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化学必修1(人教版新目标)
2010—2011学年度高中化学 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五校联谊”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各3分共54分)
二、填空
题
17、
(每空1分,共4分) 44g/mol ; 0.5mol ; 3.01×1023个; 11.2L .
18、(每空2分,共8分)
1 mol/L; 1 mol/L; 0.04 g; 0.01 mol/L。
19、(每空1分,共6分)
⑩;⑦⑧⑨;④;⑤;⑪;
①②⑪;③⑥。
20、(每空1分,共5分)(1)G (2)C (3)D (4)F (5)A
21、(每空2分,共6分)(1)C (2)8 (3)漏液(水)(4)①③⑤②④
22、(1)血液为胶体,向伤口处加入电解质FeCl3,可以加速血液凝固。
(2分)
(2)①用一束光分别照射两种体系,其中产生丁达尔效应的为淀粉溶液,无现象的为NaCl溶液。
(2分)
②取两份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碘,变蓝的为淀粉溶液,不变色的为NaCl溶液。
(2分)
(其它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3、(1)HCO3- + H+ == H2O + CO2↑(2分)
(2)Al(OH)
3+3H+==Al3++3H
2
O(2分)
(3)氢氧化钠有很强的腐蚀性,损伤胃黏膜。
(2分)24、(1)2.24L(3分) (2)1mol/L(2分)
25(1)4 mol/L(2分) (2)4L(3分)。
2011年高一化学必修1(人教版)新新新学案(教案和课时练习含详解)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材分析本章主要讨论硅、氯、硫和氮等典型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安排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是常见无机物及其性质等知识的继续。
这些内容既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在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化学常识。
本章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知识的作用。
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是学生认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章在选材上着眼于这几种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在知识安排上尽量使知识和用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物质的重要性能与可能的负面作用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常见无机物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例如,二氧化硅与硅酸盐产品的应用及其发展,氯气的性质与应用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硫酸、硝酸和氨的性质及广泛用途,酸雨的形成等。
这些内容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另外,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和确认”渗透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思维品质的培养,科学视野──“新型陶瓷”“信使分子──NO”“火箭为什么能飞上天”等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价值。
这样,更全面地体现化学课程的科学教育功能。
考纲解读1.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认识不同的非金属单质性质有较大的差异。
2.了解氯、氮、硫、硅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某些非金属化合物既有相似的性质,又有各自的特性。
3.认识氯、氮、硫、硅及其化合物的广泛用途,体会化学的创造性与实用性。
4.通过实验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良好品质。
5.以非金属知识的学习为线索,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物质及其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6.了解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了解某些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和危害,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尊重科 学事实,勇于创新,积极进取 。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 意识,关注社会发展和人类健 康。
02
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概述
教学内容
本教案涵盖了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的全部内容,包括化 学基础知识、化学实验技能和化学计算技能等方面。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原 理和实验技能,培养其观察、实验、思维和自学能力,提 高科学素养。
化学史上的著名实验和理论
介绍一些化学史上的著名实验和理论,如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盖斯定律等,让学生了 解化学理论的发展和演变。
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案例分享
食品添加剂的应用
介绍一些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食品 添加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环境污染与治理
介绍一些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和治理方法,让学生了解环境保 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 修一教案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0
目 录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 评价与反馈机制建立 • 课外拓展活动安排建议
01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原子的构成和元 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 。
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 操作方法和技能。
方法3
练习巩固法。对于一些难以掌握的 知识点,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进行 巩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 忆。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与讨论法结合
讲授法
通过系统讲解化学基本概念、原 理和实验操作步骤,使学生掌握 化学基础知识。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 生对化学问题的思考和交流,培 养其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能力。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
精品试卷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西南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和考试科目填在答题卡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II卷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上交(第I、II卷自己保管好,以备评讲)第Ⅰ卷选择题(共72分)相对原子质量:H 1 He 4 C 12 N 14 O 16 Na 23 F 19 Al 27 Cl 35.5 K 39 Fe 56 Cu 64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B.小苏打是制作馒头和面包等糕点的膨松剂,还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C.2010年11月广州亚运会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D.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材料,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材料是钢铁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被氧化的物质是氧化剂B.可以利用酒精将碘水中的碘提取出来C.化合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铝抗腐蚀是外层氧化膜致密的缘故3.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时,有沉淀生成的是()A.K+、Ag+、NO3-、Cl-B.NH4+、Ba2+、Cl-、CO32-C.Na+、Ca2+、HCO3-、NO3-D.Na+、Al3+、SO42-、NO3-4.自然界里常见金属元素存在最多的是铝,其次是铁,铜的含量较少。
