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云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老张的实验报告

老张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者:老张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老张的实验室一、实验背景植物生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光照强度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形态结构、生理代谢等方面都有显著影响。

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二、实验目的1. 了解不同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掌握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创新意识。

三、实验材料1. 实验植物:水稻种子、大豆种子、小麦种子2. 实验器具:培养皿、培养箱、光照强度计、温度计、电子秤、剪刀、尺子等3. 实验试剂:蒸馏水、生长素、培养基等四、实验方法1. 将水稻、大豆、小麦种子分别播种在三个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播种50粒。

2. 将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设置温度为25℃,湿度为60%。

3. 将培养箱内的光照强度分别设置为1000勒克斯、500勒克斯、250勒克斯,分别对应强光、中光、弱光。

4. 每隔3天测量一次植物的株高、叶面积、生物量等指标。

5. 实验进行30天后,统计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的生长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株高:强光组、中光组、弱光组的株高分别为10cm、8cm、6cm。

(2)叶面积:强光组、中光组、弱光组的叶面积分别为20cm²、15cm²、10cm²。

(3)生物量:强光组、中光组、弱光组的生物量分别为10g、8g、6g。

2. 结果分析(1)光照强度对植物株高的影响: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强光组的株高最高,中光组次之,弱光组最低。

这说明光照强度对植物株高有显著影响,强光有利于植物株高的增长。

(2)光照强度对植物叶面积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强光组的叶面积最大,中光组次之,弱光组最小。

这表明光照强度对植物叶面积有显著影响,强光有利于植物叶面积的扩大。

(3)光照强度对植物生物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强光组的生物量最大,中光组次之,弱光组最小。

最新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

最新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

最新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特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提取方法及其生物活性。

实验材料:1. 选定的药用植物样本2. 蒸馏水3. 乙醇4. 萃取溶剂(如氯仿、乙酸乙酯)5. 旋转蒸发仪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8. 生物活性测试试剂盒9. 实验动物(如小鼠)实验方法:1. 植物样本的预处理:将采集的药用植物清洗干净,晾干后切碎,备用。

2. 粗提:称取一定量的植物样本,加入蒸馏水和乙醇,按照固液比1:10的比例,进行回流提取,提取时间为2小时。

3. 萃取:将粗提液进行不同有机溶剂萃取,如氯仿、乙酸乙酯,以分离不同极性的成分。

4. 旋转蒸发:将萃取液在旋转蒸发仪中浓缩至适当体积。

5. 成分分析: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对提取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有效成分的种类和含量。

6. 生物活性测试:选取提取的有效成分,通过生物活性测试试剂盒进行初步的生物活性筛选,如抗氧化、抗炎、抗菌等。

7. 动物实验:对筛选出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成分,在实验动物上进行进一步的药效学和毒理学评价。

实验结果:1. 通过HPLC分析,确定了植物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种类及其相对含量。

2. 生物活性测试显示,提取物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

3.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该药用植物提取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实验动物具有治疗效果,且未观察到明显毒性反应。

结论:本次实验成功提取并分析了选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评价。

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开发该植物作为药用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未来研究可针对特定有效成分进行深入的药效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探索。

植物活体成像实验报告

植物活体成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活体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通过活体成像技术观察植物细胞在正常和逆境条件下的生理变化。

3. 掌握植物活体成像技术在研究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方面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植物活体成像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实时监测植物细胞生理活动的技术。

该技术利用荧光染料或荧光蛋白标记的细胞器,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等设备,对活体植物进行成像,从而观察细胞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动态变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幼苗、30% PEG溶液、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5-ALA)溶液、GFP荧光素酶基因表达载体。

2. 实验仪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荧光显微镜、培养箱、水培装置、移液器、超净工作台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拟南芥幼苗分为对照组和PEG处理组,每组50株。

2. 5-ALA溶液处理:将5-ALA溶液稀释至1mg/mL,用移液器将溶液滴在拟南芥幼苗叶片上,处理时间为10分钟。

3. GFP荧光素酶基因表达载体转化:将GFP荧光素酶基因表达载体电转化至拟南芥幼苗中,培养至幼苗长至一定大小。

4. 实验分组:将转化成功的拟南芥幼苗分为正常组和PEG处理组,每组50株。

5. PEG处理:将PEG溶液稀释至30%,用移液器将溶液滴在拟南芥幼苗叶片上,处理时间为3小时。

6. 活体成像:将PEG处理后的拟南芥幼苗放入培养箱中,使用LSCM观察GFP荧光素酶基因表达载体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记录图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5-ALA溶液处理后的拟南芥幼苗叶片出现绿色荧光,表明5-ALA成功进入叶片细胞,并转化为荧光素酶。

