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社保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_董延芳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面,而农民工作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重要群体,其社会保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农民工作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保障现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民工在社会医疗保险方面存在不完全覆盖的情况。
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强、工作时间不稳定,他们往往无法连续缴纳社会医疗保险,导致在医疗费用方面存在较大的风险。
其次,在养老保险方面,农民工往往没有稳定的工作单位,无法缴纳养老保险,长期来看,这将影响农民工晚年的生活保障。
再次,农民工在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农民工在遭受工伤或者失业后,由于流动性强无法及时获得相关保障。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分析1.制度设计不完善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设计上存在不完善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以户籍为基础,对于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来说,由于无法落户城市,实施相应的社会保障难度较大。
同时,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覆盖范围窄、缴费标准不一等问题,导致农民工无法完全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待遇。
2.缴费能力有限农民工普遍缴费能力不强,很多农民工的工资较低,难以承担较高的社会保障缴费。
尤其是对于一些临时工、短期工来说,工资收入不稳定,无法长期缴纳社会保障费用。
这导致农民工无法连续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增加了后期的风险。
3.信息不对称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方面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很多农民工并不了解自身的社保权益,也不了解如何办理相关手续,导致无法及时享受到应有的社保待遇。
同时,有些雇主也存在隐瞒或者拖延缴纳社保费用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工的风险。
三、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解决策略1.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农民工为重点群体,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解决农民工社保覆盖不全的问题。
这包括扩大社会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推进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鼓励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解决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是工会工作者的重大责任。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系统研究等方法,在分析研究和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重大意义的基础上,现实生活中存在什么样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性,如何解决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提出了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首先,概括了农民工的现状,对农民工进行了社会学分析,分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具有外部经济性、社会和谐性和经济社会引擎作用的价值,详细介绍了农民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互助方面的诸多问题;从政治、经济、社会、行政管理和农民工自身系统分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
其次,分析了发达国家工业化初期的“农民工”现象及存在的诸多农民工问题,总结和阐述了一些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措施。
最后,从系统论思想出发,进行了农民工社会保障目的分析、层次分析、责任分析和运行分析;从解决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出发提出了构建有利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的宏观政治、法律、管理和思想文化环境;提出了作者关于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指导思想、社会保障架构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方案。
关键词: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农民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转移就业,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
农民工的大量涌现,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发展注入了活力,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一支举足轻重的重要力量。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称农民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体制、政策、社会地位、经济地位、自身素质、社会认识等方面的原因,农民工进城务工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有工资待遇低,劳动环境差,社会保障待遇普遍缺失,基本享受不到城镇公共产品和服务,身份转换困难,维权工作困难重重,受歧视的现象依然存在等等。
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参考内容
北京市外卖骑手参加社会保险的 影响因素研究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卖行业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 部分。然而,对于那些在城市中穿梭的外卖骑手来说,他们的权益保障问题却不 容忽视。由于我国每个地区缴纳社保基数不同,以北京地区为例,本次演示将探 讨影响外卖骑手参加社会保险的各种因素。
根据统计结果,发现南京市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意愿整体较低,参保率仅 为36%。在影响因素方面,我们发现以下因素对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意愿具有 显著影响: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对社会保险政策的 认知程度等。
年龄越大的农民工对社会保险的认同度越高,参保意愿越强烈;文化程度越 高、收入水平越高的农民工对社会保险的认识程度越高,参保意愿也越强烈;签 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农民工参保意愿高于未签订合同的农民工;对社会保险政策认 知程度越高的农民工参保意愿越强烈。
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民工有更多的经济能力负担养老保险费用,因此更愿意参 保。此外,政策法规对农民工参保行为也产生影响。政策法规的完善和宣传将有 助于提高农民工参保率。另外,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因素也对农民工参保行 为产生一定影响。
