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复习
教育研究方法期末复习
教研方法复习资料一、了解1、从研究的范围分,教育科研分为宏观研究、微观研究、中观研究。
宏观研究是对教育系统较大范围内的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
微观研究是对教育问题的某个单独因素进行具体细致的研究,中观研究是介于两者之间,对一个范围、领域、部门的研究。
2、课题选择的原则:目的性、科学性、创造性、可行性原则。
3、课题选择的方法:问题筛选法、经验提炼法、资料寻疑法、现状分析法、意向转换法。
4、按性质和复杂程度分,假设可分为: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26)5、零次文献:零次文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作出的实况记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也可以视为第一手文献。
包括未发表付予的书信、手稿、草稿和各种原始记录。
6、一次文献:一次文献也称为原始文献,一般指直接记录事件的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
7、非文字资料:包括校舍、绘画、出土文物、歌谣等,在教育科研资料分布中主要指声音、图像等电子方式记录有知识的载体,通过视听觉传递知识,更直接、精炼、形象。
8、文献检索的过程:分析准备、搜索阶段、加工阶段。
9、隐蔽观察法:在观察中,被观察者一旦发现观察者的意图,就会不同程度地作出某种改变,进而影响观察材料的真实性。
为了观察时,使观察对象自然、放松,往往采用铜管单向透光玻璃、观察仪器等进行观察,让观察对象不知不觉,这就是隐蔽观察法。
10、抽样观察法的具体方法:时间抽样观察法、场合抽样观察法、阶段抽样观察法。
11、观察原则:可观察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典型性原则。
12、教育观察实施的主要途径:实地观察;课堂观察;参加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列席学校的各种会议;结合个别谈话。
13、教育观察(观察)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选择最佳观察位置2、善于辨别重要的和无关的因素3、善于抓住引起各种现象的原因4、善于抓住观察对象的偶然的或特殊的反应。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1
简答题
1.教育研究方法含义及其特性是什么?
2.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分析论述题
1.教育实验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
如果要开展一项检验不同教学方法效果的实验,该如何进行设计?
参考答案
简答题
1.教育研究方法含义及其特性是什么?
答:(1)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在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它同样是一个认识过程,其结果是解释或预测、发现或发展一定的教育原理、原则和理论。
它既是一种知识的体系(思维方式),又是一种行为规则(行动方式)。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具有一般研究方法的特点,具体包括:
a.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
b.要求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
c.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的资料数据。
也就是说要以充分地科学事实为依据;
d.强调方法的科学性。
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
e.创造性。
对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这是研究最重要的特点。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精选文档】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的空白处)1.在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中,( B )时期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A.直觉观察时期B.分析为主的时期C.独立学科时期D.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时期2.从古希腊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属于教育发展历程的()。
A.直觉观察时期B.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C.形成独立学科时期D.前实证主义时期3.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是().A.整理知识B.创新C.经验描述D.继承4.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
A.教育观察研究B.教育调查研究C.教育测量研究D.教育实验研究5.教育研究活动的起始环节是()A.收集资料B.选择课题C.提出假设D.制定方案6.教育研究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A.教育研究成果的展示B.教育研究成果的交流C.教育研究成果的评价D.教育研究成果的概括7.课题论证的目的是()A.避免选题的盲目性B.鉴定选题的准确性C.审查课题的实用性D.完善课题的合理性8.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被称为()A.课题审查B.课题论证C.课题评估D.课题鉴定9.确立选题的重要依据源于()A.问题的应用价值B.问题的范围C.问题的学术价值D.问题的意义10.“书目"属于文献等级中的()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11.在文献检索中,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进行查找的方法是()A.顺查法B.逆查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12.国内外许多学者均通过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跟踪观察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A.日记描述法B.描述记录法C.轶事记录法D.连续记录法13.有明确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制性的观察是()A.结构式观察B.非结构式观察C.直接观察D.参与性观察14.教育观察研究,根据观察的方式可分为()A.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B.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C.自然情境观察与实验室观察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15.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的是()A.洛克B.裴斯泰洛齐C.皮亚杰D.陈鹤琴16.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的是()A.自然情景观察B.实验室观察C.结构式观察D.非结构式观察17.主要用于反应个体、事件或新异教育现象的调查是()A.普遍调查B.抽样调查C.现状调查D.个案调查18.调查不同年代大学生消费观的变化,这属于()A.现状调查B.相关调查C.发展调查D.普遍调查19.问卷调查中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的答题,而由回答者自由回答的是()A.开放式问题B.事实性问题C.态度性问题D.封闭式问题20.问卷调查中问卷的主体部分是( )A.标题B.指导语C.问题D.结束语21.测量的最高层次是()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定比测量22.对人们在某一生活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的某一研究问题进行的一次性收集资料的研究是()A.结构性访谈调查B.非结构性访谈调查C.一次性访谈调查D.重复性访谈调查23.一个规范的教育实验研究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下面不属于教育实验要素的是( ) A.一定的理论和假设B.人为控制某种因素C.自变量的选择D.探讨某种因果关系24.下面不属于教育实验研究基本特点的是()A.合理控制无关变量B.一定的理论和假设C.自变量的操作D.因果关系的探讨25.教育实验具有多种分类标准,按照实验环境和控制程度不同可以分为()A.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B.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与改进性实验C.前实验、准实验与真实验D.单因素实验与多因素实验26.教育实验具有多种分类标准,按照研究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A.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B.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与改进性实验C.前实验、准实验与真实验D.单因素实验与多因素实验27.