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课程一轮复习 第57课时 数学归纳法
2019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目录(理科)
2019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原创与经典》(苏教版)(理科)第一章集合常用逻辑用语推理与证明第1课时集合的概念、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第2课时集合的基本运算第3课时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第4课时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5课时合情推理与演泽推理第6课时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第7课时数学归纳法第二章不等式第8课时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第9课时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第10课时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第11课时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第12课时不等式的综合应用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第13课时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第14课时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第15课时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第16课时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9第17课时二次函数与幂函数第18课时指数与指数函数第19课时对数与对数函数第20课时函数的图象第21课时函数与方程第22课时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第四章 导数第23课时 导数的概念及其运算(含复合函数的导数)第24课时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第25课时 函数的最值、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五章 三角函数 第26课时任意角、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第27课时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与诱导公式 第28课时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第29课时二倍角的三角函数 第30课时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第31课时函数sin()y A x ωϕ=+的图象及其应用 第32课时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第33课时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第六章 平面向量 第34课时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 第35课时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第36课时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第37课时平面向量的综合应用第七章 数 列 第38课时数列的概念及其简单表示法 第39课时等差数列 第40课时等比数列 第41课时数列的求和 第42课时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第43课时平面的基本性质及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44课时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第45课时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第46课时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47课时空间向量的应用——空间线面关系的判定第48课时空间向量的应用——空间的角的计算第九章平面解析几何第49课时直线的方程第50课时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第51课时圆的方程第52课时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53课时椭圆第54课时双曲线、抛物线第55课时曲线与方程第56课时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第57课时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第十章复数、算法、统计与概率第58课时抽样方法、用样本估计总体第59课时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第60课时古典概型第61课时几何概型互斥事件第62课时算法的含义及流程图第63课时复数第十一章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64课时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第65课时排列与组合第66课时二项式定理第67课时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第68课时事件的独立性及二项分布第69课时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第十二章选修4系列第70课时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相似三角形的进一步认识第71课时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圆的进一步认识第72课时选修4-2 《矩阵与变换》平面变换、变换的复合与矩阵的乘法第73课时选修4-2 《矩阵与变换》逆变换与逆矩阵、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第74课时选修4-4《参数方程与极坐标》极坐标系第75课时选修4-4《参数方程与极坐标》参数方程第76课时选修4-5《不等式选讲》绝对值的不等式第77课时选修4-5《不等式选讲》不等式的证明。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讲义 专题57 数学归纳法
专题57 数学归纳法考纲导读:考纲要求: 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考纲解读: 数学归纳法是证明关于自然数n 相关的命题的有效工具,也是数学命题思维过程探究的手段.考点精析:考点1、 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这类题型通常与数列的递推公式或通项公式有关,待证的不等式可能条件直接给出,也可能需根据条件归纳猜想出,再证明.【考例1】(·江西)已知数列{n a a }满足:a 1=32,且a n =113221n n na n n N a n *≥∈--(,)+- (1)求数列{n a a }的通项公式;(2)证明:对于一切正整数n ,不等式!221n a a a n ⋅<⋅⋅⋅⋅恒成立.解题思路:先递推得数列{n a a }的通项公式,代入不等式的左边,再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此不等式.正确答案:(1)将条件变为:)11(3111---=-n n a n a n , 因此,}1{na n-为一个等比数列,其首项为31111=-a ,公比为31,从而n n a n 311=-,据此得)1(133≥-⋅=n n a n n n .① (2)证:据①得,)311()311)(311(!221n n n a a a -⋅⋅⋅--=⋅⋅⋅⋅为证!221n a a a n ⋅<⋅⋅⋅⋅,只要证*N n ∈时有21)311()311)(311(2>-⋅⋅⋅--n.②显然,左端每个因式皆为正数,先证明,对每个*N n ∈,)313131(1)311()311)(311(22n n +⋅⋅⋅++-≥-⋅⋅⋅--.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③式:1)当1=n 时,显然③式成立, 2)设k n =时,③式成立,即)313131(1)311()311)(311(22kk +⋅⋅⋅++-≥-⋅⋅⋅--,则当1+=k n 时,)311)(313131(1)311)(311()311)(311(1212++-+⋅⋅⋅++-≥--⋅⋅⋅--k k k k≥+⋅⋅⋅+++-+⋅⋅⋅++-=++)313131(3131)313131(12112k k k k )31313131(112+++⋅⋅⋅++-k k即当1+=k n 时,③式也成立,故对一切*N n ∈,③式都成立.利用③得,)313131(1)311()311)(311(22nn +⋅⋅⋅++-≥-⋅⋅⋅--=])31(1[211n --21)31(2121>+=n .故②式成立,从而结论得证.回顾与反思: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不等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中等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方法,近些年高考试题中多次出现这类考题.运用这种方法证明不等式时,从k 到(k +1)的过程中是关键.知识链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两个步骤的作用:第一步是验证命题递推的基础,没有它,第二步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是毫无意义的;第二步是证明命题是否具备递推的属性,没有它就不能从有限过渡到无限,即使你验证了许多个具体的n 值也无济于事,两个步骤是密切相关,缺一不可.【考例2】 (·黄冈荆州4月模)已知*,),(,121)(12N n x f x x x x f n n ∈=++-=+且.211<<x(1)当2≥n 时,求证:231<<n x ; (2)试确定一个正整数N (N 2≥),使得当N n >时,都有.321|2|<-n x 解题思路:不等式231<<n x 的证明可以从特殊到一般过渡证明,找出前几项间的关系后即可用数学归纳法证之; 第二问的不等式的证明可以利用第一问的结论证明较为简易.