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和冲击物概念及区别
第四系沉积物成因代号
第四纪沉积物成因代号1. ml--人工填土2. pd--植物层3. al--冲击层4. pl--洪积层5. dl--坡积层6. el--残积层7. eol--风积层8. l--湖积层9. h--沼泽沉积层10. m--海相沉积层11. mc--海陆交互相沉积层12. gl--冰积层13. fgl--冰水沉积层14. b--火山堆积层15. col--崩积层16. del--滑坡堆积层17. set--泥石流堆积层18. o--生物堆积19. ch--化学堆积物20. pr--成因不明沉积注:上述每类符号前加第四纪符号Q,并以上标符号的形式显示,表示完整的地层符号。
由原岩风化产物经各种外力地质作用而成的沉积物,至今其沉积历史不长,所以只能形成未经胶结硬化的沉积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四纪沉积物”或“土”。
不同成因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各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和工程地质特征,以下分别介绍其中主要的几种成因类型:残积物、坡积物和洪积物。
残积物(Qel)(Qel为第四纪地层的成因类型符号)残积物是由岩石风化后,未经搬运而残留于原地的土,而另一部分则被风和降水所带走。
它处于岩石风化壳的上部,是风化壳中的剧风化带,向下则逐渐变为半风化的岩石。
它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控制,在宽广的分水岭上,由雨水产生地表径流速度小,风化产物易于保留的地方,残积物就比较厚。
在平缓的山坡上也常有残积物覆盖。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不同的原岩,将产生不同矿物成份、不同物理力学性质的残积土。
由于风化剥蚀产物是未经搬运的,颗粒不可能被磨圆或分选,没有层理构造。
残积物与基岩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通常经过一个基岩风化层(带)而直接过渡到新鲜岩石。
残积物有时与强风化层很难区分。
一般说来,残积物是由于雨雪水流将细颗粒带走后残留的较粗颗粒的堆积物。
风化层则虽受风化作用的影响,但它是未被剥蚀搬运的基岩风化产物。
残积物中残留碎屑的矿物成分很大程度上与下卧基岩相一致,这是鉴定残积物的主要根据。
东华理工大学 地质学基础复习资料(QY-AX)
地质学基础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分为内力作用(岩浆作用、构造作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地球各层圈相互作用),外力作用(地质体的风化作用、重力滑动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第二章矿物1.地壳:指固体地球的最外圈,由岩石组成,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底界为莫霍面。
2.克拉克值:由美国化学家求出的厚16km的地壳内50种元素的平均含量与总质量的比值,也称为地壳元素丰度。
3.矿物:由地质作用形成,在正常情况下呈结晶质的元素或无机化合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4.矿物的物理性质:透明度、光泽、颜色、条痕、硬度、节理、断口、密度、磁性。
5.矿物的分类;自然元素矿物、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卤化物矿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含氧盐矿物。
6.主要造岩矿物: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这些矿物在造岩运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7.(辨析题):①对比解理与断口:解理是指晶体受到外力打击时能够沿着一定结晶方向裂成平面(即解理面)的能力。
断口是指矿物受到外力打击后不沿固定的结晶方向开裂而形成的的断裂面。
这两者截然相反!②对比晶体与非晶体:晶体是其内部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的固态物质。
非晶体是内部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不呈规律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③对比显晶质与隐晶质:显晶质指晶粒大小不一,较粗的用肉眼或放大镜就可以看出来。
隐晶质指晶粒细微,通过显微镜才可加以分辨。
第三章岩浆作用与火成岩1.岩石:火成岩,沉积岩与变质岩。
2.岩浆作用:指岩浆发育、运动、冷凝固结成为火成岩的作用,包括喷出作用与侵入作用。
3.喷出作用: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固结的作用。
固体(火山灰-----凝灰岩,火山砾、火山渣------火山角砾岩,火山弹,火山块-------集块岩)4.火山喷发方式:(中心式、裂隙式和融透式)或者(宁静式、猛烈式和交替式)5.(填空题)喷出岩类型:按SiO2含量分:<45%超基性岩浆(科马提岩),45%—52%基性岩浆(玄武岩),52%—65%中性岩浆(安山岩),>65%酸性岩浆(流纹岩)。
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
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第一章地质学:研究地球的一门学科。
它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
在现阶段,由于观察、研究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岩石圈为研究对象,也涉及水圈、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某些地外物质。
山地:海拔500 米以上,相对高差200 米以上的地区称为山地,进一步划分为:(1)低山,海拔500—1000 米。
