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_基于汶川大地震的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对电视灾难新闻报道中记者行为的新闻伦理思考

对电视灾难新闻报道中记者行为的新闻伦理思考

作者: 魏曼丽;陈瑞楠
作者机构: 内蒙古通辽广播电视台;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新闻中心
出版物刊名: 科技传播
页码: 5-6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17期
主题词: 电视报道 灾难新闻 记者 新闻伦理
摘要:近年来,我国重大灾难事件频频发生,灾难性事件以其突发性、破坏性、冲突性等新闻价值,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随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施行,以及电视媒体采编手段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灾难性事件得以在媒体上呈现和传播。

具备声像兼备、视听兼顾等多种优势的电视媒体在满足受众知情权的同时,电视记者在职业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以汶川地震电视报道中记者的表现为例,探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部分电视记者的失当行为引发的新闻伦理冲突,分析记者失当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规范记者行为进行思考。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媒介伦理失范探析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媒介伦理失范探析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媒介伦理失范探析作者:卢会来源:《今传媒》2016年第09期摘要:受媒介政治环境和媒介自身职业道德缺失等因素的影响,灾难新闻报道中存在着伦理失范现象,如淡化灾民的生存状态、缺少人文关怀,这不仅危害媒介自身公信力,也不利于社会安定和谐。

而马克思人学思想主要探求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关注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对灾难新闻报道中媒介伦理失范现象的缓解具有指导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人学;灾难新闻;新闻伦理;伦理失范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9-0039-02灾难新闻是指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天灾人祸的信息报道。

台湾学者马骥仲认为“新闻伦理是新闻工作者在其专业领域中对是非或适当与否下判断的良心尺度。

[1]”新闻伦理是指新闻从业者自我约束的规范,是相关新闻工作人员道德感和责任心体现,但在具体的媒介报道实践中存在着伦理失范现象。

马克思人学思想作为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主要围绕人的生存和发展两大主题来探讨,马克思重视人的作用,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等人学思想为缓解灾难新闻报道中媒介伦理失范行为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人学视阈下灾难新闻报道中的媒介伦理失范的表现1.站在政府立场,淡化灾民的生存状态。

马克思认为人是现实的人,是一切人类历史的前提,是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体,一切有关人类实践的研究都必须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出发。

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报道主题通常体现在党和政府的关怀灾区人民不畏艰难的抗灾精神、英雄人物的突出表现方面。

这会导致对灾难、对人们的影响和灾民的生存状态等方面的报道忽视。

对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的腾讯网报道中,对其主题进行统计,可以看到报道政府领导人占42﹪,灾民占17﹪,英雄人物占22﹪,抗灾精神占19﹪。

这样就导致该新闻报道主题有失偏颇,无法构建全面透彻的“灾难图景”,同时也无法传递灾难对社会造成的警示意义。

灾难报道中道德维度的把握——以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为例

灾难报道中道德维度的把握——以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为例



问题 的提 出
汶川 地 震 带 给 人 们 的 伤痛 仍 未 褪 尽 , 新 的灾 难 又 突如 其来 。2 0 1 3年 4月 的一个 清晨 , 一场 7 . 0级地 震 不幸 降 临在 四川 省 雅 安市 芦 山县 。救 援 工 作 紧张 繁 忙而 有条 不紊 , 但 伦理 纷争 也互 不相 让 、 此起 彼 伏 。 问题在 于 , 记者 在 赶 赴 灾 区一 线 做 灾 情 报 道 时 , 是 救 死 扶伤 , 还 是坚 持报 道 。此前 , 网上 一 条“ 四川 卫视 戴 眼镜 的 女记 者 多 次 打 断 医 生 抢 救 病 人 过 程 , 耽 误 时 间, 采访 灾 民时 竟 然 还 问他 们 今 天 喝到 粥 开 不 开 心 ” 的微 博 就受 到 了众 多 网友 的 围观 和热 议 。许 多 网友 纷 纷表 示 , 记 者 不 应 该 给 救 援 添堵 、 去 打 断 医 生 。然 而, 不少 持 相反 观 点 的 网友 则 认 为 , 记 者 首 要 任 务 是
财 产 损失 、 人身 伤 害 是 巨 大 的 , 对 人 们 心 理 的 打击 也 是难以估量 的。在灾难报道中把握道德维度 , 使灾难 报 道 弘扬社 会 新 风 尚 , 为人 们 传 递 正 能 量 , 使 媒 体 远 离煽情主义 , 秉持专业主义理性态度 , 使人们在 日后 类 似 的灾难 中展 现 奉献 精 神 和人 性 光 辉— —先 人 后 己。比如 , 芦山地震发 生时, 中央电视 台《 新 闻联播》 以头条 的形 式播 报 当时 的救援 情况 , 四川 一家 当地 电 都 给人 们 留下 揭 示事 实 真相 , 因 为只有 真相 才能 最大 程度 地 助益 于 视 台的女记 者穿 着婚 纱播 报地 震新 闻 , 世 界 。 由此 , 记 者在 灾难 报道 中是 否有 必要 把 握道 德 了深刻 的 印象 , 获 得众 多 网友 的好 评 。相 反 , 2 0 0 8年 维度 , 如果 有 , 那 么 又 当如 何把 握道 德 维度 , 就 成 了亟 汶川地 震来 袭 时 , 中学教 师范 X X没 有组 织 当时 正在 待 探讨 并加 以解 决 的 问题 。因为历 史 还要 发展 , 灾 难 课 堂 上 的学 生 疏 散逃 生 , 而是 选 择 自己先 跑 , 事 后 他 仍 会 降I 临, 人 类终 将 应对 。 还 以 自由主义 自居为 自己辩 护 。试想 , 如 果 当时 的新 闻报 道不把 握好 道德 维度 , 对 范 × X的 “ 逃跑行 为 ” 大 二、 灾 难 报 道 中道 德 维 度 把 握 的 必 要 性 加 赞 赏报道 , 其 结果会 怎样 , 不 需我们 赘 述 , 大家 也会 目了然 。 ( 一) 灾难 报道 中道德维度 的把握能带来道 德进步

