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合集下载

课题1

课题1

课题:我为班级争荣誉课型:新授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集体的成功必须依靠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

2、教育学生具有乐于为集体做贡献的态度,激发热爱集体,珍惜集体荣誉的情感。

3、使学生认识到要用诚实、正直的行为赢得和维护集体荣誉。

教学过程:1、激趣诱思,导入新课。

教师创设情境,营造特定的氛围,构建教育的“情绪场”:出示一面卫生流动红旗,问:“你们知道这面流动红旗是怎样得来的?它是一个人努力的结果吗?那它是怎样流动到我们班的呢?”使学生对“集体荣誉的取得需要大家的努力”这一道理有了粗浅的认识。

2、互动交流,提高认识。

让学生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汇报:“咱们班获得过哪些集体荣誉,你为集体做了哪些贡献?”通过汇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集体的荣誉必须依靠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

3、体验感悟,升华情感。

(1)、多媒体播放:拔河比赛游戏。

(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两人三足走”游戏,让学生融入情境,自我实践,自我感悟,自我实现。

用情境的氛围感染和熏陶学生,激发他们在认识事物的基础上产生一种内心体验——集体的成功必须依靠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

4、运用观点,解决问题。

模拟设置故事—《这面卫生流动红旗该不该得?》,大意是一位同学为了自己班集体的荣誉,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又一次夺得了卫生流动红旗。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所掌握的观点看、析、议、写,教师针对难点问题加以引导,使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

通过体验活动和生动的事例,皆在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集体荣誉,作为集体一员应采用什么手段和方法赢得集体荣誉,教育学生正确对待集体荣誉——要用诚实、正直的行为赢得和维护集体荣誉。

5、制订计划,激励践行。

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观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制订“争创三好班集体行动计划”,抓住学生对集体荣誉的感受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热爱集体,珍惜集体荣誉的情感,乐于为集体做贡献。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探讨学生明白了集体的成功必须依靠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一(第1课时)解析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一(第1课时)解析


物腐烂等
说明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发生, 但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融化 蜡烛燃烧
பைடு நூலகம்
物理变化 同时发生
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融化 但融化的过程中却不一定燃烧
你认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是什么?
注意
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是否有 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 ( 或者判断原物质的构成微粒有没有发生变化)
溶洞钟乳石的形成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物质的 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让我们先来做几个实验:
P6-7 实验1-1(1)-(4)
你会观察实验吗?
变化前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
变化时 观察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 (是否需要加热或其他附加条件); 观察发生的现象
(有无颜色变化;有无沉淀、气体生成; 是否有发光、发热等现象发生)。
⑵ 特征: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⑶ 形式: 破碎、扩散、蒸发、凝固
⑷ 判断方法: 如果变化过程中没有其它物质生成, 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改变, 则该变化为物理变化。
如:液态水加热沸腾的变化; 研碎胆矾
2、化学变化
⑴ 定义: 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⑵ 特征: 生成了其它物质 ⑶ 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变味、
1-1 液态的水 有水蒸气放出 液态的水
(1)
遇冷变液体

1-1 蓝色块状的
蓝色粉末状
(2)
胆矾
的胆矾
1-1 蓝色的胆矾
(3)
溶液
蓝色的氢氧化铜 沉淀
1-1 颗粒状石灰石 (4) (或大理石)

课题1

课题1

课题:纸飞翼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不同的方法控制条件进行实验。

2、能使用自己的记时方法进行测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实验现象。

2、愿意通过多次测量确定测量结果。

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下落物体的下落速度与质量大小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验记录单;绳子(带刻度);大小相同的两张纸;彩纸;曲别针;剪刀;铅笔;橡皮;格尺。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师:变魔术(用纸张变出钱,创造了愉快的合作氛围)二、观察下落的纸师:(出示纸和绳子)同学们,你们看,我这有大小相同的两张纸,我把其中一张揉成纸团,让纸团和纸片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你们猜一猜,会发生什么现象?生:我想纸团会先着地,纸片会后着地。