2)中山,海拔1000—3500 米。
3)高山,海拔大于3500米。
呈线状延展山地,称其为山脉。
具有成因联系的若干平行或大致平行的山脉,称其为山系,例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丘陵:海拔500 米以下,相对高差200 米内的起伏不平的地区。
平原: 地势相对平坦、面积较大,相对高差仅几十米的地区。
高原: 海拔600 米以上,地势平坦广阔的地区。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形似盆状的地区大陆边缘:大陆与大洋连接的边缘地带,通常可分为以下次一级单元:大陆坡:大陆架外侧坡度明显变陡的地带,水深范围约为130——2000 米,平均坡度约为4度17 分。
宽度各地不,其上常发育海底峡谷和陆坡阶地。
大陆基:大陆坡与大洋盆地之间的缓倾斜地带,坡度通常为5′—— 35 ′,多分布于水深2000-5000 米的海底。
大陆基主要由大陆坡上发育的浊流物质及滑塌物质堆积而成。
大陆架:指围绕大陆的浅水海底谷地,地势平坦,平均坡度大于0.3 度(围绕大陆的浅水台地,平均坡度0 度7 分平均宽度约75 公里,深约60 米,下界深度约为130 米。
)。
岛弧:延伸远,呈带状分布的弧形列岛。
岛弧向洋凸出,内侧为大陆。
海沟:岛弧外侧常发育深度大于6000 米的狭长形凹地。
宽约几-几十公里。
岛弧与海沟组成了弧—海沟体系,常发育于陆、洋交界地带。
大洋盆地:海底的主体,它是介于大陆边缘与洋中脊之间的较平坦地带,一般水深4000—6000米。
深海平原:靠近大陆边缘一侧、平均深度约为4877米,坡度极小(<1/1000)的平缓地带。
地球科学概论 历年考研真题 答案
1999-2010真题答案汇总“将今论古”(历史比较法) :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用现在正在发生的地质作用反推过去地质作用的地质学类比方法。
风化壳: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作用产物组成的、分布于大陆岩基面上的不连续薄壳。
风化作用: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于气温、大气、水及生物等因素的影响,矿物、岩石在原地遭受分解和破坏的过程。
温差风化:指由于岩石表层温度周期性的变化而使岩石崩解的过程。
差异风化作用:由于风化作用使岩石表面产生凸凹不平的现象。
球形风化:岩石的裂隙发育使岩石与水溶液、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增强水溶液的流通性,从而促进风化作用进行。
如果一些岩石的矿物分布均匀,如砂岩、花岗岩、玄武岩等,并发育有三组近于互相垂直的裂隙,把岩石切成许多大小不等的立方形岩块,在岩块棱角处自由表面积大,易受温度、水溶液、气体等因素的作用而风化破坏,经一段时间,岩块棱角消失,在岩石表面形成大大小小的球体或椭球体,这种现象称球形风化作用。
岩浆作用:指岩浆形成后,在沿着构造软弱带上升到地壳上部、或溢出地表的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成份不断变化,并最后冷凝成岩石的复杂过程。
搬运作用:是指运动的介质将剥蚀的物质从一个地方运移到另一个地方。
机械搬运作用:是各种营力搬运风化、剥蚀所形成的碎屑物质的过程。
推移跃移悬移载移。
化学搬运作用:母岩经化学风化、剥蚀作用分解的产物(溶解物质)呈胶体溶液或真溶液的形式被搬运称化学搬运作用。
成岩作用:由松散的沉积物转变为沉积岩的过程称为成岩作用。
接触变质作用:是在岩浆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上,主要由岩浆活动所带来的热量及挥发性流体所引起的一种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是在广大范围内发生并由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种变质作用。
黄道面: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面。
磁偏角:磁场强度矢量的水平投影与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第四系地质成因及符号
第四系地质成因及符号第四系地质成因及符号ml--人工填土pd--植物层al--冲击层pl--洪积层dl-坡积层el--残积层eol--风积层l--湖积层h--沼泽沉积层m--海相沉积层mc--海相交互相沉积层gl--冰积层fgl--冰水积层b--火山堆积层col--崩积层del--滑坡堆积set--泥石流o--生物堆积ch--化学堆积物pr--成因不明沉积一、冲积物(alluvial deposit)河流在平缓地段所堆积下来的碎屑物,称为冲积物。
冲积物根据其形成条件,可分为:1、山区河谷冲积物大部分由卵石、碎石等粗颗粒组成,分选性较差,大小不同的砾石互相交替,成为水平排列的透镜体或不规则的夹层,厚度一般不大。
一般地说,山区河谷的堆积物颗粒大,承载力高,但由于河流侧向侵蚀的结果也带来了大量的细小颗粒,特别是当河流两旁有许多冲沟支岔时,这些冲沟支岔带来的细小颗粒往往和冲积的粗大颗粒交错堆积在一起,承载力也因而降低。
2、平原河谷冲积物河流上游的冲积物一般颗粒粗大,向下游逐渐变细。
冲积层一般呈条带状,具有水平层理,有时也成流水层或湍流层的交错层理。
在每一个小层中,岩性的成分就比较均匀,有极良好的分选性。
冲积物的颗粒形状一般为亚圆形或圆形,搬运的距离愈长,颗粒的浑圆度越好。
平原河谷冲积物可分为: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牛轭湖冲积物和阶地冲积物。
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多为磨圆度较好的漂石、卵石、圆砾和各种砂类土,有时也有粉土、粘性土存在。
在同一地段上,河漫滩冲积物的粒度一般较河床冲积物为小。
在同一河漫滩上,靠河床近的冲积物的粒度比距河床远的为大。
牛轭湖冲积物只有当洪水期间成为溢洪区时才能形成,此时,细砂或粉质粘土就直接覆盖在原来已形成的泥炭或淤泥层上。
阶地冲积物的粒度常较河漫滩的为小,一般由粉质粘土、粉土和各种砂土所构成,有时也有卵石、圆砾的夹层。
在黄土地区,阶地则往往为各个不同地质时期的黄土所分布。
平原河谷冲积层中的地下水一般为潜水,由高阶地补给低阶地,再由河漫滩补给河水。
地质地貌学重点
