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13项
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13项第一条总则为加强职业卫生管理,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减少职业病发病率,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适用于全单位职工,涉及职业卫生管理的工作。
第三条职责分工1.单位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保障职工身体健康。
2.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落实职业卫生管理要求,监督职业卫生工作的落实。
3.各部门负责制定职业卫生管理计划,按照要求进行实施和检查。
第四条职业病危害评价1.单位应当委托有资质的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评价结果应当报备相关单位。
2.评价报告应当包括职业病危害物种类、浓度以及对职工健康的影响等内容,并按时进行更新。
第五条职业卫生监测1.单位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监测,包括对职业卫生风险因素的监测以及职工健康状况的跟踪监测。
2.监测结果应当及时公布,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第六条职业卫生档案管理1.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对职工的职业暴露情况、职业病发生情况等进行记录和管理。
2.职业卫生档案应当定期进行更新,并按要求保存。
第七条职业卫生教育培训1.单位应当开展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向职工传达职业卫生知识,提高职工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新员工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后方可上岗工作。
第八条职业卫生防护措施1.单位应当根据职业病危害评价和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并向职工进行培训。
2.职工应当按照要求进行个人防护,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第九条职业病防治1.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防治体系,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落实相关措施。
2.发现职业病病例应当按规定报告,对职业病患者应当及时进行控制和治疗。
第十条突发职业卫生事件处理1.单位应当建立突发职业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增强应急能力。
2.一旦发生职业卫生事故,应及时组织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减少职工伤亡。
第十一条监督检查与评估1.单位自查制度应当健全,每年需进行一次职业卫生自查,并报告相关部门。
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4篇)
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为推进企业落实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加强职业健康规范化管理,切实保障劳动者生命与健康权益,根据《重庆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规范》的标准和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1、设置职业卫生管理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将预防职业病方面所需的安全投入纳入年度生产和资金计划,提留专项资金,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卫生检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要给予资金保证。
3、加强防尘措施。
采取密闭、通风、防尘的办法减少和杜绝作业员工接触粉尘的机会,加强对维修车间的防护,做好生产过程中的防尘。
4、为员工配备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具,为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和劳保用品,并建立健全劳动保护用品的购买、验收、发放、使用、更换和报废等制度,并严格执行。
5、员工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要制定本公司的防治计划、实施方案,并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并做好完善、保管工作。
6、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岗位津贴。
7、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8、在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的同时,应将其所从事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如实告知对方,并在劳动合同中注明。
9、公司在录用有职业危害岗位工作的员工之前,需对方提供指定的卫生部门出具的体检证明,要录用者做专项职业健康检查,即岗前检查。
10、不得安排未经岗前职业健康体检的员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职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职业。
11、对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有害岗位员工和从有害岗位调到一般岗位的员工,在终止合同或调离前要进行有害岗位离岗前健康检查。
12、职业健康检查必须到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
体检结果和相关资料由各公司建档保管,并将检查结果告知被检员工。
13、在设备大、中修时,要同时将改进和检修劳动防护及职业病防护装置列入各项设备检修之中。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4篇)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____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卫生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人员,包括企业员工、合同工、临时工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机制,切实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卫生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本制度的任务是制定和实施职业卫生管理规定,建立职业卫生管理体系,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卫生水平。
第五条本制度的原则是依法合规、科学管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持续改进。
第六条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明确职责,落实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第七条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记录员工的职业卫生信息,定期进行审查和更新。
第八条企业应及时公布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有关规定,提供培训,加强职业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
第九条企业应定期组织职业卫生检测,评估工作环境的危害风险,采取措施防止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第十条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处置职业卫生事故,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制度,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第二章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第十二条企业应成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职业卫生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十三条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组成包括职业卫生专家、职工代表和企业管理人员。
