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 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 1教学实录 冀教版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一、导入新课
1.师: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有趣的现象,你注意观察过吗?
2.演示实验:对试管里的水进行加热,学生看到试管里的水溢出来了。
3.演示实验:出示瘪乒乓球,把它放在热水中,瘪乒乓球鼓起来了。
4.生活中,冬天的电线比夏天的电线紧等生活现象。
请你根据以上三种情况提出自己的问题。
5.学生汇报。
二、探究学习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对新奇、新颖的事物给予更多关注。我一上课,就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实验,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和探究欲,课堂气氛活跃。在此基础上,我调动学生的内存和生活经验,列举生活中的吸水材料,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就水到渠成了。
2.放手让学生去自行设计实验计划是这节课的最大亮点。通常情况下,教师担心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会“出现差错”或“浪费时间”,于是教师就越俎代庖,领着学生“齐步走”。在本节课中,我没有这样做,我“高估”学生,放手让学生“头脑风暴法”式自由发挥,大胆设计。结果,学生设计的方案“像模像样”,有的还出乎我的意料。实践证明,给足学生有结构的材料,给足学生自由的空间和时间,学生是会有所成就的。
评价任务
1.学会自己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并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
2.能够分析实验结果,认识到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学准备
瘪乒乓球、玻璃杯、热水、烧杯、烧瓶、带玻璃管的胶塞、红墨水、水、酒精、橙汁、酱油、可乐、小胶圈、记录表、蜡烛、金属垫圈、塑料瓶盖、木板、小钉、细线、气球、空塑料瓶。
提示1:你想干什么?用哪些材料?怎么去做?
提示2:请回想一下平时家里烧水的事例,如果不把水壶放到火上去烧,水能溢出来吗?
提示3:实验时,可用多种液体试一试,实验中要注意安全。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冀人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冀人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前言本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改变球体形状的方法,并教授简单的实验操作,参与亲自操作并思考实验结果。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空气是物质,占据着一定的空间。
2.理解空气的物理特性,掌握改变物体形状的方法。
3.学习利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能力目标1.能够使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来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追寻答案的过程中形成科学思维。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意识。
二、教学过程教学任务一:引入1.导入主题:在教师引入下,介绍当天的主题教学内容,并询问学生们对于空气的认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观察场景或利用实际物体,让学生猜想什么物质能够将乒乓球鼓起来,以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教学任务二:实验环节1.实验前准备: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仪器,让学生学习相应使用方法并掌握观察乒乓球鼓起来的方法,教师手持已瘪掉的乒乓球呈现在学生眼前。
提示学生可以考虑自己的身体、桌子、椅子、空气等因素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2.安排实验步骤:教师和学生一起协作,进行乒乓球鼓起来的实验操作。
–第一步:将瘪乒乓球放入易拉罐内,注入适量的水(不超过乒乓球直径的一半)。
–第二步:口紧盖上易拉罐盖子,倒转易拉罐,让乒乓球浸泡在水中。
–第三步:找到一个合适的高低差距的台子,将易拉罐口朝下的一端放在台子的低处,另一端放在台子的高处,质点会自上而下地滴下来,直到水压力和大气压力平衡。
–第四步:轻揉易拉罐,小心取出瘪乒乓球,观察结论。
教学任务三:总结1.总结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由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归纳乒乓球鼓起来的原因,进一步理解气体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2.拓展实验:再次带领学生进行空气的实验,如用氢气或氦气去鼓乒乓球,以及其他乒乓球实验题材,拓宽学生对实验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气体和实验的兴趣。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冀人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冀人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程为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物体的变形。
具体教学内容为如何通过对瘪乒乓球进行处理将其鼓起来。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物体变形的概念。
2.了解不同物体的变形方式。
3.掌握如何通过对瘪乒乓球进行处理将其鼓起来的方法。
能力目标1.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2.观察比较能力的提高。
3.动手能力的提高。
4.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的提高。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验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物体变形的概念。
2.掌握如何通过对瘪乒乓球进行处理将其鼓起来的方法。
教学难点解释为什么对瘪乒乓球进行处理能使其鼓起来。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2.提问法3.观察实验法4.团队合作法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围绕变形这一概念,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所理解的变形,并在黑板上记录下来。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如何让瘪乒乓球鼓起来,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其他小组汇报思路和方法。
3. 实验根据讨论的结果,让学生将瘪乒乓球放进凉水里,然后取出,在放进热水里,再取出。
观察球的变化情况。
4. 整合总结通过讨论和实验,将学生的思路和方法整合,总结出让瘪乒乓球鼓起来的方法。