在教育实验研究中,教育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指的是(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28.影响教育实验研究内在效度的因素是()A.自变量B.因变量C.控制变量D.测验29.在教育实验研究中,可以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的方法是()A.隔离法B.恒定法C.匹配法D.干扰法30.影响教育实验研究外在效度的因素是()A.设计控制B.履历效应C.样本的代表性D.被试的选择31.最早提出行动研究的是( )A.勒温B.柯勒C.艾略特D.寇利32.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过程,其最后一个环节是()A.观察B.计划C.反思D.行动33.行动研究最先运用的学科领域是()A.人类学B.教育学C.心理学D.社会学34.教育行动研究是指专业研究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对具体教育情境的研究,其目的是( )A.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B.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C.在行动中研究D.由行动者研究35.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不包括()A.为行动而研究B.在行动中研究C.由行动者研究D.为推广而研究36.集中量数是用来描述数据分布( )A.集中趋势的统计量B.差异情况的统计量C.离散程度的统计量D.相关系数的统计量37.下列哪个不属于常用的差异量数( )A.中位数B.全距C.平均差D.标准差38.资料整理和资料分析的首要工作是()A.资料的汇总B.资料的分类C.资料的审核D.资料的归档39.教育资料的定性分析对象是( )A.统计数据的描述性资料B.质的描述性资料C.量的描述性资料D.观察结果的描述性资料40.下列不属于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是( )A.数据的图示法B.系统分析法C.比较分析法D.归纳分析法41.以教育理论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是()A.实验报告B.学术专著C.观察报告D.调查报告42.以教育事实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主要包括()A.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和教育实验报告B.学术论文、教育观察报告和教育实验报告C.学术论文、教育调查报告和教育实验报D.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教育观察报告43.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为( )A.学术论文B.实验报告C.教育调查报告D.教育实验经验44.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是研究的()A.结果B.方法C.讨论D.目的45.调查问卷应该放在调查报告的以下哪个部分()A.前言B.正文部分C.结论和建议D.附录部分46.教育研究报告中列举参考的书籍,表述的主要项目和顺序是()A.书名、作者姓名、出版单位和时间、页数B.出版单位和时间、作者姓名、书名、页数C.出版单位和时间、页数、作者姓名、书名D.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单位和时间、页数47.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A.教学实践B.教学理论C.教师D.学校48.下面属于学校研究的微观层面研究的内容是()A.课外活动研究B.班级互动研究C.教学活动研究D.管理活动研究49.2005年,校本教研项目工作以关注农村,城乡联动,( )为重点,区域推进取得重大进展。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
C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五、案例分析
1、李老师刚刚到一所小学参加工作一年多,他谦虚好学,经常向老教师请教经验。
有一天,他路遇张、王两位老教师,他问两位教师:“我应该怎样进一步完善自己?”
张老师说:“你很勤奋,继续努力,认真教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积极参加教育科研
活动,提高科研水平。”王老师说:“你应该全身心搞教学,上好你的课就行了,别在科研方
C.直接观察
D.间接观察
6. 教育观察研究的设计包括(ABCD)。
A.确定观察的内容 B.选择观察的类型
C.制定观察记录表 D.训练观察人员
五、简答题
1.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作用。
2.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局限性。
3.教育观察研究实施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如何处理好观察者与观察对象的关系?
5.进行实际观察时必须注意哪些事项?
面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科研有什么用处啊?对我们小学教师一点意义也没有。”
李老师很困惑,他不知道究竟该听哪位老师的话。
你觉得张、王两位老师谁的观点更合理?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教育研究:指的是运用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事实或现象的研究、
解释和预测,以认识和了解教育规律的活动。
二、简答题
1、教育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1)推动教育改革
(2)提高教育质量
(3)丰富和完善教育理论
(4)提高教师素质
2、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几个步骤?
(1)选题
1
(2)查阅文献资料 (3)制定研究计划 (4)收集研究信息资料 (5)整理和分析资料 (6)形成研究报告或论文 3、简述教育研究工作者必须遵循伦理原则的要求。 (1)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充分尊重研究对象的权利。如,知情权、不公开保密权、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1、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2、教育研究原则:创新性原则;客观性原则;伦理性原则。
3、赫尔巴特是第一个运用自然科学的归纳法来研究心理现象,并把心理学原理引用到教育研究中的人。
4、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包括:选题、查阅文献、研究设计、实施研究、研究结果表述。
5、选择研究问题的原则:价值性、科学性、科学性、创新性。
6、教育文献的种类: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7、文献检索的方法:顺查、8、教育理论研究方法:指运用各种逻辑和非逻辑方式对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对事实和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旳理性分析,对所研究的教育现象获得系统化的理论认识的方法。
9、教育调查问卷的结构:标题、指导语、问题与选择答案(信效度)、结束语。
10、文献研究的定义:指研究者通过系统全面地搜集、查阅、分析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明晰研究现状、问题和发展11、历史研究:研究者通过对史料进行系统、周密的搜集、鉴别、分析,探求研究对象的历史发展过程,揭示其发展规律,指导现在、预测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
12、定性研究:运用描述性分析来理解某种教育现象或问题的性质和意义。
13、定量研究:14、个案研究:就是对一个有界限的系统,如一个个体、一个方案、一个团体、一个机构、一个地区等,运用多样技术与手段,如观察、访谈、调查、实验等手机完整的资料以做出深入、翔实的描述、禅师与分析,呈现出系统的真实面貌与丰富背景,从而在此基础上做出判断、评价与预测的研究方法。
15、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就是人们有目的的、有意识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了解、考察和分析,从而形成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16、教育访谈:就是在教育研究过程中,调查者通过与调查对象面对面的交谈,以口头形式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和某种态度的调查方式。
17、教育观察:指在教育研究过程中,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名词解释1、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是指以小学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小学教育领域的客观规律的活动过程。
(性质上,属于一种科学研究。
内容上,包括对知识传递过程的研究和对人的社会化的研究。
组成上,包含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方法技术三要素。
)2、小学教育科研方法:指有组织地、有计划地、有系统地进行小学教育研究和构建小学教育理论的方式,获得小学教育科学的规律性知识所遵循的一定研究程序、途径、策略。
