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汶川地震报道解析
中央电视台汶川地震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汶川地震直播报道中存在问题的分析4了早间、白天和晚间三个时段,分别任命了三个直播总导演,整个新闻中心各部门的新闻资源,一律通过这三个时段推出。
为了保证各个部门的利益协调,在直播期间,新闻中心每天晚上8 点都要召开由新闻中心主任主持的直播新闻会议,总结当天的直播,讨论第二天的直播内容,协调各个部门工作,发现问题,在会议中直接解决。
这样一个联席会议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个工作模式已经被固定下来,在将来其他的重大事件直播中将继续发挥作用。
关于抗震救灾直播报道中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许多媒体同仁和研究者多已详述,本文不再展开论述。
笔者想强调的是,虽然央视新闻频道在汶川地震直播中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但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下面试就观念、报道方式和体制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改进今后工作。
一、新闻观念在直播中调整,但仍需提升5 月12 日地震发生当天,由于事发突然,央视新闻中心的记者虽然集结赶往灾区,但由于成都机场临时关闭,许多记者都滞留在北京,前方的信息非常有限。
因此新闻频道在当天下午的直播中,以连线前方地方台和其他媒体的记者为主,随后当天晚上的直播,地震专家被请进演播室,开始对地震发生的原因、震级、防震知识等方面进行专业解释。
这都是可以接受的组合方式。
但是,随后几天,随着记者陆续抵达震区,后方直播的演播室形式,却没有及时调整,还是以主持人和专家在演播室访谈,加以前方记者的连线,但似乎仍然以演播室为主体,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对突发事件的直播,到底是以演播室的直播为主,还是以方新闻现场的直播为主?如果回顾央视过去的直播,无论是对非突发事件直播(如香港回归十周年)还是对突发事件直播(如雪灾报道),其主要模式都是演播室内主持人加专家,辅助前方记者的连线和小专题片的形式。
这种形式的好处,从主持人的角度讲,有专家在场,直播更容易进行控制。
这种控制又包括时间控制和内容控制。
如果演播室内没有专家,无论对主持人,还是前方记者,还有整个直播支持系统的要求,都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主持人缺位下的一次成功的综述报道——基于对央视“四川汶川地震82小时纪实”的思考
主 持 人 缺 位 下 的 一 次 成 功 的 综 述 报 道
— —
基 于 对 央 视 “ 川 汶 川地 震 8 四 2小 时 纪 实 " 思 考 的
刘 宝珍
( 北师 范学 院 文学 院 , 湖 湖北 黄石 450 ) 30 2
[ 摘
要] 在央视 20 0 8年播放 的“ 四川 汶川地震 8 2小 时纪 实” 的综述报 道 中, 大约 5分钟 的 时间主持 有
表 着 勇 往 直 前 的 抗 震 大 军 , 表 着 喷 薄 而 发 的 抗 震 热 代
《 七剑战歌》 电影《 是 七剑》 主题 曲 , 的 表现 的是 “ 七 剑下天山” 的武林 传奇故事 。“ 剑” 的是 晦明大师弃 七 指 尘世而深居 天 山颠 峰 , 十 年成 铸 剑 宗 师 , 成 的 “ 数 铸 莫
月 ” 是 七 剑 中最 亮 的一 把 剑 , 且 会 越 打越 明 亮 耀 眼 , 剑 并
实” 的综 述报道 中 , 大约 5分钟 的 时间没 有 主持人 出 有 场, 而这次主持人缺位下的综述 报道不 仅没有 丝毫影 响 到播报效果 , 相反却带 给人们更 多 的感 动与震撼 ! 的 它 成 功之 处就在 于对 主题元 素的逐层 强化 。央视 制作 “ 四 川汶川地震 8 2小时 纪实 ” 档综 述节 目要 凸现 的主 题 这 有 三点 : ~是报道受 灾 程度 , “ 次地 震损 伤严 重 , 把 此 伤 亡人数不断 上升 ” 的事 实 告知 与 众 ; 是宣 传 “ 志 成 二 众 城, 抗震救灾” 的救援精神 , 体现 “ 一方有 难 , 方支援 ” 八 的社会主义情怀 ; 是强 调 “ 三 时间就 是生 命 ” 必须争 分 , 夺秒与 时间赛跑 , 带给更多人 以生还 的希 望。为 了强 化 这 三大 主题 , 目首 先 采用 了节 奏急 促 、 律高亢 的背 节 旋 景音乐来始终贯穿节 目始 终 ; 次采用 了在纯 黑色背 景 其 上 书写 白色字体 的字幕来 形成强 烈的视觉 冲击 效果 ; 再 者, 精心选择了与字幕文字相 呼应的直 观生 动的救援 场
从四川大地震看灾难性事件报道的突破
从四川大地震看灾难性事件报道的突破关键词:汶川地震突发事件灾难电视新闻[摘要]:2008年5月的四川大地震属于突然爆发的灾难性事件,这类事件由于其发生的突然性、巨大的破坏性和涉及的范围之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与事件本身的引人注目相比,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中国电视媒体在此次报道行动中介入的时间、记者深入的范围以及报道所涉及的主题也与以往类似题材的报道相比有所突破。
总结这次灾难性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经验,发现可以改进的问题,对于提高今后类似题材电视新闻的报道工作,对今后电视新闻报道的实践工作都将具有直接的帮助作用。
一、灾难性事件的特点决定了对这类事件的报道要求灾难性事件毫无疑问就是给人类和整个社会带来重大灾难的事件。
这里所说的灾难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然灾难,比如这次的四川地震、年初的冰雪灾害还有洪水、火山爆发、台风等等,是由于自然界人类不可抗力所导致的;另外的一种就是社会人为因素所导致的灾难性事件,如爆炸等恐怖活动、空难、战争等。
无论是哪一类灾难事件发生,它都会给人们带来恐慌的情绪,使人们手足无措,这都源于灾难的意外爆发性。
灾难性事件的突发性使人们对于灾难爆发的时间、种类、破坏的强度无法预测,不知何时会突然发生正是灾难的可怕之处。
比如这次四川地震达到了级,现有的科技水平还无法对这类灾害做出准确的预报,而且波及范围广,全国大部分的省区都有明显的震感。
以至于在地震突发之时四川省内震感明显,办公大楼剧烈晃动,地下水管破裂。
而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写字楼密集的地区,人们也纷纷从高楼里跑出来,更不用说人们知道地震后更是关切的彼此询问。
除了无法预测的突发性,灾难事件一般都会带来强烈的破坏性。
灾难之所以称之为灾难,就在于它严重的破坏性。
它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害,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极大的破坏,甚至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当灾难发生的时候,这些问题都会表现得既集中又极端,具有强烈的冲突性和严重的后果。
汶川地震过程的分析解说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 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 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 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 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 多种因素有关。
汶川7.8级地震的震中位置 在汶川县映秀镇(北纬31度, 东经103.4度),余震沿映 秀—北川—青川断裂带及相 邻区域分布,呈北东30度方 向。主震及余震分布的长度 约为240公里,其最严重的 破坏区域也是沿映秀—北 川—青川断裂。表明这次地 震是龙门山中间的一条主断 裂活动的结果。
汶川7.8级地震强余震时序图
地壳
地幔
外核
内核
刚性 塑性
地幔对流带动刚性板块运动 在板块边界上产生地震
Thermochemical convection
?
