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霍爱平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17课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17.《让瘪乒乓球鼓起来》教学设计【授课题目】17.让瘪乒乓球鼓起来【教材分析】本课从怎样让瘪乒乓球鼓起来这样常见的生活现象引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一些常见现象,发现并提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在实验中得到物体热胀冷缩这一科学原理。
本课围绕物体的热胀冷缩设计了3个活动。
分别探究液体、固体和气体受冷、受热后体积会发生什么变化,通过实验得出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意识到物体遇冷遇热发生的变化是一种物理现象,并用这一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中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现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并应用结论解释生活现象等科学探究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学的难点是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独立开展探究活动。
【学情简介】“让瘪乒乓球鼓起来”这节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天气变化、物态变化和生物变化之后,引导学生学习物质的变化,包括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变化过程,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奠定基础。
本课从怎样让瘪乒乓球鼓起来这样常见的生活现象引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一些常见现象,发现并提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在实验中了解物体热胀冷缩这一科学原理。
学生已经对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有一些了解,而且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还不能形成理论上的认识。
而对固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了解又甚少,因为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不明显,而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气体又摸不着看不到,所以学生不容易观察,对其热胀冷缩的性质不容易理解。
依据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需要设计形式多样、生活活泼的学习活动,使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
采用实验操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过程,体验液体、固体、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并能利用其性质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目标】1.能对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17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探究主题师:乒乓球认识吗?众生:认识。
师:它的构造是怎样的?生:里面有空气,外面是塑料包起来的。
师:都玩过吗?众生:玩过。
师:如果乒乓球踩扁了或挤扁了,你有办法使它重新鼓起来吗?众生:有。
生:用热水泡。
师:怎么泡法?具体说说。
生:把瘪的乒乓球放在一个杯子里,把热水倒进去,过一会它就会鼓起来。
师:还有什么办法吗?生:用吹风机吹。
师:怎么吹法?生:先把乒乓球放在杯子里,(再)用吹风机的热风对准乒乓球瘪了的部分吹。
师:现在,我们用刚才的办法试试,看看行不行?(一生用“吹风机吹”的方法上讲台演示,其余学生以小小组合作的形式采用“热水泡”的方法实验。
)二、做足“假设”的文章挖掘学生个性思维师:我看到大家采用这两种方法都使瘪的乒乓球重新鼓起来了,办法真好。
但想想看,乒乓球为什么能鼓起来?把你的想法写下来或画下来。
不要讨论,自己认真思考。
(老师巡视指导,要求写具体,表述清楚。
学生独立思考时间大约为8分钟。
)师:现在可以轻轻地讨论了,不要影响其他组。
(小组讨论,时间大约为3分钟。
)师:我大致听了一下大家的意见,有这几种:1.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受热后的空气把乒乓球瘪的部分顶出来了;2.热水或电吹风里的热气渗透进去了,乒乓球里的气多了,所以像气球一样被鼓起来了;3.外皮一泡,受热变大,于是鼓起来了。
你们觉得哪种可能性最大。
众生:第一种。
师:也就是说“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 膨胀后的空气把乒乓球瘪的部分顶出来了。
”这种想法可能性最大,对吗?众生:对。
三、实验验证发展学生多元智能师:假如我现在不相信你们刚才的假设,怎么办?生:我想解释一下,有一种热胀冷缩的现象,也就是物体受热后会变大。
师:我还是不懂,怎么办?生:可以做一个实验,说明塑料外壳能传热,使里面空气膨胀,把瘪的部分顶出来了。
生:可以把气球套在烧瓶口,加热烧瓶,看气球会不会鼓起来?如果鼓起来,就能说明是空气受热膨胀使乒乓球鼓起来了。
