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下就业指导课TST三维教学模式构建
校企合作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141·科教理论校企合作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马志国(滨州学院航空工程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摘 要】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正越来越受到企业、高校和学生的欢迎,育人模式不断得到深化和完善。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较为缓慢,已显现出与校企合作专业学生需求诸多不匹配之处。
本文以校企合作为背景,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模式从优化教师结构、开发校本教材、增设实践环节、完善反馈机制、丰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以期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改革【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47(2019)01-0141-002如今,高校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压力日趋增大,企业存在“人才荒”、“招聘难”的问题,高校毕业生存在就业竞争大、职位不理想等问题。
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由企业和高校合作育人,发挥双方资源优势,高校为企业定向培养所需人才,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对学生而言,进入校企合作专业学习,意味着毕业后就有就业岗位,因而就业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和企业的欢迎,校企合作模式也不断发展,合作育人效果得到不断优化。
本文章基于以上前提进行问题的研究探讨。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教育部要求高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本门课程,树立正确就业观和择业观,提高自身的求职能力和求职技巧,增加对国家就业政策和形势的了解。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质量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兴起,拓展了原有高校毕业生就业途径,但毕业有工作并不代表不需要学习就业指导课程。
他们需要针对性更强、与未来就业岗位高度匹配的精细化就业指导服务,传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已显然不符合需求。
因此,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威海二中:构建生本为基础的TST合作场域1
威海⼆中:构建⽣本为基础的TST合作场域1构建⽣本为基础的TST合作场域威海市第⼆中学新⼀轮课程改⾰提出了“以学⽣发展为本”的理念,⽽要实现这⼀理念必须以教师的发展为本。
教师的发展决定学⽣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仅是单纯的教育任务执⾏者,⽽且还是教育的研究者、实践者和创新者。
课程改⾰进⾏到现阶段,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改⾰能否成功的关键。
随着社会对⼈才需求的变化和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的⼈际理解能⼒、合作能⼒和沟通交往能⼒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培养学⽣“学会关⼼”、“学会合作”逐渐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
在这种社会和教育背景下,提倡开展合作学习,在互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推进学科学习⽬标的达成,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培养学⽣的社会技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教育为基础的“TST合作教学”的提出(⼀)教育教学改⾰的需要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作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全⾯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向21世纪教育振兴⾏动计划》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都提出了改⾰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
2001年6⽉8⽇,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纲要(试⾏)》经国务院同意,新⼀轮基础教育课程改⾰正式启动,并确定了改⾰的实验区及全⾯推⾏的时间表,中国从此进⼊了“新课改时代”。
发⽣在世纪之交的新课程改⾰是⼀场声势浩⼤的⾰命,其倡导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对中国教育民主化和现代化进程都有着⽏庸置疑的积极意义。
然⽽,课程改⾰的艰难在于它是在既有的教育体系下所进⾏的渐进式的改良,这必然使新⼀轮课程改⾰会⾯临传统教育体系的种种羁绊,因此关注⾏动中的课程实践就显得迫切⽽重要。
另⼀⽅⾯,包括课程改⾰在内的任何⼀项教育改⾰,最终都将落实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中,体现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程度中。
基于校企合作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基 于 校 企合 作 下大 学生就 业 指导 课程 教学模 式改革
