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1教学案:第一章 第5节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示波管原理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选修3-1教学案(23份) 鲁科版5(优秀免费下载资料)
第节电势与等势面.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跟电荷量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势。
.电场中各点电势的值可正、可负、可为零,既与产生电场的电荷有关,也与零电势位置的选择有关。
.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
.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叫做等势面。
电场线和等势面垂直,且由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
一、电势二、等势面.等势面()定义: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
()特点:由于在等势面上电荷受到的电场力跟等势面垂直,所以电荷在同一个等势面上运动时电场力不做功。
.几种常见电场的等势面三、尖端放电 .定义带电较多的导体,在尖端部位,场强大到使周围的空气发生电离而引起放电的现象。
.尖端放电的应用和防止()应用:避雷针是利用尖端放电的原理来防止雷击的,它的作用是可以中和云层中的部分电荷,更主要的是把云层中的大量电荷引入地下。
()防止:尖端放电会导致高压设备上的电能的损失,所以高压设备中导体的表面要做得尽可能地光滑。
.自主思考——判一判()沿一条电场线方向上的各点,电势不可能相同。
(√)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与成正比,与成反比。
(×) ()电势与电场强度无任何关系。
(√)()电荷在等势面上移动时不受电场力作用,所以不做功。
(×) ()等势面上各点电势、场强均相同。
(×) ()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
(√) .合作探究——议一议()在电势越高的地方,某电荷的电势能是否越大?[提示]对于正电荷,在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越大;对于负电荷,在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越小。
()为什么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提示]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势能不变,所以电场力不做功,即电场力方向与等势面垂直,如果不垂直,电场强度就有一个沿着等势面的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就要做功,所以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
()尖端放电的原因是什么?避雷针的原理是怎样的?[提示]①尖端放电的原因是尖端电荷比较密集,电场强度大,容易电离空气。
2018年高中物理选修3-1全册教案
第一章静电场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目标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教学重点:电荷守恒定律教学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新的知识内容,新的学习起点.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板书】第一章静电场复习初中知识: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板书】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二)进行新课: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板书】1、电荷(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实质:电子的转移. 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3)用静电感应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异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
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规律:近端感应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同种电荷 实质:电子的转移.(4)接触带电:实质是电子的转移.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另一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3.元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Q 或q 单位:库仑 符号:C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 表示. 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 ,或者等于e 的整数倍。
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
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篇一: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高一物理选修3-1教案第一章静电场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一、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二、教学重点:电荷守恒定律三、教学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四、教学具体过程:(一)引入新课:新的知识内容,新的学习起点.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板书】第一章静电场复习初中知识:【演示】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演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之间也相互排斥,而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之间却相互吸引,所以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板书】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二)进行新课: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板书】一、电荷1、使物体带点的三种方式摩擦起电(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3)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4)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接触带电(1)接触带电的原因:一个物体带电时,电荷之间会相互排斥,如果接触另一个导体电荷会转移到这个导体上,使物体带电(2)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3)结果:接触带电两个物体最终的电量分配很复杂,但有一种情况能确定电荷量的分配:两个完全相同的导体球相互接触后把剩余电荷量平分例:1甲、乙两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分别带+10c和-6c的电荷量,接触后均带+2c电荷量2若两球分别带+10c和-10c电荷量,接触后都不带电,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感应起电【演示】:把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彼此接触的异体a,b(参见课本图1.1-1).可以看到a,b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示a,b都带上了电荷.如果先把c移走,a和b上的金属箔就会闭合.如果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开c,可以看到a和b仍带有电荷;如果再让a和b接触,他们就不再带电.这说明a和b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1)感应起电的原因: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上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感应起电(2)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练习:二、电荷守恒定律内容: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
