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财务造假手段及防范措施

合集下载

财务造假的影响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影响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影响与防范措施财务造假,是指企业或个人故意通过虚假报表等方式来误导投资者、监管机构和其他相关方,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

财务造假不仅对企业本身造成重大风险,还对整个市场经济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财务造假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财务造假的影响1. 经济损失:财务造假可能导致企业虚增资产或利润,进而误导投资者。

当真实情况暴露时,企业的股价和信誉将受到重创,导致股东的投资损失以及整个市场的震荡。

2. 不公平竞争:企业通过虚假财务报告获得不实的信用,可能获取到不应该获得的贷款或投资,从而扭曲市场竞争,损害其他企业的利益,导致市场失灵。

3. 缺乏信任:财务造假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信誉,也破坏了整个市场的信任基础。

当投资者失去信心时,将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和发展前景,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二、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1.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明确的财务管理制度、审计机制和风险管理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 加强审计监督:企业应定期聘请独立的审计机构对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并建立完善的内外部监督机制,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3. 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企业应注重培养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加强对财务造假的识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公司财务管理水平。

4. 强化信息披露:企业应及时、真实地向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披露财务信息,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同时,鼓励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增加信息的透明度。

5. 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强化市场监管,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和执法机制,对财务造假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提高违法成本,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6. 增加外部审计透明度:外部审计机构应公开审计结果,并加强对财务造假行为的监督和披露,提高审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结语财务造假的影响不容小觑,对企业、投资者和市场秩序都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相关各方应加强对财务造假现象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维护企业的良好发展和市场的健康运行。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财务造假是指企业在会计记录、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方面采用欺诈手段,改变财务状况、经营指标,从而掩盖真实经营状况,使实际经营利润与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

财务造假对企业的经营和信誉造成极大损害,严重者会导致企业破产、股价下跌、员工失业等问题。

为了防止和遏制财务造假行为,需要加强对其手段的分析和防范措施的落实。

一、财务造假的常见手段1. 虚增收入虚增收入是企业常用的财务造假手段之一。

企业通过虚假合同或销售折扣等手段,虚增销售额,从而增加营业收入。

虚增收入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业绩表现,还可以获得股东的高额回报,但如果虚增收入被揭发,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2. 更改财务数据企业通过更改财务数据也是一种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段。

一些企业会故意忽略资产减值和负债计提等一些风险和成本,从而使财务数据看起来更好。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透支银行账户等方式将账面余额降低,进而变相地增加企业的利润。

3. 资本化支出资本化支出是企业通过将支出转化成长期资产的一种财务造假手段。

企业可以将一些企业支出如研发费、广告费等当作长期资产进行资本化,从而增加企业的总资产,同时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

这种手段的风险在于资本化的长期资产超过企业实际需要的资产,且现金流量难以支持长期资产的储备。

4. 虚增销售成本企业会通过虚增销售成本,来虚减企业的利润。

虚增销售成本的方式可以是对成本进行人为操作,或者是隐瞒真实的成本数据。

虚增销售成本容易造成企业资金紧张、经营压力增大,从而难以维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二、防范措施针对财务造假的各种手段,企业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对会计记录、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数据的核对与监控,确保企业的财务数据真实准确。

此外,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加强业务合规性和风险管理能力。

2.加强监管和审计企业应该建立强有力的内部审计制度,建立严格的账务核对和审计程序,拒绝非法协议和虚假交易。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财务造假是指企业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虚构或篡改财务数据的行为。

造假不仅损害企业的信誉度,还会影响经营决策、影响投资人、股东的利益。

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来防范财务造假。

财务造假的手段较为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虚构销售收入。

企业可以虚构销售收入来增加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从而向外展示企业运营能力和成果。

虚构销售收入的手段包括仿制发票、虚构销售合同等。

2.虚构资产。

企业可以虚构资产来增加净资产,进而降低负债率,从而达到获得银行贷款、融资等目的。

常见的手段包括虚构固定资产、虚构存货、虚构减值准备等。

3.隐瞒负债。

企业可以隐瞒负债来降低负债率,达到获得融资、降低利息负担等目的。

手段包括隐瞒应付账款、隐瞒应付利息等。

4.资本化支出。

企业可以将本应当归属于费用的支出以资产形式,而纳入资产成本,以此来减少当期费用支出,增加当期净利润。

防范措施如何防范企业的财务造假行为,以下是几个具体的建议:1.强化内部控制。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的制度,包括合理分工、审批程序等。

同时,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2.加强外部监管。

企业应在各个岗位设立监督员,对各个部门进行监督,避免人员之间的勾结和串通,保证各项任务、工作的合理、有效和透明。

3.定期进行财务审计。

企业应定期请第三方机构对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

同时,企业应该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财务规范,提高企业的合规性。

4.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

企业应向员工普及财务知识,让他们了解财务造假的危害性及其结果,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避免因员工操作问题,造成企业财务管理混乱。

