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技巧

合集下载

初中科学探究方法汇总

初中科学探究方法汇总

初中科学探究方法汇总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模型法、科学推理法、比较法、类比法、图像法等,是初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一.控制变量法: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和条件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的大小,而保证其它的变量不变,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的表格上的反映为:某两次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实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反过来,若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应相同.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中考出题最多的方法.示例:1.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引速又关.4.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5.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6.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7.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8.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9.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10.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1.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2.探究电流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13.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14.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二.等效替代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常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其他所有物理量,但不会改变物理效果 ,这种研究方法就是等效法.等效替代法是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等效是指不同的物理现象、模型、过程等在物理意义、作用效果或物理规律方面是相同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而保证结论不变.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案或设想,而使它们的效果完全相同,从而将问题化难为易,求得解决.例如我们学过的等效电路、合力替代各个分力,用总电阻替代各部分电阻,浮力替代液体对物体的各个压力等三. 转换法对于不易研究或不好直接研究的物理问题,而是通过研究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效应、作用效果间接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规律和实验中多处应用了这种方法.如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认识电流大小,根据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来认识磁场等扩散现象可证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可以通过电磁铁吸引铁钉的多少来显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以通过敲动音叉所引起的乒乓求球的弹开来说明一切发声体都在震动等示例:1.研究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内能的变化,只能转换成测出温度的改变来说明内能的变化);2.在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的因素时,将电热的多少转换成液柱上升的高度;3.我们在研究电功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将电功转换成砝码上升的高度;4.在我们回答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们将动能转化为小木块在平面上被推动的距离,距离越远则动能越大.注意:等效法与转换法很相似,有什么区别呢请观察:转换法: 电流大小→灯泡亮度;磁场→小磁针偏转等效替代法: 分力→合力小石块体积→排开水的体积;小结:“等效替代法”中相互替代的两个量种类相同,大小相等,而“转换法”中的两个物理量有因果关系,并且性质往往发生了改变.四. 理想模型法实际现象和过程一般都十分复杂,涉及到众多因素,采用模型方法可起到简化和纯化的作用.忽略次要因素,从复杂事物中抽象出理想模型,合理近似的反应所研究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示例:1.光线(光线是看不见的,我们使用一条看得见的实线来表示,就将问题简化利用了理想化模型)2.磁感线3.电路图是实物电路的模型4.力的示意图或力的图示是实际物体和作用力的模型.5.实验室常用手摇交流发电机及挂图来研究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和工作过程6.研究连通器原理时用到液片模型.研究肉眼观察不到的原子结构时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研究肉眼观察不到的原子结构时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例题:以下是物理学习中的几个研究实例:(1)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2)在研究物体受几个力时,引人合力;(3)在研究电流时,将它比作水流;(4)在研究光时,引入光线.前面几个实例中,采用“建立理想模型法”的是()A.(l)(3)B.(2)(3)C.(1)(4)D.(3)(4)五.科学推理法推理法是根据已知物理现象和规律,通过想象和推理对未知的现象做出科学的推理和预见.推理法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忽略次要因素,进行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理想实验是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以大量的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形,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规律.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时,当我们把物体在越光滑的平面运动的越远的知识结合起来我们就推理出,如果平面完全光滑物体将永远匀速直线运动.如:在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时,当我们发现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就越小时,我们就推理出,真空是不能传声的.五. 类比法类比法是指将两个相似的事物做对比,从已知对象具有的某种性质推出未知对象具有相应性质的方法.类比法在物理中有广泛的应用.所谓类比,实际上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或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在物理教学中,类比方法可以帮助理解较复杂的实验和较难的物理知识.例题:19世纪末,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将人们的视线引入到了原子的内部,由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关于原子结构的模型.通过学习,你认为原子结构与下列事物结构最接近的是A.西红柿 B.西瓜 C.面包 D.太阳系典例探究1图2甲是水流形成图,我们对电流的成因(图2乙)的认识是通过分析图甲中水流的成因来了解的,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中称为()A.比较法B.类比法C.等效法D.控制变量法典例探究2如图所示的波点气球可以形象地说明宇宙大爆炸学说,气球上的白点代表宇宙中的___,该实验应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是___(选下列其中一项,填字母).A. 等效法B.类比法C. 转化法D.对照法.答案:天体、 B.七.图象法利用图象这种特殊且形象的数学语言工具,来表达各种物理现象的过程和规律,这种方法叫图像法.物理图象不仅可以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形象,动态变化过程清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明确,还能表示出用语言难以表达的内涵.八、观察比较法在对各种物理现象、物理实验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和认定的标准(或对象)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的方法叫观察比较法.典例探究下面是小宇同学在物理学习中的几个研究实例:(1)在学习汽化现象时,研究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2)根据熔化过程的不同,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3)比较电流表与电压表在使用过程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对磁场进行描述.上述几个实例中,采用的主要科学研究方法是“比较法”的为()A.(1)(3) B.(3)(4) C.(2)(3) D.(2)(4)答案:A。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一、问题提出物理科学探究的第一个环节是问题提出。

