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新发展

合集下载

抗精神病新药!美国FDA批准Lybalvi(奥氮平samidorphan):治疗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新药!美国FDA批准Lybalvi(奥氮平samidorphan):治疗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新药!美国FDA批准Lybalvi(奥氮平samidorphan):治疗精神分裂症。

2021年06⽉02⽇讯 /⽣物⾕BIOON/ --Alkermes是⼀家全⾯整合的爱尔兰⽣物制药公司,致⼒于开发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和肿瘤的创新药物。

近⽇,该公司宣布,美国⾷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Lybalvi(olanzapine/samidorphan),这是⼀款新型、每⽇⼀次的⾮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于治疗:(1)精神分裂症成⼈患者;(2)双相I型障碍成⼈患者。

在双相I型障碍成⼈患者中,Lybalvi可作为维持单药治疗,也可作为单药疗法或作为锂盐或丙戊酸盐的辅助疗法⽤于躁狂或混合发作的急性治疗。

Alkermes已计划于2021年第四季度将Lybalvi推向市场。

Lybalvi是由⼀种已上市的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olanzapine)和⼀种新颖的新分⼦实体samidorphan(新型选择性µ-阿⽚受体拮抗剂)制成的⼀种双层⽚剂。

体重增加和临床相关的代谢问题是⾮典型抗精神分裂药物常见的副作⽤。

奥氮平是⼀种⾮常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但临床使⽤受限于其⾼发的体重增加。

Lybalvi的设计⼒图在提供奥氮平的强⼒抗精神病疗效的同时,降低对体重和新陈代谢的副作⽤,从⽽提⾼治疗的安全性。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I型障碍是复杂的慢性疾病,仍然需要安全有效的新药。

Lybalvi是⼀种新型、每⽇⼀次、⼝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旨在提供奥氮平(olanzapine)的疗效,同时减轻奥氮平引起的体重增加。

Lybalvi有4种固定剂量组合,由10mg剂量的samidorphan与不同剂量的奥氮平(5mg、10mg、15mg、20mg)配制⽽成。

samidorphan分⼦结构式(图⽚来源:)Alkermes董事长兼⾸席执⾏官Richard Pops表⽰:“Lybalvi代表了精神分裂症或双相I型障碍患者及其临床医⽣和护理⼈员的⼀个重要的新治疗选择,反映了Alkermes致⼒于开发⽀持以患者为中⼼的护理的新疗法。

抗精神病药物发展历史(纵向和横向比较)

抗精神病药物发展历史(纵向和横向比较)
2、改善中脑皮质系统功能 通过抑制5,减轻对该系统的抑制
3、前额叶活性相对低下 血流量、耗氧量、葡萄糖消耗量
P, . 1997; 17:44-55 , . 1999; 36:223
阴性症状:典型与非典型药物
治疗阴性症状的一线药物 1、利培酮 2、舒必利 3、奥兰扎平
认知功能:评定指标
1、工作记忆 2、持续注意 3、执行功能 4、视觉加工 5、空间操作记忆 6、口语流利度
2、可能的原因 对中枢5传递活动直接影响甚微 抑制中脑皮质系统活动 其他
阴性症状:非典型药物的效果
1、非典型药物能改善阴性症状,但问 题是它们是否只能改善继发性阴性 症状
2、有资料显示,氯氮平、利培酮、奥 兰扎平能改善原发性阴性症状
等,2000
阴性症状:非典型药物利培酮
1、改善额叶5功能 增加突触间隙5浓度
精神分裂症处方量第一位
呼吁
重新评价氯氮平的地位! 适当限定临床适应范围!
抗精神病药:神经受体阻滞作用
D1 D2 D4 52A 52C α1
H1
舒必利 - 3 - - - - - -
奋乃静 - 3 ? 2
? 2--
氯丙嗪 - 3 ? 2
?32 1
氟哌啶醇 - 3 ? 1
- 1--
甲硫达嗪 2 3 ? 2
12-24个月时维持改善状态
等,1994,1999
认知功能:新型非典型药物
1、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优于典型药物 2、利培酮、奥兰扎平、奎的平都能改
善认知功能的不同方面 3、奥兰扎平、奎的平对认知功能的影
氯氮平:天使
1、对难治性病例的卓越疗效 2、无及的潜在危险 3、改善关键的认知领域 4、不导致高催乳素血症