5. 课堂练习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实验的问题,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了物体的变形概念和通过对瘪乒乓球进行处理将其鼓起来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物体的变形2.瘪乒乓球鼓起来方法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程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通过互相讨论和小组合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对于物体变形的概念还有些模糊,学生的思维水平也有所参差不齐。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加注重知识的扎实性和巩固性,同时也要更多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创新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 5.17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冀教版(1)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生活中有关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2、能对要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
3、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实验证实液体、固体和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能够举例说明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出示乒乓球,谈话引入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被老师捏瘪了怎么让他重新鼓起来呢?(教师把乒乓球放进热水里让同学们观察变化)
2、引导提出问题(板书让乒乓球鼓起来)
3、介绍课本62页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4、出示饮料引出饮料为什么不装满和水没烧开却流出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热胀冷缩的知识。
2、能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同Fra bibliotek的讨论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教学准备:
一、教师:
实验材料:瘪乒乓球、开水、水杯、热水(一套);
二、学生:(学生实验材料共4套,预计分4个小组进行实验)水、玻璃管4个,橡皮塞4个,烧杯杯4个,冷水,热水;带链的铁球4个、刚好能使铁球通过的铁环4个、酒精灯4盏、冷水,水杯4个;
2、搜集生产、生活中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实例
八、拓展空间:
课下请同学们把两个一样的瓶子灌上同样多得水,一瓶冻在冰箱里让它完全冻成冰,这时你把两个瓶子放到一起比较一下,把你的发现记在书上或本上,下节课我们再来解决你们的发现。
第三步:做完后把仪器摆放整齐
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5、教师巡视指导实验
四年级科学下册 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 1教学实录 冀教版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实录第五单元有趣的变化17.让瘪乒乓球鼓起来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对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探究的过程,认识到由于球内空气受热膨胀而使乒乓球鼓起来了。
2.引导学生经历“问题——猜测——实验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3.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
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探究主题师:乒乓球认识吗?众生:认识。
师:它的构造是怎样的?生:里面有空气,外面是塑料包起来的。
师:都玩过吗?众生:玩过。
师:如果乒乓球踩扁了或挤扁了,你有办法使它重新鼓起来吗?众生:有。
生:用热水泡。
师:怎么泡法?具体说说。
生:把瘪的乒乓球放在一个杯子里,把热水倒进去,过一会它就会鼓起来。
师:还有什么办法吗?生:用吹风机吹。
师:怎么吹法?生:先把乒乓球放在杯子里,(再)用吹风机的热风对准乒乓球瘪了的部分吹。
师:现在,我们用刚才的办法试试,看看行不行?(一生用“吹风机吹”的方法上讲台演示,其余学生以小小组合作的形式采用“热水泡”的方法实验。
)二、做足“假设”的文章挖掘学生个性思维师:我看到大家采用这两种方法都使瘪的乒乓球重新鼓起来了,办法真好。
但想想看,乒乓球为什么能鼓起来?把你的想法写下来或画下来。
不要讨论,自己认真思考。
(老师巡视指导,要求写具体,表述清楚。
学生独立思考时间大约为8分钟。
)师:现在可以轻轻地讨论了,不要影响其他组。
(小组讨论,时间大约为3分钟。
)师:我大致听了一下大家的意见,有这几种:1.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受热后的空气把乒乓球瘪的部分顶出来了;2.热水或电吹风里的热气渗透进去了,乒乓球里的气多了,所以像气球一样被鼓起来了;3.外皮一泡,受热变大,于是鼓起来了。
你们觉得哪种可能性最大。
众生:第一种。
师:也就是说“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膨胀后的空气把乒乓球瘪的部分顶出来了。
”这种想法可能性最大,对吗?众生:对。
三、实验验证发展学生xx师:假如我现在不相信你们刚才的假设,怎么办?生:我想解释一下,有一种热胀冷缩的现象,也就是物体受热后会变大。
【小学科学】冀教小学科学四下册《17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 》word教案 (1)
【小学科学】2020最新冀教小学科学四下册《17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word教案(1)第五单元有趣的变化17.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教学目标:1.能对要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2.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用实验验证气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能在教师的演示实验下学习固体的热胀冷缩性质;4.能在小组互动下了解所有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5.能通过同学与同学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发现乒乓球鼓起来的原因。
教学工具:教师用:酒精灯、铜球架、热水、烧杯、带玻璃导管试管塞的玻璃容器、气球等。
学生用(每组一份):热水、瘪乒乓球、坏乒乓球、烧杯。
教学过程:导入:从北京奥运会(乒乓球上所有奖牌都归中国)引申出国球,我也喜欢乒乓球,但是经常打坏球。
如何让球鼓起来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板书: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下面先请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让我这些乒乓球鼓起来呢?”学生思考,可能会有学生提出用热水泡的方法。
教师:“原来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好方法啊,正好我这里有瘪乒乓球还有烧杯和热水,下面我们就按课前分的小组进行一下实验,看看同学们的办法行不行。
”发放器材,进行实验。
其中注意提醒学生在用热水的时候小心烫伤。
实验结束后问学生实验是否成功(基本上应该全部成功)。
