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3.我国当前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国家,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
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60%左右,城市化进程表明了中国现代化的实质内容,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一、城市发展不平衡随着中国城市发展的加速和城市人口增多,城市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因此也导致了一些人口的流失。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中小城市的发展支持,增加对欠发达地区的投入,尽力弥补这些城市之间的差距。
二、土地资源紧张土地资源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城市发展需要大量土地资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纷纷被开发和利用,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建立土地资源的保护制度,加大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需要增加先进技术的使用,从而保护土地资源。
三、城市交通瓶颈城市交通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城市化进程加速使得城市交通问题愈发突出。
城市人口增多,各种交通工具增加,同时道路条件未能跟上,交通问题更加严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减少城市交通问题的发生,通过协调规划,合理规划交通设施,利用现代化交通技术,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四、环境污染问题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也加深了城市环境污染的愁人之处。
城市发展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产生废气、废水、垃圾等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增加环保技术装备,建立环保财政扶持体系,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普及率,让每个人都参与到环保事业中,从而建设一个更加宜居的城市。
五、城市居民素质问题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人口也随之增多,如何提升城市居民的素质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良好的城市社会文明和公共道德素质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它关系到城市的稳定和和谐。
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分析
1. 交通拥堵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私人车辆的增多,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
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出行效率,还给城市环境带来了更多的污染。
2. 房价上涨
随着土地资源的有限和人口集中的趋势,城市房价持续上涨。
这使得中低收入者难以负担得起合适的住房,导致社会不平等问题加剧。
3. 环境污染
城市工业化和交通密集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空气、水质和土壤污染对居民健康带来了潜在风险,并对生态平衡造成了威胁。
对策建议
1. 交通拥堵对策
- 建设更多的城市轨道交通,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出行便利度;
- 鼓励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和骑行,建设更多的自行车道;
- 推行交通限制措施,如限行、拥堵费等,以减少私人车辆使用。
2. 房价上涨对策
- 加大土地供应,建设更多的经济适用房,满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
- 完善住房保障政策,提高租赁市场的规模和质量,减轻购房压力;
- 鼓励发展外围区域,分流人口压力。
3. 环境污染对策
- 加强环境监管,严格控制工业废气、污水等排放标准;
- 推动能源结构转变,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 倡导居民节约用水、减少垃圾和合理使用化肥等绿色生活方式。
结论
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复杂的,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采取上述对策,我们可以逐步改善交通拥堵、房价上涨和
环境污染等问题,推动城市向更可持续、宜居的方向发展。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面貌不断改变。
然而,城市化的发展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问题是城市过度拥挤。
由于人们纷纷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城市面临着人口过剩的困境。
拥挤的城市给交通、住房、环境等方面带来了巨大压力。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解决城市过度拥挤的问题。
一种对策是优化分布,发展中小城市。
当前大城市吸引力太强,人们纷纷涌向大城市工作和生活,导致大城市的压力越来越大。
通过发展中小城市,吸引部分人口流向这些城市,可以分散人口压力。
同时,发展中小城市也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其次,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另一个问题是资源匮乏。
城市化进程需要大量的土地、水、能源和其他资源,而这些资源不可再生且有限。
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会导致资源匮乏,给城市发展带来隐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合理的资源管理措施。
一种对策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发展需要砍伐森林、填埋湿地等,这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保留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协调。
再次,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第三个问题是社会失衡。
城市的迅速发展导致城市社会结构失衡,贫富分化严重,城乡差距扩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措施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一种对策是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乡村。
城乡差距导致不少农民滞留在农村,生活条件无法提高。
通过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条件,鼓励农民进一步参与城市化进程,可以减少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综上所述,中国城市化进程面临着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优化分布,发展中小城市,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现代化等对策,可以解决城市过度拥挤、资源匮乏和社会失衡等问题,为中国的城市化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在不断推进,城市化率已经超过了50%。
虽然城市化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很多好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一、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的城市空间布局不够合理。
一些城市过于集中发展,导致城市之间的连通性不够强,城市间的发展差异较大。
另外,一些城市内部发展不平衡,城市中心地区资源过度集中,导致城市发展不协调。
应对措施:在城市化规划中,应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分担和配置城市资源,打破城市壁垒,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二、城市环境问题严重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城市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其中的污染问题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都给城市居民带来很大的困扰。
应对措施:建立健全的环保机制,实施能源、材料、产品等节能环保标准,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三、城市交通问题突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交通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城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给城市居民带来巨大的困扰和危害。