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

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

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高巍﹡ 董玉秀(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 郑州 450008)A New Generation of Atypical Antipsychotics-OlanzapineGAO Wei对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始于1954年在美国上市的氯丙嗪的发现[1],此后很快出现了许多新的抗精神病药物,但它们的治疗效果并没有明显的进步。

近几年有许多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相继上市或进入临床后期试验,其中较典型的就是奥氮平。

N H NSN N奥氮平(Olanzapine)是一种全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属于噻嗯苯并二嗪类衍生物,化学名为2-甲基-4-(4-甲基-l-哌嗪基)-10H -噻吩并[2,3-b][1,5]苯并二氮杂[2]。

其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和5-羟色胺受体,能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无拮抗α2肾上腺素受体的作用,且不会因催乳素水平升高而导致内分泌方面的不良反应。

其比氟哌啶醇等抗精神病药物有更好的疗效和更少的锥体外不良反应,由于其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抗精神病药且副作用小,已经有很多科研人员研究了它的合成方法,且已被广泛用于多种精神疾病的临床治疗。

奥氮平的合成方法有如下两种:(1)氰路线,即以丙二腈、丙醛、硫为原料缩合制得2-氨基-3-氰基-5-甲基噻吩,再与邻硝基卤苯缩合制得盐酸盐,与哌嗪缩合后,再N-甲基化得到奥氮平[3]。

(2)酯路线,即以乙酸乙酯、丙醛和硫为原料,经关环、缩合得到2-(2-硝基苯胺基)-3-氰基-5-甲基噻吩,再与N-甲基哌嗪反应并关环得到奥氮平。

后来,人们多以氰路线为基础进行了工艺优化[4]。

奥氮平的作用机制:只作用于中脑边缘系统而很少作用于基底节,其结果是具有很强的抗精神病作用而很少产生EPS ;主要作用于5-HT 受体,因而对阴性症状有明显的疗效。

中枢DA 与5-HT 相互作用的改变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重要生物学因素,因此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作用机制可能还涉及到DA 与5-HT 受体之间的相互调节作用[5]。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新发展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新发展

坚持治疗、防止复发,避免住院,病情得 到长期改善,延缓功能恶化,非典型抗精 神病药极有好处。
各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性质不一样,不同 药物之间存在明显药理学和临床差异。
P2-P5 无
利培酮 1 1.5 90 有
奥氮平 4.0 5 93 无
肝代谢酶 半衰期(h)
CYP1A2 CYP2d6
各有不 同
CYP1A2 CYP3A4
10-100
CYP2D6 6-24
CYP1A2 C6P2D6
20-70
奎硫平 80 1.5 83 无
CYP3A4 4-10
半衰期长的使用次数少,达峰时间与副作 用产生速度和持续时间有关。
总之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明显比传统药 物更有效改善阴性症状。
认知 认知功能与阳性或阴性症状无关。认知缺
陷易导致社会功能受损,神经生物学其他 尚不清楚。
典型抗精神病药对注意力和注意力分散有 些疗效,一项研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更有 效治疗认知功能障碍。
不同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认知功能障 碍治疗有轻微差异。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广义和狭义解释。
氯氮平1989年批准使用。于1994年利培 酮开始使用标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使用向 前进了一步。
自那以后,奥氮平和奎硫平(思瑞康)也 投入使用,还完成舍吲哚(serlect)和齐 哌西酮(zeldox)临床试验。
二、药理学和药物动学
受体特征是用药物与各种神经递质受体的 亲和力来表示。
0 ++++++-到+ ++ ++-到+? +++
0 + +++++-到+ ++ ++-到+? +++

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新进展与挑战

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新进展与挑战

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新进展与挑战精神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和行为的疾病,给患者和其家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困扰。

长期以来,药物治疗一直是管理和控制精神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学领域的不断进步,药物治疗在最近几十年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新进展。

然而,这背后也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探讨精神疾病药物治疗的新进展及其面临的挑战。

一、药物治疗的新进展1. 精准化治疗:随着疗效预测和个体化治疗的发展,将药物治疗精确地应用于患者个体特点成为可能。

通过基因检测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医生可以更好地预测患者对某种药物的反应,从而实现个体化治疗。

2. 新型药物的出现:近年来,一些新型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等问世。

这些药物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副作用更小的特点,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3. 辅助治疗的应用:药物治疗往往与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相结合,形成综合性的治疗方案。

药物可以缓解患者症状,而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二、药物治疗面临的挑战1. 药物的副作用:药物治疗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系列副作用,如恶心、失眠等。

