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每课一练(二十五)第十七单元第2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每课一练(二十五)(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苏锡常镇一调)北宋著名学者李觏曾经指出:“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
凡所以修身正心,养生送死,举无其柄。
当是时也,释之徒以其道鼓行之,焉往而不利云云。
”对此段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该材料揭示了儒学复兴的某种背景B.该材料将儒、佛对比,对佛学甚是推崇C.该材料反对儒学的伦理说教,陈义甚高D.该材料显示学者思考、探索,试图改造儒学2.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朱熹……反复强调这种(理学)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改造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宗教化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出人性的尊严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并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开始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4.(2013·无锡模拟)《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
克,胜也。
己,谓身之私欲也。
复,反也。
礼者,天理之节文也。
”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5.所谓“朱陆同异”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个老问题。
解放后的一些哲学史著作一般把陆学看做主观唯心主义,把朱学看做客观唯心主义。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七单元第2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必修三)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
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
探究1:在贯通明理方面,材料一、二有什么区别?
提示: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 阳明主张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探究2:上述材料反映的思想在属性上是否根本对立?为什么? 提示:否。二者本质相同,他们都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
2.消极方面 (1)宋明理学为适应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用 “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2)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
地位的官方哲学,从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3)夸大了“心”即良知的作用,助长了明中叶以后不务 实际之风。
主题 2 材料一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上有实力的商家
都是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
材料三
宋朝新儒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哲学家朱熹(1130-
1200年)„„其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是《朱子家训》,其中对婚 礼、葬礼、敬奉祖先以及其他一些家庭礼仪都做了详尽规定。 作为一个优秀的儒家学者,朱熹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个人无
论是在家还是在更大的社会里应当发挥其正当的作用。
封建后期的统治,为强化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服务。从政治作 用说,理学是思想史上的浊流”。目前的一些学者,则在一定 程度上肯定了理学,如侯外庐、邱汉生等主编的《宋明理学史》 中这样写道:“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水平。它提 出的范畴、命题,所讨论的问题,是新的,它探究的学术理论
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
材料三
16-17世纪的中国,虽然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
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优秀课件)
考点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通史链接——明末清初的政治、经济、思想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新的生产方式产 内 生,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但由于 链接点 容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 自然经济的抵制以及封建统治者政治上的专 制,经济上的重农和闭关锁国,使中国逐渐 政 衰落 脱离了世界发展大势,此时中国的思想界出 治 固守农耕经济,闭关锁国,重农抑 现了反专制、倡民主、反抑末、重工商、反 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经 教条、重实用的早期启蒙思想,文学领域小 说盛行,带有强烈的反专制色彩。 济 八股取士,文化专制;“异端”、 思 民主思想产生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3、易误辨析——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区别 (1)程朱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主张通过 “格物致知”的方法,体验“天理”的存在,最 终贯通明“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2)陆王心学主张“心即理”。认为人天生有良知, 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因此天理就在自己 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 能成为圣贤,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5、思维升华——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明末清初三大 思想家的思想异同 项目 相 政治 同 经济 点 思想 内容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
主张“工商皆本” 批判地继承儒学,主张“经世致用”
黄宗羲 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激烈批判君主 专制制度 不 同 顾炎武 特别倡导实学,积极求真并实践 点 哲学贡献大,是古代唯物主义理论 王夫之 的集大成者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4、整体图示——宋明理学
理是世界的本源 程朱理学 格物致知 世界观 心即理,心外无物 陆王心学 发明本心、致良知
继承
发展 认识论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
目录
• 宋明理学概述 • 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 •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比较与评