邱 立国 (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 学院 )
摘 要 i随着我国高校招 生规模 的逐年 扩大,大学生的数量越 来越 多,导致 目前 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 ,就业形势也更加 严峻。高校 开设 的# L, A- t  ̄ 导课 在帮助学生树 立正确的就业观 ,促 进学生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 目 前 高校 大学生就 A- 't  ̄ 导课 程在开设过程 中 出现 了 些问题 ,在很 大程度上 没有发 挥出其应 有的作用,在很 大程度 上不仅没有缓解 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反而起到 了相反 的效果。本文将从校 企合 作 的角度 来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 " A- t  ̄ 导课程在 开设过程 中存在 的一些问题 ,并就如何进 一步推动就业指导课 程的改革提 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 关键词 :校 企合作 大学生就业指 导课程 重要 意义 教 学模 式
一
引言
当前大学生的数量越 来越多 , 其就 业的形势也 是 E l 益严 峻, 大学毕 业生只有具备 良好 的心理 素质 和正确 的就 业观念 , 充 分做好 就业 的准 备, 才能在 1 3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中脱颖而 出, 找 到适 合 自己的工作 。高 校 的 大学 生 就 业 指导 课 程 担 负 着帮 助 学 生 认 清 当前 的就 业 形 势 , 树 立 正 确的就业观念的重任 , 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着关键 的作 用。但是 当前大 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在开设过程中还面 l 临一些 问题 , 因此抓住 问题来 推动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程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 学 生 就 业 指 导 课 程 的 重 要 意 义 教育部规定 2 0 0 8年起全 国的高等 院校都 必须开设就 业指导课程 , 在大学生走进校园开始就对其进行就业指导教育 ,帮助其 进行职业 生 涯规划 ,以树立起正确的就业 观念来 缓解 当前 1 3益 严峻 的就 业形 势。 在校企合作的视角下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学科建设 ,有助 于 帮助在校大学生正确认识 当前 的就业形势 ,给 自身进行 合理 的定位 , 同时进一步 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 的择业 观 念 ,进而弓 1 导学生在正 确 的就 业观 念 的指导 下来 提升 就业 的适 应 能 力 ,以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 是当前学 校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一门必要的课程 ,对于缓解社会 的就 业压力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 、 当 前 高 校 大 学 生 就 业 指 导 课 程存 在 的 问 题 分 析 ( 一 )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 的重视程度不足 尽管 目前教育部规定高校必须开设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 并且规定 大学生就业 指导课 程的学 时不得低 于 2 0个 ,但是 就 目前课 程开 设 的 实际情 况来看 ,很 多高校 对于大学 生就业 指导课程开 设的重要性 认识 还存 在着很 大的不足 ,一 些学校 为了节 省师资 ,将就 业指导课 程改为 了大班课 ,不注重课 程开设 的实际效果 ,只为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一 些高校由于 自身对于大学生就业 指导课 程的认识 不足 ,导致 整个 学科 建设 的投入严 重不足 ,致使课程 流于形式 ,无法 发挥 出应有 的效果 。 ( 二 ) 课 程 实 践 性 不 强 当前各 大高校 开设 的就业指 导课程还 是以理论 教学为 主 ,传 统 的 教学模式 已经 根深 蒂固。而当前 高校大学生就业 指导课程必须建 立在 社会上 的企业对人才 的需求上来开设 ,而传统 的教学模 式往往 只是注 重一些理论教学 ,对 于社会发展 的实 际需求 、高校培 养与企业需 求之 间的差异等认识还远远不 足,致使课程 的实践性 不强 ,很多教师 对于 企业对于人才 的需求 了解不 多,这就导致在教学 的过程 中无法有 针对 性 的开展教学工作 ,课程缺乏针对性 、应用性与实践 性 ,与社会 的实 际需 求 出现 了严 重 的脱 节 。 ( 三 )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水平不高 当前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 的教师往往是各 大高校分管 学 生工作事务 的老师或者是各个年级 的辅导员 以及政工 干部 ,其没有 接 受过专业 的就业指导课程 的系统 的学习 ,在课程开展 的过程 中往往 只 是凭借 自身 的工作经验来指导学生 ,因此课程开展 的实际效果受 到了 严重的影响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 中具有 国家职业 指导师职业 资
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提升就业能力和增强就业竞争力。
在构建这一教学模式时,我们应该考虑以下几点:1. 需要全面、系统的就业指导内容:就业指导课程应该包括就业市场的背景、就业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寻找工作的方法和技巧、简历和面试的准备、职业规划和个人发展等内容。
这样的课程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就业过程,提高就业能力。
