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实务第七章 统计报告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七章 统计报告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统计基础知识第七章统计报告一、单选题1.统计报告是统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是社会和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用于对社会、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进行反映、指导和(A)。
A.监督B.掌握C.调控D.总结2.统计报告描述统计分析结果的工具主要是文字和(C )。
A.表格 B.图形C.数据 D.案例3.统计报告实用性的前提和条件是( D )。
A.客观 B.全面C.时效 D.真实4.在撰写统计报告时,要有机地结合统计数据和(C)。
A.统计案例 B.统计方法C.统计语言 D.统计指标5.统计报告分为一产、二产、三产,其划分标准是(B )。
A.所分析的范围B.所分析的部门C.所分析的深度D.所分析的时间6.利用企业发展现状的各项指标数据整理而成的数列称为(B )。
A.纵向数列 B.截面数列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7.我们撰写统计分析报告时,研究企业的切入点是(A)。
A.企业同时期指标值B.企业各时期指标值C.企业发展影响因素D.企业发展目的8.每篇统计报告都应该有明确、新颖、独特的观点,统计报告的中心内容、基本思想、核心观点常常集中体现于(A)。
A.标题B.开头C.正文D.结尾9.副标题从范围、时间、内容等方面对正标题加以限制、补充或说明,前面一般会加上(B)。
A.引号B.破折号C.书名号D.冒号10.好的标题必须具备三点:贴切、简洁和(D)。
A.实用B.时尚C.全面D.新颖11.初稿要成为定稿,需要经历(A)。
A.润色修改B.谋篇布局C.收集资料D.表明观点12.修改统计报告时,观点的审核在于审核观点的(B)。
A.完整性B.正确性C.实用性D.时效性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报告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形式,下列属于其自身的一些文体特点是(ACDE )。
A.科学性 B.全面性C.实用性 D.专业性E.时效性2.统计报告中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包括(BCDE )。
A.数据的采集方法B.数据的整理方法C.数据的分析方法D.数据的推算方法E.数据的预测方法3.统计报告按其所分析的范围来分,可分为宏观统计报告和微观统计报告,下列属于微观统计报告的有(ADE)。
2011学习资料-统计实务⊙o⊙)啊
10、执行会计制度:分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事业会计制度、行政会计制度和其他四种 情况。
11、机构类型:划分为企业、事业单位、机 关、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其他组 织机构。
12、产业活动单位数:指法人单位所拥有的 产业活动单位的个数。
13、从业人员数 :指在本单位工作并取得劳 动报酬的期末实有人员数。
特国家统计报表制度(P127)
1、周期性普查制度 (1)经济普查:每10年两次,逢3、8的年份实施。 (2)农业普查:每10年一次,逢6的年份实施。 (3)人口普查:每10年一次,逢0的年份实施。
2、经常性调查制度:现行30项 3、非经常性调查制度:《中国农村贫困监测统 计调查制度》(持续开展) (二)部门统计报表制度 (三)地方统计报表制度
2、全国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组 织结构使用的、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 (代码证书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
(二)行政区划代码:(两项国家标准)
由十二位有属性的数字组成。其中:县及县以 上6位;县以下6位。如:320102007002 32—江苏省;01—南京市;02—玄武区 ; 007—锁金村街道;002—锁一社区居委会。
三、统计报表制度的管理者(P131) (一)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原则; (二)统计调查报表的法定标识; (三)统计调查项目的监督。
四、什么是合法的统计报表?