价 • 宋明理学与现代社会的思考
01
宋明理学概述
宋明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
宋明理学起源于唐朝的儒学传统 ,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哲 学体系。
发展
思想内容的异同点
01 02
哲学思想
宋明理学注重思辨性,强调天理、良知等概念,追求内心的修养和道德 完善。而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更注重实践和应用,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强调经世致用。
政治观念
宋明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尊卑有序,维护封建等级制度。而明清之际的 儒家思想则反对封建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提倡自由和平等。
03
文化态度
宋明理学推崇传统文化,注重传承和发扬。而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则批
判传统文化,提倡变革和创新。
对后世的影响和评价
宋明理学对后世的影响
宋明理学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内心的平静,对中国的文化、教育、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其强调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至今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在宋朝时期,理学得到了极大的 发展,逐渐形成了多个流派,包 括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程朱理学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 熹
• 程颐的思想主张:程颐主张“性即 理”,强调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 区别。
• 程颢的思想主张:程颢主张“心即 理”,强调内心的修养和道德实践 。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
强调忧患意识
宋明理学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强调个人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 任感,对现代社会中个人的社会
高考历史总复习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考情分析、考点突破、知识梳理真题体验(71张)
目
返回目录
核心考点突 破
考题研析演 练
代表
哲学观
认识论
陆九 “ 心 ” 是 宇 宙 万 物 的 本 只 需 反 省 内 心 就 可
渊原
得到天理
陆王 心学
王阳 明
宣扬“心外无 物 ”“__心__外__无__理____”
的命题
提出 “__致__良__知____” “知行合一”的 说
和 学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核心考点突 破
考题研析演 练
后来随着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四书章句集注》成为 科举考试的依据,而“孔孟之道”也就成为儒家学说的代名 词。据此可以看出,儒学被称为“孔孟之道”与程朱理学的大 力提倡和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密切相关。
返回目录
【巧思妙记】 宋明理学
核心考点突 破
考题研析演 练
返回目录
2.内容
核心考点突 破
考题研析演 练
代表
哲学观
认识论
(1)__天__理____ 是 宇 宙 万 物
程朱
的本原
理学 二程 (2)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 “格物致知”
接联系起来
朱熹
(1)天理就是三纲五常 (2)强调 “__存__天__理__,__灭__人__欲____”
“格物致知”的 的是明道德之善
——王阳明《传习录》
返回目录
核心考点突 破
考题研析演 练
史料三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而上学,他们一方 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就,另一方面在传统 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 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而上 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程朱理学家们 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课件
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内容
链接点
政治
废丞相,设内 阁、军机处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新的 生产方式产生,出现了向工业文
商品经济发展、 明演进的趋势,但由于自然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出 的抵制以及封建统治者政治上的
经济 现、工商业者队 专制,经济上的重农和闭关锁
伍壮大、自然经 国,使中国逐渐脱离了世界发展
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李贽 思想是在明末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背景下出 现的,他大胆批判封建正统思想,挑战孔子的权威,一 定程度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他并没体现新兴资 产阶级的愿望,C项符合题意。文艺复兴是在西方商品 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壮大的背 景下发生的,其核心是人文主义,倡导人的尊严、价 值、自由等,打击了教会的绝对权威和思想控制,解放 了人们的思想。由此可见A、B、D三项叙述都是正确 的。答案为C。
【深化拓展】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明朝进步思想家李 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 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的观 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们十分惊惧。 2.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清初黄宗羲揭露 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得 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顾炎武提倡“众治 ”,反对“独治”;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 理论和设想。
()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课件
强调本体论
熊十力认为,本体论是儒家思想 的核心,他通过对于《周易》的 研究,提出了自己的本体论思想 。
倡导思辨哲学
熊十力主张通过思辨哲学来完善 儒家思想,他认为只有通过思辨 哲学才能真正理解宇宙的本质。
徐复观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
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纯洁性
徐复观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纯洁性是文化保守主义的核心,他主张保持中国 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纯洁性。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 的儒家思想教学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宋明理学概述 • 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 •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 现代新儒学 •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