3、研究假设:简称假设,是对问题的答案、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或某些现象的性质的推测或提议。
4、研究变量:指一个研究中不同的个体体现出不同价值或条件的特征,也是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进行操纵控制或测量的可以变化的诸因素。
5、教育文献研究法,也称情报研究、资料研究或文献调查,是指对教育科学文献资料的检索、收集、鉴别、整理、分析并进行研究的科学方法。
6、文献综述: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7、教育经验总结法:是研究者以来自教育实践的经验事实为素材,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这些材料加以分析、概括认识,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从而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
8、访谈调查法:调查者通过与调查对象谈话直接搜集材料的方法。
9、教育叙事研究: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的研究方法。
10、个案研究法,是指采用各种方法,搜集有效、完整的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方法。
简答1、进行教育科研应遵循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在研究的指导思想上、研究过程中、得出结论过程中都坚持)○2创新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有深切的实践关怀、注意学习教育理论)○4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掌握二者不同的特点,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5伦理原则(尊重研究对象的权利,避免对其造成伤害,审慎解释研究成果,)2、教育科研的实施步骤○1选题○2查阅文献资料○3制定研究计划○4收集研究信息资料○5整理和分析资料○6形成研究报告或论文3、教育科研选题的基本要求○1问题本身要新颖、有研究价值○2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3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4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4、教育科研课题论证的内容○1课题性质和类型○2课题名称○3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4课题研究的现状○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6课题的研究对象○7课题研究方法○8课题研究步骤○9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与保障措施○10课题成果的形式(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主要内容,方法,已有成果信息,条件)5、教育观察研究建立扎根理论的基本步骤○1逐级登录资料,从资料中产生概念○2对资料与概念进行比较○3发展理论性概念,建立概念间的联系○4理论性抽样,运用不同假设产生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对资料进行编码○5建构理论,使理论中的概念本身得到发展6、教育行动研究的优点○1克服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弊端;○2有利于突破科学实验的种种限制,较简单易行,易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3有利于改进学校工作,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4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5有利于学校和社会的沟通。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按研究目的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性研究、比较与评价研究、预测研究五种。
2.教育科学研究存在经验和理论二个层次,表现为四种水平,即直觉观察水平,探究原因水平、迁移推广水平、理论研究水平。
3.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的基本特点是历史性、具体性和以逻辑分析方法为主。
4.教育观察的记录方式主要有描述记录法、取样记录法和行为核对表。
5.教育实验按控制程度可分为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三种。
6.定义在形式上一般包括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种。
7. 一个具有信度的研究程序,不论其过程是由谁操作, 或进行多少次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总是非常一致的。
8. 分层随机取样是指对由性质并非完全相同的部分组成的总体,按照性质不同分层,然后对各层次按比例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
9. 系统取样指从一个正确排列起来的总体序列中,每隔一定间隔选择样本的方式。
10. 一般来说,在自然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外部效度较高;然而,在实验室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内部效度较高。
11. 狭义的教育研究设计,是指研究者为了解答所欲研究的问题而说明对研究中各种变量如何控制的一种简要的计划、结构、方法和策略等,即资料搜集与分析的程序。
12. 教育科学研究设计的基本目的有两项:其一是通过研究设计,确定收集和分析研究数据的方式方法,实现采用合理、有效和经济的研究方法;其二是通过研究设计,提出实现研究目标的操作方案和研究过程,保证回答研究的问题和达到研究目的。
13. 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都能用于文献的研究,同属于非接触性方法。
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相比更侧重于定量分析。
14. 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综述。
15. 搜集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和个人资料交流,计算机互联网。
(完整word版)《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供参考)
一、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育研究对象的理解和认识(不少于500字,注意运用自己的观点)。
(15分)参考个人作业二二、请在下列方法中选择一种以上的教育研究方法,根据你自己在学校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拟一研究题目,列出研究框架,并详细说明你如何使用所选择的研究方法。
(15分)参考个人作业七三、写一篇学术研究论文要从那些方面入手?(15分)(1)选题。
选题要有价值,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问题表述必须明确,研究的问题必须具有可行性。
课题的来源既可以来自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学科理论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作为一线教师更可以是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
(2)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列于文首,便于别人掌握要点。
通过摘要,必须让读者能了解论文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主要结论.摘要必须具有完整性,且重点突出,文字要简炼.(3)关键词。
关键词的目的在于画龙点睛、便于检索。
关键词必须言简意赅、短小精悍、多用名词,一般3-5个。
关键词应能表征论文主题内容,有助于读者清晰理解论文主题内容,有助于读者检索。
(4)正文。
论文必须理性,要用价值无涉来衡量自己.首先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在概述别人的研究成果时,并作出简要评价;文中引用别人的观点需要注明出处;文末必须附中外参考书目;有自己的见解。
学术论文专业性很强,应有自己的研究心得,以表述自己的见解为主,至少也要在综合别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加深;论点方面,观点鲜明、有破有立;论据方面,材料充实、用心搜集,论证方面,分析细致、逻辑严密;论述方面,文字简炼、明确有力。
(5)参考文献.一篇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同样能体现一个学者的学术水平和学术眼界.因此,参考文献应为你所研究领域内的重要作者的重要论文,或者是权威期刊的论文等等。
四、你对自然主义研究范式和实证主义研究范式是如何理解的。
实证主义范式是模仿自然科学,强调适合于用数学工具来分析的、经验的、量化的观察。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一、教育研究概述教育研究的含义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是指人们运用科学的方法探求教育事物本质和性质,摸索和总结其教育规律,取得科学结论,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研究活动过程教育研究的意义1.教育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2.教育研究是教育创新的要求。
