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化学练习:1.2.3(人教版必修1)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化学课件:1.2.3(人教版必修1)
玻璃棒 (4)移液:将烧杯中的溶液用_______引流转 移到_____________中。 100 mL容量瓶 2~3 (5)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_______ 容量瓶 次,并将洗涤液都注入________中,轻轻 容量瓶 摇动________,使溶液混合均匀。 (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 离容量瓶颈刻度1~2 cm 胶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改用_____ 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滴管 ______滴加蒸馏水至_________________。 (7)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减小 -
- -
-
偏低
增大 偏低
减小 偏高 增大 偏低
2.仰视或俯视刻度线图解
[温馨提示]
误差分析的关键是抓住配制原理:
nNaOH mNaOH nB cB= ,c(NaOH)= = , V V MNaOH· V 其中 M 不变,不规范的操作过程会导致 m(NaOH)和 V 的值发生变化, 从而使所配制溶 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产生误差。
[思考感悟] 在理解物质的量浓度时要注意以下 几点: (1)溶液的体积不是指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质 和溶剂的体积和。 (2)“物质的量”是指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尤 其是配制溶液时所选药品是否与溶液中最终的 溶质一致,如用 Na2CO3· 2O配制Na2CO3溶液。 10H
3.配制100 mL 1.0 mol· -1的Na2CO3溶液, L 下列情况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容量瓶使用前用1.0 mol· -1的Na2CO3溶 L 液润洗 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 璃棒 C.仰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用敞开容器称量Na2CO3且时间过长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化学练习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章末综合检测(人教版必修2)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 (2011·福州高一检测)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下列有关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A.大力推广煤的脱硫技术,减少空气污染B.回收废弃饮料包装纸,制作成公园内的休闲长椅C.在西部和沿海地区兴建风力发电站,解决能源问题D.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推广与发展电动、混合动力汽车解析:A项,煤的脱硫技术,只能减少SO2的排放,不能减少CO2的排放;B项,有助于减轻“白色污染”;C项,充分利用风能等新型能源;D项,能减少机动车辆的尾气排放量,减轻空气污染。
答案: A2.(2011·汕头模拟)下列关于某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是为了提高汽油的燃烧效率B.光化学烟雾的产生与人为排放氮氧化物有关C.臭氧空洞的形成与氟氯烃或氮氧化物泄漏到大气中有关D.甲醛是某些劣质装饰板材释放的常见污染物之一解析: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是为了防止铅带来的污染,而与汽油的燃烧效率无关,A不正确。
答案: 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B.海水资源的利用包括水资源的利用和化学资源的利用,两者可以综合进行C.工业上用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方法制得金属钠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解析:A中,酸雨指pH<5.6的雨水,通常雨水中因溶解有CO2而呈酸性。
C中,电解熔融NaCl才能制得金属钠,电解饱和食盐水只能生成NaOH、H2和Cl2。
D中,含磷洗涤剂使用后,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危害鱼类等。
答案: B4.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是“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以下措施与“绿色奥运”的理念无关的是()A.招募奥运会志愿者为奥运会提供服务B.在市区增加绿化面积,并建立空气质量监督制度C.关闭和搬迁一批污染工业企业D.在奥运村使用锂电池公交车,实现空气污染的零排放解析:“绿色奥运”即环保奥运,把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必须做到保护环境;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减少向环境中排放废物,同时加大绿化面积、改善空气质量。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化学课件:1 本章复习与测评(人教版必修1)
3.(2010·宜春高一检测)将 190 g MgCl2 溶于水配制成 1 L 溶液。 (1)该溶液中 MgCl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溶液 中 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配制 1 mol·L-1 的 MgCl2 溶液 500 mL,需该溶液的 体积为________。
(3)向(2)中 500 mL 溶液中再通入一定量的 HCl 气体后,
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 mol·L-1(假设溶液体积
不变),则溶液中 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通入
HCl 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_。
解析: (1)n(MgCl2)=9519g0/mgol=2 mol, c(MgCl2)=Vn=21mLol=2 mol·L-1,c(Cl-)= 2c(MgCl2)=4 mol·L-1。 (2)根据稀释规律有:c(浓)·V(浓)=c(稀)·V(稀),
解析: 杂质离子为 Ba2+,可用 CO32-或 SO24-使之形成沉淀除去,但要不引入新杂 质,需用钾盐,过量的 K2CO3 补加适量硝 酸除去,而使用 K2SO4 在后续步骤中无法 除去。 答案: D
有关溶液浓度的计算
——守恒法解题技巧归纳