想的比较 • 总结
01
CATALOGUE
宋明理学概述
宋明理学的起源
儒家思想的发展
儒家思想在汉代以后逐渐成为中国的 正统思想,经历了董仲舒的“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和宋代理学家们的复 兴,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学体系。
对现代道德伦理的启 示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 思想对现代的道德伦理具有重要 的启示作用,它们强调了人的道 德修养、人格完善和社会责任, 对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有着重要 的指导意义。
对现代政治哲学的启 示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 思想对现代的政治哲学也具有重 要的启示作用,它们强调了君臣 之道、社会秩序和政治责任,对 现代的政治制度和治理方式有着 重要的启示作用。
提出“心即理说”,认为“心外 无物”,强调“致良知”的修养 方法。
宋明理学的影响
思想界的影响
宋明理学在思想界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了当时知识分子的 必修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育界的影响
宋明理学对教育界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强调知识分子应该 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对中国的教育体系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第十三单元 第2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内在联系
1.南宋思想家朱熹和陆九渊在鹅湖寺会上相遇,两个思想家
关于“理”的认识和治学方法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这就是著
名的鹅湖之会。你认为这二人的主要分歧在于 A.是否继承和保留儒家思想问题 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 C.探究获取“理”的途径方法问题 D.是否保留理学思想中封建伦理道德的问题 ( )
4.(2010· 上海模拟)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 “新儒家”的代表。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表现在( 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 )
B.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把天理人性有机结合,“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A是董仲舒的主张,B是 荀子的主张,C是孟子的主张;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 欲”,形成新的儒学体系——理学。 答案:D
解析:两人均是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两者都属于唯心主 义者,陆九渊在继承理学的基础上使之发展为心学,更加 适合专制统治的需要,故A、B、D三项说法均错误;朱熹 主张用“格物致知”去把握“理”,而陆九渊主张通过内心的 反省,选C。 答案:C
内容 政治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
同
经济
思想
主张“工商皆本”
批判地继承儒学,主张“经世致用”
黄宗羲 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激烈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异 顾炎武 特别倡导实学,积极求真并实践 王夫之 哲学贡献大,是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
者
2.(2010· 杭州模拟)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 救众生。因此,在中国封建制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
统治便凝聚成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农民战争并不
二、陆王心学
1.陆九渊的思想 (1)“ 心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2)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3)只需 反省内心 就可得到天理。 2.王阳明的思想 (1)宣扬“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的命题。 (2)提出“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2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必修3)
自我校对 ①佛教 ②三教合归儒 ③儒学 ④佛道 ⑤天理 ⑥伦理道德 ⑦格物致知 ⑧天理 ⑨三纲五常 ⑩人欲 南宋以后
三、陆王心学 1.背景 (1)明中期后,①________日益尖锐,封建专制统治陷 入危机。 (2)王阳明认为只有通过②________,才能挽救统治。 2.思想主张 (1)南宋陆九渊: ①宇宙观:③“________”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 “心”就是“理”的主张。
自我校对 ①阶级矛盾 ②整治人心 ③心 ④伦理道德 ⑤向外探求 ⑥ 反省内心 ⑦心外无物 ⑧致良知 ⑨文化教育
即学即练 1.(2013·广东)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 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 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二、程朱理学 1.含义: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中 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 为新的儒学。 2.思想主张 (1)二程: ①宇宙观:⑤________是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 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②伦理观:把天理和⑥________直接联系起来。 ③认识论:提出⑦“________”,认为“物皆有理”, 只有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解读】 “格物致知”:“格”即深刻探究、穷尽。 “物”就是万物的本原,朱熹进一步将“物”确定为天理、 人伦、圣言、世故。“致”就是求得、获取的意思,“理” 就是事物的本质,他们眼里的“天理”。
3.地位影响 (1 ________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哲学。 (2 ________;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形成 了“朱子学”学派。 【解读】 作为一种哲学化的儒学,理学具有双重性。它的 出现更加强化了封建主义的精神压迫,同时又将儒学思想中 的精华发扬光大。理学家们的辩证思维言论,体现出丰富的 价值。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
探究2: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 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 结合上述材料及图片,你如何认识理 学?
