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厌学情绪个案分析及心理问题干预对策
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分析与对策
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分析及对策照镜中心校李海萍一、现状分析据我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约有70%多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
这就是说厌学心理普遍存在。
事实上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厌学情绪,只是表现程度不同罢了。
按说,成绩差的学生存在厌学情绪是理所当然,成绩好的学生不应产生厌学心理。
其实不然,尽管目前素质教育在向应试教育宣战,但应试教育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弊端,在学校中依然存在,甚至还在滋长。
现在学校里往往都是教师加班加点,学生起早摸黑,题海战术盛行。
这种忽视学生的正常要求和兴趣爱好的做法,会使学生渐渐失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容易滋长厌学情绪,优生也是如此。
二、厌学心理的表现厌学即讨厌学习,对读书不感兴趣。
一般表现为畏惧老师,上课易走神、不喜欢讨论学习问题,作业拖拉,敷衍了事,或者不能及时完成,作业错误率上升,怕考试,甚至无故缺考,出现逃学行为。
总之,就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逃避的一种心态。
三、厌学心理的四个阶段心理学研究表明,厌学心理的形成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焦虑阶段是厌学心理的起始阶段,表现其对学习产生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等不良心境,但这时对学习还是有信心的,有向上的动力。
2.怀疑阶段是厌学心理的第二阶段。
有的学生经过屡次考试失利,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但这时还未对学习完全丧失自信心。
3.恐惧阶段是厌学心理的进一步发展阶段。
由于在学习上碰到了困难,产生了障碍。
这时,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真正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4.自卑阶段是厌学心理的产生阶段。
由于学生学习成绩差产生自卑的心理,自暴自弃,厌学心理也就潜生暗长起来。
四、引发厌学心理的因素及疏导方法如何看待并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我认为首先要从研究分析引发厌学心理因素入手。
1.学习准备因素所谓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无疑地,成功的学习有赖于充分的学习准备。
中小学生厌学情绪的心理分析及对策6页
中小学生厌学情绪的心理分析及对策厌学情绪是中小学生比较容易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
它的滋生和蔓延,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而且会危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他们心理、品德、能力、个性等各方面的发展。
在中小学校中由厌学情绪而引发的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及中小学恐学、辍学现象时有发生。
对此,学校与教师应予以高度重视。
什么是厌学情绪呢?《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中解释为:学生在面对学习任务时,认识不到学习的必要性,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而产生的畏难学习、被动学习、消极学习甚至厌恶学习的一种情绪。
中小学校学生厌学情绪的具体起因多种多样,比如:受到教师的冷落或侮辱,自尊心受到伤害;同学关系不佳,师生关系紧张;学习负担过重,压力过大,产生畏难焦虑情绪;学习存在困难,学习兴趣信心丧失;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不愿不会学习;自控力较差,迷恋电子游戏而放弃耽误了学习;因家庭贫困而自卑,或遭遇重大家庭变故,心理受到挫折等。
厌学情绪的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沮丧或暴躁,对学习敷衍、抱怨、厌烦监督、缺乏信心、容易和家长关系紧张,发生冲突等。
厌学情绪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予以调控,有可能变为厌学症或学校恐惧症。
患有厌学症的学生,无论其主观上怎样克制与努力,也难以维持正常的学习活动,他们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沉重的负担或十分痛苦的事情,经常以逃学的方式逃避学习,严重者会导致辍学。
患有学校恐惧症的学生主要表现为害怕或拒绝上学,一到学校就感到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痛苦烦躁、有时还伴随着一些生理症状,如心悸、出汗、头疼、腹痛、呕吐、泻肚等,可只要离开刺激源,这些症状又会马上消失。
学生的这些不良情绪与心理反应往往容易被家长教师忽视或误解,因而他们会受到更多的不满、责备甚至惩罚,很多孩子因此而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台湾女作家三毛在童年时期,因数学成绩特差,曾遭到数学老师的一次侮辱性惩罚,后严重恐学辍学在家,她把自己关在一间在屋子里不与外人接触,这样封闭的生活长达七年之久。
浅谈小学生厌学和自闭心理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浅谈小学生厌学和自闭心理的原因及处理对策1. 引言1.1 小学生厌学和自闭心理的现状小学生厌学和自闭心理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给很多家长和老师带来了困扰。
小学生厌学的表现主要包括不愿意上学、逃学、学习成绩下降等,而自闭心理的表现则是孩子不愿意与他人交流,缺乏社交能力,表现出孤僻和内向的特点。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小学生厌学和自闭心理的现状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能是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家庭环境不和谐、教育方式不当等原因导致的。
在当今社会,家长和教师要认识到小学生厌学和自闭心理的严重性,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小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2000字】1.2 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小学生厌学和自闭心理问题的频发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突出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会给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
研究小学生厌学和自闭心理的原因及有效处理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了解小学生厌学和自闭心理问题的根源,能够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孩子们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针对小学生厌学和自闭心理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处理对策,可以有效帮助孩子们走出困境,重新融入学习和生活,实现健康成长。
最重要的是,通过深入研究小学生厌学和自闭心理问题,可以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对小学生厌学和自闭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只有深入探讨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对策,才能更好地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
2. 正文2.1 小学生厌学的原因1. 学习内容枯燥乏味:有些小学生对学校里的学习内容不感兴趣,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因此产生了厌学情绪。
2. 学习压力过大:现在的教育体系普遍注重成绩,小学生们面临着很大的学习压力,有些孩子无法承受这种压力,选择逃避学习。
厌学小学生心理辅导
厌学小学生心理辅导近年来,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小学生在面对学习时产生了厌学情绪。
