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金融开放的经验和教训

合集下载

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和教训

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和教训

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和教训第一章: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概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影响范围涉及亚洲地区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泰国、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台湾等地。

此次危机的影响范围极为广泛,不仅对亚洲地区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而且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形势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原因和影响的深刻教训对于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发展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第二章: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原因分析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非常复杂,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是资本流动的大规模涌向亚洲地区。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亚洲地区出现了经济发展加速的趋势,资本市场不断扩大并吸引了大量的外资。

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和投资,并且持续的高经济增长日益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和热情。

不过,这些资本流入亚洲国家时,并没有得到有效监管和管理,导致了资本大规模流出。

另一方面,亚洲国家和地区存在严重的内部矛盾和体制问题,政策和经济结构的问题也是导致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许多亚洲国家在经济领域实施了一些非常宏观的政策,导致了一定的经济风险。

例如,泰国在1996年底放松了对汇率的管制措施,并对商业银行实行了类似资产管理公司的形式,引发市场信心下降,导致国民币大幅贬值,许多储户将资金转移到海外,而这也为危机爆发埋下了伏笔。

第三章:危机后的应对措施危机后,亚洲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危机的影响。

在缓解金融体系危机和稳定汇率方面,不同的亚洲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例如,印尼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调整利率和加大监管力度。

韩国对商业银行进行了重组和合并,以削减过度银行间竞争造成的风险,并实行了持续的财政刺激政策。

第四章:教训和启示亚洲金融危机为全球金融领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教训和启示。

一方面,亚洲金融危机再次证明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透明度问题是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商学院《国际经济地理》作业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姓名:学号:专业:班级: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李逸潇韩国位于亚洲东北部,曾经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农业国,然而在战后30多年的时间里积极实行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出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好现象,一举成为发达国家的行列,创造了“江汉奇迹”。

总结与借鉴韩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对于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

一.坚持国家政府对经济的主导作用韩国经济腾飞的经验表明,政府的有效干预和主导是一国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前提,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规范的市场基本制度框架。

从形成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入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框架,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和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现代企业制度。

2.为市场经济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设施。

建立合理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模式,使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的投资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3.维持社会公平正义。

把公正作为社会公共政策的伦理目标和首要价值,创造正义的制度环境基础。

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

4.制定产业发展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

审时度势,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韩国经济腾飞的一项重要经验。

从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产业结构基本上都是沿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轨迹不断演进的,我国也应如此,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了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向优化升级的方向发展。

5.宏观调控,实现社会经济总量需求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合理运用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将两者很好的相结合,正确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将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优点发挥最大化。

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与防范机制

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与防范机制

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与防范机制亚洲金融危机是1997年发生于东南亚地区的一场经济危机,波及了许多亚洲国家,如韩国、泰国、印尼等。

这场危机给亚洲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动荡,也成为全球金融领域的一次重要事件。

从这场危机中,我们可以汲取许多重要的教训,并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以避免类似的危机再次发生。

本文将分析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以及可行的防范机制。

一、教训1. 外债管理不善:亚洲国家在危机前积累了大量的外债,却没有有效的管理机制。

这使得这些国家在经济波动时更容易陷入困境。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透明和有效的外债管理体系,以防止外债积累过多。

2. 银行业监管不力: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银行业的监管机制存在严重缺陷,银行无力应对日益恶化的贷款风险,导致金融机构破产。

未来,我们需要建立更加严格的监管机制,并加强对银行业的监控,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3. 货币政策失衡:亚洲金融危机暴露了许多国家货币政策的失衡问题。

一些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使得他们难以应对货币贬值的压力,损害了国内经济的稳定。

因此,我们需要审慎考虑货币政策的制定,确保货币汇率的稳定性,并适时进行调整。

4. 相互依赖度过高:亚洲金融危机暴露了亚洲国家相互依赖度过高的问题。

一个国家的经济崩溃可以迅速波及整个地区,形成恶性循环。

为了减少相互依赖度,各国应该多元化经济结构,开展多边合作,以降低经济风险。

二、防范机制1. 加强金融监管:各国应建立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加强对银行业和金融机构的监督。

监管机构应具备足够的权力和资源,以实施有效的监管政策,防止金融市场出现过度波动和风险积累。

2. 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政府和金融机构应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以促进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追求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以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3. 提高国内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各国应加强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防控机制。

这包括改进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审慎放贷,完善政府的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等。

危机后韩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危机后韩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危机后韩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关于《危机后韩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60年代中期,韩国提出了出口型经济的发展口号,在此后的时间里韩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为世人瞩目。

目前来说,韩国经济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物价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民的收入不断增加等等。

但是,韩国经济面临着对外依存度高的现状,而这对于韩国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在危机过后的发展中,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经济结构的调整,进行积极的战略部署,是摆在韩国经济面前的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一、韩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一)以大企业的发展为主韩国经济发展最为显着的特点之一便是以大企业为主,在1993年这些大企业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而这也是韩国经济政策所导致的。

韩国工业的发展更为注重的便是现有企业的发展,而忽视了新兴企业的发展。

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出现经济增长对于大企业依赖较大的现状。

国家政策的偏向造就了韩国经济中商业集团以及巨型企业的发展,对于市场的占有率具有绝对性的优势。

在60年代,韩国政府修建了一大批的港口、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而此时一些家族财团在政府的支持下迅速发展。

甚至可以说,韩国的经济的增长是建立在少数大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上的。

像现代、三星等大企业数量少,但他们创造的价值却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超过百分之六十的比重,这些大企业的实力是不容忽视的。

