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第二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 年 级:初三 课 时 数: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科学 学科教师:
授课类型 T 九上第二章单元复习讲义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一、同步知识梳理
知识点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有些金属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
在常温下,金属铝的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它能阻止金属铝继续被空气氧化。

反应的方程式:4Al+3O 2=2Al 2O 3
(2)有些金属能在氧气中燃烧
2Mg+ O 2 2MgO ,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放出热量
3Fe+2O 2 Fe 3O 4,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放出热量 (3)有些金属不能燃烧,但能生成氧化物
2Cu+O 2 2CuO ,现象是铜丝表面由红色变成黑色
(4)铁、铜等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易与氧气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
(5)金等金属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知识点2:金属与酸的反应
(1)金属与酸(稀盐酸、稀硫酸)溶液的反应
镁、锌等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铜、银等金属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反应。

(2)置换反应
点燃
△ 点燃
a、概念: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b、形式:A+BC=AC+B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知识点3: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金属活动性顺序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2)湿法炼铜
湿法炼铜技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湿法炼铜的国家。

其原理是:先用硫酸将铜矿中的铜转变可溶性的硫酸铜,再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知识点4:防止金属腐蚀的常用方法
(1)金属锈蚀的条件
金属的锈蚀既与周围环境里水、空气等物质的作用有关,也与金属内部的结构有关。

(2)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
a、保持金属制品(特别是钢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b、在金属制品(特别是钢铁)表面覆盖保护层。

c、改变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制成合金)。

知识点5:简单的有机物
(1)有机物概念:一类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除外)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大多含有C、H、O、N等元素。

(2)甲烷:最简单的有机物,化学式为CH4。

沼气、瓦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具有可燃性。

纯净的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H4+2O2点燃CO2+2H2O。

由于甲烷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点燃甲烷前要检验甲烷气体的纯度。

(3)丁烷:打火机内液体的主要成分,化学式C4H10。

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也是丁烷,具有可燃性。

(4)乙炔:化学式为C2H2,具有可燃性,可以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

(5)有机物特性:
a、大部分有机物熔点较低,受热易分解、易挥发、不易导电、易燃烧等。

所以保存时一定要密
封,做实验时一定要远离明火,防止着火或爆炸;
b、绝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
c、许多有机物,如酒精、汽油、乙醚、苯、氯仿等都是常见的、很好的溶剂。

知识点6: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1)人体内最基本的有机物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等。

知识点7:有机合成材料
(1)有机合成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的高分子化合物。

(2)三大合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知识点8:合成材料与环境污染
(1)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但是,合成材料废弃物的急剧增加却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塑料制品所带来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

(2)“白色污染”即指塑料废弃物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3)消除“白色污染”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参与,要解决“白色污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a、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b、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
c、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
d、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知识点9:物质分类的方法
物质分类的方法很多,主要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或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1)如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物质进行分类。

(2)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酸碱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3)根据纯净物的组成、用途不同,可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物质的性质、用途与其组成有密切联系,科学家常常根据组成来给物质分类。

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的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a、单质
概念: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O2、H2、Fe等。

特征:由同种元素组成;是纯净物。

判别依据:先确定是不是纯净物;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

分类:按性质不同可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如O2、O3都是单质,二者混合在一起,虽然含有一种元素,但属于混合物。


b、化合物
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H2O、NaOH、HCl等。

特征:由不同元素组成;是纯净物。

判别依据:先确定是不是纯净物;是否有不同种元素组成。

(说明:化合物还可以根据其组成中是否含碳元素,可将化合物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①无机化合物
概念:一般是指由碳除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组成特征:一般不含碳元素(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除外)。

(注意:少数含碳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属于化合物。


②有机化合物
概念: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除外)。

组成特征:一定含有碳元素。

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燃烧时生成CO2和H2O。

加热时易碳化:加热或不完全燃烧时有黑色的炭生成。

③氧化物
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特征: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必含氧元素。

判别依据:先确定是不是属于化合物;是否由“二元一氧”(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组成。