这种情绪不仅给孩子们的成长造成了困扰,也给家庭和学校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为了帮助这些厌学小学生重拾对学习的兴趣,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厌学小学生心理辅导。
一、认识厌学现象及其原因在进行心理辅导前,我们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厌学现象出现的原因。
从实践中发现,小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1 学习方法不当:有些小学生由于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导致他们在解题过程中缺少自信和效率感,在长时间无法解决问题后就会产生挫败感,从而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1.2 教育环境不佳:部分小学生可能身处于教育资源匮乏或家庭经济负担沉重等问题之中,这些问题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困扰和压力。
1.3 学业过重:有一部分小学生可能由于家长或老师对其学习的过高期望,对成绩要求过于苛刻,导致他们不堪重负而产生厌学情绪。
二、有效的心理辅导策略针对厌学小学生,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心理辅导策略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2.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因为厌学小学生往往感到孤独和被误解,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支持性的师生关系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关怀和理解,并且更加愿意去参与课堂活动和与人交流。
2.2 提供积极肯定的反馈:给予积极肯定是激发孩子们兴趣和自信心的重要元素。
当厌学小学生获得正确结果或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的反馈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这样做,他们将逐渐建立起自我价值感并重新燃起学习的动力。
2.3 引导发现兴趣点:在辅导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简化难题、提供有趣的实例等。
同时,还可以鼓励他们参与一些感兴趣的课外活动,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2.4 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针对小学生不喜欢上课或是做作业这类问题,我们需要引导他们明确合理的目标,并给予有效且易于操作的具体策略,让他们掌握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
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及其应对策略小学生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他们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厌学。
小学生厌学可能是由于学习压力、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兴趣不浓等多种原因所致。
本文将从心理分析角度出发,探讨小学生厌学的原因,以及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的相应应对策略。
一、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1. 学习压力过大小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面临来自老师、家长、同学的各种学习压力。
对于一些学习能力稍逊的孩子来说,这种压力可能会导致他们厌学,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觉得自己无法达到家长和老师的期望,从而产生消极情绪。
2. 学习方法不当有些孩子在学习中可能会形成错误的学习方法,不知道如何高效地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不佳,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厌恶。
3. 学习兴趣不浓小学生正处于性格塑造的关键阶段,他们可能对一些学科、学习内容缺乏兴趣,感到枯燥乏味,从而逐渐产生对学习的厌倦情绪。
4. 家庭环境影响在家庭环境中,家长的态度和行为对孩子的学习态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高,严苛批评,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对学习的厌恶心理。
二、应对策略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学习压力,在平衡的前提下,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让他们知道失败是成功的催化剂,不用过分在意学习成绩。
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教会他们如何高效地学习,如何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还可以利用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工具,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讲故事、游戏等,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也可以根据孩子的特长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家长的态度和言行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影响很大,家长应该在家庭中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理解孩子的困惑和挫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5.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育者应该帮助孩子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主动思考、解决问题。
浅谈小学生厌学和自闭心理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浅谈小学生厌学和自闭心理的原因及处理对策1. 引言1.1 小学生厌学和自闭心理的普遍存在小学生厌学和自闭心理的普遍存在,是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和家长都会发现,有些小学生表现出对学习的不感兴趣和消极态度,甚至出现了自闭的情况。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业成绩,也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小学生厌学和自闭心理的普遍存在,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学习任务过重、学习内容枯燥乏味,导致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些家庭缺乏教育指导,父母忙于工作无暇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甚至存在家庭矛盾和暴力,都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学校环境的压力也是导致小学生厌学和自闭心理的原因之一。
学校的教育体制、教学方法以及同学之间的竞争关系,都可能给小学生带来压力,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和情绪。
小学生厌学和自闭心理的普遍存在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因素,共同努力,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字数:229】1.2 对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小学生厌学和自闭心理的普遍存在对他们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影响。
厌学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影响了他们的学业表现和未来发展;自闭心理则使他们与周围环境隔离,缺乏社交能力和情感沟通能力,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小学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厌学和自闭心理可能导致他们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发展。