在理性选择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农民工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 险制度的影响因素。根据理性选择理论,农民工是理性的经济人,他们在参加新 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时会权衡利弊,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其他方面的因素。因 此,文化程度较高、收入水平较高、政策法规完善等条件下,农民工更有可能参 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结论
本次演示基于理性选择理论对农民工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因素 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文化程度、收入水平、政策法规、年龄、性别、婚 姻状况等因素对农民工参保行为产生影响。同时,理性选择理论在农民工参加新 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得到了应用。本次演示的研究结果对于理解农民工参加新 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因素和理性选择理论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实现的制度因素分析
影响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实现的制度因素分析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民工的市民化,有利于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城乡统筹发展。
目前,我国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比率仍然比较低,影响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制度本身的碎片化问题,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困难问题,一些法律法规的约束性、协调性不足问题等。
对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实现。
标签: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制度城镇化是我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最大红利,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民工的市民化。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农民工队伍的主体,相对于传统农民工,他们的市民化愿望更加强烈,但他们的城市融入之路充满艰辛,在影响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诸因素中,社会保障权益缺失是重要因素之一,而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缺失的重要原因是相关法制的不健全和已有法规的执行不到位。
如何采取切实的措施,确保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实现,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性1.有利于“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1]。
李克强总理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
所谓“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就是在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和市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关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及子女入学等和农民工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让农民工进得来,留得住,不再对未来担忧,安心在城市工作和生活。
2.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城乡和谐发展完善的社会保障有利于增强农民工的城市认同心理;有利于提高农民工在城市的抗风险能力,降低预防性储蓄,促进农民工消费能力的提升;有利于降低农民工对土地的依赖,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3.有利法治、公正、有序的现代社会构建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立法,严格执法,有利于社会公正,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序、和谐,有利于现代社会治理结构的完善。
农民工失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研究_基于深圳市农民工调查的分析
1-P
可得农民工失业保险需求 影 响 因 素 的 Logistic
回归方程,
logit(P)=ln
P 1-P
=α+β1
X1
βn
Xn
由此可得,
P= EXP(α+β1 X1 +β2 X2 +…+βn Xn ) 1+EXP(α+β1 X1 +β2 X2 +…+βn Xn )
=
1
1+EXP[-(α+β1 X1 +β2 X2 +…+βn Xn )]
年限、预期未来在城市生活的时间、长远打算和对未
来生活的预期。
表 2 农民工失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x2 检验结果
解释变量
Pearson Chi-Square df
性别
0.001
1
年龄
2.243
5
文化程度
30.503
3
职业性质
11.448
7
收入水平
23.361
7
支出水平
35.425
7
住房面积
13.809
·13·
2010 年第 3 期 第 31 卷
纳入失业保险范围的必要性,对农民工的失业保险 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尚未进行系统的研究。
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
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寻求打工就业,他们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也日益凸显,他们的基本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对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以及解决对策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现状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迅猛发展,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从事务工,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逐渐凸显。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民工人数已经超过2亿,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超过一半。
由于户籍制度限制、城乡差别待遇、就业形式不稳定等多种原因,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待遇相对较低,基本医疗、养老、失业等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存在的问题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保障问题。
由于农民工多数是在城市非正式就业,他们的就医费用不能得到及时报销和补偿,导致就医难题日益突出。
(2)养老保障问题。
农民工大多没有在城市缴纳养老保险,老年后的养老保障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困扰。
(3)劳动保障问题。
由于农民工多是临时工或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劳动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工资拖欠、工伤事故等问题屡见不鲜。
1.户籍制度限制。