要创新必须要研究,而方法创新是科学创新的前提。
3.教育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独立教育教学风格的要求。
4.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是学前教育发展引擎。
教育研究的类型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福录贝尔创立了第一所幼儿园;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
1879年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把实验方法引进了心理学。
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幼儿之家、奥尔夫音乐教育法、感觉统合训练, 陈鹤琴幼儿教育实验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学前教育研究的发展(1)从儿童(愿望,还是发展需要?去成人化)出发的学前教育;(2)面向全体儿童的教育(起点公平);(3)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4)家庭教育与社会机构教育的协调;(5)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6)学前教育课程设置;(7)学前教育政策研究(义务段?);(8)多媒体的引入。
存在的问题:(1)对“方法”概念和层次的理解模糊混乱;(2)强调技术手段,忽视对方法论的认识;(3)注重研究方法的运用,忽视对研究方法的研究;(4)盲目地借鉴其他学科或领域的方法;(5)将各种研究范式人为地对立起来。
教育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1)研究向着生态化方向发展;(2)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相结合(定量定性);(3)关注儿童的生命价值和生命运动;(4)注重问题的解决;(5)引入了质的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等新的方法。
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2.创新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伦理原则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1.选题阶段2.研究设计阶段3.搜集资料阶段4.整理与分析资料阶段5.撰写研究报告阶段6.总结与评价阶段教育研究方法的含义及特点1.经验方法: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观察法、行动研究)2.系统方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3.理论方法:数学方法、逻辑方法教育研究方法的功能(1)揭示和发现科学事实(2)探求科学规律(3)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4)指导教育实践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理论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实证方法(观察、问卷、访谈、测量);实验研究方法(前实验、准实验、真实验);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教育研究的效度、信度1.研究的有效性,即与研究目的的一致性程度。
教育研究方法 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教育研究方法是教育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关注的是如何进行科学的教育研究。
在教育研究中,合理的研究方法能够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教育研究方法,并提供一些复习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一、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一种描述和解释现象的方法,它强调对个体和群体的深入理解。
在教育研究中,定性研究方法通常通过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等方式收集数据,并通过归纳和演绎的方式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适用于研究教育中的复杂现象和个体经验。
复习资料:复习时可以回顾一些定性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例如如何设计一个合适的访谈问题,如何进行观察和记录,以及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等。
二、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是一种通过统计分析来描述和解释现象的方法。
在教育研究中,定量研究方法通常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等方式收集数据,并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解释。
这种方法适用于研究教育中的普遍规律和趋势。
复习资料:复习时可以回顾一些定量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例如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问卷调查,如何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以及如何进行统计分析和推断等。
三、混合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方法是一种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研究方法,旨在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优势。
在教育研究中,混合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同时收集和分析定性和定量数据,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和解释教育现象。
复习资料:复习时可以回顾一些混合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例如如何设计一个混合研究的研究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数据整合和综合分析等。
四、案例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是一种深入研究特定个体或群体的方法,它通过收集详细的数据来描述和解释个体或群体的特征和经验。
在教育研究中,案例研究方法通常通过多种数据收集方法,如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等,来获取全面的数据,从而深入理解个体或群体的情况。
复习资料:复习时可以回顾一些案例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例如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对象,如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如何进行案例的解释和推广等。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教育研究方法是教育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到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在备考教育研究方法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熟悉一些常用的研究工具和技巧。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教育研究方法进行复习总结。
一、理论篇1. 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教育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研究中运用的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它包括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对象、研究的设计和研究的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在教育研究中,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并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和解释。
2. 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教育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大类。
定性研究主要侧重于研究对象的特征、意义和内涵,强调对事物的描述、解释和理解;而定量研究则注重研究对象的数量、关系和规律,强调对事物的测量、统计和分析。
3. 教育研究方法的设计教育研究方法的设计是指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所采用的整体计划和安排。
