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人教版习题精选二十九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48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48

高二年级地理学科[选修]讲学稿
《海洋地理》 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图像资料说明波浪和潮汐的成因和作用,了解波浪和潮汐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2.理解不同类型的洋流及成因,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新知预习】
1.对于表层海水而言,其基本运动形式是 、 、 ;其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是 。

2.位于非洲南端的 ,风浪较大,其原因是 、 。

3.潮汐是指海水在 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而海洋潮汐主要是由 引起的;在天体运动过程中,当 ,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一部分,形成 ;而当 ,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叠加在一起,形成 ,
4.洋流的概念是: 。

5.洋流的形成原因主要有 、 、 ;按成因划分,洋流主要分成三种类型: 、 、 ;按性质分为 和 。

世界上势力最强大的暖流是 ,简称 。

6.洋流对流经海区的 、 和 、 、 等都有重要影响。

阅读书本31页的材料“钱塘江涌潮”
总结:存在密度流的海区,表层海水的流向是 ,底层海水的流向是 ;
★在下左图中画出洋流模式图(注意区分寒流和暖流),并在右侧方框中写出其分布规律。

º ºS ºS 60ºN 30ºN
归纳总结: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1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10

《海水的运动之洋流》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1.本节课设置了一个情境,即坐船跨海游学,通过这个游学过程将洋流对人类活动的三个方面的影响串联起来。

2.在教学过程中,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依据,寻找本课的最佳切入点,运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递进设计思想,采取合作学习、自主展示,问题讨论法将教材的知识情景化、直观化的展现。

3.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出发,引出相应的理论知识点,然后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点去理解地理原理,最后用所学的地理原理去解决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教师预设问题和活动的引领下,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解决问题。

二、课标要求与分析【课标要求】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标分析】即要求学生依据世界洋流分布图,结合材料、事例进行分析,以此说明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水循环,了解到地球上的水体处于动态平衡中,对于学习海水的运动有一定的帮助。

我校高一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较弱,初中学过的地理知识多遗忘了;但高一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好奇心强,探究欲旺盛,学习兴趣浓厚,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分析概括能力;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地理学习能力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已有所加强。

另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已有较多的关注。

四、教学目标【人地协调观】理解洋流运动的规律并尊重规律,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综合思维】通过对比波浪和潮汐,能分析归纳出洋流的概念;能说出洋流的主要成因;能理解并掌握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区域认知】理解洋流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运动特点。

能从空间和时间角度分析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能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归纳洋流的定义。

能根据洋流分布图设计航线。

五、教学重难点1.洋流的概念;2.运用资料和图表,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9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9

3.4 海水的运动从容说课本节内容包括四部分:海水运动形式、洋流的形成、表层洋流的分布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其重点是洋流的形成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海水的运动使得海洋中物质与能量得到交换,尤其是洋流促成了不同海区间进行着大规模的水量交换,并伴随着热量交换、盐分交换等。

这一点,我们可借助电视、电影中海洋画面来得到解释。

洋流的形成和分布,我们可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并联系第二单元的大气运动和行星风系,边讲解、边画图,依次推导出全球主要洋流的形成原因、分布位置及其名称。

最后,以图形为基础,概括、总结出洋流的分布规律。

从上述的分析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洋流的形成过程较为复杂,影响的因素也多种多样,最终形成洋流的性质、特点也各不相同,它们对沿岸地理环境也造成了不同的影响,这也体现了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本节内容较多,重点较多,学习时我们应把握好重、难点,要结合图形,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这样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海水运动的三种形式(波浪、潮汐和洋流)。

2.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及类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掌握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课文中的相关图形解释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2.学会运用相关规律解释潮汐(大潮和小潮)现象,渔场成因等实际问题。

德育目标1.通过学习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认识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2.认识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人类的的发展应和海洋自身的发展相协调,认真对待厄尔尼诺现象。

●教学重点1.洋流的形成及分布状况。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洋流的成因及其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海洋的基本特征包括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两个方面。

从静态方面看,主要包括海水的温度、盐度特征,这是表示海水理化性质的重要指标,也是我们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海水的动态特征即海水运动。

海水运动形式很多,除波浪、潮汐外,我们重点学习洋流的成因、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中应注意海水温度、盐度、密度之间的关系,同时应注意在地图上落实有关洋流的知识。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3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31

第9讲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1 洋流(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_________的流动。

(2)分类(按性质)①暖流:从_________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②寒流:从_________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温馨提示】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但在不同纬度的海区,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低纬的寒流水温可能比高纬的暖流水温高。