这些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痛苦和困扰,有时甚至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2. 药物滥用问题:某些精神疾病药物有潜在的滥用风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

这些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精神状态产生快速而明显的改变,因此容易造成滥用和成瘾。

3. 药物疗效的个体差异:即使通过精确化治疗预测,仍存在某些患者对特定药物疗效不佳的情况。

这些个体差异可能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药物代谢能力等多种因素。

三、应对挑战的策略1. 优化治疗方案:充分了解患者的个体差异,包括其基因检测结果和生活环境,以选用最适合的药物治疗方案。

2. 加强监测和评估: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治疗效果,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进行及时评估和处理。

3. 多学科协作:精神疾病的治疗需要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康复治疗师等多个专业的协同合作,以提供综合性的治疗。

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研究进展

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研究进展

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研究进展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医学界通过不断研究探索,取得了一些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方面的进展。

本文将对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和总结。

一、传统抗抑郁药物1. 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是最早应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之一。

这类药物通过增加大脑内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浓度来改善患者情绪状态。

但是,这类药物存在副作用较多的问题,例如口干、便秘、心动过速等。

2.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MAOIs能够阻止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提高大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水平。

然而,MAOIs在使用时需要遵守严格的饮食限制,并且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头痛等。

3.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SSRIs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类别。

它们通过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从而增加大脑中5-羟色胺的浓度。

相较于其他抗抑郁药物,SSRIs不仅疗效较好,并且副作用较少。

二、新型抗抑郁药物1. 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SNRIs是一种针对两种重要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同时起效的药物。

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SNRIs能够更好地提升患者情绪和活力水平,并减轻焦虑和睡眠障碍等相关症状。

2. 加杂给药方案一些学者尝试使用多种药物联合给药来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联合使用SSRIs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olanzapine可以加快症状缓解速度,改善患者的情绪和认知功能。

3. 电击治疗(ECT)电击治疗是一种通过传递电流刺激大脑来改善抑郁症状的方法。

虽然ECT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其副作用较大,如记忆损伤等,所以目前主要用于对抗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的严重抑郁症患者。

三、新颖的抑郁症药物1. 真菌及酵母制剂近年来,一些真菌及酵母制剂被发现具有改善抑郁症的功效。

这类制剂可以通过与肠道微生物互动,调节肠道菌群,从而对抑郁产生正面影响。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抗精神病药物是目前治疗精神病患者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然而,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在长期治疗中可能出现副作用,如锥体外系症状和代谢紊乱等。

因此,研究和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已经成为了现代医学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定义与特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指那些不属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范畴的药物,其在治疗精神病方面表现出比传统药物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相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有以下几个特点:1. 减少锥体外系症状锥体外系症状是指因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而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肢体僵硬、震颤、肌肉抽搐等。

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时容易产生锥体外系症状,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时,则产生较少的锥体外系症状。

2. 改善认知功能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时,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如工作记忆、学习能力等。

3. 减少代谢紊乱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增加患者的体重,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则对体重的影响较小,因此减少了体重增加和其他代谢紊乱的风险。

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常见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包括:1. 利培酮利培酮是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改善精神病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同时对患者的认知和情感认知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目前,利培酮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2. 奥氮平奥氮平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中最常用的一种,它可有效地改善精神病患者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同时减少锥体外系症状的出现。

但是,奥氮平使用后可能增加患者体重,导致代谢紊乱。

3. 氟哌啶醇氟哌啶醇是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它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情感和社交能力。

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研究进展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在临床上,要比较新型药物与传统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抗精神分裂症药:典型与不典型的三代抗精神病药

抗精神分裂症药:典型与不典型的三代抗精神病药

抗精神分裂症药:典型与不典型的三代抗精神病药(转载)1.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即典型抗精神病药,分为高效价和低效价药物,高效价药物阻断多巴胺D2受体功能强,故低剂量(<100 mg/d)就能抗精神病阳性症状,锥体外系反应和高催乳素血症较重,“三抗”(抗α1受体、抗胆碱受体和抗组胺H1受体)效应较弱,故“三抗”相关不良反应较轻;用量低,故非神经递质效应较弱。

相反,低效价药物阻断D2受体功能弱,故高剂量(≥100 mg/d)才能抗精神病阳性症状,锥体外系反应和高催乳素血症较轻;“三抗”效应较强,故“三抗”相关不良反应较重;用量高,故非神经递质效应较强。

