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草原牧歌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牧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
《牧歌》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在《牧歌》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主要目标是让学生:1. 了解牧歌的起源、风格和特点,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魅力。
2. 学会用正确的歌唱技巧和情感表达方式演唱《牧歌》,理解歌曲所传达的意境。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重难点如下:重点:掌握《牧歌》的旋律和节奏,理解歌曲所表达的牧民生活情感和意境。
通过歌唱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难点:准确把握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变化,以及在歌唱中融入恰当的情感表达。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和感悟,逐渐掌握歌唱技巧。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牧歌》第一课时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好以下准备:1. 教材与教具:音乐教材、音响设备、投影仪、PPT课件等。
2. 环境布置:教室布置应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歌曲的情感。
3. 学生准备:提前预览教材,了解《牧歌》的基本信息,准备好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4. 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好教学计划和应急预案,确保能够应对突发情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结尾内容:确保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能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他们也应该做好课后复习和预习工作,遇到问题时,勇于挑战自我,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教师则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给予他们反馈和指导,确保他们在学习上取得进步。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技能,更能培养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这不仅对于学生当前的学业有积极影响,更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一、导课环节课堂开始,教师首先以轻松的语调引入本课主题《牧歌》。
《第三单元 草原牧歌 牧歌》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
《牧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蒙古族民歌《牧歌》的旋律和节奏,了解其音乐风格和特点。
2. 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和表现力,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3. 激发学生对蒙古族文化的兴趣,提高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作业内容1. 课前预习:学生自行搜集关于蒙古族文化、歌曲风格等相关资料,初步了解《牧歌》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
2. 课堂延伸:在音乐课堂结束前,老师播放《牧歌》的音频,学生模仿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进行即兴创作,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3. 课后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民歌进行演唱和表演。
要求:(1)小组内成员共同学习、探讨歌曲的风格特点,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音色等要素。
(2)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歌曲的演唱和表演,包括角色分配、服装道具等。
(3)将小组的表演视频或音频上传至班级群,供大家欣赏和评价。
三、作业要求1. 小组合作:作业应以小组形式完成,鼓励成员共同学习和探讨,发挥团队的力量。
2. 真实体验:学生应深入理解和感受蒙古族民歌的音乐风格和特点,通过演唱和表演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3. 视频或音频:请学生以视频或音频的形式提交作业,以便于老师和同学们更好地评价和欣赏。
4. 时间限制:请学生在课后一周内完成作业并提交。
四、作业评价1. 视频或音频质量:评价学生提交的视频或音频是否清晰、音质是否良好。
2. 小组合作情况:评价小组成员是否分工合理、合作愉快,是否充分发挥了团队的力量。
3. 歌曲理解和表现:评价学生对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和音乐要素的理解和表现是否准确、到位。
4. 个人成长:观察学生在演唱和表演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是否在这次作业中得到了成长和提高。
5. 反馈与建议:请学生对本次作业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便于老师和同学们更好地改进和完善作业设计。
五、作业反馈1. 学生:请学生对本次作业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并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知识与技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2.教学难点
(1)旋律掌握:由于草原牧歌的旋律较高,对于初学音乐的学生来说,掌握旋律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采取分层教学,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节奏把握:草原牧歌的节奏较为自由,不易掌握。教师可通过拍子练习、节奏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节奏。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知识与技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课程为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主题为“草原牧歌”。本单元旨在通过学习草原牧歌,让学生了解我国草原文化,感受草原音乐的魅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草原牧歌的旋律特点、节奏特点以及表现形式,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专注度、互动情况等,评估学生的学习状态。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讨论成果是否能够体现出对草原牧歌的理解。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评估学生对草原牧歌旋律、节奏、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9.小组合作能力提高:在小组讨论和活动中,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和分享成果。
