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小结

合集下载

氧化反映

氧化反映

• 表示方法: 表示方法: • 双线桥法: 双线桥法:
• (1)写反应 :写出正确的反应方程式。 写出正确的反应方程式。 ) • (2)标价态 :记住金属阳离子价态,记住酸 记住金属阳离子价态, 标价态 根阴离子价态,标金属及H、 , 根阴离子价态,标金属及 、O,议其他元素 价态。 价态。同一种原子团在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 价不变,单质化合价为零) 价不变,单质化合价为零) • (3)连双线:将化合价有变化的同一种元素 有变化的 )连双线:将化合价有变化 用箭头连接(前指后)。(上标价升, )。(上标价升 用箭头连接(前指后)。(上标价升,连还 原剂和氧化产物;下标价降, 原剂和氧化产物;下标价降,连氧化剂和还 原产物) 原产物) • (4)写过程:在上线桥上标出“化合价升高、 )写过程:在上线桥上标出“化合价升高、 氧化反应(被氧化) 下线桥上标出“ 氧化反应(被氧化)”下线桥上标出“化合 价降低,还原反应(被还原) 价降低,还原反应(被还原)”
三、用电子得失看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 1.定义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 定义: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定义 有电子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 • 2.氧化反应(被氧化):所含元素得电子的反应。 氧化反应( 所含元素得电子的反应 氧化反应 被氧化) 所含元素得电子的反应。 • 还原反应(被还原):所含元素失电子的反应。 还原反应(被还原):所含元素失电子的反应 ):所含元素失电子的反应。 • 3.氧化剂 所含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 氧化剂:所含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 氧化剂 所含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 • 还原剂 所含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 还原剂:所含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 所含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 • 4.氧化产物 还原剂失电子 被氧化 得到的产物。 氧化产物:还原剂失电子(被氧化 得到的产物。 氧化产物 还原剂失电子 被氧化)得到的产物 • 还原产物:氧化剂得电子 被还原 得到的产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得电子 被还原)得到的产物 得电子(被还原 得到的产物。 • 5.氧化性 氧化剂具有的性质(物质得电子的性 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性质 氧化性 氧化剂具有的性质( 质) • 还原性 还原剂具有的性质(物质失电子的性 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性质 还原剂具有的性质( 质) •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小结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小结

高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小结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一)氧化还原反应各概念之间的关系1.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反应。

2.反应物: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的物质。

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3.产物:氧化产物:失电子被氧化后得到的产物。

还原产物:得电子被还原后得到的产物4.物质性质:氧化性:氧化剂所表现出得电子的性质。

还原性:还原剂所表现出失电子的性质5.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下图(二)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1.物质的化合价决定其氧化性或还原性(1)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它的原子只能得到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氧化剂,如+7价的Mn和+6价的S(2)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它的原子随反应条件不同,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因此该元素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如0价的S和+4价的S(3)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它的原子则只能失去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还原剂,如-2价的S 2.重要的氧化剂(1)活泼非金属单质,如F2、Cl2、Br2、O2等。

(2)元素处于高价时的氧化物、高价含氧酸及高价含氧化酸盐等,如MnO2,NO2;浓H2SO4,HNO3;KMnO4,KClO3,FeCl3等。

(3)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3.重要的还原剂(1)金属单质,如Na,K,Zn,Fe等。

(2)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

(3)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CO,SO2等。

(4)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酸,如HCl(浓),HBr,HI,H2S等。

(5)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如Na2SO3,FeSO4等。

4.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1)双线桥法(2)单线桥法5、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规律①价态规律:同种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

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

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還原反應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一种常见的反应类型,也是化学反应中最重要的一种。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通常涉及物质的电子转移过程,其中一种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

这种电子的转移过程会导致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产生新的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发生在各种化学物质之间,包括金属、非金属、离子等。

一个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就是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反应。

例如,铁与氧气的反应就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铁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被氧气氧化成了铁氧化物,同时氧气获得了电子被还原成了氧化物。

氧化还原反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

例如,电池就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产生电能的。

在电池中,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通过电子在外部电路中流动,产生电流,从而驱动设备工作。

