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历史之谜”的内在逻辑——读《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论著读后感——1844哲学经济学手稿
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却紧紧抓住了历史的人,这个人就是活动着的人。而人作为类存在物直接面对自然的活动,即对象化活动就表现为生产活动??即劳动。于是异化就体现为异化劳动。对劳动着的人的把握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黑格尔的和费尔巴哈的异化区别了开来。也正是这种把握,使得马克思对国名经济学的批判有了可能。
首先,作者通过对国民经济学??它只是现实的理论表述??的概念,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土地/地租的考察,得出了这么一个经济事实:
现实事物的客观存在总是有限的,概念才是无限的。有限的不免于死亡。因此概念、精神之类的才是永恒的、普遍的、才是最终值得肯定的。到了费尔巴哈,通过对宗教的异化和形成的过程的研究,否定了上帝的存在,从而把哲学从神秘的、绝对的无限拉回到现实的无限??即人的无限,现实的人的无限就是人的本质,“就是理性、意志、心”。【注3、 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荣震华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1页】而宗教不过是“人心灵之梦”。【 注4、同上,第19页】正是这种对人的本体的肯定,使得费尔巴哈能用实证的人道主义代替黑格尔的抽象的绝对。但是在种代替的时候,他却丧失掉了黑格尔的丰富的历史感,他认为“在同一本质的对立面,矛盾的手段,不是黑格尔的辩证法,而是时间”。【 注5、同上,第55页】他把时间作为了一个抽象的存在,没有意识到时间和运动,从而物质的统一。抛弃了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历史就成了空洞的时间。而他的人也就剩下一个抽象的人的“本质”。【 注6、以上参考了埃?博蒂热利《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恩室编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从1844年4月开始写作的一部早期哲学著作。
这部著作在批判继承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詹姆斯·穆勒等人经济学思想的基础上,集中阐释了异化劳动理论、私有财产理论和共产主义理论,第一次从哲学、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三者相结合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研究,反映了当时马克思在哲学、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是马克思早年一部标志性的理论著作。
尤其是本书所阐释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在新时代理解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资本主义历史走向等问题上,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首先集中阐释了异化劳动理论。
按照马克思的阐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异化,工人和劳动产品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
其次,工人同自己的劳动相异化,工人通过劳动过程不但不能发现自己的价值,而且感觉到压抑和束缚,因此,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人的劳动过程变成了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
第三,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工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如同一只狗或者猪之类的动物,异化劳动不仅剥夺了人的生产对象,也剥夺了人的类生活,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了缺点,把人的类生活变成人的自我活动,把自由活动贬低为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
第四,人同人相异化,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通过异化的劳动,工人生产出了一个跟劳动格格不入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即资本家。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青年时期的一个重要理论发现,借助于这一概念,马克思把对资本主义经济事实的批判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这个发现成为他批判改造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并由此找到了无产阶级变革现实的革命的基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word文档良心出品)
马克思主义的最初解读——读《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关键词:《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或《手稿》);马克思;工人阶级;共产主义;中国国情正文:想必在我国没有人是不知道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到底讲的是什么则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我们必须对马克思主义有深刻的了解。
首先我们看看马克思这个人吧。
马克思被定位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
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
