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浙沪鲁粤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

合集下载

长三角主要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层次分析

长三角主要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层次分析

53S HA NGHA I B US I NE S S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其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长三角地区的“同城效应”、“同区效应”日益显现。

目前存在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使得长三角的经济发展趋缓。

然而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却发展迅速。

由于长三角各地区发展条件、经济状况、自然禀赋不尽相同,导致了各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层次也各不相同。

由此各地提升服务业竞争力的努力方向和重点也应有所差别。

一、长三角各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总量分析各区域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评价各区域经济发展实力的一个重要指长三角主要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层次分析卢立伟标。

对长三角十六个城市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这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分析长三角各地区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特点,以便更好地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长三角各地区的发展战略,更有效地推动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和经济的全面繁荣与发展。

评价一个地区或城市服务业发展状况,我们可以采用该地区或城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这个指标来进行总量分析。

如左下表1, 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总值为19141.62亿元,从总量上看大概可以分成几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超4000亿元的“超级巨人”上海;第二层次:包括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南京等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在1000亿元左右5个城市;第三层次:包括台州、绍兴、南通、常州、嘉兴、镇江、扬州、泰州、湖州和舟山等年国内生产总值在500亿元以下10个城市;在这16个城市中,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遥遥领先,位列全国第一,突破4000亿元大关,苏州、杭州、无锡分别排全国大中城市的第5、8、10名。

二、长三角各城市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层次分析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Saaty教授于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实用的多方案或多目标的决策方法。

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研究

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研究

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研究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从整体发展水平、经济效益、就业结构、人力资源和固定资产投资等五个方面比较了江苏省与沿海地区浙江、山东、广东、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并着重指出了江苏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最后提出了加快发展江苏现代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重点方向江苏省与浙、鲁、粤、沪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一)总体发展水平的比较1.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模。

2006年江苏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为4529.9亿元,略高于浙江、上海和山东,但与最高的广东省(6925.6亿元)相比,差距还比较大。

2.现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

2006年江苏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0.9%,明显低于上海(33.3%)、浙江(25.3%)和广东(26.4%)的水平,仅比山东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17.4%)稍高。

3.现代服务业的增长速度。

2006年江苏现代服务业比2005年增长了24.3%,增长幅度在五省市中居第一位,大大高于上海、浙江与广东的增长速度,反映了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强劲势头。

4.现代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指在经济增长中各产业部门贡献所占的相对份额。

表1的数据显示,五省市中现代服务业对GDP贡献率最高的是上海,达34.9%;最低的是山东省,仅为19.8%;江苏位列第三位,为26.5%,与浙江、广东现代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不相上下。

(二)经济效益比较表2显示,江苏现代服务业中的软件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核心行业的营业利润率在五省市中处于劣势,江苏现代服务业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其中,信息业营业利润率在五省市中排第三位,金融保险业排第三位,房地产业排第五位,租赁和服务业排第四位,科技服务业排第三位,水利业排第四位,居民服务业排二位,教育业排第二位,卫生业排第二位,文化业排第二位。

(三)就业比较表3中,从现代服务业吸收劳动力绝对规模看,2004年江苏现代服务业吸收劳动力人员数335.1万人,远远低于广东(534.2万人)和山东(424.2万人),在五省市中居第三位。

广东与苏浙鲁沪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广东与苏浙鲁沪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 5

6 0 帕 O
பைடு நூலகம்一一

_-~ l ●
i O 眦


\ /r

1 r
Z ‘ 扣吡


1 L _ . ’ _J 1. ■. ■ .

&5
广 东
山东
上格
l l l I
r —]2 0 1 6 年地区生 产. 萑 值 ( 亿元 : 1 2 0 1 7 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 2 1 ) 1 6 年地区生产. 、 值增速 ( 9 1 )  ̄ 2 0 1 7 年一事度地区生产莒值 增逗 ( % )
先地位 ,其 次分别为江 苏、山东 、浙江 和上海 。但经 所 提 升
( 7 . 7 % ) ,江苏 增速为 7 . 1 % ,由2 0 1 6 年 的第 一位落 到
东研 发经 费支 出 占G D P 比重 为2 . 5 % , 比江苏 和上海 分
发 展 创 新
亿 元
0 O眦 0

济 增速排位则 略有变化 ,其中浙江增速 由并列第三位
跃居首位 ( 8 . 0 % ) ,广 东 第 二 ( 7 . 8 % ) , 山东第 三
( 三 )广 东创新能力 略弱 于江苏 ,但创新 潜力有
粤 苏 浙鲁 沪 均重 视创 新 发 展 ,但 就创 新 能 力来
看 ,广 东 略 弱 于 江 苏 。 从 研 发 投 入 强 度 看 , 2 0 1 6 年 广
憎 发


广东与苏浙鲁沪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龚 联华 蒙卫华 马晓玲 隋 艳颖 5 1 0 0 3 1 ) ( 广东省宏观经济信息 分析 中心 广东广州