2. 在正常条件下,GFP荧光素酶基因表达载体在拟南芥幼苗细胞中均匀表达,荧光强度稳定。

3. 在PEG处理条件下,GFP荧光素酶基因表达载体在拟南芥幼苗细胞中的表达受到抑制,荧光强度减弱,表明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静载实验方案

静载实验方案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下塘制梁场后张法预应力砼双线简支箱梁静载实验方案编制:复核:审核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下塘制梁场二ΟΟ九年十二月静载弯曲抗裂性实验是查验简支梁梁体质量最直接、最全然的方式。

实验预备、实施均必需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标《预应力砼铁路简支梁静载弯曲实验方式及评定标准》(TB/T2092-2003)执行。

一、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王豫副组长:孙伟强、殷世刚、王志杰、陈良金组员:尹标、方磊、叶云、徐超、徐继芳、刘方亮、王晨辉、张礼明、张学磊、刘伟、王迪、梁小庆、李浩然、高利巍、张腾有、徐海东、徐露平、徐海峰、尹海龙、张亚宝、吴客希、黄昌霞、黄宇、(少两人开泵)人员分工:王豫:总和谐,总负责;孙伟强:静载实验总指挥,负责现场人员的组织;王志杰:负责张拉设备、静载实验架的检查、校验、安装、拆除;技术李彩龙、刘伟配合;殷世刚、尹标:负责静载实验加载计算,负责百分表支架的制作交底及梁体裂纹观测;张学磊:负责张拉班对油顶对位,负责张拉设备的检查、校验,静载实验进程操纵及结果整理;王迪、胡闯:负责加载点位和支座线的确信,负责支座安装、找平;台座沉降观测及裂纹观测;陈良金、梁小庆:负责现场平安及防护;李浩然:负责加载分派梁、上锚梁、支座、钢板等的预备;徐洪斌:负责搬运机、静载实验架的状态查验及维修保养;高利巍、刘方亮:负责检测量设备的校验、预备,方磊、叶云、徐超、徐继芳、刘方亮、王晨辉、张礼明、张学磊、李彩龙、张腾有:负责挠度观测、记录;徐海东、徐露平、徐海峰、尹海龙、张亚宝、吴客希、黄昌霞、黄宇、(少两人):负责油泵操作;二、简支梁在以下情形下应进行静载弯曲实验采纳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进行试生产时;生产条件有较大变更时;显现阻碍承载能力的缺点时;交库资料不全或对资料发生疑心时;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同类型、同跨度的简支箱梁60孔或持续三个月(三个月产量不足60孔时)抽验一片。

发放生产许可证或产品质量认证查验时,应付不同类别的简支梁各抽验一孔。

叶云实验报告

叶云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中北大学材料科学及工程学院实验中心
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扼要说明研究对象,实验意义及作用等)
三实验原理(简要说明实验所依据的理论.包括重要定律,公式及据此推算的重要结果):
四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设备的名称,型号,主要结构和性能等.实验方法主要介绍专用装置及操作程序等).
五实验结果(把原始记录的时间,条件环境,偶然情况等以数字和图表表达.用专业术语描述实验中所见现象,用误差和统计分析确保数据准确)
六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根据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最后用肯定语言进行概述,作出论断)
七参考文献(引用文章的作者,题目,出版单位等列出).
八你的建议(对实验情况及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植物生物学实验实验报告(3篇)

植物生物学实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实验目的:1.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 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能。

3. 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实验原理: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

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可以识别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便于观察。

实验材料:洋葱根尖、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培养皿、铅笔、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分数为0.01g/ml的龙胆紫(或紫药水)实验步骤:1. 洋葱根尖的培养:提前3-4天,将洋葱根尖置于适宜的培养液中培养,使其生长良好。

2. 解离:将洋葱根尖置于盛有15%盐酸和95%酒精的混合液中,在室温下解离5分钟。

3. 漂洗:用蒸馏水漂洗根尖,去除解离液。

4. 染色:将根尖置于盛有质量分数为0.01g/ml的龙胆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5分钟。

5. 制片:将染色后的根尖取出,用镊子夹取根尖,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的蒸馏水,盖上盖玻片。