总之,财务造假严重损害企业核心利益,对企业的声誉、发展和股东利益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企业应制定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员工责任心和法律意识,加强对财务流程的全面监管,才能有效地防范财务造假行为。

财务造假手段和对策分析

财务造假手段和对策分析

财务造假手段和对策分析财务造假是指企业故意通过不正当手段来编造财务数据,以达到虚增盈利、隐匿亏损、掩盖财务风险等目的的行为。

财务造假手段多种多样,下面将针对常见的几种手段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1. 收入确认方面的造假手段:- 随意延长销售周期:企业可能会将原本已经发生的销售收入延后确认,以将亏损或低盈利掩盖。

- 归属非实际购买方的销售:企业可能编造销售合同,使销售额体现在非实际购买方的名下。

对策:加强内部控制,建立规范的销售确认程序,确保销售收入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进行销售合同的审核和核实,确保销售额归属的准确性。

2. 资产价值估计方面的造假手段:- 高估资产价值:企业可能通过夸大资产的价值来虚增净资产规模。

- 虚构无效资产:企业可能编造不存在或无效的资产项目,以膨胀企业规模。

对策: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估值方法,进行定期的资产评估和核查。

加强对资产项目的审计工作,核实资产的存在和有效性。

3. 费用转移方面的造假手段:- 将费用转移至后期:企业可能将本期应该发生的费用推迟到后期确认,以提高当期的净利润。

- 将费用转移至他项:企业可能将本应属于某项费用的支出记入其他费用科目,以掩盖费用的真实情况。

对策:加强对费用的核算和跟踪,确保费用的准确发生和准确确认。

加强预算控制和费用审批等管理制度,限制费用的滥用和虚增。

4. 财务报表披露方面的造假手段:- 不按规定披露:企业可能故意隐瞒、粉饰实际的财务信息,不按照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要求进行披露。

- 误导性披露:企业可能采用迷惑性语言、模糊性表述等方式,混淆财务信息,误导投资者。

对策:加强对财务报表编制和披露过程的监督和审计,确保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建立健全的财务报告制度,明确披露责任,并加强对财务报告的审核和核实。

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是防止财务造假的根本对策。

应建立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部门,加强对企业各个环节的审计和监督,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剖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防范措施

剖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防范措施

剖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防范措施财务造假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虚填账目、隐瞒财务信息等手段,伪造财务数据,违反财务规定和法律法规。

财务造假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企业追求高盈利、虚构业绩等原因。

为了保护投资者的权益,防止恶意的财务造假,有必要剖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和防范措施。

一、财务造假的手段1.虚构营收:虚构营收是一种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段。

企业为了提高盈利水平,可能虚构收入,并将虚假收入列入财务报表。

2.虚假成本:企业可能通过虚假的成本报告来掩盖其实际盈利情况,以达到操纵财务报表的目的。

3.无形资产:企业可能通过虚构无形资产,如商誉、知识产权等,欺瞒投资者和监管机构,以获取更高的市场估值和股票价格。

4.财务杠杆:财务杠杆是指企业通过借款或发行大量债券,并用得来的资金投资业务,以期获得更高的财务回报。

然而,如果这些业务不能产生预期的回报,企业就可能陷入困境,无法偿还债务,甚至面临破产风险。

5.虚假披露:虚假披露是指企业在其公开报道中故意隐瞒有关的信息或故意误导投资者。

二、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1.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设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操作流程,严格管理账务和会计制度,防止内部错误或诈骗行为的发生。

2.开展审计工作:企业应定期开展第三方审计工作,以检查会计准则的合规性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通过审计,企业能够发现财务造假行为,及时纠正和惩罚,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3.建立投资者保护机制:为保障投资者的权益,市场监管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投资者保护机制,通过加强监管、将重点企业列入监督范围、对违规的公司进行处罚等方式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4.提高法律制度的效力:政府应完善有关财务造假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惩犯罪行为。

加强监管和法律的配合可以有效地降低公司财务造假的可能性。

总之,财务造假严重影响市场信心和投资者的利益。

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其他部门对财务部门的监管,建立投资者保护机制,完善法律制度,坚决防范财务造假。

剖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防范措施

剖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防范措施
剖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防范 措施
汇报人: 2023-12-21
目录
• 财务造假手段 • 财务造假动机 • 财务造假识别方法 • 财务造假防范措施
01
财务造假手段
虚增收入
虚构交易
通过伪造合同、发票等手段,虚构不存在的交易,从 而虚增收入。
提前确认收入
将未来的收入提前确认,以达到虚增本期收入的目的 。
债务重组
通过债务重组的方式,将原本的负债转为权益 ,从而避免负债在财务报表中体现。
担保事项隐瞒
对公司的担保事项进行隐瞒,以达到隐瞒负债的目的。
隐瞒重要事项
隐瞒重大诉讼
对公司涉及的重大诉讼进行隐瞒,避免对财 务报表产生影响。
隐瞒关联方交易
对与关联方的交易进行隐瞒,避免在财务报 表中体现。
隐瞒其他重要事项
对公司涉及的其他重要事项进行隐瞒,如环 保问题、产品质量问题等。
02
财务造假动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关联交易
通过与关联方进行交易,将本应属于关联方的收入计 入公司财务报表。
虚增资产
虚构资产
未及时处理资产减值
通过伪造资产证明、评估报告等手段 ,虚构不存在的资产。
对资产减值不及时处理,导致资产价 值虚增。
高估资产价值
对资产进行高估,以达到虚增资产价 值的目的。
隐瞒负债
隐瞒债务
通过隐瞒债务的方式,避免负债在财务报表中 体现。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财务造假是指企业或个人在财务报表中故意伪造、篡改或隐瞒账目信息,以达到欺骗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监管机构等目的。

