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L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同意第一种观点。因为:①中国是一个半殖 民地半封建国家,对内没有民主制度,受封 建主义压迫,对外没有民族独立;②中国革 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其力量异常 强大,尤其是大城市力量非常强大,而农村 相对薄弱,只有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才 能取得胜利。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红军第 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农村革命根据地 的建立和发展,证明了第一种意见的正确, 并终使中国革命不断地走向胜利。
思想内涵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① 井冈山根据地巩固扩大;
② 1930年,全国建立十几个根据地,革命武装十 万人; ③ 粉碎了敌人三次“围剿”;
④ 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成立。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到达井 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工农红军 第四军。
贺龙洪湖 湘鄂边
徐向前 鄂豫皖
方志敏 闽浙赣
腾代远 湘鄂赣 彭德怀 湘赣 毛泽东朱德 将赣南闽西 发展为中央 革命根据地
邓小平 左右江
1931.11中华苏 维埃共和国临时 (注意比较:农村革命根据据地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异同) 彭湃海 中央政府成立 陆丰
☆
(2)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内容:
A. 土地革命 ——核心根本
为什么选择井冈山作为革命根据地?
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离大城市较远,敌人防守力量薄弱 附近农产品丰富,便于部队筹粮
地处南方,革命基础好
3、井冈山革命道路
(1)井冈山根据地概况 建立时间:1927年10月 性 质: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0年江西永丰土地调查情况 阶级成分 地主、富农 中 农 贫 农 雇农、手工业者 所占人口比 6% 20% 60% 13% 所占土地比 80% 15% 5% 0%
必修一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错误
死
正确 生
②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解决了当时 最迫切的军事 问题
遵义会议 的 转折意义
组织上
2.结束“左” 倾错误在党中 央的统治 3.将马克思主 义原理和中国 国情相结合进 行革命斗争
从 幼生 稚死 走攸 向关 成的 熟转 的折 标点 志
重要革命方法
返回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概括图示
共:红色政权(瑞金) 工农民主政权
阶级矛盾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国:国民政府(南京)
返回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返回
胜利会师
遵义会议
返回
遵 义 会 议意
义
内 容
①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③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④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①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 导,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 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返回
目标:
秋收起义
说明不能照搬苏联的“城市中心论” 教训: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0年江西永丰兴国土地调查情况 阶级成分 所占人口比 地主、富农 6% 中农 20% 贫农 60% 雇农、手工业者 13%
所占土地比 80% 15% 5% 0%
探究:一)表格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地主拥有大量的土地,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却无地或少地 二)在农村进行革命斗争必须取得什么人的支持? 广大农民 三)面对上表情况,中共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开展土地革命,使农民获得土地 返回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927——1936年)
大革命留给中国共产党人的惨痛教 训是什么? 必须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以武装 的革命去对付武装的反革命。
课件6:第15课 国共十年的对峙
时间: 1927年8月7日 地点: 汉口 ①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2)内容
②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
治的总方针 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3)意义:指明了党前进的方向;是重要的转折性会议
2.秋收起义 ①领导:毛泽东 ②地点:湖南、江西边界 ③概况:进攻长沙损失严重,改向山区进攻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为什么都没有达到 既定目标?给中共的教训是什么?
