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音乐名著巡礼——小提琴协奏曲类(二)
二十世纪的“天鹅之歌”——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及其创作思维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伴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在西方乐坛,“世纪末”的思潮不断涌动,先锋派的号角已经吹响。
在音乐领域,“新维也纳乐派”的出现标志着这一时期最显著的、也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音乐事象已经发生。
以勋伯格及其弟子安东·韦伯恩和阿尔班·贝尔格为代表的创作者群体,以超乎寻常的鼎力革新思维,几乎完全站立在传统调性音乐的对立面,以无调性的思维开创了十二音技法创作,拉开了现代音乐发展的大幕,影响了20世纪的音乐创作进程。
作为勋柏格弟子之一的阿尔班·贝尔格,在音乐创作上,不仅承袭了老师的衣钵,而且融入了不少自己的特点,并且不回避吸纳同时代作曲家的经验和情怀,形成了技法新颖、情感浓烈、兼容并蓄的创作特点,加之其本人诗意的人生,从而在20世纪音乐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本文所介绍和分析的《小提琴协奏曲》是作曲家为马勒的遗孀阿尔玛的女儿玛侬所作,是唯一一首专为小提琴写作的作品,也是他生前没能听到首演的天鹅之歌。
一贝尔格1885年出生在一个艺术氛围良好、条件舒适的维也纳家庭,曾梦想成为一名诗人。
贝尔格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音乐训练,在19 岁之前已写有约70首作品,但自认为没有任何新意,只是在单一地重复着晚期浪漫主义习惯的创作语言。
1904 年,贝尔格拜入勋伯格门下学习,自此之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与创作中。
贝尔格的专业成长,除了受到马勒、克劳斯、斯特林堡等文化精英的影响外,老师勋伯格的坚强性格尤其使得贝格尔在思想上、行动上逐渐稳定下来,并建立了创作自信心。
斯特拉文斯基非常看好这位年轻的艺术家,他在《谈话录》中这样描述:“贝尔格,高高的个子,身段柔软,几乎过分优美,神采外露……那飘垂着的‘艺术家’的老式围巾展示出他的风貌”。
[1]19 世纪末的维也纳社会充满了思想动荡,在音乐领域当时主要有两个代表性流派,一个是以勋伯格为代表的“先进派”,坚持使用十二音体系进行创作,另外一个是以作曲家亨德米特为代表的“保守派”,走着一条从后期浪漫主义到新古典主义的创作路径。
20世纪小提琴作品创作-4页文档资料
20世纪小提琴作品创作20世纪的小提琴仍然在不断的改造以求得更符合现代欣赏要求的音响,20世纪的小提琴协奏曲与奏鸣曲的艺术创作也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
一、协奏曲世纪之交协奏曲风格出现了融合与统一,而一些激进的作曲家选择更为民族的风格。
其中当属芬兰的西贝柳斯、卡尔尼尔森,挪威的瓦伦和萨埃韦鲁德等人的作品。
西贝柳斯的叙事诗乐章的开始就有不寻常的旋律,并且用华彩段取代了正式的发展部,代表着对传统曲式的重新评价。
很多20世纪初的俄罗斯音乐吸收了民族的给养。
但格拉祖诺夫的协奏曲展示了他对西方“主题音乐”的偏爱,斯特拉文斯基的协奏曲灵感大部分来源于巴赫。
虽然斯特拉文斯基在小提琴独奏的写作上寻求了波兰籍美国小提琴家杜什金的帮助,他的小提琴写作还是充满了个性,大都采用不常用的手法,这也对独奏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驱使他们去找寻新技术的解决方法。
普罗科菲耶夫共创作了两首小提琴协奏曲。
第一首作品有着印象主义特征的开始乐章,而第二首以俄罗斯风格的回旋曲式为终曲。
卡巴列夫斯基在他的协奏曲第二乐章吸收了俄罗斯流行歌曲的传统。
在德国,里格和普菲茨纳把浪漫主义的传统承接下来,欣德米特的小提琴协奏曲看上去分别是对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和19世纪交响化协奏曲的回顾,布拉赫尔的协奏曲也是如此,当然还有魏尔、齐默尔曼、亨策和格鲁贝尔、格鲁贝尔是更具实验性的作曲家。
亨策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涉及了十二音技法的写作。
勋伯格的作品36号是从基础的十二音语言中选择了非凡的抒情语句。
贝尔格为纪念曼农小姐而创作的作品也是这样的风格,音乐是对这位18岁的少女进行了传记式的描述。
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采用了两乐章的结构,两乐章是由慢到快的狂热音乐语言。
他的第二首作品融合了6个匈牙利主题的变奏,是代表了作曲家成熟的风格的作品。
里盖蒂的5乐章协奏曲创作于1989-1993年间,两个慢乐章采用了巴托克的对称原则,第二个慢乐章是一个色彩性乐思的帕萨卡利亚。
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
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各乐章评介和主题试听).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圣桑《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布鲁赫《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维尼亚夫斯基《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拉罗《西班牙小提琴与乐队交响曲》小提琴以它那美妙而迷人的音色,完美的造型,400多年来透过艺术家的天才想象和探究创作,以惊人丰富的演奏技巧和深度,宽广的音域,强有力的穿透力,无与伦比的艺术表现力,宛如活跃在音乐的广阔星空的女神。
人们给它戴上皇冠,称其为乐器世界的皇后.世代作曲家、演奏家为小提琴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其中不少乃久奏不衰、令人神往的传世之作,难以忘怀,成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最喜爱的小提琴古典名曲,也是世界音乐精品。
小提琴十大名曲是指不包括大型作品,不超过10分钟的古典作品,其曲目必须是世界公认最具代表性、风格各异、脍炙人口、最为动听、技巧与艺术魅力极佳者。
这十大名曲几乎包括了小提琴全部演奏技巧与艺术处理,对每一位小提琴家都是严峻的挑战。
因为要成功完美地演奏十大名曲,必须具备成熟坚实高深的功底和深厚的艺术修养。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同一人在同一台独奏会上全部演奏这十大名曲。
