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菩提心生起的因缘
菩提心又大致分为三个修行次第
所以菩萨证得的涅槃称为无住涅槃,所谓“有大智慧不住生死,有大慈悲不住涅槃”,悲智双运。“爱见之所不拘,终日度生”,不受世间的情爱和认识的束缚,每天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救度众生,又因为见到了众生同体的真相,众生与我不二,所以不见生之可度,实无众生可度。《金刚经》云“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还有人我众生之见,就不是菩萨。“一异齐旨,解惑同源”, 内心没有一点差别相,不一不异,没有开悟、迷惑的分别,人法俱空。二乘人虽然人我空了,但法我没有空,所以有生死可了,有涅槃可证,会住在涅槃里不出来;而菩萨法我也空了,万法皆佛性,佛性即万法,所以能生起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为了救度众生,毫不吝惜生命,这就是菩提心的作用,故名菩萨。功不唐捐,菩萨最终会圆满十地的修行,证得妙觉极果。
2、伏心菩提
这是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位次的菩萨所发的菩提心,已经有智慧的成分了,所以能降伏一些粗的烦恼习气,比如贪嗔痴的念头还有,还会时不时地起来,但不会在行为上去实施,虽然烦恼没有断,但基本不会受干扰了,所能承担的救度众生的力量就更大了。
3、明心菩提
这就是登地的菩萨修行的菩提心了,明心就是发明心地。明心的意思,相当于声闻、缘觉乘的见道证道境界,理上明心是见道境界,事上明心则是证道境界,但修行的路线是不一样的,最终成就的菩提妙果也是不一样的。
1、发心菩提
这是十信位的菩萨所发起的菩提心,十信位的菩萨是凡夫菩萨,就像我们现在刚刚皈依三宝,对三宝生起了绝对的信仰,就会发起成就佛果、救度众生的愿望,这就是发心菩提。虽然自己还没有解脱,但却按照菩萨的行为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去落实、去修行,尽量地去帮助别人修行解脱道,比如护关的居士,信仰的力量使他有一种为大家服务的激情,这就是菩萨行的开始。
第二如何发生此心道理分四由依何因如何生起修
第二,如何发生此心道理分四:一、由依何因如何生起二、修菩提心次第三、发起之量四、仪轨受法初中有三。
第二,如何发生此心的道理分四:一、菩提心生起的因缘;二、修菩提心的次第;三、发起的量;四、仪轨受法。
一、菩提心生起的因缘有三分内容:一、从四缘发心的道理;二、从四因发心的道理;三、从四力发心的道理。
初从四缘发心道理者,若见诸佛及诸菩萨难思神力,或从可信闻如是事,依此发心,谓念:所住所修菩提有大威力。
所谓从四缘发心,第一,如果见到诸佛诸菩萨不可思议的神力或者从可信之人那里听闻到如是事实,依此而心想:诸佛所住的菩提、诸菩萨所修的菩提有这么大的威力,所以我也要得到这样的菩提。
这是第一种。
虽无如是若见若闻,而由听闻依于无上菩提法藏,信解佛智而发其心。
第二,虽然没有这样的见闻,但是由于在法师处听闻,依靠无上菩提法藏的介绍,信解了佛智而发起想求证菩提的心,这是第二种。
虽未闻法,由见菩萨正法将灭,便作是念而发其心,谓念:如是正法久住,能灭无量有情大苦,我为令此菩萨正法久安住故,定当发心。
第三,虽然没有闻法,由于见到菩萨正法将要息灭,就这样想:这么殊胜的正法久住世间,能够除灭无量有情的大苦,我为了使菩萨的正法长久安住,因此一定要发心,由此发起取证菩提的心。
这是第三种。
虽未观见正法欲灭,然见恶世上品愚痴、无惭、无愧、嫉姤、悭等,便作是念:于此世中虽于声闻、独觉菩提能发心者,尚属难得,况于无上菩提发心,我且发心,余当随学。
见难发心而发其心。
共为四种。
第四,虽然没有见到正法将要息灭,然而见到恶世中人们都是上品愚痴、无惭、无愧、嫉妒、悭吝等,就这样想:在这世上即使对于声闻、独觉菩提能够发心的,都还很难得,何况对无上菩提发心,我且先发心,其他人一定会随学。
见到难发心而发其心,这是第四种。
发心之理,论说于大菩提发心,故是发心欲证菩提。
发心的情形或者内心的行相,论中说到就是对于大菩提发欲证取的心,所以是指发心想证菩提。
用一句话来概括,所谓发菩提心就是发想求证菩提的心,或者说求菩提的愿心。
具足如是二分或二义——菩提心的发心或善根以方便执持
具足如是二分或二义——菩提心的发心,或善根以方便执持,即是所谓加行发心殊胜。
如大遍知(大遍知龙钦巴在《心性休息》中)所说“由加行发心正行无缘,结行回向摄持者,是走解脱道之三珍重”一般,一、善根以方便摄持加行发心殊胜者:是为了一切有情远离苦因苦果二者而欲证圆满正等觉佛的果位。
为其发心,由此如铁钩般的意乐,是摄持如一堆草般的善根。
行为的起动要有方便来摄持。
就像我们去拉萨,首先是发起这个心,然后它会摄持期间的一切行为。
换句话说,最初起了一念“我要去拉萨”的决定或分别后,它就成了行为的引领者。
第二刹那以后不必再想什么,它已经摄持着身口意朝着目标进趋,也就是所有身口意的行为都被这个特殊主导性的分别给摄持住了,不再是零零散散的了,而是一切所作都趋向目标。
如果没有以这个发心摄持,在一天当中也会有各种身口意的造作,做种种事、说种种话、起种种心,但这些都是分散的;而有了主导性心念的摄持,不必刻意去想,他的心会一直往拉萨进发,无论是走路、坐车、或者吃饭住店等,都是在往拉萨的目标上走。
像这样,一开始要有一个殊胜的意乐来摄持行为。
我们现在修的是大乘佛道,要以广大意乐的菩提心来摄持。
一起动就要有这个心:我为了一切有情远离苦因苦果,而求圆满正等觉佛果。
