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的狮子》《三味书屋》
《卢沟桥的狮子》课文原文阅读
《卢沟桥的狮子》课文原文阅读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
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个柱子上都雕着狮子。
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呢。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
它们有大有小。
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
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
但是文物工作者已经数清了,总共是501只。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扎在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
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
正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鄂教版第五册课文]11卢沟桥的狮子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
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
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呢。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
它们有大有小。
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
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
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
正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语文A版第三册课文]15卢沟桥的狮子北京西南的永定河上有一座石头桥,那就是举世闻名的卢沟桥。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卢沟桥的狮子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卢沟桥的狮子一、教材分析教材版本:鄂教版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教材名称: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章节:第二单元《小动物的故事》第三课《卢沟桥的狮子》二、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朗读、理解和背诵课文。
2.能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容,认识到历史对当今的影响。
3.能够学会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4.能够学习和模仿写作短文,体验写作的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内容及表达方式。
2.学会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卢沟桥事变的历史事件及对当今中国的影响。
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历史事件的背景及对当时中国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和记忆。
2.帮助学生在运用表达方式时体现更多的细节,把更多的自己的思考融入到口语和写作中去。
四、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并呈现短文。
2.情景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及时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词汇及语境表达的相关内容。
五、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卢沟桥事变的发生原因及对当时中国的影响,逐步引导学生成为历史事件的感性接收者。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前因后果。
•对事件的背景和影响进行归纳和总结。
•让学生自己了解课文,提出一些问题一起讨论。
2. 形成表达学生通过形象化场景的演练,并在语音学习方面得到有效的提升。
可以让学生进行以下活动:1.让学生学习课文《卢沟桥的狮子》,并让学生重复朗读,提高口语表达。
2.让学生参加课堂小组讨论,梳理知识点,分享理解。
3. 合作学习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商讨和协作,完成短文的撰写,同时也可以进行以下活动:1.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写作过程中的困难和想法,并找到可行的方案,共同解决问题。
2.让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展示与交流,哪个小组的作品更出色?4. 个人总结让学生回顾课上所学内容,自己做一个总结并给出问题:1.总结课文中的知识点有哪些?2.细节和逻辑推理之间有何联系?3.这篇课文对你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六、教学反思理解历史,就是从遥远的生活与现实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一笔一划地呈现出一个人或民族的发展史。
80后小学课本怀旧
图片2:《曹冲称象》
图片3:《吃墨水》
图片4:《凡卡》
图片5:《飞夺泸定桥》
图片6:《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图片7:《琥珀》
图片8:《倔强的小红军》
图片9:《狼牙山五壮士》
图片10:《老舍家的猫》
图片11:引路》
图片14:《南京长江大桥》
图片15:《让我们荡起双桨》
图片16:《三味书屋》
图片17:《司马光砸缸》
图片18:《他是我朋友》
图片19:《挑山工》
图片20:《完璧归赵》
图片21:《伟大的友谊》
图片22:《我的父亲李大钊》
图片23:《乌鸦喝水》
图片24:《下雪之后》
图片25:《小蝌蚪找妈妈》
图片26:《小萝卜头》
图片27:《小摄影师》
图片28:《一夜的工作》
图片29:《赠汪伦》
图片30:《珍贵的教科书》
卢沟桥的狮子读后感二年级
卢沟桥的狮子读后感二年级读完《卢沟桥的狮子》这篇文章,我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就像过年时放鞭炮,噼里啪啦的,久久不能平息。
你知道吗,卢沟桥,那可是咱们中国的老古董了,桥上的狮子,更是让人看了眼花缭乱,就像是进了动物园,还是那种全是石狮子、形态各异的“动物园”。
故事里头说,卢沟桥上有数不清的狮子,大的小的,胖的瘦的,高的矮的,各种各样的都有。
我光是想想,就觉得眼睛不够用,恨不得自己变成个孙悟空,有七十二变,能一眼看遍所有狮子的风采。