我国的户籍制度造成了城乡人口之间的分层,农民工在城市的权益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2.城乡差别待遇问题。
城市与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平等,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但依然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3.用工制度不健全。
农民工多是以临时工的身份在城市务工,他们的劳动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4.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也与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有关,针对农民工的特殊需求和特点也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1.改革户籍制度。
完善户籍制度,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使农民工在城市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权益。
2.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农民工的年龄分布呈现 出中间大、两头小的特 点,即以青壮年为主, 但也不乏高龄者,其中 41-50岁年龄段的人数 最多。
初中文化程度者占据了 大部分,这可能与农民 工从事的行业和地区有 关。
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普遍 较低,其中月收入在 2000元以下者占据了近 一半。
在样本中,有近七成的 农民工没有参加养老保 险,参保比例较低。
就业稳定性对参保行为的 负向影响
然而,如果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较低,意味 着他们的工作状态可能经常处于变动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因为担心在不同 城市或地区间转移工作时,养老保险关系难
以接续而选择不参保。
农民工社会保障认知与参保行为
社会保障认知对参保行为的
正向影响
如果农民工对社会保障制度有较高的认知度,了解养 老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他们更可能会主动选 择参加养老保险,以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
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 影响因素研究
2023-11-02
目录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实证分析 • 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 •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个人因素
主要包括文化程度、职业规划、风险意识等。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工可能因为缺乏对养老 保险的认识和理解而选择不参加。职业规划和风险意识也会影响农民工的参保行为。
文献研究结论与启示
结论
通过对文献的综述,可以发现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都会影响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参保行为。具体的影 响机制和程度因地区、政策等因素而异。
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
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农民工是指来自农村地区、外出务工的工人,他们为了谋生和提供家庭经济的支持,经常远离家乡去城市或其他地区工作。
农民工作为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间的一个重要群体,面临着多种社会保障问题。
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民工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两方面。
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签订、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等。
这些保障机制有助于保障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的权益和福利,降低其在工作风险面前的不确定性。
社会救助则是在农民工遭遇意外事故、遭受自然灾害或因病致贫等情况下,提供一定的经济援助和生活救济。
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改善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便更好地满足农民工的需求。
我们需要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险覆盖面不全的问题。
目前,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大、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他们在城市就业时难以享受到完整的社会保险。
农民工在养老、医疗、工伤和失业等方面面临着特殊的风险和困境,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
社会救助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便能够及时有效地为农民工提供援助。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和探讨。
需要加大政府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投入,提高对农民工的保障力度。
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模式,结合中国国情,寻找适合农民工的保障机制。
还可以加强农民工组织的力量,在各类权益维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研究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研究应该注重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真实反映农民工社保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
还需要关注农民工与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差距问题,不仅要关注农民工的保障需求,也要关注城乡居民的保障需求。
需要倡导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形成多元化的社会保障格局。
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不仅是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也是社会公平和稳定的重要保障。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改革,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让他们在城市求职和生活中享受到应有的权益和福利。
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的研究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摘要: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很多缺陷,并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正确认识当前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其原因,对于正确寻找完善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其产生的原因,现状以及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进行简短的探讨。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完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城市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出现了所谓的“农民工”。
