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发现问题》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通用技术_发现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通用技术_发现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发现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课标分析1.内容标准:能通过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的调查,发现与明确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

2、在课程目标部分:⑴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了解技术设计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技能,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对技术设计的过程.方案和成果作出比较全面的评价。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初步学会从技术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关注技术的发展,就有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教材分析:1.“发现问题”是地质版《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对设计的一般过程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本节是为了让学生对“发现问题”这一环节有一个最深入的了解。

“发现明确问题”是技术设计过程的第一环节,是设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设计的一般过程中非常关键环节。

本节内容对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养成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形成对问题的敏感性以及掌握主动发现问题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2.在本教材上,这一节内容主要包括:“问题的来源”及“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分析问题的来源,其最终落脚点是要引出“我们要主动发现问题”。

至于如何主动发现问题,教材上介绍了三种方法和途径:观察日常生活、收集分析信息及进行技术研究和试验。

但我认为“观察日常生活”与其说它是一种主动发现问题的方法,还不如说它是一种发现问题的心理条件,因为“观察日常生活”能不能发现问题关键在有没有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和对问题及问题价值的敏锐性。

所以我把第一种方法作为主动发现问题的心理基础,并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心理分析和心理引导。

而这种心理基础同样也是后两种方法的心理基础。

而且三者在发现问题的“主动”程度上也是一个递进的关系。

学情分析1.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文化基础,认识问题有自己的观点,具备了发现问题的初步知识,但判断能力较差,难以发现有设计价值的问题。

课时1 发现问题 明确问题 教案 苏教版 通用技术 技术与设计1

课时1 发现问题 明确问题   教案 苏教版 通用技术 技术与设计1

课时发现问题明确问题任务一追溯问题的来源从技术角度看,人类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进行设计,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是如何产生的?这不外乎下列三种情况:第一种,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第二种,由别人给出的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第三种,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发现,并试图解决它。

任务二探究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观察日常生活、收集和分析信息、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1)观察日常生活: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养成观察的习惯,制定好观察提纲,有计划地实行观察。

(2)收集和分析信息:通过对文献信息、网络信息、媒体信息的收集、检索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询问访谈等方式进行信息的收集,往往可以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文献法:对已有的文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的方法称为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以问卷的方式进行实际调查,获取信息、发现问题的方法;询问法:以询问的方式收集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的方法。

其中,询问法包括直接询问法、间接询问法、集体询问法、家庭走访询问法、个别询问法等。

(3)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是最有意义、也是最难、最具有创造力的一种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是一种主动发现问题的方法。

通过试验可以检验设计成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从而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改进设计方案。

任务三明确问题的内容及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1.问题是否明确判断问题内容是否明确的标准:(1)问题的目的是否明确;(2)问题表述本身是否明确;(3)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否明确;(4)问题的应用环境是否明确。

2.问题的价值明确了问题的内容之后,还需要确定问题是否有价值。

判断一个问题是否有价值,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所提出的问题是否遵循了基本的科学原理。

(2)迄今为止,该问题是否已得到充分解决。

(3)在你调查的范围里,该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意义。

在更广的范围内,这个问题是否有意义。

发现问题说课稿

发现问题说课稿

发现问题说课稿引言概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说课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和思考的结果。

发现问题是说课稿撰写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和问题。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如何在说课稿中发现问题。

正文内容:1. 教学目标的分析1.1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1.2 教学目标的层次性1.3 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1.4 教学目标的适应性1.5 教学目标的评估性2. 教学内容的选择2.1 教学内容的科学性2.2 教学内容的系统性2.3 教学内容的连贯性2.4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5 教学内容的趣味性3. 教学方法的运用3.1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3.2 教学方法的启发性3.3 教学方法的互动性3.4 教学方法的适应性3.5 教学方法的评估性4. 教学手段的选择4.1 教学手段的多样性4.2 教学手段的适应性4.3 教学手段的操作性4.4 教学手段的有效性4.5 教学手段的评估性5. 教学环境的创设5.1 教学环境的舒适性5.2 教学环境的秩序性5.3 教学环境的互动性5.4 教学环境的安全性5.5 教学环境的评估性总结:通过对说课稿中的问题的发现,教师可以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目标的分析中,明确、层次、可操作、适应和评估性是关键要素。