新闻伦理在灾难报道中的体现——基于“马航事件”的案例分析

新闻伦理在灾难报道中的体现——基于“马航事件”的案例分析
供 一些借 鉴 。
关键 词 :新 闻伦 理 ; 一 新 闻价 值 ;灾难报 道 中 图分 类号 :G 2 1 0 文献 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8 8 8 3( 2 0 1 4) 0 6 — 0 2 0 4 — 0 2
新闻伦理也 叫新 闻职业道德 。恩格斯在 《 路德维希 ・ 费尔 巴哈和德 国古典哲 学的终结 》以文 中指 出 : “ 每一 个 阶 级 、甚 至 一个 行 业 ,都各 有 各 的道 德 。 ”…道 德 具 有 普遍性 ,新 闻事业也有 自己的道德 。新闻职业道德是从 事新 闻传播活动的人们 ,在长期 的职业实践 中形成的调 整 和 处 理 新 闻 机 构 内外 相 互 关 系 的 行 为 规 范或 准 则 。l 2 】 早期 社会学者 s . F r i t z 曾指 出 : “ 灾 难 是 一 个 发 生 在 特 定 时 空 下 的 社 会 事 件 ,往 往 会 对 整 个 社 会 或 者 该 社 会 的 某 自足 ( S e l f -s u f f i c i e n t )区 域造 成 严 重 破 坏 ,导 致 人 员 及物质遭受损失 ,甚至社 会结构 瓦解 ,无法完成重要功 能。 ”p 有 国内学者认为 ,灾难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 到 的各 种 困难 、挫 折 或 险 境 乃 至 悲 剧 。 _ 4 由此 可 见 ,灾 难 可 总结 为 “ 天灾 ” ( 自然灾 难 ) 和 “ 人祸 ” ( 社 会灾 难 ) 。 灾 难 具 有 巨 大 的 新 闻 价 值 ,如 美 国 的 “ 9 ・ 1 1 ”事件 ,中 国的 “ 汶川大地震 ” , 即刻 吸 引 了 全 世 界 的 关 注 ,各 国 媒体 视之为新 闻的 “ 富矿 ” ,都 不 甘 落 后 , 为 了 争 夺 国 际话 语 权 ,在 各 个 方 面 展 开 了激 烈 的 竞 争 。“ 马航 事 件 ” 中 的 飞机 至今 仍 无 任 何 音 讯 ,相 比于 以 前 发生 的重 大 灾 难性 事 件 ,疑点 重 重 ,相 关 知 情 部 门也 讳 莫 如 深 ,发 掘 新闻的难度 可想而 知。在公众的新闻诉 求如此 强烈 和消 息 源 如 此 匮 乏 的 矛 盾 之下 ,部 分 媒 体 罔顾 新 闻伦 理 , 由 原本的 “ 为 了事 实 而新 闻 ”变 成 了 “ 为 了新 闻 而新 闻 ” , 本 末倒 置 。总结 中西 方新 闻伦 理规 范 ,结 合 “ 马航 事 件 ” 中媒 体 的 表 现 ,笔 者认 为合 格 的媒 体 从 业 者 在 灾 难报 道 中应 做 到 以下 几个 方 面 。

新闻报道策划经典案例

新闻报道策划经典案例

新闻报道策划经典案例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传播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一个成功的新闻报道策划能够有效地吸引读者的注意,传播信息,引发社会关注。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经典的新闻报道策划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

第一个经典案例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报道策划。

当时,中国发生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这场地震中,许多媒体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报道策划,包括新闻报道、专题报道、纪录片制作等。

这些报道策划不仅及时准确地传递了灾情信息,还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和援助行动,展现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影响力。

第二个经典案例是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策划。

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成为当时备受关注的头条新闻。

各大媒体纷纷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报道策划,包括疫情实时动态、医护人员故事、疫情防控经验等。

这些报道策划不仅及时准确地传递了疫情信息,还宣传了防控知识和科学防疫方法,引导了社会舆论,提高了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三个经典案例是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报道策划。

这场大选备受全球关注,各大媒体纷纷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报道策划,包括候选人政见、选民观点、选情分析等。

这些报道策划不仅全面客观地报道了选举过程和候选人信息,还引导了公众对政治的关注和参与,促进了民主意识和选举参与率的提高。

通过以上经典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成功的新闻报道策划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保持新闻的及时性和真实性;其次,多样化的报道形式,包括文字报道、图片、视频、专题报道等,能够吸引不同读者群体的关注;最后,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和参与度,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影响力。

总之,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传播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个成功的报道策划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引发社会关注,引导舆论,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影响力。

希望以上经典案例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促进新闻报道策划的不断创新和提高。

灾难新闻采访的伦理规范与建构

灾难新闻采访的伦理规范与建构

闻采访 的伦 理焦 点 主要 在 于生命 与新 因此 ,记者在灾难现场面I } 缶 着新闻伦理 人 性伦 理 道德 ,因而 在采访 过 程 中, 闻采访 之 间的取 舍 。在 多元 化 的现代 的挑 战。在 2 0 0 8 年汶川 大地 震 中,都 记 者需 要树 立正确 的以被采 访对 象 为 社 会 ,新 闻信 息 资源 的有 限性 和要素 江堰 附近 的两名幸存者需要马上抢救 , 的无 限性对新 闻采访具有一定 的挑战 。 而记者为 了报道的真实性 ,要求五分钟 新 闻记者 既要 符合 既定 的新 闻规则 ,
1 灾难 性新闻采访的 时间伦理规范分 需要 良知作 为基 础 ,记者 做 出判 断是 不仅 显 得很 失礼 而且很 没有 意 义。在
根据先天的秉性和后天的道德 熏陶相结 灾 难性 事件 的采访 中,语言不 能 够有
从新 闻学 的角 度来 说 ,灾 难性 新 合 , 在特殊状况中很难恰如其分地把握。 违 新 闻的真 实性 ,但 同时也不 能 违背
本 的原则 。 在 灾难新 闻采访 活动 中,行 为 伦
维持现状 ,这样就形成 了一个时间伦理 理具 有一定 的特殊 性 ,伦 理界 限 的模
2 0 0 8年俄 罗斯 地震过 程 中,救 援人 员
又要 遵循 一定 的道 德伦 理。特 别是 灾 的争议 , 到底是幸存者的生命 比较重要 , 糊性 给采 访者 带来 一定 的挑 战 。例 如
5 8
4 三 网融合 中通信技术的发展 随着 三 网融合 进程 的不 断推 进 , 通信技术也得到 了很大的发展。 4 . 1 数字 化改 造技术
网 向 电视 业务 发 展。 目 前 ,电信 网络 三 网融 合 后 的问题 和通信 技术 的发 展 对家庭接 入带宽进行 了大范 围的升级 。 进行 了分 析 。随着我 国 电视 网络技 术

媒体灾害事件报道的三大意识和两大技巧——以央视新闻频道5·12汶川大地震直播报道为例

媒体灾害事件报道的三大意识和两大技巧——以央视新闻频道5·12汶川大地震直播报道为例

媒体灾害事件报道的三大意识和两大技巧——以央视新闻频道“512汶川大地震"直播报道为例【内容提要】本文以央视新闻频道为例,具体阐释电视媒体报道灾害事件应具备的三大意识:责任意识、科学意识、人文意识;两大技巧:先入为主,全面权威;遵守纪律,掌握尺度。

笔者试图通过总结电视媒体报道灾害事件的成功经验,以期对未来新闻界改进灾害事件报道有些许借鉴意义。

【关键词】央视新闻频道灾害事件报道512汶川大地震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随即在滚动新闻中及时报道地震情况,新闻频道及时推出直播特别节目,用客观、高效、平衡、透明的报道于第一时间赢得了电视媒体的话语权,海外媒体广泛采用了该频道的节目信号,在国内外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灾害事件报道一直是中国新闻界一个较为敏感的话题,过去,我们经常采用“鸵鸟思维”。

