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试题看高中物理教学_5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优秀9篇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优秀9篇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优秀9篇高三物理教学反思篇一今年高考已经结束,结合今年高考试题,并且为了能更好的进行今后的教学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总体来看理综试卷既有适当难度,又有较好区分度。

其中物理试题注重考查“双基”、注重考查潜力、注重考查各学科核心知识。

试卷的整体结构稳定,与学生平时练习的知识结构没有太大差异。

回想一年的高三教学既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令自己比较满意的是我透过用心参加各种教学活动,认真分析考试大纲,把握高考动向,认识到"3+x"物理教学体现的是中学教育性质是基础教育这一导向,立足这一点我想"3+x"的多数题目跟以往的考题相比无本质变化,复习基点应立足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因为基础的东西往往是最有价值的东西,最是可能作为综合潜力的测试点。

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化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相信学生如果能踏踏实实的跟复习,认认真真的答卷,不犯眼高手低的毛病,在高考中即使不能把所有的试题答完,仅答好中低档题成绩也会不错。

当然,高考复习中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资料多,时间紧。

由于我在教学中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潜力,所以对于综合潜力的提高及冷点知识的复习时间相对较少。

这样不利于满足优秀学生的进一步提高。

高考试题是选拔性考试,它务必有区分度,持续必须难度,因此对高考物理复习,不论什么层次的学生首先要强调他们重视理解。

物理是一门不是*记忆、主要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学好的学科。

物理题利用不同的物理情景、不同的设问方式来考查对物理基本概念、规律、方法的掌握和应用状况。

复习中只有重新深入理解概念、规律,力求对物理知识、方法的掌握和理解到达一个新的层次,构成较高的潜力,才能理解高考的选拔。

其次要做好归纳。

复习中抓住主干知识,构筑起一条整个中学物理资料的主线,对中学课程中典型的物理模型及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技巧、题型也要做好归纳。

2022年广东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2022年广东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2022年广东高考物理试题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守正创新,注重对高中物理核心、主干内容的考查,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也突出了关键能力的考查,较好地发挥了物理学科在高考中的选拔功能。

突出特点如下:01加强情境创设情境性试题能更好地考查学生分析、类比、判断、知识迁移、抽象概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科技进步和社会热点,学以致用,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今年广东高考物理考卷创设了很多情境合理,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新颖的试题,要求考生能敏锐捕捉题设情境中的关键信息,构建物理模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比如第1题制作豆腐的石磨;第3题运动员滑雪;第4题旋转磁极式发电机;第5题科学家制备出的能量量子数n较大的氢原子;第9题载有防疫物资的无人驾驶小车;第13题自动雨伞等等。

全卷三分之二的试题都有情景创设,此外今年的情境创设有两个变化。

01对熟悉情境作细节上的改变例如:第6题分析:考生对试题描述的情境并不陌生,但此前遇到的情景中静止释放的可能是圆柱体,也可能是小球。

而本题则变为截面为三角形的小积木,让部分对原理认识不够透彻的考生误以为子弹的水平射程将大于L。

此外第8题磁控管内电子运动的问题也是在考生熟悉情境的基础上做了细节上的变化改编而来的。

02对熟悉情境作设问改变例如:第3题分析:本题的问题情境是常见的,通常会要求学生去分析运动员的受力、运动性质、时间、位移、功和能等等。

但本题设问方式突破常规,有新意。

其一讨论的物理量是运动员的速度大小v和加速度大小a。

其二是选项没有采用文字描述,而是通过图像的方式呈现。

情景创设的上述变化,要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规避“机械刷题”和“模型套用”形成的思维定势。

对看似熟悉的情境,更要真正“走入”其中,获取关键信息、理解物理原理,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实现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

02加强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整套试卷计算量不大,明显加强了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对物理本质的理解,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逐渐形成对物理全局性、整体性认识,避免繁杂运算、典型题套路和技巧的运用。

北京高考物理试题评析:整体难度降低

北京高考物理试题评析:整体难度降低

2019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整体难度降低今年高考刚刚结束, 第一时间就有学生打来电话报喜, 拿到试卷之后, 我自己也认真做了一遍, 感受与学生一致, 虽然因为北京高考两年一变的规律和今年考试说明的更改, 在试题的知识点布局上有较大调整, 但是整体难度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 总体来说, 今年北京高考物理试卷的特点如下:一、考查知识纯粹, 没有复杂模型或过程这也是2019年以来, 北京物理试题一直秉承的风格。

要做到这点真的很不容易, 外界看来这是对北京的考生“放水”, 试题难度看上去很低, 但殊不知, 这样的考查方式才符合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物理教育的目的, 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不用考虑熟练度的问题, 而是享受物理思考的乐趣。

二、注重基础概念和基本物理思想的考查今年的试题虽然整体难度较去年低, 但是区分度还是很高的。

比如选择题最后一道20题, 考查的是多光子的光电效应问题, 而高中给学生教的都是单光子的光电效应, 很多老师教的过死, 只注重做题, 不注重对于产生原因的解释, 考生看到这道题大多数都会直接套公式, 肯定以为自己做对了, 但其实答案却是B, 往年难度系数在0.58左右, 今年预测会在0.4左右。

再比如今年整套试卷看上去没有考查万有引力, 但其实选择题18题就是借用电子绕核旋转来考查万有引力中的卫星模型, 虽然不难但是却考查了学生的类比思想。

另外, 23压轴题三问居然破天荒的考查了三个概念证明: 分别是电流的微观定义、洛伦兹力与安培力的关系以及气体压强, 着重考查学生对微观离子流的理解, 这在全国各地的试卷中都是比较罕见的, 学生即使刷了再多题,背了再多模型, 如果不关注自己学的物理概念是怎么来的, 一样做不出来。

这点已经成为北京物理试卷的风格, 并已经成型, 相信会一直持续下去, 并对目前高中的物理教学造成深远影响。

三、注重图像的考查这是北京卷一直以来的特点, 今年在实验题最后一问和大题第二道22题都出现了图像, 不过对图像的考查更加深入, 不再是以图像来描述物理过程, 而是要求学生利用图像来分析解决问题, 这也是大学对高中物理实用性的一致评价, 相信在以后的高考中还会依旧坚持。