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科学、系统、连贯、针对和趣味性。

教学方法的运用应多样、启发、互动、适应和评估性。

教学手段的选择要多样、适应、操作、有效和评估性。

教学环境的创设要舒适、秩序、互动、安全和评估性。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方面,教师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总结分3个方面:1.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是说课稿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2. 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趣味性是说课稿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3.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启发性和互动性是说课稿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同时,教学手段的多样性、适应性和有效性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通用技术ⅰ人版4.1发现问题教学设计

通用技术ⅰ人版4.1发现问题教学设计

通用技术ⅰ人版4.1发现问题教学设计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教材分析《发现问题》是苏教版教材的《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的内容。

1、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问题的来源和明确设计问题的内容及价值。

2、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习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2〕难点: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3、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2〕初步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3〕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所发现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处理2、过程与方法(1)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2)别人给出的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3)基于一定的目的有设计者自己主动发现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善于观察、思考,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形成对技术问题敏锐性和发现欲望。

【三】学情分析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文化基础,对认识问题有自己的观点,初步具备了发现问题的能力,但学生对分散的、零乱的问题,缺少合理性、科学性的分析,难于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习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2〕难点: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策略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教师讲授、实物投影、媒体演示、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思考、合作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策略。

我首先通过教室里的物品设计的是否合理的案例,讲解知识点,接着设置任务,让学生自主思考,回答以下问题,然后再进行分组合作讨论,形成结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并通过媒体展示结果。

发现问题说课稿

发现问题说课稿

发现问题说课稿一、引言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的解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本次说课将分享我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的质量。

二、问题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1.问题描述:部份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动力不足,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问题原因分析:可能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实际应用的认识,缺乏学习的目标和动机。

3.解决方案:a.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引入有趣的教学案例、实践活动和多媒体资源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b.明确学习目标:在课堂上明确学习目标,并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动机。

c.提供正向激励:通过表扬、奖励等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问题二:学生理解能力差1.问题描述:部份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能力较差,导致学习难点。

2.问题原因分析:可能是教学过程中的讲解方式不够清晰,或者学生基础知识不坚固。

3.解决方案:a.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讲解、示范、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b.提供个性化辅导: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匡助,匡助他们克服学习难题。

c.加强基础知识训练:通过巩固基础知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问题三:教学资源匮乏1.问题描述:教学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问题原因分析:可能是学校教学资源投入不足,或者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

3.解决方案:a.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教学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b.寻觅外部资源:积极寻觅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外部资源,如互联网、教育机构等,丰富教学资源。

c.合理规划资源使用: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最大化效益。

五、问题四:学生参预度低1.问题描述:学生参预课堂讨论和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2.问题原因分析:可能是学生缺乏主动参预的意识,或者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发现问题说课稿

发现问题说课稿

发现问题说课稿引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评价,详细阐述如何发现问题并进行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1.1 确定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确保目标的具体、明确和可衡量性,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1.2 分析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教师需要分析教学目标的合理性,确保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避免过高或者过低的目标设定。

1.3 发现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发现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2.1 确定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师需要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错误或者过时的知识传授,保证教学内容的准确性。

2.2 分析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教师应分析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确保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知识。

2.3 发现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教师需要关注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及时更新教材和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知识和发展动态。

三、教学方法:3.1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等,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预和深入理解。

3.2 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判断教学方法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3 发现教学方法的改进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身的教学经验,发现教学方法的改进点,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学生学习情况:4.1 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应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包括积极性、主动性和合作性,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2 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以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

4.3 发现学生的学习难点:教师应发现学生的学习难点,包括知识理解、技能掌握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及时赋予匡助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发现问题说课稿