许天心先生勇开此先河。
1.纪念曲德国小提琴家德尔德拉(Drolla)某日,因为访问友人,乘电车到维也纳郊区去,恰巧经过舒伯特之墓。
他见了这位生前并无名气的歌曲之王之墓,油然在脑海中浮起了乐思,急于记载下来,写在电车票上。
到了友人家中立即在钢琴上细心研究,完成了全曲。
这首曲子追忆怀念之情尤深,大都理解为美女深情的回忆,或是幸福美好的纪念。
作曲家未给予确切的说明,这就留给欣赏者来领悟吧。
全曲由三部分组成,曲调鲜明简练,余音绕梁不绝。
尤其是那优美柔丽的音色,也使听众引起深切的怀想。
2.圣母颂这是一首由德国小提琴家维尔海姆(Wilhelmj)根据舒伯特同名的歌曲编成的小提琴独奏曲。
从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看其潜在的浪漫主义情怀
奥地利作曲家阿尔班?贝尔格(1885-1935)是二十世纪西方音乐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他师从表现主义大师勋伯格,深受马勒的影响,把马勒的后期浪漫主义风格与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很和谐的融合在一起,这其中的代表作就是作者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主要的协奏曲之一的《小提琴协奏曲》。
传世之作《小提琴协奏曲》,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小提琴作品之一。
也是作者生前的最后一首作品。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因为纪念马勒的遗孀阿尔玛?马勒和后夫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所生的女儿马侬?格罗皮乌斯而产生的创作激情、包含有调性因素素材的十二音序列的运用、充满个性的美学立场被充分的融合,从而使这部作品在具有表现主义音乐特点的同时,更加散发出一股浓郁的浪漫主义芬芳。
笔者通过对其该作品的欣赏与分析,深深被其中的感情所打动,其潜在的浪漫主义情怀使这部作品在二十世纪显现出了无与伦比的魅力。
一、浪漫主义气息的标题性情节十九世纪初的浪漫主义音乐主要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音乐富于色彩,含有许多主观、空想的因素。
贝尔格虽然处在二十世纪,但深受马勒等的影响,对于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表现特点应用起来得心应手,其作品中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标题性情节表现得尤为明显。
这部作品是作者听闻马勒的遗孀阿尔玛?马勒和后夫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所生的女儿马侬?格罗皮乌斯不幸夭折,情感上遭受了一次沉重的打击,从而产生灵感创作了该协奏曲以纪念这位年仅十八岁的忘年之交。
总谱扉页上作者题赠“纪念一位天使”,指的就是这位早逝的少女。
从作者创作的灵感来源看,该作品就具有不折不扣的浪漫主义气息,整首作品通过一系列的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其实都是为了表达作者自己的主观感情,含有作者对这位十八岁少女的思念与痛惜。
这与表现主义所强调的疯狂、绝望、焦躁与不安的内心精神世界不同,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虽然满怀巨大的悲痛,但其从作品的情节上来看,所体现出来的确是偏向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气息的故事安排。
第一乐章一慢一快,首先是一幅玛侬?格罗皮乌斯的音乐素描,安静而甜美,然后用一种奥地利田园风格的旋律将作品引向对少女过往美好生活的渴望;第二乐章一快一慢,以“灾难与决心”为标题,描述了少女遭受疾病折磨的痛苦以及她的去世和灵魂上天,抒发了作者对于逝者的深情。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小提琴协奏曲-素材
专注:心无旁骛,万事可破
小提琴协奏曲
小提琴协奏曲是音乐体裁的一种。
协奏曲在十六世纪指西班牙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
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
巴罗克时期形成的由几件独奏乐器组成一组与乐队竞奏者称为大协奏曲。
古典乐派时期形成的由小提琴、钢琴、大提琴等一件乐器与乐队竞奏的控协奏曲称“独奏协奏曲”。
可有单乐章奏鸣曲式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亦可有多乐章的古典四大小提琴协奏曲。
十大小提琴协奏曲:
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圣桑《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维尼亚夫斯基《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拉罗《西班牙小提琴与乐队交响曲;
1 / 1。
古典音乐史上最优秀的小提琴曲
古典音乐史上最优秀的小提琴曲01:勃拉姆斯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雨点奏鸣曲》02:勃拉姆斯第三号小提琴奏鸣03:理查德施特劳斯《降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04:奥托里诺·雷斯庇基《B小调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95:克莱斯勒《爱的喜悦》06:克莱斯勒《爱之悲》甜蜜中透出忧伤07:克莱斯勒《美丽的罗丝玛琳》08:贝多芬《F大调第五号小提琴奏鸣曲》(春天)09:萨拉萨特《流浪者之歌》10:维拉契尼:《小提琴奏鸣曲》Op.2/611:德沃夏克:G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小奏鸣曲, Op.100 - 2 12:帕格尼尼:第十二号奏鸣曲, Op.3/613: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14:塔蒂尼g小调小提琴奏鸣曲──《魔鬼的颤音》15:贝多芬A大调《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鲁采”》16:阿尔坎杰罗·科莱利《d小调第12号小提琴奏鸣曲》17:帕格尼尼《小提琴吉他奏鸣曲》18:莫札特《降B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 37819:格里格:《C小调第三号小提琴奏鸣曲》(op.45)20:舒伯特《A大调第四号小提琴奏鸣曲》22:普罗科菲耶夫《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乐曲欣赏01:勃拉姆斯《G大调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悲伤的暗恋》勃拉姆斯《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雨之歌)》--op.78创作于1878年,是勃拉姆斯的三首小提琴奏鸣曲之一,也是他为了20岁时就深爱着的女性---克拉拉创编的爱情旋律。