师:好。

生:我想纸团会直接掉下来,纸片会飘飘悠悠落下来。

师:路线不一样。

生:我想纸团留空时间短,纸片留空时间长。

师: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需要用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生:实验。

师:好,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之前,先听我说一下规定。

第一,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第二,我们要让纸团和纸片从同一高度、同时从高处下落;第三,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把观察的现象记录下来。

(教师把实验记录单事先发给了学生)(学生实验、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师:好了,请大家坐好。

下面谁想把你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说给大家听听?生:(边说边演示)我们让纸团和纸片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看到纸团先着地,纸片后着地,和猜想一致。

师:说得非常好。

谁还想说?生:我们看到纸团直接落到地上,纸片飘飘悠悠的、弯弯曲曲的落到地上。

师:很形象。

生:我们看到纸团在空中停留的时间短,纸片停留的时间较长,有三、四秒钟。

师:好。

那么纸团和纸片在下落的过程中还有哪些相同和不一样的地方?生:它们的重量相同。

生: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

生:它们都落到了地上。

师:可我们偏偏看到纸团和纸片下落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这是为什么?生:因为纸团比较小,受到空气的阻力小,纸片较大,受到空气的阻力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案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教师寄语: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要善于归纳、勤于温习,初学以记忆为主【学习目标】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3.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4. 学习重点与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与判断。

【课前预习】1.日常生活中水的常见状态有、、三种。

2.在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水加热会变为水蒸气、在冰箱中的水会变成冰;铁钉被锤子打弯、钉子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纸张既容易被撕碎也易燃烧等现象。

你能否再举一些类似的变化实例呢?并把这些例子进行归类。

【课堂探究】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仔细观察教师演示的几个实验,并将实验现象纪录如下表:(1)以上五个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之处?(2)试归纳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并把你在课前预习中列举的例子进行正确分类,说出你的分类依据。

(3)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一些明显的现象,请回顾刚才所做实验总结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哪些现象?是不是具备上述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请举例说明。

2.实验探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没有联系?实验步骤:(1)点燃一支蜡烛并固定在桌面上。

(2)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现象。

问题思考:(1)蜡烛燃烧属于什么变化?该变化中是否伴随其他变化?(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有何联系?3.结合你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理解,然后从以下方面比较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你的收获:【有效训练】1.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激凌融化B.苹果腐烂C.玻璃打碎D.海水晒盐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3. 能用于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生成新物质 B.生成沉淀或气体 C.发生颜色变化 D .发光发热4.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成冰5.人类需要能量。

课题(1)

课题(1)

立仆(pū ) 惩(chéng )创(chuāng ) 浸渍(zì) . . . . 殒(yǔn )身不恤(xù) 尸骸(hái ) . . . í )
桀(jié)骜( . .
ào ) 不驯 洗涤( d .
追悼(dào ) 攒(cuán)射 . .
板书 设计
毅然预定《莽原》 有

不幸中弹,未便死
黯然忧虑母校
刘和珍被虐杀过程
欣然前往请愿、 中弹、 无端喋血、 未便死; 同行的张静淑、 杨德群想扶起她, 均中弹、 学生阅读五部分找出有关 立仆; 语句 自主学习 两者对比说 明了悲剧
刘和珍还能坐起来,但头胸被猛击两棍, 牺牲。 第三环节:解决第二问题
(1) a、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 能如此而已。 b、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 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c、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 这里是重 点语句理解 起来比较 苦难,所以采
冀州中学教学设计
课题 记念刘和珍君 课时 2 时间 月 日星期
1、课堂设计理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三主原则,充分地发挥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自主、合作、探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自主的基础和同桌合 作讨论,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分析问题。
点希望,哪怕依稀微茫,而猛士们会在烈士精 神鼓励下,更加勇猛的前进、斗争! 先对斗争的方式进行理性反思,再肯定烈 士的勇毅对于将来的意义,全文收束在高昂的 斗争精神上,更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齐读字词 菲( fěi )薄 . 课堂 检测 赁(lìn . )屋 黯(àn )然 . 噩(è )耗 . 辗转(zhǎn . )