然而人类冶炼金属获得成功最早的反而是含量少的铜,含量最多的铝最迟冶炼出来,究其原因,合理的是()A .铜矿较易还原,铝矿很难还原B .铜矿颜色较深,易发现;铝矿颜色较浅,不易发现C .矿石在地下埋藏,铜矿最浅,容易开发,铝矿埋得深,难开发D .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5.实验室中关于物质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氯水保存在棕色瓶中,冷暗处放置B.漂白粉可以敞口放置在空气中C.液氯可以保存在干燥的钢瓶中D.Na在盛煤油的试剂瓶中密封保存6.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关系如图。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实验报告
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培养实 验报告撰写能力。
作业要求
作业需按时完成
保证学习进度的一致性。
作业需认真审题
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作业需独立完成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作业需规范书写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作业评价
完成情况
评价作业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学习态度
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
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 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 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会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会运用归纳、演绎 、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处理信息。
培养实验观察、操作 和思考的能力,能够 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科 学观念和科学精神。
总结词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详细描述
学生应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掌握分子 、原子、离子等基本概念,了解它们在物 质组成中的作用。
离子反应
总结词
离子反应的本质与条件
详细描述
学生应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和条件 ,理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意 义,掌握离子反应的规律和特点。
总结词
离子共存的条件与原因
详细描述
学生应了解离子共存的条件和原因, 掌握常见离子的性质和反应特点,能 够判断离子能否共存。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01
02
03
04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提问、回顾旧知识等方式 ,激活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
,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 多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试卷类型:A泰安市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l 35.5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试卷类型、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都有广泛的用途。
下列材料中可以用于通讯、能量传输、信息处理等方面的是A.光导纤维B.铝合金C.钢铁D.玻璃钢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
其中碘、铁、钙、硒、氟指的是A.单质B.元素C.分子D.离子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类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重要方法B.许多化学定律的提出是建立在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C.假说最终都可以变成科学理论D.化学基本原理的应用是有一定条件的4.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
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不再需要实验B.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D.未来化学的发展方向还是经验化5.下列物质:①干燥的氯气②过氧化钠粉末③漂白粉④活性炭其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A.只有①④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6.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不同而有规律的保管着。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应用场景
在化学教学中,对于一些需要探究的问题、案例或实验结 果,可以采用讨论法进行教学。
注意事项
讨论法需要注意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要确保讨论的 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 判性思维。
04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作业时间与安排
每日作业
每天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在当天完成,并 提交给老师批改。
周作业
每周布置一次周作业,要求学生在一周内完成, 并提交给老师批改。
单元测试
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单元测试,以检验学生 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06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反思
本节课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是否涵盖了所有需要讲解的内容,是否突出了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反思
是否采用了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否能够引导 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学生反馈反思
是否及时收集了学生的反馈意见,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
教学总结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本节课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的 知识和技能。
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和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 况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情况。
实验操作
演示如何使用气体摩尔体 积进行实验操作,包括气 体的收集、气体的压缩等 。
物质的量浓度
01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
解释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和单位 ,以及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 、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02
03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实验操作
介绍如何使用物质的量浓度进行 计算,包括溶液的稀释、混合等 计算方法。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
2.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名师解惑
一、实验安全及防护 1.防爆炸 (1)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2)在用H2或CO还原CuO时,应先通入H2或CO,在装置 尾部收集气体并检验纯度,若尾部气体已纯,说明装置中的 空气已排尽,这时才可对装置加热。 说明:可燃性气体主要有H2、CO、CH4等。
(2)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加酒精,以免失火。 (3)绝对禁止用一个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4)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切不可用嘴去吹。
4.物质加热