理解 中共的领导(前提) 武装斗争 (军事保证) 根据地建设(经济保证) 土地革命(核心)
影响: a.形成“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使根据地不断巩 固扩大 b.开创中国正确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胜利指明正 确方向
徐向前等建立鄂豫皖革 命根据地
贺龙等建 立 湘鄂边革 命根据地
彭德怀等创建 湘赣革命根据地 邓小平等创建的左右江革 命根据地
4.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突破围剿,保存革命力量
(2)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3)红军长征一结束,革命新局面就开的统治 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课堂作业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遭受过两次 严重挫折。据此回答: ⑴两次严重挫折分别指什么?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⑵为挽救两次危机中国共产党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取消了……,选举…… (3)意义: 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事实上确立了以毛 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史上生死攸关 的转折点。
【深化·拓展】遵义会议的理解: • (1)遵义会议由于受形势的制约,它只是从军事上和
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而没有从思想上彻底清 除党内的“左”倾思想。 • (2)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 导: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理解:党的领导从根本上说是对 思想路线的领导,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就是从思想上路线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当时的 中心任务是军事斗争,中央把军事指挥权交给毛泽东, 就在事实上确立了他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材料二: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是国民党 当局用来对付根据地军民的两个主要手段。军 事“围剿”是“杀死政策”,经济封锁是“饿 死政策”。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2)根据地建设:经济——发展生产
• 2、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 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 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 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
1、经验——俄国十月革命(城市暴动) 2、权威——党中央和共产国际的要求(城市暴动) 3、地位——“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
头脑与心腹,只斩断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 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 (城市暴动)
2020/6/10
社会性质: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政治特点:
金一南《苦难辉煌》
时间
第
一
次 1930年
至
至
第 1933年
四
次
第 1933年
五
至
次 1934年
红军的五次反围剿
军队人数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
(国)10万(共)4万 (国)20万(共)3万 (国)30万(共)3万
(国)50万(共)7万
毛泽东 (前三
次) 周恩来
朱德 (第四
次)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南昌起义 时间 1927年8月1日 地点 江西南昌
领导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陈毅等
经过 南昌起义——占领南昌——主动撤离,南下广 东——途中受挫——转战湘南,坚持斗争。
意义 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2、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斗争 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历史必修1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秋收起义
都以城市为进攻目标,而城市敌人力 量强大。 教训: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上井冈山
创立:1927年10月;毛泽东 巩固: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
毛泽东在井冈山做些什么? 3、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1)土地革命 内容: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使农民政治上翻身、经济上得到土地,革 影响: 命积极性高涨 (2)根据地经济建设: 目的: 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红色政权 内容: 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 三次反“围剿” (3)武装斗争: 战术: 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 结果: 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使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C
A、辛亥革命纪念馆 B、中共一大会址
C、南昌起义纪念馆
D、遵义会议会址
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人说:“一九二 七年,老蒋够厉害啦!它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 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 来!”。以下纪念“孵出小鸡”的邮票是 ( C )
A B C D
二、土地革命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红色政权的建立
林彪
罗荣桓
彭德怀
贺龙
陈毅
刘伯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徐向前
叶剑英
南昌起义为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人民解放军的发 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授衔的十大元帅中,有 六位参加过南昌起义;十名大将中也有四位曾参加过南昌起义或 加入过南昌起义部队。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某校团委
准备组织团员参观下图所示的地方,该地应是 ( )
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事实 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成为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5课,国共十年对峙
剿”,反而使自己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P21。
——选自:高中教科书《中国近现代史》下册
一幅英雄的画卷一部壮丽的史诗 一个前所未闻的故事——长征
思考:根据上述材料说明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二、国共对峙的表现——红军长征
1、原因
直接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根本原因: 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
误
内 容
遵 义 会 议
意 义
①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③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④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①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事实 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 导 ②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
决自身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材料2: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 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 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 ——毛泽东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课本知识,想一想: 长征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
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转危为安