这个心起来以后,就像钩子一样,能钩住一堆草一样的善根。
就像发了去拉萨的特殊分别,它就能摄持其间每个刹那像草一样零零散散的行为,全部趋向果地。
没有以这个心摄持,行为就散掉了;而有它摄持,缘起上就决定了方向,不会到别的地方,完全是往佛果的方向走。
这样,下至于一点一滴的善行,全部转成了成佛的因,这就是它的效果。
因此,一开始决定要有加行发心殊胜,来摄持往后一切时的所作,使它固定地成为往佛果趣向的行为。
就像读书先要立志,志一起来,听课、背书、思维、温习、讨论等的一切,都会成为实现目标的所作。
如果没有这个志,一切所作就都是散的,没有被摄持。
所谓“有志者,事竟成”,一直以发心摄持,就能一步步地趋向目标;而无志者终究不能成事,他的心是涣散的,精力都投放到了别的地方。
佛陀定律词汇。
佛陀定律词汇。
“佛陀定律”:也称为“十二因缘”、“因果论”、“缘起法则”等。
指因缘会遇时,世间一切事物刹那生灭的规律。
包括万物的生成和毁坏、因缘聚合与离散、顺缘与违缘、增上与衰减、过去与未来五个阶段。
《长阿含经》卷三〈佛本行集经〉云:“云何名佛陀因缘?佛陀及诸弟子修行善根,具足众德,多所饶益,诸所施为,无有疲厌,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常坚固,如是名佛陀因缘。
”【佛陀定律词汇】: A。
业力(karma):指众生在过去所造的善恶业之累积和所得到的结果,又称业报、业报身、业报、业报所感身。
业有苦、乐、无记等不同果报。
B。
果报(karma):指可能产生的后果。
C。
有因(kabbada):亦作“有因缘”。
指具备了业和果报两个条件。
D。
缘(choya):条件,因缘。
指万事万物彼此相互关联而存在的因素。
【佛陀定律词汇】: B。
业报(karma):指可能产生的后果。
四、有因(kabbada):亦作“有因缘”。
指具备了业和果报两个条件。
佛陀定律的根本思想:世界的存在依赖于各种“业力”作用,各种“业力”不仅决定世界自身的运动变化,也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变化。
“业”是众生身心活动的内在动力,它促使众生通过内心体验而改变外在世界。
佛陀定律揭示了宇宙人生的实相,从而彻底否定了神创论和目的论。
二、果报(karma):指可能产生的后果。
三、缘(choya):条件,因缘。
指万事万物彼此相互关联而存在的因素。
四、有因(kabbada):亦作“有因缘”。
指具备了业和果报两个条件。
佛陀定律的根本思想:世界的存在依赖于各种“业力”作用,各种“业力”不仅决定世界自身的运动变化,也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变化。
“业”是众生身心活动的内在动力,它促使众生通过内心体验而改变外在世界。
佛陀定律揭示了宇宙人生的实相,从而彻底否定了神创论和目的论。
“业”是众生身心活动的内在动力,它促使众生通过内心体验而改变外在世界。
这是大乘佛教对因果报应理论的最根本阐释,以“众生”的身心活动作为世界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提出了“业力说”和“缘起性空”的理论。
关于菩提的书籍
关于菩提的书籍
关于菩提的书籍,我推荐《菩提十书》。
《菩提十书》是林清玄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写作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长达十几年时间。
每册印量都超过100版,十册共印行1000版以上。
被媒体选为“四十年来最畅销及最有影响的书”。
《菩提十书》分别是“紫色菩提”、“凤眼菩提”、“星月菩提”、“如意菩提”、“拈花菩提”、“清凉菩提”、“宝瓶菩提”、“红尘菩提”、“随喜菩提”、“有情菩提”。
其中,《紫色菩提》是林清玄从掌声与喝采中走出,反观自性,深入佛典,体验般若智慧的结晶。
除了沿承他一贯明朗浪漫的抒情风格,更展现了深刻而细腻的生命思考。
《凤眼菩提》是林清玄继《紫色菩提》后更深入探寻般若智慧的作品,让烦恼都化成智慧的清气,使我们活得自在光明,不怀丝毫遗憾。
《星月菩提》是林清玄菩提系列的第三部,处处流露自性芬芳,在微细的爱里观照动人的智慧;时时体现星月光明,在微尘与毫端,探触无量的有情世界。
《如意菩提》是林清玄菩提系列的第四部,平安处有禅悦,动乱里何尝没有法喜,能响起我们心中的阳光。
《拈花菩提》是林清玄以微观与巨视探触现实人生“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的真谛,让我们能以菩提心来看待因缘,包容人间,注视世界。
《清凉菩提》是给热恼的人带来清凉,有如醍醐与甘露。
希望这些推荐能够帮到您。
真正发菩提心 会有十种现象(看看你有没有其中一种呢)
真正发菩提心会有十种现象(看看你有没有其中一种呢)第一,「亲近善友」。
在他人生观里面,不是父母第一亲,是善友第一亲。
父母生我的是肉身,身命,善友生我法身慧命,我们自己的法身慧命要靠善友;他乐意亲近善知识,他不愿意离开善知识,这是第一个现象。
今天唯一的途径,只有凭善知识推荐、介绍。
你认识一个真正善知识,他会给你介绍一位,就像《华严经》上五十三参一样,我们才能找得到,才能认识。
否则的话,到哪儿去找?找不到。
实在找不到,找古人去,找莲池大师,找蕅益大师;我学《华严经》,找清凉大师。
我找他们,他们的著作在,我们依照这个来修学,不会错的。
做古人的私淑弟子,天天念他的书,天天念他的文章,就是亲近善友。
读了之后要依教奉行。