“十一五”期间粤鲁苏浙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

“十一五”期间粤鲁苏浙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

广东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 8 5 元 ) 17 6 位居第 ■, 比
浙江 ( 14 254元 ) 1. 低 30 %;农 村 居 民 人均 纯 收 入 ( 0 2 6 0 元 ) 居第 三 ,分 别 比浙 汀 ( 7 6 ) 汀 苏 ( 94 ) 位 8 1元 、 63 元 低 3 .% 和 1.%。广 东城 乡居 民 人均 收 入 增 速 均 为 四 1 1 3 4
后 奋 起 直 追 , 展 速 度 持 续 加 快 , 0 9 江 苏 经 济 总 量 发 20 年
沿 海 四 省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与 质 量 比 较
粤鲁苏浙 四省在发展 阶段 、 发展模式与发展水平 上 较为接近 ,通过 比较四省在 “ 十一五”期 间的经 济发展 水平与质量 ,有助于认 清广东的优势与不足 。 ( )经济增长 水平 比较 一 1 . 广东经济总量仍居全国第一 , 但与 江苏差距 持续
发生着结构性的变动 , 这种 变 动 将 决 定 四 省 在 未 来 经 济
格局中的相对地位 。 比较分 析近四年来粤鲁苏浙的经济 发展情况 ,寻找广东与其他 省份在经 济增 长 、 结构与效 益、 科技 进步以及 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等方面 的差 距及其原因 , 对广东部署今年经济T作 以及编 制 “ 十二 五”规划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入的增长 , 对广力扩大 内需特别足
制约 因素 。 ( 『 2) 见复 l
( )经 济结 构 比较 二
消赀需求构成 了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 这种高度外 向的经济发展模 式 ,导致 了对外部经济的高度依赖 , 际形势的变化必
然影 响』‘ 经 济 的稳 定 发 展 .( 东 . 见 1 ) 2 东 居 民 人均 收入 水 平 肼 中 , 速 最 慢 ,城 乡居 . 广 增 民 的收 入 差距 和 消 费支 …差 距最 大 新 世 纪 以来 ,广 东 城 镇居 民人均 可 支配 收 入和 农村 人均 纯 收入 均逐 年增 长 。 广东城 镇 居 人均 可支 配收 入年 均名 义增 速 南 “ 十五 ”的 8 %提 高 j “卜一 ”的 9 %, . 6 刈 l . 7

鲁、粤、苏、浙产业创新发展路径比较研究

鲁、粤、苏、浙产业创新发展路径比较研究

Ab s t r a c t : I n d u s t r i a l i n n o v mi o n i s t h e f u n d a me n t a l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e n t e r p r i s e s ’ c a p a b i l i t y o f i n d e p e n d e n t i n n o v a t i o n . T h e s t a t i s t i c a l d a t a a b o u t h i g h - - t e c h i n d u s t r y a n d f o u r s u b - - i n d u s t r i e s i n f o u r p r o v i n c e s f r o m 1 9 9 9 t o 2 0 0 9 i s e x p l o i t e d t o me a s u r e t h e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o f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p r o g r e s s t o t h e e n h a n c e me n t o f o u t p u t v a l u e a n d t h e ma i n i n l f u e n c e f a c t o r s o f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i n i n d u s t r i a l
鲁 目、 、 粤 1 气 ; - 苏 J 、 浙产 业创新发展路径 比较研究
袭 著 燕 ,蒋红 彬 ,龙 蓉
( 1 山东省科技发展 战略研 究所 ,山 东 济南 2 5 0 0 1 4 ;2 .山东省科学院 ,山东 济南 2 5 0 0 1 4 )

服务业发展:浙江与沪粤苏鲁的差距

服务业发展:浙江与沪粤苏鲁的差距

服务业发展:浙江与沪粤苏鲁的差距包浩斌【期刊名称】《浙江经济》【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2页(P38-39)【作者】包浩斌【作者单位】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文语种】中文无论是总体水平,还是内部结构,浙江服务业发展水平在沿海四省一市中相对靠后。

浙江应积极向上海、广东、江苏、山东学习在服务业发展方面的有益经验纵向来看,近年浙江服务业发展较快,有效弥补了工业增速下滑的缺口,推动了全省经济平稳增长。

横向比较,情况如何?笔者就沿海四省一市(浙江、上海、广东、江苏、山东,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以此排序为准)2013年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比较,以期更好地把握浙江服务业发展现状。

增加值规模仅大于沪,且增速相对缓慢。

2013年,四省一市的服务业都实现了较快发展。

从总量上看,浙江第三产业增加值大于上海,但小于广东、江苏、山东,且因浙江基数、增速相对较小,导致与该三省的增加值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增速上看,分别达到了8.7%、8.8%、9.9%、9.8%、9.2%。

除山东外,其余省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GDP增速。

(见表1)服务业占比排名尚好,但升幅相对较慢。

2013年,四省一市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有所提高。

其中,上海、广东分别提升1.8和1.3个百分点,位居前二;浙江虽然也实现了占比提高,但仅以0.9个百分点的升幅位居末位。

从GDP占比指标看,仅上海、广东实现三产超过二产,其中广东为近10年来首次。

相比欧美发达国家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就已达70%以上,无论浙江,还是其它省市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投资总额、增速落后,仅投资占比相对较好。