第一章矿物一、名词解释矿物:是天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绝大多数为晶质固态的无机物稳定于与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
原生矿物:由于岩浆的冷却分异,其中的物质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反应的作用下而形成的矿物。
、次生矿物:在地表或近地面,与太阳能、大气和水有关的作用下而形成的矿物。
类质同象:矿物晶体在形成过程中,晶体结构中本应由某种质点所占的晶位被晶体化学性质类似的其他质点所置换,只引起晶胞参数及理化性质的规律性改变,而晶体结构不发生改变的现象。
同质异象: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会形成构造和性质完全不同的晶体现象。
造岩矿物:对于形成岩石有普通意义的矿物。
粘土矿物:是蚀变演示经交代作用、原生矿物经风化淋湿作用以及沉积作用的产物,形成并稳定于地表特定水热条件是次生矿物。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面得性质。
硬度: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
断口:是指单体矿物受力后,不沿着一定得结晶方向破裂而形成的断开面。
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光线中不同波长的光波均匀吸收或选择性吸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结晶习性:指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一定成分的同种矿物,常有生成某一刑天的习惯。
结晶质:矿物在适应的条件下形成规律的几何体外形的物质。
二、简答题1.简述硅酸盐类矿物的晶体构造特征:①岛状构造②环状构造③链状构造④层状构造⑤架状构造2.矿物的晶体分类法及其代表矿物按晶体化学分类法,把矿物分为5大类12种类型①.自然元素:即单质金属或非金属,如金刚石。
②.硫化物:元素同硫结合,如方铅矿(PbS)闪锌矿(ZnS)③.卤化物:卤族元素化合物,如岩盐(NaCl)萤石(CaF2)④.氧化物及氢氧化物:a.金属氧化物,如石英(SiO2)b.金属氧化物与水联合派生,如褐铁矿Fe2O3‘H2O⑤.含氧盐:a.硅酸盐:元素同SiO44-结合,如橄榄石(Mg2Fe)2[SiO4]b.含水硅酸盐(粘土矿物):水同[SiO4]4-矿物联合派生,如高岭石Al4[Si4O10](OH)8c.硫酸盐:元素同SO42-结合,如石膏CaSO4‘2H2Od.碳酸盐:元素同CO32-结合,如方解石CaCO3e.磷酸盐:元素同PO43-结合,如磷灰石Ca[PO4]3(F,Cl,OH)第二章岩石一、名词解释:岩石:是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固态物质,是矿物或岩屑的集合体,有一定的结构、构造和变化规律。
(精编资料推荐)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和冲击物概念及区别
1、残积物(风化和重力地貌)残积物(eluvium):地表岩石经受风化作用发物理破坏和化学成分改变后,残留在原地的堆积物,称为残积物风化壳(weathered crust):具有多层结构的残积物剖面称风化壳由残积物所组成的覆盖于地壳表面的整个复杂剖面的总体,称为风化壳(weathered crust)。
因此残积物是风化壳的一部分,而风化壳则是岩石圈的一部分(1)残积物岩性:原岩岩屑(岩块、角砾、粉砂级颗粒);风化残余矿物(抗风化能力: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和硫酸盐>卤化物。
溶解度:食盐>石膏>方解石>橄榄石>辉石>角闪石>滑石>蛇纹石>绿帘石>正长石>黑云母>白云母和石英。
地表新生矿物,主要是粘土矿物和胶体矿物)(2)残积物(风化壳)结构构造:全风化带,半风化基岩带,未风化基岩带(3)残积物的特征:①岩石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和下伏基岩有密切的联系;②是基岩风化破碎后留在原地的风化物质,未经搬运磨圆,未经分选,不具层;③残积物经长期风化,所形成粘土矿物,常粘附在石英砂的表面;④残积物的结构等特征向下伏基岩逐渐过渡;⑤由上而下风化程度逐渐减弱,颗粒由细变粗(4)残积物类型:岩屑型残积物,硅铝-碳酸盐(或硫酸盐)型残积物,硅铝粘土型残积物,铁铝型残积物(5)古风化壳(paleo-weathered crust):风化壳形成后,被后来的各种堆积物覆盖,而保留下来的风化壳称为古风化壳,在一定的地形构造条件下,可形成多层古风化壳土壤与残积物的区别:土壤是残积物的表层,经成土作用发育而成,即经有机酸对残积物发生生物化学作用,使土质富含腐殖质而具有肥力。
残积物与土壤最根本的区别是它不具有肥力。
其次土壤形成速度比风化壳和残积物的形成快得多。
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一个完整的风化壳,需要几十万年到几百万年,而在同样气候条件下,形成土壤剖面只需几十年或几百年2、堆积物(风化和重力地貌)崩塌堆积物:陡坡上的岩体、土体、块石或碎屑层,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急剧的快速下移(崩落、翻转和滚落),在坡角形成倒石堆或岩屑堆,这种现象称为崩塌。
第四系地质成因及符号
第四系地质成因及符号ml--人工填土pd--植物层al--冲击层pl--洪积层dl-坡积层el--残积层eol--风积层l--湖积层h--沼泽沉积层m--海相沉积层mc--海相交互相沉积层gl--冰积层fgl--冰水积层b--火山堆积层col--崩积层del--滑坡堆积set--泥石流o--生物堆积ch--化学堆积物pr--成因不明沉积一、冲积物(alluvial deposit)河流在平缓地段所堆积下来的碎屑物,称为冲积物。
冲积物根据其形成条件,可分为:1、山区河谷冲积物大部分由卵石、碎石等粗颗粒组成,分选性较差,大小不同的砾石互相交替,成为水平排列的透镜体或不规则的夹层,厚度一般不大。
一般地说,山区河谷的堆积物颗粒大,承载力高,但由于河流侧向侵蚀的结果也带来了大量的细小颗粒,特别是当河流两旁有许多冲沟支岔时,这些冲沟支岔带来的细小颗粒往往和冲积的粗大颗粒交错堆积在一起,承载力也因而降低。
2、平原河谷冲积物河流上游的冲积物一般颗粒粗大,向下游逐渐变细。
冲积层一般呈条带状,具有水平层理,有时也成流水层或湍流层的交错层理。