正确答案:(1)证明:)(,121)(12n n x f x x x x f =++-=+ 23)1(21121221+--=++-=∴+n n n n x x x x当n=2时,23123)1(212212<<∴+--=x x x ∴当n=2时,不等式成立 假设)2(≥=k k n 时不等式成立,即231<<k x 23)1(2121+--=+k k x x 23)1(21)(2+--=x x f 在[1,+)∞上是减函数231)1()23()2(11<<∴<<<∴++k k x f x f f∴当n=k+1时不等式也成立.综上,对于任意2≥n 都有231<<n x 成立. (2))]2(211)[2(21+--=-+n n n x x x )2(231|221||2||2|1≥<<+-⋅-=-∴+n x x x x n n n n 1222221212121|2|21|2|21|2|21|2|-----=⋅<-<<-<-<-∴n n n n n n x x x x , 166521|2|21321-<-∴=x即存在N=5,当n>5时,都有321|2|<-n x . 回顾与反思:本小题主要考查数列、不等式等基本知识,考查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考查综合解题能力.要注意不等式两边的放缩程度问题.知识链接: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不等式时,需要从问题要证的结论出发去寻找出过渡命题,探索并证明过渡命题成为此类问题的中心环节,而这一过渡命题又恰好是证明原命题的关键.这就是说,为方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不等式,有时需要运用“变更命题”的技巧,这在证明数列不等式问题中经常用到.考点2、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在高考中,这类题型通常与数列的递推公式、通项公式有关,有时要证明的等式是直接给出的,有时是根据条件从前n 项入手,通过观察、猜想,归纳出一个等式,然后再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考例1】 (·全国Ⅱ理22)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方程x 2-a n x -a n =0有一根为S n -1,n =1,2,3,….(Ⅰ)求a 1,a 2; (Ⅱ){a n }的通项公式.解题思路:由特殊到一般先写出前几项,通过猜想法得出其前n 项之和,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猜想的正确性,最后利用前n 项和求通项公式即可.正确答案:(Ⅰ)当n =1时,x 2-a 1x -a 1=0有一根为S 1-1=a 1-1,于是(a 1-1)2-a 1(a 1-1)-a 1=0,解得a 1=12.当n =2时,x 2-a 2x -a 2=0有一根为S 2-1=a 2-12,于是(a 2-12)2-a 2(a 2-12)-a 2=0,解得a 1=16.(Ⅱ)由题设(S n -1)2-a n (S n -1)-a n =0,即 S n 2-2S n +1-a n S n =0.当n ≥2时,a n =S n -S n -1,代入上式得 S n -1S n -2S n +1=0 ①由(Ⅰ)知S 1=a 1=12,S 2=a 1+a 2=12+16=23.由①可得S 3=34.由此猜想S n =nn +1,n =1,2,3,….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个结论. (i )n =1时已知结论成立.(ii )假设n =k 时结论成立,即S k =kk +1,当n =k +1时,由①得S k +1=12-S k ,即S k +1=k +1k +2, 故n =k +1时结论也成立.综上,由(i )、(ii )可知S n =nn +1对所有正整数n 都成立.于是当n ≥2时,a n =S n -S n -1=n n +1-n -1n =1n (n +1),又n =1时,a 1=12=11×2,所以{a n }的通项公式a n =nn +1,n =1,2,3,….回顾与反思:在数学归纳法第二步中,证明" n=k+1’ " 命题成立时,必须用到n=k 命题成立这一归纳假设,否则就打破了数学归纳法步骤间逻辑的严密关系,造成推理无效.知识链接: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方法,数学归纳法可以用来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其实也可以证明与整数有关的命题.如果等式与正整数有关,那么从理论上来说就一定可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考例2】 (·福建理22)已知数列{}n a 满足*111,21().n n a a a n N +==+∈ (I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II )若数列{}n b 满足12111*44...4(1)(),nn b b b b n a n N ---=+∈证明{}n b 是等差数列;(Ⅲ)证明:*122311...().232n n a a a n nn N a a a +-<+++<∈ 解题思路:本题可以通过递推法求得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对于数列{}n b 可以仍用递推法证明,也可以用数学归纳法先猜想其通项再证明等式成立.正确答案:(I )*121(),n n a a n N +=+∈ 112(1),n n a a +∴+=+{}1n a ∴+是以112a +=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12.n n a ∴+=即 2*21().n a n N =-∈(II )证法一:1211144...4(1).nn k k k k n a ---=+12(...)42.n n k k k n nk +++-∴=122[(...)],n n b b b n nb ∴+++-= ①12112[(...)(1)](1).n n n b b b b n n b ++++++-+=+ ② ②-①,得112(1)(1),n n n b n b nb ++-=+- 即1(1)20,n n n b nb +--+=21(1)20.n n nb n b ++-++=③-④,得 2120,n n n nb nb nb ++-+= 即 2120,n n n b b b ++-+=*211(),n n n n b b b b n N +++∴-=-∈{}n b ∴是等差数列.证法二:同证法一,得1(1)20n n n b nb +--+= 令1,n =得1 2.b =设22(),b d d R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1).n b n d =+- (1)当1,2n =时,等式成立.(2)假设当(2)n k k =≥时,2(1),k b k d =+-那么122[2(1)]2[(1)1].1111k k k k b b k d k d k k k k +=-=+--=++----- 这就是说,当1n k =+时,等式也成立. 根据(1)和(2),可知2(1)n b n d =+-对任何*n N ∈都成立.{}1,n n n b b d b +-=∴ 是等差数列.(III )证明:1121211,1,2,...,,12122(2)2k k k k k k a k n a ++--==<=--12231 (2)n n a a a na a a +∴+++<111211111111.,1,2,...,,2122(21)2 3.222232k k k k k kk k a k n a +++-==-=-≥-=--+-1222311111111...(...)(1),2322223223n n n n a a a n n n a a a +∴+++≥-+++=-->-*122311...().232n n a a a n nn N a a a +∴-<+++<∈ 回顾与反思:本小题主要考查数列、不等式等基本知识,考查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考查综合解题能力.知识链接:数学归纳法所证明的等式问题多以数列知识为载体,与函数、方程、不等式相结合,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通过观察、猜测,从特例中得出一般结论,然后用数学归纳法或其他方法去证明. 其中重要的是怎样通过分析、判断,正确合理地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考点3、数学归纳法证明整除问题这类题型多适用于与正整数n 有关的整除性问题.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整除问题关键在于证明当n=k+1成立时,如何用上归纳假设.【考例1】 (·黄冈模)已知f (n )=(2n +7)·3n +9,存在自然数m ,使得对任意n ∈N ,都能使m 整除f (n ),则最大的m 的值为( )A.30B.26C.36D.6解题思路:由特殊到一般,先求前三项,然后用归纳法二第步的推导方法找出因式,分析最值即可得结论.正确答案:∵f (1)=36,f (2)=108=3×36,f (3)=360=10×36 ∴f (1),f (2),f (3)能被36整除,猜想f (n )能被36整除.证明:n =1,2时,由上得证,设n =k (k ≥2)时,f (k )=(2k +7)·3k +9能被36整除, 则n =k +1时,f (k +1)-f (k )=(2k +9)·3k +1 -(2k +7)·3k =(6k +27)·3k -(2k +7)·3k=(4k +20)·3k =36(k +5)·3k -2 (k ≥2)⇒f (k +1)能被36整除∵f (1)不能被大于36的数整除,∴所求最大的m 值等于36.故应选C.回顾与反思: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整除性问题,经常要用到“凑”的技巧,即凑成归纳假设的形式及含有整除因式的形式.可概括为“提出因子,凑成假设,数字不符,多退少补”.知识链接:归纳法分为不完全归纳法和完全归纳法,由有限个特殊事例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叫不完全归纳法,只有通过了严密的论证, 对每个对象的情况逐一考察而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完全归纳法.【考例2】 (·福建模)用数学归纳法证明421n ++3n +2能被13整除,其中n ∈N *.解题思路:按数学归纳法的步骤依次证明即可.正确答案:证明:(1)当n =1时,42×1+1+31+2=91能被13整除 (2)假设当n =k 时,42k +1+3k +2能被13整除,则当n =k +1时, 42(k +1)+1+3k +3=42k +1·42+3k +2·3-42k +1·3+42k +1·3 =42k +1·13+3·(42k +1+3k +2 )∵42k +1·13能被13整除,42k +1+3k +2能被13整除 ∴当n =k +1时也成立.由①②知,当n ∈N *时,42n +1+3n +2能被13整除.回顾与反思:在运用数学归纳法应注意,①两个证题步骤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②必须把归纳假设用于递推证明;③证题的形式因题而异.知识链接:整除问题证明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它们有助于学生体会数与整式间的相互关系,此类问题求解时应注意独立思考,主动尝试、探索,尽可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论证过程.