另外,氧化还原反应还广泛应用于金属冶炼、废水处理、化学合成等领域。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两种物质。

氧化剂是一种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因此在反应中氧化剂会被还原;而还原剂则是一种能够给予电子的物质,因此在反应中还原剂会被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反应类型,它不仅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深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能对氧化还原反应有更深入的了解。

【高中化学】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高中化学知识点解析

【高中化学】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高中化学知识点解析

【高中化学】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高中化学知识点解析高中化学知识分析,希望对你的化学学习有所帮助。

知识点总结(1)氧化剂和还原剂是指特定反应中的反应物,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是指还原剂和氧化剂的化学变化。

(2)通常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若某物质得电子能力强,则该物质氧化性较强。

较难得电子的氧化剂则氧化性较弱。

如氟原子比碘原子易得电子,所以氟的氧化性比碘强。

还原性是指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难易。

易失电子的还原剂,有较强的还原性,较难失电子的还原剂,则还原性较弱。

如钾比铜易失电子,所以钾的还原性强,铜的还原性弱。

值得注意的是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决定于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得失电子的多少。

(3)氧化剂还原反应的产物称为还原产物。

还原剂氧化反应的产物称为氧化产物。

两者都是指反应后的产物。

(4)为了便于初学者理解和记忆,把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小结如下:氧化剂氧化并产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还原剂:电子损失-高(价态增加)-氧(氧化反应);氧化剂:得(得到电子)——低(化合价降低)——还(发生还原反应)。

通用测试点和方法1.必要性科学研究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研究对象的合理分类。

如果分类的依据不同,就会得到各种各样的分类结果。

在初中化学中,化学反应根据反应中原子复合的形式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当用a、B、C和D表示原子或原子团时,可以写出以下通式:a+b→ab(化合反应)Ab→ a+B(分解反应)a+bc→ac+b(置换反应)AB+CD→ AD+CB(复分解反应)显然,这种分类方法建立在原子分子论的基础上,由于原子结合形式的多样性,4种基本类型不能包括全部化学反应。

自19世纪末发现电子到20世纪初形成原子结构理论,人们逐渐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于是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又提出将化学反应划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两大类,这样分类可以囊括所有的化学反应,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分类方法,也更加深入地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

大学化学第三章

大学化学第三章

第3章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3.1 本章小结3.1.1. 基本要求(包括重点和难点)第一节氧化数的概念第二节电极反应、电池符号、电极类型电动势、电极电势(平衡电势)、标准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离子浓度及介质酸碱性改变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及计算原电池电动势与吉布斯函数变的关系利用电极电势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计算电动势、比较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相对强弱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判据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并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第三节分解电压(理论分解电压、实际分解电压、超电压)电解产物(盐类水溶液电解产物)第四节金属的腐蚀: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析氢腐蚀、吸氧腐蚀)金属腐蚀的防止3.1.2. 基本概念第一节氧化与还原: 对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电子的物质叫做氧化剂,失去电子的物质叫做还原剂。

氧化剂从还原剂中获得电子,使自身氧化数降低,这个过程叫做还原;还原剂由于给出电子而使自身氧化数升高,这个过程叫做氧化。

还原剂失去电子后呈现的元素的高价态称为氧化态,氧化剂获得电子后呈现的元素的低价态称为还原态。

氧化数: 指化合物分子中某元素的形式荷电数,可假设把每个键中的电子指定给电负性较大的原子而求得。

氧化数的计算遵循以下规律:(1)单质氧化数为0(2)简单离子的氧化数等于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3)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数分别为+1、+2(4) 氢在化合物中氧化数一般为+1,在活泼金属氢化物中的氧化数为-1。

(5) 化合物中氧的氧化数一般为-2,但在过氧化物中,其氧化数为-1,在超氧化物中为-21,在氧的氟化物OF 2和O 2F 2中氧化数分别为+2和+1。

(6) 在所有的氟化物中,氟的氧化数为-1(7) 在多原子分子中,各元素氧化数的代数和为0,多原子离子中,各元素的氧化数的代数和等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在配离子中,各元素氧化数的代数和等于该配离子的电荷第二节原电池(电池符号)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氧化还原反应式配平方法小结