这些狮子啊,可不是简单的雕刻,它们有的像是威风凛凛的大将军,昂首挺胸,眼神犀利,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呢,就像是小淘气包,俏皮可爱,蹲在那里,好像在跟旁边的小伙伴玩捉迷藏;还有的狮子,母性的光辉四溢,温柔地抱着小狮子,那画面,温馨得让人心里头暖洋洋的。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几只看起来特别调皮捣蛋的狮子。
它们有的竟然玩起了“叠罗汉”,一只踩着一只的背,最上面的那只,还张着大嘴,好像在得意洋洋地说:“瞧,我站得多高!”还有的狮子,耳朵竖得老高,眼睛瞪得圆圆的,就像是在听什么秘密,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这些狮子,就像是活的一样,让人看了忍不住想笑,心里头那个欢喜啊,别提多美了。
卢沟桥的狮子,不光样子多,而且每一只都有它自己的故事。
有的狮子,身上刻着花纹,像是穿着华丽的衣服,去参加宴会的大明星;有的呢,则是一脸严肃,像是守卫着卢沟桥的勇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松懈。
我想,这些狮子,就像是卢沟桥的守护神,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
读完这篇文章,我心里头那个骄傲啊,就像是吃了蜜糖,甜滋滋的。
咱们中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连桥上的狮子都能这么有故事,这么有味道。
这些狮子,就像是历史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人看了不禁心生敬畏。
而且啊,我还听说,卢沟桥上的狮子,数量多得数不清,有人专门去数,结果每次数的都不一样。
这可真是个有趣的事儿,就像是捉迷藏,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会发现什么样的惊喜。
90后经典小学语文课本插图
90后经典小学语文课本插图
刚在网上看到的一篇怀旧帖,里面汇集了一些80、90后经典小学语文课本插图,看到觉得挺有意思的,拿上来放放。
记得以前小时候每逢新学期领新书时就特兴奋,其中最期待的就是语文课本。
因为那时课外读物还相对匮乏,语文课本总被拿来当故事书来看,往往一发下来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打开翻看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童年时光真美好,时间也过得飞快。
各位80、90后,以下这些经典语文课本插图你还记得多少呢?看后是不是觉得感触良多啊。
《曹冲称象》:
《赠汪伦》:
《蜜蜂引路》: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伽利略》:
《凡卡》: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乌鸦喝水》:
《小蝌蚪找妈妈》:
《老舍家的猫》:
《琥珀》:
《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中的戒尺》:
《吃墨水》:
《让我们荡起双桨》:
《下雪之后》:
《挑山工》:
《他是我朋友》:
《一夜的工作敬爱的周总理》:
《倔强的小红军》: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飞夺泸定桥》:
《狼牙山五壮士》:
《卢沟桥的狮子》:
《南京长江大桥》:。
课文《卢沟桥的狮子》
课文《卢沟桥的狮子》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与海淀区交界处,是一座著名的古桥。
但是,在1937年的七七事变中,这座美丽的古桥成为了血与火的见
证者。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狮子河畔发动了进攻,随后向卢沟桥
进发。
当时,卢沟桥上驻扎着八路军和华北抗日联军的守军。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抗战方面并没有及时做出反应,最终导致了惨重的失利。
文章的主人公是卢沟桥上的石狮子。
石狮子是卢沟桥的标志之一,也是历经沧桑的见证者之一。
在这场战争中,石狮子被炸得支离破碎,但是它并没有倒下,仍然傲然屹立在原地,成为了抗日战争的象征之一。
这篇课文通过石狮子的视角,让我们回顾了那场惨烈的战争,回顾了许多无辜生命的牺牲。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英雄的敬意和对于和平的向往。
这篇文章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沉重和悲壮。
《卢沟桥的狮子》 课文
《卢沟桥的狮子》课文
摘要:
1.卢沟桥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卢沟桥上的石狮子
3.石狮子的艺术价值和象征意义
4.卢沟桥的狮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正文: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是一座跨越永定河的石拱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卢沟桥始建于1189 年,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见证。
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是桥上最为引人注目的景象。
这些石狮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展示了古代工匠们高超的雕刻技艺。
据统计,卢沟桥上共有501 个石狮子,其中大狮子281 个,小狮子220 个。
这些石狮子既有装饰作用,也有着象征意义,寓意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权力、尊严和和平。
石狮子的艺术价值和象征意义使得卢沟桥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象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狮子被视为祥瑞之兽,有着驱邪避凶的功能,同时也象征着权力和尊严。
卢沟桥的石狮子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总的来说,卢沟桥的狮子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
课文《卢沟桥的狮子》
课文《卢沟桥的狮子》课文《卢沟桥的狮子》是中国作家丁玲于1943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这篇小说以卢沟桥事变为背景,讲述了一对年轻夫妇因战争而分离的故事。
小说以细腻而真实的笔触描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悲伤,以及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挣扎和迷茫。
故事发生在1937年7月7日的一个炎热夏日。
年轻的夫妇王明和小玲生活在卢沟桥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里。
他们结婚不久,幸福的日子刚刚开始。
然而,这一天卢沟桥突然被日军炸毁,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整个村庄。