在传播新语境下,这样的思维模式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使我们处于被动的地位。

面对汶川地震这一灾害事件,我国媒体表现出不凡的应对处置能力,“变中求变”效果显著。

本文以央视新闻频道为例,总结电视媒体报道灾害事件的成功经验,以期对改进灾害事件报道有些许借鉴意义。

具体而言,央视新闻频道灾害事件报道具备三大意识、两大技巧。

一、灾害事件报道的三大意识1、责任意识灾害事件的不稳定性关乎国计民生,关乎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同时,灾害事件报道又常涉及责任问题,具有强烈的社会敏感性。

对于“512汶川大地震”,媒体在灾害事件报道中必须树立起责任意识。

这里的责任意识包括多方面的含义。

首先,媒体有责任传播社会公众所需信息,特别是一些有关公众利益及公共安全的信息。

公众拥有知情权,而媒介有责任提供给公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其次,媒体有责任为受众提供客观公正的信息,并确保信息完全真实准确,媒介在灾害事件报道中必须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科学的新闻报道原则:再次,媒体有责任掌握好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保证在灾害事件报道中以国家利益为首要前提,积极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从“悲情传播”现象看灾难新闻报道的伦理问题

从“悲情传播”现象看灾难新闻报道的伦理问题

从“悲情传播”现象看灾难新闻报道的伦理问题一、本文概述灾难新闻报道作为传媒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社会信息传播、公众情感引导以及社会道德建设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一些灾难新闻报道中频繁出现的“悲情传播”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

这种现象往往过度渲染灾难的悲惨情境,过度消费受灾者的痛苦,甚至将灾难事件娱乐化,严重违背了新闻报道的伦理原则。

本文旨在从“悲情传播”现象入手,深入剖析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问题,以期提高灾难新闻报道的伦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和价值。

本文将阐述“悲情传播”现象的内涵及特点,揭示其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的具体表现。

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悲情传播”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灾难新闻报道伦理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分析灾难新闻报道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如真实性原则、人道主义原则、尊重隐私原则等,并提出相应的伦理建设策略。

本文将展望灾难新闻报道伦理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推动灾难新闻报道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悲情传播现象分析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悲情传播”现象不容忽视。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媒体在报道灾难事件时,过度强调灾难带来的悲痛、伤亡和损失,从而引发公众的强烈情感共鸣和集体悲伤。

这种报道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唤起公众的同情心和关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问题。

悲情传播容易导致媒体过度渲染灾难的悲惨程度,从而忽视了灾难中的人性光辉和救援力量的努力。

这种报道方式容易让公众产生悲观情绪,甚至对政府和救援机构产生不信任感。

过度渲染悲情还可能导致公众对灾难的麻木和冷漠,降低对灾难的关注和参与度。

悲情传播还涉及到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问题。

在追求悲情效果的过程中,媒体可能会忽略对灾难事件的全面、客观报道,甚至可能为了吸引观众而夸大事实或歪曲真相。

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可能误导公众对灾难事件的认知和判断。

悲情传播还涉及到对受灾群体隐私权的尊重问题。

在报道中,媒体可能会过度曝光受灾群体的个人信息和隐私,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伤害。

论灾难事件报道中的“最小伤害原则”——从汶川大地震说开去

论灾难事件报道中的“最小伤害原则”——从汶川大地震说开去
共 十 个 亲 人 , 她 忍 着 巨 大 的 悲 痛 坚 持 当
在 救 灾 第 一 线 . 访 她 的 记 者 提 的 问题 采
某 电 视 台 记 者 竟 然 不 顾 伤 者 情 况
危 急 , 接 进 入 手 术 室 . 行 采 访 已 消 直 强
毒 完 毕 即 将 进 行 手 术 的 医 生 和 躺 在 手 术 台 上 即将 接 受 手 术 的伤 员 。
俄 罗 斯 救 援 队 救 出 第 一 名 幸 存 者
时 , 名 俄 方 队 员 对 着 摄 影 记 者 镜 头 怒 ~ 吼 , 因是 摄 像 机 的 强 光 灯 正 对 着 幸 存 原 者 的眼 睛 。而 在 黑 暗 中时 间 过 长 的 人 最
需要保护眼睛。
立 行动 ” 同等 重 要 的 地 位 。① 最 小 伤 害 原 则 涉 及 了 所 有 群 体 所
【 关键 词 】灾难事件 报道 最 小伤
害原 则
让 我 们 先 来 看 这 样 ~组 镜 头 :

公 众 要 公 正 、 重 。要 谨 慎 处 理 儿 童 和 尊
未 成 年 人 的 新 闻 , 慎 使 用 陷 于 悲 痛 和 谨 失 去 理 智 的 人 的 照 片 , 有 公 众 利 益 迫 只 切需要时 才能侵入他 人私生活等 。“伤 害被 采 访 入 . 会 伤 害 受 既 也 众群 ,更 破 坏 了媒 体 从 业 人 员 的 形 象 。

家 电 视 台 记 者 在 地 震 中 与 父 母 失 散
果 伦 理 取 向 。在 美 国 职 业 新 闻 工 作 者协
位在 水 泥 板 下 埋 了 7 2小 时 , 等 仍
待 救 援 的 伤 者 , 体 已 极 度 虚 弱 , 者 身 记

灾难报道中新闻图片伦理的分析——微博、微信与传统媒体对比

灾难报道中新闻图片伦理的分析——微博、微信与传统媒体对比

在新闻图片伦理历史中,西方学术界的研究较早。

早在1964年,西方的新闻学教科书中就提到了相关知识,Curtis Mac Dougall的《新闻业及其问题》一书中指出,摄影师应当对其工作中所面临的伦理问题多加考虑。

随后涉及新闻图片伦理的研究开始发展起来。

1978年,Horold Evans提出了暴力、对隐私权的侵犯、性与公共道德、图片造假这四个伦理学需要关注的领域。

有趣的是,1986年Frank Hoy在《图片新闻学:一种视觉视角》中提到了一个至今仍然议论不止的新闻摄影热点话题:摄影记者拍还是不拍?[1]文中给出的结论是,先拍下再做考虑,若没有拍下,何从考虑?我们可以不赞同这一结论,但是这个研究却给了我们一种思想启示。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图片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愈显突出,图片的现场感、直观性使得新闻图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在汶川大地震中媒体刊登的一张张惨不忍睹的现场照片,唤起了人们对人文关怀的追求;一些媒体或记者为了各自的目的而制造虚假图片,“深圳最美90后女孩”“华南虎假照片”等引起了人们对新闻图片真实性的追求;“雨中跌倒的自行车”“饥饿的苏丹”“挟尸要价”等新闻图片唤起了人们对新闻职业道德的议论……本文以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系列报道中新闻图片的运用为主线,借助近些年国内外灾难新闻图片所出现的媒介伦理问题为补充,分析在灾难中微博、微信与传统媒体的新闻图片伦理,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够对媒体运用新闻图片有所启发。