2.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包括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和帕利哌酮。

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的作用基础上,再加上强效抗5-HT2A受体效应,能改善阴性症状、认知障碍和抑郁症状,减轻锥体外系反应和高催乳素血症。

当高效价与低效价的概念引入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时,高效价药物不仅强效阻断D2受体和5-HT2A受体,而且“三抗”效应也未必弱,如利培酮高度抗α1受体,中度抗H1受体;奥氮平中度抗α1受体,高度抗胆碱和抗组胺H1受体。

第二代比第一代低效价药物只多了抗5-HT2A受体效应,余无特殊,如喹硫平。

3.第三代抗精神病药: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作用基础上,第三代抗精神病药(如阿立哌唑)还是多巴胺系统稳定剂,所谓多巴胺系统稳定剂,是对多巴胺D2受体既部分激动,又部分阻断,当多巴胺水平升高时,它发挥部分阻断剂效应,在边缘系统可抗精神病阳性症状;当D2受体被强效阻断时,它发挥部分激动剂效应,在纹状体减轻锥体外系反应,在结节-漏斗部降低催乳素水平。

阿立哌唑部分激动D2受体的强度是多巴胺的6%,部分阻断D2受体的强度是多巴胺完全阻断剂的94%(100%~6%),故阿立哌唑虽说是D2受体部分激动剂兼D2受体部分阻断剂,但实际上还是以阻断为主,故能抗精神病。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鲁拉西酮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鲁拉西酮

·学术天地·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鲁拉西酮陈俊,方贻儒 摘要: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是两大常见的重性精神障碍,约占我国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一半以上,给社会以及患者和家属带来严重的负担。

尽管目前有多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用于治疗这两类精神障碍,但可多维度改善患者症状、且安全性好的药物仍然是目前临床实践中未被满足的需求。

鲁拉西酮是一种新近进入中国的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国外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I型障碍抑郁发作,但在我国的临床使用才刚刚起步。

因此,本文就该药的药理学特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为临床规范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 双相障碍; 鲁拉西酮中图分类号: R7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3220(2022)01 0081 04Anovelatypicalantipsychotic:Lurasidone CHENJun,FANGYi ru.ClinicalResearchCenter,ShanghaiMentalHealthCenter,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Shanghai200030,ChinaAbstract:Schizophreniaandbipolardisorderaretwocommonseverementaldisorders,accountingformorethanhalfoftheinpatientsinpsychiatricdepartmentsinChina,andbringasevereburdentopatients,theirfamiliesandsociety.Althoughthereareavarietyofatypicalantipsychoticsthatcanbeusedtotreatthetwomentaldisorders,medicationsthatcanimprovepatients'symptomsinmultipledimensionsandhavegoodsafetyarestillunmetneedsincurrentclinicalpractice.LurasidoneisanewtypeofatypicalantipsychoticthathasrecentlyenteredChina.ItcanbeusedtotreatschizophreniaandbipolarIdisorderdepressiveepisodesoverseas,butitsclinicaluseinChinahasjuststarted.Therefore,thispaperwillreviewthepharmacologicalcharacteristics,clinicalefficacyandsafetyoflurasidone,andprovidereferencesforstandardizedclinicaluse.Keywords: atypicalantipsychotic; schizophrenia; bipolardisorder; lurasidone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是两大常见的重性精神障碍[1],约占我国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一半以上。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摘要典型抗精神病药能减少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却伴发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比已有的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有望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开创新的局面。

本文从药物应用方面综述了自2000年上市的一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期待越来越多的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能应用于临床,更好地服务患者。

ABSTRACT Typical antipsychotics result in extrapyramidal side-effects though they can alleviate positive symptoms.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with good potency and less side-effect will start a new era in the field of antipsychotic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agents approved since 2000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We expect that more and more new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can be applied to the clinic to serve the patient better.KEY WORDS atypical antipsychotics;paliperidone;aripiprazole;lurasidone近年来精神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患者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自1952年氯丙嗪问世至今,抗精神病药物已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其开发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展,大量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进入各期临床试验,一些新药在部分国家获准上市,这些新药的临床使用,给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研发进展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研发进展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研发进展1 抗精神病药物发展现状抗精神病药物是目前精神疾患尤其是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性躁狂症治疗的常规方法,2007年全球总销售额达160亿余美元(表1)。