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这些大企业便逐步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比如三星集团在面对手机出口额下降的情况下,不断进行企业内部的调整,在金融业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仍能获得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二)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对于韩国来说,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土地多以山丘为主,耕地稀少,矿产资源缺乏等等不利条件,而这些也造就了韩国经济对传统行业的依赖性较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韩国充分认识到本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开始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到现在,韩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香港、澳门以及新加坡并称为"亚洲四小龙",创造了属于他们的"江汉奇迹".而随着多年外向型经济发展,对于国外的市场以及资源的依赖性加大,特别是中国、日本等周边的几个国家,而这也逐渐成为韩国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韩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1997年10月,东南亚金融危机蔓延至韩国,由于韩国是世界第11大经济体及第12大贸易国,且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 ECD)成员之一,因而韩国的金融危机自然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本文试就这次韩国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以及韩国政府的因应措施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经验教训,供中国读者参考。

一、韩国金融危机①之经过1997年初韩宝公司的破产已经预示着韩国经济的危机。

同年7月发生的起亚集团事件和10月初发生的双铃商事事件加速了韩国金融危机。

进入1997年11月,韩国金融危机成为亚洲金融风波的焦点。

11月17日,韩国中央银行放弃了维持韩圆兑美元不低于986∶1的努力,当天韩圆兑美元跌破1000∶1的心理大关。

20日,韩圆就跌至1139∶1, 28日又跌至1170∶1。

1997年12月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与韩国政府终于达成协议。

IM F同意向韩国提供210亿美元备用信贷,并牵头筹措总金额为570亿美元的援助韩国一揽子计划,从此,韩国经济进入“IM F时代”。

IM F开出的条件②为:(1)把1998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由8%调低至3%;(2)开放金融市场,允许外国在韩国设立银行,允许外国银行拥有韩国银行50%的股份;(3)开放消费品市场,减少进口限制;(4)提高利率,抑制通货膨胀,使其低于5%;(5)保证央行独立运作,不受政府干预;(6)关闭问题严重、经营不良的银行和金融机构;(7)削减公共开支,提高税收,增加财政收入;(8)1998~1999年度经常项目逆差限制在国内生产总值的1%以下等等。

1997年12月22日,具有世界影响的美国穆迪投资服务公司降低了韩国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

12月23日,1美元兑2067韩圆,创下1962年以来历史最低记录。

这样,被称为经济优等生的韩国,一日间就成为亚洲金融危机最深的受害者。

韩国刚过了“IM F时代”一周年。

这一年中,有5.3万家企业破产,失业人数达到150万,失业率达76%,人均收入减少了31%(降到67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第11位降至第17位,经济危机更趋深化③。

金融投资中的经验与教训心得分享

金融投资中的经验与教训心得分享

金融投资中的经验与教训心得分享在金融投资领域,经验和教训是宝贵的财富。

经过多年的投资实践,我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教训,现在将其与大家分享。

希望能够为正在投资的人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一、了解金融市场在进行金融投资之前,首先要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

明白不同金融产品的特点和运作方式对于正确投资至关重要。

例如,股票市场具有较高的风险但也有较高的收益潜力,而债券市场风险较低但收益相对稳定。

了解市场规则和运行机制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降低投资风险。

二、树立长期投资的观念金融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的波动并不代表市场的整体趋势。

因此,我们要有长期投资的观念,不要过于追求短期的高收益和快速回报。

长期的投资规划能够分散风险,降低市场震荡对投资的影响。

三、合理分散投资组合分散投资是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方式。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金融产品和行业。

当某些投资亏损时,其他投资可能带来收益,从而平衡整个投资组合。

分散投资能够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性,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四、控制投资的情绪在金融投资中,情绪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贪婪和恐惧是投资者最大的敌人。

贪婪使我们过于追逐高收益,容易陷入风险,而恐惧则使我们在市场下跌时抛售股票,错失了复苏时机。

因此,我们要保持冷静、理性的思考,不受情绪的左右。

五、定期调整投资组合投资组合需要定期调整。

不同的金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表现也不同,我们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调整,选择投资上涨空间大、风险可控的产品。

同时,定期检查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收益,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投资组合的整体稳定性。

六、遵循投资计划在进行金融投资时,制定一个合理的投资计划非常重要。

明确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期限,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

同时,遵循投资计划执行,不要盲目追随短期的市场波动,保持冷静和坚定,才能够实现预期的投资回报。

在金融投资中,经验和教训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总结和分享这些经验与教训,我们能够更加理性地进行投资,降低风险,获得更好的回报。

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及教训

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及教训

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及教训1997年,亚洲的经济出现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

它的起因是泰国的货币危机,接着蔓延到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和韩国等亚洲各国。

这场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经济震荡,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冲击波。

它的影响程度和教训都是非常深刻的。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 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亚洲金融危机让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几乎停滞,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危机爆发后,不少企业倒闭,失业率大幅上升,很多人失去了工作,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2. 货币汇率下跌由于投机资本在亚洲各国大量抛售,导致了各个国家货币汇率的大幅下跌。

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货币贬值幅度达到75%左右,甚至还引起了一些国家的货币危机,如印尼、韩国等。

3. 炒作和投机活动的暴露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说明,这些国家存在严重的炒作和投机问题。

很多企业经营失误,盲目追求高利润,导致了经济的泡沫化。

而这些企业远离了实际的经济贸易活动,不断地进行借新还旧。

二、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1. 改善金融体系亚洲国家这场金融危机表明了它们的金融体系存在着不少问题,应当进行改革和完善。

比如加大金融监管的力度,建立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和财政体系,防止金融出现过热的局面。