第一章静电场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一电荷及原子结构1.两种电荷(1)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①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②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2)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物质的电结构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原子核正电荷的数量跟核外电子负电荷的数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对外界较远位置表现为电中性.金属原子中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能自由活动的电子叫做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便成了带正电的离子.3.物体带电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有了电荷.当物体内的正电荷数量多于负电荷数量时,物体带正电,反之,带负电.正电荷数量与负电荷数量相等时,物体不带电.二起电的三种方式1.摩擦起电(1)摩擦起电的过程由于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呈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如玻璃棒与丝绸摩擦时,玻璃棒容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硬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时,硬橡胶棒容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2)摩擦起电的本质摩擦起电时,电荷并没有凭空产生,其本质是发生了电子的转移,所以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一定是同时带上性质不同的电荷,且电荷量相等.2.感应起电(1)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的现象.(2)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导体带电的过程.(3)感应起电的操作步骤:①如图甲所示,使带电体C(如带正电)靠近相互接触的两导体A、B.②保持C不动,用绝缘工具分开A、B.③如图乙所示,移走C,则A带负电,B带正电.感应起电的判断方法(1)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产生静电感应现象,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种电荷.(2)凡是遇到接地问题时,该导体与地球可视为一个导体,而且该导体可视为近端物体,带异种电荷,地球就成为远端导体,带同种电荷.3.接触起电(1)定义:一个物体带电时,电荷之间会相互排斥,如果接触另一个导体,电荷会转移到这个导体上,使这个导体也带电,这种带电方式称为接触起电.(2)本质:接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转移.(3)接触起电过程中电子转移的规律①带正电荷的物体与带负电荷的物体接触,电子由带负电荷的物体转移到带正电荷的物体上.②带正电荷的物体与不带电的中性物体接触,电子由中性物体转移到带正电荷的物体上.③带负电荷的物体与不带电的中性物体接触,电子由带负电荷的物体转移到中性物体上.4.验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当带电的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上,与金属球相连的两个金属箔片带上同种电荷,因相互排斥而张开.物体带电越多,电荷转移的越多,两金属箔片的斥力越大,张开的角度也越大.(2)当带电体靠近但不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片也可张开.因为带电体会使近端金属球上感应出异种电荷,而远端箔片上会感应出同种电荷(感应起电),在斥力作用下箔片张开.三电荷守恒定律1.内容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2.电荷守恒定律的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3.对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1)电荷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一样,也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守恒定律.(2)两种典型的摩擦起电现象:一是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二是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玻璃棒和橡胶棒上带的电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摩擦使物体之间发生了电子得失的现象,符合电荷守恒定律,可以推断: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要带负电,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要带正电.(3)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金属球相接触,发生电荷中和,两球都不再带电,这个过程中两球所带电荷的总量并没有变(为零),电荷也是守恒的.(4)电荷守恒定律的广泛性:任何电现象都不违背电荷守恒定律,涵盖了包括近代物理实验发现的微观粒子在变化中遵守的规律.如:由一个高能光子可以产生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一对正、负电子可同时湮没、转化为光子.在这种情况下,带电粒子总是成对产生或湮没,电荷的代数和不变.四元电荷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量.其国际单位为库仑,符号是C.2.元电荷:科学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元电荷,用e表示,这是电荷的最小单位.3.元电荷的数值:e=1.60×10-19 C.元电荷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4.比荷:电子的电荷量e和电子的质量me之比叫电子的比荷.电子的比荷也是一个常用的物理量,电子的比荷为eme=1.60×10-190.91×10-30C/kg=1.76×1110C/kg.题型一、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例1、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 ,开始时,a 、b 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b 带电,则( ) A .b 将吸引a ,吸住后不放开B .b 先吸引a ,接触后又把a 排斥开C .a 、b 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D .b 立即把a 排斥开变式一、(2014·枣庄一模)现有丝绸、玻璃、塑料薄膜三种材料,通过实验发现,当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被丝绸摩擦过的塑料薄膜时,两者相互吸引.据此排出三种材料的顺序,使前面的材料跟后面的材料摩擦后,前者总是带负电,这个顺序是( ) A .丝绸、玻璃、塑料薄膜 B .塑料薄膜、玻璃、丝绸C .塑料薄膜、丝绸、玻璃D .丝绸、塑料薄膜、玻璃 题型二、感应起电问题例2、如图所示,A 、B 为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架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C 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C 移近导体A 时,A 、B 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B .把C 移近导体A ,先把A 、B 分开,然后移去C ,A 、B 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C .先把C 移走,再把A 、B 分开,A 、B 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D .先把A 、B 分开,再把C 移走,然后重新让A 、B 接触,A 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B 上的金属箔片闭合变式训练 2-1如图所示是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个金属球A 靠近验电器上的金属小球B时,验电器中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则( ) A .金属球A 可能不带电 B .金属球A 一定带正电 C .金属球A 可能带负电 D .