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传统工业区》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5.8《传统工业区》教案旧人教版

高一地理5.8《传统工业区》教案旧人教版

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5.8传统工业区教案教学目的:1.传统工业区的概念和分布。

2.鲁尔区传统的区位条件及衰落的主要原因。

3.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4.初步掌握分析一个地域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的方法。

5.初步学会对一个传统工业区进行综合整治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学重点:1.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条件及衰落的主要原因。

2.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教学难点:1.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

2.传统工业区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课型、课时:综合课 1课时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讲述法、练习法直观教具:《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图》《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联系图》板书提纲:5.8 传统工业区一、传统工业的概念、分布和特点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1.发展的区位特点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较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2.衰落的主要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3.综合整治措施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教学过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工业地域的形成,想一想:工业地域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

)这一节课,我们介绍世界早期形成的工业地域——传统工业区。

5.8 传统工业区一、传统工业区的概念、分布和特点。

传统工业区,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它主要分布在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等,它的特点是:工业部门为传统工业,工业规模为大型工业企业,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1.发展的区位特点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较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并高度集中于少数重工业部门。

传统工业区说课稿

传统工业区说课稿

《传统工业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在教材中作用《传统工业区》这节课是地理必修2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主线,在前两节所学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的形成条件的一般分析方法,为后面学习新工业区、交通的区位选择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2.在高考中的地位另外从近几年地理高考试题来看,此节内容每年必考,而且多出现在分值占到56分的主观题,在高考中的地位都非常重要。

二、学情分析20分左右。

所以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2.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在区位分析这一块,存在这样的一些问题:①不能对地理知识进行细化、分析和归类,答题不能抓住重点,存在套用死记硬背的模板的现象,比如部分同学在一个分值6分的区位分析题目中,他可以写出10个点。

②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具体问题不能具体分析。

大部分同学对于书上所给的案例分析非常的清楚甚至可以背下来,但是一旦所给出区域发生改变就不会分析。

比如在讲解气候类型分布的时候,大陆西岸纬度300-400之间一般是地中海气候,如果是在地中海沿岸,他们就能判断得出,但是如果放到美国,许多学生就不知道了。

3.作为高三的学生,学习有动力,渴望成功,喜欢学习地理。

三、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传统工业区的分布、主要特点和发展条件。

2.找出鲁尔区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根据教材分析情况确定3. 学会分析工业区位条件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区位因素。

→根据高考考试说明和课标要求确定难点:应用所学的理论及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

→根据我班的学情分析确定四、教法和学法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教法“三主四环”教学方法(二)学法1.小组合作学习2. 计算机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问题解决课【自主学习】(课前20分钟)通过5个问题的设立,以问题为主线,将知识点细化,通过预习案课前自主学习,明确本节课要学什么?【活动探究】(课堂20分钟)应用所学的传统工业区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进行案例研究。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及新工业区说课教案稿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及新工业区说课教案稿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授课案)一、说教材【教材解析】内容选自人教版地理教材必修2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主要表达了①传统工业区的特点,并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介绍了传统工业区的发展条件、困境、治理手段;②两类新工业区,分别以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以及美国“硅谷”为例,介绍了它们的特点、形成条件。

本节课主要由相关案例构成,结构较为复杂,但内容安排有规律可循。

课文均列举外国成熟案例,清楚的展现了不同样工业区的发展历程和条件,再配以我国的相关案例进行比较学习,从中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授课目的】知识目标: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并经过“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这一案例的学习,认识工业区位选择变迁的原因。

能力目标:讲解相关产业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转移现象;解决城市工业布局的综合问题。

德育目标:成立主人翁的责任感,积极为家乡工业发展出谋划策。

【重点难点】授课重点: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和主要因素的变迁对工业地域布局的影响。

授课难点:经过“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这一案例的学习实现能力的迁移,讲解相关产业变迁的现象;解决城市工业布局的综合问题。

二、说教法【授课方法】表达法、图表法、案例授课法【授课准备】多媒体电脑三、说学法对于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注意化繁为简,学会归纳拥有条理性的知识点。