第十四条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一)负责制定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二)组织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危害评估和职业病防治工作;(三)负责职业卫生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工作;(四)组织职业卫生培训和宣传教育;(五)组织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六)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应制定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并依法公布和执行。
第十六条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应制定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计划,并按照计划组织实施。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6篇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6篇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篇一为加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医务人员禁留长指甲,上班时禁止佩戴假指甲、戒指,摘除手套后应当清洁双手后,再进行其他操作。
二、临床科室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门诊各诊室要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开关采用感应式。
不便于洗手时,应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三、肥皂应保持清洁、干燥,建议采用液体皂或医用洗手液。
四、可选用纸巾、擦手毛巾等擦干双手。
擦手毛巾应保持清洁,干燥,一用一消毒。
五、洗手指征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5、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六、洗手时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秒,流动水洗净。
七、手消毒指征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2、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3、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4、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者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5、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八、外科刷手应用刷子蘸洗涤剂将指甲内污物刷净,并洗净双手臂,擦干,再用手消毒剂刷手或泡手。
刷手或泡手时间必须符合要求。
具体方法见《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九、外科洗手后使用无菌巾擦手,盛装无菌巾的容器应当干燥、灭菌。
十、用于刷手的海绵、毛刷及指甲刀等用具应当一用一灭菌或者一次性使用,洗手池应当每日清洁。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5篇)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5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第一章总则1为了预防、控制和减少职业危害及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员工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制订本制度。
2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为员工创造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卫生要求的环境、条件、消除和减少各种危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3项目部经理饶文举对本项目部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责任,各部门主要领导对本部门的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4安质部是职业卫生职业病防治的主管部门,协调各部门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1设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由下列成员组成:组长:饶文举副组长:何先瑜薛志国赵峰涛朱广君孙长江成员:孙建洪宋鹏张新张洪德康小卫熊建波何乾龙冯亚峰杨天福樊军高勇高体忠陈明忠陈友乐任亮王建华胡乐远袁振洲张小斌任辉2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的职责:2.1分管领导要掌握全线整体职业病防治工作,及时处理请示报告。
2.2制定和修改经理部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审定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并督促实施。
3技安处负责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要求,提出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目标,推进和监督管理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并处理日常对外报表工作。
监督《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救护预案》的实施。
4工程部负责各项防尘防毒技术措施的具体落实,统一调度指挥突发性泄漏、中毒等事项的应急救护工作。
5安质部负责《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救护预案》的建立及落实。
内容含第一部份:应急预案制度、现场急救箱管理制度、急救站工作制度;第二部份:化学毒物急性中毒现场急救及指挥现场;第三部份:急性职业中毒诊疗常规。
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改进。
负责完成职工健康监护定期体检工作,建立完善职工健康体检档案管理工作。
并将体检结果告知职工。
6安质部负责对各个够本工段岗位的“三废治理”及达标排放的管理,对所有职业危害因素定时、定点进行监测,建立监测数据档案(含外来监测),并将监测结果月末报技安处。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6篇)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改善劳动环境,预防职业病,保护员工身体健康,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
第三条职业卫生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和减少有害员工健康的因素,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四条新建、改建、扩建和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技术改造项目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执行“三同时”的规定,使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第五条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第六条公司设立职业安全卫生小组,职业安全卫生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成员人事、车队主管组成。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七条主要负责人负责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八条综合部负责对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领导。
第九条车队主管负责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十条职业安全卫生小组职责:(一)制定职业卫生对策与措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
(二)督查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三)制定职业卫生奖惩事宜。
第十一条相关人员职责(一)主要负责人1、全面领导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2、负责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应负有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职责。
1mz十二3、定期召开职业安全卫生小组会议,听取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问题。
(二)综合部主管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组织制定相关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负责组织审定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长远规划、年度计划。