(小学教育)四年级科学下册 第5单元 17《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教案2 翼教版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设计概述】在当前的科学教学中探究学习已成为小学生科学活动的主要方式但如果我们仅仅把"以探究为核心"理解为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多活动"或者说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那这种认识无疑是肤浅片面的探究活动只是科学探究的外在形式而科学思维才是探究的灵魂探究的本质是科学学习的核心本设计探索 "瘪乒乓球鼓起来"的现象引导学生寻找现象的"根源"从而证实气体热胀冷缩的科学概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探究现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并应用结论解释生活现象等科学探究能力和理性思维意识一、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生活中有关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提出要研究的问题(2)能对要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实验(3)能证实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举出更多生产生活中应用热胀冷缩性质的实例(4)培养学生全面、周密、严谨的理性思维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培养学生全面、周密、严谨的理性思维意识三、教学准备1.教师用:热水、瘪的及破的乒乓球各1个、小烧杯、烧瓶、气球2.学生用(每组1份):抹布、热水1瓶、瘪的及破的乒乓球各1个、塑料瓶1个、小烧杯(150ml)、小烧瓶(150ml)、气球、大烧杯(500ml)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出示乒乓球问: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都玩过吗?喜欢玩吗?那谁来说出它的构造?(外面是塑料的,里面有空气。
)观察得真仔细,说得真好!里面有空气!老师平时特别喜欢打乒乓球可是在活动时经常出现把乒乓球踩瘪的情况(师出示瘪乒乓球)多可惜啊,弹不起来了,老师知道大家都特别爱动脑筋谁能帮助老师想一个办法把这个瘪乒乓球鼓起来?(用热水泡)怎么泡法?请具体说说。
(把别乒乓球放在一个杯子里,把热水倒进去,过一会它就鼓起起来了。
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下册《趣的变化 17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公开课教案_4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62至64页。
学情分析:“让瘪乒乓球鼓起来”这节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天气变化、物态变化和生物变化之后,引导学生学习物质的变化,包括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变化过程,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奠定基础。
本课从怎样让瘪乒乓球鼓起来这样常见的生活现象引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一些常见现象,发现并提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在实验中了解物体热胀冷缩这一科学原理。
学生已经对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有一些了解,而且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还不能形成理论上的认识。
而对固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了解又甚少,因为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不明显,而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气体又摸不着看不到,所以学生不容易观察,对其热胀冷缩的性质不容易理解。
依据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需要设计形式多样、生活活泼的学习活动,使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
采用实验操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过程,体验液体、固体、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并能利用其性质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通过观察生活中有关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2.能对要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
3.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实验证实液体、固体和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1.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能够举例说明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热胀冷缩的知识。
2.能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同学的讨论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气体、液体、固体受热、受冷后体积发生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独立开展探究活动。
教具准备:瘪乒乓球、塑料瓶、气球、烧杯、热水、冷水、红墨水、吸管、平底烧杯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这节课的内容跟一个小东西有关,这个小东西到底是什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谜题是:“这个小娃娃,两人跟它耍,跑到谁跟前,照头打一下。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17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教案 _1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教学内容:河北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62至64页。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生活中有关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2、能对要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