一、灾难新闻报道的四个阶段2015年8月12日晚11时许,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以下简称“天津爆炸事故”),接到消息后,消防队开始展开紧急救援。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仅是对救援人员的挑战,同样也是对各媒体的挑战。

媒体作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必须准确及时地报道灾难的最新状况,同时不能使报道伤害当事人,也就是不能违背新闻伦理。

研究论文:灾难报道中新闻图片伦理的分析

研究论文:灾难报道中新闻图片伦理的分析

95489 新闻传播学论文灾难报道中新闻图片伦理的分析在新闻图片伦理历史中,西方学术界的研究较早。

早在1964年,西方的新闻学教科书中就提到了相关知识,Curtis Mac Dougall的《新闻业及其问题》一书中指出,摄影师应当对其工作中所面临的伦理问题多加考虑。

随后涉及新闻图片伦理的研究开始发展起来。

1978年,Horold Evans提出了暴力、对隐私权的侵犯、性与公共道德、图片造假这四个伦理学需要关注的领域。

有趣的是,1986年Frank Hoy在《图片新闻学:一种视觉视角》中提到了一个至今仍然议论不止的新闻摄影热点话题:摄影记者拍还是不拍?[1]文中给出的结论是,先拍下再做考虑,若没有拍下,何从考虑?我们可以不赞同这一结论,但是这个研究却给了我们一种思想启示。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图片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愈显突出,图片的现场感、直观性使得新闻图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在汶川大地震中媒体刊登的一张张惨不忍睹的现场照片,唤起了人们对人文关怀的追求;一些媒体或记者为了各自的目的而制造虚假图片,“深圳最美90后女孩”“华南虎假照片”等引起了人们对新闻图片真实性的追求;“雨中跌倒的自行车”“饥饿的苏丹”“挟尸要价”等新闻图片唤起了人们对新闻职业道德的议论……本文以20xx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系列报道中新闻图片的运用为主线,借助近些年国内外灾难新闻图片所出现的媒介伦理问题为补充,分析在灾难中微博、微信与传统媒体的新闻图片伦理,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够对媒体运用新闻图片有所启发。

一、灾难新闻报道的四个阶段20xx年8月12日晚11时许,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以下简称“天津爆炸事故”),接到消息后,消防队开始展开紧急救援。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仅是对救援人员的挑战,同样也是对各媒体的挑战。

媒体作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必须准确及时地报道灾难的最新状况,同时不能使报道伤害当事人,也就是不能违背新闻伦理。

浅谈灾难报道中新闻伦理的缺失及规范

浅谈灾难报道中新闻伦理的缺失及规范

媒体浅谈灾难报道中新闻伦理的缺失及规范杨富东云南日报社摘要:进入网络时代,有关灾难报道中新闻伦理缺失的问题逐渐凸显,一些媒体为了实现价值效应最大化,披露隐私、缺乏悲悯、过度煽情,自觉不自觉中触犯了诸多“大忌”。

本文试对此进行剖析、反思,并就平衡灾难报道与新闻伦理的关系、准确适当地报道灾难性新闻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灾难报道;新闻伦理;规范灾难性事件因其突发性、破坏性和冲击性特点,深受媒体重视,特别是进入信息大爆炸、低门槛发布的网络时代,许多媒体顺势而为,进一步加大了灾难报道工作力度,以人为本的理念因之得到充分彰显。

但遗憾的是,一些媒体基于应对行业竞争、实现价值效应最大化等考虑,披露隐私、缺乏悲悯、过度煽情。

在偏执地追求“快、全、独”的过程中突破新闻伦理底线,最终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造成严重伤害和不良影响。

职业责任为重还是社会责任为先?新闻价值第一还是人伦道德居首?面对巨大的情感冲突和伦理抉择困境,媒体和从业人员必须头脑清醒,慎思明辨,既不能把一个“没有眼泪的灾难现场”带给受众,也不能堕为灾难“观光客”的工具。

一、灾难报道中新闻伦理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危害对于灾难报道,学界从媒体身为社会公器所需遵循的新闻伦理出发,主要强调“隐私”、“最小伤害”、“同情与怜悯”3个原则,但在具体实践中,一些媒体过于强调“在现场”、“抢独家”、“博眼球”,不同程度地违反或背弃了这3个原则。

(一)侵犯隐私权保护隐私权,是新闻报道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无需赘述。

然而,一些媒体在灾难报道中过度关注他人隐私,有的甚至将私人信息毫无保留地公之于众。

例如,2006年4月30日,云南省丽江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22岁的北京大学女学生叶坚颖罹难。

因为叶坚颖的身份,大批媒体竞相报道,其中,《华夏时报》不仅以图文的形式公开了叶坚颖的相关信息,而且还将其与男友恋爱的众多隐私信息挖了出来。

此举无疑触犯了人们的隐私禁忌,最终受到批评。

(二)对受访者造成“二次伤害”一些媒体在灾难报道中忽视受访者心理,或强行采访,或将伤疤一揭再揭。

新媒体时代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探析

新媒体时代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探析

媒介观察96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引发人们对灾难报道中新闻伦理的思考。

“标题异化”的恶性竞争、“消费式”报道灾难和苦痛事件……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新闻伦理失范现象时有发生,且存在着舆论监督与新闻真实性之间的矛盾、知情权与当事人隐私权之间的冲突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有关灾难报道新闻伦理观和道德观的争议。

新媒体时代,要攻克灾难报道中的伦理失范问题,必须厘清当前所处的传播环境及传媒生态的变化,准确把握灾难报道伦理困境的力量冲突,进而对症下药,提出解决路径。

一、新媒体时代灾难报道的新变化(一)传播格局发生重大改变随着大众传播媒介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传播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

公众不再仅仅是新闻信息的接收者,同时还被赋予了内容生产者的属性。

面对灾难性事件,新媒体能第一时间向社会传递相关信息[1]。

而传统媒体也在不断寻求转型之路,围绕最新的热点话题,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实现“1+1>2”的传播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已被打破,公众的话语权不断扩大[2]。

新媒体时代,人们不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通过各类媒体获取信息、传播信息。

特别是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人们不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传播事件信息,还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提出质疑,从而对社会舆论产生一定影响。

(二)技术加持下的报道形式日益多样化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发布的灾难报道,形式日益多样化,越来越重视对机器人写稿、大数据挖掘、VR 技术等的综合运用。

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新华社推出题为《别被骤增的数字吓坏了》的报道,就是通过动态的折线图、绿色的柱状图和简要描述,来发布“湖北省之外的新发病数已持续9天下跌,全国累计治愈的患者在连续14个月内尚未出现新的死亡病例”的信息,进而传递“人数的猛增并非恐怖”“疫情防控进展顺利”等信息。