从高考导向改进高中物理教学

从高考导向改进高中物理教学

从高考导向改进高中物理教学近年来,我国高中物理教学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高考竞争的日益激烈,学生和老师们都对高中物理教学产生了更高的期望。

如何更好地导向高中物理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从高考导向改进高中物理教学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一、高考导向与现实需求高中物理教学的改进必须以高考为导向。

高考是学生走向大学的重要一关,也是老师们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时间的一项考核。

高中物理教学如果不能与高考要求对接,就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高考导向并不等同于唯高考论。

高中物理教学既要满足高考的要求,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考导向改进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认识现状,找准问题在实施高考导向改进高中物理教学时,首先要认识现状,找准问题。

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学内容滞后于时代需求;二是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和灵活性;三是知识的繁多、难度的加大使得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四是学生缺乏实践能力,难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这些问题使得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感到苦恼,学习兴趣和学科素养都得不到提高。

三、改进策略为了更好地将高中物理教学与高考要求对接,改进策略至关重要。

下面将就如何改进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1. 更新教学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物理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

高中物理教学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使其符合时代需求。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将物理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2.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

在物理教学中,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实验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收获。

从高考试题分析看物理课堂教学

从高考试题分析看物理课堂教学

从高考试题分析看物理课堂教学摘要:教育考试中心在“2021年高考物理全国卷试题评析”中提到“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增强试题的灵活性,深化关键能力的考查,……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1】。

通过分析甲卷高考试题的特点和变化,才能实现精准备考变;反思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变革课堂教学与复习,实现破解高考复习困局。

关键词:试题变化课堂教学2021甲卷物理题,具有“重基础、重应用、重时事、重生活”的特点,试题难易程度基本满足难:中:易≈2:5:3;试题多以情景为载体,考查力学、电磁学等主干知识为主,兼顾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其中力学约占37.2%,电磁学约占42%,原子物理约占5.4%,选考(热学或光学)约占13.6%。

主干知识的考点,起伏不大,冷门考点交错考查。

试题标新而不立异,交叉而不偏离,年年创新,常考常新。

对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物理试题从情景设计、考点分析、物理能力三方面列出细目表如下:二、对2021年全国甲卷物理试题的看法试题多由生活生产实践问题情境引进,甲卷的第15题以线系纽扣旋转为情境,考察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第18题以执行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环绕火星椭圆形停泊轨道为情境,考查学生运用开普勒第三定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25题以带电粒子进入电场和磁场的科学研究为情景,通过创新设问方式,考查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类平抛+匀速圆周、磁场中的临界问题,题目要求学生从实际情景构建模型,将约束条件转化为数学公式表达,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要求较高。

第24题以无动力小车通过减速带为情景,考查学生对机械能、功、动能定理等核心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考生入题较易,之后会发现试题层层设卡、环环相扣,每一问都要拦住一批考生,试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暴露出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窄,对学科知识理解的深度、广度不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缺失。

总体来说,高考试题立足考查思维,体现能力,在真实问题的解决中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足以体现出“由解题向解决实际问题”转变的命题理念,并反作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高考物理试题立意对教学的启示

高考物理试题立意对教学的启示

中考高考专页一、全国课标Ⅰ卷理综物理部分的特点2014年高考,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山西、陕西等省理综卷使用全国课标I卷。

课标I卷物理部分具有以下特点:(一)题型稳定,重点突出坚持力学、电学为重,考查形式和知识点分布相对稳定。

试题侧重考查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同时兼顾对学科思维方法及综合应用能力。

(二)注重基础,突出经典试题突出主干知识、核心知识,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功能关系、电场的性质以及电磁感应等。

而且模型简单明确,甚至源于教材。

不少题目似曾相识,但又充满新意。

如14题对物理学史上著名实验电磁感应的考查、15题对安培力的考查、19题对万有引力和天体运动的考查都来自于教材或其习题中。

17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和胡克定律的综合应用、20题考查对静电场的理解和运用,都是在熟悉的基本模型基础上改变情景条件,设置一些新问题,强化基本方法,自然地体现学科能力。

全卷考查知识全面,命题风格更趋理性,有助于引导物理教学回归本源。

(三)注重考查能力与策略相结合高考试题一贯以考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能力为要旨。

尤其是分析综合能力体现在大多数题目中,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以及重要因素及有关条件;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高考开始关注问题立意,主要考查策略性知识,即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思维的知识,即用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如17题以加速状态的连接体为研究对象,将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尤其是牛顿第二定律和胡克定律结合一起考查,涉及了与数学知识的结合,有一定的技巧性。

在考查解决方法和策略方面,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胡克定律写出弹簧弹力的表达式并且建立与弹簧长度的表达式和小球高度之间的联系。

高中物理从高考试题和两个版本教材习题的比较谈(广东省教育厅物理高考教研会3月)

高中物理从高考试题和两个版本教材习题的比较谈(广东省教育厅物理高考教研会3月)

从高考试题和两个版本教材习题的比较谈两个版本教材习题的开发与利用一直以来,高考复习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教师往往比较重视知识点的巩固和解题技能的指导;学生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大量模拟试题的训练上而忽略了教材,认为教材过于简单,只是用来了解知识点;教师和学生都认为每年高考都是出新题,而不可能出见过的、特别是教材中的题。

但是,近三年来,广东高考题从教材中取材的试题却不少,有些是教材课后习题的变形或拓展,有些是高考实验探究题的变形。

为此,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们应该更加深刻研究教材,开发与利用教材习题或实验探究题,转变为后段学生训练的试题,才能在备考中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谈及教材,我们都知道,全省使用了两个版本的教材,人教版与粤教版,使用人教版的有六、七个地区,主要是粤东地区,大多数地区采用粤教版。

这两个版本从知识内容来说并没有区别,主要是在解决同一个课题的方式时有了明显的差别,人教版注重内容的连贯性,多数知识与规律是如何得到的教材都进行详细的介绍,要求学生独立探究或交流合作的情况较少,教学相对会更清晰明了。