针对不同样的案例由区位解析下手,找出其发展的条件和具备的特点,并可以将规律应用到近似的案例中去。

学习传统工业区部分,要注意依照历史发展的轨迹去理解它的流行、衰落、治理。

由于传统工业区的交通、矿产、产业条件都较为优越,因此此类问题很简单在综合习题中有所表现,建议学生借此机遇对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的地理大要进行归纳总结。

而对于新工业区部分重点掌握其与传统工业区的不同样之处,学会应用它的特点和流行条件。

四、说过程作为本章内容的集中表现,在课前提问部分有必要对前两节的内容进行简要的复习,如“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集聚或工业分其他原因和优势所在”等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3《传统工业区》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3《传统工业区》优秀教学案例
2.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传统工业区的图片和相关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传统工业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引导:简要介绍传统工业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二)讲授新知
1.概念讲解:讲解传统工业区的概念、形成原因和发展特点,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工业区的尊重和关爱,激发学生为家乡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2.通过学习传统工业区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3.引导学生关注传统工业区的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4.培养学生热爱地理学科,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b.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c.针对传统工业区的问题,你有什么解决策略?
2.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3.教师点评:对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指导。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传统工业区的特点、问题及转型升级策略。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2.运用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
3.设计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等,让学生了解现代技术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3.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探讨问题、分享经验。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传统工业区教案

传统工业区教案

传统工业区教案教案标题:传统工业区的发展与转型教案目标:1. 了解传统工业区的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2. 掌握传统工业区面临的问题和转型的必要性;3. 分析传统工业区转型的方法和策略;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内容:一、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所在的城市或者周边地区有没有传统工业区?2. 展示一些传统工业区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传统工业区的定义和特点,如集中型产业布局、重工业为主导、区域经济依赖等。

2. 分析传统工业区面临的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等。

3. 讲解传统工业区转型的必要性,如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具体的传统工业区进行案例研究。

2.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案例,介绍该传统工业区的历史、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3.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该传统工业区的转型方法和策略,并讨论其可行性和效果。

四、创新思维培养(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和优势,推动传统工业区的转型?2. 提问讨论: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3. 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分组,设计一个创新的传统工业区转型方案,并向全班展示。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传统工业区的发展与转型的重要性。

2. 评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继续探索和创新。

教案延伸活动: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传统工业区,了解实际情况并与课堂内容进行对比。

2. 研究报告: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传统工业区转型的研究报告,包括现状分析和解决方案提出。

3. 辩论赛:组织学生进行传统工业区转型的辩论赛,让他们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和辩论能力。

教案评价标准:1. 学生是否对传统工业区的发展与转型有清晰的认识;2. 学生是否能够分析传统工业区面临的问题和转型的必要性;3. 学生是否能够提出创新的转型方法和策略,并进行合理的讨论和展示;4. 学生是否能够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地理传统工业区教案分享

高中地理传统工业区教案分享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份高中地理课程中传统工业区的教案。

传统工业区是指在早期工业化时期,由于技术和经济条件限制,各种产业聚集在某一区域内形成的工业发展区域。

本教案将从定义、特征、成因、发展和对策等方面,深入剖析传统工业区的独特魅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理解传统工业区的定义和特征;2. 掌握传统工业区的成因和发展过程;3. 理解传统工业区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4. 掌握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的方法和策略。

二、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幅传统工业区的卫星地图,并简要介绍地图中的区域(如华北中部、长三角、珠江三角洲和东北等)。

教师询问学生对传统工业区的看法,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30分钟)(1) 定义和特征(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传统工业区的定义和特征,包括:多样化的工业结构、密集聚集的生产要素、高水平的技术和创新能力、紧密的产业链和集群效应等。

(2) 成因和发展(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传统工业区的成因和发展过程。

简要介绍传统工业区的历史背景和各地发展的特点。

通过数据和例子说明,传统工业区的发展过程和成因,例如,传统工业区的发展受到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 问题和挑战(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传统工业区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包括环境问题、资源瓶颈、产业升级和转型、空间结构和城市形态的变革等。

