争此起彼伏。
使学生初步认识人类历史上大国之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就是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综合国力的较量。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了解不论大国小国、强国弱国,只有革故鼎新者才能富国强兵。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通过努力改革,弱国可变为强国;因循守旧,强国也可能会沦为弱国,认识到要兴国必须先兴人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1.东周以前的夏、商、西周,都是通过开国君王造就的一番轰轰烈烈的伟业建立的,但东周是通过王族宗室把都城东迁洛邑之后开始其历史的。
表面看似平淡,但在历史上,这就是王朝建立的一种新形式。
由此导入新课。
2.本课教学中需要了解的知识点较多,又是以战争类型的知识为多数。
为避免混淆,注意分成春秋和战国两段,然后按战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介绍,注重把战争史实和流传下来的成语故事相结合,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3.课文中有许多以少胜多的战争实例,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逐步提升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招贤纳士、宽容大度的齐桓公,一言九鼎、为人诚信的晋文公,坚忍不拔、卧薪尝胆的勾践等政治家的胸襟的了解,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坎坷、失败、成功的价值观。
2.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战争会给社会带来动乱,给人类带来灾难。
培养学生反对侵略战争,追求和平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齐桓公争霸;2.晋文公争霸;3.国的崛起和东进。
教学难点:1.春秋战国两个时期争霸兼并战争的特点及影响的异同;2.改革与争霸战争并存。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导入:让学生讲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导入新课(一)关于东周1.东周开始的标志: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2.东周的分期: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和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3.关于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引导学生阅读导入部分了解。
2023中学历史教学教案设计(7篇)
2023中学历史教学教案设计(7篇)2023中学历史教学教案设计(7篇)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
无论光阴如何变换,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以下是小编准备的2023中学历史教学教案设计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2023中学历史教学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重点: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
二、教学难点: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是难点。
三、教法设计: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教师首先复习提问在前上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哪个朝代这些朝代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怎样在学生能回答正确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并导入新课。
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西周过了是东周。
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一)东周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特征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二)春秋五霸1、诸侯争霸的实质教师首先出示有关西、东周变化的对照表。
名称土地兵力财力物力人口天子与诸侯的关系西周周王室直接管辖从镐京到洛邑方约千里的土地王室直接管辖的军队多达14万人以上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天子是政治上有的地位。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东周东周初年王室直接近辖的土地有方约600里的土地,往后越来越少。
最后只有方约百里的土地。
平王东迁后,还有3万人。
后来逐渐减少到只剩下几千人了直辖的人口所剩无几,财力、物力、兵源减少天子在政治上成了傀儡,不得不依靠强大的诸侯。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学生通过此表格的分析,对东周的衰落景象一清二楚,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东周初年,王室力量削弱,天子和诸侯的地位变化的理解。
在学生看对照表的基础上,教师提问:诸侯争霸的实质是什么估计学生能够说出表面原因,但是对深层次的原因概括不清,教师应进一步指出:春秋时期的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的资格,反而在政治、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5篇
最新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5篇最新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1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一.课程标准: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二.知识结构:1.历史条件客观:经济基础——具备了帝国主义的特征,生产社会化提升政治形势——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一战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主观: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革命性一.课程标准: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二.知识结构:1.历史条件客观:经济基础——具备了帝国主义的特征,生产社会化提升政治形势——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一战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主观: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革命性、战斗性强领导条件——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同盟军——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支持革命2.二月革命时间:1917年XX月结果:-沙皇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 革命准备方针:《四月提纲》明确提出两种不同性质革命的过渡策略:先明确提出和平夺权,后组织武装起义准备:党中央会议决定武装起义4. 十月革命起义:1917年XX月7日;彼得格勒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结果:-临时政府,建立工农苏维埃政府措施:对内——宣布平等,废除特权,收归国有,没收土地对外——签订和约,退出一战5. 巩固政权背景:国内——地主资产阶级的叛乱;国外——协约国的武装干涉措施:军事——征兵制、组建红军,击溃白军;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全部国有;余粮征集;取消商贸;强制劳动6. 历史意义国际: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鼓舞推动国际共运和民解运动;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最新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2《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教学目标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的起迄年代;“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周王室的衰微;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与城濮之战;战国时期的起迄年代;“战国七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
初一年级历史导学稿第一课祖国境内...