不过,一项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发起的代号为CATIE的大型试验发现,近74%的患者因耐受性或疗效问题而在治疗18个月内中止了用药,由此提示临床需有新的抗精神病药物。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也常称为传统或“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后者以能抑制多巴胺D2受体的氟哌啶醇(haloperidol)为代表。

该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幻觉等阳性症状有适度疗效,但可能引起锥体外系运动障碍。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亦即现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包括Eli Lilly公司的奥氮平(olanzapine/Zyprexa)、Johnson & Johnson公司的利培酮(risperidone/Risperdal)和AstraZeneca公司的富马酸喹硫平(quetiapine fumarate/Seroquel)等。

这些药物都能抑制多巴胺D2受体及其它受体,特别是5-羟色胺2A受体(表1),临床上均较少引致运动障碍,但存在体重增加、催乳素和血糖水平升高以及镇静等副反应。

奥氮平被广泛认为是目前市场上最有效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但在过去3年内,它已因副反应丧失了几近50%的市场份额并引发了28 000余项法律诉讼,进而再次指出精神病治疗领域对具副反应轻微新药的客观需求。

另外,目前市场上所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均将在未来5年内面临通用名药的竞争(表1),这亦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相当的市场动力及机会。

2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开发2007年9月,Eli Lilly公司公布了其在研嗜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3(mGluR 2/3)激动剂LY 2140023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4周Ⅱ期临床试验结果。

该研究显示,LY 2140023虽在减少患者阳性症状方面稍逊于奥氮平,但其疗效仍达到了显著改善程度。

治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最新进展

治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最新进展

可避免地产生正副作 用。药物 治疗是推 迟复发 的好
方法。目前认为 ,复发率 的增 高与间歇 或Y / 量使 LI  ̄U 用抗精神病药物有关。
满意 ,8 阻断 剂心 得 安可 能会有 帮 助。维思 通和 奥 氮平可用 以治 疗首发 分裂症 病人。据文 献报 道 ,非
典 型抗精神病药仅 有维思 通和奥 氮平对 治疗首发 分 裂症有效 。维思 通和奥氮 平的有 效性在与 氟 哌啶醇
维普资讯
田 外 医 学 ■ 报 oo 、 0
治疗精神 分裂症药物 的最新进展
。 陈勇明
马 崔
摘要 :本文就 国外非典型抗精神病 药物 治疗精 神分 裂症 的进展做 一 综述。首 次急性 发作 的治 疗;再次 急性发作 的治疗 ;维持 治疗和难治疗性分裂症的治疗。最后 ,还列 出了精神 分裂症治疗的规 范程序。 关键 词 :精神 分裂症 抗 精神病 药物 治疗进 展
神病 ,锥体9 ¥ Y 1U ,  ̄用与 首次发 病相 比较少 时 ,基本
不需 要 抗 帕 金 森 药 治疗 。维 思 通、奥 氮 平 、奎 的 平 、阿 米舒 必利 ( msl i )和 Zp s oe( 未 A i pd o re i ai n 仍 rd 在英国上市)等非典 型抗精神 病药都 显 示对急 性症 状有治疗效果。阳性症 状的 改善毫无疑 问 ,阴性 症 状的改善亦有进步。
维普资讯

述l
F E GN ME I A N OR TON・  ̄u 3 J l 2 0 OR I D C L I F MA I V me2 ・uy 0 2 I
的大量证据表明新 药的锥 体9 ¥ 作 用比传 统药物 小 , 1U 得多 。副作用可 以减少病 人对药 物的依从 性 ,依 从 性对首次发作的 病人是 特别重 要的。如果 病人有 焦 虑或 激 越 ,应 给 予 苯 二 氮 革 类 药 ,如 劳 拉 西 泮 ( 鼢 pm 。通过用药来 区分 激越与 精 神症 状的 治 a)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比较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比较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比较常用抗精神病药物比较抗精神病药物是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一类药物,包括传统的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以及较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本文将对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比较,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它们的优点和缺点。

I.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也称为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是最早出现的抗精神病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来减少精神症状。

以下是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一些代表性药物:1. 氟哌啶醇(Haloperidol)- 优点:疗效确切和快速,适用于治疗急性症状。

- 缺点:副作用较多,如运动障碍、血清催乳素升高等。

2. 氯丙嗪(Chlorpromazine)- 优点:可用于治疗广泛的症状,副作用相对较少。

- 缺点:导致镇静和乏力的副作用比较常见。

II.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也称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相较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有更广泛的作用机制,包括在多巴胺和5-羟色胺受体上的作用。