同时,教师根据不同地区和城市的特点,分析各自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3. 思考(30分钟)(1) 分组讨论(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分别讨论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问题的特点,来规定每组的任务和问题。

(2) 汇报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策略的讲解和展示。

教师可以对学生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价和指导。

4. 课堂小结(10分钟)教师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传统工业区的本质和特点,同时,学生也可以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传统工业区说课

传统工业区说课

教师
1. 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2. 综合整治措施?
教师进行总结, 视频展示改造 成果
师生互动
学生
角色扮演:分析材料,探寻原因; 合作探究,提出解决措施
加深理解,提升 认识,突出重点
说设计
环节三:学以致用
活动探究
时间-10分钟
教师
设计活动:探究淄博的工 业发展情况
学生
互助合作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结合当地实际,呼应开头,培养了学生分 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破了难 点,符合课标要求,达成了学习目标
七、说板书
传统工业区
特点
区位优势
鲁尔区
衰落原因 【设计意图】
简单概括,呈现了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便于学生疏理、归纳,从宏观上把握 整治措施 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淄博工业之路
八、说得失
东营市第二中学 刘忠杰
说设计
环节二:问题引领
合作探究
时间-24分钟
教师
视频播放,问题引导:鲁 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评价总结
学生
分小组讨论, 生生互动,解决问题 合作探究
小组代表发言
其他质疑补充
【设计意图】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说设计
环节二:问题引领
合作探究
时间-24分钟
创设情境,设计问题: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六章 人 教 版 必 修 二
人类与地理环境 的协调发展
一、说教材—作用和地位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工业的区位选择
理论基础
2.工业地域的形成
3.传统工业区
实际应用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及其衰落的主要原因、综合整治的方式的案例分析和与我国辽中南老工业基地的对比,理解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衰落的主要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关心和参与意识,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2.通过意大利新工业区、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区的案例分析和与我国温州乡镇企业及中关村的对比,理解新工业区的特点和发展条件。

通过学习能分析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维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衰落的主要原因2.理解新工业区的特点和发展条件。

教学难点:分析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新工业区一、典型的新工业区1.典型代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等2.共同特点:⑴时间新:一般使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形成。

⑵地区新:一般形成于乡村地区。

⑶形式新: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

二、典型案例(1)——意大利新工业区(二)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分布(教材69页图4.16)传统工业区:意大利西北部,以米兰、都灵、热那亚构成的波河平原西部的三角地区工业化未普及地区:意大利南部新兴工业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三)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1.以雇员在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

2.以轻工业为主。

3.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4.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的专业化生产。

5.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等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工业小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独特发展模式例:萨斯索罗瓷砖工业小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众多工业小区的代表?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资本集中程度低。

2.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不同之处?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而温州虽是生产同种产品,但联系、协作不如意,形成多家企业竞争的局面,规模效应大减。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传统工业区一、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了解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及其综合整治途径;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然、人文科学中有关地域性的特点。

2、了解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及其衰落的主要原因、综合整治的方式。

二、能力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的途径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幻灯片展示课程标准,明确学习目标,直接进入学习主题。

导入:我们知道工业地域是由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工业集聚是在工业联系基础上发展而来,传统工业集聚形成了传统工业区。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传统工业的相关知识。

(一)、自主预习:传统工业地域的基本概况【幻灯片】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图,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第一段,合作探究,了解传统工业地域的基本概况。

完成PPT表格相关内容。

生回答:...........................................师点评归纳:⑴.主要分布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的辽中南工业区⑵.工业基础:丰富的煤铁资源等⑶.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⑷.特征:大型企业为核心;工业分布高度集中⑸.问题:原料、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

⑹.传统工业共同的区位:丰富的煤铁矿、水源等资源;便利交通运输条件;广阔的市场(二)、案例分析鲁尔区的兴衰承转:德国鲁尔工业区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工业区,下面我们就以鲁尔工业区为例来探讨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衰落原因及综合整治措施。

