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杯教案

合集下载

《银杯》音乐教学设计

《银杯》音乐教学设计

《银杯》音乐教学设计第一篇:《银杯》音乐教学设计——《银杯》教案设计歌曲教学内容:歌曲《银杯》;蒙古长短调。

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学唱蒙古族祝酒歌《银杯》,有情感的演唱。

3、体验蒙古族的歌曲风格,学习蒙古民歌的长调和短调。

教学重难点:1、能准确把握节奏,大跳音程、装饰音等特点,完整地演唱《银杯》的旋律。

2、在歌曲中体验蒙古族的欢快、热情豪爽,并能在演唱情绪上表达。

情景预设:一、师“今天,老师将带同学们到一个非常令人向往的地方,请同学们听着这首熟悉的歌曲随我一同前往。

”(播放视频歌曲《天堂》,边听边观赏草原风光。

)请同学们把你所看到和听到的告诉大家,并谈一下你的感受。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共同欣赏,交流歌曲特点。

二、导入新课:让我们共同体验一下蒙古族民歌的无穷魅力吧!(出示课题)《草原之旅—少数民族民歌》三、新课内容:1、学习“中国民歌”? 民歌有三个特点:第一,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

第二,民歌是经过广泛的群众性的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

第三.音乐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

2、对于蒙古族你有哪些了解呢? 生:小组讨论,(教师用课件提示)同学回答。

3、范唱歌曲:聆听这首歌曲描绘了什么场面?表达什么内容?你感受到什么样的情绪? 生:回答。

4、简介歌曲:酒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能歌善舞的蒙古族人民逢酒必歌。

这是一首非常有代表性的蒙古民歌,也是一首酒歌《银杯》。

5、复听歌曲,感受歌曲在节奏、速度、旋律上的特点。

师生交流。

6、学唱歌曲学生选择学习方法:随琴单旋律视唱,解决重难点。

讲解:(1)“X.X”、“ X X X ”节奏。

(2)倚音:在记谱时比主音小(跳度大),倚附在主音前面,起到装饰作用。

在演唱时不能占主音太多时间,越短越好。

(3)、自由读词。

银杯教案

银杯教案

《银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银杯》,在浓郁的氛围中激发对蒙古音乐的学习兴趣,乐于主动学习并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文化及独特的艺术特点。

2、通过聆听、模唱、自主律动等音乐形式学唱《银杯》,感受蒙古人民的热情豪爽。

3、能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银杯》,初步掌握倚音的演唱方法。

二、学情分析1、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是,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要让他们从心底里喜爱音乐,要注重歌唱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信、有表情的演唱。

2、学生已经进入变声期,《银杯》这首歌八度音程较多,对于学生来说真假音结合难度较大,要培养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

3、本课采用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创编律动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演。

三、重难点1、能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银杯》,能唱出蒙古歌曲的风格特点。

2、初步掌握歌曲中倚音的唱法;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四、第二课时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银杯》,领略蒙古草原的辽阔,感受蒙古族歌曲风格。

2、自主创编《银杯》律动,在唱与舞的过程中,体验蒙古人民的热情豪爽。

3、了解蒙古族文化,热爱我们美丽的祖国。

(一) 学时重点能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银杯》,体验蒙古人民的热情豪爽。

(二)学时难点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初步掌握歌曲中倚音的唱法。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创设情境,感受草原节日的欢庆场面1、课前播放《春节序曲》。

(营造节日氛围)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在这种欢庆的场合,自己家人是怎样来招待客人的呢?师:不同的家庭招待客人的方式各不相同,今天就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走进蒙古大草原,去看一看蒙古族这个大家庭是怎样来庆祝节日的。

2、播放《银杯》视频。

(利用视频资料,激发孩子对蒙古音乐和草原人民的喜爱)3、描述《银杯》视频故事,结合图片展示故事情节。

(拓展蒙古节日文化)。

初中歌曲银杯教案

初中歌曲银杯教案

初中歌曲银杯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银杯》,了解蒙古民族的文化特色和音乐风格。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银杯》的歌词和旋律。