支持他理论的人被视为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理论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
他认为这几千年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问题就在于不同阶级的利益掠夺与斗争。
依据历史唯物论,马克思大胆地假设,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由此我们大概是能想象得到《1844年经济哲学文稿》的大概内容了吧。
是的,《1844年经济哲学文稿》的确是马克思对阶级之间的斗争的思考。
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1844年经济哲学文稿》是马克思第一次试图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并初步阐述自己的新的经济学、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一部早期文稿,这是在《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先行者,这这是我们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共产主义的绝好资料。
也见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成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第一次试图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出发,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制度作批判性考察,从而论证共产主义历史必然性的手稿。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作了批判性的分析,指出它的主要历史功绩是把劳动提高为‘唯一原则’,揭示了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并探讨了私有财产的各种运动规律,指明了工资和利润之间的反比关系。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剖析
劳动者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能得到一部分工资,也就是 说生产和再生产这样一种特殊商品所必要的社会劳动 时间,来决定工资的额度。因此,国民经济学是自相矛 盾的,是包含着内在矛盾的。这是因为他们的出发点 站在“劳动”的立场上,而这个“劳动”不是自然的一般 的劳动,而是自相矛盾的“异化劳动”。
2. 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 马克思揭示了国民经济学的基本矛盾,阐述了四 个规定: 首先是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关 系,又叫物的异化。劳动产品是劳动者创造出来的,但 是这些产品作为积累起来的劳动反过来支配并且控制 活的劳动,即资本支配劳动指积累起来的劳动支配活 的劳动。那何为资本? 资本是积累起来的矛盾劳动者就是积累起来的劳动支配活的劳动。其次,是 自我异化,自 我 异 化 事 实 上 是 劳 动 活 动 本 身 的 异 化。 除此之外,是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关系。劳动创造 人,劳动是作为人的类本质的,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马克思强调,在国民经济学以之作为前提条件下,劳动 是人的类本质,人的生活本身,但是,在劳动异化的前 提下,自由的有意识地生活本身变成了维持生活的手 段。最后,是人同人之间的异化关系。人对自身的关 系总是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因此,人的异 化也只有通过人同人的异化来表现出来,也就是马克 思后来所提出的阶级斗争。 3. 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 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进行批判,首先意味着国民 经济学的前提并不是自然的、永恒的劳动,而是异化劳 动。其次,国民经济学的活动领域和范围是异化劳动 的范围。马克思认为国民经济学把握了私有财产的主 体的本质,这意味着从货币主义到国民经济学体系之 间有一个变革,这个变革被恩格斯看作是类似于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一场变革,也就是说对货币主义而言, 他们对财富的理解,只是一般的财富和抽象的财富,而 对于人来说,是外在的财富。到了亚当斯密这里,国民 经济学有了一个变革,不再理解为人的外在的本质,而 是把握了财富的主体的本质。 ( 三) 以“异 化 劳 动 的 扬 弃”为 核 心 的 共 产 主 义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第一篇: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最近选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本书来读,闲来无事写一下感受。
在以前从未关注过相关的东西,别说思考了。
也很少思考过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有多么的不可调和,读这本书对社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马克思在第一手稿论述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马克思认为工资决定了劳动者和资本家之间是敌对的关系,而此前我一直认为两者是互利的关系;此外,由于工资的是由对工人的需求来定的,所以劳动者就变成了一种商品,而工资就是其价格,而且被维持在“工人及其养家糊口所能得到的最低的必要的起码生活费用,只能维持与畜类一样的生活。
”真是令人震撼!另一方面,马克思还对亚当斯密进行了批判。
亚当斯密认为工人的工资只有在社会财富衰落的情况下才会下降;而马克思认为这是毫无根据的,他说工人在财富处于衰落状态受到的痛苦最大,因为对工人的需求下降,工人将面临失业;在社会财富增进时,虽然对工人需求增加,但因为扩大生产而会导致工人的过度疲劳和早死;到社会财富达到顶点时,工人的贫困状况不变。
而且资本家可以较久的没有工人生活,反过来工人却不能活的那么长久。
因此工人也离不开资本家。