1、鲁尔区的区位优势活动一、合作探究:案例3,P65页—P66页德国鲁尔工业区区位优势【讨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站起来讨论,讨论加展示(每小组将讨论结果写在草稿纸上,上讲台视频展台展示成果。

)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幻灯片】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区位图。

引导学生从位置、原料、能源、水源、交通、市场等方面来分析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通过对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传统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4.3.1传统工业区的说课稿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4.3.1传统工业区的说课稿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识;
(2)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服务社会的情感;
(3)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识到传统工业区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
(1)传统工业区的定义、特点及形成原因;
4.3.1传统工业区的说课稿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一、教材分析
4.3.1传统工业区的说课稿是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中的一节。本节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位置是第四章“产业发展与布局”的第三节,主要讲述了传统工业区的形成、发展、衰退以及振兴等内容。这一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范围内传统工业区的基本状况,为今后学习区域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1.定义与特点:列出传统工业区的定义,并用框图形式展示其特点。
2.发展过程:以时间轴的形式呈现传统工业区的形成、发展、衰退过程。
3.振兴策略:用列表或流程图的形式展示不同振兴策略及其效果。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把握学习重点。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
4.作品展示: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建议,促进生生互动和共同进步。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某传统工业区的历史照片和现状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传统工业区的变迁,引发他们的思考。
2.提问:“为什么有的传统工业区会走向衰退?如何才能实现振兴?”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2.教师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点,纠正错误观念。

地理传统工业区说课稿高二

地理传统工业区说课稿高二

地理传统工业区说课稿高二地理传统工业区说课稿高二地理传统工业区说课稿高二传统工业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传统工业区》这节课属于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理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第一课时,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两节课主要介绍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及工业地域的形成,而传统工业区这节课则是在前两节所学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的形成条件,衰落的原因,综合整治的措施,并能借鉴他国的经验对中国的传统工业区提出综合整治的措施。

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新工业区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课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本节教学内容确立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传统工业区的概念和分布。

鲁尔区传统的区位条件及衰落的主要原因。

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能力目标: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工业图表和工业数据的技能。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从分析个别案例到上升到一般规律的思维过程。

情感目标: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关注全球的、我国的、当地的传统工业和环境现状,增强全球意识、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

3、重点、难点重点: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区位因素,衰落的原因及综合整治的措施。

难点:应用所学的理论及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

二、教法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

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学法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

2018-2019学年度地理:《传统工业区》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18-2019学年度地理:《传统工业区》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4.3-1 传统工业区一、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了解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及其综合整治途径;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然、人文科学中有关地域性的特点。

2、了解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及其衰落的主要原因、综合整治的方式。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念;提高学生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关心和参与程度;强化科学的区位观;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的途径三、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自制图四、课时安排:计划课时五、教学方法:比较法、分析法、图示法等六、教学过程: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从而促使工业地域的形成。

现代工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部门越来越复杂,工艺日益专业化,自动化,各部门、各企业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

这一切为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3-1传统工业区一、传统工业区1、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共同特点:(1)一般是有煤、铁资源基础。

(煤铁复合体型)(2)以传统工业部门(如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为主,以大型骨干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3)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传统工业区开始衰落,并经历了长期的改造历程。

许多大型企业通过工业之间投入产出的联系高度集中(由繁荣→衰落→改造→……)二、鲁尔区的区位特点:1、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

从教材(图5.32)可看出鲁尔河附近多为露天煤田,可自南(鲁尔河附近)向北(利珀河附近)逐渐开采。

2、离铁矿区较近。

本区铁矿资源贫乏,但离法国东北著名的落林洛林铁矿区近。

(鲁尔区的铁矿最初来自法国,后来则来自瑞典等国。

主要经荷兰鹿特丹港通过内河运入。

3、充沛的水源。

莱茵河及其支流鲁尔河、利珀河等4、便捷的水陆交通。

水运方面:莱茵河及其支流鲁尔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和四条人工运河,连成一体,而且都可通航,并能直通海洋。