(3)洋流形成的因素因素影响盛行风主要动力地转偏向力改变运动方向陆地形状2 分布(北半球冬季)海域主要洋流名称共有洋流太平洋D日本暖流、E北太平洋暖流、F加利福尼亚寒流、G东澳大利亚暖流、H秘鲁寒流、I千岛寒流A北赤道暖流、B南赤道暖流、C西风漂流大西洋J墨西哥湾暖流、K北大西洋暖流、L拉布拉多寒流、M加那利寒流、N巴西暖流、O本格拉寒流印度洋P厄加勒斯暖流、Q西澳大利亚寒流【方法技巧】联想记忆法记忆世界洋流分布采用想像法分数式“8/0”联想记忆:中间分数线为赤道逆流,分子“8”,按笔顺代表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分母“0”,按笔顺代表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南半球中高纬度没有形成环流)。

如图所示:【抓重点提能力】1.洋流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关系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

结合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图,掌握世界洋流模式,见下图。

名称分布组成特点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热带、副热带海区(南北纬5°-45°之间)流向为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北纬45°-70°之间)逆时针环流;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南极外围洋流南纬40°以南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季风洋流北印度洋随季节改变流向,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3.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在北印度洋海域,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3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3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教学设计第三章海水的运动之洋流第3节以北印度洋洋流为例(第2课时)【教材分析】洋流是自然地理的重要内容,属于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范畴,是后面学习气候、交通等内容的知识基础和理论依据。

对洋流的学习在地理科学学习方法、地理理性思维上具有典型性和无可替代的价值,因此教学中应挖掘这一因素,突出过程分析和方法运用,使之成为训练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方法的有效载体。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在理解洋流概念、分类的基础上,以北印度洋洋流为例,重在理解洋流的形成过程及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虽然是具体的地理现象,但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些抽象。

【课标内容】通过北印度洋洋流的实例来进一步深入理解洋流的概念、分类、成因就影响。

【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1.梳理并理解洋流的概念、成因、分类及影响。

2.图文结合了解南亚季风与北印度洋洋流的关系3.掌握北印度洋洋流的动力、形成过程、类型、特点、影响及特殊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教学,掌握分析洋流的方法,理解北印度洋洋流的形成过程,进一步理解洋流的概念、成因、分类及影响。

2.通过绘制北印度洋洋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学习北印度洋洋流,思考洋流对从波斯湾出发去马六甲海峡的油轮的影响,训练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理解南亚季风与北印度洋的关系,索马里洋流的性质与南亚季风的关系,索马里季节性渔场的形成,北印度洋洋流对地理环境和海洋航行的影响等,使得学生认识到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综合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事物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使学生树立区域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理念,用综合思维、辩证思维和普遍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树立人地协调的发展观。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2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20

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课标要求]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教材分析]1、先给学生洋流的概念以及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接着说明洋流的主要成因与盛行风有关。

并结合风带与洋流模式图总结和归纳了洋流的分布规律。

最后,给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冬季分布图,让学生读图思考的问题主要涉及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2、教材的顺序和要求与课标要求、学生认识规律有矛盾的地方,需要重组教学的顺序。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2、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气压带和风带图的对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对比能力。

2、通过展示和分析洋流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精神。

[教学重点]1、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2、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难点]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演示世界洋流的形成、分布和影响等。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

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学法指导]通过合作和交流,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件“展示鸭子舰队”引入海水不是静止不动的二、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自主合作探究]:利用图3.5,分组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第一步:教师出示归纳地理分布规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1、观察2、分组对比分析3、从部分到整体,从个别到一般,逐步加以整理归纳共同性4、应用教师指导学习方法,让自主学习有方法可依。

第二步:1、观察——学生读图3.5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熟悉洋流的名称、流向2、分组对比分析分四组:第①组:观察对比图1:以北纬60度(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北半球太平洋、大西洋中高纬度海区第②组:观察对比图2:以北纬30度(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北半球太平洋、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第③组:观察对比图3:以南纬30度(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南半球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低纬度海区第④组:观察对比图4:以南纬60度(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南半球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高纬度海区提示:对比分析洋流运动的方向、东西岸的洋流性质差异各组明确自主学习的任务和范围,增强目的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35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35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本节授课内容需要,安排两课时完成,本课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前面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基础上,对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海水的运动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学习,是对全球大洋环流的分布及运动规律的概述。

本课的课程标准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分析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际,其中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a.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其中最主要的是教材图3.4“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图3.5 “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以及绘制的简图;b.在熟练绘出“洋流模式图”或“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图”的基础上,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运用地图,从洋流的分布位置、运动方向、寒暖流的位置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2) 掌握利用手绘地图分析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2) 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共同分析问题。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在体验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教学重点】(1) 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示说明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体动力;(2)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学法指导】(1) 强调抓住基本原理,重视运用原理解决类似问题能力的培养;(2) 以图为线索,培养学生的画图、读图分析能力。