全曲抒情优美,充满悲情与伤感、热切与期盼,又不乏震撼人心的气势。
布拉姆斯G大调第一号奏鸣曲,第一乐章,一段无法实现而哀凄的爱情,单纯深刻的无奈。
因为布拉姆斯哀伤的人是对好友舒曼忠心耿耿的妻子-Clara。
“即使化为尘土,克拉拉,你死去的最爱依然填满你我之间任何一个缝隙,直到死亡再度降临为止,这样,我怎能拥有你?”---勃拉姆斯<勃拉姆斯G大调第一号奏鸣曲>这是勃拉姆斯创作的爱情旋律,为了他20岁时就深爱着的女子——克拉拉。
即使克拉拉是恩师的妻子,拥有7个儿女,勃拉姆斯依然爱着,终身未娶,直到43年后,克拉拉逝世,他也相继辞逝,带着一生的爱恋,痛苦的爱。
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
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第一部分(1-257)第一乐章:带对称性的三部性结构,行板(Andante)第二乐章:带对称性的回旋性结构,小快板(Allegretto)以被引用的卡林西亚民歌结束第一部分(1-230)第三乐章:三部曲式,快板(Allegro)第四乐章:圣咏与变奏,柔版(Adagio)以被引用的巴赫圣咏片段结束表情术语优雅的 Grazioso更加活跃Piu animato常规处理Gewohnlich朦胧地Schattenhaft诙谐曲Scherzando维也纳风格Wienerisch乡村风格Rustico速度稍慢Meno mosso自由而如华彩masempre rubato.frei wie eine Kadenz不适用颤音non vibr神秘的Misterioso作品的标题性构思标题性主题:使用某种特定的音乐方法(文字概括)力求生动地表达某种特定情绪的主题。
标题音乐是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繁荣起来的,“标题音乐”的名称也是十九世纪的产物。
但标题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六、十七世纪。
十八世纪以后,更出现了一些早期标题音乐的代表作品。
如巴赫在1704年所作的《离别随想曲》,也是早期标题音乐的典范作品。
贝多芬在1808年所作的《田园交响曲》,是标题交响曲的先声。
柏辽兹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所作的《幻想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交响曲》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交响曲,则以鲜明的标题性、戏剧性和新颖的配器效果见称于世,是浪漫派标题音乐的划时代作品。
门德尔松在同一时期,也写了一系列描写自然风光和取材于文学作品的序曲。
这种标题序曲到了李斯特的手里,发展成为交响诗。
用概括性的文字标题来提示音乐所表现的形象。
它的特点是要有一个标题,只有结合标题才能激发我们的联想,否则就是概括性的。
例如《天鹅》,对照这个标题,可以很容易的想象到天鹅在水上怡然自得的情景。
音乐形象的表达形象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复杂到你怎样去想象都不过分的程度。
小提琴协奏曲
乐曲欣赏(第二乐章)
点此欣赏: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第二
乐章_
音乐知识--单簧管
音域宽广,低音部分阴沉 抑郁,中音部分温文尔雅, 高音部分甘甜纯净,是音区 中最优美的部分,与女高音 十分贴近,因此被称为乐器 中的歌唱家,超高音部分明 朗尖锐。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作品介绍:
这是贝多芬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四 大小提琴协奏曲之首,自古一直被誉为小提琴 协奏曲之王。
这首乐曲旋律柔美、格调高雅、规模宏大, 颇具王者风范。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作者介绍: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1827),出生于德国波恩,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这一时期音乐的代表人物有巴赫、维瓦尔第和亨德 尔等。
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由柴科夫斯基作曲,本 曲作于1874年,于1875年十月在美国波士顿首演。
柴科夫斯基一共写了三首钢琴协奏曲,其中《降b 小调 第一号》 是唯一被演奏得最多的一首,作品中 略含俄国味的主题。
乐曲欣赏(第一乐章)
点此欣赏: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
奏曲》(巴伦勃依姆演奏、切利比达凯指挥)_
第一乐章
极庄严而从容的小快板,降B小调。大提琴与第一 小提琴主奏降D大调主题,钢琴以华彩发展,这个主题 据说是柴科夫斯基在卡缅科集市以降A大调先出现于单簧管,钢琴加以反复 。
音乐知识--双簧管
重低音幽默滑稽,高音委婉动人,给人一 丝淡淡的哀伤。适合演奏叙述性的乐章,好 像用音乐讲故事,还适合演奏抒情和难度较 高的华彩类的篇章。适合描绘一种田园风格 的景象。
二十世纪音乐名著巡礼——小提琴协奏曲类(三)
在本世纪 上 半
_
C
呀 人八
UDI O PH
并被 广泛 演 出的小提 琴协奏曲之 一
“
。
这部作 品 的 副题 纪 念 一 位安琪儿 中的 安琪 儿 ( 天 使 )
。 ,
”
是 指 马 勒 的遗埔 易嫁 后 所 生
,
的女 儿 曼 侬 由于 马 勒遗婿是伯格的好 友 因
而 曼 侬 出世 后 一 直 受 到 伯 格的宠 爱
承 并发 展 肖邦 传统 的最伟大 的波兰作 曲家 被誉 为 波兰 现代音 乐之父
”
,
奥地 利作 曲家伯 格
19 35 )
。 .
