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第三章
第三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意蕴
中亚、举国崇佛的大月氏使者依存(西汉)旅居长安, 为佛法东渐的第一声,开释游先河;
西方僧侣或从海路或从陆路来华释游,这是我国旅游文 化史上的大事,它促成了释游热,对我国佛教旅游产生 深远影响,推动了中国人西行求法的游方步伐。
朱士行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人。 法显最为闻名、被誉为5世纪初的伟大旅行家。其释游 历时15年,历经西域、印度等30余国,有类似游记专 著传世,后人称《历游天竺记传》或称《法显传》, 即《佛国记》。 另一类:于自然山水中居静修行、清淡佛理的释游。 如于法兰、支道林、释道安、释慧远等
4)学习
学——自我仁道的修养
+
对知识的学习
+
学
思、学习、言行的融合 《论语》开章便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矣‛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有教无类‛‚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矣‛…… 这种打破等级制度贵贱限制的开放式教育,在2500多 年前是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1、山水景观的形象美 1)雄伟美 3)险峻美 5)幽静美 2、山水景观的色彩美 1)单纯色彩美; 3、山水景观的形态美 4、山水景观的声音美 5、山水景观的气味美 6、山水景观的寓意美
2)秀丽美 4)奇特美 6)畅旷美 2)复合色彩美
二、自然山水的人格塑造功能
1、自然山水使旅游主体产生直观的审美感知 2、让旅游审美感知与审美主体的情感记忆相联系,产生 更为浓郁的体验。 3、自然山水调动旅游主体的审美想象。
5、隋唐时期——中国旅游发展的鼎盛期 隋唐旅游是秦汉旅游经过魏晋的折冲后在新的基础上的 继承、发展和升华。‚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 山游‛成为时代特征。 特征:1.旅游成为社会的时尚; 2.旅游普及各阶层; 3. 宗教旅游盛行; 4.旅游正式走向世界; 5. 旅游的文化比重增大; 6.开拓了潇洒、豪迈、奔放、欢快的游气氛。 皮日休《七爱诗》之一:‚五岳为辞峰,四海做胸臆:‛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 君‛; 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成为洋溢 着时代精神特征的响亮口号; 《梁园吟》中:‚人生达命岂暇愁, 且饮美酒登高楼‛ 正是隋唐旅游风貌的一种体现。
《旅游文化》教学大纲
《旅游文化》教学大纲D6)理解并举例说明“山以文丽,文以山传”。
第二章山岳文化1、主要教学内容我国名山形成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特点。
名山的美学、历史文化、科学和经济价值。
名山的作用。
热爱祖国山水与热爱祖国的关系。
山岳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的欣赏原理。
山岳建筑景观、题刻、其他人文景观欣赏。
山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协调。
花岗岩、岩溶和丹霞名山的代表性名山、形成原理、主要景观。
我国东部与西部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及其原因,我国东部的南部与北部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差异的差异及其原因,我国西部的南部与北部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及其原因。
2、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名山发展简史,山岳景观欣赏原理,不同类型名山的主要景观和景观形成原理,我国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及其原因。
2)教学难点:我国名山发展简史3、教学方法除了“说明”中“课程教学改革”提到的要求以外,在第五节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地图教学,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4、思考题1)在名山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名山的功能是如何演变的?2)山岳自然美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从哪些角度欣赏山岳各种类型的自然美。
3)理解并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建筑“以涵为主,涵露结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因山就势,因境而成”。
4)花岗岩和岩溶名山主要有哪些景观?5)我国主要地理区域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形成原因。
第三章水文化1、主要教学内容水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
水体旅游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水与风俗习惯、风物特产。
水的造景功能的具体表现形式。
主要水体景观与旅游活动。
2、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水的造景功能,水体景观,水体旅游活动。
2)教学难点:水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
3、思考题1)举例说明,水对我们精神生活的启示。
2)水有哪些造景功能。
3)如何欣赏“山光水色”?4)以水为依托,可以开展哪些旅游活动?第四章传统民居文化1、主要教学内容自然和人文因素对传统民居的影响。
智慧树知到中国旅游文化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被公认为世界第一次商业性旅游活动发生在哪一年?()选项:A:1845年B:1842年C:1841年D:1840年答案: 【1841年】2、单选题:中国旅游创始人是()选项:A:陈光甫B:庄子C:老子D:徐霞客答案: 【陈光甫】3、多选题:旅游业三大支柱企业是()选项:A:旅行社B:机场C:交通D:酒店答案: 【旅行社;交通;酒店】4、多选题:旅游文化的结构包括()选项:A:旅游企业文化B:旅游介体文化C:旅游客体文化D:旅游主体文化答案: 【旅游介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主体文化】5、判断题:被誉为中国旅游标志之都的是陕西省西安市。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6、判断题:中国旅游日是5月19日,这一天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第二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直到20世纪早期,现代史学家都认为夏商两个王朝仅仅是传说,而今天安阳附近的()的考古发掘使这两个王朝被认可。