粤教版则更多的采用探究的方式,要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积极主动寻找方法,发现科学规律。

这样,两个版本中所介绍的例题、所设置的习题,所探究的实验的方式与方法也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因此,研究教材不能只研究你所教的教材,还应该研究其他版本的教材,在试题设计上才能兼顾双方的特色,在取材上才有更加广阔的视野。

今天,我发言的内容是“从高考试题和两个版本教材习题的比较谈两个版本教材习题的开发与利用”。

下面先和大家探讨高考试题和两个版本教材习题的关系。

一、近三年广东高考试题取材自两个版本教材习题的比较为了分清近三年广东高考试题取材自两个版本教材习题的情况,我设计了如下的表格来进行比较。

从这个表格可以看到:2007年高考题取材自人教版与粤教版的分值之比22∶12。

2008年高考题取材自人教版与粤教版的分值之比24∶23。

从高考说题中看高中物理单位制的教学与运用

从高考说题中看高中物理单位制的教学与运用

从高考说题中看高中物理单位制的教学与运用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考单位制考题的说题分析,阐述了高中物理单位单位制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出中学物理单位换算的意义、途径及规律。

对高中物理单位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物理量;单位;换算物理单位作为物理量的组成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有物理试题计算的结果均可由两部分表示:一部分是表示结果的数字,一部分是表示结果的单位。

表示结果的数字和单位是不可分割的。

一个物理结果正确与否,既要看表示结果的数字又要看表示结果的单位,任何一方出错都不能算是正确的结果。

任何一个物理数据只有数字而无相匹配的物理量单位,则该数字就仅仅是一串阿拉伯数字的组合,只表示某事物的多少或是大小,没有一点物理意义存在,就更谈不上是有效的物理数据了。

1.试题(2022高考福建理综第17题)在国际单位制(简称SI)中,力学和电学的基本单位有:m(米)、kg(千克)、(秒)、A(安培)。

导出单位V(伏特)用上述基本单位可表示为2.考纲要求单位制: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包括小时、分、升、电子伏特(eV)(Ⅰ类指标)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Ⅰ类指标)3.命题立意及能力水平考查说明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电功、牛顿第二定律、位移公式、电流定义等四个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及单位制,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依然突出了力学和电学的重要地位,考查学生运用"力和运动的观点"、"能量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科命题注重基础性的特点。

需要学生有全面的思维和抽象事物理解能力,也就是量纲分析能力。

试题以"能力立意"为宗旨,加强了物理和物理基本研究方法的考查。

试题对科学思维方法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有较高要求。

能力水平:属于较难的4.考查的主要知识点(1)电功W=qU=FS(2)牛顿第二定律F=ma(3)位移公式a=2S/t2(4)电流定义式q=It。

2024年高考黑吉辽物理试卷分析

2024年高考黑吉辽物理试卷分析

2024年高考黑吉辽物理试卷分析一、选择部分:【试题分析】改革后的选择题试题结构为7单选3多选,共计10道选择题,分值46分。

从知识覆盖面上看,按试题顺序,单选题分别考察了:1、基本物理量的标矢性;2、圆周运动基本物理量的比较;3、静摩擦力与运动趋势的关系及判断;4、光的双缝干涉;5、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及含电容器电路的动态分析;6、电场中的功能关系,及对直线曲线运动条件的理解;7、共点力的平衡,胡克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和简谐运动的应用。

多选题分别考察了:8、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9、电磁感应现象的综合应用的双导体杆类型题;10、板块模型问题,涉及到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等知识。

从试题考察难度上看,第1、2、3小题的基本的概念、受力分析题目较为容易和常规,4、8题考察了比较独立的知识模块波动光学、光电效应。

5、6静电场、电路知识,如果学生对相应模块知识掌握较好,则独立知识模块题目并不难。

7、9、10几题考察的综合度和难度相对较高,对学生能力水平有较高要求。

整体来看,选择题命题依然维持原有的部分特点,比如题目不会较长,题干信息量不会太大,知识覆盖面较为完整。

但也有一些新的特点,比如题目的实际情境性会更强,考察的灵活度更高,知识量庞大,更加注重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的考查。

【备考策略】1.注重情境、回归教材。

重视教材基础知识的练习,培养思维能力、情境分析能力。

很多高考题都是对教材典例和练习题的改造、重组以及引申。

新教材的“新”,体现在教材的方方面面,要深入挖掘。

2.多思少算、强化思维。

今年高考整体计算量不大,备考时在完整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要引导学生重视思考的过程。

教师选题要少而精,精益求精,不机械刷题、盲目刷题、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要给学生留出思考和深度学习的空间。

3.锤炼心态、稳中求胜。

物理的考试题目灵活,要给学生练习一些新题型,创设热点新情境,但题目不能“偏”和“怪”,培养学生良好心态,遇见新题不慌,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清问题的本质。