答案:(1)理学提倡“三纲五常”,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是 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2)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 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了人性的尊严。
探究3: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 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 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1)“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是指哪些思想家? (2)他们为什么要进行反思? (3)他们思考了哪些重要问题? 答案:(1)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2)明朝灭亡,清朝建 立,受时势的刺激,检讨明朝灭亡的原因。 (3)顾炎武: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或答“天下兴亡,匹 夫有责”);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主 张“明君贤相”(或答“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王 夫之:主张实学,让富民放手经营工商业。
重难要点
1.思想内容 (1)从哲学上主张“理”是客观存在的,是世界的本原, 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把握“理”的方法是 “格物致知”。 (2)表现在社会伦理方面,“理”就是“三纲五常”,是 人们要遵守的社会规范。这是直接为统治者服务的。 (3)在人性与“天理”的关系上,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
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
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
材料二 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
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
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
反专制
真知
宋明理学和明清的儒家思想
【变式精练】 思想的共同点是
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 ( )
A.“仁”
C.“理” [思路解析]
B.“心外无物”
D.“格物致知” 本题解题关键是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
。孔子主张“仁”,孟子主张“仁政”,程颐认为仁是与万
物俱生的,朱熹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准则是天理的 反映,王阳明主张要“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 ”,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他们都主张实行“ 仁”,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答案] A
答案:(1)含义:“天理”是指人的正当 (基本)欲望;“人欲”是指人过分(非分) 的欲望。 (2)主张:正君心;体恤百姓(或以民为本); 统治者治理天下应做到存天理、灭人欲。 意义:有利于封建君主实施仁政(维护统 治)。 (3)现象:统治者强调(维护)等级秩序;下 层民众遭受理学迫害(或统治者以理压迫下 层民众)。背景:君主专制日趋强化;程朱 理学趋于僵化(程朱理学居统治地位)。 (4)意图:朱熹:用理学规劝统治者。“今 之治人者”:用理学压迫(束缚)人民。
• 2.(知识角度)右图讽刺的 是西方
• 某位哲学家,与他的主张相 类似 • 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 • A.孔子 • B.董仲舒 • C.朱熹 • D.王阳明
练习2 这位
(2009·江苏历史,3)某思想家强调
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 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 )
正。” ——李贽
材料三 。” ——朱熹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材料四
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
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 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 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41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41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一、宋明理学1.背景(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独尊地位被动摇。
(2)隋唐时期,“三教并行”,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2.内容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4.特点: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5.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轻巧识记]1.“二程”的思想天理是本原,伦理道德联。
格物又致知,理学代代传。
2.朱熹的思想三纲五常是天理,天理须存灭人欲。
格物致知明德善,朱熹思想内外传。
[概念阐释]“三纲五常”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种等级规范和仁、义、礼、智、信的五种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它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朱熹认为,道的内涵是“三纲五常”,只有达到仁者境界,将儒家价值化为自己真实的精神支柱,才算得“道”。
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背景(1)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
(2)阶级: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3)思想: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束缚人们思想,人们要求个性自由发展。
(4)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2.李贽的进步思想(1)主张⎩⎪⎨⎪⎧ ①破除对儒家经典的迷信,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②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影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3.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等提出。
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
[轻巧识记]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可归纳为“一、三、四、四”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确立于明朝)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专题25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备战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原卷版)
【高频考点解读】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热点题型】题型一宋明理学例1、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提分秘籍】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比较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同点本体论“理”是世界本原,理在心外“心即理也”,理在心中体验方法“格物致知”,体验“天理”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哲学思想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相同点代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内容都是儒学表现形式,都继承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实质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存天理、灭人欲”)影响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作用【举一反三】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这反映出当时()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热点题型】题型二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例2、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提分秘籍】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的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
以异端自居的明朝进步思想家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必修三第十单元第2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第2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形成体系把握要点1.有关宋明理学的5个关键点(1)一个趋势:三教合一。
(2)一个核心:理的存在。
(3)两种途径:“格物致知”和内心反省。
(4)两个世界观: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5)三个阶段:开创于北宋“二程”,成熟于南宋朱熹,新发展于宋明陆王心学。
2.有关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的3个关键点(1)三大背景:君主专制强化,工商业发展,程朱理学禁锢。
(2)三个核心:批判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倡“工商皆本”。
(3)三大特色:反传统、反教条、反专制。
课题(一)宋明理学[回扣教材知识]一、程朱理学1.背景:儒学危机(1)客观上:儒学受到冲击。
儒学自孔子以来主要探求人间的道德和秩序,注重人间世界,而忽视了对天地万物本原和宇宙规律的探讨。
2.人物(1)奠基人——程颢、程颐(2)集大成者——朱熹(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二、陆王心学1.人物(1)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①核心思想:“心即理也”:“理”就是内在的“心”,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②求“理”的方法(方法论):“发明本心”。
穷理不必向身心以外的事物探究,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反对“格物致知”。
(2)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1)陆王心学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肯定普通人生活欲求的正当性,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2)陆王心学强调人的自觉精神,否定古代经典的绝对权威,客观上冲击了正统儒学的影响,冲破了理学的思想禁锢,对晚明思想界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3)陆王心学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成了之后心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
第2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活跃思想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都有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隐
居著书立说类似经历2
1610--1695
《读通鉴论》、《船山遗书》 《明夷待访录》
顾炎武
1613--1682
《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产生的背景
政治:君主专制强化,统治腐朽,阶级矛盾激化。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 展(根本原因),市民工商阶层兴起,人们 道德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
顾炎武的主要思想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经世致用
含义: “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 志存高远,胸怀天下。 “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 脚踏实地,注重实效。
何谓经世?致力于国家,致力于社会谓之经世;何谓致用, 以我之所学,化我之所用谓之致用。经世致用者,……学得知 识,以求改变我们的国家,改变我们的社会。
熹
理学
陆
王
陆王
九
阳
心学
渊
明
1.