这种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处理,可能会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甚至影响他们的整个人生。
对小学生健康成长而言,解决厌学和自闭心理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心理障碍,才能保障他们身心健康,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关注这一问题,共同努力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在他们面临困难时给予适时的关心和帮助。
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及其应对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生厌学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厌学现象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小学生是教育的基础阶段,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对其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实中不少小学生出现了对学习的抵触情绪,表现出对学校、老师和课程的厌恶和抵触。
背景介绍:小学生厌学的背景及其现象的普遍存在是导致该问题需要被重视和研究的主要原因。
对于孩子们来说,学习应该是一件有趣和愉快的事情,但是现实中却有很多孩子感到学习枯燥乏味,无法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
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可能是学生个体心理问题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可能受到家庭教育和学校环境的影响。
对小学生厌学现象的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找出产生厌学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案,从而帮助孩子们拥有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态度。
1.2 问题阐述小学生是学生中的一类,他们正处于学习的关键阶段,对学业的成绩和表现有着重要影响。
随着学习的深入,一些小学生却表现出对学习的不感兴趣甚至厌烦的情绪,这就是小学生厌学的问题。
小学生厌学的现象不容忽视,它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养,还可能引发学习障碍和心理问题等严重后果。
了解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和心理分析,探讨家庭和学校因素对小学生厌学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于解决小学生厌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讨论,旨在帮助教育者和家长更好地应对小学生的学习困境,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了解小学生厌学的心理机制,探索其根源和内在原因。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家庭和学校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帮助小学生克服厌学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和潜力,提高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我们也希望能够引起家长和教师们的重视,认识到小学生厌学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更好地了解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到解决厌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及建议
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及建议小学生阶段是学习路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当然也是一段令人艰辛和烦恼的时期。
因为小学生我心智水平相对较低,无法很好的理解和适应学习,可能会出现厌学心理。
本文将通过一个小学生的实例案例,分析其厌学原因,并提出建议。
案例:小学二年级的小明本来是学习中等水平的学生,在学习时也挺认真的,成绩一般都能够达到老师的要求。
但是自从小明升入小学二年级后,他对学习变得越来越不感兴趣,不再认真听讲,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更不用说课下的作业了。
学校老师和家长多次进行交流,总结出小明出现厌学的主要原因是:对一些科目感到枯燥乏味,而且家里所接触的娱乐方式较多,且父母对于学习重视程度较低。
分析:小明的厌学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学习科目的问题。
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理解一些艰深的知识,因此也难以感到学习的乐趣。
其次是娱乐方式的问题,儿童兴趣爱好是多样化的,如果家里的娱乐方式过多过于单调,小提琴练习、数学作业、阅读可能成为一种痛苦。
还有就是父母的态度问题,父母如果对学习的重视程度较低,可能会给小明一种不学习也无所谓的感觉,这对于小明的成长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建议:针对小明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可以提出以下的建议。
1. 制定学习计划:为了减轻小明的学习负担和降低他的厌学情绪,可以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让他在学习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和规律性。
2. 丰富娱乐方式:可以尝试丰富小明的娱乐方式,如安排一些户外运动,或者推荐一些小说或动漫给他看,以此带动他对知识的兴趣。
3. 家长的积极参与: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引导者,他们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适当与小明互动,参与他的学习,给予他正确的引导和鼓励。
4. 适量的奖励:可以在小明完成学习任务后给予适当的奖励,如金币、礼品等,让他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期望和成就感。
总结:小学生阶段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如果存在学习厌学的情况,需要及时解决。
针对小明的厌学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良好的学习计划、丰富娱乐方式、与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适量的奖励等多种手段,旨在激发小明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让他更好的适应学习生活。
浅谈小学生厌学和自闭心理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浅谈小学生厌学和自闭心理的原因及处理对策作为小学生的家长或者教师,我们都可能会面临孩子厌学或者自闭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可能是自身因素引起,也有可能是外在因素所导致的影响。
本文将从心理角度出发,探讨小学生厌学、自闭的原因以及处理对策。
1.学习内容不吸引很多小学生对于枯燥无味的课程缺乏兴趣,可能会导致他们打起了瞌睡或者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2.不安全感强有的小学生对于来自周围人的期望较高,压力大,或者孤独寂寞,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这些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他们的厌学情绪。
3.过度敏感对于环境或者人际关系过于敏感的小学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或者抑郁情绪,从而导致他们不愿意去面对。
1.自我保护意识强有的小学生由于长期受到较强的期望和压力,产生了自我保护的心理,导致他们内向、孤僻,退缩不前。
某些小学生可能会对周围的人产生不信任感,此时,他们不想与他人交流沟通,选择更倾向于独自一人,这种行为表明他们在面对外部世界上是有抗拒情绪的。