怎样才能变化气质?念了之后,自己要深深反省,把自己的毛病、习气都革除,学习圣贤人的德行,这个样子就能够变化气质。
第二,「供养诸佛」。
这个供养诸佛的意义,绝对不是你家里头供著佛像,每天早晚上香礼拜,做早晚课,不是的,不是这种供养,而是我们十大愿王第三愿所讲的「广修供养」。
特别是修法供养,自己依照经论切实奉行,同时又将修学的功德、利益随时随处普遍的介绍给一切众生,这是真正供养。
诸佛是谁?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他怎么不是佛?所以他的心是平等心、清净心,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他要修广大的供养。
众生虽然是佛,他没觉悟,他是迷惑颠倒的佛,所以要以觉悟的方法去供养他,让他听了、接触到也能够开悟,也能够恢复他的自性,这才叫真正供养。
这是我们在「广修供养」里面讲了七个例子,发菩提心的人他一定主动积极去做的。
第三,「修习善根」。
无始劫以来的习气,是六道生死轮回的根本,贪瞋痴慢是三恶业,三恶业反过来叫三善根。
所以他认真修学,修学什么?於一切法不贪、不瞋、不痴、不懈怠,不懈怠就是精进,这个合起来叫四善根。
一切善法都从这四个根生出来的,他决定是认真努力的来修学。
第四,「志求胜法」。
胜是殊胜,在世出世间一切法里面,他一定选择第一殊胜的法门来修学。
第二,如何发生此心道理分四:一、由依何因如何生起 二、修
第二,如何发生此心道理分四:一、由依何因如何生起二、修菩提心次第三、发起之量四、仪轨受法初中有三。
第二,如何发生此心的道理分四:一、菩提心生起的因缘;二、修菩提心的次第;三、发起的量;四、仪轨受法。
一、菩提心生起的因缘有三分内容:一、从四缘发心的道理;二、从四因发心的道理;三、从四力发心的道理。
初从四缘发心道理者,若见诸佛及诸菩萨难思神力,或从可信闻如是事,依此发心,谓念:所住所修菩提有大威力。
所谓从四缘发心,第一,如果见到诸佛诸菩萨不可思议的神力或者从可信之人那里听闻到如是事实,依此而心想:诸佛所住的菩提、诸菩萨所修的菩提有这么大的威力,所以我也要得到这样的菩提。
这是第一种。
虽无如是若见若闻,而由听闻依于无上菩提法藏,信解佛智而发其心。
第二,虽然没有这样的见闻,但是由于在法师处听闻,依靠无上菩提法藏的介绍,信解了佛智而发起想求证菩提的心,这是第二种。
虽未闻法,由见菩萨正法将灭,便作是念而发其心,谓念:如是正法久住,能灭无量有情大苦,我为令此菩萨正法久安住故,定当发心。
第三,虽然没有闻法,由于见到菩萨正法将要息灭,就这样想:这么殊胜的正法久住世间,能够除灭无量有情的大苦,我为了使菩萨的正法长久安住,因此一定要发心,由此发起取证菩提的心。
这是第三种。
虽未观见正法欲灭,然见恶世上品愚痴、无惭、无愧、嫉姤、悭等,便作是念:于此世中虽于声闻、独觉菩提能发心者,尚属难得,况于无上菩提发心,我且发心,余当随学。
见难发心而发其心。
共为四种。
第四,虽然没有见到正法将要息灭,然而见到恶世中人们都是上品愚痴、无惭、无愧、嫉妒、悭吝等,就这样想:在这世上即使对于声闻、独觉菩提能够发心的,都还很难得,何况对无上菩提发心,我且先发心,其他人一定会随学。
见到难发心而发其心,这是第四种。
发心之理,论说于大菩提发心,故是发心欲证菩提。
发心的情形或者内心的行相,论中说到就是对于大菩提发欲证取的心,所以是指发心想证菩提。
用一句话来概括,所谓发菩提心就是发想求证菩提的心,或者说求菩提的愿心。
《入行论》第3334课串讲笔记
《入行论》第3334课串讲笔记要在内心中真实地发起菩提心、生起菩提心,必须有一个殊胜的引导,这样才能真正了知菩提心的真实含义。
上师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中曾经讲过,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发心不重要,生心最重要。
口头上发菩提心是很简单的,关键是在发心的同时,内心要生起一种真实利益众生的、真实无伪的菩提心。
本课主要学习如何生起菩提心的殊胜方法。
现在我们所学的内容,就是菩提心未生令生的窍诀。
如果我们真正认真学习、实践了前三品的内容,即便是以前没有生起菩提心,但是通过学修前三品颂词所表达的意义,就可以生起菩提心。
本课讲了菩提心殊胜的功德利益,怎样通过净障积资、发心利益众生等修行,逐渐让自己的心抛弃自私自利,然后一心一意地利他等等。
这些都是帮助我们产生菩提心,生起菩提心的殊胜窍诀。
愿成如意牛,妙瓶如意宝,明咒及灵药,如意诸宝树。
我愿变成可随心所欲拥有一切的如意牛,满足心愿的摩尼宝珠、妙宝瓶,成办一切所欲之事的明咒,祛除一切疾病的灵丹妙药,出生所需的如意树。
要点:1.如意牛在人寿十万岁时在人间出现过,那时人们的福报很大,所以世间有如意牛。
如果有了这种如意牛,可以得到资具生存下去,或者获得暂时的安乐。
菩萨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不单是布施如意牛、其他单纯的一些财物——把这些东西给众生,满足了众生,而是因为菩萨相续中具足菩提心的缘故,只要和菩萨本人结缘,或者与他的愿力所化的事物结缘,都能够成为以后解脱的因。
这与世间一般的布施,一般结缘的事物,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意义。
一个想解脱、求解脱道的人,显现这些东西让众生享受到底有什么必要呢?实际上暂时可以满足众生的愿望;究竟来讲,因为与菩萨结缘的缘故,通过他菩提心的摄受,可以成为究竟解脱的正因。
2.妙瓶就相当于聚宝盆,聚宝盆中可以源源不断地出现宝物,妙瓶中也可以源源不断地出现很多的财富,随心所欲满足众生的愿望。