金属球A 一定带负电题型三、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例3、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 、B ,分别带有电荷量QA =6.4×910-C ,QB =-3.2×910- C ,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转移了多少?【方法总结】(1)金属导体内能自由移动的电荷是电子,所以两个金属导体接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2)相同金属球相互接触时电荷量的分配规律将带电荷量Q1与带电荷量Q2的金属球接触后,小球的带电量分配规律如下:①若两球带同种电荷,则每个小球所带的电荷量均为总电荷量的一半,即1Q ′=2Q ′=221QQ,电性与两球原来所带电荷的电性相同.②若两球带异种电荷,接触后先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剩余电荷量平均分配,电性与接触前带电荷量大的金属球的电性相同.变式训练3-1(2014·江苏模拟)A、B两物体均不带电,相互摩擦后A带负电荷,电荷量大小为Q,则B的带电情况是()A.带正电荷,电荷量大于QB.带正电荷,电荷量等于QC.带负电荷,电荷量大于QD.带负电荷,电荷量等于Q课后强化演练一、选择题1.对于一个已经带电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上一定有多余的电子B.物体上一定缺少电子C.物体的带电量一定是e=1.6×10-19 C的整数倍D.物体的带电量可以是任意的一个值2.导体A带5q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B带q的负电荷,将两导体接触一会儿后再分开,则B导体的带电量为( )A.-q B.qC.2q D.4q3.(2015·常德汇文中学期中)保护知识产权,抵制盗版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盗版书籍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甚至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隐患.小华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关键数字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可能是下列几个数字中的哪一个( )A.6.2×10-19 C B.16.4×10-19 CC.6.6×10-19 C D.6.8×10-19 C4.(2015·深圳中学期中)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带电的物体一定没有电荷B.带电物体一定具有多余的电子C.一根带电的导体棒放在潮湿的房间,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导体棒不带电了,这过程中电荷不守恒D.摩擦起电实际上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物体的另一部分的过程5.如图所示使物体A、B带电的实验为( )A.摩擦起电B.传导起电C.感应起电D.以上都不对6.用金属箔做成一个不带电的圆环,放在干燥的绝缘桌面上.小明同学用绝缘材料做的笔套与头发摩擦后,将笔套自上向下慢慢靠近圆环,当距离约为0.5 cm时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如图所示.对上述现象的判断与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使笔套带电B.笔套靠近圆环时,圆环上、下部感应出异号电荷C.圆环被吸引到笔套的过程中,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的重力D.笔套碰到圆环后,笔套所带的电荷立刻被全部中和二、非选择题7.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安装在绝缘支架上的金属体,其中C球带正电,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枕形导体且不带电.试问:(1)如何使A、B都带等量正电?(2)如何使A、B都带等量负电?(3)如何使A带负电B带等量的正电?8.多少个电子的电荷量等于-32.0 μC?干燥的天气一个人脱了鞋在地毯上走,身上聚集了-48.0 μC的净电荷.此人身上有多少个净剩余电子?他的质量增加了多少?(电子质量m e=9.1×10-31 kg,电子电荷量e=-1.6×10-19 C,1 μC=10-6 C).第2节 库仑定律一 库仑定律 1.点电荷(1)定义:当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致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分布状况对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这样的带电体就可以看做带电的点,叫做点电荷.(2)对点电荷的理解①点电荷是只有电荷量,没有大小、形状的理想化模型,类似于力学中的质点,实际上并不存在.②一个带电体能否看做点电荷,是相对于具体问题而言的,不能单凭其大小和形状确定. 2.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电荷之间的这种作用力称为静电力,又叫做库仑力.(2)表达式:F =k q1q2r2式中k 叫做静电力常量,k =9.0×109 N ·m2/C2,表示两个电荷量均为1 C 的点电荷在真空中相距1 m 时,相互作用力为9.0×109 N. (3)适用条件①真空中;②点电荷.3.应用库仑定律解题应注意的问题(1)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只跟两电荷的电荷量及间距有关,跟它们的周围是否有其他电荷等无关.(2)两个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遵守牛顿第三定律,即两带电体间的库仑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要认为电荷量大的电荷对电荷量小的电荷作用力大.(3)库仑力也称为静电力,它具有力的共性.它与学过的重力、弹力、摩擦力是并列的.它具有力的一切性质,它是矢量,合成分解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能与其他的力平衡,使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加速度.(4)可将计算库仑力的大小与判断库仑力的方向两者分别进行.即用公式计算库仑力大小时,不必将表示电荷Q1、Q2的带电性质的正、负号代入公式中,只将其电荷量的绝对值代入公式中从而算出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再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加以判别.也可将Q1、Q2带符号运算,F 为“+”表示斥力,F 为“-”表示引力. 二、库仑力的综合应用 1.库仑力的叠加原理对于两个以上的点电荷,其中每一个点电荷所受的总的库仑力,等于其他点电荷分别单独存在时对该点电荷的作用力的矢量和.库仑力的合成和分解仍满足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任一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由许多点电荷组成的,如果知道带电体上的电荷分布,根据库仑定律和力的合成法则,可以求出带电体间的静电力的大小和方向.2.三个自由点电荷的共线平衡问题若要使三个自由点电荷均处于平衡状态,三个电荷的电荷量大小、电性关系及相对位置关系有如下特点:(1)三自由点电荷电性必为“两同一异”.若三者均带同种电荷,无论怎么放,外侧点电荷都不可能平衡.(2)异种电荷必放中间.若异种电荷B 放外侧,它本身就不可能平衡.(3)放在内侧的异种电荷B 电荷量最小.因为若QB >QC ,则FBA >FCA ,A 不能平衡;若QB >QA ,则FBC >FAC ,C 不能平衡.可形象地概括为“三点共线、两同夹异,两大夹小,近小远大”.即三个电荷必须在同一直线上,且中间近的电荷量小,与旁边两个为异种电荷,两边电荷靠近中间近的电荷量较小,远的电荷量较大.题型一、库仑定律及其适用条件例1、如图所示,两个半径均为r 的金属球放在绝缘支架上,两球面最近距离为r ,带等量异种电荷,电荷量为Q ,关于两球之间的静电力,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等于k Q29r2B .大于k Q29r2C .小于k Q29r2D .等于k Q2r2变式训练1-1(2015·北京六十七中期中)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若它们的电荷量保持不变,而把它们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3倍,则两电荷间的库仑力将变为原来的( )A .9倍B .3倍C .13D .19题型二、库仑定律与电荷守恒定律的结合例2、有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 、B 、C ,A 带电荷量为7Q ,B 带电荷量为-Q ,C 不带电.将A 、B 固定起来,然后让C 球反复与A 、B 接触,最后移去C 球,试问A 、B 间的库仑力变为原来的多少?变式训练 2-1如图所示,半径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M 、N 带有电荷量相等的电荷(可视为点电荷),相隔一定距离,两球之间的相互吸引力的大小是 F.现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P 先后与M 、N 两球接触后移开,这时M 、N 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A .