10.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授草原牧歌这一单元后,我进行了反思,以便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我注意到以下几点:
《第三单元 草原牧歌 牧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
《牧歌》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演唱《牧歌》这首歌,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大。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会演唱《牧歌》,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2. 难点: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民族音乐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牧歌》的音乐素材,制作教学PPT。
2. 准备伴奏乐器和音响设备。
3. 安置教室,确保环境整洁舒适。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牧歌》的音乐,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
2. 介绍草原文化,包括草原上的民族、风俗习惯等。
3. 引导学生思考:草原上的牧民是如何生活的?他们的歌声又是怎样的?(二)新课学习1. 播放《牧歌》的音频,让学生仔细聆听。
2.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如悠长、宽广等。
3. 讲解歌曲的节奏、节拍等音乐基础知识。
4. 引导学生尝试演唱歌曲,纠正学生的发音和音准。
5.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比赛,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6.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草原歌曲,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三)拓展延伸1. 介绍草原文化在音乐、文学、美术等领域的影响。
2.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拓宽学生的视野。
3.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民族文化展览,了解当地民族的音乐文化。
4. 鼓励学生参与音乐社团或组织,参与各类音乐活动,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四)小结作业1.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音乐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2. 安置作业: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演唱《牧歌》,并尝试创作自己的草原歌曲。
同时,可以搜集一些其他民族的音乐作品,与同砚分享交流。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表达出诗歌中漂亮、抒情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七年级音乐上《草原牧歌》教案
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草原牧歌》教案授课教师:崔媛媛教案课题:第三单元《草原牧歌》课时:第一课时课型:音乐唱歌课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七年级音乐教材第三单元《草原牧歌》中的《银杯》与《牧歌》。
《银杯》是一首旋律悠扬,起伏较大,带有欢快、热烈的情绪特征的歌曲,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风俗性宴歌)。
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之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
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
《牧歌》是一首蒙古族长调牧歌的代表歌曲。
歌词充满诗情画意,旋律具有内蒙古民歌中优美、抒情、高亢、悠扬的特点,加上舒展、悠长的节奏,淋漓尽致的展现了美丽富饶的草原一派迷人的景色,也抒发了内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深沉真挚的恋情。
教学构思本课是一堂唱歌课,所以重点仍是如何引导学生恰当的表现歌曲。
在教学设计中,可采用梯进的方式,先跟随范唱带默唱,再谈谈自己将如何处理歌曲,最后听听哪种处理方式最好听,最符合歌曲所表达的意境来达到提高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通过欣赏歌曲,启发学生在浓郁的情境中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点和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深沉真挚的恋情。
从而能够对蒙古族音乐感兴趣,喜欢聆听、演唱蒙古族民歌。
2、能力目标: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唱歌。
用热情活泼的情绪演唱《银杯》,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牧歌》。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了解蒙古短调、长调歌曲的调式特点,并掌握一段体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掌握一段体、短调长调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及其中的情感,喜欢蒙古族音乐。
五、教学内容:学唱蒙古族民歌《银杯》、《牧歌》六、教学时间:2012年10月17日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黑板。
八、教学方法:范唱模唱、讲解、讨论与比较。
九、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欣赏牧歌》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
《欣赏牧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牧歌》的欣赏学习,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二、作业内容1. 听赏《牧歌》全曲:学生需在家中利用空闲时间,完整地听赏《牧歌》全曲,感受乐曲的旋律、节奏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2. 乐曲分析:分析《牧歌》的曲式结构,包括乐曲的段落划分、各段落的音乐特点等,并尝试用文字描述出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3. 创作活动:根据《牧歌》的旋律,学生自行创作一段简短的歌词,并尝试演唱,以表达自己对民族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4. 搜集资料:搜集关于《牧歌》的创作背景、词曲作者的相关信息,了解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
5. 撰写欣赏日志:记录本次音乐欣赏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及对音乐的理解和评价。
三、作业要求1. 听赏时需专注,尝试理解音乐的内涵。
2. 乐曲分析需准确,注意曲式的划分和各段落的特点。
3. 创作活动要积极发挥想象力,歌词内容需积极向上。