2013年,四省一市继续加大第三产业投资力度,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江苏以22.3%的增速领跑四省一市。

浙江第三产业投资仅高于上海,投资效果系数偏低,但第三产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倒是超过了投资量位居前二的江苏、山东。

粤鲁苏浙“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比较与启示

粤鲁苏浙“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比较与启示

主要经济指标进 行比较 ,以供借鉴 与商榷 。
经 济 总量 位 居 第 一 ,人 均 产 值 排 行 第 三

陈 新
地 区 生 产 总 值 是衡 量 一 个 地 方 经 济 发 展 的 综 合性 指 标 ,从 “ 十一 五 ” 体 经 济 发 展 来 看 , 东 省一 直 领 先 全 同 。 续 2 年 总 广 连 2
同务 院的正确领导下 ,坚持 以X d 平理沦和 “ l,  ̄ 三个代表”重要
思 想 为 指 导 ,深 入 贯 彻 落 实科 学发 展 观 ,全 而 实施 珠 三 角 《 规 划 纲要 》 ,大 力 推 进 “ 促 进 一 保 持 ” 三 ,坚定 不移 调 结 构 ,脚 踏 实 地 促转 变 , ̄ S 实 实 惠 民生 产 总 值 不 及 广 东 ,但 其 发 展 速 度 很 快 ,
江苏省为最高 , 达到 7 0 美元 , 70 浙江 省和 山东省则为 79 美元 60
和 6 0 美 元 ,广 东 省 位 于第 三 ( 表 2) 00 见
表1
2 0 在 05 广 东 省 山东 省 江 苏省 浙江 省
支 出法 G P D 总量比较 ( 亿元)
2 O 年 06 2 5 7 7 6 8 .6 2 0 7. 6 2 7 3 2 6 5. 8 1 4 0 1 7 2. 1 5 4 5 2 0 年 07 3 0 4. 0 1 8 4 2 9 5. 1 5 6 9 2 7 1 1 5 4 .5 1 7 04 8 8 .4 2 0 笠 08 3 6 6.6 59 4 3 0 2 0 1 7 .6 3 7 0 1 1 5 .6 23 75 2 6 .4 2 0 年 09 34 26 9 8 .0 3 8 6. 0 3 9 7 3 4 7. 0 4 5 3 2 9 0. 0 2 9 4 2 1 年 00 4 4 2.3 5 7 8 3 4 6.0 9 1 2 4 9 3 3 0 0 .0 2 2 7 0 7 2 .0 年 均 增 长 1 . 24 1 1 3. 1 5 3. 1 8 1.

江浙三市服务业考察报告

江浙三市服务业考察报告

江浙三市服务业考察报告江浙三市是中国的经济发展重要地区之一,服务业在这一地区的发展也十分活跃。

为了深入了解江浙三市的服务业发展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考察,并撰写了以下报告,以供参考。

一、总体情况江浙三市分别是江苏省的南京市、浙江省的杭州市和宁波市。

这三个城市均具备着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服务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产业结构江浙三市的服务业主要包括金融、商贸、旅游、信息技术等领域。

金融业在南京、杭州和宁波均有较为完善的发展。

南京以金融机构数量多且质量较高著称;杭州作为中国的电子商务之都,金融服务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发展模式;宁波则以港口经济为基础,在金融服务领域中也占有一定的优势。

商贸业是江浙三市服务业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其主要特点是发达的零售和批发业。

南京以玄武门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商贸集散地;杭州通过以商务写字楼为依托,构建起了完善的商贸体系;宁波则拥有世界一流的港口,商贸业非常发达。

旅游业在江浙三市也有不错的发展。

南京以雨花台、夫子庙等历史文化名胜区吸引游客;杭州以西湖景区享誉中外;宁波则以东钱湖风景名胜区为特色。

这些旅游景点都为江浙三市的服务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信息技术在江浙三市也占据一定的地位。

南京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推动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杭州则以阿里巴巴等知名IT企业为龙头,形成了独特的创新氛围;宁波在信息技术领域也有不少创新企业涌现。

三、政策支持江浙三市对于服务业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政策支持。

南京市出台了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的政策,鼓励电子商务和金融服务的结合;杭州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创新人才;宁波市则提出了培育特色金融品牌的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的创新发展。

四、存在问题江浙三市的服务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多,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另一方面,服务业发展还不够协调,各个子行业之间缺乏紧密的合作和互补。

五、展望与建议未来江浙三市的服务业发展仍然充满潜力。

浙粤苏鲁等四省城市化发展比较分析

浙粤苏鲁等四省城市化发展比较分析

浙粤苏鲁等四省城市化发展比较分析原文作者:佚名城市化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直以来,浙、粤、苏、鲁四省都十分重视城市化发展,在着力推动经济增长、做大做强省域经济的同时,分别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和各自比较优势,分步实施城市化发展新战略,着力推动省域城市化新发展。