选项:A:洛邑B:桐宫C:丰镐遗址D:殷墟答案: 【殷墟】2、单选题:如今的()是秦国的首都,城市中有非常著名的郑国渠景点,还包括乾陵、茂陵博物馆、永寿槐树旅游区等景点。
选项:A:西安B:咸阳C:汉中D:宝鸡市答案: 【咸阳】3、单选题:()古时称为小方盘城,它是汉长城的一处关隘,功能类似于现代的通关海关。
选项:A:甘肃敦煌玉门关B:山西娘子关C:山西代县雁门关D:河北秦皇岛山海关答案: 【甘肃敦煌玉门关】三皇指的是()选项:A:神农氏B:燧人氏C:舜D:禹E:尧F:伏羲氏答案: 【神农氏;燧人氏;伏羲氏】5、多选题:青铜器是()的合金。
选项:A:铜B:铅C:锡D:铁E:银答案: 【铜;铅;锡】6、多选题:()是距离西安市区最近的三座汉代陵墓。
选项:A:汉景帝的阳陵B:汉文帝霸陵C:汉武帝的茂陵D:汉高祖的长陵E:汉宣帝的杜陵答案: 【汉景帝的阳陵;汉文帝霸陵;汉宣帝的杜陵】7、判断题:收藏于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首次出现了“中国”一词。
旅游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旅游文化的保护与利用第一章:旅游文化的概念和意义旅游文化是指旅游活动中所涉及到的文化、历史、艺术、风俗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旅游文化不仅是旅游活动的组成部分,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旅游文化可以带给游客深刻的文化体验,也可以为地区经济带来可观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第二章:旅游文化的保护旅游文化的保护是指在旅游活动中对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建筑、传统手工艺等文化元素进行有效地保护和管理。
如何保护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2.1维护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建筑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建筑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珍贵财富,也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建筑是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共同责任。
旅游业在开发旅游资源时,一定要遵循文化保护原则,不得随意破坏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建筑,确保在旅游活动中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2.2传统手工艺的维护不同的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手工艺,这些传统手工艺代表着这个地区的文化特色。
在旅游活动中,传统手工艺是丰富游客文化体验的一种方式。
传统手工艺的维护和传承需要政府、旅游业者、文化产业一起合作,打造良好的环境和市场,保障相关手工艺者的生产权益。
第三章:旅游文化的利用旅游文化的利用是指在旅游活动中对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建筑、传统手工艺等文化元素进行有效地利用。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文化的丰富,而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的利用和推广也能够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来重要贡献。
3.1 创新旅游体验旅游是一种文化体验,创新旅游体验就必须贴合当地的文化特色。
创新旅游体验需要依靠当地的文化创意和文化创业者。
创新旅游体验也可以使得旅游业更加深化旅游文化内涵,让游客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
3.2 打造文化品牌以文化为核心的旅游可以打造出独特的文化品牌。
文化品牌无疑可以为旅游业带来旅游资源的丰富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有了文化品牌的支撑,旅游业在市场竞争中也更加具有竞争优势。
旅游文化学全套课件 第3章--旅游文化的功能、地位与形成
(四)推进文化转型
在西方文化转型过程中,旅游体验自始至终都扮演着一个重 要的角色,“通过内向性认证而导致的西方文化转型,其主要 动力乃是旅游体验文化带来的。”(郭少棠,2005) 在中国近代文化的转型过程中,海外游记起到了先导作用。 《漫游随录》是王韬1867年旅欧见闻,突破了“夷夏之辩”、 “体用”或“道器”之争的局限,闪烁着超越时代的文化启蒙 之光。 《新大陆游记》是梁启超旅美游记,既是维新派代表人物政 治观念的散射,又为认识和借鉴美国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 《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是瞿秋白1920年秋赴苏考察写 成的两本游记,首次用文艺形式勾画出十月革命后苏联那种 “红光烛天”、“赤潮澎湃”的图景,热情讴歌了“无产阶级 创业的艰辛”及人民掌握历史命运的伟力。
(三)神化自然
神化自然即通过观念或行为,赋予自然某种神灵,使之更加神秘、 更具魅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大自然的神秘色彩逐渐消退,而造神运 动却从未停止。在神化自然方面,旅游文化功莫大焉,景观设计开发 者的贡献尤其突出。
(四)人化自然
人化自然一般是指自然的人文化过程。狭义的人化自然则指自然的 人格化,即通过拟人的方式,使自然具有人的属性。如前所述,人是 自然之子,对自然既敬畏,又热爱。敬畏时敬若神明,热爱时引为同 类。于是,在神化自然的同时,又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人的性格、 人的美德。
二、发展文化
促进文化交流、加速文化融合、保持文化传承、 推进文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型,是其发展文化功能的主要表现。
(一)促进文化交流
旅游文化能够消除由于长期隔绝而造成的偏见和误解,加强各国人民 的相互了解、友好往来,有力地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苏莱曼东游记》、《马可•波罗游记》、《冈察洛夫环球游记》、马 苏第的《金色草原》、伊本· 白图泰的《亚非游记》、阿特金逊的《欧亚 纪行》、罗伯特· 拜伦的《穿行内陆亚洲》等均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史上 起过重要的作用。 《穆天子传》、李长志的《长春真人西游记》、王韬的《漫游随录》、 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游记二种》、梁启超的《新大陆游记及其他》等 都是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必读书目。