新高考物理试题的“情境化”及教学

新高考物理试题的“情境化”及教学

新高考物理试题的 情境化 及教学策略杨新宇1㊀闻海星1㊀潘长宁2(1.湖南工业大学理学院㊀412007ꎻ2.湖南工业大学电气学院㊀412007)摘㊀要:自从2017年我国新高考改革正式启动以来ꎬ高考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通过对新高考试卷中物理试题的研究分析和总结归纳ꎬ发现新高考试题呈现 情境化 试题增多的特点ꎬ主要分布在联系生活和前沿科技㊁体现科学素养与社会道德等方面.新高考改革对高中阶段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ꎬ改革中必须严格根据物理课程的标准ꎬ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在日常教学中要立足教材ꎬ注重情境创设ꎬ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审题能力.关键词:新高考改革ꎻ情境化试题ꎻ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3)03-0101-03收稿日期:2022-10-25作者简介:杨新宇(1998-)ꎬ女ꎬ山东省济宁人ꎬ硕士ꎬ从事物理教学研究ꎻ闻海星ꎬ女ꎬ山西省大同人ꎬ硕士ꎬ从事物理教学研究ꎻ潘长宁ꎬ男ꎬ湖南省新化人ꎬ博士ꎬ教授ꎬ从事纳米材料中的热输运和电子输运性质研究.1高考命题的趋势 情境化试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召开ꎬ会议中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ꎬ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㊁多元录取机制.2014年9月ꎬ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ꎬ至2021年6月高考ꎬ已有北京㊁上海㊁浙江等14个地区按批次实行了新高考改革ꎬ学习科目自主选择ꎬ普遍采用 3+3 或者 3+1+2 模式.教育部在2015年下发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稿»内部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ꎬ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考试题突出核心素养的观念ꎬ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考题通常给出有关具体的现实情境材料描述ꎬ这些描述的语言构成了试题情境ꎬ现实问题的范围可涉及生产生活㊁自然㊁科技等各个方面.试题情境给考生提供一个相同的平台ꎬ考生在这个平台上运用基本知识㊁构建物理模型㊁完成思维活动ꎬ进而解决实际问题ꎬ像这类包含情境的试题被称为 情境化试题 .简单来说ꎬ就是将一道题目放入一个生活的情境中ꎬ形成一个由真实的情境㊁学术化的描述组成的题目ꎬ供考生分析㊁思考ꎬ让学生体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本文从启动新高考计划的各省编制的高考试题入手ꎬ进行分析ꎬ发现自从新高考政策实行以来ꎬ命题角度逐渐发生了改变ꎬ 情境化试题 考查考生能否在给定的题目信息中精准地挖掘出有用信息ꎬ考查思维能力㊁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ꎬ这对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2情境化试题的角度2.1来源于生产生活1012016年出版的«初中物理教学关键问题指导»明确提出 从生活走向物理ꎬ从物理走向社会 的教学理念ꎬ所以生活与物理的联系越来越紧密ꎬ教师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越来越重视将学科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考生们在面对一些真实的现实问题时ꎬ需要审题㊁分析㊁综合㊁归纳㊁概括㊁总结等方法将题目中描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物理问题ꎬ这个过程即构建物理模型ꎬ然后使用已掌握的物理基础知识㊁数学工具去解决问题.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ꎬ来源于生产生活的物理试题越来越多ꎬ例如:2020年北京卷第14题以从高处释放旋转篮球的生活场景为素材㊁第20题对高速列车制动停车过程进行了深入探究㊁2021年北京卷第11题 搬运磁电式电表 的实验室工作场景㊁2020年山东卷第1题研究乘坐竖直电梯下楼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㊁2020年浙江卷第4题考查在抗击新冠病毒的过程中使用的红外体温计的原理等.2.2密切联系前沿科技命题专家关注时代的发展ꎬ很多题目都是从前沿科技出发ꎬ呈现我国新时代科技发展和技术应用的新成绩ꎬ提升考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近几年来ꎬ与前沿科技联系密切的题目最多是从天文物理出发ꎬ提及火箭㊁卫星㊁探测器等ꎬ考察学生天体物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例如:2017年浙江卷第12题涉及了火箭发射回收技术㊁2020年天津卷第2题通过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的收官之星的轨道半径与线速度的关系㊁2021年北京卷第6题㊁2020年山东卷第7题都以 天文一号 探测器为素材ꎬ考查运动学知识点.另外的角度是从我国各个行业领域的前沿技术出发ꎬ例如:2021年北京卷第8题以 汽车定速巡航 作为问题情景ꎬ考查汽车输出功率的特点㊁第14题以 北京高能光源 为背景ꎬ考查发光机理㊁氢原子电离㊁光的衍射和电子能量变化等规律ꎬ在新旧知识密切联系的关键处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ꎬ激发学生的主动性.2.3体现科学素养与社会道德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ꎬ揭示自然界中一些现象的本质ꎬ物理学中还蕴含着一些优秀的思想和原理㊁甚至能够引起学生的反思ꎬ对学生有良好的教育作用.如今我们的教学从以前的应试教育不断地向素质教育转变ꎬ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体现就是在题目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ꎬ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三观ꎬ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与社会道德ꎬ实现物理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例如:2021年北京卷第1题提到了硼中子俘获治疗癌症的先进技术ꎬ让考生了解先进的科技在人类生活方方面面发挥的作用ꎬ引导学生崇尚劳动精神ꎬ增强健康意识ꎻ2021年浙江卷第20题ꎬ提及了机动车礼让行人ꎬ鼓励学生时刻关注生活中的物理情境ꎬ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社会道德ꎬ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遵纪守法ꎬ下面以2017年浙江卷第17题为例展开分析.例题㊀(2017年高考物理浙江卷17)功率为10W的发光二极管(LED灯)的亮度与功率为60W的白炽灯相当.根据国家节能战略ꎬ2016年前普通白炽灯应被淘汰.假设每户家庭有2只60W的白炽灯ꎬ均用10W的LED灯替代ꎬ估算全国一年节省的电能最接近(㊀㊀).A.8ˑ108kWh㊀㊀㊀B.8ˑ1010kWhC.8ˑ1011kWhD.8ˑ1013kWh此题主要考查电学知识ꎬ包括电功率㊁电能等概念的理解ꎬ通过将LED灯和白炽灯相比较ꎬ突出LED灯的优势.提及我国的节能战略ꎬ让考生体会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㊁提倡节能减排ꎬ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ꎬ增强考生的环保意识.3教学策略从已经启动新高考的省份编制的题目及其解析来看ꎬ解情境化试题的思路是基本相似的:首先是对题目进行完整的审阅ꎬ从题目给的描述性文字和展示的图片中提取出有用信息ꎬ判断试题的出题角度和考察范围是哪部分知识点ꎬ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ꎬ包括公式㊁规律㊁定理㊁特殊值等ꎬ找出最佳解决方式ꎬ最终利用数学工具演算推导ꎬ得出正确答案.但201是情景化试题的素材十分广泛ꎬ考查角度也多样ꎬ可以是普遍的生活场景ꎬ可以是国家顶尖的科学技术ꎬ可以是探究性实验ꎬ也可以是古代物理科技知识.为提高教学效果ꎬ教师必须根据新高考的侧重点来改进教学方法ꎬ提升教学策略ꎬ以适应新时代高考要求.3.1创设真实情境每一堂课的准备工作都要完整ꎬ要有明确的方向㊁目标和重点ꎬ可以针对核心知识巧妙的创设情境ꎬ如果创设的情境过于复杂花哨ꎬ学生会难以捕捉重心ꎬ如果创设的情境过于简单ꎬ学生会觉得毫无趣味性.可以结合教材已有的图片㊁文字叙述讲解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实际操作ꎬ将情境直观地呈现给学生ꎬ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料辅助教学.真实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知识㊁发展个人技能ꎬ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思考问题ꎬ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3.2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课堂通常采用 满堂灌 的方式ꎬ习惯一股脑的将知识传递给学生ꎬ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教学会提高知识传递的效率ꎬ但对学生来说ꎬ通过这种方式传授的知识并不能深刻记忆.在高考改革背景下ꎬ不仅改变了题目的结构ꎬ而且还改变了考察方向及方式ꎬ增添了实验探究类题目.所以ꎬ在教学中ꎬ教师要注重活动的多样性ꎬ可以进行分组探究ꎬ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ꎬ丰富探究经验.3.3重视知识迁移能力新高考 形式下的试题加强了与生产生活㊁科学技术的联系ꎬ往往要解决一个题目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或者多个公式ꎬ注重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㊁熟练迁移知识的能力.所以ꎬ在教学中要重视教材的挖掘ꎬ研究教材中的 说一说 做一做 思考与讨论 科学漫步 科学足迹 STS(科学㊁技术与社会模块) 演示 等栏目ꎬ这些栏目可以拓展课本的物理知识ꎬ发散学生思维.在课堂中多多利用有用信息ꎬ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ꎬ训练学生的知识与情境迁移的能力.3.4重视审题能力新高考改革背景下ꎬ考试越来越注重对应试型试题的考核ꎬ一般这类试题阅读量大ꎬ需要学生对题目中的重点信息进行精准提炼㊁建模ꎬ化抽象为具体ꎬ再利用知识的迁移解出问题.在平时教学工作中ꎬ可利用习题课跟学生一起分析题目ꎬ提示学生需要注意的事项:要精准抓住重点ꎬ挖掘隐藏的关键信息ꎬ忽略干扰条件ꎻ要按顺序阅读并分析试题ꎬ同时应标注出试题中的数据和条件ꎬ切不可跳跃式读题.3.5重视实验和自制教具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将结论式教学转变为过程式教学ꎬ并且还是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方法.让学生在观看实验或者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获得感性认识ꎬ强调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对真题的分析发现ꎬ绝大多数试题的情境都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ꎬ在日常教学中ꎬ任何物品都可以尝试用来做教具.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说过: 坛坛罐罐当仪器ꎬ拼拼凑凑做实验. 建议老师和学生协作制作教具ꎬ让学生在过程中利用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ꎬ处理外界信息ꎬ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ꎬ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ꎬ让学生主动学习.参考文献:[1]刘启龙ꎬ刘泽群. 3+3 新高考物理教学探究[J].物理通报ꎬ2017(10):10-14.[2]陆永华.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试题情境研究[J].物理通报ꎬ2021(1):125-129.[3]王群法.新高考物理复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ꎬ2017(3):3-5. [4]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ꎬ2013:121-122.[5]吴佰军.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J].名师在线ꎬ2021(14):55-56.[责任编辑:李㊀璟]301。