应对措施:优化城市交通规划,提升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和服务水平,加强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交通体系的优化升级。
四、城乡差距较大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城乡差距较大,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有很大的差异。
这也导致了城市化进程不够平衡。
应对措施: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城市和农村的全面融合,提高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水平,促进城乡发展协调。
五、城市管理体系不完善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城市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之间缺乏协调和合作。
这也导致了城市管理效率不高、城市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应对措施:建立完善的城市管理体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综上所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积极解决。
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城市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一、城市化的现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在我国日益加速。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60.6%,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
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好处,如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推动经济发展等。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二、城市化的问题分析1、资源环境压力逐渐增大城市化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建设房屋、道路、城市基础设施等,消耗了大量的土地和能源资源,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加剧了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消耗。
2、城市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城市之间、城市内部的发展差距愈发明显。
一些发达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明显领先于其他城市,这种不平衡发展,将进一步加剧城市之间的“两极分化”。
3、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一些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高耗能、高污染、高密度的建筑分布不合理,形成了大量的城市热岛效应区域,城市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在城乡结构方面,当前一些城市匆忙规划建设,导致城市人口拥挤,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
4、大量人口聚集带来的社会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重返城市的农民工和移民,使得城市人口、车辆、建筑物等多种城市设施得不到适当的应对措施,导致资源短缺、住房危机、出行拥堵等问题。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城市中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治理难度逐渐加大,包括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安全、环保、文化等问题。
5、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加速推进目前,大部分中国城市的经济结构仍以重工业和传统制造业为主,这种传统的产业结构已经遭遇到了严峻挑战,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正在不断加大。
需要加速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创新,从而更好地适应国家新的经济发展趋势。
三、城市化的对策措施1、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控,推动城市功能扩大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控,优化城市布局,推动城市功能扩展,使城市更好地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创新、稳健的开发模式有助于缓解城市土地和资源消耗的压力,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已经持续了数十年,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将就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
一、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流动问题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人口涌向城市,这种人口流动造成了社会管理、就业、住房、环保等方面的问题。
其中,就业问题尤其突出,造成了城镇就业压力增加,失业率上升,人口流动加剧等问题。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们需要多方面的方法。
例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条件,吸引农村居民留在家乡;同时,在城市建设中,要加强对住房的规划和管理,提高住房品质和数量,吸引人才到城市工作居住。
二、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化率越高,城市空气、水质、垃圾处理等方面的污染问题就越严重。
幸运的是,我国政府对环境污染已经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采取了大量措施,包括提高环保标准、加强监管等。
然而,这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城市污染治理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包括监管和处罚,但更重要的是提高社会环保意识。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教育,发起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以减少和防止污染的发生。
三、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城市交通拥堵是常见的城市问题之一。
由于私家车数量的日益增加,城市道路负担愈加沉重,道路容量不足等问题,暴露出城市规划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必须加强城市规划,优化城市道路布局,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设施水平,推广低碳交通方式,比如鼓励公众步行或者骑自行车。
同时,应该创新交通管理,加强交通监管,推进交通信息化,实现公共交通智能化。
对于一些城市的狭窄道路,可以沿用巴黎的限行政策,鼓励电动汽车使用,减少污染,并便于政府的监管。
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问题城市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运行的灵魂,因为不足导致城市管理和市民生活条件劣化,也造成了一系列问题。
中国政府一直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但是由于规模庞大,费用昂贵,实施难度大等因素,依然面临困难。
为应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尽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在城市规划中要注重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提高投资的效益,同时推进基础设施的管理和运营方面的科技创新。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有哪些问题和挑战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有哪些问题和挑战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有着众多问题和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也加速进行。
然而,这种高速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包括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社会不公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资源短缺城市化进程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便是资源短缺。