教师:“原来这个方法真的行,那是什么原因使球鼓起来的呢?”根据乒乓球的构造(内部是气体,外面是塑料皮)引导学生推断原因,基本上可以得到两个原因:一、气体膨胀使球鼓起来;二、塑料皮变形使球鼓起来。
教师:“看来我们还是要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球鼓起来的。
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好的设计方案么?”引导学生:如果是塑料变形引起球鼓起来的话,那么坏乒乓球也能被热水汤鼓起来。
一起用坏乒乓球做实验,结果肯定不能鼓起来。
教师:“看来不是塑料变形引起乒乓球鼓起来的,应该是第一种原因了,下面老师来做个实验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能够发现什么道理。
最新冀教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让瘪乒乓球鼓起来》公开课教学设计1 (1)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行对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探究的过程,认识到由于球内空气受热膨胀而使乒乓球鼓起来了。
2.引领学生体验“问题——猜测——实验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为了全面实现教学目标,依据儿童的认知规律特点,首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出问题,导入到本课课题。
然后逐一对这些问题进行实验,实验时选用多种材料,最后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2.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独立开展探究活动。
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对比、归类等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热水、吹风机、瘪的及破的乒乓球、烧杯、烧瓶、气球、球等。
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引入:1.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有趣的现象,你注意到了吗?(课件展示)教师展示相关的一些现象。
(自行车、篮球、暖水壶)2.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3.学生猜想茶壶中的水没有烧开为什么会溢出?商店的瓶装液体为什么不装满?二、新课学习学生选择材料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活动1:液体受冷、受热的研究(教师)讲解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
用烧瓶代表壶,在烧瓶内装满水,为了便于观察,把水染红;用中间插有细玻璃管的胶塞塞紧瓶口,这时红水会升到细玻璃管中,用皮筋或线在玻璃管的液面处作一个记号。
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热水和冷水;先把这个实验装置放入热水中,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然后再把这个实验装置放入冷水中,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1.分组实验2.汇报实验结果。
(讨论)(1)玻璃管内水面上升,说明水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不是烧瓶里的水增多了?为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是水的体积变大了,体积变大叫做体积膨胀。
教“膨胀”这个词。
)(2)玻璃管内水面下降,说明水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水的体积变小了,体积变小叫做体积收缩。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17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冀教版(1)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本课是河北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17课《让瘪乒乓球鼓起来》活动中的气体热胀冷缩实验教学。
依据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一原理,来设计此实验课。
创新点介绍:
由饮料品引入,教师通过演示实验,饮料瓶盖上瓶盖瘪下去了,再放入热水里又鼓起来了,得出结论,让学生进行探究,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我把学生分成六组,每一组试验方案都不同,但都是证明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结论这一过程进行科学探究能力,改注重培养学生设计以及实验探究的能力,使枯燥的知识活泼化生活化,学生乐于接受。
调动孩子们多种感官与认知过程,懂得生活离不开科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知道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乐于探究。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实验了解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具准备:矿泉水瓶、气球若干、塑料圈、锥形瓶、u型玻璃管、皮筋、注射器、试管、胶塞、塑料管、烧杯若干等
实验过程:。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17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冀教版 (1)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一、教学目标使学生进行对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探究的过程,认识到由于球内空气受热膨胀而使乒乓球鼓起来了。
引领学生体验“问题——猜测——实验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独立开展探究活动。
四、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片,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蕴藏着很多的科学道理。
下面老师请你们观察一些生活中的图片,打开课本62页,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呢?谁愿意说说你的发现。
2、非常好,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这可是成功的第一步,那么面对这些现象你想要提出什么问题呢。
请在问题卡上写下来。
可能会有:壶中的水为什么会溢出来?是什么让瘪乒乓球鼓起来?电线本来是拉紧的,为什么会变松呢?商店出售的液体饮料为什么不装满呢?)二、大胆猜想这些问题提的非常好。
老师这节课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同学们提出的这个问题:水为什么没有烧开就从壶中溢出来?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找到关键的地方,我也问大家一个问题:水的溢出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呢?(是因为加热了)在没有烧开前,壶里的水没有增加或减少,说明水的量改变了吗?是什么发生了改变?(水的体积发生了改变)现在你可以大胆猜想一下水为什么没有烧开就溢出来了吗?(找三个同学)(水在加热的过程中,体积可能胀大了)今天我们就来进入《让瘪乒乓球鼓起来》这一课的活动1——液体受冷、受热的研究(板书课题)液体受冷、受热的研究三、实验验证1、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需要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实验),老师给同学们一些提示,设计实验时,将液体装进一个容器中让其受冷或受热,通过一个特殊的装置能够看到液体体积的变化。