4. 搜集资料要全面,包括作品的创作背景、词曲作者等信息。
5. 欣赏日志需真实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字迹工整,内容详实。
四、作业评价1. 听赏《牧歌》的认真程度和感受的深度。
2. 乐曲分析的准确性和对音乐的理解程度。
3. 创作活动的创新性和歌词内容的积极向上程度。
4. 搜集资料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5. 欣赏日志的真实性和详实程度。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表扬表现优秀的同学,鼓励其他同学。
2. 对学生的乐曲分析、创作活动、欣赏日志等进行详细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3. 对于学生的疑问和困惑,教师需耐心解答,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4. 通过本次作业,教师需总结学生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
5. 将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深化学生对《牧歌》的欣赏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意识,提升音乐欣赏能力和创作灵感,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牧歌初中音乐PPT课件
长调: 音乐特点为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流畅,节奏自由长 的特点,多采用复合节奏。由上、下两句组成的段落比较常见,还有由复 越段甚至复越段组成的连词。它们大多是非矩形结构。歌词经常以两种不 同的节奏
短调: 大凡曲调短小、节奏较快,不同于长调民歌的歌曲,它们统称为短调民歌。 其奏,曲调多为对称的长方形结构。除了大量的上下词组外, 还有三、四、五种甚至更为复杂的音乐情势。
初中音乐
1.看视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民族吗? 2.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视频欣赏
1.看完视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民族吗? 2.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1.无伴奏合唱和有伴奏演唱的不同? 2.这首无伴奏《牧歌》有几个声部?
这首歌曲有4个声部 女高 女低 男高 男低
哼唱歌曲 你觉得这首歌曲旋律有什么特点?
马奶酒
手抓羊肉
蒙古族人民 热情好客,勤劳勇敢,能歌善舞,喜欢骑马射箭,又称马背上的民族。
新人音版 音乐 七年级上 第三单元 草原牧歌课件
•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 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3月29日星期二下午7时1分59秒19:01:5922.3.29
草原牧歌
3 5 6 – ︱2 1 6 – ︱5 1 6 5 ︱ 3 – – – ︱3 5 6 – ︱ 2 1 6 – ︱
1 2 5 1 ︱ 6 – – – ︱ 3 5 6 – ︱2 1 6 – ︱ 1 2 5 1 ︱6 – – – ‖
短调:
节奏紧凑 规整 速度稍快 旋律字多腔少 装饰音较少
•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3月下午7时1分22.3.2919:01March 29, 2022 •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年3月29日星期二7时1分59秒19:01:5929 March 2022 •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1、这首歌与《银杯》有何不同? 2、歌唱者的演唱技法有什么特殊之处?
短调:
长调:
节奏规整 速度稍快
节奏自由 速度很慢
旋律字多腔少
旋律字少腔长
装饰音较少
装饰音较多
共同点:高亢悠远,多大跳麦
3 5 6 – ︱2 1 6 – ︱5 1 6 5 ︱ 3 – – – ︱3 5 6 – ︱ 2 1 6 – ︱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牧歌》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
《牧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牧歌》作业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在了解《牧歌》这首歌曲背景及风格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体验和学习歌曲,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及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和艺术情感。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围绕《牧歌》的教学主题展开,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听歌体验:学生需在课余时间聆听《牧歌》至少三次,每次至少十分钟,体会歌曲所传达的情感及节奏韵律。
2. 歌词翻译与朗诵:将歌词进行准确翻译,并用自然流畅的语调朗诵歌词,感受歌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3. 歌曲跟唱与模仿:学生需尝试跟唱《牧歌》,并模仿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4. 创作与表现:学生可自行创作一段与《牧歌》主题相关的音乐小故事或画作,将音乐的感受用创作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作业要求具体作业要求如下:1. 听歌体验时需注意记录听歌的感悟与想法,以及自己听歌时的心情变化。
2. 歌词翻译应准确传达原歌词的含义,并尽量保留原词的韵律感。
朗诵时要表现出歌词的情感和节奏。
3. 歌曲跟唱时要准确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注意声音的力度和音色。
4. 创作与表现环节要尽量贴合《牧歌》的主题,注重艺术性及表现力,可以用画作或者短小故事等方式展现对音乐的个人理解。
四、作业评价对于作业的评价,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听歌的感悟和参与态度。
2. 歌词翻译的准确性和朗诵的表现力。
3. 歌曲跟唱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4. 创作与表现环节的创新性和艺术性。
评价方式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环节对于学生的学习进步至关重要。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点评,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以便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此外,教师还将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优化作业设计,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深化学生对《牧歌》歌曲内容的理解,通过歌曲学习体验牧歌文化的魅力。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牧歌》课件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1)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悠远、平静、抒情、赞美
2)这首歌曲表达了蒙古人民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蒙古人民对家乡深深的热爱与眷恋
比较两句,歌词与旋律高低之间有着什么关系?