随着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对能源、水资源、土地等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资源供应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次,资源短缺也导致了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以能源为例,中国仍然依赖于传统的煤炭能源,但煤炭的开采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
同时,一些城市由于发展过快,导致水资源供应不足,甚至出现了水危机。
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加大对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并加强对地下水和其他关键水资源的保护。
二、环境污染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环境污染。
作为工业、交通和人口的集聚地,城市的环境容易受到污染的影响。
大量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和生活垃圾的排放,导致空气、水和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空气污染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难题之一。
雾霾天气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环保措施,加强工业排污治理和汽车尾气治理,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的优化。
三、社会不公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不公是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重大挑战。
虽然城市化给部分人带来了机会和发展,但同时也加剧了城市中的社会差距。
一方面,一些农民工在进城务工过程中遭遇到不公平待遇,包括低薪、长工时和没有社会保障等。
另一方面,富裕阶层的崛起导致了城市中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民工的保护力度,推进农民工的土地流转和户籍改革,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
同时,应加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减少贫富差距,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公平的社会环境。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问题与对策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问题与对策中国是一个拥有庞大人口的国家,城镇化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但这一进程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城市规模膨胀问题中国的城市规模呈现出快速膨胀的趋势,这导致了许多城市面临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首先,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并将重点放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建设更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其次,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此外,鼓励绿色出行方式,推广公共交通系统,减少个人汽车使用。
最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环境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农村人口流入城市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带来了巨大压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首先,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生活水平,吸引农村居民留在家乡发展。
其次,改革户籍制度,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保障他们享有平等的社会权益,促进他们融入城市社会。
最后,加大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确保城市居民和农民工都能享受到公共服务的平等待遇。
三、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首先,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此外,加强乡村旅游和农业观光等特色产业的发展,提升农村发展的动力和吸引力。
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福利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最后,加强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引导,提升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
总结起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面临着城市规模膨胀、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城市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城市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城市化发展是当今社会最为重要的趋势之一,城市的规模、人口和经济活动不断扩张,而这背后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三个角度,探讨城市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城市化发展的现状近年来,城市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
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达到8亿,城市化率达到60%以上。
同时,城市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人口向大城市集聚,城市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
城市化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城市作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企业的涌入,使各种资源得到了更好的配置和利用。
但是,城市化发展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如人口过度集聚、环境污染、社会隔离等。
二、城市化发展的问题1.人口过度集聚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进入城市,大城市的人口数量呈现出激增的趋势。
这样的集聚会使得城市的人口密度过高,城市内部的交通、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无法满足需求,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2.环境污染城市化带来的大量工业企业和人口进入城市,导致大量的废气、废水排放,严重污染了生活环境,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同时,工业企业和人口的涌入也会加剧城市的交通压力,使交通拥堵严重,进一步加剧环境的污染。
3.社会隔离城市化发展的速度过快,使得人口进入城市的行为相对单一,主要是工作和生活,很难充分融入到城市的社会文化中。
这使得城市的社会结构出现了严重的隔离现象,城市间贫富差距加剧,社会矛盾也随之加剧。
三、城市化发展的对策1.优化城市规划要优化城市规划,尽量避免城市人口过度集聚,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活品质,提升城市的生态环保水平。
同时,规划当中也要协调好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的水、电、路、暖等公共服务设施,方便居民生活和工作。
2.加强环境保护要加强环境保护,控制工业企业和人口涌入,减少城市的废气、废水排放,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
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1. 城镇化的现状与挑战说到城镇化,大家一定都知道,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速度可谓是飞快,真是像脱了缰的野马,瞬间把乡村的小伙伴甩得远远的。
不过,这种快速发展的背后,也藏着不少问题,咱们今天就来聊聊。
1.1 住房问题首先,住房问题就是个“老大难”。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房价就像坐了火箭,直线上升。
很多年轻人奋斗了好几年,工资到手了,结果大半都得拿去还房贷,真是“工资不够花,心情又不佳”。
一想到要住在小小的单间里,心里就有点苦。
我们得考虑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能住上宽敞舒适的房子,让他们有个安稳的家,毕竟“家是温暖的港湾”嘛。
1.2 基础设施建设再说说基础设施,这可真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石”。
但有些城市在这方面还真得加把劲。
地铁、公交、学校、医院,哪一样都不能少。
现如今,很多地方的交通系统还不够完善,上班高峰期挤公交就像是在进行“人肉挤压”,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咱们得想办法,把这些基础设施升级一下,让大家出行更方便,生活更舒心。