推荐2019最新最新地理:《传统工业区》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精选

推荐2019最新最新地理:《传统工业区》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精选

4.3-1 传统工业区一、教课目标:知目:1、认识区的区位、衰败的主要原由及其合整顿门路;使学生充足到自然、人文科学中相关地区性的特色。

2、认识区的区位及其衰败的主要原由、合整顿的方式。

能力目:提升学生地理思能力、合剖析能力及解决的能力。

德育目:初步立科学的人地念;提升学生中国国有企改革展的关怀和参加程度;化科学的区位;加新能力的培育。

二、教课要点和点:工区存在的及其合整顿的门路三、教具准:教课挂、自制四、安排:划五、教课方法:比法、剖析法、示法等六、教课程:工系致工集聚,进而促进工地区的形成。

代工生分工愈来愈,部越来越复,工日趋化,自化,各部、各企的系愈来愈宽泛。

全部工地区的形成和展造了有益的条件。

4.3-1 传统工业区一、工区1、德国区、英国中部工区、美国北部工区等。

2、工区的特色共同特色:(1)一般是有煤、源基。

(煤复合体型)(2)以工部(如、煤炭、、机械、化工等)主,以大型骨干企心,逐展起来的工地区。

(3)在本国以致世界工展程中起侧重要作用。

20 世 50 年月,特别是 70年月此后,工区开始衰败,并了期的改造程。

多大型企通工之投入出的系高度集中(由繁华→衰败→改造→⋯⋯)二、区的区位特色:1、丰富的煤炭源。

煤田量大,开采条件好。

从教材( 5.32)可看出河邻近多露天煤田,可自南(河邻近)向北(利珀河邻近)逐开采。

2、离××区近。

本区源乏,但离法国北有名的落林洛林××区近。

(区的最先来自法国,此后来自瑞典等国。

主要荷鹿特丹港通内河运入。

3、充足的水源。

莱茵河及其支流河、利珀河等4、便利的水交通。

水运方面:莱茵河及其支流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和四条人工运河,成一体,而且都可通航,并能直通大海。

(请同学剖析原由,教师总结与地形、大海性天气的关系)陆上交通:鲁尔区地理地点优胜,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德国邻国多,连结欧洲东西部和南北部的铁路都经过这里)5、广阔的市场。

《传统工业区》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传统工业区》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传统工业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教材结构本节课,教材在简单介绍传统工业区概念的基础上,以德国鲁尔区为案例,分析了传统工业区的区位特点、衰落的原因和综合整治措施。

教材首先从能源、资源、水源、交通、市场等五个方面分析了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并阐明了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鲁尔区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地位。

然后又从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等四个方面分析了鲁尔区经济衰落的原因。

最后,从五个方面讲解了鲁尔区的综合治理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调整工业布局,使工业区位进一步合理化;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④发展科技,这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⑤通过治理三废和植树造林,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2.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①了解世界上主要的传统工业区的分布、特点、地位、及发展变化状况。

②理解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理解传统工业区形成――衰落――改造――重新繁荣的发展历程。

⑵能力目标①读图分析能力。

通过阅读图5.37,分析鲁尔煤田埋藏浅、倾角小、分布广等良好的开采条件;通过阅读图 5.38,分析鲁尔区煤炭资源的基础地位,以及各工业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联系;通过阅读图5.39,分析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趋势及原因;通过阅读图 5.40,分析鲁尔区煤炭开采由南向北推进的发展趋势;通过阅读图5.41,分析鲁尔区铁路、高速公路和内河航运构成的完善交通运输网。

②综合分析能力在上一节课学习工业区位因素的基础上,本节课重点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案例,分析各种不同区位因素的不同影响,并从中揭示出主导因素的主导作用。

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鲁尔区经过了约一个世纪的繁荣后,经济出现了衰落。

传统工业区教学设计

传统工业区教学设计

传统工业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概念、特点和发展状况;2.了解传统工业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3.掌握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的策略和措施;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传统工业区的概念和特点;2.传统工业区的发展状况;3.传统工业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4.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的策略和措施。