2. 强化国际经济合作亚洲各国应该加强经济合作,从相互依存的角度考虑取得其他亚洲国家的合作。

比如建立一个国际货币协调机制,加强国际信贷机构的机制和监管措施。

3. 发展实体经济在这场危机中,一些企业纯粹靠炒作和投机来获取暴利,导致经济泡沫的膨胀。

所以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一些企业应该放弃炒作和资本游戏,走向具有实体产值的方向,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亚洲金融危机的现实意义和启示1. 市场化改革需要稳妥进行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要稳妥进行。

亚洲金融危机就是由于市场化改革推得太快、太猛导致的财政危机。

应当建立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让市场经济运作更加平稳有序。

2. 保持经济完整性保持经济完整性,避免国内需求的过度外溢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

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

亚洲金融危机得经验教训一、亚洲金融危机回顾亚洲金融危机始于1997年7月,首先爆发于泰国,而后蔓延到东南亚各国,波及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日本甚至俄罗斯.1996年之前,依靠推行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得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泰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

直至1996年,泰国出口增长率突然急速下跌,甚至出现负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部分国际投资者得恐慌.1997年1月,以索罗斯为代表得国际金融炒家开始通过做空泰铢套利,虽然泰国中央银行对此反应迅速,及时通过美元储备来挽救泰铢,但最终还就是因外汇储备不足而失败.7月2日,泰国政府不得不放弃与美元挂钩得固定汇率制度,停止维持泰铢对美元得固定比价,让汇率自由浮动。

自由浮动得汇率制度使泰铢在一天之内贬值16%。

由于东南亚国家经济联系密切,泰铢得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到其她东南亚各国,印度尼西亚得印尼盾、菲律宾得比索、马来西亚得林吉特纷纷相继大幅贬值,造成很大得金融恐慌,随后金融危机开始波及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及日本。

二、亚洲金融危机成因分析1、实行固定汇率政策,货币定价偏高固定汇率可以增强国际资本对该国货币得信心,有利于促进短期资本得流入从而推动国内经济发展。

但同时固定汇率降低了汇率变化得灵活性,实际币值同固定汇率下得币值往往会出现很大偏差。

事实上,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得币值被高估20%左右,韩国币值被高估10%左右。

货币定价偏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出口,推动了进口得增长;同时,从1995年开始美元对日元与其她主要货币开始升值,致使货币与美元挂钩得东南亚国家在出口市场上得竞争力下降.在多种原因得作用下,危机国出现巨大得贸易赤字,引起国际投机者得恐慌,国际投机者开始对该国货币失去信心,从而导致大量跨国资本流出。

2、金融自由化程度与经济发展程度不匹配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危机国都不同程度地开始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降低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同时允许金融机构境外融资。

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经济起飞阶段
韩国经济自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迅速发展,尤其是70年代初开始,韩国政府实行了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和电子产业。
韩国经济增长源泉
韩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投资和出口,尤其是出口在韩国经济增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韩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也促进了经济增长。
韩国经济发展模式概述
韩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其政府的高度干预。
韩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战略也为其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韩国的另一个特点是其对教育和科技的重视,这为韩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韩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韩国经济发展模式
02
韩国经济发展模式
指在韩国经济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国际环境下,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生产效率,实现持续、快速经济增长的发展路径和策略。
中国政府正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的展望
中韩经济合作的未来展望
中韩两国可以在技术创新、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中韩两国还可以在环保、文化交流和旅游等领域开展更多的合作项目,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交流。
中韩两国在经济发展中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合作,未来仍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高投资率
韩国经济发展模式略定位
韩国根据自身国情和国际环境,制定了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和电子产业,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高素质人才和技术工人
韩国重视教育和科技投入,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和技术工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社会文化因素
韩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制定正确的政策和战略来推动经济增长。
韩国在科技、文化和娱乐等领域的发展也受到了世界的关注。

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与应对策略

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与应对策略

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与应对策略亚洲金融危机,是指1997年开始自东南亚地区蔓延至全球的一场金融风暴,其中泰国、印尼、韩国等国家受到最严重的影响。

这场危机给亚洲地区的金融行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教训亚洲金融危机让人们认识到金融体系内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得出了以下几个重要的教训。

1. 依赖外资的风险亚洲国家在危机前过度依赖外资,尤其是短期外资,形成了严重的外债问题。

而一旦外资撤离,就会导致国内金融体系的崩溃。

因此,必须减少对外资的依赖,改善国内经济结构,降低经济的脆弱性。

2. 泡沫经济的危害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与泡沫经济密切相关。

在这之前的几年,东南亚国家经济蓬勃发展,但伴随着资产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形成了庞大的经济泡沫。

而泡沫的破裂最终引发了危机。

因此,各国需要加强对经济泡沫的警惕,及时冷却过热的资产市场。

3. 金融监管的不完善亚洲金融危机揭示了金融监管在危机预防和风险防控方面的不足。

政府与金融机构在监管方面的疏漏和失误导致了危机的扩大。

因此,各国应加强金融监管,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制度,增强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二、应对策略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各国为了重振经济,总结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

1. 推进金融改革金融改革是防范金融风险、提升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核心举措。

各国应加强银行监管,完善金融体系,降低金融风险。

同时,要建立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提高监管的效力和透明度,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测和评估,及时预警系统性风险。

2. 促进区域合作亚洲国家应加强区域内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

建立危机防范机制,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提高货币政策的协调性。

此外,通过开展贸易自由化,扩大区域内的市场规模,降低对外部风险的依赖。

3. 多元化经济结构亚洲国家应推动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减少对单一产业或特定行业的依赖。