6. 镜检:用显微镜观察制片,调整焦距,观察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可以观察到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在分裂间期,细胞核呈圆形,染色体呈细丝状;在前期,染色体开始缩短变粗,细胞核膜逐渐消失;在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呈赤道板状;在后期,染色体分离,向细胞两极移动;在末期,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结果分析:1. 观察到的有丝分裂过程符合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基本规律。

2. 通过实验,掌握了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能。

3. 通过绘制生物图,加深了对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

讨论:1. 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是什么?- 关键在于解离充分,使组织分散,细胞不会重叠;漂洗时间要足够,使细胞染色;染色时,染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要掌握好。

课外生物实验报告

课外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植物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2. 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3. 学习使用相关仪器测量光合作用产物。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材料:1. 植物材料:菠菜、水稻、向日葵等。

2. 实验仪器:光合作用测定仪、光源、温度计、秒表、量筒等。

3. 实验试剂:NaOH溶液、蒸馏水、碘液等。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选取健康、生长状况良好的植物叶片,清洗干净。

2. 设置对照组:将植物叶片置于黑暗环境中,观察并记录叶片的变化。

3. 设置实验组:将植物叶片分别置于不同光照强度下,观察并记录叶片的变化。

4. 光合作用产物测定:a. 使用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叶片的光合速率。

b. 收集一定时间内的光合产物,如氧气或葡萄糖,使用相应试剂进行定量分析。

5. 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的光合速率和产物含量,分析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实验结果:1. 在黑暗环境中,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接近于零,无光合产物生成。

2. 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逐渐升高,产物含量也随之增加。

3. 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植物的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产物含量达到最高。

4. 当光照强度超过一定范围后,植物的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

实验分析: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生理活动。

2. 光照强度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宜的光照强度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

3. 当光照强度过高时,植物叶片会因过热、过氧化等原因导致光合作用效率降低。

实验结论:1. 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生理活动,其产物为植物提供能量和物质。

2. 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显著影响,适宜的光照强度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

3.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和光照条件,合理调整光照强度,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微观摄影发射实验报告(3篇)

微观摄影发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微观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显微镜的调整和使用技巧。

3. 通过实验了解不同物体在微观下的形态和特征。

4. 培养观察、分析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微观摄影是利用显微镜等设备,将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微小物体放大,以图像形式展现出来。

实验中,我们主要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通过调节显微镜的焦距和光圈等参数,实现对微观物体的清晰成像。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显微镜:一台光学显微镜,包括物镜、目镜、载物台、光源等。

2. 实验材料:植物叶片、昆虫、细胞等微小物体。

3. 拍照设备:数码相机或手机。

四、实验步骤1. 显微镜调整:- 将显微镜放置在实验台上,确保稳定。

- 调整光源,使光线均匀照射到载物台上。

- 调整载物台的高度,使物镜与物体保持适当距离。

- 调整物镜和目镜,使观察者能够清晰地看到物体。

2. 观察植物叶片:- 将植物叶片放置在载物台上,用镊子轻轻固定。

- 通过调节焦距和光圈,使叶片的细胞结构清晰可见。

- 使用数码相机或手机拍照,记录观察结果。

3. 观察昆虫:- 将昆虫放置在载物台上,用镊子轻轻固定。

- 通过调节焦距和光圈,观察昆虫的触角、眼睛、翅膀等结构。

- 使用数码相机或手机拍照,记录观察结果。

4. 观察细胞:- 将细胞样本放置在载物台上,用镊子轻轻固定。

- 通过调节焦距和光圈,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等特征。

- 使用数码相机或手机拍照,记录观察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叶片:- 观察到植物叶片细胞排列整齐,细胞壁清晰可见。

- 发现细胞内有叶绿体,负责光合作用。

2. 昆虫:- 观察到昆虫的触角、眼睛、翅膀等结构,了解其生物学特征。

- 发现昆虫的皮肤具有保护和支撑作用。

3. 细胞:- 观察到细胞的形态、结构等特征,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发现细胞内有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等细胞器,负责细胞的代谢和生长。

六、实验心得与体会1. 通过本次实验,我熟悉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掌握了观察微观物体的方法。

解剖花朵的实验报告(3篇)

解剖花朵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花朵的基本结构,包括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等部分。

2. 观察并分析花朵内部结构,如花药、花丝、柱头、花柱、子房等。

3. 掌握解剖花朵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二、实验原理花朵是植物生殖的重要器官,其内部结构复杂,与植物的繁殖过程密切相关。