(1)给固体加热可用试管、蒸发皿,给液体加 热可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有些仪器如 烧杯、烧瓶等不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2)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要进行预热,液
•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
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
第三节 硫及其氮的氧化物
•
第四节 氨 硫酸 硫酸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三维目标
第1课时 化学实验安全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了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 2.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重点)
(3)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取用液体药品时,可用试管、移液管等器具,也可用 倾注法。使用倾注法取用试剂时,应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 上,把试剂瓶口紧靠另一只手所持的试管口,让药品缓缓地 注入试管内,注意不要让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一般往大口容器或漏斗里倾注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倒 完液体,应立即盖好原瓶塞。 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可用量筒,量液时,量筒 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再读出体积数。 ③用胶头滴管取液时,胶头滴管应在试管口稍上部悬空, 不能插入欲加液试管内。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北京市朝阳区2010~2011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2011年1月(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l 35.5 Fe 56 Cu 64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①氯化钠溶液 ② CuSO 4溶液 ③硅酸胶体 ④Fe(OH)3胶体,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 . ①②B . ②③C .②④D .③④2.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 A .NO B .NH 3 C .CO 2 D .NO 2 3.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 .B .C .D . 4.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表中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材料 主要化学成分 A . 水泥 硅酸盐 B . 光导纤维 晶体硅 C . 碳素钢 铁碳合金 D .大理石碳酸钙5.下列分离提纯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酒精能从碘水中萃取出碘单质 B .分离植物油与水可采用分液的方法 C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 D .分离氧气和氮气可采用蒸馏液态空气的方法6.下列化学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H + + OH - = H 2O 表示的是 A .澄清石灰水与盐酸反应 B .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 C .氢氧化镁和稀硝酸反应 D .氢氧化钠溶液与硅酸反应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性质的角度分类,SO 2属于酸性氧化物B .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类,SO 2即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C .从在水中是否发生电离的角度,SO 2属于电解质D .从对大气及环境影响的角度,SO 2 是一种大气污染物Fe 2O 3 Fe KClO 3 Cl 2 NH 3 NO H 2SO 4(浓) SO 28.依据右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B.氯化钠在水中形成能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C.氯化钠的电离方程式为:NaCl=Na+ + Cl-D.氯化钠的电离过程需要通电才能完成9.某溶液中含有较大浓度的H+、Fe2+、SO42-时,下列物质可以在其中大量存在的是A.CuCl2B.Cl2 C.Ba(NO3)2D.NH3 10.下列气体既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又可以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A.SO2B.NH3C.Cl2D.O2 11.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进入煤矿井时,用火把照明B.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C.浓硫酸不慎滴在皮肤上,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洗去D.将化学实验产生的废液倒入废液缸,进行妥善处理12.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 g水含有的电子数为9 N AB.23g N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N AC.常温常压下,22.4 L氢气含有的氢分子数为N AD.1L 0.3 mol/L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42- 总数为0.6 N A13.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A.NH3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有透明的凝胶形成C.NO2通入水中,气体由红棕色逐渐转变为无色D.向Fe2(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14.关于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B.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物完全相同C.碳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碳酸氢钠,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D.质量相等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后者产生气体多15.下列反应中,能说明SiO2是酸性氧化物的是①SiO2 + 4HF=SiF4↑+ 2 H2O ②SiO2 + CaO 高温CaSiO3③SiO2 + 2NaOH=Na2SiO3 + H2O ④SiO2 + 2C 高温Si + 2CO↑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6.在下列变化①N2和H2合成氨,②NO与O2化合,③NH4Cl受热分解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17.在①Al2O3②Al(OH)3 ③Na2CO3 ④NH4HCO3四种物质中,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均可反应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8.将足量的新制氯水分别滴加到下列溶液或滤纸上,对所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合理的一组是AgNO3溶液蓝色石蕊试纸Na2CO3溶液A 产生沉淀变红有气泡B 无明显现象变红产生沉淀C 产生沉淀先变红后褪色有气泡D 产生沉淀先变红后褪色产生沉淀19.实验室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①铜与浓硝酸反应;②铜与稀硝酸反应;③铜与氧气反应生成CuO,CuO再与稀硝酸反应。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全册教案(全集35课时)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全册教案(全集35课时)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1全册精品教案全集教案编号:1课题:初中知识复习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复习巩固初中学习的基本操作2、复习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能力目标】掌握各种基本操作技能【道德情感目标】建立从实验学化学的观点二、重点与难点【重点】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难点】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三、教学器材四、教学方法与过程[归纳整理]一、混合物分离与提纯,填上分离的物质及应用举例及二、离子的检验。
并交流答案。