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培育本地市场,增加对内需的依赖,降低对外部冲击的敏感度。

走在抗击金融危机前列的韩国

走在抗击金融危机前列的韩国

从 2 0 年 以来 , 国投 资 者在 2 0 01 外 0 8年 以来 席 卷 全 球 的 金 融
韩 国 股 市 比 重 一 直 在 3 % 以 危机 中 , 没有 被 唱衰 , 而率 0 并 反 上 。20 0 3年 1 0月 突 破 4 % , 先 走 出 危 机 。 2 0 0 0 9年 , 要 发 主 20 0 4年 4月 达 到 4 % 高 峰 后 , 达 国 家 经 济 表 现 多 数 为 负 增 长 4
向来 是 韩 国经 济 的 发 动 机 。 往 那 时 ,欧 美 主 流 报 刊 频 频
年韩 国经济增 长 的 9 %依靠 出 f 0 刊文 唱衰韩 国经济 , 其 为“ 称 正
V ,连 续 十 几 年 维 持 了 国 际 贸 在 沉没 的韩 国” 预测 韩 国将 为 I , 易顺差 。而 20 0 8年 头 l 0个 月 } 亚洲 版 的冰 岛 ” “ .将 面 临第 二
减 少 2 4亿 美 元 。 2 0 7 0 8年 l 也 居 当 今 世 界 经 济 最 有 活 力 的 0
2 1 . ◆ 下 ◆ 领 导 文萃 0 15 7
中国和印度之后 的第三位 。
国时事 杂志《 闻周刊 》 新 评选 的
经 济 总量 ( D ) G P 首次 突破 “ 全球 最佳 国家” l 位 。 第 5 1 万亿 美元 ,终 于 进 入 了万亿 据 联 合 国 发 展 计 划 署
6 领导 文萃 。 6点 跌 3
月 ,韩 国 外 汇 储 备 只 相 当 于
3国际贸易收支逆差 。韩 j0 5年 底 的 水 平 . 刚 满 2 0 . 0 2 00
国经 济对 外依存 度 极 高 ,出 口 亿 美元 。
机 ,它 像 噩 梦 般 地 缠 绕 在 韩 国 尔 成 功 举 办 了 第 五 届 G2 0峰 国 民 的 心 头 。 只要 有 稍 不 利 于 会 。韩 国媒 体认为 ,这是 韩 国 外 汇 增 加 的 风 吹草 动 ,韩 国上 “ 国运 昌 盛 ” 标 志 , 比 承 办 的 是

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与对策

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与对策

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与对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引起全球的震荡效应。

这次危机让亚洲国家深刻认识到金融体系的重要性,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在其中吸取了前进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的金融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一、经验教训1.外资过度依赖亚洲国家当时大量接受了外来投资,这使得当地的金融市场高度依赖这些资本的流动性和融资。

一旦流动性萎缩或者外国投资大量撤离,局势便可能急转直下,所以亚洲国家必须重视投资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以保障自身的经济发展。

2.资本主义市场监管薄弱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亚洲国家对金融市场监管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潜在的金融诈骗和风险。

这说明国家监管部门在市场规则形成和执法过程中的重要性,政府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提高监管与立法水平。

3.汇率问题当时,由于亚洲国家币值与美元的挂钩,当美元开始升值时,这些国家的货币也随之增值,使得当地的贸易市场遭受重创。

因此,这场危机暴露出了亚洲国家在货币政策和汇率问题上的不足,各国应该减少对主要货币的依赖,加强对本地货币的支持和管理,避免贸易市场的波动性。

二、对策1.加强对金融体系的监管和诚信意识各国政府应当将金融市场监管作为一项长期而稳定的任务来进行,建立透明、公正、稳定的市场环境,增加金融体系的诚信度,并严格执法监管,加大对金融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2.增强自主创新和技术储备能力亚洲国家在危机爆发之前就已经开始从事外资引入,但是大多数国家没有真正的增加自主创新和技术开发能力。

因此,应当增强本土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储备,降低外资和外国技术的依赖度。

3.控制财政赤字和货币政策各国货币政策必须牢牢掌握在政府的手中,控制财政赤字,调整经济收支平衡,依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货币政策,适应市场变化的和时的需求。

4.促进区域一体化亚洲国家应当提出具体的区域经济合作方案,通过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共同面对全球经济挑战,提高实力和影响力,避免重复和浪费。

韩国政府金融审计的主要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韩国政府金融审计的主要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韩国政府金融审计的主要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一、引言监查院是韩国的最高国家审计机关和监察机关,受总统直接领导,由宪法和监查院法等规定了其高于政府各部门的法律地位,在依法行使职能方面具有独立作用。

其两大核心任务便是财会监督和行政安全监察,具有审计监督国家财政收支决算、日常会计财务和监察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双重职能。

监查院院长由总统提名,但必须经国会批准,因此监查院的工作结果除了像总统报告还必须接受国会的监督。

韩国监查院在审计执法中有较强的责任感,坚持既对事,又对人。

1997年韩国爆发了外汇危机,这促使韩国对其金融监管机构和体制进行了大幅度地调整改革,如今的统一监管新模式正是在此背景下形成。

在我国金融业日趋开放及金融业监管逐步现代化的背景下,结合我国的实践情况,对处于较为发达金融市场之中的监查院金融审计进行研究、比较和借鉴,有益于推动我国政府金融审计的进步和发展。