合法的统计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标识:
1、表号 2、制表机关 3、批准机关/备案机关 4、批准文号/备案文号 5、有效期截止时间
没有经过各级统计局批准(备案)的或没 有标明法定标识的统计报表,均为非法报 表,一经发现将予以废止和严肃查处。
1、法人单位,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
(一)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 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014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2014-8-22
12
三、指标与标志
(一)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还可以 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
例如:进行全国人口普查活动,全国人口 总数是一个指标。或者,全国人口总数为 13.7054亿人也是一指标 注意:指标都是能用数值来表示的
2014-8-22 13
(二)标志
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 2、标志表现 ——每个个体在标志名称之后所表明 的属性或数值--标志值。
一、总体与个体 二、样本与样本单位 三、指标与标志 四、变异与变量
2014-8-22
7
一、总体与个体
(一)总体,也称统计总体,是指 客观存在的,在某种共性基础上由许多 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 各个事物在某一方面的共同性(又 称“同质性”),是形成统计总体的一 个必要条件,也是统计总体的一个重要 特征。
个体构成的,但总体和个体的概念不是固 定不变的, 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总体和个 体也会有所不同。
2014-8-22
10
例如:
1、研究目的:调查所有国有企业国有资产 的使用情况
总体:所有国有企业 个体:每一个国有企业
2、研究目的:调查某国有企业内部各部门 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
总体:某国有企业 个体:某国有企业内部的每个部门
18
2014-8-22
(二)变量(variable)
1. 定义: ——可变的数量标志。或者数量变异标志。 2.变量值 ——变量的具体表现或取值,即数量变异标志表 现的具体数值。 3.变量的分类: 连续变量:身高、体重、产值等。需要测算或计算。 离散变量:企业数目、职工人数等。需要计数。 注意:“年龄”作为特殊的连续变量,通常只取整数。
《统计报告》PPT课件
5、遣词造句。 6、润色修改
h
6
(1)修改方法: 征求意见、自我推敲、对比衡量
(2)修改内容: 观点审核、资料的核实、结构优化
文字斟酌、方法选择
h
7
第七章 统计报告
第一节 统计报告的概念 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写作
h
1
第一节 统计报告的概念
一、统计报告的定义 统计报告是指采用统计特有的计算和 分析方法,以大量加工整理后的统计 数据和相关文字资料为依据,对社会 经济现象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综合分析
… …一种书面报告形式。
h
2
二、作用
三、统计报告的特点
1、科学性; 2、实用性;
3、专业性;
4、时效性hΒιβλιοθήκη 3四、统计报告分类
1、按所分析部门分:一、二、三 产业分析报告;进一步可分为工业、 农业等统计报告;
2、按分析范围:宏观和微观统计报告;
3、按分析深度:综合、专题统计报告;
4、按分析时间:月度、季节、半年度、
年度、五年计划等统计报告。
h
4
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写作
一、统计报告写作要求
1、了解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
2、了解现行法律、政策和客观环境;
3、了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统计指标体系;
4、熟知企业发展历史和现状; 5、培养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
6、掌握撰写统计报告的方法和技巧
h
5
二、统计报告写作流程
1、选题定向;
2、搜集资料性;
3、表明观点(主题式、观点式、 提问式、正副标题何用);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第一章总论一、统计的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1.统计工作: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就是统计工作。
2.统计资料:在统计工作中取得的、反映社会现象的各项数据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资料的总称。
3.统计学: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二、统计学的三个基本概念:总体与个体;指标与标志;变异与变量。
1.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某种共性基础上由许多各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
2.个体:又称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各别事物的总称。
3.总体与个体的关系:总体是由个体构成的,但总体和个体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总体和个体也会有所不同。
4.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作为这一总的代表部分个体组成的集合体。
样本一具有以下特点:样本单位必须取自总体内部;从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许多种不同的样本;样本是总体的代表;对样本进行调查是为了对总体进行推断。
5.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
6.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
标志按其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品质属性特征,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标志的具体表现是在标志名称之后所表明的属性或数值,称为标志值。
7.标志在同一总体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别就称为变异。
8.同时具备: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三个特征,才能形成总体。
9.数量变异标志称为变量。