据国家统计局,农业部,劳动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进城农民工一般保持在1.2亿左右。
农民工作为城市发展中的一支主力军,承担着城市中的很大一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工作,为城市的发展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问题十分突出,严重缺失的社会保障与他们所创造的巨大的社会财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本文拟将社会保障具体化为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并对其现状进行探讨。
一,社会保障制度缺失,使得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几乎成为法律的空白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是社会保障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
目前我国法律在劳动保障方面已有相当多的规定,以促进和完善对于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但是这些规定中并没有哪一项是专门针对农民工的,我国至今尚未出台面对农民工的全国性的社会保险制度,只是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项目中模糊规定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权利。
在养老保险方面,1997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企业负有为职工建立个人账户,缴纳养老费用的义务。
关于工伤保险则是2004年《工伤保险条例》中要求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该条例在附则中特别强调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都在参保范围内。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调研与政策建议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调研与政策建议近年来,随着城乡发展的不断推进,农民工问题日益凸显。
农民工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他们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由于农民工缺乏社会保障,他们面临着诸多困境和风险。
为了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本文将进行调研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调研结果1. 社会保险覆盖情况调研发现,农民工社会保险覆盖率普遍较低。
由于工资低、工作不稳定等原因,农民工普遍无法缴纳社会保险,导致他们在医疗、养老等方面面临较大风险。
2. 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调研还发现,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不容乐观。
很多农民工没有签订合同,或者签订的合同不规范,导致他们在工资支付、工伤赔偿等方面存在较大漏洞。
3. 工资支付问题调研显示,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依然普遍存在。
一些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或者不按时支付工资,给农民工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建议1.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针对农民工社会保险覆盖率低的问题,应加大政府投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确保农民工在医疗、养老等方面享有基本保障。
2. 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为了解决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问题,应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督力度,鼓励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正规合同,并确保合同内容合法、规范。
3. 加强工资支付监管为了解决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应加强工资支付监管。
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管机制,加大对用人单位的处罚力度,确保农民工能够按时、足额地领取工资。
4. 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为了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应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
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和补贴,帮助农民工提高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5. 加强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为了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意识,应加强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互联网等渠道,向农民工普及社会保障知识,增强他们的权益意识和保护意识。
三、结语农民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不容忽视。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报告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报告一、引言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方面却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因此,深入研究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对于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一)参保率低目前,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仍然较低。
在养老保险方面,由于农民工的工作流动性大,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困难,导致许多农民工不愿意参保。
在医疗保险方面,虽然部分地区推出了针对农民工的医疗保险政策,但由于报销范围有限、报销比例不高,实际保障效果并不理想。
在工伤保险方面,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降低成本,不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导致农民工在工作中受伤后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赔偿。
(二)保障水平低即使农民工参加了社会保险,其保障水平也普遍较低。
以养老保险为例,由于农民工缴费基数低、缴费年限短,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往往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在医疗保险方面,农民工所能享受的医疗服务和报销待遇与城镇职工存在较大差距。
(三)制度不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设计上没有充分考虑农民工的特点和需求,存在制度性障碍。
例如,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使得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时社会保障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此外,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政策也存在差异,给农民工跨地区就业带来了诸多不便。
