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文言文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文言文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文言文翻译导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
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
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以下是小编整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文言文翻译,以供参考。
作品原文孟子曰:“天时1不如地利2,地利不如人和3。
”三里之城4,七里之郭5,环6而攻之7而8不胜。
夫9环而10攻之,必有得天时11者矣;然而不胜者,是12天时不如地利也13。
城非不高也14,池15非不深也,兵革16非不坚利17也,米粟18非不多19也;委20而21去22之23,是24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25曰:域26民不以27封疆之界28,固29国30不以山溪31之险32,威33天下不以34兵革35之利。
得道者36多助,失道者37寡38助。
寡助之至39,亲戚畔40之;多助之41至42,天下顺43之。
以44天下之45所顺,攻亲戚46之所畔,故47君子有48不战,战必胜49矣。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1、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
2、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3、人和:指得人心,上下团结。
4、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城:内城。
5、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6、环(huán):包围。
7、之:代这座城8、而:连词表转折。
9、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10、而:连词表递进。
11、天时:指有利于攻战的自然气候条件。
12、是:这。
13、也:表判断语气,“是”。
14、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
非:不是。
15、池:护城河。
16、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17、坚利:坚固精良。
利:精良。
18、米粟(sù):粮食。
19、多:充足。
20、委:抛弃。
21、而:然后22、去:离开。
23、之:代词,代“城”。
古诗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赏析
古诗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赏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先秦:佚名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文及注释【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围着攻打它,一定是得到了有利的天气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者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地去,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戚都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于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攻打内外亲戚都背叛(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注释(1)[天时]包括时令、气候,乃至政治形势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条件。
(2)[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3)[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有所向,内部团结。
(4)[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城:内城。
】[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
(5)[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6)[环]包围。
(7)[之]代这座城(8)[而]连词表转折。
(9)[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共8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共8篇)篇1: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和翻译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和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解释:道义;寡:少。
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必陷于孤立。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继承孔子的学说,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君主要“与民同乐”,他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
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⑴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⑵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⑶ [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⑷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⑸ [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⑹ [环]包围。
⑺ [池]护城河。
⑻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⑼ [委]放弃;[去]离开。
⑽ [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⑾ [封疆]划定的疆界。
⑿ [固]巩固。
⒀ [山溪]地势;山河。
⒁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次处特指君主下同。
⒂ [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⒃ [至]极点。
⒄ [畔]通“叛”,背叛。
⒅ [顺] 归顺,服从⒆[故]所以。
(20)[是]这翻译: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城,(只有)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社会治理
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公 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
法治建设:加强法治建 设,维护社会秩序
环境保护:保护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和 谐,维护社会稳定
国际关系
01
国家间的合作与竞争:得道多助的 国家更容易在国际事务中获得支持, 失道寡助的国家则面临孤立和制裁。
02
国际组织的作用:得道多助的国家 更容易在国际组织中发挥积极作用, 失道寡助的国家则难以获得国际组 织的支持。
03
地区冲突与和平:得道多助的国家 更容易在解决地区冲突中发挥建设 性作用,失道寡助的国家则可能加 剧地区紧张局势。
04
全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得道多助 的国家更容易在全球治理和可持续 发展中发挥领导作用,失道寡助的 国家则可能成为全球治理的障碍。
总结
教学反思
01
教学目标:帮助 学生理解“得道 多助失道寡助” 的含义,并学会 运用在生活中
04
道德与成功的实现: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正义与邪恶
01
正义:符合道 德和法律的行 为,得到人们 的支持和拥护
02
邪恶:违反道 德和法律的行 为,受到人们 的谴责和抵制
03
得道多助:正 义的行为得到 人们的支持和 帮助,更容易 取得成功
04
失道寡助:邪 恶的行为受到 人们的谴责和 抵制,难以取 得成功
律。 失道寡助,指违背天道、 仁义,就会失去人民的
支持和帮助。
得道多助,指遵循天道、 仁义,就会得到人民的 支持和帮助。
孟子的论述,强调了仁 义道德的重要性,对后 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典故
01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
故事背景:孟子与公孙丑讨论要人物:孟子、公孙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意思详解、造句、读音、解释、近反义词、出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意思详解、造句、读音、解释、近反义词、
出处
成语名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成语读音:dé dào duō zhù,shī dào guǎ zhù
成语解释:道:道义;寡:少。
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成语造句:彼以武力为后盾,我以公理为前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三十一回)成语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成语正音:得,不能读作“děi”。
成语形式:8字成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语接龙:
助天为虐趁有天灾的时候害人。
助我张目张目:睁大眼睛,比喻张扬气势。
比喻得到别人的赞助,声势更加壮大。
助纣为虐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
助人下石帮助别人去作害人的事。