[板书]一、混合物分离与提纯[投影][讲述] 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中各物质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将其彼此分开的过程,分开后各物质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物质的提纯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物质的过程。
[ 思考]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
[提问]过滤、蒸馏注意事项[投影][讲述] 1、过滤操作应注意做到“一贴、二低、三接触”,如图:①“一贴”:折叠后的滤纸放入漏斗后,用食指按住,加入少量蒸馏水润湿,使之紧贴在漏斗内壁,赶走纸和壁之间的气泡。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略低约 1cm,以防止未过滤的液体外溢。
③“三接触”:漏斗颈末端与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相接触;使滤液沿烧杯内壁流下;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要使玻璃棒一端与滤纸三折部分轻轻接触;承接液体的烧杯嘴和玻璃棒接触,使欲过滤的液体在玻棒的引流下流向漏斗。
过滤后如果溶液仍然浑浊,应重新过滤一遍。
如果滤液对滤纸有腐蚀作用,一般可用石棉或玻璃丝代替滤纸。
如果过滤是为了得到洁净的沉淀物,则需对沉淀物进行洗涤,方法是:向过滤器里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水面浸没沉淀物,待水滤去后,再加水洗涤,连续洗几次,直至沉淀物洗净为止。
[板书] 1、过滤操作应注意做到“一贴、二低、三接触”[投影][讲述并板书]2、蒸馏操作应注意的事项,如图:①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②温度计水银球部分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方约0.5cm处;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④为防止爆沸可在蒸馏烧瓶中加入适量碎瓷片;⑤蒸馏烧瓶的支管和伸入接液管的冷凝管必须穿过橡皮塞,以防止馏出液混入杂质;⑥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部教学案
⑶实验结束后在玻璃管上方悬挂磁铁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 中所放物质为 CuCl - NH 3 溶
液,它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 BC 2. BD 3.⑴甲酸 成的 Fe 除去未反应的 CO
浓硫酸
浓硫酸
②放置
酒精灯 ③放上蒸发皿 ④加热搅拌 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其正确操作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检验钾盐中的碳酸根 检验钾盐中的碳酸根所需的试剂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问题讨论 ①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三种情 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1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部教学案
6.稀释浓硫酸时要使浓硫酸慢慢沿器壁流入水。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会遇到浓硫酸与乙醇、浓硝酸等密 度比它小的液体的混合,应该如何混合呢? 〖过渡〗通过前面的复习我们知道,要确保实验的安全我们必须熟知物质的性质。像我们前面讨论的氢气和浓 硫酸就属于危险品,在运输和出售时都有醒目的标志。 〖学生活动〗阅读第 4 页图 1-1,举例说明有哪些图中所示的“危险化学品” 。 〖教师讲述〗除了熟知哪些物质属于危险化学品之外,为了确保实验安全,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遵守实验室 规章制度也很重要。随着我们化学知识的丰富、接触的化学实验越来越多,在新接触的化学实验中还会出现一 些我们需要注意的实验安全问题。 〖课后作业〗阅读教材第一节内容,思考过滤实验、蒸发实验、蒸馏实验和萃取实验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补充习题
2011年高一化学必修1(人教版)新新新学案(教案和课时练习含详解)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材分析一、本章内容概述本章包括物质分类法、胶体、电解质与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基础四部分内容。
把物质分类法作为化学知识单独来教,在中学化学教学历史上是首次,体现了新课程的一种精神——学科教学不再单为学科发展服务,更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和提高。
胶体是从混合物(分散系)的分类切入的。
其实大家都清楚,胶体这部分知识相对比较独立,历史上教材编写者曾经分别尝试把它“掺杂”在元素化学(硅、胶体)中、置于高中化学最后(第3册选修中单独成为一个单元)。
现在又尝试把它置于高中化学的起始位置,努力实现尽快地与初中化学溶液部分的对接,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学习分类法后,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的具体应用。
本章在学科内容方面是同学们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1.与初中的衔接作用与第1章相比,本章知识的衔接意义更大。
本章知识的每一部分,都可以在初中化学中找到它的“根”。
如前所述,有的是运用和巩固初中基础知识(元素与物质分类);有的属于对初中知识体系的补充(胶体对分散系概念的补充完善);有的属于初中知识的延伸发展(电解质是在电离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而有的属于对初中基础概念的深入发展、提升、统一。
2.基础性、工具性作用物质分类法属于进一步学习化学的方法性工具;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属于进一步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科工具,是学生深入认识化学反应本质的基础性知识。
3.值得注意的问题学习本章知识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于对比,通过分析熟悉的物质,逐渐认识到有限的因素与庞大的物质家族之间的关系;同时应注意知识的迁移与和运用,通过对熟悉的物质及化学反应的分析,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归纳总结出新概念的思路和方法。
(1)物质分类法属于方法性工具,就不要把它本身当做死的知识来学习和训练。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题(必修)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试卷1至6页。
共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在第II卷的密封线外和机读卡上。
2.第I卷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机读卡上,第II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请将机读卡和答题纸交给监考人员。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Mg-24 Al-27 Fe-56 Ba-137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部分23题,每题3分,共69分)1.下图表示的意义为:①道尔顿实心球式原子模型;②玻尔轨道式原子模型;③汤姆生葡萄干面包式原子模型;④卢瑟福行星运转式原子模型。
其中符合历史演变顺序的一组排列是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包含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胶体区别于浊液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B.电解质是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的化合物C.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净水能力D.区别胶体和溶液的简便方法是丁达尔现象4.人类探测月球发现,其土壤中存在较丰富的质量数为3的氦元素,它是核聚变的重要原料之一。
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24He的形式存在。
以下关于23He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4He的同分异构体 B.与4He是同一种核素C.与4He互为同位素 D.比4He少一个质子5.痕检是公安机关提取犯罪嫌疑人指纹的一种重要的方法,AgNO3显现法就是其中的一种:人的手上有汗渍,用手动过白纸后,手指纹线就留在纸上。