世界观(核心):天理是万物本原,先理后物
程
(客观唯心主义)(道教)
朱
理 道德观: 理在社会上表现为儒家道德规范
学
的
(儒家)
观 点
方法论: 格物致知 (佛教)
对儒学继承:将“天人合一”发展到 “天人一理”,标志儒家思想成熟。
2、程朱理学实质: 论证专制统治和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①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②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 ③教育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教育事业; ④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⑤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⑥“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课件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1
(3)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 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 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12
2.消极影响 (1)宋明理学为适应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用“三纲五 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2)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 官方哲学,从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3)夸大了“心”的作用,助长了明中叶以后的不务实际之风。
31
2.(2019·河南适应性考试)北宋科学家沈括在解释太阳运动速 率的均匀性时,指出:“无一日顿殊之理”,还提出“水之理”“物 理”“造算之理”等概念。把理作为一个先验的逻辑范畴来阐释自 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据此可知( )
A.北宋科技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 B.科技发展推动理学系统化 C.理学有助于准确解释自然现象 D.科学研究需借助理学思想
35
4.(2019·汕尾质检)下表是不同学者对王阳明心学的认识。
观点
出处
王阳明之学尤为明代理学里的重镇。到他手 钱穆《阳明学述要》
里,理学才达顶点, 以后便渐渐地衰落了。
张载立(理学),朱熹集大成,王(阳明)使之 李泽厚《中国古代
瓦解。……王(阳明)的中心范畴(心)则是潜 思想史论》
藏着某种近代趋向的理学末端。
18
史料三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而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 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另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 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终于变成以哲学 形而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程朱理学家 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赵志霞《浅谈程朱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
3.思想条件:魏晋南北朝以来,出现了儒学、佛教、道教“三 教合一”的局面。北宋儒学家既复兴儒学,抨击佛道,同时又融合 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2019年高中历史第17单元 第2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知
考 点 整 合
识
研
读
【案例一】(2010· 浙江文综)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 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 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知
考 点 整 合
知
考 点 整 合
识
研
读
(3)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统治者的法制思想占主导地位,八股取士、 三纲五常扼杀人的个性,摧残人们的思想,启蒙思想家要求挣脱思想束缚,实现 个性的自由发展。 (4)政治因素:①明末清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 益加深。②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 综上所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一时期封建统治 危机的日益加深和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又为思想批判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道教
受
知
知 识 梳 理
识
研
读
2.内容 (1)二程的思想 ① 天理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理先物后。 伦理道德 ②把天理与 直接联系起来。 ③提出“ 格物致知 ”的认识论。 (2)朱熹的思想 人性 天理 与天理一致。 ①强调理之源在于 , ②强调“ 存天理,灭人欲 ”。 道德 ③“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 之善。
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对宇 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 离开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便 不 宙的 “气”两个方面构成,理先气 不存在,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 同 构成 后,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点 点 道德 主张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 主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 主张 为规范 达到良知,从而为善
2019年高中PPT课件
高考历史总复习 1-2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评价 ②三大思想家为代表的君主批判意识是在明清之际政
治经济天崩地裂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对君主专制统
治造成了强烈冲击。(岳麓版)
► 思维启迪3:李贽离经叛道思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他提出 了哪些反正统思想主张?