3、负责组织重点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项目的审查、实施、竣工验收。
12个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12个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是用于管理和保护职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下面是12个常见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1.职业病防护管理制度:规定企业必须制定职业病防护措施,包括工作场所环境监测、职业病危害评估、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等。
2.职业健康监测管理制度:规定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监测,包括职业病体格检查、职业病危害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等。
3.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规定企业必须向职工提供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告知,包括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危害程度等。
4.化学品管理制度:规定企业必须对化学品进行分类、标识、包装、储存和使用,并配备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
5.噪声防护管理制度:规定企业必须采取措施控制噪声的危害,包括声学技术措施、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等。
6.粉尘防护管理制度:规定企业必须采取措施控制粉尘的危害,包括通风系统、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等。
7.放射性物质管理制度:规定企业必须采取措施控制放射性物质的危害,包括辐射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等。
8.职业卫生培训管理制度:规定企业必须为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包括危害因素知识的教育、防护措施的操作培训等。
9.岗位操作规程:规定职工在工作中需要遵守的操作规程,包括使用设备的方法、操作流程、防护措施等。
10.应急处理程序:规定在事故、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程序,包括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和逃生的方法等。
11.职业卫生巡查制度:规定企业必须进行定期的职业卫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12.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规定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档案,包括职业健康监测结果、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等。
以上是12个常见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以确保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五篇)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1总、则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具体要求,依照职业病防治工作"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制定本制度。
1.2制定本制度的目的: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员工身体建康及其相关权益,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进一步加强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促进公司生产、经济发展和和谐稳定。
____公司鼓励研制、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防治活动。
3职业卫生管理各部门职责:3.1安全部负责公司职业病预防、统计管理工作。
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定期每年与疾病防治控制中心取得联系,对各施工生产项目部的粉尘、噪声等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对现场存在的不合格检测项目,及时通知相关单位落实整改。
3.2经理办公室负责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健康档案,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职工进行体检。
3.3劳资部负责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工资待遇如实告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患者上岗,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上岗;对在职业健康体检中发现的职业病患者,应当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3.4各基层单位负责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和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个人卫生防护用品;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从事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3项范本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3项范本一、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1.企业应当为员工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教育员工正确使用。
2.在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应当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告知卡和中文警示说明,明确告知员工职业病危害的性质、后果、预防和应急措施以及卫生监督部门联系方式等内容。
3.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告知员工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1.企业应当依法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并及时更新申报内容。
2.企业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检测和评价结果应当存入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三、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1.企业应当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控制措施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员工,在上岗前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和时间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企业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培训情况应当记入个人培训档案。
四、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1.企业应当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正常运行,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2.企业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检修,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
3.在设备更新或改造时,应当优先考虑使用低毒、无毒或者低噪声的设备,以减少职业病危害的影响。
五、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1.企业应当为每位员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记录员工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等信息。
2.员工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妥善保存,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3.员工有权查阅和复印本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企业应当给予配合。