三、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农民工自身原因1、文化程度低大部分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对社会保障政策缺乏了解,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就业不稳定农民工的工作具有临时性和季节性特点,就业不稳定导致他们难以持续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3、传统观念影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民工认为参加社会保险不如多拿现金实惠,缺乏参保的积极性。
(二)用人单位原因1、追求利润最大化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降低成本,故意逃避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的责任,或者采取各种手段减少缴费金额。
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
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摘要】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现状的分析发现,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覆盖面窄、参保率低、待遇不足等。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策落实不力、市场化改革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包括完善制度、加大政府支持等。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结果,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最后给出了政策建议,希望为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挑战,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改进提供有益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对策建议,研究结论,展望,政策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1. 农民工是中国城乡转移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
由于农民工大多来自农村,他们在城市工作时往往面临较低的工资水平和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诸多问题。
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愈发凸显重要性。
由于农民工多为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在城市工作的流动性较大,导致养老保险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难题,如缴纳问题、跨地区转移问题等。
3. 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制度。
由于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其参保问题较为突出,养老保险制度在覆盖农民工群体方面仍有待完善。
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深入研究其背景原因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渐扩大,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日益凸显。
农民工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社会公平有着重要意义。
研究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解农民工在养老保险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决策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与建议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与建议一、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农民工群体在逐渐壮大。
然而,这个庞大的群体却往往面临着很多社会保障问题,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必须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将从政策层面、民生层面和经济层面三个方面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二、政策层面政策层面是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这个层面上,国家需要调整现有的政策,强化政府的管理和监督,做好相关制度的完善和落实。
具体建议如下:1.政策的调整。
当前的社保制度中,农民工群体往往被忽视,政策的盲区也较多,因此,需要调整社保政策,让农民工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保障性福利,例如,可以将国家医保制度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2.政府的管理和监督。
政府需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相关劳动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工权益,建立健全的工资保障机制,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工资。
3.制度的完善与落实。
农民工的社保待遇应该是法定的权利。
目前的问题是,不仅农民工分散,觉悟低,而政策也容易抽象、缺乏实操性。
整个社保政策应制定出更具切实可行的落地加强农民工社保福利问题。
三、民生层面民生层面上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要充分保障他们的生活必需品供应、提高居住条件、保持劳动者心理健康,具体建议如下:1.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
政府应该对农民工的生活保障做出相应的规定和制度,减轻在供应方面的负担,长期在城市生活的农民工需要足够的薪资作为保障。
2.提高居住条件。
政府应该通过落实相关的融资政策,推动农民工安家立业,投入资金来建设和改善农民工住房条件。
3.聘用心理医生。
城市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都与农村不同,很多农民工在适应这种环境的时候会出现心理问题,可以在城市中设立就医便捷的心理专业机构加以帮助。
四、经济层面在经济层面上,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劳动收入,同时降低其生活成本,具体建议如下:1.提高劳动收入。
课题研究论文: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的解决思路研究
127832 保险学论文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的解决思路研究如今我国社会在工业化以及社会化这条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快,因此就出现了农村地区的多余劳动力逐渐走向城市的现象,这导致了城市的农民工数量在飞速的上升,这一现象对我国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具有?擅嫘缘模?随着优点的不断清晰,缺点也会随之显现出来,对于农民工群众来说社会保险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水平低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同时还伴随着社会保障制度不够优良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最后产生的结果就是农民工没有办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所以,改善农民工群众社会保险的相关的制度势在必行,这已经密切的关系到了我们国家的城镇化发展的速度。