在进行物理实验或研究时,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可以是关于物理现象的原理、规律、关系等方面的疑问,或者是对某个现象的解释、预测、改进等方面的思考。

例如,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物体在空中会自由下落?为什么电灯泡会发光?通过提出问题,我们可以引导自己进行科学实验或研究,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观察与记录问题提出之后,我们需要进行观察与记录。

观察是指用肉眼或仪器对待研究对象进行仔细、准确的观察,记录是将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以适当的方式记录下来,为后续的分析和推理提供依据。

例如,我们可以观察到天空是蓝色的、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的现象,我们可以用仪器记录下电灯泡发光时的电流、电压等数据。

通过观察与记录,我们可以收集到实验或研究所需的基础数据。

三、假设与推理在观察与记录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假设并进行推理。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猜测或推测,推理是根据已有的观察和理论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推断,从而得出可能的解释或结论。

例如,我们可以假设天空是蓝色是因为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对蓝光的散射比较多,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是因为受到地球引力作用,电灯泡发光是因为电能转化为光能。

通过假设与推理,我们可以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四、实验与观察假设与推理之后,我们需要进行实验与观察。

实验是指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法和步骤,通过控制变量和操作变量,对问题进行验证和实验。

观察是在实验过程中对现象和数据进行仔细观察和记录。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实验验证天空为何是蓝色,可以通过改变大气气体的成分或浓度,观察天空颜色的变化;可以设计实验验证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质量或形状,观察物体下落的速度和轨迹;可以设计实验验证电灯泡发光,可以通过改变电压或电流,观察灯泡发光的亮度和颜色。

五、数据分析与结论在实验与观察之后,我们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可行的方法和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培养他们科学探究能力的首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实验演示、有趣的物理现象解释和富有创意的问题引导,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

二、提供实践机会光靠理论知识无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需要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探究项目,让学生合作进行调查和实验。

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提高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是培养他们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灵活运用科技手段在今天的信息社会,科技手段成为了教学的重要工具。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验模拟软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科技工具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五、评价和反馈评价和反馈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讨论、小组展示和科学报告等,让学生有机会展示和发表自己的科学思考和发现。

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探究欲望。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实践机会、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灵活运用科技手段以及评价和反馈等方法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科学探究能力是现代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面对未知的情况下能够灵活应对。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例如,在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用镜子和光线进行实验,观察光线的反射方向,并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

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还能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引导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力和功的关系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的力作用下,不同物体的功不同?”通过这个问题,学生需要运用他们的物理知识和思维能力,分析力和功的关系,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问题导向教学,学生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和学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并进行实验和讨论。

例如,在学习电路中的电阻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让他们自主选择实验材料和方法,并通过实验和讨论来总结电阻的概念和特性。

通过这样的探究性学习,学生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科学项目的开展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项目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自主设计和实施项目来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物理研究方法有哪几种

初中物理研究方法有哪几种

初中物理研究方法有哪几种1.实验法:实验法是物理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收集数据,进行测量和计算,验证理论模型。

实验法有助于验证物理理论,揭示物理规律。

实验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2.观察法:观察法是物理研究中应用广泛的方法之一、通过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或物理系统的观察,获得数据和信息,从而加深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理解。

观察法常用于研究天体现象、材料特性等。

3.数学模型方法:数学模型方法是物理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通过运用数学工具、公式和方程,对物理系统进行建模和描述。

数学模型能够辅助物理学家进行预测、模拟和分析物理现象,从而使得研究更加精确和系统。

4.计算机模拟方法:计算机模拟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物理研究方法。

通过在计算机上构建物理系统的数学模型,应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其进行模拟和仿真。

计算机模拟的优势在于可以模拟复杂的物理系统,进行大规模计算和参数优化,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5.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是物理研究中用来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的方法。

通过对实验数据或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总体特征和规律。

统计学方法可以帮助物理学家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判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验证统计规律。

6.比较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是通过对不同物理现象、物理系统或实验条件的比较,研究其差异和共性,以发现规律和原理。

比较研究方法常用于研究不同材料的性质、不同条件下的物理过程等。

7.理论推理方法:理论推理方法是物理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假设、逻辑推理和数学推演,推导出物理规律、理论模型和物理公式。

理论推理方法在物理研究中起到了理论引导和预测的作用。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研究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研究中,经常会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物理现象和规律。