在每一个小层中,岩性的成分就比较均匀,有极良好的分选性。
冲积物的颗粒形状一般为亚圆形或圆形,搬运的距离愈长,颗粒的浑圆度越好。
平原河谷冲积物可分为: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牛轭湖冲积物和阶地冲积物。
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多为磨圆度较好的漂石、卵石、圆砾和各种砂类土,有时也有粉土、粘性土存在。
在同一地段上,河漫滩冲积物的粒度一般较河床冲积物为小。
在同一河漫滩上,靠河床近的冲积物的粒度比距河床远的为大。
牛轭湖冲积物只有当洪水期间成为溢洪区时才能形成,此时,细砂或粉质粘土就直接覆盖在原来已形成的泥炭或淤泥层上。
阶地冲积物的粒度常较河漫滩的为小,一般由粉质粘土、粉土和各种砂土所构成,有时也有卵石、圆砾的夹层。
在黄土地区,阶地则往往为各个不同地质时期的黄土所分布。
平原河谷冲积层中的地下水一般为潜水,由高阶地补给低阶地,再由河漫滩补给河水。
第四系地质成因及符号
第四系地质成因及符号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第四系地质成因及符号ml--人工填土pd--植物层al--冲击层pl--洪积层dl-坡积层el--残积层eol--风积层l--湖积层h--沼泽沉积层m--海相沉积层mc--海相交互相沉积层gl--冰积层fgl--冰水积层b--火山堆积层col--崩积层del--滑坡堆积set--泥石流o--生物堆积ch--化学堆积物pr--成因不明沉积一、冲积物(alluvial deposit)河流在平缓地段所堆积下来的碎屑物,称为冲积物。
冲积物根据其形成条件,可分为:1、山区河谷冲积物大部分由卵石、碎石等粗颗粒组成,分选性较差,大小不同的砾石互相交替,成为水平排列的透镜体或不规则的夹层,厚度一般不大。
一般地说,山区河谷的堆积物颗粒大,承载力高,但由于河流侧向侵蚀的结果也带来了大量的细小颗粒,特别是当河流两旁有许多冲沟支岔时,这些冲沟支岔带来的细小颗粒往往和冲积的粗大颗粒交错堆积在一起,承载力也因而降低。
2、平原河谷冲积物河流上游的冲积物一般颗粒粗大,向下游逐渐变细。
冲积层一般呈条带状,具有水平层理,有时也成流水层或湍流层的交错层理。
在每一个小层中,岩性的成分就比较均匀,有极良好的分选性。
冲积物的颗粒形状一般为亚圆形或圆形,搬运的距离愈长,颗粒的浑圆度越好。
平原河谷冲积物可分为: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牛轭湖冲积物和阶地冲积物。
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多为磨圆度较好的漂石、卵石、圆砾和各种砂类土,有时也有粉土、粘性土存在。
在同一地段上,河漫滩冲积物的粒度一般较河床冲积物为小。
在同一河漫滩上,靠河床近的冲积物的粒度比距河床远的为大。
牛轭湖冲积物只有当洪水期间成为溢洪区时才能形成,此时,细砂或粉质粘土就直接覆盖在原来已形成的泥炭或淤泥层上。
残积物,洪积物,坡积物,冲击物,湖积物,风积物,冰渍物的特征及如何在野外辨认
残积物是岩石经风化后未被搬运的那一部分原岩风化剥蚀后的产物,而另一部分则被降水和风所带走,它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控制。
由于残积物是未经搬运的,颗粒不可能被磨圆或分选,一般呈棱角壮,无层理构造。
而且由于其中细小颗粒往往被冲刷带走,故孔隙度大。
洪积物简称由洪水堆积的物质,它是组成洪积扇的堆积物。
洪积物是山区溪沟间歇性洪水挟带的碎屑物质,一般堆积在山前沟口。
属快速流水搬运,因此一般颗粒较粗,除砂、砾外,还有巨大的块石,分选性也差,大小混杂。
因为洪流搬运距离不长,碎屑滚园度不好,多呈次棱角状。
层理面不清,斜层理和交错层理发育。
坡积物是泥沙被坡面水流冲刷,一般在坡麓堆积下来,称为坡积物,坡积物的分布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当坡面的倾斜坡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沿斜坡向下流动时给了泥沙一个起始的冲击力,使它脱离不稳定的静止状态,开始滚动,重量越大,滚动越远,泥沙粒径变化从坡顶到坡脚愈来愈粗。
第二种,坡面的倾斜坡度比较小,水流作为介质,挟带坡面泥沙向下流动,颗粒越细带得越远。
坡积物的物质来源是附近的山坡,由于搬运距离比较短,其碎屑颗粒的磨圆度很差,分选性也不太好。
冲击物:
湖积物由湖泊的静水沉积而成,湖积物早期为高矿化度湖水淹没或
浸渍。
随着湖泊退缩,气候干早,蒸发作用强烈形成
风积物是由风作为搬运动力,将碎屑物由风力强的地方搬运到风力弱
的地方沉积下来的土。
风积土生成不受地形的控制,我国的黄土就是
典型的风积土。
主要分布在沙漠边缘的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带。
冰渍物是由于常年结冰产生的残留物。
冰渍多生成于高海拔寒冷地区。
工程地质第一阶段试题答案
《工程地质》第一阶段习题一、填空题1.隐生宙划分两个代:(太古代和元古代)。
显生宙进一步划分成三个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2.河流沉积物称为冲积物。
根据形成条件和环境分为:(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击物、牛轭湖冲积物和河口三角洲冲积物)。
3.根据海底地形起伏和海水深度,由岸向海洋方向分为(滨海带、浅海区、陆坡区和深海区)。
4.构造运动按运动方向可分为:(古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现代构造运动)。
5.常见的地质构造有(褶皱和断层)。
6.岩层的产状要素有(走向、倾向和倾角)。
7.褶皱要素包括以下几部分:(核、翼、转折端、枢纽、轴面、拐点)。
8.根据轴面产状,褶皱可分为:(直立褶皱、倾斜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9.根据该剖面形态,褶皱可分为:(扇形褶皱、箱形褶绉、单斜)。
10.根据枢纽产状,褶皱可分为:(水平褶皱、倾伏褶皱)11.根据褶皱的平面形态,可分为:(开阔褶皱、紧密褶皱、同斜褶皱、中常褶皱)12.断裂构造包括(张节理、剪节理)。
15.按节理的成因,节理包括(原生节理、构造节理)两大类。
16.构造节理,按其形成的力学性质,分成(张节理、剪节理)两类:17.断层要素包括(断层面、断层线、断层盘、断距)等。