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情境教学探究

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情境教学探究

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情境教学探究655199【摘要】在高中阶段物理学科是学生所需要学习的重要理科之一,同时也是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极大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综合思维水平要求极高,为此现在在新阶段,老师必须要针对于目前高考物理试题的主要出题方向以及主要出题场景进行全方面的研究和分析,结合高考物理试题的未来发展方向,给学生进行情景创设,促使学生在进行物理学习时可以更加的高质高效,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针对性。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高考物理试题生活实践情境引领【引言】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中国特色主义社会理论在新时代下不断得到丰富不断得到发展的成果,这不仅仅对于高考的改革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老师的教育教学课堂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为此现在高中阶段的物理老师必须要结合于近些年以来的物理试题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以物理考试试题为出发点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帮助学生进行情景的创设,促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对知识掌握的更加透彻和清晰,能够对于考试的方向和重点把握的更加准确,充分发挥高考评价体系,引导教学服务选材的功能。

一、试题分析通过对于中国高考评估体系内容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和整理,发现目前在给学生进行考试习题创设是主要向学生考察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核、四层、四翼。

一核为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四层,是指老师现在必须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帮助学生提升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

四翼是未来高考试题考察的重点,包含有基础性题型,综合性题型,应用性题型以及创新性题型,而如果想要真正再给学生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按照:一核、四层、四翼的理论体系进行物理课程的构建,那么老师现在必须要加强给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和整改,真正提升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理解深入性,透彻性,并且以情景教学的模式构建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深入程度,笔者在实际进行物理试题研究中,针对于2021全国物理卷开展了分析,如图一所示是针对于试题分析的结果。

高中物理高考试题的分析

高中物理高考试题的分析

名师指导Famousteacherguidance112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 高中物理高考试题的分析文/张振华摘要:2019年高考物理命题严格依据考试大纲,延续了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的稳定性和创新性,以基础知识的考察为主要内容,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设计考题,突出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与创新性等特点,考查了学生的关键能力,彰显了素养导向,为实现高中物理教、学、考的有机统一指明了方向,也为2020年物理高考备考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高中物理;高考试题;研究原创物理试题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不仅可以拓展学生视野,发展其智育,更是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学生德育的养成。

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科学编制原创物理试题,并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多做贡献。

1 以基础知识为根本,着力培育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对高中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培育皆是以课本基础知识为着手点,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对实际问题地分析能力。