国家危机让王明决定参军,他义无反顾地告别了妻子。
小玲对丈夫的离去感到非常担忧和害怕,她一直守在窗前等待着丈夫的归来。
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她始终没有收到丈夫的消息。
小玲的心变得越来越焦虑,每天都希望能收到丈夫平安的消息,但一份消息也没有。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玲在战争的摧残下变得瘦弱而憔悴。
她时常去卢沟桥那个被炸毁的地方,望着那些断壁残垣,她的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痛苦。
她想象着丈夫的身影,但只有风声和残骸的声音回荡在耳畔。
终于,战争结束了,小玲得知了丈夫王明的下落。
然而,当她见到丈夫时,她不禁倒抽一口冷气——他已经成了一个身心俱疲、饱经折磨的人。
王明告诉小玲,他在战争中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边缘的挣扎,看到了太多的恐怖和痛苦。
他告诉小玲,他们之间的距离已经产生了无法弥补的裂痕。
小玲感到痛心欲绝,她终于明白战争对人们的伤害是如此深远而无法挽回的。
她努力想要恢复他们之间的感情,但她们之间的心灵已经变得遥不可及。
《卢沟桥的狮子》通过一个小夫妻的故事,揭示了战争对人们心灵的摧毁和家庭的破裂。
它以真实感人的笔触,深刻地描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伤害。
这篇课文通过让读者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唤起了对和平的珍惜和对战争的警醒。
《卢沟桥的狮子》阅读教案
《卢沟桥的狮子》阅读教案。
这篇小说的作者是叶圣陶,他是中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翻译家。
他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学形式。
他的代表作有《谷雨集》、《野草闲谈》、《路》等。
他为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教学内容及年级:本教案的教学内容为《卢沟桥的狮子》。
本教案适用于初中三年级,以及高中校园文化活动。
二、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卢沟桥的狮子》的背景知识和作者叶圣陶。
2.熟悉小说《卢沟桥的狮子》的主要情节。
3.了解小说《卢沟桥的狮子》的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4.引导学生思考小说《卢沟桥的狮子》的主题和含义。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卢沟桥的狮子》的主要情节。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思考小说《卢沟桥的狮子》的主题和含义。
2.熟悉小说《卢沟桥的狮子》的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四、课前准备:1.了解小说《卢沟桥的狮子》的背景知识和作者叶圣陶。
2.预先准备好小说《卢沟桥的狮子》的课文资料和课堂练习。
3.计算机和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为学生播放《卢沟桥的狮子》电影的开头片段,让学生先了解一下电影的情节,以便更好地吸收教学内容。
第二步:讲解1.介绍小说《卢沟桥的狮子》的背景知识和作者叶圣陶。
3.讲解小说《卢沟桥的狮子》的主要情节。
4.分析小说《卢沟桥的狮子》中的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第三步:思考1.让学生回顾小说《卢沟桥的狮子》的主要情节和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自由讨论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启示和影响。
2.引导学生思考小说《卢沟桥的狮子》的主题和含义。
第四步:练习1.让学生根据小说《卢沟桥的狮子》的情节,完成相关的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习题。
2.让学生根据小说《卢沟桥的狮子》的情节,进行演讲、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第五步:总结1.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回顾小说《卢沟桥的狮子》的主要情节、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2.总结小说《卢沟桥的狮子》对我们的启示和影响。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卢沟桥的狮子》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卢沟桥的狮子》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1【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感受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很多、形态各异的特点,了解卢沟桥成为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了解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和这座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建筑的原因;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具】挂图或投影;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它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中外驰名。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它更因为抗日战争由此开始,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
这座桥就是卢沟桥。
我们今天学的这篇看图学文着重写的是卢沟桥的狮子。
板书课题: 2卢沟桥的狮子二、出示表现卢沟桥全景或远景的挂图或投影,引导学生观察,使他们感受到卢沟桥十分壮美,桥上的石狮子多得数不清三、看看课文是怎样写这座桥的。
学习第一自然段(一)默读课文,看看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第一句: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第二句:这座桥已有八百年的历史。
第三句:讲桥的长度、结构,并通过柱子多说明雕的狮子多。
第四句:借很难数得清,进一步说明卢沟桥的狮子多。
(二)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卢沟桥这座有八百年历史的石桥,上面雕刻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三)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卢沟桥的狮子,除了多得难以数清楚,还有什么特点,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一)观察挂图、投影或观看录像(最好是石狮子的特写),逐一说出石狮子的大小、形状、神态。