氧化还原反应式配平方法小结

(1)被氧化的元素是
,被还原的元素是

(2)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3)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发生还原反应的是

(4)若有 5.6L(标准状况)NO 生成,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被还原的硝酸为
13.配平并回答有关问题:
(1) Al(NO3)3
Al2O3+ NO2+ O2↑
在此反应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1)Na2SO3+H2SO4(浓)
Na2SO4+SO2↑+H2O
(2)KClO3+6HCl
KCl+3Cl2+3H2O
(3)H2S+H2SO4(浓)
S↓+SO2↑+2H2O
(4)2Na2O2++2H2O
4NaOH+O2↑
11、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1)、 (2)、
CuS+ HNO3(浓) KMnO4+ HCl(浓)
例:
(浓)——





得:
(浓)
KMnO4+ KNO2+_______—— MnSO4+ K2SO4+ KNO3+ H2O ① Zn+ H++ NO3- —— Zn2++ NH4++ _________ ② KMnO4 + K2SO3 +________ —— K2MnO4 + K2SO4 + H2O (6)零价法 此法适于某一反应物中几种元素在反应物中化合价都上升(或下降)的反应,以及一些不常见的化合物参加反应且较难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者信息: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新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不仅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

关于氧化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新课程体系中是分三阶段完成的:在初中阶段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理解;在化学必修1中要求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能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以及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通过后续课程如金属及其化合物及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了更多更具体的认识后再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处于第二阶段,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类型反应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

(二)学生分析:⑴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许多反应,并已经掌握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先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从具体的反应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并没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学习了化合价,理解了化合价的变化。

但并没有了解化合价变化的实质以及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之间的关系。

⑵学生在初中化学一年的学习中只对化学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有了一定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但仍有待提高。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2)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3)会用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1)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

(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即: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称“电子守恒”
例:用0.1 mol/L的Na2SO3溶液30 mL,恰好将2×10-3 mol的XO4-离子还原,则 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 +1 (B) +2 (C) +3 (D) +4
3.化合价靠拢(归中)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价只靠拢,不交叉。 例:H2S+H2SO4→S+SO2+2H2O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2、从化合价是否变化的角度 特征(判断依据) : 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称氧化还原反应;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
化合价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由于反应时发生了电子转移(得失或偏 移)。
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或电子偏离)。 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或电子偏向)。
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的关系
1.理清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四组概念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几个规律(价态律、归中、得失电子守恒、先后律)
3.会用总过程中电子守恒的思想
4.学会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过程 1、从得氧失氧角度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3Fe + 2O2 → Fe3O4 H2 + CuO → H2O + Cu
三.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的表示
* 1.双线桥法(不用掌握) 表示同一元素原子电子的得失
失2e
2 Na + Cl2 →2 NaCl 得2e
2.单线法: 表示不同元素原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e
2 Na + Cl2 →2 NaCl
Cl2 +2NaOH →NaCl+NaClO+H2O

氧化还原反应2

氧化还原反应2

小结: 小结
具有 氧化性 氧化剂

化合价降低
得电子
被还原发生 还原反应 生成还原产物
物质
性质
变价
转移电子
过程
反应
产物
还原剂具有 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
失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生成 被氧化 氧化产物
4、下列反应属于一种元素还原两种元 、 素的是( 素的是 CD )
A. Cl2 +2NaOH===NaCl+ NaClO+ H2O B. 4FeS2+11O2===2Fe2O3+8 SO2 C. HgS+O2 ===Hg+ SO2 D. 2AgNO3===2Ag+ NO2↑+ O2↑
• 5.学案 学案P36:练习 学案 :练习5 • 6.学案 学案P37:9 学案 :
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 1.根据价态判断:一般地,元素处于最高化 根据价态判断:一般地, 根据价态判断 合价时,对应物质只具有氧化性, 合价时,对应物质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 低价时只具有还原性。 低价时只具有还原性。 • 2.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 • 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氧化产物, •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还原产物; 加热 • 注意:强强生弱弱 注意:
2.单线桥法 单线桥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变化过程还可用单线桥表 示,箭头直接由反应物失去电子的元素指 向反应物得到电子的元素, 向反应物得到电子的元素,并在单箭头上 注明转移电子的数目。 注明转移电子的数目。
4e-
2CuO + C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基本规律小结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基本规律小结