这两句的歌词与旋律是相互对应的: 第一句蓝天白云音很高。 第二句绿草羊群随着歌词变得比较低平。
唱一唱:(注意哪部分音高、哪部分音低平,要分清。)
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歌曲,老师请同 学们来听一听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牧
歌 ( 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1)歌曲旋律、节奏、速度有什么特点?
曲调悠扬、舒展辽阔、节奏自由、速度慢。
2)这首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同学们描绘一下?
内蒙古民歌大体可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这首歌曲曲调悠扬、 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是典型的长调。
和我们平时听到的合唱有什么不同? 无伴奏合唱:只有人声歌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声乐演唱形式, 是合唱艺术的高、女低、男高、男低
音 色:不同的人生器官、乐器及各种声源所发出的各 具特色的声音,称为音色。
。
无伴奏合唱《牧歌》
红色:女高音
蓝色:男高音
紫色:女低音 绿色:男低音
作业:
请同学们回去搜集蒙古民歌,选择一个最 喜欢的,学会有感情的演唱。
再 见
男高音声部
2、力度上的变化? mp-mf
3、展现了怎样的画面?
从草原上的羊群拉近到草原上牧羊男女对歌的美好画面 4、创编声势动作。
分段赏析 :第三部分 (A2+尾声) (A段的再现)
女高音声部 2、表达了蒙古人民怎样的感情?
牧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3、尾声音乐有什么特点? 音乐慢慢弱下来,给人一种意犹未尽、沉醉其中的感觉,令人无尽的遐想。 4、创编声势动作。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欣赏牧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
《欣赏牧歌》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于牧歌类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增强其对音乐情感与文化背景的感知。
具体包括: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牧歌的起源、特点及《牧歌》的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及所表达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培养其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牧歌的基本特征,理解《牧歌》的旋律与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音乐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与民族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教材、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等。
2. 音乐素材准备:《牧歌》的音乐作品、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等。
3.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牧歌》的背景知识,准备纸笔进行记录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课堂开始时,为了能够使学生迅速进入状态,并明确本课时的学习主题,我们将首先以一种活泼的方式进行导入。
可以采取的策略包括:1. 故事引入法:讲述一个与牧歌相关的故事,如草原上的牧羊人如何通过歌声传递情感和呼唤同伴。
2. 视频导入法:播放一段关于牧歌的短片或现场演唱视频,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为其创设学习情境。
二、基本认识与理解1. 歌曲背景介绍:向学生介绍《牧歌》的创作背景,如作者生平、歌曲创作的灵感来源等。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 歌曲结构分析:讲解歌曲的旋律特点、节奏、调式等基本要素,并引导学生通过听辨、模仿等方式感受歌曲的魅力。
三、聆听与感受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将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聆听《牧歌》,并感受其音乐之美。
1. 整体感知:播放歌曲,让学生静心聆听,感受歌曲的整体风格和情感表达。
2. 分段细听:将歌曲分为若干个段落,逐一播放并引导学生注意每个段落的特点和变化。
3. 情感交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听歌感受,让他们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
学生学习效果