2. 社会问题与文化冲突城镇化不仅仅是盖房子、修马路,还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你知道,乡村和城市的文化差异可不是说消除就能消除的。
2.1 社会融入问题很多来自农村的小伙伴,刚到城市里可能会感到“水土不服”。
城市的生活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社交圈也比较狭窄。
这就导致他们在城市里生活得不那么愉快,甚至有些孤独。
所以,咱们得建立一些平台,鼓励大家相互交流,互帮互助,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小圈子。
2.2 文化冲突再者,文化冲突的问题也不能忽视。
城市里的人有他们的生活方式,农村的小伙伴也有他们的习惯,两个文化之间的碰撞,有时候就像火花四溅。
我们要提倡文化包容,举办一些文化交流活动,让不同背景的人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纳彼此,这样才能让城市生活更和谐美好。
3. 改进建议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其实,有不少“招数”可以试试。
3.1 支持首先,相关部门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问题与对策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们涌入城市,城市化进程亦在不断发展。
然而,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今天我们将探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问题和对策。
一、城市化带来的问题1.城市环境污染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城市生产和消费活动,工业生产和交通出行对空气、水源等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的健康和城市的整体形象。
2.人口问题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下水道、垃圾管理等基础设施跟不上发展,城市拥挤程度加剧,影响了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3.城乡差距拉大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交流,但也加剧了城乡差距,农村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落后,使得农民难以享受到城市的优越条件。
4.房价问题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居民对房地产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房价不断攀升,使得普通居民难以在城市内购买房屋。
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问题的对策1.把生态与城市化结合起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环保,控制污染和碳排放,推进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建设,建立绿色低碳的城市管理模式。
2.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覆盖面和质量,完善城市交通、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保证城市运转的顺畅。
3.加强社区建设注重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改变单纯的规划、建设形式。
激发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达到共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4.处理好城乡关系建立健全的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两个交易平台机制:一个是农民工的流动与就业机制,另一个是两地货物的交流与配送机制。
5.处理好房地产问题完善房地产市场正常秩序,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提高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速度,发展租赁市场,使普通居民能够在城市里安居乐业。
总之,针对城市化进程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解决。
政府需要制定更好的政策,推进城市发展;市民需要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共建和谐社会。
只有这样,城市化进程才能真正成为美好生活的体现,让城市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发展。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如今,我国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7亿,城镇化率达到了57%,但是由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因此,在未来的城市化发展中,需要采取一些对策,从而解决和缓解一些问题。
一、地区不均衡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地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一些发达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而在一些落后的地区,人口规模和生活水平则始终徘徊在低水平。
解决办法:建设中心城市和经济发展区,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在落后地区大力引进优秀企业,重点推动科技创新,助力制造业升级,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
二、城市人口规模过大由于城市快速扩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过于庞大会导致交通拥堵、城市环境污染、社会矛盾不断升级等。
解决办法:打造宜居城市,促进城市内部区域发展平衡,减少城市空气污染等问题。
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加大绿化覆盖率、推动城市规划与建设等政策措施,实现城市内部区域的协调发展,提高城市居住环境的质量和品质。
三、房地产泡沫化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房价不断高涨,房地产泡沫形成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大量资金用于炒房,资源分配不均也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解决办法:坚持“房住不炒” 的原则,推进房地产的真正健康发展。
加大政府在商品房供应中的配套力度,建立健全不同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土地使用和供应管理等方面的调控,从而实现房屋供需的平衡,保障城市居民的合理住房需求。
四、社会矛盾城市化增进了社会交流,但是也带来了新问题:社会矛盾的加剧,治安问题等。
解决办法:建立和谐社会秩序,着重推动法治建设和政法工作。
实现权利与义务的均衡,建立必要的法律规范,使各方之间能够共同维持社会秩序,从而保障城市稳定的社会环境。
总之,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也面临着众多问题。
为了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采取对策,重点解决以上问题,从而提升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品质,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各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领域,中国经济改革四十多年以来,城市化快速发展,从1978年的17.9%到2018年的59.58%,城镇人口超过8亿,城市成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
但是,城市化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土地资源浪费、城市拥堵、环境污染等,同样给中国经济和社会带来了许多挑战。
城市化对土地资源的浪费问题城市化快速推进,大量土地面积被用于工程建设或房产开发,虽然城市化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但对土地资源浪费的影响已经显而易见。
虽然中国的土地利用单位GDP有所下降,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存在较大差距,需要有效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控制城市扩张的速度,降低城市化对土地资源的需求。
应对方法第一,采取精细化城市发展模式。
根据各个城市的发展情况,采取不同的城市发展方式。
这样不仅可以提供城市多样性,同时还可以降低城市化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
第二,优化土地市场监管。
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土地质量差异以及制度缺陷等原因,土地市场的监管难度同时也较大,需要进一步加强土地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和有效监管力度,限制土地买卖等交易的过度波动和恶性竞争。
城市拥堵问题城市化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城市拥堵。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交通流量增大,道路网络的规模也不断扩张。