这种行为无论对企业、投资者还是整个市场都是非常严重的损害,所以有必要加强对财务造假的分析和防范措施。

一、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1.虚增收入:企业通过虚构销售或服务收入,增加财务报表中的营业收入,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

2.隐瞒成本和费用:企业通过隐瞒成本和费用,减少财务报表中的费用支出,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

3.阻止资产减值:企业通过虚构资产价值,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状况。

4.设立关联公司:企业通过设立关联公司,进行虚假交易,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

5.资产转移:企业将资产转移到他人名下或关联公司名下,以隐瞒财务状况和财产的真实价值。

二、防范财务造假的措施:1.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项业务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

2.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和细致的审计,发现和纠正财务造假行为。

同时,加强风险管理,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

3.第三方审计:企业应聘请独立的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财务报表审计,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

4.加强数据管理和信息披露:企业应加强数据管理,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和完整。

同时,加强信息披露,及时向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公开相关信息。

5.加强法律法规的遵守:企业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内部合规性管理,杜绝财务造假行为。

6.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财务素养和风险意识,防范财务造假行为。

总结起来,防范财务造假需要从制度建设、内部控制、审计机制、信息披露、合规性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只有通过全面的措施和有效的监管,才能有效地防范和遏制财务造假行为,保护投资者和市场的利益。

财务造假手段和对策分析

财务造假手段和对策分析

财务造假手段和对策分析财务造假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伪造财务数据、虚报或隐瞒财务信息等手段来欺骗投资者、债权人和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方的行为。

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声誉,也会对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实质性损失,甚至影响整个市场的正常运行。

及早发现和防范财务造假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段和对策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各方对财务造假的预防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

一、财务造假手段1. 虚报收入:企业通过虚构销售业务或未实际发生的销售交易来夸大收入规模,以美化业绩。

虚报收入是一种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段,往往会掩盖企业实际经营状况,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

2. 虚假支出:企业通过虚构支出、夸大成本等手段来减少利润,以逃避纳税或规避盈利分成等责任,或者为了获取政府补贴和其他利益。

该类财务造假手段也是造成企业财务数据失真的重要原因。

3. 虚增资产:企业通过对资产进行伪造或虚增,夸大企业实际资产规模,以获取更多的贷款、融资或投资,或者掩盖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情况。

4. 会计政策选择:企业通过变换会计政策、调整会计估计以及其他会计手段来规避或掩盖某些业务的真实财务状况,以夸大盈利或掩盖亏损。

5. 内部控制缺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合理、执行不到位、监督不力,造成对账目记录和财务报告的不准确性,给财务造假借口和便利。

二、财务造假的对策分析1. 强化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监督等方面。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其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和执行力度,提高整体风险管控能力。

2. 加强审计监督:企业应定期邀请独立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监督,对企业的财务报告、会计核算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核,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3. 加强公司治理: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范围和管理权限,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估和激励机制,减少管理人员的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

4. 科技手段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和风险预警系统,加强对财务数据的实时监测和追踪,及时发现和防范不正常的财务变动和行为。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财务造假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有意地对其经济状况、经营成果、资产负债和现金流量等进行虚假陈述的行为。

财务造假可以采取多种手段,例如虚增收入、虚减费用、弥补亏损、抬高资产价值等,以达到误导投资者、博取高估价值、获取不当利益的目的。

以下是对财务造假手段的分析和相应的防范措施。

1. 虚增收入:虚增收入是指企业通过虚构交易、虚拟销售、蒙骗审计师等手段,将本不存在的收入计入财务报表。

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假记账、虚开发票等方式。

2. 虚减费用:虚减费用是指企业通过滥用费用预提、虚报存货损失、虚报应付款项等手段,将应计费用减少或转移至其他期间,以减少当期费用支出。

3. 弥补亏损:企业在财务报表中虚增收入、虚减费用,以弥补实际亏损或者使利润看起来更高。

4. 抬高资产价值:企业通过夸大资产价值、虚报资产减值损失、虚增无形资产等手段,使企业的净资产看起来更高,给投资者造成假象。

1. 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合理的会计制度、严格的预算管理、规范的管理程序和审批流程等,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企业应加强对财务造假的风险认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控。