(A
.
Be r g
,
188 5 一
“
”
。
’ ,
第二 与 第
”
“
是本世纪上半 叶举足轻重的大作 曲家 他是勋伯格
(A s
c
一 相 比 最 重要的 区别在于 不再带有异国情 调 而 大大突 出 了 民 族性 格 在风格 上 更为清 澈澄 明 形式也 更简洁精 练 全 曲仍取单乐章 形式 可分为 前后 两部分 第 一部分用 自由的 奏 鸣曲式 写成 基调是抒情性的 两个主要主 题都 以 狭 窄音程的动机 构成
。
这部
小提 琴 协奏 曲竟成 了 作曲家 自 己 的安魂 曲 !
。
协 奏 曲 由 两 个 乐 章构 成
, ,
第 一 乐 章可分
为 两 部分 第 一 部分 是 行板 连 续 五度的 空 洞 音响所构成 的动 机 给 人 以 凄枪 的印象 仿佛 是在 描 写 小天 使 受 病魔折 磨的痛苦
伯 格小 提 琴 协奏 曲 协奏
。
,
并被 视
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
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第一部分(1-257)第一乐章:带对称性的三部性结构,行板(Andante)第二乐章:带对称性的回旋性结构,小快板(Allegretto)以被引用的卡林西亚民歌结束第一部分(1-230)第三乐章:三部曲式,快板(Allegro)第四乐章:圣咏与变奏,柔版(Adagio)以被引用的巴赫圣咏片段结束表情术语优雅的 Grazioso更加活跃Piu animato常规处理Gewohnlich朦胧地Schattenhaft诙谐曲Scherzando维也纳风格Wienerisch乡村风格Rustico速度稍慢Meno mosso自由而如华彩masempre rubato.frei wie eine Kadenz不适用颤音non vibr神秘的Misterioso作品的标题性构思标题性主题:使用某种特定的音乐方法(文字概括)力求生动地表达某种特定情绪的主题。
标题音乐是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繁荣起来的,“标题音乐”的名称也是十九世纪的产物。
但标题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六、十七世纪。
十八世纪以后,更出现了一些早期标题音乐的代表作品。
如巴赫在1704年所作的《离别随想曲》,也是早期标题音乐的典范作品。
贝多芬在1808年所作的《田园交响曲》,是标题交响曲的先声。
柏辽兹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所作的《幻想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交响曲》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交响曲,则以鲜明的标题性、戏剧性和新颖的配器效果见称于世,是浪漫派标题音乐的划时代作品。
门德尔松在同一时期,也写了一系列描写自然风光和取材于文学作品的序曲。
这种标题序曲到了李斯特的手里,发展成为交响诗。
用概括性的文字标题来提示音乐所表现的形象。
它的特点是要有一个标题,只有结合标题才能激发我们的联想,否则就是概括性的。
例如《天鹅》,对照这个标题,可以很容易的想象到天鹅在水上怡然自得的情景。
音乐形象的表达形象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复杂到你怎样去想象都不过分的程度。
莫扎特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莫扎特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莫扎特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1. 引言
莫扎特是音乐史上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音乐作品深受世界各地
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和称赞。
其中,他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堪称是最优
美的作品之一。
2. 曲目基本信息
莫扎特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的作曲时间是1775年,是为小提琴和管弦乐
团而作。
这首协奏曲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慢板,第二乐章是快板,第三乐章则是快板。
3. 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是慢板,这个乐章的起始旋律像是一首悠闲的小夜曲。
小提
琴在管弦乐的轻柔伴奏下奏出悠扬的旋律,带给听众一种温馨的感受。
整个乐章展现了莫扎特浪漫主义风格独有的抒情特征。
4. 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是快板,是整首协奏曲最具有创意性和情感上的震撼性的乐
章。
小提琴在管弦乐的诱人节拍下,跳跃着奏出高度华丽的旋律,非
常有激情和感染力。
这个乐章还展现出了莫扎特对音乐风格的广泛探索,其中包括重复旋律和强烈的动态变化等。
5. 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是整首协奏曲的收尾,是以最狂野和欢快的方式告别听众。
小提琴和管弦乐团组成的音乐舞台上,小提琴不断地跳跃和旋转,尽
情展现了最美妙的旋律。
整个乐章表现了莫扎特的音乐表现力,同时
也表达了他强烈的情感、热情和个性。
6. 总结
总之,莫扎特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首非常美丽、优美、富有情感的
音乐作品,表达了莫扎特音乐风格的独特之处。
在莫扎特音乐作品中,这首协奏曲无疑是最令人难忘的。
这首协奏曲深受音乐爱好者们的喜爱,也将继续流传下去,并开启无数美好的音乐之旅。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柴可夫斯基是19世纪俄罗斯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俄罗斯风情,而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则被誉为小提琴乐曲中的经典之作。
其中第二乐章更是令人感动至深,宛若一曲情感的交响。
1. 第一段:柴可夫斯基悲情的音乐才华柴可夫斯基以其富有激情和浪漫的音乐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总是能够深深打动人的心。
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更是充分展示了他丰富的情感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
在这首乐章中,他以小提琴为主旋律,配以弦乐和管乐的伴奏,将悲伤、温柔和绝望等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仿佛能够听到他内心深处的呐喊和诉说。