在过去,中国城市交通状况较好,但是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道路规模与交通状况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城市拥堵,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物流成本、居民的出行效率、交通治理效果等多个维度。
应对方法第一,政府应加快完善城市交通网络,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
如采取公共交通和私家车分道行驶的原则等。
第二,对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应落实科学合理的管控措施。
通过减少行车速度、车辆排放等方式规范交通流量、提高通行能力。
环境污染问题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十分严重。
由于城市人口的集中,在人类活动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
城市垃圾数量与种类多样化,加大了环境治理的难度。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镇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趋势。
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带来一系列的好处,比如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生活质量、推动经济发展等。
然而,城镇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城市管理不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
本文将探讨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城镇化出现的问题1、资源紧缺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城市所需的资源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会导致资源的紧缺。
比如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等都会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
2、环境污染城市的工业化和交通运输会释放大量的废气、污水和垃圾,这些污染物会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同时也破坏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影响着生态平衡。
3、社会管理问题城镇化带来了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而城市管理资源的不足和社会管理水平的不高,这就难以保证城市的社会秩序,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比如治安问题、交通拥堵等。
4、收入差距扩大城镇化也会带来城市和农村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城市的高薪工作机会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来城市打工,但由于他们的技能和学历不高,所以收入较低,而城市的高薪工作机会被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抢占,这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加剧。
二、解决城镇化问题的措施1、合理利用资源政府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推动城市的“瘦身”,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加强水资源、能源资源的节约利用,推动新能源的应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2、加强环保意识政府可以加大环保法规的执行力度,限制污染物的排放,推动绿色生产方式;同时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共同保护城市的环境。
3、加强城市管理政府可以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推动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加强对治安问题的管理和维护,保障市民的生活安全。
4、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医疗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同时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来源,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城镇化进程逐渐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然而,在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资源与环境承载压力加大在城镇化进程中,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大规模的城镇建设和人口流入导致土地、水资源和能源紧张,同时也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优化土地使用效率,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其次,推动绿色低碳城镇建设,促进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
此外,还应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转移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转移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村转移人口在城市中面临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社会融入较为困难。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加强农村转移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
一方面,要改革户籍制度,取消对农村转移人口的歧视性待遇,使他们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务。
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返乡创业。
三、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在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发展不平衡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一方面,城市发展过快,资源集中,产业结构单一,造成城市功能扩张困难;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落后,人口流失严重。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乡综合发展。
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同时,要推动城市功能的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四、缺乏有效的城市治理体系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治理体系的建设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
然而,当前我国的城市治理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权责不清、监管不力、决策参与度低等。
当前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
当前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国内外发展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国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源泉。
加快推进城镇化便是一个很好选择,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1) 我国城镇化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城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限制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城镇化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但与此同时,优先支持工业化的体制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一直存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