课题1-2

课题1-2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南京市竹山中学咸玉美教学设想1、教材分析案例章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内容分析:本节课通过对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这三种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简介,引入对其性质的实验探究,分析、得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其反应条件。

在此基础上再增加硫酸铜,亚硝酸钠、高锰酸钾的用途,组成的认识,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联系实际、合作交流,实验探究、多媒体。

教学思路与设计:学完第十单元酸、碱知识后,学生又学习了食盐,对盐一类物质的学习方案已有了一定的方式方法,且通过前面已学的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及含碳酸钙的建材补盐酸腐蚀的照片,自然地引出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便显得水到渠成,至此,在酸、碱、盐的反应中从生成物情况看,学生已接触过生成水的反应,为得出复分解反应作好直观铺垫。

在本课题中,要充分利用物质的生活性,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搜索→设计→实验→归纳养总结的学习能力,围绕“碳酸盐的用途、性质、复分解反应,并增设硫酸铜、亚硝酸铜、高锰酸钾的学习,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主动体验的空间和机会,既要有对知识的理解、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更要有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对化学的感悟和体验,让学生能发自内心的享受化学、热爱化学。

一、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硫酸铜、高明锰酸钾、亚硝酸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初步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搜集资料和信息交流,体验主动学习的乐趣和交流表达的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学习归纳总结发现规律的方法,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一 空气(第一课时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一 空气(第一课时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以用化学式表 示的。 如:氧气(O2)、氮气(N2)、红磷(P)、 五氧化二磷(P2O5)等 混合物: 由二种物质或二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 如:空气、河水、雨水、矿泉水、泥沙、汤水 等。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氧气(下一张) 鱼池缺氧现象与增氧方法 2、氮气(下一张)
1)氧气含量低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2)装置的密闭性不好 3)红磷的量不足 4)瓶内温度没有降到室温

思考
上述这个实验如果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来做上 述实验;要确保成功,应该如何改进?
温馨提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与 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发应而不生成任何气体。
空气的组成:
体积分数: 氮气( N2 ):78% 氧气( O2 ):21% 稀有气体(He、Ne、Ar、kr、Xe、Rn ): 0.94% 二氧化碳( CO2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3’02
低温现象——液氮的应用
6’39
氧气的用途:
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熔沸点低。密度:1.251g/L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途:做保护气、化工 原料、液氮可用作冷冻 剂等。
试描述氮气的性质。
3、稀有气体
灯管中的稀有气体
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集气瓶
3、仔细观察实验现 象
想一想
1、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放少量的水? 2、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 中?
你看到了什么?
实验现象:
1、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2、打开弹簧夹,水倒流入集 气瓶中,水面上升至瓶内体 积的1/5。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 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知识要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 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知识要点