18.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分类可分为:(上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旋转断层)19.按断层与所在岩层产状关系分类可分为:(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交断层、纵断层、横断层)20.活断层的活动方式可以分为(地震断层、蠕变断层)两种形式。
21.活动性断裂中依据一系列指标划分出优势活动性断裂,并分为两类:(区域优势活动性断裂、场区优势活动性断裂)。
22.地震效应包括:(地裂缝、地陷、沙土的液化、滑坡)。
23.工程地质研究的基本任务包括(区域稳定性研究与评价、地基稳定性研究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三个方面。
24.工程地质研究的方法有(地质学方法、试验方法、工程地质类比法、模型实验法、概率统计法和理论计算法)两种方法。
地质地貌
1、松散堆积物坡积物:被片流携带的物质在坡地平缓处或坡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坡积物。
坡积物围绕坡地边缘呈条带状分布的形态是坡积裙。
特点:系高处风化碎屑物在片流作用下,沿斜坡平缓地段和坡麓地带堆积形成;岩性成分取决于坡地上部母岩成分;一般机械成分混杂,碎屑物分选性和磨圆度很差,多呈亚角形;自上游至下游颗粒由粗变细,逐渐由碎石及含碎石的粗粒相变为细砂、粉砂和粉质粘土、粘土;在垂直剖面上可看到具有韵律性的成层堆积;可发育古土壤、孢粉、动植物化石等。
孔隙度大,结构比较疏松,且易形成滑坡和土层流动。
洪积物:洪流所携带的物质在沟口或山口堆积形成的堆积物,称为洪积物。
所形成的扇状地貌称为洪积扇。
多个洪积扇连成一片即为洪积裙。
特点:由暂时性流水在山麓地带(沟口或山口) 堆积成;机械成分复杂,分选差,颗粒亚角形或亚圆状;自上游至下游,粒度由粗变细,分选性和磨圆度逐渐增高。
在扇顶多为巨粒、砾石,亚角形,泥砂充填,可见透境体,具交错层理。
在扇中多为夹砾石、砂透体的粉砂、粉土及粉质粘土,具交错层理。
在扇缘多为粉砂、粉土、粉粉质粘土及粘土层,偶夹砂及细砾透镜体,具波状层理及近平行层理。
厚度相差悬殊;可发育古土壤、孢粉、动植物化石等。
冲击物: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堆积物叫做冲积物。
(河流搬运物从水中沉积下来的过程称为河流的沉积作用)特点:系在地面流水所塑造的沟谷范围内堆积形成;自上游至下游颗径逐渐减小,而其分选性和磨圆度逐渐增高,卵砾石一般呈亚圆形或圆形;具有层理清晰,有时具有斜层理、交错层理;砾石倾向上游,长轴与水流方向一致,呈迭瓦状排列。
韵律性:自底向顶,总的趋势是颗粒逐层由粗变细,沉积构造呈现水平层理→大型交错层理→小型交错层理→水平纹理的序列。
平原河流冲积物:河床、河漫滩、牛轭湖和阶地残积物:是地壳表层的岩石经长期风化作用后,残留于原地的松散堆积物。
特点:自上而下颗粒逐渐变粗,并过渡到基岩;颗粒具有明显的棱角状,无分选,无层理;成分与下伏基岩的岩性密切相关;厚度变化大,取决于残积条件,包括岩石的易风化程度、原地形地貌条件;残积物地表多为凸形坡面;具有较大的孔隙度,一般透水性较强,发育在低洼地段而下伏基岩又不透水时,可有上层滞水出现。
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的特点
1、坡积物的特点:片流搬运的物体在坡麓堆积下来,形成坡积物。
①成分为岩屑、矿屑、沙砾或矿质黏土,与坡上基岩密切相关。
②碎属颗粒大小混杂,分选性差,层理不明显。
2、洪积物的特点:由洪水堆积的物质,简称洪积物。
①沟口附近堆积多,厚度大,颗粒粗大,越向外堆积越少越薄,颗粒细小,具明显的分带性②磨圆度差,分选性较差,可见斜性理和交错层理。
③堆积的地形是锥状时,称为洪积锥(冲击锥),呈扇形时称为洪积扇。
3、冲积物及其特点河流搬运的物质由于流量流速的变小,使流水动能减少,搬运能力降低,造成河流搬运携带的碎屑物质沉积下来,形成冲积物。
1.具有良好的分选性(粗大的先沉积,细小的后沉积)2.具有较好的磨圆度3.成层性较好4.常具有韵律性二元结构:下部为河床沉积(粗碎属)上部为河漫滩沉积(泥质和粉沙)在坡面上有规律的交替出现。
5.常具有波痕,沙丘和交错层理等构造。
冰碛物、洪积物、冲积物和风积物2010-12-14 10:32冰川沉积的物质称为冰碛物(moraine deposit)。
冰碛物具有以下特点:1)皆由碎屑物组成;2)大小混杂,分选性差,经常是巨大的石块或细微的泥质物的混合物;3)碎屑物无定向排列,扁平或长条状石块可以呈直立状态;4)无成层现象;5)绝大部分棱角鲜明;6)有的角砾表面具有磨光面或冰擦痕,擦痕的长短不一,大的擦痕长数十厘米以上,小的擦线细似头发丝;7)含有适应寒冷气候的生物化石,如寒冷型的植物孢子等。
此外,沉积的巨大石块(漂砾drift boulder),它有时来自很远,其岩性和附近任何基岩显著不同。
已固结的冰碛物称为冰碛岩。
风积物(aeolian deposit,eolian deposit)是指经风力搬运后沉积下来的物质。
主要是砂粒和更细的粉砂。
风成沙的分选性较好,沙粒均匀,圆度和球度较高,表面常有一些相互撞击而形成的麻坑,常堆积成沙丘和沙垅等地形,沙层常形成高角度的斜交层理,厚度从数米到近百米。
残积土名词解释
残积土名词解释残积土是以第四纪坡积物和冲积物为主,由于在垂直方向上分异明显,各种地层中的化学风化作用很弱,物理风化也很弱,因而堆积成各种不同形态的残积土。
第四纪地层经受长期的剥蚀、搬运、沉积及成岩固结等作用后,使一部分坡积物、洪积物与坡积物之间和洪积物与坡积物之间保留下来的互相镶嵌的残积物,即称为残积土。
残积土的岩性常具有浅变质的结构,并常夹有化石碎片或煤块。
但是它们的厚度不大,在高原面上常被分割成平坦或起伏较大的残积土台地,如山前洪积扇和残积平原等。
原状残积层上部含少量坡积层、洪积层或残坡积物。
土质以松散、疏松为主,比重大。
底部或底面常夹有薄层基岩或亚粘土层,土层分选性好,层理不明显,有时可见砂粒胶结。
残积土又分: 1、黄土状土:主要成分是黄土和亚粘土混合而成,厚度在15— 20米之间,松软、湿,有粉土夹层。
2、残积黄土:成分为亚粘土、砂土、砾石、粗砂,质地疏松,湿。
3、亚砂土状土:是强风化的亚粘土、细砂组成,成分是亚粘土[gPARAGRAPH3]层,底部有砾石或石块等,湿。
4、黄土状亚砂土:成分为亚粘土、黄土及泥炭层,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多处于半固结状态。
厚度0— 50米,其中含有大量植物化石。
5、风积:有大量的碎屑,包括土、石、碎骨头等,成分多为粘土和亚粘土,干。