发现问题说课稿

发现问题说课稿引言概述:发现问题是说课稿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发现问题,并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法。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1.1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生的思维活动、参与度和反馈等方面。

1.2 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知识掌握、理解能力和解题思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3 进行个别面谈:与学生进行个别面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学习方法和学习动机等,从而更好地发现问题。

二、发现学生的思维困惑2.1 分析学生的错误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错误模式,找出学生思维中的困惑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2 引导学生提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困惑。

2.3 分析学生的解题过程:通过观察学生的解题过程,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理解题意、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3.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

3.2 多样化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4.1 提供个性化辅导: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教师可以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4.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

五、与家长沟通合作5.1 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情况。

5.2 分享学生的进步和问题:教师可以与家长分享学生的学习进步和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通用技术ⅰ人版4.1发现问题教学设计(2)

通用技术ⅰ人版4.1发现问题教学设计(2)

通用技术ⅰ人版4.1发现问题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了解发明问题在设计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发明问题的重要性;2、通过在课堂活动中亲历“发明问题”的过程,养成细心观看生活、主动发明问题的意识,形成对问题及问题价值的敏感性;3、明白“收集和分析信息”、“进行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是主动发明问题的重要方法;掌握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及“进行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主动发明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设计思路【三】教材分析1、“发明问题”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对设计的一般过程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本节是为了让学生对“发明问题”这一环节有一个最深入的了解。

“发明明确问题”是技术设计过程的第一环节,是设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特别关键环节。

本节内容对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养成主动发明问题的意识、形成对问题的敏感性以及掌握主动发明问题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2、在本教材上,这一节内容要紧包括:“问题的来源”及“发明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分析问题的来源,其最终落脚点是要引出“我们要主动发明问题”。

至于如何主动发明问题,教材上介绍了三种方法和途径:观看日常生活、收集分析信息及进行技术研究和试验。

但我认为“观看日常生活”与其说它是一种主动发明问题的方法,还不如说它是一种发明问题的心理条件,因为“观看日常生活”能不能发明问题关键在有没有主动发明问题的意识和对问题及问题价值的敏锐性。

因此我把第一种方法作为主动发明问题的心理基础,并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心理分析和心理引导。

而这种心理基础同样也是后两种方法的心理基础。

而且三者在发明问题的“主动”程度上也是一个递进的关系。

【四】学生分析1.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设计的一般过程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但对具体的每一个环节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切身的体会,因此要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对“发明问题”有更深的认识,并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亲历“发明问题”的过程,掌握“发明问题”的方法。

高三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41发现问题教学设计

高三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41发现问题教学设计

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一)发现问题(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问题的来源”及“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两部分内容。

通过第三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设计的一般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是为了让学生最深入的了解“发现问题”这一环节。

“发现与明确问题”是技术设计过程的第一环节,是设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设计的一般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本节内容对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养成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形成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以及掌握主动发现问题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设计的一般过程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但对具体的每一个环节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切身的体会,所以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发现问题”有更深的认识,并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亲身体会“发现问题”的过程,掌握“发现问题”的方法。

由于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知道通过观察日常生活可以发现问题,但缺乏对问题及问题价值的敏锐性,也对自己能否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缺乏信心。

此外学生对于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及进行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来发现问题的方法也比较陌生,对这两种方法在主动发现问题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所以需要对学生进行增强自信心,提高观察的敏锐性,以及深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深入学习。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发现问题在设计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2)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日常生活尝试发现问题,初步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途径与方法。

(3)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所发现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处理。

2.过程与方法经历发现问题的过程,掌握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细心观察生活、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形成对问题及问题价值的敏感性。

(2)亲历“发现问题”的过程,加深对“发现问题”的认识,提高“发现问题”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主动发现问题的方法。

《发现问题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发现问题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发现问题》导学案一、导入在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有些问题可能是我们自己遇到的,有些问题可能是别人遇到的。