六、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1.企业应当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救援职责和程序,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三篇)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职工的健康和安全,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建立的一套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职业卫生政策:制定和实施职业卫生政策,明确职业卫生的重要性和优先级。
2. 职业卫生目标:设定和达成职业卫生的目标,如降低职业病发病率、提高职业病防治效果等。
3. 职业卫生组织:建立职业卫生组织机构,并确定职责和权限,负责协调、监督和评估职业卫生工作。
4.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确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包括职业卫生管理员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并进行相关培训。
5. 职业卫生监测:建立职业卫生监测系统,定期对工作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工健康进行监测和评估。
6. 职业病防护措施:确定和实施职业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工作场所的改造、职业卫生设施和设备的配置等。
7. 职业卫生教育: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防护能力。
8. 职业卫生应急管理:制定职业卫生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和职业卫生事故,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9. 职业卫生评估:定期进行职业卫生评估,评估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职业病防治效果。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是企业或组织建立和落实职业卫生管理的基础,通过规范和系统化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发生,保护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二)一、总则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卫生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二、应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员工,包括直接雇佣员工和合同工。
三、卫生保障责任1. 企业管理层要将职业卫生工作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日常运营管理中,并予以重视和推动。
2. 企业管理层要设立企业卫生保障部门或职位,负责卫生管理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3. 卫生保障部门或职位要负责制订、修订和实施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核查和监督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执行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4. 企业卫生保障部门要进行职业卫生风险评估,确定危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精选10篇)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精选10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含义管理制度是组织、机构、单位管理的工具,对一定的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
它是实施一定的管理行为的依据,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
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管理就没有约束。
在实际的管理当中我们发现,当团队在十个人左右的时候,靠的是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只要有一个有能力、有魅力的领导者就可以玩的风生水起。
但是当团队到几十个人、上百人的时候,靠的就是制度管理,只有制度完善才能更好的约束人的行为,规范人的行为,才能管理规范。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精选10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大家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一、各部门在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履行各自职责,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及有关档案,并妥善保存。
二、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规定。
三、依法履行向劳动者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并以标志、公告等形式提高职工对职业病危害的防范意识。
四、依法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查制度,按照的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的预评价、审查认可、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验收认可等程序。
五、对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逐步采取技术改造、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防护用品等,落实各项防护措施,积极改善劳动条件。
向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六、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各部门职业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领导小组处理,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职业病卫生防治管理制度(7篇)
职业病卫生防治管理制度一、总则1.1目的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____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____印发《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员工。
1.3定义1.3.1职业病。
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及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并列入国家公布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
1.3.2职业危害。
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解除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各类危害。
1.3.3有害作业。
是指在生产环境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
1.3.4职业禁忌症。
是指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遭受职业危害和易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可能导致对他人健康构成危险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____组织机构本公司成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组长:一把手姓名+职位(职位企业根据自身设置填写)副组长:副职姓名+职位(职位企业根据自身设置填写)成员:具体的职能部门人员姓名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____(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办公室主任由(副组长姓名+同志)担任。
1.5职责分工1.5.1安监部(如需更换,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1.5.1.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和职业病防治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订本公司职业危害岗位员工体检标准,并监督贯彻执行。