地幔热对流示意图
大洋与大洋板块碰撞
大陆与大陆板块碰撞
印度板块插入青藏高原
地震波传播示意图 Seismic Wave Propagation
Receiver Array (seismometers)
发生地震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内部物质处在不断运动中,一般把地球分为地 壳、地幔和地核等部分。其中地幔又分为岩石圈、软流圈以及下地幔部分。由于 温度的差异,地幔发生大规模的对流,带动了上覆的岩石圈运动,板块产生大规 模的漂移运动。在各板块的缝接部位或张裂部位,产生岩块的碰撞、挤压和强烈 变形,应力在某些部位高度集中,在超过岩块强度极限的时候,产生突然破裂, 引起大地剧烈振动,地震波向四周发射。产生地面变形、开裂和建筑物的严重破 坏。
Source (Earthquake)
浅谈重大新闻事件的战役性报道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647(2008)05—0154—02浅谈重大新闻事件的战役性报道华倩(海西州电视台,青海德令哈817000)摘要:新闻的战役性报道对于提高重大新闻的宣传报道质量,扩大报道面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新闻宣传领域,新闻的战役性报道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竞争手段。
关键词:新闻事件;战役性报道2008年是我国最不平凡的一年,春季雪灾、汶川地震、举办奥运,一件又一件的重大事件和活动,考验着全国人民,也对我们新闻工作者带来了挑战。
做好这些突发性事件和重大活动的新闻报道,搞好新闻宣传是时代赋予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回顾汶川大地震和奥运会报道的前前后后,给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启迪。
一、精心策划,国内媒体进行大兵团作战、战役性报道,使我们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先声夺人周期最长的直播节目,并在随后的直播中以时空连线、专家访谈、滚动字幕等方式追踪事件进展。
凤凰卫视、四川卫视等电视台也对抗震救灾开展了同步直播。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各媒体以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态度,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把党中央的声音、人民群众的声音、救灾队伍的声音和专家的声音及时传播出去,展开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
舆论引导及时有力,为我们赢得了宣传舆论的主动权。
三是媒体报道直接影响着政府部门的决策和国际舆论导向。
媒体报道不仅给人们展现了灾区的真实情况,更直接影响着政府部门的决策、国际友人和国内民众对抗震救灾的支持和支援。
在中央电视台的抗震救灾直播中,前方记者将最近的救灾进展及困难、灾区对救援物资的需求、受灾群众的呼声、当地政府的救灾措施等信息,通过时空连线方式及时告诉外部世界,使政府适时调整政策,专家发挥专业特长,民众慷慨捐款捐物,直接推动了抗震救灾工作顺利开展。
而平面媒体更多地通过对典型细节描写,刊发鲜活场景、新闻图片等方式,展现出灾区群众的坚强意志,在亲人逝去、家园破坏后的人性力量和对生命的自我拯救;通过对政府决策者与发言人的跟踪报道,展现政府各级干部对事业的高度忠诚;通过报道救援现场,展示解放军官兵、武警战士、白衣天使以及志愿者们的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精神;通过全社会支援的报道,揭示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媒体灾害事件报道的三大意识和两大技巧——以央视新闻频道5·12汶川大地震直播报道为例
媒体灾害事件报道的三大意识和两大技巧——以央视新闻频道“512汶川大地震"直播报道为例【内容提要】本文以央视新闻频道为例,具体阐释电视媒体报道灾害事件应具备的三大意识:责任意识、科学意识、人文意识;两大技巧:先入为主,全面权威;遵守纪律,掌握尺度。
笔者试图通过总结电视媒体报道灾害事件的成功经验,以期对未来新闻界改进灾害事件报道有些许借鉴意义。
【关键词】央视新闻频道灾害事件报道512汶川大地震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随即在滚动新闻中及时报道地震情况,新闻频道及时推出直播特别节目,用客观、高效、平衡、透明的报道于第一时间赢得了电视媒体的话语权,海外媒体广泛采用了该频道的节目信号,在国内外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灾害事件报道一直是中国新闻界一个较为敏感的话题,过去,我们经常采用“鸵鸟思维”。
在传播新语境下,这样的思维模式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使我们处于被动的地位。
面对汶川地震这一灾害事件,我国媒体表现出不凡的应对处置能力,“变中求变”效果显著。
本文以央视新闻频道为例,总结电视媒体报道灾害事件的成功经验,以期对改进灾害事件报道有些许借鉴意义。
具体而言,央视新闻频道灾害事件报道具备三大意识、两大技巧。
一、灾害事件报道的三大意识1、责任意识灾害事件的不稳定性关乎国计民生,关乎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同时,灾害事件报道又常涉及责任问题,具有强烈的社会敏感性。
对于“512汶川大地震”,媒体在灾害事件报道中必须树立起责任意识。
这里的责任意识包括多方面的含义。
首先,媒体有责任传播社会公众所需信息,特别是一些有关公众利益及公共安全的信息。
公众拥有知情权,而媒介有责任提供给公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其次,媒体有责任为受众提供客观公正的信息,并确保信息完全真实准确,媒介在灾害事件报道中必须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科学的新闻报道原则:再次,媒体有责任掌握好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保证在灾害事件报道中以国家利益为首要前提,积极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结合案例分析突发事件报道的原则和特点
结合案例分析突发事件报道的原则和特点通过分析5.12汶川大地震和3.14拉萨打砸抢烧等突发事件,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一些特点,诸如时效性强、变动性大、不确定性大、影响面广等。
突发事件由于其“突发性”和“灾难性”等自身的特点,往往会迅速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突发事件报道策划是指记者、编辑针对某个突发事件,努力发掘其新闻价值,谋划最佳报道形式,以求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应的过程。