分类:根据组成中氧元素之外的元素(非氧元素)不同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知识点10:常见的物质分类
知识点11: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1)有的非金属可以转化为非金属氧化物。

(2)非金属氧化物可以转化成酸。

(3)不稳定的酸受热分解后又重新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怎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质间的转化?
C CO 2 H 2CO 3 CO 2



知识点12: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1)有的金属与非金属(氧气除外)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化合物。

如:2Fe+3Cl 2==2FeCl 3
(2)有的金属与氧气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如:3Fe+2O 2==Fe 3O 4
(3)某些金属氧化物可以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可溶性碱)。

怎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物之间的转化?
Ca CaO Ca(OH)2
2Ca+O 2= 2CaO
CaO+H 2O=Ca(OH)2 知识点13:金属的冶炼
(1)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
点燃
点燃
自然界中仅有少数金属(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是以游离态(即单质)的形式存在的,大多数金属(化学性质活泼)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的。

(2)金属的冶炼原理与方法
冶炼原理:金属冶炼就是要把金属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

冶炼方法:
a 、碳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反应,碳能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从而得到金属单质。

例如,碳与氧化铜反应后可以得到单质铜,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 2↑
b 、炽热的碳能在高温条件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也会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产生游离态的金属单质。

以碳能与氧化铜反应为例,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C+CO 2==2CO , CO+CuO==Cu+CO 2
c 、氢气也能将金属氧化物变成游离态金属。

以氢气与氧化铜反应为例,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H 2+CuO==Cu+H 2O
(3)氢气与氧化铜反应
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

实验步骤:检(检验氢气的纯度)、通(通氢气)、点(点燃酒精灯加热)、
熄(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冷(继续通氢气,直到试管完全冷却)。

实验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同时试管口出现小水珠。

注意事项:
a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且试管口不能塞塞子。

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避免反应中生成的水倒流而炸裂试管。

b 、氧化铜要铺在试管底部,目的是为了增大反应物的受热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c 、通氢气的导管应插到试管底部的氧化铜上方,一是为了避免氧化铜粉末堵塞导管口,二是易把试管里的空气赶净,加热后不致发生危险。

d 、实验之前先通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出试管内的空气,防止氢气和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

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氢气,直至试管冷却为止。

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铜在温度较高时再次被氧气氧化成氧化铜,使实验失败。

高温
高温
(4)还原反应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还原性:能从含氧化合物中夺取氧的性质叫做还原性。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可做还原剂。

(5)铁的冶炼
用铁矿石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在高温下,用还原剂(主要是一氧化碳)从铁矿石中把铁还原出来。

高温
反应方程式:3CO+Fe2O3==2Fe+3CO2
现象:红色的固体(赤铁矿含有氧化铁)变黑(铁粉),
同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尾气处理:CO有毒,不能直接排放空气中,可将尾气点燃或收集。

(6)有关纯度问题的计算
a、根据混合物的质量及纯度,计算纯净物的质量。

纯净物质量=混合物质量×纯度
b、根据纯净物的质量,求出其中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组成元素的质量/纯净物质量×100%
c、求工业产品中含杂质的物质的质量,即混合物的质量。

混合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纯度
知识点14: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在自然界中不断发生着各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石灰岩岩洞里的钟乳石和石笋,就是岩石中的碳酸钙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转化而成的。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H2O+CO2==Ca(HCO3)2,Ca(HCO3)2==CaCO3+H2O+CO2↑
二、同步题型分析
l.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硫酸铜B.冰水共存物C.玻璃D.干冰
2.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临界点(t=374.3℃,p=22.5MPa)以上的时候,就处于一种既不属于气态,
也不属于液态和固态的新流体态——超临界态,该状态的水称之为超临界水。