以下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一些代表性药物:1. 奥氮平(Olanzapine)- 优点:有效缓解幻觉、妄想等症状,副作用较少。

- 缺点: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糖代谢异常。

2. 利培酮(Risperidone)- 优点:对阴性症状的改善效果较好。

- 缺点:可导致泌乳和多动症。

3. 氨氯地平(Aripiprazole)- 优点:与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比,更少地引发体重增加和代谢症状。

- 缺点:可导致焦虑和失眠。

III. 比较与结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精神疾病中都有一定的作用,但两者在治疗效果和副作用上有所不同。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针对精神症状,起效较快,但副作用较多。

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则相对更全面地改善阴性症状,并且副作用相对较少。

在选择抗精神病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来进行综合评估。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急性症状,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能更具优势。

而对于长期维持治疗和改善阴性症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能更为适用。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研究进展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研究进展

着 非 典 型 抗 精 神 病 药 物 临床 应 用 的增 多 , 们 对 其 适 应 症 的 人 认 识 也 逐 渐 增 加 , 中在 双 相 障 碍 中 的 应 用 就 是 继 精 神 分 裂 其 症 之 后 的 另 外 一 个 主 要 适 应 症 。~ 些 临 床 研 究 资 料 表 明 , 躁
狂 症 患 者对 利 培 酮 ( 6mgd 联合 情 感 稳 定 剂 治 疗 具 有 良好 < /) 的耐 受 性 和 治 疗 反 应 l 。陆 峥 等 对 9 4 4人 进 行 研 究 , 究 的 研
典型组和非典型组分别给予碳酸锂合并典型( 括氯丙嗪 、 包 氟
1 后 较 治 疗 前 有 显 著 改 善 , 硫 平 组 在 治 疗 2周 后 有 显 著 周 奎 改 善 , 利培 酮 组 则 在 治 疗 4周 后 有 显 著 改善 ; 氮 平 组 和 奎 而 奥
相 当, 性 期 治 疗其 有 效 率 为 8 . , 急 23 与合 并 典 型 抗 精 神 病 药 的 有 效 率 ( 3 7 ) 近 , 8 . 相 i年 的 有 效 率 为 9 . , 外在 治疗 少儿 双 相 情 感 障碍 等 方 面均 有 较 好 疗 效 , 者 的 躁 狂 、 郁 症 症 状 和 攻 击 行 为 明显 61 另 患 抑
轻 , 硫 平 组 的不 良反 应 相 对 最 小 , 奎 硫 平 对 5 HT 奎 与 一 受 体 的结 合 率 大 于 D 受 体 , 突 触 后 膜 D 受 体 亲 和 力 低 且 快 速 2 对 解 离 , 没 有 对 M 胆 碱 能 受 体 具 有 亲 和力 等 药 理 特 点 有 关 。 又 I2 合 并碳 酸锂 治 疗 双 相 障碍 躁 狂 发 作 在 双 相 障 碍 躁 狂 . 发 作 的药 物 治 疗 中 , 型 抗 精 神 病 药 的 使 用 已逐 渐 减 少 。 随 典

中国抗精神病药物行业现状分析

中国抗精神病药物行业现状分析

中国抗精神病药物行业现状分析一、抗精神病药物行业概述1、症状精神分裂症,简称精神分裂,精神分裂是一种机制未明的严重精神疾病,危害大、高复发、需长期服药。

精神分裂症常有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障碍,机制未明,症状表现主要分为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或认知障碍,危害大,且一年内复发率接近80%,需长期服药。

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表现2、抗精神病药物分类根据《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精神分裂症的主要一线前五大用药为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阿立哌唑、帕利哌酮等。

在治疗谵妄的临床研究显示,利培酮治疗组的不良反应为4.8%,阿立哌唑9.5%,氟哌啶醇19%,奥氮平42.9%。

发表在《中国药房》的研究显示,体重增加副作用方面,阿立哌唑显著优于利培酮,两者又优于奥氨平和氯氮平;而体重增加是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常见副作用,逐渐受到临床关注。

2022年中国抗精神病药物均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第一二三代抗精神病药对比二、抗精神病药物行业政策抗精神病药物是属于国家鼓励和发展的行业。

近年来,国务院、政府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振兴及规范生物医药及抗精神病药物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在此背景下,行业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国抗精神病药物快速发展。