突发事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报道策划有许多不同于常规事件策划的特点和要求,具体来说就是报道的及时性、紧迫性、谨慎性、应变性、现场感、连续性、立体性。
下面就结合经典案例,具体分析突发事件报道策划的原则:1、快速反应,及时报道南方都市报在2008年5月13日,即汶川地震第二天就发出系列报道,5月14日,发布告读者书,报头由红变黑,以示哀悼,调整版面,暂停娱乐等版块,为地震报道腾出版面,反应最快。
2、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坚持真实准确的原则,即要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深入一线及时开展调查,叙述事件时不能随意添枝加叶,妄加评论。
汶川地震发生后,各个媒体纷纷派出记者赶赴灾区,发回第一手的报道。
央视还在《关注汶川》特别报道演播室邀请专家和学者共同参与讨论,提高信息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3、把握大局,统筹安排突发事件一般会造成严重的财产和生命损失,所以此类的信息传播过度,会导致谣言四起,人心振荡,危害社会秩序。
所以媒体报道最新的灾情的同时还要从大局着眼,积极引导舆论。
央视在抗震救灾中第一时间积极投入前方报道,并且在四天内就组织了一场赈灾文艺晚会。
报道始终正面鼓劲,《关注汶川》的特别报道使得每个人都能够在第一时间获知正确资讯,有力地抑制了谣言和猜疑,稳定了人心,极大地激发了全国民众的凝聚力和爱国心,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提供了可靠保证。
4、把握节奏,保持理智突发事件需要关注,但是把突发事件作为报道的主题和全部却是十分错误的。
对汶川大地震中中国主流媒体表现的思考
对汶川大地震中中国主流媒体表现的思考作者:彭西贝来源:《艺海》2009年第07期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7.8级大地震,在此次灾难中,中国主流媒体有史以来第一次开放性、透明地对灾难跟踪报道,表现出来的传播态度和传播效果获得了国内外一致的高度评价。
但也暴露出了主流媒体对灾难事件应对的一些不足和弊病。
对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已经成为过去,但这样的灾难事件的报道任务,中国媒体以后还会面对很多,认真总结这次报道,哪些需要保持,哪些需要改进,才能在今后的报道任务中学会如何正确地应对灾难报道的挑战。
一、“以人为本”是灾难报道中必须坚持的首要前提众多的灾难,尤其是自然性灾难,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所造成的经济、物质上的巨大损失也难以挽回,但以慈悲的心来对待灾难的报道,来抚慰灾难带来的精神上的创伤却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灾难新闻的报道方法不仅关系到灾难信息的传播效果,而且还关系到灾难事件主体的精神状态和面貌。
因此,灾难性事件报道更应重视人们的内心体验,让大众看到生命在灾难中的真实状态,彰显灾难面前生命的尊严、价值与无私。
二、灾难报道应当更客观更专业在灾难事件报道中,处理报道细节应该更专业,要保持报道的客观,才能避免伤害灾难中人们更加脆弱的心。
1、刊登照片应仔细据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中国心理学界联合人民网发布关于地震救灾媒体报道的倡议。
对儿童的采访:不建议采访此次受灾的儿童青少年,特别是伤残的儿童青少年;如果要采访儿童,需监护人及本人同意;如果必要的话建议文字采访,即使同意电视采访,应用马赛克遮住面部……在西方的大多数媒体,发表受害人或受难者照片前通知受害人的家人已经成为惯例。
在没有经过家属的同意前,最好不公开死者或伤者的名字、肖像。
而在我国,这一意识媒体应加强。
2、慎用特写镜头灾难中的人们的情绪更加容易被触动,抽泣、痛哭、叫喊都是他们发泄伤痛的方式,在报道汶川地震的电视镜头中,不止一次出现灾民的特写流泪的镜头,不同的面孔,同样的泣不成声,同样的不知所措,同样的伤痕累累。
危机事件报道中的媒体功能——以5·12汶川大地震报道为例
危机事件报道中的媒体功能——以512汶川大地震报道为例沈正赋,顾娅(安徽师范大学新闻系安徽芜湖241000)摘要:本文通过汶川大地震危机事件中媒体的表现,总结在危机发生、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媒体不同功能的体现,并对媒体在地震中的报道予以反思。
在危机频发的时代,有效发挥媒体功能,有助于预防危机或更好地化解危机,对我国社会的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危机事件媒体功能汶川地震我们生活在一个危机频发的时代,仅2008年,我国就发生了接连不断的突发性危机事件:2月,雪灾肆虐;3月,拉萨骚乱i4月,奥运火炬国外传递受阻,胶济铁路火车相撞:5月,新中国成立以来30年未遇的汶川大地震……从人类历史的发展看来,危机是一种普遍存在。
进入现代社会,我们所处的世界越来越复杂,不仅体现在科技的不断进步带来的正反两面影响,还体现在人类生活的整个体系也日益复杂,这种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使得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危机产生的一般原因,往往是外部世界的复杂性和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矛盾在现代社会的表现。
1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新一轮的危机显现期,如何正确地看待危机和处理危机,不仅有助于解决当下的危机,而且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我国社会的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有所裨益。
正确对待危机的基本视角是把危机看成是“危险”和“机遇”的结合体。
突然爆发的危机事件,如果得到及时的发现、及时的报道和妥善的解决,危机就会被消除或减轻;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就有可能演化成更大的危机。
在现代社会,媒体在危机处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媒体所从事的大众传播活动是社会结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普利策对此有过经典的比喻:“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嘹望者。