初中物理中的科学探究方法归纳

初中物理中的科学探究方法归纳

初中物理中的科学探究方法归纳引言初中物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他们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帮助他们理解自然规律。

因此,科学探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核心内容。

而科学探究的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步骤。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进行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探究方法,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世界。

科学探究方法1. 提出问题科学探究的起点是提出问题。

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我们可以提出如下问题:水的密度和温度有关系吗?为什么天上的云会下雨?通过提出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开始思考、实验和探究。

2. 调查资料在提出问题之后,我们需要进行资料调查。

资料调查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有关问题的背景知识和已有的科学研究成果,有助于指导学生的探究方向和实验设计。

资料调查的方法可以包括查阅教科书、参考资料、互联网查询等。

3. 假设和预测在进行科学探究时,我们需要根据已知资料和问题提出假设和预测。

假设是对问题的猜想,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假设应当简单、确切、明确,并且可以进行验证。

例如,我们可以提出如下假设: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会降低。

4. 实验设计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需要进行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应当合理、准确、可重复,并且应当符合科学原则。

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的记录等。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根据假设进行对照实验、变量实验等,以验证我们的假设。

5. 实验数据分析在实验完成之后,我们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数据应当进行整理、处理,并且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数据的分析有助于验证我们的假设和预测,并且可以发现实验中的规律和问题。

6. 得出结论在进行科学探究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得出结论。

结论应当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客观、准确的总结和归纳。

同时,对于不确定的结论,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和观察,以进一步确认和验证。

7. 提出新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我们需要根据已有的成果和结论,不断提出新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在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迅速,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初中物理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物理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在面对未知问题时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索和解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欲望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内在动力。

教师要善于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光的传播时,可以引入“小孔成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物理现象的神奇。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例如,在教授力的作用效果时,可以让学生观察不同力作用下的物体运动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观察和思考,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三、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例如,在教授欧姆定律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结果,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科学探究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共同完成。

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在教授太阳能的利用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设计太阳能装置,并实际操作进行实验。

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使他们在团队中能有效地传递信息和观点。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步骤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步骤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步骤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科学探究的本义来说,是指对科学学问的探讨和探究。

学生的科学探究是一种在新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学生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非常丰富的学习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科学学习的方法。

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学问为根本的探究内容,以学生已有的学问为根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形式。

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造就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所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就要渗透科学探究的思想,变更师生的角色。

如何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实现教学目标,这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笔者在这方面进展了探究,下面谈一谈自己的相识和做法。

一、科学探究的目的科学探究是学生踊跃主动地获得物理学问,相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经验和体验与科学工作者进展科学探究时的相像过程,学习物理学问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理解科学的本质,挖掘智力潜能,造就科学探究实力、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和敢于创新的探究精神。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开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行替代的作用。

二、科学探究的要素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测与假设→制定打算与设计试验→进展试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合作与沟通”七个要素。

每一要素都有其相应的实力要求,它具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双重功能。

科学探究实力是逐步造就起来的,所以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探究实力的要求应当按部就班,由简洁到困难,由局部探究到经验较完整的探究过程。

在某个阶段或某个探究活动中涉及哪些探究要素和实力要求也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

学生刚起先接触物理时,可以支配一些简洁的探究活动,探究的环节可以是其中的某几个,甚至是某一个环节,例如对光的反射规律的探究就可以只涉及到提出问题、设计试验和进展试验、分析与论证等要素。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一、观察与提问观察与提问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在进行物理实验或观察现象时,我们要仔细观察,并提出相关的问题。

例如,观察一个钟摆在摆动过程中的现象,我们可以提出如下问题:钟摆的摆动频率与摆长有什么关系?摆球的质量对摆动的影响如何?二、假设与推理在观察与提问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并进行推理。

例如,根据牛顿力学定律,我们可以假设摆球的摆动频率与摆长的平方根成反比,然后通过推理得出摆球的摆动频率与摆球质量无关。

三、实验与观测为了验证我们的假设,我们需要进行实验或观测。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不同长度的线摆来测量摆动频率,并记录下实验数据。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摆球的质量来观察其对摆动频率的影响。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完成实验或观测后,我们需要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绘制摆长与摆动频率的图像,通过拟合曲线来验证我们的假设。

同时,我们还可以计算摆球的周期和频率,并进行数据对比和统计分析。

五、结论与解释在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并加以解释。

例如,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摆长的平方根与摆动频率成反比,而摆球的质量对摆动频率没有影响。

这个结论可以用牛顿力学定律中的摆动方程来解释。

六、评价与改进在得出结论后,我们需要对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例如,我们可以评估实验过程中的误差来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七、应用与拓展在完成基础的科学探究后,我们可以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进行更深入的拓展。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摆长与摆动频率的关系,设计制作一个精密的钟摆计时器,或者探究其他物理现象的规律。