2. 第二段:乐章中的音乐主题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以其悲伤和深沉的音乐主题闻名于世。
在这个乐章中,小提琴的旋律如同绵延不绝的悲鸣,充满着对命运的抗争和渴望。
柴可夫斯基通过音乐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其中,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述说着他内心的故事。
而乐章中的音乐主题也正是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以及对世界的感慨和吐露。
3. 第三段:乐章的意义与价值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无疑是小提琴乐曲中的瑰宝。
这个乐章以其悲伤和深沉的音乐主题感动了无数人的心,成为了许多小提琴演奏家梦寐以求的经典之作。
在这个乐章中,音乐不仅仅是音符的堆砌,更是对生活、人情和命运的深刻思考,是对美好和悲伤的表达,是对情感的释放和昇华。
总结: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是一首深具悲情和深度的音乐作品。
通过对音乐主题的深度探讨与情感的表达,我们不仅能够理解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才华,更能够感受到他对人生和世界的独特见解。
这首乐章无疑是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中的巅峰之作,也是音乐史上不可或缺的珍宝。
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是他音乐生涯中的杰作之一,它充分展现了他深沉的情感和对音乐的精湛理解。
小提琴的悲鸣般的旋律如同一段深情的告白,将柴可夫斯基内心深处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对这段音乐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乐章的意义和价值。
必听之作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
必听之作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先来说说前三首作品。
这三首小提琴协奏曲和著名的小提琴家约阿希姆(Joseph Joachim)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和布鲁赫的《G小调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被约阿希姆赞誉为“德国四大小提琴协奏曲”。
约阿希姆说:“德国人有四部小提琴协奏曲。
最伟大的毫无疑问是贝多芬的。
勃拉姆斯的则认真地和它争夺第一的位置。
最丰富、最诱人的是布鲁赫的。
但是最内敛的是门德尔松的作品,那是内心的一颗宝石。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我应该不是非洲人吧……啊?”这是贝多芬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献给他的同事兼小提琴家弗兰兹·克莱门特(Franz Clement),尽管这首音乐被乐迷们认为是小提琴协奏曲中的“无冕之王”,但克莱门特当年的首演并未引起轰动的效果,因为他没怎么练习就登台视奏了……虽然这部作品的旋律富于独创之美,构想宏大宽广,结构极其明晰,音乐思维有强大的逻辑力量,不过它一直被冷落,很少人演奏,甚至很少人记得贝多芬有过这样一首作品。
这种情况直到19世纪中叶才有所改变。
1844年,主持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的门德尔松安排了贝多芬这首作品的演出,引起极大的轰动。
此后这首曲子得以流传下来,并奠定其后来的经典地位。
当年门德尔松三十五岁,而当时演奏贝多芬这首协奏曲的正是尚未满十三岁的约阿希姆。
神童的演奏给在场的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若是放在今天,类似于#约阿希姆超技演奏贝多芬#这样的话题是一定会上微博热搜的。
约阿希姆的演奏刺激了大家对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乐趣。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门德尔松最后一部重要的协奏曲作品,通常在介绍这部作品时,人们更多会提及作品和小提琴家大卫·斐迪南(Ferdinand David)的渊源,而忽略了小小年纪的约阿希姆其实也对这部杰作提供过一点早慧的意见。
这部作品是布商大厦管弦乐团首席大卫·斐迪南请门德尔松为乐团和自己创作的,大卫在书信中恳请门德尔松,希望能在自己深受痛风困扰而无法再演奏之前,为自己最后再创作一首作品。
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
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标签:娱乐分类:艺术=======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圣桑《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布鲁赫《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维尼亚夫斯基《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拉罗《西班牙小提琴与乐队交响曲》当代世界十大小提琴家1.弗里茨·克莱斯勒(Fritz Krdisler)2.亚莎·海菲兹(Jascha Heifetz)3.内森·米尔斯坦(Nathan Milstein)4.大卫·费奥多洛维奇·奥依斯特拉赫(David Feodorovich Oistrakh)5.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6.亨里克·谢林(Henryk Szeryng)7.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8.列奥尼德·科冈(Leonid Kogan)9.萨尔瓦多里·阿卡尔多(Salvatore Accardo)10.伊扎克·帕尔曼(Itzak Perlman)1、弗里茨·克莱斯勒(Fritc Kreisler,1875—1962)弗里茨·克莱斯勒是20世纪初叶最有影响的小提琴家。
他生于维也纳的一个医生家庭,父亲是一个音乐迷,这对克莱斯勒产生重要影响。
7岁时克莱斯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10岁毕业后又入巴黎音乐学院从师于法比小提琴学派的著名教授马萨尔,当他以毕业比赛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时,年仅12岁。