一、四省城市化发展比较浙、粤、苏、鲁四省根据自身实际,采取不同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和举措,推进城市化快速发展。

在城市化发展思路上,浙江最早提出坚定不移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理清发展思路是谋求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

广东城市化发展思路经历了由城市化到城镇化再回归城市化的变化过程。

该省20XX年7月出台《关于加快城乡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若干意见》,提出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20XX 年3月制定《广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出台《关于推进城镇化的若干政策意见》,提出走大中小城市与中心镇协调发展的特色城镇化道路;20XX年12月召开城市化工作会议,出台《关于提高我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提出树立绿色发展、智慧发展、包容发展、以人为本发展的城市转型发展新理念,探索文明、宜居、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城市化道路。

江苏城市化发展思路经历了由城市化战略、新型城市化战略再到城乡一体化战略的转变过程。

该省20XX年7月召开城市工作会议,确立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战略;20XX年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20XX年9月出台《关于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引领、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的意见》,将城市化战略拓展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

山东城市化发展思路是由城市化向城镇化最终向新型城镇化演变。

该省20XX年7月召开省委七届四次全会,专题研究城市化问题,出台了《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意见》,首次提出城市化战略概念,同年12月省委七届五次全会正式确立城市化战略;20XX年6月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现代城镇理念,加快城镇化发展;20XX年11月再次召开城镇化会议,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意见》,确立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国城市分为4个层级(比较中国城市的最真实状态!)

中国城市分为4个层级(比较中国城市的最真实状态!)

中国城市分为4个层级(比较中国城市的最真实状态!)中国这么多城市,他们最真实的经济发展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很多人看这个问题都是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为此,此文把中国所有城市分为4个层级或许能帮您认清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到底怎么样。

【招商引资内参正文】有些人只看北上广深的摩天楼,比洛杉矶首尔这些城市都要光鲜靓丽,就以为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了;有些人又看到西部山区,穷乡僻壤的泥瓦房,就感觉中国还是类似非洲,丝毫没有进步。

确实,中国这个国家太魔幻了,坐一趟纵横数千公里的高铁,往往有穿越时空隧道的错觉。

要准确理解中国经济,就不能将他看作是一个整体。

以我的理解,将中国大致划分成四个不同等级的经济体,或许是比较合理的。

第一层级:北上广深杭人口大约有7000万,2015年人均GDP在2万美元左右,大致跟台湾、南欧差不多,可以说已经是处于发达国家的门槛。

这五个城市,是中国的金融、商业和科技创新的中心,居住着中国60%以上的亿万富豪,是奢侈品、艺术演出、夜生活的主要集中地。

在体现现代化的硬件指标里,有一个叫摩天(大楼)指数的排名。

2015年全球前十名的城市分别是:1,香港,2,深圳,3,纽约,4,迪拜,5,广州,6,上海,7,东京,8,武汉,9,芝加哥,10,重庆。

有一个叫地铁里程数的排名,2015年全球前十名的城市分别是:1,上海,2,北京,3,伦敦,4,墨尔本,5,纽约,6,东京,7,首尔,8,莫斯科,9,马德里,10,广州。

单以硬件而论,中国的一线城市基本可以跻身全球顶级水平。

以经济竞争力而言,这些地方的互联网、智能设备、芯片设计、创投金融,同样已经是具有全球顶尖水平,和任何一个发达经济体相比都并不逊色。

欠缺的,主要就是软件上的精雕细琢了,尤其是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

如果说中国有发达国家的一面,也就只有这几个城市是了。

然而他们的人口,只占到了中国的二十分之一。

第二层级:粤闽苏浙鲁津辽人口大约4亿,2015年人均GDP在1万-1.5万美元左右,和马来西亚、东欧国家持平。

“四省一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及对江苏的启示

“四省一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及对江苏的启示

图11993—2015年“四省一市”区域GDP单位:亿元收稿日期:2017-11-07基金项目:2016年度江苏省发改委服务业课题研究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2016JSFWYYJ011)作者简介:朱丽莉(1981—),女,海安人,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马凌(1979—),合肥人,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李光泗(1980—),泗洪人,南京财经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江苏是传统的制造业大省,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江苏省有八个城市入选,这为江苏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

在这样背景下,将上海、浙江、广东、山东与江苏进行对比研究,能够明确江苏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意义。

2015年,江苏服务业实现增加值超过3万亿元,首次超过工业增加值,但与上海、浙江、广东等其他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四省一市”经济发展与服务业发展贡献的比较2015年江苏经济总量取得了快速增长,江苏与广东地区生产总值仅相差1656亿元,均领先于山东、浙江和上海。

上海人均产值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江苏紧随其后。

(一)经济总量及增长速度的比较江苏经济总量仅次于广东,具有一定的总量优势。

2015年,广东GDP 达到71772.24亿元,是“四省一市”也是全国经济规模最大的省份,其后依次是江苏、山东、浙江和上海,分别为70116.38亿元、63002.33亿元、42886.5亿元和24964.99亿元。

