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章末整合 新人教版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整合(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据2012年有关资料显示,世界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种主要类型的荒漠面积仍在较大幅度的增长。
下图为“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图”,据此完成1~2题。
1.代表南美大陆及其南部高原荒漠所属类型的序号分别是( ) A.③、Ⅲ B.①、Ⅲ C.②、Ⅱ D.④、Ⅰ2.下列关于荒漠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大陆Ⅰ型荒漠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地形B.②大陆Ⅲ型荒漠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C.③大陆Ⅲ型荒漠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洋流D.④大陆Ⅰ型荒漠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地形读“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回答3~4题。
3.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 ) A.1月B.4月C.7月D.10月4.图示沙尘扩散,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A.墨西哥湾沿岸诸国年降水量减少B.美国东南部大气悬浮颗粒物增加C.巴西高原干旱程度加剧D.亚马孙河含沙量剧增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1)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2),回答5~6题。
5.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水污染6.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开发小水电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沙柳根系发达,生命力强,枝条丛生不怕沙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但沙柳必须每隔3~5年平茬才能长得更好,否则就会死亡。
读下图,完成7~8题。
7.种植沙柳,改善环境,主要是因为沙柳能( ) A.防风固沙B.吸烟除尘C.保持水土D.净化空气8.造纸产业链条( ) A.使植被遭到了更大规模破坏B.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C.生产重点转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D.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2012年6月17日是第1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其宣传主题是“土地滋养生命——携手遏制退化”。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解析]
(1)提取图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答题的关键。读图文
材料可知,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有三 个:一是来自注入湖泊的河流形成的河口三角洲;二是来自冬 春季河流水位低而裸露的河滩;三是来自错那湖冬春季水位低 而出露的湖滩。(2)认真分析图文材料,即可得出答案。图示区 域冬春季干燥少雨,植被稀少,沙源裸露,再加上多风力强劲 的西风,故易起沙。(3)可从对铁路基础设施和列车运行安全等 方面分析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强劲的风沙活 动会掩埋铁路、吹翻列车,破坏铁路沿线的基础设施。(4)迁移 运用腾格里沙漠区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保护包兰铁路的措施; 还可以建设铁路防护墙,阻断自然灾害与受灾体接触。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章末整合提升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分布、原因、 危害及其治理措施
命题角度
主要以区域图为背景材料, 考查该区域生态环境问
题的原因、分布、特点与防治措施。此类题目难度中等,先进 行区域定位,了解该区域内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根据人地关 系的特点,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环境带来的 影响,然后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找到对应的治理措施。题目 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题,多是以图带题。
根据上表,概述森林的生态效益。
[解析]
根据森林对“大气”的作用“吸收二氧来自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得出“增加碳储量”的结论,根据“降低 风速,吸附飘尘”可得出“净化空气、防风固沙 ”的结论,根据 对 “ 水文 ” 的作用 “ 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 ” 可得 出“增加降水”的结论,根据对“土壤”的作用“根系固持土壤; 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量的降水 ”可得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的结论,根据对“生物”的作用“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 可得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结论。
【推荐精选】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章末总结学案 湘教版必修3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章末总结教材P34探索从图中的自然景观可以清晰地看到,坡面上植被稀少,侵蚀现象、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造成这种地理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当地的气候特征(降水多为暴雨或降水集中等);当地居民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开垦陡坡、过度放牧等);坡面的土质疏松等。
教材P41思考主要方法:在陡坡地带退耕还林、还草,并修水平沟、鱼鳞坑等整地工程;在缓坡地带植树种草,修水平梯田;沟道及谷地内建设淤地坝和埝窝工程等。
通过以上方法,在治沟和治坡上使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有机结合起来。
退耕地的还林还草,首先要进行整地工程,以增加雨水资源的涵养和利用,有利于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和植物生长、存活条件,坡地经整地工程后植树种草,可减少水土流失。
教材P41复习题1.黄土高原在秦汉以前是森林和森林草原地带。
由于历史上长期不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主要是几次农牧业经营方式的改变,使大面积的森林、草原逐渐消失;从西周开始,先后有秦、西汉、隋、唐等10代王朝建都于关中平原;历史上,营造宫殿、樵采、毁林开荒等破坏了森林草原环境,林草植被被大量破坏,使雨水和径流以及风力直接侵蚀黄土地面,从而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2.水平梯田简易剖面图如下: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均可修水平梯田,在④地之上,应尽量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