3、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实验证实液体、固体和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科学知识目标:1、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能够举例说明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热胀冷缩的知识。
2、能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同学的讨论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ESE)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物体热胀冷缩现象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有利和不利之外。
2、能举出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利用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实例(如铁轨接缝等)。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进步探究实验,验证气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 )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进行气体、液体热胀冷缩探究活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教师出示一个瘪乒乓球,谈话:一位同学在打乒乓球时,一不小心,把乒乓球踩瘪了,怎么才能让它再完好的鼓起来呢?(鼓励学生想办法)(当学生想不到好的办法时,教师可提示利用开水、水杯解决)2、教师或学生用开水将乒乓球汤起来。
(学生会感到很新奇)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瘪乒乓球为什么会鼓起来呢?二、思考探讨,进行猜想:1、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瘪乒乓球为什么会鼓起来呢?”进行大胆合理的猜想。
(板书课题:让瘪乒乓球鼓起来)2、将学生分成5个学习小组,让学生把自己的猜想与小组同学交流。
3、师生汇总猜想的几种可能:(预计猜想情况:A、乒乓球可能被开水烫软了,有了弹性,自己弹起来了;B、乒乓球里面有空气,被开水烫后,空气变热,体积胀大,产生一种力,将乒乓球撑起来了;C、开水具有修复作用,把乒乓球修好了;D……)三、合作探究,实验证明:1、利用课前分发的实验材料,分组做一个有趣的实验:(1)、将一个已经充入少量空气鸡蛋大小的气球(注意扎口要给空气留有少量空间,不要太紧),刚好自然穿过铁圈。
2019年四年级科学下册 第5单元 17《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教案1 翼教版
2019年四年级科学下册第5单元 17《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教案1 翼教版附送:2019年四年级科学下册第5单元 17《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教案2 翼教版【设计概述】在当前的科学教学中探究学习已成为小学生科学活动的主要方式但如果我们仅仅把"以探究为核心"理解为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多活动"或者说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那这种认识无疑是肤浅片面的探究活动只是科学探究的外在形式而科学思维才是探究的灵魂探究的本质是科学学习的核心本设计探索 "瘪乒乓球鼓起来"的现象引导学生寻找现象的"根源"从而证实气体热胀冷缩的科学概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探究现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并应用结论解释生活现象等科学探究能力和理性思维意识一、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生活中有关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提出要研究的问题(2)能对要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实验(3)能证实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举出更多生产生活中应用热胀冷缩性质的实例(4)培养学生全面、周密、严谨的理性思维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培养学生全面、周密、严谨的理性思维意识三、教学准备1.教师用:热水、瘪的及破的乒乓球各1个、小烧杯、烧瓶、气球2.学生用(每组1份):抹布、热水1瓶、瘪的及破的乒乓球各1个、塑料瓶1个、小烧杯(150ml)、小烧瓶(150ml)、气球、大烧杯(500ml)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出示乒乓球问: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都玩过吗?喜欢玩吗?那谁来说出它的构造?(外面是塑料的,里面有空气。
)观察得真仔细,说得真好!里面有空气!老师平时特别喜欢打乒乓球可是在活动时经常出现把乒乓球踩瘪的情况(师出示瘪乒乓球)多可惜啊,弹不起来了,老师知道大家都特别爱动脑筋谁能帮助老师想一个办法把这个瘪乒乓球鼓起来?(用热水泡)怎么泡法?请具体说说。
17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四年级科学下册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水、煤油、酒精都是液体,由此能够推
想,( 液体)都有( 热胀冷缩)旳性
质。
电缆是(
)体呢?
思索
1.在试验中看到什么现象? 2.试验阐明: ( 固体也有热胀冷)缩旳性质。
想一想
气体册17课
想一想:
怎样让瘪乒乓球鼓 起来?
用热水一泡,球就鼓 起来了是为何呢?
经过上面旳试验,我们再来 思索一下:
乒乓球用热水一泡,球就鼓 起来了是为何呢?