3.逃避现实在面对不愉快的现实,有些小学生可能会产生退缩心理,不愿意与人交流。
或者选择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面对这样的现实。
三、对策处理1.积极引导作为家长或者教师,我们应该为小学生提供更丰富、更有趣味性的学习环境和内容。
同时,通过各类实践活动,去积极引导学生从中获取感受、收获和乐趣。
2.理解孩子内心家长或者教师应该善于倾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和需求,理解他们的感受和情绪。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打开心结,消除抑郁情绪。
3.塑造和谐环境我们需要给小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学校和家庭的环境应该对小学生有所帮助,通过亲自行动,及时关注和解决小学生的问题。
4.注重情绪管理对于小学生,情绪管理至关重要。
要限制过度沉迷网络、游戏等消极行为,协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同时加强教育,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平衡敏感情绪。
总之,家长和教师需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注重心理问题的引导和处理,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开阔的心态,同时引导他们走向健康、向上的成长路程。
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及其应对策略小学生是一个需要关怀和引导的群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厌学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因为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更多的是与小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关。
本文将就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引导小学生走出学习困境。
一、心理分析1.学习内容单一、枯燥乏味小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围绕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而且很多内容都需要记忆和死记硬背。
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容易让小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导致他们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2.学习动力不足小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来自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
外部动力包括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奖励,内部动力则来源于自身的兴趣和自我激励。
当这些动力不足时,小学生容易感到学习没有意义,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3.学习压力过大虽然小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基础知识,但随着学习年级的升高,学习压力也不容忽视。
特别是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给小学生施加了过大的学习压力,导致小学生感到焦虑和压力而产生厌学倾向。
二、应对策略1.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为了解决小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厌烦情绪,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来呈现学习内容。
比如可以通过游戏、互动、实践等方式来教授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学习内容更生动有趣。
2.激发学习兴趣除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外,家长和老师还可以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方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制定学习计划,让他们对学习充满自信和动力。
3.减轻学习压力教育专家认为,适度的学习压力能够激发学生进行学习,但是过大的学习压力则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老师和家长需要合理设置学习目标,不要过分苛求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4.家校合作加强沟通家长和老师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支持者和引导者,双方之间的配合和沟通关系对于解决小学生的厌学问题至关重要。
小学生厌学心理现象分析及策略研究
小学生厌学心理现象分析及策略研究小学生厌学心理现象是指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降低、消极抗拒学习或产生疲劳、无动力的心理状态。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小学生厌学心理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小学生厌学心理现象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学习内容的枯燥乏味。
小学生的学习任务以记忆为主,重复性较强,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导致学习乏味。
二是学习压力过大。
近年来,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不断增加,繁重的作业和考试压力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三是学习方法不当。
小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还不够成熟,如果使用不当的学习方法,会导致效率低下和兴趣降低。
四是缺乏激励和奖励机制。
小学生如果没有外界的激励和奖励,很难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小学生厌学心理现象,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进行干预:一是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和家长应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学习变得有趣和具有挑战性。
二是减轻学习负担。
教师应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和作业量,避免给小学生过多的学习压力。
三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教师和家长应指导小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
四是建立激励和奖励机制。
教师和家长可以给予小学生一定的激励和奖励,如表扬、奖品等,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在实施上述策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材施教。
不同的小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兴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和家长应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灵活调整策略。
二是注重教育与心理辅导的综合发展。
除了传授知识和学习技能,教师和家长还应注意培养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加强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合作。
教师和家长应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小学生厌学心理现象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解决。