如果将溶液①小心地涂到纸上,溶液①中的溶质就跟汗渍中的物质②作用,生成物质③,物质③在光照下,分解出的银粒呈灰褐色,随着反应的进行,银粒逐渐增多,由棕色变成黑色的指纹线。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学期期末.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化学试题说明:1.本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正确选项填写在第II卷卷首的答案栏中或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第II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Na 23Mg 24 Al 27 K 39 Fe 56 Cu 64 Ag 108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NH3 B.Na2SO4 C.Cl2 D.CH3COOH2.下列物质的排放与对应的环境问题无关的是A.SO2—酸雨 B.CO—光化学烟雾C.氟利昂—臭氧空洞 D.CO2—温室效应3.下列微粒中,只具有氧化性的是A.S B.Na C.Fe2+ D.Cu2+4.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硅制造半导体材料 B.二氧化硅制造光导纤维C.铝合金制造飞机构件 D.纯碱制造发酵粉5.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Cu2+、SO42-、OH- B.Na+、K+、HCO3-、NO3-C.Mg2+、H+、CO32-、NO3- D.H+、Na+、ClO-、Cl-6.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学式为H3的分子。
1molH3和1molH2一定具有相同的A.原子数B.体积 C.电子数 D.分子数7.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有A.NO B.H2 C.NO2D.CO 8.下列仪器常用于进行物质分离的是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⑤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CO2:2H+ + CO32- CO2↑+ H2OB.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2H+ Fe3++ H2↑C.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2Na2O2+ 2H2O 4Na+ + 4OH- +O2↑D.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Al3+ + 3OH-Al(OH)3↓10.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3 g 金属钠变为离子时失去电子的数目为0.1N AB.18 g 水所含的电子数目为N AC.常温常压下,11.2 L 氯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D.32 g 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学期高一化学.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济南外国语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质量检测化学试题(2011.3)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N:14 O:16 Cl:35.5 Ca:40 Mg:24 Na:23 C:12 S:32 Zn:65第Ⅰ卷(5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油炸虾条、薯片等挤压易碎的食品不宜采用真空包装,一般在包装袋中充入某种气体防止食品被直接挤压,你认为下列气体中,最宜..充入包装袋的是( )A. 氮气B. 氧气C. 氯气D. 氢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在溶液中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属于酸B.酸性氧化物一定能和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C. 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D.纯碱属于碱类3、实验室保存下列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里B.液溴应保存在棕色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C.为防止氧化,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铜粉的试剂瓶中D.硝酸应装在棕色瓶中密封避光保存4、下列现象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A.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制成豆腐B.一枝钢笔使用两种不同型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C.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D.清晨,人们经常看到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关于0.2mol• L-1硝酸钡溶液的不正确说法是:A.1升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是0.6N A离子B.1升溶液中含有0.4N A个NO-3C.500毫升溶液中的Ba2+离子浓度是0.2mol• L-1离子浓度是0.2mol• L-1D. 500毫升溶液中的NO-3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铁与稀硝酸反应来制备氢气B. SO2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退色C.NO2 溶于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它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钠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中,正确的是 ( )A. 硫酸与氢氧化钡在溶液中反应 Ba2++SO42-= BaSO4↓B. 用Cl2将苦卤中的Br—氧化 Cl2 + Br— = Cl- + Br2C.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H+=CO2↑+H2O3D. 用FeCl3溶液腐蚀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Fe3++Cu=Fe2++Cu2+8、下列物质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①FeCl2②H2SO4③NH4NO3④HClA.只有①②③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①③④ D. 全部9、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O2+H2O+NaOH或HCl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A.氮B.硫C.铜D.铁10、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等质量的两种盐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情况下,NaHCO3产生的二氧化碳多B.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情况下产生的二氧化碳体积相等C.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Na2CO3消耗盐酸的体积是NaHCO3消耗盐酸体积的2倍D.将石灰水加入NaHCO 3溶液中不产生白色沉淀,而加入Na 2CO 3溶液中则产生白色沉淀11、现有三种常见的治疗胃病的药品标签:①INDICALM 消化药片每片含250 mg 碳酸钙 ②Stomachease 减缓胃痛每片含250 mg氢氧化镁 ③Fast digestion 帮助消化每片含250 mg 氧化镁 药品中所含的物质均能与胃里过量的盐酸反应,则相同粒数的三种药片消耗HCl 的物质的量比较,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③C.③>②>①D.②>③>①12、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Na +、Cu 2+、Cl -、OH -B. H + 、Ca 2+、HCO 3-、NO 3-C.Ba 2+、H +、SO 42-、NO 3-D. Na +、CO 32-、OH -、K + 13、含碘食盐中的碘是以碘酸钾(KIO 3)形式存在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温△催化剂点燃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题满分:100分 完成时间:100分 2010.11.11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Mg:24Al:27 Cl:35.5 Na:23N:14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类型是( )A B C D 2. 下列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C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D .用分液的方法分离食盐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3.下列物质能够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A.稀盐酸B.蔗糖C.硝酸钾晶体D.熔融氯化钠 4.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Zn +H 2SO 4=ZnSO 4+H 2↑ B .2KClO 3 ===== 2KCl +3O 2↑C .S +O 2===SO 2 D. CaCO 3 ===CaO +CO 2↑ 5. 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A .氧化物、化合物B .化合物、电解质C .溶液、 胶体D .溶液、 分散系6.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金属冶炼B .