菩萨发愿愿自己或者自己的功德能够成为这种如意妙瓶,以此方式满足众生的心愿,利益众生,与众生结下解脱的因缘。
谈发菩提心
谈发菩提心堪布卡塔仁波切开示近来有很多的仁波切、喇嘛到台湾传法灌顶,而大家也领受了许多金刚乘的灌顶和教法,但修金刚乘若没有足够的根基,是无法产生任何成就的,修金刚乘所必备的根基,就是菩提心。
现在我们就根据《驯心七义论》(阿底峡尊者所著)之中的一些要点,来谈谈如何发菩提心。
从究竟的层面来说,发菩提心便能依菩提自性而入菩提定中,以究竟之境利益众生,从相对的层面而言,众生都非常执著于我相,认为这个「我」是真实的,因此众生无法奉行诸善,而在身口意三方面造作了无量的恶业,故在相对的层面来说,修行人应对一切无明众生怀悲悯心。
【论曰:「观万法如梦。
」】修行人应看清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是无常虚幻,如彩虹般不实在的,或许有人会认为感受六尘的种种意识作用(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可能是实在的、恒久的,但事实上只要你观察这些意识,它们亦是无生、没有实体的。
【论曰「应安住於意识无生之境。
」】然而,更深入的谨慎检视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你只是单单认为一切都是虚假不实的话,这亦是执著,跟以前没什麽两样,以前你执著於一切是真的,而现在只是执著一切是假的,故我们应该了解心和外尘(其受体)皆为空性、虚幻不实的真正涵义。
如何超越对「有」和「空」的执著?【论曰:「安住於阿赖耶自性——此为解脱之法。
」】既然心和外尘皆无坚固恒久的真实性(主体性),便应安住於自性之中。
在平常时亦要保持「一切有为法皆是虚幻」的信念,你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感觉到的,没有一样是真实的,一切都是如梦境般虚假,如幻术般不真实,若能保持这样的心念,便能消除对外境和自我的执著和贪恋了。
消除对外境和自我之实在性的坚持,便能真正体悟到一切万物的虚幻本质,而你愈能看清一切现象的虚假,就愈不会产生任何恐惧或不安,没有了因恐惧而产生的愤怒和受侵害的顾虑,你就能够发出一个真正的慈悲心。
如果你十分习惯於保持「一切外象如梦」的心境,对众生的慈悲心也能够增长,因为你愈明了万法如梦幻般不实,愈能看清众生的无明,慈悲怜愍之心便油然而生了,而当慈悲心一生起,你便会衷心希望:如果我能令一切无明众生解脱轮回,成就佛果,那该有多好啊!当你深深地发出这样的期望後,起初你便从朋友开始,实践利他之行,因为你认识、亲近他们,能真诚地希望他们能离苦得乐,而当慈悲心进一步增长,便能进而普及於同胞,进而全人类,再进而动物昆虫、飞禽走兽等一切众生。
菩提心受持第66课分享与感悟
菩提心受持第66课分享与感悟1. 菩提心的初印象首先,菩提心这个词,听起来就像是个高大上的概念,搞得我一开始有点怵。
但是,别急,慢慢来,咱们一块儿掰扯掰扯。
菩提心,其实就是一种大爱无私的心态,简单说,就是想帮助别人,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就像古话说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你帮助别人,心里也会觉得甜滋滋的。
听起来不错吧?而且,持有这样的心态,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跟吃了蜜糖似的,甜得很。
1.1 菩提心的来源说到菩提心,它可不是凭空掉下来的。
想想,我们身边那些无私奉献的人,像老师、医生,甚至是那些为了公益而努力的人,他们不就是菩提心的活生生的例子吗?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爱与关怀是多么重要。
菩提心就是从这种奉献的精神中滋生出来的,像是雨后的春笋,蓬勃而生,让我们不禁想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
1.2 菩提心的修行修持菩提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得慢慢来。
这就像你想练好一项技能,天天都得下功夫。
首先,要学会关心周围的人。
比如,看到邻居家有困难,不妨主动帮帮忙。
就算是一句关心的话,也许会让别人心里暖洋洋的。
再说,自己心里也会舒服,谁不想做个好人呢?所以,这菩提心修起来,真的是“善有善报”的事儿,来得快,去得也快。
2. 菩提心的具体实践当然,光说不练可不行,得实际行动起来。
你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给朋友送个小礼物,或者帮助他们解决一个烦心事。
听着好像很简单,其实这种小举动就能让你的菩提心渐渐升华。
其实,帮助别人就像种下了一颗种子,等到合适的时候,它会开花结果,带给你意想不到的快乐。
说实话,看到别人因为自己的付出而露出笑容,心里那种成就感,真的是比吃了蜜还要甜。
2.1 面对困难的态度有时候,面对困难,我们可能会感到无能为力。
但这时候,菩提心告诉我们,不要轻言放弃。
就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再难的事情也有解决的办法。
咱们要学会乐观,心里有了光明,眼前的路就会变得宽广。
这样一来,不仅自己能走得更远,也能带动周围的人一起向前。
恒不忘失菩提心
恒不忘失菩提心
记得曾经有一个老教授对我说,“只有获得菩提心,才能称之为智慧!”我一直在想,什么是菩提心?