通过解剖花朵,可以深入了解其内部结构,为植物繁殖、育种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花朵(如玫瑰、牡丹、梅花等)、解剖刀、镊子、放大镜、解剖盘、酒精、生理盐水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解剖镜、解剖台、解剖剪、解剖针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准备阶段:将实验材料洗净、晾干,备用。

2. 解剖花朵:a. 将花朵放置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刀沿花托与花瓣之间的连接处切开,暴露花朵内部结构。

b. 观察并记录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的位置、形状、颜色等特征。

c. 用镊子将雄蕊和雌蕊分别取出,观察花药、花丝、柱头、花柱、子房等部分。

d. 将解剖好的花朵放入装有酒精和解剖针的解剖瓶中,固定并保存。

3. 观察与记录:a. 用放大镜观察花朵的内部结构,如花药、花丝、柱头、花柱、子房等。

b. 记录观察到的特征,如花药的颜色、形状、花粉粒的形状等。

c. 对比不同种类花朵的内部结构,分析其异同。

4. 数据分析与讨论:a. 分析解剖结果,总结花朵内部结构的特点。

b. 讨论花朵内部结构与其生殖过程的关系。

c. 探讨解剖方法与技巧的改进。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a. 萼片:保护花朵,防止外界伤害。

b. 花瓣:吸引传粉者,增加繁殖机会。

c. 雄蕊:产生花粉,为授粉提供物质基础。

d. 雌蕊:接受花粉,形成种子,实现植物繁殖。

e. 花药:产生花粉,位于雄蕊的顶端。

f. 花丝:连接花药和花瓣,将花粉传递给雌蕊。

g. 柱头:雌蕊的顶端,接受花粉。

h. 花柱:连接柱头和子房,传递花粉。

i. 子房:雌蕊的下部,形成种子。

2. 讨论:a. 不同种类花朵的内部结构存在差异,这可能与植物的繁殖策略有关。

蚊子断层解剖实验报告

蚊子断层解剖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1. 了解蚊子的内部结构及其各器官系统的分布情况。

2. 学习断层解剖技术,掌握使用断层扫描设备进行动物组织切片和分析的方法。

实验材料:1. 蚊子(按蚊属,雌性)2. 断层扫描仪3. 切片制备材料(切片刀、切片机、染色剂等)4. 显微镜及配套设备5. 记录表格实验方法:1. 蚊子处理:将蚊子用生理盐水浸泡,去除多余组织,只保留腹部和头部作为实验材料。

2. 断层扫描:将蚊子腹部和头部放置在断层扫描仪上,进行断层扫描,获取不同层面的图像。

3. 切片制备:根据断层扫描结果,选择感兴趣的区域,使用切片机进行切片,切片厚度约为5微米。

4. 染色:将切片进行染色处理,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

5. 显微镜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切片,记录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分布情况。

实验结果:1. 头部结构:- 蚊子的头部由触角、复眼、口器和脑部组成。

- 触角上有多个感觉器官,负责嗅觉和触觉。

- 复眼由多个小眼组成,具有视觉功能。

- 口器包括上唇、下唇、舌和喙,用于吸血。

- 脑部是神经系统的中心,控制蚊子的行为和生理活动。

2. 胸部结构:- 胸部是蚊子的运动器官,由三对足和一对翅膀组成。

- 足部有多个关节,使蚊子能够灵活运动。

- 翅膀是蚊子飞行的重要器官,由多个翅脉组成。

3. 腹部结构:- 腹部是蚊子的消化和生殖器官所在地。

- 消化系统包括口器、食管、胃、中肠和后肠。

- 生殖系统包括卵巢、睾丸和生殖导管。

4. 神经系统:- 蚊子的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组成。

- 脑是神经系统的中心,控制蚊子的行为和生理活动。

- 神经节分布在蚊子的身体各部分,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5. 呼吸系统:- 蚊子的呼吸系统由气管和气门组成。

- 气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门是气体进出的通道。

实验讨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蚊子的内部结构及其各器官系统的分布情况。

2. 断层扫描技术在动物组织切片和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供更加精确的解剖信息。

科学的探索实验报告

科学的探索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目的:1. 了解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具体影响。