那么,如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关于“发现问题”的知识。

二、引入1. 请你们回想一下最近遇到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你是如何发现这个问题的?2. 为什么我们要重视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的重要性是什么?三、拓展1. 请看底下的图片,你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吗?(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进行讨论)2. 请思考一下,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更容易地发现问题,而有些人却很难发现问题?四、探究1. 什么是问题?问题可以分为哪些类型?2. 如何发现问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3. 为什么有些问题容易被轻忽?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轻忽问题?五、实践1. 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一些自己发现问题的经历,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分组讨论一个具体的案例,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问题呈现和解决方案分享。

六、总结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发现问题的重要性,掌握了发现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大家在平时生活中能够更加敏锐地发现问题,并勇于解决问题,不息提升自己的能力。

七、作业1. 回家后,请思考一下你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并写下你的发现和解决方法。

2. 阅读一些相关的文章或书籍,了解更多关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知识,并做一些笔记。

以上就是今天关于“发现问题”的进修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进修,提高自己的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

愿大家在未来的进修和生活中都能够遇到更多的挑战,不息成长和进步!。

《发现问题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发现问题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发现问题》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发展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问题发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问题分析的步骤和技巧。

3. 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4. 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确定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学习过程: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问题并进行分析,确定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b. 学生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尝试实施并评估效果。

c. 学生撰写报告,总结问题的解决过程和心得体会。

3. 结束环节:学生展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成果,并进行讨论和反思。

四、课堂展示1. 学生可通过口头报告、展示海报、制作PPT等形式展示他们的问题发现和解决过程。

2.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展示,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评价方式1. 学生根据问题的解决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包括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等。

2.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报告内容进行综合评价。

3. 学生可以相互评价,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六、延伸活动1. 鼓励学生在课外生活中继续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2.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和案例,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发现和解决。

2. 学生需要准备纸笔、电脑等工具,记录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

八、教学效果通过《发现问题》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问题?2. 如何发现问题?3. 问题的分类及解决方法。

发现问题说课稿

发现问题说课稿

发现问题说课稿标题:发现问题说课稿引言概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说课稿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一环,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发现问题的角度,详细阐述如何撰写一份准确的说课稿。

一、问题的背景与现状1.1 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分析教学目标的层次和关联性- 确定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1.2 教学资源- 分析教材的选用和使用- 确定教学资源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利用教学资源解决教学问题1.3 学生特点- 分析学生的年龄、兴趣和能力- 确定学生特点对教学的影响- 制定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策略二、问题的发现与分析2.1 教学过程- 分析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识别教学过程中的瓶颈-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2.2 学生学习情况- 观察学生学习的表现和态度- 分析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 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习惯2.3 教学评价- 分析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手段- 评估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发现教学评价中的问题和改进方向三、问题的解决与改进3.1 教学方法- 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步骤- 优化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3.2 学习资源- 寻找适合的学习资源和材料- 创新教学资源的使用方式- 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以满足学生需求3.3 教学评价- 设计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和工具- 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持续改进教学评价方法和流程四、问题的实施与效果4.1 教学实施- 按照教学计划有序进行教学- 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实际情况4.2 学生学习- 观察学生学习的变化和进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3 教学效果- 评估教学效果的好坏- 分析教学效果的原因和影响- 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五、问题的总结与展望5.1 教学总结-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 分析教学中的亮点和问题- 归纳教学经验和教训5.2 教学展望- 展望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 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和措施- 鼓励教师继续学习和提升教学能力结语:通过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教师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发现问题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发现问题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发现问题》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问题意识,为什么要有问题意识。

2.学会如何发现问题,从而引导自己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二、导学重点:1.问题意识的培养和重要性。

2.如何发现问题,激发思维,促进创新。

3.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导学步骤:第一步:引入问题老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学习压力等。

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普遍存在和对生活的影响。

第二步:讲解问题意识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什么是问题意识,为什么要有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主动观察和思考,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的意识和能力。

具备问题意识的人能够批判性思维,不停地自我质疑和反思,从而不断提升自己。

第三步:讨论发现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生活和学习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是如何发现这些问题的。