《三味书屋》原文
《三味书屋》原文《三味书屋》的原文如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三味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着一棵古松,树底下卧着一只梅花鹿。
画前面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上照从前的样子,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戒尺。
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四面,鲁迅的那一张在东北角上。
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
有时还画画,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
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
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
这个“早”字有一段来历:鲁迅的父亲害了病,鲁迅一面读书给父亲听,一面帮着母亲料理家务,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把家里的东西拿到当铺去换了钱,再到药铺去给父亲买药。
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
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对他说:“以后要早到!”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个“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
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奋斗了一生。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卢沟桥的狮子》教案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卢沟桥的狮子》。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的方式,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卢沟桥的历史底蕴,培养民族自豪感。
学生能够学会珍惜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卢沟桥的狮子》。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文化内涵,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卢沟桥的历史氛围。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卢沟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卢沟桥的狮子》,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历史文化背景。
4. 朗读练习:学生齐读课文,体会其中的韵律美。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文化内涵。
3. 课堂展示: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诗歌背诵:学生集体背诵课文《卢沟桥的狮子》。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小组讨论:教师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卢沟桥的狮子读书笔记
卢沟桥的狮子优秀读书笔记推荐文章狮子王读书笔记热度:蚊子和狮子读书笔记热度:高中生必看的励志电影故事热度:读书很成功的名言热度:读书的意义高一作文范本热度:卢沟桥的狮子是一篇描写我国建筑的说明文。
读卢沟桥的狮子,你懂如何写笔记吗?来看看店铺精心为你整理卢沟桥的狮子读书笔记,希望你有所收获。
卢沟桥的狮子读书笔记篇一《卢沟桥的狮子》中第2自然段对狮子形状的描写生动有趣,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并列整齐、琅琅上口的句式,把卢沟桥狮子的形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体现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力和非凡的想象力。
细细品读这段文字,学生不仅会有如临其境,如见其“狮”之感,而且唤起了他们的创造意识,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了可贵的条件。
这段句末的省略号为读者留下了再创造的广阔空间,任由读者的思维纵横驰骋。
下面的教例,正是紧紧地把握教材的这些显著特点,挖掘文中的思维训练因素,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促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在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卢沟桥的狮子》是一篇介绍我国著名建筑——卢沟桥的说明文。
原以为说明性的文章都是枯燥无味的,然而看了盛老师的优秀课例后,我才知道原来说明文也能讲得如此深情跌宕,动人心扉,而这一切都是归于盛老师丰富、流畅、生动的教学语言。
卢沟桥的狮子读书笔记篇二语言是情感传递的手段和途径,教师在情感教学里的任务就是通过教学语言突破时空的界限,把作者的感情传递到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倾听作者心灵的倾诉。
一、美妙流畅的教学语言。
可以说,盛老师的每一句教学语言都是经过精心打造锤炼而成的,因此,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都充满了诗意般的美,仿如一首优美的乐曲,把孩子们带入梦一般的境界之中。
如:盛老师在为孩子们创设意境,想像卢沟桥上石狮子的美时,她说:“读着,读着,我们仿佛觉得这些狮子仿佛是有人性的,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在和平的时代里,这些狮子正在尽情地嬉戏,享受着天伦之乐呢!”,“同学们,可爱的狮子,古老的石桥,美丽的月色下如诗如画,想不想去欣赏一下?”,“这么多可爱的狮子,在和平、祥和的气氛中,它们为卢沟桥的美丽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卢沟桥的狮子优秀读书笔记
卢沟桥的狮子优秀读书笔记卢沟桥的狮子优秀读书笔记1《卢沟桥的狮子》中第2自然段对狮子形状的描写生动有趣,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并列整齐、琅琅上口的句式,把卢沟桥狮子的形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体现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力和非凡的想象力。