2. 结合实践和案例分析:理论的学习是必要的,但是直接的实践和案例分析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我们可以引入实习和企业访问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身经历职场环境,了解实际求职过程,并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来讨论和总结就业经验和技巧。
3. 引入就业导师或咨询师:学校可以邀请就业导师或咨询师来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导师或咨询师具有丰富的就业经验和资源,能够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他们可以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提供实用的求职技巧,帮助学生梳理简历并进行面试辅导等。
与导师或咨询师的面对面接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就业竞争力。
4. 多样性和灵活性的教学方法: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就业需求和特点,教学模式应该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可以引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团队合作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可以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反馈进行课程调整和改进,确保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 开设跨学科的课程:就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学生具备综合的能力和知识。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应该跨学科,涵盖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巧。
除了相应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程外,可以引入心理学、社会学、沟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需要全面、实践和个性化,并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顺利实现自身就业目标。
依托校企合作构建三阶三融合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依托校企合作构建三阶三融合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发布时间:2022-09-07T02:31:44.019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第5月第9期作者:杨嫣红[导读] 校企合作多年,在培养德技兼修的会计专业性基础人才道路上并未实现越走越宽的局面,校企双方的合作部分环节停留于形式。
杨嫣红中山市建斌职业技术学校内容摘要:校企合作多年,在培养德技兼修的会计专业性基础人才道路上并未实现越走越宽的局面,校企双方的合作部分环节停留于形式。
要充分发挥合作双方的主动性,在新职业教育法修订的背景下,加强校企合作中心的育人功能,构建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相融合的递进式教学实践模式就有必要研讨与推行。
关键字:校企合作三阶三融合会计实践教学一、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笔者所在的中职学校地处经济相对活跃的珠三角地区,承接粤港澳湾区建设的主轴线,教学理念相对先进,在会计这个传统专业的发展上也有不断的突破。
但是随着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要求从事基础性财务文职工作的人员更具有聘来即用、用之则当的特点,用人单位更趋向于吸收具有一线实践经验的毕业生。
中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以前多停留在模拟实训中。
近年来财税制度改革,使得会计专业的课本教材每年经历着改变,教材知识更新不及时,学生在学习与职业应用上就会是滞后。
另一方面,,在会计专业教学中,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中先理论后实践、实践中以理论强化指引实践的固有教学模式根植于思想和施教行动中,理论教学主宰着教育教学的阵地,真实工作场景的实践教学的空间有限。
在中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中,有70%左右的同学在面临实习时表示不知道学了什么财务工作技能能够让自己有信心面试应聘相关工作岗位,有80%左右的同学在工作后表示在校会计专业课学了不少,但直接到岗位上从事财务工作,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实践教学效果不容乐观。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国家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指导职业教学学校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
浅谈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付枉 儿 “
2 0 16
36 3
、〕
9
(
)
T h e S e ie
n e e
E du
e
t 1O n A r a i d t
e
浅谈 高校 就业指 导课 程新型 教学 模式 的构建
翁 秋燕
广 州 现 代 信 息 工 程 职 业技 术 学 院
中 图 分类号
文献 标 识 码
广东
·
广州
:
.
l
0
构建
ea C
1 1
h一 /
.
功利 性 问 题分 析 通过调 查 发 现
A B f ie f D i S C u
C
0 l
St f u C
f th id
e
Ne w T C
许 多高校就业指 导 课 程 的开 设都或多
,
Mo
g
del f o
iu ya
t
o
C
o
l le g
E m P lo y m
e n
t G
,
我 国 高等院校 开 始扩 招开 始
,
,
大学毕 业
。
握 一些 面 试技 巧
巧对 于 学 生 择业 长远 发 展
1 3
.
