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 运动学 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概念与规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2.v -t 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3.分类:(1)匀加速直线运动:a 和v 同向,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2)匀减速直线运动:a 和v 反向,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 =v 0+at .2.意义: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 时刻的速度v 等于物体在开始时刻的速度v 0加上在整个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at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 =v 0t +12at 2,当初速度为0时,x =12at 2. 四、速度与位移的关系1.公式:v 2-v 02=2ax .2.推导:由速度时间关系式v =v 0+at ,位移时间关系式x =v 0t +12at 2,得v 2-v 02=2ax . ◆ 基本认识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不变.( √ )(2)速度逐渐增加的直线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 )(3)公式v =v 0+at 适用于任何做直线运动的物体.( × )(4)由公式v =v 0+at 知v 的大小一定大于v 0的大小.( × )(5)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线的斜率逐渐增大.( × )2.一辆汽车原来的速度是8 m/s ,在一段足够长的下坡路上以0.5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行驶了20 s 时的速度为________ m/s.答案 18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在v -t 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 √ )(2)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仅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而v 2-v 02=2ax 适用于任意运动.( × ) (3)初速度越大,时间越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一定越大.( × )(4)因为v 2-v 02=2ax ,v 2=v 02+2ax ,所以物体的末速度v 一定大于初速度v 0. ( × )4.汽车沿平直公路做匀加速运动,初速度为10 m/s ,加速度为2 m/s 2,5 s 末汽车的速度为________,5 s 内汽车的位移为________,在汽车速度从10 m/s 达到30 m/s 的过程中,汽车的位移为________.答案 20 m/s 75 m 200 m◆ 理解与应用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v -t 图像四个做直线运动物体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1)物体分别做什么运动?(2)在乙、丙、丁图中,加速度不变的物体是哪个?在乙和丁图中,物体的运动有什么不同?答案(1)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丁做变加速直线运动(2)乙、丙;物体乙的v-t图线斜率不变,加速度不变,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物体丁的v-t 图线斜率变大,加速度变大,速度增加得越来越快.1.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1)加速度a恒定不变;(2)v-t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a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b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①v-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②v-t图线与纵轴的交点的纵坐标表示物体的初速度.(3)v-t图线是一条曲线,则物体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某时刻的加速度等于该时刻图线切线的斜率.图甲中,斜率增大,物体的加速度增大,图乙中斜率减小,物体的加速度减小.例1如图所示是一个质点在水平面上运动的v-t图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D )A.在0~1 s的时间内,质点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0~3 s的时间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C.第6 s末,质点的加速度为零D.第6 s内质点速度变化量为-4 m/s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公式v=v0+at中各量的含义:v0、v分别表示物体的初、末速度,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且a为恒量,at就是物体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2.公式的适用条件:公式v=v0+at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3.公式的矢量性公式v=v0+at中的v、v0、a均为矢量,应用公式解题时,应先选取正方向,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1)若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同,则加速度取正值,若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则加速度取负值.(2)若计算出v 为正值,则表示末速度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若v 为负值,则表示末速度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4.两种特殊情况(1)当v 0=0时,v =at .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恒定不变,表明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与其运动时间成正比.(2)当a =0时,v =v 0.加速度为零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例2 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 =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 m/s ,方向向东;当t =2 s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 ,方向仍向东.经多长时间,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 m/s? 答案 5 s 或7 s例3 火车正常行驶的速度是54 km/h ,关闭发动机后,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6 s 末的速度是43.2 km/h ,求:(1)火车的加速度;(2)15 s 末的速度大小;(3)45 s 末的速度大小.答案 (1)0.5 m/s 2,方向与火车运动方向相反 (2)7.5 m/s (3)0刹车实际交通工具刹车后可认为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小到零时,车辆就会停止.解答此类问题的思路是:(1)先求出它从刹车到停止的刹车时间t 刹=v 0a; (2)比较所给时间与刹车时间的关系确定运动时间,最后再利用运动学公式求解.若t >t 刹,不能盲目把时间代入;若t <t 刹,则在t 时间内未停止运动,可用公式求解.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如图所示,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为v 0,在t 时刻的速度为v ,加速度为a ,利用位移大小等于v -t 图线下面梯形的面积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在v -t 图像中,图线与t 轴所围的面积对应物体的位移,t 轴上方面积表示位移为正,t 轴下方面积表示位移为负.2.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公式中x 、v 0、a 都是矢量,应用时必须选取正方向.一般选v 0的方向为正方向.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a 取负值,计算结果中,位移x 的正负表示其方向.4.当v 0=0时,x =12at 2,即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位移x 与t 2成正比.例4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v0=5 m/s,加速度大小为0.5 m/s2,求:(1)物体在前3 s内的位移大小;(2)物体在第3 s内的位移大小.答案(1)12.75 m(2)3.75 m方法位移—时间关系式的应用步骤:(1)确定一个方向为正方向(一般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2)根据规定的正方向确定已知量的正、负,并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3)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式或其变形式列式、求解.(4)根据计算结果说明所求量的大小和方向.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对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2-v02=2ax的理解1.适用范围: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矢量性:公式中v0、v、a、x都是矢量,应用解题时一定要先设定正方向,一般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1)若是加速运动,a取正值,若是减速运动,a取负值.(2)x>0,位移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x<0则为减速到0,又返回到计时起点另一侧的位移.(3)v>0,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v<0则为减速到0,又返回过程的速度.例5飞机着陆后以6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其着陆速度为60 m/s,求:(1)飞机着陆过程中滑行的距离;(2)在此过程中,飞机最后4 s滑行的位移大小.答案(1)300 m(2)48 m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是把运动过程的“末状态”作为“初状态”来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如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看成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来处理.末状态已知的情况下,若采用逆向思维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基础归纳2、物体做加速还是减速运动,不是由加速度的大小决定,而是取决于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关系.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方向相反则做减速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几个常用的结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依据:Δs =aT 2,即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以推广到S m -S n =(m -n )a t 2.判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依据.非匀变速运动不能用(2)中2t0V V V +=,先以V 0=0加速后减速减速到Vt=0,只能用后者计算平均速度证明可用匀变速运动的时间位移图像证明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比例关系(1)前1T 、前2T 、前3T …内的位移之比为1∶4∶9∶…. (2)第1T 、第2T 、第3T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对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逆向等效处理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典例解析1.