在修水平梯田时,要种植相应的护坡林,在田埂周围加强绿化,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教材P42探索(1)32字方针所讲的就是针对洪水制定国土整治的基本内容,讲到了山、湖、河、人四个方面。
山: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防止水土流失;湖:退田还湖、平垸行洪,提高蓄洪能力;河:加固干堤、疏浚河道,提高排洪能力;人:以工代赈、移民建镇,解决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问题,解决退田还湖、平垸行洪、建设水利工程的移民生活问题。
(2)上中下游采取不同的治理策略,体现了全流域综合治理的观点。
上游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防止水土流失;中游加强蓄洪、泄洪工程,如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下游疏浚河道、加固干堤等。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章末整合
整合提升
➢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因素 ➢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 森林的生态效应和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 亚马孙雨林破坏的原因及保护 ➢ 水土流失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有关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 的地理背景,从自然与人为的角度找出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②过度砍
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 ③过度放牧——大约
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
漠化的首要因素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通过读图分析:荒漠化面积和人口密度呈正相关;从图
中可以看出过度放牧所占比重最大,因此它是荒漠化的首要因
练习2 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 B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解析 依据图例和自然带分布知识,非洲荒漠化严重区 主要出现在热带草原带。
(2)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A )
序
形成原因
地区名称 生态环境问题类型
号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森林破坏、土壤侵 半干旱地区,过垦、过伐、
A 大兴安岭西侧
蚀、草地退化 降水少
过牧严重
西北干旱半干 B
旱地区
降水较少,
草场退化严重
过牧严重
气候干旱
C 黄淮海平原
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土壤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总结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总结教材P17活动从“图2.3荒漠化效应和水—气—生相互作用”可以看出,植被、降水、径流、气候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整体,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发生变化,尤其是地面植被遭到破坏,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植被覆盖减少后,水的下渗减弱,蒸发加强,径流加强,从而导致地面变干燥,而地面变干燥后,植被恢复更困难。
植被减少不仅引起地表水的变化,还会引起气候的变化。
由于植物蒸腾减弱,空气变干燥,降水减少,将会导致地面变干燥,陷于恶性循环之中。
教材P20~21活动1.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缘,气候具有从沙漠气候向草原气候过渡的特征,降水量少且季节分配不均,特别是雨季前有一段高温时期,风大干旱,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植被较差,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风沙活动准备了物质条件。
气候上的过渡性必然导致植被的过渡性,沙漠与草原交错分布,为典型的荒漠草原,植被破坏后,极易沙化。
2.萨赫勒地区的传统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从图中可以看出,社会经济因素的转变对牧场带来的环境影响有三个方面:(1)牲畜品种多样性转变为单一性后,由于牲畜食草的单一性,会引起个别草类的严重破坏,从而造成草场生物资源的破坏。
(2)分散的小规模经营被集中的规模经营取代后,必然造成牲畜数目的增加,造成整个草原的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出现荒漠化。
(3)由季节游牧变为掘井定居后,定会造成水井周围草原的超载过牧,出现荒漠化圈,若继续发展,会造成整个草原的毁灭。
草场被破坏后,地表水减少、气候干旱、沙尘暴频发,人类生活、生存的环境极度恶化,会出现“沙进人退”的局面。
3.由萨赫勒地区所处的位置可以断定,越往北气候越干旱,越不利于发展旱作农业。
若在这些沙漠区边缘发展旱作农业,在缺少防护林保护的情况下,土壤极易遭受风蚀,形成流沙地。
人类的这一行为必然会加速荒漠化的发展和草场生态环境的恶化。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地理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章末总结导学案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总结案(人教版必修3)[习目标] 1理解我国西北地区、热带雨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2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两个角度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热带雨林遭受破坏的原因。
3会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针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结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相结合”的原则阐述自己的环保理念和措施。
专题一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区域出现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总体讲与两大因素有关,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
1.自然因素分析区域自身生态的脆弱性,往往是出现生态环境问题的诱因。
某一自然要素发生变化,必然导致其他自然要素发生变化,这是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光照、热量、降水等因素出现异常,会成为区域生态破坏的潜在威胁,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要结合区域的地形、地势、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要素进行整体分析。
