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自学考试法学类审计学重点笔记第六章
《审计学》五至六章重点笔记
第五章审计方法1、审计的一般方法审计的一般方法,按其工作的顺序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的关系,有顺查法和逆查法之分;按照审查经济业务资料的规模大小和收集审计证据范围的大小不同,又有详查法和抽样法之分。
2、审计的技术方法审计的技术方法是指收集审计证据时应用的技术手段。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可以采用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和分析性复核等审计方法,获取审计证据。
3、各种审计方法之间及其与审计分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各种审计方法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第一节审计方法的意义及其选用的原则一、审计方法的意义审计方法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收集审计证据采用的技术和手段的总称。
二、审计方法的选用原则在选用审计方法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审计方法的选用要适应审计的目的。
审计方法的选用,一般是:对审计中的重大问题可采用详查方法,一般问题则可采用抽查法。
(二)应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条件和实际需要相适应。
在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经营管理得当、财会工作有条不紊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局部审计或抽样审计。
反之,在经营管理混乱,财会工作不力,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则必须采用全部审计或详细审计,而不宜采用局部审计或抽样审计。
(三)审计方法的选用要联系被审计单位的实际。
(四)审计方法的选用要与审计方式或审计工作的地点相适应。
第二节审计的一般方法目前我国常用的审计方法,有一般方法和技术方法。
审计一般方法是就审计工作的先后顺序和审计工作的范围或详简程度而进行划分的某种方法,前者如顺查法和逆查法;后者如详查法和抽样法。
一、顺查法与逆查法审计的一般方法,按照审计工作的顺序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的关系,有顺查法和逆查法之分。
(一)顺查法。
又叫正查法,它是按照会计核算的处理程序依次对证、账、表各个环节进行检查核对的一种方法。
其特征是:一是从审查原始凭证出发,着重审查和分析经济业务是否真实、正确、合法,核对证证是否相等;二是审查记账凭证,查明会计科目处理、数额计算是否正确、合规,核对证证是否相符;三是审查会计账簿,查明记账、过账是否正确,核对账证、账账是否相符;四是审查和分析会计报表,查明报表各项目是否正确完整,核对账表、表表是否相符。
2016自考审计重点
第一章概论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审计:是由独立的专门机构和人员接受委托或根据授权,对被审计位的会计报表和其他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发表意见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政府审计是由政府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进行的审计,也称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是由各部门,各单位内部设置的专门机构和人员实施的审计,主要监督检查各部门和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社会审计是受托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根据委托人的和要求进行审计;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都是外部审计,都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但两都有很大区别;(1)、从审计独立性看,政府审计是无偿审计而注岫会计师审计表现为双向独立是有偿审计;(2)、从审计对象看,政府审计主要是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财务收支情况以及公共资金的收支,运用情况;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则是包括一切营利和非营利单位;(3)、从审计监督性质看,政府审计可以根据审计结果发表审计处理意见,如被审计单位不接纳,政府审计部门可以依法强制执行。
而注册会计师审计根据其审计结论发表独立、客观、公正地审计意见,以合理保证审计报告使用人确定已审计的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可靠程度;(4)、从审计方式看,政府审计是强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受托审计;(5)、从依据审计准则看,注册会计师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师法和其他法律及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独立审计准则来承办审计事项。
而政府审计则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的职责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财务收支,国有金融及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以及规定项目,外国贷款建设项目和各种社会保障基金进行的审计监督;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都是现代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也有很大区别(1)、从审计独立性看,内部审计受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领导,仅仅强调与所审的其他职能部门相独立,与双向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差异较大;(2)、从审计方式看,内部审计根据本部门、本单位经营管理需要自行安排施行,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则是受托进行;(3)、从审计内容和目的看,内部审计的内容主要是对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经营绩效以及经营合规性等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
2020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第六章高频考点
2020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第六章高频考点我们一起来学习2020《审计》高频考点: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
【内容导航】1.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考频分析】考频:★复习程度:理解本考点,主要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