在我看来,菩提心就是一种态度,它是我们生活中最深刻的思考,它是
对每件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和真诚的赞美。
它能真正让我们照见自己,而不
是被这个世界所定义。
它能使我们明白,即使是最深的痛苦和衰微,也要深
刻思考,体会自我,深建立宽以待人的原则。
菩提心的精髓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向善不求回报,不畏惧困难,
肯定自己的价值,节操和贞洁。
它把真理,善良和真实植根在我们心中,让
我们在无怨无悔中,从其中受益终身。
拥有菩提心,一定能够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从而把个人的能力完全发
挥出来,使自己有所扶持,有所发展,走向更好的发展。
让菩提心成为我们的情结,以此来把自己对手头事物的态度永远保持为
佛教的本心,我们要用自己的行为与他人保持真诚的往来,学习付出更多的
体贴,坚守其根本,不断地构筑更优秀的自己,无限近似于佛祖,也就是菩
提心。
不论何时,在任何地方,只要记住恒不忘失菩提心,以善相待,诚心付出,对朋友真心对待,从不因阻挡而放弃自己的目标。
相信自己,坚强信任,勇敢担当,不负责任的生活,才能真正实现菩提心。
前行第一百一十一课笔记
前行第一百一十一课笔记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一起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
前面已经学完了前七品的内容,今天开始学习第八品——静虑。
此品一方面宣讲了如何安住禅修,一方面宣讲了让我们相续中世俗菩提心得以增上的方便。
菩萨的六度中,静虑度属于第五度,前面我们分析过,布施度、持戒度和安忍度,这三者主要随顺于福德资粮,而静虑度和智慧度随顺于智慧资粮,精进度是二者的助伴。
在《入中论》中引用佛经的观点讲到,布施、持戒和安忍主要是佛陀为在家行者宣讲的;而静虑度和智慧度,主要是为出家的修行者宣讲的。
当然这是从主要角度而言,并不是说在家修行者不能修持静虑、智慧,出家修行者不能修持布施、持戒和安忍。
而是针对于各自不同的环境情况:在家行者的资具比较多一点,但真正一心修寂止,通过闻思修增长智慧的因缘不是特别具足,所以主要是修持布施、持戒和安忍;出家修行者,因为不是在世间工作,没有很多资具,所以主要是以法布施为主,财布施等修法就不是特别地主要,而应该在寺庙或寂静处,一心一意地修持静虑,长时间地依止清净善知识,闻思修正法,生起闻慧、思慧和修慧,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闻思修,增长智慧的侧面上。
但不管在家还是出家,菩萨都需要圆满地修持六度。
现在我们学习的是第八品的内容,六度中的第五度——静虑。
静虑、禅定、
等持、寂止和三摩地等等很多名词,都是表达一个内涵不同的侧面。
学习过《入行论》的人,都知道在第八品静虑品中,并没有讲很多修寂止的技巧,比如,观呼吸的方式,或者专注一境禅修,和一般禅定的技巧。
反倒是要我们舍弃对世间法、有情的执著,以及怎样修持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等等,这方面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第八品的内容。
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的生起之差别
世俗菩提⼼和胜义菩提⼼的⽣起之差别作者⽣根活佛世俗菩提⼼和胜义菩提⼼的⽣起之差别作者⽣根活佛第三、世俗菩提⼼和胜义菩提⼼的⽣起之差别:如何才能⽣起世俗菩提⼼呢?思维轮回的痛苦⽆尽,曾经做过⽗母的有情者的苦恼⽆边,希求他们脱离那些磨难和苦海,希望获得解脱与快乐,因此,⼼⾥产⽣慈爱⼼和⼤悲⼼,然后产⽣利益⼀切众⽣的发愿之⼼和⾏持六度的菩萨⾏道之⼼。
实际上,世俗菩提⼼的⽣起有很多⽅法,其中有⼀种是透过六种思维的次第:(⼀),以⾃⼰现世的母亲为我们观想的对象,这样⽐较容易内⼼⽣起爱⼼,因为⾃从我们出⽣,母亲就⽆微不⾄关爱我们,即使我们只有微⼩的痛苦,母亲都是细⼼的照顾,母亲对我们恩重如⼭。
其次再观想其他⼀切众⽣。
我们为什么要爱其它众⽣呢?因为我们曾经在这个世间轮回之中流转过⽆数次,其他众⽣也跟现世母亲⼀样,在轮回之中对于我们恩深似海,从这个⾓度来讲,我们应该爱其它众⽣,另外,其他众⽣在过去世都对我们如现世母亲⼀样如此亲近仁慈,所以我们就要把⼀切众⽣都看成跟⾃⼰⽗母⼀样,与我们很亲近,对我们很仁慈之⼈,我们要爱他们,他们才能爱我们。
(⼆),有爱才能知道恩德,我们知道⼀切众⽣犹如我们的亲⽣母亲,我们爱他们,这⼀点还不够,我们就是要思维母亲对我们的恩惠,对我们的照顾。
(三),知道有恩才能⼼中产⽣报恩之念,母亲对我们如此的仁慈,所以我们要想尽种种办法来回报母亲的恩德之⼼。
(四),有了报恩⼼才能⽣起慈⼼,愿母亲皆具⾜⼀切乐及乐因⽽发⼼和⾏动,希望其他众⽣都能得到快乐及快乐的因,这就就是慈⼼。
(五),有了慈⼼才能⽣起⼤悲,愿母亲皆远离⼀切苦及苦因⽽发⼼和⾏动,思维到⼀切众⽣不断在受苦,因⽽想要拔除他们的痛苦及痛苦的因,这就是⼤悲⼼。
(六),⼤悲⼼⽣起之后就要进⼀步修持,即产⽣⼀种想要究竟觉悟成佛的⼼。
因为,想要拔除⼀切众⽣的痛苦及痛苦的因,想要利益其他众⽣,获得成就佛,这样重⼤的任务完成,必须要⾃⼰先究竟觉悟成佛,才有能⼒来帮助其他众⽣;例如,有⼈⼝⼲了,我们就要发起⼀个想要拿⽔给他喝的⼼愿,想要拿⽔给他喝,就必须有⼀个接⽔的容器,有了容器,我们才能够装⽔,才能够拿⽔给他喝,解决他⼝渴的痛苦。
发菩提心故事
发菩提心故事有一位年轻的人,名叫小明,他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快乐。
他没有意识到自己身边的人和世界的需要,经常忽略别人的困境和痛苦。
直到有一天,小明遇到了一位叫做老师的智慧人。
老师告诉他,要真正体验到幸福和满足,他需要有一颗发菩提心。
菩提心是一种仁爱和慈悲心,关心他人的痛苦,并愿意尽自己的能力来帮助他们。
小明开始思考自己的行为和心态,他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都缺乏菩提心。
于是,他决定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培养一颗发菩提心的种子。