课题 1·金刚石、石墨和C·知识要点60【要点1】碳的单质1.金刚石和石墨我们可以通过列表对比,更明确地看出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差异.(表6-1)思考: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物理性质会有很大的差异呢?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组成单质时原子的排列不同(见课本图6-1、图6-2),所以物理性质会有很大的差异.2.C60分子C60也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C60分子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见课本图6-4),有人因此称它为“足球烯”.说明:C是美国休斯顿大学的克罗脱(Kroto, H. W.)和史沫莱60(Smalley, R. E.)等人在1985年发现的.我国北京大学化学系和物理系分子.研究小组也研制出了C601991年科学家又发现一种碳的单质——碳纳米管,它是由六边环形的碳原子构成的管状大分子(如图6-1),它的直径只有几个纳米.讨论: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否一定为单质?不是,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几种单质,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是单质,如果金刚石和石墨混合在一起,经检测,虽然只有碳元素,但金刚石和石墨不属于同种物质,所以应该是混合物.我们应该说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要点2】木炭木炭主要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与木炭类似的,还有焦炭、活性炭和炭黑.说明:木炭和活性炭因为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比木炭的还要强.在吸附的过程中,只是把物质的微小粒子吸附到疏松多孔的表面上,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要点3】碳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稳定性)说明:碳受日光照射或跟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例如我国古代用墨汁书写、绘制的字画,可以保存多年而不褪色(如图6-2);我们填写的档案资料均要求用碳素墨水书写,碳素墨水写字不易褪色.讨论:木桩做电线杆埋入地下之前,通常将其表面部分微烤焦,为什么?烤焦的表面形成一层木炭,减慢电线杆的腐烂速度,使其经久耐用.2.碳跟氧气的反应(可燃性)(1)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说明:这个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碳可以用作燃料.(2)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说明:这个反应过程中也放热.注意:反应的生成物一氧化碳有剧毒,对人体有害,室内用煤取暖时要注意安全.3.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分析:红色物质应该是铜,使澄清石灰变浑浊的气体应该是CO2讨论:在上面的反应中,哪种物质具有还原性?在上述反应中,碳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还原性.说明:碳能够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碳的还原性可以用在冶金工业上.。

课题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格式

课题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格式

课题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格式一级标题:
- 课题名称
- 二级标题:
1. 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2. 研究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3. 研究课题的方法和步骤
4. 研究成果的预期成果和意义
- 三级标题:
1.1 研究课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2 研究课题的基本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的创新点
1.4 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经验和体会
例子:
研究课题:城市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级标题:
- 课题名称
- 二级标题:
1. 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2. 研究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3. 研究课题的方法和步骤
4. 研究成果的预期成果和意义
- 三级标题:
1.1 研究课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2 研究课题的基本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的创新点
1.4 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经验和体会
1.4.1 研究课题的研究历程
1.4.2 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
1.4.3 研究过程中的重要发现
1.4.4 研究过程中的重要体会
2.1 城市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2.2 城市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潜在危害
2.3 城市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干预措施
该课题是一个研究城市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课题,其中包括了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步骤、研究成果的预期成果和意义以及三级标题的内容。

课 题1

课    题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理想
2、巩固各种绘画方法
3、用自己掌握的画法来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
用学习过的并已经掌握的画法来表现出自己的理想
教学难点
让学生都表现出自己梦想
教学准备水彩ຫໍສະໝຸດ 、颜料、钢笔教学进程复备栏
一、导入:
1、我们伟大的领袖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成为他学习的动力。许多伟大的成就,就源于儿时的梦想,美丽的梦给人力量。
①除了用水粉画、钢笔之外,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②你的梦想是什么?
③你准备用什么方法画什么内容来表现你的理想。
突出主要人物即长大后的我,在画面中占有绝对的位置,并能画出我从事的工作即的梦想,如你的理想是老师。那就画你在上课的情形,如你的理想是医生,就可以画看病的情景。要选择典型的场面来表现,然后添加背景。
2、同学们,你的理想是什么啊?你能用画面表现出来吗?今天,我们就来把自己的梦想画出来吧。
二、新授:
1、欣赏:《长大后我是一名电脑专家》水粉画表现出小作者自己长大后的理想:从事电脑工作,把人物的年龄、工作都表现出来。
《我想成为健美冠军》钢笔画用线描的手法表现出正在做健身活动的人们,线条简洁、流畅。
2、讨论:
三、布置作业:
用你自己掌握的画法来表现你的梦想。
四、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业展示与评价:
将学生好的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教师最后进行点评。
板书
设计
第1课我的梦想
构图饱满,色彩和谐,表现得体,
大胆作画,根据自己梦想进行创作
教后
笔记
课题
第1课我的梦想
总编号
01
备课时间
2007年2月26日