【高频考点】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一)记录要求注册会计师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应当使“未曾接触该项审计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清楚地了解:1.(程序)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2.(证据)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和获取的审计证据;3.(结论)审计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和得出的结论,以及在得出结论时作出的重大职业(二)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是指对下列方面有合理了解的人士:1.审计过程;2.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规定;3.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4.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会计和审计问题。
2020《审计》高频考点: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我们一起来学习2020《审计》高频考点: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
【内容导航】1.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考频分析】考频:★★复习程度:理解本考点。
【高频考点】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1.审计工作底稿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
2.审计工作底稿通常“包括”的内容: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分析表、问题备忘录、重大事项概要、询证函回函和声明、核对表、有关重大事项的往来函件(包括电子邮件)、被审计单位文件记录的摘要或复印件。
此外,还包括:业务约定书、管理建议书、项目组内部或项目组与被审计单位举行的会议记录、与其他人士的沟通文件及错报汇3.审计工作底稿通常“不包括”的内容:已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的草稿或财务报表的草稿、对不全面或初步思考的记录、存在印刷错误或其他错误而作废的文本,以及重复的文件记录等。
2020《审计》高频考点:审计底稿中对特定项目或事项记录的识别特征我们一起来学习2020《审计》高频考点:审计底稿中对特定项目或事项记录的识别特征。
审计学 第六章 6
2019/3/28
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
20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受制于成本与效益 原则 内部控制一般仅针对常规业务活动而设计 执行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质量 串通舞弊 执行人员滥用职权或屈从于外部压力 经营环境和业务性质的变化
2019/3/28
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
21
内部控制的调查与描述
2019/3/28
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
10
信息 沟通
控制 环境
内部控 制要素
监督
风险 评估
2019/3/28
控制 活动
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
内 部 控 制 的 要 素
11
经营管理的理念 方式和风格 董事会 人事政 策实务
控制环境
权利与责 任的规定 组织机构
员工的诚实、胜任 能力与职业道德
控制环境反映了管理当局和董事会关于控制对公 司重要性的态度
2019/3/28 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 16
如果你是该公司的会计主管,请问应如何 将这 8 项工作分配给三位职员,既使得工作量相 当,又能达到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你分对了吗?
2、 3
1、6、7
4 、 5、 8
2019/3/28
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
17
随时记录经济业务 提供会计报告
确认记录所 有有效的 经济业务
业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 企业坚持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
2019/3/28
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
4
内部控制结构((20世纪80-90年代) 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第 55号《审计准则说明书》提出了内部控 制结构概念:“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 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 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包括控制环境、 会计系统、控制程序”
自考审计学各章重点.
自考审计学各章复习要点注意黄色字体的部分是根据考试大纲缩减第一章审计概论第一节审计的定义和特征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审计的主体审计主体,就是审计的执行者,即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二)审计的授权者(或委托者)审计的授权者泛指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机构和相关领导的授权,它是针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的。
(三)审计的客体(对象)审计的客体(对象)是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
(四)审计依据审计依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用来评价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五)审计的目的(六)审计的本质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审计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部门和各机构财务部门的下属机构。
独立地对被审查的事项作出评价和鉴定;其次又指审计人员要保持精神上的独立,自觉抵制干扰,对审计事项作出客观公正的结论。
第三.(二)权威性审计机构或人员以独立于被审计者的身份进行工作,在审计的过程中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根据一定的准则、原则、程序进行,因此,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一定的社会权威性。
第二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上计”制度,可以说是审计制度的雏形,秦汉时期是我国审计的确立阶段,主要表现在:一是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审计模式。
二是“上计”制度日趋完善。
三是审计地位提高,职权扩大。
(二)国外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和权威性很小。
二、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二)国外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威性。
《审计学》第六章
预计总体错报
总体规模
05
04
可容忍错报
可接受的误受风险
03
02
总体的变异性
01
(一)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第六章 审计抽样 •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二、选取样本阶段