从新闻媒体的传播功能看,这是一条极具社会意义的新闻,既体现了新闻价值,又发挥了媒体的服务作用,及时向公众传递信息,有效缓解了公众的恐慌情绪[3]。

突发性自然灾难报道中“二次伤害”问题的探讨——以汶川地震为例

突发性自然灾难报道中“二次伤害”问题的探讨——以汶川地震为例

内容摘要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的大地震。

中国媒体对这场灾难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新闻报道,纷纷派出记者不顾危险奔波于救灾一线,他们用照相机、摄像机、文字等源源不断地记录着、传送着灾区的灾情及时报道救援进展情况。

对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和以往灾难报道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以往灾难报道大多报道救灾和领导人活动,媒体都是以典型报道为主,这次转变为以受灾者包括幸存者和受难者家属为主要关注对象。

但大量关于汶川地震的采访活动和新闻报道暴露了一个突出问题——“二次伤害”问题。

以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活动为例,本文尝试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媒体对突发性自然灾难报道中的“二次伤害”问题,揭示灾难报道可能造成 “二次伤害”的原因,探讨灾难报道中的困惑区域——“二次伤害”是否具有合理性,以及如何减少新闻报道对采访对象的“二次伤害”。

突发性自然灾难具有瞬间性、偶然性,突然破坏了人们生活环境已有的和谐,易引起公众的恐慌和混乱。

由灾难所造成人的生命毁灭、财产严重损失等都呈现出极度悲惨的场景,给受难者亲属造成心理创伤。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经历过突发性自然灾难的采访对象是特殊的群体,具有不同于常态下的心境,记者在采访中、媒体在报道中都应格外注意这种心理的特殊性。

因为痛苦将长期留存在经历过苦难的人们记忆深处,当面对记者采访和看到相关报道时,他们都会再次回到这段记忆中,再次经受心理创伤。

本文从报道案例中分析媒体最关注的灾区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

从中可以看出,“二次伤害”问题是记者采访对灾区群众的悲痛侵扰行为造成的结果。

这种行为给灾难报道带来负面传播效果,不但导致个体心理再次受到伤害,还可能造成整个社会情绪受到不良影响。

从新闻业务来看,一方面,记者对灾难受创者及其家属的采访应该考虑新闻心理学、精神心理学等诸多因素,理解灾民、救灾者的心理,采取适当的提问方式,而不致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二次伤害”。

记者要从灾民那里获得有关灾难的新闻报道素材,就不可避免地要让对方回忆当时恐怖的灾难场景,这就造成其心理再次经历痛苦。

灾难面前媒体的伦理抉择

灾难面前媒体的伦理抉择

灾难性报道面临伦理抉择
2 0 1 1 年“ 3 ・ 1 1 ”日本9 级大 地震 , 伴 随着地 震而来 的是 海啸 、 核泄漏 危机 等灾 难 , 使 日本全 国遭 受空 前社 会灾难 与自然灾 难。出乎意料 的是 , 在 危急关头 , 日本 社会表现 出 了令世人 震惊 的稳 定秩序 。日本媒体 在面对 灾难 时良好得
看准舆论 导向、 把 握好 报道 尺度 , 协 助政 府成功 打赢 了这

做 的是 立刻着手进 行营 救 。 如果 确 实没能 力提供 帮 助 , 也
应该 就近寻找专业营救人 员, 第一时间营救伤 员。 这 正是因 为人 的生命价 值高于 新闻报 道的价值 ,“ 先营救 , 后报道 ” 符合最 小伤 害原 则的具体 体现 。 m 笔者认 为, 在灾难 性报道 中, 记者要把握好社会 人与职业人关 系的统一。 既要 明确 自
多地是依靠记 者的道 德衡量与伦理判断 来支撑新闻报道 。 在信息更加公 开透明 , 言论更加 自由, 舆论互动更加 强烈, 微 博盛 行的时代 , 灾难 报道 中的媒介从业者面 临着一系列
的伦 理抉择 :
人 去世了, 你有什么感受?” 这 种提 问无疑会对 她造 成二次 伤 害。 对创 伤事件 的相 关 刺激 或者受难 经 验的不断 反复 ,
南方 电视学刊
S o u t h C h i n o T e l e v l s i o n J o u r n a l
灾 难 面 前 媒 体 的伦 理 抉 择
文安 地震 , 媒体和 社会 人 员、 救 援 队伍 蜂拥 而 至 , 堵 塞生命 通 道 。不 断 出现 的种种 案例 , 让 入对 媒体 采访 、 对新
个社会人 的角色 , 参 与救灾? 汶 川大地 震救 援

记者在灾难采访报道中的新闻伦理

记者在灾难采访报道中的新闻伦理

记者在灾难采访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在不可预料的事件中,在大的灾难面前,常常会诞生许多“英雄”,他们的身影会镌刻在受众的心里,他们的事迹往往能让人泪流满面。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几乎每个英雄的背后,都有着自己的心酸,都有着不愿意回忆的伤痛过往,但是媒体、记者又常常偏要挖掘这些细节来塑造、突出英雄的形象。

于是,就在记者们似乎是充满热情和崇敬的一次又一次采访中,英雄们反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伤害。

“一提到“新闻伦理”,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汶川、玉树地震采访报道中的一些故事和情景……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一组照片,照片上是几个学生模样的逝者在残垣下压着,其中一个孩子的模样很清晰,而另外几个孩子的身体不同部位被坍塌的水泥块覆盖,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部分,最让人难受的是那些混在一起的手脚,分不清是谁的手,也辨不出是谁的脚!可以想象,如果这些孩子的父母看到了照片,心底会是多么痛苦?面对这样充满死亡气息的照片,即使是陌生人心底也会充满对地震灾害的恐惧感。

媒体这样不加选择地“直击”灾情,看似是对灾情的真实展示,但并非所有的真实记录都适合在媒体上展现出来。

如果不加限制,势必造成视觉上的‘灾难’!”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每当发现废墟里尚有存活着的生命,不光救援人员无比激动,在场记者也是兴奋异常。

如果只是在一旁默默地做个忠实的记录者,相信大家都会心存感激,可惜的是,很少有人能控制住自己的职业冲动。

“我们在玉树采访时,经常见到一些记者不分场合地递上麦克风,追问救援人员或幸存者‘有什么感受?’事实上,谁都知道此时争取时间,保持体力,对于那些埋压在废墟下、等待抢救的生命有多么重要。

”“有一次电视直播的救灾,废墟中发现了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个老大爷,这时,一个救援人员挡住了摄像机镜头,现场女主持对他说‘你让让好不好,我们先拍’,大家都说还是救人要紧,而主持人坚持说“只要5分钟就好。