答案:原因: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理学思想的盛 行;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
思想主张: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提出“穿衣吃饭, 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挑战“天理”学说;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心 义 。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
学
成。(岳麓版)
内 容 陆
陆九 渊
王阳
①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 “理”的主张。②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 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①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②在认
王
明 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 思维启迪2:明朝中期儒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的表现有哪 些?代表人物是哪位思想家?
答案:表现:①心即理,“心外无物”,认为人心便是世界万 物的本源,是一种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致良知,认为“良知”是 人固有的善性,主张“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发挥了儒家 “仁”的思想。②将一切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 为内在的良知,以后者所代表的道德主体性取代前者的权威。由程 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主观唯心主义。
主 认识论: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
王 三夫 大之 进
张
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③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 证法思想。
步
影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
思
响 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没有去过那山
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 )
A.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 B.心学与经世致用思想的交锋
C.不同阶级学术思想的交锋 D.以什么样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
9.李贽指出"穿衣吃饭
即是人伦物理"
他主要反对 ( )
A.封建君主的文化高压政策 B.封建统治者的闭关政策 Biblioteka C.理学 D.形神分离的佛教观点
10.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阅历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 )
【活动过程】
活动一:阅读第三课的内容
自主完成基础知识整理
并在小组讨论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相关问题的探究
掌握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
完成下列表格
时期 人物 主 张 北
宋 二
程 宇宙观 方法论 南
宋 朱
熹 宇宙观 方法论 南
宋 陆
九
渊 宇宙观 方法论 明
①生活在明末清初②参加过抗清斗争③学术活动集中在哲学领域④受到文字狱迫害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11.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
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 )
A."穿衣吃饭
即是人伦物理" B."严以治吏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
6. 公然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者"的明清之际思想家是 ( )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李贽
一理而已" D."天
有形之大者也"
3.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 ( )
A.理气一体
理先气后 B.心外无物
心即理也
C.纲常伦纪
结合下列结构图
回忆本单元内容
小组内讨论解决:影响思想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活动反馈】
1. 朱熹提出"存天理
灭人欲"
其中"天理" 主要是指 ( )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自己收集整理的
错误在所难免
仅供参考交流
如有错误
请指正!谢谢
第二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高考纲要】
1、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王阳明的心学
2、明清之际的儒学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2.下列引文
符合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的是 ( )
A."夫盈宇宙者
无非物" B."夫形于天地之间者
物也"
C."宇宙之间
即为天理 D.内心反省
以致良知
4.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吸取其 ( )
A.仁政思想 B.儒家的伦理道德
完成下列表格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思想特点 具体主张 代表作品 具体影响 共同影响 问题探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小组合作解决)
①三位思想家都抨击了理学
试找出他们的抨击角度
②三位思想家提出上述主张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活动三:单元知识综合
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
③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
活动二:阅读第四课的内容
自主完成基础知识整理
并在小组讨论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相关问题的探究
1、 归纳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
2、 掌握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思想主张
7、提倡走出门户
到实践中求真知的思想家是 ( )
A.黄宗羲 B.李贽 C.顾炎武 D.王夫之
8. 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
它才存在;你不去看
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
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3 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4 朱熹:"人之异于禽兽
是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请回答:
①材料1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
②材料2和材料3中
宽以养民"
C."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D."工商皆本"
12.关于明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影响的下列评述
不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解放思想 B.农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
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C.对君主专制造成了猛烈的冲击 D.直接推动了变革当时社会的实践
当时社会的实践
??
??
??
??
如皋市薛窑中学2011届高三历史一轮活动单
1
C.人性本恶 D.明天人之分
5. 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
自有一人之用
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
若必待取足于孔子
则千古以前无孔子
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 )
朝 王
阳
明 宇宙观 方法论
思考:心学和理学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问题探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小组合作解决)
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
材料1 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 朱熹:"存天理
灭人欲"
材料2 朱熹:"一事不穷
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