2. 了解蒙古民族的文化特色和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调和节奏的把握。

2. 对蒙古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银杯》的歌词和旋律。

2. 教师准备关于蒙古民族的文化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蒙古族的音乐,让学生感受蒙古民族的音乐风格。

2. 教师简要介绍蒙古民族的文化特色,为学生学习歌曲《银杯》做好铺垫。

二、学习歌曲(15分钟)1. 教师出示歌曲《银杯》的歌词,让学生朗读歌词,感受歌词的语言特点。

2. 教师教授歌曲的旋律,引导学生跟唱。

3. 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音调和节奏,进行重点辅导。

4.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歌曲欣赏(10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银杯》,让学生欣赏。

2.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歌曲的感受,如歌曲的节奏、旋律等。

四、歌曲表演(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蒙古族的歌曲进行表演。

2.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蒙古民族的文化特色和音乐风格。

2.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学习蒙古族的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蒙古民族的文化特色和音乐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学唱歌曲《银杯》的过程中,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得到了提高。

同时,通过歌曲表演,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调和节奏的把握,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辅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银杯蒙古族民歌教案

银杯蒙古族民歌教案

银杯蒙古族民歌教案《银杯》蒙古族民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歌曲《银杯》,使学生了解蒙古族音乐的风格,感受短调民歌的韵味。

2. 能够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银杯》,并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长辈、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唱歌曲《银杯》。

难点:体会歌曲中的蒙古族音乐的风格,感受短调民歌的韵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歌曲《请到草原来》,引导学生进入草原的情境,引出本课主题《银杯》。

2. 新课教学:通过观看《银杯》的MV,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风格。

然后介绍民歌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作并传唱的歌曲,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接着介绍蒙古族的长调、短调,通过欣赏蒙语版的《银杯》,让学生感受短调的特点。

之后进行歌曲学唱,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再逐句学唱,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问题。

在学唱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用柯尔文手势进行音高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准。

最后完整地演唱歌曲,要求学生用自然、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感。

3. 拓展延伸:通过观看两首酒歌片段,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魅力。

同时介绍哈达的意义,让学生了解蒙古族人民用哈达表达对客人的尊敬和祝福。

最后组织学生向领导老师献哈达,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感。

4. 小结: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同时布置作业:复习歌曲《银杯》,预习下一课内容。

5. 下课:在歌声中结束本课教学。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风格和韵味,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在学唱过程中,注重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问题,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了蒙古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增强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但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歌曲情感的把握还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在演唱时仍显得有些紧张。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七年级音乐《银杯》教案

七年级音乐《银杯》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蒙古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学会演唱歌曲《银杯》,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 通过学习《银杯》,引导学生体验蒙古族音乐的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银杯》,了解蒙古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唱腔处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银杯》音频、视频资料,蒙古民族音乐相关图片。

2. 教学乐器:吉他、手鼓等。

3. 教学场地:音乐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蒙古族音乐《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 歌曲学习:(1)介绍歌曲《银杯》的背景、作者及特点。

(2)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演唱。

(3)分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唱腔处理。

3. 歌曲练习:(1)分组练习,互帮互助,提高歌唱技巧。

(2)选取优秀学生进行示范演唱,鼓励其他学生学习。

五、课后作业:1. 回家后练习歌曲《银杯》,加强音准、节奏和唱腔的掌握。

2. 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文化,搜索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蒙古族音乐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2. 邀请蒙古族音乐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蒙古民族音乐。

3. 开展蒙古族音乐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各自了解的蒙古族音乐文化。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歌唱表现。

2. 歌曲演唱:评估学生对歌曲《银杯》的掌握程度,包括音准、节奏和唱腔。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回家后的练习情况,了解他们对蒙古族音乐文化的了解程度。

八、教学反思:2.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思考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拓展:1. 学习其他蒙古族音乐作品,如《敖包相会》、《天边》等。