1.5.1.2协助(一把手姓名+同志)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1.5.1.3参与编制本公司职业病防治规划。
1.5.1.4制定职业病防治教育培训计划并监督实施。
1.5.1.5制定全本公司职业健康体检计划。
1.5.1.6建立职业卫生防治健康档案。
1.5.1.7参加审查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中能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十篇)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新员工上岗时必须进行体检,只有在体检合格后才能就业、上岗。
不得安排有禁忌症的人员从事危险、有害作业。
2、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3、生产、经营场所设置警示标志,以加强职工安全生产意识。
4、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场所设置通风,排毒,净化系统,使作业场所环境尘毒浓度达到卫生标准。
5、营运车辆要配有急救箱和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
6、正确穿戴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并保管好,维护好,正确使用。
驾驶车辆期间严禁穿短衣,短裤,裙子,高跟鞋,拖鞋和赤膊等。
7、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使得员工对危险有害物质有防范意识;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配备专(兼)职安全员负责日常检查,监督安全工作。
8、为维护女员工的合法权益,减少和解决女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必须对女员工实行特殊保护措施。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二)二0一____年____月目录1、职业病防治责任制2、职业卫生检查与奖惩制度3、职业危害申报制度4、职业危害告知制度5、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6、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7、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8、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9、职业健康检查与诊治制度10、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11、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12、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总则一、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是从____上、制度上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职工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防治,促进生产可持续发展。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5篇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5篇【第1篇】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2)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二)一、目的本企业作业场所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有害因素,这些有害因素对人的生理功能会产生不良效应,或对健康造成损害而导致职业病,为减少和避免职业伤害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制度。
二、范围本企业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主要有生产车间、仓库、试验室,作业过程中的有毒有害因素主要有:噪音危害、中毒等。
三、职责职业卫生由企业安全委员会负责监督管理,相关部门主管协助,企业安全委员会应为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建立职业卫生档案。
四、操作规程1.个人防护(1)本部门根据岗位需要,给员工配置有安全帽、过滤式防毒口罩、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工作鞋、工作服等防护用品。
(2)员工上岗前必须按规定佩带防护用品,安全管理人员以及车间主任、班组长均有责任监督员工佩带及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3)勤剪指甲、勤换衣服,工作服弄脏时要及时更换和清洗。
(4)员工上岗前、下岗后,均应使用清洁剂洗手,严禁使用有机溶剂洗手及洗衣服。
(5)定期对生产作业场所员工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对检查结果异常的员工必须立即调离该岗位。
(6)严禁员工带病工作,身体不舒服或精神状态不佳的员工禁止上岗作业。
2.公司区(1)公司区道路应平整畅通,夜间生产时应有足够的照明。
(2)公司区应保持清洁,并做好绿化工作。
(3)建筑物必须坚固安全,损坏、危险设施应及时修理。
3.工作场所(1)工作场所应保持整齐、清洁、光线充足。
当自然采光不足时,应打开照明设施,保证光线充足。
(2)生产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生产前应将车间内的排气扇及窗户打开,保证有足够的空气流通,以免造成易燃蒸气以及粉尘积聚。
(3)分散研磨时必须盖上挂缸盖,尽可能减少溶剂的挥发。
(4)当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生产时,应由食堂提供绿豆汤等,以防中暑。
(5)为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实行8小时/天工作制,无特殊情况下,严禁加班加点疲劳工作。
4.生产辅助设施(1)应保持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充足供给。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6篇)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预防、控制、消防职业痛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的健康2、范围:全体员工3、责任者:办公室、财务部、生产部、物流部、技术部4、程序:4.1总则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做好职业卫生工作。
职责卫生管理部门对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与考核负责。
4.2机构与管理制定计划,研究工作,布置任务,通报企业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监测、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及劳动防护检查考核、职业卫生隐患检查及治理等情况。
4.3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应建立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审批程序,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参加建设项目的设计____。
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充分考虑和落实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有关建议和措施,应同时建立相应的职业病危害评价等档案。
发生严重职业病危害情况和中毒事故时,应及时报告集团公司和地方主管部门,准确提供有关情况,并配合做好救援救护及调查工作。
企业应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账。
不具备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亦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档案内容应包括员工的职业史、既往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个人健康资料、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安排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和照顾女工的生理特点,不得安排女工从事特别繁重或有害妇女生理机能的工作;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婴儿一周岁内)女工从事对本人、胎儿或婴儿有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生育期女工从事有可能引起不孕症或妇女生殖机能障碍的有毒作业。
4.5作业场所管理定期对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向员工公布。