考点4、数学归纳法证明几何问题这类题型多适用于正整数n 有关的几何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由k 过渡到k+1,常用的方法通过几何图形来分析图形前后的演变情况,找出k+1与k 时之间关系.【考例1】已知点的序列A n (x n ,0),n ∈N ,其中,x 1=0,x 2=a (a >0),A 3是线段A 1A 2的中点,A 4是线段A 2A 3的中点,…,A n 是线段A n -2A n -1的中点,……(Ⅰ)写出x n 与x n -1、x n -2之间的关系式(n ≥3);(Ⅱ)设a n =x n +1-x n 计算a 1,a 2,a 3,由此推测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并加以证明;(Ⅲ)(理)求∞→n lim x n .解题思路:几何问题通常与圆锥曲线或线段、点数列问题密切相关,先找出其相互间的递推关系,再由特殊到一般证明即可.正确答案:(Ⅰ)当n ≥3时,x n =221--+n n x x .(Ⅱ)a 1=x 2-x 1=a ,a 2=x 3-x 2=a x x x x x 21)(21212212-=--=-+ ,41)21(21)(21223323343a a x x x x x x x a =--=--=-+=-= 由此推测a n =(21-)n -1a (n ∈N *).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ⅰ)当n =1时,a 1=x 2-x 1=a =(21-)0a ,公式成立. (ⅱ)假设当n =k 时,公式成立,即a k =(21-)k -1a 成立. 那么当n =k +1时,)(212111121k k k k k k k k x x x x x x x a --=-+=-=++++++ a a a k k k 1)1(1)21()21(2121-+--=--=-=,公式仍成立.根据(ⅰ)与(ⅱ)可知,对任意n ∈N ,公式a n =(21-)n -1a 成立.(Ⅲ)解:当n ≥3时,有x n =(x n -x n -1)+(x n -1-x n -2)+…+(x 2-x 1)+x 1 =a n -1+a n -2+…+a 1, 由(Ⅱ)知{a n }是公比为21-的等比数列,∴a a x n n 32211lim =+=∞→. 回顾与反思:几何证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几何证明的过程中,不仅是逻辑演绎的程序,它还包含着大量的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知识链接:数学归纳法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应通过对一些简单问题的分析,掌握这种思想方法.在利用数学归纳法解决几何证明问题时,常常需要进行一些代数恒等变换,不要选择那些代数恒等变换比较复杂或过于技巧化的题,以免冲淡了对数学归纳法思想的理解【考例2】 (·浙江)设点n A (n x ,0),1(,2)n n n P x -和抛物线n C :y =x 2+a n x +b n (n ∈N *),其中a n =-2-4n -112n -,n x 由以下方法得到:x 1=1,点P 2(x 2,2)在抛物线C 1:y =x 2+a 1x +b 1上,点A 1(x 1,0)到P 2的距离是A 1到C 1上点的最短距离,…,点11(,2)n n n P x ++在抛物线n C :y =x 2+a n x +b n 上,点n A (n x ,0)到1n P +的距离是n A 到n C 上点的最短距离.(Ⅰ)求x 2及C 1的方程. (Ⅱ)证明{n x }是等差数列.解题思路:利用抛物线方程及线段关系、点与曲线方程的关系可以得出x 2及C 1的方程,可以先猜想得{n x }的通项公式,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之.正确答案:(I )由题意,得2111(1,0),:7A C y x x b =-+.设点(,)P x y 是1C 上任意一点,则1||A P ==令 2221()(1)(7),f x x x x b =-+-+则'21()2(1)2(7)(27).f x x x x b x =-+-+- 由题意,得'2()0,f x =即2222122(1)2(7)(27)0.x x x b x -+-+-=又22(,2)P x 在1C 上,222127,x x b ∴=-+ 解得213,14.x b== 故1C 方程为2714.y x x =-+(II)设点(,)P x y 是n C 上任意一点,则||n A P = 令222()()()n n n g x x x x a x b =-+++,则'2()2()2()(2)n n n n g x x x x a x b x a =-++++.由题意得g 1'()0n x +=,即211112()2()(2)0n n n n n n n n x x x a x b x a ++++-++++= 又2112,n n n n n x a x b ++=++11()2(2)0(1).n n n n n x x x a n ++∴-++=≥即11(12)20n n n n n x x a +++-+= (*)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1n x n =- ①当n=1时,11,x = 等式成立.②假设当n=k 时,等式成立,即21,k x k =-则当1n k =+时,由(*)知 110(12)2k k k k k x x a ++=+-+又11242,k k a k -=--- 1122 1.12k k kk k x a x k ++-∴==++即当1n k =+时,等式成立. 由①②知,等式对n N ∈成立. {}n x ∴是等差数列.回顾与反思:证明几何问题关键是弄清从n =k 到n =k +1时增加了多少个所求元素,解此类问题常运用几何图形的性质.类比与猜想是应用数学归纳法所体现的比较突出的思想,抽象与概括,从特殊到一般是应用的一种主要思想方法.知识链接:罗素说,在数学中最令我欣喜的,是那些能够被证明的东西.给我最大快乐的,不是已懂得知识,而是不断的学习;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的获取;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的攀登,这是高斯快乐.能够将一题证明出来,是一件令人雀跃的事.学习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决不因为考试带来的挫折,打坏了自己原先的兴致和热忱.创新探究:【探究1】是否存在常数a 、b 使等式2)12)(12(5323112222++=+-+⋅⋅⋅+⋅+⋅bn nan n n n 对一切n ∈N *都成立.创新思路:本题考查了数学归纳法思想方法证明关于自然数n 的恒等式的证明策略.解析: 证明:令n =1,2,得⎩⎨⎧==⎩⎨⎧-=--=-41231013b a b a b a 解得 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n ∈N *,都有24)12)(12(5323112222++=+-+⋅⋅⋅+⋅+⋅n nn n n n 证明:(1)当n =1时,由上可知等式成立(2)假设n =k 时,(k ∈N *),等式成立即2)12)(12(5323112222++=+-+⋅⋅⋅+⋅+⋅k k k k k k 成立 当n =k +1时)32)(12()1(24)32)(12()1()12)(12(532311222222++++++=+++++-+⋅⋅⋅+⋅+⋅k k k k k k k k k k k k =)32)(12(2)1(2)32)(12(2)32)((22++++++++k k k k k k k k =)32)(12(2)]1(2)32()[1(++++++k k k k k k =)32)(12(2)252()1(2++++⋅+k k k k k =2)1(4)1()1()32)(12(2)2)(12)(1(2+++++=+++++k k k k k k k k ∴n =k +1时,等式成立,由(1)(2)知.对一切n ∈N *,等式都成立. 【探究2】已知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b 1=1,b 1+b 2+…+b 10=145. (Ⅰ)求数列{b n }的通项b n ; (Ⅱ)设数列{a n }的通项a n =lo g a (1+nb 1)(其中a >0,且a ≠1),记S n 是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试比较S n 与31lo g a b n +1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创新思路:该题是综合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数学归纳法、对数函数的性质等基本知识,以及归纳猜想,等价转化和代数式恒等变形的能力,相比之下,对能力的考查,远远高于对知识的考查.解析: (Ⅰ)设数列{b n }的公差为d ,由题意得⎪⎩⎪⎨⎧=-+=1452)110(1010111d b b 解得⎩⎨⎧==311d b ∴b n =3n -2(Ⅱ)由S n =3n -2知)2311(log )411(log )11(log -++++++=n S a a a n11111log [(11)(1)(1)(1)]log log 47323a a n ab n +=++++=- 因此要比较S n 与31log a b n +1的大小,可先比较(1+1)(1+41)…(1+231-n )与313+n 的大小.取n =1,有(1+1)>3113+⋅取n =2,有(1+1)(1+41)>3123+⋅,…… 由此推测(1+1)(1+41)……(1+231-n )>313+n ①若①式成立,则由对数函数性质可断定: 当a >1时,S n >31lo g a b n +1 当0<a <1时,S n <31lo g a b n +1.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①式.(i )当n =1时已验证①式成立.(ii )假设当n =k (k ≥1)时,①式成立, 即(1+1)(1+41)……>-+)2311(k 313+k . 那么,当n =k +1时, (1+1)(1+41)……(1+231-k )·[1+2)1(31-+k ]>313+k (1+131+k ) =13133++k k (3k +2)∵2233333)13()13)(43()23()43()23(1313+++-+=+-⎥⎦⎤⎢⎣⎡+++k k k k k k k k 0)13(492>++=k k ∴13133++k k (3k +2)>331)1(343++=+k k因而(1+1)31)1(3)1311)(2311()411(++>++-++k k k 这就是说①式当n =k +1时也成立.由(i )(ii )知,①式对任何自然数n 都成立.由此证得: 当a >1时,S n >31lo g a b n +1 当0<a <1时,S n <31lo g a b n +1. 方法归纳:(1)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形式. 设P (n )是关于自然数n 的命题,若1°P (n 0)成立(奠基) ,理解第一步是递推的基础,因此,只需验证使结论成立的那个最小正整数就足够了.2°假设P (k )成立(k ≥n 0),可以推出P (k +1)成立(归纳),则P (n )对一切大于等于n 0的自然数n 都成立. 