中国各省市抗精神病药物相关产业政策相关报告: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抗精神病药物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三、抗精神病药物行业产业链抗神经病药物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精神病药物原料及其他药用辅料供应商;中游为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包括抗神经病药物的研发、生产制造及销售;下游为主要供应场所,将抗神经病药物供应至精神分裂患者及家属。

抗精神病药物行业产业链图谱四、抗精神病药物行业现状1、精神分裂患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精神分裂症影响到全球约2400万人。

2022年,中国精神分裂症患病人数达到约824.9万例,从2017年到2022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5%;预计2025年患病人数将达到860.4万例,到2030年患病人数将达到918.2万例,其复合年增长率为1.3%。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
维普资讯
fx -
20 年 8 08 月
中国 民康医学
Me ia J u n fCh n s e pe S He t d c l o r a o i e e P o l a h l l
Aug. 08 20
第 2 0卷
下半月
第 1 6期
(, 12一苯并异噻唑 一3一基 ) 一哌嗪基 ] 一1 乙基 ]一6一氯 一 13 , 一二氢 一 2一吲哚 一2一酮 一水 合 物 , 从抗 精神 病药 物 是 替螺酮衍化而得 。它是一 种具 有独 特性质 的选 择性 单胺 能
阻断剂 , 5 对 一HT ^ 2的亲和性 远高 于奥氮 平 、 喹硫 平 以及 氯
更 高的疗效 ( 在治疗 阳性症状上与 传统药物疗效 相近 ) 同时 , 具有相对较 低的锥体外系反应和较低 的代谢 水平 的影 响 , 真
正地实 现了让部 分患者 回归社会 , 这是 精神病治疗 上一个里 程碑式 的进 步。 齐拉西 酮 2 0 0 0年在欧洲获准上市 ,0 1年在美 国上市 , 20
( 如氯丙嗪 、 氟哌啶醇)对近 3 %的患者无 效 , 0 同时伴随严重
剂( 酸齐 拉西 酮片)两种 剂型。针剂 用于精 神分裂 症急性 盐 激越症状和不便 口服的患者 , 片剂用于精 神分裂 症 的短 期和 长期治疗 。同其他非典 型抗 精神病药物 比较 , 拉西酮具 有 齐 更高 的安全性 : 齐拉西 酮不 增加 患者 的体重 , 有代 谢异 常 没 的危险 , 不增 加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 , P 发生 率低。 也 ES
3 1 适应证 .
齐拉西酮适用 于治疗急性及 慢性精神 分裂症
以及其 它各种精神疾病 所引起 的明显 阳性症 状 ( 如幻 觉 、 妄 想、 思维紊乱 、 意等 ) 明显 的 阴性 症状 ( 敌 、 如反 应迟钝 、 绪 情 淡漠 、 社交冷淡 、 意志脆 弱、 少语等 ) 改善患者认 知功 能 , 和 同 时, 还能减轻精神分 裂症 伴 随的情感 障碍 ( 如抑 郁 、 负罪感 、

新—代抗精神病药物风险再受关注

新—代抗精神病药物风险再受关注

fm rt )在 内的新一代 非 典型 抗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神病 药 占据 着 该 u aa e 类 临 床用 药9 % 市场 ,而 随着 其 处方 给 儿童 及 老年 0的
人 群 的 比率 日渐 增高 ,这 类药 物 引起 的争议 也 随之而 起 。医生们 习惯 用这 类药 物来 治疗 多种 精神 障碍 性疾 病 ,包括 注 意力缺 陷 多动症 、老年痴 呆症 等 ,这 其 中 许 多都属 于标 签外 用 药 。在 对 一些研 究数 据进 行 分析 之后 ,美 国F A D 曾出台规 定,要求 生产厂家 在所有 的抗 精神 病用 药标 签上 都要 增加 一条 关于 这类 药物 可 能会 增加老年 用药患者心 衰风险 的安全警示信 息 。
析 。这 些 人 中 ,有 1 3 研 究期 间 /在 ( 9 9 0 5 )开始 服用一种 抗 1 9  ̄2 0 年 精 神病药物 ,或传统 药物 ,或新 一
床 上 常用 的新 一 代 非 典型 抗 精 神
病 治疗 药 能 够 增加 患者 发 生 突 发 性 心梗 死 亡 的风 险 。这 也 是 近 年 来最 新 一 项 关 于新 一 代 非 典 型 性 抗精 神 病 用 药 安全 性 并 不 优 于价 格较 便 宜 的 传 统药 物 的又 一 有 力
编译 栾 雪梅 )
观 察