读到这些观点让我吃惊不小,但我认为资本家虽然在分享利润时得到最多的部分是不公平的,但是存在就是合理的,我们应该看到工人就是脱离资本家,他的生活依旧是贫困的,而农民既然想成为工人,说明工人的收入要比农民的高,可以生活的更好;就像如今的中国,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在外打工,而且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种地。
因为打工挣的钱是种地时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并且我认为农民成为工人,农民走进工厂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必然情况,是社会生产力增加的需求。
另外马克思说:“只有劳动产品最微小、必不可少的部分回到了劳动者手里,这是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不相一致的,我很奇怪难道在马克思眼里资产阶级就不劳动,实际上他们不仅要付出许多脑力劳动,而且还要面对许许多多的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工厂倒闭了,工人受到的冲击小,到对于资本家来说可能是一场灭顶之灾。
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有感
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有感一直以来就对经济对资本家有着一种神秘感,觉得他们是一种类似于西方幽冥的东西,以前也一直没有时间去了解。
现在大学有许多课程的学习。
我就选修了企业哲学这门课程,也简单涉猎了一些这方面的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就是其中之一。
在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由三个部分。
是一部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著作。
但是,在“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两个部分里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美学思想,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因为我仅仅是涉猎,许多里面的东西还是很模糊,就我所知的我做了以下总结:1.“当资本家赢利时劳动者不一定得到好处,而当资本家亏损时则劳动者一定跟着吃亏。
”这让我想起了08年金融危机时雷曼公司破产时,真正倒霉的还是员工,而总裁竟然还获得了几亿的安抚金。
反而在繁盛时呢,诚然员工的工资会增加,可是资本家呢,那就是几倍,上至无穷的利润回馈。
2.“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
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于它来进行生产的材料。
”看来从马克思的论述中也能看到其对自然地尊崇和认识,毁坏自然界,无异于人类寻求集体灭亡。
3.“劳动为富人生产了珍品,却为劳动者生产了赤贫。
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
劳动创造了美,却使劳动者成为畸形。
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同时却把一部分劳动者抛回到野蛮的劳动,而使另一部分劳动者变成机器。
劳动生产了智慧,却给劳动者生产了愚钝、痴呆。
”这么想想,确实哦,劳动为我们究竟带来了什么呢?是前进还是倒退呢?这个唯一让我们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其意义究竟是什么呢?或者从它诞生到如今,是不是在这途中发生了某种异化呢?4.“.由于缺乏进行贸易和交换的能力或倾向,这些不同的天赋和不同程度的智力的活动结果不能汇集在一起,并且丝毫不能促进整个种的福利或公益。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哲学的方式来对经济学进行分析,它在研究经济问题的同时,关注了人的本质、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类自由的实现。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人类历史上的所有社会形态都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来驱动的。
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来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会出现剥削和压迫,并将其归结为商品生产和私有制的存在。
他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在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劳动力的雇佣制,这就使得劳动成为商品化的劳动力,资本家通过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从而产生了阶级剥削的现象。
同时,马克思也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和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劳动变成了一种苦役,人的劳动力被压榨出售给资本家,工人变成了物化的劳动力。
马克思认为,这种异化和压榨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避免的产物,它导致了人的自由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被压抑。
《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还阐述了人的劳动创造性的本质和劳动在社会中的作用。
他指出,劳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是人类生活的基石。
劳动不仅是物质生活的来源,更是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由的表现。
通过劳动,人体现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成为了一种剥削和压迫,劳动者失去了对自己劳动过程的控制和决定权,劳动成为了一种抽象的、不自由的劳动力。