【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思路是: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注重讲练结合;重要的结论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自己归纳出来,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在重难点突破方面,将重难点分成若干个小问题,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画图、主动对比分析的方法加以各个击破,进而获得对本节内容的掌握。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38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38

高中地理选修2 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运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高中地理选修2 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运动”,课时二“洋流”部分【课标分析】课标: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指导学生利用“世界风带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的一般分布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及其性质,在此基础上了解世界各海区洋流的具体分布。

【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是本单元的重点知识,也是自然地理部分的经典内容。

洋流的分布规律、大洋环流形成的过程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整个高中地理课程中理论性较强的基本规律、基本过程之一。

本节课在中学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即是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虽然是重点高中的学生,但初中地理知识欠缺,特别是这节课涉及到洋流的知识,对学生而言是一个盲区,因此在这一部分应有所侧重,应重点引导学生从洋流的成因入手,分析世界洋流分布图等地理图像而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洋流的概念、成因类型、性质分类。

2、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能绘制世界洋流分布模式简图。

3、结合所归纳的洋流模式图,了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具体分布。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实验,提高学生动手与观察能力,增强对洋流成因的直观认识2、借助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对比,从而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

3、通过洋流与其流经海区水温的比较,理解暖流和寒流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课堂实验,以及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对比,培育学生严谨的求知理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勤于学习、善于分析自然规律的精神。

【教学难点】1、洋流的形成原因。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教法学法】以课堂实验为主,辅之归纳式讲授。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学生了解实验步骤,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以美国宇航局制作的洋流分布图,导入课堂,结合陆地河流(包括中国河流图)对比,引导学生直观了解洋流的概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13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13

海水运动学习目标1.了解洋流的概念,能够结合等温线分布图判断洋流性质,并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

2.掌握洋流对气候、海洋生物以及航海、海洋污染等的影响。

3.通过对比分析,提高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增强地理素养。

4.通过案例分析,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

课前预习1.什么叫洋流?2.按照性质,洋流分哪几种类型?其特点有何不同?3.阅读教材P57“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图,思考: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和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有何差异?北印度洋冬季和夏季的洋流方向有何变化?4.洋流对气候、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海上航行及海洋污染分别有什么影响?课堂探究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在“海水等温线分布图”中,如何依据等温线的分布与弯曲状况判断洋流的类型?下图中,实线表示海洋表层海水等温线(洋流导致了等温线的弯曲),据此回答问题。

(1)甲、乙两图中海区分别位于哪个半球?请说出判断理由。

(2)虚线K、L、M和N四处水温分别比同纬度海区水温高还是低?并说出判断理由。

(3)依据第(2)题结论,分析K、L、M、N四处洋流的类型,并在图中标注洋流方向。

(4)据图归纳,海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中,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流向的关系。

阅读教材P58图3.6“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思考下列问题。

(1)在全球风带模式图中,填写六个风带的名称。

(2)结合洋流的形成因素,描述洋流的形成过程,同时在洋流模式图中补画箭头,表示洋流的方向。

(3)总结全球海洋表层洋流分布的规律。

(注意运用“盛行风”“副热带海区”“副极地海区”、“大洋环流”、寒流、暖流等专业术语)(4)分析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冬季呈逆时针,夏季呈顺时针方向运动的原因。

课堂练习英国一男子戴维的居住地与工作地为英国西部沿海的两个不同城市。

夏季,由于受够了堵车,戴维采用在海面上依靠顺风冲浪的方式上班,这比他乘车快10分钟左右,但下班只能乘车回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14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14

海水的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要求目标1.了解洋流的主要形式及其成因。

2.运用地图,归纳洋流的分布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能力训练目标综合概括:通过分析教师所给资源,掌握世界洋流成因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对洋流模式图的绘制,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三)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导入讲述二战时期德国潜艇偷袭盟军的故事,引入新课。

思考问题。

用一个战争的故事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好,请问大家德国潜艇为什能消无声息的偷袭盟军。

谁起决定运用。

一、讲解基本概念洋流的概念:洋流二、洋流的类型(根号性质分为暖流和寒流)三、对比分析洋流的成因和分布规律1、观察洋流模式图和全球大气环流图,联系风带分布引出洋流的影响因素:盛行风、地形阻挡、地转偏向力等。

2、运用比较分析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模式。

让学生观察洋流分布模式图小组讨论、思考北半球中低纬度和中高纬度的洋流分布规律。

课件演示洋流与盛行风的关系。

经过思考后,对比老师的,看看有什么区别,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总结归纳洋流规律1.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在北半球形成逆时针环流,南半球形成顺时针环流。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方向环流。