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老师提供给你们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
2、小组讨论,教师指导3、学生汇报。
为了更科学高效的进行试验,老师出示了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4、实验结束后请同学们把实验材料摆好,老师就知道你做完了,看哪个小组表现得好。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17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教案 _1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教学内容:河北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62至64页。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生活中有关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2、能对要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
3、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实验证实液体、固体和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科学知识目标:1、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能够举例说明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热胀冷缩的知识。
2、能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同学的讨论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ESE)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物体热胀冷缩现象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有利和不利之外。
2、能举出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利用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实例(如铁轨接缝等)。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进步探究实验,验证气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 )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进行气体、液体热胀冷缩探究活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教师出示一个瘪乒乓球,谈话:一位同学在打乒乓球时,一不小心,把乒乓球踩瘪了,怎么才能让它再完好的鼓起来呢?(鼓励学生想办法)(当学生想不到好的办法时,教师可提示利用开水、水杯解决)2、教师或学生用开水将乒乓球汤起来。
(学生会感到很新奇)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瘪乒乓球为什么会鼓起来呢?二、思考探讨,进行猜想:1、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瘪乒乓球为什么会鼓起来呢?”进行大胆合理的猜想。
(板书课题:让瘪乒乓球鼓起来)2、将学生分成5个学习小组,让学生把自己的猜想与小组同学交流。
3、师生汇总猜想的几种可能:(预计猜想情况:A、乒乓球可能被开水烫软了,有了弹性,自己弹起来了;B、乒乓球里面有空气,被开水烫后,空气变热,体积胀大,产生一种力,将乒乓球撑起来了;C、开水具有修复作用,把乒乓球修好了;D……)三、合作探究,实验证明:1、利用课前分发的实验材料,分组做一个有趣的实验:(1)、将一个已经充入少量空气鸡蛋大小的气球(注意扎口要给空气留有少量空间,不要太紧),刚好自然穿过铁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17让瘪乒乓球鼓起来|冀教版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教学设计(科学)(第一课时)五六街小学郎会霞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4、使学生意识到科学和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独立开展探究活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液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水、醋、酒精、果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有没有发现,在加热装满水的水壶的时候,常常会看到什么现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图片,(出示图片:水壶烧水,水溢出)。
1、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生:我看到在炉子上烧一满壶水,水还没有烧开,壶里的水就直往外溢,生:水从壶中溢出来了。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2、对于这种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生:水为什么从壶中溢出来了呢?生:水在加热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3、谈话:这些问题提的非常好。
壶里的水为什么会往外溢呢?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液体受冷和受热后的变化情况。
进入这节课的活动1——液体受冷、受热的研究:二、猜想和假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先猜一猜,壶里的水为什么会往外溢呢?生:(1)因为水变多了;(2)因为水里有热气;(3)因为水占的地方大了;(4)因为水的体积大了……三、设计实验方案。
真不错,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猜想。
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设计时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大屏幕提示):(1)实验中需要水,用什么装水进行研究呢?(玻璃瓶、烧瓶、塑料瓶、试管等)(2)怎样才能把水的变化看得更清楚?(往水里滴红墨水;用皮筋或线在液面处作一个记号)(3)要研究水在受热和受冷情况下的变化,用什么方法使水受热或受冷呢?(酒精灯、热水、蜡烛等)(冷水、冰箱等)小组同学互相讨论。
同学们真不简单!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为了方便操作,我们就用液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来做这个实验,用热水和冷水来给它受热和受冷。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 5.17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冀教版(1)
④把水的体积变化和所需要的条件联系起来,说说水有什么性质
(小结)通过以上实验,说明水有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的性质。简单说,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讨论)现在再来解释一下,烧开水时,壶里的水为什么会溢出来?和商店的瓶装液体为什么不装满?