燃放鞭炮C . 食物腐败D .用汽油除去油污 7. 下列各物质中所含氢原子个数与3.2gO 2分子数相同的物质是( ) A. 1.7g NH 3 B. 6.02×1023个H 2SO 4分子 C.0.05mol H 2SO 4 D.标准状况下1.12L CH 48. 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下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右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NaCl溶液NaCl固体A.NaCl是非电解质B.NaCl溶液是电解质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D.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称量氢氧化钠时,在托盘上各放一张同样质量大小的纸张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热D.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B.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与胶体C.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D.胆矾是一种化合物11.阅读、分析下列材料:物质熔点/℃沸点/℃密度/g·cm-3溶解性乙二醇(C2H6O2)-11.5 198 1.11 易溶于水和乙醇丙三醇(C3H8O3)17.9 290 1.26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试回答: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A.蒸馏法 B.萃取法 C.“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 D.分液法12. 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6 g氧气和臭氧(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 A个氧原子B.在25℃,101kPa时,22.4L氢气中含有2N A个氢原子C.标准状况下22.4 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氢气和氧气所含分子总数均为N A D.1 mol Ca变成Ca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13. 在C(HCO3-)=0.1 mol·L-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Ca2+、NO3-、NH4+、Cl- B. Na+、SO42-、C1-、Ca2+C.H+、Ba2+、Cl-、NO3- D. Cl-、CO32-、Na+、OH-14. 相同质量的Na、Mg、Al分别与过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置换出H2的体积比是()A. 36∶69∶92B. 23∶12∶9C. 1∶2∶3D. 9∶12∶2315. 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0-2011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011.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A卷(必修模块1)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Fe-56 Ba-137说明: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第4页答题表中。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5小题,每小题2分)1. 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 N2B. SO2C. NOD. Cl22.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 碳素钢B. 水银C. 黄铜D. 硬铝3.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酒精B. 铜C. 氯化钠D. 盐酸4. 下列常用的实验仪器中,能直接加热的是5. 下列气体中,极易溶于水的是A. O2B. NH3C. CO2D. Cl26.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 蔗糖溶液B. 盐酸C. 氯化钠溶液D. 氢氧化铁胶体7. 下列气体中,摩尔质量最大的是A. H2B. O2C. COD. NH38. 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化合反应B. 置换反应C. 分解反应D. 复分解反应9. 下列变化中,需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A. Fe→FeCl2B. CuO→CuC. SO3→H2SO4D. HNO3→NO10. 下列溶液中,常温下可以用铁罐装运的是A. 浓盐酸B. 稀硝酸C. 浓硫酸D. 硫酸铜溶液11. 下列物质中,常温下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A. MgB. AlC. SiD. Cl212.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A. 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B. 元素化合价变化C. 氧元素参加反应D. 原子重新组合13.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明矾可用作净水剂B. 氧化钠可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C. 氢氟酸可用来刻蚀玻璃D. 漂白粉可用作游泳池的消毒剂14. 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滴有酚酞的水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①钠浮在水面迅速反应②钠沉在水底迅速反应③钠熔成小球并快速游动④反应后的溶液变为红色⑤反应中可以听到嘶嘶的响声A. ①④⑤B. ②③⑤C. ②③④⑤D. ①③④⑤15. 下列有关物质分离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溶液和胶体B. 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C.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D. 用加热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16. 欲除去Fe2O3中混有的少量Al2O3,可选用的试剂是A. 水B. 稀硝酸C. 稀硫酸D. 氢氧化钠溶液17.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Ca2+、Na+、CO32-、NO3-B. Na+、Cl-、HCO3-、OH-C. Na+、Al3+、Cl-、SO42-D. H+、K+、HCO3-、SO42-18. 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硅单质是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B. 硅酸凝胶经处理后可作干燥剂C. 硅酸钠是制木材防火剂的原料D. 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19. 下列有关氢氧化亚铁及其制备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氢氧化亚铁易被空气氧化B. 氢氧化亚铁为灰绿色絮状沉淀C. 可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D. 实验制备中,氢氧化钠溶液应预先煮沸20.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钠与水反应 Na+H2O==Na++OH-+H2↑B. 铜与稀硝酸反应 Cu+NO3-+4H+==Cu2++2NO2↑+2H2OC. 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 Al3++3NH3·H2O==Al(OH)3↓+3NH4+D. 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 Fe3++Fe==2Fe2+21. 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则原溶液可能是①滴有石蕊的H2SO4溶液②滴有酚酞的氨水③溶有SO2的品红溶液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只有②22. 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四种溶液Na2SO4、FeCl2、Al2(SO4)3、(NH4)2SO4,此试剂是A. BaCl2溶液B. 稀H2SO4C. NaOH浓溶液D. AgNO3溶液23. 除去粗盐溶液中的Ca2+、Mg2+、SO42-等杂质,需依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X溶液、Y溶液,最终滴加稀盐酸调至中性。
《化学1必修》新课标人教版教案
《化学1必修》新课标人教版教案《化学1必修》新课标人教版教案摘 要:本文以我自己(刚毕业的新教师)对新出炉不久的高中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为教材的任教经历为依据,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与思考新课改和《化学1必修》,提出自己的理解。
关键词:新课改实验;化学1;浅析;展望一、引言2004年9月起,在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等4省(自治区),开始新课改实验,而我有幸在这时走上教坛,“走近新课程”。