数学归纳法第二步是递推的根据.第一步的结论与第二步的结论结合在一起,才能得出普遍性结论.在第二步证明n =k +1时,一定要用到归纳假设和已知的定义、公式、定理等加以证明,并要掌握证明“n =k +1”时的变形技巧及凑配方法.(2)数学归纳法的应用.具体常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恒等式,不等式,数的整除性,几何中计算问题,数列的通项与和等.过关必练: 一、选择题:1. (·上海)某个命题与自然数n 有关,若n =k (k ∈N )时该命题成立,那么可推得当n =k +1时该命题也成立,现已知当n =5时,该命题不成立,那么可推得( )A.当n =6时该命题不成立B.当n =6时该命题成立C.当n =4时该命题不成立D.当n =4时该命题成立2. (·郑州模)用数学归纳法证明3k ≥n 3(n ≥3,n ∈N )第一步应验证( ) A.n =1 B.n =2 C.n =3 D.n =43. (·北京西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a +a 2+…+a n+1=aa n --+112(a ≠1,n ∈N *),在验证n =1成立时,左边计算所得的项是( )A.1B.1+aC.1+a +a 2D.1+a +a 2+a 34. (·长沙模)如果命题P (n )对n =k 成立,则对n =k +2也成立,又若P (n )对n =2成立,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P (n )对所有自然数n 成立B.P (n )对所有正偶数n 成立C.P (n )对所有正奇数n 成立D.P (n )对所有大于1的自然数n 成立5. (·上海模)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 为正奇数时,x n +y n 能被x +y 整除”时,第2步归纳假设应写成( )A.假设n =2k +1(k ∈N *)时正确,再推证n =2k +3时正确B.假设n =2k -1(k ∈N *)时正确,再推论n =2k +1时正确C.假设n =k (k ≥1)时正确,再推论n =k +2时正确D.假设n ≤k (k ≥1)时正确,再推论n =k +2时正确 二、填空题:6. (·黄冈模)观察下列式子:474131211,3531211,2321122222<+++<++<+…则可归纳出_________.7. (·黄冈模)已知a 1=21,a n +1=33+n n a a ,则a 2,a 3,a 4,a 5的值分别为_________,由此猜想a n =_________.8. (·盐城模)a 1=21,a n +1=33+n n a a ,猜想a n =___________. 9. (·黄冈模)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当n ∈N 时,11n +2+122n +1能被133整除,假设n∈k , k ∈N *时命题成立,推论n =k +1时命题也成立,应添加的辅助项为___________.10.(·大连一模)已知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则有,033,024321321=-+-=+-a a a a a a a 046454321=+-+-a a a a a .对于)2*(,,,121≥∈+n N n a a a n 且 ,类似的结论为 .三、 解答题:11. (·湖北八校二联)设x x f +=12)(1,[])()(11x f f x f n n =+,2)0(1)0(+-=n n n f f a ,其中+∈N n(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Ⅱ)若321232a a a T n ++=+…+n na 22,144422+++=n n nn Q n ,其中+∈N n . (理)试比较9n T 2与n Q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文)求n T 2的通项公式.12. (·重庆)数列).1(0521681}{111≥=++-=++n a a a a a a n n n n n 且满足记1(1).12n n b n a =≥-(Ⅰ)求b 1、b 2、b 3、b 4的值;(Ⅱ)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及数列}{n n b a 的前n 项和.n S13. (·长沙模)数列{}n a 各项均为正数,n S 为其前n 的和,对于*n N ∈,总有2,,n n na S a 成等差数列.(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1{}na 的前n 项的和为n T ,数列{}n T 的前n 项的和为n R ,求证:当2n ≥时,1(1)n n R n T -=-.(3)若函数1()(1)31qx f x p =-⋅+的定义域为R ,并且lim ()0n n f a →∞=,求证:1p q +>.14. (·西城模)已知实数0≥c ,曲线c x y l x y C -==::与直线的交点为P (异于原点O ),在曲线C 上取一点),,(111y x P 过点P 1作P 1Q 1平行于x 轴,交直线l 于点Q 1,过点Q 1作Q 1P 2平行于y 轴,交曲线C 于点P 2(x 2,y 2),接着过点P 2作P 2Q 2平行于x 轴,交直线l 于点Q 2,过点Q 2作直线Q 2P 3平行于y 轴,交曲线C 于点P 3(x 3,y 3),如此下去,可以得到点P 4(x 4,y 4),P 5(x 5,y 5),…,P n (x n ,y n ),….设点P 的坐标为.0,),,(1a b b x a a <<=(1)试用c 表示a ,并证明1≥a ; (2)试证明)(,12*∈<>N n a x x x n 且;(2)当).,(22)(:,21,0121*=++∈<-≥=∑N n k x x x b c nk k k k 求证时过关必练参考答案:1. C 解析:因为当n =k 时,命题成立可推出n =k +1时成立,所以n =5时命题不成立,则n =4时,命题也一定不成立,故应当选C.2. C 解析:由题意知n ≥3,∴应验证n =3.故应选C.3. C 解析:n =1成立时,左边计算所得的项是1+a +a 2,故应选C.4. B 解析:如果命题P (n )对n =k 成立,则对n =k +2也成立, P (n )对所有正偶数n 成立 . 则故应选B.5. B 解析:第2步归纳假设应写成: 假设n =2k -1(k ∈N *)时正确,再推论n =2k +1时正确.故应选B.6. 22211121123(1)1n n n +++++<++ (n ∈N *) 解析:11112)11(112321122++⨯<++<+即 12122)12(1)11(11,35312112222++⨯<++++<++即112)1(131211222++<+++++n n n 归纳为(n ∈N *). 7. 37、83、93、103、35n +.解析:121133332,1372532a a a ⨯====+++同理 2345233333333,,,383594510555n a a a a a a n ========+++++猜想. 8.53+n 解析:猜想a n =53+n . 9. 解析:应添加的辅助项为11·122k +1-11·122k +1或144·11k +2-144·11k +2.10. 0)1(143322110=-++-+-+n n n n n n n n a C a C a C a C a C .解析:下面用数学归纳法对其证明:10 当2n =时, 显然有0122122230C a C a C a -+=成立 ,即2n =时,此等式成立; 20假设当n k =, 等式012312341(1)0k k k k k k k k C a C a C a C a C a +-+-++-= ①成立, ∵0123(1)(11)0k k k k k k k k C d C d C d C d C d d -+-++-=-= ② , ∴①+②可得: 012323452(1)0k k k k k k k k C a C a C a C a C a +-+-++-= ③ , ∴①-③得 : 01021321123412()()()(1)()(1)0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C a C C a C C a C C a C C a C a -++-+++-+++-+--=即012311121314112(1)(1)0k k k k k k k k k k k k C a C a C a C a C a C a +++++++-+-++-+-= , ∴012311111213141112(1)(1)0k k k k k k k k k k k k C a C a C a C a C a C a ++++++++++-+-++-+-= . 故当1n k =+时,上式仍成立.综上10、20可得 等式0)1(143322110=-++-+-+n n n n n n n n a C a C a C a C a C .11. 解析:(Ⅰ)411=a ,n n n n n n n n a f f f f f f a 212)0(1)0(2121)0(211)0(22)0(1)0(111-=+-⋅-=++-+=+-=+++所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 11)21()21(41+--=-=n n n a . (Ⅱ) 124322)21(2)21(3)21(2)21(+-⋅++-⋅+-⋅+-=n n n T=⋅-n T 221 221243)21(2)21()12()21(2)21(++-⋅+-⋅-++-⋅+-n n n n 所以 =n T 2232212432)21(2)21()21()21()21(++-⋅--++-+-+-n n n 整理得)4131(912nn n T +-=. (理)n nn T 413192+-=,222)12(1311444++-=+++=n n n n n n Q n . 只需比较n n 413+与2)12(13++n n 的大小,进而比较n2与12+n 的大小. 当1=n 、2时,122+<n n;当n ≥3时,用数学归纳法或二项式定理容易证明122+>n n .从而当1=n 、2时,9n T 2<n Q ;当n ≥3时,9n T 2>n Q .12. 