细细品读这段文字,学生不仅会有如临其境,如见其“狮”之感,而且唤起了他们的创造意识,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了可贵的条件。
这段句末的省略号为读者留下了再创造的广阔空间,任由读者的`思维纵横驰骋。
下面的教例,正是紧紧地把握教材的这些显著特点,挖掘文中的思维训练因素,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促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在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卢沟桥的狮子》是一篇介绍我国著名建筑卢沟桥的说明文。
原以为说明性的文章都是枯燥无味的,然而看了盛老师的优秀课例后,我才知道原来说明文也能讲得如此深情跌宕,动人心扉,而这一切都是归于盛老师丰富、流畅、生动的教学语言。
卢沟桥的狮子优秀读书笔记2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
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
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呢。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
它们有大有小。
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
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
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
正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卢沟桥的狮子、三味书屋、和时间赛跑、加了一句话、珍贵的教科书、爸爸和书、壮丽的青春、颐和园、海滨小城
卢沟桥的狮子、三味书屋、和时间赛跑、加了一句话、珍贵的教科书、爸爸和书、壮丽的青春、颐和园、海滨小城教案教学设计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1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6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
正确读写“歇后语、联拱石桥、厘米、甚至、鼻子、大概、淘气、清楚、挑衅、驻扎、抗日战争“等词语。
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阅读、观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有关卢沟桥狮子的投影片,多媒体课件;生字生词卡片。
布置学生课外收集卢沟桥和有关抗日战争的图片、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题在北京西南广安门外,有一座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你们想看看吗?(出示投影片)这座桥就叫作卢沟桥。
图中都有些什么?(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师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对卢沟桥,你想知道些什么?根据学生资料收集的情况,教师做适当补充:卢沟桥因横跨在卢沟桥上而得名。
卢沟桥为北京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造拱桥。
它始建于金大定29年,成于明昌三年,清朝康熙时毁于洪水,后又重建。
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朝乾隆皇帝题的“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为燕京八景之一。
三、指导看图。
先看大图,再看小图,看后交流: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四、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多读两遍,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再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并在文中将自己喜欢的和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检查交流。
(1)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词,并提示易错的地方。
“联、侵”是前鼻音。
“抗”是后鼻音。
“概”读“gài”,不读“kài”。
(2)交流词语的理解情况。
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类似谜语的迷面,后一部分类似谜语的迷底。
语文版-二年级上-第四单元-15 卢沟桥的狮子 精品获奖
《卢沟桥的狮子》导学案一、教材分析《卢沟桥的狮子》是一篇看图学文课。
这种类型的课文,显著的特点就是图文互补。
它能让学生借助图画和文字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印象,以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受到美的陶冶。
《卢沟桥的狮子》这一课对卢沟桥上的石狮子进行了多方位的描写,使之情态各异,栩栩如生,把一个个静止的石狮子注入了生命,展现了狮子的虎虎生威,这些狮子构成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
《卢沟桥的狮子》就是这样一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教材。
本节课的训练重点:理解体会课文中对石狮子形状的描写和通过朗读悟情。
本节课训练的难点是: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写法自己写一段话。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从知识、能力、德育三方面考虑,以体现学科中的素质教育。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了解“七七事变”;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对石狮子形状的描写;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写作方法,仿写一段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让学生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常聪明和富有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热爱。
二、教法学法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我采用的是激趣导入,直奔中心,读议结合的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读这类课文,模仿第二自然段的结构及用“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式进行说话和习作。