旅游文化(第五版)第三章 旅游自然文化
3.1 旅游自然文化价值观
3.1.4 附会文化的价值观
3.3 水文化
3.3.2 湖泊文化
湖泊不仅可以防洪排涝、发展养殖、提供舟楫之利,还可以调节气温、改善居住 环境。所以,人类对湖泊也有着深厚的感情,上古时期便在湖边水畔栖息繁衍, 留下许多传说、神话和活动遗迹。我国湖泊众多,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青藏高 原和云贵高原。东部地区多河迹湖和海迹湖,自然环境优越,人文景观荟萃,如 洞庭湖、太湖、杭州西湖等。
3.2 山文化
3.2.1 山岳文化
2)山岳文化的共性
山岳文化有明显的时代和地域的差异性,不同的时代,在不同的地域,会产生迥
然不同的山岳文化。但山岳文化仍然具有很多共性,如山岳崇拜、山岳欣赏和山
岳科学。
(1) 山岳 崇拜
(2) 山岳 欣赏
(3) 山岳 科学
山岳文化
的共性
3.2 山文化
3.2.2 石林溶洞文化
江河是重要的水体,它流淌在平原沃野,同时,也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于是有了人类文明最耀眼的一章——江河文化。
3.3 水文化
3.3.1 江河文化
我国大小江河数百条之多,以其归宿可分为内流河和外流河。二者流经的地域不 同,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河流沿岸 是人口集中的地方,也是东西交流的交通要道。如新疆塔里木河,沿岸是古丝路 的繁华所在。强大的古龟兹国就建在这里,库车、拜城都留有大量宗教遗址,今 天是仿古探险的旅游之地。我国的外流河,除额尔古纳河以外,都流经东部和南 部广大地区,沿岸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其中旅游价值较高的是长江、黄河、珠 江和钱塘江。
旅游文化学:第三章
第四节 旅游文化的重人传统
• 二、旅游文化的重人传统
– 2.旅游文化史主要是旅行家活动的历史
• 西方:新航路的开辟者哥伦布、达〃伽马,环球航 行的麦哲伦,航海王子亨利,美国西进运动的先驱 刘易斯以及马可〃波罗 • 中国:中国西北疆域的探险家张骞,跋山涉海、沟 通中外文化交流的旅行家法显、玄奘,周游各国的 海上旅行家汪大渊、周达观、郑和以及重视实地调 查的地理学家徐霞客
第二节 旅游文化的与民偕乐传统
• 一、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 2.与民偕乐
• 孔子提出,孟子发扬光大 • 孟子说:‚乐民之乐‛,切不可‚独乐‛ ‚乐以天 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第二节 旅游文化的与民偕乐传统
• 二、与民偕乐的旅游文化传统
– 1.与民偕乐旅游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和发扬 – 2.节日旅游发达
文化基础
济南旅游文化 基础与传统 民族基础 哲学基础
地理基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考察——要求
• • • • 1.分组:6-8人 2.在四大文化基础中自选考察内容 3.确定考察地点 4.时间
实地考察——成果
每个小组根据考察内容进行整理,制作 ppt 11月24号进行课堂展示
• 窃以为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瑰异者不为胜,山水 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 为文,文字非出于雄才臣卿者不成著。‛ • ——滕子京《与范经略求记书》
第六节 旅游文化的重游传统
• 重游是指对旅游的深层次的心理恐惧 • 一、重游旅游文化传统的基础
– 1.徒步旅行的艰辛 – 2.地理环境的阻隔 – 3.人为因素的摧残
第五节 旅游文化的重文传统
• ‚一切高深,可以为山水,而山水反不能自为‘ 胜’;一切山水,可以高深,而山水之胜反不能 自为‘名’。山水者,有待而‘名胜’者也。曰 书,曰诗,曰文,此三者,山水之眼也。‛—— 钟惺.蜀中名胜记 • 旅游文化的重文传统,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 重视文学创作的传统,旅游文化的这一传统直接 促成了旅游文学门类的诞生和旅游文学的繁荣。
中国旅游文化第三章 旅游山水文化
第一节 山水文化概述 第二节 山水景观的文化意蕴 第三节 山水景观的旅游价值
第一节 山水文化概述
一、山水与文化 二、山水文化的形成
一、山水与文化 山水:特指地貌特征具有典
型性,生态环境优良,有一定文
化积淀,具有美学、文化、科学
价值的自然景观的综合体。
二、山水文化的形成过程 远古时期:畏惧自然 先秦:自然山水开始进入人类的 审美视域
大连金石滩
大连冰浴沟(详见光盘)
本溪水洞(详见光盘
壶口瀑布
森林景观
大漠景观
蜀南竹海
畅神 人们以一种超凡脱俗的虚静的心 胸面对山山水水,欣赏山水本身那千 姿百态的自然美。
时间:魏晋南北朝 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客体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情景交融 是一种立足于主体心理活动的物我 交流过程,即自身情感与对象形式合而 为一。
审美体验:带有痛感的愉高不可状,图写尽应非。
太华峙西方,倚天如插刀。
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苍龙岭
凤凰山老牛背
奇异独特 审美体验:惊喜
代表:
“奇秀东南”的武夷山
“天下奇秀”的雁荡山 “奇丽岭南”的桂林山水
雕塑、绘画 诗文、楹联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海 棠 山 磨 崖 造 刻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第一章:1、什么是山水文化?山水:特指地貌特征具有典型性,生态环境优良,有一定文化积淀,具有美学、文化、科学价值的自然景观的综合体。
所谓“山水文化”,就是山山水水中蕴涵和引发的文化现象。
这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在世界上有显著的地位。
2、艺术价值——人文建筑(亭,廊,桥,塔,台,榭),文学艺术(摩崖石刻,雕塑,绘画,诗文,楹联)3、科学价值:景观——人文景观(考古价值,冶炼价值,建筑价值,水利价值),自然景观(岩熔景观,地貌景观,底层结构,生物景观)4、神与物游的山水审美意识审美意识——致用,比德,畅神,情景交融致用:人类用实用的、功利的观点看待自然美。
比德:将自然物视为人格道德的象征物。
时间:春秋战国畅神:人们以一种超凡脱俗的虚静的心胸面对山山水水,欣赏山水本身那千姿百态的自然美。
情景交融:是一种立足于主体心理活动的物我交流过程,即自身情感与对象形式合而为一。
5、山水景观的构成要素1)色彩用色彩来表现人的情绪,来表现人的喜怒哀乐情感。
如婚诞喜庆,以大红色代表,使人兴奋,情绪激昂;黑白色象征肃穆和庄重,使人感到静谧和压抑。