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而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远不止“环境监测”一项,还有传播信息、引导舆论、释疑解惑、协调社会、传承知识、提供娱乐等众多功能。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稿件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稿件1、这里给大家说一个例子:这例子是属于突发性的报道:是汶川地震时候央视记者张泉灵的报道:“从都江堰出发,车行20分钟,到第一个山坡,你就看,道路到这儿就完全终止了,这是我身后的这一块,事实上呢,它不是我们在通往北川路上常看到的一些巨大的滚石,而是整个山体垮塌下来,根据工程人员告诉我们说这个聚积了大概一万方的土量。
”这个报道开头部分,记者就对所处的位置做了介绍。
这一点非常重要,说明位置是为了告知观众“我在现场”,也是说明出境记者报道的必要性。
“车行20分钟”、“不是巨大的滚石,而是整个山体垮塌下来”“大概有一万方的土量”等细节则丰富了镜头画面的信息。
从电视画面上,观众可以看到只有一台挖土机在工作,而一大群人在旁边围观。
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这一画面信息显然难以理解。
张泉灵立刻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细节:“面对这样一个情况,你可能有疑问,为什么现场看的人多,工作的人少。
这其实也是一个相当无奈的情况,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这个路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它宽7米左右,往这边下面就是岷江,是一个断崖,你在后面你能看到紫坪浦水库的这个大坝。
那往这边呢就是一个山体。
这样宽的一个路面的话,它事实上只允许一辆挖掘机在上面工作。
”这段解说中,记者通过对现场空间的条理分明的介绍不仅消除了人们的疑惑,而且准确地传递了道路抢修难度巨大的信息。
现场报道的例子:观众朊友,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市民广场灯展中心,大家都知道这个灯展是咱们泗阳第三次的花灯展,也是泗阳知名度最大的而且活动是最多的,据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看花灯只要看三点,一个是看最大的花灯,等会我们带大家去现场看看,这花灯到底有多大,我这先保密一下,这里还有我们常见的小红灯,这种小红灯孩子们最喜欢,为什么呢 ,下面都有张纸条,可以猜灯谜,灯谜的奖品我已经拿两个,大家看看特别好玩,有福娃什么东西的,待会呢我们还要详细的给大家介绍,接下来呢,很快有表演队马上要开始表演了,在我身后可以看到,他们已经在准备了,今天表演的是我们泗阳第一个舞龙队,你看,他们已经开始了,这是第一舞龙队,舞龙头的王大伯,王大伯能不能改大家展示一下,接着王大伯说没问题,然后就展示了一番,在展示的时候记者不用说话,直接用现场的同期声,快要结束后,镜头回到记者,记者开始说,其实像王大伯他们说,为了这次演出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而且他们舞龙已经那么长时间了,平均年龄达到了五十五岁,可以想象一下,那么大一群老年人,他们舞的生龙活虎,你根本看不出岁月在他们脸上的痕迹,接下来呢,告诉大家整个舞龙队一共有12支,有什么什么龙介绍一下,今天我们泗阳如此热闹的花灯活动也是我们泗阳几个展示点其中一个,接下来就介绍一下背景,这个现场有几个点,提供了多少多少个节目,有多少盏花灯,在这呢,我特别希望大家别再电视机前守着了,到花灯当中去寻找你的童趣寻找你的快乐,去感受一下我们泗阳这几年来的变化,给大家带来一种幸福感,去体会你的幸福吧。
重大灾难性事件中的电视直播策略研究——以cctv对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直播为个案
推进创新理论探索创新实践O N G N A N C HU A l\l B O主题专栏一热点研究重大灾难性事件中的电视直播策略研究——以C cT V对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直播为个案【内容提要】本文从“实现对灾难性报道模式的突破”、“实现‘速报——更正’的直播方式”、“整合媒介资源,实现电视直播效果的最大化”以及“采编合一的机制保障”四个方面分析ccT v在面对重大灾难性事件时进行直播的策略,以期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关键词】重大灾难性事件电视直播汶川地震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O级特大地震。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在获得中国地震局的权威消息后,在新闻频道15:O O的整点新闻中以头条形式播出了地震的消息,接着,又以<突发事件关注汶川地震>和<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为主题展开现场连续直播报道。
截至5月24日晚,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报道直播节目总时长达1034小时,仅5月12日至21日,就有10.3亿电视观众收看了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直播报道。
此次C C T v对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直播报道获得了国内民众和国外政府、新闻同行的高度认可,<人民日报>发表的<人民时评:灾难中凝聚沉着的力量>称:“这场‘全国直播’的震情随着电波和网络迅速传送,不仅没有扩散恐慌,反而抚平了公众的不安,凝聚起坚定沉着宁静的力量。
”①美国的<华盛顿邮报>也感叹道:“中国迅速应对震灾赢得世界赞誉。
”⑦C C TV对汶川大地震中的直播实现了媒体对灾难性报道的重大突破,体现了信息公开的力量以及媒体在整合国家功能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其策略化的直播方式也为今后重大灾难性事件的报道积累了经验、树立了典范。
策略一:直播突破了传统的灾难性报道模式,实现了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表达。
有研究表明,面对自然灾害,媒体大致有三种基本的报道模式:一是“灾”情型,以自然灾害本身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二是“人”情型,以在自然灾害面前人们的所作所为与精神面貌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三是“综合”型,以客观的“灾”情报道和充分的“人”情报道相结合作为报道方式。
2008汶川地震新闻联播
博学笃行自强不息
2008汶川地震新闻联播
汶川地震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是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一次大规模地震。
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引起了
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当时的新闻联播报道了地震的发生以及灾后救援进展情况。