他开始关注周围的人们,并主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他经常参加社区的志愿者活动,帮助老人、儿童和贫困家庭。
他还经常捐款给慈善机构,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温暖和希望。
通过这些行为,小明逐渐发现自己内心的改变。
他开始感受到了无私奉献的喜悦,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对世界的责任和使命感。
他发现,随着自己的菩提心越发强大,他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渐渐地,小明的影响力扩大了。
他的朋友和家人们也被他的改变所感染,纷纷加入到慈善行动中。
整个社区也因为小明的存在而充满了爱和善意。
最终,小明意识到,发菩提心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幸福,更是为了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他决定将自己的经历和心得分享给更多的人,希望能够唤醒更多人的菩提心。
通过他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他人的需要,开始从自己的小世界中走出来,与他人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和幸福的社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发菩提心并不是一件难事,只需要我们用心去关爱他人,愿意给予别人帮助和支持。
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可以激发更多人的菩提心,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只有当每个人都拥有发菩提心的意识,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和谐、和平的社会。
菩提心的分量,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
菩提心的分量,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那我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啊?发菩提心能成佛,发菩提心能出生种种功德,发菩提心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
发菩提心的学佛人,纵然在行为上,还不是很完美。
那就像金刚钻石一样,它虽然缺了一个角,那价值也是不可思议的。
什么缘故呢?性质不一样。
发了菩提心的修行人,他入佛种性。
用种种方便来鼓励,我们就学着骗骗自己发菩提心,这是刚开始。
修行到最后圆满,也没有别的。
菩提心真的显现而已。
彻底显现。
什么叫菩提心呢?本有的觉性。
菩提是觉悟,发就是开显。
就是《妙法莲华经》所说的开佛知见,开了。
开是什么意思啊?说明它一直都在,要不然怎么叫开呀。
一直都在,其实开也是多余的。
但是不得已,不这么说我们找不到感觉。
所以发,就是向内去开显。
我们现在呢,不太容易直接开显自性,所以种种方便引导,让我们慢慢地去认识自性。
发菩提心,在念佛法门,也是修学的关键。
所以前面专门有闻名发心的大愿,听到弥陀名号发菩提心。
就是我为什么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呢?为了圆满的觉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文章出处:弘愿之音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
欲行恶法,皆悉不成。
所修善业,皆速成就。
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
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
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
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怎样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而不退
怎樣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而不退二千零六年于多倫多──民二十五年在廣州菩提林講──各位住在菩提林中,想都是已發了菩提心的人。
菩提林、是佛法的大功德聚,總持一切佛法;佛法的本質,即在菩提。
各位既已發菩提心,我就略說如何不使菩提心退失的意義。
菩提林的「林」,是生長在平地上的竹木叢林的林;譬喻各位已發菩提心的人聚居一處,如聚眾木成林一樣;故菩提林,即依眾人的「菩提」心所成的「林」,亦似聚許多的梅樹而成梅林,聚許多的桃樹而成桃林,現在由許多菩提樹所聚的菩提林亦是一樣。
其次、菩提是佛果無量福德和智慧所成滿的莊嚴;這福智的圓滿,正如聚眾木而成林。
單就菩提來說,是通于聲聞菩提、緣覺菩提;但在中國通常所說「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都是指大乘菩提來說。
發菩提心的,即是發大願、立大志,先把求取無上大乘菩提的志願確定,方是真正的發菩提心;故此菩提心和二乘菩提心不同,這是發菩提心的人要首先注意的!其次、此菩提心和通常所謂發心亦有不同。
通常說發心,是指人向善的方面去做善的事業,如修橋補路,布施結緣,由於此心行善事,便可得到種種的功德;但這是世間有漏善的功德,是在三界中有退墮的。
若由此進一步說發心,就是二乘超出三界的無漏善的功德,較前為勝了。
不過這兩種發心囿於因地狹小,果報亦不圓滿,平常所說「行善事、做功德」的發心,不消說是在三界中,仍舊向輪迥循環的流轉;即二乘雖出三界,仍未脫變易生死苦。
由此、可知二乘雖然在有漏善中發心,成立出世無漏善的菩提心,但因為他的發心唯自利而不利人,所以落於二乘菩提了。