所以,在灯具、家具、房间墙壁、饰物等色彩搭配上,最好要了解一些色彩的基本知识。
2)声音指由物体振动而发生的声波通过听觉所产生的印象。
.秋声赋(欧阳修)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3)动态与静态一般来说,山水的动态主要是指流水、飞瀑和流云飘烟,也包括各种动植物的生命运动所表现出来的景象。
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静,欲柔滑,欲汪洋,欲回环,欲肥腻,欲喷薄,欲激射,欲多泉,欲远流,欲瀑布插天,欲溅扑入地,欲渔钓怡怡,欲草木欣欣,欲挟烟云而秀媚,欲照溪谷而光辉,此水之活体也。
6、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从山水的发生学角度看,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的区别在于:自然山水是一种先天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文景观则是人依照自己的审美观念创造出来的,带有浓厚的主观因素,随着社会变迁,时代的演进及人的观念的变化,都有可能发生转变。
《中国旅游文化》教案
四、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完整性
作业设计要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掌握不足的知识点,以及需要深化的内容。作业题目应清晰明确,答案要详尽完整,不仅要给出正确答案,还要解释答案背后的原因和逻辑。例如,在关于江南水乡特色建筑的作业中,除了列举建筑名称,还应要求学生分析建筑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讲解时要语言清晰、语调亲切,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在强调重点内容时,适当提高音量,加强语气,以突出重要性。
3.避免平铺直叙,适当运用停顿、疑问、感叹等语气,增加讲解的趣味性。
二、时间分配
1.确保导入、讲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时间分配合理,避免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
6.作业设计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完整性,是否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
7.课后反思是否及时,是否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8.拓展延伸活动是否具有实际操作性,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
1.实践情景引入的教学设计。
2.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深度和广度。
3.板书设计的条理性和信息量。
4.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完整性。
5.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性和有效性。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实践情景引入的教学设计
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关键环节。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应确保情景的真实性和互动性。教师可以选择一段富有代表性的江南水乡视频,如苏州园林的四季变化、乌镇的古街道生活等,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此外,情景引入后,应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江南水乡的自然环境对其建筑风格有何影响?”、“如果你是一名导游,你会如何向游客介绍这个景点?”通过这些问题,促进学生将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旅游文化第三章旅游园林文化
明清以后,西方园林也开始对中式园林产生影响
精品ppt课件
46
(4)园林花木,严格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形状,草坪,花圃则勾划成 菱形、矩形和圆形等。总之,一丝不苟地按几何图形剪裁,绝不允许自然生 长形状。
(5)水面被限制在整整齐齐的石砌池子里,其池子也往往砌成圆形、方形、 长方形或椭圆形,池中总是布局人物雕塑和喷泉。
(6)追求整体对称性和一览无余。西方园林中的建筑、水池、草坪和花园, 无一不讲究整一性,一览而尽,以几何性的组合而达到数的和谐。
◆ 土筑山 ◆ 叠石山
精品ppt课件
16
旅游园林文化
景山
精品ppt课件
17
个园四季假山
春山
精品ppt课件
18
个园四季假山
夏山
精品ppt课件
19
个园四季假山
秋山
精品ppt课件
20
个园四季假山
冬山
精品ppt课件
21
旅游园林文化
石料的选取
透、瘦、绉、漏、清、丑、顽、拙
精品ppt课件
二、建筑物的点缀和衬托作用
精品ppt课件28ຫໍສະໝຸດ 旅游园林文化爱晚亭
精品ppt课件
29
旅游园林文化 颐和园长廊
精品ppt课件
30
旅游园林文化
苏州园林桥
精品ppt课件
31
旅游园林文化
三 、中国园林构景的文化内涵
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精品ppt课件
32
旅游园林文化
四、 中国园林构景的手法
◆ 借景
精品ppt课件
7
旅游园林文化
2、 按地域分 ◆ 北方园林 ◆ 江南园林 ◆ 蜀中园林 ◆ 岭南园林
第三章 旅游文化
Logo
3 旅游介体文化 旅游介体文化,是指旅游介体服务旅游主体开展各项旅游活动 ,所展现的文化积淀,以及与旅游服务、供给相关文化事象的一种 旅游文化形态。其中包括旅游管理文化、旅游饭店文化、旅行社文 化、旅游服务文化、旅游娱乐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旅游政策法规 以及旅游企业文化等等。
Logo
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构成旅游文化的三
形成各种特色。例如,南方民风灵秀委婉,北方民风强悍耿直。
Logo
4、时代性
旅游文化的时代性,是指旅游主体的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在不 同的时代所呈现的不同特征。
例如,封建社会要求妇女‚三从四德‛。其中,‚三从‛指‚未
嫁从父,既嫁从夫,大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 功‛。 5、阶层性
旅游文化的阶层性,是指旅游主体所处社会地位不同,致使文化
Logo