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在同时制动后,均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甲经过3 s 停止,共前进了36 m ,乙经过1.5 s 停止,乙车前进的距离为( ) A .9 m B .18 m C .36 m D .27 m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加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2)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与v 方向相同.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与v 方向相反. (3)基本规律 ①速度公式:v t =v 0+at.②位移公式:s =v 0t +12at 2.③速度位移关系式:v 2t -v 20=2as. (2)平均速度:v t/2=v 0+v t 2=s t ,即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3)中间位置的速度: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v s2=v 20+v 2t 2.可以证明,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v t 2<v s 2.(3)前1s 、前2s 、前3s …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3∶…. (4)第1s 、第2s 、第3s …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1)∶(3-2)∶… 解析:两车均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制动前两车的初速度相等,最终末速度为零,根据v =v 0+v t 知,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而v =s ,所以s 甲=s 乙,得s 乙=18 m ,所以乙车前进的2.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的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为s 时,速度为v ,当它的速度是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C )对匀变速运动公式的理解及应用1.约束关系:自主梳理的①~③的三个基本公式中共有s 、t 、a 、v0、vt 五个物理量,只要其中三个物理量确定之后,另外两个就唯一确定了.2.正方向的规定:五个物理量中,除时间t 外,s 、v0、vt 、a 均为矢量.一般以v 0的方向为正方向,以t =0时刻的位移为零,这时s 、vt 和a 的正负就都有了确定的物理意义.4.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为零后又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全程加速度不变,对这种情况可以将全程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应用基本公式求解. 5.公式与规律是对应的6.匀变速直线运动解题的基本思路.审题→画出过程草图→判断运动性质→选取正方向(或选取坐标轴)→选用公式列出方程→求解方程,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讨论.【例1】卡车原来以10 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因为路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立即开始刹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2 m/s 时,交通灯恰好转为绿灯,司机当即放开刹车,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一半的时间卡车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速的过程用了12 s ,求:1)卡车在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2)开始刹车后2 s 末及10 s 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思路点拨:将卡车的运动分成减速和加速两段,根据速度、时间的大小关系,选取公式求解. 规范解答:(1)设卡车从A 点开始减速,则vA =10 m/s ,用时t1到达B 点;从B 点又开始A.s 2B.38sC.s 4D.34s 解析:物体下滑过程加速度相同,设为a ,由公式v 2t -v 20=2as 知, v 2=2as ,(v 22=2as ′, 解得:s ′=s 4,选项C 正确. 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是5 m/s ,加速度是2 m/s 2,求3 s 内的位移大小. 解析:由位移公式知 s =v 0t +122=5×3 m +12×2×32 m =24 m. 3.用平均速度公式更简捷: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v t/2=v 0+v t 2=s t 解题,往往会使求解过程变得非常简捷. 使用公式应注意与运动规律的一一对应关系.例如: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位移公式必为s =v 0t +12at 2.加速,用时t2到达C 点.取vA 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B =2 m/s ,vC =10 m/s. 解得t1=8 s ,t2=4 s ,(2分) 由速度公式vt =v0+at 得, 在AB 段vB =vA +a1t1,(1分) 在BC 段vC =vB +a2t2,(1分)联立上述各式解得a1=-1 m/s2,a2=2 m/s2.(2分) (2)2 s 末卡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1=vA +a1t ′=10 m/s -1×2 m/s =8 m/s(2分) 10 s 末卡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2=vB +a2t ″=2 m/s +2×(10-8)m/s =6 m/s.(2分) 答案:(1)-1 m/s2 2 m/s2 (2)8 m/s 6 m/s在针对速度、加速度这些矢量的运算过程中,正、负号的使用要引起注意,对物体运动过程要进行准确的分析.同时对匀减速运动应用速度公式时注意加速度a 的两种不同代入方法.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种常见解题方法 运动学问题的求解一般有多种方法,可从多种解法的对比中进一步明确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解题能力.【例2】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最初的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 m 和64 m ,每一个时间间隔为4 s ,求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思路点拨: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较多,解题时可先画出质点运动的过程草图,根据各段的已知条件,选择合理的公式计算.且t 2=12t 1,t 1+t 2=12 s ,(2分)例题3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 s 末的速度为1 m/s ,则10 s 末的速度为多大?法三:图象法画出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物体在10 s 末的速度为2 m/s.解析:法一:用基本公式求解 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因题目中只涉及位移与时间,故选择位移时间公式,s 1=v A t +12at 2,s 2=v A (2t)+12a(2t)2-(v A t +12at 2), 将s 1=24 m 、s 2=64 m 、t =4 s 代入上式解得a =2.5 m/s 2,v A =1 m/s 法二:用中间时刻速度公式求解 连续的两段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v 1=s 1t =6 m/s ,v 2=s 2t=16 m/s , 即v 1=v A +v B 2=6 m/s ,v 2=v B +v C2=16 m/s , 由于B 点是AC 段的中间时刻,则 v B =v A +v C 2=v 1+v 22=6+162 m/s =11 m/s , 可得v A =1 m/s ,v C =21 m/s , 则a =v C -v A 2t =21-12×4 m/s 2=2.5 m/s 2. 法三:用Δs =aT 2求解 由Δs =aT 2得a =Δs t 2=64-2442m/s 2=2.5 m/s 2. 再由s 1=v A t +12at 2解得v A =1 m/s.解析:法一:公式法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有v 1=at 1, 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v 1t 1=15m/s 2=0.2 m/s 2. 从而,物体在10 s 末的速度为 v 2=at 2=0.2×10 m/s =2 m/s. 法二:比例法 对于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v ∝t ,故v 1v 2=t 1t 2,从而,物体在10 s 末的速度为 v 2=t 2t 11=105×1 m/s =2 m/s.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类特殊问题 1.不可逆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例如:汽车刹车、轮船靠岸、飞机降落、滑块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自由的滑动等等. 特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速度为零时,即停止运动. 思路:求解此类问题时应用假设法先确定物体实际运动的时间,注意题目所给的时间与实际时间的关系.对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运动也可按逆过程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处理. 2.可逆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例如:一个小球沿光滑斜面以一定初速度向上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等等.特点:做匀减速运动到速度为零后,会以原加速度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整个过程加速度的大小、方向不变.思路:由于整个过程加速度始终不变,所以该运动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因此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方程,也可分成正向匀减速直线运动和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两个阶段求解,但必须注意在不同阶段v 、s 、a 等矢量的正负号.【例4】 一辆汽车以72 km/h 的速度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并最终停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则从开始刹车经过5 s ,汽车通过的距离是多少?思路点拨:刹车运动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可根据速度公式判断减速时间t0,若t0>5 s ,则直接应用位移公式计算.若t0<5 s ,可按减速到零的时间t0套公式求解.对于“刹车类”问题“时间”往往是一个“陷阱”,首先要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判断物体停止运动的实际时间是否与题目中给定时间吻合公式应用(中档题)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相距s =7 m ,物体A 以vA =4 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 此时的速度vB =10 m/s ,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 =-2 m/s2.那么物体A 追上物体B 所用的时间为( )A .7 sB .8 sC .9 sD .10 s 解析:物体B 从开始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t ==5 s ,在此时间内B 前进的距离sB =t =25 m ,A 前进的距离sA =vAt =20 m .