并且学 会 自我推 销 等方 面 就业来 讲 也是必 不可 少 的
,
虽 然这些技
生 人 数便 开始 逐 年 上 升
近 些年来
,
大学毕业 生就业难 问 针对 这
、
,
但 是 没 有触
题 也 已 经成 为 了 政 府 以 及 社 会 所 关 心 的主要 问题
。
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了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大学需要构建一套科学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
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注重实践性和针对性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应该注重实践性和针对性。
实践性包括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经验积累和反思总结,才能形成比较完整的就业优势和技能。
针对性则是指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方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逐步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二、多领域协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需要涵盖多个领域,因为就业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涉及多个方面的。
学校可以和政府、企业、专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为学生提供各种就业资源和服务,形成多领域协同的就业指导系统。
学生可以从课堂、线上、线下和活动等多种途径获取就业信息、就业技能和职场知识。
三、注重个性化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应该注重个性化,因为每个学生的就业需求和职业发展方向都是不同的。
学校可以通过情境式教学、个性化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式,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守护每一位学生的就业成功。
四、注重信息化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需要注重信息化。
学生需要获得最新的就业信息和就业动态,而且获得这些信息的方式和途径需要更加智能和便捷。
学校可以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发出高效、快捷的就业信息系统和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帮助。
五、打造合理的评估机制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需要有一套评估机制,评估学生在就业方面的表现和进展。
这个评估机制需要针对课程目标和学生的职业规划,设置合理的评估指标和考核方式,让学生有目标、有规划、有动力,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应该注重实践性、针对性、多领域协同、个性化、信息化和合理的评估机制。
论高校就业指导模块教学的构建
论高校就业指导模块教学的构建近年来,高校就业指导模块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高校的核心学科。
各高校针对学生的不同就业需求,结合企业需求,研发出具有自身特点的就业指导模块教学。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当前动荡的就业市场环境下构建高校就业指导模块教学体系。
首先,必须对就业指导模块教学做出全面的认识。
就业指导模块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以智能化、互动式和多媒体教学为主,以技术和理论结合为特色,以结合就业市场需求为目标,以提升学生就业素养为核心,以树立就业观念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就业自主能力和就业技能为标准。
其次,教学的内容要认真研究,以适应就业市场的新变化。
教学内容要体现基础理论和实践技术的结合,既要从就业理论、就业技术、社会现象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又要从实际应用、社会经验、语言表达等方面加以拓展,注重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求职自立能力。
此外,讲授内容也要在具体的就业技能训练上率先行动,通过就业技能训练,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学生的职业技能的改进。
例如,在简历的撰写上,除了教授一般的简历撰写原则,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把自己真实的经历和个人优势写入简历,帮助学生更好地打动企业面试官;在面试上,可以模拟实际面试情境,让学生熟悉常见问题,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使学生面对各种不同的面试情况时,都有信心。
最后,就业指导模块教学体系要注重实践运用,实际运用企业意见及学生就业需求,增强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认知,使学生能够主动调整就业内容及方向,更好地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
总之,要建立一个全新的就业指导模块教学体系,必须基于当前的就业市场走向,做出全面的认识,重视内容的准确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把握就业观念,激发学生自主性,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
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构建一种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整合课程内容,贴近实际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应该整合各类就业相关的内容,例如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实习实训、职业规划等。
课程内容也应该贴近实际,结合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引导学生理性选择专业和职业,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也可以邀请企业或者人力资源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就业市场的情况和就业的要求。
建议:1. 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应该涵盖多方面内容,贴近学生的就业需求。
2. 引入实践性教学、邀请企业专家进行讲座,以增加课程的实用性和生动性。
二、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多元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增强实践能力。
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例如就业指导平台、在线课程等,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
建议:1.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
三、个性化辅导,关注学生需求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就业需求和特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应该进行个性化辅导,关注学生的就业需求。
可以通过个别谈话、心理测试、就业规划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也可以建立学生档案,记录学生的就业需求和进展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
建议:1. 进行个性化辅导,关注学生的就业需求和特点。
2. 建立学生档案,跟踪学生的就业进展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就业技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应该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都开始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
然而,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相对于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技能和知识仍然相对较少,这就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面对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大学教育机构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指导课程。
一、调查用户需求在制定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计划之前,我们必须先充分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这样可以确保教学计划能够真正满足他们的需求。
