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教学案:第16课 骑桶者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骑桶者

对应学生用书P77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铲.

子(ch ǎn ) 2.煤屑.(xi è) 3.不啻.

(ch ì) 4.地窖.(ji ào ) 5.遭殃.

(y ān ɡ) 6.围裙.(q ún ) 7.蔑.

视(mi è) (二)多音字

1.槛⎩⎨⎧ 门槛.(k ǎn )槛.

车(ji àn ) 2.待⎩⎨⎧ 待.在这儿(d āi )待.价而沽(d ài ) 3.混⎩⎨⎧

混.合(h ùn )混.

水摸鱼(h ún ) 二、写准字形 1.⎩⎨⎧ 奔ch í(驰) 松ch í(弛)

2.⎩⎨⎧ w ǎn (挽)留分mi ǎn (娩)

3.⎩⎨⎧ 咳s îu (嗽)sh ù(漱)口

4.⎩⎨⎧ 遗h àn (憾)h àn (撼)动 三、用准词语

1.不啻 不止

1.快马加鞭:

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一鞭子,使马跑得更快。

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进。

2.麻木不仁: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人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3.奄奄一息: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的样子。

4.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5.固执己见: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肯改变。

对应学生用书

P77

西方现代派文学鼻祖——卡夫卡

简历:卡夫卡(1883-1924),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

大学学习文学,后转学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23年迁居柏

林。1924年6月3日病逝。卡夫卡长期担任公司职员,1904年(21岁)

开始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写作,他不以发表、成名为目的,只是想

用写作来解除内心的苦闷。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

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成为席

卷欧洲的“现代人的困惑”的集中体现,并在欧洲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卡夫卡热”。

作品:长篇小说《城堡》《审判》《美国》,短篇小说《变形记》《判决》《地洞》《饥饿的艺术家》等。

评价:奥地利小说家,是西方现代派文学奠基人之一,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寒冬里的借煤者

小说写于1917年寒冷的一二月间,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最艰苦的一个冬天的真实情况:缺煤。一个穷得买不起煤的人想去向煤店老板借煤,他不是拎着煤桶走着去的,而是骑着煤桶飞着去的。结果可想而知,他没有借到煤,反而被煤店老板娘的围裙扇到了冰山区域。

《骑桶者》故事的主人公去寻找火炉用煤,路上,木桶像一匹马一样驮着他,竟把他驮到了一地窑穹顶前;他骑在桶上颠簸摇摆得像是骑着一匹骆驼。煤店老板的煤场在地下室,木桶骑士却高高在上。他费尽力气才把信息传送给老板,老板也的确是有求必应的,但是老板娘却不理睬他的需求。“骑士”恳求他们给他一铲子哪怕是最劣质的煤,即使他不能马上付款。那老板娘解下了围裙像轰苍蝇一样把这位不速之客赶了出去。那木桶很轻,驮着“骑士”飞走,消失在大冰山之后。这篇小说延续了卡夫卡小说的一贯主题: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

骑桶者

赏人物

小说虚构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

但命运可悲的小人物。

赏环境

1.“我”害怕和老板娘正面接触,害怕看到鄙夷的神色,说明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缺乏关爱、缺乏沟通这样一个社会现实。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之一。

2.小说第一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写“树木”“严霜”“天空”等物的肃杀冷酷,来渲染寒冷气氛,交代了借煤的背景。

赏语言

理解下列语句的含意。

1.火炉里透出寒气,灌得满屋冰凉。窗外的树木呆立在严霜中;天空成了一面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我得弄些煤来烧;我可不能活活冻死;我的背后是冷酷的火炉,我的面前是同样冷酷的天空。

[明确]小说是用荒诞的手法叙述了一件悲惨的冻馁事件,用了冷峻而独特的比喻:天空像盾牌一样挡住人们向上苍呼救。“呆立”“严霜”“银灰色”“盾牌”“冷酷”等词把灰暗悲惨的基调渲染了出来,预示着人物命运的悲惨。煤的缺乏在使人感到寒冷的同时也使得桶飞了起来显得顺理成章了,同时为结尾处写老板娘听不见以及“浮升到冰山区域”作铺垫。

2.她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一条妇女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驱赶起来。

[明确]贫困永远存在,始终有贫困者因无钱购煤而困于寒冬。但是真正使贫困者受到伤害的往往并不是贫困,而是来自于社会的冷漠与无视。这种冷漠与无视使无数卑微的生命受到了摧残而终结。

赏技巧

1.你怎样理解小说最后一句的视角变化?

[明确]小说最后一句视角的变化意味深长。小说的叙述人一直是“我”,都是从“我”的视角来写的,但在“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的这一刻,小说的视角其实已经从“我”转化为地面上的人的视角。“我”怎么会“永远消失,不复再见”呢?“我”每天都可以见到自己,不会永远消失,只有从地面上的人的视角来看,“我”才会永远消失。借助这个视点的陌生化距离,“我”就从一个找煤的普通人上升为幻想文学的主人公。这个“永远消失”有点像赌气的孩子,而这个视角的转移似乎也可以看做是“我”彻底弃绝世界的暗示。

2.骑桶者的飞翔明显是虚构的,但是小说传达的思想情感具有普遍性,是真实的。作者是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虚构中的真实”的呢?

[明确]小说中“我”的飞翔,老板娘用围裙把“我”扇走,“我”浮升到冰山区域,不复再见,这些情节是虚构的。“我”的处境,老板伏案写字,老板娘织毛衣,老板和老板娘的对话,这些都是现实生活场景。这些现实生活场景让“我”的飞翔也显得像现实中发生的一样合情合理。虚构嵌入现实,就和现实浑然一体了。

小说还展现了“我”的心灵的真实。小说开头写“我”家里没有煤时,“我”眼中的景物都带上了悲凉的色彩。火炉里透出寒气,屋子里充满了严寒;窗外的树僵立在严霜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