2010课题(1)(1)

2010课题(1)(1)

《基于天台传统节日文化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一)课题研究实背景我们天台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历史悠久,佛宗道源,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厚重而有营养。

尤其是天台传统节日文化更可以给学生带来直接的人文熏陶。

根据我们对天台初中学生进行调查,了解熟知天台传统节日文化的人为数很少。

最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受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冲击,及西方文化的进入,特别是一些西方节日文化的渗透,使得当代学生喜欢圣诞节超过喜欢春节,了解情人节、愚人节超过了解七夕节。

天台中小学生远离传统文化倾向愈演愈烈,而且他们对节假日的理解仅局限在可以休息或玩耍上,很少感受天台传统节日文化所带来的身心愉悦,长此以往,我县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将会淡出学生的视线。

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更有反面例子给我们敲响了的一记警钟,那就是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的成功,这是令所有中国人都不齿的。

近年来,我们天台山文化研究方兴未艾,但大多涉及山水文化、耕读文化,及对乡土名人的研究,很少涉及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它兼顾语言与文化的层面,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这个目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树立“大语文”观,兼收并蓄,即通过培养语文素养最终达到提高文化素养的目的,让受教育者最终成为一名有一定文化素养、文化品位的人。

(二)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等部门发布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

它提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课题1

课题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能听懂、会说、会读eleven /twelve 以及三餐breakfast lunch supper的认、读、写。

②能用it’s…来表示时间。

③能用句型what time is it?询问时间。

④能用句型it’s time for….来表示到什么时间该干什么。

2、技能目标能灵活运用句型what time is it? 和it’s…问答以及用句型it’s time for..来表示每个时间点要做的事情。

3、情感目标把语言学习融入各种情景及活动中。

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充满乐趣自主地学习。

教学过程:一、warm up:1.hello,what’s your name? nice to meet you.you,what’s your name? oh,i’m glad to see you. 2.t: are you ready for class?,now look! what’s this? one ball .now i put this word here ,you can say,”two balls.”ok,go on,please.”three .four five.six seven…..ten balls. let’s say the rhyme”ten balls.”( two twice)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时间,与数字有关,我就根据这一点,利用三年级上册学过的ten balls这个ryhme进行复习巩固数字,同时进行热身。

引领学生迅速进入英语氛围,并利用热身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以下的教学打好情感基础。

)二、presentation:1.t:very good.now,look at the blackboard? what’s this? “c”(write a big c)now,what’s this?“o”(go on to draw a big o).now ,this? (draw a clock.) yes,it’s a clock. clock . clock.clock a clock a clock. (drilling) it’s a clock. (我把画时钟的过程分解,由c过度到o,又过度到时钟钟面,从而学习clock这个单词,既能迅速调动学生集中注意力,又具挑战性,从而实现“课伊生,趣亦始”。

课题1

课题1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学习目标:1、掌握盐酸、硫酸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

2、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碱的通性。

3、掌握H+、OH-、SO42-、Cl-的鉴定方法。

4、知道浓硫酸的性质、会稀释浓硫酸。

5、会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

盐酸:HCl第一部分:常见的酸:硫酸H2SO4一、盐酸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出现白雾。

盐酸的化学性质:1、盐酸与指示剂的反应。

2、盐酸与活泼金属的反应:(主要是锌铁镁铝)金属+酸==盐+氢气Fe+2 HCl== FeCl2+H2↑3、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Fe2O3:红褐色;CuO:黑色。