解法一:(I );22111,111=-==b a 故223344718311320,;,4;,.71318342038242a b a b a b ========--故故故(II )因231)34(3832)34)(34(=⨯=--b b ,2231222)34()34)(34(,)34()34(-=--=-b b b b故猜想.2,32}34{的等比数列公比是首项为=-q b n因2≠n a ,(否则将2=n a 代入递推公式会导致矛盾),034,3436162038212)34(2,36162034368163421134).1(8162511111≠--=--=--=---=---=--=-≥-+=++++b b a a a b a a a a a b n a aa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因故故2|34|=-q b n 确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n n b b 23134,32341⋅=-=-故因, )1(34231≥+⋅=n b n n ,12121+=-=n n n n n b b a a b 得由 n n n b a b a b a S +++= 2211故121(12)1513()(251)21233n n n b b b n n n -=++++=+=+-- 解法二:(Ⅰ)由111,122n n n n b a b a ==+-得11816250,n n n n a a a a ++-++=代入递推关系整理得,342,0364111-==+-+++n n n n n n b b b b b b 即 .320,4,38,2,143211=====b b b b a 所以有由(Ⅱ)由,03234),34(234,342111≠=--=--=++b b b b b n n n n所以故的等比数列公比是首项为,2,32}34{=-q b n41142,2(1)3333n n n n b b n -=⋅=⋅+≥即,111,122n n n n n b a b b a ==+-由得1122121(12)153()2123n n n n n S a b a b a b b b b n n-=+++=++++=+- 故1(251).3n n =+- 解法三:(Ⅰ)同解法一(Ⅱ)2342312)34(3832,38,34,32=⨯=-=-=-b b b b b b 因此故又因的等比数列公比是首项为猜想).1(81625,2231,2,32}{111≥-+=≠⋅=-=-+++n a a a a b b q b b nnn n nn n n n1222181625121121111----+=---=-++n n n n n n n a a a a a b b;3681036636816--=----=n n n n n a a a a a3681636816211211111212-----=---=-++++++n nn n n n n n a a a a a a b b).(2361620368163624361n n n nn n n n b b a a a a a a -=--=-----=+,231,2}{,0321112n n n n n b b q b b b b ⋅=-=-≠=-++的等比数列是公比因 从而112211)()()(b b b b b b b b n n n n n +-++-+-=---1211114(222)2(22)22(1).3333n n n n n --=++++=-+=⋅+≥ 1122111,122n n n n n n n n b a b b S a b a b a b a ==+=+++- 由得故.13. 解析:(1)由已知有22n n n S a a =+.当2n ≥时,21112n n n S a a ---=+, 22112n n n n n a a a a a --∴=-+-即11n n a a --=.又当1n =时,2111121a a a a =+⇒=,所以n a n =.(2)由(1)得1231111,23n n n T R T T T T n=++++=++++ . 当2n =时,11121,(1)1n R R T n T -===-=,故当2n =时命题成立. 假设n k =时成立,即1(1)k k R k T -=-,则当1n k =+时,1(1)(1)(1)()1k k k k k k k kR R T k T T k T k k T k -=+=-+=+-=+-+11(1)(1)(1)(1)1k k k T k T k +=++-=+-+,说明当1n k =+时命题也成立. 综合以上得命题对一切2n ≥的自然数都成立. (3)由已知的定义域为R 得101p p ->⇒>.又由(1)知1()(1)31n qn f a p =-⋅+,所以①当0q =时,1lim ()0n n f a p→∞=≠,这与已知矛盾;②当0q <时,lim ()10n n f a →∞=≠,与已知矛盾;③当0q >时,符合条件. 综合以上得1,0p q >>.所以1p q +>成立.14. 解析:(I )点P 的坐标),(a a 满足方程组c a a xy c x y -=⎩⎨⎧=-=所以,, 解)4121(21,2411,0c c a c a c a a +++=++==--所以得,因为.1,24121,0≥≥+++≥a c c c 所以所以 (2)由已知),,(),,(),,(211c b c b P b c b Q b b P +++即,,21c b x b x +==),1)((,)1(,1212-+-=--+=--=-+=-b a b a b a a b x x a a c b c b x x 所以由因为,12,1,0x x a a b >≥<<所以.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 n a x n.,,0,,,,;,1111a a a x c x x x c y x a x k n a b x n k k k k k k k <-+=+=>+=<=>==++所以由已知时假设当时当综上)(*∈<N n a x n ,(3)当),(,121,01*+∈===<≤=N n x y x a b c n n n 时所以122)21()21(1)21(2211-=====--n bxxxx n n n ,因为42413221,,)21(,1,21<≥≥≥≥++k k x x x k b 所以时所以当,又01)21()21(1>-=--+k k bbx x k k所以,21211,12111=-<-=<<=≤x x a x x b n n所以,.22)(2)(2)(414111421<-=-≤-+=+=++∑∑kk n k k k nk k k k x x x x x x x。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方法之数学归纳法
2019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方法之数学归纳法2019高考数学的复习一定要有好的方法,以下是数学归纳法,请考生学习。
数学归纳是一种有特殊事例导出一般原理的思维方法。
归纳推理分完全归纳推理与不完全归纳推理两种。
不完全归纳推理只根据一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具有的共同性质,推断该类事物全体都具有的性质,这种推理方法,在数学推理论证中是不允许的。
完全归纳推理是在考察了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后归纳得出结论来。
数学归纳法是用来证明某些与自然数有关的数学命题的一种推理方法,在解数学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是一个递推的数学论证方法,论证的第一步是证明命题在n=1(或n)时成立,这是递推的基础,第二步是假设在n=k时命题成立,再证明n=k+1时命题也成立,这是无限递推下去的理论依据,它判断命题的正确性能否由特殊推广到一般,实际上它使命题的正确性突破了有限,达到无限。
这两个步骤密切相关,缺一不可,完成了这两步,就可以断定对任何自然数(或nn 且nN)结论都正确。
由这两步可以看出,数学归纳法是由递推实现归纳的,属于完全归纳。
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时,关键是n=k+1时命题成立的推证,此步证明要具有目标意识,注意与最终要达到的解题目标进行分析比较,以此确定和调控解题的方向,使差异逐步减小,最终实现目标完成解题。
运用数学归纳法,可以证明下列问题:与自然数n有关的恒等式、代数不等式、三角不等式、数列问题、几何问题、整除性问题等等。
常见数学归纳法及其证明方法(一)第一数学归纳法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有如下步骤(1)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时命题成立,对于一般数列取值为1,但也有特殊情况,(2)假设当n=k(k[n的第一个值],k为自然数)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二)第二数学归纳法对于某个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1)验证n=n0时P(n)成立,(2)假设no综合(1)(2)对一切自然数n(n0),命题P(n)都成立,(三)螺旋式数学归纳法P(n),Q(n)为两个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假如(1)P(n0)成立,(2)假设P(k)(kn0)成立,能推出Q(k)成立,假设Q(k)成立,能推出P(k+1)成立,综合(1)(2),对于一切自然数n(n0),P(n),Q(n)都成立,(四)倒推数学归纳法(又名反向数学归纳法)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方法之数学归纳法
2019 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方法之数学概括法2019 高考数学的复习必定要有好的方法,以下是数学概括法,请考生学习。
数学概括是一种有特别案例导出一般原理的思想方法。
概括推理分完整概括推理与不完整概括推理两种。
不完整概括推理只依据一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拥有的共同性质,推测该类事物全体都拥有的性质,这类推理方法,在数学推理论证中是不同意的。
完整概括推理是在观察了一类事物的所有对象后概括得出结论来。
数学概括法是用来证明某些与自然数有关的数学命题的一种推理方法,在解数学题中有着宽泛的应用。
它是一个递推的数学论证方法,论证的第一步是证明命题在 n=1(或 n)时建立,这是递推的基础,第二步是假定在 n=k 时命题建立,再证明 n=k+1 时命题也建立,这是无穷递推下去的理论依照,它判断命题的正确性可否由特别推行到一般,实质上它使命题的正确性打破了有限,达到无穷。
这两个步骤密切有关,缺一不可以,达成了这两步,就能够判定对任何自然数(或 nn且 nN) 结论都正确。
由这两步能够看出,数学概括法是由递推实现概括的,属于完整概括。
运用数学概括法证明问题时,重点是 n=k+1 时命题建立的推证,此步证明要拥有目标意识,注意与最后要达到的解题目标进行剖析比较,以此确立和调控解题的方向,使差别逐渐减小,最后实现目标达成解题。
第1页/共4页运用数学概括法,能够证明以下问题:与自然数n 有关的恒等式、代数不等式、三角不等式、数列问题、几何问题、整除性问题等等。
常有数学概括法及其证明方法(一)第一数学概括法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 有关的命题,有以下步骤(1)证明当 n 取第一个值时命题建立,关于一般数列取值为1,但也有特别状况,(2)假定当 n=k(k[n 的第一个值 ],k 为自然数 )时命题建立,证明当n=k+1 时命题也建立。
(二)第二数学概括法关于某个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1)考证 n=n0 时 P(n)建立,(2)假定 no综合 (1)(2)对全部自然数 n(n0),命题 P(n)都建立,(三)螺旋式数学概括法P(n),Q(n)为两个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若是 (1)P(n0)建立,(2)假定 P(k)(kn0)建立,能推出 Q(k) 建立,假定 Q(k) 建立,能推出P(k+1) 建立,综合 (1)(2),关于全部自然数 n(n0),P(n),Q(n)都建立,(四)倒推数学概括法 (别名反向数学概括法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优选的比较优异的文章,还有许多名家名篇。
高考数学一轮单元复习:数学归纳法
变式题 [2009· 安徽卷 ] 首项为正数的数列 {an}满足 1 2 an+1= (an+3),n∈N*. 4 (1)证明:若 a1 为奇数,则对一切 n≥2,an 都是奇数; (2)若对一切 n∈N*都有 an+1>an,求 a1 的取值范围.