2、保存了经过千锤百炼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
影响: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 性空前高涨。 (3)根据地建设是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依托
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意义:(1)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 革命相结合的产物 (2)奠定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的理论基础 (3)科学的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发展规 律 (4)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武装斗争
主要斗争形式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中心内容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二分田
①背景: 长征红军处于危险之中。 ②时间与地点: 1935、1 遵义 ③内容: a、纠正、肯定 b、选举、取消 ④意义: a、结束左倾 b、事实确立正确领导 c 、标志着成熟
d 、党史转折点
遵义会议会址
忆秦娥· 娄山关
毛泽东 1935年2月
•
残 苍 从 头而 如雄 阳 山 头 越今 铁关 如 如 越 。迈 ,漫 血海, 步 道 。, 从 真
红军长征(背景、经过、意义)
南昌起义 1、背景:
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旗号
(1)大革命教训:必须掌武装及领导权
(2)中共掌握部分武装力量
(3)敌人在南昌的统治力量比较薄弱
(1)时间: 1927、8、1
2、经过:(2)主要领导人:周恩来、贺龙等
占领南昌 (3)概况: 南下受阻 兵分两路
打响第一枪
3、意义:
(1)时间:
1927年10月,毛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 (5)影响: 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为什么都没 有成功?给中共的教训是什么? 照搬苏联经验,走城市中心道 路。都以城市为进攻目标,而 城市敌人力量强大。
秋收起义
教训: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1.南京国民政府代表 A.民族资产阶级的利 B.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C.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D.民族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利益
2.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里,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 A.集体领导的重要性 B.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C.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D.建立根据地的重要性 3.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中得出的最突出 的教训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派 B.必须从城市转入农村 C.必须建立统一战线 D.必须建立一支新型军队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南昌起义
1、背景 2、经过 3、意义
二、八七会议 三、秋收起义及井冈山 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四、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的形成及实践 五、红军长征
•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 • 1927年,国民党发动反革命政变,中共 放弃革命领导权,大革命失败;反革命 势力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全国笼罩在一 片白色恐怖之中……
哪些措施? 才能在农村立足? “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 ① 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 在农村,地主拥有大量土地,而占人口大 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得土地, 我们就取得了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毛 地革命。 多数的农民却少地或无地。 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泽东 ② 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
•
“八一”南昌起义仅是我们党认识武装斗 争的开始。对于毛主席的武装斗争的思想, 对于中国革命武装斗争中的基本问题,我们 当时还是不了解或了解得十分肤浅的。…… 我们当时对于创造革命根据地与进行长期游 击战争的思想与认识十分微弱,所以南昌起 义的军队没有与湘、赣的农民运动相结合, 而南下向广东进发。 ──贺龙《回忆“八一”南昌起义 》 (1951年8月1日)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我们闹革命,光是跑 来跑去是不行的,一 定要有一个家,不然 就很困难……我们以 家为依托,不断向外 发展,把我们四周的 敌人一点点地吃掉、 赶走,我们的日子慢 慢地就好过了。
1930年江西永丰土地调查情况 阶级成分 地主、富农 中 农 贫 农 雇农、手工业者 所占人口比 6% 20% 60% 13% 所占土地比 80% 15% 5% 0%
的意义。
思考:什么是“长征精神”?
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
井冈山斗争
实践
八七会议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理论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实践
土地革命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政权: 根据地建设 经济:
武装斗争 反围剿
战略转移(长导武装斗争的
开始。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从实践和理论上解决了
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
(1)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爆发,各国采取 不同手段解决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缓和了经济危机。德日确立法西斯专政, 加紧对外侵略。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 不平衡性加剧。 (2)社会主义: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 巨大成就。
一、南昌起义
(背景、经过、意义)
二、土地革命
(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根据地建设)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927——1937) (土地革命时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对峙:
政权:南京国民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 国临时中央政府 经济:官僚资本——新民主主义经济; 军事:武装斗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国民党“围剿”——中共反“围剿”;
总趋势: 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
国际背景:
3.(2010 •湖南师大附中)毛主席说:“1927年至1936年,中 国共产党实行了彻底改革土地制度的办法,实现了孙中山的 ‘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下列有关土地革命的说明错误的是: A.“八七会议”上确定了要开展土地革命 B.土地革命推翻了私有制,实行公有制 C. 没有土地革命,革命根据地就不能巩固 D.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中心内容
总 结 经 验
农村革命根据地 的发展
实践
工农武装 割据理论
毛泽东选址井冈山的原因:
从地理角度看: 1.井冈山地处湘赣边境,属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2.此处地处东亚季风区,气候适宜,物产丰富,资源充足; 从政治角度看: 1.群众基础好,大革命时期边界各县建立过党组织和农民协会;
原创8: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七 律 ·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胜利的意义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曲人类求生 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 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 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②根本原因: 红军领导人博古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掌权,偏信李 德的错误主张,犯了“左”倾错误
吴起镇
甘
三军会师会宁 1936.10 肃
腊子口
193陕5.1黄0.