研究设计应该包括研究的目的、问题、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在设计教育研究时,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并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和时间表。
4. 教育研究方法的数据分析教育研究方法的数据分析是指对研究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的过程。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
定性分析主要通过对数据的描述、解释和理解来揭示事物的内涵和特征;而定量分析则通过对数据的测量、统计和分析来揭示事物的数量、关系和规律。
二、实践篇1. 教育研究方法的实施步骤教育研究方法的实施步骤包括研究的准备、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整理和数据的分析等环节。
在进行教育研究时,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并进行科学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2. 教育研究方法的常用工具和技巧教育研究方法的常用工具和技巧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和实验等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研究的效度:指结论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内在效度)和结论的普遍性(外在效度)。
(p8)内在效度:指研究结果能被有把握地准确解释的程度(即研究本身的真实性)。
外在效度:指研究的结果能被推广到更大人群的程度(即研究的推广性)。
教育研究的信度: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即研究的可靠性。
内在信度: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搜集、分析和解释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
(即研究的一致性)外在信度: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背景下重复研究并得到相同或相近的结论。
(即研究的重复性)2、操作性定义:(p26)操作性定义是一种规定,它是被确定的需要定义的变量和条件的操作或特征具体化。
3、常量:一个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有的特征或条件。
(P22)变量: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价值或条件的特征。
4、准实验研究:指一个实验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的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
(P84)5、调查研究:一种使用范围很广的研究,它包括对现状的研究,以及确定和解释社会的或心理的变量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P106)6、比较研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教育之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
(P161)7、参与观察:也称为自然观察,它是指就研究对象在自然的状态下研究者参与某一情境中去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
在实地研究中,参与观察是主要方法之一。
(P172)(从某种程度上说来,实地研究就是一种个案研究,因为研究最佳答案可以从个案分析中获得。
)8、访谈:通常是两个人(有时包括更多人)之间有目的的谈话,由其中一个人(研究者)引导,搜集对方(研究对象)的语言资料,以此了解研究对象如何解释他们的世界。
是实地研究中一种获得资料的重要方法,在实地研究中,访谈的方式基本上也分为非正式的和较正式的两种取向,而访谈的结果加大地依赖研究者的技能。
(P176)9、行动研究: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教育研究活动,是一种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密切结合本职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研究方法,以直接推动教育工作的改进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
教师资格证教育研究方法备考指南
教师资格证教育研究方法备考指南教育研究方法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之一,对于备考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备考指南,帮助大家理解和掌握教育研究方法,为考试做好准备。
一、教育研究方法概述教育研究方法是指用于解决教育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它不仅包括了一般研究方法的内容,还有一些专门针对教育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教育研究方法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研究伦理等方面的知识。
二、备考准备1.理论知识备考教育研究方法首先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要熟悉各种研究方法的定义、特点、适用范围、优缺点等。
同时,还要学习和了解研究设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2.实践操作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结合是备考教育研究方法的关键。
通过实践操作,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研究方法的运用。
可以通过参与实际的教育研究项目、进行小组讨论和研讨会等方式来进行实践操作。
三、备考重点1.研究设计备考教育研究方法时,研究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要了解各种研究设计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还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教育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
此外,还需要了解研究假设的构建和检验、实验设计等相关知识。
2.数据收集和分析教育研究方法中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也是备考的重点内容。
要熟悉各种数据收集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方式,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
同时,还要学习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如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3.研究伦理备考教育研究方法还需要了解研究伦理的相关知识。
研究伦理是指在进行教育研究时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原则。
要了解研究伦理的基本原则,如保护被研究对象的权益,保护个人隐私等,并能够正确处理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
四、备考策略1.系统学习备考教育研究方法需要系统学习相关的知识,建议参考教材和参考书进行学习。
可以制定学习计划,逐步完成各个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
2.练习题做题备考教育研究方法时,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题训练。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一、教育研究概述(一)教育研究的界说——1.教育研究的含义: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2.意义:①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②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③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3.教育研究的类型:(1)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二)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1)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的特点;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2)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初,以经验论(培根)和唯理论(笛卡尔,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是康德)两个派别的形成以及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3)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也同时取得显著进展;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到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的和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两个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4)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冲破了对科学理论的静态的逻辑分析,把对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三)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1.