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或让学生尝试精读课文,或相互交流,从而体现语文课堂的十六字诀: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
我的教学结构是录像导入——尝试精读——边议边读边悟——仿写这样几个环节。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
因此,我采用了录像导入。
录像有声有色,具有直观性,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兴趣,为学习新知识架设了桥梁。
观看录像片后,我问学生:你有什么感受?在学生充分说出感受后,出示课题。
接着进入教学的第二个阶段——尝试精读。
提问:对卢沟桥的狮子,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我想知道狮子的大小,有的会说想知道狮子的形状、多少、情态如何,甚至狮子从哪里来的,是什么时候的等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四年级学科语文版本人教版内容标题《卢沟桥的狮子》《三味书屋》编稿老师杨雪【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的第1课和第2课,分别是《卢沟桥的狮子》和《三味书屋》。
二. 重点难点提示:1. 按一定的顺序抓住重点,根据事物的特点展开联想,理解课文内容。
2. 理解重点词句,抓住主要内容。
三. 和老师一起学习:(一)文章概述:《卢沟桥的狮子》课文着重介绍卢沟桥的狮子。
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形态各异,变化万千。
从课文中可以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三味书屋》这篇看图学文有一幅图画,是三味书屋的正面照片。
课文讲的是三味书屋的布置和鲁迅小时候在这个地方勤奋学习的一段故事,表现了书屋浓厚的文化氛围和鲁迅从小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好学的精神。
(二)文章结构《卢沟桥的狮子》第一段:(1-3)介绍了卢沟桥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的三个特点。
第二段:(4)说明卢沟桥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作者介绍卢沟桥上多得数不清的狮子,以及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说明卢沟桥是一座具有文物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建筑。
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反抗侵略的思想感情。
《三味书屋》第一段(1):写三味书屋的过去和现在。
第二段(2):具体写三味书屋的内部陈设,并简要介绍鲁迅在三味书屋学习的情况。
第三段(3):记叙了一件鲁迅小时候勤奋好学的事。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记叙了三味书屋里鲁迅书桌上一个“早”字的来历,赞扬了鲁迅从小就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的人。
(三)分析理解《卢沟桥的狮子》1. 易读错的字音:挑衅(xìn)易错读为xùn2. 词语注释:歇后语(xiēhîu yǔ):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
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联拱石桥(lián gǒng shíqiáo):拱,建筑物上呈弧形的承重结构,大多中部高两侧低。
拱桥,中间高起,桥洞呈弧形的桥。
卢沟桥有11个桥拱,桥身全部用白石建成,所以叫联拱石桥。
挑衅(tiǎo xìn):挑起争端。
借故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大概(dàgài):不十分精确或不十分详尽。
抗日战争(kàng rìzhàn zhēng):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从1937年7月7日日寇向我国北平(今北京)西南卢沟桥驻防的军队进攻起,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止。
甚至(shân zhì):提出突出的事例(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3. 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对卢沟桥狮子特点的描写,是学习的重点,根据课文的描述,引导学生对卢沟桥的狮子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是学习的难点,为此,我们理解以下重点句:(1)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
这句话中的“甚至”一词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提出突出的事例,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这里用上“甚至”一词不仅说明了狮子小的程度,而且也为“真是很难数清楚”做了铺垫。
(2)思考·练习的第2题课文第二自然段介绍狮子的形状,具体写出“蹲坐”、“低着头”、“偎依”、“藏在”、“被按”等五种形状的狮子,充分运用了事物和联想的方法,根据观察到的事物的特点,展开联想。
例如: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趴在石柱上,好像在休息;有的侧着脑袋,好像思考着问题;有的小狮子爬到母狮子的头上,好像眺望远方;有的小狮子站在母狮子的手中,好像在撒娇;还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腋下,好像在捉迷藏。
(3)正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这句话中提到的“这件事”,就是指的1937年的“七七事变”。
卢沟桥是事件的发生地,记载了这一重要的历史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卢沟桥建成了抗日战争纪念馆,就是为了怀念那些英勇反击日本侵略军的爱国将士,中国人民要永远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反抗任何外来侵略,永远保卫和平,因而成为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原因。
4. 资料: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广安门外,因横跨卢沟河(今永定河)而得名,为北京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造拱桥。
卢沟桥又名“芦沟桥”“马可·波罗桥”。
永定河金代时称“卢沟河”,桥因此得名。
该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五年(1189年),成于金明昌三年(1192年),定名“广利”。
清康熙时毁于洪水,后重修。
该桥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