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作分工和机械劳动的存在,他认为,这种分工和机械劳动使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属品,使人的劳动力变得虚无和物化。
他提出了需要消除工作分工和机械劳动的观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
马克思还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分析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展望了未来社会的可能性。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但也是历史的暂时阶段。
资本主义社会因其内部矛盾的积累和发展,必然会走向灭亡,进而产生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即共产主义社会。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将变为全民所有,劳动将不再是一种剥削和压迫,人将自由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笔记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于1844年4月至8月在巴黎时写的,从《序言》中看出,这是马克思未完成的一部独立著作,“它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些基本原理,代表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特别是把异化问题跟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结合起来,是马克思思想发展上的一次飞跃。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译后记)
的批判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不容易理解的,我觉得马克思是从抽象的意义上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的,马克思思想的深刻性、严谨性得到了全面的体现。
而关于异化劳动及对黑格尔辩证法和一般哲学的批判这两方面的内容我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尽量使自己能理解马克思关于上述两方面内容的论述,在思考过程中,我还有许多问题未能理解,如“何谓对象化?”“当劳动者越来越多而社会所能提供的保证其生存所需的机会(就业等的机会)越来越少时将会出现什么情况?”“类的存在物与自然存在物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如何理解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本质是否有真假之分,我认为本质天然就是真的,假的就不能称之为本质”“在黑格尔那里,绝对知识为最高存在,而绝对知识又是什么呢?是否为真理?但真理在我看来又是相对的”等等,我希望这些问题能与感兴趣的人们一起探讨。
当然,在本书中,还有很多方面的内容是相当精彩和值得一读再读的,其中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相关内容的论述是我们读好《资本论》《国富论》等经济学名著的理论前提,我们如果能够很好地理解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相关内容(工资、利润、货币等)的思想,我们在阅读《资本论》《国富论》等经济学名著时就会轻松许多,当然,我认为阅读马克思的著作对我们的理论提升作用是非常大的,其有助于我们思维能力的发展,推荐大家抽空来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的最初解读——读《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关键词:《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或《手稿》);马克思;工人阶级;共产主义;中国国情正文:想必在我国没有人就是不知道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但就是马克思主义到底讲的就是什么则并不就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我们必须对马克思主义有深刻的了解。
首先我们瞧瞧马克思这个人吧。
马克思被定位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
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她就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就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
支持她理论的人被视为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理论就是她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
她认为这几千年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问题就在于不同阶级的利益掠夺与斗争。
依据历史唯物论,马克思大胆地假设,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由此我们大概就是能想象得到《1844年经济哲学文稿》的大概内容了吧。
就是的,《1844年经济哲学文稿》的确就是马克思对阶级之间的斗争的思考。
但就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1844年经济哲学文稿》就是马克思第一次试图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并初步阐述自己的新的经济学、哲学观点与共产主义思想的一部早期文稿,这就是在《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先行者,这这就是我们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共产主义的绝好资料。