2. 开展蒙古族音乐舞蹈表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蒙古族音乐的魅力。

七年级音乐《银杯》教案

七年级音乐《银杯》教案

七年级音乐《银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蒙古民族的音乐特色,体验音乐的魅力。

2. 通过学习《银杯》,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尊重。

3.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蒙古民族音乐特色简介2. 歌曲《银杯》歌词及音乐分析3. 学唱《银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唱《银杯》,了解蒙古民族音乐特色。

2. 难点:掌握《银杯》的旋律和节奏,能够独立演唱。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蒙古民族音乐特色,分析《银杯》歌词及音乐。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银杯》,引导学生跟唱。

3. 实践法:分组练习,加强学生对旋律和节奏的掌握。

4.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增强课堂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蒙古民族音乐特色,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教授:讲解《银杯》歌词及音乐特点,分析歌曲背景。

3. 示范演唱:教师示范演唱《银杯》,引导学生跟唱。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互动分享: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总结课堂收获。

6. 课堂小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布置课后练习。

六、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设备:播放《银杯》歌曲所需的音响设备。

2. 乐谱:准备《银杯》的乐谱,以便学生跟随演唱。

3. 教学视频:如果可能,准备一段关于蒙古民族音乐的短视频,用于课堂引入。

4. 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民族特色的装饰品,如小银杯等,用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七、教学步骤1. 课堂引入:播放蒙古民族音乐的短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蒙古民族的音乐风格。

2. 歌曲介绍:讲解《银杯》的背景、歌词意义及音乐特点。

3. 旋律分析:引导学生跟听歌曲,分析《银杯》的旋律线条和节奏特点。

4. 歌词学习:教唱《银杯》的歌词,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5. 合练: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尝试将歌词和旋律结合,进行合唱练习。

八、课堂活动1. 小组竞赛:设置一个小型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最准确地演唱《银杯》。

《银杯》教学设计教案

《银杯》教学设计教案

《银杯》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银杯》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1.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银杯》这篇课文,使学生懂得友谊的珍贵,明白友情是不可替代的。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银杯》是一篇关于友谊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人与他的朋友之间因为一次误会而引发的思考。

故事以银杯为线索,揭示了友谊的真谛。

2.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友谊的珍贵。

2.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友谊的珍贵,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友谊。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理解友谊的珍贵。

3.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友谊的理解和看法。

3.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故事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并体会友谊的珍贵。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以一个问题引发学生对友谊的思考:“你觉得友谊是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2 讲解课文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友谊的珍贵。

4.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友谊的理解和看法。

4.4 案例分析分析故事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并体会友谊的珍贵。

4.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友谊的珍贵,引导学生珍惜友谊。

第五章: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和体会。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看是否能够珍惜友谊。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课文文本:《银杯》6.2 教学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教学课件6.3 教学用具:笔记本、文具6.4 教学资源:相关友谊的图片、视频、文章等第七章:教学环境7.1 教室布置:座位排列整齐,教学课件、图片等展示在投影仪上7.2 气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7.3 学生纪律: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讨论第八章:教学时间8.1 上课时间:课时安排,根据教学计划进行8.2 课堂练习:根据教学进度,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练习8.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友谊的主题作业,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第九章:教学反馈9.1 课堂反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9.2 小组讨论反馈:听取学生在讨论中的观点和分享,了解学生的思考9.3 课后作业反馈:查看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友谊的理解第十章:教学改进10.1 根据教学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10.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辅导和指导10.3 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10.4 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引导他们珍惜友谊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教学目标解析: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基础,需要明确知识、技能、情感三个层面的目标,确保教学过程能够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银杯 教案 初中

银杯 教案 初中

银杯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理解《银杯》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体会故事中的寓意。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

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的寓意。

2. 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

教学准备:1. 课文《银杯》的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

3.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银杯》的作者和相关背景。

2. 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导入新课。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银杯》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三、讨论分析(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如诚信、友谊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的重要性。

四、寓意理解(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寓意,如珍惜友谊、诚实待人等。

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给予指导。

五、品德教育(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德营养,培养品德素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行动计划。

六、小结与作业(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道德问题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银杯》的读后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问题与自己生活中的联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银杯》这个故事,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引导学生充分阅读理解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德营养。