2.人为因素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人口数量快速增加、不合理经济活动起到了加剧加速,甚至决定性作用。
归纳人为因素要从人口规模、人类主要的活动方式、生产水平等方面入手。
【专题练习1】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被誉为“中国母亲的皱纹”,历尽沧桑,苦难深重。
据此回答(1)~(3)题。
(1)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环境污染.风力强大 D.土质疏松(2)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①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②黄土质地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③植被破坏严重④不合理开发造成地表黄土裸露A.①② B.②③.①③ D.①④(3)形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新的触发机制是( )A.毁林开荒、营造房屋B.轮荒作业、破坏林草.过度樵采、过度放牧D.露天开矿、开挖地表专题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与关联性1.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较强,一种生态问题的出现常常成为其他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条件。
例如,森林的破坏,会使植被覆盖率降低,流水的侵蚀作用增强,导致土壤侵蚀加重,出现水土流失现象;泥沙被带到下游的湖泊沉积下,会使湖泊的面积减小,导致湿地萎缩。
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整合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3
(2014·海南)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 5~7题。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生态裂谷”的形成是由于
绿洲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所致。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
水位下降,附近交错带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地下水由交错带流
向绿洲区,C项正确。“生态裂谷”为环境退化现象,即自然
植被恶化、风力侵蚀增强,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
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 该( )
成才之路 ·地理
人教版 ·必修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章 本章整合提升
1 知识网络归纳
3 高考真题演练
2 重点规律整合
知识网络归纳
A._人__口__激__增_________ B._干__旱__为__主_________ C._环__境__效__应_________ D._保__护_____________ E._过__度__放__牧_________
2.我国主要生态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生态 问题
自然背景
森林 中温带、亚热 破坏 带边远山区
草原 半干旱、干旱 退化 草原区
湿地 萎缩
湿润低平原、 湖泊、海洋边 缘地区
主要分布区域
东北、西南、华 南林区
内蒙古、青海、 宁夏、新疆 三江低地、湖 滨、海滨
主要防治措施
封山育林、计划砍 伐、采育结合、退 耕还林、改变林区 经济结构
4.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 B.退耕还草 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 【答案】 B 【解析】 从水体相互补给的关系来看,修建水库会截留 水源,导致艾比湖更加萎缩,A选项错误;在艾比湖流域实施 退耕还草、保护水源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可以防止湖面缩 小,B选项正确;退耕还湖有一定作用,但是水产养殖会导致 水体富营养化,并且其对艾比湖增加水源没有作用,C选项错 误;同理,种植芦苇也不能增加水体的数量,D选项错误。
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期末知识梳理
必修三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知识总结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荒漠化的概念与表现 1.土地退化的形成2.荒漠化⑴概念: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
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⑵形成: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⑶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化。
⑷影响: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花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概况(1)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2)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 ①干旱成因:深居内陆,高原山地阻隔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图示: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很少受海洋水汽影响,再加上周边高大山地特别是隆起的青藏高原,进一步阻隔了水汽的进入,干旱就成为了这一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并且是深居内陆 远离海洋阻隔水汽进入高山环绕盆地地形 青藏高原隆起位置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②景观特色——以草原、荒漠为主本区条件分析: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由于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8_2019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整合提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整合提升专题一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策略1.综合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区域出现生态环境问题,总体来讲与两大因素有关,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
(1)自然因素区域自身生态的脆弱性,往往是出现生态环境问题的诱因。
某一自然要素发生变化,必然导致其他自然要素发生变化,这是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光照、热量、降水等因素出现异常,会成为区域生态破坏的潜在威胁。
关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要结合区域的地形、地势、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要素进行整体分析。
(2)人为因素区域出现生态环境问题,人口数量快速增加、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起到了加剧加速,甚至决定性作用。
归纳人为因素要从人口规模、人类主要的活动方式、生产水平等方面入手。