也见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成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就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与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第一次试图从唯物主义与共产主义立场出发,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与资本主义制度作批判性考察,从而论证共产主义历史必然性的手稿。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作了批判性的分析,指出它的主要历史功绩就是把劳动提高为‘唯一原则’,揭示了劳动就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并探讨了私有财产的各种运动规律,指明了工资与利润之间的反比关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浅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浅析摘要:1844年3月,马克思因受到恩格斯《德法年鉴》中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影响,认为仅停留在哲学的研究上,还不是“针对原本,而是针对副本”的批判,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于是,马克思决定从经济事实出发,开始阅读一些关于经济学的著作。
1844年3月到8月,马克思写作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本书写于巴黎,因而又称巴黎手稿。
原书名没有保留下来,现在的书名是1932年发表时苏联编者加的。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经济学、巴黎手稿《手稿》是马克思的一部未完成的著作,虽然不是一部完整的著作,但其内容极为丰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过程中一份独特的文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源地。
当然,《手稿》是一部过渡性的著作。
马克思在《手稿》时期,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特别是大量使用了费尔巴哈哲学的术语。
但是,在内容上,马克思又大大超越了费尔巴哈。
这就是说,尽管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同费尔巴哈的重大分歧,尽管《手稿》中充满了费尔巴哈式的概念、术语,具有人本主义的因素,出现了内容和形式的不一致,什么是矛盾,但是,《手稿》在内容上却力求向历史唯物主义接近,处处闪烁着新世界观思想的光辉。
一、主体结构包含六部分:序言;第一手稿;第二手稿;第三手稿;附录;注释。
马克思在“序言”中主要阐述了写作的主旨,方法和《手稿》的哲学基础。
在写作过程中由原先打算着重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后经过对国民经济学的系统研究和批判,改为把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当做主要批判对象以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剖析为主要内容,从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同时着重揭露和批判了鲍威尔为首的黑格尔分子的唯心主义观点,指出他们的根本错误在于坚持“自我意识”哲学。
“第一手稿”的主要内容是:1 、揭露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局限性,提出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首先,马克思肯定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但又揭示了它的缺陷。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根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写1200字。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青年马克思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约在1844年4~8月写于巴黎,在马克思生前没有问世,1927年苏联把《手稿》的第 3部分以《〈神圣家族〉准备材料》为标题首次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文库》中。
1932年国际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部分第3卷第一次发表了手稿的全文,标题为《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
马克思的这本《手稿》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辩证性,与其说这是一本经济学著作,倒不如说这是一本包含辩证哲学的哲学著作。
《手稿》的课堂学习已经结束,若不是授课老师的课堂解释,我还真搞不明白这本《手稿》的深奥意义。
对于我们这些工科学生而言,初读《手稿》,第一感觉就是令人很头疼、头晕,《手稿》具有强烈的辩证性,此时此刻我不断地感叹马克思伟大思想的强悍!读完《手稿》,我对三个名词颇感兴趣:首先,“异化劳动”。
《手稿》中指出“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
”,读完这句话,很震撼!“异化劳动”这一概念是我第一次接触,从字面上看,这个概念的含义很邪恶、具备了反人类的性质。
从《手稿》中知道“异化劳动”是指劳动者生产出了产品,而由于产品不属于劳动者本身,因此,产品生产越多,劳动者的价值就相对越低。
这里似乎是一个相对的关系,劳动者和产品两者之间的对立,批判了资本主义的残酷与血腥。
其次,“私有财产”。
《手稿》指出“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
因此,随着一方的衰亡,另一方也必然衰亡。
”“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造成了一切奴役关系,两者根源就是私有制。
再者,“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