4.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银杯》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思考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培养品德素质。

银杯-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银杯-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银杯-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银杯》这首歌曲的曲谱、歌词和演唱方法;2.理解《银杯》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3.能够认识和理解音乐中的元素和形式。

二、教学内容1.《银杯》乐曲的演唱;2.展示《银杯》所表达的情感;3.音乐元素分析。

三、教学方法1.演唱;2.集体合作;3.图表分析。

四、教学步骤1. 引入1.从学生已经了解的音乐元素入手,例如:旋律、节奏和音色。

2.引入《银杯》这首歌曲,播放音频,让学生回想起自己最初听《银杯》时的感受。

2. 分析1.分发《银杯》的歌词。

2.阅读歌词,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在黑板上画出音乐元素的分析图表,帮助学生分析该歌曲的旋律、节奏、音色和歌词。

3. 听音乐1.给学生播放并跟唱歌曲《银杯》。

2.让学生听歌并跟着唱,帮助他们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音色。

4. 想象1.让学生介绍《银杯》歌曲中的情感和思想。

2.请他们想象彼时唱这首歌曲时的情境。

5. 合唱1.分组,让学生合唱歌曲《银杯》。

2.在全班同学面前演唱,激发团队协作的精神。

6. 小结1.总结《银杯》歌曲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让学生自己总结音乐元素分析的技巧和方法。

五、教学评价1.每个孩子都能够唱出一首合唱的歌曲。

2.学生能够明确歌曲表达的情感和情绪,并有一定的表达方式。

3.学生能够掌握音乐元素的一些基本规律和表达方法。

六、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和内涵,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表达力。

2.在音乐元素分析过程中,要让学生更加注重元素的交互作用和感受规律。

银杯-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银杯-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银杯-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音乐,了解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2.学习与唱响《银杯》这首歌曲,并体验唱歌带来的快乐;3.感受音乐中的情感,了解音乐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学习《银杯》这首歌曲的歌词、旋律和节奏;2.让学生感受唱歌的乐趣,提高音乐素养;3.引导学生通过唱歌表达情感。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背景音乐,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2.教师问:你们都喜欢听音乐吗?听音乐对我们有哪些帮助?第二步:学习歌曲【2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银杯》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旋律和节奏;2.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跟着唱,逐句学习歌词;3.教师让学生跟着节奏,学习歌曲中的节奏。

第三步:表达情感【20分钟】1.教师让学生听一段宣泄情感的背景音乐,并引导学生表达听后的情感;2.学生轮流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3.引导学生通过唱歌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学生在唱歌中体验和表达情感。

第四步:巩固歌曲【25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合唱歌曲,提高唱歌技巧;2.引导学生在唱歌过程中说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第五步:总结【10分钟】1.教师给学生总结今天所学习的内容,并检查学生是否掌握;2.让学生说出自己今天的收获和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四、教学策略1.学生为主体,以合作学习为基础;2.引导学生从音乐中体验和表达情感;3.通过唱歌练习声乐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五、作业安排完成《银杯》歌曲的歌词听写。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音乐,体验唱歌带来的快乐,表达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充分体验了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并了解到音乐能够表达不同的情感。

同时,本节课采取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学习为基础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体验音乐的同时提高了音乐素养和合作能力。

初中音乐银杯教案

初中音乐银杯教案

初中音乐银杯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蒙古族的音乐风格和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学生能够用自然、热情的声音演唱歌曲《银杯》,并能够表达出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和豪爽。

3. 激发学生对祖国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准确地演唱《银杯》的旋律。

2. 在歌曲中体验蒙古族的热情豪爽,并能够在演唱情绪上表达。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掌握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2. 运用正确的演唱技巧表现蒙古族人民的情感。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乐播放设备。

3. 乐谱或歌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多元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

2. 播放蒙古族歌曲《蒙古人》,让学生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风格。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介绍歌曲《银杯》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音乐特点。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蒙古族音乐的感受和认识。

3. 教学歌曲《银杯》,包括歌词解释、旋律演唱等,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演唱技巧。