我们可以通过向学生进行调查,收集他们在就业方面面临的问题,以及他们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期望和需求。
这样的调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目标用户,从而构建一个更加贴近实际需求的教学计划。
二、设计实用的课程内容我们应该设计一些实用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实用的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
例如,我们可以教授学生如何准备简历、如何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如何进行面试等实用的技能。
当然,这些课程内容还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以确保课程内容能够真正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采用交互式教学方式为了让大学生更加专注于学习并更好地吸收课程内容,我们可以采用交互式教学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课程内容,并且这种方式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并且在练习中获得反馈。
四、提供相应的资源除了提供课程内容以外,我们还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源,例如就业信息、视频、职业规划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并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五、关注实际效果最后,我们应该关注课程的实际效果,从而不断地改进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跟踪调查,从而了解课程对学生的实际影响。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改进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受益。
以上就是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为了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就业需求,各高校和教育机构纷纷设立了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提高就业竞争力。
目前的大部分就业指导课程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
本文将从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角度出发,对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进行几点思考。
我们需要关注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设置。
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往往只注重学生求职技巧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就业规划的引导和培养。
事实上,学生在大学期间就需要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路径,而不仅仅是简单地了解求职技巧。
我们应该在课程设置时,兼顾学生就业规划、职业发展和求职技巧三个方面,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拥有更全面的就业素养。
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是关键。
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我们需要结合现代化教育技术,如网络教学、案例探讨、模拟面试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就业技巧。
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也应该成为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学生的深入交流,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更好地实现就业技能的培养。
就业指导课程之间的衔接和延伸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大学期间将接受多门与就业指导相关的课程,如职业规划、求职技巧、面试技巧等。
这些课程之间的衔接和延伸关系不够紧密,导致了学生学习的零散化和片面化。
我们应该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合理地进行课程之间的衔接和延伸,形成有机的课程体系,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就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评价和反馈机制也是构建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在学习就业指导课程时,需要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就业能力,以便及时调整学习方向和方式。
我们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价和反馈机制,通过定期的测评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就业能力和不足之处,更好地调整学习方向和提高就业竞争力。
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需要多方面的考量和努力。
tst课程设计
tst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tst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课程相关问题,提高对tst学科的理解。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小组合作,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tst学科产生兴趣,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tst学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在掌握tst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明确课程的预期成果。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tst学科基本概念:介绍tst的定义、特点及分类,使学生对该学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tst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析tst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对tst学科的兴趣。
3.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教授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小组合作与沟通技巧: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第一课时:tst学科基本概念及分类第二课时:tst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第三课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上)第四课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下)第五课时:小组合作与沟通技巧教材章节及内容列举:第一章:tst基本概念第二章:tst的应用第三章: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第四章:小组合作与沟通技巧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遵循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旨在帮助学生扎实掌握tst学科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章节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在讲解tst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等理论知识时,采用讲授法,使学生对tst学科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已经逐渐成为高校管理团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设计和实施高质量的就业指导课程对于致力于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和就业支持的高校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探讨了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想有效地帮助学生进入职场且取得职场成功,指导课程的教学模式必须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估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并通过学生的参与和反馈使课程得到不断改进。