因此,克莱斯勒的演奏兼有维也纳人的温暖人情味和法兰西式的贵族风度,这使得他的演奏风格新颖而独特,同时代的小提琴家几乎都受到过他的影响,如海菲兹、埃奈斯库、蒂博、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等等。
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首非常著名的音乐作品,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全面完整的回答。
首先,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斯特劳斯二世创作的。
约翰·斯特劳斯二世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以优美的旋律和富有活力的舞曲而闻名于世。
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是他在作曲生涯中的杰作之一。
其次,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为小提琴和管弦乐团而写的。
它通常由小提琴独奏家和乐团共同演奏,小提琴独奏部分展示了小提琴的技巧和表现力。
管弦乐团则为作品增添了丰富的音色和和声。
从音乐结构的角度来看,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通常包含三个乐章,快速-慢速-快速。
第一乐章通常是快速的,具有激情和活力,展示了小提琴的技巧和表现力。
第二乐章通常是慢速的,具有柔和和抒情的特点,给人一种宁静和温暖的感觉。
第三乐章通常是快速的,充满了活力和节奏感,给人一种欢快和充满活力的印象。
此外,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奏要求非常高。
小提琴独奏部分需要演奏者具备出色的技巧和表现力,包括各种琴弓技巧、音色控制和音乐表达能力等。
演奏者需要通过精湛的技巧和情感的投入,将作曲家的意图传达给观众。
最后,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在音乐界和观众中享有广泛的认可和喜爱。
它的优美旋律、丰富的音乐表达和激情四溢的演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在音乐会厅还是在录音室中,这首协奏曲都是经典的演奏曲目之一。
总结起来,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首由约翰·斯特劳斯二世创作的著名音乐作品。
它以小提琴和管弦乐团的合作为基础,展示了小提琴的技巧和表现力。
这首协奏曲在音乐结构、演奏要求和音乐表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深受音乐界和观众的喜爱。
20世纪小提琴曲风格特点及演奏实践
2020.10真情 教育探索15 20世纪小提琴曲风格特点及演奏实践张 琛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摘要:小提琴产生于16世纪的意大利,在西方音乐中占有重要的比重。
20世纪,随着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使得小提琴渐渐被国人所了解,很多专业音乐家也为此写了很多作品。
本文就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分析这些作品的特征以及演奏。
关键词:20世纪;小提琴;音乐特点;演奏实践小提琴作为20世纪传入我国的最具代表性的一件西洋拉弦乐器,自从其传入,就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很多作曲家为之创作了大量具有民族风格的乐曲。
这些乐曲很多具有很高的价值。
一、近代小提琴音乐的整体发展情况及创作模式20世纪是我国近代音乐开始发展的时代,各种要素的发展和专业音乐教育的形成,以小提琴为代表的西洋乐器在国内获得了发展。
国内音乐教育和实践和小提琴演奏的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和方式是建立高水平的教育机构。
这些机构具有代表性的有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等。
我国小提琴艺术,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的大概二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而这离不开这些专业音乐机构的贡献。
这些机构所开创的正规专业的小提琴教学, 为中国小提琴艺术的发展开创了先河, 中国最早的小提琴演奏家大部分就诞生在这里。
除此之外,专业音乐家的创作对于近代小提琴曲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
1919年之后的二十年间我国的小提琴艺术的显著发展,除了直接归功于国内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举办的各种相关音乐活动外,中外文化交流的逐渐频繁也起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在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中,出现了很多小提琴音乐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冼星海和马思聪近代小提琴的创作模式主要有“马思聪模式”和“司徒梦岩模式”。
“马思聪模式”主张“以西为主”,即主要是用西方音乐的形态和织体去创作作品。
而“司徒梦岩模式”的乐曲和“马思聪模式”是大不相同的,在这种模式下,乐曲创作则完全是以民族音乐为基础的。
二、近代小提琴乐曲的音乐风格特点及演奏处理众所周知,小提琴作为一种西洋乐器,其设计和技巧大多更符合演奏西洋乐曲的特点和西洋乐曲的独特性的。
小提琴协奏曲-1-2
小提琴协奏曲
小提琴协奏曲是音乐体裁的一种。
协奏曲在十六世纪指西班牙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
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
巴罗克时期形成的由几件独奏乐器组成一组与乐队竞奏者称为大协奏曲。
古典乐派时期形成的由小提琴、钢琴、大提琴等一件乐器与乐队竞奏的控协奏曲称“独奏协奏曲”。
可有单乐章奏鸣曲式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亦可有多乐章的古典四大小提琴协奏曲。
十大小提琴协奏曲:
柴科夫斯基,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门德尔松,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贝多芬,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勃拉姆斯,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圣桑《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帕格尼尼《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布鲁赫《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维尼亚夫斯基《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西贝柳斯《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拉罗《西班牙小提琴与乐队交响曲》。
古典塞缪尔·巴伯《小提琴协奏曲》
古典塞缪尔·巴伯《⼩提琴协奏曲》美国作曲家塞缪尔·巴伯被誉为新浪漫主义⾳乐的实践者,《⼩提琴协奏曲》是他第⼀⾸为器乐⽽作并公开演奏的协奏曲,也是他创作的唯⼀⼀部⼩提琴协奏曲。
这⾸作品以其典雅迷⼈、独具魅⼒的旋律⽽备受乐迷和演奏家们的喜爱。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Op.14: I Allegro 胡坤;English String Orchestra;William Boughton - Barber Violin Concerto & Bernstein Serenade欧洲旅程中的惊艳之作塞缪尔·巴伯的《⼩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939-1940年,这⾸作品是巴伯创作⽣涯中⾸次委约的创作,也是他职业创作的开始。
瑞⼠法国1939年,在游历了英国与苏格兰后,巴伯居住在瑞⼠乡下的西尔斯·玛利亚村进⾏创作,在充满优美⾃然森林风光的瑞⼠完成了《⼩提琴协奏曲》的第⼀和第⼆乐章。
不过在前两个乐章写完后,委托⼈认为它有些简单,于是巴伯决定在第三乐章中充分运⽤炫技,最后这部分完成于法国巴黎。
1941年2⽉7⽇,巴伯《⼩提琴协奏曲》在美国费城迎来⾸演,⼤获成功。
↑吉尔·沙哈姆演奏巴伯《⼩提琴协奏曲》↑作品赏析第⼀乐章第⼀乐章为奏鸣曲式,⾳乐⼀开始在没有乐队的前奏下,直接由独奏⼩提琴奏出主题,犹如⼀⽚亮丽的丝绸抖落开来,柔美之中尽显戏剧性张⼒。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Op. 14: I. AllegroDene Olding;Melbourne Symphony Orchestra, Melbourne Women's Choir and José Serebrier - 20th-Century Violin Concertos第⼆乐章采⽤三部曲式的第⼆乐章更加富有歌唱性,它由⼀段缓慢的双簧管独奏开始,随后独奏⼩提琴奏出轻巧⽽活泼的旋律,两者交替穿插演奏,形成了⼀幅优美寂静的图画。
四大小协”第二弹:老柴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四大小协”第二弹:老柴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意见和感情的相同,比之触碰更能把两个人结合在一起,这样两个人尽管隔得很远,却也很近。
——柴可夫斯基在小提琴音乐史上,能与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比肩的,大概只有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了。
与贝多芬、布拉姆斯、门德尔松一样,柴可夫斯基一生也只写过一部小提琴协奏曲。
现在,人们称这4部奏曲为“四大小协”。
当然,更让人跌眼镜的是这4位大师都不具备小提琴演奏水平,或者干脆不会。
此曲写于1878年,这部作品或许对柴可夫斯基来说真的是一个新的开始,却也好事多磨:他刚摆脱了让自己头疼的婚姻,经济上和精神上有了梅克夫人的支持,又结交了一些新朋友,住在瑞士的一处疗养地,心情不错。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写得很顺利,全部完成也只用了20多天。
作品完成,柴可夫斯基自然会把乐谱寄给了梅克夫人,想听听她的意见。
梅克夫人看过乐谱之后提出了不少意见,柴可夫斯基都一一回应。
虽然梅克夫人有一定的音乐修养,但毕竟不是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尊重她的看法,却不会动摇自己,不过他还是希望能够征求专家意见——如果没有演奏大师的认可,这样技巧性极强的作品是不能被轻易定稿的。
柴可夫斯基选中了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教授利奥波德·奥尔。
奥尔是小提琴演奏史上的一位名家,也是一位名教授,开创了小提琴的俄罗斯学派。
奥尔看了《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乐谱反应很冷淡,没有提出什么具体意见,只是给出了“无法演奏”的纯技术性鉴定。
柴可夫斯基原本想把这部协奏曲献给奥尔,不料却“剃头挑儿”了。
不过对方只是在技术上给予否定,对音乐本身并没有恶意的攻击,所以两人之间没有发生更多的不快,只是作品因此被搁置了。
后来,一位在维也纳的俄国小提琴家布罗兹基拿到了《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乐谱,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解决了演奏上的技术难题。
1881年12月,布罗兹基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在维也纳首演了《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但以失败告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4 1
一 19 33
,
年 间 他录制 了许
,
多本人作 品 的 唱 片
,
其中最珍贵的就是作 曲
奏曲 》
,
。
这是 任何乐迷都熟知 的一部 杰 作
,
爱 有
1 岁 的梅纽 因合作 家 本人指挥 与当时年仅 6
尔加作 品的风格受德 国浪漫派影 响较深 英国的勃拉姆斯之称 象德国音乐那 么 凝重
洒
。 ,
录制 的小提琴协奏 曲 这张 片
,
巴伦 博 依 姆 指 挥 伦 敦 爱 乐
“
郑京 和
,
普列 文 指 挥 伦 敦 交 响 乐 团
但毫 不 怪 异
,
倒 是非常
、
古典
”
、
。
朴素
全曲
,
肖邦之 后 夫斯 基 ( K
.
最 伟大的波 兰 作曲家希 曼 诺
a n o
分 三 章 形 式简洁 明快 第 一 乐 章为小行板 具有梦幻气氛
,
、
。
Szy m
, , ,
3 年) 的 《 1 第 一 小提琴协奏 曲 》 个 风 格 新颖
,
性鲜 明
“
但 间世 之 初 曾被认 为是
,
怪异
”
之作
。
其实
这部作 品令天听来
,
不
…
、 …
、
爱尔加
小 提琴
《
小 调 小提 琴 协 奏 曲 》
。
普 罗科 菲 耶 夫
小提 琴
:
斯 特 拉 文 斯小 提 琴 协 奏 曲
。
朱 克曼
r t
e
“ , , , , ,
,
,
在英 国 音乐史上
(H P
u r e e
自十七世纪 的浦塞 尔 之后
。 ,
ll
,
16 59 一 16 95 )
便没有再 出
现过 举足轻重的大作 曲家
纪之后
,
直 至 间隔两个世
,
爱 尔加
(E
.