特征:①重经验描述,缺乏理论概括②重先王之道,遵循历史传统③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脱节④思维方式整齐划一、整体直观;2.现状:①研究的主体在不断地扩大;②研究的范畴在不断拓展;③研究的问题意识增强;④研究角度和方法多元化;3.存在问题:①多元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没有得到重视;②定性和定量的综合研究不够;③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依旧占据教育研究的主流,应加强科学实证性;④不善于吸收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四)教育研究的主要趋势——①自然化、生态化②综合化(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多变量实验设计)③多文化趋势④现代化;(五)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要从客观的教育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教育问题;2.创新性原则:体现在选题、研究方法和角度和研究结论等方面;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以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体现在注意选题的生活基础及研究对象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加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上;4.伦理原则:教育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必须符合当前的道德伦理,不能够违反法律法规,损坏他人身心健康等;这是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因为教育研究对象是人;①评估研究的伦理可接受性;②充分认识并尊重研究对象的权利;③研究者应承担对研究者应负的责任;(六)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1.选题2.研究设计3.搜集资料4.整理与分析资料5.撰写研究报告6.总结与评价阶段;(七)教育研究方法及其类型——1.含义: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2.特点:除了一般研究方法的特点之外,独特之处在于①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②研究的周期很长;③针对性、实践性很强;④研究参与主体广泛;3.功能:是实现教育学科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必要条件;能够提高教育研究人员的素养和研究能力;4.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1)理论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2)实证方法(观察、问卷、访谈、测量);(3)实验研究方法(前实验、真实验、准实验);(4)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二、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一)选题的主要来源——1.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2.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3.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二)选题的基本要求——1.问题本身要新颖、有研究价值;2.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3.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4.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时机问题);(三)教育研究假设——1.假设的含义: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推测性论断或假设性解释科学研究,是在进行研究之前就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2.作用:假设是理论的先导,起着核心作用;①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目的,限定研究数据的收集范围;②根据假设的内容,涉及具体的方案收集数据,进一步验证假设;③有利于研究者对变量进行有效控制,避免研究的盲目性,保证研究结果的质量;3.假设的主要类型:①归纳假设、演绎假设和研究假设②描述假设、解释假设和预测假设;4.假设涉及的主要变量:①自变量即实验变量,它是由实验者设计安排的,人为操纵控制的,有计划地变化的实验情境或条件因素;②因变量即反应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实验者需观察、测量、计算的变化因素;③无关变量即干扰变量或控制变量;5.假设表述的规范性要求:假设表述应简单明了具体明确;另外研究假设中的变量应是可以操纵和测量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应是有意义的、可检测的;(四)教育研究方案的制定——1.选择研究对象(1)总体、样本和抽样:总体,是特定研究对象的总和;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也称为样组,它是能够代表总体的一定数量的基本观测单位,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的数量称为样本容量;抽样,是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2)选择样本的基本要求:①明确规定总体(取决于研究目的和研究的外部效度及可行性);②取样的随机性;③取样的代表性;④合理的样本容量:样本大小取决于研究目的、预定分析的精确程度;所采取的抽样方法和统计方法;研究对象总体的同质性;研究者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诸方面;⑤取样的可行性;(3)样本大小的参考值:①对于描述研究和调查研究,大小为总体的10%,除少数情况外不少于100;②相关研究和比较研究,满意样本每组不少于30;③实验研究,条件控制严格的为每组15人,条件不严格的为一个自然教学班;(4)取样的基本方法:①简单随机取样(抽签、随机数目表),适用条件是样本总体个数有限且数量不大;优点是方便易行,缺点是不适合大样本;②系统随机取样(等距取样),适用条件是大样本,但不适用于样本分布有周期性的特点的情况;③分层随机,适用条件是总体成分复杂且各成分之间差异较大的情况,优点是可有效地减少误差,缺点是必须对总体中的各层有一定的了解;④整群随机取样,适用条件是总体大、数量多且各层之间同质性较高的情况,优点是抽样方法简单,缺点是误差较大;2.确定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的、被试特点、研究的主客观条件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等选择方法,注意各种方法的独立性及相互联系;3.制定研究计划:包括①研究题目②对研究课题目的及意义的简单说明③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④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制定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⑤研究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关条件⑥研究成果的预计取向及使用范围;⑦经费概算以及需购置的仪器设备;(五)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1.选题价值论证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3.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论证4.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论证5.课题研究可行性论证;三、教育文献检索(一)教育文献概述——1.含义:教育科学文献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2.作用:①帮助研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确定研究方向②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③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二)教育文献的及主要分布——1. 种类:①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②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献等。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教育研究方法单选15个,15分;名词5个,15分;填空5个,10分;简答5个,25分;论述2个,20分;案例1个,15分一、概念1、操作性定义:用具体的、可感知的或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对概念、命题作的界定。