2 静态旅游文化制度层而 静态旅游文化制度层而,是指国家的相关机构、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的 有关各项旅游制度法规和相关的个业管理规划等所展现的法制层面。 例如旅游企业所制定,我国占代一向禁止晨行夜游,出城入关须有节符 ,日的在J几控制往来的旅游活动,稳定封建统治秩序。现代各国为了鼓励 民众旅游,则制定出专门法规确保开展旅游活动。
1传承性 2民族性
3地域性
4时代性 5阶层性 6旅游文化形态的多样性
物质文化形态
精神文化形态
古代文化形态 民族传统文化形态
现代文化形态
异国文化形态
Logo
1、传承性 旅游文化的传承性,是指旅游文化的历史传承性和演进性,即旅游文化
具有不断触合演进发展的特性。
早在封建社会时期,旅游文化是部分特权阶级以寻找乐趣为日的的闲暇性 的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极为原始,主要涉及自然风光。到了工业革
中国旅游文化教案第三章旅游建筑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教案第三章旅游建筑文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中国旅游文化》第三章——旅游建筑文化。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展开,重点探讨故宫、长城、苏州园林和福建土楼等代表性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文化内涵及其在旅游中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2. 培养学生对旅游建筑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旅游建筑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风格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重点:故宫、长城、苏州园林和福建土楼等代表性旅游建筑的介绍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挂图、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故宫、长城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旅游建筑文化。
2. 讲解:详细讲解教材第三章内容,分析各个旅游建筑的特色和价值。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一处古建筑,让学生亲身体验建筑文化的魅力。
4. 例题讲解:以苏州园林为例,分析其建筑风格和艺术特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绘制一幅旅游建筑简笔画。
六、板书设计1. 第三章旅游建筑文化2. 内容:旅游建筑的类型与特点故宫、长城、苏州园林、福建土楼等建筑介绍旅游建筑文化的价值与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种旅游建筑,分析其艺术价值和历史背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旅游建筑文化的兴趣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了解更多旅游建筑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古建筑,感受建筑艺术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风格的理解和把握。
2.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一处古建筑。
3. 作业设计:选择一种旅游建筑,分析其艺术价值和历史背景。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关注学生对旅游建筑文化的兴趣和掌握程度,以及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的开展。
中国旅游文化精品教案第三章旅游建筑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精品教案第三章旅游建筑文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旅游文化》教材第三章内容,主题是“旅游建筑文化”。
具体包括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色、著名旅游建筑介绍以及现代旅游建筑发展趋势。
我们将重点学习故宫、长城、苏州园林等建筑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解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特点和历史背景。
2. 掌握著名旅游建筑构造特点和文化意义。
3. 分析现代旅游建筑发展趋势及其对旅游文化影响。
4.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不同历史时期建筑风格变化及其背后文化原因。
教学重点则是中国古代建筑构造艺术和旅游建筑现代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包括多媒体教学设备、挂图以及建筑模型。
学生需准备笔记本、彩色笔等记录和展示用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故宫图片,引发学生对旅游建筑兴趣,并简要介绍本节课学习内容。
展示故宫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这些建筑有什特别之处?”学生回答后,概述本节课将探讨旅游建筑文化。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古代建筑风格演变,结合教材第三章第一节内容。
介绍故宫、长城、苏州园林建筑特色和文化价值。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介绍苏州园林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园林建筑美。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旅游建筑,分析其特点和对旅游业贡献。
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分析长城建筑特点及其在历史上作用。
讲解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给出答案。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故宫平面图,并标出主要建筑功能。
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之处。
六、板书设计中国古代建筑风格著名旅游建筑:故宫、长城、苏州园林现代旅游建筑发展趋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个你感兴趣旅游建筑,描述其建筑特点及其所反映文化意义。
思考并简述现代旅游建筑如何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2. 答案示例:以故宫为例,描述其严谨布局、精美装饰和深厚文化底蕴。