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减轻学习负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建立激励和奖励机制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缓解小学生的厌学心理现象,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及其应对策略【摘要】小学生厌学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在分析厌学原因时,需要考虑到儿童心理发育特点、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为了应对小学生的厌学情绪,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如培养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果,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对小学生的厌学问题应该引起家长、老师和社会的重视,共同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关键词】小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应对策略,心理发育,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学习兴趣,学习氛围,心理健康1. 引言1.1 小学生厌学的现状小学生厌学的现状在当今社会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这种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
小学生是一个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群体,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十分完善,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小学生可能会出现对学习内容的抵触情绪,表现为不愿意完成作业、逃学、缺乏学习兴趣等现象。
造成小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过分严厉或溺爱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学校的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社会的竞争压力过大,让小学生感到焦虑和失落。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得小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不愿学习的情况。
面对小学生厌学的现状,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只有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求,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入手,制定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才能有效地帮助小学生树立学习的积极态度,提高学习效果。
1.2 小学生厌学的影响小学生厌学对他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厌学会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下降,影响到他们的未来发展。
由于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小学生可能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有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从而在考试中表现不佳。
厌学也会影响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长期的厌学状态会使他们感到焦虑、沮丧甚至自卑,可能导致一些行为问题的出现,如逃学、早早退学等。
小学生厌学的教育个案分析
小学生厌学的教育个案分析公正九年制学校张培巧一、研究背景“厌学”现象已引起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普遍重视。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对农村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课书,免杂费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对农村教育的硬件投入也逐年加大。
然而,农村教育质量的改善,并未阻止住农村学生的流失,也并未改变农村人传统的思想观念。
今天的农村孩子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更是中国农村的希望。
而愈来愈重的厌学潮流,在冲击着中国农村基础教育。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教材的内容,给一部分学生带来了学习的难度;教学方法的陈旧、教学形式的呆滞,主体作用的忽视,抑制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的周边环境也诱惑了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使他们迷恋于网吧、游戏机房、桌球房等场所,以至于不能自拔,甚至于玩物丧志;等等。
没有崇高的目标理想的催发,学习就成了一件很普通的“日常”生活。
那么作为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就是对学生中出现的厌学情绪进行分析与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二、个案情况吴军,男,公正九年制学校六年级学生。
身体健康、学习成绩差,好动。
总是逃学;上课不听讲,尤其不喜欢上文化课,经常不完成作业(认为这些事情根本不重要),不喜欢管理严格要求高的老师,不喜欢交朋友(认为与同学、朋友交往是可有可无的事情),经常和同学有打架。
进一步了解情况,其生活环境、家庭成员情况简介如下: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城区打工,自我支配空间较大,生活不规律。
爷爷奶奶都比较溺爱,无条件答应他的任何要求。
三、学生厌学,古来有之。
那么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哪些呢?概括地说可以分为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这两类。
厌学的一方面原因在于学生本身,他们学习目的模糊,认识不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对学习没有兴趣,丧失了求知欲,把学习当成是一种负担、一件苦差事,厌学便是很自然的事了。
小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小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小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学习内容的枯燥乏味。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接触到大量的基础知识和规则,这些内容缺乏趣味性,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是学习方法的不当。
一些小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三是家庭环境的影响。
一些家长过分关注成绩,给孩子过高的学习压力,让他们产生了对学习的厌烦情绪。
四是学习动力的缺乏。
一些小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因此产生了厌学情绪。
针对小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策略和技巧,指导他们如何高效地学习。
三是调整家庭环境。
家长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不要过分关注成绩,应该鼓励孩子,给予他们关心和支持。
四是激发学习动力。
教师和家长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他们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并帮助他们制定长远的学习计划。
为了缓解小学生的厌学情绪,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措施。
一是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
通过参加课外的兴趣班、俱乐部等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放松身心,培养其他方面的兴趣爱好。
二是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设个性化的学习项目,满足学生的需求,增加学习的乐趣。