数量变异标志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数值,称为变量值。
10.按变量值的连续性可把变量分为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两种。
三、统计的工作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四个阶段。
第二章统计调查一、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地、有计划地、系统地向客观实际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1.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一般分为两种:原始资料、次级资料。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重点
从业重点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题型:单选30分、多选20分、判断20分、综合应用题30分2011年、2010年试题及解析模拟试题及解析第一章总论一、统计的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二、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单位、指标标志、变异变量总体的基本特征标志值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三、统计的工作过程统计的认识过程第二章统计调查一、统计调查的概念、种类、.统计调查方案内容调查时间、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二、常用调查方式:普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概率抽样调查三、概率抽样调查特点、抽样方法四、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搜集的方法邮寄访问法、面谈访问法五、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登记误差和代表性误差。
控制途径第三章统计整理一、统计整理的概念统计分组的定义、原则、关键简单分组、复合分组统计分组体系。
统计分布的概念、表示方法:列表法、图示法:重点掌握直方图二、变量数列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如何编?(在综合应用题中出现)频数(次数)、频率;组距、组中值、组限三、统计表、统计表的构成。
第四章统计指标统计指标概念、分类:(一)按统计指标所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性质不同分类:数量指标、质量指标(二)、统计指标按作用和表现形式不同的分类。
1、总量指标的种类实物单位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区别。
2、相对指标的种类及简单应用3、平均指标的概念:分类平均指标的基本特点;综合应用:算术平均数计算方法加权算术平均数(方法要懂)。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必须要背下来。
4、标志变异指标应用:标准差定义及计算、标准差系数(离散系数)第五章时间序列一、时间序列的编制原则、分类二、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应用: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时间序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三、时间序列的速度指标: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一)定基发展速度、(二)环比发展速度;关系应用: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计算:水平法第六章统计指数一、统计指数的分类二、综合应用: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和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公式(6.1)(6.2)记住。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判断题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判断题第一章:总论1、统计是指对某一现象有关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活动。
√2、统计学是先于统计工作而发展起来的。
×3、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4、品质标志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5、总体的同质性和总体单位的变异性是进行统计核算的条件。
√6、标志的具体表现是在标志名称之后所表明的属性。
×7、对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8、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9、有限总体是指总体中的单位数是有限的。
√10、某工业企业作为总体单位时,该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是数量标志;若该企业作为总体,则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是统计指标。
√11、总体与总体单位,标志与指标的划分都具有相对性。
√第二章:统计调查1、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各方面都进行调查。
×2、我国的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经常性调查方式。
×3、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有时是不一致的。
√4、调查时间是指开始调查工作的时间。
×5、普查可以得到全面、详细的资料,但花费较大。
6、各种调查方式的结合运用,会造成重复劳动,因此不应提倡。
×7、要想通过非全面调查来取得全面资料,应选用典型调查方法。
×8、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是不一致的。
×9、统计报表是按国家有关法规颁布的,是必须履行的义务。
故各级领导部门需要统计资料时,都可以通过颁布统计报表来收集。
×10、普查可以取得被研究事物总体的全面情况,且不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11、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抽查任务。
×12、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13、有些调查必须也只能使用抽样调查。