3. 探讨光照周期对植物生长的调控作用。

实验材料:1. 植物种子:小麦种子50粒2. 培养土:50g3. 花盆:5个4. 水壶:1个5. 光照设备:5个(可调节光照强度)6. 计时器:1个7. 记录本:1本实验方法:1. 将5个花盆分别装满培养土,每个花盆中放入10粒小麦种子。

2. 将花盆放置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保证温度、湿度等条件一致。

3. 将5个光照设备分别放置在5个花盆上方,可调节光照强度。

4. 设定光照周期为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

5. 分别设置5个不同的光照强度:100%、80%、60%、40%、20%。

6. 每天定时浇水,保证植物生长所需水分。

7. 每天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植株高度、叶片数量、颜色等。

8. 实验进行10天后,统计并分析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1. 在100%光照条件下,植物生长最快,植株高度最高,叶片数量最多,颜色鲜绿。

2. 在80%光照条件下,植物生长速度次之,植株高度、叶片数量和颜色均较100%光照条件下有所下降。

3. 在60%光照条件下,植物生长速度明显下降,植株高度、叶片数量和颜色较80%光照条件下有所下降。

4. 在40%光照条件下,植物生长速度进一步下降,植株高度、叶片数量和颜色较60%光照条件下有所下降。

5. 在20%光照条件下,植物生长速度最慢,植株高度、叶片数量和颜色较40%光照条件下有所下降。

实验分析:1. 光照对植物生长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植物生长速度逐渐下降。

2. 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植物可以充分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促进生长。

3. 光照周期对植物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本实验中设定的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符合植物生长的基本需求。

实验结论:1. 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具有显著影响。

层析成像_实验报告(3篇)

层析成像_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层析成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层析成像在物质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3. 通过实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层析成像是一种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溶解度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分析的技术。

根据层析技术原理,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薄层层析(TLC)、气相层析(GC)、高效液相层析(HPLC)和凝胶渗透层析(GPC)等。

本实验采用薄层层析(TLC)技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溶解度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

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上的迁移距离,可以分析出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仪器:薄层层析板、微量注射器、展开槽、铅笔、尺子、紫外灯、显色剂等。

2. 材料:待分离的混合物、固定相(硅胶)、流动相(正己烷)、显色剂(碘蒸气)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薄层层析板:取一张薄层层析板,用铅笔在距离一端1cm处划一条起始线。

2. 点样:用微量注射器吸取待分离的混合物,滴加在起始线上,每次滴加量约为1μl,重复3-5次,每次间隔2-3cm。

3. 展开层析:将薄层层析板放入展开槽中,加入适量流动相,使液面距离薄层层析板表面约1cm。

静置一段时间,待流动相自然展开至适当位置(约2-3cm)。

4. 显色:取出薄层层析板,用铅笔在流动相前沿处划一条线,将薄层层析板放入紫外灯下观察,观察各组分的迁移距离。

5. 分析结果:根据各组分的迁移距离,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迁移距离,并计算出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2. 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各组分的性质,推测混合物的成分。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滴加量,避免过多或过少。

2. 展开层析过程中,应确保薄层层析板与展开槽内壁垂直,以防止流动相沿壁面上升。

3. 显色时,应在紫外灯下观察,以确保观察结果准确。

初中植物生长照实验报告

初中植物生长照实验报告

初中植物生长照实验报告
目的: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吸收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原理:绿色植物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仪器:广口瓶、导管、橡皮塞、凡士林、小盆植物
步骤:1,取三只大广口瓶,分别标号A、B、C。

在A、B中各放一盆枝叶茂盛的植物,C瓶内放无植物的花盆。

通过导管分别向各瓶中深吐气十余次,使瓶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用凡士林封口。

2,将A放入黑暗中,B、C放在阳光下。

2小时后,向A、B、C三瓶中分别滴入一些澄清石灰水,观察各瓶内澄清石灰水的变化情况。

现象:A:浑浊;B:澄清;C:浑浊
结果:B瓶中的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瓶中的二氧化碳:A缺少阳光,C缺少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能进行。

幼叶培养实验报告(3篇)

幼叶培养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幼叶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研究不同培养基成分对幼叶生长的影响。

3. 观察和记录幼叶在培养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和生长情况。

二、实验材料1. 纯净的幼叶:选择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植物叶片。

2. MS培养基母液:包括无机盐、维生素、激素等。

3. 琼脂:用于固化培养基。

4. 灭菌剂:如70%酒精、氯化汞等。

5. 其他:剪刀、培养皿、移液器、显微镜等。

三、实验方法1. 制备培养基:按照实验要求,将MS培养基母液与琼脂混合,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培养基。