因为:
气体具有热胀冷缩旳性质。
定义
水在一般情况下,受热体积膨 胀,受冷体积收缩,这种性质叫做 热胀冷缩 。
思索
固体旳热胀冷缩
小结:
都具有热胀冷缩旳性质
让扁的乒乓球鼓起来的作文
让扁的乒乓球鼓起来的作文让扁的乒乓球鼓起来的作文篇一上乒乓球课,同学们开心极啦!小红和小果的乒乓球掉到了地上,小红蹲下身子想要把乒乓球捡起来。
可是小雨不小心踩到了小红和小果的乒乓球。
小红大叫一声“哎哟!”小果看了一眼,乒乓球居然瘪了。
小红和小果的乒乓球打不了了,同学们议论纷纷起来,有人说:“这个乒乓球瘪了,只能扔了!”有人说:“还是个新球呢!真是太可惜了!”这时,小邦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说:“明天就给你们一个鼓鼓的乒乓球”。
放学了,小邦回到家,写完了作业。
就开始救那个瘪掉的乒乓球,他先接了一锅水,接着烧水,等水烧开了他把乒乓球放进了刚开的水里,“啪!乒乓球鼓起来了!”小邦开心地说:“我的办法成功了,太棒啦!哈哈!”他真的非常高兴,因为他用了科学的方法让乒乓球鼓起来啦!第二天他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学校,把之前瘪掉的乒乓球给同学看。
同学们称赞道:“小邦你太牛了!怎么做到的?太厉害了吧!”小邦自豪地说:“这个原理是热胀冷缩,乒乓球遇热球内的气体就膨胀了。
乒乓球瘪了的地方就被撑了起来”。
这就是科学的力量哦!让扁的乒乓球鼓起来的作文篇二我听说把踩扁的乒乓球放在热水里可以复原,所以我想做个实验。
我准备了一个乒乓球,小心翼翼地把它踩扁,生怕踩破了,又倒了一小鹏热水。
我先将踩扁的乒乓球放进热水里,然后轻轻地用手指转动乒乓球,被踩扁的地方一点点鼓起来,大约五秒钟后,乒乓球完全复原了。
我心既高兴,又兴奋,我第一次做实验居然成功啦!既然踩扁的乒乓球在热水里能复原,那在凉水里可以吗?我猜应该可以。
于是,我带着疑惑又做了一次实验。
我把刚刚恢复原状的乒乓球再次踩扁,又将热水倒掉,换上凉水,然后把踩扁的乒乓球放进凉水里,大功告成,就等它复原了,可是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乒乓球却迟迟没有复原。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在心中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好?为什么踩扁的乒乓球在热水里可以复原,在凉水里就不行呢?我觉得很奇怪,就去查了资料:踩扁的乒乓球在热水里可以复原是因为水很热,球与热水发生了热传递变热,里面的气体由于温度升高,体积膨胀,使球面恢复原状。
如何让瘪掉的乒乓球复原实验作文
如何让瘪掉的乒乓球复原实验作文作文一《如何让瘪掉的乒乓球复原》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乒乓球瘪了的情况呀?我就遇到过!那瘪掉的乒乓球可不好玩啦,但是别着急,我有办法让它复原哟!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在打乒乓球,不小心把球踩瘪了。
大家都很着急,这可怎么办呢?这时候,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我跑回家,拿来了一个杯子,倒上了热水。
然后,我把瘪掉的乒乓球放进了热水里。
哇!神奇的事情发生啦,乒乓球慢慢地鼓起来,变得和原来一样圆啦!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其实呀,是因为乒乓球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就把瘪的地方顶起来啦!以后要是你们的乒乓球瘪了,也可以试试这个办法哟!作文二《如何让瘪掉的乒乓球复原》嘿,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怎么让瘪掉的乒乓球变回原来的样子。
有一天,我正在高兴地打乒乓球,哎呀,一不小心,球被我踩瘪了。
我心里可难过了,这球还能玩吗?突然,我想到老师说过的一个办法。
我赶紧拿了一个碗,倒上热水。
接着,我把瘪乒乓球轻轻地放到热水里。
你们猜怎么着?没过一会儿,乒乓球就一点点鼓起来啦,就像一个小气球在吹气一样。
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又能继续打球啦!小朋友们,你们也快去试试吧。
作文三《如何让瘪掉的乒乓球复原》小朋友们,我来告诉你们一个好玩的小秘密,就是怎么让瘪掉的乒乓球重新变圆。
上次我和哥哥打球,球瘪了,哥哥说他有办法。
只见他拿来一个锅,倒了些热水进去。
然后,把瘪球放进去。
我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哇,乒乓球好像在变魔术,慢慢地就圆滚滚的啦!原来,热会让球里面的空气变活跃,把瘪的地方撑起来。
是不是很神奇呀?你们也试试看。
作文四《如何让瘪掉的乒乓球复原》小朋友们,你们玩乒乓球的时候,球有没有瘪过呀?我就碰到过。
那天,我的乒乓球瘪了,正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爸爸来帮忙啦。
爸爸先烧了一壶热水,倒在盆子里。
然后把瘪掉的乒乓球放进去。
我等啊等,不一会儿,乒乓球就像睡醒了一样,自己鼓起来啦。
我觉得太神奇啦,爸爸说这是热胀冷缩的道理。
让瘪了的乒乓球复原实验的作文
让瘪了的乒乓球复原实验的作文今天,我要做一项非常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它的名字叫做“恢复健康的乒乓球”。
听到这个有趣的名字,你可能会问“怎么让乒乓球恢复健康呢?”“让乒乓球恢复健康,是不是要像人一样要吃药?”……如果你有这些问题,就赶快来看这个小实验怎么做吧!