守恒法是中学化学中一种典型的解题方法,它 利用物质变化过程中某一特定的量固定不变来 列式求解,可以免去一些复杂的数学计算,大 大简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其 优点是用宏观的统揽全局的方式列出,不去探 求某些细枝末节,直接抓住其中的特有守恒关 系,快速建立计算式,巧妙地解答题目。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中的各种物质 分开的过程,分开以后的各物质应该尽量减 少损失,而且是比较纯净的。经常采用的分 离方法有:过滤、蒸发、结晶、分馏、萃取、 分液、渗析、洗气等。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化学练习:3.2.2(人教版必修1)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对氧化铝的分类中正确的是()A.酸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C.两性氧化物D.不成盐氧化物(像CO一样)解析: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答案: C2.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实验直接完成的是()A.Al(OH)3―→Al2O3B.Al2O3―→Al(OH)3C.Al―→AlO-2D.Al3+―→Al(OH)3解析:Al(OH)3加热分解可直接得Al2O3,Al与强碱溶液反应可得AlO-2,Al3+遇碱可直接得Al(OH)3,Al2O3难溶于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得Al(OH)3,应将Al2O3与酸或碱反应得Al3+或AlO-2,再与碱或酸反应,才能得Al(OH)3。
答案: B3.以氧化铝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铝,最好的方法是()A.将氧化铝溶于水B.将氧化铝先溶于盐酸中,之后滴加氨水C.将氧化铝溶于盐酸中,之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将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钾解析:由氧化铝制取氢氧化铝,首先应将氧化铝转化为铝离子,然后加碱转化为氢氧化铝。
考虑到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若过量会有部分氢氧化铝转化为偏铝酸盐,故选用弱碱溶液氨水更好。
答案: B4.要除去Fe2O3中混有的Al2O3,最好的方法是()A.用盐酸洗涤过滤B.加热用H2还原C.加热用CO还原D.用NaOH洗涤、过滤答案: D5.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A.NaOH溶液B.Ba(OH)2溶液C.盐酸D.氨水解析:盐酸和AlCl3溶液不反应,Al(OH)3可溶于强碱如NaOH溶液、Ba(OH)2溶液,但不溶于弱碱如氨水中。
答案: D6.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A.Al B.Al(OH)3C.AlCl3D.Al2O3解析:四种物质与NaOH反应无固体剩余时,均生成NaAlO2,四种物质中含Al量越高,消耗碱量越多,显然Al消耗碱量最多。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化学练习:1.1.2(人教版必修1)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在实验室里进行分液操作,下列实验仪器一定用不着的是()A.锥形瓶B.分液漏斗C.玻璃棒D.温度计解析:分液操作中,对温度没有要求,不需要温度计,实验中,分液漏斗用于对分层状态的液态混合物的;锥形瓶用来盛放分离出的液体,在向分液漏斗中倾倒待分离的混合液可用玻璃棒来引流。
答案: D2.下列有关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中,正确的是()A.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晶体采用蒸发的方法B.除去酒精中含有的少量水采用萃取的方法C.将碘晶体中含有的少量沙子除去采用蒸馏的方法D.从碘水中获得碘的晶体采用过滤的方法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采用蒸发法,A正确;酒精与水互溶,应加生石灰后蒸馏出酒精,B错误;可用碘升华的方法除去碘中的沙子,C 错误;可先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然后再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有机溶剂,D错误。
答案: A3.下列关于蒸馏操作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蒸馏操作主要仪器是:蒸馏烧瓶、酒精灯、铁架台、冷凝管、锥形瓶、温度计等B.蒸馏操作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到液体内C.在蒸馏烧瓶内放入少量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D.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是下进上出解析: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答案: B4.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正确的操作是()A.上层液体从漏斗下口放出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上进行分离C.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时打开活塞D.若分液时不小心有少量上层液体流下来,补救措施是用滴管将其从烧杯中吸出解析:上层液体要经漏斗上口倒出,不可从下口放出,若不小心有少量上层液体流下来,则需重新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回到漏斗中振荡分液。
振荡时漏斗要拿在手中,分液时则要将漏斗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圈上。
磨口塞上的凹槽或小孔要与漏斗上的小孔对准,保持内外压强一致,使漏斗内的液体能顺利流下来。
答案: C5.以下实验装置一般能用于分离物质的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③D.①②③解析:①是蒸馏,用于分离互溶而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②为蒸发,是从溶液得到固体的方法;③为过滤,用于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化学课件:2.1(人教版必修1)
(4)写出实验室由⑩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检 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超市中的物品可谓成千上万、 琳琅满目,可在超市购买东 西时,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 出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这是 因为工作人员事先对它们进 行了分类处理。化学中的物 质是如何分类的呢?分类的 依据是什么?