纵观2019年的高考物理试题,我们可以发现,考点就是新课改教学要求和理念的有力体现。

命题者以基础知识为考点,突出了学生物理学科素养提升的重要性。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指明了方向,促使教师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讲授和技能的培养,为其物理学科素养的提升奠定稳固的基础。

例如,有这样一道高考真题,试题内容是让学生判断两个带电小球的电场平衡状态。

这就对应了教材中的电荷正负关系问题,需要学生运用课本所学的库伦定律去分析。

这也是考察学生对静电场中物体的受力情况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检测学生物理水平的高低。

再如,理科综合全国B卷第15题是这样的情境,“太阳内部核反应主要模式之一的‘质子一质子循环’过程”。

这道题是从核反应及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相关知识中提炼而来的,考察的是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2 以情境设计为依托,检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关于高考真题中情境问题的设置也是较为常见的。

高三物理试题质量分析

高三物理试题质量分析

高三物理试题质量分析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高三物理试题进行质量分析,以评估试题的难度、覆盖范围、题型结构等方面,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提高试题质量和学生的物理素养。

2. 试题难度分析本次试题难度分析主要从学生得分情况、试题分值分布和试题难易程度三个方面进行。

2.1 学生得分情况本次考试整体平均分为XX分,其中及格率为XX%,优秀率为XX%。

从得分情况看,试题难度适中,但仍有部分学生在一些题目上存在困难。

2.2 试题分值分布试题分值分布均匀,涵盖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实验题等题型。

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分值占比为XX%,计算题和实验题分值占比为XX%。

2.3 试题难易程度根据教师批改过程中对学生作答情况的观察,大部分试题难度适中,符合高考要求。

但仍有部分试题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综合应用题和实验题,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试题内容覆盖范围分析本次试题内容覆盖了高中物理的全部知识点,包括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等。

各个知识点的分值占比合理,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3.1 知识点分值占比- 力学:XX%- 热学:XX%- 电学:XX%- 光学:XX%- 原子物理:XX%3.2 知识点覆盖情况- 力学:包括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动量等内容- 热学:包括温度、热量、热力学定律等内容- 电学:包括库仑定律、欧姆定律、电场等内容- 光学:包括光的传播、折射、干涉等内容- 原子物理:包括原子结构、核物理等内容4. 题型结构分析本次试题题型结构合理,包括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实验题等。

各种题型都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1 题型分值占比- 选择题:XX%- 填空题:XX%- 计算题:XX%- 实验题:XX%4.2 题型覆盖范围- 选择题: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公式等的理解- 填空题: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物理公式的运用和记忆- 计算题: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物理公式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题: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物理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以及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5. 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5.1 存在问题1. 部分试题难度较大,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导致部分学生解答困难。

2024年湖南高考物理试题真题解读及复习备考指导课件

2024年湖南高考物理试题真题解读及复习备考指导课件

湖南卷湖南试卷总评2024年是湖南新高考第四年,今年湖南卷物理试题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为总体依据,充分体现高考评价体系的“一核四层四翼”理念,以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物理学科素养为导向,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

同时,2024年湖南卷物理试题富有时代特色,续写了湖南风格,湖南品质,没有出现偏题怪题,也没有技巧性很强的试题,出题形式中规中距,但难度降低,更加合理,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和联系实际生活的理念。

同时也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统一。

突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加强对中学物理教学的指导作用,促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助力学生物理思维能力提高。

如第15题考查碰撞问题,需要考生有较强的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对碰撞有更深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上,碰撞的”错位穿越“、“时空反演”本质理解。

试卷结构稳定:全卷包括6个单选题,4个多选题,2个实验(一电一力)和3个计算题,第一个计算题连续两年考查的都是热学模块,第二个计算题连续两年考查的都是电磁学模块,第三个计算题连续两年考查的都是动量模块;力学部分40分,电磁学39分,突出力、电的核心地位。

命题与往年相比稳中求变,在反套路、反机械刷题下足功夫,本卷没有出现技巧性很强的试题,需要学生学会分析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提醒考生靠机械刷题和死记二级结论是行不通的,一定要培养物理思维,学会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逐步提升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能力。

—、试卷结构稳定,突出力、电核心地位。

二、命题稳中求变,在反套路、反机械刷题下足功夫。

三、创设自然真实情境,重视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

重视实验,突出对科学探究的考查。

五、注重灵活迁移,引导学生提升高阶思维能力。

六、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回归课程标准和教材。

1.创设自然真实情境,引导教学从解题到解决问题转变第1题以量子技术为当前物理应用研究的热点为情境,一方面考查近代物理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紧跟科技前沿,引导考生当前物理的研究方向;第2题以公园里健身者上下抖动长绳一端形成的形状作为真实情境,考查简谐波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强健体魄;第6题以实验小组模拟风力发电和远距离输电为物理情境,一方面考查交变电流的产生、变压器和远距离输电的相关知识,体现知识的综合性;另一方面体现出湖南的品质与特色,引导考生厚值家国情怀;第7题以“嫦娥六号”的月球之旅为情境,一方面考查万有引力与航天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嫦娥六号,,与“嫦娥四号”、“嫦娥五号”的任务不同,技术更加先进,考生作时会自然产生民族自豪感;2.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回归课程标准第3题四个小球通过细线或轻弹簧连接考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瞬时加速度,需要考生熟练掌握细线的拉力会突变和轻弹簧的弹力力渐变的基本特性;第4题利用硬质导线在磁场中转动考查导体棒在磁场中转动切割,是对转动切割产生感应电动势公式E=^BL2(d的基础理解,其中&是指在磁场中切割的有效长度(对于曲线为从转动点到导线上各点的直线距离);第13题借助充气的薄壁气球考查等温变化,同时考生作答时也能学习到气体压强和体积满足的另一规律,引起考生的求知欲。

物理教师心得体会

物理教师心得体会

物理教师心得体会物理教师心得体会篇112月13日,我们临安市所有的高中物理教师在天目高级中学听取了杭州二中的胡亦民老师的报告,胡亦民老师作了《从高考试题变化趋势谈学科教学》的专题报告会。