总结起来,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包括观察与提问、假设与推理、实验与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结论与解释、评价与改进、应用与拓展。

通过这些环节的有机组合,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物理现象,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物理研究方法

初中物理研究方法

初中物理研究方法初中物理研究方法是指在初中物理学科学习中采取的一系列科学研究方法。

下面是初中物理研究方法的一些主要内容:一、实践观察法。

这是初中物理学习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

二、实验探究法。

实验探究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环节。

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探究物理现象和规律。

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可以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和仪器,观察和测量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并进行实验分析,进一步锻炼自己的实验操作和思维能力。

三、问题探究法。

通过对物理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调研和探究,可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可以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进行问题研究和思考,并逐步解决问题。

四、模型建构法。

物理中的很多现象和规律都可以通过建立适当的模型来揭示和解释。

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提炼出物理现象的一般特点,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模拟和推演,验证和解释物理规律。

五、逻辑推理法。

初中物理学习需要运用逻辑推理思维。

可以通过逻辑分析,推理物理规律和结论,对问题进行论证和解决。

六、归纳与总结法。

通过总结归纳,将所学的知识有条理地整理和分类,梳理出知识的主线和关键点,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加深自己对物理规律的认识。

七、探究性学习法。

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研究方法是一种系统化的学习方式和科学研究思维的培养。

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物理学习能力,并在物理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成果。

同时,初中物理研究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初中物理学习中的观察与实践技巧

初中物理学习中的观察与实践技巧

初中物理学习中的观察与实践技巧第一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学好重要性初中物理学习是学生认识世界、探索科学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物理,学生可以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实验能力等,为今后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观察与实践是物理学习的两大支柱,掌握相应的技巧方法,能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主要学习内容初中物理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方面。

在学习过程中,要关注概念、定律、原理的理解,以及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学习注意事项1.注重概念理解:物理概念是学科大厦的基石,要深入学习、反复理解,避免死记硬背。

2.培养定律意识:掌握物理定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现象、解决问题。

3.注重实验操作:实验是物理学习的灵魂,要掌握实验步骤、仪器使用、数据处理等技能。

4.培养思维习惯:学会从物理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1.观察法:–细心观察现象:在生活中、实验室中,发现与物理相关的现象,记录下来。

–分析现象:运用已有知识,分析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提出问题:针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实践法:–动手实验:根据教材要求,进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物理现象。

–数据处理:记录实验数据,学会运用图表、公式等方法进行分析。

–总结规律:从实验结果中提炼出物理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讨论法:–小组讨论: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讨问题,互相启发。

–交流心得:参加学术讲座、论坛,与他人分享学习心得,拓宽视野。

–求助老师:遇到难题,主动向老师请教,获得权威解答。

中考备考技巧1.梳理知识点:系统梳理初中物理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2.做题训练:挑选中考真题、模拟题进行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分析错题:总结错题,找出原因,避免重复犯错。

4.关注实验题:实验题是中考重点,要重视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学习。

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1.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学习效果。

2.培养学习兴趣:参加物理竞赛、科技活动,激发学习热情。

初中物理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初中物理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初中物理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有许多,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有:观察法、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法、模型法、转换法、类比法、比较法等等,但这些知识都散布在初中物理课本各处,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掌握这一部分知识,下面就此做一个汇总。

1 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就是当一个物理量受到多个物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时,为了明确这个物理量与其中某个因素的关系,往往需要先控制其它的另几个因素不影响被研究的物理量的方法。

举例:(1)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物理量有关;(2)研究电流与电阻、电压关系时,先使电阻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然后再让电压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3)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4)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5)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2 等效替代法在物理实验中有许多物理特征、过程和物理量要想直接观察和测量很困难,这时往往把所需观测的变量换成其它间接的可观察和测量的变量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就是等效法。

举例:(1)要想研究玻璃板成像特点,关键的问题是设法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具体的做法是另外拿一只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我们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2)确定物体的重心,把重力的作用点看作在重心上。

(3)在研究物体受几个力作用的情况时,引入“合力”的概念。

(4)在研究串联、并联电路时,引入“总电阻”的概念。

(5)用排液法测物体的体积。

3 建立模型法建立模型法就是把物理实体或物理过程经过科学抽象转化为一定的模型,运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摒弃次要条件,突出主要因素,从而方便对物体本质的研究。

举例:(1)在物理学中,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条想象的线叫做光线。

(2)在研究磁体的磁场时,引入的“磁感线”;(3)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

4 转换法对于不易研究或不好直接研究的物理问题,而是通过研究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效应、作用效果间接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方法与技巧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方法与技巧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方法与技巧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通过实验,我们不仅能够验证物理规律,更能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那么,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有哪些探究方法与技巧呢?一、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实验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当研究多个因素对某一物理量的影响时,我们需要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物理量的影响。