3 CO2 十+
量, 确定参 加反应 的 S e O。 的量 。 答案 : ( 1 ) S e +2 HN O3 ( 浓) 一
4 e -
H 2 s e O 3 +N O 十+
( 4 ) 缺项配平法 : 对于化学 反应方程式 , 所 缺 物 质往 往 是 酸 、 碱或水 ; 如果是离子反应方程式 , 所 缺
使 用
( 3 ) 奇数 配偶 法 : 适 用 于物 质 种 类 少且 分 子 组 成 简单 的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如 反 应 S+C+ KNO。
价, 化合价 升降值 的最小 公倍 数 是 4 , 因此 S e O 。与 S e 的化学计 量数均为 1 , K I 的化学计 量数 为 4 , I 的化 学
检查 质 量 、 电荷 、 电 子 是 否 分 别 守 恒
图 2
( t ) 正 向配平 法 : 适 用 于 配平 两 种 反 应 物 分 别 是
氧化剂、 还 原 剂 的反 应 , 反应 特点是“ 高 价 +低 价 一 中 间价” 。配 平 时按 照 图 2所 示 的五个 步 骤进 行 。
失 4e 一× 1
侧 f 二氧 化硒 ( S e O。 ) 是 一种 氧化 剂 , 其 被还 原
后 的单 质硒 可 能会 成 为 环 境 污 染 物 , 故 通 常 将 单 质
硒 与浓 硝 酸或浓 硫酸 反应 , 转化成 S e O。 , 以 回收 S e 。 请 完成 下列 填 空 : ( 1 ) S e和 浓 硝 酸 反 应 的 还 原 产 物 为 NO 和
应 特 点 是“ 中间价 一 高 价 + 低价 ” 。先 确 定 生成 物 的
S e和浓 硝酸 反应 的化 学方 程式 :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在化学方程式中标出组成元素的化合价,只要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即说明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化学必修一,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一)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元素化合价升降。

(3)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或有电子的转移的化学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失电子)→升(化合价升高)→氧(被氧化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得电子)→降(化合价降低)→还(被还原或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注】一定要熟记以上内容,以便能正确判断出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剂、还原剂在反应物中找;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在生成物中找。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电子层数相同,原子核电荷数逐渐增加,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引力逐渐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2.氧化性还原性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金属活动性越强,对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3.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在一个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若含有多种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强的物质优先参与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二)氧化还原反应的七个重要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相互联系要点一、氧化还原反应1.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无机化学第六章氧化还原总结

无机化学第六章氧化还原总结

298.15K,忽略 离子强度时
0.0592 n
lg
Ox Red
n 为电极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 式中: [Ox ]为电极反应中氧化型一侧各物质浓度幂的乘积
注意
[Red]为电极反应中还原型一侧各物质浓度幂的乘积
1)纯液体、固体不出现在方程式中。气体用分压(p/p) 表示;(p以kPa为单位, p=100kPa)
已知 (Cl2 / Cl-) = 1.36 V, 当[ Cl- ] = 10 mol·L-1 , p(Cl2) = 1.0 kPa 时, (Cl2 / Cl-) 的值是 ( 1.24V )
I2 + 2e- 2I-
(I2/ I )
(I2/ I )
0.0592 1 2 lg [ I ]2
0.535
利用 ´计算 的 Nernst 方程:
/ 0.0592 lg cOx
n
cRe d
2、氧化还原滴定曲线计算(电极电势)
(1)计量点前——根据被滴定电对计算
(2)化学计量点sp
SP
n11 '
n1
n22 '
n2
适用于对称电对——电极反应中 氧化型、还原型前的系数相同。
(3)计量点后——根据滴定剂电对计算
AgI /Ag :
AgI + e- Ag + I- ;
Cl2/Cl- :
Cl2 + 2e- 2Cl-
(-)Ag ︱ AgI (s) | I- (c1) ‖Cl- (c2)︱Cl2 (P ) ,Pt (+)
:写出反应 I2 + 2S2O32- = 2I- + S4O62- 所对应的原电池符号: 解:根据反应式可知: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或 排饱和食盐水法
尾气吸收装置:氢氧化钠溶液 或 碱石灰等
,被还原产物为