旅游文化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大兴安岭职业学院
旅游文化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大兴安岭职业学院第一章测试1.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基本属于现在狭义文化的范畴。
()A:对 B:错答案:对2.西方对文化的概念是从精神生产活动开始的,逐步引向物质生产活动。
()A:对 B:错答案:错3.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这六个要素。
()A:对 B:错答案:对4.旅游主体文化是指旅游者文化,具体是指旅游经营者的文化背景、心理特征、行为方式、文化需求等。
()A:对 B:错答案:错5.旅游消费文化是,包括和旅游审美行为文化。
()A:错 B:对答案:对6.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
A:精神B:制度C:文化D:物质答案:文化7.从形态结构上说,文化主要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面组成。
其中,()是文化的核心。
A:精神文化B:价值观念C:物质文化D:无差别答案:价值观念8.旅游文化的()是不同地区旅游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各地文化特色和优势的体现。
A:综合性B:民族性C:地域性D:传承性答案:地域性9.旅游文化是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这就是旅游文化。
A:旅游内容的地域性 B:旅游内容的丰富性 C:旅游内容的传承性 D:旅游内容的新颖性答案:旅游内容的丰富性10.旅游文化的()是旅游文化独特性的表现,是吸引旅游者的关键之所在,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世界的正说明了旅游文化的民族性地位。
A:民族性B:地域性C:综合性D:传承性答案:民族性第二章测试1.进入母系氏族公社,西安半坡氏族是长江流域的典型。
()A:对 B:错答案:错2.南宋时期宋慈的《千金方》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比西方早300年,对法医学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A:错 B:对答案:错3.东晋灭亡后,在南方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4个小王朝,称为南朝。
旅游文化传承和创新
旅游文化传承和创新旅游文化传承和创新引言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旅游业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承载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遗产。
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对于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旅游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并不是一项易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尝试。
第一章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保护传统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传承的基础。
传统文化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对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精神、道德和文化价值观起到关键作用。
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比如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节庆等。
首先是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是历史上的文化瑰宝,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基石。
对于这些遗产的保护,既需要政府的投入,也需要各界人士和公民的参与。
政府可以出台保护政策、增加文化遗产保护资金,公众可以通过参观、学习、宣传等多种形式来了解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
其次是文化节庆。
文化节庆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节庆活动的举办,可以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政府可以组织大型节庆活动,公众也可以通过举办小型文化活动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第二章创新型旅游文化的培养旅游文化的创新,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创新型旅游文化已经成为发展的主流。
为了培养创新型旅游文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注重教育和培训。
旅游从业者需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服务意识、创新的思维能力以及多语言和多文化交际能力。
因此,旅游企业可以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其文化素质和服务水平,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游客的需求。
其次是大力发展智慧旅游。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旅游已经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
智慧旅游不仅可以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还可以为旅游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
因此,政府和企业可以共同推动智慧旅游的发展,提升旅游文化的创新能力。
第三章旅游文化与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承载着环境保护、社会和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的任务。