√14、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比全面调查使用经费要多。
《统计实务》课程设计汇报
3﹑相关系数的计算中,输入数值区域时不 清楚怎么输入
4﹑对LINEST函数的参数数值输入错误较多,不少 同学因此无法求出回归方程。
4.演示操作 (10分钟)
1、绘制相关图
2、计算相关系数
3、建立直线回归方程
所求的一元回归模型为:
Y=0.007377X1+0.028525 X1:人口数
2.根据所求的回归模型做预测
自来水用水量与城镇居民人口数、企业GDP数据统计表
年份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GDP (亿 元
600.3 630.4 680.3 780.2
1080. 1290. 1556. 1860. 2170. 2508. 6 2 5 4 8 4
人口 数( 万人 ) 年用 水量 (亿 吨)
《统计实务》
——课程改革汇报
汇报人:邢冠 合作人:钟秋新
《统计实务》
整体设计 5分钟
单元设计 15分钟
汇 报 提 纲
1 2
3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课程 简介
改革前 的课程 情况
课程改 革思路
全课实 施过程
第一次 和最后 一次课 梗概
课程简介
职业能力必修课 课程类型 经济数学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管理会计
财务管理
课程改革思路
素质目标
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的能力。 2、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协助、自主学习的意识。 3、培养学生严谨、认真、求实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有效地处理工作 中的实际问题。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点归纳
2013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点归纳总论第一节统计的相关概念一、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统计是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包括统计实践活动和统计理论两部分。
统计学最早的萌芽:公元前2200年,大禹“平水土,分九州,数万氏”。
九州表是统计学最早萌芽。
2、统计的发展(1)古典统计学。
17世纪初,分为:德国的国势学派和英国的政治算术学派。
(2)近现代统计学(引入概率论的统计)。
分为:数理统计学派和社会统计学派。
二、统计的涵义统计,是指对与某一现象有关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
统计有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
统计工作(识记),即统计实践活动,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工作过程。
统计资料(识记),是统计工作中取得的、反映社会现象的各项数据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资料的总称。
资料的形式是多样的,有统计图、统计表、统计公报、统计年鉴、统计手册和统计分析报告等。
统计学(识记),是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是统计工作成果和经验的理论概括,是研究统计工作规律和方法的科学,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理和原则。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领会):第一,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统计活动成果的关系。
第二,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第三,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学发展起来的。
第二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一、总体与个体(一)总体总体(识记):又称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某种共性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
例如,要研究北京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北京市所有工业企业就是一个总体。
各个事物在某一方面的共同性(同质性)是形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
如,同一性别、同一国家等。
是一项具体统计工作的研究范围。
(二)个体又称总体单位(识记),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的总称。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知识点)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知识点)第一章:总论*1、统计涵义:①统计工作②统计资料③统计学*2、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关系:①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统计活动与统计成果的关系。
②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理论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③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学发展起来的。
**3、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具体见P5-9)(1)总体与个体(总体单位):总体基本特征:①同质性②大量性③差异性(2)样本与样本单位(3)指标(统计指标)与标志:区别联系标志:按其性质不同分为:品质标志、数量标志。
按其个体的表现不同分为:不变标志、变异标志。
(4)变异与变量(数量变异标志):变量:按变量值的连续性分为:连续变量、离散变量。
4、统计工作过程:①统计设计(定性认识)②统计调查(定量认识)③统计整理(定量认识)④统计分析(定性与定量认识相结合)第二章:统计调查*1、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分为两种:(1)对原始资料的搜集:原始资料指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
(2)对次级资料的搜集次级资料指已经经过加工整理的资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现象。
他们的区别:原始资料只反映某个个体,次级资料反应总体。
他们的联系:次级资料是经过原始资料加工整理的一手资料,是从原始资料过度过来的。