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读后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联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在马克思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也是他对于政治经济学的初步探索。
在此篇文章中,马克思试图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
尽管《手稿》在一些问题的表述中还留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但是《手稿》第一次从生产劳动实践的观点来阐述美和美感的起源,为美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它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光辉起点。
手稿的发表,引起了西方人研究马克思主义转向,不断从政治学和经济学转向哲学,促使了所谓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主要是由三个笔记组成:一是马克思在研读了让·巴·萨伊的《论政治经济学》和亚·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两部著作,并写了摘要。
马克思把斯密学说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这三个经济范畴加以比较分析,揭示了斯密学说的矛盾。
他把笔记本I分作三栏,各栏分别加上标题《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
是马克思对约·拉·麦克库洛赫《论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发展特殊对象和重要性》(法译本)及该书译者吉·普雷沃写的《译者对李嘉图体系的思考》作了摘要。
把“现代国民经济”即“李嘉图、穆勒等人”的观点同斯密、萨伊的观点相对照,看到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内部的差别。
是马克思的思考与笔记1和2的补充。
补充一:《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先就有产和无产的对立向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发展作了简短补充,然后以比较长篇幅论述通过扬弃私有财产来抛弃人的自然异化。
补充二: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补充三:是马克思在论述共产主义以上这些含有从书中的摘选和百度百科的诠释,我自己把它归纳为:(1)以异化劳动学说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2)以人的本质为思考中心的哲学批判;(3)以扬弃异化为核心的共产主义批判;(4)对黑格尔哲学的全面清算:批判已不再局限于黑格尔的法哲学和国家哲学,而是对黑格尔一般辩证法的批判。
“历史之谜”求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哲 学 意 义 上 的 马 克 思 是 始 终 带 着 对 ^ 的 高 度 关 注 开 始 其 哲 学探 索 的 。 在 《 8 4年经 济 学 一 一哲学 手稿 》 以 下 简 称 14 ( 《 稿 }中 . 克 思 以 劳 动遗 一 实 践 理 性 出发 , 高 度 的人 道 手 ) 马 以 主 义 情 感 考 察 了 共 产 主 义 的 历 史 生 成 及 这 一 生 成 的 深 到 基
赖 以 存 在 和 发 展 的 现 实 基 础 和 条 件 , 自然 科 学 通 过 工业 日 “ 益 在 实 践 上进 ^ ^ 的 生 活 . 造 人 的 生 活 . 为 人 的解 放 做 改 并 准备札 ”, 此说 来 论 是 工 业 还 是 自然 科 学 , 在 实 践 如 无 都
历史运动的产物 , 郎整 个革命运动在 私有财产 的运动中 . “ 亦
即 在经 济 中 , 为 自己 找 到 经 验 的 基 础 , 为 自 己找 到 理 论 既 也
的 基 础 。 ” ㈣
马克 思在其《 博士论文 坤 , 曾把实践理论 化 , 为“ 认 哲学
上 的 实 践 车 身 就 是 理 论 的 。 实 践 就 是 一 种 批 判 。 _I 在 ”3 l
人 的全面 自由发展则是 马克 思历史 观的理论 追求和逻
辑终点 。 《 在 手稿 》 , 克思 也 正 是 从 这 一理 论 视 角 出发 , 中 马 在
道德 理性和科 学理性 整合 的哲 学 高度为人 类“ 历史 之谜 ” 的
求 解 作 了理 论 努力 。
一
主义( 实践的唯物主义) 或 。在《 手稿 纠, 马克思 认为异化 劳 ,
人 之 外 , 在人 自身 t 九 的 末质 力 量 的 全 面 实现 人 的 末 质 力量 的 全 面 妾现 不仅 是 马 克 思 主 叉 历 史观 的 最 高 价值 而 在 目标 . 是 共产 主 卫 生 成 的 现 实表 征 。 也
“历史之谜”的内在逻辑理路——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 手稿 》 篇 , 过 对 国 民经 济 学 理 论 上 的分 开 通
析 和 对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现 实 状 况 的 描 述 , 克 思 揭 马 示 了 国 民 经 济 学 理 论 与 现 实 的 矛 盾 性 以 及 资 本 主 义社 会 的非人 道性 。马 克思 指 出 : “国 民 经 济 学 家 对我 们说 , 动 的全 部 产 品 , 来 属 于 工 人 , 且 劳 本 并 按 照 理 论 也 是 如 此 。但 是 , 同 时 又 对 我 们 说 , 他 实
际 上 工 人 得 到 的 是 产 品 中 最 小 的 、 有 就 不 行 的 没 部 分 ”, 即 工 人 只 能 通 过 劳 动 而 且 只 得 到 维 持 其 也
魅 力 ? 笔 者 认 为 这 一 追 问 如 同 《 稿 》 身 一 样 就 手 本 是 一 个 “ 史 之 谜 ”, 待 我 们 不 懈 求 解 和 探 索 。 历 亟 从 文 本 本 身 来 看 , 手 稿 》由 三 个 残 缺 的 笔 记 《 本 构 成 , 然 都 独 立 成 篇 , 整 体 的 文 稿 从 批 判 国 虽 但 民 经 济 学 家 到 全 面 批 判 黑 格 尔 , 经 济 学 批 判 走 从 向 哲 学 批 判 , 以说 是 层 层 递 进 , 步 深 入 。 这 同 可 步 时 也 使 得 《 稿 》 了 一 个 一 以贯 之 的 逻 辑 线 索 和 手 有 基 点 : 手 稿 》中 , 克 思 力 图 解 决 的 问 题 就 是 “ 《 马 历