“恢复健康的乒乓球”这项小实验要准备的材料有:一个乒乓球,一个透明杯,准备好这些材料,我就要开始准备开始了。
我要把热水倒入透明杯里,将乒乓球的其中一面压凹进去。
此时此刻的乒乓球就是属于生病状态,现在我们就要让他恢复健康,就是将乒乓球凹进去的地方鼓起来。
其实,让乒乓球恢复健康的办法并不难。
首先要将乒乓球放入热水中,接着只要静静地观察,就能看见它怎么恢复健康了。
过了几秒,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乒乓球凹进去的地方突然鼓起来了,也就是说我让乒乓球恢复健康了。
后来我还知道其中的原理:因为热空气会膨胀,当把乒乓球放入热水中时,乒乓球外面的热量把乒乓球内部的空气变成了热空气,所以乒乓球才会鼓起来。
这个小实验真好玩,而且在玩的过程中还可以学到很多科学知识,我以后要多做这样的小实验。
四年级下册科学让瘪乒乓球鼓起来冀教版 (7)
轮胎打气不能打的太满。
思考:商店出售的瓶装液体是 装满的吗?为什么?
同学们, 谈谈今天你收获 了什么?
布置作业:
找一找生活中的气体、 液体、固体的热胀冷缩!!
课外小知识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 1959年乒乓球运动员 容国团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世界瞩 目!国人振奋!此后,中国的乒乓运动长盛不 衰。在世界乒乓球三大赛事中金牌数均居世界 第一位。这样的成绩,任何别的国家都不可能 超越。 乒乓球为我国赢得了很多的荣誉,所以乒乓球 运动在中国十分普及,得到了男女老少的喜
实验三:观察小铜球
实验证明:
铜球有( 热胀冷缩 )的性质。 铜球是( 固体 ) 实验说明,固体也有 (热胀冷缩 )的性质。
我们共同的结论是:
一般情况下,气体、 液体、固体都有 (热胀冷缩 )的性质。
思考:下列说法哪种是正确的?
扎西说:夏天,给自行车轮 卓玛说:夏天,给自行车
胎打气要打的满满的。
实验证明:
空气有( 热胀冷缩 )的性质, 空气是(气体 ),由此得出, ( 气体 )有( 热胀冷缩 )
的性质。
Hale Waihona Puke 实验二:实验二:蓝莓汁在 受热后,体积 膨胀 受冷后,体积 收缩 这种性质叫 热胀冷缩
实验证明:
蓝莓汁有( 热胀冷缩 )的性 质,蓝莓汁是( 液体),由 此得出,( 液体 )有
( 热胀冷缩 )的性质。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 17.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有个小孩, 浑身圆圆,打一体育用品 打他过去, 乒乓球 他又回来。
怎样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实验提示: 实验一: 1.把套有气球的塑料瓶放入热水中, 仔细观察气球的变化? 2.把套有气球的塑料瓶放入冷水中, 仔细观察气球的变化? 3.一边做实验,一边完成实验 记录单(一)的填写。
【小学科学】冀教小学科学四下册《17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 》word教案 (1)
【小学科学】2020最新冀教小学科学四下册《17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word教案(1)第五单元有趣的变化17.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教学目标:1.能对要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2.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用实验验证气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能在教师的演示实验下学习固体的热胀冷缩性质;4.能在小组互动下了解所有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5.能通过同学与同学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发现乒乓球鼓起来的原因。
教学工具:教师用:酒精灯、铜球架、热水、烧杯、带玻璃导管试管塞的玻璃容器、气球等。
学生用(每组一份):热水、瘪乒乓球、坏乒乓球、烧杯。
教学过程:导入:从北京奥运会(乒乓球上所有奖牌都归中国)引申出国球,我也喜欢乒乓球,但是经常打坏球。
如何让球鼓起来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板书: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下面先请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让我这些乒乓球鼓起来呢?”学生思考,可能会有学生提出用热水泡的方法。
教师:“原来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好方法啊,正好我这里有瘪乒乓球还有烧杯和热水,下面我们就按课前分的小组进行一下实验,看看同学们的办法行不行。
”发放器材,进行实验。
其中注意提醒学生在用热水的时候小心烫伤。
实验结束后问学生实验是否成功(基本上应该全部成功)。
教师:“原来这个方法真的行,那是什么原因使球鼓起来的呢?”根据乒乓球的构造(内部是气体,外面是塑料皮)引导学生推断原因,基本上可以得到两个原因:一、气体膨胀使球鼓起来;二、塑料皮变形使球鼓起来。
教师:“看来我们还是要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球鼓起来的。
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好的设计方案么?”引导学生:如果是塑料变形引起球鼓起来的话,那么坏乒乓球也能被热水汤鼓起来。
一起用坏乒乓球做实验,结果肯定不能鼓起来。
教师:“看来不是塑料变形引起乒乓球鼓起来的,应该是第一种原因了,下面老师来做个实验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能够发现什么道理。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课件
过期的乒乓球可能会出现弹性下降、易碎等问题,因此在使用前应检查乒乓球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确保其质量可靠。如果发现过期,应及时更换新球,以确保安全使用。
04
CATALOGUE
乒乓球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存放环境