2、统计检查基本要求:①准确性(基础)②及时性(关键)③全面性(保障)3、统计检查分类:(1)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①全面调查②非全面调查(2)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①连续调查(也称经常性调查,是时期指标)②非连续调查(也称一次性调查,是时点指标)(3)按调查的组织形式:①统计报表②专门调查4、完整的调查方案包括:①调查目的②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③调查方式和调查方法④调查项目(标志)和调查表⑤调查时间、调查期限、调查空间⑥调查的组织计划注: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可以不一致。
为应对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可将多种调查方式和方法结合起来。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实务第七章X
(一)从业人员的概念: • 从事一定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 营收入的人员。 (二)单位从业人员: • 现行国家劳动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的,在各级 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 业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
第二节 从业人员统计
包括: 在岗职工和再就业的离退休的人员、 民办教师、以及在单位中工作的外方 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借用的外单位 人员、兼职人员、从事第二职业的人 员等单位其他从业人员。
• 计算月平均人数需注意两点:
①公休日和节假日的人数应按前一天的 人数计算; ②新建或撤消的单位,在计算报告月平 均人数时,应以其建立后或撤消前各 天实有人数之和除以报告月的日历日 数。
第二节 从业人员统计
2、季平均人数:报告季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 数。 • 各月平均为数之和/3 3、年平均人数:报告年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 数 • 各月平均人数之和/12 • 各季平均人数之和/4 • 注意:对新建或撤消单位计算季平均、年平 均人数时,无论何时撤消或新建,在算季平 均人数时要除以3,年平均时要除以12。
第二节 从业人员统计
• 不包括下列人员:
1 乡镇从业人员; 2 私营企业从业人员; 3 由于各种原因,离开本单位,但与用 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4 从单位领取原材料,在家中进行生产 的家庭工;
第二节 从业人员统计
5 发包给其他单位工作使用的人员;承包 本单位工程或运输业务,其劳动力不由 本单位直接组织安排的农村搬运队、建 筑队的人员等; 6 经省市批准从农村就近招用,参加铁路、 公路、水利等大型土方工程工作工程结 束后立即辞退的; 7 参加单位生产劳动的军工和勤工俭学的 在校学生,以及大中专、技工学校和职 业高中的实习生。
国民经济行业统计--统计实务(DOC)(定稿)
国民经济行业统计--统计实务(DOC)(定稿)第一篇:国民经济行业统计--统计实务(DOC)(定稿)国民经济行业统计一.农业统计农业统计是反映农业再生产经营现状和过程的统计,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业服务业等5个行业大类的统计。
1.农业统计范围和统计单位2.农业统计主要指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产品产量(粮食产量油料产量水产品产量猪、牛、羊肉产量期初(末)畜禽存栏头(只)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林牧渔劳动力3.农业统计调查方法: 分年度调查与定期调查两大类(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的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
农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通常是按农林牧渔业产品及其副产品的产量分别乘以各自单位产品价格求得;少数生产周期较长,当年没有产品或产品产量不易统计的,则采用间接方法匡算其产值;然后将四业产品产值相加即为农业总产值。
1957年以前的农业总产值中包括了厩肥和农民自给性手工业(如农民自制衣服、鞋、袜,自己从事粮食初步加工等)。
1958年及以后的农业总产值,林业中增加了村及村以下竹木采伐产值;牧业中取消了厩肥产值;副业中取消了农民自给性手工业产值,增加了村及村以下办的工业产值;渔业中增加了海洋捕捞水产品产值。
1980年及以后的农业总产值,在副业中增加了农民家庭兼营工业商品部分的产值。
从1984年起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划归工业。
从1993年起取消副业,将野生动物的捕猎划入牧业、野生植物采集和农民家庭兼营商品性工业划归农业。
粮食产量指全社会的产量。
包括国有经济经营的、集体统一经营的和农民家庭经营的粮食产量,还包括工矿企业办的农场和其他生产单位的产量。
粮食除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及其他杂粮外,还包括薯类和豆类。
其产量计算方法,豆类按去豆荚后的干豆计算;薯类(包括甘薯和马铃薯,不包括芋头和木薯)1963年以前按每4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从1964年开始改为按5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
统计实务7PPT课件
2
现代的统计实务已经与计算机科学、数学、经济 学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更加广泛和深入 的应用领域。
3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统计实务在数据挖掘、 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解决实际 问题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02 统计实务基础知识
统计学基本概念
统计学定义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推断的科学,目的是 从数据中获取有用信息,并做出科学决策。
销售预测
统计分析可以预测企业的销售趋势和业绩,通过数据分析 和模型构建,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从而制定更有 效的销售策略。
统计分析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设计
数据收集