加入电解质溶液 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粒 加热或搅拌
5.纳米科技的发展 纳米科技发展迅速,纳米粒子的大小与 _________大致相当,胶体化学原理和方 胶体粒子 法有助于纳米科技的发展。
要点二 溶液、胶体、浊液三类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及其分类
1.概念 把_____________物质分散在_____________ 一种(或多种) 另一种(或多种) 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组成 (1)分散质:分散系中________的物质。 被分散 (2)分散剂:分散系中__________________的物 具有容纳分散质作用 质。
解析: 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 这是胶体的本质特征;由于氢氧化铁胶粒能 吸附阳离子而使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而整 个胶体不带电;由于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 膜,溶液中的小分子、离子能透过半透膜, 可用此方法分离淀粉胶体和氯化钠溶液;配 制Fe(OH)3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FeCl3溶液滴 入沸水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为止。 答案: B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化学课件:2.3.1(人教版必修1)
解析:
反应中元
素化合价变化情
况:
+5
2NaClO3
++S4O2+H2SO4===2C+4lO2+2NaH+S6O4
选项 内容指向·联系分析 结论
A
SO2作还原剂,在反应中被 氧化
√
B
NaClO3作氧化剂,反应中得 到电子
×
C
H2SO4中元素化合价未发生 变化
×
答案D:
1 mol NaClO3在反应中得到 AD 1 mol电子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时,要理清两条主线: 还(还原剂)→升(化合价升高)→失(失去电子)→ 氧(被氧化)→氧(氧化产物) 氧(氧化剂)→降(化合价降低)→得(得电子)→还 (被还原)→还(还原产物) 2.化合价的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现特征, 电子得失(或偏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6×2e-↑
答案: C
热点实验 探究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举例] (1)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如
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 会使Fe2+转变成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 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 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_。
√
[思考感悟]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基本概念及 其关系的解题方法: (1)能正确标出反应前后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2)熟记氧化还原反应中各概念之间的对应关 系。 (3)在分析电子转移总数时,不能将氧化剂得 电子数和失电子数加和作为转移电子数。
1.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氧化的物质是还原剂 B.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还原 C.失去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还原剂 D.氧化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化学练习412人教版必修2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Cl2D.无论是海水波浪发电还是潮汐发电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解析:海水中钾元素以K+的形式存在,K+转变为钾单质必然需要经过化学变化,A 项错误;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有水分的蒸发,属于物理变化,B项错误;海水波浪发电和潮汐发电获得各种物质的途径都是将海水的动能转化为电能,D项错误。
答案: C2.下列关于海水的知识不正确的是()A.海水资源的利用包括海水水资源利用和化学资源利用B.海水既苦又涩,不能直接利用C.海水中某些金属元素总储量很大,但富集程度却很低D.海水淡化应同化工生产结合,同能源技术结合解析:海水可以直接利用,如作核电站的冷却水等。
答案: B3.(2009·上海单科)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C.利用潮汐能发电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解析:太阳能、潮汐能都是自然存在的能源,利用它们制氢燃料、发电等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节能灯较白炽灯省电而达到节能的目的;推广家用汽车,使人均耗能增加,比使用公交车浪费能源。
答案: B4.2008年3月20日媒体报道,挪威和荷兰正在开发一种新能源——盐能。
当海水和淡水混合时,温度将升高0.1 ℃,世界所有入海口的这种能源相当于电力需求的20%,海水和淡水混合时,温度升高最可能的原因是()A.发生了盐分解反应B.发生了水分解反应C.由于浓度差产生放热D.盐的溶解程度增大解析:海水和淡水混合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盐的溶解度也不会改变,只能是由于浓度差产生放热导致温度升高。
答案: C5.若将海水淡化作饮用水使用,下列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A.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而淡化B.利用太阳能使海水蒸馏淡化C.将海水缓慢凝固以获取淡化的饮用水D.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所含离子解析:明矾净水是利用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的吸附作用而除去水中的一些悬浮物,并不能除去海水中的阴、阳离子而使海水淡化。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化学课件:3 本章复习与测评(人教版必修1)
答 案 : (1)NaOH NaHCO3 Na2CO3 CaCO3 - - 2- (2)①OH +HCO3 ===CO3 +H2O △ ②2NaHCO3=====Na2CO3+CO2↑+H2O ③CO2+OH ===HCO3
- -
CO2
化学计算中的常用方法
(1)甲、乙、丙、A、B各是什么物质?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A________,B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是离子反应 的只写离子方程式) ①甲+乙―→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甲(不足)+A―→乙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石灰水只与CO2反应,所以CO2总共10 mL,除去反应生成的4 mL,原有CO2的体积 为(10-4) mL=6 mL,原CO、O2共(18-6) mL=12 mL,比参加反应的CO、O2总体积(4 +2) mL多。说明CO、O2中必有一种气体剩 余,剩余气体体积为(12-6) mL=6 mL。
讨论:
CO剩余 O2剩余
CO (4+6) mL =10 mL
4 mL