初一年级历史导学稿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1.1.1)、北京人(1.1.2)、山顶洞人(1.1.3)的历史基础知识。
2、通过对比,能够列表说出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1.1.3)二、导学新课(一)基础知识知识点1 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1、“从猿到人”的科学论断解开了人类起源的秘密。
中华大地上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在-_________省_____县发现的距今_________年的___________人。
知识点2北京人2、1929年冬天,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北京西南_______________的山洞里,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就是名震世界的__________.他们生活在距今约_________年至________年,保留了_________的某些特征,能制造和使用________,已经会使用__________,过着________生活。
探究以下问题材料: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思考后回答:从材料反映的情况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为什么?知识点 3 山顶洞人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____________年的_________________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他们仍使用打制石器,但以掌握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技术,会__________取火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火的使用对北京人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列表比较北京人比山顶洞人有那些进步远古居民距今时间体貌形态工具制造使用火社会组织北京人山顶洞人(三)拓展延伸根据“山顶洞人生活”想象图,仔细观察,他们每个人在干什么?元谋人遗址 - 科考发现1965年5月1日,地质工作者钱方、蒲庆余等一行在大那乌村北从事第四纪地质考察时,偶然发现两颗呈浅灰色,石化程度很深的猿人牙齿化石,为一左一右的上内侧门齿。
经研究分析,同属一个男性成年人个体,形态特征与“北京猿人”相似,但较粗壮,具有明显的原始性状。
初中历史优秀教学教案模板(7篇)
初中历史优秀教学教案模板(7篇)初中历史优秀教学教案模板(7篇)进入初中,学生学习的课程与小学有很大的不同。
初中的学习课程、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也与小学截然不同,以下是小编准备的初中历史优秀教学教案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初中历史优秀教学教案(精选篇1)三、小结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点出应掌握的知识点。
设计理念:【画龙点睛,明确问题,理清学生思路】四、出谋划策活动教师活动(出示课件):分析课本上的材料,这段话反映了什么问题毋庸置疑,加入wTo对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但我们更应该清楚地看到,大量优质价廉的进口品种冲斥我国市场,对我国民族工业无疑是个很大的挑战。
请你为我们民族工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学生活动:讨论、分析、自由表达。
设计理念:【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历史责任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1.民族工业的产生、初步发展(萌芽阶段)──黄金时期──萧条破产阶段洋务运动甲午战后一战期间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发展原因发展原因发展的障碍2.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艰难曲折、落后、不平衡初中历史优秀教学教案(精选篇2)一、学生分析1、初二年段是课改的年段,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
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刚进入初二的学生对自主学习还不大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另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
韩兴娥读历史学成语.doc
韩兴娥读历史学成语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韩兴娥读历史学成语》的内容,具体内容:韩兴娥,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北海学校语文教师,一起来看看韩兴娥老师是如何教授学生读历史学成语的,欢迎阅读!编写《读历史学成语》这套书的想法是从2005年教学《中华上下五千年》时产生的,当时积累...韩兴娥,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北海学校语文教师,一起来看看韩兴娥老师是如何教授学生读历史学成语的,欢迎阅读!编写《读历史学成语》这套书的想法是从2005年教学《中华上下五千年》时产生的,当时积累了一些与五千年故事相关的成语。
2010年春节前,我的十位同事自愿报名按我的要求补充素材。
有的章节,我亲自撰写修改,有的章节"逼"着同事反复修改。
这是我的第一套原创书,是方便老师教、便于学生学文言文的书。
这套书每章分为"历史概述""相关成语""成语故事""成语运用"四个部分。
"历史概述"文字简洁,力求让读者以最少的阅读时间搞懂历史脉络。
"相关成语"也是用最经济的篇幅和最少的阅读时间,让学生从中学到大量的成语。
排版方式便于自测,学生用书签遮盖左边的成语条目,看着右边的解释就可以反复记忆这些成语。
市面上所有的读物,没有一本是这样编排的。
"成语故事"单从趣味性上讲,内容一般,这是缺点。
但我把文言文的解释都蕴含在了故事中,尽量直译,不用老师教,孩子就能在故事中找到译文。
做到这一点不容易,我和欣香、运红下了很大工夫。
书中存在不足,但编写过程中,我们一心为老师的教、学生的学着想。
懒孩子、慢孩子可以把译文找出来画上线,然后读熟即可;勤奋的学生把文言文遮盖起来,看着译文背诵原文。
"成语运用"是这套书的又一精华部分。
大约每十个成语组成一组应用的例子,通过"不求甚解、强化朗读"方法加上运用"排除法",学生们个个能体会到运用的快乐。
吴越争霸的历史影响教案