这个时候,幸存者身体上方正有一块残存的预制板,随时可能发生垮塌,救援人员要求先把它搬开再说,没想到主持人的回答是‘不用,就保持那样别动’接着转过身来继续对着镜头播报……”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句话,却把这个记者的伦理道德底线明显的降到了很低的程度——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而新闻采访时第二位的!以上所提及的,归根到底是媒体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如何取舍的问题。

灾难性事件与图片报道——以汶川地震报道为例

灾难性事件与图片报道——以汶川地震报道为例
应 最 迅 速 、 直播 时 间 最 快 、细 节 最 清 晰 的 国内 灾 难 报 道 。①

语 言 ,所 以 , 图像 是 大 众 文 化 的 最 佳 传 播 语 言 ,并 已经 成 为 新 闻传 播 的 最 佳 信
息 资 源 。 它 可 以 超 越 时 空 ,跨 越 地 界 ,
【 关键 词 】 闻 图片 突 发 事 件 报 道 新 人 文 关怀
者。 随 着 人 们 的 生 活 节 奏 不 断 加 快 .冗
形 象 直 观 的特 征 , 以及 强 大 的 叙 述 、 表
达功能备受媒体 和受众 的青睐 ,在 灾难
醒 目地 传 递 出该 报 的 采 编 策 划 能 力 、 议 程 设 置 倾 向 、媒 介 伦 理 把 握 及 审 美 趣 味 和 人 文关 怀 的深 度 。 对 汶 川 地 震 的报 道 改 写 了 中 国 新 闻 1
是 周 围 的事 情 . 是更 具 多 元化 倾 向 而 且 但 文本 的功 能 也 更 加 多 样 。
微 博 可 以 实现 各 种 文 本 功 能 的 融 合 ,
移 动 性 和 便 捷 性 使 得 信 息 自 由流 通 。 大 扩
信息的覆盖面 , 能够 随 时 随地 接受 和 传 播
力与 其 带 有 “ 媒 体 ” 融 的特 性 分 不 开 . 微博 不仅 文 本 表 达 的 融 合 成 为 可 能 而 且 促 成
其 它 媒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合 作 与 联 系 。
闻 的作 用 , 过 其 内容 真 实 性 有 待 加 强 。 不
联 网 社 交 服 务 。 博 可 以 说 是 各 种 媒介 功 微
了新 闻 价 值 的 所 有 要 素 :突 发 性 、 显 著 性 、异 常 性 、 重 要 性 、 接 近 性 、人 情 味

灾难报道中的伦理抉择

灾难报道中的伦理抉择

在 公 民知情 权得 到更切 实维 护 ,信息 更加公开 ,言论 不会被媒体所放过 。然而 ,不少记者在采访时只关注 了 “真
更 加 自由 的 今 天 , 如 何 更 好 的保 护 公 民 的 知 情 权 ? 如 何 平 相 ”本身 ,而忽略 了刚刚从废墟中走 出的或疲 惫不堪或悲痛
衡 保护 受 害 者 与 新 闻报 道 之 间 的关 系 ?灾 难性 报 道 中媒 介 从 欲 绝 的被 访者 。只记得维护 自己的采 访权 ,而 忽视 了被访
一 、 灾难 性报 道 的特殊 性
业 者 面 临 着 一 系 列 的 伦 理 选 择 :
所 谓 灾 难 性 报 道 , 是 指 对 给 人 类 带 来 灾 难 的事 件 的 报
(一 )时效 与 政 策 。2003年 非 典初 期 ,官方 迟 迟 不 披露 信
道 , 它 包 括 自然 灾 难 与 社 会 灾 难 。 无 论 是 天 灾 还 是 人 祸 , 息,也不允许媒体擅 自报道。于是,媒体选择了 “集体失语 ”,
地 震 ,我 国的 灾难 性报 道 在 实践 中不 断探 索 、发 展 ,经 在第 一时间对事件进行 了直播 。可见 ,对 于灾难性报道 ,媒
历 了一 个 半 公 开 到 公 开 , 不 透 明 到 完 全 透 明 的 过 程 。20O8 体 不 一 定 要 等 到批 准 之 后 采 取 行 动 ,而 是 应 该 在 新 闻 实 践 中
与人 的接受 能力 之间不可调 和的矛盾 ,使灾难性报 道成为 而只有齐鲁 电视台在其他媒体的编辑部纷纷等待上级的批准
一 种重 要且 敏感 的新 闻题材 。
时,它 的直播车 已经启程。齐鲁电视台正是把握 了国家在最
从南联 盟大使馆被炸 、非典 、济南 7·18大雨到汶川 近 几次新 闻信息公开上的动 向,作出 了合理分析与判 断,才

灾难新闻报道的专业性与伦理规范

灾难新闻报道的专业性与伦理规范

灾难新闻报道的专业性与伦理规范一、专业性与伦理规范如何衡量(一)专业性:恪尽职守,担起责任因此,坚守新闻专业性,事关传媒业的存亡兴衰,也是传媒业从业人员为公众服务的具体表现。

在新闻报道中,新闻人要竭尽一切努力,确保新闻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这也是新闻人的第一职责。

(二)伦理规范:人道主义,展现关怀在有些灾难报道中,一些新闻人虽然遵循了新闻专业性,如实、客观地报道了伤亡情况及救治进程,但是展现了灾难的恐怖和狰狞,也把血腥的过程全部呈现了出来,这不光给观众造成心理上的恐惧和阴影,也给受害者造成了二次伤害。

比如这次4月25日尼泊尔发生的8.1级地震,不少媒体都在现场捕捉了一些及时的救灾图片,然而,不少都引起了人的不适,把灾民的血淋淋、衣不蔽体的形象公开,这对于受众和当事人都是一种伤害,不少记者值得深思。

新华社摄影记者刘宇认为,任何时候,人的生命和尊严都高于一张新闻照片的获得。

因此,专业性与伦理规范,两者并非是矛盾的,两者结合,有轻有重,即要在规范的报道中恰当体现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二、如何得体地报道灾难新闻(一)采访要适度适时,摄影要保持距离2008年汶川地震中,有很多的新闻媒体和报纸都注意捕捉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积极投入;武警官兵、消防官兵、医务人员的全身心的工作态度;全国人民的大量援助和捐款场景等,①这些都给举国抗震救灾催生了巨大的心理能量。

所谓适度适时的采访不是意味着记者保持沉默,而是在报道过程中掌握技巧,尽量减少对被采访人的重复情感刺激,尊重了被采访者的尊严,也平复了一些受众的心情,处理得适当即可。

(二)避免血腥裸露,节制性处理画面灾难新闻的图片对事件的原因的透视和深度理解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处理不好反而会令人不适,甚至给当事人及家属带来严重的心理阴影。