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联,所以称它为联拱石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卢沟晓月是古时北京八景之一,其意境是由远山、近水、晓月、美桥之情趣,相互映衬,浑然一体而构成的。
古桥本身是构成这一意境的主体。
1987年古桥被评为北京十六景之一,名列第十四位。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于此。
望柱上当年日军的弹痕依稀可见。
1981年建立卢沟桥史料陈列馆。
1987年在桥北另建一座新公路桥,叫京石公路桥。
卢沟古桥只准许行人步行通过。
卢沟桥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卢沟桥的狮子试用版课本说是498只,试用修订版改为501只,为什么增加了3只?卢沟桥文物保护所研究人员侯金涛先生的解释是:1988年的一个雷雨之夜,雷电劈掉了桥上的一只狮子,这只石狮上还有两只小狮子。
所以以后的统计就没有了这3只。
1998年,卢沟桥进行大规模的修复,这3只劈掉的石狮子也被修复,于是,狮子的数量就变成了501只。
七七事变1937年之前,日本侵略者早就对我国虎视眈眈,想吞掉我国,他们早在东北等地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要借机发起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以听到宛平城里有枪声,致使一名日军士兵失踪为由,无端要求当时中国驻军撤离宛平,他们进城搜查。
这一无理要求遭到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军队的拒绝。
正交涉间,日军向宛平射击,继而炮轰卢沟桥。
中国军队忍无可忍,奋起反抗,打响了抵抗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三味书屋》1. 易读错的字音:书塾的塾读shú毫不松驰的驰读chí2. 词语注释:书塾(shūshú):指过去私人设立的教学的地方,也叫私塾。
八仙桌(bāxiān zhuō):大的方桌,一般两边坐两个人。
来历(lái lì):人或事物的历史或背景。
本文指“早”字这件事。
戒尺(jiâchǐ):过去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用的木板或竹板,因为形状像尺子,所以叫戒尺。
料理(liào lǐ):办理,处理。
信念(xìn niàn):认为自己的想法或看法很对,坚定而不动摇。
毫不松驰(háo bùsōng chí):一点儿也不放松。
3.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事物和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第2、3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第2自然段按方位顺序叙述了三味书屋的布置,条理清楚。
可采用图文对照,读后复述的方式学习课文,即用课文语言去叙述图画的内容。
第3自然段讲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应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明白鲁迅上学迟到是由于家务负担的沉重,体会他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
(1)思考·练习2答:书桌(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前面)是先生的座位。
学生的书桌在(四周),鲁迅的那一张在(东北角)。
(2)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
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
这句话把鲁迅书桌上刻着的那个“早”字写得很具体:“横着”是写“字”的方位;“很像……又像……”两个比喻句是描写“早”的样子,而且含有深刻的意思。
“花骨朵”就是花蕾,不久就会长成怒放的鲜花;“火把”是指鲁迅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这个“早”的坚定信念深深地刻在心上,在行动上努力去实践这个“早”字。
(3)思考·练习3<1>“几乎”是差不多的意思;“奔走”的意思就是急走。
这句话讲的是鲁迅小时候在书塾读书时的艰难情景。
父亲病了,鲁迅不得不一边读书,一边帮着母亲料理家务。
那时鲁迅家境困难,没有钱给父亲买药治病,所以他差不多每天要在家里找点儿值钱的东西拿到当铺去,拿到钱后再到药铺买药,然后再去书塾读书,可见鲁迅求学的艰难。
<2>这句话讲鲁迅下决心不再迟到了。
“坚定的信念”既可以理解为寿镜吾老先生批评的话,“以后要早到”,也可以理解为鲁迅自己刻下的“早”字。
“坚定”说明鲁迅痛下决心,绝不再迟到。
“深深”表明鲁迅决心吸取教训,永远不忘。
刻在心里说明鲁迅把“早”已经变成一种信念,不再动摇。
(4)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奋斗了一生。
这句话写鲁迅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时时”指每时每刻,“事事”指每一件事,所有的事。
“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是比“再也没有迟到过”更高的境界。
联系前一句,说明只有信念坚定执着,才会产生伟大的行动。
这一句也是对鲁迅一生的评价。
4. 资料:鲁迅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1936年逝世,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士大夫家庭。
青年时代赴日本学医,后来从事文艺工作。
他用笔作武器,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一生写下许多著作。
鲁迅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毛泽东同志对鲁迅一生给予高度的评价(见《新民主主义论》)。
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
鲁迅12岁在这里求学。
塾师寿镜吾(晚署镜湖)是一个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
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
三味书屋(三长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
寿镜吾老先生在这里坐馆教书达60年。
三味书屋的后面有一个小园,种有两棵桂树和一棵腊梅树。
三味寿镜吾老先生的后人说,“三味”是指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布衣指的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
当铺专门收取抵押品而借款给别人的店铺。
借款多少,按抵押品的估价而定。
到期不赎,抵押品就归当铺所有。
绣像绣成的佛像或人像。
明清以来,一般通俗小说前面,往往附有书中人物的图像,因为是用线条勾勒的,十分精细,也称为“绣像”。
如《绣像三国演义》。
另有画出每回故事内容的,则称为全图。
绣像及全图都属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