一些有机废物(如:二嗯英等)和空气、氧气等氧化剂可在超临界水中快速氧化,使有害物质充分转化为二氧化碳、氮气、水以及盐类等无毒小分子化合物。

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可用于治理污染B.超临界水是一种优良溶剂
C.超临界水是一种不属于水的新物质D.超临界水是水的另一状态
3.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因为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因为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防腐作用,所以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浸泡水产品
C.因为“洗洁精”有乳化功能,所以“洗洁精”可用来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4.光亮的铁钉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最不容易生锈的是………………………………( )
5.现对①碳酸氢铵;②生石灰;③甲烷;④烧碱;⑤酒精;⑥镁;⑦干冰;⑧棉花;⑨维生素C;⑩红磷等物质进行分类,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单质:⑥⑦B.有机物:③⑤⑧⑨C.氧化物:②⑩D.盐:①④
6.将金属锰(Mn)投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将镁条插入硫酸锰溶液中,如果有锰析出,则Mn、Mg、Cu的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Mn、Mg、Cu B.Mg、Mn、Cu C. Cu、Mg、Mn D.Cu、Mn、Mg
7.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人CuS0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等的甲、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丙快。

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甲>丙>乙B.丙>乙>甲C.甲>乙>丙D.丙>甲>乙
8.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

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钠在氯气中燃烧,可看到产生大量的白烟
B.铝箔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淡蓝色的火焰
C.同时贴在蚕豆叶片上下表面的氯化钴试纸,可看到上表面的试纸先变色
D.铁粉和硫粉混合加热后,可得到黄色固体
9.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A.Ca0中有少量的CaCO3(HCl) B.H2中有少量HCl气体(NaOH溶液)
C.FeS04溶液中有少量的CuS04溶液(Fe粉) D.KN03溶液中有少量KCl(AgN03溶液)
10.区别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将气体分别通过红热的铜丝
C.将气体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里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人盛有三种气体的集气瓶里
11.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共存于水溶液中的一组是………………………………( )
A.Cu(N03)2和HCl B.NaOH和BaCl2
C.NaOH和MgCl2D.Zn(N03)2和Na2S04
12.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
A.要提高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升高该溶液的温度
B.要鉴别水中是否有氯离子,可加入AgN0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D.往浑浊的水中加入活性炭,待杂质沉淀后,可以得到饮用水
13.现有X、Y、Z三种肥料,已知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氯化钾、硝酸钾中的一种。

将三种肥料各取适量分别加氢氧化钠,Z有强烈的氨味,X、Y无氨味;将X、Y分别配成溶液,各取适量分别滴人硝酸银溶液,X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Y溶液中未见到明显变化。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X、Y、Z 依次是………………………………………………………( )
A.氯化钾、碳酸氢铵、硝酸钾B.氯化钾、硝酸钾、碳酸氢铵
C.碳酸氢铵、氯化钾、硝酸钾D.硝酸钾、氯化钾、碳酸氢铵
14.下列有关生活经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刀片上涂油可防止生锈B.用汽油可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C.用食醋可除去热水瓶内的水垢D.经常用钢丝球洗铝锅延长使用寿命
15.某校化学活动小组为探究X、Y、Z三种金属与酸的反应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的X、Y、Z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2价金属的硫酸盐,反应情况用右图来表示。

下列对该图象理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Z、Y、X
B.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X、Y、Z
C.X、Y、Z依次可能是Mg、Zn、Fe
D.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Z>Y>X
16.由C、H、0、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有如右图所示的关系,其中甲、乙、丙是单质,X、Y是化合物。