2. 叶片消毒:将幼叶用70%酒精消毒30秒,然后用氯化汞消毒5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

3. 接种:将消毒后的幼叶切成小块,接种到不同浓度的培养基上。

4. 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5. 观察与记录:定期观察和记录幼叶的生长情况,包括叶片颜色、大小、形态等变化。

四、实验结果1. 不同培养基成分对幼叶生长的影响:- IAA浓度:在低浓度的IAA培养基中,幼叶生长速度较快,叶片颜色鲜绿;而在高浓度的IAA培养基中,幼叶生长速度较慢,叶片颜色变黄。

- NAA浓度:在低浓度的NAA培养基中,幼叶生长速度较快,叶片颜色鲜绿;而在高浓度的NAA培养基中,幼叶生长速度较慢,叶片出现皱缩现象。

- 激素比例:在IAA和NAA比例适宜的培养基中,幼叶生长速度最快,叶片颜色鲜绿,形态良好。

2. 幼叶在培养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叶片颜色: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幼叶颜色逐渐由浅绿变为深绿,说明幼叶在培养过程中不断进行光合作用。

- 叶片大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幼叶逐渐变大,说明幼叶在培养过程中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和伸长。

- 叶片形态:在适宜的培养基中,幼叶形态良好,生长速度较快;而在不适宜的培养基中,幼叶形态较差,生长速度较慢。

五、实验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成分对幼叶生长有显著影响。

IAA和NAA是植物生长素的主要成分,它们对幼叶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植物系统实验报告

植物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2. 掌握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结构;3. 研究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和过程;4. 熟悉植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

二、实验原理植物系统是自然界中最具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生物系统之一,其研究有助于揭示生物进化、生态平衡和生物资源利用等重大科学问题。

植物系统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和过程,以及植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的植物叶片、茎、根、花等;2. 仪器设备: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剪刀、镊子、培养皿、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水浴锅、电子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植物细胞结构(1)取新鲜的植物叶片,用剪刀剪取一小块叶片;(2)将叶片放入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的酒精,然后用盖玻片覆盖;(3)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记录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 观察植物组织结构(1)取新鲜的植物茎,用剪刀剪取一小段茎;(2)将茎切成薄片,用酒精灯烤焦边缘,使切片易于观察;(3)将切片置于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的碘液,然后用盖玻片覆盖;(4)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记录植物组织的基本结构。

3. 观察植物器官结构(1)取新鲜的植物花,用剪刀剪取一小朵花;(2)将花放入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的碘液,然后用盖玻片覆盖;(3)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记录植物器官的基本结构。

4. 植物分类实验(1)收集多种植物样本,包括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藻类植物等;(2)根据植物的生长环境、形态结构、繁殖方式等特点,对植物进行分类;(3)记录植物分类结果,并分析不同植物类群的特点。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细胞结构:观察结果显示,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

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质内含有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2. 植物组织结构:观察结果显示,植物组织由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如表皮组织、基本组织、维管组织等。

论文型实验报告

论文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2. 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3. 分析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速率加快;超过一定范围,光合作用速率会逐渐下降。

三、实验材料1. 植物材料:菠菜、小麦等。

2. 实验仪器:光合仪、显微镜、培养皿、光源、温度计、计时器等。

四、实验方法1. 将菠菜、小麦等植物种植在培养皿中,保证植物生长条件适宜。

2. 设置不同光照强度,分别为:低光照(1000 Lux)、中光照(2000 Lux)、高光照(3000 Lux)。

3. 分别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培养植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

4. 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步骤1. 将菠菜、小麦等植物种植在培养皿中,确保植物生长条件适宜。

2. 设置不同光照强度,分别为:低光照(1000 Lux)、中光照(2000 Lux)、高光照(3000 Lux)。

3. 将植物分别放置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每隔一段时间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

4. 使用光合仪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记录实验数据。

5. 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片结构,分析光合作用与叶片结构之间的关系。

6.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得出以下结果:(1)低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较慢,约为0.5 mg CO2/h。

(2)中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较快,约为1.0 mg CO2/h。

(3)高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速率最快,约为1.5 mg CO2/h。

2. 分析(1)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加快。

这表明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2)在低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较慢,可能是由于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需求未得到满足。

论文实验报告

论文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2. 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变化规律。