吸引力,18FB .吸引力,14FC .排斥力,38FD .排斥力,34F题型三、库仑定律与力的平衡的综合应用例3、(2014·河北区模拟)如图所示,A 、B 两个点电荷的电量分别为+Q 和+q ,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A 、B 之间用绝缘的轻弹簧连接.当系统平衡时,弹簧的伸长量为0x .若弹簧发生的均是弹性形变,则( )A .保持Q 不变,将q 变为2q ,平衡时弹簧的伸长量等于20xB .保持q 不变,将Q 变为2Q ,平衡时弹簧的伸长量小于20xC .保持Q 不变,将q 变为-q ,平衡时弹簧的缩短量等于0xD .保持q 不变,将Q 变为-Q ,平衡时弹簧的缩短量小于0x变式训练 3-1如图所示,大小可以不计的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A 和B 互相排斥,静止时两球位于同一水平面,绝缘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且α<β,由此可知( )A .B 球带的电荷量较多 B .B 球质量较大C .B 球受的拉力较大D .两球接触后,再静止下来,两绝缘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为α′、β′, 则仍有α′<β′题型四、与库仑力相关的学科内综合问题例4、(2014·闸北区二模)如图所示,A 、B 为用两个绝缘细线悬挂起来的带电绝缘小球,质量A m <B m .当在A 球左边如图位置放一个带电球C 时,两悬线都保持竖直方向(两悬线长度相同,三个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若把C 球移走,A 、B 两球没有发生接触,则选项中(图中α>β)能正确表示A 、B 两球位置的图是( )变式训练 4-1一根置于水平面上的光滑玻璃管(绝缘体),内部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弹性金属球A 、B ,带电量分别为9Q 和-Q ,从图中所示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一切摩擦均不计.问:两球再次经过图中位置时,两球的加速度是释放时的多少倍?课后强化演练一、选择题1.(2014·北京模拟)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为F .如果保持这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不变,而将它们的电荷量都变为原来的4倍,那么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变为( )A .F16B .F4 C .4FD .16F2.(2015·南平市松溪一中期中)关于点电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足够小的电荷就是点电荷B.一个电子,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视为点电荷C.点电荷不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D.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尺寸的绝对值,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尺寸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能否忽略不计3.两点电荷相距为d,相互作用力为F,保持两点电荷电荷量不变,改变它们之间的距离,使之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变为4F,则两电荷之间的距离应变为( )A.4d B.2dC.d/2 D.不能确定4.两个半径为0.3 m的金属球,球心相距1.0 m放置,当它们都带1.5×10-5 C的正电时,相互作用力为F1,当它们分别带+1.5×10-5 C和-1.5×10-5 C的电量时,相互作用力为F2,则( )A.F1=F2B.F1<F2C.F1>F2D.无法判断5.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B∶BC=1∶2,B点位于A、C之间,在B处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当在A处放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时,它所受到的静电力为F;移去A处电荷,在C处放一电荷量为-2q的点电荷,其所受静电力为( )A.-F/2 B.F/2C.-F D.F6.两个质量分别是m1、m2的小球,各用丝线悬挂在同一点,当两球分别带同种电荷,且电荷量分别为q1、q2时,两丝线张开一定的角度θ1、θ2,如图所示,此时两个小球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m1>m2,则θ1>θ 2 B.若m1=m2,则θ1=θ2C.若m1<m2,则θ1>θ 2 D.若q1=q2,则θ1=θ2二、非选择题7.有两个带正电的小球,电荷量分别为Q和9Q,在真空中相距l.如果引入第三个小球,恰好使得3个小球只在它们相互的静电力作用下都处于平衡状态,第三个小球应带何种电荷,应放在何处,电荷量又是多少?8.(2015·成都模拟)如图所示,电荷量Q=2×10-7C的正点电荷A固定在空间中O点,将质量m=2×10-4 kg、电荷量q=1×10-7 C的另一正点电荷B从O点正上方高于0.5 m的某处由静止释放,B运动过程中速度最大位置在P.若静电力常量k=9×109N·m2/C2,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1)B运动到距O点l=0.5 m处的加速度大小;(2)P、O间的距离L.第3节电场强度第1课时电场电场强度点电荷的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一电场1.电场: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它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它们的电场发生的.2.电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3.电场力: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力.4.静电场:静止电荷周围产生的电场.二电场强度1.试探电荷与场源电荷(1)试探电荷:如图所示,带电小球是用来检验电场是否存在及其强弱分布情况的,称为试探电荷,或检验电荷.(2)场源电荷:被检验的电场是电荷Q所激发的,电荷Q称为场源电荷,或源电荷.2.电场强度(1)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的静电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2)定义式:E=Fq.(3)单位:牛/库(N/C),伏/米(V/m).1 N/C=1 V/m.(4)方向: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静电力的方向相同. (5)物理意义: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力的性质的物理量,与试探电荷受到的静电力大小无关. (6)由E =Fq 变形为F =qE ,表明:如果已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E ,便可计算在电场中该点放任何电荷量的带电体所受的静电力的大小. 三 点电荷的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 1.点电荷的电场如图所示,场源电荷Q 与试探电荷q 相距为r ,则它们的库仑力F =k Qq r2=qk Qr2,所以电荷q 处的电场强度E =F q =k Qr2. (1)公式:E =kQr2.(2)方向:若Q 为正电荷,场强方向沿Q 和该点的连线背离Q ;若Q 为负电荷,场强方向沿Q 和该点的连线指向Q. 2.对点电荷场强公式的理解(1)E =kQr2的适用条件是:①真空中的点电荷;②真空中的均匀带电球体.(2)由E =kQr2知,真空中某点电场强度的大小由场源电荷电荷量的大小Q 与该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r 共同决定,与其他量无关. 4.电场强度的叠加(1)叠加原理: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为各个点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 例如:图中P 点的电场强度,等于+Q1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E1与-Q2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E2的矢量和.(2)比较大的带电体的电场,可把带电体分成若干小块,每小块看成点电荷,用点电荷电场叠加的方法计算.(3)均匀带电球体(或球壳)外各点的电场强度:E =k Qr2,如图所示. 式中r 是球心到该点的距离(r ≫R),Q 为整个球体所带的电荷量. 题型一、对电场强度的理解和点电荷场强的计算例1、在真空中O 点放一个点电荷Q =+1.0×910- C ,直线MN 通过O 点,OM 的距离r =30 cm ,M 点放一个试探电荷q =-1.0×1010-C ,如图所示.求:(1)q 在M 点受到的作用力; (2)M 点的电场强度;(3)拿走q 后M 点的电场强度; (4)M 、N 两点的电场强度哪点大?变式训练 1-1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中有一A 点,现在在A 点放上一电荷量为q =+2×810- C 的试探电荷,它受到的静电力为7.2×510-N ,方向水平向左,则: (1)点电荷Q 在A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E =________,方向________.