引导他们思考问题的来源和根源,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四步:引导问题解决思路通过案例分析或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不同方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步:总结提升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意识的提升计划。

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四、拓展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如调查研究、创意设计等,锻炼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多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拓宽视野,提高发现问题的敏感度。

3.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给学生做讲座,分享问题解决的经验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新热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认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创新和思考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大家都成为有问题意识的人才,勇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成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理解问题发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学会通过观察、提问和思考等方式发现问题;3. 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通用技术:发现问题(教案)

通用技术:发现问题(教案)

发现问题一、教学目标1。

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2。

初步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及主动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难点:能就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问题。

三、教学准备事先刻录的视频和课件教学形式: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

教学时间:1课时I.四、教学过程(一)发现问题的重要性1。

什么是问题?生活中为我们所不知而需要解答的话题,这就是问题。

2.问题的分类:问题有科学问题、社会问题、技术问题等。

问:“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了体温计的人是谁?”这是一个科学问题还是一个技术问题?学生思考回答: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主要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怎样测量出人的体温?”这个问题呢?——技术问题.技术问题主要是“怎么办”的问题.而像“毒品问题、大学生失业问题等”就是社会问题。

这节课我们讨论的主要是技术问题。

3。

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及问题的来源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这说明了发现与提出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同样,发现与提出问题在技术活动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技术活动中,为什么发现问题那么重要呢?这是因为: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解决某个问题的途径的过程。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进行设计的前提,如果没有发现问题、不能提出问题,设计便无从谈起。

另外,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是极具创造性的过程,要想从平常的、已经习惯的事件中发现不平常的因素,这是很不容易的事,它比在现成的问题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需要创造性思维。

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呢?第一种,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例如,为了解决如何清洁牙齿的问题,人们设计出了牙刷和牙膏。

第二,由别人给出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例如,怎样测量出人的体温?这个问题是伽利略的朋友向伽利略提出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伽利略于1593年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支体温表.第三种,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它。

《发现问题》高一通用技术教案

《发现问题》高一通用技术教案

《发现问题》高一通用技术教案第一篇:《发现问题》高一通用技术教案教材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发现与明确问题”是技术设计过程的首要阶段,而发现问题又是明确问题的前提。

它对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建立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意识,形成对问题的敏感性以及揭示与明确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节内容是本册教材分阶段探讨设计过程的第一章的部分内容,是学生确立设计项目,进入独立设计活动的第一步。

本节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是一种在日常生活有广泛运用,且可以形成能力迁移的课程内容。

本节内容让学生经历将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确认为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

学生对“问题”并不陌生,从小到大,他们已经接触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里要让学生明确教材这里指的问题是技术问题。

对于发现技术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学生可能知道可以从观察日常生活来发现问题,但对其它的途径和方法并不了解。

从“观察日常生活来发现问题”是发现问题的一种途径和方法,但学生往往忽略了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很少主动在生活中发现问题。

如何让学生主动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就成了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2.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日常生活尝试发现问题,初步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3.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并进行处理。

教学策略1.采用“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让学生将技术问题的概念及发现方法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3.教师以科学家爱因斯坦为例,讲述发现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明确发现问题在技术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4.播放在日常生活发现问题从而引起技术发明的视频文件,诱导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

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就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问题,看哪个小组发现的问题最多、最好,课后交流。

5.组织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分析和情景模拟,知道如何从收集和分析信息中发现问题。

6.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程序设计序号教学内容教师引领学生活动1引入新课以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通用技术ⅰ人版4.1发现问题说课稿(1)

通用技术ⅰ人版4.1发现问题说课稿(1)

通用技术ⅰ人版 4.1 发现问题讲课稿(1)I、教课内容剖析:发明问题是《技术与设计 1》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技术设计过程首要阶段,对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成立发明问题,认识问题的意识,形成对问题的敏感性,对发明问题的门路和方法进行系统论述并进一步拓展,有助于提升学生认识能力和剖析能力,敏睿地发明问题。