3.南极大陆外围:西风漂流。

(寒流)由于南极大陆上盛行极地东风,将南极大陆中的寒冷气流吹入周围海域,汇入西风漂流中,形成寒性的洋流。

让学生结合洋流模式图画出世界洋流分布简图,并分析各洋流的性质4.印度洋:在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洋流。

夏季——西南季风——东流——顺时针流动冬季——东北季风——西流——逆时针流动我们前面详细地分析洋流的特征、分类、分布规律。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4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4

《海水的运动》教学设计【考纲知识梳理】一、世界好样表层洋流的分布1. 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的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暖流:从水温较高的海区流向水温较低的海区2. 按性质分寒流:从水温较低的海区流向水温较高的海区3. 洋流成因与分布(1)洋流的成因(2)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点名师讲解】一、洋流形成与环流模式分析1. 洋流的形成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

具体分析如下:2. 大洋环流模式图解分析二、图表结合对比寒、暖流的特征寒流和暖流因其流向不同,流经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也不相同。

【例题】读图,回答1~2 题。

1. 某航海爱好者乘船从 A 到B,若从尽量利用自然条件考虑,应沿哪条航线航行()A. aB. bC. cD. d2. 图中M,N 两地沿海降水不同,主要原因是()①大气环流不同②地形条件不同③洋流影响④海陆位置不同A. ①②B.②③C.③④D. ①③【解析】1. 结合洋流流向及盛行风分布应选择 d 航线,顺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顺盛行风东北信风。

2. M 地沿海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受季风和暖流影响降水丰富。

N 处为热带沙漠气候区,受副高和寒流的影响,降水稀少。

【答案】 1. D 2. D3.下图是某海区海水表层温度分布示意图。

图中纵横直线是经纬线, 曲线是海水温度曲线( 单位: ℃), 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读图回答。

(1) 判断图中洋流的性质是暖流还是寒流。

(2) 图中相邻两条纬线间的纬度间隔为5o。

, 中间一条纬线的度数为20 度,判断 A 点的纬度位置为。

(3) 假如该图所示洋流在太平洋某海区,说出这支世界著名洋流名称,简述它对周围地理环境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洋流的性质、分布及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认识理解能力。

等温线数据向南减小,说明图中向南纬度升高,因此该海域位居南半球,受洋流的影响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说明该区域比同纬度海区冷,因此为寒流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7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7

海水运动【教学目标】1、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式来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

2、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的分布模式。

【教学重点】1.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中低纬度、中高纬度、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2.掌握洋流与海水等温线的关系。

【教学难点】1.分析洋流的成因。

2.掌握洋流的分布。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途经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以及爱尔兰(昆士敦),计划中的目的地为美国纽约。

4月14日晚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大约在41°43‘N 、49°56'W附近),两小时四十分钟后,4月15日凌晨2点20分沉没。

提问:为何在41°43‘N 附近有冰山呢?船又为何没能及时避开呢?设下悬念。

学生结合学习目标及高考大纲预习课本。

(一)基本概念老师:海水运动有很多形式,主要的有波浪、潮汐、洋流等本节课咱们学习一下洋流。

洋流概念:常年、稳定、沿一定方向、大规模(二)洋流的分类1、按性质分类:暖流:水温高流向水温低寒流:水温低流向水温高提问:暖流水温一定高于寒流吗?答:不一定。

寒流与暖流主要反映洋流的性质,只与同一海区比较。

分析如何通过等温线判断洋流性质:判断半球→判断流向→判断性质2、按成因分类风海流:盛行风吹拂海面形成的洋流,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密度流:海水温度、盐度差异→密度差异→密度流补偿流:由上述原因→出发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海水补充而形成(三)洋流的分布总结:洋流成因:东西流向只有赤道逆流是补偿流,其它均为风海流;南北流向全部是补偿流。

洋流性质:东西流向只有南半球西风漂流是寒流,其它均为暖流;南北向洋流,流向赤道的是寒流,流向两极的是暖流。

讨论:北半球在西风带作用下形成的洋流都是暖流,而南半球在西风带作用下形成的洋流为寒流。

试分析其原因。

答:南极大陆是一个冰雪覆盖的大陆,影响其周围海区的水温;漂浮的冰山融化吸收大量热量;南极大陆强劲的极地东风加剧海水的降温。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课后检测:第三章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课后检测:第三章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海水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波浪、海啸、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三种主要形式B.海啸是风浪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能量C.潮汐是海水在日月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海水涨落现象D.早晨的海水上涨称为潮,晚上的海水回落称为汐解析:选C。