这种教学模式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提供他们需要的资源和支持,帮助他们实现职业发展和就业成功。
2.针对不同群体的教学模式由于学生背景和需求不同,指导课程的教学模式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进行调整。
比如,对于国内外留学生和毕业生来说,职场文化和期望可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更多的跨文化培训和教育。
而对于自雇创业者来说,需要更多的实战教学和案例分享。
因此,针对不同的群体制定不同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并提高课程的效果。
3.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指导课程的教学模式应该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和掌握职场技能。
实践教学可以通过组织实习,参加职场暑期课程和实战项目等形式,让学生进入职场,了解职场文化和职能需求。
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更好地投入职场。
4.多元化的课程内容指导课程不应该仅仅是简单地给学生传授一些职场技巧和经验,而应该是一个全面的课程。
内容的多元化应该涵盖职场道德,职业规划和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
这样,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职场的潜规则和秘籍,并实现更加全面和平衡的职业发展。
总结起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模式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针对不同群体进行调整,注重实践教学和多元化课程内容。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成功率。
论高校就业指导模块教学的构建
论高校就业指导模块教学的构建
高校就业指导模块教学的构建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发改办第2号令)的要求,高校应全面提高就业工作的能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创新,加强对本科教育对应就业支撑能力的建设,从而更好地支持高校的就业工作。
一方面,高校应深入推进就业指导模块教学的构建,进一步建设以毕业生就业
支撑能力的实践性教学模块体系。
高校要建立与本科教育相对应的就业支撑能力课程体系,加强综合能力、能力 Development、就业咨询、求职训练等模块课程的开发,更好地提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更好地支撑毕业生顺利就业。
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生师沟通,鼓励企业家、社会名牌人士、就业服务专业
机构等参与就业指导咨询活动,搭建学生就业指导指南,更好地支撑学生及时找到、抓住就业机会。
同时,要及时向学生关注最新的就业信息,为学生分析就业就业市场,扶持学生解决实际的就业困难。
此外,高校还要完善就业档案的建档,及时记录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优化就业
信息管理服务,及时上报政府、企业和教育部门,全面完善情况介绍、择业及就业管理,进一步提升就业质量。
总之,老师、学校以及毕业生需要共同努力,通过建立健全的就业模块教学体
系与政府、企业以及教育部门的紧密配合,有效提供学生就业帮助,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强劲支持,让毕业生能够以专业、有能力、有建树迎接就业挑战。
校企资源整合的“三位体”的项目化课程实训教学模式实践
校企合作,建设集实践教学、技术培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功能为一体的实训基地,是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
目前在我国已通过“校企共建、引资援建、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方式,在许多职业院校建立了校内和校外的实训基地。
如何利用共同建设的新型实训基地教学平台,针对各类高职院校的实训实习特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改革校企资源整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下面结合我院实训基地建设与教学情况,与大家共同探讨校企资源整合的实训教学模式。
一、校企资源整合的“三位一体”的项目化课程实训教学模式的内涵所谓三位一体,就是优化整合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内模拟仿真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三种教育教学资源,将实践教学同高职教育要求、岗位实际需要、国家职业标准三者相结合,校企共享人才资源、仪器设备资源、教研教改成果等资源。
共享设备设施资源,共享企业的优质人力资源,共享企业的真实项目资源,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教学项目来自企业生产一线,实训教学内容来自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驱力,形成“三位一体”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课程实训教学模式(图1)。
二、课程实训教学模式的实践1. 课程实训项目设计实训教学项目,要靠熟悉企业生产的技术人员提供,而生产项目又不能直接应用于实训教学,按照能力递进的原则,将其进一步开发成不同的教学项目,然后共同制定实训项目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完成过程中明确掌握的技能及要培养的职业素养。
例如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玻璃成型与退火》课程实训项目如表1所示。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自身实训基地的设备状况,通过校企调研合作等形式,开发了各种实训课程的实训教学项目,编写了实训教材和课程标准,满足企业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
2. 优化整合校内外实训资源,进行教学方法设计利用校内仿真模拟实训教学、校外实训基地教学与校内实训基地,采用项目教学法、四阶段、六阶段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实施实践教学。
浅谈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27总第 363 期2016 年9月(下)C363Sep摘 要 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总结概括了一些就业指导课程新理念,明确需做到将就业指导教育与成人成才教育相结合、将就业指导教育与创新创造教育相互融合等等;最后重点论述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就业指导课程 教学模式 构建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Teach-ing Model for College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 Weng QiuyanAbstract This paper specifi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model of college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in Chi-na, and summarizes some new ideas for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such as combining employment guidance education with growth education and integrating employment guidance education with innovation education. It finally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teaching model for college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teaching model;construction自1999年, 我国高等院校开始扩招开始,大学毕业生人数便开始逐年上升,近些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也已经成为了政府以及社会所关心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摘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不仅帮助大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提高就业技能,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发展需求与大学生发展之间信息沟通的重要媒介,在推进大学生就业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文章就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发展;就业指导;教学模式高质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必要保障和有效途径。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以下简称为“我院”)在探索高质量职业发展与职业指导的途径中,按照教育厅制定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从无到有、从点到面,实施并总结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并获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本文将以我院工作为例,对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进行介绍,以期对在高职院校中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进行初步探讨。