(二)确定样本规模
样本规模=(总体账面金额÷可容忍错报)×保证系数
考虑重大错报风险,将其评估为最高、高、中和低四个
等级。
确定可容忍错报。
选样间距=总体规模÷样本规模
第六章 审计抽样 •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三、评价样本结果阶段
(一)
计算总体偏差率:将样本中发现的偏差数量除以样
本规模,就可以计算出样本偏差率。
(二)
分析偏差的性质和原因:除了评价偏差发生的频率
之外,注册会计师还要对偏差进行定性分析,即分析偏差 的性质和原因。
第六章 审计抽样 •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三、评价样本结果阶段
5% 3.0 4.8 6.3 7.8 9.2 10.5 11.9 13.2 14.5 15.7 17.0
信赖过度风险
10% 2.3 3.9 5.3 6.7 8.0 9.3 10.6 11.8 13.0 14.2 15.4
控制测试中常用的风险系数表
第六章 审计抽样 •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三、评价样本结果阶段
第六章 审计抽样 •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二、选取样本阶段
(二)选取样本
1.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 对总体项目进行编号,建立总体中的项目与表中数字的
一一对应关系。 确定连续选取随机数的方法。
第六章 审计抽样 •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二、选取样本阶段
(完整版)《审计学》全书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审计学》全书知识点汇总《审计学》全书知识点汇总同学们:为便于大家对本课程内容能够抓住重点并深刻理解,中央电大《审计学》课程组将各章重点内容提炼如下,供大家学习时参考。
第一章总论一、审计的涵义审计是由独立的机构和人员,运用会计检查、财产清查等特定方法,对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监察、鉴证和评价,以保护其财产安全,提高其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监督形式。
1.审计主体审计主体具有独立性,?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它有独立的机构和人员,而非所有者自身监督。
二是与被审主体在组织上、经济上、工作过程中(或精神上)保持独立。
独立性是审计的最基本的特征,这种特征在审计主体上得到充分体现。
2.审计客体审计客体包括审计谁,审什么内容。
对会计资料及其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时,着重审查评价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3.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的作用方式的特征它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能产生什么功能作用,表现为审计的职能;二是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发生功能作用的实现方式,表现为审计的方法。
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还有监察、鉴证和评价。
二、审计的分类审计可以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具体表现为:(一) 审计按主体分类为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1.国家审计国家审计的特征主要是在审计主体、审计内容和被审计单位上,体现了国家所有权的特征。
《审计法》规定:我国国家审计对象的实体即被审计单位是指所有作为会计单位的中央和地方的各级财政部门、中央银行和国有金融机构、行政机关、国家的事业组织、国有企业、基本建设单位等。
审计对象的主要内容包括上述部门的财政预算、信贷、财务收支(负债、资产、损益)和决算,以及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
审计署还将把审计对象延伸到中央驻香港机构和中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情况。
2.民间审计由于民间审计可以接受不同所有者委托的特征,不仅民间审计主体采取法人的形式,而且,其审计活动也是通过委托受托进行的,其被审单位依委托审计的主体的所有权性质不同而各异。
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辅导CPA《审计》预习难点讲解:第六章.docx
CPA《审计》预习难点讲解:第六章第六章审计目标&本章重点&中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划分,特别是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原则、审计范围、职业怀疑态度、合理保证;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具体审计目标;认定、目标、程序之间的关系。
&&本章难点&几个重要概念和管理层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之间的关系。
&本章重点内容总结&§1 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一、审计总目标的演变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经历了详细审计、资产负债表审计和会计报表审计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审计总目标也不相同。
二、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财务报表使用者希望CPA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鉴证的理由第一,利益冲突。
各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往往存在着利益冲突,因担心被审计单位提供带有偏见、不公正的财务报表,他们便向外部独立人员寻求鉴证,以维护其自身利益。
第二,重大性。
财务报表是其使用者们进行投资、贷款及其他决策的最主要的资料,其使用者需要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按公认的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
第三,复杂性。
会计业务的处理及财务报表的编制日趋复杂,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因缺乏会计知识而难以对财务报表的质量作出评估,他们只能求助于CPA对财务报表的质量进行鉴证。
第四,间接性。
距离遥远的会计报表使用者往往难以直接评估会计报表的质量,基于对经济决策的考虑,他们只能依靠CPA的审计。
§2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划分一、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在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监督下,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
管理层对编制财务报表的责任具体包括:(1)选择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是指企。
审计学笔记
第一章学习提要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明确审计的职能、任务和作用,掌握审计的本质属性。
本章主要内容:一、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二、审计的职能、任务和作用;三、审计的本质重点与难点审计的职能、任务和作用、审计的对象、目的、独立性。