海水运动有多种形式,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三种。

波浪包括风浪、海啸。

潮汐是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

2.下列海水运动同能量来源组合正确的一组是()A.波浪—密度差异B.海啸—月球和太阳的引力C.风浪—太阳辐射D.洋流—海底地震和火山活动解析:选C。

波浪是一种在风力作用下海面波状起伏的海水运动形式;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洋流的形成与风力、温度和盐度等因素有关。

3.下列关于波浪的说法,正确的是()A.风力是形成波浪的唯一动力B.涌浪是风浪传到无风海区或风停息后的余波C.风浪或涌浪传至浅水区时,其能量比深水时更大D.波浪的能量十分密集,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能源答案:B4.有关潮汐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潮汐是一种海水涨落现象,其主要动力是太阳与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B.当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时,全球各海域同时出现大潮C.一天中有两次潮涨潮落现象,一月中有两次大潮与两次小潮现象D.当太阳、月球、地球三者连线垂直时,该地出现小潮解析:选B。

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每天涨落两次,当日地月成一条直线时的朔望时涨大潮,当日地月成直角关系的上弦、下弦时涨小潮,每月大潮、小潮各有两次。

涨潮的时候对着月球和背对月球的海域涨潮,不是全球同时涨潮。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5~6题。

材料一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2015年3月8日发布风暴潮黄色预警。

风暴潮是发生在沿岸的一种海洋灾害,由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高,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涨潮时的水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称为风暴潮。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25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25

【教学分析】课标解读本节课标要求:“运用地图..........”。

....,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本节内容的学习应落实到地图上,应充分利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引导学生构建全球洋流模式图。

在洋流模式图基础上,观察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不要求学生记住各洋流的名称,但需要了解不同纬度大洋两岸洋流的性质,为后面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世界海洋表层的分布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部分。

内容设置上简化了洋流的形成原因和海水流动形式的内容,但强化了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材先给学生洋流的概念以及洋流分类,说明洋流的主要成因——盛行风。

接着给出图3.5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让学生读图思考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最后,结合图3.6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归纳、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

这种归纳的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较为困难,摸不着头脑,所以我在此做了修改,通过演绎的方法,先根据盛行风推出洋流模式图,然后模式图与实际洋流分布图做对比后,得出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学情分析初中地理没有涉及洋流的知识,洋流知识离学生生活遥远,但是,学生通过对课外知识的阅读,了解有洋流这一地理现象的存在。

学生已经学习了全球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并具有风吹水流动的生活常识,由此,本节内容主要利用大气运动规律推理、归纳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根据全球风带的分布,能分析说明洋流的形成及分布规律,理解其形成因素;2.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以及在图上观察、比较、归纳、分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根据全球风带的分布,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模式图;2.根据导学案中给出的学法指导,分析、归纳出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意识。

2.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的重、难点】重点: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22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22

3.2大规模海水运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一)课程标准分析课程标准中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分析这条标准,其中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

1.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其中最主要的是教材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

2.通过阅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其中,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以地轴为中心)。

3.在阅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的基础上,可以把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模式化,以加强对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把握,并为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打下扎实的基础。

4.能运用表层洋流分布图,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气候、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海洋航行、海洋污染)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1.教材第一部分的顺序是:先给学生解释洋流的概念并介绍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接着说明洋流的主要成因与盛行风有关。

之后,结合风带与洋流模式图总结和归纳了洋流的分布规律。

最后,给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冬季分布图》,让学生读图思考的问题主要涉及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三)学生基础分析1.初中地理中对这部分的知识没有涉及,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没有世界表层洋流的系统。

但是学生通过对课外知识的阅读了解有洋流这一地理现象的存在。

针对这一事实,应该在设计时让学生反复充分阅读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以熟悉洋流的名称,并最终反复运用图3.5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学生学习本课时内容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在通过地图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对洋流的主要成因的分析找不到突破口【教学目标分析】(一)三维目标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征,按照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来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运用地图,从分布位置、运动方向、寒暖流的位置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②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③掌握洋流的主要成因;2.过程与方法目标。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44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44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运用地图比较分析归纳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解释其成因。

2、能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在认识洋流的形成原因是由各种因素影响下的过程中,学会通过综合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会绘制洋流分布图,归纳总结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意识。

2、激发学科兴趣,培养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与态度。

教学重点:1、世界洋流的成因和分布规律。

2、通过考虑大陆的轮廓情况进一步分析描绘全球洋流分布,熟记主要洋流名称。

教学难点:洋流模式图的推理以及实际洋流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用故事] 1现展示几副泰坦尼克的图片,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都知道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吧!它沉没的原因是由于在北纬40度撞上了冰山,导致船体进水而沉没。