经过这次培训后,我深有体会,现将体会总结如下:一、通过胡亦民老师对近两年的浙江省高考理综卷物理部分的试题研究,我们知道了很多信息。

1、试题教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理念2、更加注重实验探究、创新3、在问题分析中要有定性和半定量分析4、物理解题中要用到数学方法的越来越多5、命题中有明显的思想方法(包括对称、可逆等)6、试题中有传感器(数字化),但不考原理7、试题一般为实际问题,所以试题的`阅读量比较大,即题较长8、试题回归生活常识、回归教材二、听取了胡亦民老师的讲解之后,我认为我们在今后的物理学科教学中要关注几点。

1、物理教学中实验技能不可忽视物理重在“以物明理”,正像杨振宁教授所说的“物理学是现象的物理学”,而不仅仅是作题的物理学观察物理现象、验证和探究物理规律,光靠黑板上画实验。

学生考上大学了还始终认为“电容器”是“两条线”或形状像一个水杯──教学中的比喻。

画实物图时,把导线联接到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这都是平时纸上谈兵的恶果。

从培养能力出发,探究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是今后命题的重要取向,对于实验要重点复习,必要时考前还要再动手。

如游标卡尺10分度、20分度、50分度的读数问题以及对看原理简化图读数,考生很容易将卡尺的边缘作为读数的”点,这是长期纸上练实验造成的,如果不见实物、亲自作,错误率一定很高。

2、物理教学中要多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也是近年来高考所刻意追求的方向。

3、物理教学中要注重物理模型的建立物理模型是对物理原形的高度抽象化和概括化,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思想方法。

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建立物理模型,然后用数学方法进行量化的过程。

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也就是逐步学习物理模型的构建,进而用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

2022年高考物理真题完全解读(广东卷)

2022年高考物理真题完全解读(广东卷)

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试题评析2022年高考广东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突出学科主干内容和关键能力的考察,注重体现物理学科特色,合理选取情境,注重考查科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试题注意引导高中物理教学的科学素养教育,加强教考衔接,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引导考生综合素质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突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

试题依托高考评价体系,深化高中物理基础性特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助力素质教育发展。

2022年高考广东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严格依据课程标准,不偏不怪,注重在考查中深化基础性,加强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在具体的情境中考查学生对物理本质的理解,逐渐形成对物理全局性、整体性认识,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例如,第1题、第2题,以新情景考查基础知识。

第3题以滑雪切入,变换角度考查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平抛运动。

2022年高考湖南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创设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科学技术进步的真实情境,考查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例如,第4题,以简化的某种旋转磁极式发电机原理图切入,第5题,以科学家已经能够制备出能量量子数n较大的氢原子切入,看似经典,考查角度创新。

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2022年高考广东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创新实验命题,第11题考查测量小球与橡胶材料碰撞损失的机械能,第12题考查测量弹性导电绳的电阻实验,取材于教材,高于教材,能够很好的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具有积极导向作用,引导教学重视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切实提升实验能力。

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高考试题看高中物理教学[摘要]:新课改下的高考,考察的依然是学生的能力。

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如何更好地组织高中物理教学?本文结合2007年物理高考试题(广东卷)作出探讨。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走过四个年头,高考的模式也不断创新和发展。

但是,不管高考如何改革,它的选拔人才的功能没有改变,它的考察核心仍然是学生的能力,包括继续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等。

对于高中物理学科而言,学生的能力,并不等同于教师多给学生讲了多少题目,也绝非意味着学生要多做多少题目。

关键是,通过高中三年的物理学习培养学生的一种物理思维品质。

这将是学生终身受用的,也是高考一直关注和考察的。

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当如何把握这一本质,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呢?本文试结合近年物理高考题目,从中窥视高中物理教学应当注意的地方。

一、物理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

模型是实际物体(原型)的近似,它仅突出物体的主要特征,是一种科学的抽象,建立物理模型,便于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

比如牛顿由于提出了质点模型,才使他有可能解决的天体间的引力问题。

可以这样说,物理学中的规律、结论等都是通过对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分析和研究而得出来的。

近年来,随着物理高考对能力考察力度的加大,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渐成趋势。

不仅题量逐年递增,涉及的领域范围也越来越广。

因此,我们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首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步入模型这个思维大门,并且通过练习、实践等方法让学生适应并掌握这种思维模式,具备初步的物理建模能力。

例1、(2007广东卷第17题)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上,质量为2m的小球A静止在光滑斜面的底部,斜面高度为H=2L。

小球受到弹簧的弹性力作用后,沿斜面向上运动。

离开斜面后,达到最高点时与静止悬挂在此处的小球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球B刚好能摆到与悬点O同一高度,球A沿水平方向抛射落在水平面C上的P点,O点的投影O'与P的距离为L/2。

已知球B质量为m,悬绳长L,视两球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①、球B在两球碰撞后一瞬间的速度大小;②、球A在两球碰撞后一瞬间的速度大小;③、弹簧的弹性力对球A所做的功。

分析:解决这一题目,关键在于能够正确地分析小球A、B的运动过程,在每个运动过程中,理解其运动形式,并把这些运动形式归纳成为平时常见的物理运动模型,进而快速正确地进行解题。

小球A受到弹簧弹力作用后,沿斜面向上运动。

当小球A离开斜面时,小球将以一定的速度v1做斜抛运动(斜抛运动模型):当它达到最高点时,其速度仅剩水平方向的分量。

然后与小球B发生弹性碰撞(弹性碰撞模型):碰撞时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碰撞后,小球A将做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模型):下落时间由竖直方向决定,水平位移由平抛初速度和下落时间共同决定。

小球B将做圆周运动(单摆模型):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恰好有到达最高点的临界条件是重力提供向心力。

如果能够这样充分构建出这四个常见的物理模型,题目便可迎刃而解。

(详细解答过程略)。

由此可见,物理建模不仅能引导学生从简单的死搬硬套公式过渡到依据问题模型,理论联系实际,再升华到理性思维的高度上来,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解答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高考物理题时,如果能正确构建出一个适当的物理模型,将会使审题更加形象快捷,更加便于问题的分析和解题方法的突破,必将十分有利于提高解答的速度和准确率。