那麼、如何是大乘的菩提心呢?即在普通發心、和二乘發心的兩重基礎上更進一步,發起大悲哀愍救濟一切眾生的利他心,才是大乘菩提心。
若無普偏廣大的利他心,即無普偏廣大的菩提心可說,即佛果上福德和智慧的妙用亦沒有了;因佛果的功德莊嚴,全視因地所發的心、是不是普遍廣大來轉移的。
所以發菩提心的人,又不能不在此點上慎重注意。
從發無上的志願──菩提心到證得圓滿的福智,不是在短時期內所能達到,須要發恆常久遠的心,勇猛無畏地、普遍地深入眾生的煩惱生死海中,修習對治煩惱生死的法門,然後才有克證無上菩提的一日。
菩提心的殊胜心得体会
菩提心的殊胜心得体会菩提心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追求觉悟和利益众生的心态。
殊胜心得体会就是指在修持菩提心过程中所得到的宝贵心得和深刻体会。
以下是我个人对菩提心殊胜心得的一些思考和体会,总结成1000字。
深入修持菩提心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了菩提心的特殊之处和它的重要性。
首先,菩提心是一种无私的心态。
它追求的不是个人的私利或者满足,而是为了众生的利益和幸福。
菩提心让我超越了自我,关注更多的是他人的需要和痛苦。
当我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可以为他人的生活带来正面影响时,我感到无比喜悦和满足。
菩提心也是一种包容的心态。
它没有对他人的偏见和歧视,而是以平等和宽容的态度对待所有众生。
我感受到菩提心的开放性和接纳性,它让我与他人建立了更为深厚和真实的关系。
我学会了如何理解、尊重和包容别人的观点和行为,即使它们与我自身的价值观不完全一致。
菩提心也是一种慈悲的心态。
它对他人的苦难和痛苦感同身受,愿意为众生提供帮助和救济。
修持菩提心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慈悲心的强大力量,它让我不再自私地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是关心他人的痛苦和困境。
通过帮助他人,减轻他们的痛苦,我也获得了内心的安宁和喜悦。
菩提心还教会了我如何与自己的情绪和烦恼相处。
在修持菩提心的过程中,我经常会遇到挑战和困扰,尤其是当我的期望和理想与现实不符时。
但是,菩提心教会我接纳和觉察自己的情绪,不要被它们所控制。
通过观察和反思,我开始意识到烦恼和负面情绪的产生和消散的过程,慢慢地学会了如何放下不必要的痛苦和困扰,以更加平静和清晰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种种变化。
在修持菩提心的过程中,我也体验到了一种无边的喜悦和快乐。
当我将自己的内心和他人的需要联系在一起时,我感受到了无比的喜悦和满足。
这种喜悦源自于帮助他人、关心他人和给予他人的喜悦。
无论是微小的善举还是大大的行动,只要是出自一颗真正的菩提心,都会给我带来前所未有的快乐和幸福。
总的来说,修持菩提心是一段非常珍贵和宝贵的修行旅程。
发世俗菩提心的要点
发世俗菩提心的要点菩提心有两种,一种是胜义谛菩提心,一种是世俗谛菩提心。
胜义谛菩提心就是无我、空性的智慧,这是一地以上的菩萨才有的发心。
一地以下,在资粮道和加行道,只有世俗菩提心,即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发世俗菩提心有两个要点。
第一、要去掉对世间的贪恋,否则连声闻和缘觉的果位都无法获得,只能在六道轮回里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
若还没有放下对世间的贪著,不可能解脱。
什么叫解脱?永远没有烦恼,永远没有痛苦,这叫解脱。
站在佛菩萨的境界里看,一切都是清净的、圆满的。
但是站在凡夫的境界里看,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虚假的、不净的、痛苦的。
涅槃是佛菩萨的境界,轮回是凡夫的境界。
你对无常的道理有甚深的感受和体会,这叫看破,这个时候才能放得下。
放下对世间的贪恋,是不是此后就不能生活、不能工作,要放弃一切了?不是。
放下是要放下心态,不是要放下行为,不是要放下世间的东西。
你真正看破放下的时候,不用放弃一个人,不用放弃一件事。
到那个时候,人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还用放弃吗?佛讲二谛双运,不放弃是世俗谛,就是缘起;放下是胜义谛,就是性空。
缘起和性空二谛是双运的,也就是一体的。
放下、不放弃是一体的。
放下了,就不会放弃;放弃了,就没有放下。
一切都随缘而做,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灭,相聚和分离都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
所以一切都要随缘,这也是放下。
放下贪著,因为是它们在障碍你幸福,障碍你快乐。
工作、家庭、孩子都有了,为什么还不幸福?为什么还不快乐呢?就是因为有贪欲、贪恋,所以永远不会有幸福快乐的时候。
凡夫把假当成真,把苦当成乐,根本没有体验过真正的幸福快乐,所感受到的幸福快乐根本不是真正的幸福快乐。
若是要从内心里放下,就要闻思修佛讲的「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这些道理。
你真正明白了诸行无常,明白了属于世间的、属于轮回的都是有漏的,有漏的都是苦的,对这些道理彻底有感受和体会时,才不会贪恋世间,这是放下。
第二、必须要放下自私自利。
声闻缘觉看破了世间,放下了世间,但是他们没有看破自我,没有放下自私,是为自己求解脱的,所以断证功德没有圆满,最终只是获得了罗汉和独觉佛的果位;他们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还没有圆满,所以不能度化众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苦是客观存在的”,这一说法兄要小心。我等初学的心行受语言的强烈影响,语言表述的差异可能导致不同结果。
“本来想靠自己理解写一些。后来发现理解的实在有限,还是翻看了一些广论的内容,回来再写出来觉得策发保持发心的各种力量,现在圆满多了。基本上都是宗大师说的……”
──这难道不是修学上师瑜伽的过程吗?!