故此时刻A 、B 相距(5+7) m =12 m ,所以再经过3 s A 才能追上B ,故物体A 追上物体B 所用的时间为8 s. 答案:B.解析:法一:设汽车由刹车开始至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为t 0,选v 0的方向为正方向. 则v 0=72 km/h =20 m/s ,a =-5 m/s 2, 由v t =v 0+at 0,得:t 0=v t -v 0a =0-20-5s =4 s. 可见,该汽车刹车后经过4 s 就已经停止,后1 s 是静止的. 由s =v 0t +122知刹车后5 s 内通过的距离为: s =v 0t 0+12at 20=[20×4+12×(-5)×42] m =40 m. 法二:由法一中可知t 0=4 s 时,汽车停止运动,由公式v 2t -v 20=2as 知 s =-v 202a =-(20)22×(-5) m =40 m.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特殊推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初速度为零,或者末速度为零,那么公式都可简化为:at V = , 221at s =, as V 22= , t V s 2=优化训练全解全析我夯基 我达标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速度变化量Δv 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D.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解析:如果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反,则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加速度为速度的变化率,速度变化量大,可能所用时间比较长,加速度不一定大;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加速度大,速度可能很小,加速度小,速度可能很大。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度恰为零,如图所示。 处的 B 点时,所用时 ������+������0 ������0 +0已知物体第一次运动到斜面长度 ������0 2 间为 t,求物体从 B 滑到 C 所用的时间。 2
������������ =2axBC② xBC=4xAC③
������ 2 2
利用推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3 =
三、竖直上抛运动
1.定义 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2.特点 上升过程是加速度为 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下落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 3.规律 ( 1) v=v0-gt, h=v0t- gt2。 ( 2) 对称性: ①速度对称: 即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 经过同一位置时, 物体 的速度大小相等; ②时间对称: 即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 经过同一段路程, 所 经历的时间相等。
第一章
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5 -5-
一
二 三
二、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特点 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运动规律 1 2 v=gt,h= gt ,v2=2gh。
2
第一章
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6 -6-
一
二 三
分类 匀加速直线运动 匀减速直线运动 速度变化 增大 减小 加速度方向与 速度方向关系 同向 反向 加速度情况 恒定
第一章
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3 -3-
一
二 三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两个基本公式 ①速度公式:v=v0+at。 ②位移公式:x=v0t+ at 。 ③位移速度关系式: v -v0 2 =2ax。 (2)两个重要推论 ①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 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还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公式:v =
高一物理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9篇
高一物理教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9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并能用来解答有关的问题.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并能用来解答有关的问题.能力目标体会学习运动学知识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是本章的重点之一,为了引导学生逐渐熟悉数学工具的应用,教材直接从加速度的定义式由公式变形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紧接着配一道例题加以巩固.意在简单明了同时要让学生自然的复习旧知识,前后联系起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是本章的另一个重点.推导位移公式的方法很多,中学阶段通常采用图像法,从速度图像导出位移公式.用图像法导位移公式比较严格,但一般学生接受起来较难,教材没有采用,而是放在阅读材料中了.本教材根据,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并利用速度公式,代入整理后导出了位移公式 .这种推导学生容易接受,对于初学者来讲比较适合.给出的例题做出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与解答,便于学生的理解和今后的参考.另外,本节的两个小标题“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位移和时间的关系”能够更好的让学生体会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就是要研究物体的位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有了公式就可以预见以后的运动情况.教法建议为了使学生对速度公式获得具体的认识,也便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可以从某一实例出发,利用匀变速运动的概念,加速度的概念,猜测速度公式,之后再从公式变形角度推出,得出公式后,还应从匀变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中,加以再认识.对于位移公式的建立,也可以给出一个模型,提出问题,再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对于两个例题的处理,要引导同学自己分析已知,未知,画运动过程草图的习惯.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两个公式的建立及应用教学难点:位移公式的建立.主要设计:一、速度和时间的关系1、提问:什么叫匀变速直线运动?什么叫加速度?2、讨论:若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m/s,加速度为,则1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多少?1s末的速度为多少?2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多少?2s末的速度多大?t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多少?ts 末的速度如何计算?3、请同学自由推导:由得到4、讨论:上面讨论中的图像是什么样的?从中可以求出或分析出哪些问题?5、处理例题:(展示课件1)请同学自己画运动过程草图,标出已知、未知,指导同学用正确格式书写.二、位移和时间的关系:1、提出问题:一中第2部分给出的情况.若求1s内的位移?2s 内的位移?t秒内的位移?怎么办,引导同学知道,有必要知道位移与时间的对应关系.2、推导:回忆平均速度的定义,给出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结合,请同学自己推导出 .若有的同学提出可由图像法导出,可请他们谈推导的方法.3、思考:由位移公式知s是t的二次函数,它的图像应该是抛物线,告诉同学一般我们不予讨论.4、例题处理:同学阅读题目后,展示课件2,请同学自己画出运动过程草图,标出已知、未知、进而求解.探究活动请你根据教材练习六中第(4)题描述的情况,自己设计一个实验,看看需要哪些器材,如何测量和记录,实际做一做,并和用公式算得的结果进行对比。
匀变速直线运动(总结复习)
理解公式的适用条件,注意公 式的矢量性,正负号表示方向。
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注意 各物理量的单位换算。
图像法的应用
掌握速度时间图像和 位移时间图像的绘制 方法。
利用图像法解决实际 问题,如追及问题、 相遇问题等。
理解图像中各物理量 的意义,如斜率、面 积等。
代数法的应用
掌握代数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方程的建立、解方程等。 灵活运用代数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多过程问题、多物体问题等。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理包括速度定理、 位移定理等。
位移定理表述为:在匀变速直线运动 中,一段时间内的位移等于这段时间 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几何平均值乘以时 间。
0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例分 析
自由落体运动
01
02
03
定义
物体仅受重力作用,沿竖 直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 加速直线运动。
公式
$h = frac{1}{2}gt^{2}$ (位移时间关系式),$v = gt$(速度时间关系 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与 验证
打点计时器实验
01
利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物 体运动的时间和位移,通过测量 各点的瞬时速度来验证匀变速直 线运动的规律。
02
实验中需要注意纸带的选取、打 点计时器的调整、以及实验数据 的处理。
频闪照相法实验
利用频闪照相设备记录物体在不同时 刻的位置,通过测量各点的瞬时速度 来验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03
速度与加速度无直接关系,速度增大时,加速度可能减小;速
度减小时,加速度可能增大。
对速度与位移关系的混淆
误将速度与位移等同
速度是瞬时速度,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位移是路程 的累计,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的移动距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③
2
解①~③得:t=5 s,x=12.5 m.
答案:12.5 m
类型二:运动学常用的重要推论及其应用 【例 2】 一列火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驶来,一人在轨 道旁边观察火车运动,发现在相邻的两个 10 s 内,火车 从他跟前分别驶过 8 节车厢和 6 节车厢,每节车厢长 8 m (连接处长度不计),求: (1)火车的加速度的大小; (2)人开始观察时火车速度的大小. 思路点拨:抓住相邻的两个 10 s,利用结论求解.
vt/2=v0-aT,
解得 v0=7.2 m/s.
答案:(1)0.16 m/s2 (2)7.2 m/s
方法技巧: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条件,选择合适的公式或结
论求解是分析运动学问题的前提,再就是必要时要作出运
动草图帮助分析.
针对训练 2-1: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 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 置,如图 1-2-3 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 的,由图可知( )
匀变速直线运动flash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几个常用的结论
(1)Δx=aT2,即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 等.可以推广到 xm-xn=(m-n)aT2.判断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实验依据.