该地震
造成了约7.9万人死亡、37.6万人受伤、失踪人数约为1.8万人。
新闻联播向观众呈现了地震造成的惨状,以及政府和各界力量迅速
展开的紧急救援行动。
报道中还介绍了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和指示,
以及其他省市对汶川地震受灾地区的援助措施。
新闻联播还对救援物资的运输和分发情况进行了报道,展示了包括
军队、医疗队、民间志愿者等众多力量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同时,
也报道了一些救援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以及政府采取的措施和应
对方法。
除了新闻联播,当时的其他媒体也对汶川地震进行了广泛报道,引
起了全国的关注和响应。
整个灾后救援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重建
工作也进行了很多年。
这次地震不仅给受灾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也让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灾后救援和重建能力给予了高度
肯定。
1。
汶川地震案例分析
《公共安全管理案例分析》课程设计学院:应急管理学院班级:安管1203班姓名:徐邦耘学号:3112190203202014.12目录1.案例简介 (3)2.防灾减灾 (3)2.1建筑物抗震能力较差 (3)2.2群众应对地震能力较差 (4)3.应急准备 (4)3.1地震应急预案未能落到实处 (4)3.2应急准备资源不足 (4)4.决策过程 (4)4.1始终把拯救生命放在第一位 (4)5.处置行动 (5)5.1事态界定 (5)5.2响应迅速 (5)5.3采用心理干预 (5)5.4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5)5.5军警结合,专业救援到位 (5)6.信息管理 (6)6.1信息透明,发布及时 (6)6.2多种传播媒介综合运转,联合作战 (6)7.恢复重建 (6)7.1国家高度重视恢复重建工作 (6)7.2恢复速度迅速 (7)8.结果与影响 (7)8.1造成巨大的损失 (7)8.2提高人民防灾意识 (7)汶川地震案例分析摘要: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
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快速响应,积极救灾。
汶川地震可谓是我国现代该类灾害的代表性案例,本文将从该案例的防灾减灾、应急准备、决策过程、处置行动、信息管理、部门合作与冲突、恢复重建以及结果与影响方面剖析该案例的整个应对过程。
关键词:汶川地震案例分析Abstract:May 12, 2008 Wenchuan County of Sichuan Province, Richter 8.0 earthquake, causing a large number of casualties and serious property damage. After the incident,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the rapid response, positive relief. Earthquake can be described as a representative case of such disasters of modern paper from the cas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preparednes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e disposal ac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re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and impact case entire response process.Key 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Case Analysis1.案例简介汶川大地震,也称2008年四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2千米处。
地震后的收视之变——试论5·12四川地震后电视媒体的应对
推进创新理论探索创新实践O N G N A N C H U A N80特别策划——08热点透视地震后的收视之变——试论“5-12四川地震”后电视媒体的应对【内容提要】本文以cs M央视索福瑞和A G B尼尔森收视数据为依据,聚焦512四川地震发生前后中国电视市场的收视变化,重点观察了上星频道的收视情况。
从中发现:中国电视媒体此次的应势而变不应只是一时为之,加强公民意识和人文关怀是不可回避的改变。
【关键词】四川地震快速反应收视激增公民意识人文关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斯为浩劫,诚为国殇: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八级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生灵涂炭,举国哀悼!灾情即为当前最大的政治,身为媒体人的我们,即以“第一时间”的反应表达政治的良知。
与此同时,观众也在第一时间给予了热烈的反馈。
经历了这场灾难的洗礼,中国的电视市场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面对改变,电视媒体又将如何自处?让我们先把目光聚焦于512(地震发生之后)一521 (哀悼日结束)之间的这段时期里,以CSM央视索福瑞和A G B尼尔森数据7k起来观察收视的变化:一、地震后的快速反应为上星频道赢得收视1、快速反应和透明报道为央视赢得收视央视新闻频道在地震发生后32分钟首发新闻,52分钟后即推出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5月12日15:20~5月13日20:oo,节目跨度超过26小时,以“同一主题不问断播出”,对白天和午夜时段实施了直播全覆盖;自5月12日22:oo起,央视综合频道还与新闻频道实施了同步并机播出。
首播新闻200余条次,成为国内外新闻媒体获取震区新闻的主要信息源。
<新闻1+1>、《朝闻天下>等央视一套及新闻频道的常规节目播出被打破:从主播海霞开始,新闻中心的位主播排班轮流直播;第~批58名央视记者进入四川;在本台人员未6@文/卫贝妮到位时,央视的第一举动是求助于地方电视台,成都、德阳、绵阳、绵竹等当地电视台记者以及湖南、重庆等周边省市的电视台共有十几家与央视联合作战,于第一时间将灾情信息传到央视。
汶川地震调查报告
汶川地震调查报告一、地震背景汶川地震,又称“5·12地震”,是指于2024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在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一次破坏性地震,震级为里氏8.0级。