吴越争霸的历史影响教案【教案名称】:吴越争霸的历史影响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吴越争霸的历史背景和经过;2. 分析吴越争霸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资源】:1. 电子白板和投影仪;2. 学生手册;3. 小组合作练习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介绍吴越争霸的历史背景,简要说明这一时期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二、知识建构(30分钟)1. 通过展示地图、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介绍吴越争霸的时间、地点和参与各方。
2. 向学生讲解吴越争霸的经过、原因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分组讨论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和总结吴越争霸对各方的影响,并记录在活动材料中。
三、小组展示与讨论(20分钟)1. 随机选择几个小组进行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2. 教师引导学生间的互动和对其他小组的提问,促进学生思考吴越争霸的多方面影响。
四、个人思考与写作(30分钟)1. 每位学生独立思考并写下自己对吴越争霸的历史影响的观点。
2. 提醒学生用较为流畅的语言进行表述,注重逻辑和论证。
3. 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和建议,并监督他们的写作过程。
五、小组互助修改与备课(2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相互交换并修改彼此的作文。
2. 强调互相批评和指导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提高写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展示与反思(10分钟)1. 选择几位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作文,并进行班级评价和讨论。
2. 让学生反思吴越争霸的历史影响对他们的思考和认识的改变。
【教学评价】:1. 教师对学生小组讨论的参与度进行观察和评价;2. 学生的个人作文进行整体评估,并给予个性化的建议;3. 对小组互助修改与备课过程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指导。
4. 学生的展示和反思过程进行评价,注重学生对吴越争霸的历史影响认识的改变。
【延伸拓展】:1. 邀请专业历史学者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讲解吴越争霸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勾践灭吴教案的应用与实践
勾践灭吴教案的应用与实践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勾践灭吴的历史背景、经过和结果,掌握相关的史实和知识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从勾践灭吴的故事中汲取勇敢、智慧、忍耐等品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勾践灭吴的背景:吴越两国的地理位置、政治状况、经济状况和文化特点。
2. 勾践灭吴的经过:吴越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勾践如何策划反击和实施复仇。
3. 勾践灭吴的结果:吴国的衰落和越国的崛起,勾践称霸江淮地区的历史地位。
4. 勾践灭吴的启示:从勾践的勇敢、智慧、忍耐等品质中提取有益于现代社会的教训。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勾践灭吴的背景、经过和结果,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勾践灭吴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情景教学法: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扮演勾践、文种、伍子胥等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勾践灭吴的启示,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史》等有关勾践灭吴的章节。
2. 课件:勾践灭吴的相关图片、地图、视频等。
3. 网络资源:关于勾践灭吴的文献资料、学术研究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简要介绍勾践灭吴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 讲解勾践灭吴的背景:介绍吴越两国的地理位置、政治状况、经济状况和文化特点,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3. 分析勾践灭吴的经过:详细讲解吴越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关注勾践如何策划反击和实施复仇。
大班教案吴越文化
大班教案吴越文化《吴越文化》一书,系由绍兴大学编著的一部对越地文化进行系统介绍的专著。
本书共分为四个章节,分别是:吴越历史、越国文化、越人故事和越国神文化。
《吴越文化》一书的出版,是对先秦“越”族地域及地方特色(包括地区特色与民族特色)的一次系统介绍。
书中以大量翔实、生动、详实而又富有个性的文字,全面记述了《吴越文化》全书的主要内容,其中许多篇章是作者本人从绍兴及邻近地区不同视角,以及自己长期研究有关越族方面的文字材料中所得出的认识成果。
该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浙东地区自先秦以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种民间传说、故事和神话。
本书对于研究浙江地区及周边地区古代先民生活习惯、生产方式等具有重要文献价值。
《吴越文化》书中大量以吴越民族的神话传说和民间传说为素材,以地方历史背景为依托,通过对不同民族之间、地域之间各种有关风俗习惯和民间传说等内容研究探讨,进而构建起了“吴越文化”这一主题——江南游牧民族(如匈奴)与北方游牧民族(如汉族)之间的相互融合关系。
一、活动目的活动目的:本主题通过对“文化”的学习,使幼儿认识吴越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遗产。
体验吴越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体验吴越民族生活的特点。
了解吴越民族对“文化”的认识;了解中国的三大地域语言-吴语、客家语;了解吴族是南方和北方两大少数民族的通称,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文化背景:我国历史上以汉族为主体。
从“汉文化”的发展来看,汉文化并不是唯一的主流文化,它不仅对华夏民族有影响,也对其他民族有影响、有作用。
从“蛮汉杂居”到“同化融合”再到“多面开花”这样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其历史文化意义非同一般。
从文化认同:吴族与汉族之间有很强的融合性,但他们并不能完全承认自己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而存在。