自2010年起,江苏经济总量取得了快速增长,2015年江苏与广东地区生产总值仅相差1656亿元。

江苏经济增长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增速领“四省一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及对江苏的启示朱丽莉1,马凌1,李光泗2(1.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江苏南京211169;2.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南京210003)摘要:近年来,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了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规模不断提升,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现代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加,产业结构得到了显著优化。

山东省与苏、浙、粤服务业发展的比较研究及政策建议

山东省与苏、浙、粤服务业发展的比较研究及政策建议

山东省与苏、浙、粤服务业发展的比较研究及政策建议本文通过对山东省服务业发展情况的分析及山东省服务业与苏浙粤三省份的比较,认为山东省服务业发展相对来说比较滞后,并提出了促进山东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标签:服务业结构比较优势一、山东省服务业发展概况山东省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居于第三位,作为传统的农业和工业大省,山东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鼓励和扶持服务业的发展。

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10年,山东省服务业无论是在总量上还是在结构上都发生了巨大地变化。

1990年至2010年山东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了31.9倍,第三产业结构由29.8%增至36.6%,提高了6.8个百分点。

山东省服务业在最近的二十多年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对比全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来看,山东省第三产业的结构相对来说还是滞后的,低于全国水平6.5个百分点,目前山东省的产业结构还是“二三一”的类型。

山东省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为41106元,根据国际服务业发展的规律,山东省人均生产总值居于中等收入水平,其对应的服务业的增加值为50%到60%。

从这个角度来看山东省服务业比重严重偏低,服务业的发展存在很大的空间。

从山东省服务业发展的内部结构来看,山东省各地级市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不均衡,在17个地级市中仅有济南市服务业的结构比重超过了50%,济南和青岛两个地级市的服务业的比重超过了全国水平43.1%,还有三个地级市东营、菏泽和聊城的第三产业比重不足30%,远远低于山东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

山东省服务业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服务业比重过低。

表1 2010年山东省服务业各行业增加值及构成数据来源:《山东省统计年鉴2011》根据2010年山东省服务业发展的结构分布不难看出,山东省在服务的发展上传统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所占比重较大,共占48.1%,现代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少仅占27.2%,从要素禀赋的角度看,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如批发零售也、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所占比重较高,资金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所占比重为15.89%,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教育所占比重为最低为7.14%。

苏浙粤GDP万亿元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及潜力对比

苏浙粤GDP万亿元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及潜力对比

聚焦长三角□马丽摘要:GDP超过万亿元,意味着城市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一定程度上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直观体现。

本文从全国17个GDP万亿元城市中选取了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广州、深圳和佛山 等8市,多角度分析对比其经济发展现状及增长潜力,为管窥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提供参考:GDP是否突破万亿元,是目前衡 量城市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常用标 准,也是区域实力的直观体现。

截至 2019年底,全国共有17个城市人围 “GDP万亿俱乐部”。

这些城市均是 区域经济的中心或次中心,既有力支 撑引领当地经济,又强力辐射影响周 边地区,是区域经济版图中的核心枢 纽和重要引擎。

本文主要以苏浙粤 三省中的8个GDP万亿元城市为研 究对象,分别从经济支撑度、区域影 响力、产业特色、发展活力和增长潜 力等多重维度比较分析,以此管窥三 省经济发展现状、特点和差距。

丨G D P万亿元城市概况2019年底,全国共有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等17个城市GDP超过万亿元(图1)。

第一梯队的上海、北京GDP已超过3万亿元;第二梯队的深圳、广州、重庆超过2万亿元;其余城市均处在第三梯队,经济总量在1万亿〜2万亿元之间。

“GDP万亿元倶乐部”中,分属苏浙粤的苏州、南京、无锡、杭州、宁波、深圳、广州等8市,经济总量占比达四成以上。

从经济总量看,深圳、广州已跻身第二梯队,苏州处在第三梯队首位,杭州次之,南京居中,无锡和宁波实力相当,佛山作为新晋城市,位次靠后。

从发展水平看(图2),深圳独占鳌头,人均GDP已超过20万元;无锡、苏州和南京跻身前四甲,已超过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发展水平较高。

从产出效益看,深圳单位行政区域土地面积GDP已突破13亿元,经济密度远超其他7市,也是全国首超10亿元的城市,达到上海的2.2倍;广州、佛山仅次于深圳,分别为3.2亿元、2.8亿元;苏州、南京和无锡水平大致相当;杭州地均产出只有9263万元,但除去桐庐、淳安和建德等人口稀少,山区面积较多的地区后,地均产出可达每平方公里1.9亿元,高于宁波,和南京接近。