三、实践与展示(15分钟)1. 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银杯》,教师巡回指导。

2.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谈谈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感受,总结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2. 教师进行课程反思,总结教学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邀请蒙古族音乐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蒙古族音乐文化。

2. 组织学生参观蒙古族文化展览,感受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蒙古族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用热情豪爽的声音演唱歌曲《银杯》。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

同时,我也通过分组讨论和演唱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实践和展示自己的才华。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银杯》教学设计教案

《银杯》教学设计教案

《银杯》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银杯》这篇课文,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友谊的品质。

3. 提高学生朗读、思考、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银杯》的故事内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银杯》文本。

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出《银杯》这篇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习课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理解比喻和象征手法。

4. 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炼故事中的道理。

6. 布置作业学生课后编写一篇关于友谊的小作文,表达对友谊的理解和感悟。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故事情感。

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评价方式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故事道理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友谊主题活动,如:友谊手链制作、友谊卡片互赠等。

2. 推荐学生阅读类似题材的书籍,如《小王子》、《夏洛的网》等。

九、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的小作文,了解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和感悟。

2. 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在生活中如何践行友谊价值观。

十、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更贴近学生实际需求。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

3. 不断更新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银杯》说课稿

《银杯》说课稿

《银杯》说课稿《银杯》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银杯》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银杯》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歌曲《银杯》是一首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上的一首短调民歌。

歌曲为C大调,四四拍。

曲调婉转、流畅、动听有浓郁的蒙古族民歌优美的旋律、独特的韵味等特点。

歌中渗透了蒙古族的朴实豪爽又透射出蒙古人开阔的胸襟。

每当节日聚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

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

教材编排的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多民族音乐文化,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的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的把握,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立为: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学唱《银杯》这首歌,让学生感受蒙古人民对美丽草原的热爱和热情好客的嚎爽之情。

2、音乐素养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学会听辨乐段,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蒙古民歌及了解相关文化,使学生喜爱蒙古民歌,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重点:感受、欣赏歌曲《银杯》理解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蒙古民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民歌的风格及特点,听辨乐段。

二、说学法根据音乐新课标,我认为: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得过程,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

因此在学法的指导时,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自悟探究、自主练习、自信表演等学习方法,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它所蕴涵的内容本身很美,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音乐艺术想象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我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始终。

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银杯教案初中音乐

银杯教案初中音乐

银杯教案初中音乐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银杯》,了解和感受蒙古民族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银杯》的歌词和旋律。

2. 了解蒙古民族的音乐特点和文化背景。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蒙古语歌词理解和发音。

2. 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的把握。

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银杯》的歌谱和歌词。

2. 准备相关的蒙古民族的音乐和文化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蒙古民族的音乐文化,引导学生对蒙古民族的音乐产生兴趣。

2. 播放一些蒙古民族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二、新歌教学(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歌曲《银杯》的背景和歌词含义。

2. 分组让学生学习歌词,注意蒙古语的发音和语调。

3. 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4. 让学生跟随音乐伴奏演唱歌曲,纠正发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三、音乐活动(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为歌曲《银杯》编配伴奏。

2. 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段与歌曲相配合的即兴音乐表演。

3. 邀请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欣赏并给予评价。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谈谈在本次课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蒙古民族音乐的特点和价值。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唱民族音乐,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蒙古民族的音乐演出或博物馆,深入了解蒙古民族的音乐文化。

2. 邀请蒙古族的音乐家或文化专家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蒙古民族的音乐和文化。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乐趣和魅力。

演唱 银杯-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演唱 银杯-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演唱银杯-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
•听懂歌曲《银杯》的歌曲节奏和歌词含义
•学习正确的歌曲发声和气息控制方法
•学会分组合唱和进行简单的合唱指挥
•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个人和团体的潜力
教学内容
歌曲简介
《银杯》是中国传统民歌,由于其音乐旋律优美、歌词优美动人,因此流传至今仍广受欢迎。