2、研究变量:是研究者感兴趣的,所要研究与测量的,随条件和情境变化而变化的因素。
3、抽样:是从所研究对象的全体中,按照某种规则抽取一部分被试的方法。
【就是从一个总体中抽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个体作为样本,然后用这一样本的结果去推断总体。
】4、信度:也称可靠性,指测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5、效度:指正确性,指能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特性或功能的程度。
6、文献法:是指以现存文献为资料研究社会的一种方法。
7、文献:即对贤者及学说的典籍记录。
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即把人类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音像等记录下来的有价值的典籍8、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是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撰写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
9、二次文献:又称检索性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使之系统化、理论化的文献。
10、三次文献:又称参考性文献,它是在利用二次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某一范围的一次文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比如综述、述评、专题研究报告等。
11、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地、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以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观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12、描述记录:通过详细记载事件或行为发生、发展过程而获得资料的方法13、取样记录:它是对观察行为或事件进行分类,把复杂的事件或行为转化为可以数量化或可限制的材料进行记录。
14、结构式观察:有明确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性观察。
15、非结构式观察:对研究问题的范围、目标取弹性态度,观察内容项目与观察步骤不预先确定。
16、轶事记录法:它着重随时随地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行为及研究者感兴趣的事例。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重点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重点⏹第一部分:知识框架和重点提示(教育研究的逻辑顺序或基本过程,共九章)一、选题(第二章)二、搜集资料:文献检索(第三章)+ 研究方法(第四章观察研究、第五章调查研究、第六章实验研究、第七章行动研究)三、整理与分析资料(第八章)四、撰写研究报告(第九章)说明:第四、五、六、七章是复习重点;第九章尚未考过主观题需要注意;从2010年开始考选择题。
⏹第二部分:各章重点知识整理一、教育研究概述(4个要点,用下划线标示)1.教育研究的意义:⑴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⑵拓展教育知识,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⑶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促进教师发展。
2.教育研究的类型划分依据类别基本含义研究对象价值研究规范研究应然研究揭示“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研究事物的意义性和功用性教育事实研究离不开对教育价值的认识和选址,在教育研究中不存在超价值的事实研究。
事实研究实证研究实然研究揭示“是什么”的问题研究事物的实然性研究目的基础研究旨在揭示教育现象的一般规律,建立具有普遍性的教育理论。
应用研究旨在寻找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研究范式定量研究量的研究事先建立研究假设,进行严格的研究设计,按照预定程序收集资料并进行数量化分析,用数字或量度表述研究结果,并对假设进行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
定性研究质的研究在自然情境下,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长期深入而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假设或理论,并对研究结果加以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之比较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研究对象有关因素在数量上的变化以及对研究对象的影响不同事实、现象的意义及特征(性质)研究情境在操纵和控制下自然研究方法统计研究方法整体研究、描述分析研究本质演绎:从一般原理推广到特殊事例归纳:从特殊事例中归纳出一般原理研究目的确定关系、影响、原因理解教育现象研究结果客观、科学,具有较高的确定性较主观,受到材料真实性、逻辑性影响3.教育研究的历史发展及趋势发展直觉观察时期古希腊-16C 经验与定性分析亚里士多德首创形式逻辑,提出科学研究的“归纳-演绎”程序,“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非介入性研究:是一种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对教育资料进行分析的方法。
它可以使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非介入性研究的三种主要类型:内容分析、话语分析和符号分析。
访谈法:是一种研究性交谈,即通过“寻访”被研究者并且与其进行“交谈”和“询问”的研究活动,从而收集(或者说建构)与研究主题相关的第一手资料的研究方法。
访谈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更重要的是在于它通过语言交流,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
观察法:是人类认识周遭世界最早使用的、最基本的方法。
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看”应具有明确的意向性特征,你能看见多少,不仅仅取决于你的视野有多广,更取决于研究者的“看”的意向性品质,这一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的理论水平与理论自觉。
实验研究:是通过系统地控制某些实验变量,然后观测与这些实验操作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同时对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变量加以控制,从而确定实验操作与观测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混合研究:是研究者以定量的和质性的研究技术相结合并运用于同一研究之中。
本土概念:是被研究者经常使用的、用来表达他们自己看问题的方式及其对意义的理解的概念。
在质性资料分析中,研究者应特别重视寻找那些能够原汁原味地体现被研究者自己对意义的理解的本土概念。
质性研究:指凡是不经由统计程序或其他量化手续而获得研究结果的研究。
质性研究特指利用非数学的分析程序,对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来搜集资料加以分析以获得研究结果,得出研究结论。
如果说,量化研究是依靠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及其相关关系进行测试、计算和分析,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
质性研究则是通过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长期的体验,然后对事物的“质”得到一个比较全面的解释性的理解。
1.研究方法①实证主义范式与教育的定量研究②意义理解与教育的质性研究③混合研究2.课题选择的基本要求一、我拥有什么:研究这需要具备的前提条件(研究是为了获得解释。
就研究个体而言,影响问题获得解释的因素主要有:如下①②③)㈠对问题的兴趣㈡对问题的自我涉入度(指一个问题与研究者个体的相关程度。
个体的自我涉入度对问题的选择和获得解释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㈢对问题的可驾驭度二、我面对着什么:一个整体的研究问题的视域(面对教育实践丰富的内涵,作为教育研究者,必须具备广泛的学术视野,这对于我们思考和选择研究课题都是必不可少的)三、我能做什么:思考明确的研究问题㈠研究问题的价值(1.研究该问题是否会改善教育实践2.研究该问提是否能够增进教育理论领域的某一部分知识3.研究该问提是否会改善人(例如教师或学生)的生存状况)㈡研究问题的独特性(选定的问题硬是从前人某有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入手)㈢拟定一个明确的研究题目四、我能做到吗:研究的可行性与伦理考虑㈠研究的可行性:1.客观条件:指完成课题所必备的资料、设备、经费、时间、技术、人力、理论准备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等。