6、湖积:成分为亚粘土和杂色粘土,湿。
7、洪积:成分为亚粘土、黄土和砂。
由于形成条件和时间的不同,其成分有所差别。
土壤粘粒含量在30%左右,质地均一,肥力低,抗旱能力差。
残积土的发育规律1、黄土状土: A—古老的原状残积土,有可靠的生物、气候等环境记录; B—表层已有侵蚀现象,或有明显的流水切割侵蚀;C—在坡地上缓倾斜坡段可堆积成坡积锥(小型); D—以上情况的共同特征是地表呈浑圆或残丘状,分布范围广,面积大; E—在较陡坡地上,可残存较厚的残积土,并逐渐转变成黄土状土; F—厚度增大速度慢,分布零星。
4、新近堆积的第四系地层,经过近代成因类似的剥蚀、搬运、沉积及固结成岩作用的改造,虽然也形成黄土状亚砂土,但总体上是建设性的,不断完善地质剖面,直至最终形成黄土状土。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知识点整理
地基基础部分1.土由哪几部分组成土是由岩石风化生成的松散沉积物,一般而言,土是由固体颗粒、液态水和空隙中的气体等三部分组成。
2.什么是粒径级配粒径级配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哪些土中土粒组成,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各粒组占土粒总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称为土的粒径级配。
对于粒径小于或等于60mm、大于的土可用筛分法,而对于粒径小于的土可用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分析。
3.什么是自由水、重力水和毛细水自由水是存在于土粒表面电场范围以外的水,它可以分为重力水和毛细水。
重力水存在于地下水位一下的土骨架空隙中,受重力作用而移动,传递水压力并产生浮力。
毛细水则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孔隙中,土粒之间形成环状弯液面,弯液面与土粒接触处的表面张力反作用于土粒,成为毛细压力,这种力使土粒挤紧,因而具有微弱的粘聚力或称为毛细粘聚力。
4.什么是土的结构土的主要结构型式有哪些土的结构主要是指土体中土粒的排列和联结形式,它主要分为单粒结构、蜂窝结构和絮状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5.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有哪些哪些是基本物理性质指标哪些是换算指标P66.熟练掌握土的各个物理性质指标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相互换算。
P7-87.无粘性土和粘性土的物理特征是什么无粘性土一般指具有单粒结构的碎石土和砂土。
天然状态下无粘性土具有不同的密实度。
密实状态时,压缩小,强度高。
疏松状态时,透水性高,强度低。
粘性土粒之间存在粘聚力而使土具有粘性。
随含水率的变化可分别划分为固态、半固态、可塑及流动状态。
8.什么是相对密度P99.什么是界限含水量什么是液限、塑限含水量界限含水率:粘性土由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率;液限:由流动状态转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塑限:有可塑状态转为半固态的界限含水率;缩限:由半固态转为固态的界限含水率。
10.什么是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他们各反映粘性土的什么性质P1011.粗粒土和细粒土各采用什么指标进行定名粗粒土:粒径级配细粒土:塑性指数12.什么是动水力(或渗透力)动水力的量纲是什么地下水渗流时对土颗粒产生压力,单位体积内骨架受到的力称为动水力,亦称渗透力。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复习要点
( ( 绪论1、地基:受建筑物荷载的影响,建筑物下一定范围内的土层将产生应力和变形,应力和变形值不可忽略的那部分土层称为地基。
2、基础:起支撑上部结构,并将上部结构荷载传给地基的作用的这部分位于上部结构和地基之间的部分称为基础。
3、持力层:基础以下的第一层土称为持力层。
4、软弱下卧层:在地基范围内持力层以下的土层称为下卧层,若下卧层的承载力低于持力层,则称为软卧下卧层。
5、作为承托建筑物的地基应满足的要求:(1)地基的承载能力不小于作用于地基的压力,在防止地基整体破坏和建筑物失稳方面必须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2)地基的变形值不能过大,保证建筑物不因沉降量过大而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一) 土的形成1、形成:土是由原岩经过风化、剥蚀、搬运、沉积而成的。
2、化作用的分类:(1)物理风化:由于温度变化和岩石裂隙中的水的冻结以及岩类的结晶引起岩石表面逐渐破碎崩解,称为物理风化。
(2)化学风化:地表岩石在水溶液、大气以及有机体的化学作用或生物化学作用下引起的破坏过程称为化学风化。
如氧化、水化、水解、岩溶、碳酸化等。
3)生物风化:生物活动过程中对岩石产生的破坏称为生物风化。
风化作用结果:导致岩石的强度降低、透水性增强。
3、残积物:残积物中残留碎屑的矿物成分在很大程度上与下卧基岩一致,无层理,无分选。
4、坡积物:其矿物成分与下卧基岩没有直接关系,有分选、无层理。
5、洪积物:有层理、有分选。
分为三个部分1.靠近山区部分,地下水位元元元较低,地势较高,且地基承载力较高,是良好的天然地基。
2.离山区较远地段,周期性干旱作用,土体被析出的可溶盐胶结而坚硬密实,承载力较高。
3.中间过渡阶段,土质较弱,承载力较低。
6、冲积物: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和分选现象。
(二)土的组成1、土的三项体系:固相、液相、气相,其中饱和土和干土属于二项体系。
2、土的粒径级配:土中土粒的大小及组成情况,通常以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来表示,称为土的粒径级配。
四、地理概念—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2022届浙江省高中地理易错点汇总
1常见的沉积物1、残积物岩石风化后残留在原地的碎屑物质。
残积物与风化壳具有多层结构的残积物剖面称为风化壳。