2.“对症下药”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1)根据地理问题确定措施即根据一个区域出现的地理问题确定该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如非洲突出的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滥垦滥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土地沙化、草原退化)、粮食短缺,政局不稳使经济增长缓慢。
针对此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分别为: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文化素质;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民族团结。
我国西南地区虽资源丰富,但因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则其应采取的对应措施为交通先行。
(2)根据成因确定措施即根据区域问题的成因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其共同成因为滥垦、滥伐、滥牧、滥采,所以两地区应采取的对应措施是退耕还林、还牧、还草。
(3)根据区域阶段确定措施即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的特点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如淮河流域洪灾频发的防治措施有:3.案例分析:我国典型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对点训练1】 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读“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3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习目标] 1.理解我国西北地区、热带雨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2.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两个角度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热带雨林遭受破坏的原因。
3.学会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针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结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相结合”的原则阐述自己的环保理念和措施。
专题一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区域出现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总体来讲与两大因素有关,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
1.自然因素分析区域自身生态的脆弱性,往往是出现生态环境问题的诱因。
某一自然要素发生变化,必然导致其他自然要素发生变化,这是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光照、热量、降水等因素出现异常,会成为区域生态破坏的潜在威胁,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要结合区域的地形、地势、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要素进行整体分析。
2.人为因素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人口数量快速增加、不合理经济活动起到了加剧加速,甚至决定性作用。
归纳人为因素要从人口规模、人类主要的活动方式、生产水平等方面入手。
【专题练习1】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被誉为“中国母亲的皱纹”,历尽沧桑,苦难深重。
据此回答(1)~(3)题。
(1)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环境污染C.风力强大 D.土质疏松(2)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①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②黄土质地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③植被破坏严重④不合理开发造成地表黄土裸露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3)形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新的触发机制是( )A.毁林开荒、营造房屋B.轮荒作业、破坏林草C.过度樵采、过度放牧D.露天开矿、开挖地表专题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与关联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较强,一种生态问题的出现常常成为其他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条件。
例如,森林的破坏,会使植被覆盖率降低,流水的侵蚀作用增强,导致土壤侵蚀加重,出现水土流失现象;泥沙被带到下游的湖泊沉积下来,会使湖泊的面积减小,导致湿地萎缩。
2018-2019版地理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人教版必修三(江苏)课件: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
答案
2.荒漠化的成因有所不同,所采用的治理措施也有所不同,请把关系图补充完整。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合理利用水资源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因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也主要是针对人为原因实施的。(1)合理利用水资源在西部地区,不同的区域合理用水的措施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过度樵采
过度开垦
人口激增
人类活动不当
[思考] 为什么在荒漠化的形成过程中人为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答案 荒漠化是自然、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地理条件是形成荒漠化的重要因素,但其形成过程比较缓慢,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则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因此在荒漠化的形成过程中人为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过垦、过牧、水资源利用不当
绿洲萎缩,沙进人退
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变化统计图”,回答1~2题。
1.1937~2008年,该区域A.荒漠化面积扩大到近5倍B.人均耕地面积增大C.载畜量和荒漠化面积增加幅度相当D.人口总量大致翻了一番
答案
√
解析
解析 荒漠化面积和载畜量(放牧强度)都大致增加到10倍左右,故A错误、C正确;耕地面积扩大的幅度小于人口增加幅度,故人均耕地面积减小,B错误;人口密度增加到4倍左右,即人口总数约翻了两番,D错误。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和降水的变率大
多雨年有利于抑制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则加剧荒漠化进程
(2)人为原因
典型地区
主要人为因素
主要危害
能源缺乏地区
过度樵采