3. 增强企业治理:健全企业治理结构,提高监督和约束力度,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加强对高管人员的监督和评价,增加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减少财务报表的操纵空间。

4. 加强审计监督: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监督,提高审计质量和独立性,增加对财务报表的审计调查力度,发现和揭示财务造假行为。

5. 增加信息披露透明度: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时披露真实、准确、完整的财务信息,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减少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防止财务造假行为。

财务造假对企业和投资者都会带来巨大风险和损失,因此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增强企业治理,加强审计监督,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以防范和遏制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财务造假是指企业为了追求利润,通过虚假的财务报表来掩盖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以此欺骗投资者、股东、债权人或监管机构。

财务造假不仅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利益,也会给市场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金融风险。

对财务造假的手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企业和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1. 虚报收入和利润:企业可以通过夸大销售收入、低估成本和费用等方式来虚报收入和利润,从而掩盖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

2. 夸大资产价值:企业可能通过高估资产价值或采取虚假的资产重估、折旧摊销政策等手段,来夸大企业的净资产价值,以此掩盖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情况。

3. 虚增贷款和应收账款:企业可以通过虚假的贷款和应收账款来提高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从而达到掩盖负债水平的目的。

4. 缩减负债和税赋:企业可能采取恶意迟延计提应付款项或逃避税赋等手段,来减少企业的债务负担和税负。

二、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1. 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预防财务造假的基础。

企业应当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框架、制度和流程,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2. 增强财务信息披露透明度:企业应当加强对外财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积极接受外部审计和评估,以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可信度和公信力。

3. 强化管理层监督和约束:企业管理层应当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及时、全面和真实的披露,确保企业经营的合法、合规和诚信。

4. 增加独立审计和评估:企业应当积极接受独立的第三方审计和评估机构的审计和评估,以评估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5. 培养企业诚信文化:企业应当倡导诚信、诚实和守法的企业文化,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在实施上述防范措施的企业应当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操守和业务素养,加强对财务数据的管理和监督,以提高企业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在防范财务造假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加强与外部监管机构、审计和评估机构的合作,共同构建起一个诚信、透明和公平的市场环境,为企业和投资者共同创造更多的价值。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财务造假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虚假的财务信息来欺骗投资者、债权人和监管机构。

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声誉,也对整个市场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对于企业而言,必须高度重视财务造假的防范工作,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透明度,防范各种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就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和防范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一、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1. 虚增收入虚增收入是一种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段。

企业通过编造虚假的销售合同或收入确认凭证,以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从而提高企业的业绩表现。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会与客户合谋,虚假签订销售合同,或者通过向客户提供巨额折扣来获取虚增的收入。

2. 减少成本减少成本是另一种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段。

企业可能会通过虚假报销、转移费用或者延后成本确认等方式来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以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企业可能会将非生产性支出转移至生产成本,或者将部分费用转移至后期确认,以减少当期的成本支出。

3. 虚增资产价值虚增资产价值也是一种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段。

企业可能通过虚构资产、夸大资产价值或者重新确认资产价值等方式来提高资产价值,从而夸大企业的净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会通过购买虚假资产、夸大资产价值或者通过内部交易等手段来达到虚增资产价值的目的。

4. 虚假披露虚假披露是一种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段。

企业可能通过编造虚假的财务报表或者欺骗性的披露信息,以掩盖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会隐瞒重大事实、虚假陈述或者编造虚假的情况说明,以误导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二、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1. 加强内部控制加强内部控制是预防财务造假的关键环节。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各项业务流程和责任分工,加强对关键岗位的监督和审计,有效防范各种潜在的风险。

企业还应加强对财务数据的监控和核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和异常情况。

2. 提高财务透明度提高财务透明度是预防财务造假的有效手段。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财务造假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操纵财务报表、虚报业绩、隐瞒负债情况等手段,以达到误导投资者、获取不当利益的目的。

下面我们将分析一些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段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1. 虚增收入:企业通过虚假合同、不存在的销售订单等手段,编造虚假收入来提高业绩。

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对销售合同的审计、核实销售订单和客户信息的真实性,确保收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虚减成本:企业通过虚假报销、操纵采购价格等手段,虚减成本,增加利润。

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对供应商和采购价的审查,确保采购价格的合理性和真实性,严格控制报销流程,防范虚假报销。

3. 资产估值夸大:企业可能通过高估固定资产、低估坏账准备等手段,夸大公司的资产价值。

防范措施包括加强资产评估的审计,确保固定资产估值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提高坏账准备的计提标准,加强对坏账准备的审计。

4. 隐瞒负债:企业可能通过隐瞒借款、未计提应付账款等手段,掩盖公司实际的负债情况。

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对负债的审计,确保负债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加强对应付账款的跟踪和核实。

5. 操纵现金流量:企业可能通过操纵资金转移、虚构收付款等手段,控制现金流量,使财务报表呈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结果。

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对资金管理的监控,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现金流量的审计和核查。

6. 异常波动:企业可能通过人为操纵业绩或财务数据,制造业绩异常波动,误导投资者的判断。

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对业绩数据的监控和核实,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业绩波动的审计。