我们都知道在北纬40度的海域是不可能发育这样大的冰山的,那么这座冰山来自哪里呢?又是怎样的力使它到达这里而造成了这样一个悲剧的呢?”那么这就与我们今天的新课有关,请同学们翻到书57页,现在就学习我们今天的新课,第三章的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新课学习】[讲解] 请同学们先快速阅读57页的文字,思考洋流定义、分类以及成因。

洋流就是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在这之中同学们可以看看对于这个流动有哪几个修饰词,那就是“常年”、“稳定”、“沿着一定的方向”、“大规模”。

这说明洋流并不是在某个特殊的时候才发生的海水的流动,就比如说我们刚才提到的火山地震等,而且洋流的运动方向以及它的流量等都是相对稳定的。

这样的海水运动才能称为洋流。

我们知道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在这样大的面积之下洋流的自然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这些洋流的性质和成因是否是一致的呢?自然是不同的,那接下来我们就先来看看按性质洋流可以分为那几类:按性质可将洋流分为两种——寒流和暖流。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6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6

第三章海洋水体第二节海水的运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说明波浪、潮汐的主要成因、类型及其作用。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注重地理素养的养成。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法、比较法、探究法【学习过程】一、波浪1.主要要素(读图3.9波浪要素示意)2.常见形式及成因常见形式成因风浪风吹拂海面引起海水的波动涌浪风浪传到无风海区或风停息以后的余波近岸浪或拍岸浪风浪或涌浪传至浅水区时,受海底摩擦作用,能量衰减,出现破碎和卷倒海啸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等引起海水的波动3.产生的影响(1)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2)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能资源。

(3)波浪造成的颠簸影响海上作战、船只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

4.以好望角为例印证前面的知识点二、潮汐通过图3.11引入,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1.概念: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两次,白天称为潮,夜晚称为汐,合称潮汐。

2.成因:海洋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引潮力引起的。

海水主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是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二是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

这两个力的合力就是月球引潮力。

思考:为什么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大于太阳(学科融合)3.类型(结合课本图3.13大潮与小潮示意讨论分析)(1)根据涨落程度的不同可将潮汐分为小潮、大潮。

(2)河口潮汐按潮差大小分为三类:强潮河口、中等强度潮汐河口、弱潮河口。

在过程中注意巩固学生对月相和潮汐内在关系的理解另以钱塘江涌潮为例说明河口地区潮汐大小受天体引力、河口现状、风向及风力大小等因素的影响。

4.影响:潮汐的涨落守时守信,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在海边的生活和生产。

【随堂练习】阅读下列描述海浪的文字,完成1~2题。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②海面上飘着一叶孤舟,在随海浪的波动而起伏。

这时我想起不知是哪位诗人的诗句“碧海俯仰两青天,万顷玻璃一叶船”。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39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_39

第二节海水的运动教学设计课标解读:学生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学情分析:学生掌握了地转偏向力对沿地表水平运动的影响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即大洋环流,是本单元的重点知识,也是自然地理部分的经典内容。

洋流的分布规律、大洋环流的过程是整个高中地理课程中理论性较强的基本规律、基本过程之一。

本节为世界洋流的分布。

主要阐述了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的形成与环流方向,并通过“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说明实际洋流的分布更为复杂。

学习目标:(1)学生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2)学生通过大洋环流模式简图的绘制,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盛行风、洋流、气候之间的关系,感受自然环境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彼此影响的辩证关系。

(3)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

进一步认识地理是对终生发展有用的,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性并做到趋利避害。

教学重点: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启发式、对比法教学过程:表格式(包括课标要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展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讲述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学习过程引导: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风,回忆我们学过的风带,思考在盛行风的作用下海水如何运动。