内容讲解一、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首先,私有制是审计产生的客观条件之一;财产所有者与财产经营者的分离是审计产生的另一个客观条件。
(二)官厅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它产生于奴隶社会的末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审计的国家之一。
职位,宰夫。
官厅审计在我国一直延续到清末。
(三)社会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审计是股份制的产物。
世界上第一位社会审计人员是1720年受英国议会委托,负责清查南海公司破产事件的查尔斯·斯内尔。
1853年在苏格兰成立的爱丁堡会计师协会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审计执业团体。
中国,第一位注册会计师——谢霖先生;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谢霖创办)——“正则会计师事务所”(四)审计工作在我国的必要性1、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当分离,决定了审计工作的必要性;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和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审计工作的必要性;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决定了审计工作的必要性;4、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决定了审计工作的必要性;5、对外开放政策,决定了审计工作的必要性。
二、审计的职能、任务和作用审计的职能是审计的本质属性,指的是审计所具有的固有功能,审计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
审计的职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正确认识审计职能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社会需要,对审计提出一定的要求,就构成了审计的任务。
审计的任务是人们赋予审计去完成的,因此是主观的产物。
完成了审计任务,就发挥了审计的作用,可见,审计的作用是完成审计任务后的结果。
(一)审计的职能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的职能。
1、经济监督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指的是,通过审计,监察和督促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在规定的范围内,在正常的轨道上进行。
全国自学考试审计学总复习第六章
第六章⼀、审计流程的概念(⼀)概述审计流程是指审计⼈员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采取的⾏动和步骤。
审计流程包括⼴义和狭义两⽅⾯的含义。
⼴义的审计流程是指审计⼈员从接受审计项⽬开始,到审计⼯作结束的全部过程,⼀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阶段,各阶段⼜包括许多具体内容。
狭义的审计流程指审计流程指审计⼈员在取得审计证据完成审计⽬标的过程中所采取得步骤和⽅法。
(⼆)制度基础审计的流程1、确定审计的⽬标2、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并予以描述3、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选择)4、符合性测试5、符合性测试结果的评价6、实质性测试7、实质性测试结果的评价8、撰写审计报告优点:⼀⽅⾯当⼤⼤减少审计⼯作中取得审计证据的⼯作量,从⽽节约⼈⼒时间、降低成本;另外能较好的避免失误,保证审计⼯作质量。
缺点:过分依赖对内部控制的审计。
⼆、准备阶段(⼀)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1、基本情况a.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组织结构b.经营情况和经营风险c.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情况d.关联⽅及交易情况e.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f.其他2、了解被审计单位经营及所属⾏业的基本情况,常⽤⽅法有:(1)查阅去年的审计⼯作底稿。
(2)查阅⾏业业务经营资料。
(3)查阅公司章程协议、董事会会议记录、重要合同等。
(4)参观被审单位⼯场。
(5)询问内部审计⼈员。
询问管理*。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审计机构与委托⼈共同签署的,据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和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的、审计范围及双⽅应负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合同。
具有法定约束⼒。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审计业务约定书⼀般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⑴签约双⽅的名称;⑵委托⽬的;⑶审计范围;应明确所审会计报表的名称及其反映的⽇期或期间⑷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建⽴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
按照独⽴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是审计⼈员的审计责任。
2020年自学考试法学类审计学重点笔记第六章
2020年自学考试法学类审计学重点笔记:第六章第六章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与应对第一节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目的及风险评估程序(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目的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必要程序,特别是为注册会计师在下列关键环节作出职业判断提供重要基础:(1)确定重要性水平,并随着审计工作的进程评估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是否仍然适当;(2)考虑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恰当,以及财务报表的列报(包括披露)是否适当;(3)识别需要特别考虑的领域,包括关联方交易、管理层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或交易是否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等;(4)确定在实施分析程序时所使用的预期值;(5)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6)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二)风险评估程序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目的是为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序称为“#FormatStrongID_1# ”。
注册会计师通过实施下列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1)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2)分析实施程序;(3)观察和检查。