助边输财边:边防;输:捐献。
捐献财物作巩固边防的费用。
助桀为虐桀:即夏桀,夏朝最后一个君主,相传是暴君;虐:残暴。
帮助夏桀行暴虐之事。
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意思是道:道义;寡:少。
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下列关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
下列关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摘要:一、引言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解析1.得道:得到人民的支持2.失道:失去人民的支持3.多助:得到外部力量的帮助4.寡助:失去外部力量的帮助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应用1.个人成长2.企业发展3.国家治理四、如何获得道义支持1.诚信为本2.积极履行社会责任3.关爱他人4.弘扬正能量五、结论正文:在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中,有一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句话揭示了一个人、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道义支持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古训进行解析,并探讨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一原则。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
得道,指的是得到人民的支持;失道,则是失去人民的支持。
多助,意味着得到外部力量的帮助;寡助,则是失去外部力量的帮助。
这句话传达了一个道理:一个个体或团体,如果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道义上的认同,那么在遇到困难时,就会得到众多外部力量的帮助;相反,如果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和道义上的认同,那么在面临困境时,就会孤立无援。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个人成长、企业发展和国家治理三个方面来应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原则。
首先,对于个人成长来说,我们要努力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诚信为本,关爱他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这样才能在社会中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要秉持诚信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爱员工,弘扬正能量,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最后,在国家治理方面,政府要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保障人民的权益,推动社会公平正义,这样才能获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为国家的发展创造稳定的政治环境。
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古训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只有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关爱他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才能在困难面前得到众人的支持和帮助。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论证方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证方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是一句汉语成语,意思是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这句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论证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从历史事实出发,举例说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例如,在历史上,许多国家和民族在坚持正义、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道路上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帮助。
相反,那些违背国际公义、破坏世界和平、阻碍人类进步的国家和势力往往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谴责和抵制。
2. 从哲学角度分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例如,可以引用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这句话表明,天道是公平公正的,它总是倾向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或事物;而人类社会却常常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强者欺凌弱者,富者压迫贫者。
因此,只有坚持正义、遵循天道才能得到众人的支持和帮助。
3. 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例如,可以引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倾向于支持那些符合自己价值观和利益诉求的事物。
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
类有五种基本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当一个事物能够满足这些需求时,人们就会对它产生好感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价值观差异
得道多助强调正义和道德的力量 ,而失道寡助则更注重个人利益 和权力的维护。
实现方式
得道多助需要积极倡导和实践符合 道义的行为,而失道寡助则往往由 于个人或组织的违背道义行为而导 致孤立和排斥。
得道多助的优势与劣势
要点一
优势
得道多助能够获得广泛的认可和支持,提高组织的声誉 和公信力,同时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促进组织 的长期发展。
要点二
劣势
得道多助可能会使组织过于依赖道德和价值观的支持, 而忽略了实际利益和竞争环境的分析,导致组织在某些 方面失去竞助会导致组织失去别人的信任和支持,陷入孤立 和排斥的境地,同时可能会使组织遭受各种负面影响, 如声誉受损、人才流失等。
机会
失道寡助如果能够及时认识到错误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进 行改正,可以重新获得别人的认可和支持,并重塑组织 的形象和声誉。
05
结论与启示
对个人的意义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得道多助意味着一个人能够得 到更多人的支持和帮助,这有 助于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建立
良好的人际关系。
增强个人自信心
由于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肯定 ,一个人会更加自信,能够更
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提高个人社会地位
在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尊重后 ,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也会相应 提高,这有助于个人在社交和 职业领域取得更多的机会和成
文化背景
得道多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谐与信任。这一理念 贯穿于中国的历史、文学、艺术和社会制度等多个方面,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社会行为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实例与应用场景
实例
例如,历史上的岳飞是抗金名将,他的忠诚、正直和智勇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赞誉和支持,被誉为“民族英雄” 。他的事迹体现了得道多助的力量,证明了一个遵循道德、正义和真理的人,会获得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姐妹都背叛的君主,所以,施行仁政的君主要么不战,战就一定能胜利。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道的意思为施行仁政)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当时的)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季度;季节)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时候)
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协,和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天时⑴不如地利⑵,地利不如人和⑶。
三里之城⑷,七里之郭⑸,环⑹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⑽民不以封疆⑾之界,固⑿国不以山溪⒀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⒁者多助,失道⒂者寡助。
寡助之至⒃,亲戚畔(叛)⒄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⒅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叛),故⒆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注释⑴[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⑵[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⑶[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⑷[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⑸[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⑹[环] 包围。