三、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实际情况和问题;2.实地考察法:安排学生到传统工业区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对传统工业区的理解;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的看法和建议;4.问题导引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引入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传统工业区的概念和特点;2.案例分析:通过讨论案例,让学生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发展状况、问题和挑战;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附近的传统工业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实际情况;4.小组讨论:分成小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的策略和措施;5.问题导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6.总结: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思考,总结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的策略和措施;7.拓展: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案例,拓宽学生的眼界。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2.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思考中是否对传统工业区的概念、特点、发展状况、问题和转型升级的策略和措施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3.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观察学生在问题导引和小组讨论中是否能够提出创新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的表现和讨论结果,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为今后教学提供改进意见。

六、教学资源1.传统工业区相关的案例和资料;2.实地考察的场地和导游;3.小组讨论的话题和问题;4.提问导引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认为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核心是调整产业结构, 即减少煤炭、钢铁企业的数量,扩大单个企业 的规模,并引进技术水平高的电子、汽车等中 小企业,同时发展第三产业,使产业结构多元 化,另外,调整产业布局,(结合鲁尔区综合 整治图片)比较原采矿区和现采矿区的分布有 什么不同,(新采矿区向西迁移,目的是就近 获得铁矿石,甚至将钢铁厂向西部沿海地区转 移, 与荷兰联营建立炼钢炉,然后将生铁运到 鲁尔区。 )另外继续拓展交通,完善基础设施; 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整治后的鲁 尔区重新走上了经济良性发展的道路, 请欣赏 整治后的鲁尔区的一角(录像),通过录像让 同学们相信这些措施是可行的,也为下面的问 题辽中南工业基地的改造提供思路。
板书设计
4 3 传 统 工 业 区
兴 衰 振兴
.
区位优 势
衰败原 因
整治措 施
教学反思





1、成果: ①打破了“讲解、模练”的传统型教学 模式,落实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 探究”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探究 意识和过程意识的培养。 ②大多数学生能达成预定目标。 ③创新之处:课堂活动设计较新颖而且多 样,能成功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 课堂效率;问题设计有梯度,能实现分层次教 学。 2.不足: ①时间不够充裕。 ②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表述不够精练。由 于学生个体基础存在差异,所以不是所有的学 生都能很好的突破难点。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区位因素,衰 落的原因及综合整治的措施。 难点:应用所学的理论及方法解决实际 的问题。

教学方法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 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 学手段。 1、 探究式教学: 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 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 2、 小组合作学习: 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 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 共同发展。 3、 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地理课件,将文字、 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 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 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 中心,会学是目的。本节课主要从以下 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 运用地理图表:在地理课中,图表 是最重要的一种知识载体,在图表上可 以获得很多地理信息。 2、 学会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 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3、 学会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 掌握比较、分析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说课:《传统工业区》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工业区》这节课属于人教版高中地理地 理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第 一课时,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 境的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两节课主要介绍工业的区 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及工业地域的形成,而传统工业区 这节课则是在前两节所学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案例分 析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的 形成条件,衰落的原因,综合整治的措施,并能借鉴 他国的经验对中国的传统工业区提出综合整治的措施。 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新工业区的学习打下基础。

播放鲁尔区概况录像,通过这段录像让学生直观 的了解到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繁荣程度等概况。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出那么鲁尔区是靠什么发展 起来的呢?幻灯片出示教材65页图4.9,让学生 分组读图分析鲁尔区有哪几方面的优势区位条件? 在学生分析之前,教师及时进行学法指导,教师 提示分析工业的区位因素应从资源、市场、交通 等方面分析,这样学生就能有的放矢的在地图中 搜索信息。讨论3分钟后让学生代表到讲台前指 图讲解,其他同学补充。最后教师用课件总结,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主要包括①煤炭资源丰富②充 沛的水源③靠近铁矿石产地④水陆交通便利⑤广 阔的市场例)
德国鲁尔区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区之一, 下面我们以鲁尔区为例分析传统工业区 的兴衰与发展。教师边讲述边板书 板书 :兴--------衰--------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板书提示案例分析的思 路与过程,即案例分析分一下三步进行。