如汉族人从“蛮汉杂居”到“多面开花”再到“同化融合”,可能都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如果汉族和满族没有进行交往和融合会怎样?我们应该怎么做?二、活动资料活动目标:通过对吴越神话的学习,了解有关吴越民族的民间传说和故事。
3《吴越之争》教案臧运红
《读历史,学成语》——吴越之争潍坊北海学校臧运红中华上下五千年,凝成了灿烂的文学奇葩。
成语正是这些人物和故事最凝练的写真,今天我们就走进吴越之争学习成语。
一、相关韵文《三字经》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中华成语千句文》越王勾践ji àn ,辱国丧师。
卧薪尝胆,报仇雪耻。
西施浣hu àn 纱,仙姿玉质。
范蠡lǐ携xi é美,五湖隐迹二、相关成语(14个)芦中托渡 因地制宜 封豕长蛇 心腹之患 除恶务尽 抉目悬门 沉鱼落雁 卧薪尝胆 生聚教训 旅进旅退 鸟尽弓藏 吴越同舟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食不二味,居不重席成语分类:哪些是关于越王勾践的?范蠡和文仲?伍子胥?4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少孺子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谏吴王阖闾不要攻打楚国。
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算计他。
45.芦中托渡:伍子胥在芦苇中向人求救,老人帮他渡河。
比喻靠人帮助才渡过难关。
46.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吴王闾阖吃饭不要两样菜肴,坐卧不用两重席垫,指生活俭朴节约。
50.封豕长蛇:申包胥说:“吴国贪婪如大猪,残暴如长蛇。
”比喻贪暴者或侵略者。
52.心腹之患:伍子胥认为越国才是吴国心腹中的病。
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害。
53.除恶务尽:伍子胥认为吴王应该彻底消灭越国。
比喻消除恶势力必须彻底、干净。
54.抉目悬门:伍子胥临死前要求把自己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城门上。
比喻被冤死的忠烈之士死不瞑目的悲愤心情。
55.沉鱼落雁:西施在河边浣纱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近义]绰约多姿、花容月貌、倾国倾城、如花似玉、天香国色、秀色可餐56.卧薪尝胆:越王勾践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
形容刻苦自勉、发奋图强。
57.生聚教训:越国想方设法壮大国力,终于打败了吴国。
形容被灭国的人民刻苦积蓄力量,再创富国强兵大业。
吴越文化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吴越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吴越文化的起源和发展;2. 掌握吴越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特色表现形式;3. 培养学生对吴越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文化交流。
二、教学内容1. 吴越文化的起源和发展;2. 吴越文化的核心价值观;3. 吴越文化的特色表现形式。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展示吴越地区的地图和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吴越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吴越文化的欲望。
步骤二:讲解吴越文化的起源和发展1. 吴越文化的起源:吴越文化起源于中国古代吴越两个部落的合并,而吴越两个部落的彼此交流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吴越文化。
2. 吴越文化的发展:吴越文化在吴越国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特色,包括语言、风俗习惯、建筑艺术、服饰等方面的表现。
步骤三:介绍吴越文化的核心价值观1. 儒家思想与吴越文化:吴越文化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注重家庭观念和孝道,尊重传统价值观,强调孝敬父母和亲情的重要性。
2. 民间信仰与吴越文化:吴越地区有着丰富的民间信仰文化,包括拜神祭祀、信仰先祖、宗教信仰等,这些信仰贯穿于吴越民众的生活和文化中。
步骤四:概述吴越文化的特色表现形式1. 吴越文化的语言:吴越方言是吴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体现了吴越地区的地域特色。
2. 吴越文化的建筑艺术:吴越地区的古建筑具有独特的吴越建筑风格,如南京夫子庙、杭州西湖等,这些建筑体现了吴越文化的独特魅力。
3. 吴越文化的民间艺术:吴越地区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吴越丝绸、剪纸、书法等,这些艺术形式展现了吴越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四、教学方式1. 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展示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吴越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特色表现形式。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吴越文化的理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估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对吴越文化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估;2.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报告、思维导图等形式展示对吴越文化的理解和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历史,学成语》之吴越之争
中华上下五千年,凝成了灿烂的文学奇葩。
成语正是这些人物和故事最凝练的写真,今天我们就走进吴越之争学习成语。
一、相关韵文
《三字经》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中华成语千句文》
越王勾践ji àn ,辱国丧师。
卧薪尝胆,报仇雪耻。
西施浣hu àn 纱,仙姿玉质。
范蠡lǐ携xi é
美,五湖隐迹
二、相关成语(14个)
芦中托渡 因地制宜 封豕长蛇 心腹之患 除恶务尽 抉目悬门 沉鱼落雁 卧薪尝胆 生聚教训 旅进旅退 鸟尽弓藏 吴越同舟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食不二味,居不重席
成语分类:哪些是关于越王勾践的?范蠡和文仲?伍子胥?