例如,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我们要研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

此时,我们就需要控制接触面的面积、运动速度等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改变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观察滑动摩擦力的变化。

再比如,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们控制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中的两个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来研究电阻的变化情况。

运用控制变量法时,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物理量,然后确定可能影响该物理量的因素,接着逐一研究每个因素对物理量的影响。

二、转换法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不容易直接测量或观察,我们就需要将其转换成容易测量或观察的物理量,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

比如,在研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时,由于物体的振动不易直接观察,我们通过观察纸屑在发声的鼓面上跳动,或者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激起水花,将物体的振动转换为纸屑的跳动和水花的溅起,从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容易直接观察,我们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三、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是指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

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用电阻箱替代待测电阻,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与接入待测电阻时相同,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就等于待测电阻的阻值。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我们用未点燃的蜡烛替代点燃蜡烛的像,从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位置关系等。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步骤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步骤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步骤引言:初中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步骤。

一、小球自由落体实验1. 实验目的探究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2. 实验器材和材料小球、直尺、计时器。

3. 实验步骤(1) 在实验台上放置直尺,使之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

(2) 放置小球在直尺的起点位置上,用手指轻轻将小球推下。

(3) 同时启动计时器,记录小球自由落体过程中所经过的直尺刻度。

(4) 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计算小球自由落体的平均速度。

4. 实验结果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无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自由落体的运动距离与时间成二次函数关系,即落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二、杠杆平衡实验1. 实验目的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和原理。

2. 实验器材和材料杠杆、物体、秤盘、秤。

3. 实验步骤(1) 将杠杆放在支点上,确保杠杆能自由转动。

(2) 在杠杆上放置物体,使之与支点相距不同的位置。

(3) 在秤盘上放置秤,调整秤的位置,使杠杆保持平衡状态。

(4) 记录不同位置下物体与支点的距离和秤示数。

4. 实验结果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杠杆平衡的条件下,物体的力矩平衡,即力矩的总和为零。

三、电流磁场实验1. 实验目的研究电流在磁场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 实验器材和材料电池、导线、铁钉、指南针。

3. 实验步骤(1) 将电池连接好,接通电路。

(2) 将导线绕在铁钉上,形成线圈。

(3) 将线圈放在指南针附近,观察指南针的指向变化。

4. 实验结果和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通过电流产生的磁场可以使指南针受到力的作用,指针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垂直。

四、光的折射实验1. 实验目的研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规律。

2. 实验器材和材料光源、直尺、玻璃板。

3. 实验步骤(1) 在实验台上放置直尺,并将玻璃板放在直尺上。

(2) 将光源放在一侧,使光线通过玻璃板。

初中物理实验研究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研究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研究方法引言:物理实验是学习和探究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能够直观地观察物理现象,验证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物理实验研究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物理实验研究。

一、明确实验目的在进行物理实验研究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

目的是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确定需要进行的实验以及实验中应关注的关键指标或变量。

实验目的可以包括验证一些物理定律、解释一些现象、探究一些规律等。

二、设计实验方案1.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实验中自变量是研究者主动调节的变量,而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量。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并且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即进行合理的变量控制。

2.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和器材根据实验目的和自变量、因变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和器材。

比如,在探究重力与摆动周期关系时,需要一个摆锤、一个计时器等。

3.制定实验步骤和实验流程根据实验目的和自变量、因变量的要求,制定实验步骤和实验流程,并按照逻辑性、条理性的原则编写实验指导书。

在编写实验指导书时,要清晰、准确地描述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方便实验者进行实验。

三、进行实验操作实验前,要确保实验仪器和器材的正常工作,将实验仪器调整到合适的测量范围。

在实验过程中,要准确观察和记录数据,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性。

比如,在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时,要确保测量时弹簧没有被外力扰动。

四、数据处理和分析在实验结束后,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可以使用统计方法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绘制图表展示实验结果。

对于得到的数据,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和误差。

五、总结和讨论完成实验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回答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

比如,讨论实验结果是否与理论预期相符,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误差,有哪些改进的措施等。

通过总结和讨论,可以进一步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撰写实验报告最后,根据实验的目的、过程、结果和讨论,撰写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方法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方法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突出科学探究内容的同时,重视研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拓宽视野,初步领悟到科学研究方法的真谛。

因此,考查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成为当前和今后中考的热点。

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推理法、模型法、比较法、类比法、图像法、猜想法等,是初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知识回放】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成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和条件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的大小,而保证其它的变量不变,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的表格上的反映为:某两次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实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