三是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关心和尊重每个学生,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增强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
四是利用教育科技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教育科技手段,如电子课件、在线教育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解决小学生的厌学情绪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关注和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动力,为他们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小学生厌学心理分析报告
小学生厌学心理分析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在不断增加,而一些学生却表现出了对学习的厌倦和抵触情绪。
这种厌学心理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可能对其整个成长和未来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小学生厌学心理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首先,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形成与学习环境密切相关。
在家庭环境中,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过分苛刻,给孩子施加了过大的学习压力,甚至以惩罚的方式来要求孩子完成学习任务。
这种过度的压力和惩罚会让孩子产生对学习的厌倦和抵触情绪,从而形成厌学心理。
在学校环境中,一些老师教学方式单一,课堂内容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和启发性,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学习厌倦情绪。
其次,小学生的厌学心理还与学习动机的缺失有关。
一些学生由于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对学习目标和未来规划模糊,导致学习动力不足,产生对学习的厌倦情绪。
此外,一些学生对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足,缺乏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再者,小学生的厌学心理还与学习方法的不当使用有关。
一些学生学习方法单一,缺乏学习技巧和策略,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产生学习疲劳和厌倦情绪。
另外,一些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计划不合理,导致学习任务过重,产生学习厌倦情绪。
针对小学生的厌学心理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首先,家长和老师应该合理设置学习目标,不要过分苛刻和要求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学习空间和自主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其次,学校应该改善教学方式,增加课堂趣味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再者,学生应该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明确学习目标和未来规划,增强学习动力。
此外,学生应该学会科学合理地利用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压力。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厌学心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合理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才能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克服厌学心理,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及其应对策略小学生厌学是指小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消极情绪和抵触情绪,不愿意学习或厌倦学习的现象。
这种心理状态的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如学习内容的难度、学习过程的枯燥乏味、学习压力过大、家长期望过高等。
还有一些小学生可能由于自身个性特点或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问题而产生学习厌恶的情绪。
心理分析上,小学生厌学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动力不高:小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和激情,无法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2. 惰性心态:小学生容易产生惰性心态,只是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没有主动性。
3. 逃避学习:小学生可能采取逃避学习的方式,如故意拖延、找借口逃避学习时间等。
4. 容易分心:小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很难专注于学习内容。
5. 情绪低落:小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表现出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
6. 学习效果不佳:小学生在厌学的状态下,学习效果较差,成绩下降,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挫败感。
对于小学生厌学的应对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调整学习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舒适、安静的学习空间,减少学习干扰。
2. 设计趣味性学习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添加一些趣味性元素进入学习内容,使他们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3. 制定适当的学习计划:为小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学习过于紧张,同时也要给予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4. 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帮助小学生正确树立学习态度,告诉他们学习的重要性,鼓励他们通过学习实现自己的目标与理想,并及时给予正面的反馈和鼓励。
5. 激发学习兴趣:与小学生积极互动,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6. 注重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小学生的作息时间,多给予他们休息和娱乐的时间,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
7. 与家长沟通合作:向家长介绍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及其应对策略小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的阶段,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导致厌学的心理产生。
今天,我们将从心理分析和应对策略两个方面来探讨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一、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1. 学习压力过大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科内容的增加和难度的提升,有时候会感到学习压力过大,导致他们产生不愿意学习的情绪。
特别是面临一些重要考试或是复习的时候,小学生们会感到特别的紧张和压力,这时候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2. 学习环境不佳有些小学生的学习环境可能不够良好,比如家庭环境不和谐、学校教学氛围不好、同学之间的关系不融洽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小学生的学习状态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他们厌学。