1. 掌握草原牧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生能够理解草原牧歌的定义,了解其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如何表现草原牧歌的风格和情感。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认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 编写一首草原牧歌:学生需要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自行编写一首具有草原牧歌特点的歌曲,以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和音乐素养。
3. 分析一首草原牧歌:学生需要选择一首草原牧歌,对其进行音乐特点和文化内涵的分析,以加深对草原牧歌的理解。
(3)文化内涵:结合草原牧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引导学生理解草原牧歌所反映的草原文化和民族精神。
2. 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对草原牧歌音乐特点的把握和演唱技巧的掌握。具体来说,难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音乐特点的把握:草原牧歌的音乐特点相对复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掌握,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新课讲授
1. 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草原牧歌的基本概念。草原牧歌是指在草原地区流传的一种民歌形式,它具有旋律优美、节奏自由、情感真挚等特点。通过讲解草原牧歌的起源和特点,使学生对草原牧歌有更深入的了解。
2. 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草原牧歌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和感受草原文化。通过分析这个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草原牧歌的文化内涵。
《第三单元 草原牧歌 牧歌》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
《牧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牧歌》的欣赏和学习,加深对蒙古音乐文化的了解和认识;2. 学会正确演唱《牧歌》,并能够用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感;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音乐实践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完成《牧歌》的演唱练习,包括音准、节奏、气息、咬字等方面的训练;2. 分组搜集有关蒙古音乐文化的资料,包括音乐、舞蹈、民俗等方面的内容,并进行整理和分享;3. 小组内尝试创编一支与《牧歌》风格相符的舞蹈,展示蒙古草原的美丽和牧民的快乐生活。
三、作业要求:1. 严格按照音乐教材中的要求进行练习,确保达到预期的演唱效果;2. 搜集的资料要真实、准确,能够反映蒙古音乐文化的特点;3. 创编舞蹈时,要注重表现歌曲的情感和草原的美丽,注重团队的合作和协调;4.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和分享,其他成员可提供补充和建议。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演唱是否准确、优美,舞蹈是否符合歌曲风格,资料搜集是否全面、准确;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小组互评、个人自评相结合;3. 评价结果:对表现优秀的组别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鼓励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扬优点,提高音乐素养。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应及时进行反馈和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2. 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针对学生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音乐学习任务;3. 教师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共同提高音乐素养和表演水平。
总之,通过《牧歌》这一课的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蒙古音乐文化,提高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作业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深入理解《牧歌》的音乐结构和旋律特点,增强学生对蒙古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感知。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草原牧歌》课件
节 奏
自 由
字音特点 字少腔长 音乐体裁 长 调
舒展辽阔 ,字___ 少 自 由 节奏 ______ ,旋律 _________ 长调: 长 多描写__________ 草原美景 。主要流行于 腔___, 内蒙古牧区。 整 齐 ,旋律________ 优 美 ,结构短 短调: 节奏______