反过来,若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应相同。

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中考出题最多的方法。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应用这种方法的有:1.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引速又关.4.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5.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6.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7.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8.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9.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10.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1.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2.探究电流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13.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14.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二.等效替代法【知识回放】用相等或容易测得的量代替不便直接求出的物理量,这种方法就是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是常用科学思维方法。

等效是指不同的物理现象、模型、过程等在物理意义、作用效果或物理规律方面是相同的。

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而保证结论不变。

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案或设想,而使它们的效果完全相同,从而将问题化难为易,求得解决。

初级中学物理常见的研究方法

初级中学物理常见的研究方法
13
例:人们常用推理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在研究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时,伽利略
通过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推 理得到如下结论: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 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并且一直运 动下去。
a b
小车在不同表面上的运动
毛巾表面
棉布表面 c
木板表面
14
推理的方法同样用在“研究声音的传 播”实验中。在如图乙的试验中,现有的实 验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现象推理 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一结论 的
20
四、等效法:
➢ 等效是指不同的物理现象、模型、过程等 在物理意义、作用效果或物理规律方面是 相同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而保证结 论不变。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对一个较为复 杂的问题,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案或设想,而使 它们的效果完全相同,从而将问题化难为易, 求得解决。
21
书中实例:
等效电路 等效电阻 分力与合力等效 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小块固体的体积 ……
8
例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 有关”的过程中,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猜想二:液体蒸发的快慢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 针对猜想一,同学们设计的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在玻璃板上,同时用酒精和水涂一个同样大的圆斑,观察发现 酒精圆斑先干了。
2
初中物理中用到的科学方法有许多,例如观 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分类法、 类比法、等效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模型 法、推理法、比值定义法 、多因式乘积法、 放大法 、积累法、图象法、图表法、猜想法 等。下面我们介绍其中一些常见的研究方法。

初中三年级物理科目教案科学探究的方法与实践

初中三年级物理科目教案科学探究的方法与实践

初中三年级物理科目教案科学探究的方法与实践一、引言在初中三年级的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本文将介绍在物理科目中如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与实践,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物理知识。

二、目标科学探究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能力。

通过科学探究,学生能够发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的能力。

同时,科学探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三、方法1. 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首先需要提出一个明确的问题。

问题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经验有关。

2. 设计实验:学生需要设计一个能够回答问题的实验。

实验应当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重复性。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指导,但尽量不要事先给出结果,以保证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精神。

3. 收集数据:在实施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准确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测量到的数据。

可以使用表格、图表等形式来整理数据,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论得出。

4. 分析结果:学生需要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的推理。

可以使用图表、图像、数学模型等方法来展示和解释结果。

5. 得出结论:通过数据分析,学生需要得出一个科学合理的结论。

结论应当与实验目的相符,并且具有科学解释和理论基础。

四、实践1. 培养观察能力: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和物理现象。

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提高他们在科学探究中的敏锐度和准确性。

2. 进行小组合作:科学探究通常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与讨论。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使他们能够相互交流和分享实验经验,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3. 多样化实践形式:科学探究不仅仅限于实验室实践,还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观察、调查、模拟实验等形式进行。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践形式。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步骤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步骤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步骤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所以有大量的以物理实验探究方法为考查对象的试题,下面就初中物理实验涉及的几种探究方法和大家一起讨论。

一、控制变量法分析:一个物理量可能要受到多个物理量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那么在讨论这个物理量与其中某个因素的关系时,需要先控制其它的另几个因素不变,来确定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即“控制变量法”。

二、转换法分析:对于不易研究或不好直接研究的物理问题,而是通过研究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效应、作用效果间接研究问题的的方法叫“转换法”。

三、等效法分析:所谓“等效法”就是在特定的某种意义上,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陌生的、复杂的、难处理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的、容易的、易处理的一种方法。

四、类比法分析:两类不同事物之间某种关系上的相似叫类似,从两类不同事物之间找出某些相似的关系的思维方法,叫类比。

借助类比,常能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十分陌生、十分困难的问题,在物理学中,现象、属性、概念、规律、理论和描述手段等涉及的种种关系,都可以是类比的对象。

五、假想模型法分析:为了研究的需要,把物理实体或物理过程经过科学抽象转化为一定的模型,这种转化忽略了一些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所以这种模型又叫“理想模型”。

它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可使物理教学简单化,形象直观化,又可使具体问题普遍化,便于学生发挥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

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

如“磁感线”并不存在,是为了描述磁场而假想引入的。

“磁感线”是假想的物理模型,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这种方法是“假想模型法”。

光是客观存在的,“光线”并不存在,是为了研究光的传播而假想引入的,也是“假想模型法”。

六、实验推理法分析:实验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资手段在人工控制或模拟自然的条件下,使自然过程再现出来的思维方法。