本节内容是本册教材分阶段商讨设计过程的部分内容,是学生确定设计项目,进入独立设计活动的第一步。

本节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剖析能力,是一种在平时生活有宽泛运用,且可以形成能力迁徙的课程内容。

本节内容让学生经历将人们的需乞降梦想确以为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问题,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剖析能力。

II、学生学习状态剖析:学生对问题其实不陌生,从小到大,他们差不多接触了各种各种的问题,在生活中能去主动发明问题倒是少量,并且对什么是技术中的问题认识特别少,要让学生明确理解那个地方的问题是技术问题。

高中学生的知识、观看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必定的基础,可以联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学习。

III、教课策略:本节重要经过事例、图片展现进行启迪式、自学式教课,既调换学生的学习踊跃性和兴趣,又经过事实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明确发明问题的重要性和怎样敏锐的发明生活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1、经过事例剖析,让学生来发明问题,并明确问题的根源和发明问题的重要性。

2、经过学生亲自生活例子和实物展现,学习、领会发明问题的门路和方法。

IV 、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经过事例明确发明问题的重要性。

(2)初步掌握发明问题的一般方法。

(3)自己亲自经历和试试,理解发明问题的差不多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经过各种渠道采集与所发明问题有关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办理。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主动发明问题的意识V、教课内容【课件展现】事例阅读:美国福特汽车企业的一台巨型发电机出现了故障,特别多人都修不好,只得请来了德国的电机专家来维修。

高中通用技术 4.1发现问题教案-人教版高中全册通用技术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 4.1发现问题教案-人教版高中全册通用技术教案

4.1发现问题【课时】 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初步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2)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所发现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处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日常生活,尝试着去发现问题,初步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在相关文献材料的搜集和整理中能掌握信息搜集的方法和渠道,学会分析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深切感受发现问题对社会进步及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展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引入语】在第三章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对设计的一般过程有了深刻的认识,知道了发现和确定设计项目,是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的首要阶段,是进行独立设计活动的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设计环节,为了使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设计过程,从本章开始,我们将详细地介绍几个主要设计环节的有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学习发现问题这一节课的内容。

一、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引入案例】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一台巨型发电机出现了故障,很多人都修不好,只得请来了德国的电机专家来修理。

这位德国专家来了以后,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呆在发电机旁,这看看那听听,最后,他在发电机的顶上划了一条线。

告诉修理工,将顶盖打开,将划线处的线圈减少16圈。

故障果然被排除了。

这位德国专家向福特公司索要1万美元的酬金。

很多人认为不值,因为故障很简单,排除也很容易。

但福特的老总认为值。

因为他发现了问题。

而不在于排除故障的复杂与简单。

为什么其他人没发现出来呢?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这说明了发现问题在技术活动中的重要性。

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解决某个问题的途径的过程。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进行设计的前提,如果没有发现问题、不能提出问题,设计便无从谈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现问题教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文档内容:发现问题章节: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第一节发现问题课时:共1课时作者: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徐李强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与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及其作用;(2)初步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共三种;(3)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所发现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处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与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能分析讨论发现的问题,认识到发现问题的重要性;(2)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能不断的深入了解人类的进步与发展,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了人类技术的进步;(3)培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勤于思考的习惯,初步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于技术世界充满好奇心,在生活中善于发现经常接触到却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2)培养各种思维和创新意识,激发探究欲望和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1. 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2. 初步了解并掌握发现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三、教学难点多渠道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处理。

四、教学方法故事法、教授、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五、设计思想1. 教材分析“发现问题”是《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

它是技术设计过程首要阶段,对于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从而建立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形成对问题的敏感性,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进行系统阐述,并进一步拓展将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敏睿地发现问题。

本节内容是本册教材分阶段探讨设计过程的部分内容,是学生确立设计项目,进入独立设计活动的第一步。

本节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是一种在日常生活有广泛运用,且可以形成能力迁移的课程内容。

本节内容让学生经历将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确认为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