河
西
西
草地
大
毛尔盖
康
渡 雪山四 川
泸定桥
长
河 安顺场
赤 1935.1.
金 水 遵义贵
江沙
贵阳
州
江
湖
江
西
南
福
瑞金
1934.1Βιβλιοθήκη .建广西2.
内 容 遵 义 会 议
3.经过
占领南昌,起义成功 南下广州途中损失严重
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战 湘南 一部分进入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 会和
余部
4.意义 (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 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八 月一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组 成后,将“八一”作为建军节。
——毛泽东
•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广泛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传播火种
永恒的长征精神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中共中央关于敌人五次围剿总结的决议》 史料三反映了遵义会议的那一项内容?
革命实践的新局面
伟大的转折——遵义会议
红军长征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 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 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3、能依据史料并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一步分析“工 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
1、 阅读教材P70,归纳概括南昌起义的背景和意义。
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怎样探索?
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 反抗国民党 反动派的第 一枪。
起义军南下 广州,其后 转战湖南、 陆海丰地区。
中共中央在 汉口召开八 七会议。
毛泽东发动 秋收起义, 攻打长沙。
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
中国革命。
遵义会议会址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预
示着中国革命即将走上新的征程。
1927.8.1
1927.10
1927.8.7
1927.9—10
南昌起义让中共认识到了领导自己的革命队伍进行武装斗争的重要 性,这是革命新道路的初次尝试。
一、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二)怎样探索?
毛泽东率秋收 起义的军队到 达井冈山,进 行土地革命, 开辟第一个农 村革命根据地。
朱德、陈 毅率领,毛泽东思想的主要成就就是“工农武装 割据思想”。阅读P71第三、四、五段,归纳“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的内容。
土地革命 民主革命的核心
武装斗争 民主革命的形式
根据地建设赖以生存的战略基地
阅读新新学案P48史料一
1、 阅读P72,归纳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遵义会 议的内容?
人教历史必修1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了解南昌起义1、背景:中共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里,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2、时间:1927年8月1日(八一建军节的由来)3、经过:周恩来、贺龙等率军占领南昌后,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至湘南,一部分进入海陆丰。
4、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注意:1933年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决定,8月1日是人民军队建军节,当时的人民军队名称是?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位于南昌市区中山路与胜利路交界处.原为江西大旅社.1927年7月下旬,为了便于起义的组织和准备工作,以贺龙所部二十军第一师司令部的名义,包租了江西大旅社。
7月2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在旅社内宣告成立。
二、理解八七会议1、时间:1927年8月7日2、地点:汉口3、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4、意义: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三、了解秋收起义1、时间:1927年9月2、经过: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
3、结果: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四、了解土地革命1、开展背景:八七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1927年毛泽东开辟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到1930年中共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2、开展范围:革命根据地3、主要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4、主要作用:农民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巩固革命根据地;为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
五、了解红军长征1、原因: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2、经过:1934年10月开始瑞金出发;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红一、二、四)会师于甘肃会宁,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第15国共的十年对峙
(4)意义: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
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八七会议
中国第一 个农村革命根 据地
1927年的毛泽东
文家市秋收起义纪念馆
2、秋收起义:
(1)时间: 1927年9月 (2)领导人: 毛泽东 (3)地点: 湘赣边界 (4)经过:
1930年江西永丰兴国土地调查情况
阶级成分
所占人口比
所占土地比
地主、富农
6%
80%
中农
20%
15%
贫农
60%
5%
雇农、手工业者
13%
0%
探探究究⑴⑵ :在表这格种反情映况了下怎中样国的共历产史党现怎象样?才能在 农村立足?