因此建议拍摄时运用长焦镜头,可以通过任务的背影等形式表达,不要太多地纠缠在画面细节上,不能把受害者血淋淋的镜头放大,而应把镜头从受害者身上挪开以示尊重。

从汶川地震报道看当前媒体道德责任意识

从汶川地震报道看当前媒体道德责任意识

从汶川地震报道看当前媒体道德责任意识安克娴(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 210093)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科基金项目《媒体传播与弱势群体》(05S JB860002)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安克娴(3),女,山东单县人,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

摘 要:现代传媒不仅是社会的瞭望哨,而且还应该是社会道德的守望者。

汶川地震突发性灾难事件因其巨大的社会破坏力极易对社会秩序和公众情绪造成很大影响,大众传媒必须以高度的道德责任意识,帮助政府稳定民心,保持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转,这是媒体作为道德主体的“份内应做之事”。

我国的新闻传媒和新闻工作者在汶川地震报道中不畏艰险,克服各种困难,及时传播事实真相,关照生命,配合政府进行积极的舆论引导,显示了强烈的道德责任意识。

关键词:汶川地震报道;道德主体;媒体道德责任意识 中图分类号:B822.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12-0029-03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这场巨大的灾难挑战着每一个生命,也拷问着新闻传媒的职业伦理与道德责任。

“道德责任意识,即道德主体对与自身特定的角色和权能相联系的自己在道德上的‘份内应做之事’或‘当为没有做到份内应做之事所担当的道德过失’的自觉体认,它应当而且必须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自身所应担当的道德责任“是什么”的明确认知和判断,其二是对自身道德责任之‘为什么’的深刻体认。

”[1]面对灾难、面对灾难造成的弱势人群,媒体一般能意识到这是个蕴含巨大新闻价值的新闻富矿。

在西方新闻界,一向有“坏消息就是好新闻”的说法。

美国新闻学教授比尔伯尼博士认为:“对新闻媒体来说,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行业纠纷以及死亡和伤害。

”[2]但媒体能否明确自己在道德的“份内应做之事”,意识到自身作为道德主体的道德责任是什么就值得探讨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基于汶川大地震的案例分析王卉[摘要]∀5.12#汶川大地震灾难对中国传媒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

我国主流媒体的表现是对信息公开条例精神的一次身体力行。

我们看到,中国记者并不缺乏专业精神,在突发危机事件中,信息公开的原则激发了传媒人专业精神的一次大迸发。

[关键词]5.12#汶川大地震;灾难报道;新闻伦理;信息公开条例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6(2008)09!0169!05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西部项目∀商业化北景下的传媒伦理研究#(批准号:07XXW001)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所研究人员,成都电视台主任编辑。

四川成都610071今年5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开始施行。

根据条例的精神,对突发事件的及时公布,确保人民的知情权,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主流媒体的表现是对条例精神的一次身体力行。

我们看到,中国记者并不缺乏专业精神,在突发危机事件中,信息公开的原则激发了传媒人专业精神的一次大迸发。

信息公开是灾难报道的基本前提,正是有了这样的前提才可能进入到本文讨论的话题,即在这样大信息量、强震撼力、高度冲突性、深刻社会影响力的灾难报道中,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专业诉求肯定会给记者带来了巨大的情感冲突和伦理抉择困惑!!!也许新闻价值的高度总是跟伦理抉择的难度成正比,正因为如此,中西方新闻界、理论界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灾难报道的伦理思考!!!那么有没有一些被大家所共同认可的职业伦理原则可供参考?在实际的灾难报道中我们又该怎样来具体运用这些原则?这些都是本文希望能够做出回答的问题。

一、灾难报道中的基本伦理原则和纲领在这一部分,我们侧重原则和基础,以排除那些会导致道德困境的无目的争论。

新闻伦理属于应用伦理范畴,媒介实践中职业伦理有诸多为学界和传媒所公认的原则,其中最基本的是真实、公正、客观。

而针对灾难报道,笔者通过整理中西方文献发现,最强调的有以下几个原则和纲领:(一)隐私隐私是关乎人尊严的权利,因此被视为不言而喻、必不可少的权利。

这在不同的文化中都有着共识。

新闻伦理中的隐私原则其完整的句式表达是∀不可侵犯隐私#。

符合康德式的绝对命令∃的要求,属于责任伦理学范畴。

就是说,∀不可侵犯隐私#是一个严格的媒体责任,具有道德上的强制性,从其否定祈使的表述也可见其严厉本质。

在危机关头尤其是在巨大灾难面前保持人类尊严是艰巨的任务。

新闻报道总带有一定侵略性,而悲伤则要求隐私。

甚至有人认为只要媒体在灾难现场,对那里的群众就是一种侵犯。

而巨大的灾难总是会吸引成群的记者,那么问题就出来了:如何在满足知情权和保护隐私权之间作出选择?贝尔塞描述了三种不同的隐私:身体的隐私、精神或交流的隐私、私人信息隐私。

所以灾难报道中,记者应当谨慎考虑如何避免肢残的身体(即便已经死去)过度暴露在公众视线中,以至让当事人的身体尊严受伤;如何让极度悲伤的情绪表情避开特写镜头的强调,以至让当事人的精神尊严受伤;如何避免灾难中个人医疗记录和财务数据等个人信息的暴露等等。

知情权是一个法律术语,不是伦理建构。

为了更好的认识知情权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这里要提出另外两个概念!!!知情需要、知情欲望[1]。

当新闻工作者断言,公众∀有权获知#一个事实时,他们的意思往往是公民∀需要#这类信息,以便在日常生活中游刃有余。

而重大灾难中,受众的知情需要突然间扩大了,他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消除灾难本身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和担忧。

受众知情需要是新闻工作者的最主要动力。

知情欲望说的是人类的好奇心。

商业化背景下的传媒常常被∀知情欲望#驱使,导致∀黄色新闻#、∀煽情主义#泛滥。

灾难报道中,媒体仍当小心落入受众知情欲望的陷阱,堕为灾难∀观光客#的工具。

综上所述,在知情权、知情需要、知情欲望三个概念中,只有知情需要最具公开隐私的强制性。

而当一个论点由知情需要引申而来时,它就意味着要平衡和掂量。

比如出于知情需要的考虑我们不能把一个∀没有眼泪的灾难现场#带给大家,出于隐私的考虑,我们又要尽量避免对人物肢残身体和面部痛苦扭曲特写镜头的使用、避免过于惨烈的画面的使用。

(二)最小伤害如果说∀不可侵犯隐私#强调的是行为,那么∀最小伤害#则强调行为产生的结果,属于结果伦理取向%。

在美国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 伦理规范 1996年9月修订版中,∀最小伤害#被列为与∀追寻真相#、∀独立行动#同等重要的地位。