中国旅游文化教案第三章旅游建筑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教案第三章旅游建筑文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中国旅游文化》第三章,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旅游建筑文化展开,包括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著名旅游建筑介绍以及旅游建筑在现代旅游中的作用等内容。
重点分析我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掌握旅游建筑的风格特点。
2. 认识我国著名旅游建筑,学会欣赏和评价旅游建筑的美。
3. 掌握旅游建筑在现代旅游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旅游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旅游建筑的风格特点及其历史文化价值的理解。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著名旅游建筑的介绍和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挂图、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著名旅游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旅游建筑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如建筑类型、结构特点、装饰艺术等。
3. 实践情景引入:以故宫为例,讲解其建筑特点和历史价值,让学生深入了解旅游建筑的文化内涵。
4. 例题讲解:分析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旅游建筑。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其他著名旅游建筑的特点,并进行汇报。
六、板书设计1. 中国旅游文化——旅游建筑文化2. 内容:a.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b. 著名旅游建筑介绍c. 旅游建筑在现代旅游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我国某一著名旅游建筑的特点及历史文化价值。
2. 答案要求:结构清晰,内容充实,能够体现旅游建筑的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旅游建筑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观当地著名旅游建筑,深入了解其历史文化,提高自身旅游文化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的介绍;2. 教学目标中关于旅游建筑风格特点的掌握和欣赏能力的培养;3.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对旅游建筑风格特点及其历史文化价值的理解;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中内容的梳理和呈现;6. 作业设计中分析题目的详细要求和答案结构。
中国旅游文化教案第三章旅游建筑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教案第三章旅游建筑文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中国旅游文化》教材第三章——旅游建筑文化。
具体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点及其在旅游景观中的体现,重点讨论宫殿、寺庙、园林和古镇四大类建筑的风格、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旅游建筑的风格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对旅游建筑文化的兴趣。
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重点:宫殿、寺庙、园林和古镇四大类旅游建筑的特点及其在旅游景观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资料、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故宫、颐和园等著名旅游建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旅游建筑文化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详细介绍宫殿、寺庙、园林和古镇四大类建筑的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
3. 实践情景引入:以颐和园为例,讲解其园林建筑艺术,让学生感受其美。
4.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拙政园的建筑布局,使学生深入理解园林建筑的特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一座寺庙的建筑平面图,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旅游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旅游建筑文化宫殿寺庙园林古镇2. 建筑风格与文化内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你熟悉的某一座旅游建筑,阐述其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
2. 答案示例:以北京天坛为例,分析其祈年殿的建筑风格,阐述其道教文化内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旅游建筑文化的兴趣是否得到激发,对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是否深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观当地的历史建筑,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故事,提高对旅游建筑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取3. 例题讲解的深度4. 随堂练习的设计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示例的详细程度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宫殿建筑:介绍其宏伟壮丽、对称严谨的特点,以及反映的封建等级制度。
旅游文化第三章 旅游住宿文化
二、我国当 今饭店的类 型
三、我国当 今五星级酒 店的配套设 施
• 接待大厅 • 餐饮配套 • 公共区域 • 商务设施 • 会议设施 • 康娱设施
探索、任务与情景
❖ 1.如果让你给“旅游住宿文化”下个定义,你该如何界 定?