题件人,”口“我大如们多在果就数农我取的村—们得农,—能了民地够毛战却主普泽胜少拥遍东一地有地切或大彻敌无量人底地土的地。地最解,基决而本土占条地问
1、我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斗
B 争实践中得到 的最深刻教训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 B、必须将斗争的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 C、必须建立人民革命军队 D、必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2、(2005年 全国卷)毛泽东的诗词是 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 “军叫工农革军,旗号镰刀斧头,匡庐 (泛指江西 )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
B C.在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
D.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9、遵义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
C 点,这里的“转折”从根本上讲是
A、从王明统治到毛泽东的领导 B、从共产国际领导到中共独立领导 C、从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到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 义想路线 D、从失败转向胜利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八七会议 “纠错”的会议
时间 地点 内容
作用
1927年8月7日
汉口
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了开展 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 针、决定秋收起义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 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南昌起义(1927、8、1)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2、秋收起义: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南昌起义(1927、8、1)
1、背景:大革命失败教训:必须掌握武装力量 2、经过: 3、意义:
(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 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一、南昌起义(1927、8、1)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爬雪山
过草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经过和意义
1、长征的开始:1934年10月
2、遵义会议
内容
(1935年1月) 意义
吴起镇会师 1935年10月 3、长征的胜利
武 装斗 争——军事保证 土 地革 命——核心、根本 根据地建设——政治、经济保证
(2)成功实践:井冈山根据地巩固扩大;
1930年,全国建立十几个根据地, 革命武装十万人; 粉碎了敌人三次“围剿” 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成立
(1)土地革命
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 封建剥削。
影响: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 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 性空前高涨。
(1)时间: 1927年9月 (2)领导人:毛泽东 (3)地点: 湘赣边界 (4)结果:起义军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毛泽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即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一、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挽救革命的斗争▲革命实践: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反围剿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理论探索: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标志,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形成。
▲革命的实践:(1)发动武装起义①南昌起义:A.时间:1927年8月1日(建军节);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
B.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②八七会议:1927年,汉口。
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意义:中共开始了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一次重大理论突破。
③秋收起义:1927年秋,毛泽东领导湘赣边起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号;文家市决策,开始放弃攻打大城市的战略,向农村转移;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④广州起义:1927年,张太雷、叶挺等领导。
(2)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9月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创建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到1930年成燎原之势。
(3)建立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1年,江西瑞金,毛泽东为主席。
(4)巩固根据地的斗争:①武装斗争→反围剿;②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二、革命的重大挫折与伟大转折(1)重大挫折:中共被迫战略转移,红军进行长征。
原因:①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②根本原因:王明等左倾错误。
(2)伟大转折:遵义会议(1935年贵州遵义)①背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长征初期,损失严重。
②会议内容:A.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思想上并未彻底纠正)。
历史-必修一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甘
吴起镇 1935.10. 黄
陕
肃
会宁
三军会师 1936.10
河
西
腊子口
康西
草地
大
毛尔盖
渡 雪山
泸定桥
安顺场
四
川
长
江
河 赤 金 沙 水
1935.1.
强渡乌江
湖 南
贵阳
江
遵义
贵
突破敌人四道 封锁线 瑞金
1934.10.