此次地震是近年来中国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地震之一,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了解地震的成因和影响,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研究。
二、地震成因汶川地震主要是由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在这一地区的相互碰撞而引起的。
地震发生的地点位于两个板块的交汇处,地壳和岩石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长时间的应力积累导致了地壳发生了断裂,形成了当时的地震。
此外,汶川地震发生在断裂带的一段,使得能量释放更加剧烈,造成了更大的破坏。
三、地震影响1.人员伤亡:据统计,汶川地震共造成了近7万人死亡,17万人受伤,超过4000人失踪,是中国历史上伤亡最严重的地震之一、其中,汶川县伤亡最为严重,几乎全县遭受灭顶之灾。
2.建筑损坏:地震造成了大量建筑物的倒塌和破坏,尤其是学校和住房。
许多学校的教学楼和宿舍楼都无法抵御这次地震的力量,导致了大批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伤亡。
3.经济损失:地震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大量农田、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遭到破坏,许多企业和商家也因地震而无法经营,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四、救援工作1.救援行动: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迅速组织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包括派遣救援队伍、提供救灾物资和搭建临时医疗点等。
在第一时间救援了大量被困人员,为伤者提供了紧急的医疗救治。
2.灾后重建:中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灾后重建工作。
重建包括重建住房、学校和基础设施,并且对受灾地区进行了整体规划,以致力于未来的防灾减灾工作。
五、教训和启示1.加强地震预警: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对于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至关重要。
要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提前发现和警示地震活动,提高人民的紧急逃生反应能力。
2.加强建筑抗震能力:在地震频发区域,要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和加固工作,确保建筑能够在地震中更好地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5.12汶川大地震纪实讲解
• 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 ,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有69,227人遇难, 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 地震最触目惊心照片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 映秀镇灾区现场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 汶川县震前震后对比 记住这曾经美好平• • • 汶川地震的原因 从大的方面来说,汶川处于中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 因为中国东部和西部的地质分布、地壳厚度、地壳运动速度差别很大,而这 次地震发生在东部和西部变化差别最大的这个带上,即南北地震带——包括 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都为地震密集带。 宏观的解释是,印度洋板块由南向北碰撞欧亚板块,碰撞的地区拱起青藏高 原。 青藏高原在隆升的同时,也同时向东北方向移动,挤压四川盆地向东北 走滑,而汶川地震就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上。 这次地震具体的发生机制是挤压,一开始主要是挤压,到地震快结束时可能 还有走滑的能量释放。 这次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川西龙门 山的中心,位于汶川-茂汶大断裂带上。 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从历史记录来看,尽管龙门山主体没有发 生过大地震,但它北边的松潘在上个世纪初曾经发生过强震。因此,虽然龙 门山地区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 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 而从小的方面说,汶川又在四川龙门山地震带上。龙门山是新的西藏隆起板 块和原来的老的云南、四川板块交错的地方,从这个角度讲,这个地方是个 地震多发区。
•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 截至5月20日18时,四川汶川8级 地震已造成40075人遇难,247645 人受伤;至20日12时,累计失踪 32361人。总参作战部报告。 据国资委主任李荣融21日透露,此 次地震造成四川地区巨大财产损失, 目前仅受灾地区国有企业就损失 300多亿元人民币。 据中国地震局报告,截至20日12时, 共监测到4级以上余震159次,其中 5级以上26次,6级以上4次。 中国地震研究及地质灾害研究专家 说,汶川大地震是中国1949年以来 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 地震,地震的强度、烈度都超过了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 ★●
浅谈汶川地震
浅谈汶川地震1引言2008年5月12日14: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4km,大地震在90s时间内完成了主要能量的释放,相当于400多颗原子弹同时爆炸所释放的能量,造成人员伤亡超过10万,近1。
9万人失踪,此次地震危害之大,历史罕见。
地震主灾区位于四川西部山区,山高谷深,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属于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区。
此次地震不仅直接引发了大量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还进一步引发了堰塞湖和泥石流等链式灾害。