1 目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现状自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以来,经过9年的实施、建设和发展,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作为就业工作的重要抓手,已取得的一定的成绩。
1.1课程基本得到普及95.23%的学校已经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或相关课程,未正式开课的院校已有相关活动安排,如采用讲座,个体咨询等。
在已开设该课程的高校中,在课时安排上,39.4%的学校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不低于38学时的标准。
92.5%的高校把该课程作为以公共必修课,7.5%的高校把该课程安排为公共选修课,57.1%的高校已经实行了全程职业指导,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前都有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
1.2 课程内容较丰富全面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很多高校已经接受新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和创业理念,在原有就业政策讲解,面试技巧训练的基础上,均分别增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职业素质培养等内容,67.5%的高校开展了职业心理调适的培训,增强学生自我心理的调试能力;57.5%的高校还向毕业生讲解有关职业适应的策略,为学生顺利度过见习期,打了一剂有效的”预防针”。
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模式对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模式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技能,在实践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一、关注学生需求,贴近实际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模式应该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就业困难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还需要贴近实际,将课程内容和实际职场相关联,引导学生从理论学习中得到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
二、多方参与,形成合力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需要多方参与,形成合力。
学校、企业、就业机构等各方应该共同合作,共同参与到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中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学校可以成立就业指导委员会,由校内相关部门和外部企业共同组成,制定并实施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通过多方参与,形成合力,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资源,促进学生的就业发展。
三、注重实践,开展实践活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模式需要注重实践,开展实践活动。
在课程中,可以设置就业指导实践课程,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就业案例和职场挑战来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企业实习、职业见习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锻炼自己的职业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场,并提高就业能力。
四、个性化培养,关注学生差异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模式要注重个性化培养,关注学生差异。
每个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就业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可以通过设置个性化的选修课程、就业指导辅导等方式,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
在课程中还可以设立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辅导小组,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企合作下就业指导课TST三维教学模式构建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对我校参加过就业指导课学习的本校4个二级学院4个年级的本科生进行包括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水平与课程设置五个方面的就业指导课现状调查,构建就业指导课tst三维教学模式,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为校企合作背景下本科院校就业指导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就业指导课三维教学模式tst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3-0006-02
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高等教育与企业、社会联系越来越密切。
基于此,我国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不再是职业院校的专利,亦成为高等学校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的教育模式。
目前,校企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四类:一是建立实习就业基地;二是企业融入学生社团;三是特色专业课程合作;四是协同就业指导课教学。
将就业指导课纳入常规的课程体系,通过课程的形式来实施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实现与社会的对接是目前许多高校普遍采取的做法,而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构建新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意义深远。
通过校企合作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可以使学生在双环境下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满足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因此,以本校本科生为例,通过多种形式调查了解就业指导课现状,构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比例合
适的tst三维教学课程体系,探索学校、学生、企业三个主体的稳固网络体系,形成三方受益的长效机制,从而满足学校、企业和人才三方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就业指导课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课题以广西民族大学10个学科门类中的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外语学院、法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4个二级学院的480名参加过就业指导课学习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对就业指导课现状包括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水平与课程设置五个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