(拓展)教师指导学生认识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5.引导学生经历“问题——猜测——实验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并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教学
重点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独立开展探究活动,通过实验了解气体、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准备
热水、吹风机、瘪的及破的乒乓球各一个、小烧
杯、小烧瓶、气球
教学
难点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独立开展探究活动。
2师播放课件想一想怎样让瘪乒乓球鼓起来呢?
3小组讨论开始
4板书: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5汇报结果,说出你的猜想
一师:我们来看看这个实验怎么做,现在我们来做这个实验。
1小组实验开始
2汇报结果
师:那咱们有一个实验,我们把这个实验做完了,就从这个实验里找出乒乓球鼓起来的原因了。
实验一:套有气球的塑料瓶
播放实验提示
1.分组实验
2.汇报实验结果。(讨论)
①玻璃管内水面上升,说明水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不是烧瓶里的水增多了?为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是水的体积变大了,体积变大叫做体积膨胀。教“膨胀”这个词。)
②玻璃管内水面下降,说明水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水的体积变小了,体积变小叫做体积收缩。教“收缩”这个词。)
2汇报猜想结果。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17、让瘪乒乓球鼓起来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气体、液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知道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在生活中的相关应用,并能够举例说明。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过程。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实验证明气体、液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流并合作完成探究活动,体验合作的愉快。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气体、液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设计探究气体、液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实验方案。
教学准备:瘪乒乓球、果汁杯、塑料杯、小玻璃瓶(带瓶盖、吸管)、气球、皮筋、热水、冷水、注射器、红墨水、可乐、小铁珠、铁环、蜡烛、打火机;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打乒乓球吗?生:喜欢。
师:老师也很喜欢。
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我国有很多优秀的乒乓球队员。
他们在球场上挥洒汗水,为国争光!我们现在就一起去欣赏欣赏吧!(播放赛场视频)看了马龙和樊振东在世锦赛上的精彩对决,老师热血沸腾,也想去球场打乒乓球。
可是,老师手中的乒乓球全是瘪的,商店又正好缺货,买不到新的乒乓球,这可怎么办呢?可把老师愁坏了!你们在打乒乓球的时候,也应该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你们平时是怎样解决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内容——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2、小组讨论。
师:现在,就请各小组讨论讨论:怎样才能让瘪乒乓球鼓起来呢?生(各小组讨论)。
(教师板书:17、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3、汇报讨论结果。
师:讨论好了吗?那我请大家说说你们的办法。
生1:用电吹风吹瘪乒乓球瘪的部位;生2:用热水烫瘪乒乓球瘪的部位。
……4、师生合作实验。
师:那么热水到底能不能让瘪乒乓球鼓起来呢?怎样证明你们的猜想呢?生:做实验。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上台为大家演示一下,你们平常是怎样让瘪乒乓球鼓起来的?老师可以当当你的小助手,帮助你一起完成这个实验!(从举手学生中随意选一名,师生一起现场操作“热水让瘪乒乓球鼓起来”的实验,引导学生边说方法边实验:我们先在果汁杯中注入热水,然后将瘪乒乓球瘪的部位放入水中。
冀教小学科学四下册《17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 》教案 (1)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有趣的变化17.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教学目标:1.能对要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2.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用实验验证气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能在教师的演示实验下学习固体的热胀冷缩性质;4.能在小组互动下了解所有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5.能通过同学与同学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发现乒乓球鼓起来的原因。
教学工具:教师用:酒精灯、铜球架、热水、烧杯、带玻璃导管试管塞的玻璃容器、气球等。
学生用(每组一份):热水、瘪乒乓球、坏乒乓球、烧杯。
教学过程:导入:从北京奥运会(乒乓球上所有奖牌都归中国)引申出国球,我也喜欢乒乓球,但是经常打坏球。
如何让球鼓起来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板书: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下面先请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让我这些乒乓球鼓起来呢?”学生思考,可能会有学生提出用热水泡的方法。
教师:“原来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好方法啊,正好我这里有瘪乒乓球还有烧杯和热水,下面我们就按课前分的小组进行一下实验,看看同学们的办法行不行。