⑺[池]护城河。
⑻[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⑼[委]放弃;[去]离开。
⑽[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
下列关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
下列关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
(原创版)
目录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来源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现实意义
正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句古代的名言,意思是如果一个人行事符合道义,就会得到众人的帮助;反之,如果一个人违背道义,就会孤立无援。
这句话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意思是君子注重广泛结交朋友,而不是只与少数人勾结;而小人则只关注自己的小圈子,不考虑道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在现实生活中也非常适用。
如果我们在做事情时遵循道义,尊重他人的利益,就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帮助。
反之,如果我们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利益,就会失去别人的支持和信任,最终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这句话也提醒我们,在与他人交往和合作时,应该注重道义和人际关系。
只有尊重他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够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在事业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第1页共1页。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的意思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的意思: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
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
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扩展资料:
该句出自于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
但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
春秋晚期的大混乱,使他们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被迫从鲁迁往邹。
再以后历事维艰,到孟子幼年时只得“赁屋而居”了。
孟子父母的状况,今已不可考。
流传下来的只知孟子幼年丧父,与母亲过活。
为了孟子的读书,孟母曾三次择邻而居,一怒断机。
孟子从40岁开始,除了收徒讲学之外,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
下。
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
”
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
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
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情色彩。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
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
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
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
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
《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
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
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
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下列关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
下列关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来源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现实意义
正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句古代成语,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做正确的事情,他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如果一个人做错误的事情,他只会得到很少人的帮助。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道德是成功的关键,只有遵循道德原则,才能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论语》中的一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这句话的原意是,如果一个人遵循道德原则,他会得到众人的帮助;如果一个人违背道德原则,他只会得到很少人的帮助。
这句话告诉我们,道德是成功的关键,只有遵循道德原则,才能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成语的意义尤为重要。
在个人层面,只有遵循道德原则,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进而获得成功。
在社会层面,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基石。
如果一个人或组织违背道德原则,他们不仅会失去他人的支持,还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惩罚。
因此,遵循道德原则是成功的关键,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必要条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成语告诉我们,道德是成功的关键,只有遵循道德原则,才能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在个人和社会层面,道德都是维护秩序和稳定的必要条件。
第1页共1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先秦·《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是: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本文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
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
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文和原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文和原文原文如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及其弟子(先秦)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一: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人,帮忙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忙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忙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
帮忙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必须胜利。
翻译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逐句解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逐句解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句古语,讲的是在道德正确的时候,会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而在道德失范的时候,反而会得到较少的帮助和支持。
这句话蕴含着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社会互助和公正原则的体现。
首先,得道指的是道德、品德正确、正直。
道德是社会交往中的准则和规范,涉及到人们的行为、言辞、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有道德的人往往具备高尚的品质,能够正确地判断事物的是非和善恶。
得道固然艰辛,但是道德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石,也是获得他人支持和信任的关键。
多助指的是在得道的时候,会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人们有道德的人会受到其他人的认可和善意的帮助,这里包括理解、支持、鼓励和慷慨的援助等。
这是因为道德行为能够激发人们的同理心和善意,产生积极的社会反馈和互助。
失道指的是道德、品德失范、堕落、违反道德准则。
失道的人通常意味着行为不端、立场反人类,他们的行为往往违背了社会通行的道德原则与规范。
因为失道的人在行为和价值观上与他人有较大的差异,他们的行为可能会遭到社会的谴责和疏远。
寡助指的是在失道的时候,会得到较少的帮助和支持。
失道之人由于其行为不当,别人对其可能会产生疏远、不信任和抵触心理。