维普资讯
20 0 6年 第 5期 总第 2 9期
湖北行政 学院学报
J un lo b iA miit t nI s tt o r a fHu e d nsr i n tue ao i
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有感
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有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无疑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的奠基之作。
在阅读过程中,我可以感受到马克思在思想上的矛盾与进步,继体现了费尔巴哈哲学,却有努力超越费尔巴哈哲学,在内容上却力求向历史唯物主义接近,处处闪烁着新世界观思想的光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分为序章、第一手稿、第二手稿和第三手稿。
在序言中,马克思讲述了创作的意图与目标。
在“第一手稿”中,马克思揭露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局限性,提出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在他看来,因为古典经济学没有剖析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所以难以得出明确的结论。
他论述了异化劳动理论,这是我第一次了解这个理论,而这个理论也让我感到眼前一亮。
“异化劳动”指的是劳动者生产出了产品,但产品不属于劳动者本身。
产品生产越多,劳动者的价值就相对越低。
而劳动是人的类本质,也是人类价值的体现,劳动产品本应属于劳动者,劳动的结果和劳动本身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现实化。
通过“异化劳动”概念,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全面的哲学分析。
对于异化劳动的论述,体现了很强的人文光辉,也是马克思理论精髓的一个重要体现。
“第二手稿”主要讲了私有财产,而大部分已经遗失。
“第三手稿”感觉更像是随笔,记录着马克思的思想过程,讲述了私有财产与劳动。
与共产主义、需求间的关系。
在这个章节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对“共产主义”的理解。
在这里,马克思对五种共产主义的理论进行了分析,但我认为他在这里的定义更多是基于道德的,并没有详细论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在《手稿》中,马克思围绕批判吸收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一些合理因素、异化劳动学说、人的本质学说、共产主义学说、唯物主义实践观、分析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法展开,第一次试图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并初步阐述了自己的新的经济学、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
他在努力思考私有制、贪欲与劳动、资本、地产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全部“异化”和货币之间的本质联系。
异化劳动批判与历史之谜解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
异化劳动批判与历史之谜解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
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是社会不公正的表现,它使工人失去了自我意识,他们的劳动成果只能被赋予一种机械的形式,从而导致他们的生活质量降低。
他认为,异化劳动使工人的劳动失去了意义,他们无法从自己的劳动中获得快乐,从而使他们的生活变得空虚无聊。
因此,马克思认为,工人们应该争取自由,摆脱异化劳动的束缚,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马克思还解释了历史上社会结构的变迁,他认为,历史上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是由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他认为,这种自然变迁的过程可以通过合理的改革和政治努力来促进,从而使社会发展更加健康和公正。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解答异化劳动和历史学之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观点,它指出了异化劳动带来的不公和历史社会结构变迁的自然规律。
因此,从马克思的观点来看,我们应该努力去解决异化劳动和历史学之谜,从而使社会及其个体更加公正和健康。
浅析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创作逻辑
浅析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创作逻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在世界范围内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然而,尽管手稿经常被讨论,对其作者的思想的总体解释是如此重要,但很少有人关注它们存在的文献学问题。
本文简要介绍了马克思在法国首都的逗留时间和他從那里开始的经济研究,考察了《1844年经济与哲学手稿》与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家著作中编纂的节选的平行笔记本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他在他发展的这一主要时期所取得的更大的哲学和政治上的成熟。
标签:政治经济学;手稿;马克思主义一、背景分析巴黎是一个“可怕的奇迹,一个令人震惊的运动,机器和思想的集合,千千万万不同浪漫的城市,世界的思维盒”(Balzac,1972,33)。
这就是巴尔扎克如何在他的故事中描述大都市对那些不彻底了解的人的影响。
在1848年革命之前的几年里,这个城市由工匠和工人在不断的政治搅拌下居住。
它从其流亡者、革命者、作家和艺术家的殖民地以及一般的社会发酵中获得了在少数其他时代所发现的强度。
具有最多样化的智力天赋的男人和女人正在出版书籍、杂志和报纸,写作诗歌,在会议上讲话,在咖啡馆、街上和公共长椅上无休止地讨论。