(2)当放出4.48L(S.T.P)Cl2时,有
mol
HCl参加反应,被氧化的HCl为
g,
电子转移
mol。
2.对反应:
3Cu+8HNO3(浓) △ 3Cu(NO3)2+2NO↑+4H2O
⑴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⑵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是氧化产物,
是还原产物。

被还原,
被氧化。
*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较强)氧化剂+(较强)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较弱还原剂)+(较弱氧化剂)
氧化与还原同时存在,同时发生。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的说明 1.如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
(1)标出化合价 (2)上升“︱”和下降“↓”对准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
(3)连接两端点,在连线上方标明电子转移的数目
MnO2 + 4HCl(浓)Δ MnCl2 + Cl2↑+ 2H2O中, HCl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还原性,分析下
列反应中酸的作用。
(1)NaOH + HCl → NaCl + H2O↑,


(2)C+2H2SO4(浓) Δ CO2↑+2SO2↑+2H2O,
(3)Cu+4HNO3(浓) → Cu(NO3)2+ 2NO2↑+2H2O,
具体反应为:
⑴F2+2NaCl(熔融)→2NaF+Cl2↑
⑵2KMnO4(s)+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类别小结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类别小结

氧化还原反应常见的基本类型一.单质还原化合物的实例1.金属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实例:铝热反应、铁盐溶液与金属铜的反应、镁条与二氧化碳的反应、铁与水蒸气反应、活泼金属和酸溶液反应制氢气、活泼金属和盐溶液的置换反应、铝和强碱溶液的反应等2. 非金属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实例:木炭(或氢气)还原氧化铜、木炭与二氧化碳(或水蒸气)的反应、木炭、硫或磷被浓硫酸(硝酸)氧化、硅与强碱溶液的反应、卤素和水(或碱溶液)的反应、硫在热强碱溶液中反应等。

二.单质氧化单质的实例:1.非金属单质氧化非金属单质:H2 +O2,S+O2,P+Cl2,H2 +Cl2等2.非金属单质氧化金属单质: Fe+O2,Mg+N2,Na+Cl2,Fe(Cu)+Cl2等三.化合物间的氧化还原反应1.氢化物还原氧化物:SO2+H2O,NO+NH3,NO2+NH3等2.氧化性酸氧化还原性化合物:硝酸、次氯酸或H2SO4(浓)+H2S[HBr、HI、FeO、Na2SO3、Fe(OH)2]等。

3.KMnO4、Na2O2、K2Cr2O7及漂白粉等次氯酸盐与FeCl2、Na2SO3、SO2等还原性物质反应。

4.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O+Fe2O3(CuO、Fe3O4)5.化合物分解时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即同种物质不同元素间的氧化还原反应):①KMnO4、KClO3、KNO3、Cu(NO3)2、AgNO3等盐的分解。

②HClO、HNO3等含氧酸的分解。

③HgO等氧化物的分解。

6.同种元素不同物质间的氧化还原反应:K2S+H2SO4(浓)、H2S+H2SO4(浓)、KClO3+HClNaH+H2O(注意化合价的不交叉规律)△或撞击7.同种元素相同物质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反歧化反应):5NH4NO3 ===== 4N2+2HNO3+9H2O8. 同种元素相同物质内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过氧化钠与水(CO2)的反应、8.有机物被氧化:①乙烯、乙炔、苯及同系物、乙醇、苯酚、含醛基的物质等被高锰酸钾氧化,②乙醇、醛类与氧气反应,③含醛基的物质与银氨溶液反应、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9.有机物被还原:烯烃、炔烃、苯及同系物、醛类、酮类、葡萄糖等加氢反应。