【思路】对于(1)可依据数学归纳法步骤证明;对于(2) 要依据数学归纳法的证明原理,讨论an+1>an恒成立求解 a1的取值范围.
∵a>0,b>0,n>1,n∈N*, ∴(ak+1+bk+1)-(akb+abk) + + =(a-b)(ak-bk)≥0.即 ak 1+bk 1≥akb+abk. ∴当 n=k+1 时,
a+b a+b a+b ak+bk a+b k +1 k = 2 2 2 ≤ 2 · 2
a2 1+3 方法二:由 a2= >a1,得 a2 1-4a1+3>0, 4 于是 0<a1<1 或 a1>3. 2 a2 + 3 a n n-1+3 an+1-an= - 4 4 an+an-1an-an-1 = , 4 a2 n+3 因为 a1>0,an+1= ,所以所有的 an 均大于 0, 4 因此 an+1-an 与 an-an-1 同号. 根据数学归纳法,n∈N*,an+1-an 与 a2-a1 同号. 因此,对一切 n∈N* 都有 an + 1>an 的充要条件是 0<a1<1 或 a1>3.
【思路】用类比法得出结论,数学归纳法证明.
【解答】23-13=3× 12+3× 1+1, 33-23=3× 22+3× 2+1, 43-33=3× 32+3× 3+1, …… (n+1)3-n3=3× n2+3× n+1. 将以上各式左右分别相加,得 (n+1)3-13=3× (12+22 +32+…+n2)+3× (1+2+3+…+n)+n. 所以得 12+22+32+…+n2 1+ n 1 3 = [(n+1) -1-n-3· · n] 3 2 1 = n(n+1)(2n+1). 6
高考一轮复习理科数学课件数学归纳法
不等式证明中的数学归纳法应用
02
选取典型的不等式证明问题,通过数学归纳法简化证明过程,
体现数学归纳法在不等式证明中的有效性。
几何级数求和公式的数学归纳法推导
03
结合几何级数的特点,利用数学归纳法推导其求和公式,展示
数学归纳法在推导公式方面的应用。
解题思路与方法总结
01
明确数学归纳法的使用条件
强调在使用数学归纳法时,必须明确问题的性质,确保问题满足数学归
多样化题型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 能力,应设置多样化的题 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 、解答题等。
答案解析与点评
详细解析
对每道提高训练题目,都应给出详细的答案解析,帮 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点评到位
在解析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点评 ,指出其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举一反三
通过答案解析和点评,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掌握一类 题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定义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数学证明方法 ,通常用于证明某个与自然数n有 关的命题P(n)对于所有正整数n都 成立。
作用
通过假设n=k时命题成立,推导 出n=k+1时命题也成立,从而证述与证明过程
原理
数学归纳法基于自然数的序性质,即若P(n)对n成立,则P(n+1)也对n+1成立 。
坚定信心,积极备战
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要坚定信 心,积极备战,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取 得好成绩。
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做到高效复习,避免盲目、无计划 的复习。
注重基础,提高能力
高考数学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因此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高考数学北师大(理)一轮复习课件:7.5 数学归纳法
+
4)
(n∈N+)中,当n=1
时,n+3=4,而等式左边是起始为1的连续的正整数的和,故n=1时,等
式左边的项为:1+2+3+4,故选D.
知识梳理 考点自诊
随堂巩固
-5-
3.(2018河北武邑中学二调,7)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12 + 13+…+2���1���-1<n(n∈N+,n>1)时,由n=k(k>1)时不等式成立,推证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11-
解
(1)Sn=1+2+������…! +������
=
������ +1
2.
(������-1)!
(2)������2 = 2 , ������3 = 11 , ������4 = 7,
������2 3 ������3 6 ������4 2
2 3
=
4������
+
=k[f(k)-1]+f(k)=(k+1)f(k)-k
=(k+1)
f(k+1)-������
1 +1
-k
=(k+1)f(k+1)-(k+1)
=(k+1)[f(k+1)-1],
∴当 n=k+1 时结论成立.
由(1)(2)可知,当 n≥2,n∈N+时,f(1)+f(2)+…+f(n-1)=n[f(n)-1].
n=k+1时,左边应增加的项数是( C )
A.2k-1 B.2k-1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备课手册第57课平面向量的综合应用
第课平面向量的综合应用一、教学目标.理解向量具有大小与方向的双重性质,会将向量的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会用向量方法证明线线垂直、线线平行,会用向量求长度、夹角等问题;. 会用向量方法解决平几、解几、三角、数列中的有关问题;.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二、基础知识回顾与梳理、已知四边形的顶点分别为,判断四边形的形状.(答案:平行四边形)【教学建议】本题根据课本习题改编,主要是复习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通过这一题,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运用向量的模、相等向量、共线向量以及向量的数量积,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平行和垂直的问题.()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说明理由,体会向量处理的快速与简洁.()结合本题,提醒学生证明线段平行、三角形相似问题,常用向量平行(共线)的条件,.()提醒学生证明垂直问题,常用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强调求夹角问题常利用公式.、直线平行于向量,则直线的斜率为.(答案:)【教学建议】本题选自课本习题,主要是复习向量在解几中的应用.通过这一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直线的倾斜角、斜率与平行于该直线的向量之间的关系.教学时可结合图象说明直线于向量平行或垂直时,斜率与向量坐标之间的关系.、已知向量,向量,且,则角的大小为.(答案:)【教学建议】本题主要复习向量在三角中的应用.熟练地掌握平面向量的四种运算、向量的模以及两向量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这些内容是平面向量的核心内容,也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向量在三角中的应用一般分为:()以向量为载体研究三角函数中的最值、单调性、周期等三角函数性质问题;()通过向量的线性运算及数量积、共线来解决三角形中边角的大小关系.、如图,用两根绳子将的物体吊在水平杆子上, 平衡后两根绳子与过点的铅垂线的夹角分别为和,求处受力的大小.答案:.【教学建议】本题改编自课本习题.用向量知识解决物理中受力分析问题.解题中要注意向量知识与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提醒学生,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一般考查两类,其一是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在力的分解与合成中的应用,其二是向量在速度的分解与合成中的应用.三、诊断练习、教学处理:课前由学生自主完成道小题,并要求将解题过程扼要地写在学习笔记栏.课前抽查批阅部分同学的解答,了解学生的思路及主要错误.将知识问题化,通过问题驱动,使教学言而有物,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初步形成能力.点评时要简洁,要点击要害.、诊断练习点评题:在中,分别为三内角的对边,设向量,若,则角的大小为.【分析与点评】()把向量垂直转化为数量积为,得到三边关系的等式;再根据余弦定理求出角的余弦值,进而得到角的值.但要注意三角形中角的范围是.()此题同时考查了三角函数的正余弦定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解决这类综合性问题,除了正确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以外,还需要具有较强的运算求解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题.设是两个非零向量,则“”是“的夹角为钝角”的条件.答案为:必要不充分.【分析与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向量数量积的认识、向量夹角的理解及充分、必要条件的掌握。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57讲排列、组合精品课件 理 新人教课标A
第57讲 │ 要点探究
(4)(捆绑法)将女生看成一个整体,与 3 名男生在一起进行全 排列,有 A44种方法,再将 4 名女生进行全排列,也有 A44种方法, 故共有 A44×A44=576 种.