(2)vt/2= v0 v = x ,即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
2 t
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v =
v=v gt,上升时间 t 上=v / g
0
0
h=v t 1 gt 2
2 0
v2-v02=
2gh,上升最大高度
Hmax=
v2 0
2g
下降过程:自由落体运动(a=g) v= gt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三个基本的推论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三个基本的推论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三个基本的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公式:1、速度公式:v=v0+at2 2 v 3、位移与速度关系:v 0 2 ax2x 2、位移公式:v 0 t1at2说明(1)公式适用于所有匀变速直线运动;(2)注意矢量性,公式中v0、v、a、x都是矢量,先确定正方向,常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然后确定v、a、x 方向(3) “知三求二”。
21、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矢量和的一半已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通过A点得速度是V0,经过时间t 通过B点的速度是V,t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t时间的初末速度矢量和的一半解: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x AB t V0 V0 V 2V0t t 1 2 at2V0AV Bat V 01 2(V V 0 )2V 0 (V V 0 ) 2vV0 V 23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度从8 m/s匀减速到零所用的时间为1 s,按规定速率为8 m/s的汽车刹车后位移不得超过5.9 m,那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位移为8 m,符合规定 B.位移为8 m,不符合规定 C.位移为4 m,符合规定 D.位移为4 m,不符合规定选C。
v v 8 0 t 1 m 2 由公式x= 2 =4m5.9 m,所以该刹车试验符合规定0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vtv0t 22t 2vtAvx AB tV01 2at总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初末速度矢量和的一半,还等于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即:5/14应用典例下图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时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其计数周期为T,打D点时的瞬时速度用vD表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vD=( d4-d2)/2TB、vD=( d3+d4)/2TC、vD=( x2+x3)/2TD、vD=( x3+x4)/2T答案:AD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v0=2.0 m/s,它在第3 s 内通过的位移是4.5 m,则它的加速度为( ) A.0.5 m/s2 B.1.0 m/s2 C.1.5 m/s2 D.2.0 m/s2选B。
第一章 第二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B.求出汽车刹车的加速度,不能求出初速度
C.求出汽车刹车的初速度、加速度及平均速度
D.只能求出汽车刹车的平均速度
解析:汽车做匀减速运动到停止,其逆过程是初速度为
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
速度、加速度及平均速度. 答案:C
,可以求初
3.(2010· 淮安质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5 s末 的速度为10 m/s,则 A.前10 s内位移一定是100 m B.前10 s内位移不一定是100 m C. 加速度一定是2 m/s2 ( )
此,关系式l2-l1=at2可以直接得出.
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固定 的光滑斜面,到达斜面最高点C时速度恰 为零,如图1-2-2所示.已知物体第一次 运动到斜面长度3/4处的B点时,所用时间为t,求物体从 B滑到C所用的时间.
[思路点拨] 物体沿斜面向上匀减速至最高点,与从最高 点以相同的加速度滑下的过程是互逆过程,因此,可用 从C点开始沿斜面向下匀加速运动的规律求解.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 加速度 不变的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a与v 同向 ; 2.分类 匀减速直线运动:a与v 反向 .
3.三个基本公式
(1)速度公式:v= v0+at . (2)位移公式:x= v0t+ at2 .
(3)速度-位移关系式:v2-v02= 2ax .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推论
不同,通过合理选取参考系,可以简化物体的
运动过程.
3.(2009· 保定调研)中国北方航空公司某架客机安全准时 降落在规定跑道上,假设该客机停止运动之前在跑道 上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客机在跑道上滑行距离为 x,从降落在跑道上至停下所需时间为t,由此可知客
机降落时的速度为
(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平行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s(t)=1/2·at^2+v(0)t=【v(t)^2-v(0)^2】/(2a)={【v(t)+v(0)】/2}*tv(t)=v(0)+at其中a为加速度,v(0)为初速度,v(t)为t秒时的速度 s(t)为t秒时的位移速度公式:v=v0+at位移公式:x=v0t+1/2at²位移---速度公式:2ax=v2;-v02;条件: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须同时符合下述两条:⑴受恒外力作用⑵合外力与初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考点问题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应用解答运动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典题1](2016·南昌调研)出租车载客后,从高速公路入口处驶入高速公路,并从10时10分55秒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0 s时,速度计显示速度为54 km/h。
求:(1)这时车离出发点距离;(2)车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计显示速度为108 km/h 时,车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10时12分35秒时计价器里程表示数应为多少米?(车起动时,计价器里程表示数为零)[答案](1)75 m(2)2 700 m问题二两类特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1.刹车类问题。
汽车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
如果问题涉及最后阶段(到停止运动)的运动,可把该阶段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典题2](2016·湛江模拟)以36 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 m/s2的加速度,刹车后第三个2 s内,汽车走过的位移为()A.12.5 mB.2 mC.10 mD.0[答案]D2.双向可逆类问题。
高一物理 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及解析
高一物理 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及解析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 =v0+at.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 =v0t +12at2. 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v2-v20=2ax.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1.平均速度公式:v =v t 2=v0+v 2. 2.位移差公式:Δx =x2-x1=x3-x2=…=xn -xn -1=aT2. 可以推广到xm -xn =(m -n)aT2. 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比例式(1)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vn =1∶2∶3∶…∶n. (2)1T 内,2T 内,3T 内……位移之比为:x1∶x2∶x3∶…∶xn =1∶22∶32∶…∶n2.(3)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之比为: x Ⅰ∶x Ⅱ∶x Ⅲ∶…∶xn =1∶3∶5∶…∶(2n -1). (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tn =1∶(2-1)∶(3-2)∶…∶(n -n -1). 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 1.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1)速度公式: v =gt. (2)位移公式: h =12gt2. (3)速度—位移关系式: v2=2gh. 2.竖直上抛运动规律(1)速度公式: v =v0-gt. (2)位移公式: h =v0t -12gt2. (3)速度—位移关系式: v2-v20=-2gh. (4)上升的最大高度: h =v202g . (5)上升到最大高度用时: t =v0g.适应性训练 (一)(45分钟)单项选择题1.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K -47步枪子弹速度很快,杀伤力大,什么时候都能认为是质点B .研究男子3米板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跳水动作时,不能把他看成质点C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D .歼-15在“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速度大约为300 km/h ,是相对航母甲板来说的 答案:B 2.(2015·苏州模拟)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5 m/s2,那么任意1 s 内( ) A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5倍 B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5 m/sC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 s 内的末速度大5 m/s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 s 内的初速度大5 m/s 答案:B3.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Δt 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x1,在第三个Δt 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x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x1+x2Δt2 B.x2-x1Δt2C.x2-x12Δt2D.x2-x13Δt2解析:选C.由逐差公式得:x2-x1=2a(Δt)2,所以a =x2-x12Δt2,故C 正确.4.两位杂技演员,甲从高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蹦床上竖直跳起,结果两人同时落到蹦床上,若以演员自己为参考系,此过程中他们各自看到对方的运动情况是( ) A .甲看到乙先朝上、再朝下运动 B .甲看到乙一直朝上运动C .乙看到甲先朝下、再朝上运动D .甲看到乙一直朝下运动解析:选B.乙上升过程,甲、乙间距越来越小,故甲看到乙向上运动;乙下降过程,因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乙间距仍然变小,故甲看到乙还是向上运动,只有B 项正确. 5.(2014·高考广东卷)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 A .第1 s 内和第3 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 .第3 s 内和第4 s 内的加速度相同 C .