一、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到2012年,用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衡量,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处于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但用城镇化率衡量,我国城镇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只有52.6%,还处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很显然,我国的城镇化已经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二、 城镇化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从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现状来看,由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东北地区>东部地区>全国平均>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虽然东部地区在四大地区中无论是工业化率还是非农化率都最高,但城镇化发展与工业化和非农化发展最为协调的地区是东北地区,东部地区则居其次;而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发展的现象最明显,甚至超过西部地区;三、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基本合理,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要求不同规模等级城镇之间保持合适的比例关系,中间不出现断层也不缺少环节;四、人口流动的促进作用在增强;五、大城市的中心地位得到加强;六、中小城市数量发展出现迟滞;七、小城镇发展仍需引导和扶持等等。
(2) 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1、规划体制不健全,土地制度存在弊端,规划体系不健全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规划缺乏前瞻性,城镇建设只谈城镇,忽视了农村的发展,不能将城乡建设结合起来,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城乡分割。
而且,政府的一些政策严重向城镇偏移,子女上学、社会保障、廉租房建设等一系列为农民进城做保障的政策缺失,政府城镇建设规划与农民实际需求不相符,不利于城镇的长远发展。
另外,土地制度的弊端也为城镇化的推进带来了障碍,土地产权不明晰、流转制度不规范制约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自由流动,而且农民依靠土地所带来的收入相当低,农民物质基础薄弱,很多农民处于亦农亦工的状态,辗转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不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快速转变;2、城乡分割严重,二元结构明显。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然而,城镇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以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分别探讨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措施。
一、资源环境问题1.1用地紧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用地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土地紧张,影响城镇化进程。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土地资源保护等。
1.2水资源紧缺: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产业发展的壮大,水资源供应压力不断增加。
为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可以采取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推进水资源合理利用等措施。
1.3大气污染: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化和汽车尾气排放等大气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对此,可以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行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加强对污染源的排放监管等。
二、社会问题2.1城乡差距拉大:部分地区农村地区发展滞后,城镇化进程中形成了明显的城乡差距。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
2.2就业压力:城市化进程中快速增长的劳动力供应使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尤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需要解决。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推动新型城镇化,培育和扩大新兴产业,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等。
2.3社会治安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人口增加和流动性增强,给社会治安带来了挑战。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社会管理,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社会公共安全设施建设等。
三、环境问题3.1垃圾处理难题:城镇化进程中,废弃物的产生量急剧增加,垃圾处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大垃圾资源化利用力度,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水平等。
3.2水污染严重: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不当导致水环境污染加剧。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水环境保护,推行水污染防治技术和管理手段,完善环境监测体系等。
3.3生态破坏: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土地开发和建设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农民工流动性大,房屋保障滞后,难以得到足够的住房保障;
2、城市社会服务水平低,公共安全、治安、卫生清洁和交通出行等公共设施不够;
3、城市建设过程当中出现过度开发导致的土地消耗、城市污染和水资源消耗;
4、城市管理上出现了权力与财力联结的现象,给管理有关的行政程序失去了效力;
5、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城市交通拥堵严重,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上述问题的对策主要是:
1、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实行入住补贴、租赁补贴等政策,提高农民工、农业转移劳动力的房屋保障率;
2、加强城市社会服务水平,完善城市公共设施,加强城市社会公共服务;
3、严格执行城市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完善城市规划,限制过度开发;
4、加大对城市行政程序的监督力度,严格执行现行法律法规;
5、提高城市公共交通便利程度,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强化城市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
在城市规模扩大的同时,城市发展也面临着众多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对策。
一、土地资源问题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但是我国土地的稀缺性导致了城市发展中的土地资源紧张。
城市的快速扩张导致了农用地、生态用地、水源用地的不断减少,而且大量土地被用于建设住宅、商业以及工业用地,导致城市绿地和公共空间的减少。
这样的城市发展不仅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还给人民带来了许多不便。
对策: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建立“用地先保护,后开发”的机制,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优先保护农用地、生态用地和水源用地,合理规划永久基本农田,并注重发展非耕地农业。
另一方面,应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绿量”,培育城市森林、湿地、公园等自然生态景观。
二、交通拥堵问题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汽车的快速普及,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愈发严重。
交通拥堵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还会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影响市民的生活和工作。
因此,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一大瓶颈。
对策:政府要加强城市物流和公共交通的优化,建立多样化的出行方式,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此外,城市规划应在以行人为中心、推广绿色交通等方面下功夫,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三、社会保障问题城市发展的进程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比如社会保障问题。
城市中存在着大量的低收入或贫困居民,这些人口普遍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也经常面临着失业和疾病的风险。