2. 设计理念发现问题的设计,要关注问题“载体”的选择。

首先要我们以军事发展图片开始引入军事的发展主要来源于“问题的发现”再由一个经典的故事“一条线与一万美元”开始,对于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做出了分析研究,最后以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引出本章节的内容。

然后又回到课本,按照教材上的要求,我们对于相关的概念作一个统一的了解,如什么是问题?问题的分类等等。

在讲问题的三大来源时,积极运用生活中的相关例子。

从中引出,问题的重要来源之一: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对于流线型的汽车、电话的发明等,传统的说明发现问题的途径还可以是别人提出来的与在试验中主动发现的。

对于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身边的问题,强化学生的理解。

对于第二部分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通过本校学生制作的房屋模型,让学生了解观察日常生活,你也可以设计出好的技术作品。

做一个有心人,对于日常生活有好的观察力。

当然对于课本中的新式与旧式纺纱机、吸管、测温杯、电动剃须刀等也可以作一点简要的介绍。

如何借助于别人的力量,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做一个问卷调查来了解与发现问题,也是一种好的方法。

借此,让学生了解问卷的种类:有开放式问卷、封闭式问卷、混合式问卷。

对于问卷的类型与问卷的设计,学生最好有一定的了解与把握。

通过做一个小小的活动实践,关爱盲人使用的茶杯制作,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创新设计能力,同时在过程中发现问题。

此时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3. 教学策略设计通过发现问题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围绕着学生身边的事情展开,让学生认识到发现问题的重要性,进而提出问题的含义和来源。

通过分析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案例与动手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从技术、生活等角度,发现存在的问题。

由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回答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

有能力的小组,可以提出解决方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说明,在此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并归纳总结出发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本节主要通过案例、图片展示进行启发式、自学式教学,动手实践操作等等方法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又通过事实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和如何敏锐的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1)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来“发现问题”,并明确问题的来源和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2)通过学生亲自体验生活例子和实物展示,学习、体会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4. 学情分析学生对“问题”并不陌生,从小到大,他们已经接触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生活中能去主动发现问题却是少数,而且对什么是技术中的“问题”了解很少,要让学生明确知道这里的问题是技术问题。

其次高中学生的知识、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础,可以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来学习,对生活中的一些技术问题能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与设想,可能有的是不全面与不准确的,但是通过这样的练习与分析能够使学生对于问题作深一步的了解,同时学生的智慧之光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我们可以从教室中的问题讲起,对于自己常常接触到的课桌、椅子、书包、灯、黑板等等发现它们的不足,从而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生活中的技术问题,提出改进方案,这样可以大大加深学生对技术问题的理解与把握。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的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PPT、弯曲管饮料瓶、测温杯、电动剃须刀等。

2. 教学课件的准备教学课件比较简洁,多以直观的图片来说明,抓住关键知识点,突出中心。

七、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故事,让学生了解发现问题的重要意义)教师: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题目是“1条线与1万美元”。

20世纪初期,福特公司有一台电机坏了,请高人无数都没修好,一趴窝就是两个月,公司上上下下都很着急。

有人说,某家小公司有个叫斯坦门茨的德国人,刚刚移居美国,听说他对电机挺精通的,要不请他来试试。

请来后,斯坦门茨围着电机转了两天,一边观察一边计算,最后,用粉笔在电机外壳的某个地方画了1条线,说:“这里面,线圈减少16圈,就行了。

”大家一开始还不太相信,你是谁呀?火眼金睛?怎么能从外面看到里边?但真的拆掉16圈后,电机转起来了,一切技术指标均好。

福特公司经理很高兴,问他要多少报酬,他说:“1万美元。

”经理吓了一跳,这在当时不是个小数目,就说,你给我拉个明细表吧,把这1万美元的各项费用依据都写清楚。

斯坦门茨想都没想就说:“不用写了——用粉笔画1条线,值1美元;但知道在哪里画线,值9999美元。

”这个回答让经理对斯坦门茨刮目相看,他当即决定以福特公司的最高薪酬把这个罕见之才挖了过来,那1万美元当然也照付了。

这这个故事,我们得到了爱因斯坦讲的一句话:发现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1.从理论上讲解相关的概念,来了解前人对此的研究。