2.主观条件:研究这本认为完成课题所必备的知识、能力、经验以及对有关研究方法的掌握与运用程度等。
3.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
㈡研究的伦理考虑:1.研究的一般伦理规范:⑴尊重个人的意愿;⑵确保个人隐私;⑶遵守诚信;⑷不危害参与者的身心健康;⑸客观分析与报导2.研究过程中的具体道德规范⑴研究设计之初,审慎考虑人性尊严的研究价值⑵研究实施的过程,遵守个人自愿、安全、私密、诚信的原则⑶客观、正确的报导研究结果⑷尊重智慧财产,分享智慧财产3.问卷设计问卷作为测量工具或测量工具的组成部分,至少必须满足以下的基本要求:ⅰ.必须能够使所要测量的属性、特征得到呈现ⅱ.必须能够与一定的评价尺度相配合ⅲ.必须能够使其对测量属性特征的呈现以及与评定尺度的配合具有合理的解释问卷编制程序:㈠确定测量课题:⒈测量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形成一个明确的测量的主题⒉测量的性质和范围对于问卷逻辑体系的行程也很重要测量的性质:了解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行为方式、态度倾向测量的应用性质:理论研究所需的测量,应用性的测量测量的范围:普查性的测量,部分测量(素以测量,概率抽样测量,针对某些对象开展的测量)⒊要明确测量的对象。
㈡建立研究假设问卷测量作为一种定量研究方式,需要对测量所涉及到的变量间的关系,对需要通过测量来证实的问题,有一个理论上的假设,这种假设既是对测量课题的思考、判断、推论,又是设计测量指标和测量问卷的指南,而测量指标和测量问卷是研究假设的推演和具体化。
研究假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预断性规定:⒈测量主题准确反映了所要研究的属性特征⒉测量主题逻辑构成的基本维度⒊对测量的反应在性质上满足评定量表设计的测量水平和赋值规则㈢测量指标的设计研究假设为测量指标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思路、框架和设计方向,只有设计出恰当的测量指标,才能把测量主题的抽象概念和经验事实联系起来,是概念操作化。
把概念逐级分解,一直分解到可以有最后一级指标形成问卷题目为止。
㈣问卷形成设计形成问卷的主要工作是:⑴设计测验题目;⑵设计评定量表以及可以满足评定量表需要的问卷填答选项测验题目的设计的原则:⒈准确反映测量指标。
每一测量题目都对应于测量指标体系中的某一对应指标,测验题目在内容、呈现方式、语言表述各个方面都应保证对对应指标的正确呈现和有效解释。
⒉完整体现测量维度。
准确反映测量指标的同时,还有球测验题目的组合可以完整体现测量的基本维度。
其一是要求完整覆盖各个基本维度均应有多个测验题目。
其二是结构清晰,尽可能保证不同维度之间逻辑上的充分差异,保持应有的相对独立;同一维度之内逻辑上的集中收敛,保持应有的同质认同。
⒊适切配合测量要求。
不仅要考虑到准确反映测量指标的含义和维度方面,还要考虑到与测量的评定尺度之间有很好的配合,能够在填答选项的不同等级之间形成比较明显的区分,从而使测验结果便于在评定量表上得到适切的赋值。
⒋充分考虑接受测验者的感受。
问卷文本的外观、语言表述、内容设置等方面。
评定量表的设计原则:⒈按测量对象可以达到的测量水平选择、设计评定量表。
测量有名称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四种不同的可能水平。
⒉努力寻找以更高测量水平选择设计评定量表的可能性⒊填答选项设计与评定量表相配合㈤试调查4.实验研究的特点最大特点:对变量的控制⑴干预性与控制性:实验法是通过改变研究对象的性质或状态进行研究的方法,对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变量做出分析和控制,这可以说是干预性特点、控制性特点,是它区别于观察法、调查法的特点。
⑵呈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法是用来揭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有效方法,它使因果关系具有可以观察的形态。
实验法通过对变量的分析操作和控制,使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可以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以清晰的可以观察的形态表现出来,使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到实验结果的确证。
这种方式比单纯的理论思辨更有说服力,理论思辨的结论,也往往是在得到实验的支持、验证后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⑶假设与重复验证:实验法要求有假设和验证,有严格的操作规则、精确的测量手段和数据处理来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并且便于重复验证。
同一实验可以由不同研究者以不同的被试样本按照同一过程和条件重复进行。
实验法以严格的规范控制,形成一种人为的研究环境,经过重复进行的实验,验证研究的科学性、可靠性,这也是其它研究方法难以实现的。
5.教育实验的特殊性⑴在研究对象方面,教育研究中运用实验法,是以人和人从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是在一定的社会联系、社会生活情境中进行的,带有情感色彩,受人们活动的目的、价值观影响和人的个性和活动的影响,从研究对象的角度说,教育实验比自然科学实验要困难、复杂得多,同时也丰富生动得多。
⑵在实验条件方面,教育实验主要是在教育和教学的现实环境中进行的,学生和教师都是生活在特定的班级和学校中的。
离开这种特定的环境,有些教育现象根本就不可能发生,也就是说,教育现象有时难以满足控制实验条件方面的要求,所以很多教育实验是属于准实验和前实验。
⑶在研究方法方面,教育实验的一些内容要做到精确表达的量化分析也是难以实现的,有些测量也难以做到客观精确。
数据分析的局限性⑷教育实验还面对伦理方面的考虑。
如果有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在实验时,对照组是否因为不能接受更好的教学而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呢?6.实验研究的效度无关变量的控制是实验设计中最复杂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内容,为什么要有对无关变量的控制?可以说就是为了获得好的实验效度。
实验效度也分为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研究的内在效度是结论的准确的解释性。
对于实验研究来说,使结论得到准确的解释,就是要说明实验的结果仅仅是由于对自变量的实验操作,所以,实验的内在效度是指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因变量的变化在多大的程度上是由自变量引起的,是对自变量进行实验操作的结果,而不是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
为了得到这样的解释,就必须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
如果我们能够控制所有的无关变量,能够证明因变量的变化仅仅是由于对自变量的实验操作,那么,我们就得到了最好的内在效度。
这在教育实验中是很难达到的,但是我们越大地控制了无关变量的干扰,实验的内在效度就越好。
⑵外在效度研究的外在效度是研究结论的普遍性,可以得到推广的程度。
实验的外在效度,是指在与实验条件相类似的情况下实验结果可以推广的范围。
一般地说,一项实验的内在效度越充分、实验结果推广的范围越大,实验的价值就越高。
我们既希望实验有好的内在效度,也希望实验有好的外在效度,希望两种效度都高。
但是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并不总是一致的,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之间是会有冲突的,要保证一种效度,可能会削弱另一种效度。
比如说,我们在实验中控制了所有的无关变量,使得实验中只有对自变量的实验操作对因变量的变化发生作用,这样就获得了最好的内在效度,但是,这样的实验却难以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得到推广运用,因此就损失了外在效度。
同样一个实验如果没有任何控制,那么它在推广应用方面就不会受到什么限制,但是这样的实验又无法对实验的结论做出准确解释,无法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失去了它的内在效度。
⑶影响实验效度的因素包括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和影响实验外在效果的因素。
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如下:历史或经历(同时事件、偶然事件)、成熟、测量手段、统计回归、选择偏差、被试的流失、选择与成熟的交互作用。
影响外在效度的因素如下:测验的反作用或交互作用效应、选择偏差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多重处理干扰。
7.弗兰德互动分析⑴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的构成:①一套描述课堂互动行为的编码系统②一套关于观察和记录编码的规定标准③一个用于显示数据、进行分析,实现研究目的的分析工具——弗兰德互动分析矩阵⑵弗兰德互动分析的编码系统⑶在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中填写矩阵的规则①记录编码的首尾各加一个10;②依次成对提取编码;③每次提取的一对编码以左边的编码为行号,右边的编码为列号,在矩阵的相应单元格中填写一个记数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