绘制全球风带图,分析在盛行风的作用下海水的运动状况增强学生探究意识展示:学生分析的结果共同分析不足的地方,并进行纠正和补充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展示:全球洋流分布模式图引导:将分析的结果和洋流分布模式图进行比较观察洋流分布模式图与自己绘制的图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并分析原因引导:归纳洋流模式图的分布规律讨论归纳增强合作意识和培养归纳表述能力展示: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与洋流模式图观察世界表层洋流图,以太平洋的洋流为例与全球洋流模式图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并分析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地理选修2第三章海洋水体第二节海水的运动人教版习题精选二十九➢第1题【单选题】海底岩石年龄最古老的地方是( )A、海沟B、岛弧C、海岭(洋中脊)D、海盆【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当一艘客轮从西非经大西洋,过直布罗陀海峡,经红海,向东横渡北印度洋,一路上均为昼短夜长,客轮通航情况应为( )A、先顺航,后逆航B、先逆航,后顺航C、先逆航,后顺航,再逆航D、先顺航,后逆航,再顺航【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图为马拉若岛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马拉若岛属于( )A、冲积岛B、火山岛C、大陆岛D、珊瑚岛影响马拉若岛周围一定范围内全是淡水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量B、蒸发量C、地表径流D、地下径流生活在马拉若岛上的居民总结出来下列经验,不可信的是( )A、全年高温多雨B、每天太阳落下方位不变C、每天太阳升起时间稳定D、全年正午人影短于身高【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分界线是( )A、马六甲海峡与澳大利亚东北角的连线B、塔斯马尼亚岛所在的经线C、北段大致从马六甲海峡北端向南向东,南段大致从塔斯马尼亚岛南角向南D、无明确界线【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图中M是陆地,其余为海底地形。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A、N处B、O处C、P处D、Q处【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关于海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海洋被誉称为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B、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C、目前海洋还局限于为人类提供生存的自然环境、渔盐之利、航运交通、国家安全等方面,海洋农牧化,海洋油气开发、深海采矿、海水综合利用等新产业的开发未形成规模D、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近年来,我国对渤海和黄海的开发力度逐渐加大。

据此回答问题。

下列处于同一海域的港口有( )A、天津、连云港B、秦皇岛、烟台C、大连、烟台D、大连、秦皇岛【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读“江苏省海岸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江苏省海岸类型主要是( )A、基岩海岸B、砂质海岸C、淤泥质海岸D、生物海岸关于连云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春季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②实施海水淡化工程是解决当前用水紧张的主要途径③海洋空间利用的主要方式是港口建设和海洋运输④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潮汐能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有关海岸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间的过渡地带B、海岸带包括滨海平原到大陆架的地带C、海水运动是塑造海岸地形的重要因素D、海岸带生态系统比较稳定,人类活动一般对其不构成威胁【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读“海底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海底地形分别是( )A、大陆架、大陆坡、深海沟、海盆B、海盆、大陆架、大陆坡、深海沟C、深海沟、大陆坡、大陆架、海盆D、大陆坡、深海沟、大陆架、海盆【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岩海岸独特的岬湾地形常形成有利于避风浪的天然良港B、砂质海滩多狭窄平坦C、淤泥质海岸只分布在河口地区D、淤泥质海岸岸线曲折【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下图为“世界某沿海城市城区分布图和海岸线变化模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主城区四个地点的地面坡度最大的可能是( )A、e地B、h地C、q地D、f地据乙图可知,该地海岸线变化的主导原因是( )A、海水侵蚀增强B、入海泥沙减少C、全球气候变暖D、修建水库【答案】:无【解析】:➢第13题【单选题】生物海岸具有的生态功能是( )A、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产品B、防御海浪和风暴侵袭C、防治水土流失D、防风因沙、保护农田【答案】:【解析】:➢第14题【单选题】台湾岛附近有众多大大小小的岛屿,钓鱼岛便是其中之一,下列关于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中间有冲绳海沟与琉球群岛隔开B、钓鱼岛是由一系列小岛组成的群岛,是台湾山脉的延伸C、钓鱼岛离台湾岛比距琉球群岛近,位于台湾海域D、早在明初,钓鱼岛就已明确归中国所有了【答案】:【解析】:➢第15题【单选题】苏通大桥是目前已建成的最接近入海口的长江大桥,它创造了“最深桥梁桩基础”、“最高索塔”、“最大跨径”和“最长斜拉索”四项世界纪录。

这样设计有利于( )A、提高南北陆路运量B、确保“黄金水道”的通航能力C、稳定河口水文特征D、抵御台风侵袭【答案】:【解析】:➢第16题【单选题】读“世界著名海峡示意图”(如下图),判断其中既位于两大洲之间且是重要石油运输路线,又处在板块张裂地带的海峡是( )A、A海峡B、B海峡C、C海峡D、D海峡【答案】:【解析】:➢第17题【单选题】读2014年江苏沿岸主要养殖池塘和紫菜养殖区位置分布图。

回答下列小题。

江苏海岸类型主要是( )A、基岩海岸B、砂质海岸C、淤泥质海岸D、生物海岸关于江苏主要海岸类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分布较多的向海突出的海岬和深入陆地的海湾,岬湾相间,岸线曲折B、堆积物颗粒通常较粗,多形成沙坝、沙丘等地貌C、海岸带宽度大,坡度小,土质肥沃D、多海蚀地貌,植被茂盛,具有很强的抵御风浪的能力目前,“阳光海滩”旅游风靡全球,是人们进行日光浴、游泳的理想场所,这种海岸属于( )A、基岩海岸B、砂质海岸C、淤泥质海岸D、生物海岸形成淤泥质海岸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侵蚀作用B、搬运作用C、沉积作用D、变质作用【答案】:【解析】:➢第18题【单选题】同一时期在海洋上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