二、监查院金融审计主要特色及我国对应情况(一)金融审计机关独立于政府,相对我国具有双重职能合一性。

监察与审计合一的制度模式会随着各个国家体制背景的不同,表现出多样的形式。

各国在建立合一体制过程中的创新,为中国审计监管体制改革提供了多元化的借鉴。

其中有以波兰为例的议会领导下的合一体制、以意大利为例的司法性质的合一体制、以美国为例的对议会和总统双重负责的合一体制、以古巴为例的政府领导下的合一体制、以韩国为例的总统领导下的合一体制。

(1)双职能型的韩国金融审计与监管。

韩国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审计与监查合一的国家,金融审计也不例外。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韩国在吸收以往分业监管的经验教训后,重新确立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强调金融监管的独立性,于1998年和1999年先后设立了金融监督委员会和金融监督院,2008 年又将金融监督委员会整编为金融委员会。

为了审计质量得以确保,金融监督委员会会列出一个有资格的审计师或公司名单,由在列者对金融机构实施审计,并且制定了一系列严格标准来明确审计要求下限,参与监督整个审计过程的执行。

韩国为何老躲不过金融危机

韩国为何老躲不过金融危机

韩国为何老躲不过金融危机此轮发源于美国的金融海啸,亚洲同样无法免遭波及,而作为金融体制最为开放的韩国更是首当其冲。

韩国政府于2008年10月19日公布了约1300亿美元的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包括为国内银行外债提供担保、向银行和出口商提供资金。

近期亚洲表现最差的货币非韩元莫属,韩国股市市值也在今年缩水超过40%,仅上周五,韩国股市的一天跌幅就超过了10%。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曾对韩国的金融系统造成沉重地打击。

当年9月韩元对美元汇率跌到了韩国至1990年以来的最低点906:1。

1998年经济增长率为-5.8%,为以往45年来最大幅度经济衰退。

1999年韩国银行业在金融危机中所遭受的损失达到了前所未见的14.48万亿韩元。

似乎每次金融风暴来临的时候,亚洲最敏感的总是韩国。

为什么韩国仍如此敏感?归根究底,金融体制脆弱是韩国经济系统中最大的问题。

短短的10年内,韩国的经济系统就完成了从一个极端跳跃到了另一个极端的过程。

1997年金融风暴爆发前,韩国的官管金融体制与金融监管空白让银行贷款方向和风险都过分集中,也缺乏对风险的应对经验,从而导致在金融危机来袭的时候,实体经济和金融系统都遭受到了全方位地打击。

目前的次贷危机带给整个亚洲的影响相对较小,而韩国仍然受到了重创。

这要从金融危机后韩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说起。

1997年金融风暴过后,韩国总结教训后决定在整治内部金融行业的同时,也全面开放金融市场,让自由经济为主导,以追求短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摆脱本国经济因国家债务问题而受IMF影响的困境。

实行自由经济帮助韩国实现了快速复苏地过程。

对银行外资控股比例不加控制的开放式经济,吸引了相当程度的外资进入, 也促进了本国经济的活力, 使进出口贸易得到了极大发展。

但是这也导致了韩国银行系统对外部资金过于依赖, 有对外贸易的企业也对韩币兑美元的汇率更加敏感, 而这也为次贷危机中韩国的损失埋下了伏笔。

金融危机历史上的重要案例与教训

金融危机历史上的重要案例与教训

金融危机历史上的重要案例与教训在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发生过多次严重的金融危机,这些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积累了宝贵的教训。

本文将以几个重要的案例为例,探讨金融危机的原因和教训,希望能够对未来的金融风险防范有所启示。

案例一: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是现代金融史上最为严重的危机之一。

当时美国股票市场遭遇严重崩盘,全球经济陷入了衰退。

造成经济大萧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过度负债和过度投机。

当时股市疯狂上涨,许多人通过杠杆操作购买股票,银行也大量发放贷款用于股票投资。

当股市崩盘时,大量的股票质押致使贷款无法偿还,银行陷入困境,整个金融体系受到严重冲击。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教训是,金融杠杆是一把双刃剑,能够放大收益的同时也容易放大风险。

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监管,避免过度投机和过度负债。

此外,要注重经济的稳定发展,避免资本市场过热,防范金融泡沫的形成。

案例二:2008年的次贷危机2008年的次贷危机发生在美国,但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广泛影响。

这次危机的起因是金融机构大规模发放高风险的次贷贷款,借款人无力偿还导致债务违约。

次贷危机暴露了金融机构过度依赖创新金融工具和过度放松风险管理的问题。

此外,由于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结性,次贷危机迅速蔓延至全球,引发了一系列金融市场的混乱。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教训是,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是建立在风险管理良好的基础上的。

金融机构需要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警惕高风险资产的积聚。

此外,国际金融机构需要增强合作,加强监管与沟通,遏制金融危机的蔓延。

案例三: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东南亚地区,涉及泰国、印尼、韩国等国家。

导火索是泰国的铢升值引发的货币危机。

由于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缺乏充分的透明度和监管,外汇储备不足,无法有效抵御国际资本的撤离,整个金融体系遭受了沉重打击。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教训是,维护金融稳定需要建立健全的金融体系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韩国经济发展状况