一、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社会保险是我们国家社会保障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它能够保障百姓的基本权益。
在我们国家,社会保险主要包含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以及生育保险这几方面。
对于农民工群众的社会保险内容也为以上几方面,其主要内容下文做出了详细的介绍:(一)社会养老保险现如今我们国家对于社会养老保险这一部分,基本上采用的就是社会统筹以及个人账户共同完成的基本形式,简单来说就是统账结合的模式。
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内容就是:在国家统筹这一方面就如其表面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由国家以及企业共同负责,对于个人账户来说就要由企业以及个人相互结合依据一定的比例进行划分。
社会养老保险还可大体上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另一部分则是农村养老保险,同时资料显示,现如今我们国家的农民工群众中不但存在着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还存在着农村养老保险,其中农村养老保险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
(二)医疗保险医疗保险顾名思义就是参保人在医疗这一方面有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起到保障作用的一种保险,根据医疗保险的不同类型能够划分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以及新农合等几方面,农民工群体能够自由的选择医疗保险的类型,只要贴合自身的真实情况即可,大部分农民工基本上都会选择新农合。
农民工加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
农民工加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胡芳肖;李艳梅;孙玉洁;王育宝【摘要】让农民工享有和城镇企业职工同等养老保险权利,是农民工共享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背景,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构建了影响农民工加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SEM),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加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意愿的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意愿总体偏低;年龄、文化程度、打工年限与参保意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政策认可度、市民化倾向、养老认知水平对农民工参保意愿具有直接正向影响;工作状况、家庭支持度分别对参保意愿具有正向、负向的间接效应.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工参保意愿政策建议,即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供给侧改革、加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的正当权益、加快农民工城市融入政策的落实.【期刊名称】《西北人口》【年(卷),期】2019(040)003【总页数】15页(P78-92)【关键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构方程模型(SEM);参保意愿【作者】胡芳肖;李艳梅;孙玉洁;王育宝【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西安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42.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止2017 年底,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到28652 万人①数据来源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8年发布的“2017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主要分布于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服务业等行业。
但由于受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制度的惯性羁绊,大量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人口成为城市工业中的新型产业工人,却无法享受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相同的养老保险政策,严重影响了农民工进城定居落户和新型城镇化进程。
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农民进城务工已成为劳动大军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力量,而农民进城务工后的社会保险随之也成了我们研究的对象。
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各地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还不多,即使参保的,也多为养老保险,很少参加医疗、工伤保险。
本文从农民工社会保险的现状入手,着力分析了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对策1.农民工社会保险的现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建筑业、服务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城市出现了大批具有农村户口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也就是农民工,这种现象称为“民工潮”。
现在的农民工界定是指那些户口仍在农村,但已完全脱离或者基本脱离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主要是在城镇大中型企业打工、经商及从事其他服务业为生的群体。
事实上,这些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努力。
但是农民工的权益没有保障,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群体,已经成为城镇化进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这个问题的顺利解决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更是关系到农民工的自身利益。
近年来,随着对农民工的普遍关注,一些城市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是这些政策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不完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容忽视。
2.农民工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1)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参保率不高,退保现象严重。
现最新调研显示,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大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参保率低而退保率高。
初看农民工退保有些不可思议,这主要是因为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
在1991年《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中,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作了具体的规定,但是不完善。