推理是在实验基础上用已知的规律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规律作出科学的预见。

初中物理常用的科学方法

初中物理常用的科学方法

初中物理常用的科学方法在《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在探究科学规律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动脑,通过物理学知道“再发现”过程,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掌握科学学习的策略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

下面就与大家一起来探讨物理教学中常用的一些科学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所谓控制变量法是指为了研究物理量同影响它的多个因素中的一个因素的关系,可将除了这个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人为地控制起来,使其保持不变,再比较、研究该物理量与该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然后再综合起来得出规律的方法。

在初中物理中,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决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影响液体压强的大小的因素;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影响电功、电热大小的因素;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影响磁场对通电导体力的大小的因素等等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二、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某一个物理现象和规律中,因实验本身的特殊限制或因实验器材等限制,不可以或很难直接揭示物理本质,而采取与之相似或有共同特征的等效现象来替代的方法。

这种方法若运用恰当,不仅能顺利得出结论,而且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例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玻璃板替代了平面镜,因两者在成像特征上有共同之处,容易使学生接受,而玻璃板又是透明的,能通过它观察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研究像的特点,揭示出规律。

我们在学习中,在亲历实验过程的基础上,要进行方法的总结,在以后遇到有关的实验设计时,就会自觉地加以运用。

比如在学习伏安法测电阻之后,要求设计一个实验,在上述实验中缺少电压表或电流表,其它器材不变,另有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供选用,要求测出未知电阻,应该怎么办?学生就可以用等效替代的思想进行设计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技巧一、学会提问探究有七个要素,首先便是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前提。

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其实,提出问题也是有技巧的。

下面介绍常用的几招儿。

(一)根据日常生活的现象提出问题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科学,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包含着物理学的道理。

如,声音伴随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我们能听到老师讲课的的声音,也能听到同学们讨论的声音。

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些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声音依据是什么?……针对声音这一日常现象,围绕着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等,我们可以提出如何、怎样等问题。

再如,教室里点亮的灯是光源,我们能看见它们,老师在黑板上写的粉笔字不是光源,我们也能看到它们。

人眼为什么能看到物体?(人眼为什么能看到各种不同的物体?)人眼为什么能看见黑板上的粉笔字?人眼为什么能看见教室里点亮的灯?我们为什么能看见不是光源的物体?有的时候坐在教室前排侧面的同学觉得黑板“反光”,看不清粉笔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当然,同学们也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粉笔为什么能“粘”在黑板上?这样的问题本身是个好问题,但在研究光现象时,它就算不上是有价值的问题了。

总之,要根据日常现象,提出与你要研究的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

(二)通过不同的现象对比提出问题我们接触的许多现象,有着本身的特征,又有着与周围现象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因此,通过比较物理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可以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

如,还是说声音,男同学说话的声音和女同学说话的声音为什么明显不同?演奏同一首乐曲时,小提琴的声音和钢琴的声音为什么不同?同样的声音距离远近不同时听起来响亮程度为什么不同?……再如,关于光现象,光源与非光源有什么区别?光有各种颜色,不同颜色的光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色光和颜料都有三原色,它们有什么不同?你在平面镜中的像与你本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实像和虚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对比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加深理解我们所学的知识。

二、猜想要有依据猜想与假设这一要素是科学探究过程中需要同学们思维最活跃的阶段。

尤其需要发散性思维。

思维要发散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要有依据地进行猜想。

依据也是多方面多形式的,下面介绍常用的几种。

(一)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去猜想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呢?我们都知道,阳光下或灯光下都会留下影子,看来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因此它才不能绕过挡住它的障碍物。

手电筒和激光电棒都能形成一束光柱,不也能证明这一点吗?猜想: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当然,猜想并不是结论,允许出现与结论不一致的猜想。

如,我们凭着生活的经验可以猜想: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随人远离平面镜而变小。

正确结论应是: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人是等大的,与人离开平面镜的距离无关。

(二)根据已学的知识去猜想我们学过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凸透镜在不同的条件下,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

那么,凹透镜能成实像还是虚像呢?我们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而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我们还学过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虚像是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猜想:凹透镜只能成虚像。

(三)通过类比的方法去猜想深深的海洋有无穷的奥秘,我们如何能知道它的深度呢?蝙蝠通常只在夜间出来活动、觅食。

它能以很高的精度确认目标,靠的是什么?蝙蝠是采用回声定位的原理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猜想:人类应该可以发射相似的声波用于探测海洋的深度。

(声呐就是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发明的)(四)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去猜想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

我们如何来控制噪声呢?我们还是先看声音从产生到引起我们听觉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经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人耳鼓膜的振动。