韩国经济发展状况

韩国经济发展的 成功经验:政府 主导型经济发展 模式注重科技研 发和创新
韩国经济发展的 教训:过度依赖 出口导致经济波 动较大
韩国经济发展的 国际比较:与日 本、中国等亚洲 国家的经济发展 进行比较分析其 优势和劣势
韩国经济发展的 借鉴意义:为其 他国家提供经济 发展的借鉴和启 示如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重视教育和科技投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强国际合作
过度依赖出口:韩国经济过度依赖出口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
产业结构单一:韩国经济产业结构单一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贫富差距扩大:韩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社会矛盾加剧 环境污染问题:韩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需要加 强环境保护措施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放缓: 韩国经济增速放 缓面临下行压力
产业结构单一: 过度依赖半导体、 汽车等少数产业
劳动力市场紧张: 人口老龄化、劳 动力短缺问题突 出
贸易摩擦:与主 要贸易伙伴的贸 易摩擦加剧影响 出口
经济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内韩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韩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以促进经济增 长 科技创新:韩国政府和企业正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以推动经济发展
汇报人:
1950-1960年:韩国经济开始恢复政府实行进口替代政策 1960-1970年:韩国经济高速增长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实施 1970-1980年:韩国经济结构调整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迅速 1980-1990年:韩国经济进入成熟期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崛起
时间:1960年代至1990年代 原因: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 成果: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影响:带动了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奇迹在战争的废墟上出现——韩国经济腾飞基本经验浅析

奇迹在战争的废墟上出现——韩国经济腾飞基本经验浅析

奇迹在战争的废墟上出现——韩国经济腾飞基本经验浅析关于奇迹在战争的废墟上出现——韩国经济腾飞基本经验浅析一、引言二、韩国经济腾飞的历程三、韩国经济腾飞的因素分析四、韩国经济腾飞的启示五、总结1. 韩国电子业:半导体与智能手机的背后韩国电子业是韩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特别是半导体与智能手机成为了韩国电子产业腾飞的关键。

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后积极引进外资技术,不断加强自身研发技术,大量投资于科技领域,同时还大力鼓励创业,促进了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

2. 韩国汽车业:韩寇合资的新模式韩国汽车业从起步开始就没有走一般发展道路,而是与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商企业进行合作发展,采取了“韩寇合资”的全新模式。

通过与全球知名汽车公司合作,韩国汽车业得到了技术、资金和市场的支持,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3. 韩国旅游业: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旅游热点韩国旅游业在韩国经济腾飞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中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重视成为了韩国旅游业腾飞的基础和保障。

韩国旅游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大力保护和重视世界文化遗产,把这些遗产作为旅游的核心吸引点,吸引了大量游客,进一步提高了韩国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4. 韩国地铁: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志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韩国经济腾飞后,韩国政府非常注重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韩国地铁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标志。

韩国地铁的建设不仅为城市之间的交通往来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保障,极大地促进了韩国城市的经济发展。

5. 韩国金融业:做强国际金融中心在韩国经济腾飞的过程中,金融业也成为了重要的发展支柱,韩国政府在金融业发展上也进行了大力推进。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韩国政府开始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列入了国家战略之中,不断改革与完善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吸引了大量外资,成为了亚洲地区的金融中心之一。

案例一:三星电子三星是韩国电子产业中最为著名的企业之一,广泛涉及移动通信、半导体以及家电等众多领域,是韩国经济腾飞的重要代表。

评析韩国外汇危机给经济环境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评析韩国外汇危机给经济环境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评析韩国外汇危机给经济环境带来的变化和影响韩国外汇危机发生后,经济环境出现了许多变化和影响。

韩元贬值:在韩国外汇危机期间,韩元遭受了大幅贬值。

这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并对出口企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竞争压力。

同时,韩元贬值还使得外国投资者对韩国市场的信心下降,导致外国直接投资减少。

政府干预加强:为应对外汇危机,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

他们增加了利率,限制了资本流动,以保护韩国的金融体系免受外部冲击。

此举虽然有助于稳定货币和金融市场,但也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融资成本上升的困扰。

企业倒闭和失业率上升:由于外汇危机导致的经济不稳定性,一些企业面临着倒闭的风险,尤其是那些依赖进口原材料和外部融资的企业。

这导致了失业率的上升,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不安定因素。

金融改革和监管加强:韩国外汇危机后,政府意识到了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开始进行金融改革,并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他们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增强金融机构的透明度和监管力度,以避免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经济结构调整:外汇危机迫使韩国重新审视其经济结构,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他们依赖出口的单一经济模式已经暴露出风险,因此政府开始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鼓励本土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以减少对外部冲击的敏感性。

总的来说,韩国外汇危机对经济环境带来了许多变化和影响。


值的韩元、企业倒闭和失业率上升、政府干预加强、金融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等都是该危机所带来的现实问题。

然而,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和改革措施,韩国成功地渡过了这一危机,并从中吸取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以确保未来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与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与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与亚洲金融危机亚洲四小龙,即新加坡、香港、韩国和台湾,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闪亮明星。

它们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强劲的经济增长与现代化的转型,成为全球范围内广为关注和效仿的榜样。

然而,这些国家也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本文将探讨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及其与亚洲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

一、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它们的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这些国家以发展工业与制造业为重点,通过大力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以及鼓励本土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转型。

新加坡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治理能力,成为了一个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

香港作为中国大陆与国际之间的桥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韩国通过大规模的出口,尤其是电子产品和汽车的成功销售,快速发展成为亚洲重要的经济大国。

台湾以电子产品和信息技术为主导产业,积极开展经济对外开放,加速了其现代化进程。

二、经济奇迹的共同要素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有着一些共同的要素。

首先是政府的积极干预和推动。

这些国家的政府普遍采取有效的产业政策,提供充足的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鼓励外资投资和本土企业的创新发展。

其次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这些国家通过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提高教育水平,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工程师和专业人才。

此外,稳定的政治环境、规范的市场秩序和健全的法治体系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然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亚洲四小龙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该危机起源于泰国,迅速蔓延至整个亚洲地区。