高锰酸钾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小结

高锰酸钾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小结
3+
Fe +8H2O
二、高锰酸钾和具有还原性的有机化合物的反应
1. 和草酸溶液的反应
(1)化学反应方程式:
2KMnO4 + 5H2 C2O4 + 3H2SO4=K2S04 + 2MnS04 + 10CO2 ↑ +
8H2O
(2)离 子 反 应 方 程 式 :2MnO4-+ 5H2 C2O4 + 6H+=2Mn2++
式及其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往往是学生学习
的难点。在高考中,该部分知识又是必考的内容,主要考查新
情景下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这就需要学生了解、
掌握此类反应的规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高锰酸钾;核心素养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及其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和配平,是高考必考的内容,命题时往往分散在选择题和非选
择题中,尤其是非选择题中,主要考查新情景下的氧化还原反
应方程式的书写等。这就需要学生掌握此类反应的规律,从而
达到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
现将涉及高锰酸钾溶液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归纳
如下:
一、高锰酸钾和具有还原性的无机化合物的反应:
1. 和盐酸的反应
(1)化学反应方程式:2KMnO4 +16HCL=2KCL+2MnCL2 +
5CL2↑+8H2O
(2)离 子 反 应 方 程 式 :2MnO4-+ 16H++ 10CL-=2Mn2++ 5CL2
↑+8H2O
2. 和碘化钾溶液的反应
(1)化 学 反 应 方 程 式 :2KMnO4 +10KI+8H2SO4 =6K 2S04 +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也被称为红ox(氧化)还red(还原)反应。

它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其中一种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称为氧化剂;另一种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称为还原剂。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中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存在电子的转移,其中一种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成为其它物质,同时另一种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为其它物质。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是电子受体,还原剂是电子给体。

这种电子的转移使得物质的氧化数发生改变。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符号表示法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其中使用了特殊的符号表示法。

通常情况下,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用箭头“→”进行连接,反应物在箭头的左边,产物在箭头的右边。

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用"e-"表示。

例如:Cu + 2Ag⁺ → Cu²⁺ + 2Ag在这个方程式中,Cu被氧化为Cu²⁺,是氧化剂;Ag⁺被还原为Ag,是还原剂。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常希望能够准确判断哪一种物质是氧化剂,哪一种物质是还原剂。

以下是判断的基本原则:1. 氧化剂可以从被氧化的物质中获得电子,它的氧化数通常减小。

例如在Cu + 2Ag⁺ → Cu²⁺ + 2Ag的反应中,Ag⁺的氧化数由+1变为0,减小了1。

2. 还原剂可以给予其他物质电子,它的氧化数通常增大。

例如在Cu + 2Ag⁺ → Cu²⁺ + 2Ag的反应中,Cu的氧化数由0变为+2,增大了2。

根据这些判断原则,我们可以准确地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四、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有多种类型,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反应类型及其特点:1. 金属与非金属氧化反应:通常是金属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与非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

氧化还原反应式配平方法小结

氧化还原反应式配平方法小结

氧化还原反应式配平方法小结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特点是电子的转移。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成另一种物质;同时,另一种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成另一种物质。

这里将对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进行小结。

在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时,需要确保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两边,原子的数量和电荷的总和是相等的。

一般来说,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有以下几个步骤: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信息,先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2.找出每个原子的氧化态变化。

3.找出氧化态变化最大的元素,将其系数设为14.根据氧化态变化最大的元素的系数,对其他元素的系数进行平衡。

5.根据平衡后的化学式,平衡氧和电荷。

6.检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和电荷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重复步骤4和步骤5,直至平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式配平方法:1.半反应法: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拆分成两个半反应,分别配平,最后将两个半反应合并。

在配平时,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的氧原子数和水分子数,以及增加或减少的质子数来平衡电荷。

2.水平直接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含有氧、氢和氢氧根离子的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将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氧原子数目进行比较,并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氧分子数来平衡。

在还原反应中,将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氢原子数目进行比较,并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水的分子数来平衡。