多 腔____ 少 ,具有叙事性特点。 小,字____ 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农业地区。
义务教育教科书 ·音乐 (人民音欣赏
《牧 歌》 场 景 旋 律 草原美景
《银 杯》 宴请宾客
节 奏
舒展 辽阔地
自 由
牧
歌
字少腔长
4 欢快 优美地 4
整 齐
银
杯
字多腔少
《牧 歌》 场 景 旋 律 草原美景 舒展、辽阔
《银 杯》 宴请宾客 欢快地、优美的 整 齐 字多腔少 短 调
《牧 歌》 场 景 旋 律 草原美景 舒展、辽阔
《银 杯》
宴请宾客 欢快地、优美的 整 齐 字多腔少 短调
一 段 体
节 奏
自 由
字音特点 字少腔长
音乐体裁
音乐结构
长调
一 段 体
又称一部曲式,由一个乐段构 成,一般只有一个音乐形象, 一种音乐意境。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牧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10. 请简述草原牧歌对草原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九.内容逻辑关系
1. 草原牧歌的定义和特点
- 草原牧歌是一种表现草原生活和自然风光的音乐形式。
- 草原牧歌具有优美的旋律、自由自在的节奏和浓郁的民族特色。
2. 草原牧歌的代表作品
- 《牧歌》是草原牧歌的代表作品之一,描绘了草原牧民的生活场景。
1. 理论介绍:首先,我会向学生们介绍草原牧歌的概念,解释它是一种表现草原生活和自然风光的音乐形式。我会强调草原牧歌在表达情感和描绘自然风光方面的独特魅力。
2. 案例分析:接着,我会向学生们展示一些草原牧歌的例子,通过分析这些歌曲的结构、旋律和节奏,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草原牧歌的特点。
3. 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草原牧歌的旋律特点和节奏处理,这些都是学习草原牧歌的重要内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三、实践活动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草原牧歌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他们可以探讨草原牧歌如何表现草原的自然风光和牧民的生活。
2. 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可以是一个简单的音乐创作活动,让学生们尝试创作一首简单的草原牧歌。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他们可以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感受,也可以展示他们创作的音乐作品。
五、总结回顾
在课程结束时,我将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草原牧歌的特点和其在表达情感和描绘自然风光方面的作用。我会鼓励学生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尝试创作和欣赏草原牧歌,体验草原文化。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我会鼓励学生们随时向我提问。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牧歌》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
《牧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牧歌》这一音乐课程,让学生初步了解牧歌的旋律、节奏及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同时加强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掌握和音乐技能训练。
二、作业内容1. 听歌识曲:学生需在家中通过网络或音乐软件,聆听《牧歌》的完整版本,并尝试识别歌曲中的主旋律、节奏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 歌曲跟唱:学生需模仿《牧歌》的旋律和节奏,进行歌曲的跟唱练习。
注意音准、节奏的把握以及歌曲情感的表达。
3. 乐谱抄写:学生需将《牧歌》的乐谱抄写在作业本上,注意乐谱的准确性及书写规范。
4. 歌词解析:学生需对《牧歌》的歌词进行解析,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并尝试用文字描述出来。
5. 创作小任务:结合《牧歌》的旋律和节奏,学生可尝试创作一段简短的旋律或小节,表达自己对牧歌的理解和感受。
三、作业要求1. 听歌识曲部分:学生需准确识别出歌曲的主旋律和节奏,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2. 歌曲跟唱部分:学生需注意音准和节奏的把握,尽可能地模仿原唱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3. 乐谱抄写部分:学生需严格按照乐谱的格式和规范进行抄写,注意音高、节拍等要素的准确性。
4. 歌词解析部分:学生需深入理解歌词的意境和情感,用通顺、连贯的文字表达出来。
5. 创作小任务部分:学生可自由发挥,创作出符合《牧歌》风格的简短旋律或小节,鼓励创新和个性表达。
四、作业评价1. 听歌识曲与歌曲跟唱: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识别歌曲主旋律和节奏,跟唱时音准和节奏的把握情况。