二、在物理教学中应注意充分与数学图形相结合,养成数形结合的习惯。

数学的广泛应用,既推动了数学学科本身的进步,也推动了物理学科的发展。

可以说,数学是与物理联系最紧密的学科。

在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数学图形,可以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物体的运动过程和运动状态,进而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创建物理模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因此,在高考中,时常涉及物理问题的图形化处理,综合考察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例2、(2007广东卷第6题)平行板间加如图(a)所示周期变化的电压,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静止在平行板中央,从t=0时刻开始将其释放,运动过程无碰板情况。

图(b)中,能定性描述粒子运动的速度图象正确的是()分析:此题直接考察了学生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情况的分析和判断。

但是题目很巧妙,并不需要学生对粒子的运动情况做定量的计算,而只要求定性作出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的情形。

考虑到题目选项中以速度-时间图象(v-t图)来呈现,故必须对v-t图的物理意义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设粒子最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可以判断该带电粒子在0-T/2时间内必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在T/2-T时间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由于粒子运动过程中受力大小相等,故加速度大小相等。

由运动的对称性可知,粒子在T时刻恰好速度变为零。

此后,将进行周期性的匀加速、匀减速直线运动。

由此可知,带电粒子将在此匀强电场中时而加速,时而减速,但一直向同一方向运动,直至粒子碰板为止。

易知正确答案应为(A)。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是极为广泛的。

这种广泛应用,不仅表现在物理定理、定律的数学公式化上,更体现在分析物理问题时应充分利用数学知识和数学图形。

特别是在应当处理运动学、几何光学、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等问题时,更加应该做到审题即作出草图、分析应利用图象,这才是解决物理问题的成功之路。

三、在物理教学中,应提倡学生进行题后反思,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物理学科是一门注重“理解”和“感悟”的学科。

要学好物理,绝对需要一定数量的题目的训练,但是盲目的、机械的训练并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物理练习题(特别是教材中的练习题)的功能和作用,充分挖掘典型习题中的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变化点、易错点,通过对有限数量习题的练习和反思,不断提高学生获取知识、转换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例3、(2007广东卷第18题)如图(a)所示,一端封闭的两条平行光滑导轨相距L,距左端L处的中间一段被弯成半径为H的1/4圆弧,导轨左右两段处于高度相差H的水平面上。

圆弧导轨所在区域无磁场,右段区域存在磁场B0,左段区域存在均匀分布但随时间线性变化的磁场B(t),如图(b)所示,两磁场方向均竖直向上。

在圆弧顶端,放臵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ab,与导轨左段形成闭合回路,从金属棒下滑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0滑到圆弧顶端。

设金属棒在回路中的电阻为R,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①、问金属棒在圆弧内滑动时,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②、求0到时间t0内,回路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焦耳热量。

③、探讨在金属棒滑到圆弧底端进入匀强磁场B0的一瞬间,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电磁学、力学基本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考查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及获得信息的推理能力。

(详细解答过程略)对于这道题目,考生的答题情况并不理想,其原因在于虽然学生对于一根棒在水平导轨上运动的题做过不少,似曾相识,但本题巧妙改变条件和设问,使人耳目一新,好多同学无法下手,有效地考查了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实,对于这种既要考虑动生电动势又要考虑感生电动势的题目,其基本模型仍然在教材中出现,只不过这道题目是教材题目的发散和衍生的产物。

因此,当要求学生做一道题目的时候,不仅要求学生会正确地把题目解出来,更要紧的时,需要引导学生从这道题目的解决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如果学生的水平达到一定的层次,还可以要求学生对题目进行适当的改变条件,对习题进行发散变化,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在习题教学中,应当精选练习,强调对教材练习的回归和拓展;注重基础,以点带面,强化分析,归纳方法,既要防止无谓的高难度的训练,更要防止低层次的机械化的重复操练,争取做到“温故而知新”,训练一道题目,收获一种方法,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

四、在物理教学中不可忽视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

中学物理中的估算是对物理量的大致数值范围或数量级进行科学的推算。

求解物理估算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简洁性,有利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估算,也是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体现。

近几年来,不论在教材编写还是高考命题中,都加强了对估算题的重视程度。

例4、(2007广东卷第16题)土星周围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颗粒,其绕土星的运动可视为圆周运动。

其中有两个岩石颗粒A 和B 与土星中心距离分别位r A =8.0×104km 和r B =1.2×105km 。

忽略所有岩石颗粒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可用根式表示)①、求岩石颗粒A 和B 的线速度之比;②、求岩石颗粒A 和B 的周期之比;③、土星探测器上有一物体,在地球上重为10N ,推算出他在距土星中心3.2×105km 处受到土星的引力为0.38N 。

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3km ,请估算土星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多少倍?分析:(第①、②问的分析略)对于第③问,可设地球质量为M ,地球半径为r 0,地球上物体的重力可视为万有引力,探测器上物体质量为m 0,在地球表面重力为G 0,距土星中心r 0/=5102.3⨯km 处的引力为G 0’,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2000r GMm G = 2'000'0r m GM G = 可解得:950=M M (倍) 一般来讲,物理估算题文字叙述简要,给出的已知数据有时很少有时过多,而且这些已知量与待求量之间的关系很不明确,也往往夹杂着某些干扰因素。

因此求解物理估算题,首先要仔细分析题设的物理现象,分析给出的物理情景,抽象出物理过程的实质,从而明确解题所用的知识范围及有关概念,选用合适的物理规律实现应用物理知识的准确定位。

此外,在进行估算时,还必须记住一些物理常量,如地面重力加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阿伏伽德罗常数、真空中的光速、地球半径等等。

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估算方法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在物理背景和物理过程模糊的问题中,摒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和物理本质,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寻找合适的物理规律和数学关系,运用一些常识性的实际知识,建立待求量与已知量的关系式,从而合理地进行估算,这是培养学生解决物理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研究性学习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高中物理教学更应当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物理素养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继续学习科学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