西
福 建
红 军 长 征 路 线 示 意 图
江
州
强渡湘江
广 西
泸定桥系四川通往西康、西藏的桥梁,长约100米,横跨大渡河。桥由13根铁链组 成,两边各两根为桥栏,底部并排9根铁链为桥面,面上铺有木板,桥东端即为泸定 县城的西门。红军到达泸定桥并占领桥头后,后到的林彪迅速召集部下开了一次紧急 会议,研究部署夺桥方案,他还要求夺桥部队要勇往直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桥 上面的木板已被敌人拆掉,只剩下孤零零的铁索,空荡荡地悬在高空。桥下红褐色的 急流,震耳欲聋。根据林彪的部署,红四团的负责人王开湘、杨成武在第二连挑选了 几名骨干成员,组成突击队,由连长廖大珠率领负责夺桥。夺桥英雄们背插马刀,腰 系手榴弹,手持短枪,然后用手抓住铁索,摇摇晃晃地向前移动。红四团还组织了一 批精干射击手,用数挺机枪组成强大的火力,对夺桥突击队进行掩护。勇士们冒着弹 雨,不顾一切地向前移动。终于,他们接近了对岸,这时只剩下18名勇士了。第一个 到达对岸的红军战士,迅速将手榴弹扔向守敌的工事,工事被炸塌,敌军官慌了,连 忙下令浇煤油到铁索上未拆下来的几块木板上,并挖断索基,铁索上马上燃起了大火。 红二连的勇士们不顾一切地冲向对岸,并迅即扑灭了大火。敌人见势不妙,慌忙逃命, 而且边逃边放火烧泸定城内的粮仓、弹药库、民房。不一会,先期过河的红一团也追 上来了。他们从侧面攻击逃跑时残存的敌人阵地,敌人死的死,伤的伤,没有跑的当 了俘虏。这样,红军全部顺利地渡过了大渡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1、原因: ⑴大革命失败教训:必须掌握武装力量 ⑵南昌敌人力量比较薄弱。 2、概况: (1)时间:
(2)领导人: 1927年8月1日
周恩来、贺龙等
国民革命军
湘南(朱德 、陈毅)
(3)军队:
(4)地点:
南昌
(5)结果:
占领南昌,南下受阻,兵分两路
海陆丰
3、意义: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 第一枪。
贺龙等建立 湘鄂边革 命根据地
方志敏建立 闽浙赣革命 根据地
彭德怀等创建 毛泽东朱德建立赣南闽 湘赣革命根据地 西根据地发展成为中央 革命根据地,首府瑞金 邓小平等创建的左 右江革命根据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1)时间: 1931年11月 (2)地点: 江西瑞金
(3)标志: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国民党右派反动派叛变革命,第一次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革 命暂时转入低潮。
从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中,我们得出什么教 训?
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 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927---1937年)
阶段特征:国共两个政权的对峙和斗争,因此这个阶 段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还可以叫土地革命时期和第二次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胜利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 甘肃会宁会师。
4、长征的意义
• (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保留 了革命的精干力量,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 (2)红军长征传播了革命主张,播下了革 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 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 (3)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 思考:你认为长征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你在学习中应该怎样来落实这种精神?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1)开展土地革命
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影响: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 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2)进行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 (3)影响: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巩固了红色政权。
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 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4)内容: ①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 府成立, ②制定了宪法大纲,定都瑞金;
③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5)性质:是广大被剥削被压迫的工农群众的民主政权。
自学指导
1、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2、遵义会议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展开的?主 要内容有哪些?有何意义? 3、长征的最终结果如何?有何重大意义?
提示:自学教材P72《红军长征》的内容。
红军五次反“围剿”双方兵力比较 次序 时间 国民党 中央 比例 军队 红军 第一次 1930.12 10万 4万 2.5:1 第二次 1931.2 20万 3万 7:1 第三次 1931.7 30万 3万 10:1 第四次 1933春 30万 7万 4:1 第五次 1933.10 50万 8万 6:1
自学指导
南昌起义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怎样才能使中国革命走向 成功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新的探 索,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展武装斗争、土 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1、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重要意义? 2、秋收起义的结果和影响是什么? 3、在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又是怎样进行土地革命和根 据地经济建设的?有什么意义?