”发放器材,进行实验。
其中注意提醒学生在用热水的时候小心烫伤。
实验结束后问学生实验是否成功(基本上应该全部成功)。
教师:“原来这个方法真的行,那是什么原因使球鼓起来的呢?”根据乒乓球的构造(内部是气体,外面是塑料皮)引导学生推断原因,基本上可以得到两个原因:一、气体膨胀使球鼓起来;二、塑料皮变形使球鼓起来。
教师:“看来我们还是要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球鼓起来的。
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好的设计方案么?”引导学生:如果是塑料变形引起球鼓起来的话,那么坏乒乓球也能被热水汤鼓起来。
一起用坏乒乓球做实验,结果肯定不能鼓起来。
教师:“看来不是塑料变形引起乒乓球鼓起来的,应该是第一种原因了,下面老师来做个实验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能够发现什么道理。
”教师做气球实验。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 5.17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冀教版
主讲教师:陈建红
工作单位:保定市唐县王京镇王京小学
17.让瘪乒乓球鼓起来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程目标
◆知识与目标
使学生进行对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探究的过程,认识到由于球内空气受热膨胀而使乒乓球鼓起来了。
◆能力与过程
引领学生体验“问题——猜测——实验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巩固、应用:
夏季,自行车轮胎的气不能充得太足,否则轮胎内的空气受热膨胀,能使轮胎“放炮”。这是为什么呢?飞速行驶的汽车为什么也容易爆胎?
七、板书设计
17、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气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受热膨胀受冷收缩
生:
(演示)教师演示用热水使乒乓球鼓起来。(板书课题)
2.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乒乓球为什么会鼓起来呢?
3.学生猜想乒乓球鼓起来的原因。
4.小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
5.学生选择材料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活动1:空气受冷、受热的研究
(教师)讲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用试管和气球代表乒乓球外壳,在烧瓶口套上气球。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热水和冷水;先把这个实验装置放入热水中,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然后再把这个实验装置放入冷水中,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③烧瓶里的空气在什么条件下体积膨胀?在什么条件下体积收缩?
④把空气的体积变化和所需要的条件联系起来,说说空气有什么性质
(小结)通过以上实验,说明空气有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的性质。简单说,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讨论)现在再来解释一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里为什么会鼓起来呢?而破了的乒乓球为什么不能完全鼓起来?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17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冀教版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一、教学目标:1能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实验证实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能在实验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学生讨论解决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探究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瘪乒乓球鼓起来的原因)。
三、实验材料准备:1 教师准备:扎有小洞的瘪乒乓球、开水、烧杯、水桶2 学生准备:瘪乒乓球、深一点的小水盆、空矿泉水瓶、小气球四、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同学们,现在咱们班同学在操场上最爱玩的一项体育运动是什么?乒乓球运动在我国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是我国的国球,我们的乒乓球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屡夺金牌,小小的乒乓球真是其乐无穷,现在大家看看老师手中的乒乓球和你们玩的有什么不同?(出示瘪了的乒乓球)这样的乒乓球还能玩吗?你们平时玩的时候会遇到乒乓球变瘪的现象吗?(玩的时候常常会踩瘪),老师让你们都准备了,拿出来吧。
2导入课题:怎样让瘪乒乓球鼓起来呢?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实验【实验一】学生分成5组,每组4人,请同学们把盛有瘪乒乓球的烧杯拿出来,老师帮忙倒开水,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现象:乒乓球鼓起来了。
师:为什么会鼓起来?【实验二】实验验证的是空气受热撑起了乒乓球还是球外壳受热撑起了乒乓球?师:老师准备了有洞的瘪乒乓球,把它放在烧杯里,等老师倒开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瘪乒乓球没有鼓起来。
生讨论……实验说明瘪乒乓球鼓起来的原因是球里边的气体受热膨胀撑起的。
【实验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验证气体不光有受热膨胀的性质也有遇冷会收缩的性质。
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盆子,空矿泉水瓶,小气球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实验。
实验操作:把空矿泉水瓶口套上小气球放在小盆子里,老师倒热水,观察小气球有什么变化?生:小气球很快鼓起来。
师:把空矿泉水瓶拿离热水,不再受热,冷却下来观察小气球有什么变化?生:鼓起来的气球变瘪了。
实验现象非常明显。