在地质时期内,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

读某海域不同地质时期(I→V)形成的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地质时期(I→V),该地海岸线的变化是( )A、I→III 海退,III→V 海进B、I→III 海进,III→V 海退C、I→IV 海退,IV→V 海进D、I→IV 海进,IV→V 海退能体现石灰岩形成的旅游景观是( )A、华山悬崖峭壁B、云南路南石林C、黄山石猴观海D、长白山天池【答案】:【解析】:➢第19题【单选题】读“大陆边缘向洋盆过渡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①图所处海洋有可能是( )A、亚洲东部B、欧洲东部C、南美洲西部D、欧洲西部对于海底地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陆架坡度较缓,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B、大陆坡坡度非常陡,通常大于45°角C、岛弧是指大陆和洋盆之间呈圆弧形分布的群岛,又称岛链D、洋盆又称深海平原.【答案】:无【解析】:➢第20题【单选题】读图“ 太平洋部分海域等深线示意图”(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为海沟,岩石年龄最老B、B为海岭,岩石年龄最新C、C属于太平洋板块D、D属于美洲板块【答案】:【解析】:➢第21题【单选题】目前,“阳光海滩”风靡全球,是人们进行日光浴、游泳的理想场所,这种海岸属于( )A、基岩海岸B、砂质海岸C、淤泥质海岸D、生物海岸【答案】:【解析】:➢第22题【单选题】读“大陆边缘向洋盆过渡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①图所处海洋有可能是( )A、亚洲东部B、欧洲东部C、南美洲西部D、欧洲西部对于海底地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陆架坡度较缓,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B、大陆坡坡度非常陡,通常大于45°角C、岛弧是指大陆和洋盆之间呈圆弧形分布的群岛,又称岛链D、洋盆又称深海平原【答案】:【解析】:➢第23题【单选题】读下列四幅图,回答。

四幅图中不属于“海”的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解析】:➢第24题【综合题】读世界两海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与乙海区相比,甲海区海水盐度更______。

其原因______。

甲海区著名的矿产资源是______。

与甲海区相比,乙海区生物资源更加丰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分析乙海区海洋能特别丰富的原因______。

【答案】:【解析】:➢第25题【综合题】[海洋地理]圣劳伦斯湾面积约23.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27米,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中心地区表层海水盐度27‰~32‰,深层可达33.5‰,冬季完全冰封。

每年5月至9月,这里是世界最佳的赏鲸地之一。

图22为“圣劳伦斯湾位置略图”。

回答下列问题。

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低的原因有______。

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流呈______时针方向运动,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

每年5月底海冰开始解冻,浮冰主要积聚于海湾的______,这时鲸也开始向海湾聚集的原因有______。

目前,世界上许多种鲸数量减少,有的甚至濒临灭绝,分析其原因。

______。

【答案】:【解析】:➢第26题【综合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2005年11月4日电:“大洋一号”科考队员利用仪器勘测数据绘制出北大西洋一段洋中脊的海底地形图。

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为大西洋海底地形“画像”。

这幅地图覆盖了北纬14.85度、西经44.9度一带2 700多平方千米的区域。

地图涵盖的区域还包括著名的罗卡切夫海底热液场区。

这片海底由地热驱动形成的海水喷涌,不仅在深海形成了烟囱状的奇特景观,而且在“烟囱”附近沉积了大量热液硫化物,其中富含的金属物质具有可观的开发价值。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材料二大西洋轮廓图分析岛屿A的形成原因。

""字母B处的海岸线特征是______,最有可能是______海岸(填海岸类型)。

""图示海域处于海洋发育的______期,其面积将______,请用海底扩张说解释之。

______ ""【答案】:【解析】:➢第27题【综合题】读“海洋空间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全球144个沿海国家对A处拥有______权;对B处享有______、______、______、保护、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C处为______,是______财产。

""我国______海域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______。

""【答案】:【解析】:➢第28题【综合题】中国在夏威夷东南方海底区域(东北太平洋C-C海区)拥有一块多金属锰结核资源采矿区。

下图为夏威夷群岛部分岛屿岩石年龄及东北太平洋海区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按照成因分类,夏威夷群岛是______岛。

夏威夷群岛位于______板块,该群岛所在地区板块运动方向是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