本次教学所学习的是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的《银杯》。

教学步骤
1.唤起学生兴趣
在开始教授新曲前,可以借助图片等视觉资料,向学生介绍银杯这个词汇的来历和故事。

2.初步了解
播放一段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感和节奏韵律,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提高个人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
3.正确唱法
对于歌曲的发声方法,着重讲述如何正确发声和控制气息,尤其是对于汉字的音节发音做出详细的讲解,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会正确发声的方法。

4.分组合唱
在学生初步掌握歌曲发声技巧和歌曲韵律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学生分组合唱,通过小组的合作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歌曲情感,同时更容易避免由于人员过多、杂乱无章的局面。

5.合唱指挥
让学生争取成为这个团队的领导力量,可以通过讲授简单的合唱指挥技巧,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如何利用音乐语言作为交流工具。

6.学习表现
当学生已经能力足够,掌握了歌曲的演唱技能时,必须让学生尝试去真正表现这首歌曲,通过音乐的表现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进一步提高这首歌曲的演唱水平。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进行歌曲发声和节奏韵律的训练,还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理解,学生之间的协作关系更加密切,课堂氛围更加活跃热烈,全体学生的表现得到大力的肯定,有力证明了本课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音乐教案银杯

初中音乐教案银杯

初中音乐教案银杯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学会演唱歌曲《银杯》,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 通过学习《银杯》,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1. 学会演唱歌曲《银杯》。

2. 了解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调和节奏。

2. 对藏族音乐风格的理解和表现。

教学准备:1. 录音机、音响设备。

2. 乐谱。

3. 相关藏族文化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藏族音乐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 引导学生讨论藏族音乐的特点,如音调、节奏等。

二、学习歌曲《银杯》(15分钟)1. 教师出示乐谱,引导学生观察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特殊音调和节奏。

3.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注意音准和节奏的正确。

三、练习演唱(10分钟)1.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发音和音准。

2.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银杯》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银杯》(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银杯》,学生跟唱。

2.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指导。

二、深入了解藏族音乐(10分钟)1. 教师播放藏族音乐的歌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 教师讲解藏族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藏族歌曲进行演唱和表演。

2.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和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藏族音乐的理解和表现。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银杯》的掌握程度,包括音准、节奏和演唱技巧。

《银杯》教学设计

《银杯》教学设计

《银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银杯》,并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学生能够掌握蒙古族歌曲的风格特点,包括旋律、节奏、演唱技巧等。

3、培养学生对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准确演唱歌曲《银杯》,包括音准、节奏、情感表达。

(2)理解并掌握蒙古族歌曲的长调、短调特点。

2、难点(1)歌曲中的装饰音和滑音的演唱技巧。

(2)引导学生体会蒙古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并能够在演唱中展现出来。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蒙古族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歌曲的创作特点等。

2、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展示正确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演唱。

4、欣赏法让学生欣赏蒙古族优秀的音乐作品,加深对蒙古族音乐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蒙古族音乐的视频或音频,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提问学生对蒙古族音乐的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歌曲教学(1)教师范唱歌曲《银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逐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难点部分,如装饰音、滑音等。

(3)学生跟随钢琴或多媒体伴奏练习演唱。

(4)分组演唱,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歌曲分析(1)讲解歌曲的体裁、旋律特点、节奏特点等。

(2)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如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豪爽奔放等。

4、拓展与延伸(1)介绍蒙古族的其他音乐形式,如长调、呼麦等。

(2)让学生欣赏一些蒙古族的舞蹈作品,鼓励学生尝试模仿舞蹈动作。

(3)引导学生创作简单的蒙古族音乐旋律或歌词。

5、总结与评价(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布置课后作业,如让学生回家练习演唱歌曲,向家人介绍蒙古族音乐等。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音乐、视频等教学资料。

2、钢琴或其他乐器,用于伴奏和演示。

《银杯》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银杯》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银杯》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1. 理解诗歌《银杯》的主旨和意义;2. 掌握并运用诗歌中的词语和表达方式;3. 运用适当的语音语调朗读诗歌,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4. 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生对于诗歌《银杯》的理解和感受;2. 学生对于诗歌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畅游《银杯》(1)通过提问,调动学生对于“银杯”的想象,让学生对于“银杯”有初步认识。