Fe2O3+6HCl== 2FeCl3+3H2O金属氧化物+酸==盐+水FeCl3溶液是浅黄色溶液。

含有铜离子的溶液显蓝色。

酸可用于除锈。

4、酸与碱的反应:Fe(OH)3:红褐色固体;Cu(OH)2:蓝色固体。

Fe(OH)3 3HCl== FeCl3+3(生成浅黄色溶液)Cu(OH)2+ 2HCl== CuCl2+ 2H2O(生成蓝色溶液)NaOH+HCl==NaCl+H2O (会分析颜色变化)碱+酸==盐+水(中和反应)胃酸的主要成分是HCl,盐酸太少,消化不良,HCl太多,会得胃病,可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

试写出化学方程式。

5、酸与盐的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后两种是H2CO3分解生成的)CO32-的鉴定方法:在该物质中滴加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物质中一定有CO32-存在。

AgNO3+HCl==AgCl↓+HNO3AgCl和BaSO4都是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盐+酸=新盐+新酸Cl-的鉴定方法:在该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该溶液中一定有Cl-存在。

例:怎样证明某溶液是HCl?二、硫酸:H2SO4(一)浓硫酸的性质: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课题(1)

课题(1)

课题认识情绪任课教师曹金夏教学内容简析“情绪”伴随我们每个人,是一个人的调节器,它可以发动人的行为,确定人的方向,为了使高年级的同学更好的认识情绪,明白情绪,什么样的事件会引发何种情绪学生学情分析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同学们更直面看到情绪.通过事件,让同学们表达出自己的真实的情绪,进而分析,让同学们更加了解”情绪”.整堂课以互动为主,学生的积极会提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同学们明白什么是情绪2.技能目标:让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情绪3.情感目标:感受到自己情绪的变化教学分配重点:认识情绪,了解情绪难点:在现实中,如何认识,体验情绪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各类关于表情的图片课时一个课时教学过程二教师启导学生参与一.教学导入:(1)向同学们一一展示各类关于表情的图片,让同学们分辨说出是何种表情.(2)同学们说出的这些表情,用一个词来概括.(3)这些图片的内容正是情绪的体现. 那么,现在哪位同学能说说看,在生活中,还能体验到的情绪有哪些? 高兴,快乐,伤心,愤怒……情绪低落,郁闷,吃惊……二.授新:(1)老师这里有一些事件,说完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真实的情绪说出来.1.当你和同学吵架了.2.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3.考试不及格时.4.收到意外的礼物.5.妈妈决定周末带你去动物园玩,可到了周末,妈妈有事不能带你去玩了. (2)同学们表现的这些情绪很符合事件发生后的表现,接下来,谁能说说看,还有怎样的情况会引发怎样的情绪呢?同学们的这些体验,可真深刻,看来同学们已经明白了”情绪”是怎么一回事1.气愤,委屈2.高兴,快乐3.尴尬,伤心,害怕.4.吃惊,高兴5.之前很高兴,后来会很气愤,生气.1.方便面里没有调料包 => 很吃惊2.洗澡洗到一半停水了 => 很气愤3.电脑无法连接互联网 => 很无奈了.(3)通过这堂课,同学们认识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呢?…………1.生活中很多事件都能引发我们的情绪.2.每个人体验到的情绪有不一样的3.……三.教师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都能积极表现,参与,希望这种精神在以后的每节课都能保持,继续发扬,同时,通过今天的这堂心理健康课,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去认识情绪,体验情绪.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板书设计认识情绪(1)和同学吵架 => 气愤,委屈高兴,快乐,伤心,愤怒:情绪 1.方便面无调料包 => 吃惊(2)受到表扬 => 高兴,快乐 2.洗澡洗到一半停水了=>气愤(3)考试不及格 => 尴尬,伤心,害怕低落,郁闷,吃惊 3.电脑无法连接互联网=>无奈(4)收到意外礼物 => 吃惊,高兴……………………(5)由高兴转变为生气,气愤.课后反思。