7. 虚构盈余:企业可能通过虚构收入、调整会计政策等手段,虚构盈余,吸引投资者。

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对会计政策的审查和核实,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盈余的审计和核查。

为了防范财务造假,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增强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企业还需要加强对财务数据的监控和审核,建立独立审计制度,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和核查。

浅析财务造假手段及防范措施

浅析财务造假手段及防范措施

对账单 等重要单据进行造假 。 1 . 完 善 行 政事 业单 位 内部 管 理 制 度
于 防 止 财 务 造 假 工 作 来 说 有 着 极 为 重 要 的 意 义 , 中 介 机 构 由 于 自身 的特 殊 性 ,它 在 工 作 的 过 程 中 能 够 起 到 较 好 的 监 督 作 用 ,
票 据 不 完 善 等 造 假 手 法 ,来 实 现 自身 获 得 大 量 利 益 或达 到 某 些 不 仅 能 够 有效 的 防止 造 假 的 出现 , 还 能 及 时 的发 现 造 假 的 情 况 , 以最 灵 敏 的方 式 应 对 变 化 ,保 证 国有 资 产 不 流 失 。 目的1 个 别 行 政 事 业 单 位财 务运 营 的过 程 中没 有 充 分 利 用 预 算 、 集 中采 购 等 手 段 对 固定 资 产 进 行 有 效 的 事 前 、事 中 监 控 , 从 而
单 位 建 设 所 急 需 要 解 决 的 难 题 。大 部 分 单 位 如 果 没 有 采 取 良好 的 财 务 控 制 措 施 都 会 使 得 国 家 的 经 济 利 益 不 断 的 降 低 ,严 重 情
况 甚 至 可 能 导 致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发 生 财 务 混乱 的现 象 。
现有财务造假情况
当前 社 会 的 经 济 在 不 断 发 展 的 过 程 中 ,财 务 出 现 造 假 的 现 政 事业单位 的内部审计制 度也可 以说是 一种完全在 行政 事业单 象 层 出 不 穷 ,已 经 成 为 了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财 务 管 理 中 一 个 亟 待 解 位 的 管 理 制 度下 延 伸 出 的 有 效 防 治 措 施 , 制 定 严 控 行 政 事 业 单 并 要 不 断 完善 运 用 这 些 制 度 , 决的问题。在 日常管理中 , 发现个 别单位通过财务信息不真实 、 位 内部 财 务 造 假 的财 务 管 理 制 度 ,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财务造假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故意伪造或篡改数据以达到欺骗投资者、降低税务负担、获取不当利益等目的的行为。

为了追求高额利润或规避风险,企业可能会采取多种手段进行财务造假。

以下是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段的分析与防范措施。

一、收入和利润的虚增:1. 销售收入虚增:企业可能通过虚构销售、伪造销售合同或虚假代理商来虚增销售收入。

企业还可以通过提前确认销售收入或推迟确认成本来实现虚增销售收入。

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销售合同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确保销售合同与实际交易一致。

加强股票、存货、应收账款等相关风险的审计与监督,确保财务报表反映真实情况。

2. 利润虚增:企业可能通过虚增营业外收入、掩盖费用、放宽资产减值准备等方式来虚增利润。

防范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和内控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

加强财务人员和管理层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其财务伦理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伪装:1. 资产伪升:企业可能通过虚增固定资产价值、虚假资本化和隐藏负债等方式来虚增企业资产。

防范措施:加强资产管理,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控制度,定期进行固定资产清查和评估。

加强财务人员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沟通和协作,确保资产估值的准确性。

2. 负债伪升:企业可能通过虚增应付账款、虚增短期负债或将长期负债划归为短期负债等方式来虚增企业负债。

防范措施:加强财务人员对负债的核实和监督,确保负债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加强内部控制,建立规范的财务报表编制和审计流程,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

三、现金流量的误导:1. 操作性现金流量误导:企业可能通过虚增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将非经营性现金流量归类为经营性现金流量等方式来误导投资者。

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现金流量管理制度,明确现金流量的定义和核算方法,加强现金流量的监控和分析。

加强内部控制,防范财务人员的滥用职权和财务欺诈行为。

针对财务造假的手段,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和内控制度,加强财务人员和管理层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对财务伦理和风险防范的认识。

浅谈企业财务造假的惯用手法及其防范措施

浅谈企业财务造假的惯用手法及其防范措施

浅谈企业财务造假的惯用手法及其防范措施企业财务造假是指企业为了达到不实目的,通过篡改财务数据或者进行虚假交易等手段,在财务报表上显示出虚假的情况,从而误导股东、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相关方。

企业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声誉和利益,还可能触犯相关法律法规,给公司带来严重的后果。