这是人们对于不道德行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通过减少与失道之人的互动以及对其给予的支持来迫使其觉醒或被孤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寓意是,道德行为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人们的心态、行为和社会关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正确的道德行为,人们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循环。
而一旦失去了道德,人们可能会付出失去他人帮助和支持的代价,陷入孤立和困境。
这句话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和价值,是一种道德伦理与社会准则的体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道德与秩序、正义与公平的追求和认同。
它教导人们要为自己的品质和行为负责,为社会的和谐、互助和进步做出贡献。
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译文
《孟子三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式。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凭借险要的山河,威慑天下不能凭借锐利的武器。
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
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以上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城人。
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
受业于孔子之孙孔汲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
他曾游说梁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
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
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
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
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情色彩。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
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着述。
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
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
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
《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文章翻译:
有利于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
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得到天时的战机,然而却不能取胜,这是有利的天时比不如有利的地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铠甲不是不坚利,粮食不是不多,(可是敌人一来)守城者弃城逃离,这便是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
所以说,限制人民定某一区域,不靠疆域的界限。
巩固国防不靠山川的险阻,在天下树立威望,不靠武器装备的精良。
得到仁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掉仁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连亲属都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的人都归顺他。
让天下人都归顺他的人去攻打连亲属都背叛他的人(必然所向无敌),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二、通假字: 1、亲戚畔之:通“叛”,背叛
三、重点词语解释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委而去之(放弃) 故君子有不战(或者)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地利不如人和(人心归向,上下团结)环而攻之而不胜(包围)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望)
得道者多助(施行仁义)寡助之至(极点)
委(放弃)而去(离开)之兵(兵器)革(用皮革制成的盔甲)非不坚利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
四、朗读节奏
1、夫/环而攻之
2、故 /君子有不战,战/ 必胜矣。
3、域民 /不以 /封疆之界
4、得道者/ 多助,失道者 /寡助
五、重点语句翻译
1、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让天下人都归顺他的人去攻打连亲属都背叛他的人(必然所向无敌),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然而却不能取胜,这是有利的天时比不如有利的地势。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限制人民定居某一区域,不靠疆域的界限。
巩固国防不靠山川的险阻,在天下树立威望,不靠武器装备的精良。
六、理解性默写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
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
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
4、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分析家认为,美国对外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的战略已呈“寡助之至”之势,而中国“和
平崛起”的外交战略正呈“多助之至"”之势。
(用《孟子》三章)中两句话填写。
7、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8、“战必胜”的条件是;“得道者多助”。
9、中心论点与结论的关系:(即“道”与“人和”的关系)
只有“得道”才能使“人和”,也只有“人和”才能使战争胜利,国家兴盛。
10、文段④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推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2分)
11.“得道者”的意思是施行仁政的人;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12.用文中语句填空。
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
13.“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
答:含义: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相关事例如:①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
②1998年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
③2003年,我们万众一心,战胜“非典”。
④2008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冰冻灾害。
⑤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
七、课文内容理解
1、文中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从中可反映出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2、作者在文中指出管理百姓、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三个方面不能只\'以封疆之界\'、\'以山溪之险\'和\'以兵革之利\'。
然后提示争取\'人和\'的实质在于\'得道\'。
3、从全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
4、文中“得道者多助”一句中的“道”是指的什么?施行仁政
5、“得道者”的意思是施行仁政的人;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6、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
*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仁政”。
所以孟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实际上就是在说明他的“仁政”主张。
十四、开放性试题
1、根据文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的内容,联系历史或现实,举一个这样的事例。
2、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
或者: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
3、结合现实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人和”的体会。
*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8、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C )
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
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
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8、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嘚思想。
10、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C )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