残积物是风化壳的一部分。
2、坡积物较高处的岩石风化后沿斜坡向下运移,滚落在坡脚和坡麓的堆积物。
3、洪积物由山洪携带的砂粒、石块等在山前谷口一带的堆积物。
4、冲积物通常指河流沉积物质。
2各种沉积物的区别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扇地质作用风化、沉积风化、搬运、沉积流水沉积流水沉积介质风、水等风、水等流水流水对土壤的影响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的土壤含石块较多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质地分层特征自然灾害易错知识点:1、自然灾害概念: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易错点:不是所有的自然变异都成为自然灾害。
发生在人烟稀少的地震就不是自然灾害。
2、自然灾害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百年一遇”的洪水,并不是一百年以后一定又会出现一次,这是一种对自然灾害周期性的一种通俗描述。
不重复性,不是说一种灾害发生后,不会再次发生,而是指灾害过程、损害结果的不可重复性。
3、自然灾害类型:气象灾害:干旱、洪涝、热带气旋、大风、冰雹、低温冷冻、雪灾、干热风、龙卷风、雷暴、沙尘暴、连阴雨、冻雨、雾等。
白灾、黑灾。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赤潮、海水入侵等。
生物灾害:生物病害、虫害、草害、鼠害、森林火灾、草原火灾、蝗灾。
注意:水土流失、海水入侵、沙漠化也是自然灾害。
常见地貌单元的分类
常见地貌单元的分类表1一、构造、剥蚀地貌(一)、山地1、山地按构造形式的分类(1)断块山:由于断裂作用上升的山地称为断块山。
断块山最初形成时,具有完整的断层面和明显的断层线。
断层面成为山前的陡崖,外形一般为三角形;断层线则是崖底的轮廓线。
但是由于断块山不断的上升,经过长期的凤化和剥蚀,断层面被破坏并向后退却;崖底的断层线也被巨厚的凤化碎屑物所掩盖。
(2)褶皱断块山:在构造形态上具有被断裂作用分离的褶皱岩层,曾经是构造运动剧烈和频繁的地区。
(3)褶皱山:具有背斜或向斜构造的山地。
构造形态上并不复杂,除了简单的背斜或向斜褶曲外,有时还有次生的小褶曲。
山脉的走向与褶皱轴的方向常相一致。
在向斜构造的褶皱山区,河流常沿向斜轴部发育而成狭长的槽沟地形。
在背斜构造的褶皱山区,由于背斜轴部张节理发育,容易遭受凤化剥蚀,同样也容易产生狭长的槽沟地形。
2、山地按地貌形态的分类(表2)山地按地貌形态分类表23、丘陵丘陵是经过长期剥蚀切割、外貌成低矮而平缓的起伏地形。
其绝对高度小于500m,相对高度小于200m。
丘陵地区基岩一般埋藏较浅,顶部常直接裸露,风化一般严重,有时表层为残积物掩盖;谷底堆积有较厚的洪积物、坡积物或冲积物,有时还有淤泥等;在边缘地带常堆积有结构松散的新近堆积物。
丘陵地区地下水的分布较复杂,一般丘顶部分无地下水,边缘和谷底常有上层滞水或潜水型的孔隙水。
4、剥蚀残山低山在长期的剥蚀过程中,极大部分的山地都被夷平成为准平原,但在个别地段形成了比较坚硬的残丘,称剥蚀残山。
一般常成几个孤零屹立的小丘,有时残山与河谷交错分布。
5、剥蚀准平原剥蚀准平原是低山经过长期的剥蚀和夷平,外貌显得更为低缓平坦,具有微弱起伏的地形。
其分布面积一般不大。
由于长期受到剥蚀,因而基岩常裸露地表,有时低洼地段覆盖有不厚的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等。
剥蚀准平原的地下水一般埋藏较深,或只有一些上层滞水,地下水位随地形的起伏而略有起伏。
二、山麓斜坡堆积地貌1、洪积扇山区河流自山谷流入平原后,流速减低,形成分散的漫流,流水挟带的碎屑物质开始堆积,形成由顶端(山谷出口处)向边缘缓慢倾斜的扇形地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残积物(风化和重力地貌)
残积物(eluvium):地表岩石经受风化作用发物理破坏和化学成分改变后,残留在原地的堆积物,称为残积物
风化壳(weathered crust):具有多层结构的残积物剖面称风化壳
由残积物所组成的覆盖于地壳表面的整个复杂剖面的总体,称为风化壳(weathered crust)。
因此残积物是风化壳的一部分,而风化壳则是岩石圈的一部分
(1)残积物岩性:原岩岩屑(岩块、角砾、粉砂级颗粒);风化残余矿物(抗风化能力: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和硫酸盐>卤化物。
溶解度:食盐>石膏>方解石>橄榄石>辉石>角闪石>滑石>蛇纹石>绿帘石>正长石>黑云母>白云母和石英。
地表新生矿物,主要是粘土矿物和胶体矿物)
(2)残积物(风化壳)结构构造:全风化带,半风化基岩带,未风化基岩带
(3)残积物的特征:①岩石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和下伏基岩有密切的联系;②是基岩风化破碎后留在原地的风化物质,未经搬运磨圆,未经分选,不具层;③残积物经长期风化,所形成粘土矿物,常粘附在石英砂的表面;④残积物的结构等特征向下伏基岩逐渐过渡;⑤由上而下风化程度逐渐减弱,颗粒由细变粗
(4)残积物类型:岩屑型残积物,硅铝-碳酸盐(或硫酸盐)型残积物,硅铝粘土型残积物,铁铝型残积物
(5)古风化壳(paleo-weathered crust):风化壳形成后,被后来的各种堆积物覆盖,而保留下来的风化壳称为古风化壳,在一定的地形构造条件下,可形成多层古风化壳
土壤与残积物的区别:土壤是残积物的表层,经成土作用发育而成,即经有机酸对残积物发生生物化学作用,使土质富含腐殖质而具有肥力。
残积物与土壤最根本的区别是它不具有肥力。
其次土壤形成速度比风化壳和残积物的形成快得多。
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一个完整的风化壳,需要几十万年到几百万年,而在同样气候条件下,形成土壤剖面只需几十年或几百年
2、堆积物(风化和重力地貌)
崩塌堆积物:陡坡上的岩体、土体、块石或碎屑层,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急剧的快速下移(崩落、翻转和滚落),在坡角形成倒石堆或岩屑堆,这种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下落的大量石块、碎屑物或土体堆积在陡崖的坡脚或较开阔的山麓地带,形成倒石堆。
倒石堆的形态规模不等。
结构松散、杂乱、多孔隙、大小混杂无层理。