为了防范企业财务造假,企业需要了解一些惯用手法及其防范措施。

一、惯用手法1. 虚构收入:企业常常通过虚构销售、项目收入等方式来增加收入,提高业绩。

这种手法表现在销售合同伪造、无实际交易的虚假交易、预收款项迅速确认为收入等情况。

2. 夸大利润:企业通过虚高资产价值、减少成本费用,从而夸大企业利润。

这种手法表现在资产减值准备不足、费用资本化、无效成本断言等情况。

3. 财务报表欺诈:企业通过篡改财务报表来掩盖真相,例如虚增资产、低估负债、操纵披露日程等手段。

4. 资产财务造假:企业通过变相操纵、内幕交易、挪用资金等方式,掩饰资产的真实状况。

5. 非法资金流转:企业通过非法资金流转、洗钱等手段来掩盖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

二、防范措施1. 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明确的管理权限、有效的审计机制、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等,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

2. 建立激励与监督机制:企业应建立绩效激励机制和严格的监督机制,激励员工廉洁奉公,同时对异常业绩进行及时监督和处罚。

3. 加强财务信息披露:企业应加强财务信息披露,切实做到信息透明化,增强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4.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企业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感,减少造假的可能性。

5. 加强外部监管: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加大对财务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增强企业的合规意识。

6. 借助科技手段:企业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如财务管理软件、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自动化检测财务信息,提高财务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财务造假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对财务数据进行人为篡改,以获取不实的经济利益。

造假行为对于企业和社会的影响十分巨大,企业需要深入分析造假的手段,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造假手段主要分为三类:财务会计手段、税务手段和管理手段。

下面将分别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财务会计手段1.收入虚增收入虚增是指企业通过虚构销售收入等方式,增加营业收入的金额。

常见的手段有伪造销售合同、虚构销售交易、提前收取货款等。

企业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加强内部控制,确保销售交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2)建立完善的销售合同管理制度,严格审核销售合同的有效性;(3)加强对与销售收入相关的业务流程的监督和管理,避免收入虚增。

2.费用虚增费用虚增是指企业通过虚构费用支出等方式,减少利润额度,以达到掩盖实际经营状况的目的。

常见的手段有虚构费用凭证、录入虚假的费用支出等。

企业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加强对费用支出的审计,确保费用支出的真实性和合规性;(2)建立规范的费用支出流程,并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核实;(3)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确保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合理和真实。

3.资产虚增资产虚增是指企业通过虚构资产价值等方式,增加资产总额和净资产额,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状况。

常见的手段有虚构资产价值、提前确认收入等。

企业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对资产的采购、使用和报废等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2)加强对资产价值的确认和评估工作,确保资产的价值真实反映;(3)定期进行资产盘点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资产虚增的问题。

二、税务手段1.偷漏税款偷漏税款是指企业通过虚构、隐瞒或转移利润等方式,减少应缴纳的税款金额。

常见的手段有虚开发票、变相减少收入等。

企业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加强对纳税义务的认识和宣传教育,提高纳税人的自觉性和合规性;(2)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纳税申报过程的真实合规;(3)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和协作,及时了解和遵守税法的相关规定。

剖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防范措施

剖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防范措施

《剖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防范措施》xx年xx月xx日•财务造假概述•财务造假手段剖析•防范财务造假措施目录•识别财务造假的方法01财务造假概述1财务造假的定义23财务造假是指企业或个人在财务报表上故意制造虚假信息,以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行为。

财务造假主要包括虚增资产、虚增利润、隐瞒负债和费用等手段。

财务造假通常与公司治理缺陷、内部控制失效、监管不力等因素有关。

误导投资者决策,可能导致投资损失。

损害企业声誉,影响企业长期发展。

对社会诚信体系造成冲击,影响社会稳定。

破坏市场秩序,增加金融风险。

董事会监督失效、管理层追求短期利益、内部激励不健全等。

公司治理缺陷内部审计形同虚设、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缺失等。

内部控制失效会计准则不完善、审计机构独立性不足、监管机构处罚力度不够等。

监管不力02财务造假手段剖析总结词虚构收入是财务造假最常用的手段之一,通过虚构销售交易、提前确认收入等方式来虚增收入,以营造公司盈利能力良好的假象。

详细描述虚构收入通常包括伪造销售合同、虚开发票、隐瞒退货和回扣等行为。

有时,公司还可能会通过提前确认收入的方式来虚增当期收入。

例如,将未来的销售收入提前到本期确认,或将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业务提前确认收入。

虚构收入虚增资产是一种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段,通过虚增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等方式来夸大公司的资产规模和实力。

详细描述虚增资产通常包括虚增固定资产价值、虚增存货价值、虚增无形资产价值等行为。

例如,公司将不存在的固定资产或存货记入账内,或者将实际价值低估以夸大其账面价值。

此外,公司还可能会通过不当计提折旧或摊销来虚增资产价值。

总结词虚增资产VS低估负债是财务造假的另一种手段,通过隐瞒负债、低估负债金额等方式来营造公司偿债能力较强的假象。

总结词低估负债通常包括隐瞒应付款项、隐瞒借款、低估应交税金等行为。

例如,公司将应付款项不入账或者延迟入账,以降低当期负债水平;或者通过关联方交易将负债转移到账外,从而隐瞒真实的负债状况。

剖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防范措施

剖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防范措施

剖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防范措施剖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防范措施一、财务造假的概述财务造假是将企业的各种财务缺陷和隐患隐藏起来,使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侵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造假不会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