2. 乐谱抄写:评价学生抄写乐谱的准确性及书写规范程度。
3. 歌词解析:评价学生对歌词的理解深度和文字表达能力。
4. 创作小任务:评价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对《牧歌》风格的理解程度。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出详细的评价和建议。
2.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将在课堂上进行表扬和展示。
3. 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将给予指导和帮助,以便学生在下一次作业中有所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一、教学目标:能够对本单元所学习的蒙古族音乐感兴趣,并乐于主动学习、认识、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文化及其独特的艺术特点。
二、教学目标:1、学习演唱《牧歌》,能以自然舒展的声音,深情赞美的感情背唱歌曲;结合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感受、体验四声部合唱中人声音色特点及蒙古族长调歌曲的艺术魅力。
初步了解作曲家翟希贤及主要代表作品。
2、欣赏并用模唱的方法学唱《银杯》,感受、体验蒙古族短调歌曲的艺术特点,并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倚音、滑音的演唱方法及知识。
3、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边》,感受蒙古族歌手的音乐特点,认识波音记号。
4、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马头琴的音色及乐曲的艺术表现力,认识了解马头琴的形制及独奏、齐奏的演奏形式。
三、课时:两课时四、授课年级:初一五、教材分析:第一课时:歌曲《银杯》1、民歌: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
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臻完美。
2、导入:酒在蒙古族生活中不可或缺,通常主人将斟满酒的银碗托在哈达之上献给客人,客人应接住酒杯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主人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酒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因此,酒歌就成为蒙古族民歌艺术中重要的体裁之一。
3、歌曲《银杯》(1)短调: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结构工整,多为叙事性歌曲。
近代一些宴歌、婚礼歌等也属于短调体裁。
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农业地区。
(2)《银杯》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的一首祝酒歌。
它属于民歌中的风俗类歌曲,常用于酒宴聚会,彰显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民族文化。
《银杯》曲调短小,节奏整齐,结构紧凑,是带有舞蹈性质的短调歌曲。
(3)一段体:又称一部曲式,由一个乐段构成,一般只有一个音乐形象,一种音乐意境。
4、音乐小知识:装饰音:用来装饰旋律的小音符,装饰音的时值计算在所装饰的音或前一音的时值内。
(1)倚音:由一个或多个音组成,用小音符记写在主要音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在左上方的叫前倚音,在右上方的叫后倚音。
(2)下滑音:就是按指在弦上有意识的滑动所得出的发音。
如果滑动的方向由高音滑向低音就叫下滑音。
5、节奏练习:(1)X . X X XX | X X ——|X . X X XX | X ———║(2)X X X X X | X —X X X |X X XX X | X —X —║※注意:切分节奏6、聆听歌曲《银杯》。
7、学唱:教师范唱,学生跟唱。
歌曲《牧歌》1、名词解释:长调:节奏自由,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
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作品介绍:《牧歌》是内蒙古东部昭乌达盟的一首典型的长调民歌,一段体结构,音乐上带有舒展辽阔的特征。
它的唱词共四句,从天空写到白云,再从白云写到羊群,最后又归到草原,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气和诗情的草原放牧图。
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示出草原的安静和优美。
其中雪白的羊群暗示了安静中所孕育的生命力,歌唱了辽阔草原内在的精神和力量。
3、节奏练习:(1)X X X . X | X X X . X |X X X . X | X ———║(2)X X X . X | X X . XX X |X X XX XXXX | X ——0 ║4、聆听歌曲《牧歌》。
5、学唱:教师范唱,学生跟唱。
六、拓展:欣赏独唱《牧歌》,仔细体会这首歌曲的意境,并用稍慢的速度、连贯舒展的声音背唱。
七、反思:第二单元多彩音乐剧一、教学目标:能在感受体验音乐剧选曲中积极参与演唱、欣赏和编演等实践活动,能对其产生兴趣给予关注。