国际投资者对亚洲国家的信心受到严重动摇,大量投资外流导致了本币贬值和经济衰退。

亚洲四小龙作为亚洲金融市场的重要角色,受到了沉重打击。

四、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与调整亚洲金融危机使亚洲四小龙深刻认识到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

在危机之后,这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措施,以防范风险并促进经济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国金融开放的经验和教训.txt49礁石因为信念坚定,才激起了美丽的浪花;青春因为追求崇高,才格外地绚丽多彩。

50因为年轻,所以自信;因为自信,所以年轻。

曲凤杰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以前,韩国基本实行“官制金融”,政府将金融业作为执行宏观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的工具,直接控制银行的信贷经营。

这种以政府干预为导向、以银行为基础、执行严格的资本管制的金融体系使韩国创造了几十年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奇迹”。

但是,90年代初期以来的不当的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开放直接导致了韩国的金融危机。

危机后,韩国不是通过截断金融市场与外部联系的办法进行消极的防御,而是进行了更加大刀阔斧的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开放,政府的政策重点转移到金融结构的调整和金融体制的改革上,并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适应性调整。

韩国的经验表明,国家主导型的模式取得不错的经济发展业绩的同时,几十年的金融压抑也培育了一个官僚金融体系和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阻碍势力,经济转型也必然面临复杂的经济政治挑战,金融开放一定意义上成为政府推动金融体系改革的无奈之选。

韩国金融开放的初始条件与我国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为我们提供启示和经验借鉴。

关键词:金融监管韩国金融经验教训一、90年代初期以来的第一轮金融开放——不当的金融开放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期间,韩国金融部门主要由政府控制,中央银行是政府政策的工具。

直到80年代初期,多数银行仍然是国有,资本流动受到严格管制。

尽管80年代初期,银行进行了私有化改革,但是到90年代,外国银行业务仍然非常有限,一些国外开发性或政策性贷款只是国家执行产业战略计划的低成本的融资工具,国外贷款主要通过国有银行体系流入韩国。

银行不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独立的市场主体,大量的政策性贷款不是为了获取利息收入而是为了提高产业投资水平、扩大出口和促进经济增长。

国家不仅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也为银行提供国家信用。

在这种政府主导的模式下,国家对金融资源的控制对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政府运用金融控制手段使储蓄和资本积累率最大化。

1965年实行的利率自由化使政府控制的银行中的储蓄额迅速增长,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建立也把非正规的场外证券市场的资金吸引到正规的金融体系中来,低成本的资金为银行提供低利率贷款提供保障;其次,国家根据其产业政策在不同产业部门、不同企业之间配置金融资源,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企业集团的发展。

政府的优惠贷款是产业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1973年到1991年间平均占国内信贷的比例超过40%。

政府不仅向特定的企业和产业提供低息贷款,而且对他们进行临时保护。

在外部总需求大量减少时,政府能够使充足的信贷以较低的利率流向财务上脆弱但结构完善的公司。

国家对金融市场的控制使得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获得必要的金融支持,促成了大企业集团以更快的速度进行资本积累。

80年代末,美国给韩国施压,就金融开放开始双边谈判。

其他外部力量包括七国集团政府、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都在积极推动韩国开放金融市场。

从国内看,自由经济和自由市场的理念也逐步占了上风。

自从90年代第一任民主选举产生的总统金泳三上台以来,韩国施政战略由保护国内产业体系转向促进经济的全球化,韩国的金融制度也发生了变化。

为了使韩国全球化战略更制度化,韩国1993年申请并于1996年成为OECD成员。

为了成为OECD 成员,韩国同意向发达国家投资者逐步开放金融市场。

除了对长期贷款和股权投资保留管制外①,韩国政府逐步放松了对资本流入特别是国外短期信贷的控制。

受传统政府担保的思维惯性的影响,管制的放松导致企业过度借贷,外国银行可以在没有政府信贷担保的情况下向大企业借贷,短期外债急剧增加。

处于监管真空中的隶属大财团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在国外借入短期贷款并发放贷款给自己。

从最大的30家大型企业集团的融资结构看,短期借款的比重从1994年的47.7%增加到1996年的63.3%。

从1993年到危机爆发前的1997年9月,韩国外债从440亿美元增加到1200亿美元,尽管1996年债务总量占GDP的比重仅为22%,但其中60%都是短期债务。

在1997年的第三季度,韩国短期外债已经是储备货币的323%。

不仅如此,金融开放和放松管制的同时,韩国政府也从积极的产业指导政策和投资监管中退出,企业集团纷纷在钢铁、汽车等领域进行重复投资,造成产能严重过剩。

过高的企业资产负债比率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1997年宣告破产的财团中,起亚集团的负债率为519%;汉拿集团的负债率达2056%;韩宝集团的负债率达到1900%;真露集团的负债率高达3073%。

1997年7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1997年初韩国一些企业集团的破产使得外国投资者对韩国失去信心,资本大量外流。

同年11月,韩国用尽了全部外汇储备,固定汇率失守,韩元暴跌,由于无力偿还外债,不得不向IMF申请高达570亿美元的援助。

尽管从时间上看,金融开放并不是始于金融危机,但却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为了使本国企业集团不受外国企业影响,韩国在放松短期资本流动管制的同时,保留了对外国投资者长期投资和股权参与的限制,这种不对称的管制和国内不良的借贷文化造成短期债务比例过大;另一方面,在政府对资本流动取消控制的同时,未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造成监管真空。