师小结:实验验证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师生共同列举生活中气体热胀冷缩的某些现象。
4师总结: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了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那么液体和固体是否也有这样的性质呢?咱们下节课也用实验来证明。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 5.17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冀教版
17、《让瘪乒乓球鼓起来》教学设计
韩麻营中心小学黄秀茹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2、能对要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
3、能在教师引导下设计实验证实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能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液体热胀冷缩的实例。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分组实验验证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
液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
烧杯(16个)、平底烧瓶、胶塞、玻璃棒、冷水、醋、牛奶、酱油、果汁、酒、可乐、温度计、热水瓶等。
(2)教师准备:
课件、温度计、瓶装液体、烧水壶两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瓶装饮料,汇报现象提出疑问。
2、教师烧水,引导学生观察现象质疑。
3、引导学生猜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板书课题。
二、实验探究:
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研究。
1、观察实验材料。
2、小组交流实验方法
3、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5、思考: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既然没有往瓶子里加减液体,那么是什么使液体上升或下降了呢?
6、小结:液体受冷或受热时体积会发生变化,这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三、应用:
1、解释瓶装液体为什么不装满?
2、解释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3、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液体热胀冷缩的例子。
四、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17让瘪乒乓球鼓起来|冀教版(1)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探究目标:1、观察生活中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能提出探究性问题。
2、对要研究的问题能提出自己的科学猜想。
3、能自己设计与完善验证猜想的实验方案。
4、能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5、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探究中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认识。
2、在探究中通过与他人合作,解决探究问题。
(三)、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能举出生活中人们利用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大塑料杯、盛有可乐、酱油、醋、水等不同液体的锥形瓶、热水、冷水,嵌入玻璃管的锥形瓶塞子、红墨水、彩笔。
2、PPT课件、视频短片、利用热胀冷缩生活图片。
三、课时安排:引入与活动1,1课时完成。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情境引入,学生观察同学们,你们喜欢喝牛奶吗?老师也喜欢喝,有一次我想把一盒牛奶放到热水里热一下再喝,没想到发生了有趣的现象,今天请大家替老师来分析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课件播放视频,将插上吸管的盒装牛奶放入热水中,一段时间后有牛奶从吸管中滴了下来)学生观看后,教师提问:1、你看到了什么现象?2、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什么原因会让牛奶滴下来?)(二)思考交流,进行猜想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
可能是什么原因让牛奶滴下来呢?2、小组交流,大胆猜想。
自己先想一想,然后把自己的猜想与小组同学交流。
3、猜想小结学生全班交流自己的猜想,(牛奶可能受到热水的浸泡,受热体积膨胀了。
)4、明确探究方向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猜想,牛奶是一种液体,那么是不是其它液体受热后都会发生这种现象呢?(学生猜想)那么再想一想,液体遇冷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学生猜想,会说出液体受热体积会膨胀,遇冷后体积会收缩,教师板书,并打上问号)这只是我们的猜想,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才能知道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呢?(实验来验证)大家说的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实录
第五单元有趣的变化
17.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对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探究的过程,认识到由于球内空气受热膨胀而使乒乓球鼓起来了。
2.引导学生经历“问题——猜测——实验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3.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
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探究主题
师:乒乓球认识吗?
众生:认识。
师:它的构造是怎样的?
生:里面有空气,外面是塑料包起来的。
师:都玩过吗?
众生:玩过。
师:如果乒乓球踩扁了或挤扁了,你有办法使它重新鼓起来吗?