而后在《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企业职工生育保险暂行规定》等文件中,又有所界定,但是都没有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权益做出规定,因此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的解决作用有限,还是没有提出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具体规定。
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问题及应对分析的开题报告
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问题及应对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这一话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大量政策文件,推动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参保门槛高、缴费难、待遇低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民工的权益,也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因此,深入研究“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问题及应对分析,对于解决农民工的身份认证和保障其合法权益,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现状和问题,以及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相关规定和措施。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
其中,文献法主要是对政府文件、相关学术研究以及新闻报道等进行研究和梳理,确定研究问题;调查法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农民工参保的实际情况,探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改善措施。
三、研究内容1.农民工参保现状:对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参保率、缴费能力等指标进行分析和概述,说明该群体目前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状况。
2.农民工参保问题:分析现行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如参保门槛高、缴费难、社保种类少等问题,来探究农民工参保困境的本质原因。
3.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相关规定和措施:对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分析,梳理政策措施表述的语言及其实际执行情况,指出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上的改进方案。
4.农民工参保的潜力和前景:探究我国农民工参保制度构建的推进情况及前景,以及可能的趋势和方向,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探讨。
四、预期研究成果和意义通过对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问题及应对分析的系统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预期实现以下目标:1.形成基于实证调研的准确可靠的研究结论,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持。
2.挖掘出现有政策制定中的盲点和缺陷,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为深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及全面推进污染防治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3.通过研究,使社会各界对于农民工群体参保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为帮助他们参保提供实际指导,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1期农民工社保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董延芳刘传江(武汉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武汉430072)内容提要农民工对经济发展贡献巨大,而其面临的生存状况却十分尴尬,这尤其体现在农民工普遍缺乏保障之上。
农民工的社保参保率低,原因繁多,本文仅从其对社保的需求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此需求和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偏好以及替代品的可获得性有关。
利用武汉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2005年武汉市农民工专项调查的数据并结合二元选择模型,本文对农民工的社保需求和反映其收入水平、偏好以及替代品可获得性的系列指标之间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需求角度提高农民工参保率的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社保需求收入水平偏好替代品的可获得性一、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乡城人口迁移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他们尚不能彻底转变为城市市民,导致在农民和市民之间出现/农民工0这一特殊的过渡性群体,他们同时对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
就城市而言,孙自铎(2004)曾对2000年京、沪、苏、浙、闽、粤的外来农民工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省、市社会财富的1/3~1/6、最少的也在10%以上是由外来农民工创造的0;就农村而言,刘继兵(2005)利用湖北省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证实在1993)2000年间,该省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每减少1万人会引起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447亿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则增长1485.41元。
虽然农民工对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贡献巨大,但由于其特殊身份,他们所面临的生存状况却十分尴尬,大部分人都无法突破二元劳动力市场的限制,只能从事脏、苦、累并且收入低下、缺乏保障的工作,而在这一系列问题中,保障缺失尤为突出,反映出社会严重的不公。
武汉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在2005年进行的武汉市农民工专项调查显示,仅有9.63%的进城农民工享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社会保障,其中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占1.83%,参加医疗保险的占0.92%,参加工伤保险的占6.42%,参加失业保险的占0.69%,而没有享受到任何形式保障的农民工则占到了样本总数的90.37%。
农民工参保率低的情况并非偶然,大多学者都认为其和政府、社会、企业以及农民工自身等因素有关。
据华迎放(2004)的研究,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损害了农民工的保障权益;彭宅文(2006)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分析,认为农民工社保制度的不完善和农民工身处边缘社会地位有关;吕学静(2005)、杨翠迎和郭金丰(2006)则对此问题进行了分类总结,分别从政府、企业和农民工自身三方面农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1期境经济研究中心2005年对武汉市农民工专项调查的数据对此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但如前所述,由于影响农民工参保的因素众多,本文将仅从农民工自身着手,重点分析农民工的社保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希望从需求方面获得一些对提高农民工参保率的有益结论,至于供给等方面问题则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