01
02
03
干燥环境
乒乓球应存放在干燥的环 境中,避免潮湿,以免发 霉。
避免高温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 境中,以防变形。
远离有害气体
存放在远离有害气体的地 方,防止乒乓球被腐蚀。
定期检查
外观检查
定期检查乒乓球的外观, 查看是否有明显的划痕、 凹陷或破裂。
弹性检查
轻拍乒乓球,听声音判断 其弹性是否良好。
重量与材质检查
称重检查乒乓球是否符合 标准重量,并检查材质是 否有异常。
使用技巧
随着材料和技术的进步,乒乓 球逐渐发展成为一项独立的运 动,并制定了统一的规则。
乒乓球在20世纪初开始在亚洲 和欧洲流行,并逐渐成为一项 全球性的运动。
赛事与规则
乒乓球赛事包括奥运会、世界乒 乓球锦标赛、世界杯等,每个赛
事都有不同的规则和级别。
乒乓球比赛通常采用七局四胜制 或五局三胜制,每局比赛先到11
02
CATALOGUE
如何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
热水法
总结词
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将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加热,乒乓球会因为受热膨胀而 鼓起来。
详细描述
将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观察到乒乓球逐渐鼓起,待其冷却后,乒乓球便恢 复原状。这是因为乒乓球的材料在受热时会膨胀,从而使得凹陷部分鼓起。
真空法
总结词
通过抽气机将乒乓球内的空气抽出,形成真空环境,利用大气压力将瘪的部分顶 起。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17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冀教版(9)
17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仲夷小学王春迪本课概述:本课从怎样让瘪乒乓球鼓起来这样常见的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一些常见现象,发现并提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在实验中得到热胀冷缩这一科学原理。
本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现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实验验证、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并应用结论解释生活现象等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对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探究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认识到由于球内空气受热膨胀而使乒乓球鼓起来的道理。
2、引导学生经历“问题——猜测——实验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3、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独立开展探究活动。
教具准备瘪乒乓球、玻璃杯、热水、烧杯、烧瓶、水、酒精、橙汁、酱油、可乐、小胶圈、记录表、塑料瓶盖、气球、空塑料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再次进行我们的科学之旅。
喜欢科学吗?师:哦,和老师的心情一样。
今天,我们将学习新的单元——《有趣的变化》单元。
在这个单元里,我们会研究为什么气球会变大变小,食盐放入水中会消失,铁为什么会生锈,蜡烛怎样燃烧等等很多的变化,通过老师的解说,老师觉得这个单元非常的神奇,你的感觉和老师的感觉一样吗?大家都非常喜欢上体育课,因为能做很多有趣的体育运动,但偶尔也有很苦恼的时候比如说(直接拿出瘪了的乒乓球)怎样解决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激发兴趣,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师:哪位同学愿意告诉老师它的构造是怎样的?生:里面有空气,外面是塑料包起来的。
师:如果进行练习时不小心把乒乓球踩扁了或者挤扁了,你有什么办法使它重新鼓起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二)学习新课1气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1)鼓起来的方法有哪些?(吹烫)(2)学生分组实验并进行记录(3)师:是什么原因使瘪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它就能鼓起来?(4)学生猜想,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
石市矿区第二小学霍爱平
教材分析:
《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是河北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有趣的变化”单元第1课的内容,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本单元是学生认识了天气变化、物态变化和生物变化之后,引导学生学习物质的变化,包括一些可逆和不可逆变化过程,本课从在此基础上,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学会探索思考,从而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
主要通过观察水液体受热和遇冷时的体积变化情况的研究,引导学生总结出共性特点,帮助学生构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概念。