二、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下列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1)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3)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4)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5)被审计单位业绩的衡量和评价;(6)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各个方面可能会互相影响。
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解和评估时,应当考虑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一)内部控制的含义和要素1、内部控制的含义内部控制:#FormatStrongID_3# 。
2、内部控制的要素(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包括#FormatStrongID_4# ,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
自考审计学知识点汇总精编版
自考审计学知识点汇总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审计复习题1.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审计分为哪几类?答: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审计可分为三称为详细审计,是在被审计单位规模较小、业务较少、账目数量不多以及审计技术和方法不发达的特定审计环境下产生的。
第二2.审计按照审计主体分类分为哪几类?答:审计按照审计主体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所进行的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地主各级政府、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等的财政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在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过程中,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内部专职审计机构或人员实施的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能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计,是指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核批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
3.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答: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的灵魂,所谓独立性,是指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
客观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力求公平,不因成见或偏见、利益冲突和他人影响而损害其客观性。
公正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提供专业服务时,应当坦率、专业胜任能力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具有专业知识、技能或经验,能够胜任承接的工作,应有关注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保持职业谨慎,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有效性,并对产生怀疑的证据密性要求注册会计师与客户的沟通,必须建立在为客户信息师的行为应符合本职业的良好声誉,不得有任何损害职业形象的行为。
这一义务要求注册会计师履行对社会公众、客户遵照相关的技术准则提供专业服务。
其中,应当遵守的技术准则有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和与执业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
4.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运用职业判断,评价审计证据的什么?答:(1)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自考本科《审计学》重点复习资料全
《审计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审计概论本章重要考点串讲考点一审计的定义和特征一、审计的定义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远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二、审计的特征审计的特征集中体现在独立性和权威性方面。
考点二审计的分类和方法一、审计的分类(一)按审计的主体分类审计主体,即审计的执行者,按审计主体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政府审计、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三类。
(二)按审计目的和容分类按审计的目的和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合规性审计三类。
(三)按审计实施的时间分类按审计与被审计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审计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三类。
(四)按审计执行的地点分类按执行的地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报送审计和就地审计两类。
(五)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审计可分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三类。
二、审计的方法我国的审计方法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一)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1、按审查书面资料的顺序划分,可分为顺查法和逆查法。
2、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数量和围划分,可分为抽查法和抽查法。
3、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技术容划分,可分为审阅法、核对法、分析法、复算法等。
(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是主要用于证实客观事物形态、性能、数量和价值的方法。
目前,审计中常用的有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查询法和鉴定法。
考点三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一、审计的职能(1)经济监督职能(2)经济评价职能(3)经济鉴证职能二、审计的作用(1)制约作用(2)促进作用(3)证明作用本章典型试题串讲[单选]审计最本质的特性是独立性。
2020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知识点 CPA考试审计考神笔记 每章逐条分析汇总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考试用我 逢考必过
自考00160审计学 自考核心考点笔记 自考重点内部资料.