破坏固沙、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植被
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小结与测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看探究思路·析核心素养][析图文材料·解探究问题]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教材中)[思维线索](1)看纬度位置,析气候特征:三江平原纬度较高,夏季温暖而短促,冬季寒冷而漫长,夏秋多雨。
(2)看地形、水文、土壤特征: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土质黏重。
[答案]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③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排水不畅;④土质黏重,有季节性冻土层存在,使地表水不易下渗。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教材中)条件?[思维线索]主要从三江平原的地形特点、土壤特点、人口分布、开发历史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 ①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②耕地面积广大且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③土壤肥沃;④开发较晚,利于商品粮基地的整体规划建设。
问题2.在三江平原开垦需要重点改造哪一种自然条件?为什么?[思维线索]主要从三江平原沼泽广布这一特征上进行分析。
[答案] 水分条件。
原因: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过多的水分影响土壤肥力,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
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教材中)响?[思维线索]可从材料中直接获取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信息,然后由此逐条分析湿地变良田后的影响即可。
[答案] 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影响:湿地萎缩;气候恶化;黑土退化、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盐碱化面积扩大;河川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水环境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
问题2.现在我国停止了对三江平原的开发,切实保护了湿地。
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国家对三江平原开发政策的变化?[思维线索]主要从湿地破坏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影响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地关系协调的认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三江平原的大规模开发导致湿地资源破坏,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随着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入,国家认识到追求生态、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决不能以牺牲生态来发展经济,因此国家及时调整了对三江平原的开发政策,加强了对生态的保护。
2018-2019学年新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讲义: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学习目标1.掌握荒漠化的概念、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
2.理解不同地区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基础知识梳理]一、荒漠化的含义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沙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区域差异2.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形成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表现为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影响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威胁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2.荒漠化防治的内容:(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3.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4.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1.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的“红色荒漠”属于哪一种荒漠化类型?成因是什么?提示属于石质荒漠化。
由于植被遭受破坏,地表受流水侵蚀,导致红壤土层变薄甚至缺失,岩层裸露,形成红色荒漠。
2.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和撒哈拉沙漠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是否相同?试简要说明。
提示不相同。
我国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距海遥远,再加上重重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案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知识梳理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荒漠化)、生物资源(热带雨林)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
生态破坏(ecology d estr oying)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造成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而使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的现象。
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
二。
教材导学1、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1)干旱导致 贫乏,河流欠发育, 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2)干旱导致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多疏松的沉积物,再加上冬春干旱季节大风日数多,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条件。
2。
荒漠化空间分布的差异3、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4。
雨林生态脆弱性的表现(读图2、16)(1) 分解和 再循环旺盛,由于长期高温多雨的气候,养分流失过多,土壤一般特别贫瘠。
(2)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 ,植被最容易遭受破坏。
(3) 被毁, 遭受强烈淋洗而丧失,雨林生态系统特别难恢复。
5。