隐私原则只涉及被报道对象中的个体,而最小伤害原则涉及了所有群体所有可能的伤害。

从广义来说,包含国家、社会、个人各方的利益;从狭义来说,强调的往往是易受伤害的弱势群体。

∀保护弱势群体#应是∀最小伤害#的延伸表达。

灾难中的报道对象大都是受灾群众,因此保护弱势群体是灾难报道中的重要原则,而未成年人更是弱势中的弱势。

另外,受众中的未成年人也是传媒尤其是大众传媒需要保护的对象。

平衡各方利益,如国家安全、社会和谐,同时又保护弱势群体,这样做有利于对所有相关问题都有一个反思均衡的过程,这是最小伤害原则带给我们最有价值的地方。

(三)同情与怜悯同情和怜悯是关乎人道德情感的语词,∀在灾难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应具有同情心#这样的表述方式属于美德伦理范畴。

现代经济学的开创人亚当&斯密在他著名的 道德情操论 一书中特别强调人的同情心,他是有关同情心的主要阐述者。

他所说的∀同情心#不仅包括同情他人的痛苦和不幸,也包括分享别人的快乐和愉悦。

卢梭则更强调同情中对负面情感的感受,或者说是怜悯。

他认为:共同的需要能通过利益把我们联系在一起,共同的苦难可通过感情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人之所以合群,是由于他的身体柔弱;我们之所以心爱人类,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苦难。

同情与怜悯常常在使用的时候可以互换。

中国古代儒家对道德情感的培养有很多深刻的论述。

孔子∀仁#的学说就是立足于对人类和同胞的深刻的同情心基础之上。

而孟子更对∀恻隐之心#做了充分细致的阐述。

不少伦理学家认为同情心是道德伦理的源头和动力。

一个新闻工作者是否优秀,取决于他的知识、理性,更取决于他的道德情感。

灾难报道并不仅仅是提供一些基本的事实资料,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报道在受众和遭受灾难的人之间建立一条感情的纽带,那就是同情。

不少令人生厌的媒体行为归根结底是因为缺乏同情心。

如果他们丧失了怜悯之心,那么他们就违背了选择这一职业的初衷;试图用∀专业主义#为自己的冷漠寻找托词其实是不明白专业究竟为何而用,而且他们的作品也往往枯燥无味。

以上几个原则涉及结果伦理学、责任伦理学及美德伦理学,伦理取向焦点完成了从结果、行为到行为者的圆圈,一定程度体现了灾难报道中人性关怀的几个伦理层次:∀最小伤害(保护弱势群体)、不可隐私侵犯#可归纳为∀底线伦理#,∀同情与怜悯#则是∀高线伦理#,∀应当#而非∀不可#,在强制性上最弱,但其影响是最深远的,在内驱力上也最强。

因为说到底伦理抉择最后还是取决于人的因素。

二、灾难报道形成过程中的伦理关系图面对5.12汶川地震如此巨大的灾难,新闻工作者在各个环节都会遇到非常具体的伦理挑战。

比如在灾难现场,记者是先救人还是先采访?默哀日的时候,我是该默哀,还是该拍照?在悲痛欲绝的人们面前,记者该如何开口提问?在震撼人心的照片面前,编辑应如何选择?讲述真相该把握怎样的分寸、界限在哪里?∋∋所有的困惑其实都应当放到上文所提供的伦理原则中来考虑。

为了更好地梳理问题,我们在这个部分尝试把∀报道#作为动态运动的概念,将报道分为潜报道(采访阶段)、前报道(编辑阶段)、显报道(刊、播出阶段),通过对灾难报道各阶段不同的伦理关系的分析,将讨论锁定在现实的难题上,并把基本伦理原则运用其中,带出更具操作性的建议和指导。

(一)潜报道阶段这个阶段的伦理关系发生在采访者与被采访者、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

伦理关系核心主体是记者,被采访者是以具体的个体形式存在的。

首先是记者的角色问题:我是记录者还是帮助者?这个问题本来是不应当存在,因为记录者和帮助者本不矛盾。

记录归根结底是为了帮助,记者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自己的职业方式来帮助别人,乃至整个社会。

如果灾难现场记者的采访、拍摄影响了救援行动,记者理当停止或转变方式,否则就会对生命造成伤害。

5.12汶川大地震救援过程中,我们确实在镜头中看到过这样的场景:被埋了几十个上百个小时,一个个伤员已经很虚弱了,急需抢救,记者们还要追着左问右问。

这种执着并不能体现专业精神,恰恰反映出专业素养的缺乏。

当废墟下的呼声传来,而记者是现场唯一可能的帮助者,他要做的是马上着手进行营救。

如果你没能力帮助,那就应该就近寻找专业营救人员。

人的生命价值高于报道的价值,∀先营救,后拍摄#是最小伤害的具体体现。

采访与提问。

很多记者描述自己在大地震灾难现场的感受时都说∀在那里说话都是多余#。

记者面对别人的悲伤、脆弱和无助应该给予最大限度的同情。

不要去采访那些还处在惊恐状态下的人。

记者可以安慰、拥抱他们,甚至为他们服务,当你先做了一个好的陪伴者时,他们往往会自己主动愿意讲一些事情。

对一些焦点人物,比如∀敬礼男孩#郎琨、警察蒋敏等等不要去反复采访。

媒体应当尽量做到资源共享,这样就能够较好地避免有太多的记者采写同一个新闻而导致的伤害。

在采访真正开始后,很多记者由于经验的原因,不知道在采访悲剧事件当事人时该说什么,结果脱口就说错话。

建议记者都应该学习一些基本的心理抚慰常识,避免因无知对悲伤中的人群造成新的伤害。

当然如果可能,应当尽量派经验丰富的记者到现场。

这次大地震中,我们在电视节目中看到很多年轻记者的身影,他们有健康身体,专业的激情,但毕竟在灾难现场,各种人物汇集,各种说法流传,记者如果没有丰富的经验,很难辨别真伪;而且不当的采访还会给别人带来伤害。

相反,那些资深记者在灾难现场的反应会老练得多,比如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 新闻1+1 中,白岩松拉着前线战士自进入灾区后从没洗过的衣服说:∀这是最脏的战士!#这样的采访不仅使现场氛围一下就轻松了,而且还能感受到记者的情感。

资深记者成熟的采访技巧不仅能给灾难中的人们带去信赖感,减少采访不当造成的伤害,也能给电视机前的观众更强的说服力。

拍摄者与被拍摄者。

与文字相比,在对灾难的表现方面,图片和图象具有无与伦比的冲击力。

但在潜报道阶段,图片还未发表,图象还没播出,这时的问题在于拍还是不拍?怎么拍?∀先拍,你总是可以事后再编辑。

#这是大部分摄影、摄像记者遵循的普遍规则,他们希望把判断推迟到稍后不那么狂乱的时刻或者留给编辑部去做,因为现场稍纵即逝,不允许有更多的思考判断。

那么这个阶段可能最应当考虑的是∀怎么拍#的问题。

拍摄∀行为#和其后的发表对拍摄对象都同样会带来伤害。

首先是拍摄距离的问题。

摄影者大多能把卡帕的名言放在心上:∀拍的不够好是因为离得不够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