最后,根据电荷的平衡来调整质子数。

3.氧化数法:氧化数法是根据原子的氧化态的变化来进行配平的。

在反应中,氧化态的增加表示物质被氧化,氧化态的减少表示物质被还原。

根据氧化态的变化,可以确定原子的系数。

根据需要,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水的分子数来平衡氧的数目,并通过增加或减少质子数来平衡电荷。

综上所述,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包括半反应法、水平直接法和氧化数法等。

根据具体的反应式和条件,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配平反应式。

在配平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反应前后原子的数量和电荷的总和相等,以确保反应的完全性和准确性。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氧化还原反应》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氧化还原反应》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通过举例讲解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理解。
知识小结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认识到右电子转移(得失或偏 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的实质是原子失 去(或偏离)电子的过程,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原子得到 (或偏离)电子的过程。 认真听讲,理解氧化还原的本质。 把分散的知识累积成系统的知识,便于理解与记 忆。
以美丽的图片,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气氛,调动学 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潜在的说明氧化还原反应在科技 和生活中普遍存在。
温故知新 回忆在初中阶段我们学过哪些反应类型?并指出 以下化学反应的类型 ①2H2+O2 ②2KMnO4===K2MnO4+MnO2+O2↑ ③Zn+2HCl===ZnCl2+H2↑ ④2CuO+C2Cu+CO2↑ 回忆初中学过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并加以判断。 ①为化合反应; ②为分解反应;
为了突破重点、难点,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
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采用“讨论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分析中学的四种基本类型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通过设 教学策略选
计富有驱动性、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择与设计
归纳,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微观过程,化抽象为
形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深
合价的变化;第三,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有其微观实质,
通过讲解 NaCl 和 HCl 的形成原理,引导学生认识到氧
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知识逐层深入,学生认
识逐渐提高。由于有恰当情境,学习起来很有趣。
(7)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 其中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与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 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领悟、理解,做适当的笔记。 总结本节的主要知识点,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反应小结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推断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二、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例3.根据反应:①I2+SO2+2H2O=H2SO4+2HI ②2FeCl2+Cl2=2FeCl3
③2FeCl3+2HI=2FeCl2+I2+2HCl 可知:I-、Fe2+、Cl-、SO2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I->Fe2+>Cl->SO2 B.Cl->Fe2+>SO2>I-
C.Fe2+>I->Cl->SO2 D.SO2>I->Fe2+>Cl-
判断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进行,也应遵循“由强到弱”的规律,即反应式中的物质应符合“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例4 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Cl-<Fe2+<H2O2<I-<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2Fe3++SO2+2H2O=2Fe2++SO42-+4H+ B.I2+SO2+2H2O=H2SO4+2HI
C.H2O2+H2SO4=SO2+O2+2H2O D.2Fe2++I2=2Fe3++2I-
2.根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元素的单质(或原子)从左到右还原性渐弱,氧化性渐强(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同主族元素单质(或原子)从上到下还原性渐强,氧化性渐弱。

例如,氧化性:F2>Cl2>Br2>I2>S(含常识性知识),还原性:Na<K<Rb<Cs。

对应的简单离子的还原性:F-<Cl-<Br-<I-<S2-,氧化性:Na+>K+>Rb+>Cs+
3.根据金属活动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还原性渐弱
K+ Ca2+ Na+ Mg2+ Al3+ Zn2+ Fe2+ Sn2+ Pb2+(H+)Cu2+ Fe3+ Ag+
氧化性渐强
4.①据原电池电极:负极金属比正极金属活泼(还原性强);②据电解池中放电顺序,先得(或失)电子者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其规律为:阳离子得电子顺序(即氧化性强弱顺序):参考3中规律。

阴离子失电子顺序(即还原性强弱顺序):
S2->I->Br->Cl->OH->NO3-、SO42-等。

5.同种元素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如Fe3+>Fe2+),但例外地,氧化性:
HClO>HClO2>HClO3>HClO4),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价态越低,还原性越强(如S2->S>SO2),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兼具氧化性和还原性。

6.反应原理相似的不同反应中,反应条件要求越低,说明氧化剂或还原剂越强。

则以上三个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的来说,比较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根本依据在于得失电子能力的大小,而绝不能以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作为依据。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其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且得失电子数目相等,这既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原则,也是判断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的依据。