苏京沪鲁浙粤“十二五”发展目标比较

苏京沪鲁浙粤“十二五”发展目标比较

苏京沪鲁浙粤“十二五”发展目标比较
黄斌
【期刊名称】《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年(卷),期】2012(022)023
【摘要】根据全国及各地区发布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内容,着重对比分析主要经济指标和科技指标数据及“十二五”规划目标.分析结果:到“十二五”末,江苏经济将实现规模、结构双提升,江苏GDP将达到65 875.17亿元,占全国比重将提高1.52个百分点,与广东差距明显缩小;服务业占GDP比重将追平广东和浙江;发明专利申请将达10万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将超过4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将达50 000亿元,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将达全省GDP的1/5.
【总页数】4页(P106-108,115)
【作者】黄斌
【作者单位】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
【相关文献】
1.鲁京沪粤苏竞技体育发展比较分析 [J], 武斌
2.加快浙江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r——一季度粤苏鲁浙京沪上市公司比较分析 [J], 汪东;许卫鹏
3.粤苏浙鲁皖五省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比较研究 [J], 赵长伟; 王留军; 应向伟
4.苏京沪粤浙区块链发展布局比较研究 [J], 王春霞;于海洋;孙小芹
5.鲁苏浙粤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比较分析 [J], 曲伟;张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粤、苏、鲁、沪看浙江投资增长——对粤、苏、鲁、沪投资增长情况的调研报告

从粤、苏、鲁、沪看浙江投资增长——对粤、苏、鲁、沪投资增长情况的调研报告

从粤、苏、鲁、沪看浙江投资增长——对粤、苏、鲁、沪投
资增长情况的调研报告
佚名
【期刊名称】《浙江经济》
【年(卷),期】2007(000)016
【摘要】今年以来,沿海地区投资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各地投资增长明显高于浙江。

尽管当前浙江投资增长率减缓总体上是浙江经济发展转型趋势的反映,但对当前浙江投资问题,既要有超前意识,又要有忧患意识,更要有所作为。

【总页数】3页(P3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52.5
【相关文献】
1.上半年苏浙沪鲁粤经济发展主要情况比较 [J],
2.服务业发展:浙江与沪粤苏鲁的差距 [J], 包浩斌
3.转型时期沪、鲁、冀、苏、粤五省(市)民众政治信任状况研究 [J], 田雨;郝宇青
4.《商检法》实施五周年贯彻落实较好——《商检法》执法情况联合检查团对鲁、苏、沪、粤、琼等地作重点抽查 [J], 石宝祥
5.金融发展对沿海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
——以苏沪鲁粤为例 [J], 赵巍;朱栋;李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苏“富民”重任在肩——苏沪浙粤闽鲁比较

江苏“富民”重任在肩——苏沪浙粤闽鲁比较

江苏“富民”重任在肩——苏沪浙粤闽鲁比较
田伯平
【期刊名称】《江苏经济》
【年(卷),期】2001(000)012
【摘要】2000年,江苏的GDP在苏沪浙粤闽鲁六省市中居第2位,仅次于广东,人均GDP居第4位,排在上海、浙江、福建之后;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在岗职工平均年工资均居第5位,低于上海、广东、浙江、福建,仅略高于山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居第4位,低于上海、广东、浙江。

从绝对值看,江苏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及上海的58%、广东的70%、浙江的7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及上海的64%、浙江的85%。

【总页数】2页(P43-44)
【作者】田伯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科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53
【相关文献】
1.2004年粤苏浙闽鲁辽六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比较 [J], 徐汉松
2.鲁沪苏浙粤服务业集聚的比较研究 [J], 张帅
3.对江苏外贸增创新发展优势的探讨——苏沪浙鲁粤对外贸易特征的比较分析 [J], 查艳
4.2003年沪、苏、浙、闽、鲁、粤五省一市商务成本评估报告 [J], 张卫;伊娜;张
文旭
5.检阅第一方阵--苏浙粤闽鲁五省农业竞争力比较 [J], 吴熙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水平、结构与优势

我国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水平、结构与优势

我国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水平、结构与优势
侯祥鹏
【期刊名称】《华东经济管理》
【年(卷),期】2012(026)010
【摘要】以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为代表的我国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整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但比较优势不明显.具体到行业,四省之间现代服务业部门构成差异不大,地区间分工程度不高,但行业发展各有特点,略显错位发展态势.四省现代服务业投入不足必将掣肘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未来应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研发投入力度,同时因地制宜,重点关注那些现在比重小但增速快的行业,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总页数】5页(P30-34)
【作者】侯祥鹏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1.5
【相关文献】
1.发展服务业应把握好两个优势——传统服务业比较优势和现代服务业后发优势分析 [J], 陈庆修
2.从内生的角度选择比较优势战略——兼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比较优势[J], 李锦宏
3.比较优势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作用研究——兼议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
的争论 [J], 赵向莉
4.黑龙江省依托地缘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势的比较分析 [J], 石莉
5.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关于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路径的思考 [J], 胡大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京津冀、粤港澳、沪苏浙是中国最发达的三个地区,它们之中哪个实力最强?

京津冀、粤港澳、沪苏浙是中国最发达的三个地区,它们之中哪个实力最强?