统计分析可以帮助科学研究者设计更有效 的实验方案和方案,通过数据分析和模拟 ,了解实验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统计分析可以帮助科学研究者收集更准确 和可靠的数据,通过数据清洗和整理,确 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推论性统计分析定义
推论性统计分析是在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利 用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推断和预测的方法。
主要方法
推论性统计分析包括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
推论性统计分析的应用场景
在需要对总体进行推断和预测时,推论性统计分析能够帮 助我们得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
高级统计分析方法
高级统计分析方法定义
方法,旨在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统计分析方法的分类
02
根据分析目的和所用工具的不同,统计分析方法可分为描述性
统计分析、推论性统计分析以及高级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的重要性
03
在科学研究、决策制定和数据分析等领域,正确的统计分析方
法能够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数据,得出可靠的结论。
统计学报告
统计学报告
目录
1. 绪论
1.1 背景介绍
1.2 研究目的
2. 方法
2.1 数据采集
2.2 数据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描述统计
3.2 推论统计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绪论
背景介绍
在这部分,将对统计报告的背景进行介绍,包括问题的提出背景、研究领域的重要性等。
研究目的
明确阐述本次统计报告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引出后续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方法
数据采集
描述数据采集的来源和方式,包括样本选择、调查方法等,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数据处理
详细介绍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的步骤和方法,包括数据清洗、变
量筛选等,确保后续分析的准确性。
结果分析
描述统计
通过描述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体概括和描述,包括均值、标准差、
频数分布等,揭示数据的基本特征。
推论统计
运用推论统计方法对研究问题进行分析和推断,包括相关性分析、回
归分析等,验证研究假设并得出结论。
讨论
在讨论部分,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探讨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和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结论
总结本次统计报告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强调研究的创新性和重要性,为读者提供明确的结论。
参考文献
列出本次统计报告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按照规范格式进行排版,确
保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附录
将一些辅助性的材料或数据放在附录部分,以便读者进一步了解研究
内容,为研究结果的复现提供依据。
统计原理与实务实训报告
统计原理与实务实训报告一、导言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企业、组织甚至个人来说,了解和掌握数据的统计原理和实务技巧成为必备的能力。
本报告旨在探讨统计原理与实务的相关内容,通过深入的分析与讨论,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与应用统计原理与实务。
二、基础统计原理1. 总体与样本为了对一个特定的现象或问题进行研究,我们需要收集数据。
在统计学中,我们将被研究对象称为总体,而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数据被称为样本。
了解总体与样本的概念对于后续的统计分析非常重要。
2. 描述统计学描述统计学是对数据进行概括和总结的方法。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描述性统计的主要方法,包括测量中心趋势的均值和中位数,测量数据变异性的方差和标准差等。
通过描述统计学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数据的特征与分布。
3. 探索性数据分析(EDA)探索性数据分析是指通过可视化和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解释和发现数据中潜在的特征和关系。
通过EDA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异常值和缺失值处理等问题。
4. 概率与统计推断概率是统计学的基础,通过概率的理论和工具,我们可以对随机事件进行推断和预测。
统计推断则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的过程,其中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方法。
三、统计实务1. 数据收集与整理在实际应用中,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节将介绍数据收集的常见方法,如问卷调查、实验设计、抽样技术等,并对数据整理与清洗的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2. 统计模型与分析统计模型用于描述和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预测和控制。
本节将介绍线性回归、逻辑回归、时间序列分析等常用的统计模型,以及相应的数据分析方法。
3. 统计软件和工具在统计实务中,统计软件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节将介绍常见的统计软件和工具,如R语言、Python、SPSS等,以及它们的基本使用和功能。
4.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将复杂的数据信息通过图表或图形的方式展示出来,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和分析数据。
《统计报告》课件
这是一份关于统计报告制作和分析方法的PPT课件,全面讲解了数据收集、筛 选、清洗和分组等准备工作,以及数据分析方法和结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吧!