(2)导读诗歌《银杯》,让学生通过朗读诗歌的标题,对于诗歌进行猜测:“诗歌的主题是什么?”(3)放映与《银杯》有关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预测和猜测诗歌的内容。

2. 诗歌欣赏与解读(1)师生共同朗读《银杯》。

(2)逐句理解与解读诗歌,师生共同分析诗歌内容,指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义和寓意。

(3)分组讨论,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 语音语调训练(1)引导学生注意诗歌中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正确的语音语调。

(2)逐句模仿老师的朗读,师生对诗歌进行多次朗读训练。

(3)学生分组进行配音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诗歌朗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导读法:通过导读诗歌标题和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于诗歌内容的猜测和预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学生之间的分组讨论和配音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朗读训练法:通过多次的朗读训练和模仿老师的朗读,帮助学生提高朗读的语音语调准确性和表达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老师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提问,引发学生对于“银杯”的思考和猜测。

2. 导读诗歌《银杯》老师引导学生对于诗歌标题进行猜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来预测诗歌的内容。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诗歌的意义和寓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相互交流并理解诗歌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原牧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
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能够理解歌曲并有情感的演唱。

3、体验蒙古族的歌曲风格,了解蒙古民歌的长调和短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了解蒙古族文化(图片展示),是否会唱蒙古族的歌曲?
2、今天一起来了解蒙古族的歌曲(视频介绍长调和短调)
长调是蒙古民歌主要艺术形式之一,主要流行于牧区。

音乐特点为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而悠长,多采用复合式节拍。

短调在蒙古语中称之为“宝古尼道”,大凡曲调短小、节奏较快,不同于长调民歌的歌曲,都可归为短调民歌。

其音乐特点为曲调简洁,装饰音较少,旋律起伏不大,带有鲜明的宣叙性特征。

二、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
1)、节奏练习
2)、带入旋律
2、出示课题听范唱
3、学唱歌曲:听老师范唱--听范唱注意歌曲中音程跳跃的准确性
跟唱--跟琴唱体会歌曲感情色彩
全体唱--对中间不准确的地方加以强调
三、小结
蒙古草原辽阔美丽,蒙古人们畅快豪爽,蒙古歌声悠扬、婉转。

一首《银杯》仿佛把我们带进了蒙古包,一同体会蒙古人们的快乐。

希望我们能记住和更加走近美丽多彩的民族——蒙古族。

四、拓展学习
中国好声音:一首《鸿雁》豪迈到淋漓尽致。

让我们记住了这位出色的航天科工。

他带给我们的许是感动,许是震撼,许是苍茫,许是遗憾,但是打心眼里我们欣赏的,还是那股子可以深入人灵魂的沉静力量,可以说,云杰让《鸿雁》火了,《鸿雁》让太多人对云杰疯狂了。

(回顾长调、短调知识,判断《鸿雁》为蒙古族长调歌曲)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复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敬酒动作。

2、师:我们前节课学习了蒙古短调民歌——《银杯》,那么长调与短调有什么区别呢?
(请学生复习长调与短调的含义,找出不同之处)再列举《鸿雁》
并判断。

二、学习歌曲《小黄鹂鸟》
1、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蒙古歌曲《小黄鹂鸟》,看看它到底属于哪一种类型?(老师范唱、初步聆听,学生感受旋律并判断它属于长调还是短调。


2、简单介绍歌曲。

师:《小黄鹂鸟》是一首蒙古族短调民歌。

3、复听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歌曲的演唱形式有哪些?——整首歌曲分为齐唱、轮唱两部分。

4、再听歌曲:让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5、老师伴奏,学生演唱歌谱。

6、自由朗读歌词。

7、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如何读歌词才好听。

8、把歌词带进歌谱里,试着演唱。

9、完整演唱。

三、音乐活动
1、找出《银杯》与《小黄鹂鸟》共同采用的音符。

2、即兴创作旋律。

五、老师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