(2)若在A 点换上另一电荷量为q ′=-4×810-C 的试探电荷,此时点电荷Q 在A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E =________.该试探电荷受到的静电力大小为________,方向________. 题型二、电场强度的叠加问题例二、AB 和CD 为圆上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圆心为O.将电荷量分别为+q 和-q 的两点电荷放在圆周上,其位置关于AB 对称且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如图所示.要使圆心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可在圆周上再放一个适当的点电荷Q ,则该点电荷( ) A .应放在A 点,Q =2q B .应放在B 点,Q =-2q C .应放在C 点,Q =-q D .应放在D 点,Q =q变式训练 2-1如图所示,真空中带电荷量分别为+Q 和-Q 的点电荷A 、B 相距r ,求: (1)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O 处的场强;(2)在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距A 、B 两点都为r 的O ′点处的场强.题型三、对称法巧解电场强度例3、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 的绝缘球壳上均匀地带有+Q 的电荷,球心O 上场强为零.现在球壳上M 处挖去半径为r(r ≪R)的一个小圆孔,则此时球心O 上的场强大小为多少?方向如何?(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变式训练 3-1(2014·漳州模拟)均匀带电的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处产生的点电荷电场.如图所示,在23球面上均匀分布正电荷,总电荷量为q ,球面半径为R ,球心为O ,CD 为23球面AB 的对称轴,在轴线上有M 、N 两点,且OM =ON =2R ,A1A ∥B1B ∥CD ,已知球面A1B1在M 点的场强大小为E ,静电力常量为k ,则N 点的场强大小为( )。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
高一物理选修3-1教案第一章静电场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一、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二、教学重点:电荷守恒定律三、教学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四、教学具体过程:(一)引入新课:新的知识内容,新的学习起点.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板书】第一章静电场复习初中知识:【演示】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演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之间也相互排斥,而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之间却相互吸引,所以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板书】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二)进行新课: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板书】一、电荷1、使物体带点的三种方式摩擦起电(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3)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4)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接触带电(1)接触带电的原因:一个物体带电时,电荷之间会相互排斥,如果接触另一个导体电荷会转移到这个导体上,使物体带电(2) 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3) 结果:接触带电两个物体最终的电量分配很复杂,但有一种情况能确定电荷量的分配:两个完全相同的导体球相互接触后把剩余电荷量平分例:1甲、乙两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分别带+10C 和-6C 的电荷量,接触后均带+2C 电荷量2若两球分别带+10C 和-10C 电荷量,接触后都不带电,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感应起电【演示】:把带正电荷的球C 移近彼此接触的异体A ,B(参见课本图1.1-1).可以看到A ,B 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示A ,B 都带上了电荷.如果先把C 移走,A 和B 上的金属箔就会闭合.如果先把A 和B 分开,然后移开C ,可以看到A 和B 仍带有电荷;如果再让A 和B 接触,他们就不再带电.这说明A 和B 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1)感应起电的原因: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上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感应起电(2)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练习:二、电荷守恒定律内容: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人教课标版高中物理选修3-1:《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教案-新版
提取旧知识, 梳理 激 发 学 生 的 好 总结, 找到解决问 奇心。 旧知复习 题的方法
提出问题:如何进行加速器的改进。 观看视屏, 了解回 仪器, 学以致用
缺点。 板书设计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 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力。 即促进学生对物理本 身保有好奇心,觉得它有趣有用,这样才能建立自己学习物理的目标。本科引入环节从自然 现象入手,中间环节重在理论推导加以实验验证,最后环节在于启发思考,拓宽学生思路, 了解科技发展过程,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是: 学习者要想获得成功的话, 必须自己去发现和转换复杂的信息。 这种观点指导下的教学强调自上而下的教学, 即先从复杂的的问题入手, 然后找到和发现所 需要的基本技能。 复杂的问题应该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本课的设计让学生运用牛顿定 律和洛伦兹力这些已有的知识技能, 启发思路, 最终成功得到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规律,并自行分析设计了粒子物理学中的两个精密仪器——回旋加速器和质谱仪。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选修 3-1 第三章的最后一节。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带电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规律的同时, 了解这一规律在粒子物理学研究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体会科 学精神,更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另外,本节课作为本章的最后一节,对于前 面内容起着承接和总结提升的作用。本节内容的突出特点是:知识容量较少,但是包很的科 学史料十分丰富。 学生学情分析 通过《牛顿定律》 和《曲线运动》 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方法, 他们更需要在实践中巩固这一结果。 而在现实生活中, 学生对微观粒子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了解并不多,正待我们去开拓学生的眼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之前各种科学课程的 学习,他们对于科学家的事例可能略知一二,但对科学家的发现、发明、创造的过程了解还 不够具体和系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及其在粒子物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受力分析及圆周运动和螺旋式的运动轨迹。 核心素养 通过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的学习探究过程,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体会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 尊重客观事 实的科学态度。 让学生了解科技对人类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体会科学家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理解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三种可能运动。 2、会推导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周期及螺旋式前进的螺距。 3、了解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及回旋加速器结构、工作原理。 设计思想 新课程的理念以学生为本,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科知识的来龙去脉,重 视实验探究和科学方法。本节课的设计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选修3-1教学案(23份) 鲁科版6(优秀免费下载资料)