(5)(插空法)男生不相邻,而女生不作要求,所以应先排女生, 有 A44种方法,再在女生之间及首尾空出的 5 个空位中任选 3 个空 位排男生,有 A35种方法,故共有 A44×A35=1440 种.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02022/1/102022/1/101/10/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02022/1/10January 10,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02022/1/102022/1/102022/1/10
第57讲 │ 要点探究
例2 (1)2520 (2)5040 (3)3600 (4)576 (5)1440 (6)720 [解析] (1)从7个人中选5个人来排列,有A= 7×6×5×4×3=2520种. (2)分两步完成,先选3人排在前排,有A种方法,余下4人 排在后排,有A种方法,故共有AA=5040种.事实上,本 小题即为7人排成一排的全排列,无任何限制条件. (3)(优先法) 甲为特殊元素.先排甲,有5种方法;其余6人有A种方法, 故共有5×A=3600种.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归纳法
2019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归纳法查字典数学网高考频道小编分享了2019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归纳法,更多高考数学复习资料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数学归纳法是一种数学证明方法,通常被用于证明某个给定命题在整个(或者局部)自然数范围内成立。
(一)第一数学归纳法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有如下步骤(1)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时命题成立,对于一般数列取值为1,但也有特殊情况,(2)假设当n=k(k[n的第一个值],k为自然数)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二)第二数学归纳法对于某个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1)验证n=n0时P(n)成立,(2)假设no综合(1)(2)对一切自然数n(n0),命题P(n)都成立,(三)螺旋式数学归纳法P(n),Q(n)为两个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假如(1)P(n0)成立,(2)假设P(k)(kn0)成立,能推出Q(k)成立,假设Q(k)成立,能推出P(k+1)成立,综合(1)(2),对于一切自然数n(n0),P(n),Q(n)都成立,(四)倒推数学归纳法(又名反向数学归纳法)(1)对于无穷多个自然数命题P(n)成立,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7课时 数学归纳法【考点点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新课标高考的《考试说明》要求“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数学归纳法是证明关于自然数n 的命题的一种方法,证明时两个步骤缺一不可,步骤(1)是步(2)的基础,步骤(2)是递推的依据.但数学归纳法的关键在于步骤(2),即由n=k 推证n=k +1,其中特别要注意由n=k 推证到n=k +1的过程中需用上归纳假设.考点一: 数学归纳法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 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先证明当n 取第一个值n 0时命题成立,然后假设当n =k (k ∈N *,k ≥n 0)时命题成立,并证明当n =k +1时命题也成立,那么就证明了这个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的步骤:(1)时结论正确取第一个值证明0n n ;(2)时结论也正确证明当时结论正确且假设1,),(0+=≥∈=*k n n k k k n N .在完成了这两个步骤以后,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于从n 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 都正确. 考点二: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的步骤:①验证命题对第一个正整数0n n =时成立.②假设命题当n =k )(0n k ≥时成立,证明n =k +1时命题成立.则由①②可知对一切0n n ≥的正整数命题成立.整个证题过程可简记为一验、二设、三证、四总结.2.数学归纳法的应用范围数学归纳法的应用证明恒等式证明不等式证明整除性问题证明几何问题【小题热身】明确考点,自省反思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 +1)(n +2)·…·(n +n )=2n ·1·3·…·(2n -1)”,从“k到k +1”左端需增乘的代数式为 .2.如果命题P (n )对n =k 成立,则它对n =k +1也成立,现已知P (n )对n =4不成立,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P (n )对n ∈N*成立 ②P (n )对n >4且n ∈N*成立 ③P (n )对n <4且n ∈N*成立 ④P (n )对n ≤4且n ∈N*不成立3.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1+31+…+121-n <n (n ∈N *,n >1)”时,由n =k (k >1)不等式成立,推证n =k +1时,左边应增加的项数是 .【考题点评】分析原因,醍醐灌顶例1.(基础·2007黄冈模)已知f (n )=(2n +7)·3n +9,存在自然数m ,使得对任意n ∈N ,都能使m 整除f (n ),则最大的m 的值为 .思路透析:∵f (1)=36,f (2)=108=3×36,f (3)=360=10×36 ∴f (1),f (2),f (3)能被36整除,猜想f (n )能被36整除.证明:n =1,2时,由上得证,设n =k (k ≥2)时,f (k )=(2k +7)·3k +9能被36整除,则n =k +1时,f (k +1)-f (k )=(2k +9)·3k +1 -(2k +7)·3k =(6k +27)·3k -(2k +7)·3k=(4k +20)·3k =36(k +5)·3k -2 (k ≥2)⇒f (k +1)能被36整除∵f (1)不能被大于36的数整除,∴所求最大的m 值等于36.点评: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整除性问题,经常要用到“凑”的技巧,即凑成归纳假设的形式及含有整除因式的形式.可概括为“提出因子,凑成假设,数字不符,多退少补”.例2.已知数列{n a a }满足:a 1=32,且a n =113221n n na n n N a n *≥∈--(,)+- (Ⅰ)求数列{n a a }的通项公式;(Ⅱ)证明:对于一切正整数n ,不等式!221n a a a n ⋅<⋅⋅⋅⋅恒成立. 思路透析:(Ⅰ)将条件变为:)11(3111---=-n n a n a n , 因此,}1{na n-为一个等比数列,其首项为31111=-a ,公比为31,从而n n a n 311=-,据此得)1(133≥-⋅=n n a n n n .① (Ⅱ)证:据①得,)311()311)(311(!221n n n a a a -⋅⋅⋅--=⋅⋅⋅⋅为证!221n a a a n ⋅<⋅⋅⋅⋅,只要证*N n ∈时有21)311()311)(311(2>-⋅⋅⋅--n.②显然,左端每个因式皆为正数,先证明,对每个*N n ∈,)313131(1)311()311)(311(22n n +⋅⋅⋅++-≥-⋅⋅⋅--.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③式:1)当1=n 时,显然③式成立,2)设k n =时,③式成立,即)313131(1)311()311)(311(22kk +⋅⋅⋅++-≥-⋅⋅⋅--, 则当1+=k n 时,)311)(313131(1)311)(311()311)(311(1212++-+⋅⋅⋅++-≥--⋅⋅⋅--k k k k≥+⋅⋅⋅+++-+⋅⋅⋅++-=++)313131(3131)313131(12112k k k k )31313131(112+++⋅⋅⋅++-k k即当1+=k n 时,③式也成立,故对一切*N n ∈,③式都成立.利用③得,)313131(1)311()311)(311(22nn +⋅⋅⋅++-≥-⋅⋅⋅--=])31(1[211n --21)31(2121>+=n .故②式成立,从而结论得证.点评:先递推得数列{n a a }的通项公式,代入不等式的左边,再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此不等式.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不等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中等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方法,近些年高考试题中多次出现这类考题.运用这种方法证明不等式时,从k 到(k +1)的过程中是关键.例3.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方程x 2-a n x -a n =0有一根为S n -1,n =1,2,3,….(Ⅰ)求a 1,a 2; (Ⅱ){a n }的通项公式.思路透析:(Ⅰ)当n =1时,x 2-a 1x -a 1=0有一根为S 1-1=a 1-1,于是(a 1-1)2-a 1(a 1-1)-a 1=0,解得a 1=12.