如果要进一步分析利生大愿和般若空慧两者谁更根本?在下完全同意兄之利生大愿为根本因的看法。因为,行人心中若有上求下化的菩提大愿,般若空慧一定会以不可思议的因缘生起;反之,对于证得空慧者,行愿菩提心却未必自然生起。这就是人们常说菩提心为佛父,而般若为三乘佛母的原因。
另外,
“在我前一段专心研究空性的时候……要认识到苦是客观存在的……”
菩提心指行愿俗谛菩提心位的菩萨,那肯定没问题。但不知道小乘圣者是否可以见到六道非实有(个人认为可能还是会见到的)。不如法请指出来。
我记起道次第里,宗大师宣说菩提心的四因四缘和四力的时候有说,如果拿出来仔细研究一下应该很有利益。四缘可以归为二缘:一是见到诸佛功德不可思议之威神力,然后希求成佛。二是见到末世众生苦恼所逼,末法衰微发愿住持正法而希求成佛。所以我认为:(一)希求诸佛功德和(二)希求住持正法、众生离苦的大悲心可以说是菩萨勇气来源的根本因,以别于小乘种性(当然我决不是说小乘怎么样,个人恐怕连小乘解脱种性都没有)。由于希求成佛和解救众生两点根本因上不断策发,在过程中以般若力观察减少实有的障碍,应该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描述。(赵叔所说报恩可以摄于第二点上)。
四力是:一、自力;二、他力;三、因力;四、加行力。自己希求成佛是自力。善知识善友的帮助可以说是他力。如果自己以前就熏习大乘,现在再听闻诸佛菩萨赞叹大乘而能发心,是往昔因力。现在亲近善知识,闻思修正法来增长发心,是加行力。
心初发后,保持增长菩提心,也有几种力量。因为众生数量多,行为暴恶,如果心怯弱易退堕。这时候有两种方便来在现世增长菩提心,和后世再生菩提心。现世增长的主要方便是要数数发心,才能不退堕(每天至少六次发心)。还要保持两点来遮止发心现世退失:一、是不舍任何一个有情。二、是不可以说自己不能成佛。后世保持发心不退的方便是修四种善法,遮止四恶法。比如不能欺诳善知识等。内容较多就不说了。
四因是:一、种性圆满。二、善友摄持。三、悲悯有情。四、不厌患生死难行。——个人觉得,这里面如上,悲悯有情的悲心和希求诸佛功德的希求心一直鼓励着菩萨,所以才不会厌患有情。另外善知识和善友的摄持和鼓励也是重要力量。我的善知识经常教导我说,大乘道的修行一定要有善知识。在我前一段专心研究空性的时候他老人家不断提醒我,要认识到苦是客观存在的,要发菩提心才能成佛。
嘻嘻。本来想靠自己理解写一些。后来发现理解的实在有限,还是翻看了一些广论的内容,回来再写出来觉得策发保持发心的各种力量,基本上都是宗大师说的,不过变成我自己的话后不知道原味还剩下多少了。嘻嘻。
发起菩提心后,主要保持增长的力量,概括起来说,就是广泛修学二种资粮(广论上说的)。感觉菩提心初发心,就象一个地基一样,刚有地基的时候,可能不大稳固。但随着上面福慧资粮的积累,大楼越来越高,地基相对的就越坚固了。比如菩萨布施,布施完了看到众生欢喜,自己也欢喜,这就增加了菩萨修学的力量,让菩萨感到修学大乘道确实比小乘道殊胜啊。其他的六度四摄也一样。当然这其中有主要因缘和次要因缘,不过这么说的话很多人是不是觉得是废话了。嘻嘻。
zf:
静风兄将菩提心生起的因缘讲说得十分清晰。
兄文中认为:“(一)希求诸佛功德和(二)希求住持正法、众生离苦的大悲心可以说是菩萨勇气来源的根本因。”对此在下完全赞同。
在下上文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在上求下化(如兄以上之两点)根本动机的摄持下,菩萨发心修学菩萨道。此时菩萨心中两种力量共存,一、上求下化的愿力(即报恩心),二、畏难心理。在克服畏难心理方面,般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TZ:
能否请师兄或哪位谈谈菩提心含摄之要点。
zf:
T兄,《大正藏》中之“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对菩提心的含义有透彻的说明。
《掌中解脱》中阿底峡尊者的传记里,有关菩提心的部分十分精彩。
《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弥勒菩萨对善财童子详述了菩提心的功德,不可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