森林的作用与雨林的全球性效应6、水土流失的过程: 7、盐碱化的过程:8。
荒漠化的过程:三、能力提升训练“红色荒漠"是指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
下图为“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1、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人口增加、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B、水土流失、高温多雨、滥伐森林、人口增加C、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水土流失D、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人口增加2、下列措施能够有效治理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色荒漠”的有()①退牧还耕②积极开发新能源③控制人口增长④严禁过度放牧⑤防治水土流失A。
①②⑤B、②③⑤C。
①③④D。
②④⑤下图为我国现有主要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
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大,其共同原因主要是( )①灌溉措施不当,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集聚②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③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④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A、①②B、①③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总结教材P17活动从“图2.3荒漠化效应和水—气—生相互作用”可以看出,植被、降水、径流、气候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整体,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发生变化,尤其是地面植被遭到破坏,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植被覆盖减少后,水的下渗减弱,蒸发加强,径流加强,从而导致地面变干燥,而地面变干燥后,植被恢复更困难。
植被减少不仅引起地表水的变化,还会引起气候的变化。
由于植物蒸腾减弱,空气变干燥,降水减少,将会导致地面变干燥,陷于恶性循环之中。
教材P20~21活动1.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缘,气候具有从沙漠气候向草原气候过渡的特征,降水量少且季节分配不均,特别是雨季前有一段高温时期,风大干旱,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植被较差,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风沙活动准备了物质条件。
气候上的过渡性必然导致植被的过渡性,沙漠与草原交错分布,为典型的荒漠草原,植被破坏后,极易沙化。
2.萨赫勒地区的传统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从图中可以看出,社会经济因素的转变对牧场带来的环境影响有三个方面:(1)牲畜品种多样性转变为单一性后,由于牲畜食草的单一性,会引起个别草类的严重破坏,从而造成草场生物资源的破坏。
(2)分散的小规模经营被集中的规模经营取代后,必然造成牲畜数目的增加,造成整个草原的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出现荒漠化。
(3)由季节游牧变为掘井定居后,定会造成水井周围草原的超载过牧,出现荒漠化圈,若继续发展,会造成整个草原的毁灭。
草场被破坏后,地表水减少、气候干旱、沙尘暴频发,人类生活、生存的环境极度恶化,会出现“沙进人退”的局面。
3.由萨赫勒地区所处的位置可以断定,越往北气候越干旱,越不利于发展旱作农业。
若在这些沙漠区边缘发展旱作农业,在缺少防护林保护的情况下,土壤极易遭受风蚀,形成流沙地。
人类的这一行为必然会加速荒漠化的发展和草场生态环境的恶化。
从图2.9中可以看出,农作侵入牧区对草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导致牧场进一步超载;二是牧场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其结果都会造成荒漠化的发展。
4.图2.10表示了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加剧之间的因果关系。
人口问题是造成环境、资源、贫困等问题的根源。
人口过快的增长,致使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求大量增加,因社会不能满足需求而出现贫困饥荒。
人们为了解决必需的生活用品而过垦过牧,造成草场资源的破坏,荒漠化加剧。
由于土地不断退化、风蚀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从而使作物产量逐年降低,载畜量不断减少,人们陷于更为严重的贫困饥荒。
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办法可以寻根求源,即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与资源利用相适应,这就能有效控制这种恶性循环继续发展下去。
教材P23思考干旱区绿洲与荒漠的演替是双向的,但绿洲变荒漠非常容易,这是因为干旱区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主要原因有:(1)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分布着大片戈壁和沙漠;(2)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3)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4)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的变率大。
在众多的荒漠化潜在因素作用下,一旦植被被破坏,荒漠化的速度将非常快。
一旦绿洲变为荒漠后,要想恢复植被就异常困难,这首先是由干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决定的,脆弱的环境一旦打碎便很难恢复。
其次是由植物的生长习性所决定的。
植物的生长都需要适宜的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而干旱区降水稀少,水源不足,土壤贫瘠,缺少植物生长的优越条件,植物生长困难。
再次是植被破坏后,荒漠化效应会导致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水分更加缺乏,气候更加干燥,植被恢复更加困难。
教材P27思考1.雨林对水循环的影响,简单地说就是加快水循环的过程,增加水循环的水量,除活跃海陆间循环外,使陆地内循环也很活跃。
2.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会引起地表水减少,水汽蒸发、蒸腾减弱,空气干燥,降水变少,气候变得干旱,甚至出现旱涝无度的局面。
这种变化不仅在当地表现明显,也会影响到全球。
从全球来看,雨林具有“空调机”和“加湿器”的功能,若雨林被毁,全球除变干旱外,还会造成气温升高,全球变暖。
雨林成云致雨的作用,在为陆地补充淡水的同时,还会增加空气湿度和降低温度,绿树葱茏的雨林植被覆盖的地面,与裸露的地表在太阳的照射下所引起的大气的变化是不同的。
教材P29思考1.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这主要是因为:(1)在茂密森林覆盖下,与沙漠地区有相同的贫瘠的土壤。
(2)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破坏,恢复相当困难。
2.雨林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被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