答案: O2、CO、CO2的体积比为1∶5∶3 或4∶2∶3。
CO2 6 2 mL mL (2+6) mL=8 6 mL mL
O2
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
3.(1)Na2SO4和Al2(SO4)3两种盐溶液,若溶质 的物质的量相等,分别与足量的BaCl2溶液反 应,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当产生沉淀的质量相等时,消耗的两种盐的 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同步导学】高中化学 1.2.2练习 必修1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化学练习:1.2.2(人教版必修1)(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就是气体摩尔体积B.通常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1C.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D.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摩尔体积也相同解析: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1,B项错误;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是L·mol-1,C项错误;气体摩尔体积与物质的量无关,当条件不同时气体的摩尔体积不一定相同,D项错误。
答案: A2.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 LB.18 g NH+4含有电子数为10N AC.N A个H2SO4分子的质量等于H3PO4的摩尔质量D.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O2、HCl、H2O含有的分子数相同解析:A中,没有指明气体所处状况,不能确定其体积;B中,一个NH+4中含有10个电子,故18 g(物质的量为1 mol)NH+4中含有电子数为10N A;C中,二者单位不相同;D中,标准状况下H2O非气态。
答案: B3.下列关于2 mol氧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质量是32 g B.体积是44.8 LC.分子数是1.204×1024D.原子数是2 mol解析:已知2 mol O2,则有m(O2)=2 mol×32 g/mol=64 g,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O2)=2 mol×22.4 L/mol=44.8 L,分子数N=2 mol×6.02×1023mol-1=1.204×1024,原子数2 mol×2=4 mol,故选C。
答案: C4.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可忽略不计)。
【同步导学】高中化学 2.3.2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化学练习:2.3.2(人教版必修1)(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失去电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B .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C .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氧化剂D .作氧化剂的物质不能是还原剂解析: 失去电子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有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一种物质。
答案: B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氧化剂中的每一种元素在反应中都得到电子B .还原剂在同一反应中既可以是反应物,也可以是生成物C .失电子多的还原剂,还原性不一定强D .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解析: 氧化剂中至少有一种元素得到电子,并不一定是每一种元素都得到电子,故A 项错误;还原剂一定是反应物,在同一反应中,还原剂不可能做生成物,故B 项错误;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与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数目无关,故C 项正确;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如Fe 2+具有还原性,阴离子不一定只有还原性,如MnO -4具有氧化性,故D 项错误。
答案: C3.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转化是( )A .浓H 2SO 4→SO 2B .Fe 2+→Fe 3+C .H 2S→SO 2D .HCO -3→CO 2解析: 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转化,即该过程被还原,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A 项,S 元素由+6→+4;B 项,Fe 元素由+2→+3;C 项,S 元素由-2→+4;D 项,元素化合价无变化。
答案: A4.在2FeBr 2+3Cl 2===2FeCl 3+2Br 2的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A .FeB .BrC .Fe 和BrD .Cl解析: 被氧化的元素是失去(或偏离)电子的元素,即化合价升高的元素。
在上述反应中Fe 元素从+2价升高到+3价,Br 元素从-1价升高到0价,所以被氧化的元素是铁和溴两种元素,C 项符合题目要求。
【同步导学】2012高一化学1.1.3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化学练习:1.1.3(人教版必修2)(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形象地表示: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关于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互为同素异形体B.①②③互为同位素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解析:根据题图知:①②③三种微粒的原子核中都含有1个质子,核外都有1个电子,而原子核中的中子数不同,所以它们互为同位素。
答案: B2.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第114号元素的原子,该原子的质量数为289,存在时间达到30秒,这项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该原子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 )A.61 B.114C.175 D.289解析:由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电子数,故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289-2×114=61。
答案: 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30日上午来到北京市朝阳区考察艾滋病防治工作。
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标记的C60,发现C60的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断裂DNA杀死细胞,抑制艾滋病病毒。