财务造假的手法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国家市场经济的有序、稳定的运行。

剖析导致财务造假的真正原因,寻找治理财务造假对策,确立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秩序已迫在眉睫。

[1] 究其财务造假的内因:利益驱动是根本原因,财务人员受到内部压力是客观原因,公司治理结构缺陷是自然原因:而财务造假的外因是会计准则、制度及证券市场机制不完善,社会审计监督难以做到公正性,国家的处罚力度不足。

应从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两方面采取相应对策,治理财务造假行为,维护我国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一)财务造假的含义财务造假是指财务人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采用各种欺诈手段在会计帐务中弄虚作假,伪造、变换会计事项,从而为小团体或个人谋取私利的行为。

“全美反财务舞弊委员会”将财务造假定义为,针对上市公司而言,财务造假就是公司在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中,由于故意或轻率地行为,无论是虚假或漏列,结果导致重大的误导性财务报告,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2]财务造假是一种不规范的会计行为,它将致使提供的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财务造假的目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的发展,人们对财务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然而近些年来,财务造假现象日益增多,以至于人们一提起财务就会把它和作假账联系在一起。

企业进行财务造假的目的:1、为了粉饰企业的业绩考核;2、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3、为了发行股票早日上市;4、为了逃税偷税或操纵股价;5、为了某种政治企图;6、为了推卸企业和个人的责任。

会计造假所制造的错误信息将严重误导各类决策者,从而导致各个市场行为主体乃至国家相关决策机构被误导而制订出错误决策,破坏市场运行机制。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财务造假是企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许多企业采用不诚实的方式来操作财务数据,这会极大地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以下将对财务造假的常见手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销售收入虚报企业可以通过虚报销售收入来伪造收入增长和利润水平。

虚报销售收入的常见手段包括虚报销售数量和虚报销售价格。

虚报销售数量可以通过将未出售的库存数据记录为销售收入来实现。

虚报销售价格可以通过将销售价格高估来实现。

防范措施:1.建立全面有效的销售管理制度,以控制并审查销售管理程序。

2.增加对销售人员的监督,防止他们设法虚报销售数量和价格。

3.加强库存管理,确保库存数据准确记录。

二、成本虚报虚报成本可以降低企业的净收入和税收负担。

常见的虚报成本手段包括虚构成本支出、隐瞒成本支出、将个人消费列为业务成本等。

企业可能会通过整合销售报表和成本报表来伪造成本。

1.实施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确保成本支出得到充分的审查。

2.确保财务报表和成本报表独立管理,并加强内部审计程序。

3.建立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规范,以确保成本的记录和报告过程遵循财务管理原则。

三、现金流量虚报虚报现金流量可以通过误报收支项目、隐瞒资金流动、伪造银行账户信息、做出虚假的现金交易等手段来达到目的。

企业可能会虚报现金流量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和财务状况。

1.加强内部审计程序,建立有效的损失防范机制。

2.加强现金管理,监督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过程。

3.制定制度控制信用卡、支票、现金、电子转账和其他现金交易方式,确保财务信息准确、完整且及时。

四、资产负债表虚报资产负债表虚报是企业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虚报资产负债表可能会导致虚构资本规模、伪造偿债能力和资产负债表不平衡。

企业可能采用虚构的资产价值、伪造资产负债表信息、虚构资产购买价格等方法来虚报资产负债表。

1.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程序,对资产负债表的审计应更加严密,以保障真实和准确。

2.加强资产管理,确保资产管理过程严谨、规范,建立资产分类和清单以帮助审计。

财务造假手段和对策分析

财务造假手段和对策分析

财务造假手段和对策分析财务造假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中有意或无意地掩盖财务数据,误导利益相关方,以达到达到利益或其它目的的行为。

财务造假可能会对企业、投资者、员工等造成严重损失。

下面将阐述财务造假的常见手段和应对措施。

财务造假的常见手段:1. 披露虚假信息:企业在披露财务信息时,存在夸大收入和利润、缩小成本和费用的行为,导致企业财务数据不真实。

2. 建立虚假账户:企业在财务账户中建立虚假的资产或负债,以扭曲财务数据。

例如,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虚假的销售金额、虚假的应付账款等。

3. 进行交易场景操作:企业在财务报告中夸大同业交易或代理收入、虚增应收账款、虚减存货和资产等,制造虚假的交易场景。

4. 假借资本支出: 企业在资本支出中夹带了非资本支出的费用,使得企业表现得更为优秀。

应对财务造假的措施:1. 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该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明确职责和监管制度。