二、研究方法、模型和数据从理论上讲,人们对物品的需求受到其收入、偏好和相关物品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对社保的需求也是如此:(1)从收入角度看,农民工的收入水平越高就越有能力进行社保缴款,从而对社保的需求就越大;(2)从偏好角度看,越是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工越了解参保的重要性、可能性和途径,从而对社保的需求就越大;(3)从相关物品价格角度看,如果将价格视为衡量物品可获得性的指标,那么农民工对社保的需求至少和两大类物品的可获得性有关,即作为社保替代品的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前者可用诸如婚姻状况等指标衡量,后者可用房产和储蓄等指标衡量,这些替代品的可获得性越大,农民工对社保的需求就越低。
根据上述理论即可写出农民工对社保的需求函数,为后文建模打下基础。
需求函数如下:Q d=Q[P,M,P r,P i]其中,Q d)农民工对社保的需求量;P)社保的价格,用社保缴费等反映,但这个价格是定值,因为卖方垄断;M)农民工的收入水平,用其月工资额反映,即M=M(WAGE);P r)农民工对社保的偏好,用其受教育年限反映,即P r=P r(SC H L);P i)替代品的价格,由于P i=P i(Q i),其中Q i为替代品的数量(反映可获得性),而替代品本身由社会资本(SC)和物质资本(PC)构成,且Q SC=Q SC(MRRS),M RRS代表婚姻状况,同时Q PC=Q PC(H S,SV),H S代表房产,SV代表储蓄。
于是有:Q d=Q[P,M,P r,P i]=Q(WAGE,SC H L,MRRS,H S,SV),即农民工对社保的需求直接受到其月工资额、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房产和储蓄的影响。
为研究农民工的社保需求,在借助上述函数思想的基础上,本文将采用二元选择模型对此问题进行分析,模型的具体形式为:l n Pr ob(D) 1-Prob(D)=L+BWAGEWAGE+BSCHLSC HL+BMRR SM RRS+BHSH S+BS VSV+ B AG E AGE+B AG E2AGE2+B S EX SEX其中,Prob(D)代表农民工需要社保的概率,其余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模型中,除由需求函数确定的五个影响因素成为自变量外,为体现劳动者个体差异并使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本文另外添加了三个自变量,分别为年龄(AGE)、年龄的平方(AGE2)和性别(SEX),在后文的分析中,我们将看到农民工的这些特征也将极大影响到其社保需求。
表1变量定义影响因素指标变量注释收入(M)月工资WAGE偏好(Pr)受教育年限SCHL相关物品价格(Pi)婚姻状况(社会资本)M RR S1=已婚,0=未婚(替代品的可获得性)房产(物质资本)H S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储蓄(物质资本)SV其他特征年龄AG E年龄的平方2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于2005年对武汉市进城农民工展开的专项调查数据,我们便可对武汉市当年的农民工社保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此次调查采用的是面对面问卷访谈法,共在武汉市武昌区和洪山区进城农民工比较集中的25家建筑工地、集贸市场、酒店、职业技术学院和民营企业等地各随机抽选20名农民工作为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的农民工总体人数为500人,调查完成后通过数据清理和逻辑检验的有效问卷为436份。
该次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五个部分,分别从农民工的基本信息、外出打工情况、农村土地状况、社会保障状况以及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对其生活和工作进行描述。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数据原因,本文仅采用农民工对养老保险的需求反映其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情况,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首先,农民工从事的不同职业导致他们对医疗、工伤和失业保险等其他形式的社保需求差异很大,而上述调查缺乏农民工职业的相关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用和职业无关的养老保险能使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其次,由于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做法虽未能反映农民工对社保的需求全貌,但其结论也会不失一般性,能推广到其他形式的社保需求中。
三、实证结果分析基于上述方法和数据,计量结果如下所示(括号内是标准误差,*、**、***分别表示10%、5%、1%的显著水平)¹:l nPr ob(D)1-Prob(D)=-5.378***+0.000WAGE+0.087**SC H L-0.700*MRRS-0.021***H S(1.477)(0.000)(0.043)(0.423)(0.008)-0.752**SV+0.268***AGE-0.003***AGE2-0.658**SEX(0.325)(0.084)(0.001)(0.261)n=436,Nage l k er ke R Square=0.156上述回归结果大致使人满意,除整体拟合度不高以外)))但这种情况常见于二元选择模型(平狄克等,1999;M orrison,1972)。
此外,在肖云和石玉珍(2005)对青壮年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中也出现了类似结果。
但是,和我们之前的理论分析相比,此结果仍有值得探讨的地方。
(一)月工资该项系数为零且不显著,这代表着农民工的收入对其社保需求的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
为使此情况更加明了,我们在上述模型中去掉月工资项,得到的结果无论是在单个自变量系数的大小、显著性还是方程整体的拟合度上都同之前相差无几,如下所示:l nPr ob(D)1-Prob(D)=-5.359***+0.090**SC HL-0.697*MRRS-0.021**H S-0.730**SV(1.476)(0.042)(0.423)(0.007)(0.321)+0.269***AGE-0.003***AGE2-0.634**SEX(0.084)(0.001)(0.255)其中,n=436,N agelkerke R Square=0.155。
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就要注意到有效需求不仅要求支付能力,还要求支付意愿。
如果以月工资反映的农民工收入的确有所增长,导致他们对社保的支付能力上升,但其对社保的支付意愿却保持不变甚至下降,他们对社保的有效需求就不会随同月工资的增长而出现相应变化。
农民工对社保的支付意愿与三方面因素有关:其中,n=436,N agelkerke R Square=0.160在增加了交互项以后,家庭人均住房面积H S的系数比之前要欠准确很多,其标准误差从0.007上升到了0.049,原因在于H S同增加的三个交互项高度相关,但考虑到房屋结构为/其他0类的样本仅占总体的1.8%,故系数-0.052不是很有信息含量,其估计出现困难不足为奇*。
接下来我们计算在综合考虑了房屋结构后房产对农民工社保需求的影响。
在房屋结构为砖混的情况下,这一影响为-0.052+0.034=-0.018,在砖木的情况下为-0.052+0.024=-0.028,在土木的情况下为-0.052+0.021=-0.031,在其他的情况下为-0.052。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分析这些数字:首先,它们的符号都为负,说明房产的确是作为社保替代品的物质资本,这和我们之前的理论分析完全一致;其次,比较这些数字,我们会发现,越是房产总值高的农民工,其房产的变动对社保需求的替代程度越小,这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起作用,和我们之前的结论并不相悖。
但是,如果我们将房产总值的比较结果作为衡量人们相对生活水平的指标,我们会发现越是生活水平低的人其社保需求对生活水平变动的反应越灵敏,他们也并不因为自身的弱势而迫切需要参保,相反地,越是弱势的群体越排斥参保,而这可能和之前分析的支付意愿因素有关。
(三)其他自变量除工资和房产外,其余自变量对农民工的社保需求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年龄和年龄的平方项在1%的水平上显著,受教育年限、储蓄和性别在5%的水平上显著,而婚姻状况也在10%的水平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