❖ 2.建筑文化的创造与哪些因素有关? ❖ 3.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旅游住宿的人性化服务? ❖ 4.请你编制一个禅文化主题酒店建造的策划方案。 ❖ 5.案例分析
LOGO
第三章 旅游住宿文化
❖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有近一半的时间 与“住”有关,“住”的行为仅仅指睡 眠吗?我们该给“旅游住宿文化”下一 个怎样的定义呢?
第一节 我国建筑材料的发展
一、木材、泥土 的使用
二、钢材得到广 泛使用
三、混凝土得到 广泛应用
四、新型建筑材 料的应用
第二节 我国古代居室装饰
兴起的时间、配套设施、经营管理 经营模式、建筑式样、配套设备
第五节 饭店、酒店、宾馆、会所、旅馆
一、我国当代饭店业发 展的五个阶段
• 第一阶段(1978-1983) •第二阶段(1984-1987) •第三阶段(1988-1994) •第四阶段(1994-2000) •第五阶段(2001年至今)
• 依据经营特色分类 • 依据计价方式分类 • 依据规模分类
❖ 一、原始社会时期 ❖ 二、商周时期 ❖ 三、春秋时期 ❖ 四、秦汉时期 ❖ 五、两晋南北朝时期 ❖ 六、隋唐时期 ❖ 七、宋朝 ❖ 八、元代 ❖ 九、明清时期
第三节 驿站、迎宾馆、民间旅店
驿站
Hale Waihona Puke 迎宾馆民间旅店秦、西汉、唐 诸侯馆、传舍 管理制度、特色
第四节 西式饭店、中西式饭店
西式饭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旅游自然文化价值观
二、寻奇探幽的价值观
1、科学考察的价值
2、探险猎奇的价值
第一节
旅游自然文化价值观
三、注重保护的价值观 1、自然资源首先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2、旅游自然文化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
第二节
山文化
一、山岳文化 1、山岳和山岳文化 概念、两层含义 2、山岳文化的共性 (1)山岳崇拜
第三章
旅游自然文化
第二节 山文化
第一节 旅游自然文化价值观
第三节 水文化
第四节 生物文化
第一节
旅游自然文化价值观
一、崇拜自然的价值观
二、寻奇探幽的价值观
三、注重保护的价值观
第一节
旅游自然文化价值观
一、崇拜自然的价值观 1、崇拜自然价值观产生的原因 (1)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性 (2)人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艰巨性 2、自然崇拜的价值
2、湖泊文化
3、海滨文化 四、生物文化 1、植物文化 2、动物文化
(2)山岳欣赏
(3)山岳科学 二、石林溶洞文化 1、岩溶地貌形成 2、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观 (1)桂林山水 (2)云南石林
(3)小寨天坑和大石围天坑
第三节
水文化
一、江河文化 二、湖泊文化 三、海滨文化
第三节
水文化
一、江河文化 1、长江 2、黄河
3、珠江
4、钱塘江
第三节
水文化
二、湖泊文化 1、洞庭湖与潇湘文化 2、太湖与吴越文化
3、杭州西湖文化
第三节
水文化
三、海滨文化 1、海滨的文化价值 2、避暑胜地渤海湾
(1)秦皇岛
(2)大连 3、闽海良港和古代对外交流 (1)泉州 (2)厦门
4、海南文化
第四节
生物文化
一、植物文化 1、植物是人类的生命所依 2、植物能给人以知识和人生启示
3、植物能美化环境、陶冶情操
二、动物文化 1、神奇的动物世界 2、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3、动物的文化属性
第三章小结
一、旅游自然文化价值观 1、崇拜自然的价值观(原因2点、价值)
2、寻奇探幽的价值观(2种价值)
3、注重保护的价值观(2点) 二、山文化 1、山岳文化 2、石林溶洞文化 三、水文化 1、江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