如何处理这些社会问题成为了城市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对策:政府应该加强对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积极发展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城市公共服务的提高。
同时,城市应该注重增加劳动力就业机会,创造就业环境,推动人口就业和社会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四、环境污染问题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污染物排放以及工业废弃物对环境的侵蚀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城市化带来了很多好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
一、住房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逐渐增加,房价也随之上涨,普通工薪阶层买不起房子已成为现实。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增加低价房和租赁型住房等等。
同时,对于在城市中拥有多套房产或出租乱收费的人进行限制和管理。
二、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基础设施的供应滞后,城市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难以跟上城市化的步伐。
面对这一问题,政府应优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更多的道路、桥梁和公共设施,全力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三、移民和就业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很多人持续地从农村流入城市,但他们却面临着种种问题。
由于文化差异、教育和技能缺乏等多种原因,这些流动人口在城市中融入难度大,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因此,政府应积极采取对策,鼓励和支持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的工作队伍,为流动人口提供教育和培训项目,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并逐步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四、资源和环境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各地资源调配矛盾日益突出。
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环境,保护公共资源,防止恶性竞争并保持生态平衡。
五、城市规划和建设问题城市化前所未有地占有农田和自然环境,需要合理的规划和建设。
政府应当颁布、实施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城市化进程变得平稳和有序,达到利国利民的目的。
总之,城市化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但只有解决好上述问题,才能够保证城市化的可持续性。
政府和民众应共同努力,共同实现城市化的发展,同时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和宜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93.我国当前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赵锋军李玉东张君卿摘要:我国当前处于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城市化高速发展,在我国具体的国情下会呈现出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中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城乡统筹等国家宏观发展政策,研究这些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同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对策和措施,以期对我国的城市化的健康、平衡、良性、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城市化;城中村;逆城市化;城乡统筹1、引言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Northam,Ray. M)在1975年提出了被公认为城市化发展规律的“诺瑟姆曲线”,按照这一规律,城市化发展可以分为初期、中期、稳定三个阶段:初期阶段,城市化增长速度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中期阶段,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间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可以达到60%或以上;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经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化率趋于稳定。
2、我国城市化所处的阶段和特征2011年底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指出中国城镇人口的比重超过50 %,这标志着中国的城市化已处于中期阶段,按照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的规律及特点,我国的城市化仍将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城市人口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城市的数量将也将进一步增加,城市的用地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
3、我国当前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3.1、城市化滞后问题1980年,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已处于成熟阶段,城市化率平均为70.9%,其中美国为77%,日本为78.3%,联邦德国为84.7%,英国为90.8%,加拿大为75.5%[1]。
而我国2011年底城市化率刚刚突破50%,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3.2、城市化发展的地区差异问题从建国到现在,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除了在不同的地区之间表现出发展速度上的差异外,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东西空间分异上表现出东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南北空间分异上表现出南方城市化水平高于北方城市化水平;全国的总体城市化水平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梯度式降低。
3.3、城市化质量不高的问题3.3.1、农村的被城市化问题“农村变社区、村民变市民”这样的宣传口号在中国的城市新区随处可见,这种城市化现象是城市政府以政策为主导推动的农村被城市化现象。
这种现象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多城市发展中都存在,特别是在一些后来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城市新区更是屡见不鲜。
3.3.2、准市民的大量存在问题所谓的准市民是指虽在城市工作生活,但并不能和拥有户籍的市民一样公平同等的享受居住、教育、医疗、养老、失业等各种社会服务、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数以亿计的候鸟式迁移的农民工、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在城市的未取得城市户籍的大中专毕业生成为准市民的主体人口。
3.3.3、大量小城镇未达到城市标准的问题小城镇是我国城市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我国许多小城镇并不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购物、工作、休闲、娱乐等功能,集聚和规模效应不明显,居民从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并没有从本质上区别于乡村。
根据1996年我国第一次进行的小城镇抽样调查显示,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衡量,我国小城镇的废水和垃圾处理率几乎为零,除城关镇外,近40%的建制镇没有自来水设施,其它基础设施也远远落后于城市[2]。
3.3.4、城区内城中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城中村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但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多城市用地面积都在扩张,原先分布在城市周边的农村被纳入城市的版图,被新的城市建成区包围成为了城中村。
北京、天津、重庆、上海、武汉、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中城中村普遍存在,如2005年北京市为了奥运会的胜利召开,统计了北京市八区的城中村数量多达231个。