关于14C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4C原子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B.14C原子与14N原子中所含中子数相同C.14C是C60的同素异形体D.14C与12C、13C互为同位素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掌握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的区别和联系,理解构成原子的微粒4.张青莲教授修正了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并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定为国际新标准。
目前“元素周期表”中锗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2.64,就是其中一例。
下列关于锗的说法正确的是( )A.锗的原子序数为32,它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B.7232Ge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40C.锗酸的化学式为H2GeO3D.等质量的锗分别与足量氢氧化钠、盐酸反应,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解析:锗的原子序数为32,核外电子排布为,所以它应位于第四周期第ⅣA族。
【同步导学】高中化学 3.2.3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化学练习:3.2.3(人教版必修1)(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己被广泛接受。
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可以放入的化学物物质是( )A.无水硫酸铜B.硫酸亚铁C.食盐D.生石灰解析: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可在包装袋中放入还原剂,以上四种物质,只有硫酸亚铁是常见的还原剂。
答案: B2.(2010·沈阳高一检测)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①钠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Na2O2,②FeSO4与NaOH反应生成Fe(OH)2,在空气中放置生成红褐色Fe(OH)3,③FeCl3与KSCN反应生成红色Fe(SCN)3,④CuSO4遇医用酒精中的水变蓝色,故选B。
答案: B3.下列关于Fe2+和Fe3+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A.Fe2+的水溶液为浅绿色B.Fe3+的水溶液为黄色C.Fe3+具有氧化性,Fe2+具有还原性D.Fe3+溶液中滴入含SCN-的溶液,立即出现红色沉淀解析:Fe3+为高价,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其溶液为黄色。
Fe2+为中间价态。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其水溶液为浅绿色。
Fe3+溶液中滴入含SCN-的溶液,溶液呈现红色,并非沉淀,故D错。
答案: D4.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有+3价铁生成的是( )①过量的Fe与Cl2反应②Fe与过量稀H2SO4反应后,再向其中加入KNO3③F 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A.① B.①③C.①② D.全部解析:本题涉及Fe、Fe2+、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应从氧化剂的强弱、反应条件及反应物间的相对量进行分析。
【同步导学】2012高一化学2.1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化学练习:2.1(人教版必修2)(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2010·辽宁抚顺一中下学期月考)下列关于化学反应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热量释放出来B.化学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C.化学反应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旧键断裂,新键生成的过程D.在一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相等解析: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反应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或从微观上分析旧键断裂吸热与新键生成放热的多少)。
答案: A2.(2010·天津理综)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下列做法违背发展低碳经济的是( )A.发展氢能和太阳能B.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C.提高原子利用率,发展绿色化学D.尽量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解析:发展低碳经济是,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
所以A、B、C正确,液态有机物为高碳物质,故D违背低碳经济。
答案: D3.冰岛火山爆发再一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必须发展“低碳经济”。
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备受青睐。
下列不是氢能优点的是( )A.原料来源广B.易燃烧,放出热量多C.产物无污染D.制取H2简单易行解析:工业制取H2的原料是H2O,来源广;H2易燃烧且等质量物质中放出的热量较多,产物为H2O,无污染,A、B、C正确;工业上利用水制H2还存在技术上的难度,D错误。
答案: D4.(2010·浙江元济中学第二学期月考)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B.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解析: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A、B、C,反应A、C是放热反应,反应B、D是吸热反应。
【同步导学】2012高一化学3.1.2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化学练习:3.1.2(人教版必修2)(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第16届亚运会将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
其火炬“潮流”的外壳主要采用高品质的铝合金材料制造,在其燃烧系统内装有主要成分为丙烷的环保型燃料。
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丙烷是直链烃,但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B.在光照条件下,丙烷能够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丙烷比其同分异构体丁烷易汽化,耗氧量少D.丙烷燃烧时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光能解析:丙烷和丁烷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项错误。
答案: 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彼此一定是同系物B.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则二者一定是同分异构体C.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几种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D.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的不同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解析:A项,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其分子结构不一定相似,CH3——CH==CH2与;B项,若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也相同,则它们的最简式必定相同。