第1 s 内和第4 s 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 D .0~2 s 和0~4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解析:选B.第1 s 内和第3 s 内的速度均为正值,方向相同,选项A 错误;v -t 图象的斜率代表加速度,第3 s 内和第4 s 内斜率相同,所以加速度相同,选项B 正确;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在数值上等于位移的大小,第1 s 内的位移x1=12×1×1 m =0.5 m ,第4 s 内的位移x4=-12×1×1 m =-0.5 m ,两段时间内位移大小相等,选项C 错误;0~2 s 内的平均速度:v =x t =1.52 m/s =0.75 m/s ,0~4 s 内的平均速度v -′=x′t′=1.54 m/s =0.375 m/s ,选项D 错误.6.(2015·福建福州质检)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该物体( )A .在0~4 s 内与4~6 s 内的平均速度相等B .在0~4 s 内的加速度大于7~8 s 内的加速度C .在6 s 末离起始点最远D .在4 s 末离起始点最远解析:选C.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v =v0+v2可知,在0~4 s 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在4~6 s 内的平均速度是4 m/s ,A 错误.根据加速度的公式a =ΔvΔt ,在0~4 s 内的加速度是1 m/s2,在7~8 s 内的加速度是4 m/s2,B 错误.在6 s末,物体运动方向改变,离起始点最远,C 正确,D 错误.7.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 s 停止,若在第1 s 内的位移是14 m ,则最后1 s 内位移是( )A .3.5 mB .2 mC .1 mD .0解析:选B.各秒内物体的位移之比为7∶5∶3∶1,由于第1 s 内位移为14 m ,故最后1 s 内的位移为2 m ,B 正确. 8.一辆以20 m/s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突然采取急刹车,加速度大小为8 m/s2,汽车在刹车后的3秒内的位移和3秒时的速度分别为( )A .24 m,4 m/sB .25 m,4 m/sC .24 m ,-4 m/sD .25 m,0 答案:D 9.(2015·福建福州一模)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 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 内的位移是18 m ,则( ) A .物体在2 s 末的速度是20 m/sB .物体在第5 s 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C .物体在第2 s 内的位移是20 mD .物体在5 s 内的位移是50 m解析:选D.根据x =12gt2可得,12g×(5 s)2-12g×(4 s)2=18 m ,因此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g =4 m/s2,因此2 s 末的速度v =gt =8 m/s ,A 错误;第5秒内的平均速度v =181 m/s =18 m/s ,B 错误;第2 s 秒内的位移x2=12gt22-12gt21=12×4×22 m -12×4×12 m =6 m ,C 错误;物体在5 s 内的位移x =12gt2=12×4×52 m =50 m ,D 正确. 10.(2015·贵州贵阳十校联考)一条悬链长7.2 m ,从悬挂点处断开,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整条悬链通过悬挂点正下方20 m 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g 取10 m/s2)( ) A .0.3 s B .0.4 s C .0.7 s D .1.2 s解析:选B.链条上、下端到达该点用时分别为: t 上=2h 上g=2×2010s =2 s ,t 下=2h 下g =2×20-7.210s =1.6 s ,则Δt =t 上-t 下=0.4 s ,故B 正确. 11.(2015·威海模拟)从16 m 高处每隔一定时间释放一球,让它们自由落下,已知第一个球刚好落地时,第五个球刚释放,这时第二个球离地面的高度是(g 取10 m/s2)( ) A .15 m B .12 m C .9 m D .7 m解析:选D.第一个小球落地时,从上到下相邻两球之间的距离之比为:1∶3∶5∶7,因此第1、2两球间距离为:71+3+5+7×16 m =7 m ,故D 正确.二、多项选择题 1.(2015·长沙模拟)对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减小B .速度变化量Δv 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D .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解析:选AD.当a 与v 同向时,不论加速度是否增大,速度必增大,当a 与v 反向时,不论加速度是否增大,速度必减小,故A 正确C 错.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越大,而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B 错.速度很大,若不变,加速度等于零,故D 正确. 2.(2015·潍坊模拟)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 甲=4 m/s2,a 乙=-4 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A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B .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快D .甲、乙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相等 答案:BD3.(高考改编题)一物体自t =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在0~6 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 mB .在0~6 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 mC .在0~4 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 m/sD .在4 s ~6 s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解析:选BCD.物体0~5 s 内的位移x1=12×(2+5)×10 m =35 m,5 s ~6 s 内的位移x2=-12×1×10 m =-5 m ,即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35 m ,然后反向运动5 m ,故t =5 s 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最远距离为35 m,0~6 s 内经过的路程为40 m ,A 错误,B 正确.同理,可求出0~4 s 内物体的路程为30 m ,故此段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率v =7.5 m/s ,C 正确.物体在4 s ~5 s 与5 s ~6 s 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总位移为0,故D 正确.4.(2015·郑州模拟)在塔顶上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点为A ,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 m ,不计空气阻力,设塔足够高,则物体位移大小为10 m 时,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为( ) A .10 m B .20 m C .30 m D .50 m解析:选ACD.物体在塔顶上的A 点抛出,位移大小为10 m 的位置有两处,如图所示,一处在A 点之上,另一处在A 点之下,在A 点之上时,通过位移为10 m 处又有上升和下降两种过程,上升通过时,物体的路程s1等于位移x1的大小,即s1=x1=10 m ;下降通过时,路程s2=2h -x1=2×20 m -10 m =30 m .在A 点之下时,通过的路程s3=2h +x2=2×20 m +10 m =50 m .故A 、C 、D 正确,B 错误.5.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通过位移x1到达A 点,接着在时间T内又通过位移x2到达B 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A 点的速度大小为x1+x22T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x1T2C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x2-x1T2D .物体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2x2-x1T解析:选AC.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A 正确;根据x2-x1=aT2,C 正确,B 错误;根据v =v0+aT ,物体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3x2-x12T,D 错误.☆6.(2015·河北石家庄质检)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的行驶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加速度都相同).速度(m/s) 思考距离(m) 制动距离(m) 正常 酒后 正常 酒后 15 7.5 15.0 22.5 30.0 20 10.0 20.0 36.7 46.7 2512.525.054.266.7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 s B .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慢0.5 sC .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加速度大小为3.75 m/s2D .当车速为25 m/s 时,发现前方60 m 处有险情,酒驾者不能安全停车 解析:选ABD.反应时间=思考距离÷车速,因此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 s ,酒后反应时间为1 s ,故A 、B 正确;设汽车从开始制动到停车的位移为x ,则x =x 制动-x 思考,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2=2ax ,解得a =v22x 制动-x 思考=7.5 m/s2,C 错;根据表格,车速为25 m/s 时,酒后制动距离为66.7 m>60 m ,故不能安全停车,D 正确. 三、非选择题10.在一次低空跳伞训练中,当直升机悬停在离地面224 m 高处时,伞兵离开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伞兵以12.5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伞兵的安全,要求伞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 m/s ,求:(取g =10 m/s2)(1)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 (2)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解析:(1)设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h ,此时速度为v0,着地时相当于从h1高处自由落下, 则有v2-v20=-2ah , 又v20=2g(224 m -h)联立解得h =99 m ,v0=50 m/s以5 m/s 的速度落地相当于从h1高处自由落下,即2gh1=v2,所以 h1=v22g =5220m =1.25 m.(2)设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t , 则有v0=gt1,t1=v0g =5010 s =5 s ,t2=v -v0a =5-50-12.5s =3.6 s , 故所求时间t =t1+t2=(5+3.6)s =8.6 s. 答案:(1)99 m 1.25 m (2)8.6 s11.(2015·广州模拟)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中依次经过A 、B 、C 三点,已知AB =BC =l2,AB 段和BC 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3 m/s 、v2=6 m/s ,则: (1)物体经B 点时的瞬时速度vB 为多大?(2)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2 m/s2,试求AC 的距离l.解析:(1)设加速度大小为a ,经A 、C 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A 、vC.由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 v2B -v2A =2a×l2①v2C -v2B =2a×l2②v1=vA +vB2③ v2=vB +vC2④ 解①②③④式得:vB =5 m/s. (2)解①②③④式得: vA =1 m/s ,vC =7 m/s 由v2C -v2A =2al ,得:l =12 m. 