小课题1

小课题1

18
“概念”
能够集中反映课题研究主 题或主要内容的概念。
可以来自课题题目。也可 以通过研究主题或研究内 容提炼概括。
概念来源
课题界定
界定过程
是不断缩小研究概念内涵、 不断缩小研究范围的过程。
一般义:可以来自词典也可 以是其他研究者
特指义:本课题研究中含义 界定义
01、课题的提出
19
例:“培养小学生自我修改习作能力的研究”概念的界定
02、研究的依据
28
例:“小学生养成教育的行动研究”政策依据
这一课题可以以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如,《中 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 体系的意见》等为政策依据。
03、研究目标
29
研究 目标
理论目标 理论或知识开发
实践目标 学生成长、教师发展
01、课题提出
13
例:“新课程实施中提高教师设计能力的研究”的理论背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 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 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 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 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全新的教学 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
不宜太大,一般以一个班或一个年级为研究对象就可以了。)
06、研究方法
研究 方法
36
研究方法是研究的必要手段。课题研究往往要采用 多种研究方法。不要简单罗列研究方法,要对研究 方法在课题中怎么运用加以说明。
常用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 法、个案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经验总 结法、整理统计法、检测分析法、跟踪比较法等

酸碱课题一解析

酸碱课题一解析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Zn+2HCl=ZnCl2+H2↑ Zn+H2SO4= ZnSO4+H2↑
Fe+2HCl=FeCl2+
Fe+H2SO4= FeSO4+H2↑
讨论:H2上↑面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
1、生成物都是H2和盐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酸” 一词从有酸味的酒而来。最早,在制酒的时 候, 有时把比较珍贵的酒放在窖中保存,在微生物的作 用下, 产生了酸。
“碱” 一词在阿拉伯语中表示灰。人们将草木灰放 到水中, 利用灰汁洗浴、印染等。
知识点一、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我们曾经做过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在这个 实验中,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了红色。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酸” 对你来说一定不陌生。调味用食醋有酸 味, 是因为食醋中含有醋酸;一些水果有酸味, 是 因为水果中含有各种果酸。“碱” 对你来说可能不 如酸那样熟悉, 其实你也遇到过。石灰水中含有氢 氧化钙,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它们都属于碱。 酸和碱是两类不同的物质。
资料卡片
“酸”“碱”的由来
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 后,溶液的质量和浓度有什么变化?
浓盐酸:溶液质量减小、浓度减小 挥发出氯化氢 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浓度减小
浓硫酸吸水,(吸水性)
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的酸还有硝酸(HNO3)、 醋酸(CH3COOH)等。另外,生活中常见的许多物质 中也含有酸。
知识点二、几种常见的酸 2.浓硫酸的腐蚀性
B. 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C. 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D. 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共同点:生成物都有水 。 碱可以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校级科研课题1

校级科研课题1

通知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科研能力,学校决定教
师(自愿)开展校级科研课题研究,具体事宜如下:
一.课题内容
1.在各学科如何高效实施“导学”教学模式。

2.初高中学习衔接的教学方法研。

3.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和规律探索。

4.在德育中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的究。

5.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二.课题要求:
1.研究的课题内容范围不宜过大,研究成果实用。

教师只研究上述课题内容的某个方面。

2.课题题目自拟。

3.校课题研究方法主要为: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4.教师自愿申报,每个教研组申报课题数量不限,每位教师最多研究一个课题。

每个课题组人员不限。

三.课题申报
1.每个课题组填写一份校级科研课题申请表.(到教研处领取申请表,在密山一中教研处QQ群下载电子稿.)
2.上交申请表和电子稿.(3月9日前上交申请表和电子稿。

)
3.3月中旬对研究人员培训,时间另行通知。

课题1

课题1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九.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
1.请简单描述这节课的教学或学习流程;
2.有哪些精彩的瞬间;这节课中你最满意的地方或者让您最兴奋的地方?
3.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达到你期望的水平了吗?你满意吗?这节课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或者让你觉得不足的地方在哪里?
观点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课题:
科目:
教学对象:
课时:
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在上节中学生已经了解到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
本节继续
采用学生熟悉的水做知识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
述,
使学生认识到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解成原子,
原子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从而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的起点定位于引导学生从观察宏观现象到用微观
4.课堂上有出乎你意料的事件发生吗?你是如何解决的?
5.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
6.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你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7.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课题1