最简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是同分异构体,也可能不是同分异构体,如CH3(CH2)2CH3与CH3CH(CH3)2,CH2CH2与CH2CHCH3;C项,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很多,如无机物中的H2SO4和H3PO4,又如有机物中的C2H6O(乙醇)与CH2O2(甲酸),这两组物质分别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但由于它们的分子式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D项,当不同化合物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时,其分子式一定相同,因此这样的不同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 D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烷烃的是( )A.CH4B.C3H8C.C4H8D.C5H12解析:烷烃的组成通式为C n H2n+2,故C项不符合。
【同步导学】2012高中化学 1.1.1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化学练习:1.1.1(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横行,也就是7个周期②元素周期表中有9个横行,分为7个周期③元素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也就是18个族A.仅①B.②③C.①③ D.仅③解析:不要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下面展开的镧系、锕系是周期表的两行,它们应分别处于周期表的第6和第7横行。
周期表中的8、9、10三个纵行为第Ⅷ族,其余则是每个纵行各为一个族。
答案: A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周期表是元素按原子序数大小排列而成的B.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其所在周期的周期序数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所在族的族序数D.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列,16个族解析: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对主族元素,其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但副族则不是;18列构成16个族,其中第Ⅷ族包含3列。
答案: C3.已知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122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ⅡA族B.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Ⅷ族C.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ⅡA族D.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0族解析:将选项代入,可知第三周期ⅡA族元素为镁,其离子结构示意图符合题意。
答案: C4.若把长周期元素周期表的主、副族及族序号取消,由左至右改为18列,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中的位置应该是氡左移3个格,即第六周期ⅤA族。
答案: C8.右图为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A、B、C、D、E五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85个电子,E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则B元素是( )A.P B.SC.Cl D.Si解析:因E在第四周期,设B的原子序数为x,则A为x-1,C为x+1,D为x-8,E为x+18,则(x-1)+x+(x+1)+(x-8)+(x+18)=85,x=15,故B为P。
答案: A9.已知X、Y、Z三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且X的原子序数为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Z的原子序数之和可能为2aB.Y的原子序数可能为a-17C.Z的原子序数可能为a+31D.X、Y、Z一定是短周期元素解析:由三种主族元素的相对位置可知,Y可分别处在第二、三、四周期,X分别处在第三、四、五周期,Z分别处在第四、五、六周期;若Y是第三周期元素,则Y的原子序数为a-17,Z的原子序数为a+17,A项正确;若Y是第三周期元素或第四周期元素,则B 项正确;若X为第五或第六周期元素,C项正确;D不正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二、三章)测试题(A).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湘南中学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二、三章)测试题(A )高一年级出题人:田万福 时间:2012年12月15日 试卷评价:题目都比较经典,整体适合成绩中上人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Cu :64 O 16 Mg 24 Al 27 Cl 35.5 Na 23一. 选择题1、下列金属氧化物中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 )A. 22O NaB. 32O AlC. 32O FeD. CaO2、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A. 将钠投入到足量水中B. 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C. 将钠放入足量稀硫酸中D. 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3、铝在人体中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世界卫生组织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
铝在下列使用场合中,必须加以控制的是 ( )A 、制铝合金门窗B 、制牙膏皮C 、制防锈油漆D 、炼铝厂制造铝锭 4、下列各组离子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 H +、Na +、CO 32-、Cl- B 、 Fe 3+、K +、SCN -、NO 3- C 、 Fe 3+、K+、Cl-、CO 32- D 、 H+、Fe 2+、MnO 4-、SO 42- 5.某10% NaOH 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 水后得到80mL 20%的溶液,则该20%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6.25mol·L -1B .12.5mol·L -1C .7mol·L -1D .7.5mol·L -16、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mol 1Na 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电子转移N A B. 22.3gSO 与23.2gNO 所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 C. 221O molNa 与足量水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D. 2/1.01LMgCl mol L 溶液中Cl 离子数为A N 2.07、将3.48gFe 3O 4完全溶解于100mL1mol/L 硫酸中,然后加入K 2Cr 2O 7溶液25mL ,恰好使溶液中Fe 2+全部转化为Fe 3+,Cr 2O 72-全部还原为Cr 3+,则K 2Cr 2O 7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0.05mol/LB .0.1mol/LC .0.2mol/LD .0.3mol/L 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热稳定性: Na 2CO 3比NaHCO 3稳定 B .