C.菲律宾的B】A.英国B.美A.1918;B.1919;A.爱C.美国内部【A】B.英国式B】B.会计.现代审计【C】C.国家审计C.现代审D.财务B.事前审计C.事国家审计机关B.国D.社会审计组织法规B.会ABCDE】A.独E.效益性【CD】B.“上计”制度D.审计地位提高、ACD】.世界各国的国家审计机关按其设置和隶属关系,C.属A.隶属于D.隶属ABCD】月,财政部发布了D.1996年10月,际会计师联合会详细审计阶段B.资D.现代审A.布亚瑞格会C.安永会计E.德勒会计师事A.审3.5.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3.6.鉴证业务3.7.合理保证3.8.有限保证3.9.审计质量3.10.审计质量控制3.11.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3.12.经营失败3.13.普通过失3.14.重大过失3.15.共同过失4.1.审计目标4.2.“公允性”4.3.认定4.4.审计业务约定书4.5.计划审计工作4.6.总体审计策略4.7.具体审计计划4.8.审计流程4.9.重要性5.1.审计证据5.2.认定5.3.审计证据的适当性5.4.审计工作底稿6.1.分析程序6.2.内部控制6.3.特别风险6.4.进一步审计程序6.5.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6.6.实质性程序6.7.实质性分析程序7.1.贷项通知单7.2.函证7.3.肯定式函证8.1.付款凭单8.2.应付账款9.1.生产指令9.2.成本费用管理控制9.3.成本费用会计控制9.4.制造费用9.5.管理费用10.1.银行借款10.2.资本公积10.3.盈余公积10.4.未分配利润11.1.货币资金审计11.2.货币资金的审计范围12.1.审计报告12.2.合法性12.3.财务报表的公允性12.4.标准审计报告12.5.非标准审计报告12.6.无法表示意见名词解释题答案1.1.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cpa审计各章知识点总结
cpa审计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审计基本概念审计的定义:审计是对一个实体的财务报表、交易、会计记录进行的有计划的、系统的检查。
目的是确认报表是否真实、准确的反映了实体的财务状况,还有确保实体的财务报表符合规定的报告标准。
审计的目的:确认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审计的特点:系统性、计划性、确认性、证据性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审计是会计的延伸,会计为审计提供了审计对象审计的类型: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审计的特征:法律性、独立性、专业性、社会性审计的价值:增加了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增加了对实体的信任第二章:审计规范和法律法规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中国公司法、中国财政会计法、中国审计法、中国证券法审计规范:审计准则、审计规范、审计职业道德准则、审计证据准则审计监督和管理机构:中国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察管理委员会审计委托人的权利与义务:和审计师之间的职责划分,如何提供审计材料,审计费用支付准则审计机构的首页:独立性、谨慎原则、审计工作程序准则审计工作文件的准则:审计证据、工作程序、技术准则审计的基本原则:独立性、专业性、审慎性、机密性第三章:审计的程序审计程序的计划:审计的基础,审计计划和审计控制表的编制审计程序的实施:准备工作、分工合作、程序执行、审计文档记录审计程序的总结:结论与报告审计程序的管理:项目管理、人员分配、项目控制、质量保证审计程序的监督:审计师、管理、审计部门、审计员自治承担责任审计程序的落实:审计目标的划定,审计程序的执行、审计工作的监督和信息披露第四章:审计的方法审计的基本方法:实地观察、询问、计算、比较、全面,审计工作中的解释审计程序的设计:审核总结和最终结果审计程序的实施:程序的编制、执行程序、文件的记录、工作的落实,审计工作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审计程序的分层设置:审计部门及审计员义务、审计文件为审计程序、审计工作程序检查程序的安排审计程序的改进:审计程序的常规、检查结果的使用、审计程序管理的设计、监督及检验程序第五章:审计的技术审计的程序:审计工作的技术程序,程序设计的依据、作业程序的制定,审计文件组织和审计程序文件的保管审计的技术应用:审计管理工作、审计依据、审计程序的设计、审计程序的执行、审计的所有工作程序审计的技术规定:审计文件编制、审计工作程序的设置,审计程序文件的流转、审计程序的论证审计的技术规范:审计程序的设置及行釣,受托方的审计、文档的控制、审计工作凭证的设计审计的技术验收:审计工作程序的验收,审计报告的审核,审计工作的总结,审计报告的编制第六章:审计的组织和管理审计工作的组织:内部审计部的设置,内部审计部的职责分工审计机构的管理:审计部机构管理,审计处的管理。
自考审计学知识点汇总
自考审计学知识点汇总审计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公司财务状况和业务运作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的是审计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评估组织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关于公司财务状况和业务运作的可靠信息。
自考审计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审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审计的定义和目标2.审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3.审计的作用和意义二、审计的法律法规和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5.审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三、审计的过程和方法1.审计的阶段和流程2.审计程序和方法3.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4.审计报告的编制和发布四、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1.内部控制的定义和目标2.内部控制的组成和要素3.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改进4.风险评估和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五、审计报告和意见1.审计报告的组成和要素2.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3.审计意见的种类和表述4.审计报告的修正和补充六、特殊审计1.财务报表审计2.经济责任审计3.合同履行审计4.税务审计5.环境资源审计6.信息系统审计七、作业审计1.作业审计的定义和目标2.作业审计的流程和方法3.作业审计的内容和要求4.作业审计的实施和管理八、审计师的职业道德和技能1.审计师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2.审计师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素养3.审计师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九、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1.信息系统审计的定义和方法2.信息技术对审计工作的影响3.数据分析和电子数据处理的应用以上内容是自考审计学的主要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审计学的基本概念、法律法规和规范,以及审计的过程、方法和主要内容。
此外,也需要学生了解审计师的职业道德和技能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为将来从事审计工作打下基础,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自考本科《审计学》重点
《审计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审计概论本章重要考点串讲考点一审计的定义和特征一、审计的定义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远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二、审计的特征审计的特征集中体现在独立性和权威性方面。
考点二审计的分类和方法一、审计的分类(一)按审计的主体分类审计主体,即审计的执行者,按审计主体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三类。
(二)按审计目的和内容分类按审计的目的和内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合规性审计三类。
(三)按审计实施的时间分类按审计与被审计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审计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三类。
(四)按审计执行的地点分类按执行的地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报送审计和就地审计两类。