撒落和倒石锥堆积物:斜坡(30-50度)上的风化碎石在重力作用下,长期不断往坡下坠落。
倒石锥的特点:上部细、下部粗,细土充填裂隙;显示粗略的分选。
最厚处在斜坡由陡变缓处。
滑坡堆积物:
3、坡积物(片流和重力)
是片流和重力共同作用下,在斜坡地带堆积的沉积物,其中有时夹有冲沟和重力的粗粒堆积物坡积物岩性,以片流搬运的砂、粉砂和亚粘土为主,其正态概率为细一段式。
角砾以棱角—次棱角状为主,短距离搬运,岩性与斜坡上基岩一致。
坡积物厚度,与斜坡形态和坡面流速有关
坡积物结构、构造
由于片流往坡下运动速度逐渐变慢,坡积物呈现水平与垂直方向粒度变化
平面上:近坡以粗粒为主,夹细粒碎石砂土透镜体,宽度和厚度不大。
中部以亚砂土或亚粘土为主,夹少量碎石透镜体,宽度和厚度最大。
近谷底部为亚粘土,厚度不大;有时过渡为坡积——冲积层
垂直坡面上:形成自下而上由碎石——亚砂土——亚粘土构成的韵律层。
表面常发育古土壤。
坡积物层理与坡面倾向、倾角大体一致,岩屑扁平面多顺坡向排列,长轴与坡向近垂直4、洪积物(流水地貌)
定义:暴雨或冰雪消融季节,含有大量砂石高速运动的浊水流,分散成多股槽流或者槽流连接成面状洪流,从山地流出山口或流入主流河谷,由此堆积形成的扇形堆积物称洪积物。
岩性:主要是碎屑混合物,很少发现化学沉积物。
岩相:A、扇顶相,B、过渡相,C、扇缘相。
结构:多元结构。
各相带在平面和剖面上都呈过渡关系。
洪积物岩相界限离山口的距离取决于气候和新构造运动对洪流作用的影响。
沉积物厚度最大处在中部,山前有活动断裂时近断裂带最厚。
A、扇顶相:以巨砾、砾石等粗粒沉积物为主(槽洪相),夹有细粒沉积透镜体,巨砾间为后续水流细粒充填,发育急流交错层理。
因为有短暂的后续水流,使细粒物质被带走,因此孔隙度大。
B、过渡相:从砾石过渡到砂,以砂为主,为漫洪相砂土夹槽洪相砂砾组成。
C、扇缘相:主要是亚粘土、亚砂土组成(漫洪相)看起来象“纹泥”,透水性差。
沉积学标志,积结构沉--营力结构
洪积物的结构
“多元结构”:槽洪相粗粒沉积物成条状由扇顶伸入,剖面上呈各种透镜状,常与细粒沉积物交互,呈现不连续层状,称“多元结构”。
砾石透镜体代表古河道位置,砾石ab面逆指上游。
洪积物与坡积物的区别
5、冲积物(流水地貌)
冲积物:河流的沉积物统称为冲积物。
其主要鉴别标志是:
①砾石成分复杂, 往往具叠瓦状排列。
砂和粉砂的矿物成分中不稳定组分较多。
②碎屑物质的分选性较好,磨圆度较高。
③冲积物层理发育,类型丰富,层理一般倾向河流下游。
⑤冲积物常呈透镜状或豆荚状,少数呈板片状。
⑥冲积物往往具有二元结构,下部为河床沉积,上部为河漫滩沉积。
洪积物与冲积物的区别
“冲积扇”与“洪积扇”的成因相似,区别在于前者扇面轴部有常年性河流并形成冲积物,后者轴部为间歇性河流,主要形成洪积物。
6冰碛物
冰碛物的基本特征
(1)地形方面——常构成尾碛垅,侧碛垅和底碛平原。
在地形组合上,上游为冰蚀地形,下游为冰碛地形。
(2)岩矿成分——不稳定矿物多,长石含量较高。
(3)岩相特点
粒度成分:大小混杂,砾石粘土混杂堆积
冰碛物的分选性:差
冰碛砾石的磨圆度:差,砾石基本为棱角状
冰碛砾石的表面形态:发育特殊形状的砾石,有压坑和压弯现象
冰川漂砾
冰碛物中的砂粒特征:石英表面发育贝壳状断口
砾石的排列方向
残积物
指地表岩石风化后残留在原地的堆积物。
根据风化作用方式和风化作用强度的不同,残积物可分为机械风化残积物和化学风化残积物两类。
前者主要由母岩机械破碎的岩屑或矿物碎屑组成;后者主要由化学风化形成。
后者除了母岩机械破碎的岩屑或矿物碎屑外,主要为母岩化学分解后形成的一些新生矿物,如各种粘土矿物(水云母、胶岭石、高岭石等)、及硅、铝、铁、锰等的含水氧化物矿物(如蛋白石、水铝石、褐铁矿、水锰矿等)。
残积物一般保存在不易受到外力剥蚀的比较平坦的地形部位,而且常常被后期的其它成因类型的沉积物所覆盖。
残积物的堆积形态、厚度、规模变化较大。
残积物不具层理,碎屑颗粒为棱角状(砾岩风化残积物除外),无分选性。
残积物的发育具有明显的地带性。
在高纬度地区、中纬度荒漠与半荒漠地区和高山地区,一般以机械风化残积物为主;而化学风化残积物则主要形成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地区。
在湿热气候条件下,一个发育完全并保存完整的残积物剖面,其底部为与母岩逐渐过渡的以机械风化为主的残积物,向上渐变为化学风化残积物,如铝土矿等,厚度可达数十米以至二百余米。
残积物中常会有丰富矿产,如贵
金属、稀有与稀土元素的残积矿床。
有的残积物本身就是一种矿石堆积体,如铝土矿、锰土矿等。
残积物对分析一个地区古气候、古地形的变迁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坡积物
雨水或雪水将高处的风化碎屑物质洗刷而向下搬运,或由本身的重力作用,堆积在平缓的斜坡或坡脚处,成为坡积物(slope deposit)。
中文词条名:坡积物
英文词条名:cliff debris
雨水或雪水将高处的风化碎屑物质洗刷而向下搬运,或由本身的重力作用,堆积在平缓的斜坡或坡脚处,成为坡积物(slopedeposit)。
泥沙被坡面水流冲刷,一般在坡麓堆积下来,称为坡积物,坡积物的分布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当坡面的倾斜坡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沿斜坡向下流动时给了泥沙一个起始的冲击力,使它脱离不稳定的静止状态,开始滚动,重量越大,滚动越远,泥沙粒径变化从坡顶到坡脚愈来愈粗。
第二种,坡面的倾斜坡度比较小,水流作为介质,挟带坡面泥沙向下流动,颗粒越细带得越远。
坡积物的物质来源是附近的山坡,由于搬运距离比较短,其碎屑颗粒的磨圆度很差,分选性也不太好。
详细介绍
坡积物是残积物经水流搬运,顺坡移动堆积而成的土。
即是雨雪水流的地质作用将高处岩石风化产物缓慢地洗刷剥蚀,顺着斜坡向下逐渐移动、沉积在较平缓的山坡上而形成的沉积物。
其成份与坡上的残积土基本一致。
由于地形的不同,其厚度变化大,新近堆积的坡积土,土质疏松,压缩性较高。
它一般分布在坡腰上或坡脚下,其上部与残积物相接。
坡积物底部的倾斜度决定于基岩的倾斜程度,而表面倾斜度则与生成的时间有关,时间越长,搬运、沉积在山坡下部的物质就越厚,表面倾斜度就越小。
坡积物质随斜坡自上而下呈现由粗而细的分选现象。
其成份与坡上的残积土基本一致。
与下卧基岩没有直接关系,这是它与残积物明显的区别。
由于坡积物形成于山坡,常常发生沿下卧基岩倾斜面滑动,还由于组成物质粗细颗粒混杂,土质不均匀,且其厚度变化很大(上部有时不足一米,下部可达几十米),尤其是新近堆积的坡积物,土质疏松,压缩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