答案:(1)5 m/s (2)12 m ☆12.(2014·高考山东卷)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甲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t0=0.4 s ,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v0=72 km/h 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L =39 m .减速过程中汽车位移s 与速度v 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 =10 m/s2.求:(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及所用时间;(2)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多少;(3)减速过程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与志愿者重力大小的比值.解析:(1)设减速过程中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a,所用时间为t,由题可得初速度v0=20 m/s,末速度vt=0,位移s =25 m,由运动学公式得v20=2as①t=v0 a②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得a=8 m/s2③t=2.5 s.④(2)设志愿者反应时间为t′,反应时间的增加量为Δt,由运动学公式得L=v0t′+s⑤Δt=t′-t0⑥联立⑤⑥式,代入数据得Δt=0.3 s.⑦(3)设志愿者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F,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为F0,志愿者质量为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⑧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F20=F2+(mg)2⑨联立③⑧⑨式,代入数据得F0 mg=41 5.答案:(1)8 m/s2 2.5 s(2)0.3 s(3)41 5。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运动学的一部分。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以直线路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
普通物理课程中主要介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知识点有:运动的描述、速度与位移、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以及运动图象与运动规律等。
一、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主要包括起点、终点、位移、时刻、时间间隔等。
起点是运动物体运动的初始点,终点是运动物体运动的最后点。
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矢量表示。
时刻是运动物体的其中一瞬间,是描述运动的时间点。
时间间隔是描述运动物体在其中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变化情况。
二、速度与位移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随时间变化,根据速度的定义可知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速度可以用矢量表示,包括大小和方向。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为常数,方向可以为正、负或零,分别表示正向、负向和静止。
三、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变化方向的物理量。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为常数。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量等于加速度乘以时间,即△v=a△t。
加速度可以为正、负或零,分别表示加速、减速和匀速。
四、速度和时间的关系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重要的运动规律之一、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随时间线性变化。
根据速度的定义可知,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v=△x/△t。
由此可知,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即△x=v△t。
五、运动图象与运动规律运动图象是描述运动物体运动情况的图形,常用的运动图象有位移-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和加速度-时间图象。
针对不同的运动情况,可以得到相应的运动规律。
1.位移-时间图象:位移-时间图象是通过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绘制的图象。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时间图象为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代表速度。
2.速度-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是通过运动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绘制的图象。
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即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其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表示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都相同,即速度(v)的变化量与对应时间(t)的变化量之比保持不变(加速度不变),这样的运动是变速运动中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基本公式速度时间公式:位移时间公式:速度位移公式:其中a为加速度,;为初速度, 为末速度,t为该过程所用时间,x为该过程中的位移。
V=V0+at条件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须同时符合下述两条:(1)所受合外力不为零,且保持不变;(2)合外力与初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分类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若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即同号),则是加速运动;若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即异号),则是减速运动。
规律推导一、位移公式推导:(1)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故平均速度=(初速度+末速度)/2=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公式:(2) 相邻相等时间段内位移差:二、速度公式推导(1)中间位移的速度(2)中间时刻的速度比例关系(1)重要比例关系由,得。
由,得,或。
由,得,或。
(2)基本比例(当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①第1秒末、第2秒末、……、第n秒末的速度之比推导:②前1秒内、前2秒内、……、前n秒内的位移之比推导:③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n个t内(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之比推导:④通过前1s、前2s、前3s……、前ns的位移所需时间之比推导:,当位移等比例增大时,根号内的比值也等比例增大。
⑤通过第1个s、第2个s、第3个s、……、第n个s(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需时间之比推导:自由落体运动一、概念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1、运动学特点: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6篇)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6篇)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重要知识点讲解基本概念: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也可定义为: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平行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最核心公式末速度与时间关系:Vt=Vo+at位移与时间关系:x=Vot+at^2/2速度与位移关系:Vt^2-Vo^2=2as●重要公式补充(1)平均速度V=s/t;(2)中间时刻速度V(t)=(Vt+Vo)/2=x/t;(3)中间位置速度V(s)=[(Vo^2+Vt^2)/2]1/2;(4)公式推论Δs=aT^2;备注:式子中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这个公式也是打点计时器求加速度实验的原理方程。
●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须同时符合下述两条:⑴受恒外力作用⑴合外力与初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重要比例关系由Vt=at,得Vt⑴t。
由s=(at^2)/2,得s⑴t^2,或t⑴2√s。
由Vt^2=2as,得s⑴Vt^2,或Vt⑴√s。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2一、基本关系式v=v0+at x=v0t+1/2at2 v2-vo2=2ax v=x/t=(v0+v)/2二、推论1、vt/2=v=(v0+v)/22、⑴x=at2 { xm-xn=(m-n)at2 }3、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1)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时间末的速度之比:V1:V2:V3: :Vn=1:2:3: :n(2)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时间内全位移X之比:X1: X2: X3: :Xn=1:2(3)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S之比:S1:S2:S3::Sn=1:3:5::(2n—1)(4)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全时间t之比t1:t2:t3::tn=1:√2:√3::√n(5)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t之比:t1:t2:t3::tn=1:(√2—1):(√3—√2)::(√n—√n—1) 应用基本关系式和推论时注意:(1)、确定研究对象在哪个运动过程,并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高一物理运动学知识点
高一物理运动学知识点随着高中学业的开展,每一个高一学生都将接触到物理这门学科。
而物理学的运动学部分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也必将成为高中物理学习的重点。
下面我将围绕高一物理运动学知识点来展开阐述。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物理学中,直线运动是最简单也是最基础的运动形式之一。
而匀变速直线运动则是直线运动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所谓匀变速,就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时刻保持一定的规律性。
这个规律性通常通过物理学中的运动方程来描述,其中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在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后,我们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物体在给定时间内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从而更加准确地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二、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高一物理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