例6.据反应式N
2H
5
++4Fe3+→4Fe2++Y+…,其氧化产物可能是___________。

例7.将3.48 gFe
3O
4
完全溶解在100 mL 1mol/LH
2
SO
4
溶液中,然后加入
K 2Cr
2
O
7
溶液25 mL,恰好使溶液中的Fe2+全部反应完,Cr
2
O
7
2-全部转化为Cr3+,则
K 2Cr
2
O
7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033mol/L B.0.1mol/L C.0.2mol/L D.0.3mol/L
例9.某金属单质和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
A.NO
2 B.NO C.N
2
O D.N
2
例10.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Fe3+→Fe2+;
MnO
4-→Mn2+;Cl
2
→2Cl-;HNO
2
→NO。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
的KI,得到I
2
最多的是()
A.Fe3+ B.MnO
4- C.Cl
2
D.HNO
2
【思考】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直观地证明Zn与H
2SO
4
的反应确有电子转移。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应用
1.一种氧化剂总是优先氧化还原性更强的微粒,一种还原剂总是优先还
原氧化性更强的微粒。

如:把Cl
2
通入含有Br-、I-、S2-的溶液中,依次置换出的
是S、I
2、Br
2
、而不是同时生成这三种物质。

再如:把Zn加入到含有Cu2+、Ag+
的溶液中,首先置换出的是Ag,只有Ag+反应完后,才能置换出单质Cu。

例11.FeCl
2溶液中混有FeI
2
杂质,根据已知反应:①
2FeCl
3+2KI=2FeCl
2
+2KCl+I
2
;②2FeCl
2
+Cl
2
=2FeCl
3
;③F
2
+2KI(固)=2KF+I
2
中的
有关事实,要除去其中的FeI
2
,应选用的试剂是()
A.F
2 B.过量Cl
2
C.FeCl
3
D.FeCl
2
例12.将不同量的Cl
2分别通入100 mL 1mol/L的FeBr
2
溶液和100 mL
1mol/L的FeI
2
溶液中,在空格处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价态归中规律: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物质之间反应,产物中该元素的化合价
为反应物的中间价态,如2H
2S+SO
2
=3S+2H
2
O;2FeCl
3
+Fe=3FeCl
2
等。

若不能完全
归中,则化合价的升降不应有交叉,如:
例13.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

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
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的转化关系(未配平):①G→Q+NaCl;②Q+H
2
O→
X+H
2;③Y+NaOH→G+Q+H
2
O;④Z+NaOH→Q+X+H
2
O。

则这五种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
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依据是两个守恒: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个数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若为离子方程式,则离子所带电荷也应守恒)。

配平的关键是找到作为配平出发点的基准物质。

例14.配平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并且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P
4+ NaOH+ H
2
O= PH
3
+ NaH
2
PO
4
(2)Fe
3O
4
+ K
2
Cr
2
O
7
+ H
2
SO
4
= Fe
2
(SO
4
)
3
+ K
2
SO
4
+ Cr
2
(SO
4
)
3
+ H
2
O
(3)H
2C
2
O
4
+ KMnO
4
+ H
2
SO
4
= CO
2
+ K
2
SO
4
+ MnSO
4
+ H
2
O
(4) KI+ KIO
3+ H
2
SO
4
= K
2
SO
4
+ I
2
+ H
2
O
(5)KMnO
4+ KNO
2
+_________= K
2
SO
4
+ MnSO
2
+ KNO
3
+ H
2
O
例15.已知KMnO
4和H
2
O
2
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则其离子方程式
应为()
A.2MnO
4-+H
2
O
2
+6H+=2Mn2++3O2↑+4H
2
O
B.2MnO
4-+3H
2
O
2
+6H+=2Mn2++4O
2
↑+6H
2
O
C.2MnO
4-+5H
2
O
2
+6H+=2Mn2++5O
2
↑+8H
2
O
D.2MnO
4-+7H
2
O
2
+10H+=2Mn2++5O
2
↑+12H
2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