第节电势差.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势之差叫电势差,=φ-φ。
有正、负之分,但它是标量。
.电场中移动电荷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等于电荷量和电势差的乘积。
=适用于一切电场。
.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等于沿场强方向单位距离上的电势差,=。
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
一、电势差与电场力做功.电势差()定义:电场中两点电势的差值,用符号表示。
()定义式:=φ-φ。
()单位:与电势单位相同,国际单位是伏特,符号为。
()标矢性:电势差是标量,但是有正负。
>,表示点电势比点电势高。
.电场力做功()公式:=-==(φ-φ)=-Δ。
()电子伏特:=×-,表示在电势差为的两点之间电子自由移动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二、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关系式=。
.适用条件()匀强电场。
()是沿电场强度方向两点间的距离。
.物理意义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电场强度与这两点间沿电场方向的距离的乘积。
三、示波管的工作原理.用途示波器是一种常用的观测电信号波形的仪器,它还可以用来测量电信号的周期、频率、电压等参数,其核心部件是示波管。
.示波管的构造构造如图--所示。
阴极射线管示波器主要由电子枪、偏转电极、荧光屏组成,示波管内抽成真空。
图--.自主思考——判一判()公式=说明两点间的电势差与电场力做功成正比,与移动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
(×) ()把正电荷从点移到点,电场力做正功,则有>。
(√)()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把正电荷从点移动到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由=可知,与成正比,与成反比。
(×)()电势降落的方向就是场强的方向。
(×).合作探究——议一议()电势差是矢量还是标量?它的正负表示什么含义?[提示]电势是标量,故电势的差值也是标量。
若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为正,即>,则表明φ>φ;若<,则表明φ<φ。
()公式=是在匀强电场中得到的,在非匀强电场中能否适用?[提示]在非匀强电场中,不能进行定量计算,但可以定性地分析有关问题。
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教学案(全册 共395页)
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教学案(全册共395页)第1节电荷__电荷守恒定律1.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富兰克林把它们命名为正、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使物体带电的方式有三种: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这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都是电子在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的转移。
3.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在电荷的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4.元电荷e=1.6×10-19 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等于e的整数倍。
5.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确定了电荷量的不连续性,并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一、摩擦起电两种电荷1.摩擦起电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2.两种电荷及作用(1)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2)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电荷量(1)定义:电荷的多少,简称电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是库仑,符号:C。
常用单位及其换算关系:1 C=106μC=109 nC。
4.原子结构及电性(1)原子⎩⎨⎧电子:带负电原子核⎩⎪⎨⎪⎧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2)原子的电性⎩⎪⎨⎪⎧中性: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正电:失去电子负电:得到电子5.对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束缚和吸引力不同,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摩擦时,由于摩擦力做功,使得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吸引能力强的物质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二、电荷守恒定律 1.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量的绝对值,是电荷的最小单元,记作:e =1.6×10-19_C 。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也就是说,在任何自然过程中,电荷的代数和是守恒的。
三、静电感应与感应起电 1.静电感应当带电体靠近不带电的导体时,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使不带电的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种电荷的现象。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教案-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_教学设计_教案_1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不计重力情况下的运动规律,并能分析解决加速和偏转方向的问题.(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偏转过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知识迁移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规律。
难点:运用电学知识和力学知识综合处理偏转问题。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一)引入新课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力的作用效果中有一条就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会产生加速度,使其原有速度发生变化.在现代科学实验和技术设备中,常常利用电场来控制或改变带电粒子的运动状态。
(教师播放视频)这些事例的基本原理有哪些呢?本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以匀强电场为例。
(二)进行新课带负电的粒子p教师活动:投影两幅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图片(初速度为零)教师提问:两种情况下粒子的运动状态是怎样的?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电场中的带电粒子一般可分为两类:1、带电的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正负离子等。
这些粒子所受重力和电场力相比小得多,除非有说明或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考虑重力。
(但并不能忽略质量)。
2、带电微粒:如带电小球、液滴、尘埃等。