二、危机后的第二轮金融开放(一)金融开放并不是摆脱危机的良方——使韩国摆脱危机的是政府的强力干预而不是金融开放第二轮金融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外国投资者完全开放金融市场,包括允许外资股权参与和对银行部门投资。

在危机前,外国投资者个人拥有的韩国公司的股权不能超过7%,韩国公司外国股权合计不能超过26%。

在1997年12月3日韩国政府将这两个股权比例限制提高到50%。

1998年5月韩国政府超出IMF的要求取消了对外资股权的全部上限规定,甚至允许外资的恶意收购。

此外,金融开放的范围还包括外汇交易、建立投资基金、允许外国人购买公共和公司债券、允许外资进入保险公司等广泛的领域。

1998年6月,韩国政府宣布分两步实施外汇交易自由化。

第一步,1999年4月1日,实行外汇交易法案。

取消经常帐户交易的兑换限制,并建立资本帐户交易的否定清单。

凡是清单没有明确禁止的项目都是合法;第二步,2002年1月1日,实行外汇交易自由化。

2002年4月,政府宣布韩国外汇市场发展规划,到2011年将韩国建成东北亚的区域商务中心。

目前,韩国汇率制度被IMF归为通货膨胀目标的独立浮动的汇率制度。

第二轮金融开放的经济政治背景与第一轮开放的完全不同,1997年11月韩国被迫放弃固定汇率,12月韩元兑美元贬值70%,1998年韩国经济衰退6.9%,失业率接近7%。

由于相信金融危机爆发主要源于外国投资者的信心危机,IMF作为债权人要求韩国调整对外国投资者的政策,取消外国投资者进入的障碍、提高利率、减少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可见,第二轮的金融开放的目标是通过吸引外资达到稳定金融体系和摆脱危机困境的目的。

尽管政府希望通过提高利率和金融开放获取外部资金支持,但事与愿违,外国投资者并没有因为利率的提高和市场的开放而进入韩国。

1998年,尽管韩国市场完全开放,而且利率很高,但是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净外流分别为10.5亿和92亿美元,只有直接投资表现净流入5.1亿美元。

而且,多数资本流入主要依靠政府从IMF的借款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外国对私人部门的投资是负的。

直到1999年中期,当韩国金融和货币市场趋于稳定,外汇储备在6月达到620亿美元以后,证券投资和直接投资才有所增加。

从1997年12月到2000年底,储备增加的主要来源是出口,占95%,而净资本流入仅占5%。

为了稳定金融市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为阻止存款外流,政府宣布为所有银行存款提供担保,这与IMF所主张的取消直接和间接的政府担保相反。

尽管危机期间,很多国家如印尼和泰国政府也提出了为存款担保,但只有韩国国民相信他们的政府。

韩国人不仅没有取走存款,而且拿出自己的黄金储备与政府共闯难关,这一举措增加20亿的储备,比1997年12月到1999年6月的净外商直接投资还多。

可见,让韩国摆脱危机困境的是韩国政府的有力干预,而不是IMF所推崇的金融开放和放弃干预。

为了稳定金融部门,韩国政府着力解决银行不良贷款问题。

政府将8家无清偿能力的商业银行收归国有,经过结构调整,国有银行的比重由1996年的33%增加到2000年54%。

这与90年代多数国家国有银行比重下降的趋势相背②。

为了重建金融市场,韩国政府花费大量资金,资金不仅来源于国家预算,而且还通过韩国资产管理公司和韩国存款保险公司两家政府机构以发行政府担保债券的方式进行筹集。

到2004年底,为稳定金融市场,韩国政府投资达165兆韩元,这相当于韩国2000年GDP的28%(见表1),扣除收入政府应对危机的成本占GDP 的比重大概为22%。

从财政成本角度,韩国危机称得上是最昂贵的金融危机之一。

一般来说,伴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开放,政府的作用应该有所削弱。

但是,韩国在全面开放金融市场的同时,为了稳定几乎被金融危机彻底摧毁的金融市场,政府的作用明显加强。

正是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强力干预稳定了金融市场,并为危机后的金融重建创造的条件。

危机时,韩国政府起初希望外资收购国内银行,但是在金融市场稳定以前,外资对韩国银行没有投资兴趣。

为此,政府首先按照BIS资本充足率比率对银行进行关闭和重组,到2004年6月,银行由33家缩减为19家,其他金融机构由142家缩减为114家,银行集中度提高,三家最大银行控制资产由1997年的27%提高到2000年的54%。

1997年,在25家商业银行中只有13家符合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平均资本充足率(BIS比率)为6.2%,但2004年,平均资本充足率(BIS比率)达到11.3%。

政府的金融重建工作的确成效显著,重组后的银行股权收益率由1998年的-49%提高到2004年的18%,银行的价值大大提升了,在这个过程中,外国投资者对银行的投资兴趣也不断增强。

(二)向外资出售银行——外资成为银行私有化的受益者随着政府重建工作起效、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银行利润率的上升,韩国政府私有化改革才有起色。

但是,由于危机使大量国内企业破产,一般国内企业没有购买能力,大财团虽然有购买能力,但是为了抑制财团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保持政府的控制力,政府仍严格限制财团进入银行部门。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唯一选择就是向外资银行或公司出售银行股权。

韩元的贬值使韩国资产变得非常廉价,1999年以后,资本流入开始急剧增加,有价证券的流入量也大幅度增加。

1999年12月,韩国第一银行卖给一家美国基金新桥资本;2000年11月,Koram银行卖给了美国投资基金Carlyle,2003年9月,韩国外汇银行卖给了美国Lone Star投资基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