它指的是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的运动形式。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和性质,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和运动规律,特别是在考虑到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的运动情况。
通过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万有引力和加速度的概念,并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释各种物体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情况。
三、运动图象与运动规律在物理学中,利用运动图象来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我们将学习到位移-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和加速度-时间图象这三种常见的运动图象。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运动图象,我们可以了解到物体在不同情况下的运动规律,比如直线运动的匀变速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
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些运动图象计算出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参数,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物体的运动特征。
四、相对运动相对运动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高一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所谓相对运动,就是指两个或者多个物体相对于彼此而言的运动情况。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通过相对运动概念来描述和分析物体相对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等问题。
高一物理学习中,我们将学习到相对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相对运动的原理和规律。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复习知识讲解
• 解:设向下为正。 v1= 5m/S, v2= -4m/S, △t =0.2s
a= △v = v2-v1 △t △t
-4-5 = 0.2
=-45 (m/s2)
答:平均加速度大小为45m/s2,方向向上。
• 例2、将一石子以5m/S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 石子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加速度始终不变, 若它运动的时间共为1s,求它的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复习 及典型题解析
知识要点(一)
•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1、定义: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相同时间内速度 的变化相同
2、理解:
匀加速直线运动
(1)两种情况: 匀减速直线运动
匀加速:a与v同向 (2)加速度不变:
匀减速:a与v反向
•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公式:
(1)加速度 △v
a= △t
0 又v1=g(t-0.5)
25 t-1 t-0.5 t t/s
即25=10(t-0.5) t=3(s)
h=gt2/2=10×32/2=45(m)
• 例9、用长10m的细线将A、B两小球连接后,拿 住A球,使B球自然下垂,从某高处由静止释放 A球,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1s,求A初始高度。
• 分析:两球下落过程加速度都为g,故都做 自由落体运动。可分别对两球列出方程。
A下落全过程:h= gt2/2
B下落过程: h-20= g(t-2+1)2/2
由以上两式解得:
h=31.25(m) t=2. 5(s)
• 例10、雨滴从5m高屋檐滴下,第1滴落地时, 第6滴恰离开屋檐。每两相邻雨滴滴下时间差
相同。求第一滴落地瞬间,第2滴和第3滴之间
距离。 解法1:
1 2 3 456 12345
高中物理复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考点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例2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发现险情紧急刹车,汽车立即做匀减 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已知汽车刹车时第1 s内的位移为13 m,最后1 s 内的位移为2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在第1 s末的速度大小可能为10 m/s B.汽车加速度大小可能为3 m/s2
D.物体此时的速度大小一定为5 m/s
考点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以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则 a=-5 m/s2,当物体的位移为沿斜面向上 7.5 m 时,x=7.5 m,由运动学公式 x=v0t+12at2,解得 t1=3 s 或 t2=1 s, 故 A、B 正确; 当物体的位移为沿斜面向下 7.5 m 时,x=-7.5 m,由 x=v0t+12at2,解 得 t3=(2+ 7) s 或 t4=(2- 7) s(舍去),故 C 正确; 由速度时间公式 v=v0+at,解得 v1=-5 m/s、v2=5 m/s、v3=-5 7 m/s, 故 D 错误。
D.14 m/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弹的运动可看作反向的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于初速度为零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连续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为 1∶( 2-1):( 3-
2)∶(2- 3),则子弹依次穿过每个水球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 3)∶( 3 - 2)∶( 2-1)∶1,故 B 正确;
考点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应用
返回
< 考点二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应用
考点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应用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推论 (1)平均速度公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 于这段时间内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还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 度。即:v =v0+2 v= v t 。此公式可以求某时刻的瞬时速度。
运动学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运动学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一门科学,其中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简要介绍运动学、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特点以及相关公式。
一、运动学概述运动学是力学的基本分支之一,关注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参数的研究。
它研究的物体可以是宏观或微观的,包括天体运动、机械运动、粒子运动等,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
二、匀速直线运动1. 定义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直线方向以恒定的速度运动的过程。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相等时间间隔内所运动的距离是相等的。
2. 特点(1)速度恒定: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不会改变,始终保持恒定值。
(2)加速度为零:由于速度不发生改变,所以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零。
(3)位移与时间线性关系: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3. 相关公式(1)速度公式:v = Δx/Δt,其中v表示速度,Δx表示位移,Δt表示时间间隔。
(2)位移公式:Δx = v * Δt,其中Δx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Δt 表示时间间隔。
三、变速直线运动1. 定义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方向上速度随时间改变而产生的运动过程。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不断变化,加速度不为零。
2. 特点(1)速度变化: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可以是逐渐增加或递减。
(2)加速度不为零:由于速度的变化,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不为零。
(3)位移与时间非线性关系:物体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与时间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3. 相关公式(1)平均速度公式:v = Δx/Δt,其中v表示平均速度,Δx表示位移,Δt表示时间间隔。
(2)瞬时速度公式:v = lim(Δx/Δt),其中v表示瞬时速度,Δx表示位移,Δt表示时间间隔的极限值。
四、总结总的来说,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科学,其中涉及到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两个重要概念。
匀速直线运动指物体在直线上以恒定的速度运动,速度不变,加速度为零;变速直线运动指物体在直线上的速度随时间而变化,加速度不为零。
匀变速直线运动 公式 高一物理运动学
平抛运动
1、水平、竖直方向速度: vx v0 ; v y gt 4、竖直方向位移: y 3、水平方向位移: x v0t 5、运动时间: t
1 2 gt 2
2
2y 2h g g vy vx gt v0
6、合速度: vt
2 2 2 vx vy v0 gt
2 2 2 2 2、nT 末的位移之比: s1 : s2 : s3 :...: s n 1 : 2 : 3 :...: n
2
第一个 1s 内、第二个 1s 内、…、第 n 个 1s 内的位移之比: s1 : s2 :...: s n 1: 3 :...: 2n 1 第一个 T 内、第二个 T 内、…、第 n 个 T 内的位移之比: s1 : s2 :...: s n 1: 3 :...: 2n 1
1 2 gt 2
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 s v0t
2
1 2 gt 2
2
2、末速度: vt v0 gt 4、上升最大高度: h
2 v0 g 2
3、有用推论: vt v0 2 gs
5、往返时间: t
2v0 g
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7、合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 tan
7、合位移: s
x2 y2
8、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 tan
y gt x 2v0