除非有说明或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考虑重力。
3、某些带电体是否考虑重力,要根据题目暗示或运动状态来判定教师投影:加速示意图.教师点拨拓展:从功能关系和电场力的性质角度考虑。
据动能定理:qU= mv2 或根据牛顿定律:a = F/m = qU/dm和运动学公式:v2=2ad得:v=例题1:右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间加一电压U,有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以初速v0开始从正极板向负极板运动。
则(1)离子在电场中作什么运动?(2)离子穿出负极板时的速度多大?(3)离子穿出负极板后做什么运动?过渡:若粒子以初速度V0沿垂直场强方向进入电场,粒子的运动情况如何?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教师投影:如图所示,电子以初速度v0垂直于电场线射入匀强电场中.教师提问:(1)是直线还是曲线运动?(2)是什么性质的曲线运动?(3)以前学过这类的运动吗?那时我们是怎样处理这种性质的曲线运动的?(4)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能用在这里吗?为什么?已知:带电粒子电性为负,电量大小为q,质量为m,重力不计,初速度v0垂直于场强。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1教学案:第一章 第5节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示波管原理
第5节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__示波管原理1.公式U =Ed 或E =Ud 适用于匀强电场,其中d 为匀强电场中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
2.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3.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加速时,可根据动能定理求速度。
4.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电场时,如果仅受电场力,则做类平抛运动。
5.示波器是显示电信号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仪器, 其核心部件是示波管。
一、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1.关系式:U =Ed 。
2.适用条件 (1)匀强电场。
(2)d 为沿电场线方向两点间的距离。
3.结论(1)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2)沿垂直于电场线方向,同一垂线上电势相等。
二、示波管原理1.示波管(阴极射线管)的构造图1-5-12.电子在阴极射线管中运动的三个阶段(1)加速:电子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形成的电场中受电场力,电场力做正功,其动能增大。
(2)偏转:被加速的电子进入水平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做类平抛运动。
(3)匀速直线运动:电子射出电场后,不再受电场力作用,保持偏转角不变,打在荧光屏上。
三、实验观察: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1.实验室里的示波管的构造如图1-5-2所示,示波器中的阴极射线管有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的两对偏转电极。
图1-5-22.工作原理(1)若在两对偏转电极上所加电压为零,则电子束将打在O点产生亮斑。
(2)若只在偏转电极Y1、Y2上加一稳定电压,则电子束将沿y方向发生偏转。
(3)若只在偏转电极X1、X2上加一个稳定电压,电子束将沿x方向发生偏转。
(4)若在偏转电极X1、X2和Y1、Y2上均加了一定的电压,则亮斑既偏离y轴又偏离x 轴。
(5)若加在X1、X2上的电压随时间按图1-5-3甲所示的规律周期性地变化,在Y1、Y2上的电压随时间以正弦函数变化,则示波器显示的图形如图乙所示。
图1-5-31.自主思考——判一判(1)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距离越大,则两点间的电势差越大。
高中物理新课标版人教版选修3-1优秀教案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而理解回旋加速器的原理。
在学生思考之后,可作如下的解释: 如果其他因素 (q、m、B) 不变, 则当速率 v 加大时,
由 r= mv/qB 得知圆运动半径将与 v 成正比例地增大,因而圆运动周长
2π=r2πqBm也v 将与 v
成正比例地增大,因此运动一周的时间 (周期 ) 仍将保持原值。 最后提到了回旋加速器的效能 (可将带电粒子加速,使其动能达到
电场的作用:回旋加速器的两个 D 形盒之间的夹缝区域存在周期性变化并垂直于两个
D 形盒正对截面的匀强电场,带电粒子经过该区域时被加速。 交变电压的作用: 为保证交变电场每次经过夹缝时都被加速,
使之能量不断提高, 须在
夹缝两侧加上跟带电粒子在 D 形盒中运动周期相同的交变电压。
带电粒子经加速后的最终能量: (运动半径最大为 D 形盒的半径 R)
为狭义相对论埋下了伏笔。 老师再进一步归纳各部件的作用: (如图 )
25 MeV ~ 30 MeV) ,
磁场的作用: 带电粒子以某一速度垂直磁场方向进入匀强磁场后,
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
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周期在 q、 m、 B 不变的情况下与速度和轨道半径无关,带电粒子每次
进入 D 形盒都运动相等的时间 (半个周期 )后平行电场方向进入电场加速。
U 的加
(1)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率。
(2)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 解: (1)粒子在 S1 区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动能定理知,粒子在电场中得
到的动能等于电场对它所= 2qU/m 。 (2)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是由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提供,即 所以粒子的轨道半径为 r= mv/qB = 2mU/qB 2
并能用来分析有关问
洛伦兹力演示仪、电源、投影仪、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节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__示波管原理1.公式U =Ed 或E =Ud 适用于匀强电场,其中d 为匀强电场中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
2.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3.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加速时,可根据动能定理求速度。
4.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电场时,如果仅受电场力,则做类平抛运动。
5.示波器是显示电信号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仪器, 其核心部件是示波管。
一、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1.关系式:U =Ed 。
2.适用条件 (1)匀强电场。
(2)d 为沿电场线方向两点间的距离。
3.结论(1)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2)沿垂直于电场线方向,同一垂线上电势相等。
二、示波管原理1.示波管(阴极射线管)的构造图1-5-12.电子在阴极射线管中运动的三个阶段(1)加速:电子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形成的电场中受电场力,电场力做正功,其动能增大。
(2)偏转:被加速的电子进入水平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做类平抛运动。
(3)匀速直线运动:电子射出电场后,不再受电场力作用,保持偏转角不变,打在荧光屏上。
三、实验观察: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1.实验室里的示波管的构造如图1-5-2所示,示波器中的阴极射线管有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的两对偏转电极。
图1-5-22.工作原理(1)若在两对偏转电极上所加电压为零,则电子束将打在O点产生亮斑。
(2)若只在偏转电极Y1、Y2上加一稳定电压,则电子束将沿y方向发生偏转。
(3)若只在偏转电极X1、X2上加一个稳定电压,电子束将沿x方向发生偏转。
(4)若在偏转电极X1、X2和Y1、Y2上均加了一定的电压,则亮斑既偏离y轴又偏离x 轴。
(5)若加在X1、X2上的电压随时间按图1-5-3甲所示的规律周期性地变化,在Y1、Y2上的电压随时间以正弦函数变化,则示波器显示的图形如图乙所示。
图1-5-31.自主思考——判一判(1)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距离越大,则两点间的电势差越大。