3. 为植物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本实验主要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变化规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向日葵幼苗、水、二氧化碳、蒸馏水、培养皿、遮光布、光照计、电子天平、秒表等。

2. 实验仪器:光照计、电子天平、秒表、遮光布、培养皿等。

四、实验方法1. 将向日葵幼苗种植在培养皿中,保证幼苗生长良好。

2. 设置不同光照条件,分别为强光(自然光照)、中等光照(遮光布遮住部分光照)、弱光(遮光布遮住大部分光照)。

3. 在相同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向日葵幼苗的光合作用效率。

4.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光合作用速率、植物生长状况等。

五、实验步骤1. 将向日葵幼苗种植在培养皿中,保证幼苗生长良好。

2. 设置不同光照条件,分别为强光、中等光照、弱光。

3. 在相同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向日葵幼苗的光合作用效率。

a. 将向日葵幼苗放置在光照计下,记录光照强度。

b. 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向日葵幼苗的光合作用速率。

i.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向日葵幼苗的初始重量。

ii. 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使向日葵幼苗进行光合作用。

iii. 再次使用电子天平称量向日葵幼苗的重量,计算光合作用速率。

c. 观察并记录向日葵幼苗的生长状况。

4.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光合作用速率、植物生长状况等。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a. 强光条件下,向日葵幼苗的光合作用速率为0.8mg/h。

b. 中等光照条件下,向日葵幼苗的光合作用速率为0.6mg/h。

c. 弱光条件下,向日葵幼苗的光合作用速率为0.4mg/h。

一次科学的实验报告

一次科学的实验报告

一次科学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探究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通过对植物生长的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引言:植物生长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光照、水分、温度、土壤质地等。

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和促进植物生长,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选取了三种不同的植物进行观察,分别是小麦、玉米和豆类植物。

我们设置了三组实验条件,分别是光照、水分和温度。

每组条件下,我们分别设置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正常生长条件,实验组为改变相应因素后的生长条件。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数据收集,我们发现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显著的。

在光照条件下,植物生长受到显著影响,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在水分条件下,适度的水分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过多或过少的水分都会对植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在温度条件下,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讨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为了促进植物生长,我们应该提供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水分和温度条件。

此外,我们还应该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合理调整生长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植物生长。

结论:植物生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和促进植物生长。

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这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视觉后像实验报告

视觉后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视觉后像的概念及其产生原理。

2. 通过实验观察视觉后像现象,加深对视觉生理学的认识。

3. 掌握观察视觉后像的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原理视觉后像是指在视觉刺激消失后,视觉感受器(视网膜)中仍然保持一段时间的感觉现象。

视觉后像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正后像是视觉刺激消失后,视觉感受器中保持与刺激相同的亮度感觉;负后像是视觉刺激消失后,视觉感受器中保持与刺激相反的亮度感觉。

三、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暗箱、光源、黑白两色小卡片、计时器。

2. 实验材料:白色背景、红色和绿色的小卡片。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将暗箱内的光源调至适宜亮度,确保实验过程中环境光线稳定。

2. 观察正后像:a. 将红色卡片放置在白色背景上,用眼睛注视红色卡片,保持5秒钟。

b. 迅速将红色卡片移开,观察视觉感受器中是否出现与红色卡片相同的亮度感觉,记录观察结果。

c. 重复步骤b,但将红色卡片改为绿色卡片,记录观察结果。

3. 观察负后像:a. 将绿色卡片放置在白色背景上,用眼睛注视绿色卡片,保持5秒钟。

b. 迅速将绿色卡片移开,观察视觉感受器中是否出现与绿色卡片相反的亮度感觉,记录观察结果。

c. 重复步骤b,但将绿色卡片改为红色卡片,记录观察结果。

4.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观察到的正后像和负后像的持续时间、亮度感觉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a. 正后像:在移开红色卡片后,视觉感受器中出现了与红色卡片相同的亮度感觉,持续时间为3-5秒;在移开绿色卡片后,视觉感受器中出现了与绿色卡片相同的亮度感觉,持续时间为3-5秒。

b. 负后像:在移开绿色卡片后,视觉感受器中出现了与绿色卡片相反的亮度感觉,持续时间为2-3秒;在移开红色卡片后,视觉感受器中出现了与红色卡片相反的亮度感觉,持续时间为2-3秒。

2. 分析:a. 视觉后像现象表明,视觉刺激消失后,视觉感受器中仍然保持一段时间的感觉现象。

b. 正后像和负后像的持续时间与刺激强度有关,刺激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实 验报告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实    验报告