溶解性: Na 2CO 3比NaHCO 3易溶于水C .相同质量的Na 2CO 3和NaHCO 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 NaHCO 3放出CO 2多D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 2CO 3和NaHCO 3溶液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是Na 2CO 3大9、配制100ml 1.0mol/L Na 2CO 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称取10.6g 无水碳酸钠,加入100ml 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B 、称取10.6g 无水碳酸钠,加入100ml 蒸馏水,搅拌、溶解C 、转移Na 2CO 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D 、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10.向某NaOH 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后得溶液M ,因CO 2通入量的不同,溶液M 的组成也不同。
【同步导学】高中化学 1.2.1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化学练习:1.2.2(人教版必修1)(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原子B.0.012 kg 12C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C.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集体”就是1 molD.使用摩尔这一单位时必须指明微粒的名称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除原子之外,还有分子、离子等,故A选项是错误的;0.012 kg12C 所含有的微粒数(碳原子)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即为1 mol C原子数,B正确;1 mol任何物质所含微粒数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所以C正确;摩尔这一单位所指的对象是微粒,而微粒种类繁多,故需要指明名称,D正确。
答案: 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氢约含有6.02×1023个微粒B.1 mol H2O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 AC.钠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1 mol硫酸的质量等于98 g/mol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掌握。
3.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的说法错误的是( )A.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B.0.5 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C.1 mo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 AD.0.5N 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解析: 32 g O 2为1 mol ,氧原子数为2N A ,A 错误;0.5 mol H 2O 中原子数为0.5×3×N A ,B 正确;1 mol H 2O 中含有H 2O 分子数为N A ,C 正确;0.5N A 个Cl 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D 正确。
答案: A4.已知a 克N 2含有b 个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 ) A.b28aB.a28b C.28b aD.28a b解析: 根据公式n =m M =N N A ,则有a 28=b N A ,所以N A =28ba,选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1 mol·L-1H2SO4溶液的含义是()A.1 L水中含有1 mol H2SO4B.1 L溶液中含有1 mol H+C.将98 g H2SO4溶于1 L水中配成溶液D.1 L H2SO4溶液中含98 g H2SO4解析: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是单位体积溶液内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
故 1 mol·L-1HSO4溶液的含义是:在1 L H2SO4溶液中含有1 mol H2SO4。
故选D。
2答案: D2.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 L Cl2中含有n A个Cl2分子B.1 L 0.1 mol·L-1Na2SO4溶液中有0.1n A个Na+C.1 mol H2与1 mol Cl2反应生成n A个HCl分子D.1 mol Ca变成Ca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解析:A中Cl2的体积不一定在标准状况下,不一定为1 mol;B中溶质Na2SO4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所以溶液中含有0.2n A个Na+;C中生成2 mol HCl,故生成2n A个HCl 分子;D中1 mol Ca失去2 mol e-,即2n A个电子。
答案: D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多选)()解析:NaOH固体不应直接在托盘上称量;浓H2SO4的稀释应将浓H2SO4沿着烧杯内壁缓缓加入,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答案:BC4.在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最后用胶头滴管定容后,液面正确的是()解析: 定容后,容量瓶中的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答案: B5.下列关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①托盘天平可读取到小数点后一位(以“g”为单位)②托盘天平只能粗略地称量物质的质量,量筒只能粗略地量取液体的体积,严格地说,它们都不能与容量瓶——精确仪器配套使用③量筒内的残液必须冲洗下来,放入容量瓶中④称量的固体(或量取的液体)可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⑤引流时,玻璃棒不能靠在瓶口上⑥定容摇匀后,若液面低于刻度线,可再次加水补齐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④⑥D .④⑤⑥解析: ①②正确。
③不正确,因为量筒是一种“流出量式”的量具,如用量筒量取10 mL NaOH 溶液,倒出的液体(不包括量筒内壁残留液体)就是10 mL ,所以不应该用水冲洗残留液倒入烧杯。
称量的固体先放在小烧杯中溶解,恢复至室温后再倒入容量瓶中,容量瓶不能用作溶解(或稀释)的容器,④不正确;⑤正确;⑥再补水会使V 偏大,c 偏小。