引领学生亲历探究科学、建立科学概念的过程,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并通过与生活现象的联系,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于研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最终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学情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所以本堂课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趣的实验活动是科学教师引领学生探究的最有效的武器。
本堂课教师要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教学方法:在当前的科学教学中,探究学习已成为小学生科学活动的主要方式,但如果我们仅仅把“以探究为核心”理解为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多活动”,或者说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那这种认识无疑是肤浅片面的。
探究活动只是科学探究的外在形式,而科学思维才是探究的灵魂,探究的本质,是科学学习的核心。
本设计探索“瘪乒乓球鼓起来”的现象,引导学生寻找现象的“根源”,从而证实气体热胀冷缩的科学概念。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探究现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并应用结论解释生活现象等科学探究能力和理性思维意识。
液体受热、受冷的研究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观察生活中有关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2)能对要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实验。
(3)能证实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举出更多生产生活中应用热胀冷缩性质的实例。
(4)培养学生全面、周密、严谨的理性思维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独立开展探究活动。
三、教学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可乐饮料、温度计
(二)实验材料
1、基本材料:每组两个烧杯、一个平底烧瓶、两种不同的液体、带有胶塞的玻璃管;
2、控制材料:冷水及热水;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科学是从生活中来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蕴藏着很多的科学道理。
让我们一起走进我的生活。
(课件)
2、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这可是成功的第一步,那么面对这些现象你想要提出什么问题呢。
可能会有:壶中的水为什么会溢出来?
是什么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电线本来是拉紧的,为什么会变松呢?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教学中,我从日常生活出发,设计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探索,同时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
(二)大胆猜想
水为什么没有烧开就从壶中溢出来?这节课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进行液体受热受冷的研究。
(板书课题)液体受热、受冷的研究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找到关键的地方,我也问大家一个问题:水的溢出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呢?(是因为加热了)在没有烧开前,壶里的水没有增加或减少,说明水的量改变了吗?是什么发生了改变?(水的体积发生了改变)现在你可以大胆猜想一下水为什么没有烧开就溢出来了吗?(水在加热的过程中,体积可能胀大了)
(设计意图:大胆的猜想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提,此环节教师设计的两个问题为学生的猜想提供了依据,避免了漫无目的的猜想,便于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的方法。
)(三)实验验证
1、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需要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实验)。
2、介绍实验材料,老师给同学们一些提示,(课件)生设计实验方案。
2、小组讨论,教师指导
3、学生汇报。
为了更科学高效的进行试验,老师整理了一下实验步骤(幻灯片出示)
在这次实验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引导学生汇报。
4、学生伴着轻松的音乐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及发现的规律。
师:其他小组是观察到的这种现象吗?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有没有增加或减少液体?(没有)是什么发生了变化?课件出示结论:液体受冷或受热时体积会发生变化,这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尝试着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验发现问题,在交流、比较中发现最佳方案,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生能力得到了提高,科学素养得了到培养。
)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这个性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呢,比如我们常见的温度计,谁能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解释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呢?