众生:有。
生:用热水泡。
师:怎么泡法?具体说说。
生:把瘪的乒乓球放在一个杯子里,把热水倒进去,过一会它就会鼓起来。
师:还有什么办法吗?
生:用吹风机吹。
师:怎么吹法?
生:先把乒乓球放在杯子里,(再)用吹风机的热风对准乒乓球瘪了的部分吹。
师:现在,我们用刚才的办法试试,看看行不行?
(一生用“吹风机吹”的方法上讲台演示,其余学生以小小组合作的形式采用“热水泡”的方法实验。
)
二、做足“假设”的文章挖掘学生个性思维
师:我看到大家采用这两种方法都使瘪的乒乓球重新鼓起来了,办法真好。
但想想看,乒乓球为什么能鼓起来?把你的想法写下来或画下来。
不要讨论,自己认真思考。
(老师巡视指导,要求写具体,表述清楚。
学生独立思考时间大约为8分钟。
)
师:现在可以轻轻地讨论了,不要影响其他组。
(小组讨论,时间大约为3分钟。
)
师:我大致听了一下大家的意见,有这几种:
1.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受热后的空气把乒乓球瘪的部分顶出来了;
2.热水或电吹风里的热气渗透进去了,乒乓球里的气多了,所以像气球一样被鼓起来了;
3.外皮一泡,受热变大,于是鼓起来了。
你们觉得哪种可能性最大。
众生:第一种。
师:也就是说“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 膨胀后的空气把乒乓球瘪的部分顶出来了。
”这种想法可能性最大,对吗?
众生:对。
三、实验验证发展学生多元智能
师:假如我现在不相信你们刚才的假设,怎么办?
生:我想解释一下,有一种热胀冷缩的现象,也就是物体受热后会变大。
师:我还是不懂,怎么办?
生:可以做一个实验,说明塑料外壳能传热,使里面空气膨胀,把瘪的部分顶出来了。
生:可以把气球套在烧瓶口,加热烧瓶,看气球会不会鼓起来?如果鼓起来,就能说明是空气受热膨胀使乒乓球鼓起来了。
师:看来有道理,大家想不想试试他这种方法?
众生:想。
(师巡视指导,发现大部分小组成功,只有一小组气球没鼓起来。
)
师:谁来说说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生:(略作思考):我们做这个实验是想证明热(空)气有没有从外壳渗进里面去。
生:我们是想看看是不是空气受热后上升把气球胀大了。
师:我们看到的气球鼓起来是不是与热空气上升有关呢?
生:我觉得没有关系。
生:我认为也有道理。
(师演示:将套有气球的烧瓶口朝上,用吹风机吹烧瓶的瓶体部分——将烧瓶倒置过来吹。
)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烧瓶口朝上,用吹风机吹,气球鼓起来了;将烧瓶口朝下吹,气球也鼓起来了。
看来,气球鼓起来,与热空气上升没有多大关系。
生:我觉得他们说得不对,我们做这个实验是想看看原来瘪的气球受热后里面的空气会不会膨胀,气球会不会鼓起来。
生:我还有补充,以此再来证明我们刚才使瘪的乒乓球鼓起来是由于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把它顶出
来了。
师:刚才我发现只有一组同学实验没成功,气球没鼓起来。
你们猜猜看可能是什么原因?
生:可能他们倒的热水太少了。
生:可能他们的水不够烫。
生:也许是他们倒得太慢了。
师:还是请你们一组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气球没鼓起来的,好吗?
生(委屈):我们一组的气球是破的。
师:不要紧,是老师没注意。
老师这儿还有一个瘪的并且破了的乒乓球,那用热水泡,能不能重新使它鼓起来呢?
众生:不能
师(演示):看来,真的不能了。
四、回顾与拓展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怎样使瘪了的乒乓球重新鼓起来,并努力寻找鼓起来的原因。
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研究的思路是怎样的?
生:我们先提出一个问题,怎样使瘪的乒乓球鼓起来,然后想办法;实现后,又提出一个新问题,乒乓球重新鼓起来是什么原因;再进行猜测并通过实验来验证,最后分析结论。
师:在研究过程中,你又有什么问题产生了?
生:所有的物体受热后都会膨胀吗?
生:物体受热后会膨胀,那受冷后呢?
生:是不是热量越大,物体就变得越大并无限制大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