3.4、城市化过程中的圈占土地问题严重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上世纪后二十年,我国城市违规圈占土地设立的各类城市开发区多以千记,本世纪以来,许多省份和城市政府借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之名,圈占土地的现象再一次上演,如河北邢台规划建设的“一城五星”区面积1600平方公里;河北沧州渤海新区规划建设面积1700平方公里;河南郑汴新区规划建设面积2100平方公里,其面积是郑州和开封两市2020年中心城区总规划面积的3.5倍;仅2011年国家土地资源部公布全国在2011年内发现违法圈占用地面积就超过了5万公顷[3]。
3.5、逆城市化假象存在的问题我国目前一些城市出现了人口向郊区移动的逆城市化现象,这种现象不能理解为完全意义上的逆城市化。
如浙江省曾在2010年报道过本省同时拥有乡村和城市户籍的“两栖”公务员现象。
因此对我们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要深刻认识、区别对待、切不可盲目的和一般的逆城市化现象相提并论。
4、我国现阶段城市化出现的主要问题原因分析及影响4.1、城市化滞后的原因及影响我国城市化滞后主要是历史原因,同时也与我国的社会经济管理制度有关。
我国工业化起步较晚,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因战争、政府更迭、国际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影响,工业化发展相对缓慢,影响了城市化的发展;建国后,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管理制度特别是城乡二元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制约了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滞后严重的制约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
4.2、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原因分析及影响我国幅员辽阔,各区域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基础、发展理念和发展政策、发展历史等都存在差异,这些诸多差异共同作用形成了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在区域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
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在吸引世界资本、承接世界产业的转移、借鉴世界先进管理经验、吸纳国内资金、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远远的高出中西部地区,这会进一步导致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在地区差异上进一步拉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会进一步拉大,从而会引起政治、社会等方面的许多重大问题,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整体提升、不利于区域的协调发展、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
4.3、城市化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及影响4.3.1、农村被城市化的原因及影响农村的被城市化主要是由于我国许多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土地的城市化速度远远快于人口的城市化,在城市用地扩张的过程中通过简单的居住地点和方式的改变、城市用地性质的改变实现城市化。
许多农民在被城市化的过程没有得到及时的就业安置和其它劳动技能的培训,无法在新的城市中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紧紧依靠土地及房屋的经济补偿生活,短时间内不会存在生活上的太大压力和引起社会问题,但从长远看,存在一定的社会隐患。
4.3.2、准市民大量存在的原因及影响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户籍二元结构管理制度是形成准市民大量存在的主要原因。
由于城市收入高、就业岗位多和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等原因使得劳动力向城市集中、但这些劳动者大多因户籍管理制度的原因无法取得城市户口。
我国虽在20世纪80年代后对城市户籍放松,但事实上许多大城市紧紧把户口政策倾向于吸引投资、人才等方面。
“农民工”、“北漂”、“蚁族”等这些准市民的大量存在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公平与公正,影响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4.3.3、大量小城镇未达到城市标准的原因及影响我国大量小城镇未达到城市标准主要是由于我国建制镇的设置标准指标较为单一、重点放在了行政管理职能和非农业人口的比重指标上,同时也有小城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市政公用设施不配套等原因。
如1984年国务院颁布的建制镇设置标准紧紧从小城镇非农人口比例、政府机关所在地和矿区、港口、风景名胜、边境口岸等的管理角度考虑,很少涉及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的建设标准要求。
许多小城镇仅仅从身份上转变成为了城市,但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上并未根本改变,各种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更是不能和大中城市相提并论,这些小城镇的大量存在使得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虚高,影响了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发展道路的选择。
4.3.4、城中村普遍存在的原因及影响在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张过程中,对原有的自然村落进行城市社区化改造面临着较大的经济投入和对新组成社区的管理问题,为了回避这一城市发展过程发展中的阻力性问题,城市在扩展时绕过原有的自然村落,在村落周围的空地上新建城区,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城中村的大量存在。
城中村内部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不配套、管理游离于城市之外、违章建筑较多、环境脏乱差、流动人口多、人口结构复杂、社会治安较为混乱等问题常见,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健康发展的“痼疾”。
4.4、城市化过程中的圈占土地问题及影响近些年,拉大城市发展的骨架成了我国城市发展的一种时尚潮流,在这股潮流之下普遍的存在圈占土地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我国的人事任用制度和财税体制造成的。
在人事任用制度上,政府官员的升迁重点考虑政绩,最快最有效的体现政绩的方式就是扩大城市的建设规模、大兴土木、大拆大建、搞城市形象工程;在财税体制上我国实行中央与地方的分税制,一些地方在缺少其它税收来源的情况下,圈地卖地,就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
大量的圈占土地,不仅导致城市土地低效利用、土地资源紧张加剧,而且带来了环境恶化、水资源危机等城市生态难题,导致城市不和谐发展愈演愈烈。
4.5、逆城市化假象存在的原因及影响导致我国逆城市化假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一些大中城市的居住生活成本远远的高出了中低收入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城市中低收入者只能选择在城市的边缘和郊区居住;二是近几年来政府对农村政策的倾斜,特别是在财政补贴方面。
虚假的逆城市化现象一是导致在缺少相应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城市郊区形成中低收入人群聚集区、造成社会的明显分化;二是一些权利拥有者借机滥用权利谋取个人利益,这些都严重的影响城市的建设、社会的公平公正,不利于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构建。
5、解决我国当前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的对策和措施5.1、充分利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城市化健康平衡发展2002年我国发布了第一部城市发展报告,即《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报告提出我国必须加快城市化步伐,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发挥各级各类城市在国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提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核心是构筑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中国城市体系[4];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陆续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东部优先发展等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2008年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指出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要具有中国特色,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在积极推进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城市机制为指导,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