简介
收集数据
从不同来源收集相关数据,保证数据的全面性。
清洗数据
处理数据中的错误、缺失和异常值,确保数据质 量。
筛选数据
根据需求和目的筛选出准确可靠的数据。
关键的分析结论。
5
数据报告撰写
提供撰写统计报告的要点和格式要求,确 保报告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数据分析技巧
数据可视化技巧
使用适当的图表和可视化工具, 将复杂数据以直观的方式呈现。
数据分析常见错误和如何 避免
指出常见的数据分析错误,并提 供避免这些错误的建议。
敏感度分析
介绍敏感度分析的意义和方法,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数据分析结 果的稳定性。
数据分组
根据统计目的将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分组。
统计报告的结构
1
报告背景和目的
介绍报告的背景和制作目的,使读者了解
数据来源介绍
2
报告重点。
详细描述数据的来源和获取方式,确保数
据的可信度。
3
数据分析方法
介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
数据分析结果
4
计、探索性数据分析、假设检验和回归分 析。
使用数据可视化展示分析结果,并总结出
总结
1 统计报告的重要性
解释统计报告对决策和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企业、政府等领域的影响。
2 如何有效撰写统计报告
提供撰写统计报告的技巧和要点,使报告更具可读性和实用性。
3 数据分析技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应用
指导读者如何应用数据分析技巧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决策的准确性。
统计原理与实务(第二版)第七单元 抽样推断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单元 统计指标分析 课后习题答案二、多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四、计算题.1、解:已知p=45/50=90%,p(1-p)=0.09,F (t )=95.45%,t=2。
根据公式,得:3.009.0%)901(*%90)1(==-=-=p p sp%24.40424.0503.0或===nsppμ%48.8%24.42=⨯==∆μppt则上限=%48.98%48.8%90=+=+∆p p 下限=%52.81%48.8%90=-=-∆p p因此,在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下,该批食品重量在100以上的合格率范围为81.52%-98.48%之间。
2、解:已知n =100,元=元,20011000s x =,户均年收入在12000元以上的农户比例p=10/100=10%,F (t )=95.45%,t=2。
根据公式,得:03.01009.0100)1(,20100200==-====p p n s pxμμ元 %606.003.0240202或元,=⨯===⨯==∆∆μμpp xxt t则户均收入的上限=(元)110404011000=+=+∆x x 下限=(元)109604011000=-=-∆x x户均年收入在12000元以上的户数所占比重的 上限=%16%6%10=+=+∆p p 下限=%4%6%10=-=+∆p p因此,在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下,该地区农户户均收入的可能范围为10960-11040元之间,在全部农户中,户均年收入在12000元以上的户数所占比重的可能范围为4%-16%之间。
3、解:已知n =16只,x =1490小时,s =24.77小时,F(t)=95%,查表t =1.96。
根据公式,得:(元)1925.61677.24===n s xμ(元)1373.121925.696.1=⨯==∆μxxt 则以95%的置信度估计这批电子管的平均寿命的 上限=(小时)1373.15021373.121490=+=+∆x x 下限=(小时)8627.14771373.121490=-=+∆x x 因此以95%的置信度估计这批电子管的平均寿命的置信区间为1477.8627小时-1502.1372小时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统计报告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报告是指采用统计特有的计算和分析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综合分析,通过逻辑思维,从()的辩证关系中掌握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及其规律性。
A、矛盾和发展
B、数量和质量
C、质变和量变
D、运动与静止
2、统计报告实用性的前提和条件是()。
A、客观
B、全面
C、时效
D、真实