汶川大地震是一场巨大的人间惨剧由其诱发的各种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影响范围巨大。
此次地震,严重受灾区主要包括汶川、北川、青川、安县等市县。
从灾害面积来看,汶川县受灾面积最大为131.55km2,其次为北川县,为45。
57km2,其余地区均介于6-17km2。
2汶川地震发生的地质构造背景地形地貌:受灾区主要包括龙门山区和成都平原两个地貌单元,地形上处于我国第一梯级青藏高原向第二梯级四川盆地过渡地段,地形变化剧烈。
以龙门山大断裂为界,西部山高谷深,犹如屏障拔地而起,东部则为平坦的成都平原。
地貌反差极其强烈。
整个地形西南部高,东北部低。
其西南段南部山顶海拔高度为2500-3500m,最高为4000m左右;东北段海拔高度1500-2500m左右,最高3000m,成都平原则在800m以下。
地层岩性:受灾区自元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发育,区内上三叠统广泛出露。
龙门山断裂带前缘发育的中三叠世—侏罗纪地层最全。
三叠纪以后的主要沉积地层自下而上包括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
地质构造:受灾区位于我国著名的活动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上,活动构造发育,断裂总体走向NE40°左右。
本区著名的活动断裂有江油—都江堰断裂,北川—映秀断裂,雪山—青川断裂(见图1),由图可知所有的次生灾害整体分部成带性,与本区著名活动断裂分布几乎一致。
本区地震历史记载以来7级以上地震8次,最大的即为此次汶川地震。
汶川地震电视直播报道的启示
启 示
救 援 队 的 紧 急 救 援 行 动 ,也 有 的 记 者 对 采 访 对 象 缺 乏 足 够 的关 怀 与 尊 重 ,还 有 的 记 者 面 对 刚 刚 被 救 出亟 须 医 治 的 重 病 伤员纠缠不休 , 接连 采访 , 等 等 。 这 些 都
证 中 反 映 的 中 国 政 府 的反 应 迅 速 ,应 急 处 置 及 时 和 到 位 。得 到 国 际社 会 的 高 度 评 价 。 新 闻 媒 体 建 立 突发 事件 应 急 机 制 是 各 级 新 闻 媒 体 的 当务 之 急 。 这 次 四 川 汶 川 大 地 震 后 , 中央 电视 台启 动 紧 急 直 播, 迅速组织报道 , 在 突 发 事 件 直 播 中 显 现 新 闻 资 源 、报 道 机 制 成 熟 的优 势 和 特 点, 收 受 到 了 广 大 观众 的广 泛 赞 誉 。 媒 体 启 动 应 急 机 制 进 行 突 发 事 件 报 道 ,应 注 意 这 种 报 道 与 平 时 报 道 的 不 同 特 点 。 突 发 事 件 具 有 不 可 预 知 性 、无 法 控 制 等 特 点, 使 新 闻报 道 难 度 加 大 , 报 道 好 坏 关 系 社 会 稳 定 ,这 就 需 要 处 理 好 以 下 几 个 关 系: 对突发 事件 , 媒体应 力求 真实 、 全 面
求 客 观 真 实 并 不 是 乎 视 人 的 价 值 、生 命
与 尊 严 ,灾 难 性 事 件 是 常 见 的 突 发 事 件 的 一 部 分 ,在 报 道 中要 审 慎 处 理 好 各 种 权 利 平衡 。 也 应有 利 于受 众 的安 全 感 , 体 现 人 文关 怀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央视汶川地震报道解析
【内容提要】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用客观、高效、平衡、透明的报道于第一时间赢得了电视媒体的话语权,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本文认为,央视的此次抗震救灾报道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对其作法、经验作了初步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汶川地震中央电视台突破
2008年5月12臼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O级地震,这场地震强度之大、波及之广,为几十年来所罕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这起突发事件发生后,全球媒体纷纷聚焦中国汶川,作出各种追踪报道。
在这场抗震救灾的新闻报道中,中央电视台以超乎寻常的强劲态势傲立潮头,用客观、高效、平衡、透明的报道于第一时间赢得了电视媒体的话语权,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海外多家电视媒体均采用了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节目信号报道四川地震的灾情和抗震救灾情况。
一、央视在抗震救灾报道中的突破
1、追求最快的时效性,灵活调整节目设置
全世界判断媒体的一个尺度是:当重大事件发生时,第一个声音是由谁最快发出来的。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
求南馋挫2008年第6期(总第46期)
@文/高梅王艳萍
在这场抗震救灾的新闻报道中,中央电视台以超乎寻常的强
劲态势傲立潮头,用客观、高效、
平衡、透明的报道于第一时间赢
得了电视媒体的话语权,起到了
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电视台快速反应,及时调整了原先的节目设置。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在获得中国地震局的权威消息后,在新闻频道的15:00《整点新闻》中以头条形式播出了地震的消息,在地震,发生后32分钟首发新闻,52分钟后即推出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24小时不停机。
央视新闻频道从5月12 5日15:20—5月13日20:oO,节目跨度超过26小时,以“同。
一主题不问断播出”,对白天和午夜时段实施了直播全覆盖。
≯其中,自5月12日22:00起,综合频道还与新闻频道实行并机播出。
直播节目首播新闻200余条次,成为国内外新闻媒体获取震区新闻的主要信息源。
中央电视台分批派出220余名记者,深入四川、陕西、甘肃等灾区采访报道,多数集中在都江堰、汶川、北川、青川、绵阳、德阳等重灾区进行直播报道,并及时进行权威发布,对于地震的流言及时辟谣,稳定了人心。
@前线式的接触令受众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和最前沿的观点,使观众在第一时间看到了遭受强烈地震后灾区的断壁残垣,感受到重创之下灾区人民的悲痛和救援人员实施援救的感人场面,及时了解党中央、国务院的作为和即将采取的相关措施等。
中央电视台对此次特大地震灾害的直播报道以及将有关专家请进直播问分析、评论,在求快的同时体现节目权威性的作法,使央视与其他媒体的报道相比占了绝对优势。
报道的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对事件的进展及其影响等均作出全面深入的报道,全天24小时的直播,形成联动整合效应,拓展了报道的广度和深度。
2、调动各种报道手段。
体现电视传播优势