脂肪等结缔组织玻片;神经组织的玻片。
实验过 程
根据教师提供的玻片,逐个在显微镜低倍镜下 认真观察,注意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细胞间的联 系特点。
预期结果 实验较成功
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观察现象并记录
1.根据教师提供的玻 片,逐个在显微镜低 倍镜下认真观察,注 意细胞的形态特征和 细胞间的联系特点。
组织 类型
祁东县灵官镇中学初一生物实验报告单
__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 合作者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 月_____日
实验 实验一: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名称
提出 光辉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问题
作出假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辉影响鼠妇的分布
实验 认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制约作用 目的
提出问
作出假设 设计实
实验目 的
实验用具
1.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认识人体的 四种基本组织; 2.描述同一种组织中细胞的共同特点; 3.描述不同组织中细胞形态上的不同之处; 4.根据观察,概述组织的共同特点,形成组 织的概念。
显微镜;扁平上皮、柱状上皮等上皮组织玻 片;横纹肌、心肌等肌肉组织玻片;骨、软骨
预 实验较成功 期 结 果
完成实验
实验步
观察现象并记录
一.制作 洋葱表皮 玻片标本
1、用洁净地______把载玻片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______。 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在膜—— ______。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
四、整理
盖玻片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实验 结论
讨论交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有哪些基本结构,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相 同和不同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班级11030541X
姓名狐慧敏
学号34
中北大学材料科学及工程学院实验中心
一实验名称:
Fe-C合金平衡组织实验
二实验目的(扼要说明研究对象,实验意义及作用等)
1. 观察识别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2.了解Fe--C合金的成分、组织之间关系。

3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成像原理,学习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4.加深对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和性能之间关系的理解。

5.画出常用铁碳合金的组织形貌。

三实验原理(简要说明实验所依据的理论.包括重要定律,公式及据此推算的重要结果): 本实验的原理如图所示:
四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设备的名称,型号,主要结构和性能等.实验方法主要介绍专用装置及操作程序等).
1.仪器:XJP-2B( 单目) XJP-6A两种金相光学显微镜;
2.金相显微镜的主要构成是由物镜,目镜、光源灯泡,调焦系统,载样成,
其中,物镜与目镜是金相显微镜的最主要的部分,它们决定着金相显微镜的放大倍数M(主要的技术指标): M=M物镜M目镜
3.材料:六种铁碳合金试样;
4.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取样:取样的大小为Φ12×12mm或12mm的立方体,取样的部具代表性;
镶嵌:机械夹持法:以夹具夹持的方法增大试样的尺寸,以便握持;
冷镶:采用环氧树脂固化;
热镶:采用镶嵌机,镶嵌材料选用胶木粉或电玉粉。

磨制:粗磨:采用锉刀等将取样时留下的倒角等去除;
细磨:金相砂纸由粗到细,200 400 600 800 1000,每次换砂纸应,旋转90°后再磨。

抛光:在抛光机上进行,抛光前应配好抛光液或使用抛光膏。

抛光时间不应过长,2~5min为宜;
浸蚀:根据试样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腐蚀剂,如碳钢选择3%~4%的硝酸酒精溶液。

方法是用竹筷夹棉花蘸硝酸酒精擦拭试样表面,直到发灰发暗为止,再用清水冲洗并烘干。

五实验结果(把原始记录的时间,条件环境,偶然情况等以数字和图表表达.用专业术语描
述实验中所见现象,用误差和统计分析确保数据准确)
六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根据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最后用肯定语言进行概述,作出论断)
1.之所以出现我们所看到的六个不同的组织结果,原因之一是含碳量的不同所致;
2.由于含碳量的不一,导致我们所分析的材料的析出的条件不一样,也是造成我们看到了不同的结果;
3.我们今天所用的材料,其室温条件下的组织基本构成是铁素体与渗碳体,从铁碳合金图中可知道由于铁素体与渗碳体的相对含量不一样,也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不同的六个组织的结果。

七参考文献(引用文章的作者,题目,出版单位等列出).
[1]闫康平工程材料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金相图谱》编写组金相图谱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
[3]《金属学》编写组金属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八你的建议(对实验情况及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通过此次实验,深刻认识到了实验中保持认真态度的重要性,小小的细节问题决定了实验的成败,比如研磨时必须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方法,角度研磨,以及砂纸的干净,平整对实验的影响,研磨的力度大小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