第一步,运用地图分析鲁尔区的 区位条件
第二步,通过材料分析鲁尔区衰 落的原因
继续播放录像,展示鲁尔区衰败的景象, 看了这段录像在同学们的头脑中不禁会 产生一个巨大的问号,曾经繁荣的鲁尔 区如今怎么衰败成这个样子? 这时教师顺势发给每组同学一份材料, 让同学分组讨论分析材料,找出鲁尔区 存在的问题。

材料1
材料2、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著黑烟,铸造 厂也不停排出紅褐色的污水,还有飄浮在 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東西都 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門去,不 一會兒便成为灰色。紅瓦白墙,綠草如茵 的家园,更是遙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 學工厂林立的萊因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 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調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 形容魯尔区

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在初中时学过世界地理, 对教材中涉及到的国家及地区有一定的 了解。 前两节课学习了区位因素及工业地域的 相关理论知识。 2、能力基础:具备一定得阅读地图, 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自主、 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础:体验过合 作学习的乐趣,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

教学设计
1、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请同学们说出三次技术革命发生的时间及 出现的工业部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发现 前两次技术革命出现的工业部门主要是传 统工业,第三次技术革命后出现的工业部 门则属于新兴工业,我们发现新工业部门 发展的十分迅速,那么传统工业将面临怎 样的境遇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传统 工业的兴衰与发展。 这样导入的目的:通过学生已有的旧知识 自然的导入新课让学生轻松的进入新知识 的学习。

设计意图:


我没有直接让学生看教材上的文字表述,而是 给出这些材料让学生自己分析,这样设计活动,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及分析材料的能力。 更加符合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的要求。 最后师生用课件共同总结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 鲁尔区的衰落的原因应该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 的结果。内因主要有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方式 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 题。外因关键在于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例如石 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及炼钢技术的发展使煤炭 的能源地位下降。再加上世界上出口钢的国家 增多,钢替代品的出现,导致世界性钢铁过剩, 钢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 下,德国鲁尔区的经济日渐萧条。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 从课改出发,从学 生实际出发,结合本节教学内容确立以下教 学目标: 知识目标: 传统工业区的概念和分布。 鲁尔区传统的区位条件及衰落 的主要原因。 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能力目标: 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工业图表 和工业数据的技能。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从分析个别案例到 上升到一般规律的思维过程。 情感目标: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关注全球的、我国的、当地的传统工业和环 境现状,增强全球意识、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 感。

2、讲授新课
1)、传统工业区的特点及分布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说出传统工业区的特点,幻灯片出示世界 工业分布图,让学生找出世界主要传统工 业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 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的分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总结知识能力, 训练读图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录像让学生对鲁尔
区有了更直观亲切的认识,然后展 示地图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去挖掘地 图中的信息,这样学生边讨论,边 分析,充分利用多种器官来学习, 不仅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与理 解,与他人的合作能力等,更重要 的是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 能力,及时进行学法指导让学会分 析传统工业区区位优势的方法。
3)、知识反馈与迁移




课件展示辽中南工业区图片,讨论分析: 比较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有 何异同? 分析辽中南工业区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谈谈你对振兴辽 中南中业区的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这道习题让本节课的知识得以 升华,让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 知识迁移能力,也培养了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情 操。 课外探究作业:撰写“浅谈辽中南工业基地的 兴衰与发展”小论文
3.改进方法:在课前培训“小先
生”,课上由“小先生”带头组成 活动小组,便于模拟活动的顺利开 展;另外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 异,对于课上未能很好把握和消化 难点的同学,课后请“小先生”帮 忙继续学习,而从而引导学生课上 课下互相帮助,学会积极主动地学 习。
谢谢!
第三步,创设情境探索鲁尔 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创设情境:面对这种现状德国人该如何应对呢? 假如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是鲁尔区大大小小官员, 面对你的城市经济一天天衰落,环境一天天恶化, 你还能吃得香,睡的着吗,那该怎么办?马上召 开小组讨论会,共同制定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方案。 讨论5分钟后学生纷纷主动发言,说出自己的看 法。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 极性,很快突破重点,为破难点打下基础。 教师总结:根据各位官员的报告,我的秘书也给 我整理出一套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