E lg
a r
18 57一 1 9 34
)
的
。
震音拨奏 效果独特
”
t (iP z i c a o
主 要 主 题 抒 情而富有 内在 的力 量 起 伏 气象 万 千 十分迷 人 展 开 部与再现 部 插部
, , , , , , , ,
、
,
。
年 ) 再演 独 奏 由西 盖 蒂担 任 莱纳执棒指挥
, 。
则大获成功 从 而 奠 定其杰作 的地 位 普 罗 柯 菲 耶 夫在世时
,
认为该曲的最 佳演奏者为 西
这部乐 曲是 作曲家献给 伟大的小提琴家
, 。
19
克莱 斯勒 的 并 由克 莱斯勒首演 全 曲篇 幅 长 大 ( 演奏 时间为
4
,
本世纪 最杰 出的作 曲家 之 一普 罗 柯菲耶 夫作过两部 小提琴协奏 曲 时代
(
19
, 。
5
分钟 左右
)
,分三个 乐章,来自:作于作 曲家青 年
,
第 一 乐章 为快 板 以 传统 奏鸣 曲式构成 第一 主题具有崇高 的气派 第 二主题则 柔美 动 人 ; 第二 乐章为行板 三部 曲式 音 乐 朴素中含有
。
录 音质量 不 够 理 想
,
并 由他担任首
,
。
19 32
年录制的唱
当 然他的音 乐气质 不
现 已 由 E M I 公司制成 C D ( 片号 为 C D H
97
,
,
而 显得更 为优雅
、
潇
7 6
86 2 )
。
这一录音 不仅是十分珍贵 的历史
资料 爱 尔加 唯一 的 这部 小 提 琴协 奏 曲作 于
而 且现在 听起来 仍然是 最出色的演奏
,
版本 尽管录音水 平 显 得较为原始 但它的 历 史感
, 。
奏 版本 ( E M l 出品 ) 可 以 认为是 当前权 威 演 绎
。
之 后 便是前 面 各种 主 题 的再 现 最 后 在幻 梦
,
我 国 青年小提琴家胡 坤 近 年也 由 N
CD
。 ,
im
,
bu s
般的飘渺音响 中结束 全 曲
公司 出版该 曲的
录音 演奏 相当 出色 唯
这部协奏 曲是作 曲家受到 波兰 小提琴大 师科 汉 斯 基 的鼓励 而 创 作的
。
盖蒂 和 奥伊斯特 拉 赫
,
可惜 的 是西 盖 蒂未 留
,
旋律升 腾
下录 音 而 奥伊斯特拉赫虽灌制过慢转 唱 片 迄 今为 止 都未 见到 被翻制 为
。
;
第三部分相当 于
C D 面世
,
,
甚为
唯 展 开 部为新材料构 成 的
,
遗憾
目前较容 易 找 到 的 C D
,
是 帕 尔 曼的演
音乐 激动 而 带有戏 剧性 引 出 强 烈高潮
,
一
这部作 曲的 风 格 熔 浪 漫 主 义 与印象 主 义
,
放 的终曲 不 同 是 一 首幻想性的 自由变奏 曲 与第 一 乐 章的梦幻性相 呼应
。
,
于 一炉
富于 东 方 异 国 情调
,
别具特 色
。
,
并结 束 于 幽 远
,
乐 曲与通 常协奏 曲体 裁 分 乐 章的结构 不 同 为 单 乐 章 形 式 但实 际 上 仍可分为三个部
,
,
19 0 9一 1 91 0
年 之 间 既 是 本世纪 最 早几部成
,
,
自有 一种使人觉得能超 越时 空 而与作
`
功 的小提 琴协 奏 曲之一
而 且也是英 国 音乐
曲家直接交 流 的特殊魅 力 普 罗柯菲耶夫
OP
.
史 上 第 一部 可 以 载 入史 册 的此类 体 裁 的珍
品
。
:
《 D
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 曲 》
出现
,
才使英 国音乐在 国际 乐 坛重振雄风
,
m o l o )
的特殊 技 巧
,
。
爱 尔 加 出 生 于 乐器商家庭
。
父亲 同 时也
,
爱 尔 加是 本世纪初第一位关注录音技 术 的大作 曲家
,
是 一 名管 风 琴师 爱 尔加 自小受音 乐熏 陶 但
谜 语变 作 曲则 全凭 自学 他最 著名的作 品 是 《
w ski
,
,
1 552一 19 37
。
)
,
写
,
非常抒情
、
;
第 二 乐 章系谐谑
,
过 两 部小 提 琴 协奏 曲 都 非 常出 色 第 一 小提 琴 协 奏曲 作于
。
曲 幽默 机智 加 上 华 丽 璀璨的 小提 琴技 巧
1 91 6
年 是 作 曲家 的 成 名作 之
,
十分 引 人 入胜
;
第三 乐章 与通 常那种热烈奔
回
C H I 叹八
A U D IO P
H IL E
二二
卫 饭二
埃尔加
:
《 b
小调小 提琴协奏 曲 》 O P
,
.
1 6
诗意 中段 的主题具有男性 的壮 美 并推 向 乐 章 的高 潮 随后是再 现 首部 并在梦幻气氛 中 结束 ; 第三乐章 是很快的快板 音乐富 于 戏 剧 性的光彩 具有 狂想性的特色 此 乐 章 中作 曲 家在独 奏声 部用 上 了
,
宁静 之 中 这部作 品 的首演 不 很成功 但次年
, , ,
( 19 24
,
分 不 过 各部分之 间连 贯演奏 没 有 间隔 罢 了 第 一 部分相 当于 全曲的引子 音响 色 彩朦胧 神秘 令 人 联 想 到 斯克利 亚 宾 式 的音乐意象 ; 第 二 部分 则 相 当 于 自由奏 鸣曲式的 呈 示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