(五)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审计可分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三类。
二、审计的方法我国的审计方法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一)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1、按审查书面资料的顺序划分,可分为顺查法和逆查法。
2、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数量和范围划分,可分为抽查法和抽查法。
3、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技术内容划分,可分为审阅法、核对法、分析法、复算法等。
(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是主要用于证实客观事物形态、性能、数量和价值的方法。
目前,审计中常用的有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查询法和鉴定法。
考点三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一、审计的职能(1)经济监督职能(2)经济评价职能(3)经济鉴证职能二、审计的作用(1)制约作用(2)促进作用(3)证明作用本章典型试题串讲[单选]审计最本质的特性是独立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自学考试法学类审计学重点笔记:第六章第六章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与应对第一节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目的及风险评估程序(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目的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必要程序,特别是为注册会计师在下列关键环节作出职业判断提供重要基础:(1)确定重要性水平,并随着审计工作的进程评估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是否仍然适当;(2)考虑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恰当,以及财务报表的列报(包括披露)是否适当;(3)识别需要特别考虑的领域,包括关联方交易、管理层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或交易是否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等;(4)确定在实施分析程序时所使用的预期值;(5)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6)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二)风险评估程序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目的是为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序称为“#FormatStrongID_1#”。
注册会计师通过实施下列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1)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2)分析实施程序;(3)观察和检查。
二、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下列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1)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3)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4)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5)被审计单位业绩的衡量和评价;(6)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各个方面可能会互相影响。
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解和评估时,应当考虑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一)内部控制的含义和要素1、内部控制的含义内部控制:#FormatStrongID_3#。
2、内部控制的要素(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包括#FormatStrongID_4#,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
(2)风险评估过程;风险评估过程的#FormatStrongID_5#是:识别、评估和管理影响被审计单位实现经营目标能力的各种风险。
针对财务报告目标的风险评估过程则包括:识别与财务报告相关的经营风险,评估风险的重大性和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采取措施管理这些风险。
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包括识别与财务相关的经营风险,以及针对这些风险所采取的措施。
(3)信息系统与沟通;(4)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包括与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务控制和职责分离等相关的活动。
(5)对控制的监督(二)对内部控制了解的深度(三)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无论如何设计和执行,只能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供合理的保证。
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包括:(1)在决策时人为判断可能出现错误和由于人为失误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2)可能由于两个或更多的人员进行串通或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而被规避。
此外,如果被审计单位内部行使控制职能的人员素质不适应岗位要求,也会影响内部控制功能的正常发挥。
第二节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一、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以及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一)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在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下列审计程序:(1)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识别风险,并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2)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3)考虑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4)考虑识别的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二)可能表明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事项和情况(三)识别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在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后,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是与特定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认定相关,还是与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进而影响多项认定。
某些重大错报风险可能与特定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认定相关。
例如,被审计单位存在复杂的联营或合资,这一事项表明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认定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又如,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的关联方交易,该事项表明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的披露认定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某些重大错报风险可能与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进而影响多项认定。
例如,在经济不稳定的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资产的流动性出现问题、重要客户流失、融资能力受到限制等,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