(×)(2)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越大,则场强越大。
(×)(3)在匀强电场中,沿任一方向电势随距离均匀变化。
(√)(4)若只在示波管的偏转电极X1、X2上加上一恒定电压,则在荧光屏上看到一条沿x方向的亮线。
(×)(5)若只在示波管的偏转电极Y1、Y2上加上正弦函数变化的电压,则荧光屏上也将出现正弦函数图形。
(×)2.合作探究——议一议(1)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那么电势越来越低的方向一定是电场强度方向吗?提示:这种说法不对,如图中沿A→B方向电势越来越低,沿A→C方向电势也越来越低,但AC方向并不是电场强度方向。
(2)请结合图1-5-4思考:在匀强电场中,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的两线段端点AB间与DC间电势差有何关系?图1-5-4提示:设DC=AB=l,DC边和AB边与场强方向的夹角都为θ,则U DC=El cos θ,U AB =El cos θ,故在匀强电场中,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的两线段端点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 AB =U DC。
(3)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两板中间垂直电场线方向进入电场,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提示:若能离开电场,则与板的长度L和初速度v0有关;若打在极板上,则与电场强度E和板间距离有关。
1.对U=Ed的几点说明(1)公式U AB=Ed只适用于匀强电场的定量计算。
(2)公式中的“d”指电场中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如果两点连线不沿电场线方向,d 应为两点连线在电场线方向的投影,或为两点所在等势面间的垂直距离。
(3)可以把公式U AB=Ed简化为U=Ed,即只是把两点间电势差的绝对值、电场强度大小代入公式,至于电势差的正负、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根据题意判断,这样处理可以避免引起混淆。
(4)虽然公式U AB=Ed只适用于匀强电场的定量计算,但对一些非匀强电场的问题,也可以运用公式进行定性的判断。
2.电场强度三个公式的对比[典例] 如图1-5-5所示,ABCD 是匀强电场中一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已知A 、B 、C 三点的电势分别是φA =15 V ,φB =3 V ,φC =-3 V ,由此可以推断D 点电势φD 是多少伏?图1-5-5[思路点拨][解析] 解法一:由匀强电场的特点知,在匀强电场中,相互平行且相等的线段两端点的电势差相等。
故有U AB =U DC =φA -φB =φD -φC ,所以φD =9 V 。
解法二:因为等势面跟电场线垂直,匀强电场的等势面和电场线都是等间距的平行的直线,所以可以先选取一条直线,在直线上找出与A 、B 、C 、D 四点电势相等的对应点,由此确定与D 点等势的点,从而确定D 点的电势。
根据A 、B 、C 三点电势的特点,连接AC 并在AC 连线上取M 、N 两点,使AM =MN =NC ,如图甲所示。
尽管AC 不一定是场强方向,但可以肯定AM 、MN 、NC 在场强方向上的投影长度相等。
由U =Ed 可知,U AM =U MN =U NC =φA -φC 3=15- -33V =6 V 。
由此可知,φN =3 V ,φM =9 V ,B 、N 两点在同一等势线上,根据几何知识不难证明MD 平行于BN ,即MD 也为等势线,所以φD =φM =9 V 。
解法三:在匀强电场中,任何一条直线上两点间(等势面除外)的电势差一定与这两点间的距离成正比。
如图乙所示,连接AC 、BD 交于O 点,则有:U AO =U OC ,U BO =U OD 。
φA -φO =φA -φC2=15-(-3)2V =9 V ,φO =φA -9 V =15 V -9 V =6 V ,φB -φO =φO -φD ,所以φD =2φO -φB=2×6 V -3 V =9 V 。
[答案] 9 V用“等分法”求电势及画电场线1.等分法在匀强电场中,沿任意一个方向,电势降落都是均匀的,故在同一直线上相同间距两点间的电势差相等。
如果把某两点间的距离等分为n 段,则每段线段两端点的电势差等于原电势差的1n倍,像这样采用这种等分间距求电势的方法,叫做等分法。
2.用“等分法”计算匀强电场中的电势在匀强电场中,依据相互平行的相等的线段两端点的电势差相等,使用“等分法”可快速求解电场中某点电势的相关问题。
3.等分法也常用来画电场线我们可以用“等分法”找到两个等势点,两等势点的连线就是等势线,再画出垂直等势线的直线即为电场线。
1.如图1-5-6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其中坐标原点O 处的电势为零,点A 处的电势为6 V ,点B 处的电势为3 V ,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图1-5-6A .200 V/mB .200 3 V/mC .100 V/mD .100 3 V/m解析:选A 由匀强电场的特点得OA 的中点C 的电势φC =3 V ,φC =φB ,即B 、C 在同一等势面上,由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和几何关系可得d =OC sin θ=1.5 cm(如图所示)。
则E =U d =31.5×10-2 V /m=200 V/m ,A 正确。
2.如图1-5-7所示,在匀强电场中,一电荷量为q =5.0×10-10C 的正电荷,由a 点移到b 点和由a 点移到c 点,电场力做的功都是3.0×10-8 J ,已知a 、b 、c 三点的连线组成直角三角形,ab =20 cm ,θ=37°。
求:图1-5-7(1)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 (2)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3)电场强度的方向。
解析:(1)U ab =W ab q =3.0×10-85.0×10-10V =60 V 。
(2)因为正电荷q 从a 到b 和从a 到c ,电场力做功相等,所以由W =qU 可得U ab =U ac ,b 、c 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由U =Ed 得E =U d =U ab ab cos37°=600.2×0.8V /m =375 V/m 。
(3)由匀强电场电场线和等势面关系及电场力做功特点可知,场强与ac 平行且由a 指向c 。
答案:(1)60 V (2)375 V/m(3)电场强度方向与ac 平行且由a 指向cU =Ed 适用于匀强电场的计算,但对非匀强电场可应用它进行定性分析,如相邻等差等势面间距越小处,电场强度越大。
1.如图1-5-8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势面,φa =50 V ,φc =20 V ,则a 、c 连线的中点b 的电势φb ( )图1-5-8A .等于35 VB .大于35 VC .小于35 VD .等于15 V解析:选C 由电场线的疏密可知,E a >E b >E c ,则a 、b 间的平均电场强度大于b 、c 间的平均电场强度,由公式U =Ed 可以判断U ab >U bc ,所以φb <φa +φc2=35 V 。
选项C 正确。
2.如图1-5-9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面,且AB =BC 。
电场中A 、B 、C 三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 A 、E B 、E C ,电势分别为φA 、φB 、φC ,AB 、BC 间的电势差分别为U AB 、U BC ,则下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图1-5-9A .φA >φB >φC B .E C >E B >E A C .U AB <U BCD .U AB =U BC解析:选D 由图中电场线形状可以看出,从A 到C 电场线越来越密,因此电场强度越来越大,即E C >E B >E A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因此φA >φB >φC ;由于AB =BC ,U =Ed ,且B 、C 间平均电场强度较大,因此U AB <U BC 。
故选D 。
3. (多选)如图1-5-10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y 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 、M 、N 是y 轴上的三个点,且OM =MN 。
P 点在y 轴右侧,MP ⊥ON 。
则( )图1-5-10A .M 点的电势比P 点的电势高B .将负电荷由O 点移动到P 点,电场力做正功C .M 、N 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O 、M 两点间的电势差D .在O 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粒子,该粒子将沿y 轴做直线运动解析:选AD 作出过点M 的等势线,因电场线与等势线是正交的,且沿电场线方向电势是降低的,故A 正确;将负电荷从O 点移到P 点时,因所处位置电势降低,其电势能增大,故应是克服电场力做功,B 错误;由E =U /d 及电场线疏密程度知O 、M 两点间电势差应大于M 、N 两点间电势差,C 错误;沿y 轴上各点电场强度方向相同,故从O 点由静止释放的带正电粒子运动中始终受到沿y 轴方向的合外力,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