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理解好新课改的理念,如何用好新教材,是我教学工作起步优劣的关键,是我以何种姿态站在新课改的浪潮的关键。
下面,谈谈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以下简称“化学1必修”)的一些理解和思考。
二、对化学1的浅析课本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与人文性该课本中多次出现了与现代生活相关的图片,如:海水淡化工厂、检测尿糖用的试纸、煤气灶火焰、壮观的烟花、微机与手机芯片、三峡大坝、火箭升空、光纤、记忆合金等;体现人文性的如:危险化学品标志、沙里淘金原理、“白马非马”论、青铜奔马(马踏飞燕)、司母戊鼎、各种矿物、人面鱼纹条陶、万里长城、网络搜索、英汉对照等等,这些让学生能在耳濡目染中无形的潜移默化。
同时都能很好的体现出编者的初衷——体现时代性与人文性。
突出“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这一主题本册课本所涉及的内容是作为21世纪中国公民所必备的化学知识的部分,是将原来高中三册化学课本里的部分知识有机的融为一体,显得贴切而自然,但其要求不高,与后续模块之间形成一定的梯度,如:“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介绍的一些实验基本方法、物质的量相关的知识等是贯穿于整个化学学科的一条主线,承上启下,抛砖引玉的作用,在后续课程中会加深与巩固的,不求一步到位。
又如: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从基本原理上揭示了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角度而引入分散系,胶体(以前高三内容)、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及后面两章介绍的几种常见金属和非金属等,均是取材于实际的,与生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让学生易于入手,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有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对于过于复杂的’理论知识不做过多的阐述……这些都是留有余地的,兼顾各类学生,是学生毕业与继续深造所必需的。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模块考试高一化学试卷(必修1)
化学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第Ⅰ卷选择题 (共54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填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下面三幅图中,与胶体有关的是()①长江三角洲②东方明珠夜景③树林中的晨曦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③D.全部3、下列实验中均可用到的仪器是()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过滤③pH试纸的使用④蒸发A.容量瓶B.漏斗C.玻璃棒D.胶头滴管4、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应立即用湿布盖灭B.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C .做实验产生的废弃物不用处理,直接倒入水槽即可D .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 固体时,可以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B. 2 mol 水的摩尔质量是1 mol 水的摩尔质量的2倍C. 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分别是g/mol 、L/mol 、mol / LD .标准状况下,2L 二氧化碳和3L 一氧化碳所含有的原子数目相等.6、关于物质的分类正确组合是 ( ) 分类组合酸 碱 盐 氧化物 AH 2SO 4 Na 2CO 3 NaHCO 3 SiO 2 BHCl NaOH NaCl Na 2O CCO 2 NaOH MgCl 2 SO 3 D HNO 3 KOH CaO CaCO 37、下列溶液中,与50 mL 1 mol·L -1的AlCl 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A .150 mL 1 mol·L -1的NaClB .100mL 2 mol·L -1的NH 4ClC .150 mL 3 mol·L -1的KClD .75 mL 2 mol·L -1的CaCl 28、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2.4 L 2Cl 中含有N A 个2Cl 分子B .标准状况下,22.4L 水中的分子数为N AC .1 L 0.1 mol ·L -124Na SO 溶液中有0.1N A 个Na +D .N A 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 mol 水的质量比为28 :9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NaCl 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 +和Cl -B .溶于水后能够电离出H +的化合物都是酸C .氯化氢溶于水能够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够导电D .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10.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化学必修1(人教版新目标)期末模拟试题(一)(答题时间:90分钟)1. 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氯气可采用的方法是( )A. 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 用干燥的有色布条C. 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D.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2. 根据硫元素的化合价判断,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不能表现氧化性的是( )A. Na 2SB. SC. SO 2D. H 2SO 43.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 2++Cl 2=Fe 3++2Cl -B. 将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l 2+2OH -=Cl -+ClO -+H 2OC. 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H -=AlO 2-+H 2↑D. 金属铝溶于盐酸中:Al+2H +=Al 3++H 2↑4. 通过量CO 2于下列溶液中,出现浑浊的是( )A. 23)(NO Ba 溶液B. 澄清石灰水C. Na 2SiO 3溶液D. 饱和Na 2CO 3溶液5.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入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A. 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 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C. 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 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6. 相同质量的SO 2和SO 3,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 所含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 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C. 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5:6D. 硫元素的质量之比为4:57. 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 )A. K +、Na +、AlO 2-、NO 3-B. NH 4+、Al 3+、NO 3-、SO 42-C. K +、NH 4+、NO 3-、I -D. K +、Na +、NO 3-、HSO 3-8. 为了验证小苏打中是否含有纯碱,下列实验操作及判断正确的是( )A. 观察加热时是否放出气体B. 观察滴加盐酸时能否放出气体C. 溶于水中,再滴加石灰水,观察有无沉淀产生D. 溶于水中,滴加少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产生9. 用含有少量镁的铝片制取纯净的3)(OH Al ,可能有的步骤为:① 加盐酸溶解;② 加苛性钠溶液;③ 过滤;④ 通入过量CO 2;⑤ 加过量纯碱溶液,实验操作最合理的组合及顺序是( )A. ①⑤④③B. ②③④③C. ②③⑤③D. ①⑤③10. 下列常用的实验仪器中,不能直接用于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是( )A. 分液漏斗B. 普通漏斗C. 蒸馏烧瓶D. 容量瓶11. 等物质的量的N 2、O 2、CO 2混合气体通过Na 2O 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 2、O 2、C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3:4:1B. 3:3:2C. 6:7:3D. 6:9:012. 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Na +浓度增大,有H 2放出B. 溶液中OH -浓度不变,有O 2放出C. 溶液中Na +数目减少,有O 2放出D. 溶液中OH -浓度增大,有O 2放出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B.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C. 强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都能产生离子,而弱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都不能产生离子D. 不同的弱电解质只要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电离程度也相同14. 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 2+,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体中毒,因为亚硝酸盐能使Fe 2+转化为Fe 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 2的结合能力,这说明亚硝酸盐具有( )A. 酸性B. 碱性C. 氧化性D. 还原性15. 1942年中国科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成为世界上生产纯碱的重要方法。