4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少孺子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谏吴王阖闾不要攻
打楚国。
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
到别人算计他。
45.芦中托渡:伍子胥在芦苇中向人求救,老人帮他渡河。
比喻靠人帮助才渡过
难关。
46.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吴王闾阖吃饭不要两样菜肴,坐卧不用两重席垫,指
生活俭朴节约。
50.封豕长蛇:申包胥说:“吴国贪婪如大猪,残暴如长蛇。
”比喻贪暴者或侵略
者。
52.心腹之患:伍子胥认为越国才是吴国心腹中的病。
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
害。
53.除恶务尽:伍子胥认为吴王应该彻底消灭越国。
比喻消除恶势力必须彻底、
干净。
54.抉目悬门:伍子胥临死前要求把自己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城门上。
比喻被冤死
的忠烈之士死不瞑目的悲愤心情。
55.沉鱼落雁:西施在河边浣纱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
到河底。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近义]绰约多姿、花容月貌、倾国倾城、如花似玉、天香国色、秀色可餐
56.卧薪尝胆:越王勾践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励精图治以
图复国的事迹。
形容刻苦自勉、发奋图强。
57.生聚教训:越国想方设法壮大国力,终于打败了吴国。
形容被灭国的人民刻
苦积蓄力量,再创富国强兵大业。
58.旅进旅退:越王勾践准备讨伐吴国,希望将士们听从命令,一起前进,一同
后退。
形容跟着大家走,自己没什么主张。
59.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范蠡劝告文种继续留在越王身边难免有杀身之祸。
比
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抛弃或杀掉。
[近
义]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反义]感恩戴德
60.吴越同舟:吴越虽互相仇视,但如果同坐一条船遇到灾难会合作。
比喻双方
在危难中,化敌为友、共同渡过难关。
三、成语故事(3个)
太史公司马迁说:春秋区区不足三百年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jì)者,不可胜数。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越王勾践复国的故事。
卧薪尝胆wò xīn cháng dǎn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越王勾践归国后立志报仇雪恨,他睡觉只躺在柴草中,还在室内悬挂一个苦胆,坐卧时都能看到,每次吃饭前,都要去尝一尝胆的苦味。
小组讨论:找到成语故事中的译文
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给你什么启示?
抉目悬门jué mù xuán mén
《史记·伍子胥列传》: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xuán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
吴王听信谗言赐剑给伍子胥。
伍子胥临死前,告诉他的门客说:“一定要在我的墓上栽上梓树,用它作为我的棺材;挖掉我的眼睛悬挂在吴国的东门上,让我可以看到越国灭吴。
”
找到成语故事中的译文
学生补充想到的相关名言警句
鸟尽弓藏niǎo jìn gōng cáng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越国相国范蠡退隐江湖,给文种送来一封信:“飞鸟打尽了,弹弓就被收藏起来;野兔捉光了,猎狗就被杀了煮来吃。
”后来,勾践登门探望文种,临别留下“属楼”的佩剑,文种只得引剑自尽。
找到成语故事中的译文
学生补充想到的相关名言警句
总结:儒家提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舍生取义历
来为人们所推崇;而我认为功遂身退更是一种智慧,佛称“涅槃”,老子称“天之道也”,看来,知进和知退都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传承。
四、成语运用
51.那女孩有着________的容貌。
52.破坏社会治安的少数坏分子,是人民群众的________。
53.越王________,卧薪尝胆,最后终于得以报仇雪耻。
54.对待恶事应该________,才能消除后患。
55.爸爸气呼呼地对不听劝告的儿子说:“我就算是死了也要________看看你的下场。
56.为了避免“________”的命运,他功成身退,弃官经商。
57.你新近失败,已倾家荡产,必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________,苦练你的经验本领,三年五载之后,再说东山再起之事。
58.勾践号召士兵________,同生共死。
59.只要我们齐心协力,________,不出三年,必将东山再起。
60.大家都这么想,这个________一天不除,就一天不得安宁。
小结:春秋时期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和故事,时至今日,那些流传至今的成语故事仍旧闪烁着灿烂的光芒。
经过春秋咄咄逼人的争霸战争,大部分小国被兼并,最后形成战国七雄对峙的局面。
欲知后世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