3. 学习动力不足有些小学生由于学习动力不足,对知识学习的价值和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因此产生了对学习的排斥情绪,从而出现了厌学心理。
4. 学习方法不当有些小学生平时的学习方法不够科学和合理,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无法很好地应对,从而导致他们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厌学心理。
二、小学生厌学的应对策略1. 缓解学习压力针对学习压力过大的问题,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和小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可以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知道学习压力是可以共同承担的,这样可以帮助小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减少对学习的厌恶情绪。
2.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小学生的学习状态具有重要的影响,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小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融洽相处,这样有利于促进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减少厌学心理的产生。
3. 激发学习动力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明确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动力,减少对学习的厌恶情绪。
4. 教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家长和老师应该教导小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如何正确地学习,如何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如何树立正确的学习信心等,这样有利于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少对学习的厌恶情绪。
小学生厌学心理个案研究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研究太和县蔡庙小学郭健我校地处偏僻农村,家庭教育落后,严重影响了一大批青少年儿童的在校学习情况,很多学生有厌学表现。
如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马虎、不按时交送等。
针对这种现状,学校开展了相应活动,采取了措施。
现就本期学生心理辅导报告如下:一、个案描述王一搏,男,蔡庙小学四年级1班学生,身体健康,学习能力差,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马虎、不认真,不能按时交送等。
进一步了解,该同学在家父母比较娇生惯养,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很受家人溺爱,从小比较依赖父母,没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
二、辅导方式及做法:调查法、谈话法、辅导教育法。
三、个案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和行为的产生,依赖于个体对环境情况的认知,同一个人对同一个客观现实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有不同的认知,因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
学生厌学,古来有之。
那么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哪些呢?概括地说可以分为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这两类。
厌学的一方面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学生对学习目的模糊,认识不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对学习没有兴趣,丧失了求知欲,把学习当成是一种负担、一件苦差事,厌学便是很自然的事了。
学生本身的内在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虽然很重要,但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学生厌学的三大外部因素主要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
今天着重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家庭因素。
1、过分溺爱。
生活中孩子在家时父母的过分溺爱使他们习以为常,认为自己天生就应该过“小皇帝”的生活,不但没有感恩心理,而且稍有不满意,就对父母发脾气,甚至逆反顶撞。
有时父母由于工作繁忙,顾不上教育孩子,使一些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小常识一无所知,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回家也不愿意写作业、学习成绩老是跟不上,久而久之,学生便习以为常,形成了恶性循环。
学习中孩子在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逃避。
失去了一次次的锻炼机会,也养成了逃避或喜欢找人代劳的依赖感。
2、放任自流。
部分家长有时觉得孩子学不学无所谓;导致学生对个人将来的前途不太关心,没有远大的志向,没有向上的动力,吃不了苦,受不得累,觉得学习没有丝毫乐趣,于是不愿努力学习。
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及其应对策略小学生是处在学习成长阶段的孩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厌学的情况。
其实,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原因有很多,比如学习压力过大、学习方法不对、学习内容无趣等等。
针对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原因,家长和老师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帮助孩子克服厌学情绪,积极面对学习。
一、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1. 学习压力过大随着课程的增多和难度的加大,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会逐渐增大。
部分孩子可能因为不适应这种压力而产生厌学的情绪,觉得学习很痛苦很累。
2. 学习方法不对有些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产生了对学习的厌倦情绪。
3. 学习内容无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科或内容可能会比较枯燥乏味,小学生可能因为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而产生厌学情绪。
4. 学习动力不足有些小学生可能因为没有清晰的学习目标或者动力不足,产生了对学习的消极情绪,觉得学习没有意义。
二、小学生厌学的应对策略1. 了解孩子的需求作为家长和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孩子的需求。
要多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及他们的学习喜好和兴趣爱好。
只有了解孩子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策略。
2.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家长和老师可以为小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到愉快和轻松。
可以通过布置一些有趣的学习任务,或者举办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3. 提供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学习方法不对的小学生,家长和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教会他们如何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如何做好学习笔记,如何高效地复习等等。
