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 学习任务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高二年级下册自主学习任务单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
一、学习目标
1.回顾历史上重大改革的主要内容。
2.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正确评定改革的结果。
3.总结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
二、学习过程
(一)主干知识排查
梭伦改革
商鞅变法
1.经济:废除,承认;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政治: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编制什伍组织;废除,实行;制定秦律。
3.军事:奖励军功。
4.思想:“燔诗书而明法令”,实行文化专制。
5.风俗: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北魏孝文帝改革
1.经济:推行和。
2.政治:实行,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和考核制度,迁都洛阳。
3.社会风俗:。
王安石变法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二一九法令”:农奴;农奴得到一块须的份地;农民仍受的管理。
2.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促进俄国司法体系和地方行政体系的近代化。
3.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的改革运动。
日本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二)回顾史实,构建体系(请梳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间基础史实之间的关系,在下面建构知识结构)
(三)史论链接,总结规律
主题:重大改革的原因、背景分析与评价
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
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
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
材料二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
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
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
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
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
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
——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
根据以上史料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问题1 简要概括改革的一般原因有哪些?
问题2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主要有哪些?
问题3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
(四)链接高考,重点突破
从类似历史事件对比角度考查对某一改革的理解和认识(2019·全国卷Ⅰ)材料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
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
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
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
“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
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
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
——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
学法指导
复习备考时,要从宏观上加强对改革的理性认识。
(1)改革的定义:改革指对旧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做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和变动。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2)改革成败原因
①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
②改革中双方力量的对比。
③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改革的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否行之有效。
(五)巧用方法,反思总结
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
4.分析改革成败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分析。
5.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
三、检测反馈,及时巩固
1.清末民国时期,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学界和政界纷纷讨论王安石变法。
梁启超和孙中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两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元祜以降,指凡公(王安石)所变之法,皆曰“恶法”,其为意气偏激,固无待言……吾常谓天下有绝对的恶政治,而无绝对的良政治。
苟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
——梁启超《王安石传》
材料二“王安石所行的新法,都是民生主义的事实。
”(《孙中山全集》)……清末民国时期,很多学界政界人士积极主张学习西方,但很快发现西方文化也存在巨大问题与缺陷,需要在中华文化中寻找智慧加以补充改进。
——姜锡东、周一星《略论王安石变法的现代影响》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与前人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4分)
(2)王安石新法中“民生主义的事实”历历可知。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
免役法为例,指出王安石是如何进行政策设计的,并说明其积极效果。
(4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国时期学界和政界关注王安石变法的主客观原因。
(2分)
2.“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
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
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
——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材料二(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
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
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
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
——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
(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
附件:
学习任务单参考答案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
(一)主干知识排查(略)
(二)回顾史实,构建体系
(三)史论链接,总结规律
主题:重大改革的原因、背景分析与评价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解决旧的科举考试……的弊病”可得出,科举制存在弊端;根据材料“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得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结合所学戊戌变法的背景,从政治、经济、维新派的主张等方面回答。
第(2)问,根据材料一“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得出,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根据材料一“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
可得出,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二“废八股”“改试策论”可知,打击了旧学;根据材料二“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可知,改革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很不彻底。
【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派要求变法;科举制存在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社会需要新式人才)。
(2)简评:打击了旧学;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
问题1 简要概括改革的原因有哪些?
(1)旧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需要。
如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等。
(2)缓解社会危机,巩固统治的需要(抑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收入,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缓和民族关系等)。
如雅典梭伦改革,王安石变法,北魏孝
文帝改革。
(3)吸收其他民族的特长。
少数民族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
封建化进程的需要,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也有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特长的改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4)达到特定目的的改革。
如管仲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欧洲宗教改革(适应新兴
资产阶级的需要),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
问题2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主要有哪些?
(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
(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
(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三大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
(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
(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
(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
问题3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
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
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四)链接高考,重点突破
从类似历史事件对比角度考查对某一改革的理解和认识
【解析】(1)据材料“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并结合所学商鞅为法家代表可知“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由材料“改革仿照《周礼》,设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并结合所学《周礼》是儒家经典得出“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
(2)第一小问对象,依据材料“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说明“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从材料“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可知“五等爵”主要授予官员。
第二小问作用,据材料“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和所学西周的
世卿世禄制、秦朝的统一得出“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秦统一;从材料“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可知“五等爵”制壮大了司马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
【答案】(1)流派:“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
(2)对象:“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五等爵”主要授予官员。
作用:“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秦统一;“五等爵”制壮大了司马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
三、检测反馈,及时巩固
1.(1)态度:梁启超褒;前人贬。
原因:梁启超强调王安石变法的善良本意(谋求国利民福);前人意气用事,认识偏激。
(2)政策设计:政府收取免役钱;募人充役。
积极效果: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发展生产。
(3)原因:主观: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变革依据。
客观:近代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2.【答案】(1)特征: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竞相效仿;学习西方表面化。
(2)变化: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
前因: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
后因: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
(3)实质:片面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