2、出示可乐瓶装饮料,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液体饮料不装满?
3、生列举生活中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在我们的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气体热胀冷缩的现象呢?说一说,并根据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做出解释。
(生:打足气的自行车在阳光下暴晒,就会发生内胎“放炮”现象等)
(设计意图)在课的最后将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目的,为学生在以后的科学课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提供了一次展示的平台。
此环节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科学道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教师总结
教师出示爱迪生的名言——科学需要幻想,发明贵在创新。
师生共勉,激励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欲望。
(设计意图:科学的探究活动更多的来自生活,用科学家的话激励学生继续探索,让探究活动在课下延续。
)
五、板书设计:
液体受热、受冷的研究
水------- 受热上升
水------- 受冷下降
体积膨胀体积缩
热胀冷缩
六、课后反思:
一、吃透教材是较好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
我觉得作为一个科学课的教师,应该时刻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每一节课,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体验、探究的过程,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目标。
使我对科学课的教学有了不断地新认识。
尤其感受到科学教材每一个单元内的知识是密切联系的。
本课《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教学是要组织学生经历一个为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而引导学生改进实验装置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不断改进实验和观察方法的重要性。
前一课最后的一个实验“试管中装满水,再用气球皮把试管口扎紧,最后观察它在热水和冷水中试管里面的水会怎么样?”目的是使学生很不容易地、不清楚地发现“水受热体积增大,受冷体积缩小”这一现象,这也是为《液体的热胀冷缩》这一节课要引导学生改进实验装置做准备的。
新的课程改革以来,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我想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就在于此。
吃透了教材以后,在前一课的这个实验教学中我有意用“发现了吗?还没发现、再等一会、好慢啊”等语言,引导学生去发现“水受热体积增大,受冷体积缩小”的现象,为《液体的热胀冷缩》这一课教学中的改进装置环节做好了铺垫。
这样在教学中教师稍加启发,学生就顺利地完成了实验装置改进的教学任务。
学习完《液体的热胀冷缩》这一课,使我发现不仅本单元,在《沉与浮》、《时间的测量》和《地球的运动》等每个单元都具有同样的特点。
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每一单元每一课教学内容时,都充分体现了教学内容之间的密切联系,而且是环环相扣的。
在教学实践中,也进一步使我感受到教材编写的精心,领悟到教材内容的设计意图,认识到教师只有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教材,才能使学生顺畅地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质量,也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情感和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善于引导,拓展学生思维
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课非常重视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他们学习活动中,教师不仅要留给他们充足思考和活动的时间。
还要起到组织、参与、指导和引导学习的作用。
在教学“其他液体也热胀冷缩吗”这一教学环节时,各组同学都能利用改进的实验装置很容易地发现他们所带的可乐、酱油等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其中有一个组,他们不仅带来了可乐、酱油,还带来了醋、雪碧、卤虾油等多种液体逐一进行实验,实验中他们不仅发现这些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还发现了有的液体热胀冷缩快,有的液体热胀冷缩慢些。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实验中虽然学生发现了这一问题,但是学生并没有深入地去思考和研究它。
为此,我从中体验到教师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
这是我所欠缺的。
作为科学教师,我们要不断地积累科学知识和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正确引导学生去研究,深入研究,不断地开拓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17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
石家庄市矿区第二小学
霍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