9、水平、竖直方向加速度: ax 0 ; a y g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 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 落体运动的合成; 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 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θ与β的关系为 tanβ=2tanα; 在平抛运动中时间 t 是解题关键;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 线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所描述的几种运动,其中可以的是( )A.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 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反应方向为负C.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但加速度越来越小D.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2、关于匀变速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的一半B. 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等C. 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D.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点的瞬时速度3、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个2S 、第2个2S 和第5S 内三段位移比为A. 2:6:5B. 2:8:7C.4:12:9D.2:2:14、7.一个小孩在蹦床上作游戏,他从高处落到蹦床上后又被弹起到原高度.小孩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的整个过程中,他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6—2所示,图中oa 段和cd 段为直线.则根据此图象可知,小孩和蹦床相接触的时间为 ( )A .t 2~t 4B .t 1~t 4C .t 1~t 5D .t 2~t 55、有两个光滑固定的斜面AB 和BC ,A 和C 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斜面BC 比斜面AC 长,如图,一个滑块自A 点以速度V A 上滑,到达B 点时速度减为零,紧接着沿BC 滑下,设滑块从A 点到C 点的总时间是t c ,那么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滑块速度V 的大小随时间t 变化规律的是( )6、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一光滑斜面底端A 点上滑, 最高可滑至C 点,B 是AC 的中点,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从A 至B 所需时间t 0,问它从B 经C 再回到B ,需要 的时间 。
7、在X 轴上运动的质点的坐标X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为x=3t 2+2t-4,则其加速度a=_________,t=0时,速度为 。
(X 的单位是米,t 的单位是秒)8、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2m/s 。
该物体在第2S 内的位移是6m,此后它还能运动 m.10、在以36km/h 的速度由东向西行驶的列车上有一乘客,他从窗口看到一列火车在旁边平行的轨道上由西向东开过,若对面那列火车长是180m ,通过乘客身边的时间是12s ,则那列火车的速度是 km/s.11、某商场内的观光电梯,在一楼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S 后改做匀速运动,持续2S ,上升10m,最后做加速度为5m/s 2的匀减速运动,正好停在顶层,则可观光的高度是多少米?顶层最可能是几层?12、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 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经过2.1s 听到爆炸声音,求爆炸时大炮距坦克多少米?炮弹水平飞行的速度是多少?(已知声速为340m/s,不计光的传播时间)c c c V c c V cc V cA B C D C13、一宇宙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的表面升空,假设探测器的质量恒为1500kg ,发动机的推力为恒力,宇宙探测器升空到某一高度时,发动机突然关闭,如图是表示其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①升空后,9s.25s.45s 时探测器的运动情况如何?②求宇宙探测器在该行星表面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 ③计算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④假设行星表面没有空气,试计算发动机的推力。
参考答案:1、AD 2、AC 3、C 4、C 5、C 6、0)12(2t 7、6m/s 2 2m/s 8、2m 9、0.15 0.2 10、18S 11、15m 6层 12、510m 850m/s13、 ②H m =768m. ③g=4m/s 2. ④18000N.1、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力是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B. 力是使物体位移不断增大的原因C.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必须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只要物体运动轨迹发生弯曲,必然受到力的作用 2、歹徒从行驶的火车上跳下来,容易倒向( )A. 火车行驶的方向B. 火车行驶的反方向C. 火车的右侧D.火车的左侧3、如图、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力F向右,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的合力方向是( )A. 竖直向上B. 竖直向下C. 向上偏右D.向上偏左4、如图所示,要使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的物体沿斜面下滑,可采用的方法( A. 对物体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B. 减小物体的重力C. 增大斜面的倾角D.沿斜面在物体的上方紧靠物体放一个与原来物体完全相同的另一个物体。
5、如图所示,手提一根不计质量的、下端挂有物体的弹簧,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当手突然停止运动的瞬时,物体将( )A. 处于静止状态B. 向上做加速运动C. 向上做匀速运动D.向上做减速运动6、有一均匀的细软链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整个链的运动是( )A.保持静止B. 匀速下降C. 匀加速下降D.变加速下降7A. 物体做曲线运动B. 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C. 物体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D.物体一定做匀变速运动8、2001年1月,我国又成功进行“神舟二号”宇宙飞船的航行,失重实验是至关宇宙员生命安全的重要实验,宇宙飞船在下列哪种状态下会发生失重现象( )A. 匀速上升B. 匀速圆周运动C. 起飞阶段D.着陆阶段9、质量为m 的物体,沿倾角为α的斜面加速下滑,如图所示,若摩擦系数为μ,物体下滑过程中,斜面仍静止在桌面上,下述正确的是( )A. 斜面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桌面向左B.C. 斜面相对桌面无相对运动趋势,故无摩擦力D.一定是μ=tan αt /s10、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如图所示的水平方向的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0—T 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都逐渐减小B. T 时刻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都等于零C. T —2T 时间内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原来相反D.T 时刻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零,速度最大11入水中,此时弹簧长L ,(如图)现令杯从高处自由下落,弹簧的长度为L 1,则A. L>L 1B. L=L 1C. L<L 1D.无法比较L 和L1的长短12、质量相同的小球A 和B 系在质量不计的弹簧两端,用细线悬挂起来,如图,在剪断绳子的瞬间,A 球的加速度为,B 球的加速度为 。
14、人从高处跳下容易造成骨折,一般成年人每条腿胫骨的极限抗压力强度为1.5×107N/m 2,胫骨的最小横截面积一般为3.2cm 2,假若一质量为50kg 的人从某一高度跳下,双足着地后下蹲,重心又下降15cm ,试计算他从多大高度跳下就会导致胫骨骨折?参考答案:1、B 2、A 3、C 4、C 5、B6、D7、D8、B9、A 10、D11、A 12、2g 0 13、gb 2 14、2.7m 1、如图所示,升降机内的水平桌面上,用轻弹簧连接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当升降机以速度V 向下做匀速运动,把弹簧拉长X 时,物体恰好能在桌面上静止,若突然发现物体向右运动,则升降机的运动可能是( )A. 保持原来匀速运动B. 向下做加速运动C. 向上做加速运动D.已停止不动2、如图所示,两个重叠在一起的滑块,置于固定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滑块A 和滑块B 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A 和B 间摩擦系数为μ1,B 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为μ2,两滑块都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沿斜面下滑,在这个过程中A 受的摩擦力…………( )A. 等于零B. 方向沿斜面向下C.大小等于μ2mgcos θD.大小等于μ1mgcos θ3他的感觉是( )A. 上楼时先超重,然后正常B. 上楼时先失重,然后正常,最后超重C. 下楼时先失重,然后正常D. 下楼时先失重,然后正常,最后超重4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设中间一质量为m 的西瓜A ,则A 受其它西瓜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是( )A. m(g+a)B. maC. 22a g m +D.22a g m - 5、如图,质量为m 的物体A 放置在质量为M 的物体B 上,B 在水平面上做简谐振动,振动过程中A 、B 之间无相对运动,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 时,A 、B 间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A. 0 B. kx C. kx M m D.kx m M m + 6、质量为m 1和m 2的两个物体,由静止开始从同一高度下落,运动中所受阻力分别为f 1和f 2,如果物体m 1先落在地面,那是因为( )VA. m 1 >m 2B. f 1 <f 2C. 2211m f m f < D.2211f g m f g m -=- 7、惯性制导系统已广泛用于弹道式导弹工程中,这个系统的重要元件之一是加速度计,加速度计的构造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沿导弹长度方向安装的固定光滑杆上套一质量为m 的滑块,滑块两侧分别与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相连,两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滑块上有指针,可通过标尺测出滑块的位移,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制导,设某段时间内导弹沿水平方向运动,指针向左偏离O 点的距离为S ,则这段时间内导弹的加速度…………( )A. 方向向左,大小为m ksB. 方向向右,大小为mks C. 方向向左,大小为m ks 2 D. 方向向右,大小为m ks 2 8、一个物体放在倾角为300A. 若加速上升,则弹力变大B. 若加速上升,则摩擦力变小C. 若加速下降,则弹力变大D.若加速下降,则摩擦力变大9、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上水平放置一密封的装有水的瓶子,瓶内有一气泡,如图所示,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时,气泡相对于瓶子怎样运动?10、椐报导“民航公司的一架客机,在正常航线上做水平飞行时,作用,使飞机在10S 内下降高度达1700m,造成众多乘客和机组人员的伤亡事故”。
如果只研究飞机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且假设这一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试分析:(1)乘客所系安全带必须提供相当于乘客体重几倍的拉力?才能使乘客不脱离坐椅?(2)未系安全带的乘客相对于机舱将向什么方向运动?最可能受到伤害的是人体的什么部位?参考答案:1、B 2、C 3、D 4、C 5、D 6、C 7、D 8、A10、(1)竖直方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2s/t 2=34m/s 2.设带子的拉力为F ,F+mg-F N =ma,而刚脱离的条件为F N =0,所以F=2.4mg .为人体重力的2.4倍;(2)由于相对运动,人将向机舱顶部做加速运动,因而最可能被伤害的是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