当n =2时,x 2-a 2x -a 2=0有一根为S 2-1=a 2-12,于是(a 2-12)2-a 2(a 2-12)-a 2=0,解得a 1=16.(Ⅱ)由题设(S n -1)2-a n (S n -1)-a n =0,即S n 2-2S n +1-a n S n =0.当n ≥2时,a n =S n -S n -1,代入上式得S n -1S n -2S n +1=0 ① 由(Ⅰ)知S 1=a 1=12,S 2=a 1+a 2=12+16=23.由①可得S 3=34.由此猜想S n =nn +1,n =1,2,3,….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个结论. (i )n =1时已知结论成立.(ii )假设n =k 时结论成立,即S k =kk +1,当n =k +1时,由①得S k +1=12-S k ,即S k +1=k +1k +2, 故n =k +1时结论也成立.综上,由(i )、(ii )可知S n =nn +1对所有正整数n 都成立.于是当n ≥2时,a n =S n -S n -1=n n +1-n -1n =1n (n +1),又n =1时,a 1=12=11×2,所以{a n }的通项公式a n =nn +1,n =1,2,3,….点评:由特殊到一般先写出前几项,通过猜想法得出其前n 项之和,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猜想的正确性,最后利用前n 项和求通项公式即可.在数学归纳法第二步中,证明" n=k+1’ " 命题成立时,必须用到n=k 命题成立这一归纳假设,否则就打破了数学归纳法步骤间逻辑的严密关系,造成推理无效.例4.已知数列{}n a 中,12a =,11)(2)n n a a +=+,1,2,3,n = (Ⅰ)求{}n a 的通项公式;(Ⅱ)若数列{}n b 中,12b =,13423n n n b b b ++=+,1,2,3,n = ,43n n b a -≤,1,2,3,n =思路透析:(Ⅰ)由题设:11)(2)n n a a +=+1)(1)(2n a =+1)(n a =11)(n n a a +=.所以,数列{n a -是首项为21的等比数列,1)n n a ,即n a的通项公式为1)1nn a ⎤=+⎦,123n =,,,…. (Ⅱ)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ⅰ)当1n =2,112b a ==11b a <≤,结论成立. (ⅱ)假设当n k =43k k b a -≤,也即430k k b a -< 当1n k =+时,13423k k k b b b ++=+(3(423k k b b -+-=+(3023k k b b -=>+,又1323k b <=-+所以1(323k k k b b b +-=+2(3(k b <-4431)(k a -≤41k a +=也就是说,当1n k =+时,结论成立.43n n b a -<≤,123n =,,,…. 点评: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不等式时,需要从问题要证的结论出发去寻找出过渡命题,探索并证明过渡命题成为此类问题的中心环节,而这一过渡命题又恰好是证明原命题的关键.这就是说,为方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不等式,有时需要运用“变更命题”的技巧,这在证明数列不等式问题中经常用到.【即时测评】学以致用,小试牛刀1.某个命题与自然数n 有关,若n =k (k ∈N )时该命题成立,那么可推得当n =k +1时该命题也成立,现已知当n =5时,该命题不成立,那么可推得当n =( ) 时该命题成立. A. 3 B. 4 C. 5 D. 6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3k ≥n 3(n ≥3,n ∈N )第一步应验证n =( ) A. 1 B. 2 C. 3 D. 4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当n ∈N 时,11n +2+122n +1能被133整除,假设n ∈k , k ∈N *时命题成立,推论n =k +1时命题也成立,应添加的辅助项为( ) A. 122k +2-11·122k +1 B. 11·122k +1-122k +2 C. 11·122k +1-11·122k +1 D. 122k +2-122k +1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422*123()2n n n n N +++++-∈ ,则从n k =到1n k =+时左边应添加的项为( )A.2222(1)(2)(3)(1)k k k k ++++++++B.2222(1)(2)(3)k k k k +++++++C. 22222(1)(2)(3)(1)k k k k k +++++++++ D. 22222(1)(2)(3)k k k k k ++++++++【课后作业】学练结合,融会贯通一、填空题: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a +a 2+…+a n+1=aa n --+112(a ≠1,n ∈N *),在验证n =1成立时,左边计算所得的项是 .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 为正奇数时,x n +y n 能被x +y 整除”时,第2步归纳假设应写成假设n = (k ∈N *)时正确,再推证n = 时正确.3. 设凸k 边形的内角和为f (k ),则凸k +1边形的内角和f (k +1)=f (k )+ .4. 设f (n )=nn n n ++⋯++++12111,n ∈N*,那么f (n +1)-f (n )等于 . 5.已知a 1=21,a n +1=33+n n a a ,则a 2,a 3,a 4,a 5的值分别为_________,由此猜想a n =_________.6. 设)(x f 是定义在正整数集上的函数,且)(x f 满足:“当2()f k k ≥成立时,总可推出(1)f k +≥2)1(+k 成立”.那么,下列命题总成立的是 . ①若(3)9f ≥成立,则当1k ≥时,均有2()f k k ≥成立 ②若(5)25f ≥成立,则当5k ≤时,均有2()f k k ≥成立 ③若49)7(<f 成立,则当8k ≥时,均有2)(k k f <成立④若25)4(=f 成立,则当4k ≥时,均有2()f k k ≥成立 二、解答题:7.是否存在常数a 、b 使等式2)12)(12(5323112222++=+-+⋅⋅⋅+⋅+⋅bn n an n n n 对一切n ∈N *都成立.8.(全国Ⅰ卷)已知数列{}n a 中,1111,n na a c a +==-. (Ⅰ)设51,22n n c b a ==-,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 (Ⅱ)求使不等式13n n a a +<<成立的c 的取值范围 .第57课时 数学归纳法参考答案【小题热身】1. 2(2k +1)2. ④3. 2k 【即时测评】1. B2. C3. C4. A【课后作业】一、填空题:1. 1+a +a 22. 2k -1, 2k +13. π4.112122n n -++ 5. 37、83、93、103, 35n + 6. ④ 二、解答题:7. 解析: 证明:令n =1,2,得⎩⎨⎧==⎩⎨⎧-=--=-41231013b a b a b a 解得 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n ∈N *,都有24)12)(12(5323112222++=+-+⋅⋅⋅+⋅+⋅n nn n n n 证明:(1)当n =1时,由上可知等式成立(2)假设n =k 时,(k ∈N *),等式成立即2)12)(12(5323112222++=+-+⋅⋅⋅+⋅+⋅k k k k k k 成立 当n =k +1时)32)(12()1(24)32)(12()1()12)(12(532311222222++++++=+++++-+⋅⋅⋅+⋅+⋅k k k k k k k k k k k k =)32)(12(2)1(2)32)(12(2)32)((22++++++++k k k k k k k k =)32)(12(2)]1(2)32()[1(++++++k k k k k k =)32)(12(2)252()1(2++++⋅+k k k k k =2)1(4)1()1()32)(12(2)2)(12)(1(2+++++=+++++k k k k k k k k ∴n =k +1时,等式成立,由(1)(2)知.对一切n ∈N *,等式都成立. 8. 解析:(Ⅰ)nn n n a a a a 22212521-=--=-+, 12142222n n n n a a a a +∴==+---, 即.241+=+n n b b 1224()33n n b b +∴+=+, 又121,1111-=-==a b a 故 所以23n b ⎧⎫+⎨⎬⎩⎭是首项为31-,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143132-⨯-=+n n b 142.33n n b -∴=-(Ⅱ).2,1,11221>>-==c a a c a a 得由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2>c 时,.1+<n n a a (i )当1=n 时,1121a a c a >-=,命题成立; (i i )设当k n =时,1+<k k a a ,则当1+=k n 时,.11112+++=->-=k kk k a a c a c a 故由(i ),(ii )知当2>c 时,1+<n n a a当2>c 时,令242-+=c c α,由c a a a a nn n n =+<++111得.α<n a 当3102≤<c 时,.3≤<αn a 当310>c 时,αα<≤>n a 1,3且,于是 )(31)(11n n n n a a a a -≤-=-+αααα, 11(1).3n n a αα+∴-≤- 当31log 3-->ααn 时, .3,311>-<-++n n a a αα 因此310>c 不符合要求.所以c 的取值范围是].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