)教师: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如何给问题下定义的?以及问题的分类、意义等。

把课本翻到第78页,我们来了解一下相关定义:(1)问题的概念:生活中为我们所不知而需要解答的话题,这就是问题(2)问题的分类:科学问题、社会问题、技术问题,我们重点研究的是技术问题。

(3)问题的意义:问题是永远存在的,它推动技术发展和人类进步。

教师:接下去,我们来观察一下以下生活片断。

一个小孩子在切板栗,吃面喝汤的工具,从这儿,你能体会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技术作品问世?(通过学生的争相发言,教师可以做出总结。

)教师:对,许多技术作品出现是源于生活的需求。

(2.引入问题的来源的讨论。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验与自习课本归纳一下问题的主要来源。

教师:对,对于问题的来源,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1)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生活(衣、食、住、行等);(2)别人给出的问题——需要(别人发现不足);(3)基于一定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思考(开发新产品)。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课本的例子到拓展到生活中的内容,配合PPT深入了解问题的三种来源)教师:接下去,请同学们主动去发现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来源,以教室为例,可以从课桌、椅子、讲台、黑板、黑板擦等等去发现你认为值得探究的问题,我们先分组,前后4个学生为一组相互配合,推选一人代表发言,一起去中发现生活有意义的技术问题。

(3.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的讲解,通过PPT与视频来让学生找到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教师:日常生活是我们存在的背景和基础,它往往蕴藏着丰富的问题资源。

这是一座由多双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制作而成的的房屋模型,有些重要部位是先拴而上胶,后而用皮筋是为了固定更好和带来新感觉,门为活动门,还设计了活动遮避雨和太阳的遮阳篷。

我设计这个的目的是为了告诫人们扔掉的不只是一双筷子。

对于问题的来源,同学们可以发现,做一个有心人,观察日常生活是找到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之一。

当然,对于课本中的例子,我们也可能通过了解纺纱机的进化过程来体会观察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PPT演示相关图片)教师:纺纱机的发展过程,从一开始横的到竖的,从最原始手工的到先进的全自动纺纱机的发明,观察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从酒驾、打针、盲道等等我们知道,世界到处存在着问题,关键是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去发现她。

为此我们认为观察日常生活:养成观察的习惯,形成观察的灵敏性;制定好观察提纲,有计划地实行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通过做“马上行动”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发挥,找出在教室中的技术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

老师通过实物展示来强化效果)(通过学习PPT展示收集和分析信息的基本方法)教师:能过上图,我们可以发挥别人的智慧,发挥群众的力量。

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也是一种发现问题的捷径。

我们可以通过文献法、问卷法、询问法等收集信息的途径来方便快捷的获取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自由发言来讨论一下文献法的现代网络途径,如何注册与查寻相关资料。

以及具体说明对于问卷法,问卷的设计与要求,格式的规范问题,最好能提供相应样本。

(在学生自由发言中,教师要做好点评工作)教师:看PPT,以上调查问卷是属于那种类型的问卷?教师:如PPT所示得到的问卷的结论,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教师:是的,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是最有意义、也是最难、最具有创造力的一种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那是一种主动发现问题的方法。

我们也可以通过分析案例来体会一下“伽利略与体温表”的故事。

教师:通过小小的试验,我们得知许多新技术、新产品的诞生与技术试验密不可分,希望同学们也能通过小试验去发现问题。

教师:我们经过本堂课的交流与学习,我们可以作一点小小的总结,得出:一、问题的来源(三种)。

二、发现问题的三种途径与方法。

综合实践:一、你在使用钢笔时发现的问题;二、你在刷牙时发现的问题;三、你在使用剪刀时发现的问题;四、你在使用雨伞时发现的问题;五、你在教室扫地时发现的问题;六、你在上体育课时发现的问题;七、你在使用电脑时发现的问题;八、你在用餐时发现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