4. 培养学习兴趣对于学习内容无趣的小学生,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可以为他们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丰富资源,如图书、视频、实物等,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对于学习动力不足的小学生,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厌学情绪个案分析及心理问题干预对策我担任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张凯是我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枝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每堂英语课,我都要提醒他几次。
自然,没少挨批评。
家长方面也很重视。
可是,他还是老样子。
一堂课上要溜几回神,等到老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知识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
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
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厌学原因分析:
一、家长教育方法不当
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大,父母的主导倾向是什么,对孩子有何期望和要求,往往是孩子愿不愿意学习和怎样去学习的指示器。
家长不当的教育方法主要表现为:
1、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
由于父母的放任自流和过分溺爱,导致该生缺乏责任心与自制力,上课自由散漫,独立性较差,把不良的生活习惯(自己该做的小事不做)带到学习中来(自己该完成的作业不完成),久而久之,学习自然跟不上了,越是跟不上,越是不愿学习,形成了恶性循环。
2、要求过严或态度粗暴
对孩子严格要求固然重要,但过分地严格特别是用粗暴的手段对
待孩子,非但达不到要求,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小学生的厌学情绪完全是因父母的过分期望和粗暴的惩罚手段引起的。
孩子考试考得不错了,父母还不满意,课内学习和课外作业本来就够紧张的,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就要被责骂,受皮肉之苦,结果使孩子疲于奔命,以致造成严重的身心疲劳,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还存在中这样传统的棍棒式教育,孩子怎么会视学习为乐事呢?
3、父母感情不和,缺少家庭温暖
我们都明白,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阶梯。
在这样自由、平等、和谐、充满着爱的环境中,孩子心情会舒畅、精神振奋,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同时往往也能充分认识自我价值,其独立学习、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反之,一个充满“战争”气氛的家庭,只有给孩子带来焦虑和不安。
孩子没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心理上有压力,就容易引起厌学情绪。
许多资料都表明,“问题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子女”的概率要大大超出正常的家庭,同样,产生厌学情绪的孩子也较多地出现在“问题家庭”中。
二、教师教育教学手段不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小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今天教师承担的教学压力固然很大,但是如果教师为了片面地追求分数,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不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而是对学生进行“疲劳
轰炸”或者冷嘲热讽,或者体罚(变相体罚),那么学生对这门功课就会产生厌倦、畏惧心理。
一位厌学的学生来信说:“知心姐姐:我原本是一位很爱学习的孩子,但是自从换了新老师后,有一次我因一道题不会做,老师随口就是一句:‘你怎么像猪一样笨!’难道我真的那么笨吗?从那以后,我不想再上数学课了……”老师的一句漫不经心的话严重地损伤了学生的自尊,严重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位学生从此不再喜欢数学课了。
三、学生的学习障碍
1、缺乏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还影响到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和学习的积极性密切联系着。
学习效果好,就能增强学习动机;长期学习效率不好,就会使原有的正确的学习动机减弱或消退。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
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
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
小刚虽已上了六年级,却还未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良好习惯。
另外,客观因素方面也会影响小刚上课专心听讲。
例如,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
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
或者,平时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
不管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小刚是不会听课的学生,这点对他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1、由于张慨不会听课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因此,在采取方法之前必须进行成因分析,找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2、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
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3、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
4、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上课前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
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
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
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就记下来,准备课后复习。
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问教师或同学。
5、教师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平时应给予较多的关注。
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比如,平时交往中,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都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有位置的。
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经常提问,让他们回答问题可以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听课;二是可以促使他们思考问题;三是经常受到教师提问的学生,不会以不注意听讲或搞小动作而吸引教师的注
6、应用报酬效果集中注意力。
首先,可以给小学生定个奖赏,作为学习的报酬,这个报酬可以依小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制订。
其次,遇到困难内容可让小学生用假想的敌人来处罚和激励自己。
7、利用目标明确化集中注意力。
将大目标明确化,能够明确目标,从而集中注意力。
另外,让小学生把目标用文字或图形来表示也有助于提高注意力
辅导效果:
经一段时间的辅导,他的学习态度较以往认真,逐渐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下午放学后到处乱跑了。
家长也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时常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