课题1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教具准备:试管、带弯管的单孔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铁架台(带铁夹)、研钵、、药匙、镊子;胆矾、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水教学过程【引言】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

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板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讲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讲述及演示】实验1-1-(1)现象: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讲述及演示】实验1-1-(2)[说明]首先展示胆矾晶体,再把蓝色块状固体研碎成为蓝色粉末,然后进行实验。

现象:块状的胆矾变成粉末状的胆矾【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讲述】以上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细观看观察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 1. 电解水。2.检验氧气。 3.检验氢气。 学生观察: 气泡、气体体积等现象 听:检验氢气的声音。 分析归纳: 实验现象:试管中有气泡产生,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 比为1:2。 学生讨论、发言、归纳电解水的现象。 探讨教材中的“讨论”栏,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提问:通过以上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学生分析讨论发言
• 实验探究 • 播放视频:氧化汞─→汞+氧气 • 得出结论:要证明一种 物质是由不同种元素 组成的,可以 把该物体 分解,通过证明产物的 方法来判断。 • 提示:通过电解水的方式把水分解,然后验证产物 • 1、如何检验氧气? 2、如何检验氢气?3、介绍检验氢气的 方法 • (组织讨论) • 如何来设计电解水的实验? 请画出示意图。 把你所画的示意图与教材中的图比较。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画图。找不同,思考 指导学生组装仪器,进行实验(改进实验) (1)对于电极可以把铜丝缠绕在碳棒上。 (2)2、如果只用试管收集气体的话,很难固定,因此可以加 两个漏斗固定
二、学情分析
• 学生对自然界的水是非常熟悉的,都能认识水的一些性质, 比如:无色、无气味、无味道的液体,密度为1g/cm3,沸 点是在1标准大气压下为100℃,熔点为0℃,以及水的用 途:农业灌溉、洗碗、洗菜、运输业等等。当然也知道水 是一种纯净物,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如水的组成 等,学生是陌生的和不习惯的。这节课就是通过水的电解 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水的相关知识。这样 展现知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渗透了科学思 想方法的教育。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教材分析
• 自然界的水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本课题为学生提供认 识和探索周围事物的素材和线索,以及从身边事物中学习 化学知识的意境。 • 本课题的主体知识为水的组成,大家都熟悉水,但怎样以 化学的眼光充分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本课题 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 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学科的 距离感,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 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 讨论分析获得的。它既与史实相符,又体现了认识客观世 界的科学过程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区别、归纳出单质和 化合物的概念。
板书设计
课题1 水 的 组 成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1)现象:出现气泡(体积比)正极:负极=1∶2。 (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 2、小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O2、H2、N2。 2、化合物:H2O、CO2、Fe3O4、A12O3、P2O5。
三、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 • • •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 探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 (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 象的能力和习惯。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 究的精神。
• (小结)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学生书写文字表达式: 水──→氢气+氧气 • 指导学生自学。学生阅读课本的最后一段内容。让 学生对这段内容进行理解、质疑。 • 老师对这段内容进行讲解 • 根据氧气、氢气、水、红磷、五氧化二磷等物质的 化学符号,你们能看出它们的特点吗? • 讨论、发言、归纳; 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 (小结) •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 学生自己总结。
The end,thank you!
• • • • • • •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水的组成。 难点: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 1、准备电解水实验的仪器; 2、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 教学课时:1课时
• 五: 教学过程
• 1、情景导入:讲述拉瓦锡发现水的组成的故事 • 过渡 :今天,我们要追寻科学家的脚步,来探索水的组 成的奥秘。 • 引导思考:如何来证明—种物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