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学习目标
1、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土地革命、 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等基本史实。 2、理解南昌起义的背景、长征的原因及意义。 3、掌握南昌起义的意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以及遵义 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作用。
重难点
1、重点:南昌起义;红军的长征。 2、难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遵义会议。
提示:自学教材P71《土地革命》的内容。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汉口
(1)时间和地点:1927年8月7日
①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2)内容: ②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 统治的总方针; ③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 (3)意义: 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 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4、教训
思考:南昌起义失败了,中国共产党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要怎样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1)夺取城市和巩固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 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所以不能成功; (2)革命武装力量没有同中国人数最多、受压 迫最深的农民结合,没有和农民对于土地的需求 结合起来。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本课要旨:
●南昌起义标志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 装斗争的开始。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从实践和理论 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 死攸关的转折点。
1.解决了当 时最迫切的 军事问题
遵义会议 的转折意 义
政治上
2.结束了 “左”倾错 误在党中央 的统治 3.将马克思主 义原理和中国 国情相结合进 行革命斗争
从 幼生 稚死 走攸 向关 成的 熟转 的折 标点 志
重要革命方法
甘
吴起镇
黄 1935.10. 陕
三军会师会宁 肃 1936.10
腊子口
河
西
西
草地
康
大
泸定桥
安顺场
毛尔盖
四 雪山 渡
川
长
江
河
赤 1935.1. 金 水 沙 江
湖 南
江 西
瑞金 1934.10. 福 建
遵义
贵
贵阳
州
广 西
3.长征的经过和结果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突破四道防线 遵义会议 强渡大渡河 过草地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陕北(吴起镇)
经过
飞夺泸定桥 翻越夹金山
中 国 共 产 党 领 导
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是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 (军事保证) 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核心根本)
中国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发动群众的法宝。
紧 密 联 系
( )
前 提
根据地建设 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基地,
(经济保证)
是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依托。
在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正确指导下,红 军和根据地迅速发展扩大。毛泽东终于为中 国革命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 取城市的正确道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三、红军长征
客观 敌强我弱
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
1、原因
根本 直接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思考】:为什么前三次反“围剿”战争取得了 胜利,而第五次却失败了? 提示:红军失去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指导; 王明、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思想占据了主 导地位。
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时间:1933年秋 地点:中央根据地 失利原因:毛泽东已被撤销在红军中的领 导职务,“左’’倾领导人博古掌权。他 偏听偏信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的 错误主张,同敌人死打硬拼。 结果:红军苦战一年,未能粉碎敌人的 “围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0年江西永丰兴国土地调查情况
阶级成分 地主、富农 中农 贫农 雇农、手工业者
所占人口比 6% 20% 60% 13%
所占土地比 80% 15% 5% 0%
探究: 一)表格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地主拥有大量的土地,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却无地或少地 二)在农村进行革命斗争必须取得哪些人支持和参加革命? 广大农民 三)面对上表情况,中共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开展土地革命,使农民获得土地
2、遵义会议
召开背景:1934年10月,红军损失过半,处于 危险中。 时间:1935年1月 地点:遵义 内容: (1)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 军事 (2)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3)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组织 (4)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意义:
①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 的正确领导 ②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 主义原理解决自身问题,是中共从幼稚 走向成熟的标志 ③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扩大根据地: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 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几个省,革命武装力 量达到十万人。 武装斗争胜利:从1930年10月起,毛泽东和朱德领 导红军粉碎了蒋介石发动的三次大规模“围剿”。 政权建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 了宪法大纲,定都瑞金;选举领导人。
徐向前等建立鄂 豫皖革命根据地
这一时期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 1 中共历史上几次从实际出发:从中共一大 到二大; 从陈独秀右倾到八七会议;从城 市中心论(从1927年底到1935年1月遵义 会议始终存在并居于统治地位)到毛泽东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从王明左倾到遵义会 议。 • 这一时期的探索还不是中国革命道路探索 的最终完成。原因:中共对中国革命的性 质没能得出本质的认识;毛泽东思想也没 有成熟和确立其领导地位。
国共十年对峙的起止点
• 起点: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 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 2. 止点: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此前 1936年爆发西安事变,揭开了国共由内战到和平,由分 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 国共十年对峙后期国共关系转变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中 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开始,日 本不断侵华。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逐渐下降,中日之间 的民族矛盾逐渐上升,至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 盾开始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