它们的紧密接近意味着它们对彼此产生了持续的影响。
总之,这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时刻。
巴尔扎克说“巴黎的街道具有人类的品质和如此的自然地理,让我们留下没有阻力的印象(Balzac,1972,310)这些印象也打动了卡尔·马克思,他在1843年10月25岁时曾在那里运动;他们深刻地标志着他的智力进化,在他在巴黎的时间里决定性地成熟了。
在新闻工作经历之后,马克思放弃了黑格尔理性国家的概念视野和相关的民主激进主义,但是,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具体远见所动摇的。
二、理论分析马克思著名早期文本的批判解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他在巴黎停留的过程中,主要集中在文献学问题上。
在政治经济上,当他RheinischeZeitung 一起工作时,马克思已经准备好应对特殊的经济问题,但总是从法律或政治观点出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 思 的 ( 8 4年经 济学 哲 学手 稿》 以下简 称 14 (
《 稿》 自问世 以来 , 本 身 的 主题 思想 和 历史 地 位 手 ) 其 所引起 的学 术争论 之波 直到 今天依 然未 能平 息…。 从 《 稿》 手 的创作过 程可 知 , 它是 马克思 运用他 当 时的哲
学观点概括其经济研究成果的最初尝试 : 从批判 国民经 济学家到全 面批 判黑格尔 ,从经济学 批判走 向哲学批
一
个 异 己对 象 的 关 系 。 ” 口
却得 出了不 同的结论 , 劳动 在 国民经济学家 中仅仅 即“ 以谋生活动的形式出现” 且他们“ , 把工人 只当作 劳动的
其次 , 劳动行 为本 身与 劳动者 相异化 。劳 动 的产 品为 什么会 与 劳动者 相异化 ? 是劳动 者 的生产 活动 这 本身 与劳动 者相 异化 的结果 。 品是 劳动者 的生 产活 产 动创 造 的 . 品是果 , 产 生产活 动是 因 , 品 的异 化根 源 产 于生 产活动 本 身首先被 异化 了 。由此 , 马克思 得 出了
学本 身 的逻辑 ,自然 引发 出这 个近 似荒谬 的结论 : 从
事商 品生产 的工 人 “ 降低 为商 品 . 而且 降低 为 最 贱 的 商 品 。” [ 国民经 济 学理 论 与现 实 的 巨大 反差 及其 理论 自 身 的矛盾使 马 克思与 国 民经济 学 家划清 了界限 。 马克
个 奴隶 阶级所必要 的那一部分 。” ] r 2 与此 同时 , 马克思
而 且 变成 与工 人 相对 立 的东 西 。工 人 生产 的 财富 越
多 . 的产品 的力量 和数量 越大 , 他 他就越 穷 , 受他 的 越 产 品 的统 治 。“ 工人 同 自己的劳 动产 品的关 系就是 同
重 庆科技学 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21年第1 0 0 期
J ra o hnq gU i rt o c neadT cnl ySc lSi csE i n N . 2 1 o nl fC ogi n e i fSi c n eho g(oi e e dt ) u n vs y e o ac n i o o1 00
作 者简 介 : 剑 ( 9 2 男 , 徽 蚌 埠人 , 北 师 范 大 学( 肃 兰州7 0 7 ) 治 学 院马 克 思 哲 学 专 业2 0 级 硕 士 研 究 生 . 倪 1 7 -) 安 西 甘 30 0 政 07
研 究 方 向 为马 克 思 主 义基 本 原 理
收 稿 日期 : 0 9 8 2 2 0 —0 -1
学 范畴之上 的经 济现 象 . 克思深 刻地 阐发 了异化 劳 马 动 的 四重 规定性 。 首先 , 动产 品 与劳动 者相异 化 。劳动产 品是 劳 劳
理论 , 仅是 因为 它有 助于对 资本 主义经 济关 系进 行 仅
人本 主义 的批 判 , 揭露雇 佣 劳动 的非人化 。马克思 指
动 产 品 .作 为 不依 赖 于生 产 者 的力 量 ,同劳动 相 对
立 。 ” 就是说 , 这 工人 劳动 的产 品不仅与 工人相 脱离 ,
们说 . 际 上工 人得 到 的产 品是 最小 的 、 有 就不 行 实 没 的部分 。 即工人 只通过劳 动 而且 只 得到维 持其作 为 也
工人生 存所 必要 的那一 部分 , 只得 到 为了繁 衍工 人这
思指 出 :我们从 当前 的经济 事实 出发” “ ,而不要 像 国 民经济 学 家那 样 , “ 当加 以说 明 的东 西假 定 为一 把 应
个具 有历史 形式 的事 实 。 _ 克思指 出 当前 的经济 ” 【马 2 5
判 。这也使得 《 手稿》 有一个 一 以贯之 的逻辑线 索和特
点 ,手稿》 , 《 中 马克思力图解决的问题就是 “ 历史之谜” 。
经济学 的劳 动价 值理念 的启 示 。但 是 . 马克 思这 时对 于劳 动价 值 学说 的 肯定 和 称赞 并 不 像后 来 那样 是 从 客观经 济规 律 的意义上 , 是从哲 学人 本主 义 的意义 而
上做 出的 。这 就是 说 , 之所 的世 界 的贬值成 正 比。 l ”2 瑚透过笼 罩在 国 民经 济
探析 “ 史 之 谜 " 内在 逻 辑 历 的
读 ̄84 14  ̄济学哲 学手稿》
倪 剑
摘 要 : 1 4 年 经 济 学哲 学手 稿 》 (84 ( 自面世 以 来 , 直 备 受 争论 , 根 本 点 在 于《 稿 》 一 其 手 中存 在 着 两种 截 然 相反 的逻 辑 : 以抽 象的人 的本 质 为 出发 点 的 思辨 逻 辑 和 以 现 实 的 经济 事 实为 出发 点 的科 学逻 辑 : 通过 马 克 思 的 “ 动理 论 ” “ 史之 谜 ” 劳 对 历
一
、
“ 史 之 谜” 历 的缘 起
事实 表现 为 :工 人生产 的财 富越多 . “ 其产 品的力 量 和 数量 越大 , 他就越 贫穷 。 人创造 的商 品越多 . 工 他就越
变成 廉价 的商 品 。 _ 言以蔽 之 ,物 的世界 的增值 ”1一 2 5 “
马克 思关 于 异 化劳 动 的理 论 直 接受 到 古典 政 治
做 出初 探 和 独 特 解 答 关 键 词 : 史 之谜 ; 化 劳 动 : 产 主 义 历 异 共 中 图分 类 号 : 1 . A8 1 2 文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6 3 9 9 2 1 ) 1 0 6 0 A 1 7 —1 9 ( 0 0 0 —0 1 — 2
动 的结 晶 . 是人 的本质 的 对等 化 , 动产 品本 应 属 于 劳
劳动 者 。 但在 资本 主义社会 ,劳 动所产 生 的对 象 即劳 “
出 : 国民经 济学 家 对我 们 说 , 动 的全部 产 品 , 来 “ 劳 本 属于工 人 . 且按 照理论 也是 如此 。但他 同时又对 我 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