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

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是非金属单质B.物质X一定是水
C.物质Y一定是氧化物D.甲与丙反应能生成X
17.将一定质量的生石灰加到一定质量饱和澄清石灰水溶液中,从开始到反应结束的过程中,温度先升高到最高温度后又恢复到原来温度,则下列关于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
18.关于变化过程:H2→H2O,CO→C02,C→C02,C02→C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物中都有氧化物B.都可以通过置换反应而实现
C.反应条件都是点燃D.都是固体和气体问的反应
19.在实验室进行物质制备时,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
A .Fe −−→−点燃
Fe 2O 3−−−→−42SO H 稀Fe 2(SO 4)3溶液 B .C −−→−点燃C0 CO 2−−−→−溶液NaOH Na 2CO 3溶液
C .Cu −−−→−42SO H 稀CuS04−→−Fe cu
D .Ca0−−→−O H 2Ca(0H)2−−−−→−溶液32CO Na NaOH 溶液
20.北京奥运火炬的外壳主要采用高品质的铝合金材料制造,燃烧系统内装环保型燃料——丙烷(C 3H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铝合金制作的火炬质量轻、不易腐蚀
B .铝合金硬度小、不易导热
C .丙烷分子中C 、H 电子数之比为3:8
D .丙烷在常温常压下是固体
三、课堂达标检测
21.请用化学方法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括号中的物质,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标明反应类型。

(1)铜粉(铁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生石灰(石灰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二氧化碳(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4)氯化钠(碳酸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5)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2.根据下表填空。

气体
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 颜色
棕色 无色 溶解性
易溶于水 微溶于水 反应 3N02+H 20=2HNO 3+NO
HN03,即硝酸,是化学中常见的强酸之一,易溶于水。

如图所示,将一支充满二氧化氮的棕色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试描述试管内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23.某学习小组为探究金属的性质,将一根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分钟
1 5 8 10 13 15 实验现象 少量气泡 较多气泡 大量气泡 反应剧烈 少量气泡 反应停止,铝条剩余 试解释上述实验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月球探测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

(1)“嫦娥一号”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

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变化,氢
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液态氢作燃料除燃烧时产生较大的推动力外,另一个优点是。

对于目前全世界出现的能源危机,以及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应该合理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至少填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球上的3He(3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蕴藏量巨大,探月的目标之一是探测核聚变燃料3He的分布。

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4 He形式存在。

从原子的构成来看,3He 4He两种原子的____________数不同,化学性质____________。

(3)“嫦娥一号”另一个目标是探测下列l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K、Th(钍)、U(铀)、O、Si、Mg、A1、Ca、Fe、Ti(钛)、Na、Mn、Cr(铬)、Gd(钆)。

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____种。

(4)月球表面富含钛铁矿,钛因其硬度大、熔点高、常温下耐酸碱、耐腐蚀等优良的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

我国四川省有大型钒钛磁铁矿,由钒钛磁铁矿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过程如下:
①钛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Ti03(钛酸亚铁),其中钛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价。

②TiCl4在高温下与足量Mg反应生成金属Ti,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

③上述生产过程中得到的金属钛中混有少量金属杂质,可加入____________除去。

25.某工厂产生的铜屑中含有少量铁屑,现要回收利用其中的铜,需除去其中的铁屑,张山同学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方案:
(1)以上两个实验方案中,从回收利用率角度考虑,你愿意选择_______。

(2)两个方案中都有过滤操作,该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

(3)写出两个实验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方案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否再设计一个不同原理的方案?写出你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用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杂质的某种还原性气体测定一种铁的氧化物(Fe x O y)的组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甲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甲装置和乙装置位置的顺序调换,对实验_______ (填“有”或“无”)影响。

(3)实验过程中丁装置中没有明显变化,而戊装置中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则该还原性气体是______________。

27.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铁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钢和生铁是含碳量不同的_______的两种合金,生铁含碳量_______钢的含碳量(填“<”、“>”或“一”)。

(2)铁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和_______发生了反应。

为防止钢铁锈蚀,常在其表面涂刷油漆或镀上其他金属。

这些方法能防止锈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波尔多液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杀菌剂,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加水配制而成,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为什么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取矿石样品40克,加入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共用去盐酸219克,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8克(矿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计算:(Fe-56 O-16 C1-35.5)
(1)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2)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课堂小结】
(1)对物质进行分类和利用,学习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区别和联系。

(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3)金属材料的性质、金属的冶炼、锈蚀条件及保护方法,正确的识别有机合成材料。

(4)认识合成材料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材料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新型材料的重要性以及材料的制造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