答案: A6.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 mol·L -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用500 mL 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 .称取7.68 g 硫酸铜,加入500 mL 水B .称取12.0 g 胆矾,配成500 mL 溶液C .称取8.0 g 硫酸铜,加入500 mL 水D .称取12.5 g 胆矾,配成500 mL 溶液解析: 因为实验室中没有480 mL 容量瓶,故选用与之最接近的500 mL 容量瓶,且欲配制0.1 mol·L -1CuSO 4溶液,溶质必须称取:CuSO 4·5H 2O 12.5 g 或CuSO 4 8.0 g 。
答案: D7.V L Fe 2(SO 4)3溶液中含Fe 3+m g ,则溶液中SO 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56mV mol/LB .3m 56Vmol/LC .m 56Vmol/LD .3m112Vmol/L解析: 因c (Fe 3+)=m 56V mol/L ,根据电荷守恒:3c (Fe 3+)=2c (SO 2-4),故c (SO 2-4)=m 56V mol/L ×32=3m 112Vmol/L ,故选D 。
答案: D8.(2010·山东莘县一中月考)今有0.1 mol/L Na 2SO 4溶液300 mL 、0.1 mol/L MgSO 4溶液200 mL 和0.1 mol/L Al 2(SO 4)3溶液100 mL ,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之比是( )A .1∶1∶1B .3∶2∶2C .3∶2∶3D .1∶1∶3解析: 溶液的浓度大小与其体积无关。
在0.1 mol/L Na 2SO 4溶液中c (SO 2-4)=0.1 mol/L ;在0.1 mol/L MgSO 4溶液中c (SO 2-4)=0.1 mol/L ;在0.1 mol/L Al 2(SO 4)3溶液中c (SO 2-4)=0.3mol/L ,故答案为1∶1∶3。
答案: D9.某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 -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则此溶液的密度(g·cm-3)为( ) A.63ca B.6.3a cC.6.3c aD.63a c解析: 根据溶液a %=c mol·L -1×M g·mol -1ρ g·cm -3×1 000 mL·L -1×100%将题中所给出的值代入,硝酸的摩尔质量为63 g·mol -1。
则ρ=c mol·L -1×63 g·mol -11 000 mL·L -1×a %=6.3ca 。
答案: C10.(2010·海南高考)把V L 含有MgSO 4和K 2SO 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 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 2的溶液, 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
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A .b -a V mol·L -1B .2b -a V mol·L -1C .2b -a Vmol·L -1D .22b -a Vmol·L -1 解析: 由题意知V /2 L 溶液中加入a mol NaOH 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说明该溶液中Mg 2+的物质的量为a /2 mol ,故原溶液中Mg 2+的物质的量为a mol ,即MgSO 4的物质的量为a mol ;加入b mol BaCl 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溶液中SO 2-4的物质的量为2b mol 。
由以上分析可知混合溶液中K 2SO 4的物质的量为(2b -a ) mol ,所以K +的物质的量为2(2b -a ) mol ,其浓度为22b -a Vmol·L -1。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11.将10.6 g Na 2CO 3溶于水配成1 L 溶液(1)该溶液中Na 2C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溶液中N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Cl 固体,使溶液中N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假设溶液体积不变)需加入NaCl 的质量为________,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解析: (1)n (Na 2CO 3)=m M =10.6 g106 g/mol =0.1 molc (Na 2CO 3)=n V =0.1 mol1 L =0.1 mol/Lc (Na +)=2c (Na 2CO 3)=0.2 mol/L (2)根据电荷守恒c (Na +)=c (Cl -)+2c (CO 2-3)c (Cl -)=c (Na +)-2c (CO 2-3)=0.4 mol/L -2×0.1 mol/L =0.2 mol/L n (NaCl)=n (Cl -)=0.2 mol/L ×1 L =0.2 mol m (NaCl)=0.2 mol ×58.5 g/mol =11.7 g 答案: (1)0.1 mol·L -1 0.2 mol·L -1(2)11.7 g 0.2 mol·L -112.某学生用12 mol·L -1的浓盐酸配制0.10 mol·L-1的稀盐酸500 mL 。
回答下列问题:(1)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 ,应选用的量筒规格为________。
(2)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规格为________。
(3)配制时(除容量瓶外)还需选用的仪器主要有量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试剂瓶。
解析: 设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V ,根据稀释前后HCl 的物质的量守恒建立关系式:12 mol·L -1×V =0.10 mol·L -1×500 mL ,V =4.2 mL ;所以应选取10 mL 量筒;结合配制步骤选取仪器。
答案: (1)4.2 10 mL (2)500 mL (3)烧杯 玻璃棒 胶头滴管13.(1)用18 mol/L 硫酸配制100 mL 1.0 mol/L 硫酸。
若实验仪器有:A.100 mL量筒、B.托盘天平、C.玻璃棒、D.50 mL容量瓶、E.10 mL量筒、F.胶头滴管、G.50 mL 烧杯、H.100 mL容量瓶。
实验时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填写编号)。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标号)。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1~2 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到标线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1~2 cm处,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解析:(1)用18 mol/L硫酸配制1.0 mol/L硫酸,实际是稀释问题的计算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实验操作。
根据稀释定律c1V1=c2V2可计算所需18 mol/L浓硫酸的体积为5.6 mL。
该体积的液体用100 mL量筒量取比用10 mL量筒量取误差要大,故应选E,不能选A。
(2)容量瓶的使用方法:用待配溶液润洗容量瓶,这样会使内壁附着溶质,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B不正确;若在容量瓶中进行溶解或稀释,由于加热应使溶液的体积和容量瓶的容量发生改变,导致所配溶液浓度会产生误差,C、D均不正确。
答案:(1)GECHF或EGCHF(2)BCD14.常温下,将20.0 g 14%的NaCl溶液跟30.0 g 24%的NaCl溶液混合,混合后得到密度为1.17 g·cm-3的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