其主要化学原理是:NaCl+NH 3+H 2O+CO 2=NH 4Cl+NaHCO 3;2NaHCO 3 △Na 2CO 3+H 2O+CO 2↑。
该原理中体现了NaHCO 3的什么性质( )A. 酸性B. 碱性C. 水溶性D. 热不稳定性16. 在体积为x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 NO 和bmol O 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A. a/bB. a/2bC. a/(a+2b )D. a/2(a+b )二. 填空题17. 今有H 2、Cl 2混合气100mL (标况),其中一种气体的体积为45mL 。
光照使两种气体发生反应后恢复到标况,气体体积为 mL 。
为了说明反应后气体中H 2或Cl 2有剩余,使气体通过10mL 水,并使剩余气体干燥后恢复到标况,(1)若仍剩余___mL ,证明有___剩余,理由是_____;(2)若溶液有___性质,证明有___剩余,理由是____。
18. 在标准状况下,物质① 4 gH 2;② 33.6L CH 4;③ 1molH 2O ;④ 3.01×1023个O 2。
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含原子数最少的是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体积最小的是______。
19. 将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15g 加入150mL 稀硫酸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氢气1.68L ,同时铁和氧化铁均无剩余,向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后,未见颜色变化,为了中和过量的硫酸,而且使铁完全转化成2)(OH Fe ,共消耗3mol/L 的NaOH 溶液200mL 。
则原硫酸溶液的浓度_____。
三. 实验题20. 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加有酚酞的NaOH 稀溶液中,当滴加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试回答:(1)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
(2)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 。
21. 用18mol/L 的硫酸配制100mL 1.0mol/L 的硫酸,若实验仪器有:A 、100mL 量筒;B 、托盘天平;C 、玻璃棒;D 、50mL 容量瓶;E 、10mL 量筒;F 、胶头滴管;G 、50mL 烧杯;H 、100mL 容量瓶。
(1)实验时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 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B.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C. 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的倒入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2—3cm 处,再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D. 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2—3cm 处,再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E. 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几次22. 在一瓶无色澄清的溶液中,可能含有Cl -、Cu 2+、SO 42-、CO 32-、Na +、Mg 2+、Ba 2+这七种离子中的某几种,对此进行实验:① 向少量该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② 取少量原溶液,加入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1)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
(2)为检验可能存在的阳离子,需要进行的实验是_____;若存在,现象是__________。
四. 计算题23. 一定量Fe和Fe2O3的混合物投入250mL 2mol/L的硝酸溶液中,待反应完全后,测得生成1.12L NO(标准状况);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mol/L的NaOH溶液,要使铁元素完全沉淀下来,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最少是多少毫升?24. 将xmL NO和NO2的混合气体通入水吸收后,得到amL无色气体A,将此无色气体A与等体积的O2混合,再通入水充分吸收后,收集到5mL无色气体B。
(1)请判断无色气体A、B 是什么?(2)A气体的体积是多少?(3)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答案一.1. D2. A3. B4. CD5. B6. C7. B8. D9. B 10. D11. A 12. BC 13. B 14. C 15. D 16. C二.17. 100 (1)10;H2;H2不溶于水(2)漂白;Cl2;Cl2溶于水后生成有漂白性的HClO18. ①;④;②;③19. 2mol/L三.20.(1)NaOH被H+中和,碱性减弱使红色褪去;酚酞被HClO氧化为无色而导致红色褪去。
(2)向已褪色的溶液中再滴入几滴NaOH溶液,如果出现红色,则证明是H+与NaOH中和导致褪色;如果不出现红色,则证明是HClO将酚酞氧化为无色而导致红色褪去。
21.(1)F、E、G、C、H (2)BC22.(1)SO42-、Mg2+;Cu2+、CO32-、Ba2+;Na+、Cl-(2)做焰色反应和向少量原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焰色呈黄色,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四.23. 450mL24.(1)NO;O2(2)20mL (3)0<x<60mL【试题解析】1. 要考虑到氯气溶于水后会产生和氯化氢一样的H+、Cl-,所以不能用检验这两者的方法,应用检验氯分子的方法,其具有氧化性,置换出碘单质,使淀粉变蓝。
2. 没有氧化性的物质应该是硫元素的化合价不能降低的,即硫元素为最低价。
3. 注意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
4. 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则和碳酸根与碳酸氢根之间的转化、及溶解性问题。
5. 若等物质的量的铝反应,生成气体为1:1,而题中为5:6,所以第一份铝剩余;而酸或碱都反应,生成气体为2:3,即4:6,而题中为5:6,所以第二份碱不能都反应。
6. 设两物质的质量都为1g,则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4:1/80;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比为1/64×2:1/80×3,质量比与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成正比。
7. A中H+与AlO2-生成氢氧化铝沉淀;C中H+遇NO3-形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而I-有强还原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共存;D中H+与HSO3-不共存,生成水和二氧化硫气体。
8. A是检验碳酸氢钠的方法;B都会有相同的现象;C的石灰水中OH-会使碳酸氢根变为碳酸根,所以无法区分;D中钡离子只有遇碳酸根才沉淀,碳酸氢钡为可溶物。
9. 让镁和铝分离的方法是使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镁不溶解,过滤分离,再将偏铝酸钠变为氢氧化铝。
10. 分液漏斗适用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B用于一种可溶、一种不溶的混合物的分离;C用于沸点相差较大的两种液体的分离或固液分离。
11. 通过过氧化钠时,因为二氧化碳变为氧气,引起体积变化,用体积差计算。
12.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因为已经饱和,所以不会再溶解,浓度不变,但由于水的减少,水中Na+、OH-的数目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