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对严重超标且危害严重又不能及时整改的生产场所,必须停止生产运行,采取补救措施,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生产装置,在制定停车检修方案时,应有职防人员参与,提出对尘、毒、噪声、射线等的防护措施,确定检维修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范围和要点。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范文(5篇)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本单位工作的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和派遣工等。
第三条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目标是筛查、评估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降低职业病发生率和职业病危害程度。
第四条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原则是科学性、全员参与、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
第五条本单位应设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第二章职责与义务第六条本单位负责制定并执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组织实施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第七条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其职责包括:1. 筛查和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2. 制定职业卫生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3. 组织职业卫生培训和宣传活动;4. 监测和评估职业卫生状况,并提出改进措施;5. 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6. 建立职业病报告制度,并及时报送相关部门;7. 定期进行职业卫生核查和评估。
第八条员工有权要求企业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护其职业健康权益。
第九条员工应严格遵守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和宣传教育,积极主动参与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第十条员工发现职业卫生问题或有职业病症状时,应及时向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报告,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和治疗工作。
第三章职业病防护第十一条企业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职业病防护标准,对生产环节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和控制,减少职业病危害。
第十二条企业应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并向员工提供使用指导,确保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第十三条企业应定期组织进行职业卫生检查,对疑似职业病患者进行筛查,并及时采取防护措施,确保员工的健康。
第十四条企业应建立职业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员工职业健康状况,并向相关部门报送报告。
第四章职业卫生培训与宣传第十五条企业应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5篇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5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1、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各单位应当制定本制度。
2、职业病是指单位的员工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发的疾病。
3、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4、员工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5、单位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员工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6、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7、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保员工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待遇。
8、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开展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9、单位应当对员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员工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操作规程,指导员工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10、员工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2卫生管理是致力于培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懂得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了解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趋势和医学科学基本规律,具有较广泛的医学社会学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及卫生管理理论、方法和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卫生事业的高级人才。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进一步促进职业卫生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制定本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0篇)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0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一):第一条:为创造舒适、卫生、整洁工作环境,加强公司卫生管理,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卫生区域划分为办公区域、公共区域、职工宿舍、食堂和其它区域,具体分工为:1、经理室卫生由办公室负责打扫;2、各部室卫生由本部室人员负责打扫;3、办公区公共区域卫生由各部室按照划分卫生区域进行打扫;4、职工宿舍、厕所卫生按照制定值日表执行。
5、食堂卫生由厨师负责打扫。
6、其它区域卫生由办公室负责安排。
第三条:办公区域、职工宿舍和食堂区域卫生工作要做到以下方面:1、门窗(玻璃、窗台、窗棂)无灰尘;2、地面清洁干净,无污染、污水;3、楼道、办公室四周墙壁及其附属物、装饰品无蜘蛛网、灰尘;4、书橱上无灰尘、污渍、书橱档案橱内书籍资料排列整齐,无灰尘,橱顶无乱堆乱放现象;5、桌椅摆放端正;6、办公桌上无灰尘,物品摆放整齐;7、微机打印机等设备保养良好干净,暖气管道、照明灯、电风扇、空调等电器干净,无灰尘;8、室内、楼道墙壁干净无涂抹痕迹;9、办公楼前及院门周围卫生要定期打扫,持续卫生,无纸屑、无垃圾等废弃物品;10、厕所无异味、无蝇蛆、无尿碱,无积水,无污物。
第四条:各部室要按照划分区域,认真搞好卫生工作。
第五条:公司员工应严格遵守本规定,自觉理解相关部门管理与监督。
第六条:因卫生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宿舍或其他卫生区域在抽查或检查时连续两次得分倒数最终一名,宿舍卫生有问题者扣除该宿舍所有居住人员每人10元工资,其它卫生区域卫生有问题,扣除职责部室负责人20元工资。
第七条:办公室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卫生区域进行抽查、检查、评比。
第八条:本办法由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九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此前下发有关卫生管理制度同时废止。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二):1。
目和依据1。
1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全体员工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依据
1.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
康极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
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
定本制度。
.