京津冀、粤港澳、沪苏浙是中国最发达的三个地区,它们之中哪个实力最强?京津冀、粤港澳、沪苏浙这三个地区是目前中国最发达的三个地区,实力不分上下,但是要从三者当中选出一个最强的,我认为是沪苏浙。

评选哪个区域实力最强,应该是综合各方面的实力,包括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一、经济对比。

1、GDP总量2017年沪苏浙的GDP总量是167801亿。

其中上海30133亿,江苏85900亿,浙江51768亿。

粤港澳GDP总量是107459亿,其中广东89879亿,香港21800亿,澳门3100亿。

京津冀GDP总量是82595亿,其中北京28000亿,天津18595亿,河北36000亿。

GDP总量上,沪苏浙胜出。

2、人均GDP沪苏浙总人口是16002万。

其中江苏7998万人,上海2414万人,浙江5590万人。

人均GDP是10.48万。

粤港澳总人口是11794万。

其中广东10999万人,香港730万,澳门65万。

人均GDP是9.11万。

京津冀总人口是11204万人。

其中北京2172万人,天津1562万人,河北7470万人。

人均GDP是7.37万。

在人均GDP上,沪苏浙胜出。

3、存款总量沪苏浙存款总量是253347亿,其中上海11250亿,江苏134776亿,浙江107321亿。

粤港澳存款总量是294575亿。

其中广东194575亿,香港澳门估计10万亿左右。

京津翼存款总量是241391亿。

其中北京150000亿,天津30940亿,河北60451亿。

在存款总量方面,因为粤港澳有香港跟深圳两个金融中心,所以存款总量胜出。

4、财政收入2017年沪苏浙财政总收入是:20716亿2017年粤港澳财政总收入是:15000亿左右2017年京津翼财政总收入是:10974亿在财政收入方面,沪苏浙胜出。

5、进出口贸易总量。

2017年沪苏浙进出口贸易总量是:12.53万亿2017年粤港澳进出口贸易总量是:10万亿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浙沪鲁粤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2005年7月,省委省政府发布《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

《纲要》的发布,体现出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紧抓新机遇、寻求新动力、开拓新空间的高瞻远瞩,对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意义重大,必将为江苏“十一五”逐步实现增长方式转变提供新出路。

本文对苏浙沪鲁粤四省一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进行的比较,以求更好地认清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优劣势。

一、现代服务业涵义现代服务业是工业化发展到较为发达阶段的产物,是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新型服务业。

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更突出了高科技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特点,是知识经济的重要体现。

现代服务业不仅包括与现代工业发展相配套的生产服务业,如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等,而且包括伴随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如网络通信、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等,还包括了运用新技术改造和经营模式更新的传统服务领域,如居民服务业等。

从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看,服务业共有15个门类。

如果将这15个行业发展现状加以细分,即可发现,除批发与零售业、住宿与餐饮业等两个行业,其他13个行业均属于现代服务业范畴。

因此,本文在研究现代服务业总量数据时,主要以这13个行业数据为主体。

二、苏浙沪鲁粤现代服务业发展主要指标比较(一)总量与发展速度①比较经过十年的发展,江苏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从1995年的1074.75亿元提高到2003年的3362.76亿元(见表1),总量仅低于广东,占全国的比重已由1995年的8.3%上升至2003年的11.3%。

从人均占有水平看,上海人均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最高,2003年上为17722.86元,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500美元);而江苏人均占有值仅为4540.7亿元,低于浙江、广东,远低于上海(见表2)。

表1:1995—2003年苏浙沪鲁粤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较(亿元)表2:1995—2003年苏浙沪鲁粤人均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较(元)①1995—2003年,现代服务业增速根据各年份统计年鉴中当年价计算,与GDP增速比较时,GDP增速也是根据当年价计算出来。

从增速看,1995—2003年,苏浙沪鲁粤的现代服务业均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

浙江增长最快,年均增速高达18.5%;江苏的发展速度较快,年均增速为15.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5个百分点,且高于同期GDP增速(11.7%);广东、山东增长相对较慢,增速分别为13.7%和13.0%(见表3)。

表3:1995—2003年苏浙沪鲁粤现代服务业现价增速比较(%)从表3可见,近年来,江苏现代服务业加快增长,增速由2000年的13.4%,上升到2003年的15.7%,提升了2.3个百分点,增幅最大;而广东增速下降幅度最大,2003年增速较2000年下降了7.3个百分点。

综上可见,江苏现代服务业无论发展速度还是人均水平,与上海、浙江等同类发达省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现代服务业平均增速高于GDP增速,意味着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将全面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

(二)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较各省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见表4。

从表中可以看出,1995—2003年间,江苏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明显上升,2003年占比已升至27.0%,但与上海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上海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最大,2003年占比高达38%,高出全国12.6个百分点,较1995年提升了8.7个百分点。

山东占比提升相对较慢,1995—2003年间仅上升了1.6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是我省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也是江苏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从发展空间上讲,江苏现代服务业占GDP 比重较小,可上升空间很大。

表4:1995—2003年苏浙沪鲁粤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比较(%)(三)内部结构比较按现行统计门类进行划分,三省一市现代服务业主要行业占GDP比重见表5。

总的来看,相比其他现代服务业,交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在三省一市中均占较大比重。

其中上海的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广东的交通运输邮电业均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从发展增速来看,浙江表现最突出,从1995—2003年这8年中,除房地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年均增速在三省一市中均最高(详见表6)。