又如,管理层缺乏诚信或承受一场的压力可能引发舞弊风险,这些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相关。
(四)控制环境对评估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五)控制对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六)考虑财务报表的可审计性二、特别风险(一)特别风险的含义作为风险评估的一部分,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确定识别的风险哪些是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这些风险通常简称特别风险。
(二)非常规交易和判断事项导致的特别风险1、非常规交易非常规交易是指由于金额或性质异常而不经常发生的交易。
(三)考虑与特别风险相关的控制三、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1)作为风险评估的一部分,如果认为仅通过实质性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无法将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被审计单位针对这些风险设计的控制,并确定其执行情况。
(2)在被审计单位对日常交易采用高度自动化处理的情况下,审计证据可能仅以电子形式存在,其充分性和适当性通常取决于自动化信息系统相关控制的有效性,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仅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能获取充分、适当审计证据的可能性。
(3)注册会计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应以获取的审计证据为基础,并可能随着不断获取审计证据二做出相应的变化。
(4)因此,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与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一样,也是一个连续和动态地收集、更新于分析信息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
四、沟通第三节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措施一、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的总体应对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2)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3)提供更多的督导;(4)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5)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二、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一)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审计程序相对风险评估程序而言,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三)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四)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三、控制测试(一)控制测试的含义和要求控制测试指的是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在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下列方面获取关于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审计证据:(1)控制在所审计期间的不同时点是如何运行的;(2)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3)控制由谁执行;(4)控制以何种方式运行(如人工控制或自动化控制);作为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类型之一,控制测试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实施.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1)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2)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二)控制测试的性质控制测试的性质是指控制测试所使用的审计程序的类型及其组合。
控制测试的性质的类型:(1)询问;2)观察;(3)检查;(4)重新执行;(5)穿行测试。
(三)控制测试的时间控制测试的时间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何时实施控制测试;二是测试所针对的控制适用的时点或期间。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控制测试的目的确定控制测试的时间,并确定拟信赖的相关控制的时点或期间。
如果仅需要测试控制在特定时点的运行有效性,注册会计师只需要获取该时点的审计证据。
如果需要获取控制在某一期间有效运行的审计证据,仅获取与时点相关的审计证据是不充分的,注册会计师应当辅以其他控制测试,包括测试被审计单位对控制的监督。
(四)控制测试的范围控制测试范围是指某项控制活动的测试次数。
注册会计师应当设计控制测试,以获取控制在整个拟信赖的期间有效运行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四、实质性程序(一)实质性程序的含义和要求实质性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
如果针对特别风险仅实施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使用细节测试,或将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结合使用,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二)实质性程序的性质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是指实质性程序的类型及其组合。
实质性程序的两种基本类型包括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
细节测试:是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具体细节进行测试,目的在于直接识别财务报表认定是否存在错报。
实质性分析程序:从技术特征上看仍然是分析程序,主要是通过研究数据间关系评价信息,只是将该技术方法用做实质性程序,即用以识别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及相关认定是否存在错报。
由于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的目的和技术手段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各自有不同的适用领域。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性质选择实质性程序的类型。
细节测试适用于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的测试,尤其是对存在或发生、计价认定的测试;对在一段时期内存在可预期关系的大量交易,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三)实质性程序的时间(四)实质性程序的范围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和实施控制测试的结果是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实质性程序的范围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注册会计师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需要实施实质性程序的范围越广。
如果对控制测试结果不满意,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扩大实质性程序的范围。
在设计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除了从样本量的角度考虑测试范围外,还要考虑选样方法的有效性等因素。
实质性分析程序的范围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对什么层次上的数据进行分析,注册会计师可以选择在高度汇总的财务数据层次进行分析,也可以根据重大错报风险的性质和水平调整分析层次。
第二层含义是需要对什么幅度或性质的偏差展开进一步调查。
五、审计证据的评价与记录(一)评价列报的适当性(二)完成审计工作前对进一步审计程序所获取审计证据的评价(三)形成审计意见时对审计证据的综合评价在形成审计意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从总体上评价是否已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所有相关的审计证据,包括能够印证财务报表认定的审计证据和与之相矛盾的审计证据。