加强内部审计,避免漏洞被人利用。

2. 严格执行会计准则:企业应该尽量遵守会计准则,坚守道德底线,不做虚假的会计记录。

企业应该在报告中加入更多的关键数据,以明确企业的财务状况。

3. 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避免风险的发生或对全盘财务等重要信息进行有效控制。

4. 宣传企业道德规范:企业应该努力建立正确的企业文化,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人们对企业道德规范的认识。

企业在营销等方面要保持透明、诚信的态度,减少虚假宣传。

5. 政府应该加强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财务造假的监管,加强对企业财务信息的查核力度,及时发现和惩罚有不透明行为的企业。

总而言之,为了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消除财务造假的影响,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同时,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道德规范和内部控制,加强员工教育,提高企业的整体风险管理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财务造假手段及防范措施
作者:李巍
来源:《中国经贸·下半月》2013年第05期
摘要:我国的社会经济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财务工作已然成为社会各行业所重视的重要部分,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在收益管理的制度下进行财务造假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防范财务造假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财务控制;财务造假;内部控制
财务控制措施是相关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而不断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建设过程中的内部的财务防控一直是为我们所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现代行政事业单位建设所急需要解决的难题。

大部分单位如果没有采取良好的财务控制措施都会使得国家的经济利益不断的降低,严重情况甚至可能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发生财务混乱的现象。

一、现有财务造假情况
当前社会的经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财务出现造假的现象层出不穷,已经成为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日常管理中,发现个别单位通过财务信息不真实、票据不完善等造假手法,来实现自身获得大量利益或达到某些目的;个别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运营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预算、集中采购等手段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事前、事中监控,从而使得国家资产没有充分利用,甚至还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建设工作。

二、财务造假手段
在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之下进行财务工作的造假,其造假范围不仅仅局限在收入的违规记录上,还包含了虚报资产、、虚报支出等等情况,或者编造虚假的财务报表以及评估数据等文件来隐瞒资产,造成实际与账面不符,国家资产流失的情况。

通过造假而得到的财务报表,从根本上来说,这就是欺骗相关财务监督部门的行为,而在这一造假行为中主要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因素:①发票取得的手段不合法,通过买卖虚假发票或交纳税费多开发票造假。

②对财务报表进行造假、谎报;③对原始凭证、原始要素进行造假。

④对银行对账单等重要单据进行造假。

1.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
(1)内部控制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单位的机制不像企业那么灵活,一个收益管理制度应该能够高效的管理所在单位内部的财务工作,并且能够有效的控制财务造假,其制度控制机制必须要包含以下几项主要因素:
①收益管理制度必须要有能够完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参与到会计的所有工作人员,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管理层也必须包含在内,任何在财务的处置权利上,都不能超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控制权利。

②整个财务的控制过程中必须要受到极大的重视,从而促使每一个环节的严格、规范执行。

③必须要贯彻不同职务不同区分开的思想,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授予一定的权利。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必须要设立相应的财会制度及工作岗位以及会计工作机构,并且对该机构的每个成员进行责任的明确划分,并将不同职务之间的事物区分开来,最大限度的保证财务运作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责任分明,从而起到互相监督以及互相约束的作用。

而利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来进行造假预防工作的核心就是将造假职责进行严格划分,将控制范围内的职责划分之后,能够极大的增强各级管理者的责任态度,提高财务造假难度,让有心人望而却步。

(2)内部审计制度
围绕服务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强化审计监督,加大对重大财经决策和经费物资分配等关键环节的审计力度,优化投向投量,确保有限资源合理分配、科学使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制度也可以说是一种完全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下延伸出的有效防治措施,制定严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造假的财务管理制度,并要不断完善运用这些制度,不仅能够有效的防止造假的出现,还能及时的发现造假的情况,以最灵敏的方式应对变化,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

2.外部审计监督
外部审计监督就是指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对自身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对财务报表上所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财务意见,从能使得财务工作能够更好的进行。

三、现有对防范财务造假应采取的措施
1.健全会计法规制度体系,严肃财经法纪,加大执法力度
(1)会计法规可以说是会计信息工作能否保证其质量的一个极为核心的环节,是整个会计管理工作中所必须要配备的基本规范制度。

(2)提高对违法违纪的财务工作人员的处罚程度,起到较好的警示效果,防止更多财务造假出现的可能性。

2.加强中介机构监管
最大限度的增强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加大其监管力度对于防止财务造假工作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中介机构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它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起到较好的监督作用,并且能够准确的发现会计信息中的问题。

3.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要以单位会计管理制度为载体,统一制定《内部财务会计管理控制制度》,通过制定不同方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使单位在内控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有章可循,形成内部会计机构和岗位设置合理、职责权限划分明确、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各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四、结语
总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在财务管理的内部建立严格的防止措施,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在财务造假发生之前就进行控制,并且在财务造假发生之后第一时间就能够发现,这也就极大的降低了财务工作发生造假的可能性,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能够健康的运作,更好的适应经济市场的变化,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玉荣.建立健全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财政监察,2003,(3).
[2]李三喜,高雅青,陈新环.内部审计准则及实务操作.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