项名为 “ 非 型精神痫用约 与突发心梗死 l风 险’的研究, 一 ’
再次提 医生在 : 其新 代抗精神痫药处方 时, 一 一 定要对忠者 的 心 {僻状况进行慎霭评价 『 l } .
最 新发表在 《 新英 格兰医学 杂 志 》 上 的一 篇研 究 显示 , 目前 临
剂 组 的治疗 效果 。此 后 ,几篇 评论 文章 也得 出类 似结

精神分裂症的新型药物研发

精神分裂症的新型药物研发

精神分裂症的新型药物研发简介: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障碍,患者常伴有幻觉、妄想以及思维和情感紊乱等症状。

目前现有的药物治疗选择效果有限,副作用多且不可忽视。

为了满足患者和医生对于更安全、有效和具有个体化特征的治疗需求,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开发新型药物。

一、精神分裂症的现行药物治疗1.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作用于多巴胺D2受体,如氟哌啶醇和奋乃静。

虽然在一些患者身上取得了部分效果,但其副作用却往往不可忽视,包括肌动性剧况、衰竭和心脏问题等。

2.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作用于多巴胺、5-羟色胺和肾上腺素受体等,并对负性症状具有改善作用。

然而,这些药物常常导致体重增加、内分泌紊乱和心血管问题等副作用。

二、新型药物的概述1. 多巴胺D2受体调节药:一些最新研发的药物如卡米西汀和拉克结合了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NET)抑制剂与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在治疗正性和负性症状方面显示出潜在优势。

2. 多靶点药物:相比于以往针对单一受体靶点的药物,多靶点药物如布雷帕文提供了更全面的治疗效果。

它同时调节多巴胺和5-羟色胺水平,从而针对不同类型的症状提供综合治疗。

3. 个体化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特征,包括随诊时间长、严重程度和危险因素等。

因此,个体化治疗成为了新型药物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基因检测和药物敏感性评估,预先选定适用于特定患者的药物可能提高治疗效果。

三、新型药物的优势1. 改善副作用: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相比,新型药物在改善心脏问题、体重增加以及内分泌紊乱等副作用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2. 提高治疗道路:由于新型药物具有多种靶点调节功能,相对于传统单一机制的药物可提供更为全面有效的治疗效果。

3. 个体化治疗:新型药物的发展能够通过基因检测等方法准确识别患者对于特定药物的敏感性,从而实现个体化治疗,提高整体疗效。

四、目前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1. 药物安全性评估:对于新型精神分裂症药物需进行更加全面和系统的安全性评估,以确保其在应用过程中没有造成其他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invega hafyera的拓展研究结果

invega hafyera的拓展研究结果

invega hafyera的拓展研究结果Invega Hafyera(上万兆雅)是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属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也称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它的主要成分是帕利索丁,通过调节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经递质的水平来改善精神病症状。

随着抗精神病疗法的不断进步,关于Invega Hafyera的拓展研究不断涌现。

本文将总结和概述Invega Hafyera的一些重要拓展研究结果。

首先,Invega Hafyera在精神分裂症的长期维持治疗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201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将患者从普通口服药转变为Invega Hafyera的注射治疗可以显著减少复发的风险。

研究结果显示,在4年的随访期内,使用Invega Hafyera的患者复发的风险降低了41%。

此外,另一项研究发现,Invega Hafyera对于改善负性症状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负性症状包括社交退缩、情感淡漠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一项对12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表明,使用Invega Hafyera的患者在负性症状评估中得分显著改善。

这一结果提示Invega Hafyera在改善负性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此外,Invega Hafyera还被用于治疗其他精神障碍,如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是一种严重的情绪障碍,患者会经历情绪极度波动和周期性的抑郁和mania状态。

在一项针对双相障碍患者的研究中,Invega Hafyera的治疗效果得到了验证。

研究发现,使用Invega Hafyera的患者在抑郁和mania的评估中得分显著改善,且不良反应较少。

这为Invega Hafyera在治疗双相障碍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此外,还有一些拓展研究涉及到Invega Hafyera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药代动力学研究揭示了Invega Hafyera注射以及裂解过程中的药物浓度变化情况,这有助于优化药物给药方案。

药效学研究则探究Invega Hafyera对大脑中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以及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