二、教学目标:1、学唱《雪绒花》,能以恰当的速度、力度及舒展轻柔、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能用充满深情的歌声背唱歌曲。
2、欣赏《回忆》,巩固三段体的曲式结构;感受音乐剧音在演唱风格上的特点;了解音乐剧综合性的艺术特点。
3、聆听《云中的城堡》,巩固变换拍子,体验音乐剧歌曲易学、易唱、易记的特点。
聆听《总有一天》,知道音乐剧主题歌曲如同影视主题歌曲或主题音乐一样在剧中的多次出现。
三、课时:两课时四、授课年级:初二五、教材分析:第二课时:(一)欣赏《回忆》1、故事导入:这是发生在杰里科猫族的故事。
每位猫族成员都有自己的名字,它们的年龄、性别、性格不同,各具鲜明的特点。
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舞会,众猫们会在这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上挑选一只猫升天获得新生。
于是,形形色色的猫纷纷登场,尽情表现,希望因此被选中。
在众多的猫中,有一只蓬头垢面、丑陋衰老的猫,她曾是猫族中最美丽的猫,名叫“魅力猫”。
年轻是因羡慕外面的世界而离开家族,但在尝尽了世态炎凉已经衰老的她,更渴望重回家族重获新生。
但是大家都歧视她、躲避他。
为能获得重生,她放下昔日的高贵,以一曲《回忆》唤回了所有猫族成员的爱与宽容。
最后,她幸运地成为当晚获得重生的杰里科猫。
2、背景资料:《猫》是音乐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创作于1977年,1981年首演于伦敦,1982年在美国百老汇上演。
该剧曾以十多种语言在奥地利、德国、日本、中国等二十多个国家演出。
它曾获七项托尼奖(美国戏剧界最高奖),与《歌剧魅影》、《悲惨世界》和《西贡小姐》并称为四大经典音乐剧。
3、音乐剧《回忆》(1)这首歌以动人心弦的旋律成为音乐剧歌曲中的经典之作。
歌曲音域不宽,只有十一度,主要采用不常用的12/8拍子写成,其结构为A+B+A。
歌曲《回忆》在音乐剧中先后共有两次完整的演唱。
因故事情节不同,在两次演唱中的歌曲结构也因所需表达的不同情感而不同。
为了能更好地诠释剧中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过程,故在音乐分析中将剧中的两次演唱分别以《回忆》(一)、《回忆》(二)加以区别。
※注意:聆听的是《回忆(一)》(2)作者简介:安德鲁·劳埃德·韦伯(1948—)代表作品有《猫》、《剧院魅影》、《艾薇塔》、《万世巨星》、《日落大道》等。
其多部音乐剧曾获得百老汇托尼奖、金球奖、奥斯卡奖等。
4、观看视频,侧重听记旋律、学唱旋律及感受情绪情感。
(二)欣赏《云中的城堡》1、故事导入:这是发生在19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
主人公冉·阿让原是个诚实的工人,一直帮助穷困的姐姐抚养七个可怜的孩子,有一年冬天,他找不到工作,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而偷了一块面包,被判5年徒刑。
又因不堪忍受狱中之苦四次逃跑,刑期加到19年。
出狱之后,苦役犯的罪名永远附在他的身上,他找不到工作,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
后来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决心去恶从善。
8年后,他改名为马德兰,成为工厂主,还当上市长。
他乐善好施,兴办福利,救助孤寡。
然而,为了完成对女工芳汀的承诺,找到并照顾她的女儿柯赛特,他历尽千幸万苦,不畏惧自己曾是罪犯的身份,而再次遭到通缉。
最终,他帮助别人得到了幸福,自己却孤独地死去。
2、背景资料:法国音乐剧《悲惨世界》创作于1980年,1985年在伦敦上演,1987年开始在美国百老汇上演。
同年获8项托尼奖,奠定了非凡的国家影响与地位,成为了世界四大经典音乐剧之一。
3、音乐剧《云中的城堡》(1)《云中的城堡》是一首童声独唱歌曲。
讲述的是芳汀的女儿柯赛特,被所寄养的饭店老板终日虐待,可怜的柯赛特幻想着自己能到梦中的城堡里去过幸福、快乐生活时所演唱的歌曲,其结构为A+B+A。
(2)作者简介: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1944—)是法国著名作曲家,与阿兰·鲍利尔共同创作了多部经典的音乐剧,包括《悲惨世界》、《西贡小姐》、《马丁·盖尔》等等。
4、聆听歌曲,观看视频,结合剧情,使学生们感受小主人公柯赛特憧憬美好幸福生活的心境。
(三)欣赏《总有一天》1、图片导入,介绍金沙遗址。
2、作品分析:《总有一天》是音乐剧《金沙》中的一首歌曲,是这部音乐剧的主题歌曲,全曲为C大调,4/4拍,其结构为A+B+A'。
歌曲由男主角“沙”演唱。
这首歌分别出现在音乐剧的开篇与结尾,但在两个场景中所表达出的情感却不尽相同。
开篇时重在突出对未知的希冀与探索,而结尾却表达了一种分离的痛苦与刻骨的思念。
3、作者简介:三宝(那日松,1968—)蒙古族,作曲家。
198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
著有《亚运之光》、《不见不散》、《暗香》等。
4、聆听歌曲,引导学生着重感受其流行的演唱风格及歌曲情感表现。
六、拓展:1、欣赏“魅力猫”在剧中第二次演唱的歌曲《回忆》,按演唱顺序将A、B乐段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
║ A ║+()+()+间奏+()+()2、聆听《云中的城堡》,为旋律填上空缺的音符,并根据小节内的拍号进行正确组合。
3、聆听《总有一天》,结合本单元其他音乐剧的欣赏,选择出符合音乐剧特点的选项(可以多项选择)。
歌曲 A难唱难记 B易唱易记 C易传唱风格 A古典 B流行 C古典及流行相结合七、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