具体结果如下:
1.教学效果
调查显示,学生认为本身的学习态度是影响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比例分别为大一(47.7%)、大二(45%)、大三(37.5%)、大四(36.7%)。
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对待学习比较稳定的具有选择性的反应倾向,学习态度的好坏决定着学习的成效和个人个性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着清醒认识,认为态度决定一切,良好状态对是否掌握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的教学水平与教材优劣与否是其次的。
另外,半数的毕业生选择课程的实践性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因。
强化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要有几年的工作经验,这对庞大的应届毕业生群体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经历过短期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的大四学生普遍表
示,制定实践性教学方案才能发挥就业指导课的指导作用。
2.教学内容
针对我校开设的三个就业指导课程板块,低年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表现出较浓的兴趣,高年级学生则青睐求职指导环节,创业教育板块则是所有年级特别关注的专题。
据调查,求职指导板块开设时间均为大四,学时分布在各个专题中,并占最大比重,高年级学生面临找工作的问题所以注重求职技能。
在另一项关于“学生最希望就业指导课给自己带来什么”的调查中,学生对认识自己职业特性一栏中选择的比例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依次为55.5%、60%、46.9%、50.1%。
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对知识、技能与态度进行自我认知,在低年级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板块能使其从依赖向独立、从学校向社会过渡进行思想转型,为日后的职业准备或职业行为
奠定夯实的基础。
从学生对创业教育板块的兴趣度来看,随着创业经济时代的到来,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家也相应地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为缓解本科生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3.教学形式
在就业指导课教学形式上,接近3/4的学生认为课堂讲授结合案例分析与课堂讲授结合互动体验是最有效的,有45%的学生表示就业指导课应引入企业实践,大多数人认为单纯的课堂教授毫无意义。
课堂教授结合企业实践突破了传统教学以理论和多媒体为主的授课模式,实现了行业实体化工作学习模式,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能
切身体会作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较好地融入企业化管理模式,提高综合技能。
目前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主要依靠社会实践与毕业实习,前者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后者持续的时间较短,对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不大。
由此可见,互动式、体验式、具有真实性的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教学水平
在对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上,有学者表示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但学校非常缺乏从事就业指导课的师资力量,授课教师多数是半路出家,影响了教学质量。
在此次调查中发现,学生并不介意就业指导课授课教师的职称,但对授课教师的身份表现出较大差异。
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就业指导中心教师、辅导员、企业专业人士、人力资源专家和事业有成的校友皆是大多数学生愿意接受的授课教师。
接受个别访谈的学生愿意不同教师讲授不同章节,他们普遍认为就业指导课授课老师应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学经验,而就业指导课涵盖内容过于广泛,拥有多种专业背景的人士少之又少,参与教学的人士应涵盖高校教师与社会各界专家,这样才能有针对性。
5.课程设置
每周抽出1~2小时来学习就业指导课相关知识是学生可接受的教学频率,有部分学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比例分别是大一(39.4%)、大二(33.3%)、大三(17.5%)、大四(17.8%)。
在学习方式上,学校提供信息和推荐是高年级学生获取就业知识的主要渠
道,而大众传媒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首选。
在最合适的就业指导课开始时间段选择上,大一和大二学生主选大一下学期开课,大三和大四学生主选大一上学期开课。
二就业指导课现状调查结论
通过调查得知,我校就业指导课在以下几个方面需改进:第一,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提高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使就业指导课成为一门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教学形式需要多变和创新,以传统的课堂教授为主线,加以案例分析、互动体验、实践操作、模拟训练。
教师在教会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和帮助他们从课程走上讲台,从课内走向课外,从短期延伸至长期,始终关注学生关心的话题。
第二,引进社会资源。
大学生就业不仅是高校的问题,也是企业单位乃至整个社会的问题。
在就业指导课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手段引进社会资源,弥补教师水平、课堂教学不足的同时,也可以稳固学校——学生——企业的网络体系,使企业能更多地参与学校建设。
例如高校普遍建立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此做法有利于促进大学与企业单位的和谐对接,输送优质人才,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实现合作共赢。
三就业指导课tst三维教学模式的构建
三维即是坐标轴的三个轴,即x轴、y轴、z轴,其中x表示左右空间,y表示上下空间,z表示前后空间,也就是左右——上下——前后三个方向。
按大众理论来讲,只是人为规定的互相交错(垂直是一个很有特性的理解)的三个方向,用这个三维坐标,看起来
可以把整个世界任意一点的位
置确定下来。
三维教学模式在教师(teacher)与学生(student)两者中加入了专家(trainer),或者称之为企业单位的培训师。
专家可以是政府机关、用人单位、职业培训公司培训师、历届校友,以兼职教师和客座教师的身份参与教学,以学校教学大纲为主线,从个人不同的视角提出、分析、解答问题。
它是就业指导课教学根据社会需要、就业需要和学生需要,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为目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一种教学模式。
以维度来表示,即深度代表学生对某项专题知识的刻苦钻研与熟练掌握,广度体现学生对学习知识数
目多少的追求,“教师——学生——专家”的三位一体能优化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使课程内容更具深度和广度。
tst三维教学模式构建分析图,见下图。
以本校就业指导课讲座内容为例,共划分为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和求职指导三大专题。
就业指导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构建的教学模式应根据不同专题来设定。
对于纯理论型的内容,如就业方针、政策、形势教育可采用课堂讲授,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一是在教学中说观点,针对某一理论问题弄清楚立场;二是说实例,用真实的事例恰当的、生动的来证实道理;三是说作用,纯粹的理论交流与自身教学实践相结合,正确阐述。
对于实践型的内容,如就业技巧指导、就业心理调适可采用课堂讲授、互动体验和模拟招聘相结合,教师和专家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一是说明教学目标、重点难
点、课时安排、教具准备等,让学生了解专题内容;二是安排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自学为主线,教师和专家在教学过程中只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总之,要以课程的基本原理——任何内容、形式的课程必须明确开设的目的与价值为前提,在明确了目标的基础上,才能恰当的地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组织形式、选择教学内容、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授者备课、上课。
〔责任编辑: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