2.职业卫生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车间、部门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三.定义
1.职业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危害因素包括:执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
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因素。
2.职业病: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解除粉尘、放射性物
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并列入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名
单的疾病。
四.机构设置
公司成立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总经理任组长,各车间及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组员;行政部为职业卫生的日常管理机构
五.职责
1. 职业卫生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并将此工作列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2)审定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并定期监督检查方案的落实情况,解决各部门关系协调、所需资金落实等问题。
2. 行政部职责
(1)宣传、贯彻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实施。
(2)确定公司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协助大连市卫生监督部门对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公示;对超标场所,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方案,监督整改。
(3)负责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负责企业劳动卫生档案的建立工作
(4)负责组织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体检和影集时的健康检查工作;为解除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办理职业健康监护证。
(5)负责组织进行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6)负责在职员工职业病档案的归档工作。
(7)协同人事部联合开展职业卫生教育工作,普及和提高全体员工的职业卫生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 人事部
(1)负责新人入厂员工上岗前的健康体检和员工离岗前的职业健康体检工作。
(2)负责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调离原岗位,并妥
善安置。
(3)负责退休退养职工的职业病管理工作。
4. 各部门职责
负责本部门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预防工作
六. 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1. 行政部根据公司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时如实地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接受监督。
2. 申报的主要内容有: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产生职业危害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
七.职业防护管理制度
1. 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1)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权利;
(2)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的权利;
(3)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权利;
(4)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的权利;
(5)对违反职业病防治防绿、法规及危害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6)有权拒绝违章指挥、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的权利;
(7)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2. 尘、毒、噪声场所规定
接触石棉绒场所,生产、存储、使用氯气场所,产生酸、碱雾场所,产生噪声的场所。
(1)预防措施
a)对存在尘、毒等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进行卫生预评价。
卫生预评价的全
过程包括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设计阶段的卫生审查,施工过程中的卫生监督检查,竣工验收以及竣工验收中对卫生防护设施效果的监测和评价
b)新建、改建、扩建以及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有防尘毒
设施,实行“三同时”管理,即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和投产使用。
c)要根据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编制防尘、防
毒、防噪声规划,并纳入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长远计划,逐步消除尘、毒、噪声危害。
d)进入有毒有害岗位作业人员,必须事先进行防毒知识教育,掌握有毒物质
的毒性、中毒急救互救知识、防护器材的使用知识,并经过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生产过程中的控制
a)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应采用密闭的设备和隔离操作,以无毒或
低毒物代替毒害大的物料,革新工艺,实行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
b)若改变产品原材料或工艺流程,可能使尘毒等危害增加者,要采取可靠的
预防性措施,按照变更管理的要求进行管理
c)芳晨读设施,必须加强维修管理,去报完好和有效运转。
d)对尘毒危害严重、测定超过国家规定卫生标准的作业场所,应当及时给予
有效的治理。
有害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必要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并对其经常性维护、检修,定期检测防护效果,确保正常使用,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e)要认真做好防尘、防毒、防噪声工作,采取综合措施,消除尘、毒、噪声
危害,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的安全监控,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f)有毒、有害物质的包装,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g)为接触尘、毒噪声等有害因素的员工配备适宜有效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并监督使用。
h)在具有酸、碱等腐蚀性物质或化学烧伤危险的场所应设冲洗设施。
(3)职业卫生管理
a)必须贯彻执行有关保护妇女的劳动法规,安排工作要充分考虑妇女的生理
特点。
b)对工作场所存在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工作场所各种职业危
害因素监测结果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c)对疑似职业病的员工需要上报职防机构诊治的,由行政部和人事部提供职
业接触史和现场职业卫生情况,到具有职业病诊疗资格的职防部门进行检查、诊断。
d)对接触尘毒等职业危害的员工进行医学监护,包括上岗前的健康检查、在
岗时的定期职业健康检查、离岗及退休前的职业健康检查。
没有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的员工不得从事接触职业危害作业,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不得从事所禁忌的作业。
e)工作场所放生危害员工健康的紧急情况,应立即组织该场所的员工进行应
急职业性健康检查,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f)攒在职业危害的岗位要制定出相应的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专兼职安全
卫生管理人员严格监督岗位操作人员按章操作。
g)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的醒目位置应设置有毒有害因素告示牌,注明岗位名称、
有毒有害因素名称、国家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监测结果、预防措施等。
h)除按照要求对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进行报告外,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应立即向
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书面现场调查报告书,报告书内应有分析、有结论、有改进措施。
i)定期进行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培训和实际演练,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时,
按照应急救援程序实施现场救援。
八. 生产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检测制度
1. 行政部进行检测的项目为作业场所毒物指标和噪声指标,检测频次为每月一次。
2. 卫生监督部门对公司确定的危害因素分布点进行监测,监测频次每半年一次。
3. 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超标时,行政部与超标部门应立即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立即整改。
4. 行政部建立企业劳动卫生档案,并保存卫生检测记录。
XX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行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