猜想:要控制它就要从防止它产生、阻断它的传播、防止它进入人耳朵入手。

三、丰富观察内容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探究的要素之一,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除了用心观察要求的项目外,还要发挥你的观察力,丰富观察内容。

如,在“探究:水的沸腾”过程中,要求观察的是:水沸腾时的现象(水沸腾时气泡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但对本章物态变化来说,将凉水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有许多现象值得注意。

北方冬天的凉水装入烧杯放在温暖的室内时,烧杯壁上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在将水加热到一定程度时,烧杯壁上又会出现什么现象?这两次出现的现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盖烧杯的盖上有什么现象?……还有以下更多的问题值得注意:1、刚加热时,烧杯底部是否有小气泡出现?小气泡是否向上运动?能运动到液面吗?2、你知道小气泡里是什么气体吗?它是怎样产生的?3、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怎么变化?4、再加热一会儿,烧杯底部有少量的大气泡产生吗?气泡里是什么气体?5、改变温度计的位置,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在烧杯底部、上面(液面下),比较一下两处的温度,在同一时间是否相同?6、你认为观察到什么现象时,表明水沸腾了?7、水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吗?8、水沸腾过程中,烧杯底部产生的气泡多吗?里面是什么气体?气泡上升过程中,大小变化吗?到了液面气泡会怎样?9、火烧旺些,产生的气泡会增多吗?将酒精灯(或加热器)移开,烧杯里还有气泡产生吗?说明什么?10、观察一下,烧杯口有雾气吗?稍远一点有雾气吗?再远一点儿有吗?11、将一个装有适量水的试管放入沸腾的烧杯中,用温度计观察试管中水温度,你发现什么现象?能解释吗?……以上现象你都观察到了吗?知道为什么吗?你还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请记录下来,与同学们交流,如有不明白的也可以请教老师。

如果用烧开过的热水做这个实验虽然能缩短加热至沸腾的时间,但很难观察到以上的现象。

建议采取加大火力的方法缩短凉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或同学们回家认真观察,其它缩短实验时间的方法都不大合适。

另外,观察现象主要用眼睛,说用心观察是要求同学们动脑筋思考。

这里还要告诉同学们,在这个实验过程中还要用耳朵收集信息。

听说过“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吗?相信你通过这个实验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总之,物理现象就在你的身边,只要善于挖掘实验过程中隐含的素材,丰富观察内容,就可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有利于同学们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控制变量法及如何控制变量自然界各种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决定某一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往往很多。

为了弄清某一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人为地控制起来,使其保持不变,然后研究其它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更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在探究“声音的特征”的过程中,首先探究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保持每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改变振动的快慢,比较两种情况下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如果每次振动幅度不相同,振动的快慢也不相同,那么,你就不能说清楚到底是哪个因素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同理,在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中,也要保证只改变发声体的振动幅度,其它条件不变。

再如,“探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及导体的电阻的关系”时,先选定一个定值电阻,改变加在其两端的电压,看电流是否随着电压的改变而改变,如何改变;然后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分别在它们的两端加相同的电压,看电流是否随着电压的改变而改变,如何改变;最后综合分析以上两种情况得出结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控制变量法的运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如果上述选定的电阻阻值在探究过程中受外界其它条件影响(如,通过电流后发热,阻值增大)发生变化,且这种变化又很难直接观察到,就会影响探究结果。

因此,在运用控制变量法时,不能理论上说说,而要实际做到真正地控制好不该改变的量。

控制变量是初中物理中有效地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如果同学们掌握了控制变量法,这必将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更有利于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五、科学探究中的合作精神科学探究中的许多环节都需要发挥探究小组的整体力量,为使这些环节顺利完成或得到优化,小组成员必须有合作精神。

在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不同,但要进行有序合作,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如,在“探究水的沸腾时的特征”的过程中,就需要分工明确,各负其则。

需要同学们分别负责计时、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观察中和水面气泡变化情况、记录等。

同时要协调一致,有序合作。

间隔多长时间报时,要根据火力、水量、温度变换情况等方面因素而定,时间间隔太长记录数据太少,不利于分析现象得出规律,时间间隔太短记录数据太多,没有必要,这些情况都要根据实际实验过程进行及时调整。

这个探究过程中测水温不能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再读数,报时的同时要立即读数,记录的同学也要将所得的数据一一对应地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这些充分体现了同学间的合作。

没有默契的合作,很难保证探究的成功,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或失误就无法得到正确的探究结果。

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这种合作精神对同学们的成长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在合作中能考虑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探究方案,更好地完成探究任务。

另一方面,在合作中学会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培养同学们的团队精神。

学会合作是未来社会必要的生存能力,因此同学们要珍惜科学探究中的合作机会。

大连开发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王延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