交通运输邮电业方面,江苏交通运输邮电业占GDP比重不断提高,已由1995年的4.92%升至2003年的6.59%,年均增速为15.8%,仅慢于浙江;金融保险业方面,江苏金融保险业占GDP比重不断下降,2003年比重降至4.32%,仅高于广东;房地产业方面,上海房地产业占GDP比重在四省一市中最高,且发展最快,2003年比重高达7.42%,1995—2003年年均增长22.5%。

浙苏粤房地产业均快速发展,1995—2003年年均增速分别为19.8%、18.3%和16.6%;社会服务业方面,江苏比重最小,仅为3.41%(2003年),但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1995—2003年年均增长19.4%;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方面,浙江比重最大,为1.78%(2003年),略高于其他四省市,且浙江发展最快。

江苏1995—2003年年均增速17.2%,低于浙江的23.6%;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业方面,江苏此行业占GDP比重(2.84%)仅高于广东(1.94%),低于上海(3.45%)和浙江(3.31%),且增速也仅高于广东;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方面,江苏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占GDP比重最大,高达1.19%。

表5:1995—2003年苏浙沪粤现代服务业分行业占GDP比重比较(%)表6:1995—2003年苏浙沪粤现代服务业分行业平均增速比较(%)三、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1、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①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对生活服务的需求水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均收入水平与生活服务需求呈正相关关系。

相比较,江苏城镇居民收入并不占优。

从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速看,1995—2004年,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为7.9%,远低于浙江、上海,略高于山东、广东(见表7)。

2004年,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仅占广东、上海、浙江的67.4%、70.2%和74.7%。

但也应看到,江苏大力实施富民政策以来,城镇居民收入正不断缩小与浙江、广东、上海的①目前现代服务业消费群体主要为城镇居民,因此,数据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拉大与山东的距离(图1)。

江苏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江苏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表7:1995—2004年四省一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比较(%)图1:1995—2004年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浙沪鲁粤的比较数据来源:苏浙沪鲁粤统计年鉴。

2、城市化水平城市具有经济集聚和人口集聚的特征,城市化水平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呈正相关关系,人口数量多、密度大,对服务产品的需求也就越高。

按照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计算,江苏2004年的城市化水平为48.2%,水平低于浙江、上海,高于广东、山东。

且江苏的城市化水平在1995—2004年间增速为6.5%,增长相对较快。

此外,到2004年年末,我省人口密度达到724人/平方公里,只低于上海,而远远高于其他兄弟省份。

综合看来,江苏的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在四省一市中,均处于较高水平,有利于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3、工业发展水平生产服务的需求与工业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生产服务业的需求主要源于工业,2004年,江苏工业增加值7781.54亿元,增长17.8%,增速相对较高(见表8),占全国的比重为12.3%,略低于广东、山东,可以说,江苏制造业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依托。

表8:2004年苏浙沪鲁粤工业总量、增速和占全国比重比较4、劳动生产率水平现代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与现代服务业劳动产出呈正相关关系。

从表9看,上海的现代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最高,达到8.3万元/人,广东、浙江水平相近,处于第二层次,江苏水平仅为2.8万元/人,仅高于山东的2.2万元/人。

从现代服务业和整个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来看,浙沪鲁粤三省一市现代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其全部服务业生产率,而江苏恰相反。

表9:2002年苏浙沪鲁粤现代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比较5、资本投入水平现代服务业投入的资本量与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呈正相关关系。

2000年,江苏现代服务业投资完成额为1492.97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49.8%,2002年降为48.4%,到2003年底,这一比重又降至44.1%,资本投入水平逐年下降,而2003年,浙沪鲁粤分别为55.1%、66.0%、42.4%、59.5%,江苏对现代服务业资本投入明显较低。

同时,扣除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其他服务资本投入占比仅为7.4%,投资结构不尽合理。

四、加快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1、打造先进集聚区,加快建设重大工程继续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加快建设一批功能特色鲜明、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服务业集聚区,成为生产服务的重要载体。

为此,应以“重大工程”建设为龙头,引领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如公共信息平台、城际轨道交通等重大工程;加快建设具有地方比较优势、产业带动性强、就业空间大、能够产生品牌示范作用的功能性服务业重大项目。

2、制定细化发展政策,加大资本投入力度在《纲要》的指导下,应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细化政策:扶持企业发展品牌政策、促进资本投入的政策、人才培养引进政策等等。

在努力打造本土名牌企业的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吸引跨国公司落户我省。

但吸引外资时,应坚持“有重点、有选择”原则,着力减少“GDP归我们,利润归外企”的现象发生。

要加大政府投入,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多渠道融资。

3、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必须对信息化研究予以更多的重视。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鼓励国内信息机构与国外信息研究机构合作,加快我省现代服务业与国际信息社会的接轨,争取在较短的时期内,完成发达国家和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才完成的经济生活中的知识、技术、结构等方面的积累和进化。

同时,要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引进高级服务业人才。

要在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的同时,发挥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加快现代服务业急需人才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