3、统计报告属于应用文的范畴,强调的是()。
A、纪实
B、实用
C、专业
D、时效
4、统计报告的突出特点是用()说话。
A、统计语言
B、图表
C、统计数据
D、专业术语
5、统计报告分为一产、二产、三产,其划分标准是()。
A、所分析的范围
B、所分析的部门
C、所分析的深度
D、所分析的时间
6、好的标题必须具备三点:贴切、简洁和()。
A、实用
B、时尚
C、全面
D、新颖
7、副标题从范围、时间、内容等方面对正标题加以限制、补充或说明,前面一般会加上()。
A、引号
B、破折号
C、书名号
D、冒号
8、修改统计报告时,观点的审核在于审核观点的()。
A、完整性
B、正确性
C、实用性
D、时效性
9、要改好一篇统计报告,一是要掌握(),二是要明确修改的内容。
A、报告的内容
B、报告的主要内容
C、修改的方法
D、报告的写作方法
10、利用企业发展历史的各项指标数据整理而成的数列称为()。
A、截面序列
B、时期数列
C、时点数列
D、时间序列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报告通常以()描述统计分析的结果。
A、文字
B、图表
C、图画
D、数据
E、以上都对
2、统计报告中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包括()。
A、数据的采集方法
B、数据的整理方法
C、数据的分析方法
D、数据的推算方法
E、数据的预测方法
3、根据所分析的内容不同来划分,统计报告可以分为()。
A、综合统计报告
B、资金统计报告
C、专题统计报告
D、工业统计报告
E、销售统计报告
4、撰写统计报告的具体步骤包括选题定向、收集资料、标明观点和()。
A、谋篇布局
B、遣词造句
C、润色修改
D、规划结构
E、总结归纳
5、从统计报告撰写者的角度来说,选题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A、选择范围小的题目
B、选择简单的题目
C、选择适合自己撰写的题目
D、选择范围大的题目
E、选择有新意有价值的题目
6、资料在统计报告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A、文字
B、案例
C、数字
D、图表
E、引言
7、在统计报告中,从内容上看,资料主要有()。
A、政策型资料
B、信息型资料
C、情况型资料
D、统计型资料
E、综述型资料
8、资料的使用需要进行选择,选择要求包括()。
A、选择容易搜集、整理的资料
B、选择最能说明情况、阐明观点的资料
C、选择真实可靠的资料
D、选择时效性高的资料
E、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资料
9、统计报告的题目类型主要包括()。
A、主题式
B、观点式
C、叙述式
D、提问式
E、正副标题合用
10、统计报告文章的提纲的内容一般包括()。
A、主题思想
B、中心内容
C、篇章结构
D、所需资料的名称,来源以及加工整理的方法
E、总论点和分支讨点
11、()是撰写统计报告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写好统计报告的基础。
A、选题定向
B、谋篇布局
C、润色修改
D、遣词造句
E、理顺纲目
12、在统计报告润色修改这一过程中,修改的方法包括()。
A、征求意见法
B、自我推敲法
C、对比衡量法
D、小组讨论法
E、定性分析法
13、在统计报告润色修改这一过程中,修改的内容包括()。
A、观点的审核
B、资料的核实
C、结构的优化
D、文字的斟酌
E、方法的选择
14、统计报告的题目类型主要有()。
A、主题式
B、观点式
C、明确式
D、提问式
E、正副标题合用
15、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教育政策
D、金融政策
E、外贸政策
16、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核算,源于()。
A、经济核算
B、统计核算
C、会计核算
D、资本核算
E、业务核算
17、统计从业人员所填报的统计报表都是由()组成的。
A、指标值
B、图表
C、统计指标
D、统计数据
E、统计术语
18、写好统计报告的前提是熟悉每一个统计指标的()。
A、起源
B、背景
C、含义
D、口径
E、计算方法
三、判断题
1、文字的斟酌要力求文章语言的通顺,不要求文章语言的简洁。
()
对
错
2、只有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体现统计报告的特色。
()
对
错
3、一篇统计报告的标题可以有多种的选择。
()
对
错
四、综合题
1、某统计工作者撰写了一篇题为《北京碘盐为何脱销》的统计报告,研究了2009年7月的碘盐销售现状,但到2010年6月才成稿。
<1> 、该统计报告的题目类型是()。
A、主题式
B、观点式
C、提问式
D、中心式
<2> 、本篇统计报告不能满足()。
A、时效性
B、完整性
C、准确性
D、代表性
<3> 、该篇统计报告不属于()。
A、宏观统计报告
B、微观统计报告
C、销售统计报告
D、专题统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