这是因为有机质的迅速分解和强烈的淋洗使雨林下的土壤很贫瘠,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所以地上植被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而这又正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
人类通过焚烧和砍伐活动可将大片浓密的原始雨林顷刻化为乌有。
教材P29~30活动1.至少15年。
2.A表示原始森林情况土壤肥力状况;B因为森林焚烧土壤肥力增加;C经过几年耕作后土壤肥力下降至最低;D弃耕后土壤肥力慢慢提高。
3.通过两组图的对比,说明迁移农业休耕期的长短(以15年为界限),对雨林恢复的影响后果是不同的。
特别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相对土地面积减少,耕作的频率将随之加大,这必将加速雨林的衰亡和土壤肥力的减退。
教材P32思考雨林公路的修建,有利于所经过地区资源的开发、物资的流通,有利于当地经济,甚至是整个巴西经济的发展。
但是也应该看到,公路的修建也给脆弱的雨林带来了难以恢复的创伤。
这种创伤不仅仅是修建公路对雨林的毁坏,还包括公路的辐射作用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
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的出现,必然伴随着毁林垦耕现象的发生;新建城镇居民点,必然要向周围的环境索要耕地;造纸厂、炼铝厂的建立,必然会造成大面积雨林的毁坏;运输方便后,伐木公司采伐森林的速度也将加快等等。
那么这条雨林公路该不该修呢?该修,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也认为发展是第一位的,为了发展经济修公路没有错,但关键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教材P33活动本活动是一个开放性很强的题目,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应在讨论交流中达成一致。
以下为一例子:角色一:原住民放弃传统的生活方式到城市去不可取。
一方面,不适应城市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另一方面,如果人口大量纷纷涌入城市,必然会造成人满为患,随之出现的是就业困难、居住条件差、交通拥挤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那么将继续生活在贫困之中。
应该继续留在自己的家园,保护和建设好自己的家园。
接受森林外的文明,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发展经济、享受富裕生活的同时,创造空气清新、绿树环绕的生活环境,达到发展与环境的“双赢”。
角色二:政府官员破坏森林会成为环境的罪人,保护森林会成为世界的功臣,依靠毁坏雨林发展经济不是可持续的发展,因此保护森林是第一位的。
在保护森林的同时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获取资金、偿还债务、解决贫困:一是发展以保护为主的开发方式,利用雨林的整体优势发展雨林旅游业、雨林养殖业等;二是积极争取国际援助,既然亚马孙雨林属于全人类,保护也是全世界共同的义务和责任。
角色三:商业伐木公司老板作为商业伐木公司的老板不应唯利是图,应当注意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在采伐森林的同时,要及时在热带雨林种植树木,促进雨林的更新,这是对全人类极为有意义的一件事。
教材P35思考(1)图示表面看是关于雨林开发与保护的争论,实质上是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发达国家要求保护环境,而发展中国家要求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经济。
(2)对此番争论各执一词,都有道理。
目前的地球环境已经千疮百孔,各种生态灾难频频发生,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亚马孙雨林不仅对当地环境,而且对全球环境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毁坏了,后果将不堪设想。
亚马孙雨林的存在意义已超越了区域性,具有全球意义,因此应该保护。
但是巴西人不仅有享受碧水蓝天、美好环境的权利,同样也有享受富裕生活、经济发展的权利,不应当为了保护全球环境,而剥夺其发展的权利。
因此关键是要从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中找到一个调和点,使两者协调发展。
譬如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采取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这不失为二者兼顾的好方法。
再如建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其中发达国家多承担一些费用,这也能较好地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
教材P36活动1.保护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这是因为:(1)发达国家早期利用地球上的资源发展了经济、积累了财富,当环境出现问题时,不能把责任推卸给发展中国家,增加它们发展的压力;(2)发达国家的高消费正消耗着世界上大部分的资源,目前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与它们的高消费有重大关联;(3)发达国家比较富裕,有能力帮助发展中国家解除贫困,维护全球的生态平衡。
2.建立全球环境补偿机制是必要的。
只要解决了巴西等国的贫困和债务问题,雨林也就得到了保障。
而发达国家是有义务、有能力帮助巴西等国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如上题所述。
3.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政府和民众能从管理和保护中获利,不必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而去毁坏雨林,这对保护亚马孙雨林是完全可行的。
综上三个议题,保护雨林的核心问题是消除当地政府和人民的贫困,他们开发雨林、毁坏雨林,全是由发展的需求决定的。
在展开讨论时应在这个方面多下功夫。
教材P37~38问题研究资料1 分析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夏雨集中,且多暴雨;土质黏重,且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资料2 分析1.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具有的优势;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2.在三江平原开垦需要重点改造的是水分条件。
因为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过多的水分影响土壤的肥力,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
资料3 分析1.湿地被称为“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江平原成为良田后,可能导致降水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质变差、生物灭绝等生态环境问题。
2.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集中分布区之一,随着荒地的开垦,东北三江平原的湿地遭到惊人的破坏。
湿地是东北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
它像湖泊、森林一样,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东北的湿地还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等的栖息地,湿地植物又是一项重要的资源。
湿地被大量垦殖后,水环境污染严重;土壤沙化、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河川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