传播手段的丰富是电视媒体的又一大传播优势。
在这次报道中,中央电视台注意调动多种手段以求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比如,在节目进程中,用滚动字幕的方式随时报道最新
消息,既争得了新闻时效,又最大程度地发挥了电视在多渠
推进创新理论探索创赫实践
道传播信息方面的优势;大量的与前线记者的连线对话,电视画面经常开出两个窗口,使观众可以通过对事件的现场直播以及记者的现场采访,产生身临其境的参与感;通过地震震源、辐射的范围及救援的进展路线示意图的动画等特技,观众对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一目了然:而在片头或节目中时而出现的经过精心挑选的音乐,产生出的或紧张或肃穆或悲壮的效果极易唤起观众心理和感情上的共鸣;特别是在报道中大量使用现场同期声,胡锦涛总书记鼓舞救灾部队时全场响彻云霄的口号声,温家宝总理慰问受灾群众时沙哑的声音所透出的无限的关切和挚爱,以及现场记者、死难者家属等人的声音,其真实感、感染力是无可比拟的,而且,这样的信息来源更为直接和权威。
当人们听到温总理饱含热泪、声音哽咽地说:“别哭,别哭,这是一场灾难,你们幸存活下来,政府会管你们的!管你们生活,管你们的学习,要好好活下去”(甜寸,谁能不动容呢?央视带给观众的是有血有肉的信息。
3、个性化的视角体现出别具一格的亲和力
央视在整个现场实况直播的过程贯穿着“人文关怀”的脉脉温情,向人们展现了生命的奇迹。
179小时,31岁小伙挑战生命极限:60岁老太被困196小时获救;一矿工被埋170小时后获救……在这些营救的镜头画面中,人们不仅感受到了生命的伟大和顽强,更体会到了医务人员争分夺秒进行着生死接力、解放军指战员的英勇无畏、亲人之间不离不弃的执着等。
在直播过程中随时插播受灾群众的安全状况、受伤人数等最新消息,同时发布寻亲启事及与亲人的联系方式等。
在与前线记者连线时,每每通过电话了解现场情况,即将挂线之际,主播们总不忘叮嘱他们注意安全、保护自己。
从这些点点滴滴的关心、叮咛中,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央视融入的满腔爱心、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凸显了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坚强信念。
央视通过这种个性化的视角,让观众了解了地震、感受到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更让人们为此次地震受灾同胞的坚强感到骄傲和欣慰。
4、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播报方式使节目更具个性色彩
地震发生后的15时20分,央视一套与新闻频道正式启动并机直播四川汶川地震。
在直播过程中,康辉、白岩松、敬一丹等近十位主播轮番上阵,他们敬业的精神,同样感动了亿万观众。
做为直播中的主持人,当他们看到灾区现场情形时,同样难以控制自己的情感,流泪、哽咽、甚至泣不成声的场面观众经常可以看到。
这样的难以控制不是失误,相反,这种真实情感的流露更令人们感动、理解和尊重。
“为什么我们总是被这样的声音,这样的画面感动,为什么我们总是看着看着就会眼含热泪,”说到这里,主持人赵普禁不住哽咽了,不得不低头调整情绪,在停顿了两三秒钟之后,赵普继续说,“因为我们爱这块土地,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懂得相互关怀……”说到这里,赵普再次无法控制情绪,低头平复激动情绪,忍住眼眶中激动的泪水。
主播张羽在与为救同伴而受重伤的12岁男孩陈浩的母亲连线时,潸然落泪,现O N G N A N C H U A N B O主题专栏一热点研究
场的女记者更是泣不成声:女主播文静播报一位母亲用生命保护自己的婴儿并留下了一条写着“我深深地爱你”的手机短信时不禁哽咽抽泣:主播康辉在全国哀悼日的直播中面色凝重、几近哽咽地播报新闻;当解说被困废墟中的一位幸存者终于获救的画面时,女主播海霞感动而泣。
③
=、央视抗震救灾报道取得突破的原因
1、重大事件对传统的报道思想、报道模式的冲击
地震灾难本身的巨大新闻性,促使传媒不得不从更大的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报道思想和报道模式。
5.12汶川大地震具有重大突发事件的突发性,是媒体最佳的报道对象,对这种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速度决定了媒体报道的竞争性,争抢“第一时间“,与突发事件同步或力争时效最快,这种时效竞争,犹如激烈的体育比赛,谁都想拿第一、夺金牌。
2、积累经验.快速反应
国内媒体尤其是央视、新华社这类国家级大媒体,在经历多次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后自然变得经验更丰富,也更加成熟、大气。
从98抗洪、2003年的抗非典到今年年初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中国媒体特别是央视都采取非常规措施予以报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也为央视对汶川地震快速反应、沉着应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政策保障。
从容应对
今年5月1日,我国新出台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这从政策面、思想面上可能进一步解放了新闻媒体的思想,促进媒体能更公开、全面、及时地运作新闻报道。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是央视的一颗定心丸,因此,在应对此次重大地震灾害时,他们能解放思想、放开手脚,从容、迅速、全面、多层次地制订、实施相关报道计划。
兰、结语
5.12汶川地震大型直播报道可以说是央视有史以来对突发事件相当成功的一次报道,也是央视对以往类似报道的重大突破。
在此次抗震救灾报道中,中国老百姓不再听“二手消息”,央视带给中国观众的是更加公平、更大范围的第一选择。
央视此次抗震救灾报道的突破,标志着中国媒体对重大灾难事件报道应急能力的提高、报道透明度的增强,充分反映出我国新闻报道改革的进步与成熟,为今后媒体处理类似突发事件的报道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ll l:;!!!:竭4“…5“2’…7”’97”77“+974“8“。
‘”84”“。
‘“4l。
①《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报道四川汶川地震抗灾情况》,j pD/B L】.中华新闻传媒网,2∞8一05—14;
i②《孤儿政府会管你们的》,《新晚报》2008一05一15j (萤《难忘!救灾直播中泪洒荧屏的十大主播》,[oD/BL】.社:集网。
2008—05—23
#f々,
"m i|*sj二¨m_二j%
(作者单位:
删‘p∥y㈡…。
∥胪☆√。
,}。
./^m;.w m b洲^H篡
高梅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
王艳萍南昌大学现代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